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人生智慧

面對摯愛離世,該怎麼走出悲慟?朱全斌:放慢腳步釐清生命的意義,找回自我真實樣貌

妻子離世後,朱全斌透過閱讀、書寫,嘗試各種方式,活出「一個人也很好」的獨立生活。記者林俊良/攝影
妻子離世後,朱全斌透過閱讀、書寫,嘗試各種方式,活出「一個人也很好」的獨立生活。記者林俊良/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面對摯愛離世,悲慟之餘,我們還有什麼選擇?每個人的傷心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在大慟之後經驗另一種「開始」—像小嬰兒一樣,學習邁出第一步、學習如何說話、學習怎樣哭泣、學習重新信任,學習與悲傷共存之餘也能有勇氣重新生活。在4月「大慟之後」的系列報導裡,希望您除了感受到傷痛,也能看見盼望。

朱全斌(右)和韓良露是朋友欣羨的神仙眷侶,擁有30年相伴共遊、視對方為人生知己的婚姻生活。圖/朱全斌提供
朱全斌(右)和韓良露是朋友欣羨的神仙眷侶,擁有30年相伴共遊、視對方為人生知己的婚姻生活。圖/朱全斌提供

採訪朱全斌那天3月3日,是已逝作家韓良露的忌日。

7年了,當初的朱全斌沒有想到,妻子離世後,有一天他也可以走過悲傷,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喜悅。「你不能修改劇本,但你可以決定這齣劇怎麼演。」朱全斌說,他無法改變韓良露離世的事實,卻為這件事找到了意義。

朱全斌和韓良露結縭30年,他們膝下無子,對美食、藝文有同樣的熱愛,是彼此最好的知己、旅伴、飯友,也是生命共同體。

2015年,57歲的韓良露病逝,朱全斌驟失所依。

失去摯愛 以為再也無法開心

韓良露離世後,朱全斌超過3個月的時間了無生趣,他不開電視不看報紙,對世界上發生的事都沒有興趣,他以為這輩子再也不可能開心起來。

因為思念愛妻,有1年多的時間,朱全斌透過各種方式想要得到韓良露的境況,他請靈媒諮商、找人算命。

慢慢地,他試著讓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軌:教書、開會、為韓良露遺作擬定出版計畫。

朱全斌如實面對這個傷痛,他不逃避、不壓抑傷心,他願意向友人傾吐心情,也不避諱在學生面前哭泣,過程中不排斥任何方法與陪伴。

但喪偶的哀傷比他想像得更難以捉摸。在重整自我的同時,身體卻出現許多警訊—半年內瘦了7公斤、椎間盤突出,甚至不良於行,有將近4個月時間都在檢查治療。

還好,陪伴韓良露臨終時的無助感,讓朱全斌重拾了兒時排解寂寞的方法:書寫。這7年,書寫讓他面對內在情緒,得到了安慰與陪伴。

面對生命巨大的失落和告別,朱全斌閱讀了許多靈性書籍試圖找答案。記者林俊良/攝影
面對生命巨大的失落和告別,朱全斌閱讀了許多靈性書籍試圖找答案。記者林俊良/攝影

悲傷共感 透過書寫走過傷痛

韓良露臨終時,朱全斌就在病床邊記錄所有細節,那時文字是一種安靜的陪伴。她離開後,朱全斌繼續寫,將心情寫在臉書上,對他來說,當傷感化成文字按下「發布」的那一刻,那些心情就不再只屬於自己,他從留言與私訊中得到鼓勵,獲得許多人的陪伴。另一方面,這些文字也安慰了許多失親者。

朱全斌在韓良露離開1年後出版思念之作《當愛比遺忘還長》、3年後又有告別之書《謝謝妳跟我說再見》。年輕的T女士那時剛失去先生,在第一本書新書發表會時坐在聽眾席,不停地落淚,後來她和朱全斌陸續通了幾次訊息互相打氣、彼此勉勵,看到有幫助的書籍和電影,也會介紹給對方。第二本書新書發表時,T也來了,仍然不捨先生的離去,但已經沒有止不住的淚水了。

有許多人像T女士這樣,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受分離痛苦的人,在朱全斌的文字裡相聚、療傷,讓朱全斌知道自己的悲傷並不孤獨,世上有許多相同處境的人,書寫成了陪伴彼此的歷程。

朱全斌說,過去人生展開新學習或新嘗試都是因為韓良露的鼓勵—韓良露希望他為她的書畫插畫,他便有了插畫作品;主持廣播節目也是韓良露建議的;一起出遊就跟著韓良露安排的行程;連每次的朋友聚會他都安於當一個沉默者、傾聽者。

放慢腳步 謝謝愛妻留下禮物

韓良露的離開,讓朱全斌打開了覺知,刻意放慢腳步,想釐清生命的意義。朱全斌愈來愈懂得表達自己、真實做自己,他享受朋友聚會並暢所欲言、寫了3本書、成立了南瓜出版社整理韓良露的占星學說。

朱全斌終於理解,每個靈魂都有要修習的課程,韓良露課修完了先離開,他留在世上這7年也修了人生不少課。

現在朱全斌想起韓良露,感激之心取代了不捨與傷心,他謝謝韓良露的愛,也謝謝韓良露留下的禮物,讓他完成人生未了課程。

60歲後 做自己喜歡的事

「為什麼不再找個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問。

朱全斌說,一個人過有一個人過的好、兩個人過有兩個人過的好,「兩個人最好的時光我過過了,現在要學習過一個人的好時光。」

許多女性都可以在配偶去世後快樂地獨立生活,但男性喪偶後,不是馬上再娶投入另一段關係,就是不久後也跟著離世。「我想活出這樣的典範,過真正獨立的生活。」

其實30歲之前,還未與韓良露結縭的朱全斌,也是一個人生活。

「但不一樣。」他說,年輕時對生命迷惘、不夠了解自己、太在乎別人眼光,常用別人的標準審視自己;那時的孤獨是寂寞的。

但60歲之後,歲月淬鍊之下的他更有耐心,對自我有了解、有認可,生命的自在與美好不需要外求,朋友熱鬧相聚很快樂,一人安靜發呆聽音樂也感到幸福。相較於30歲以前的朱全斌,他更能享受一個人,能體驗孤獨的美好,一點都不感到寂寞。

2020年,朱全斌自台藝大傳播學院院長一職退休後,每周上兩堂線上法文課、兩堂教練體能課、一堂畫畫課、錄一集廣播節目,每兩周交一篇報紙專欄,還有每周都至少有一次的朋友聚會,「很忙碌,但都不是基於責任,而是做真正喜愛的事。」

「和韓良露一起時,我是精神上不獨立的人,心情上很依賴她。」韓良露離開後,朱全斌擁有大量獨處時間,在哀傷與失落中,一步步地重新拼湊摸索,找回自我真實樣貌。學會在沒有韓良露的人生中好好活著。

妻子離世後,朋友輪番來陪伴吃飯、過節。圖/朱全斌提供
妻子離世後,朋友輪番來陪伴吃飯、過節。圖/朱全斌提供

朱全斌 人生 生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