不同雷射宛如不同法器 讓白內障手術已非單純復明 進階到精準客製矯正度數
雖然許多人一聽到雷射就聯想到近視治療,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類的雷射應用在眼疾治療上。這些不同的雷射,讓眼科醫師有如千手觀音,每隻手都拿著不同的法器,對抗病魔。
當光線照射在生體組織上,會產生什麼效果,和雷射光線不同特性有關,例如不同波長、能量、雷射脈衝時間長短與光斑大小都會產生不同效果。另外,被照射的組織是否透明?有無特定的色素及水份含量,都會影響到雷射治療的選擇。
卡通「死光」 重塑角膜表
根據每平方公分雷射光照射能量功率和脈衝時間長短,大致可將雷射光的作用分成幾大類:
一、光凝固作用:就如使用放大鏡聚光來灼燒黑紙一般。雷射光照射的組織一般含有特別的色素可以吸收特定波長的雷射光,例如眼中血管內的血紅素及視網膜上皮中的黑色素等,會吸收雷射光的能量將組織的溫度提升攝氏10到20度,讓組織中的蛋白質變性凝固,就像煮蛋一般。
德國眼醫邁爾(Meyer)就是用此原理,在視網膜裂孔旁產生類似電銲固定的作用,避免視網膜剝離範圍擴大。這類雷射光脈衝照射時間以毫秒來計算。
二、光消蝕作用:像是卡通裡的死光,組織被照射到就蒸發不見。因為雷射光可以打斷組織中分子的骨架,也就是碳-碳鍵,生物分子間互相聯結維持形狀的支架消失,化為煙霧。代表性的氬氟雷射原來是用來蝕刻電子原件的工具,當氬氟二聚物(dimer)被激發時會釋放波長193的紫外光雷射,這個被激發的二聚物並不是穩定的分子狀態,所以氬氟雷射又被稱為準分子雷射(excimer)。
因為角膜(黑眼珠)本身就有吸收紫外線保護視網膜的作用,因此準分子雷射用來消蝕角膜表面效果奇佳,對周邊組織傷害極小,光斑脈衝時間只有幾微秒,可以連續高速擊發,因此被眼科醫師用來重塑角膜表面,改變眼球的屈光度數。
雷射光斑就像一把精準的雕刻刀,改變角膜形狀來矯正近視、遠視或散光。雷射光斑越小就可以做出更細緻的調整,消除角膜不完美的像差。自1980年代後,準分子雷射掀起屈光手術的熱潮,數千萬人得以擺脫眼鏡的束縛。
無形飛彈 打擊後發性白內障
三、光爆破作用:有如無形飛彈,照到哪裏就產生微小爆破。紅外線的錏鉻(Nd-YAG)雷射,脈衝時間也只有幾微秒,可以穿透透明的眼球角膜,聚焦在眼内組織上,瞬間提升溫度至攝氏100到305度,此時會產生電漿接著產生霹靂爆震音波,將組織震碎。
此雷射最常用來打開白內障手術後又再次混濁的後囊(後發性白內障),不需要打開眼球再次手術。也因為後囊上並無感覺神經,因此也不會疼痛,雷射後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四、光切割作用:最近極為風行的飛秒雷射就是代表,雷射光就像削鐵如泥銳利無比的寶刀,因為光點極小,刀鋒可說薄如蟬翼。飛秒雷射的命名是因為雷射的脈衝時間非常短,只有幾飛秒(千兆分之一秒)。
如果將一飛秒延長成一秒,原來的一秒將等比例放大成三千萬年;這樣就可以了解一飛秒是多麼短的時間。由於時間極短,只需極微小的雷射能量就能瞬間在極微小的範圍產生電漿,極速膨脹又再度收縮的氣體將組織分開,只殘留無害人體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子。
轉瞬飛秒 精準切割無熱傷害
可以精準切割、能量極微又不產生熱傷害、切割處無焦疤與碎屑,也不像錏鉻雷射會產生爆震波,所以用在精細結構的眼球手術最適合不過。目前應用在白內障手術前置步驟,可以保持眼球完整無傷口的狀態下,將手術的關鍵步驟精準規劃、設計客製化方式。
手術進入眼球後就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超音波震碎晶核的能量、加快復原過程。人工水晶體的位置與長久穩定性也因為飛秒雷射的精準切割得以持久,高階的人工水晶體可以發揮最佳效能,同時矯正近視、遠視、散光甚至老花。
所以當今白内障手術已非單純的復明手術,更進階到精準客製矯正度數的屈光手術。應用在某些困難的白内障案例,可以降低手術風險。除了上述的應用,雷射還可應用在角膜、青光眼及視網膜手術上,造福患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