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體香劑
共找到
8
筆 文章
-
-
2024-09-07 養生.聰明飲食
「狐臭」女竟比男多!茶、咖啡恐是造成原因,刮毛、少吃這些食物...6大改善方法一次看
狐臭是由於汗腺分泌的汗液與皮膚表面的細菌作用而產生,狐臭通常出現在腋窩、陰部等多汗部位。夏季將至,許多人開始擔心「狐臭」這個腋下異味影響生活品質和自信心。到底狐臭的原因有哪些、該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狐臭、狐臭要如何改善?一文解析。狐臭原因有哪些?狐臭是由於汗腺分泌的汗液與皮膚表面的細菌作用而產生,狐臭通常出現在腋窩、陰部等多汗部位。全身汗腺約可分成大、小汗腺兩種,小汗腺遍佈全身,分泌物呈水狀並無特殊異味,但與皮膚上細菌作用,加上表皮角質分解,會發出「汗臭味」;大汗腺又稱頂漿汗腺,主要分布腋下及泌尿生殖區,分泌物豐富蛋白質與表皮上細菌作用,進而分解排泄出強烈異味的合成物質,即是造成「狐臭」主因。 什麼狀況容易有狐臭?狐臭以遺傳居多,且女生較男生多一些,進入青春期時,由於荷爾蒙分泌,促使汗腺成熟,漸漸冒出狐臭味,隨著年齡增長,狐臭的程度可能會逐漸減輕。.遺傳:若父母親都有狐臭,子女患狐臭的機率高達60~80%。若父母中僅有一位有狐臭,子女患狐臭的機率大約為50%。.耳垢:頂漿腺也分布於外耳道,因此有濕潤耳垢的人通常狐臭較明顯。.生活習慣:飲食、精神狀態和腋下毛量等生活習慣都可能影響狐臭的嚴重程度。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理事廖怡華醫師指出,年輕人早期出現腋下問題可能與荷爾蒙的提前激發汗腺有關,而女性受荷爾蒙的影響比男性更明顯,因此女性的就診率也較高。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狐臭?現在,高達七成的青少年曾察覺自身或身邊的同學有腋下問題,卻不知如何適當表達,甚至用開玩笑的方式來讓對方知道,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潛在社交障礙及心裡焦慮憂鬱。另,皮膚科腋下清新門診中,未成年的青少年就診人數大幅增加,這都顯示Z世代青少年對於氣味、外在及認同需求越來越重視。 孩子或自身想了解是否有狐臭、又或是是否要就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醫師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記的口訣,可以幫助提前察覺腋下問題。這個口訣是「聞、望、問、切」,如果出現類似情況,就應該及早就診,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和治療。.聞:嗅聞腋下是否有特殊異味。.望:觀察腋下衣物上是否有濕黃汗漬。.問:詢問家族中是否有狐臭遺傳史。.切(Check):檢查是否有濕耳垢。狐臭如何改善?1.做好清潔:清潔是減輕狐臭問題的關鍵。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外科醫師周則中指出,使用殺菌或抑菌沐浴產品時請注意,建議「不要長期使用」,原因是我們應該想辦法改善菌叢而不是殺光他們,另有些人會使用浴鹽,浴鹽本身有調理皮膚菌叢的功能,可稍微停留在身上5分鐘再沖掉效果更佳,沒有浴鹽用食鹽也可以。2.除毛:修剪、刮除腋毛,減少附著在毛髮上面的異味油脂。3.使用止汗劑、除臭劑:止汗劑是鋁鹽化合物,可幫助暫時阻塞汗腺管的開口,而體香劑和止汗劑的成分類似,有些體香劑含酒精成分殺菌或含硫酸銨鋁抑制細菌生長,膏狀和液狀的止汗劑和體香劑都可使身體盡量不排汗,以避免汗水和微生物作用產生體臭。使用上建議可於出汗前先擦,效果比出汗後使用好。4.選擇透氣衣物: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可以幫助汗液迅速蒸發,降低細菌生長的機會。另,也可選擇抗菌織品,包括毛巾、貼身衣物及襪子,並且勤於更換。5.避免食用刺激食物:整形外科醫師李秉勳醫師曾在粉專分享,容易造成狐臭的五種食物有辛辣食物(如辣椒、薑、蒜)、酒精、海鮮類(蝦、蟹、貝類等海鮮)、紅肉、咖啡和茶(咖啡因、茶鹼等成分可能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增加體味的問題)。6.就醫治療:對於嚴重的狐臭問題,可以考慮尋求專業醫療治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外用藥「氯化鋁」來幫助止汗,或者進行手術切除汗腺。參考來源:汐止國泰醫院、衛福部台中醫院、新光醫院 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洗溫水澡、穿毛襪?5建議教你酷暑如何減少體味保持個人衛生
動輒大爆汗的酷暑天,體味不但關乎個人衛生,也會產生困擾;淋浴與使用體香劑是簡單的解決方法,雅虎(Yahoo)生活網站報導,還有其他需注意及保持清爽的小竅門。1.淋浴或泡澡洗澡的頻率視個人偏好,哈佛大學健康中心的數據顯示,約三分之二美國人每天洗澡,但洗澡頻率更多是取決於習慣而非健康,多數時間待在冷氣房的人比在戶外工作或運動者更不需增加淋浴次數。效果較好的沐淋是:水溫適中,不冷也不熱的溫水浴最消暑;重點清洗臉部、腹股溝和腋窩等部位,女性則別忘記乳房下方,手臂與腿部不一定要用肥皂;時間以5至10分鐘最理想,既能避免皮膚乾燥,又能去除細菌。2.使用體香劑在選擇合適的產品時,注意止汗劑與體香劑的區別,體香劑能抑制細菌並掩蓋體味,而止汗劑則是暫時堵塞汗腺。有些產品將兩者結合,透過鋁鹽化合物來堵注汗腺,但若對此化學成分有疑慮,也有許多不含鋁的產品可選。3.注意足部護理腳部有近25萬個汗腺,適當的護理十分重要。香港腳屬真菌性皮膚感染,常在夏季發作,因為人們待在水上樂園、公共浴室及泳池邊的時間更長,讓真菌與細菌有機會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大量繁殖。足科醫生建議,穿透氣的鞋子,最好穿表面有網眼的輕便運動鞋。此外,合適的襪子也大有幫助,例如美麗諾羊毛襪;雖然夏天穿羊毛襪,聽起來有點反常,但這種材質在吸收、蒸發濕氣上表現出色。4.清潔與保養肌膚在汗水淋漓時,皮膚科醫生建議,洗臉時要洗到髮際線,這個部位常被忽視,導致髮際線或臉部周圍冒出粉刺;如果是油性皮膚或容易長粉刺,夏季應改變保養步驟與護膚品,使用質地輕盈的產品。此外,夏季戶外活動時間增多,記得塗抹至少SPF 30的防曬霜。5.穿著輕薄透氣衣物無論是想展現時尚風格,或只是在家裹件浴袍,輕薄、透氣是首要考量。穿著淺色、寬鬆、透氣的服裝,選擇棉麻布料可以更透氣;因為汗水從皮膚表面蒸發、使身體降溫,寬鬆的衣服能讓過程更順暢,與化纖相比,棉麻更不易積聚熱量與氣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0 醫療.皮膚
狐臭味炸裂!醫勸5類食物少吃:2飲品台灣很多人幾乎天天喝
狐臭是許多人都有的煩惱!狐臭是因為身體分泌汗的頂漿腺,在腋下分布特別多,排汗後再跟細菌作用產生的特殊味道,雖然跟身體健康沒有關係,但臭起來會讓人瞬間社會性死亡,不只會影響社交,進而可能使自信心低落。改善狐臭味道 別怕使用制汗劑與香膏土城長庚醫院整型外科李秉勳主治醫師分享,如何預防狐臭:1.保持清潔:運動流汗後盡快洗澡,換上乾淨衣物,可保持皮膚清潔,也可降低異味。2.改變飲食習慣:肉類及乳製品攝取過多,會活化頂漿腺,因此可以降低肉類攝取,增加蔬菜類。3.剃毛:剃毛可保持腋下清潔,同時防止細菌及汗水附著,達改善異味的效果。4.使用止汗劑:可適當使用市售止汗劑,但須注意,止汗劑使用過多可能會阻塞毛孔,導致毛囊發炎,另外也應認明衛福部認證標章,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止汗劑。預防狐臭 少吃五種食物此外,除了從生活習慣上預防狐臭,若想避免狐臭,李秉勳指出,這些東西最好少吃:1.辛辣食物:辛辣的食物會刺激皮膚和汗腺,促進汗液分泌,進而加重狐臭的問題。因此,需要避免食用辣椒、薑、蒜等辛辣的食物。2.酒類:酒精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增加體味的問題。3.海鮮類:蝦、蟹、貝類等海鮮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容易分解產生異味,進而影響體味。4.紅肉:牛肉、豬肉等紅肉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容易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異味。5.咖啡和茶:咖啡和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鹼等成分,這些成分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增加體味的問題。延伸閱讀:.狐臭中醫也能改善?飲食搭穴道療法+多喝冬瓜薏仁湯.體香劑治標不治本 醫建議體臭應做好清潔、少吃重口味食物.衣服洗過還是有汗臭味、霉味?3個洗衣地雷超常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6 醫療.皮膚
含酒精、香精易引發過敏 醫建議使用止汗、體香劑最好這樣用
熱、熱、熱,全球夏季溫度屢創新紀錄,台灣也不例外,無論是不是容易流汗的體質,悶熱潮濕都讓人無可避免地汗水直流,身體又濕又黏非常不舒服。氣象專家研究指出,台灣夏季天數已經拉長4至5個月,面對未來漫漫高溫天氣,做好「抗汗」準備是一定要的。容易流汗與體質有關,交感神經易興奮也容易流汗。同樣在攝氏36度的室內坐著不動,有人大汗淋漓連衣服都濕透,彷彿經過劇烈運動,有人卻沒有嚴重出汗的問題。為何出現這樣的差別?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星瑋說,人類是恆溫動物,流汗是調節體溫的機制,若有過度流汗問題,應先排除是否疾病造成,若沒有,除了跟所處環境高溫炎熱有關,也跟個人體質相關,除了來自遺傳,本身汗腺發達、交感神經較易興奮的人,都容易出汗。黃星瑋指出,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皮膚底下的血管與汗腺,對血管有收縮作用,對汗腺有刺激排汗的功能,某些部位特別容易流汗,代表這個地方的汗腺較多,或受到交感神經較多刺激。中醫分多汗和盜汗,前者陽虛,後者陰虛造成。彰化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彭德桂說,中醫認為汗是氣血的延伸,體內正常的水分(津液)外流就是汗,流汗是為了排泄體內多餘的水分或產生的熱量,通常沒區分局部跟全身的汗,而是分為多汗和盜汗。白天或晚上都多汗,代表著身體元氣比較虛,本身的陽氣虛造成皮膚無法固守水分氣機的運作;白天不流汗但晚上流汗稱作盜汗,這時的汗冷而無味,稱為陰虛,是新陳代謝跟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彰化縣診所協會前理事長、皮膚科開業醫師陳建宏表示,某些人會有局部多汗的情形,患者求診常見部位分別是手掌、腳底、腋下。手汗症和腳汗症常與家族遺傳有關,手汗症嚴重的病人,夏天手掌汗水滴下,拿筆寫字紙都濕了,更別說跟人握手時的尷尬,因此手汗患者常有社交障礙。腳汗藏在鞋裡不易被發現,但可能潮濕不通風導致細菌孳生,而感染香港腳等皮膚病。腋下因細菌孳生分解汗水產生臭味,夏天多汗,臭味更明顯,萬一腋下的頂漿腺較發達,分泌物被細菌分解後的異味俗稱狐臭,更是令人困擾。陳建宏建議可接受手術改善,或適當使用止汗物品抑制微生物以減少臭味。止汗劑治標不治本,但可適當使用解決生活困擾。市售止汗產品琳瑯滿目,開放架上陳列進口貨、國產品,功能方面有芳香型、涼爽型,分為女性、男性專用,還有液狀、膏狀、粉狀,看得消費者眼花撩亂。黃星瑋說,止汗劑是鋁鹽化合物,可增加汗管滲透性,促使真皮層增加吸收汗液,並阻塞汗腺管的開口,使汗液無從流出,可挑選有品牌的,用在汗多部位一天1至2次。陳建宏表示,體香劑和止汗劑的成分類似,有些體香劑含酒精成分殺菌或含硫酸銨鋁抑制細菌生長。膏狀的止汗劑和體香劑都具有暫時阻塞汗腺作用,防止脂質排出,液狀的止汗劑和體香劑可調節汗腺通道,減少分泌汗水,功能上都是盡量不排汗,以免汗水和微生物作用產生體臭。止汗劑和體香劑的使用量,衛福部彰化醫院皮膚科醫師郭峰昇認為,只要使用後不過敏、沒特殊症狀,可依自己喜好選購使用。陳建宏的看法是止汗劑和體香劑通常含酒精、香精等添加物,經常使用有些人會過敏,不妨不定期更換品牌和配方,降低過敏發生機率。手術非萬能,勤擦汗、多帶衣服更換,盡量處在陰涼處。動輒流汗且容易發出體臭的人,郭峰昇建議使用止汗劑、體香劑之外,最好多帶幾件衣服更換,多帶毛巾擦乾汗水。至於手術治療,陳建宏說,手汗可經由內視鏡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降低出汗量,但身體可能出現代償性出汗的風險,患者通常不願冒險,只有忍耐和保持衛生。黃星瑋表示,也可藉由施打肉毒桿菌素或微波破壞大汗腺的方式改善出汗,但身體排汗量是一定的,降低或阻止某部位出汗量,身體其它部分仍會代償性出汗,也就是增加排汗量,所以到較陰涼處或開冷氣降溫等改變環境的作法,才能有效減少流汗。止汗產品這樣用1. 出汗前先擦,效果比出汗後使用好。2. 膏狀和滾珠式適用於局部小範圍,像頸背、耳後和腋下等部位,建議洗完澡後使用,以降低體表細菌汙染瓶口的機會。3. 噴霧劑型適用於足、背等大面積部位,方便外出攜帶、補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2 醫療.中醫
狐臭中醫也能改善?飲食搭穴道療法 +多喝冬瓜薏仁湯,扭轉濕熱體質
天氣逐漸變熱,在外面活動一下很容易就汗流浹背,流汗雖是身體重要的散熱機制,但有汗臭味的民眾在此時就會感到十分難為情,甚至影響到參與社交活動的意願,若遇到高溫的情況下皮膚表面也容易孳生細菌,而汗水和皮膚上的細菌作用過後就會產生特定的味道,特別是發生在腋下的氣味,也就是俗稱的狐臭。大汗腺流出來的汗比較臭? 醫揭大汗腺與小汗腺差異中醫師康涵菁表示,人體的汗腺分為小汗腺與大汗腺,一般所講的汗水是是由小汗腺所分泌,主要受到溫度影響。小汗腺幾乎分泌全身,其分泌出來的汗水成份99%為水分,其餘則是少量的鈉、鉀和尿素,因此正常的汗水是沒有什麼味道的。而大汗腺(也就是所謂的頂漿腺)則與小汗腺不相同,受荷爾蒙的影響較大,尤其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分泌較為旺盛,分布又以腋下最多,其餘則是在外耳道、乳房、陰部與肛門等位置,其分泌出比較濃稠的汗水,成分帶有蛋白質和脂肪等物質,大汗腺分泌較為旺盛的民眾,除了異味以外,可以觀察到衣服上會出現黃色的汗漬,耳道也會呈現較為濕黏的狀態。狐臭如何治療? 中醫針灸穴位有助代謝濕熱一般最為常見的體味,多為腋下所散發出來的「狐臭」,而民眾在處理狐臭時,大多會使用含有鋁鹽的止汗劑,去塞住汗腺減少流汗,或是藉由微波熱能去破壞大小汗腺,但要小心如果能量太高可能會破壞到其他組織,造成水腫或是硬塊,其他還有侵入性的汗腺切除手術,則可能會有傷口,也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中醫治療狐臭會以體質著手,大多認為多屬濕熱鬱積體內所造成。人體代謝體內廢物的排除方式是透過大小便以及出汗,若是濕熱過多,排出的二便與汗液都會氣味較重。明朝的徐春甫在《古今醫統》中提及:「腋屬足厥陰肝經之分,肝氣鬱熱於內而出於腋,其臭如狐,又曰狐臭」,若是屬於肝經濕熱患者,通常習慣熬夜,工作壓力也大,在處理上則可以使用清熱利濕以及疏肝理氣的中藥方藥,例如龍膽瀉肝湯或是當歸龍薈丸。此外,如果屬於飲食方面不忌口,常接觸到燒烤辣炸等重口味食物、奶製品、甜食以及菸酒,則可能進一步導致脾胃濕熱,處理上則需清熱利濕以外再加上消積導滯的中藥方,例如甘露消毒丹加上保和丸。唯有保持排除濕熱的管道通暢,並且避免濕熱再度累積,才能真正根除狐臭。除了臟腑的考量,經絡循行也須同步考慮。循行腋下的經絡包含了心經、心包經與膽經,如果出現問題,也可能導致腋下多汗、腫脹或是散發異味。因此,在針灸或是按摩的穴位選擇上,可選用心經的少海穴、心包經的勞宮穴以及膽經的陽陵泉穴,有助於代謝濕熱,安神止汗。1.少海穴:位於手肘內側,屈肘時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2.勞宮穴:位於掌心,第2第3掌骨之間,大約在握拳後中指指腹對應之處。3.陽陵泉穴:位於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肌肉凹陷處即是穴。素有狐臭困擾飲食要忌口 最好避免重調味素有狐臭困擾的病人,平時飲食需避免咖哩、蒜頭洋蔥、麻辣或沙茶等重調味,也要注意油炸類和紅肉等油脂豐厚的食物以及牛奶起司類等奶製品代謝後會容易身體產生異味,因此最好減少攝取。相反地,可多吃新鮮蔬菜或是赤小豆、薏苡仁、浮小麥等甘淡利濕的食材,並且可隨身攜帶不含酒精與香料的溼紙巾,將流汗的區域擦拭乾淨,避免味道持續發散。冬瓜薏仁湯康涵菁推薦,有狐臭困擾的民眾可以試著熬煮冬瓜薏仁湯,冬瓜可清消暑氣,利水清熱,搭配薏仁不僅可健脾胃,還能加強利濕氣的功效。以下為冬瓜薏仁湯的材料與做法:▸材料:冬瓜300至500g,薏仁30至50g,薑片2至3片。▸做法:將冬瓜削皮切塊放入電鍋內鍋,再加入事先泡水2小時的薏仁,注入清水大約蓋過食材5cm,並於外鍋加入1杯半的水,待開關跳起後,先不打開鍋蓋繼續燜煮20分鐘即可開蓋放溫食用。延伸閱讀:.耳屎是濕的人! 研究:98%以上「有狐臭」.體香劑治標不治本!醫建議體臭應做好清潔、少吃重口味食物.夏天流汗狐臭怎麼辦?除少吃洋蔥、大蒜、咖哩、酒精,醫曝治療新選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11-20 醫療.皮膚
體香劑治標不治本 醫建議體臭應做好清潔、少吃重口味食物
流汗是人體重要的散熱方式,當外界氣溫升高,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會督促汗腺排汗,排除多餘的熱能。但有些人汗味酸臭,不僅自己聞了難受,旁人也避之唯恐不及。汗水成分被細菌分解,就會產生汗臭味。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表示,人體水分主要透過尿液、唾液、汗液和淚水排出,而出汗受溫度改變和運動散熱等影響,是身體自主性新陳代謝的表現,沒有辦法用意志控制。他表示,人體有外分泌腺,也就是汗腺,會分泌汗水,其成分包含水分、尿素、尿酸、蛋白質、離子等。另外還有頂漿腺,主要分泌油脂。這些成分被細菌分解後,就會散發出汗臭味或酸臭味。體香劑造成五味雜陳,反而更不好聞。有些人會使用體香劑來抑制身上的味道,曾德朋表示,體香劑治標不治本,而且太多味道混雜,反而更不好聞,另外也可能因為添加香料,皮膚反出現接觸性皮膚炎。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做好清潔」,減少汗水和油脂停留、代謝的機會。除此之外,少食用重口味的食物也能降低汗臭味、體臭味、狐臭味的產生。體臭反映身體,飲食喜煎炸、辛辣、冰冷多有肝熱問題。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體臭也反映出不同的身體問題,因此當發現自己出現汗臭味時就需要留意。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容易汗臭是因肝熱及濕熱。而肝熱、濕熱者除了有汗臭外,也較易呈濃稠、黃色的汗液。他說,因肝負責處理和分解身體內的有毒物質,如果日常飲食嗜吃煎炸、辛辣、溫燥、熱氣的食物,又喜歡凍飲、冰水、生冷食物等,容易讓身體內部積聚濕熱,加重肝的負擔引起肝熱。常吹冷氣、嗜食生冷,不易流汗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汗液是新陳代謝重要的一環,但有些人就算大熱天或運動後仍不出汗。陳潮宗表示,「不易流汗,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他說,發不出汗和外在及體內受寒邪侵襲有關。人體正常受到陽氣蒸騰後,汗會經由體表的毛細孔排出。但天氣熱時,許多人會攝取較多生冷飲食,造成身體的寒濕無法代謝、陽氣沒辦法升發,容易倦怠、排不出汗。例如常吹冷氣屬於外在的寒邪閉塞毛細孔,如果再吃大量冰冷的食物,胃也受寒邪所困,而不容易出汗。止汗劑用久易失效,也恐造成毛囊炎。陳潮宗說,通常流不出汗的人還會合併感冒症狀,主要是因為毛細孔受寒邪而收縮、失常,對溫度的調控能力會下降;有些人則會伴隨胃腸不舒服或中暑等症狀,例如肩頸僵硬、口乾等。大部份的患者不會因為流不出汗而來看診,但如果流不出汗還同時伴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就要盡速求診找出原因。汗液過多,有些人會選擇使用止汗劑。曾德朋則表示,止汗劑主要成分為鋁鹽,與汗腋作用後,會在汗孔頂部形成凝膠,填塞汗孔達到止汗效果。但時間一久止汗劑可能因為代謝而失去作用,或是使用頻率太高,反而造成毛囊堵塞,出現毛囊炎。要解決多汗問題,也可進行神經阻斷手術或使用手術刀、雷射將頂漿腺刮除或燒掉。出汗部位與疾病關係出汗雖然是一件正常的代謝機制,但陳潮宗也提醒,不同部位汗流過多,也有需要注意的潛藏問題。額頭可能代表腸胃、心氣不足,常見發生在飲食過量、常吃刺激性食物的人身上。鼻子可能代表肺氣不足,常見於肺功能不佳、運動量不足者身上。脖子可能代表內分泌失調,常見於熬夜、月經不調、壓力過大的人身上。胸口可能代表自律神經失調、腸胃虛弱導致肺氣生成不足,常見於更年期女性、心肺功能偏弱、腸功能虛弱。手心、腳底可能是因為壓力過大、容易情緒緊張,交感神經出現問題。腋下多是因為飲食重口味、心臟虛弱導致。
-
2022-03-09 該看哪科.皮膚
老人臭不只是衛生問題 醫提醒當心五臟六腑出毛病
● 身上飄出老人臭,不只是衛生問題,要注意是否為疾病引起● 男性皮脂分泌較多,比女性更容易有老人臭● 預防老人臭,除了處理內在疾病,外在個人衛生習慣格外重要不少人上了年紀後,身上會飄出一陣陣的「老人臭」,又稱「加齡臭」。醫師指出,長者發生老人臭,常因個人衛生、愛吃肉等飲食習慣所致,更應提高警覺,注意是否為疾病引起,除了要解決臭味問題,亦可提前找出體內毛病。皮脂腺功能退化 易有異味一般人40、50歲後皮脂腺功能逐漸退化,油脂分泌不平均,像四肢、身體的皮膚出油量少,但腋下、胯下、臉部、額頭、頭皮、耳後、胸前等部位皮脂腺分泌旺盛,經氧化後形成「2-壬烯醛」化合物,若與汗水、表面汙垢等分泌物結合,就會產生類似酸味、油味,因此,老人身上容易產生異味。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老人因新陳代謝機能退化,較年輕人更怕冷,時常穿戴帽子、襪子禦寒,因此,腳趾、頭皮容易有異味飄出。尤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散發老人臭,除了皮脂分泌較多、沒那麼愛洗澡,男性又習慣梳油頭,抹油膏在頭上,若沒有清潔乾淨,很容易產生油耗味。《黃帝內經》提到五臟應七竅,代表肝、心、脾、肺、腎等五臟若有疾病,往往會從目、鼻、口、耳等七竅反映出來。趙昭明說,異味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氣味除了從泌尿系統、也會從汗腺排出,但若過去身上都沒有出現老人臭,這陣子卻突然飄出異味,就要注意體內五臟六腑是否罹患疾病。有阿摩尼亞味 要留意肝腎趙昭明指出,若老人家有慢性腎衰竭、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會讓異味感更重。如果有口臭、酸敗味,可能是腸胃、食道或糖尿病問題,若是阿摩尼亞(氨)味,就要注意肝腎等健康狀況。此外,失智症長輩也可能有老人臭問題,家屬需注意其身體機能是否持續退化,或有身心精神問題。飲食清淡多運動 做好清潔國外學者發現,老人臭不僅是表面異味,更要全方位關注健康問題。趙昭明表示,若要預防老人臭,除了處理內在疾病,外在的個人衛生習慣格外重要,包括勤換衣物、刷牙避免口中生菌,也要注意清淡飲食,少吃蒜、辣等重口味及過多紅肉,可多攝取蔬菜、水果及魚肉、雞肉或海鮮等,更要多運動增加新陳代謝。老人家做好清潔最重要。上了年紀後,皮膚除了油脂減少,表皮層變薄,洗澡後容易乾癢,導致許多長輩不愛洗澡。趙昭明建議,老人家的洗澡水溫不宜過高,可用保濕性沐浴乳清潔,若只是用清水擦洗,無法去除表面油脂,洗不乾淨導致異味殘留。老人家最好不要用肥皂洗澡,因皮膚屬於弱酸性,可選用和皮膚PH值接近的溫和沐浴乳較佳,洗澡後要盡快將水擦乾,塗抹乳液。體香劑除臭 可能反生異味趙昭明表示,有些民眾習慣噴體香劑、止汗劑、除臭劑等去除身上異味,老人家則不建議使用,因老人家出汗量少,若使用體香劑在老人身上,可能會與分泌物相互結合產生異味,其添加化學香料也可能引起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