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關上門,才發現忘了帶鑰匙;「鈴!」電話響,才想起有個重要電話忘了打。健忘已經不專屬於老年人,不少年輕人也有健忘的毛病,事情一多,難免忘東忘西,究竟如何有組織的記憶?
將短期記憶 轉為長期記憶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表示,記憶分為長期與短期,要將資訊轉為長期記憶,必須透過「理解」、「整合」、「組織」、「反覆提取」程序。從接觸資訊起,理解資訊並透過整合,將資訊有組織編碼,儲存在腦袋裡,再透過不斷的複習才能永久記憶。
挑選:篩選資訊 別全盤接收
首先,從「挑選」資訊開始,板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任段永章表示,面對大量資訊轟炸而至,第一「不要貪心」、第二「要專心」,一心多用只會攪亂腦袋。面對大量訊息,別犯資訊焦慮症,挑選出重要的資訊,忽略其他資訊,專心了解。
若都是無法忽略的訊息,他建議,根據時效性、重要性等排列出工作的先後順序,並精簡化資訊挑選重點,依據先後順序專心處理工作。
編碼:創造連結 能幫助記憶
再來則是「編碼」,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賴資賢說,可用「創造連結」幫助編碼,以圖像表格法取代文字、以各項諧音法幫助記憶。另外,還有運用「資料庫」,透過既有熟悉的經驗來記憶陌生的事物,例如,老師以學生熟悉的例子解釋專有名詞,更有助了解記憶。
組織:分類串連 能舉一反三
若記憶在大腦沒有「組織」,就會常造成似曾相識,卻想不起來的悲劇,大腦提取記憶失敗。柯志恩表示,記憶在大腦中不可四處分散,必須運用「共同點」做組織。他以粽子舉例,先找出肉粽餡,再將同類的資訊一層層覆蓋包裹成肉粽,不同類別的肉粽又用「相同點」綿線串連。透過肉粽法記憶,不僅更有效率加深記憶,更能輕鬆舉一反三。
增加記憶體:隨時背誦訓練
大腦就像電腦,記憶體不夠,段永章建議可透過小本子、具提醒功能的手機App幫助記憶。此外,柯志恩提到,記憶負荷度可經訓練,平常走在路上就可練習背誦車牌、招牌,訓練記憶。賴資賢也提醒,多項研究證明,運動、睡眠、飲食皆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建議民眾多運動、注意睡眠、三餐正常飲食,維持血糖穩定,就能提高記
資料來源/元氣周報
青春安老學
節目名稱:2016後青春安老學-銀光經濟創客論壇
購票:UDN售票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