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就被醫生說活不久!71歲劉墉:有一分氣,就欣賞世界一分的美
活了大半輩子,有沒有什麼故事,是你想一再說給年輕的孩子聽的?
劉墉的書如《超越自己》《我不是教你詐》系列,在5、6年級生的年少時光,以一則則小故事指出人生不同的思考方向。今(2020)年71歲的他收錄了過去50年寫的生活禪小故事,配上親自新繪的水墨插畫,並邀兒子劉軒與女兒劉倚帆翻譯(太太則是監製),合一家之力推出《小沙彌遇見劉墉》。
小沙彌就像俗世中的你和我。有回他抱怨庭院裡的落葉掃了又來、掃了又來,覺得根本就像煩惱;師父卻認為這比喻甚好:
「煩惱來了,掃掉!煩惱再來,再掃掉!」
「今天落,今天掃;明天落,明天掃。不必擔心因為掃了會再落,就不掃。」
今日難處今天當,不去煩憂未來,這種看待世事的豁達,實在很劉墉。
就像他常講,「每天都打電話給子女的父母,其實是滿可憐的,心情一下起一下落。孩子一說怎麼了,父母就睡不著覺,第二天又趕緊打電話,結果孩子說沒事呀,昨天只是不高興。你慘透了,他卻像個沒事人。」語畢,劉墉馬上承認,自己也屬於掛念孩子的父母,「我很慘呀!」他大笑。
大多時間與孩子分隔兩地的他,每天都跟女兒通email,採訪前一天他才剛叮嚀女兒要多運動、注意身體。「掛念子女雖然辛苦,但也是種幸福。就像癢,如果你從來都沒有癢的感覺,就不會享受抓癢的滋味。」這是父母天性,但也要學會豁達放手,「揪著然後放鬆、揪著然後放鬆,這人生就有收穫了!」
在牽掛的鬆緊之間,親情累積成人生中的一張愛的密網。
過度操心的父母 反會成為兒女的絆腳石
去年女兒出嫁,劉墉原先擔心自己會老淚縱橫,沒想到婚禮從頭笑到尾,女兒的幸福感染了他,但劉墉更明白孩子長大了就要放飛。
他曾說,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不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獨立個體,一步步走向外面世界,是人生的必然,「他們嫁娶了,是父母完成了任務,把快樂的小鳥放飛呀!」就像蒲公英的白絮,隨著微風吹向遠方,父母能做的,就是祝福孩子有段平安旅程。
雖然掛念,他謹記不打擾孩子的生活。當兒子劉軒結婚,就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同時也是別人的老公、爸爸,就連面對孫子、孫女,即使祖孫關係親近,卻不過分黏膩。
有回,孫子上直排輪課不認真還搗蛋,挨媽媽罵,當爺爺的不忍看孫子遭罵,撂下一句「爺爺避難去了」,便溜回對門畫室畫畫,以示對媳婦教育的尊重。
不只生活不干涉,連兒女在職場的創新,劉墉現在也太不給意見了。
發生過這樣的事:2015年劉軒參加中國節目「我是演說家」,事前劉墉思量競爭既激烈、製作單位可能會有些「特殊考量」,擔心不是兒子能控制的,沒想到劉軒仍拿定主意去了,甚至贏得第一名。後來劉墉自省:「這小子如果沒有老子在、老子少講話,會比較有潛能。」便在臉書寫下:「過度操心的父母,非但不是助力,還可能成為絆腳石。」
生病就像人生暫停鍵 空白裡也有享受
聽劉墉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目光炯炯,很難想像他一直是和大小病痛為伍的人。他從小就罹患肺病,高中無故吐血休學一年,還有嚴重氣喘,心臟也有問題,總是缺氧,再加上食道逆流,只要一天不吃藥,酸水就能湧到喉嚨。
去年他動了腰椎手術,在背上切了10公分的口子,打入4根釘子,「最近我還發現腦袋少兩根筋!」他去醫院照了磁共振造影,竟發現腦袋裡完全沒有調配血液流動的威利氏環,醫生說這是腦發育不全。
年紀漸長後每個人多少都有病痛。長年與病共處的劉墉認為,如果不是病到不省人事,生病不算是件壞事,反而可以充實自己。疾病,像是人生的暫停鍵,讓自己多了喘息時間,「就像走台階,一步步往下,遇到一塊平地,生病就是供你喘口氣的平地。」
高中休學那一年裡,劉墉盡情看愛看的書,畫想畫的畫,開始對文學和詩詞感興趣,並發展出自己的繪畫風格,就此改變了一生。去年腰椎手術復原期間,既然不能彎腰畫大畫,就坐在椅子上刻印章,從原本的日常軌道岔出一條小路,在看似空白的階段裡自得其樂。
「我的病都是哪一天氣不喘了、腰不痛了,我就覺得好幸福。它已經成為你的朋友,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很感恩能活到今天。」
灑脫人生的態度 隨時走人也不牽掛
藥罐子竟然活到古稀之年,連劉墉自己都覺得是個奇蹟,所以他看淡生死,「我『總是』想到死亡,我的人生態度是任何一刻都可以走人。」
他認為離世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安往生」,就是在走的那一刻,心裡沒有牽掛。在生前,就把要說的話說完,要交代的事安排好,有虧欠的也都彌補,有遺憾的則都釋懷。
人不能預知自己何時離開,所以在中壯年時就要提早準備,「當你心安了、少牽掛、少擔憂,自然有正面能量,也容易健康長壽。」劉墉很早就做好安排,除了打點收藏,採訪前兩天剛交給兒子所有的保險名單。
很多人到了中年才意識到生命倒數,劉墉則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人生無常。
3歲離開親生父母,6歲生父因肺病過世,9歲養父又因直腸癌病死,13歲家裡一夜之間失火燒盡,16歲突然吐血休學,19歲母子被迫搬到違章建築區,23歲兵役複檢,醫生確定他不用當兵,同時宣告他活不久了。當下劉墉五雷轟頂,「我告訴自己,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
人生不虛度 連半天都不要混
從此,他珍視活著的每一天,從不浪費時間,也很少應酬,「如果明白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就不會懵懵懂懂把今天混過去,我不混過半天的!」
「我以前看到一句話,給我很大的警惕──年歲大了,就失去追求卓越的能力。」劉墉拒絕這個套路,他偏要不斷進步。
女兒念書時有回考數學帶計算機赴考,劉墉說以前我們考試都用手算,女兒忍不住回說:「以後我可是要上火星的!」彷彿想把老一輩遠遠拋在腦後。但其實劉墉追求卓越、學習新東西也有這股上火星的氣勢,仿若要像莊子《逍遙遊》的大鵬鳥,一飛衝天,一路往上!
去年他完成了這輩子最大的絹本山水《仿范寬雪景含林圖》,畫作高達2公尺,寬達3公尺,還臨摹了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精細還原畫中的山頭樹叢、岩石紋理。近來則愛上畫童年的花,馬纓丹、蜀葵、朱槿……在一筆一畫間琢磨,也靠近童年的回憶。
曾有朋友鼓勵他多訓練核心肌群,有助改善腰椎滑脫,但對劉墉來說,在藝術表現上的卓越更重要!光健身這一小時,就能畫多少畫、寫多少文章?在創作領域極盡探索,對他來說,顯然重要的多。
和病痛共存 有一分氣就欣賞這世界一分的美
和劉墉談話,一雙眼睛比銀燦白髮還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彷彿有著孩子般對世界的好奇!身為5、6年級生年少時的心靈導師,將如何為我們的人生下半場指出新的方向?
劉墉沒直接回答,反倒說起兒時家裡失火的回憶:
滅火後,一眼望去黑壓壓的景色,讓他想起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畫,一幢幢日本房子矗立在黯藍夜天下,一派詩情畫意。整塊地燒得不見房子,只剩土做的廁所沒燒掉。
雨天上廁所時,上頭滴滴答答,下頭也滴滴答答,他就背起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到了晴天上廁所,看到滿天星子,他又想到希臘劇場,覺得浪漫至美。就連四周燒焦柱子的焦味,和家裡曼陀羅花的香味摻在一起,「我突然覺得我好像在廟堂之上,美極了!」
「可能我這人駑鈍,碰到很慘的事都不覺得慘。」他笑著說。對他而言,比起花時間來感受慘,實實在在地活著,好好感受這世界,才是更重要的。
即使和病痛天天相依的劉墉,仍深愛旅行,平時則每天按表操課,伏案寫作,勤快寫生,「有一分氣,就欣賞這世界一分的美。」
頑皮如他,又補了一句:「難道活著只是為了看明天早上的太陽出不出來嗎?我覺得這還比較痛苦。」
原文:23歲就被醫生說活不久!71歲劉墉:有一分氣,就欣賞世界一分的美

50+
50+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17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
50歲後,該如何過好往後至少30年的人生?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
50+提供生活全面向的討論,包括理財、居家、健康、旅遊、時尚、心靈、人物與照顧安老方案。我們希望成為新一代50+族群有意思、有料的老朋友,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50+官網】:https://www.fiftyplus.com.tw
【50+Line】:https://line.me/R/ti/p/%40efu3793r
【50+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50pluscommunity/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後山緩慢步調,磨出寬容慢活!54歲曹蘭移民台東當小農:不再用美肌拍照,活出真實自我
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與老伴鬥嘴容易越吵越冒火!薇薇夫人:婚姻家庭如戰場,需帶智慧上陣
防爭產,財富傳承早規畫!建議父母提早寫好遺囑節稅省,將財產依照自己的心意做好分配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
林依瑩進擊的不老夢:副市長變居服員投入長照,解開年齡束縛打造不老傳說
家族爭產、手足對簿公堂該怎麼辦?律師:財富傳承應及早規畫,家人才不會為錢反目
實習醫師袁瑋被爺爺帶大,爺離世難過到憂鬱症上身!收起失親之痛選擇身心科,延續爺爺愛的力量
心臟病發讓他頓悟人生!賣掉千萬宅上山種菜:不能當首富,就當全台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58歲還是會迷惘!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人像容器,勇敢清空才有新收穫
50歲後還有慾望嗎?《慾望城市》作者離婚後重啟人生:無論幾歲,最好的支持永遠是她們
近期想買房嗎?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該怎麼選?理財專家給新手的7點買房筆記
45歲之後你會站在哪裡?別在該理財的年紀選擇放棄
延續病逝丈夫遺愛 她也當起展望會資助人
親耳聽母親說「你要幫助我解脫」!畢柳鶯醫師: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中年再就業碰壁怎麼辦?專家點出原因「身段放不下來」,需身段放軟讓心態歸零
龍千玉2年內接連面對摯愛離世!轉念放下跟自己和解,習佛靜心更珍惜身邊人
為何40歲後會「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專家告訴你7種讓你變窮的壞習慣
該準時下班,還是故作忙碌加班? 職場專家反而這樣看
安葬之地自己做主,體貼子孫生前交代怎安葬!5種環保葬方式,回歸大自然環抱
陳霈瑀先生離世第10年在愛裡重見希望 從療傷到助人,活在當下說愛!
感情趕不上年齡!「劉品言」給30+的妳:媽媽也是一個人把我帶大,就算單身也能成為媽媽
迷失≠失去≠失敗,專家教你5個勇於迷途的思考練習 在改變的過程中找到方向!
在不斷變動的世界,我們必須放慢腳步!專家教你5點變動思維,幫助平穩情緒、做出更好的決策
該如何提升專注於當下的能力?專家傳授7點方法,讓你跑慢一點把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內心
退休生活絕對不是更縮衣節食!前金融業董事長張玲玲:想要財富自由必做的2件事
活在當下 把女兒刻在心底 楊淑姿療傷4方法
19歲花樣年華遇致命車禍…楊淑姿為愛女選擇器捐,為女兒活出雙倍精采
40歲結婚、又因生不出孩子離婚...《華燈初上》「阿季」謝瓊煖:如果自己不振作,那跟死了有什麼兩樣?
猜你喜歡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該怎麼正確的染髮才能成功遮住白髮?染髮5大技巧大公開,跟著這樣做變年輕又自然美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維他命C飯前or飯後服用? 營養師曝正確時機點:過量小心5大危害
減肥免算熱量輕鬆瘦!營養師傳授簡單3招,低醣飲食控醣就好
40歲起大腦開始衰退!日本醫學博士傳授「大腦排毒飲食法」:吃黏黏的食物,7招防失智
保健食品吃了一個月感覺沒效該放棄嗎?專業醫師說這樣吃才看得出效果
防爭產,財富傳承早規畫!建議父母提早寫好遺囑節稅省,將財產依照自己的心意做好分配
只要1張椅子也能在家做運動 專家教心肺有氧訓練讓你抗疫又紓壓
夏天「5種食物」易造成食物中毒,高蛋白質食物也在內!如何吃才能吃得安全、健康?
有片|清冠一號使用以及匡列、確診懶人包一次報你知
不想做家事就故意摔破碗 夫無奈控「婚前不是這樣的」
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
口服玻尿酸能治關節炎、護膚抗老?教授揭一關鍵
如何改善三高問題?營養師傳授心法教三餐這樣吃
後山緩慢步調,磨出寬容慢活!54歲曹蘭移民台東當小農:不再用美肌拍照,活出真實自我
營養師揭增強免疫力的3大方法及10種食材 讓你疫情期間吃得好,防疫沒煩惱!
喝對咖啡助減重、延壽!「8NG喝法」曝 做成甜點、晚上喝都不OK
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運動好處顯著
我們是如何學會喜歡披薩、巧克力與蔬菜湯?專家告訴你飲食情感是怎麼創造的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
「小滿」天氣漸炎熱 這樣吃這樣動幫你除溼又除熱
健康飲食搭配運動健身!增肌減脂、補蛋白質良伴的「即食雞胸肉」,你愛哪一味?
與老伴鬥嘴容易越吵越冒火!薇薇夫人:婚姻家庭如戰場,需帶智慧上陣
香蕉要選直的還是彎的?帶斑點香蕉還能吃?專家告訴你香蕉的好處/壞處有哪些
北部粽、南部粽、雜糧粽…醫教心血管患者健康吃粽子
「酪梨」不只可減肥,還是「天然防皺霜」!預防醫學名醫教你4大「養肌飲食」吃出好氣色
缺鋅有哪些症狀?營養師教如何補鋅 每天吃多少才正常
最新研究:規律運動 可紓壓護心臟
外婆快樂我們就快樂,兒孫陪伴89歲奶奶到處玩! 帶高齡者出遊牢記7撇步
親耳聽母親說「你要幫助我解脫」!畢柳鶯醫師: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