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8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高血壓
共找到
2919
筆 文章
-
-
2021-06-18 新聞.元氣新聞
死亡數11年來首次負成長 十大死因癌症穩坐39年寶座
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最新十大死因,去年十大死因排名首位,依舊以「癌症」位居第一名,癌症已連續39年位居首位。而前年位居第七位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去年下降至第八位,高血壓則是從第八位降至第七位,其餘排名與前年完全一致。衛福部表示,去年的死亡人數是近11年來首次「反轉為負成長」,分析與國人齊心抗疫有關。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慢性下呼吸道的排名前年位居第七名,去年下降為第八名主要是慢性上呼吸道疾病去年少了一成,分析應該是與國人積極配合防疫,勤洗手戴口罩,降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發生有關;不過,因應高齡化社會,高血壓患者增加7%,一增一減的狀況下,兩疾病排名出現變換。去年的死亡人數較前年相比減少1.3%,標準死亡率減少4.3%。陳雅俐表示,這是近11年來,首次負成長上一次,負成長為105年台灣經歷霸王寒流及流感,再上一次為98年曾出現負成長。以性別分析死亡人數,男性與女性的死亡人數與前年相比,分別下降1.6%、1%,標準化死亡率也同樣下降。從死亡人口結構分析年齡,65歲以上的長者,占整體的七成三,與前年相比增加0.7個百分點,分析與高齡化有關。衛福部統計處指出,去年的十大死因若與99年的十大死因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依舊位居於前二名,順位上升者有肺炎、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順位下降者有腦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自殺。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6-18 養生.運動天地
規律運動 有助改善睡眠及代謝
優質的睡眠與規律的運動,對人類健康有很大助益。近年睡眠不足引發的高胰島素阻抗(即糖尿病的早期),建議可以運動作為治療方法,可有效減緩糖尿病與相關代謝疾病。五分之一的中老年人好發「睡眠呼吸中止症」。他們的上呼吸道軟組織入睡後塌陷,易引發睡眠中反覆驚醒,交感神經興奮,6到7成的人會失眠,導致白天疲憊,使得病患對運動的能力與興致明顯下降。研究顯示,規律的有氧運動確實可以減少睡眠呼吸中止,並能緩解失眠、日間疲勞、高血壓、高血糖;長期則能減緩心血管疾病、中風及失眠相關的身心疾病。臨床治療上,睡眠呼吸中止患者要突破心理與生理的限制,積極從事有氧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運動可以降低呼吸障礙,但仍不如持續使用正壓呼吸輔助器(CPAP)的治療效果。反之,病患如果僅戴上輔助器而不加入規律有氧運動,雖能部分減緩代謝疾病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但還是不如加上有規律的運動,更具療效。約有四分之一18歲以上的台灣人曾罹患失眠症。若患者長期服用鎮定安眠藥(Benzodiazepines, BZD),儘管能導入睡眠狀態,卻會減少深度睡眠期,無法使睡醒後腦力清新,自律神經功能回復,反而可能衍生反彈性失眠、憂鬱焦慮、認知障礙,甚至提高跌倒、罹癌或其他致命的危險。針對失眠族群的研究證實,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如舉重),都能有效改善睡眠的質與量,並緩解憂鬱或心血管疾病。長期規律運動的療效遠超過安眠藥。癌症病患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常會引發嚴重失眠症,規律運動可減少不適感,改善睡眠狀況,尤其乳癌病患做有氧加重訓,確實可有效緩解壓力與疼痛。所有生物都有將近24小時日夜周期的表現,如同「動與靜」或「睡與醒」的反應。人類的生理時鐘是內建的晝夜節律,經由我們眼睛的視網膜去感知周遭環境明暗,進行調整,不僅影響整體腦中樞運作,更經由自律神經、荷爾蒙分泌,調控生理機制。占人類體重40%的肌肉,是糖與脂肪燃燒代謝最重要的器官。日夜及動靜節律牽動著胰島素分泌,影響醣類與脂肪代謝產能,以供肌肉收縮。不論短期或長期的睡眠剝奪,或睡眠品質低落如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會造成胰島素阻抗上升,血糖因而高升,導致肌纖維損傷、慢性全身發炎,甚至縮減壽命。因此,從全人醫療的角度,矯治睡眠障礙、減少其衍生的後遺症,包括心血管及代謝疾病、身心和免疫系統疾病,運動治療是現今標準治療外,不可或缺的一環。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者打AZ疫苗27猝死 王明鉅指臨床試驗缺這項安全性數據
全國陸續傳出長者打完AZ疫苗後返家猝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記者會上呼籲,疫苗可預防重症死亡,慢性病人都應該盡快接種疫苗,別在未釐清因果關係下,就卻步不打。本報統計截至昨晚已有27例,尚無法證實死因與疫苗有關。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明鉅在臉書表示,他害怕也擔心,鼓勵有多重慢性病的80歲以上長者都去打疫苗,會不會愛之適足以害之?王明鉅昨天在臉書發表「驚嚇的一天」一文,他透露他昨天收到曾經共事的護理師簡訊,對方的婆婆是打疫苗後48名猝死者之一,令他大吃一驚。因為他沒想到之中竟然有他朋友的親人。該名護理師的81歲婆婆是洗腎二年多的病人,由於年輕時罹患糖尿病,長年下來腎臟功能衰竭,因此衍生了高血壓。另外她婆婆的心跳比較慢,也裝上節律器。雖然有糖尿病與衍生的高血壓與腎衰竭的併發症,但老人家平常的健康狀況還可以,每次去家附近的診所進行血液透析,雖然每次洗腎之後會覺得比較累,但生活都能自理,也獨自洗腎然後自行回家。護理師的婆婆昨天也和平時相同,昨天上午6時一個人搭洗腎專車到洗腎中心洗腎,就在洗腎診所接種疫苗與洗腎治療。據她同住護理師的公公說,婆婆昨天上午11時20分回家後還有說有笑。11:30分用餐,11時40分吃半碗粥後坐到沙發上,沒幾分鐘就啊一聲倒下。該名護理師的公公立刻打119,當然也打電話給家人。護理師接到電話是上午11時50分,中午12時5分護理師到了公婆家,脈搏已經量不到了,在現場的救護人員也問要不要急救。一家人當然無比驚嚇,她公公眼看著結婚60年的老伴就在自己面前猝死倒下,實在太嚇人了。王明鉅說,該名護理師問他,打疫苗前要作什麼評估,有沒有注意到什麼風險,洗腎的病人適合打嗎?他回答,為了保護洗腎的病人,希望能先打,「我承認,我對於她的問題我實在無法回答」。王明鉅表示,他也查了AZ疫苗的臨床試驗資料,確信AZ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中,並沒有80歲以上的華人,而且有不同的慢性疾病的病人,例如洗腎加上糖尿病與高血壓,在打了AZ疫苗之後的安全性數據。他說,高齡長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的致死率高達20%以上的確很高。但是全體的高齡長者在自己的與社會的層層限制與保護之下,他們也會做好各種保護自己的動作,會減少出門,少去購物,更會自己努力多洗手。因此他們沒打疫苗所面對的感染新冠病毒再因而死亡的整體死亡風險大約是0.0172%。他表示,為了避免這個0.0172%的死亡風險,以及避免萬一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後的20%以上的更高致死率,我們鼓勵高齡長者早一點去打疫苗。我們也鼓勵許多洗腎病人也去打疫苗。「只是打疫苗同樣也是個有風險的醫療行為」,他說,而從17萬名7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打了疫苗之後有11人猝死的風險來看,這個風險並不比0.0172%不打疫苗染疫而死亡的風險低非常多。王明鉅說,到底80歲以上的長者被家人被醫療人員鼓勵去打AZ疫苗之後,發生猝死的風險有多高?有不同慢性疾病的老人家,有沒有哪些人因為很安全所以該去打,有些因為不安全所以不該去打?打疫苗的天氣太熱會不會造成脫水而引發其他的問題?「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王明鉅表示,這些在打了疫苗之後24小時,甚至更短時間裡就死亡的病人,真的全部可以用自然死亡來說明嗎?這個疫苗對於80歲以上的長者,對於腎臟衰竭正在洗腎的病人,對於有心臟病、高血壓的高齡長者所造成的死亡風險有多高?這些有誰可以回答呢?疫苗公司的臨床試驗數據,真的提供了這些安全性的資料了嗎?「台灣的洗腎病人,可是有超過9萬人!」他說,希望高齡者、洗腎的病人早一點打到疫苗,是希望早一點保護他們免於新冠病毒的可能侵害。這個立意絕對良好。但對於這些在家人與醫療人員的鼓勵之下,願意接受家人與醫療人員的建議而去打疫苗的老人家,「作為醫療人員的我,現在也同樣擔心著疫苗本身帶來的風險」。王明鉅表示,看著之前的護理師同事給他的簡訊,「我真的害怕,害怕著我其實並不真的明確地知道對這些高齡長者打疫苗的風險。害怕著我也真的不知道,要求常常也有著一種甚至更多種慢性病知的他們,去打AZ疫苗真的是利大於弊嗎?我害怕也擔心著,鼓勵這些80歲以上的長者都去打疫苗,會不會愛之適足以害之?」他說,高齡長者不打疫苗有染疫死亡的風險。高齡長者打疫苗也有目前看到的風險。打疫苗或不打疫苗,都有風險。無論打或不打疫苗,都是一種風險的選擇。到底要不要打疫苗,真的只能由承擔風險的人,自己來決定。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老人緩打潮 「說不定活久一點」
全台各地傳出施打AZ疫苗老人死亡案,出現緩打潮。有長者表示,「待在家就好,現在好好的,幹嘛打疫苗…」,北市里長表示,雖苦勸長者打疫苗有保護力比較好,但老人家很難勸得動。北市松山區敦化里長蘇榮文說,昨天上午長輩尋求預約協助的人數明顯比上一波八十五歲以上長者少;信義區安康里長萬宇恆也說,許多長輩開始猶豫要不要打疫苗?文山區華興里長陳峙穎表示,有位長者遺失通知書,家屬卻說「不用補發」,原來長輩看到死亡案例不敢去打疫苗,踴躍度不如預期,大概只剩三分之一。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因死亡案例頻傳,有影響到民眾施打意願,施打率從首日超過六成降到剩百分之四十七。他說,若長輩有慢性病,施打前有醫生會做好評估,把風險降到最低,會請現場醫師多注意問診狀況。屏東恆春半島各衛生所施打站昨天接種率較前天下滑三成,吳姓里幹事說,棄打的長者都說「不打說不定可活久一點」,而且連家屬都贊成不打。屏東縣車城鄉八十三歲張姓長者的女兒說,父親有高血壓、糖尿病,「萬一打完後有狀況,做兒女的怎承擔得起。」「老人不猶豫,反而是兒女們心裡很掙扎。」高雄八十二歲行動不便的王姓老婦心臟曾裝支架,兒女十分猶豫該不該讓她接種。北市文山區八十歲林女士昨天先把要「交代」的事寫下來拍照傳給孩子,她說不怕打疫苗,只是以防萬一。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說,整體接種率接近六成,符合預期。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沒出現緩打現象,但老年人口多的新生里,里長辦公室統計有廿人擔心AZ副作用而不願意施打,且多數都是兒女擔心,要父母不要打。但也有人認為,打疫苗還是最好的保命方式。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這個疾病很特殊,年長者死亡率特別高,不管年紀多大,原則上還是要打疫苗,打疫苗利大於弊。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在立法院表示,死亡原因各種可能都有,是否與疫苗有關要專家委員會討論,但他建議長者施打疫苗,整體是利大於弊;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也說,長者染疫死亡率非常高,施打疫苗可避免重症或死亡。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雲林2名8旬長者打疫苗後離世 家屬悲吐心聲
全台各縣市6月15日起為75歲以上長者施打AZ疫苗,各地陸續傳出有長者打完疫苗返家後猝死。雲林縣目前有2名8旬長者在前天施打疫苗後隔日離世,但死因是否都與打疫苗有關,衛生局表示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雲林縣因施打疫苗後死亡的2名長者分別位在山、海線,據了解,居住在山線的86歲張姓老翁有糖尿病、高血壓,無過敏史;而住在海線的88歲吳許姓老婦有心臟病、狹心症、痛風病史;2人都是在15日打完疫苗後身體出現不良反應,昨天病況急轉直下,送醫急救仍不治。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今天下午前往2位長者家中慰問。張麗善表示,縣府啟動專案慰助,分別發給2名長者的家屬20萬元慰助金,希望家屬節哀,早日走出親人離世的傷痛。張翁家屬說,老翁15日打疫苗時精神很好,回到家後也無異狀,直到昨日頻頻喊累,直說很想睡覺,但沒說有身體不適狀況,晚上8點多孫子發現爺爺沒了心跳、呼吸。張翁家屬不捨地說,上個月他還和家人拍大合照,沒想到打了一劑疫苗會有這樣的結果,不免懷疑是疫苗產生的不良反應。吳許姓老婦的兒子說,媽媽配合中央政策,15日下午3點多由家人帶至快打站接種疫苗,當晚7點多身體冒冷汗,幾近昏迷狀態緊急送醫,院方量測媽媽血壓、心跳偏低,急診室醫師請心臟科醫師會診,一直到隔日凌晨狀況仍未好轉,家屬最終忍痛將她帶回家中辦理後事。吳許姓老婦的兒子說,媽媽離世,家人都很難過,也希望保留逝者完整大體,他說「叫家屬要解剖,哪一個家屬同意?」希望縣長張麗善能向中央表達放寬接種疫苗產生不良後果的救濟標準,才是真正能協助家屬安心處理後續事宜。衛生局長曾春美說,以統計學來看,每天90歲以上老人會有15位死亡,疫苗施打和長者死因是否有關或屬巧合,有待病理報告釐清。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哪些症狀需警覺?AZ疫苗開打傳13長者猝死 一圖看縣市分佈
日本捐台124萬劑AZ疫苗,全台各縣市已於6月15日開打,須依序以第1至7類接種順序施打,其中以75歲以上老人及65歲以上原住民為大宗。不過,各地卻陸續傳出長者打完AZ疫苗後返家猝死的案例,3天來已有13起,但死因是否為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則有待釐清。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疫苗僅會造成過敏性休克死亡,通常在剛注射後的半小時內發生,但超過30分鐘後的死亡,不能算與疫苗有關,按照以往慣例,會將由衛生局調查請專家研判。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提醒,打疫苗之後,若發生持續頭痛、胸痛、腹痛、不明原因出血點等症狀,馬上就醫檢查有沒有血栓問題。疑與打疫苗相關的長者猝死案例:▋台北市 1起.96歲翁(心臟病史)士林區福華路一名有心臟病史的96歲老翁,16日上午接種AZ疫苗後,晚間被家人發現躺在房間床上,已無呼吸心跳死亡。▋新北市 3起.88歲翁一名88歲老翁,15日於淡水區新市國小接種站接種後,16日上午被家屬通報死亡。.81歲婦(洗腎患者)一名81歲的女性洗腎患者在16日上午至淡水匯康診所接種完疫苗後,返家出現不適症狀,被家人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緊急送往馬偕醫院仍不治。.69歲男(慢性病史)板橋一名在長照機構的69歲蔡姓男住民,患有有多重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等慢性病史,15日接種疫苗後,16日遭看護人員發現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新竹市 1起.97歲翁(罹阿茲海默症)患有阿茲海默症的97歲林姓老翁,14日施打AZ疫苗,15日身體不適送醫,但病情惡化於16日清晨不治。▋新竹縣 1起.97歲婦竹東鎮一名97歲范姓老婦人16日上午至竹東衛生所打完疫苗後,返家向家人表達肚子不舒服,於當日上午被家人發現躺在床上已昏迷無呼吸心跳。▋台中市 3起.90歲婦(罹阿茲海默症)南屯區一名90歲蔡姓老婦人15日至崇倫國中施打AZ疫苗後,出現意識模糊、發燒,經送醫急救後仍不治,經查該名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但無慢性病史,衛生局仍須釐清死因。.94歲翁(慢性病史)西區一名94歲林姓老翁,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阿茲海默症等病史,15日施打完AZ疫苗第1劑後,16日上午被家屬發現已失去生命跡象。.60歲男(慢性病史)一名為第5類接種對象的60歲邱姓男子,有腎臟癌及糖尿病病史,15日在護理之家接種AZ疫苗後,16日凌晨出現不適,隨後因重症引發急性呼吸衰竭死亡。▋彰化縣 1起.86歲翁(慢性病史)一名86歲男性14日由家屬陪伴到關懷據點接種AZ疫苗,當下並無身體不適,但16日被家屬發現已無呼吸心跳,經醫生判定死亡。據查該名老翁有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肝炎等疾病。▋嘉義市 1起.83歲婦一名有心臟病病史的83歲盧姓婦人15日前往港坪體育館打完AZ疫苗,16日被看護發現身體不適,出現嘔吐狀況,接著沒有呼吸,送醫不治。▋台南市 1起.90歲翁一名90歲邱姓老翁15日打完AZ疫苗後,16日晚間被家屬發現在家中3樓樓梯仰躺猝死,家屬稱老翁除了腸胃小毛病外,並無其他常見慢性病,懷疑與打疫苗有關。▋高雄市 1起.92歲翁高雄92歲的潘姓老翁16日才打完疫苗,17日清晨身體不適,送醫後仍宣告不治,醫師診斷疑為心肌梗塞。家屬不滿昨日人還好好的,今日就出狀況,怒喊「我要見市長」。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1人猝死和AZ疫苗有關? 李秉穎:沒有發現危險訊號
國內開放75歲以上長者施打日本捐贈的AZ疫苗,傳出已經11人接種疫苗後猝死。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寶島聯播網主持人周玉蔻的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電話專訪,他說,還是建議打,年齡是新冠重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老人家受不了新冠病毒,年輕人可能還受得了」。他說,開始接種疫苗之前就有持續幾次的衛教活動,打了疫苗之後出現任何不良事件,包括死亡,不一定是因果相關,用科學態度去看有沒有因果關係的話,就是要跟沒有打疫苗的人發生率相比,如果有確實高於沒有打疫苗的人,才能說有因果相關。李秉穎說,他去年在疫苗接種的諮詢小組就要求行政單位必須根據健保資料庫,台灣地區每天或每年可能跟疫苗有關的不良事件,列起來可能上百種,例如腦中風、神經炎,有這些背景資料,萬一出現類似今天的狀況的時候,就可以知道有沒有高於背景值。通報的死亡數如果比一般沒打疫苗的老人高,才有因果關係,需要去調查。李秉穎表示,學理上來說,美國CDC講過,臨床表現沒有過敏性休克,不能說它是疫苗致死。從媒體報導看起來,並沒有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打疫苗之後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臉部潮紅、呼吸聲音很大等等,它臨床表現不像。他說,從內政部的人口統計就知道,前年統計75歲以上老人家總數是140幾萬人,再看死亡人數,一年以內9萬5000多人,數字就是很複雜,換算成每天死亡數75歲以上老人家261人死亡,這就是我們的背景值,現在打了7、8萬名老人家,可以預期一天之內約14人死亡,現在出現11名老人猝死,並沒有超出預期值。所以從背景值的資料,我們沒有發現危險訊號。周玉蔻問,教授杜紫宸在臉書寫,注射AZ疫苗後死亡比例高得嚇人,「日本這批疫苗是否有品質問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是不是應該立案展開調查?」李秉穎說,當然會去調查,會有衛生相關人員做疫情調查,如果家屬願意接受的話,可以解剖釐清死因,不過就是說,學理上來講並沒有過敏性休克,如果品質有問題,不可能不被食藥署驗出來,「我們食藥署很龜毛的欸,龜毛得非常厲害」,人家藥廠已經驗過,進來後食藥署要再驗一次。李秉穎說,如果疫苗品質有問題,通常也是無效而已,不會說出現不良反應,以前疫苗安全事件是細菌汙染,在檢驗品質時就會被驗出來,「那可能是幾十年以前會出現的事情」,可能就是敗血症,但敗血症也不會猝死。李秉穎表示,老人家會猝死其實也不是感染症,感染症也不會猝死,會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一下子發作。無論美國、歐盟也持續用不良事件通報發生率和背景值做比對,台灣也這樣做法,用科學態度看疫苗事件是不是有因果關係。如果說直接關係就說疫苗引起的話,反而會影響疫苗措施和民眾健康的保障。還沒打疫苗的長輩,建議去打嗎?李秉穎說,還是建議打,年齡是新冠重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重要性高於潛在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會有引發重症的風險,但年齡越大是死亡率和重症發生比率是等比級數上升,有民眾擔心老人家身體弱是不是不適合打疫苗,但就危害性,「老人家受不了新冠病毒,年輕人可能還受得了」。李秉穎說,臨床實驗上,不管是哪種疫苗,年紀比較大的人不良反應會比較少,就是免疫系統老化以後,對疫苗外顯反應比較低,感覺到的症狀比較低,但還是滿有效的,反而可以說老人家承受不良反應是比較輕的。他說,過敏性休克是體質因素關係,建議有急性過敏性休克的人,打疫苗之後一定要休息30分鐘密切觀察,如果沒有急性過敏就休息15分鐘,但必須自己警覺密切觀察15分鐘。接種以後有任何不舒服要立刻回來,有過急性過敏的人觀察期要久一點。打疫苗之後,發生持續頭痛、胸痛、腹痛、不明原因出血點等症狀,馬上就醫檢查有沒有血栓問題。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再添第3例 長照機構住民打完疫苗死亡
新北市板橋區1位在住宿式長照機構的蔡姓男住民,15日打完AZ疫苗併位有不舒服症狀,但今天吃早餐時食慾不好,上午10時被看謢人員發現無生命跡象,對此,新北市衛生局證實確有該個案,為市內第3名長者接種疫苗死亡個案。蔡姓男住民今年69歲,15曰上午10時許在板橋某長照中心接受AZ疫苗注射,注射完後當天並未表示沒有任何不舒服,也沒發燒,午、晚餐也都正常進食,16日清晨吃早餐時表示胃口不好吃不多,今上午10時許看謢人員發現,蔡男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蔡男家屬獲通知後,懷疑跟接種AZ疫苗有關,於是要求通報相關單位報驗釐清。據了解,蔡男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等慢性病史,今年5月中旬住進板橋這家長照中心,蔡男床位及周遭無明顯打鬥跡象,身上也未發現可疑外傷,初步排除外力介入致死可能,至於蔡男死因是否為接踵AZ疫苗影響後所造成,或是本身疾病,蔡男及其家屬均不是新冠肺炎列管居家隔離檢疫對象,因此尚待檢警及衛生機關後續調查釐清。新北市衛生局證實,該個案為今天板橋衛生所通報,該個案是昨天至某養護中心接種,其中69歲男住民本身患有多重慢性病包含高血壓、糖尿病、十二指腸潰瘍等,今日上午死亡。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3例疑接種AZ疫苗後死亡 肇因待釐清
124萬劑AZ疫苗開放公費接種後,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共接獲3名接種者在施打疫苗後死亡通報。衛生局指出,相關死者多有長期慢性病史,詳細死因仍待相驗釐清。新北市政府12日獲中央配發8.3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後,當天下午已先前往長期照顧機構為照顧者、被照顧者接種及洗腎病患施打。85歲以上長者於15日起陸續施打。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晚上表示,今天共接獲3起接種後死亡通報。其中,淡水衛生所今天通報1名88歲男性,15日於新市國小接種站接種後,今天早上接獲家屬通報死亡。另外,淡水衛生所也通報,1名81歲女性洗腎患者今天上午在洗腎診所接種疫苗後,返家時出現不適症狀,家屬立即送往淡水馬偕醫院急救後仍不治。衛生局指出,板橋衛生所今日通報,1名在某養護中心的69歲男性住民,15日在養護中心接種疫苗後,今天上午死亡。初步調查,這名長者患有多重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十二指腸潰瘍等,詳細死因仍待釐清。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今天稍早在疫情說明記者會中表示,接獲的死亡通報中,施打過程並無明顯不適,且有些有慢性疾病。至於詳細死因,仍待進一步釐清。
-
2021-06-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糖尿病患注意 染疫死亡率恐為常人8倍
全台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當心,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率是常人的8倍以上,國內染疫死亡個案也有近4成為糖尿病患者,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糖友儘速接種。國內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染疫病逝人數已超過400人。根據中央指揮中心最新統計,國內染疫死亡個案中,有多達8成9死者年齡在60歲以上,研判高齡、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是致死率較高的主因。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今天表示,最近新冠肺炎疫苗擴大施打,但許多糖尿病患者擔心疫苗副作用,對於是否打疫苗感到猶豫,也詢問醫師意見。黃建寧說,過去一年全球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若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是一般人的8倍以上,國內染疫死亡個案當中,也有約4成為糖尿病患者,顯示糖尿病患者染疫後不僅重症、死亡率高,尤其血糖控制不良者,也容易增加染疫風險,接種疫苗相當重要。至於糖尿病患者打疫苗可能引發血栓,黃建寧強調,接種疫苗者只有百萬分之一的機會出現血栓副作用,且血栓事件和糖尿病沒有相關,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糖尿病患者務必儘速接種疫苗。黃建寧說,全台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00萬人,且罹病數逐年攀升、罹病年齡持續下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糖尿病患者更首當其衝。黃建寧提醒,糖尿病控制不會因為疫情有所改變,糖友若不敢到醫院,可利用視訊診療,再請家人到醫院拿藥,千萬不可中斷用藥,也不可因害怕拿藥而自行減藥,恐影響病情控制。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彰化86歲老翁打AZ疫苗 隔天沒呼吸心跳送醫不治
彰化縣連續三天針對75歲以上電話預約長者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目前已完成該族群25%施打率,但有一名長者在施打完疫苗隔天在家沒有呼吸,送往醫院急救仍不治,彰化縣衛生局指出,已將相關資料送往中央,循藥害救濟管道審查。彰化縣府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一名86歲老翁前天由家人陪伴到關懷據點施打疫苗,當時沒有任何不適,昨天家屬下午回家發現他沒有心跳呼吸,最後經醫生判定死亡,該案例相關資料已送往中央,會尋藥害救濟通報,讓專家審查。由於老翁有糖尿病、高血壓和有慢性肝炎等疾病,是否和疫苗有關,必須由專家審核,葉彥伯說,最近施打疫苗的都是高齡長者,有些本來就有罹病和相關風險,但目前看起來疫苗在國外安全性高,希望長輩還是配合政府政策,接到通知就去施打,畢竟感染之後的重症死亡風險高,權衡之下仍應該打疫苗。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2例打完AZ返家死亡 通報再增80歲翁接種隔日喪命
疫苗大規模接種開打第二日,昨日台中市傳出2起老人接種AZ疫苗後死亡,其中一例90歲蔡姓婦人昨晚10時不治,另一例為94歲林姓老翁今早被家人發現無生命跡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台中2例案件發生不久尚未通報,但目前有一例個案通報不良反應事件,為一名80歲男性於接種後第二日死亡,本身患有慢性病史,若有詳細資訊會在發布。莊人祥指出,該名已知的疫苗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的個案,是一名80幾歲男性,本身有糖尿尿病高血壓冠心症,於今年1月曾因心肌梗塞住院,可自行走路。昨日他自行去社區關懷站接種疫苗,6月14日下午接種,直到隔日15日下午,發現個案無呼吸心跳。他表示,目前家屬有通知衛生所行政相驗,目前已經轉通知地檢署會進行司法相驗,預定今天法醫會到家司法相驗,若有告知家屬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另外對於台中傳出2例接種AZ後死亡案件尚未獲通報,如果接到會盡快報告。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台中2長者打完AZ疫苗猝死 衛生局:協助受害救濟
台中市昨起85歲以上老人優先接種日本AZ疫苗,驚傳2名老人在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死亡案件。台中市衛生局說明,為釐清死亡原因與疫苗相關性,衛生局將協助家屬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協助收集相關病歷資料,提送中央審議,如確定因預防接種致死,最高將給付600萬元救濟金。台中市消防局說,昨晚受理南屯區一名90歲老婦人緊急救護案,民眾報案表示老婦人昨天至崇倫國中施打AZ疫苗後,出現意識模糊、發燒,經消防局派遣中港消防分隊救護車前往救護,到場後回報患者沒有呼吸心跳,經AED電擊一次後送往大慶中山醫院急救,老婦人在昨晚10時7分在大慶中山醫院宣告不治。台中市消防局在今天清晨7時8分獲報,西區一名年94歲老翁昨天到忠信國小施打AZ疫苗第一劑後,今天早上發現已無生命跡象,消防隊獲報到場後,發現老翁已明顯死亡,家屬拒絕送醫後,救護人員依規定通知警方報請檢察官相驗,釐清死因。台中市衛生局說,南屯區90歲阿嬤有阿茲海默症病史,近年都在醫學中心就診追蹤,近三個月先後因泌尿道感染及胸椎骨折就醫住院,昨天上午接種AZ疫苗後,出現發燒、口渴,補充水分後失去意識,晚間送急診,抽血檢驗初步顯示心肌有極度缺氧的狀況,搶救無效。個案有進行新冠肺炎快篩,結果為陰性,急診醫師已向陪同就醫的家人說明;西區94歲阿公有阿茲海默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昨天上午接種返家,今早家人發現已無生命跡象。
-
2021-06-16 名人.黃軒
高危險族群是你?醫揭患新冠易重症的慢性病排行
COVID-19潛在疾病的排行榜我們都已經知道,慢性疾病是嚴重COVID-19的助燃器,也是COVID-19死亡推助器。A.得COVID-19後「重症者」常見的慢性疾病如果和完全沒有慢性疾病患者比較,最容易「發生重病」的排名是:1.心臟病,【4.18倍】風險(95%信賴區間,2.87-6.09)2.慢性肺病,【3.83倍】風險(95%信賴區間,2.15-6.80)3.高血壓,【2.84倍】風險(95%信賴區間,2.22-3.63)4.糖尿病,【2.61倍】風險(95%信賴區間,1.93-3.52)B.得COVID-19後「易死亡」的慢性疾病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的發現,那些已經死亡者,達【96%】都至少有一種慢性疾病。美國分折自己國家的COVID19 病人中:1.有【26.7%】至少有一種潛慢性疾病。2.【12%】的COVID-19病人,有二種的慢性疾病。美國研究也發現,他們的資料已經不是65歲以上老人為主要族群,53.4%染疫者都是在【18-59歲】潛在疾病者。a.中國研究「易死亡」的慢性疾病排名:1.心臟病(13.2%)2.糖尿病(9.2%)3.高血壓(8.4%)4.慢性肺病(8.0%)5.癌症(7.6%)b.美國硏究「死亡者」的慢性疾病排名:1.高血壓(50%)2.糖尿病(35%)3.心臟病(31%)4.失智症(27%)5.腎臟病(18%)C.為什麼潛在疾病(慢性疾病)被列為高危險?所謂慢性病是指有心血管疾病,有肺臟疾病,有慢性腎臟疾病,或有免疫疾病及癌症等,這些都屬於慢性病,這些人在身體的構造上已經有問題,當面對COVID-19【感染發炎】的時候,身體的調適能力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的快,容易有併發症的狀況發生。D.平常要好好控制慢性疾病 原本潛在疾病,平常就是要控制穏定才能避免風險。平常控制好,你的血糖、血壓……你的風險才能降低。「好的健康起始於『平常』,否則面對就是『無常』。」資料來源: Population-Based Estimates of Chronic Conditions Affecting Risk for Complications from Coronavirus Disease, United StatesWe estimated that 45.4% of US adult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complications from coronavirus disease be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respiratory disease, hypertension, or cancer. Rates increased by age, from 19.8% for persons 18-29 years of age to 80.7% for persons >80 years of age, ...Comorbid Chronic Diseases a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Disease Severity among COVID-19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has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since December 2019.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orbid chronic diseases on clinical outcomes of COVID-19, a search was conducted in PubMed, Ovid MEDLINE, EMBASE, CDC, and NIH databases to April 25, 2020.※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1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容易頭暈、眼睛黑矇?醫提醒腦血管狹窄恐中風
七十多歲的張先生每天都會出門運動,有天下午他突然感到左邊手腳不聽使喚,不太能動,於是趕緊到急診報到。檢查發現他的腦血管可能有狹窄的狀況,於是便安排住院接受藥物治療,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表示,患者的症狀在住院後持續惡化,所以便建議接受腦血管介入治療,利用微創導管氣球擴張將狹窄的部位撐開,恢復腦部血液循環。幾個小時後,患者的症狀便陸續改善,蘇亦昌醫師說,「在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一個多禮拜後,我們再度進行腦血管介入治療,置放血管支架,降低腦血管再度狹窄的機會。因為是在黃金時間裡打通血管,患者得以順利恢復,沒有留下神經學後遺症。」腦血管狹窄,中風前兆莫輕忽!人體的血管遍佈全身,負責將養分與氧氣送往各個器官,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器官才能正常運作。蘇亦昌醫師指出,腦部和身體各處的血管都跟水管一樣,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血管管徑慢慢變小,使血流量漸漸變少。動脈粥狀硬化是導致血管狹窄的重要原因之一,常發生在年紀較大、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族群,蘇亦昌醫師解釋,不過導致腦血管狹窄的原因還有很多種,臨床上也曾遇過十幾、二十幾歲很年輕的腦血管狹窄患者。腦血管狹窄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狹窄的程度惡化,血流量無法滿足正常生理需求、維持腦部運作時,便可能出現症狀。腦部的不同部位負責處理不同的功能,所以會因為腦血管狹窄的部位不同,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症狀。「有些患者會突然眼睛黑矇看不到、突然某一邊的手腳無力、手腳麻木、突然口齒不清說不出話來、臉部表情不對稱、或非常容易頭暈。」蘇亦昌醫師說,「這些都可能是腦血管狹窄導致腦部缺氧的症狀,即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也不容輕忽。若出現中風前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TIA),卻未積極治療,後續出現中風的機會就很高。」我們的腦部構造非常精細,需要維持充足的血液循環才能夠發揮正常功能,蘇亦昌醫師強調,短暫的缺氧,腦細胞還有機會復原,若錯失黃金治療期,缺氧時間過久導致腦細胞死亡,便會留下永久後遺症,例如癱瘓、失能、臥床,嚴重可能死亡。出現手腳無力、口齒不清、突然失明、臉部表情不對稱時,請立刻就醫,分秒必爭!積極治療腦血管狹窄,預防中風找上門曾經出現中風前兆、或懷疑腦血管狹窄時,需要盡快接受進一步檢查,蘇亦昌醫師解釋,臨床上可以使用腦血管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腦部磁振造影等。超音波是非常實用的工具,相對容易取得、便利性高,而且非侵入性、沒有放射線。蘇亦昌醫師說,「我們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腦血管、頸動脈,利用血液流速的變化,來判斷狹窄的部位。」腦血管狹窄的藥物治療會由兩個方向著手,首先要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避免血管狹窄惡化;再來會視狀況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降低形成血栓、導致中風的風險。倘若腦血管狹窄、頸動脈狹窄的狀況較嚴重,便需要考慮腦血管微創導管介入治療,蘇亦昌醫師說,過去要解決腦血管狹窄的問題需要由神經外科醫師開刀,現在隨著微創導管介入治療技術的進步,已可解決大多數腦血管狹窄的問題。「一般來說,醫師會由鼠蹊處穿刺股動脈、放入導管,然後在X光導引下將導管延伸到腦部。」蘇亦昌醫師解釋,「導管通過狹窄的位置後,便能撐開氣球導管擴張腦血管管徑,恢復血流暢通。必要時還可以放置血管支架,降低腦血管再度狹窄的風險。」在非緊急的狀況,擴張血管與支架置放可以同時完成,蘇亦昌醫師說,至於較緊急的狀況,會先使用氣球擴張打通血管、恢復血液循環,然後讓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後續再安排放置血管支架,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險。接受腦血管微創導管介入治療後,請記得按時服藥,減少腦血管再度狹窄的機會。提高警覺、適時檢查,才能預防腦中風!腦血管狹窄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毫不自覺,而在突然發生中風時,措手不及。蘇亦昌醫師提醒,年紀較大、或具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的民眾可以考慮接受腦血管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於已經出現手腳無力、眼睛黑矇、口齒不清、經常頭暈、表情不對稱等中風前兆的患者,更要把握時間、及早介入治療,才能降低腦中風的危險!原文:
-
2021-06-1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痛風常發作 跟腎病有關
58歲陳先生當了10多年業務,長期外食、應酬,生活作息不正常,痛風常發作,最近他喝很多水,但出現乏尿、水腫現象,醫師判斷可能腎臟功能有問題。但痛風跟腎臟病有關嗎?腎臟病牽涉層面很廣,舉凡三高問題及慢性病,以及腎絲球病變、藥物、尿路問題等,都與腎臟病形成有關。痛風是長期高尿酸血症酸鹽沉積在關節及附近的軟組織,造成關節發炎,紅、腫、熱、痛的症狀。許多病人因痛風急性發作去診所就醫,吃幾天止痛藥,好了就覺得沒事,認為之後發作再去看醫師就好。殊不知,當血中尿酸值居高不下,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會增加,痛風可能變得更久,甚至一至二周才恢復。痛的愈頻繁愈久,止痛藥吃的劑量與頻率會增加。止痛藥屬於「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這類藥物雖然有效,但是太頻繁使用,會增加腎臟病的風險。許多痛風患者有其他共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而長期慢性病用藥,再加上止痛藥,易產生藥物交互作用或加乘效果,往往會造成腎臟病而不自覺,長久下來,腎功能會不斷的被侵蝕,所以痛風與腎臟病是有關係的。痛風除了個別體質及遺傳因素外,不當飲食、酒精、藥物等因素也會導致高尿酸血症而誘發痛風。建議若有痛風症狀,務必至腎臟科門診求診。預防腎臟病,要三少(少鹽、少油、少糖)、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一沒有(沒有鮪魚肚)。若能貫徹健康生活模式,就不用擔心腎臟病如影隨形。
-
2021-06-15 養生.聰明飲食
不小心就胖!這些「常見零食」含高油脂 吃多恐傷心血管
防疫宅在家,你的零食櫃也經歷補滿-清空、清空-補滿的過程嗎?雖然台灣從107年起已禁止食品中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大幅降低消費者接觸人工反式脂肪機會,但千萬不能放心大吃,否則可能過量攝取飽和脂肪,造成高膽固醇和心血管負擔! 飽和脂肪 心血管殺手當食品禁用不完全氫化油後,可能會改用動物油脂、完全氫化植物油,或是透過交酯化、冷凍捏和等加工技術;雖然減少了反式脂肪,但仍有心血管殺手—飽和脂肪。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表示,飽和脂肪會提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常稱為壞的膽固醇)濃度,多項研究指出,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佔熱量的百分比每升高1%,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就約增加2%。不吃膽固醇仍可能罹心血管疾病 飽和脂肪每日不宜超過22公克即使素食者不會吃到膽固醇,仍會使血中膽固醇、血脂肪上升。 LDL-C穿過血管內皮細胞形成氧化型的LDL,改變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進而產生脂肪斑塊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阻塞,導致運送至腦內的氧氣及營養素受阻,進而影響大腦功能,並提升腦中風、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許惠玉指出,飲食中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即可降低血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上限應低於總熱量10%,以成人每天攝取2,000大卡計算,飽和脂肪不宜超過22公克;美國心臟協會更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5~6%,約11公克。 常見高脂食品 脂肪含量排序 而高脂食品通常具有香酥脆、口感香濃的特性,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舉例常見品項每100公克之飽和脂肪含量依序排列如下: 油炸物:如油條(7.1g)、日式炸豆皮(5.1g)、冷凍春捲(2.7g)、油豆腐(2.3g)等。 麵包糕餅:如巧克力泡芙(17.6g)、起酥片(16.5g)、可頌(14.1g)、甜甜圈(9.4g)、菠蘿麵包(8.7g)、吐司(3.1g)、鬆餅(1.0g)等。酥皮點心:如葡式蛋塔(14.7g)、鳳梨酥(14.4g)、原味蛋塔(11.5g)、綠豆凸(6.8g)、蔥油餅(1.9g)等。 零食糖果:如芝麻蛋捲(16.5g)、草莓夾心餅乾(15.9g)、洋芋片(12.8g)、蘇打餅乾(10.7g)、太妃糖(10.5g)、巧克力冰淇淋(9.6g)、香草冰淇淋(7.9g)、牛軋糖(6.1g)、玉米餅乾(3.1g)、巧克力夾心糖(2.6g)等。 其他:如奶精粉(32.3g)、咖哩塊(20g)、沙茶醬(13.2g)、牛肉口味泡麵(12.8g)、鮮蝦口味泡麵(11.3g)、零食泡麵(10.1g)、沙拉醬(9.9g)、液體奶精(9.4g)等。 均衡飲食為減重根本之道 短時間體重恐復胖董氏基金會提醒,購買時可參閱營養標示、少吃飽和脂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人可能會以生酮飲食等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來減重,但此類飲食通常會飽和脂肪攝取超標,短期內體重快速下降通常也只是身體脫水的假象,反而可能造成低血糖、高膽固醇和腎結石等風險,還很容易復胖,根本之道還是維持均衡飲食,每天三蔬二果補充纖維質,降血脂肪。 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嘴饞吃不停怎辦? 營養師激推「9款低卡點心」:食慾秒降 ·洋芋片含丙烯醯胺,吃了會致癌? 專家教「避癌吃法」:做菜也要注意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調整飲食+治療不中斷 與IBD和平共存兩關鍵
11歲的林小妹熱愛打排球,是名運動好手,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她,不僅經常便祕,且連續一到兩個月排出血便,嚇壞父母。經醫院檢查疑似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隨後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治療與進行飲食調整後,林小妹重回最愛的排球場、參加童軍團,她也鼓勵病友堅持治療、與病共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社團法人腸治久安協會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IBD發炎性腸道疾病線上衛教講座」,四名來自大腸直腸科、肝膽胃腸科、兒童腸胃科、營養科領域的專家,以及病友林小妹偕同父親線上分享從症狀、治療、生活及飲食面剖析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成人患者延遲確診,未及時治療罹癌風險增。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鍾承軒表示,據統計,國內患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逐年增加,以每年4%至5%的比率上升,其中不乏兒童及較為年輕的患者。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其實18到20歲前確診的兒童病患不在少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0%至20%。常見一些成人患者其實早在18歲前就有症狀,卻延遲確診。若未即時治療,發炎持續將使病情愈來愈嚴重。鍾承軒表示,病患可能發生臨床上最不樂見的腸胃道出血、穿孔、廔管、惡性腫瘤等併發症。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更強調,較年輕的病患或持續發炎、合併有原發性硬化膽道炎的患者存在較高癌病變的風險,統計於診斷後七年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開始線性增加。三大類藥物治療,盡可能避免手術,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分為三大類,首先會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當症狀變嚴重而難以獲得緩解時,會開始以生物製劑治療,近五到十年間亦有較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降低白血球發炎的反應。之後如發生併發症才會評估進行手術,如腸道切除重建、廔管切除引流等手術。林春吉表示,對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病患,採取手術治療被視為最後的手段,包含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過往曾統計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60%的病患需要緊急手術,由於術後恐影響未來預後及生活品質,臨床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盡可能避免緊急手術。依期別調整飲食,戒菸降低復發率。除及時診斷、穩定服用藥物之外,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飲食調整也是重要的一環。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方針會隨疾病嚴重度、治療方式、併發症而改變,可分為急性發炎期、引導緩解期及維持緩解期,且治療也分藥物或手術,當病患發生貧血、腹瀉等併發症時菜單也會不同,應諮詢專業營養師進行個別評估及建議。蔡一賢說明,急性發炎初期會先暫時性禁食,之後以均衡飲食為原則採取低渣或高蛋白飲食,但要注意避免個人食物過敏原,不食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式料理的食物,如荷包蛋、油豆腐等,盡量選擇去皮、去筋的瘦肉、魚肉,且要降低纖維的含量,避免纖維多的蔬果及全穀類和其製品,包含竹筍、奇異果、番茄、糙米、燕麥、玉米、芋頭等。當進入疾病緩解期會逐漸放寬限制,增加纖維質到正常標準的攝取量,原則上仍要視個人腸胃耐受性調整,記錄會導致腸胃敏感的食物品項,當病患治療產生貧血可選擇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食物預防,也建議癮君子戒菸,有助疾病控制並降低克隆氏症的復發率。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高血壓一樣,是必須規律治療的慢性病。吳嘉峯說,固定服藥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仰賴醫病溝通及病患本身須了解疾病,能否讓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最終治療目標。林春吉亦建議病友,在發病八到十二年之後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測,預防癌病變。
-
2021-06-13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連假宅在家 吃粽子當心體重三高飆升
今年端午節連假,全國民眾在三級警戒下度過。沒有龍舟賽、只能宅在家,還好大家仍可在家吃粽子度過端午,不過粽子屬於高油脂、高熱量和高鈉食品,南投醫院營養師提醒大家聰明吃,以免過量導致體重和三高暴增。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說,粽子種類多,口味、烹飪方法各有差異,但大多熱量高,屬高油脂、高熱量及高鈉食品。一顆粽子熱量就有500至600大卡,建議一天別吃超過一顆粽子,可以讓粽子取代正餐,搭配蔬菜、水果,增加纖維攝取量,也避免攝取過多熱量。除了體重控制,蔡秀雯也建議慢性病患在粽子的選擇與控制議題應更加注意。糖尿病患盡量選擇五穀粽,選擇較小顆的粽子,並且可選擇添加筍子、香菇等食材之粽子。高血壓、腎臟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則建議食用粽子時不要沾醬,可選擇水蒸水煮的南部粽,控制鈉量,減少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吃完粽子之後,可以擦窗、掃地、拖地等家事或從事居家運動,降低粽子帶給身體的負擔,並增加身體抵抗力。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也呼籲民眾,疫情期間應勤洗手、戴口罩,減少非必要的外出,落實防疫生活,健康度過端午節。
-
2021-06-1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太極拳好處多! 提升心肺耐力,適合慢性病患
春秋戰國時,有一種延年益壽健身法,稱為「導引」。最早紀錄出自莊子,《莊子.刻意》:「吹眗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導引術源自道家養生哲學,包括三個元素:呼吸運動、肢體運動、以及器械運動,影響了後來氣功和太極拳的發展。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3號墓中出土了帛畫「導引圖」,描繪了44種男女運動姿勢,證實了導引術的確存在,且被貴族階級作為墓葬之物,是一種珍貴的養生法。根據研究,太極拳可促進心肺功能、肌耐力、柔軟度及平衡性等健康體能要素,改善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太極拳可以減少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對健康的危害。此外,太極拳適用於神經疾病,如腦中風、巴金森病、頭部外傷、多發性硬化,可以改善運動及平衡能力,增進自我健康感。有風濕病及關節炎的患者練習太極拳,可以改善疼痛、憂鬱,增進身體功能及生活品質。太極拳也可以減少骨質疏鬆,女性練拳者可延緩停經後骨質密度減少。太極拳應用於冠狀動脈繞道術後患者,可以明顯提升心肺耐力;對於心臟衰竭的患者,練拳可以增進運動能力,改善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太極拳是一種有氧運動,主要使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提高呼吸的效率。練拳者的最大攝氧量較同年齡的人高20至30%,長期練太極拳的人,也可延緩心肺功能衰退的速率。太極拳是用半蹲姿練習,蹲馬步可以訓練大腿、小腿和腳掌肌肉。太極拳的動作中有很多單腳站立,重心轉移及平衡的動作,可以改善平衡能力,減少跌倒的機會。老年人經過太極拳訓練後,跌倒的機會可減少一半。太極拳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運動傷害很少,可以推廣作為國民的健身運動,也適合推薦給慢性病患作為運動治療的選擇。
-
2021-06-11 養生.聰明飲食
一餐吃2顆粽子出現噁心、嘔吐 營養師提醒慢性病要節制
50多歲患有糖尿病的王媽媽,近日午餐時都吃2顆粽子,血糖值居高不下,還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王媽媽來新營醫院營養室諮詢,經營養師詢問後判斷為粽子食用過多,造成身體的負擔。衛福部新營醫院營養師陳慧珍表示,粽子是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飲食過量會造成腸胃問題,食用時建議搭配蔬菜與蛋白質的食物,且要依腸胃道的健康狀況與飲食份量適量攝取。陳慧珍建議自行包粽子可把握幾個原則:1. 餡料選擇應利用少油、少鹽、少糖、少膽固醇、高纖的「四少一高」原則。2. 減少蛋黃、肥肉的使用,可利用栗子、瘦肉、雞肉、蒟蒻等來代替。3. 內餡除常見之蛋黃、豬肉、魷魚外,也可加些蔬菜如紅蘿蔔或菇類來增添風味。4. 五穀雜糧米取代糯米,不僅增加纖維含量,也可減少腸胃的負擔。5. 製作豆沙粽時,建議將紅豆連皮製作,可增加粽子的纖維質並以植物油取代豬油,減少飽和性脂肪的攝取。6. 粽子的烹調方法用水煮的較好,可將一些多餘的油煮出,熱量較低。陳慧珍提醒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在吃粽子時應注意下列事項:1. 注意鹽份的攝取量,內餡的調味與沾醬,都應減少使用量。尤其是腎臟病人不可用低鈉鹽(醬油)來取代一般沾醬。2. 五穀粽的材料大都為含磷量高的食物,腎臟病人也應避免食用。3. 糖尿病人應注意主食份量的調整及代換,並應搭配青菜的攝取,以增加纖維質的含量,達到血糖控制的原則。4. 痛風患者須特別注意內餡包有魷魚、干貝、鮑魚等海鮮食材或香菇,還要注意攝取的份量,以免痛風發作。5. 高血脂病人除注意肥肉、蛋黃、海鮮等食材外,也須注意以豬油製作的甜粽內餡。6. 多喝白開水或無糖茶類。7. 適度的運動以消耗多餘熱量。最後提醒民眾粽子是糯米製品不易消化,尤其是腸胃不適者勿吃太油膩的粽子,並留意份量勿過多,以免消化不良,吃粽子時能搭配青菜與水果等多纖維食物,減少不必要的腸胃道不適症。
-
2021-06-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肥胖者染疫容易轉為重症 醫師解謎原因
一名30多歲女性日前因確診身亡,引發新冠肺炎年輕化熱議,醫界初步研判,她極可能因為體重過重以致病情急速惡化。義大大昌醫院纖體健康中心主任宋天洲表示,新冠肺炎三大高危險群含65歲以上老人,糖尿病患及肥胖病患,其中肥胖者本身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扺抗力偏弱,一旦染疫,病情容易急轉直下。宋天洲表示,目前台灣染疫死亡者多為65歲以上長輩,但近期亦出現30歲女性!其實就臨床觀察,染疫民眾容易轉為重症者有三大高危險族群,除年長者外,其次是糖尿病患者及肥胖患者。「以前大家覺得肥胖只是一個症狀,不認為是一種疾病」, 宋天洲說,其實肥胖者本身身體就處於高度發炎的狀況,在國外的研究都視慢性發炎的疾病,本身也可能有高血壓、脂肪肝等心血管疾病而不自覺,扺抗力自然不比常人。當疫病來襲時,一般人可能擁有「10萬大軍」可與病毒對抗,但長期慢性發炎狀態的肥胖者,軍力即可能減弱,一旦大軍壓境時就無力扺擋,這也是為何肥胖者會變成新冠肺炎重症高危險群竹原因,第一,他可有潛在的疾病,第二,他本身的抵抗力也弱,一般人當體力不好、抵抗力變差的時候,病毒等疾病就容易產生威脅。宋天洲說,肥胖等這幾類容易轉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身體機能都不是一夕可以翻轉,因此建議盡量宅在家,減少接觸感染源,另肥胖者也從飲食調整做起,不讓自己繼續發胖,成為健康的負擔,讓疾病容易找上門。
-
2021-06-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34歲藝人陳零九染疫!年輕確診比例攀升至25%,醫指3關鍵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灣延燒至今陸續傳出年輕人確診的消息,近日滾石唱片旗下34歲藝人陳零九也經傳染疫,目前也已至防疫旅館隔離,雖有身體不適,但一切平安。在祝福陳零九早日康復的同時,也提醒民眾,年輕人即便免疫能力較強,但還是易有染疫、重症、致死的風險,生活還是要過,自我防疫更得持續保持高度警戒。 年輕確診率上升,醫指英國變種病毒3關鍵 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指出,年輕人確診率其實在國外一直是名列前茅,據美國CDC資訊顯示,18~24歲是染疫人數最高的族群,次高為14~17歲,第三高的是35~54歲,年輕人確診的比例在國外一直是居高不下。而會有如此現象是有原因的,在台灣也不會例外,雖從國情來看,台灣年輕族群對自由的觀念有所約束、防疫的意識較高,排名會有所變化,但還是得了解當中最主要的關鍵:英國變種病毒的特性對年輕人的影響。 黃軒醫師指出,新冠病毒為求生存演變成英國變種病毒,成了2021年最主要流行的病毒之一,也是本次台灣所流行的主要病毒,其最大的特色就在於降低了重症及致死能力、大幅提高了傳播能力,各國學者皆認為傳播率已增加了高達40%~70%。 以往的病毒致死能力高,宿主死亡較快,對病毒生存相較不利。演化後的英國變種病毒,使得宿主多為輕症、無症狀,更能帶著病毒四處傳播。而每個人的病毒承載量不同,撐得過去的宿主,繼續帶著病毒四處傳播,病毒過多或身體承載不了的宿主便會出現重症或死亡,包括年輕人。整體而言,雖然致死能力下降,但病毒在保有一定殺傷力的同時提升了傳染力,也讓宿主能承載更多病毒,讓病毒變得更有利生存,不至於走向滅絕,變向的提升了傳染、重症、致死機率。 年輕確診3大致命危機,包括免疫力過強! 黃軒醫師指出,年輕人免疫力強,多為無症狀、輕症,但卻也正因如此,有很高的機率出現免疫力過強,傷及自身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免疫風暴」。當病毒侵犯人體,免疫細胞會為了抵抗病毒而群起反攻,出現防衛過當情形。這將引起全傷性的傷害,提升各個器官衰竭的風險,包括了心肌功能障礙的「心臟猝死」。 另一方面,年輕人容易猝死的原因,還有個與免疫風暴相反的問題,關鍵在於基因缺損。日前荷蘭研究發現,易猝死的年輕人及母親身上都有出現X染色體TLR7的異常現象,這類族群在受到新冠病毒感染時,將無法刺激免疫系統與病毒抗衡,在無法抵禦的情況下直接敗下陣導致猝死。 除此之外,年輕人的致死風險也包括了日前受到關注的「隱形缺氧」(快樂缺氧),隱形缺氧不論是無症狀或輕症患者都可能出現,患者往往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血液中的帶氧濃度越來越低,情況加劇時,病情往往急轉直下,患者甚至還沒發現便猝死在家中。 別再觀望疫苗早施打,日常防疫同樣不可少! 近日日本、美國紛紛支援疫苗給台灣,黃軒醫師表示,雖當前疫苗還是以提供第一線防疫人員為主,年輕族群尚未列入最主要的施打族群,但日後疫苗充足之際,就應盡早施打,切勿再觀望,一來保護自己,二來盡早達到全體免疫的效果。 黃軒醫師提醒,台灣疫情不再像一年前還有本錢觀望疫苗作挑選,所有疫苗都會有一定的風險,但不打疫苗僅是讓自己持續暴露在高風險的致命危機下,全民共同拚施打率是這場病毒戰役的致勝關鍵。在施打疫苗前,還是再三呼籲,戴好口罩、勤洗手、多消毒、避免不必要的碰觸和移動等,以利保護自身安全。 《延伸閱讀》 .防疫期間該就醫不要拖!醫:3狀況速就醫,4招保護好自己! .高血壓與心臟病疫情如何自保?醫:出現這些症狀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染疫致死率高 醫師曝:關鍵恐在「年齡」非「慢性病」
台灣進入到社區感染至今,累計1萬670人確診、321人死亡,死亡率約2.78%,所有死者中60歲以上占90.9%。指揮中心指出此波社區感染高致死率與染疫者多高齡且有慢性病有關。分析確診死亡案例中,慢性病比例高,並以「高血壓」為最大宗。醫師表示,新冠肺炎致死率高仍與「年齡」有關,只是年齡愈高愈容易有慢性病,依照國外的研究,慢性病影響死亡率的比率僅差1到2%。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死亡案例慢性病若是以高血壓為大宗,其實並未太意外,國內高血壓盛行率高,緊追在後的為糖尿病,他認為,新冠肺炎最擔心的仍是引發血栓,「年齡愈大、血栓風險愈高」,慢性病反而不是真正的原因。洪惠風表示,根據義大利的研究,90歲以上的染疫者致死率為24%、80到89歲20%、70歲到79歲9.1%、60歲到69歲2點多%,等於每增加10歲就增加一成的死亡率。新冠致死率決戰的重點應該是「年齡」,其風險仍遠大於慢性病,只是年齡愈大慢性病的比例愈高,導致目前兩者幾乎都混再一起談。洪惠風表示,新冠病毒侵襲人體後,人體會產生免疫反應,任何的免疫反應都可能會產生「血栓」,年紀愈長,器官機能愈差,整個過程就像是「雪球效應」。以肺活量來說,自35歲以後每年都會下降,有定期運動者,肺活量每年降0.5%的功能;沒有定期運動,肺活量每年降3到4%。另外,維持良好的呼吸也需要仰賴肌肉,年紀愈增長,肌肉量也會愈來愈低。他強調,並非年輕人不會產生血栓,而是相較於長者,年輕人有足夠本錢度過。洪惠風說,慢性病在疫情期間當然也要控制,近期有不少慢性病患認為足不出戶,慢性病也會改善,竟自行斷藥,也有些是怕染疫不外出取藥,此舉都可能未染疫前,先因慢性病威脅到性命。
-
2021-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苗栗以外區域疫情下降 65歲以上染疫死亡率高1.88倍
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於全球,但三級警戒有看到防疫成效。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表示,隨防疫措施強度提高,雙北等縣市有效再生數(Rt值)都小於一,現在苗栗因移工小型群聚,Rt值達5以上最高。另外,各國首波疫情時致死率都會偏高,建議台灣也要每天監測康復率及住院率,可更加精準推估醫療需求。陳秀熙表示,過去歐美國家如英、義、西等國,首波疫情致死率曾經高達10%,隨著時間演進妥善調整醫療量能、大規模接種疫苗,致死率就會下降。陳秀熙也分析,相較於為沒有相關風險因子者,65歲以上(1.88倍)、癌症(2.19倍)、糖尿病(2.13倍)、高血壓(1.29倍)、心臟病(2.38倍)等共病,死亡風險都提高,應列入疫苗優先施打考量。陳秀熙指出,6月4日到7日最新資料顯示,雙北、彰化等縣市有效再生數(Rt值)都已小於一,現在苗栗因移工小型群聚,Rt值達5以上最高。他也提醒,不同行政區實施檢測和防疫措施的成效會有差異,例如永和區、萬華區Rt值小於一,但蘆洲區和大同區Rt值就還在1到2之間,因此警戒措施仍不能鬆懈,並持續透過快篩截斷隱性感染。陳秀熙強調,台灣目前最需要,就是控制好小群聚,不要讓疫情跑進家戶、醫院、長照機構的脆弱族群,也要嚴防矯正機關或社會經濟弱勢族群受到侵襲。陳秀熙表示,根據去年義大利倫巴底的疫情資料,在沒有好的治療準則、醫療能量調配不及下,輕微呼吸道症狀者有三成會自行康復,七成需要門診或住院治療。需要治療的人當中,有七成多會康復,但有兩成多會變成急性呼吸窘迫。一旦演變成急性呼吸窘迫,有高達47%會死亡。
-
2021-06-09 名人.黃軒
為什麼連續多日出現死後確診病例?重症醫解惑
死後確診的COVID-19目前台灣已有破萬人確診,累計至今已有308人因染疫死亡。其中,全台各地傳出多起染疫後家中暴斃案例,8日連環爆出5起恐怖死亡事件,包括1.最年輕的30多歲女子2.北投水流男屍3.桃園男子4.資深記者易小文5.壹電視攝影師相繼確診逝世,不僅檢警、家屬、殯葬人員暴露在高風險……很多人對死亡後才確診的COVID-19病例備感疑惑。A.死後確診的發生率這個早在去年美國紐約市就有發現,在pandemic前,一天在家死亡人數只約80人,但在pandemic下,每天在紐約市有近200人死亡、故死後確診COVID-19也增加了,因為確保搬屍人員的安全,所有猝死在家、在公司、在任何地方,都會做COVID-19「死後採檢」(Postmortem Test)。在英國也是一樣,猝死在任何地方的死亡率,在pandemic下,增加了39%-104%。英國為此做了研究,這些在家或在公司的猝死者,有「33%」是死後才確診的。這些人的平均年齡是65歲,最年輕才28歲,最老的是96歲,2/3都是男性居多。這些人死亡後,平均在死後第9天,才做鼻咽的刷檢,也有病人已經死亡後29天後的屍體,去做鼻咽的刷檢,也呈現陽性反應。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即使不明原因死亡後一個月,仍然需要做COVID-19「死後採檢」(Postmortem Test)。B.確診者的直接死因國際期刊《Nature(自然)》今年二月也分享這些COVID-19確診者死後的解剖,研究人員確定了導致這些直接死亡原因。1.COVID-19感染是最常見(38.5%)的死因。這個容易導致患者瀰漫性肺泡損傷,引起了呼吸衰竭而直接死亡。2.其次是化膿性肺炎(23.1%)。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是化膿性肺部感染最常見的直接死亡原因。3.其他的直接死因,例如肺出血(7.7%)、血栓(7.7%)。C.死因與COVID-19直接相關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死者的死因與 COVID-19 直接相關。絕大多數患者存在多種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和肥胖症。但是,經過死後解剖發現,很多猝死不是因為死者之前健康狀態或有慢性病狀況馬上引起猝死,反而就是由COVID-19直接引起缺氧,而快速死亡的。※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09 該看哪科.婦產科
守護高風險孕產婦 遠端照護降低感染
迎接新生命是喜悅,在疫情壓力下,孕婦產檢、生產準備戰戰兢兢,陪伴高風險孕產婦更是重中之重。高醫婦產科主治醫師詹德富表示,可透過遠端照護協助有妊娠糖尿病孕婦監控血糖,降低患者進出醫院感染的風險與壓力。一名懷第二胎少婦,前一胎即出現妊娠糖尿病並接受胰島素治療,此次原計畫入院調校施打劑量與衛教,因疫情緊繃,對進出醫院感到不安,深怕帶病毒回家讓家人及自身陷入險境,詹德富指出,經過討論她改將藥劑帶回家自行注射,每天會上傳血糖資料到雲端監控血糖。「非常時期透過遠端照護,能減輕病患身心壓力是多贏方式。」過往生產是有產兆才到醫院,詹德富說,防疫當前,入院前要先做篩檢,會安排產婦提早一周催生,採計畫性生產,對產婦、醫護人員作足防護措施。33歲曾姓少婦七月底將臨盆成為二寶媽,她說,疫情讓人心惶惶,五月中旬便暫停工作整天宅在家,活動量大減,到醫院產檢也是包緊緊,回家馬上更衣洗澡,小心翼翼深怕染疫。為守護母嬰健康,降低嬰兒死亡率,高雄市衛生局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開辦「高風險孕產婦健康管理計畫」,邀助產師(士)公會當協力夥伴,今年已開案107件,收案條件包括有多胞胎、生過早產兒、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藥物濫用或產後憂鬱症高危險群等健康風險因子,或未滿20歲、中低收入戶等具社會經濟危險因子產婦。家暴、性侵等高風險家庭懷孕個案也列入收案條件。衛生局健康管理科表示,不受疫情影響,對孕產婦健康關懷不中斷,避免面對面接觸,改以視訊或電話訪視。最近一名產婦透露有經濟壓力,無力購買尿布、奶粉,衛生局立即轉介社會局實物銀行伸援手,解決燃眉之急。新高雄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林麗英說,許多助產師、助產士是公衛護士退休,實務經驗及人生閱歷豐富,在婦女懷孕、育兒過程能發揮陪伴角色,安定孕產婦的心,讓嬰兒得到更好照顧。
-
2021-06-08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將至居家健康吃 國健署:網購粽子5妙招
端午節將至,全國延長第三級防疫警戒至6月28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表示,餐飲一律改為外帶。為讓大家能健康居家過端午,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粽子線上聰明購小撇步、分享吃粽小技巧。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指出,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較常見的有北部粽、南部粽、粿粽和甜口味粽子等,其中「北部粽」將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較多油蔥,用油量較高;甜口味粽子則以豆沙餡最為常見,因會額外加不同量的糖及油,而有不同熱量差異。為了健康吃粽子,避免攝取過多熱量、營養攝取不均,羅素英提醒,民眾選購時要留意,吃1顆內含蛋黃、豬肉的傳統粽子,需要做3小時的家事(如掃地、拖地等),才能消耗600大卡的熱量,並要照著「我的餐盤」口訣吃,就可以吃粽不增重。疫情下需減少不必要外出,為方便民眾線上選購粽子,國健署提供以下5個妙招:●第1招:享用不過量粽子份量越大,相對熱量會越高,羅素英建議,可選擇「中」或「小」份量的粽子。並儘量作為正餐享用,不要當成點心食用,避免攝取過多熱量。●第2招:看清營養標示與成分「裡面是包什麼肉?瘦肉還是肥肉?」、「五穀米還是糯米?」羅素英表示,選購粽子時應該留意其中的成分組成,她說明,餡料可選擇油脂含量較低的豆製品、菇類、栗子或瘦肉類,取代高油脂的三層肉或五花肉,減少油脂、熱量攝取。大多數粽子都是以糯米製作,如果想要增加纖維攝取量,可以選購五榖米或糙米等製作的粽子。●第3招:少沾料少負擔羅素英透露,「單純吃,其實比較吃得到粽子的風味」,一般吃粽經常搭配醬料,如辣椒醬、甜辣醬、醬油膏等,鈉含量均較高,建議以不沾醬為佳或限量使用。吃鹼粽時,為了增加風味,常會沾砂糖、果糖或蜂蜜等,容易讓添加糖的攝取超過每日總熱量10%之建議。羅素英提醒,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食用時應更加注意。●第4招:正餐要配蔬果、餐間配牛奶堅果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記得減量餐點中的主食、肉類及油脂類,並搭配超過半碗的蔬菜和拳頭大的水果,可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又能增加飽足感。根據「我的餐盤」六大類營養原則,餐間可喝牛奶、搭配少量堅果當點心,才能補足一日所需的營養。●第5招:細嚼慢嚥避免消化不良羅素英說,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發生胃酸過多、腹脹氣等消化不良的情形,「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並且善用調整食材搭配的技巧,不要每餐吃粽子,可換不同主食,才能攝取均衡營養。她並提醒,疫情下過端午節,除要攝取均衡營養,建議每日也要從事居家運動,增加抵抗力,才能抵禦病毒侵襲。
-
2021-06-0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走路隱隱作痛,膝關節可能已「蛀洞」!醫教日常保養膝關節4方法
65歲的宋太太,半年前跌倒後走路和爬樓梯時,右側膝關節總是隱隱作痛,使用玻尿酸和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等保守療法,都未見改善,每天走路痛不欲生,症狀嚴重到日常生活都需要拐杖輔助。 後來到嘉義長庚醫院骨科求診,發現是罹患「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也就是俗稱的膝關節蛀洞,經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走路,3天後出院,終於擺脫膝蓋疼痛與杵拐杖走路的黑暗人生。 嘉義長庚醫院關節重建科主任黃贊文表示,膝關節骨壞死的發生率不像髖關節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那麼高,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發生原因有可能是服用類固醇或酗酒導致,也有原因不明的,被稱為「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 65歲以上發生率近1成 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發生率,女性、男性比率約3:1,主要發生的位置是膝關節股骨內髁,50歲以上的發生率約3.4%,65歲以上就升高到9.4%。 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在早期X光檢查可能看不出有明顯變化,常需要核磁共振或核醫骨頭掃描檢查才能確認,不過隨著病情進展,在後期X光可看到明顯的關節軟骨下的空洞(蛀洞) ,晚期X光會出現空洞塌陷合併關節炎等情況。 在早期X光上未看到空洞時,醫師會建議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姿勢,減少蹲、跪、上下樓梯和負重,來減輕關節的壓力和負擔,並透過強化大腿肌肉力量,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改善症狀。 保養膝關節的4個方法 1、改善日常生活、工作姿勢2、減少蹲、跪、上下樓梯3、減少負重4、強化大腿肌肉力量 出現明顯空洞就須手術 但在X光出現明顯空洞時,就須考慮核心減壓手術、骨軟骨移植手術或自體軟骨細胞移植手術等方式,進入到晚期,X光看到關節軟骨下的空洞塌陷合併關節炎,則可採取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的治療與病程息息相關,早期治療可以避免嚴重的後遺症,建議若發生膝關節嚴重疼痛,且經過保守治療仍無明顯改善時,應再做進一步評估,才不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張忠謀要她少出門!對抗武漢肺炎除勤洗手、戴口罩 張淑芬還有這一招.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想真正改善該有的7個態度!.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女人我們應該去喜歡什麼東西,經營什麼婚姻,過什麼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