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不順暢不只會讓小腹便便,嚴重者更可能釀成腸胃疾病,這幾年來因為飲食習慣改變和食安風暴頻傳,罹患大腸癌的年齡層已經逐日下降,但只要消除便祕,身體的毒就會消失,下面將由日本名醫松生恒夫教你8種方法,跟著「這樣吃,腸胃蠕動更順暢!」
重點1
攝取大量水分
起床後,記得要立刻喝一杯溫水,就能將「開始蠕動吧!」的信號傳遞給大腸。此外,水分也具有軟便效果,能刺激腸道。
★每日飲水量:每天要喝1.5〜2公升的水(實際上能抵達大腸的水分不到100ml,所以要多喝)
重點2
多吃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分為非水溶性與水溶性兩種,要以「非水溶性2:水溶性1」的比例均衡攝取。如果只攝取非水溶性纖維,反而會讓糞便變硬。
★可多吃的食物:
非水溶性食物:豆類、牛蒡、芋頭
水溶性食物:海藻類、蕈菇類
重點3
攝取油酸含量高的食物
油酸不容易被小腸吸收,故可留在腸道並刺激小腸,讓糞便更容易滑動,有效解決便祕與腸胃蠕動過慢等問題。
★可多吃的食物:油類(橄欖油、芥花油等)、核果類、酪梨
重點4
多吃含有植物性乳酸菌的發酵食品
大多繁殖於發酵食品的「植物性乳酸菌」,其生命力非常強韌,不會死於胃或腸道裡,故能均衡調整腸道細菌的數量。
★可多吃的食物:醬菜、味噌、納豆、泡菜、高麗菜、醬油、酒
重點5
攝取鎂與鈣質
「鎂」能守護腸黏膜,並具有軟便效果;「鈣」能夠有效排除會引起大腸癌的膽汁酸。
★可多吃的食物:
鎂:糙米、魚貝類、羊栖菜、納豆
鈣質:乳製品、豆類、海藻類
重點6
多吃含維他命C與植物生化素的食材
這兩種維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去除會讓身體生鏽的活性氧,並能排除致癌物及提高免疫力。
★可多吃的食物:初榨橄欖油、紅葡萄酒、綠茶、番茄、青花菜、蕈菇類、大蒜
重點7
有效攝取麩醯胺酸與β-聚葡萄糖
麩醯胺酸是腸道的能量來源,與β-聚葡萄糖都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可多吃的食物:麩醯胺酸:生肉、生魚、生蛋β-聚葡萄糖:大麥、菇類
重點8
多攝取寡糖
未經分解的寡糖可直達大腸,變成有益腸道的比菲德氏菌,並得以繁殖,有效改善腸道環境。
★可多吃的食物:
蔥、高麗菜、牛蒡、納豆、香蕉、蘋果、市售寡糖
資料來源:書名/《溫暖腸道,吃出排便力》
作者:松生恒夫/著, 牛尾理惠/料理設計
譯者:何姵儀
出版社:采實文化
圖片來源/出版社提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