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久坐、久站、久躺 哪個姿勢最傷身?專家剖析:每天30分鐘可抵銷傷害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人生智慧

成人一定學得比孩子慢?5個心態與技巧讓熟齡學習事半功倍

50+

不學習,身心老得更快!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受到女兒的刺激,決定花一年的時間學習雜耍、唱歌、下棋、衝浪、畫畫等5件和他的職涯無關的技能。雖然沒有變成大師,卻讓他久違的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彷彿一次大腦的高強度訓練。
不學習,身心老得更快!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受到女兒的刺激,決定花一年的時間學習雜耍、唱歌、下棋、衝浪、畫畫等5件和他的職涯無關的技能。雖然沒有變成大師,卻讓他久違的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彷彿一次大腦的高強度訓練。
圖/取自50+(Fifty Plus)

聽健康

00:00/00:00

編按:不學習,身心老得更快!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受到女兒的刺激,決定花一年的時間學習雜耍、唱歌、下棋、衝浪、畫畫等5件和他的職涯無關的技能。雖然沒有變成大師,卻讓他久違的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彷彿一次大腦的高強度訓練。該如何為自己規劃一趟熟齡學習之旅?

長大成人以後,有多久沒感受從零開始,學會一件事的喜悅?

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是《連線》雜誌、《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雜誌》等知名報刊的特約記者。工作多年的他,專業能力早已極為成熟。正因如此,他少有機會可以回歸「菜鳥」身分,去學習自己全然陌生的新技能。

幾年前,他的女兒出生。看著嬰兒逐漸長大,從站立、行走、說話,以飛快的速度學會許多全新的技能,像是游泳、下棋。身為父親的他,也重新思考「學習」的意義。

他決定為自己規劃一年的學習之旅,學會5項有點門檻的技能:下西洋棋、唱歌、衝浪、畫畫、雜耍。這些技能對湯姆的職涯並無直接幫助、很難帶來收入,甚至讓他顯得笨手笨腳──他曾在衝浪時弄丟結婚戒指2次、下棋輸給8歲小孩。一年過後,他並沒有變成棋藝大師或聲樂家,卻從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深刻的喜悅。無論在任何年紀,學習都像魔法般,能讓一個人的生命煥然一新。

成人一定學得比孩子慢?無關年紀,找到動機與環境才是關鍵

展開這趟學習之旅前,范德比爾特和多數人一樣,擔心自己的年紀會成為學習的阻礙。他在記錄學習歷程的新書《學以自用》(Beginners)中提到,「我的大腦皮質厚度每年都在萎縮。」

然而,看著女兒的成長,他開始思索成人學習者與孩子的差異。同樣面對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為什麼孩子可能學得更快、更好?

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有強烈的動機和合適的學習環境,大人則未必如此。他以幼兒為例,學站、學走、學說話,都是生存所需的必要技能。而周遭的大人,包括家長、老師,都會盡可能地鼓勵孩子學習。哪怕只是最小程度的進步,都值得給予掌聲。就算失敗,大人們也會認為:「他們只是孩子,下一次會更好。」

然而,成人早已習得生存所需的各項基本技能,學習不再是生命中迫切的任務。范德比爾特以學第二外語為例,「如果把人丟到異國街頭,而且只給100美金,你學會外語的速度一定比舒服坐在家中沙發上來得快。」

再者,成人遠比孩子害怕失敗。范德比爾特曾造訪紐約大學的嬰兒行動實驗室。研究人員發現,幼兒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一小時內的跌倒次數可以多達70次。但這些寶寶並不挫折,馬上就能起身繼續往前走。相反的,若成人在學習的第1個小時就失敗70次,很可能會大大降低繼續學習的意願。

不僅如此,成人的生活忙碌,能夠花在學習的時間有限。范德比爾特就坦言,雖然他喜歡下棋,卻無法一天花12~13小時研讀棋譜、與人對戰。不像孩子的生活單純,可以全心投入學習。

成人怎麼把新東西學好?5個心態與技巧,讓學習事半功倍

儘管成人學習可能碰上前述的各項阻礙,范德比爾特仍從自身的學習歷程中,歸納出幾個讓學習更快樂、更有效率的秘訣:

1. 不要給自己壓力,OK就很好

在這個強調結果、追求成功的時代,人們往往難以接受自己「不夠好」。范德比爾特舉例,英文中「業餘者」(dilettante)這個詞帶有貶抑,其實這個字的義大利詞源「dilettare」,本意是使人愉快的作為──不論結果好壞,學習本身都會讓人快樂。「我們太害怕學一項新事物,卻只有『OK』的程度。」

他提到,給自己太多壓力、希望達到完美頂尖的境界,是學習之路上很大的阻礙。他把自己定位為徹底的初學者,反而能夠輕鬆看待錯誤,不被羞恥感絆倒。

2. 訂小目標,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在訂定學習目標時,范德比爾特並沒有太大的野心。能實現遠大的目標固然激勵人心,但未能達標的失落感也同樣強烈。他給自己設下幾個不會太難的里程碑,例如雜耍時,先從丟2個球開始,進步到3個球,再來4個球。

最終,他還是無法像專業雜耍師一樣,同時丟5個球。但是他並不會感到過度沮喪。選擇自己真心感興趣的領域學習,即使最終表現普通,過程仍充滿樂趣。

3. 保持好奇心,搜集資料並紀錄

成人學習者的一大優勢,是擁有類推、連結和蒐集資料的成熟能力。范德比爾特提到,他在學習衝浪時,不只是優閒度過在海邊的時光,還會注意到海鳥的遷移模式、對海洋學產生興趣。這些都是過往他未曾想過自己會感興趣的題目。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學習,便會開啟更多扇門。

范德比爾特也提到紀錄的重要。他習慣準備一本 Moleskine 筆記本,或者打開電腦的word檔,寫下自己習得的知識。眼見為憑,將抽象的資訊化為實體文字,才能真正根植在我們的腦海中。

4. 不只和專家學習,也向同為新手的同儕學習

范德比爾特觀察,在學習旅程中,同儕的角色和老師同樣重要。專家固然擁有頂尖的技藝,但他們可能早已忘記當初碰到的關卡,不見得能從新手的角度,設身處地給予建議。

相對的,同學的回饋,或許可能切中初學者當下的盲點。他舉例,在畫畫課上,曾有同學告訴他,換支鉛筆,畫面的陰影表現會更好。「如果我是跟現代達文西一起上課,我可能無法理解他在幹嘛,因為他的程度超出我太多。」

5. 不心急,成人或許學得慢但學得深

范德比爾特指出,孩子雖然學習速度較快,但成人擁有較多學習經驗,能以過往的經驗架構消化新習得的知識,也擅長擬定不同的策略。

例如他和女兒下棋時,剛開局時,反應快的女兒通常會占上風。但只要棋局時間拉長,身為大人的他在耐性、策略、評估對手心態等面向都略勝一籌。這也解釋了為何在許多專業運動競賽中,早慧的青少年選手總是令人驚豔,但大多要等到20、30歲才會奪冠。學習的能力,也需要時間熟成。

50歲後更該為自己而學!學習是大腦與心靈的最好運動

范德比爾特觀察,許多人心中都有一串心願清單,卻遲遲沒有行動。例如,影集《后翼棄兵》讓不少人認識西洋棋的魅力。但是,當他勸劇迷們試試西洋棋時,他們總會說,「我沒有時間。」人們願意花10個小時看完一部影集,卻不願意花同樣的時間學棋。「只追劇不學習,是不會變成大師的。」

經歷了為自己學習的一年,范德比爾特不諱言,自己只是在幾個不相關的領域,達到中等的程度。然而,在這個績效掛帥的時代,人們總是太擔心成果的好壞,失去享受過程的能力。到頭來,學習似乎變成另一種讓人喘不過氣的工作。

其實,回歸初學者的心情,每一次的學習,都是對大腦最好的高強度訓練。它能喚醒沉睡的能力、開拓我們的視野。范德比爾特提到,在繪畫課過後,他開始留意許多過往忽略的生活細節。例如車廂引擎蓋上流轉的街景細節、橘子皮的質地紋路等。

就像嬰兒踏出的每一步,學習能帶領身為成人的我們抵達從未到過的地方,成為自己更好的版本。任何時候,都是開始學習最好的時候!

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Chose to Thing

原文:工作那麼久,該為自己而學了!54歲美國記者:用一年,找回菜鳥般笨笨但快樂的自己

熟齡學習 人生下半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