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高鐵
共找到
284
筆 文章
-
-
2021-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升級!故宮暫停所有「觸碰式展示裝置」 活動延期
配合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國立故宮博物院(南北院)防疫升級,除了請民眾參觀時確實佩戴口罩,維持各展廳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參觀動線、體溫量測、環境消毒等防疫措施。另宣布,即日起至6月8日,採取防疫升級管理措施。新措施包括:1.配合指揮中心「原則上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限制措施,故宮宣布5月16日南院馬拉松、5月18日北院三希堂開幕表演等,符合前述限制條件之活動,皆延期舉辦。2.即日起故宮(南北院)暫停所有觸碰式展示裝置及公共飲水區。3.故宮北院第二展覽區「故宮魔幻山水歷險」特展暫停DIY課程。4.即日起故宮南院往返嘉義高鐵站的接駁車,車內禁止飲食。
-
2021-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大眾運輸最新6大防疫措施看這 15日起雙鐵禁站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增加七例本土案例,加上華航、諾富特風暴未歇,我國疫情警戒升級。交通部公布交通運具最新六大防疫措施,雙鐵15日起禁止販賣站票,以高鐵自由座來說,考量通勤需求,若是自由座車廂,坐滿就不准再站。交通部宣布,配合指揮中心「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案例」疫情警戒,交通部加嚴大眾運具及場域相關防疫措施。鑑於近日國內發生多起確診案例,配合指揮中心整體防疫策略,針對大眾運具及場域實施加嚴相關防疫措施,包括禁止飲食、取消台高鐵站票,並針對觀光遊樂景點及大型群聚活動進行管制等,以共同防範疫情傳播,降低國人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依指揮中心5 月11日公布自即日起至6月8日,提升警戒標準至「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案例」,交通部長王國材即要求針對大眾運具提升相關防疫等級如下:一、 民眾於高鐵、台鐵(觀光列車除外)、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域除外)、航空器(國際及兩岸航班除外)等運具內、或郵局營業區域內禁止飲食,若因生理需求須喝水、服藥、哺乳,應於食用完畢後儘速佩戴口罩。二、 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之情形下,得於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三、 自5月15日起高鐵及台鐵城際列車取消站票。四、 台鐵、高鐵各車站大廳暫停或延期租借,並停止辦理各項活動,以避免群聚活動。五、 觀光遊樂景點及大型群聚活動,依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業指引,進行總量管制(室外 500 人、室內 100 人以下),並擬定應變計畫。六、 要求航空站、臺鐵、高鐵、客運、國道服務區、海運、觀光場域清潔消毒頻率全部加倍處理。針對站票問題,王國材稍早與媒體進行茶敘時表示,考量新竹、桃園坐定期票到台北,完全取消自由座很難通勤,恐怕出現問題,目前定調自由座車廂坐滿就不讓站。另外由於雙鐵將開賣端午連假車票,基本上端午節不會賣自由座。交通部再次呼籲國人搭乘大眾運輸務必配合測量體溫、戴口罩及遵守飲食相關規定,做好自我防護,如有出現發燒或類流感症狀,應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 1922(或 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就醫,就醫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群聚情形等資訊,以利及時診斷通報,交通部亦將配合指揮中心視疫情狀態隨時調整因應作為,並適時公布。
-
2021-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升二級警戒!即日起至6月8日 停辦室內100人以上集會
我國出現六名不明感染源本土個案,因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自即日起至 6 月 8 日共四周,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以因應國內出現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致社區感染風險增加,防範發生持續社區傳播。針對「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並對於個人及外出、集會活動、營業場域、大眾運輸實施相關限制措施如下:一、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民眾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未遵守規定且勸導不聽者將嚴格開罰。二、所有集會活動需落實確保民眾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消毒、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措施,否則應暫緩辦理。三、原則上停辦室外 500 人以上,室內 100 人以上之集會活動,但上述集會活動若能採固定座位且為梅花座、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得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構核准後實施。四、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應確保民眾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前述措施之場所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將強制關閉休閒娛樂相關之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五、餐飲業應落實「用餐實聯制」、環境定期清潔/消毒,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並協助顧客量測體溫、手部消毒、公筷母匙等個人防護措施;非特定對象併桌共餐時,需維持適當區隔/使用隔板;無法落實前述措施之業者,建議民眾外帶用餐。六、雙鐵(臺鐵、高鐵)、客運等大眾運輸禁止飲食;5月15日起,雙鐵城際列車禁站票。指揮中心提醒,以上措施將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地方政府加強督導與稽查,請民眾務必配合,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1-04-23 養生.聰明飲食
減碳飲食愛地球 國健署推植物性飲食高鈣、鐵、鋅菜單
長期吃菜、少吃肉會營養不良?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多攝取「植物性食物」的人,相較於食用較少的族群,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及心臟衰竭的機率較低,即使不吃肉,也可以補充鋅、鐵、鈣,讓飲食減碳又兼顧營養。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了鼓勵民眾一起減碳,國健署用「植物性食物」入菜,設計健康食譜,邀請營養師、料理達人現場分享「適合每個年齡層食用的健康減碳一日菜單」,減少碳排放,打破少吃肉就會營養不良的迷思。賈淑麗表示,多攝取植物性食物的人,相較於食用較少的族群,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16%、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32%;且肥胖問題和33%的癌症有關,如今民眾仍以肉類飲食為主,預計今年年中推出以蔬食為主的飲食指南,協助民眾調整為健康飲食型態。國健署社區營養組組長羅素英表示,「植物性食物為主飲食」(Plant-Based Diet,PBD)是一種大部分由植物類食物組成,再加入少量魚、瘦肉和乳製品的均衡飲食型態;估計6歲以下國人,每人每天用豆製品取代一掌心的肉類,一年約能減少約430萬公噸碳排量,約等於70萬輛1600cc汽車繞行地球一圈所產生的碳排量。這次一日三餐的菜單設計,選用當令在地食材,設計三款食譜,主題有高鈣、高鐵、高鋅,補充國人常缺乏的營養素,許瓊月表示,缺乏鈣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精神緊張等,但全民都最缺乏鈣,這次設計的黑芝麻香蕉豆漿中,黑芝麻的含鈣量高,搭配黃豆豆漿的營養素,不需擔心鈣質攝取不足。高鋅菜單部分,許瓊月指出,芋香珍穀飯含有芋頭與南瓜,補充鋅與膳食纖維,相當健康;竹筍排骨湯中,竹筍的鋅含量也很高;女生普遍缺乏鐵質,蒜炒菠菜鐵質含量高。●國健署減碳選食3原則:1.當令在地少加工:多選擇當令在地之未精製食材,不但價格低廉、營養價值高,更減少因加工、儲存、運送所耗費的能源與碳排放。2.善用豆>魚>蛋>肉的選擇順序:豆魚蛋肉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其中黃豆及黃豆製品產生的碳排放量低,加上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可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風險。3.堅果種子不可少,食材種類要多元:蔬菜、水果及堅果都屬於低碳食材,且皆富含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所以應照「我的餐盤」建議量,每天攝取多種食材。
-
2021-03-29 名人.精華區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
我是心臟外科醫師,做過許多開心手術,沒有收過病人金錢上的饋贈。平日生活單純,除了未成年時向父母拿錢,沒有貸款也沒有向任何人低頭要錢的經驗。上救護車就開始急救話說民國80年左右的台大醫院急診部,位於舊院區,地方狹小,病人眾多,大家常用菜市場來形容它的忙亂。民國86年,院方派我接主任,急診部很多優秀醫師,包括後來擔任台大院長的陳石池醫師、現任台大內科部主任陳文鍾、衛福部政務次長石崇良、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等,但環境不好,工作負擔過重,整天承受病人抱怨,士氣低落,每個人都想調職。當年的救護車是陽春車,頂多只有氧氣,急診內部會議討論希望推行EMT(緊急醫療技術員)制度,訓練救護員,並在急救車裝置監視器、抽痰、電擊器等設備。病人上了救護車就開始急救加護,提高生存率。募款700萬煞費周章這個計畫初估需700萬元。開會時,同仁討論熱烈,每個人都舉手願意參與,也有能力奉獻,原本死氣沉沉的部門忽然活了起來,我這個菜鳥主任拍胸脯保證籌足款項。我先向太太募款40萬買書,讓大家準備,再諮詢我做過開心手術的病人如何募款。很多人推薦扶輪社,我與幾個扶輪社聯絡,下班之後去演講及募款。寫計畫書向衛生署請款我平時在醫院看診,教學及研究,無求於人,自在成習慣。為了募款,每周去扶輪社低頭,剛開始無法適應,日子久了告訴自己,這是為大眾做事,應該勇往直前。但我畢竟沒有財務經驗,扶輪社社員熱心公益,從事許多社會服務,但每當某個扶輪社問我預計募款多少,我回答700萬元,對方通常表示,願意幫忙但無力捐助全部款項,結果是每周各處扶輪社跑,花了半年,募到150萬元,達成目標還有很大距離。有一回到頭份,回程高速公路車禍大塞車,那時沒有高鐵,到家已凌晨一點,隔天早上還有開心手術,自己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回科內與同仁商量,剛從美國回來的馬惠明醫師建議撰寫計畫書向衛生署請款。當時衛生署長詹啟賢在美國住過,了解EMT是該走的趨勢,雖然他能用的款項有限,很快撥了400萬元給台大急診部作EMT計畫。造就許多急救加護專家有了之前的募款經驗,我又向幾位企業家募得不足的數字,我們的計畫才能付諸實行。這個計畫培育了EMT人材,造就了台大急診部許多急救加護專家,提振了士氣。成果在國際醫學會報告後,包括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前來學習,這個制度後來被台北市衛生局採用,推廣到全台。民眾發生意外包括中風、心跳停止、嗆到、受傷等,如果沒能立即急救,可能死亡也有可能留下後遺症。現行救護車帶來急救人員及設備,把握黃金時間,生存率及生命品質都提高。向資助的無名英雄致敬我最近碰到一位教授,談到他22歲在音樂會時心室顫動心跳停止,立即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因為在車上就急救,出院時完全恢復。類似故事提醒我,當年能參與這個行動的光榮,也藉此感謝所有經資助我們的無名英雄,醫療的捐款果然恩澤無數。
-
2021-03-1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用發泡錠預防感冒、補充維生素?營養師:小心副作用
不少人不喜歡白開水的平淡或覺得有股怪味,因而常用發泡錠取代白開水,當作日常水分的補充 隨時隨地來上一杯,甚至還有人把發泡錠當作預防感冒的首選飲品,想到就泡來喝,甚至當作感冒的治療妙方。發泡錠6大好處 提神、維持免疫力功能營養師宋明樺表示,市售的發泡錠商品種類眾多,主要以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質等礦物質占大宗。目前坊間常見的發泡錠多以B群加上維生素C,或鈣質搭配維生素D為主,兩種皆有以下幾個優點:1、防口角炎、口瘡:B群可預防口角炎、口瘡疾病。2、提振精神:B群及維生素C可參與人體的生理反應,是天然的輔酶,正常的身體作用頻率深受其影響,通常維生素C或B群缺乏的人較容易疲倦、精神不濟、無法集中注意力等。不過,食用過量又可能會破壞腸胃道的天然環境,因此,食用發泡錠來補充維生素 C或B群必須謹記「適量」原則,過與不及都不好。3、維持正常免疫功能: B群及維生素C屬於微量營養素,透過各種營養素的攝取,提供一天所需的活力來源;基本上,適量的B群及維生素C參與體內免疫作用,形成人體一道天然屏障,用來阻絕外界各種細菌及病毒的入侵。4、方便補充:B群及維生素C所製成的發泡錠,十分方便隨時補充不足的營養素,尤其是年紀大、吞嚥困難的長者,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每天都得吞藥控制三高指數,有時藥物味道不好、甚至有苦味,這時補充發泡錠,一方面除能轉移藥物苦味,另一方面還能補充微量元素,提供身體所需的重要輔酶。5、提高腸道鐵質吸收率:某些富含鐵質食物在腸胃道的消化利用率並不高,這些營養素往往還未被身體完全吸收,就可能排出體外,形成另一種浪費,例如深綠色蔬菜、紅肉、動物內臟等。不過,維生素C卻能提高腸道的鐵質吸收率,因此,不少餐廳常有牛肉搭配檸檬汁的料理,如此就能增加鐵質在腸道的吸收利用;同樣地,吃完深綠色蔬菜或紅 肉等高鐵食物,若能來杯含有維生素C的發泡錠,也能提高身體對鐵質的吸收。此外,維生素C含有東方女性最愛的美白、抗氧化功效,還能預防牙齦出血。6、增加骨質密度:不只是鐵質,某些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像是牛奶、芝麻、小魚乾等,能增加骨質密度、幫助骨骼生長,並穩定神經、有助神經訊息傳遞,此時若能搭配飲用含維生素D成分的發泡錠,就能提高身體的鈣質利用率。過度依賴發泡錠 有害健康雖然發泡錠含有一些維生素及礦物質,食用之後對身體有益處,但畢竟不是天然 的蔬果食材,而是化學加工的營養補充品,長期依賴食用、甚至取代白開水,不 但無助於健康,還可能造成一些傷害。發泡錠口味多 恐破壞腸胃道環境宋明樺指出,發泡錠之所以能夠遇水起泡,主要是添加了鹼性的碳酸鹽或碳酸氫鈉、碳酸氫鉀、小蘇打等,這些鹼性物質有可能影響腸胃道環境,並中和胃酸,使得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到影響。然而,為吸引消費者購買,廠商紛紛推出各式各樣口味的發泡錠,包括檸 檬酸、蘋果酸、橘子及葡萄口味等商品,這些酸性成分與碳酸氫鈉的鹼性成分經過酸鹼中和,也可能會影響腸胃道環境,尤其是胃酸分泌不多的老人家,一旦食用太多發泡錠,恐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非天然添加物 易增加肝臟負擔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酸性及鹼性成分的發泡錠,一般不容易製成錠劑,通常須使用黏著劑、化學添加物等,才能製成錠劑,方便消費者使用;但這些非天然的添 加物卻可能增加身體負荷。宋明樺說明,一般而言,脂溶性營養素由肝臟代謝,水溶性由腎臟代謝,即使水溶性維生素不易沉積體內,可經由腎臟排出,但食用量過大仍會增加腎臟的工作量,因此,長期大量飲用發泡錠恐會增加肝腎負擔、不利健康。碳酸易致蛀牙 飲用完記得漱口由於發泡錠的碳酸成分也會酸蝕牙齒,長期飲用若未注意口腔清潔,也容易蛀牙。宋明樺建議,飲用發泡錠後記得刷牙,若上班族在辦公室不方便潔牙,也需簡單稍微漱口。苯酮尿症的人不要吃 避免增加身體負擔為增加發泡錠的口感及賣相,業者常會使用香料、色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通常糖分太多。國外研究指出,若把添加香料及色素的發泡錠當水喝,長期易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力下降;至於滿足味蕾、追求適口性的發泡錠則會使用甜味 劑,一旦添加的是代糖「阿斯巴甜」,也不適合有苯酮尿症的患者食用。維生素C吃過量 恐有副作用 雖然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效,目前成人建議量為每天100毫克,但部分發泡錠 含過量的維生素C,若長期食用大量容易導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宋明樺強調,平時若過量食用的人,一旦突然不吃或減量、改吃標準建議量,也可能出現反彈,造成維生素C缺乏副作用,常見症狀包括牙齦出血、傷口癒合等。發泡錠不會造成脹氣 避吃產氣食物為上策發泡錠遇水會啟動化學作用,使得氣泡不斷增加,部分人擔心食用發泡錠會不會造成腸胃脹氣不舒服?宋明樺說,答案是不會。發泡錠的氣體不多,也會揮發至空氣中,與其擔心發泡錠脹氣,倒不如注意某些食物,像是奶豆類製品、啤酒、碳酸飲料等含氣食物,反而更容易引起腸胃脹氣不適。維生素C治療感冒效果有限 熱水緩解更有用若感覺這陣子身體較虛弱,或覺得自己快要感冒、甚至已有流鼻水、咳嗽等的感冒初期症狀時,若沒時間到醫院看診,有些人會把發泡錠加入白開水中,希望能治療感冒或改善不適症狀。宋明樺提及,補充維 生素C雖有預防感冒功效,但富含維生素C的發泡錠對於已經有感冒的人飲用,其治療效果不大;一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並引起一連串的症狀,此時喝熱開水的症狀緩解效果反而較發泡錠來得好。額外補充營養素需適量 保存期限內飲用完畢若是真的想透過發泡錠來補充B群及維生素C,或攝取鈣質及維生素D等營養素, 應掌握適量原則,因市售發泡錠包裝上的每日營養建議標準主要以「成人劑量」 計算,但孕婦及孩童若吃同樣份量並不適合,通常孩童是成人量減半或1/3,至於懷孕女性因孕程變化,所需的營養素不同,因此,必須吃孕婦專用的維他命。發泡錠開封後,宋明樺提醒,應在一定的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最好是1、2個月內吃完,主要是發泡錠含有碳酸氫鈉或碳酸鹽、小蘇打、檸檬酸等成分,加上黏著劑、甜味劑等人工添加物,這些物質接觸空氣的時間太久,有可能變質或產生化學反應變化。延伸閱讀: ·吃柳丁、橘子、芭樂提升免疫力? 淺嚐就好!維生素C攝取超過這量反而會缺乏 ·很多人都白吃了!益生菌改善過敏、顧腸胃無感? 營養師曝7種NG吃法
-
2021-03-07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東西找不到?別怕!可能只是心不在焉
日前和好友參加尖石鄉司馬庫斯的三天旅遊,每個民宿房間只提供一把鑰匙,我和室友因作息時間不同,鑰匙得遞來遞去。第二天早上20位團友集合要去觀賞巨木群,鑰匙應該在我身上,但臨時卻遍尋不著,只好不鎖門。等我們來回走了10公里,回到餐廳吃披薩時,我手往背包裡一探,卻摸到了鑰匙,趕緊向室友道歉。為什麼當初找不到?因為一心都在看日出、吃早餐和賞粉櫻,鑰匙隨手一放,不放在心上,當急著要鎖門時,越急越找不到。第三天我們因有事要先回臺北,在新竹高鐵售票處急忙買了自由座,離發車時間只剩8分鐘,售票員先處理好友的票,好友雙手拉著我們兩人的行李立刻前行,我接著拿了票快速往驗票閘門,過了關回頭一看,她卻站在那裡不停地掏每個口袋說:「我找不到票。」只好無奈地高舉我的行李,越過閘門給我,這時高鐵站的一位年輕工作人員奔向驗票閘門,手上揮著好友的車票高喊:「票在這裡!」原來匆促間,好友顧著幫我拿行李,卻把車票留在櫃臺了。我們兩人這下成了半斤八兩,誰也不要怪誰健忘或心不在焉。除了讚揚和感謝這位工作人員的機靈與熱心服務,不免猜想這種事是不是常發生,以致於他很有經驗?此次旅遊提醒銀髮族如我需注意兩件事:一是不要像年輕時同時做很多事情(multitasking),只要專心,一次做一件事情,效果一樣好,而且資訊才能登錄並貯存於腦中。二是不要趕,凡事預留10分鐘,才能從容以對並享受過程,且可避免失誤,或因匆促導致跌倒、扭傷、骨折等。記憶很重要,學業、事業、人脈和日常生活等都需要它。然而,人的記憶並不完美,有時還不太可靠,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沙克特(Daniel L. Schacter)於1999年的論文指出人類的記憶有7項缺失(記憶七罪):短暫(transience)、心不在焉(absent-mindedness)、空白(blocking)、錯誤歸屬(misattribution)、暗示(suggestibility)、偏頗(bias)和持久糾纏(persistence)。其中以心不在焉如好友與我的例子最為常見,主要是因為當下沒有專注,或受到其他有趣或重要事件的分心之故,例如忘了戴口罩,找不到車鑰匙,上了車才想到是否有鎖門、瓦斯是否有關、電插頭是否有拔掉等。好友不免有些擔心,我們兩人是否出現了失智症的前兆?偶而發生,且有原因的忘記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並非失智症徵兆,大可放心。例如馬友友在匆忙中就曾把名貴的大提琴留在紐約計程車的後車廂,幸好幾小時內就找回來。專心做實驗的牛頓也曾把他的手錶當成蛋來煮。但如果丟三落四事件經常發生,愈來愈嚴重,而且別人都說你記憶差而你卻覺得還好,加上其他認知功能也開始出現問題時,就應該就醫檢查是否有失智症了。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劉秀枝新書《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新書將於3/8出版。
-
2021-0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鐵飲食未解封 228連假返鄉民眾上車前果腹
交通部宣布自三月二日起才解禁台鐵及高鐵等大眾運輸的飲食限制,今天傍晚起就是二二八連假的開始,許多搭車返鄉民眾在用餐時間到時,趁著要上車的空擋,在進入月台前大啖便當解飢。台鐵及客運傍晚後明顯人潮變多,由於疫情關係讓台鐵與高鐵停止在車上販售便當,但車站內的便利商店生意特別好,有的民眾趁車次還沒到時在車站內囫圇吃完便當,有的民眾匆匆拿著未喝完的水瓶或飲料上車,即使還有三天就恢復車上飲食,旅客或民眾仍要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情形下,才可卸下口罩並飲食,惟飲食完畢後仍須戴口罩。
-
2021-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焦糖哥哥、陳菊高鐵無罩合影! 陳時中:沒屢勸不聽不罰
國內疫情雖趨緩,但防疫警戒心不可鬆懈,但從兒童界轉戰名嘴網紅的焦糖哥哥陳嘉行,日前在高鐵站內巧遇監察院長陳菊,在臉書開心秀出合照,卻被人發現兩人都未戴口罩,挨批未以身作則,衛福部是否該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若其沒屢勸不聽,就沒有開罰必要性。陳時中今在指揮中心臨時記者會中,被問及焦糖哥哥、陳菊高鐵無罩合影被抓包,陳僅說,兩人接觸時間很短,「我們希望在幾個場所要戴口罩,勸導不聽會罰3000至15000元」,需要還原當時高鐵是否有多次勸導,兩人卻仍然不聽勸,「若沒有,就沒有處理的必要。」3月1日起我國邊境鬆綁,國內疫情趨緩,大型活動是否可解禁?陳時中提醒,考量目前各國陸續傳出變異病毒株,為避免因辦理大型活動造成社區傳播風險,3月1日起,民眾參加大型集會活動期間仍應全程佩戴口罩,除補充水分外,禁止飲食。陳時中提醒,未佩戴口罩或任意飲食,經工作人員勸導不聽者,由違反義務行為地的地方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提醒,近期美國有兩隻變異株。羅一鈞說明,西岸加州變異株,也就是和部桃有關的L452R突變,國外研究發現傳播力增加,致病力提高,家戶傳播也比先前普遍,但不像英國變異株強大;美國東岸E484K變異株,在南非、巴西也都帶有此突變,可能影響抗體保護力,減弱疫苗保護效果。
-
2021-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交通部:3月2日起雙鐵等交通運具可飲食 高鐵恢復自由座
今年春節前,因國內爆發部桃群聚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2月1日起雙鐵、客運等交通運具禁止飲食,高鐵也取消春節自由座、台鐵限制站票。交通部宣布,將自3月2日起放寬飲食限制,恢復高鐵自由座、取消台鐵站票限制,雙鐵各車站大廳亦恢復場地租借服務。交通部說,因應部桃發生群聚感染事件,加上農曆春節假期將至,為避免車廂內人潮聚集與飲食行為造成病毒傳播風險,獲指揮中心同意自2月1日起禁止於搭乘大眾運具及郵局營業區域內飲食;另春節期間亦取消高鐵自由座服務,並限制台鐵城際列車銷售站票數。同時,雙鐵各車站大廳亦暫停或延期租借,並停止辦理各項活動。交通部說,為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畫,已於今天指揮中心會議中提報並獲同意,自3月2日起放寬大眾運具與郵局營業區域內禁止飲食限制,並恢復高鐵自由座服務及取消台鐵城際列車站票數限制,另雙鐵各車站大廳亦恢復場地租借服務。交通部說,配合指揮中心規定,自3月2日起,放寬旅客搭乘大眾運具飲食限制,旅客如能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情形下,得於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惟飲食完畢後仍須戴口罩,另於郵局營業區域內亦同步放寬相關飲食限制。同時高鐵亦恢復提供自由座服務,台鐵取消城際列車銷售站票數之限制,雙鐵各車站大廳亦恢復對外租借場地服務。交通部表示,在未放寬飲食限制前,228連續假期仍維持原有於大眾運具不得飲食規定,呼籲國人務必配合搭乘大眾運輸量體溫、戴口罩及遵守飲食相關規定,做好自我防護,保護自己也維護他人健康。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秋冬專案延長 蘇揆:打疫苗無迫切性
連兩天無新增新冠肺炎境外移入、本土個案,但國際疫情仍然緊張,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原二月廿八日落幕的秋冬專案,三月起仍繼續執行,包括入境前附陰性檢驗證明、一人一戶居家檢疫、進出八大類公共場所需戴口罩等規定,不過其中高鐵將開放飲食,台鐵須進一步討論及確認。另我國透過COVAX取得廿萬劑AZ疫苗,預計最快三月抵台。陳時中表示,COVAX相關文件都準備好了,預計二月廿二日後將會收到相關單位通知,但目前還沒接到通知。至於國外臨床發現,AZ疫苗保護力較低,且副作用較高,不少歐美醫護人員拒打。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晚宴請民進黨立委,據與會立委鍾佳濱轉述,蘇貞昌指出,台灣目前並無施打疫苗的迫切性,有餘裕觀察各國的疫苗政策與施打情況,來決定未來的疫苗政策。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則表示,攸關疫苗的相關政策,行政院會在本周五對國會的專案報告中做詳細說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目前並未看到AZ疫苗副作用較大的明確結果,將持續關注媒體報導和官方資料。羅一鈞解釋,目前新冠疫苗可分成兩大類,AZ是載體疫苗,輝瑞/BNT和莫德納則為mRNA疫苗,通常mRNA疫苗的免疫反應較強烈,副作用也較高。從臨床試驗來看,法國、瑞典部分民眾施打AZ疫苗後發燒,羅一鈞強調,約百分之十幾至廿出頭,「並沒有比mRNA的副作用來得更高」;相較之下,施打BNT疫苗,約七成五出現系統性全身症狀。
-
2021-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秋冬專案到期3月起外國人重啟入境? 陳時中:討論中
秋冬專案從去年12月1日啟動,將於2月28日到期,3月起的防疫措施究竟是限縮還是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至少有三項防疫限縮政策會延續,包括入境需持有核酸檢測(PCR)陰性報告、一人一戶居家隔離以及強制戴口罩,至於是否重啟外國人入境已在討論中,而高鐵台鐵車上禁止飲食是否開放,也在跟交通部最後確認,下周會對外公布。隨著部桃逐步復原醫療量能,國外疫苗陸續開打後,邊境管制是否開放,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陳時中曾表示,秋冬專案228到期後,緊縮政策還會再延續,但低風險國家和區域專家會再研議,不排除在228後陸續恢復。面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讓目前施打的疫苗效力出現變化,特別是鄰近台灣的日本被發現新型變異病毒,與既存的英國、南非與巴西變異病毒株不同,可能會降低疫苗免疫效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日本發現的變異株跟英國南非巴西的變異株不同,這三個國家發現的變異株N501Y位置變異,日本變異點在E484K,是有可能降低疫苗效果,但還只是推論,台灣目前還沒看到日本這株變異株。▌延伸推薦: 整理包/台灣採購到哪些疫苗 到貨時間、防護力、副作用一次看疫苗真能控制新冠疫情?看全球施打率排行榜
-
2021-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鐵飲食、自由座是否鬆綁 陳時中:下週公布
秋冬防疫專案預計實施至2月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正在討論是否開放外國人入境,高鐵等交通工具下週將公布是否開放飲食及自由座。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院內感染事件落幕,今天正式恢復營運。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桃園醫院上午已準備復工,內部準備也相當齊全,因此專家認為可以逐步復工,讓營運進入正常化,眼看危機解除,他的心情相當不錯,何時恢復收治確診個案,將由桃園醫院院長決定。除此之外,去年12月上路的秋冬專案預計實施至2月28日,眼看期限將近,防疫措施將鬆綁還是加嚴,引發外界關注。陳時中說,2月28日過後入境提供PCR證明、檢疫一人一戶、8大場所戴口罩的規定都會維持,目前正在討論是否重新開放外國人入境,至於高鐵等交通工具的飲食、自由座禁令是否鬆綁,還在跟交通部做最後確認,下週就會公布。
-
2021-02-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鐵禁飲食有望鬆綁?陳時中:228後考慮長程班次開放飲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12月啟動秋冬防疫專案,方案將於2月28日到期,指揮官陳時中說,包含戴口罩、入境管制等都會延續,但會考慮開放高鐵長程班次飲食。疫情指揮中心於去年12月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強化「邊境檢疫」、「社區防疫」及「醫療應變」措施,專案將於2月28日到期,媒體今天在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詢問專案是否延續,陳時中表示,管制措施預計轉為常態管制,像是戴口罩等。陳時中舉例,這段期間大家口罩都戴得很好,也沒有很多人被罰,但28日之後會考慮視疫情狀況,讓高鐵長程班次開放飲食,另外相關入境管制措施也會延續,外籍人士開放可能還是會做,但不會用是否持打疫苗證明來做根據,因為打疫苗仍有空窗期,而是會用當地國疫情來做比較多考慮。至於短期商務來台方案是否有機會重新開放,陳時中也說,低風險跟中低風險國家,28日之後也會跟專家討論,可能陸續來恢復。陳時中表示,這段期間國內的相關案例,除了部立桃園醫院的群聚事件讓大家覺得緊張外,其實本土並沒有特別的疫情發生,因此整體管制強度不會再增強,也因大家都有戴好口罩、勤洗手,讓類流感、腹瀉人次少了非常多,顯見相關的公衛措施是有效的,既然是有效的公衛措施,他認為可以再延續。
-
2021-02-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北市290線公車比照雙鐵禁飲食
農曆年春節將至,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雙鐵、客運禁止飲食,高鐵也取消春節自由座。台鐵、高鐵均表示,若有生理的特殊需求需服藥,可以喝水,喝完水後要把口罩重新戴起來。而雙北市約290路線的公車也跟進,北市公運處表示,即日起,民眾在公車內禁止飲食,經勸導不聽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春節連假即將到來,各大眾運輸也開始出現返鄉及出遊人潮,交通部公告,自2月1日起,民眾搭乘高鐵、台鐵(觀光列車除外),船舶(固定餐飲區域除外)、航空器(國際及兩岸航班除外)、公路客運等禁止飲食,但有生理需求者須喝水、服藥、哺乳者,應於食用完畢後盡速戴好口罩。公運處副處長尚錦堂指出,目前行駛雙北地區的北市公車路線約有290條、超過3500輛公車,每日最高載客量達上百萬人次,考量到春節防疫升級,交通部有發函要求雙鐵集國道客運禁止飲食,地方主管機關可自行決定捷運及公車的防疫,經與新北市、桃園市研議後,決定市區公車也一併跟進禁止飲食。尚錦堂表示,公車為密閉空間,在車內飲食會有氣味,原本就宣導公車禁止飲食,但礙於無法可罰,所以有些乘客還是會吃東西,未來可依照「傳染病防治法」來開罰,違反者可處3000至1萬5000元罰鍰;尚說,其實多數民眾都很有公德心,公車上吃東西情況不多,若有需求喝水、吃藥、哺乳,食用完後就應儘速戴口罩。三重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配合中央春節防疫升級政策,即日起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禁止飲食,若因生理需求須喝水、服藥、哺乳,應於食用完畢後儘速佩戴口罩;防疫期間乘客進入客運車站、搭乘國道及公路客運,應全程戴口罩、量體溫,超過37.5度的乘客,不提供乘車服務,並免費受理退票。李建文表示,乘客若有飲食情形,駕駛較不易發現,但若有發現會勸導,經勸導不聽會將公車停在路邊,通報員警來處理,車內也都有張貼禁止飲食公告,加上防疫期間,脫口罩吃東西會引來側目,大部分的乘客都會配合。
-
2021-02-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今天起雙鐵、客運禁止飲食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今天起雙鐵、客運禁止飲食,高鐵也取消春節自由座。台鐵高鐵都表示,若有生理的特殊需求需服藥,可以喝水,喝完水後要把口罩重新戴起來。台鐵運安處副處長黃國榮表示,台鐵依照疾管署與交通部的公告辦理,今天起列車上全部禁止飲食,除非有生理上的需求,比如服藥、口渴飲水、低血糖,但吃完必須立刻把口罩戴起來;至於觀光列車部分,鳴日號、環島之星等,旅客能在車上用餐區飲食,但仍必須遵守疾管署的秋冬防疫專案規範。黃國榮表示,列車長會進行巡查,如有不合規定的事宜,會立刻制止;至於春節返鄉南來北往,站票要如何銷售,他表示,為了防疫需求,普悠瑪、太魯閣號每列車只有發售120張站票,至於自強號,只有15張站票。高鐵公司也提醒旅客,即日起高鐵車廂內禁止飲食,並全面暫停推車販售,商務車廂亦暫停供應熱飲,改為提供單獨包裝的甜鹹點心各1份及瓶裝水;旅客若因生理需求(如喝水、服藥、哺乳)需飲食者,要遵守保持社交距離規範,並應於飲、食用完畢後,儘速佩戴口罩。
-
2021-01-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鐵春節管制站票 電子票證恐成漏洞? 列車長批政策淪「講幹話」
(10:54更新)台鐵局今天上午補充電子票證管制重點如下:一是普悠瑪、太魯閣禁用電子票證乘車;二是PP自強號編組為12輛,有餘裕容納電子票證旅客,DMU自強號視旅客量必要時尚可再加掛車廂。三是所有站票均由票務系統管制,不會超量;最後視輿情已協調高鐵請其加開列車。(10:15更新)因應國內疫情升溫,交通部宣布春節高鐵停售自由座,台鐵每列城際列車也將限制站票120張,持電子票證則不受限。消息一出,外界擔心,民眾仍可持悠遊卡等電子票證刷卡入站搭自強號,恐成為防疫漏洞。列車長也批評執行上很有困難,政策淪為「講幹話」。對此,台鐵局表示,將適時加開班次及加掛車廂來因應。根據規畫,春節台鐵限制發售站票,僅針對長途城際列車(普悠瑪號、太魯閣號、自強號、莒光號等對號列車),限制發售站票120張,每節車廂至多站15人,並無限制短途持回數票及電子票證旅客。消息一出,就有民眾質疑,若旅客持電子票證乘客擅自搭自強號,怎麼解決?不具名列車長也坦言,「根本很難管」,因為沒有公權力,即便抓到未按規定乘客,也無法要求他下站不得乘車。當月台一次塞了幾百個人,列車長更是無法辨別各自要搭什麼車,政策面宣告跟執行面存在落差,新政策淪為「講幹話」。另有列車長說,該政策立意良善,但真的沒有想清楚,若真想要管控,最好的狀況是電子票證一律不准上自強號。遺憾的是,每天動輒數十萬人次使用電子票證搭車,過年根本禁止不了。對此,台鐵表示,目前對號列車針對自強號限制站票張數每節車廂15張,希能降低車廂擁擠度,考量通勤學仍有持電子票證乘車需求。未來並將視旅客搭乘狀況,適時加開班次及加掛車廂來因應。台鐵說,考量已要求旅客進站乘車前須量測體溫及乘車時全程配戴口罩,現階段除普悠瑪、太魯閣禁用電子票證乘車,暫不限制旅客持電子票證乘車。台鐵強調,疫情爆發迄今,旅客數量跟以往有差,政策都經過通盤考量,也相信大部分人會遵守。況且春節通勤的人本來就比較少,就算使用電子票證也是短途居多,長程都會買座位或是站票,加上進站都有量測體溫、配戴口罩,相信就算沒有保持社交距離,安全上的防護也不會有問題。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同意 雙鐵等交通運具2月1日起禁止飲食
儘管國內疫情升溫,春節7天連假仍預估有出遊人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表示,已同意交通部提出春節期間禁止販售高鐵自由座、限制台鐵站票總量,大眾運具及郵局禁止飲食等規畫。交通部今天說,指揮中心已回函,同意2月1日起實施交通運具禁止飲食,今天會做公告。因為涉及傳染病防治法70條之1,違規者可處3000到1萬5000元罰鍰,所以必需先公告。交通部昨天公布眾交通運輸五大加嚴措施,包含高鐵、台鐵(觀光列車除外)、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域除外)、航空器(國際及兩岸航班除外)等運具內、或郵局營業區域內禁止飲食,若因生理需求須喝水、服藥、哺乳,應於食用完畢後儘速佩戴口罩;前項除外範圍內有飲食需求者,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情形下,得於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針對雙鐵車票販售,2月8日至16日春節期間,高鐵取消自由座服務,改全車對號座銷售,預計釋出四六點七萬座位數。台鐵城際列車限制銷售站票數,每列次至多發售120位、每車廂至多站15位。此外,春節期間,航空站、台鐵、高鐵、客運、國道服務區、海運、觀光場域清潔消毒頻率全部加倍處理;秋冬防疫專案期間,台鐵、高鐵各車站大廳暫停或延期租借,並停止辦理各項活動,以避免群聚活動。觀光遊樂區部分,觀光局在去年清明連假時已有一套啟動的ABC人潮總量控管方案。當主題樂園人數達承載量五成為警告點、五成五為行動點、六成為管制點。按照不同等級,即時預警分流遊客。觀光局說,目前預估今年春節會較去年出遊人數下修,應變措施會按照去年清明連假的計畫辦理,只要指揮中心指示,就會立即啟動。至於訂房率,預計提前一周公布各地住宿率,彙整後將資料提供給指揮中心參考。交通部長林佳龍昨也指示,春節疏運請各運輸單位做好最萬全的準備,民眾可能改以自行開車返鄉。他下達全力提高雙鐵大眾運輸運能、加強宣導分流及路況即時通報、國道疏運措施再精進、以及做好外離島返鄉和收假運能準備與應變等指令,要交通部總動員,全力嚴防春運壅塞。
-
2021-01-29 科別.骨科.復健
喝可樂會骨鬆? 鈣質流失元凶找到了
變矮、駝背、脊椎側彎?小心!你的骨質可能漸漸在流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走一趟骨科門診,經常可以看見許多上了年紀的患者,不是彎腰駝背、行動緩慢,就是包著石膏、愁眉苦臉,事實上,這些人多半是因為失去「骨本」,成了骨質疏鬆症的受害者。 骨質疏鬆易骨折 嚴重恐有死亡風險 骨質疏鬆有多可怕?骨科醫師施哲仁說,骨質密度檢測若小於-2.5,就代表骨量減少或是骨密度降低,使得骨骼漸漸出現孔洞,變得脆弱,就好像海砂屋一樣,一不小心就會倒榻,甚至還會發生骨折的危險。施哲仁進一步說明,骨質疏鬆症最怕的就是骨折。根據臨床經驗顯示,上了年紀 的人,假使罹患骨質疏鬆症,常會因為跌倒或輕微碰撞就發生骨折,脊椎及髖部都是常見的部位,若發生在髖部,除了影響活動,需要臥床之外,甚至會有死亡的風險,因此,應趁早養成補鈣、強化骨骼的習慣。 補鈣趁年輕 老了補鈣也有用 新聞報導經常告訴大家要「趁年輕補鈣,老了才不會得骨質疏鬆?」對此,施哲仁認為,趁年輕時補鈣當然是最好的,因為人體的骨質密度在20歲時達到最高峰,到了 30歲左右便開始慢慢下降。因為20歲這段期間,骨骼的形成速度比分解速度來得快,假使可以趁著這段期間多補充鈣質,骨本存的量會越多,當然就越有本錢可以消耗。那麼難道過了這段期間再補鈣,就沒有用了嗎?施哲仁說,並不是說過了年輕這段期間補鈣就沒效了,而是鈣質吸收並轉化成骨骼的效果,並不如年輕時好,任何時間點補 充鈣都有好處,永遠不嫌晚。 停經、節食易致骨鬆 骨骼保健需加強骨質密度從出生後會隨年紀漸增,尤其女性在停經之後,因為荷爾蒙的改變,使得停經婦女的骨質密度急遽下降,這就是為什麼骨質疏鬆症經常好發在停經後婦女的身上,因此,強化骨骼這項工作,女性尤其要注意。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都靠節食減肥,但營養不良的人也最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再加上身體骨頭沒有足夠的運動刺激,來促進骨細胞的生長,也特別容易引起骨質疏鬆。 預防骨質疏鬆 飲食補充還要加運動至於該如何預防骨質疏鬆?施哲仁說,要分為兩個層面來談,一個是從飲食補充到足夠的鈣質,尤其推薦牛奶、小魚乾、蝦米、乳酪、海帶及芝麻,這些食物含有相當豐富的鈣質,不管是任何年紀的人,都建議能適當攝取,以幫助身體免於骨質的流失。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還應減少會加速骨質流失的高蛋白與高磷食物,如肉類(尤其是紅肉)、內臟、蛋黃、豆類、含糖飲料等;另外,酒類與含咖啡因的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也須酌量或避免。但鈣質攝取增加之後,也要能進到骨頭才行,所以,另一個則是要配合運動的刺激,才能促進骨頭的生長。談到這邊,施哲仁拋出一個觀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 臥床的病患,他的鈣質補充很足夠,但為什麼還是有骨質疏鬆?原因就在於沒有運動。 5個常見骨鬆Q&A 一次搞懂 Q1:吃維骨力可以留住骨本嗎?A:維骨力的成分為葡萄糖胺,葡萄糖胺 的功能是幫助軟骨的增生,與骨密度無關係,所以,基本上吃維骨力無法留住骨本。 Q2:補鈣,一定要喝牛奶?A:要補充鈣質,不一定只有牛奶。鈣質豐富的食物除了牛奶之外,還有小魚乾、蝦 米、乳酪、海帶及芝麻等;除了飲食外,也要搭配運動,才能幫助鈣質補到骨頭裡。Q3:喝可樂會骨質疏鬆?A:只有長期極大量的攝取才會,一般人偶而喝喝可樂影響不大,但站在健康的角度,並不鼓勵喝可樂。Q4:喝大骨湯最保骨本?A:這是錯誤的觀念,大骨湯的鈣含量遠低於1杯200多c.c.的牛奶,假使要補鈣,建議從牛奶、乳酪、蝦米或是芝麻等食物中補充,補鈣的效果最好。Q5:喝高鐵高鈣奶,一舉數得?A:奶粉對身體的健康是很有幫助,但其實人體對鈣質的吸收仍然有限,補充超過人體需要的鈣質或鐵質量時,身體也難以吸收,所以,建議每天固定攝取含鈣食物,同時配合運動最重要。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雙鐵將禁飲食 吃藥、哺乳特殊需求除外
由於部立桃園醫院院內感染有擴大趨勢,除了北北桃地區上緊發條,為防範春節期間返鄉人潮可能引發更大的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交通部今天宣布春節疏運期間防疫措施,民眾在春節期間搭乘台鐵與高鐵將禁止飲食,但吃藥、哺乳特殊需求除外,公路客運也比照辦理,但觀光列車不在此次限制範圍,何時開始實施將由疫情中心公布。
-
2021-0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鐵禁自由座台鐵限站票、禁飲食 交通部擬春節前上路
台灣新冠疫情內憂外患,眼看又快進入人潮大量移動的春節連假,指揮中心拍半版定案,雙鐵確定禁止飲食,高鐵會取消自由座、台鐵限制站票,民眾關心新制是否在春節來臨前就上路,交通部航政司司長何淑萍表示,會盡快完成。換言之,交通部不排除新制春節前上路可能性。雙鐵飲食部分,因乘坐時間長,若有特殊需要的對象,如吃藥、哺乳,或是茶水需求,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會有適度彈性,但原則上在列車裡面會管制飲食。便當部分,場站旅客進出有需求,車站沒有列入加嚴管制範圍,但列車是密閉空間,接觸時間久,列車上禁止販售。針對高鐵將暫停發售自由座車票,台鐵對號列車也將限制每列發售120張站票。何淑萍表示,取消高鐵自由座的部分,昨天呈報指揮中心後,如果案行政流程回覆提案後,會取消2月8日至16日的高鐵自由座,台鐵也會限制站票數目。禁止飲食部分,何淑萍也說,目前案子已呈報指揮中心,待指揮中心依照行政流程回覆交通部後,會盡快公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交通部呈報的方案,「我們大致都同意,會依行政程序公告。」
-
2021-0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拍板! 春節雙鐵禁飲食 客運比照辦理
部桃群聚仍在觀察期,近期國際疫情持續延燒,台灣新冠疫情內憂外患,眼看又快進入人潮大量移動的春節連假,指揮中心昨與交通部開會討論春節疏運期間防疫措施,交通部航政司司長何淑萍表示,雙鐵確定禁止飲食,但吃藥、哺乳特殊需求除外,公路客運也比照辦理。何淑萍表示,飲食部分,雙鐵乘坐時間長,若有特殊需要的對象,或是茶水需求,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會有適度彈性,但原則上在列車裡面會管制飲食。便當部分,場站旅客進出有需求,車站沒有列入加嚴管制範圍,但列車是密閉空間,接觸時間久,列車上禁止販售。春節期間高鐵將暫停發售自由座車票,台鐵對號列車也將限制每列發售120張站票。且不只雙鐵,其他交通運具內也要禁止飲食。其中,飲食限制會比停售自由座更早實施。春節期間禁止飲食部分,包含雙鐵及公路客運,但觀光列車不在此次限制範圍。搭乘期間可以飲食的還有航空器兩岸航線,以及有固定餐飲區域船舶。
-
2021-01-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本土疫情升溫 陳時中:目前沒有鎖國必要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封鎖邊境」提議不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目前邊境措施沒有加強必要,國內管制作為也還不需升級。衛福部桃園醫院近期發生新冠肺炎群聚疫情,目前累計15人染疫,其中包含4個家庭,且還有2名染疫者的感染源還沒有完全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表示,在群聚案發生時,第一時間認為防疫上有小縫隙;到了醫院風險較低的綠區有病患和陪病家屬(案889、890)確診,就認為是警訊,大家要警覺,之後看這幾天居家隔離後相關檢驗和病例狀況才能判定疫情的狀況。外界也關切要不要提升國內防疫強度,且建議「鎖國」,降低邊境壓力。陳時中說,管制作為還沒有到升級情況,若各別單位或政府要居家上班避免人潮群聚,有地方政府宣布相關管制措施,根據地方民情反映,都不反對。至於高鐵自由座、飲食等問題,指揮中心近日會跟交通部討論。陳時中說,目前還沒有需要到鎖國強度,邊境措施目前還沒有必要增加。
-
2021-0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異地上班啟動? 陳時中:尊重企業、地方
部立桃園醫院染疫事件院內低風險綠區兩人確診,疫情恐擴及社區。許多公司和地方政府紛紛調升防疫措施,要求員工在家異地上班,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個別企業或是政府要異地上班,避免群聚,指揮中心都不反對。陳時中進一步解釋,基本上管制還沒升級,要相關異地上班或居家上班避免群聚,都是公司內部管理或是地方政府內部管理的作為,地方政府宣布管制措施都會和指揮中心討論,如果是因為地方需要反映地方疫情,都是適當的作法。至於高鐵上是不是停售自由座,還有可否吃便當飲食等,這兩天會再跟交通部討論。另外,昨天晚間指揮中心緊急宣布擴大回溯1月6日至19日醫院感染事件相關範圍之出院病患及其同住者、陪病者及其同住者、案889就醫時之相關接觸者,即日起全數列入居家隔離至出院後14天,預估約有5000人。但新北市長侯友宜卻表示新北有匡列人數,但不知確切人數。陳時中則表示,「政府沒有分新北市什麼的」,流程是被匡列者由當地衛生局開立隔離單,警政幫忙協尋,民政單位會啟動關懷中心,依照原本的作業流程進行。因此只要被匡列,看人在哪裡,就會送居家隔離單,而桃園因為量大,可能會協同警政單位來協助。
-
2021-0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大眾運輸非必要禁飲食 將行文公車業者加強勸導
因應疫情擴散,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宣布,大眾運輸裡除非必要不要飲食,特殊狀況再來飲食。交通局長鍾鳴時則表示,大眾捷運系統內,依規定皆禁止飲食,否則可開罰;另公車雖無法源禁止飲食,但原本就有標示提醒,將行文所有公車業者,請司機員加強宣導,請民眾勿在公車上飲食。至於台鐵及高鐵部分,鍾鳴時說,飲食規定依交通部為主,但新北市仍會勸導旅客,請勿在車上飲食,「建議民眾自律,盡量不要飲食,北北基桃加起來有數百萬人,必須要嚴格管制。」
-
2021-01-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鐵各車站即起停辦活動禁群聚 郵輪式列車停開到2月底
部立桃園醫院疫情,已從院內感染惡化到社區。因應國內疫情蔓延,台鐵祭出加強措施,包含即起車站大廳暫停或延期租借、停止辦理大型活動,另再多採購16部紅外線測溫儀。此外,郵輪式列車也將停開至2月底。台鐵說,秋冬防疫專案時以規定進入車站就必須全面配戴口罩,因應疫情趨於緊繃,各車站大廳即起暫停或延期租借,並停止辦理大型活動。除現有49部紅外線測溫儀外將再採購16部,加強春節疏運旅客量測體溫效率。針對車站飲食部分,台鐵說一直都有柔性勸導別在大廳席地而坐,也有要求禁止大廳飲食,會更加落實。台鐵說,目前各車站商場公共用餐區拉開桌椅間距並設置阻隔板,同時張貼保持距離警語,各商店門口也有標示排隊地標。至於由易遊網經營的郵輪式列車,台鐵說易遊網因考量桃園疫情關係,有行文給台鐵,希望從1月23日起停開郵輪式列車到2月底,共計影響四趟行程。台鐵依據當初訂定契約條款,已做批准。另外台鐵說,桃園地區所有車站進行全面加強消毒,另台北站已於1月14日及21日、板橋站已於18日、今日各完成二次全面消毒。並落實一線員工上班前均量測體溫,並作成紀錄。如有發燒即停止出勤。台灣高鐵公司則表示,相關防疫措施將視疫情發展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配合調整。
-
2021-01-21 該看哪科.兒科
三歲前的重要營養素 2步驟養出最強寶寶
影片重點整理🔎0:59 解析寶寶大腦黃金關鍵期 🔎2:42「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真的嗎? 🔎4:05 3C產品「帶小孩」會影響學習力? 🔎7:02 提升學習力的關鍵營養素 🔎8:12 4方法全面提升學習力俗話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奉勸孩童多讀書、或用手機3C產品帶小孩,有助培養學習力?醫師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建立良好的體適能力,孩童反而會愈動愈聰明;使用手機3C應慎選具學習目的,有助提升親子關係的影音內容。●3歲前是學習關鍵 充足營養+運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主任張璽表示,兒童的大腦如同海綿,0到6歲是吸收力最好、發育最快的階段,3歲前腦部會完成80%的發育,是培養學習力的黃金關鍵時期,透過學習建立全面性的發展,包含大動作、微細動作、社交及語言功能。張璽形容,鞏固學習力就像在蓋房子,從打地基開始補充足夠的營養素,攝取海鮮、魚類、肉類、蔬菜和乳製品等,補充DHA、葉黃素、神經鞘磷脂、肝素、牛磺酸等營養素,協助大腦神經連結的建立。穩固地基的同時,以後天環境的刺激,建立房屋骨架,張璽表示,不少家長擔心孩童輸在起跑點,鼓勵多讀書,「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俗語深植人心,卻是個迷思,建議父母多陪孩童運動,反而能建立更多刺激。●運動助記憶強化 愈動愈聰明 諸多研究報告顯示,運動可刺激大腦神經樹突增長,從根本強化大腦功能,兒時的體適能力表現愈好,長大後的認知能力及社交情緒能力也會愈好,以打球為例,打球的人必須眼明手快、高度專注、決策迅速,還要分析對手,絕對可以愈動愈聰明。此外,適當的運動有助肌肉放鬆,肌肉不僅是功能器官,也是內分泌器官,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釋放化學物質,穩定睡眠,幫助夜晚記憶力的重整,強化記憶。●手機3C慎選內容 首重互動培養親子關係不過,不少父母為了讓孩童保持安靜,以手機3C帶小孩,張璽表示,孩童長期暴露於手機3C豐富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不利於專注力的養成,往後一旦周遭出現吸引人的聲光影像,注意力會馬上被轉移,從書本上移開,礙於3C螢幕的藍光可能傷眼,2歲前也不適宜讓兒童接觸。反之,3C影像的選擇,若能朝向具有高互動性、有學習目的,益於親子關係建立的內容,例如,互動式電子書,家長能與孩童「共讀」,教導辨識顏色、聆聽與感受聽故事的音調起伏、動動身體等,培養親子間的良好互動,也能透過刺激兒童的五官,包含視覺、聽覺、互動、眼神接觸等,建立大腦神經連結。「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張璽說,學習慢並非不好,有些兒童搭高鐵、有些搭自強號,如最終能抵達終點、趕上進度,家長毋須過於擔心。更多訊息加入LINE@搜尋《友愛寶貝大無畏》張璽小檔案現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主任兼專任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主治專長:一般兒科兒童預防保健新生兒照護小兒神經疾病一般兒科醫學小兒神經醫學學經歷:日本鹿兒島大學醫學士日本京都大學醫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iPS幹細胞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日本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日本三菱京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
2021-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英文:台灣掌控疫情能力很強 不需動搖信心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冠肺炎群聚案延燒,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說,不需要動搖信心,台灣掌控疫情的能力還是很強,她也提醒黨公職跑攤時務必謹守防疫規範,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在這段時間盡量避免逐桌敬酒。民進黨今天召開中常會,與會人士轉述,蔡英文在會中請立委加強向鄉親宣導防疫;有立委提出延長居家隔離的日期,或在高鐵、台鐵上不能吃東西,讓民眾鬆懈的神經回來,但蔡英文表示要請指揮中心判斷。另外,會中也討論到,立委可以減少跑攤,或是改變跑攤的模式,例如減少敬酒。與會人士轉述,立委莊瑞雄建議蔡英文可以親身示範,由她來呼籲加強防疫,效果會好很多,蔡英文也答應,未來可能會拍洗手等衛教影片。民進黨發言人周江杰在中常會後轉述蔡英文談話指出,還是維持穩定、持續掌控疫情,經濟的腳步不要因此緩慢下來。蔡英文提到,現在是一個需要更注意、更謹慎的時刻,但是信心也不需要動搖,疫情的挑戰隨時都在,持續謹慎應對是很重要的態度,相信台灣掌控疫情的能力還是很強。她提醒黨公職跑攤時務必謹守防疫規範,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在這段時間盡量避免逐桌敬酒。另外,民進黨今天製作「拚防疫撐醫護We backyou up!」Facebook社群平台的特效框頭貼,邀請民眾從換上個人頭貼開始,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支持;民進黨也提醒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做好相關的防疫工作,才能減輕醫護人員負擔。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染疫社區疫情升溫 陳時中首度呼籲「隨身帶酒精」
部桃染疫醫護同住家人確診,醫院群聚正式進入社區,感染規模已超出去年北部某醫院院內群聚級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感染源清楚,所以國內防疫不升級,但「範圍比以往大,請大家提高警覺」,除口罩戴好、勤洗手,也首度呼籲民眾隨身攜帶酒精。陳時中說,目前國內疫情還是停留在境外移入造成的零星社區感染層級,是希望建議大型活動延後或停辦,其他防疫規則還是維持原來的一樣,還不至於限制或不建議大區域移動,但建議待酒精,「如果需要觸摸前後都消毒場地和手部,對個人是有保障的。」陳時中也說到,因為目前沒有需避免跨區域移動,再加上高鐵執行戴口罩蠻確實,不會禁止販售自由座,陳也提及,近期倒是其他有些區域戴口罩進步很多,「希望大家戴好戴滿,多戴一點時間對自己多點保障。」對於首度呼籲帶酒精,陳時中說,「我是說盡量」,確實不能完全排除接觸傳染的可能性,有更多好習慣對自己的保護會越好。戴口罩是保護飛沫,手維持乾淨不要摸眼口鼻,都是保護自己重要的方式。陳時中說,經過半年多來因為沒有確診案例確實有所鬆懈,民眾以前回家時都會把外套脫在門口,先換衣服下來,再洗洗手,謹慎的人可能連鞋子都消毒,但是最近會者樣做的人比較少,清消物品、勤洗手相對鬆懈,但是病毒無所不在,多一份小心,就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