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0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骨盆
共找到
525
筆 文章
-
-
2019-12-20 科別.骨科.復健
按摩椅舒緩筋骨?治療師提醒這2個時段使用特別危險
按摩紓壓大家都喜歡!人老了,老是覺得腰酸背痛,許多家庭都有電動按摩椅,方便老人家們舒緩筋骨痠痛,但按摩椅使用不當,小心會有健康上的隱憂,除了可能會讓酸痛更嚴重外,還可能讓骨鬆的人有骨折風險,甚至有中風危機。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陳子敬表示,按摩椅畢竟是機器,不像人手按摩可以多變化、針對不同部位或輕或重的按摩。 有時坐按摩椅會感覺不適,是因為痛的刺激造成血壓升高、中風或心臟病風險,且老人末稍循環差,當感覺到痛時可能已經破皮,骨質疏鬆者更可能因為滾輪滾到腰椎或髖關節而骨折。使用按摩椅正確的按摩位置應以肌肉為主,陳子敬說,如果沒擺好姿勢的話,可能按到骨凸,例如脊凸、薦椎、手肘、手腕、骨盆等處,因這些地方附近都有韌帶,很容易按壓就挫傷,尤其屁股附近還有坐骨神經、手部也有尺神經,建議按摩力道應該是按到有點酸痛,這樣才是剛好的力道,千萬別以為痛才有效、才有按到穴道。一般按摩椅的手法可以分成揉捏、滾輪或拍打,揉捏的手法較輕,拍打的手法較重,雖然拍打較有感覺,可以按到深層肌肉,但淺層肌肉可能因此受傷,所以應該由輕到重慢慢適應。陳子敬建議,可以洗完澡或是做完體操伸展後,熱身後再按摩比較不會受傷,使用時間以15~20分鐘1個回合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飯後1小時和飯前半小時可別按摩。如果飯前很餓、血糖較低,一按摩血液會跑到四肢末稍,臟腑的血液因此變少,就可能因血糖過低而眩暈,甚至暈倒;飯後則是血液集中胃部進行消化,如果按摩會刺激末稍血液循環,可能造成循環不良而影響消化。此外,剛按摩結束時,肌肉、神經的反應會較慢,不要做激烈運動,以免受傷。至於應躺著按或坐著按?陳子敬認為,並不一定,腰部有問題的人,躺著按壓力比較小,但臀部肌肉在躺的時候張力較低,較沒感覺;坐的時候臀部肌肉張力高、較繃緊,所以按摩到的肌肉不同,各有優點。從坐姿到躺姿,可以的話,盡量在15~30分鐘內完成,如果按摩到酸帶點痛就是有刺激到,但要避免按太久刺激太過,以免微發炎、微破壞。延伸閱讀: 按摩腳底可發現身體疾病 4種放鬆動作,引發中風危機
-
2019-12-18 醫療.整形美容
產後肚皮鬆垮垮 醫師教幾招恢復緊實度
現代的懷孕女性愈來愈注重保養,控制飲食,吃得對不怕體重過度增加,也會護理皮膚,不讓妊娠紋出現,不過,所有產後的女性不可避免的就是「肚皮鬆弛」,醫師建議,產後女性可以穿上塑身衣或是束腹帶,同時配合運動讓鬆弛的肚皮能漸漸恢復過往,若要靠醫美協助,則可考慮使用電波拉皮重拾緊實效果。開業整形外科醫師陳志軒表示,產後肚皮鬆弛是許多女性的痛,門診有許多自然產或剖腹產的媽媽來諮詢,女性在懷孕期間,肚皮會被寶寶撐大,筋膜也會因為懷胎10月的過程變得鬆弛,多數媽媽都知道產後要穿上塑身衣、束腹帶幫忙恢復緊實,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使用束腹帶更能幫助傷口癒合的效果。陳志軒表示,穿上塑身衣可幫助產後婦女骨盆腔更快恢復原位,讓骨盆周邊的組織可以恢復彈性,但是對於肚皮恢復原來的緊實度,塑身衣的效果有限,多數都是靠身體本身的修復力,大約產後半年就是人體自我修復的極限。產後運動可以幫助恢復鬆弛的皮膚,不過,有些女性產後身體會比較不舒服,加上要照顧嬰兒,體力通常耗盡,也使運動效果不彰,其實防堵肚皮產後鬆弛,生產前就應該維持運動的習慣,包含核心等。不過,當穿塑身衣、運動等方式都無效時,可透過電波拉皮改善,陳志軒說,肚皮分三層,第一層是表皮和真皮,第二層是皮下組織和脂肪層,第三層是腹部的筋膜和肌肉層。陳志軒說,媽媽們可以自我檢測,用手捏捏看肚皮的「皮下脂肪」,如果捏起來厚厚的就是「脂肪」,適合冷凍減脂或抽脂手術;如果捏起來很鬆,皮可以拉得很開則屬於「鬆弛」,可以做電波拉提緊實肌膚;如果是筋膜和肌肉層變鬆造成的「腹直肌分離」,則需手術改善。陳志軒表示,療程大約一次就能達到效果,只是在電波的過程中民眾會感到疼痛,通常會敷麻藥或是採取舒眠麻醉,近年的機器不斷改良也已經有施打電波雷射時搭配震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也能舒緩疼痛。另外,他提醒產後不建議馬上就做電波拉皮,產後水腫會讓效果不佳,可以等產後二到三周水腫消退後再向醫師諮詢,若產後肚皮已經維持鬆弛許久,電波拉皮也能達到效果,不用擔心時間問題。
-
2019-12-18 科別.腦部.神經
女行房會痛 自律神經失調作怪
一名46歲女性主管工作繁忙,壓力沉重,以致出現情緒困擾、行房不適、頭痛、頻尿、失眠等症狀,就醫檢查,確診為長期自律神經失調所致。書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楊翠蟬提醒,交感神經紊亂的女性常有性欲低落,性交疼痛等困擾,建議適時紓壓,配合運動及藥物治療,才能重拾魚水之歡。楊翠蟬說,現代女性壓力大,在職場、人際、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無法放鬆休息,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自律神經無法維持平衡。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失眠、胸悶、心悸、心跳快、免疫低落等各種問題接踵而來,其中也包括性愛失和,即使補充荷爾蒙,或使用潤滑劑,也難以解決性交疼痛問題。楊翠蟬指出,這類患者以輕熟女為主,常以頭痛或身體不舒服為由,拒絕另一半求歡,久而久之雙方都沒興趣,影響婚姻生活。楊翠蟬解釋,女性在性行為一開始時,由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來主導,此時身體放鬆,陰道腺體分泌,需要一段時間熱機,也就是前戲,才能加強交感神經作用,讓骨盆充血腫脹興奮;性行為時,進入交感神經竭盡狀態而產生高潮。如果交感神經反應沒有消耗殆盡,骨盆持續腫脹,未能放鬆的交感張力轉化為煩躁,讓女性無法感受到性滿足。楊翠蟬說,女性性功能的治療上除了荷爾蒙的補充外,紓壓解痛為第一要務,可透過乾針或水針刺激末梢自律神經緩解。至於想擁有美好的性生活,需要好的身體狀態,建議女性透過爬樓梯、打球、跳舞等跳躍動作,讓屁股緊縮,骨盆肌肉變得緊實,有助性事。
-
2019-12-17 性愛.性福教戰
女性行房疼痛 醫:壓力大致自律神經失調
女性小心疼痛纏身而無法享受魚水之歡。一名46歲女性主管,平時工作繁忙,有情緒困擾、行房不適、頭痛、頻尿、失眠等症狀而求診,經醫師檢查發現長期自律神經失調,惡性循環下造成房事不順,經治療後改善症狀。收治該患者的書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楊翠蟬表示,現代女性壓力大,如職場、人際、家庭生活等多重角色而無法真正放鬆休息,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自律神經無法維持平衡。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失眠、胸悶、心悸、心跳快、免疫等身體各種疼痛問題接踵而來,無法放鬆分泌不足,性事就有阻礙。因此長期處於交感神經強、副交感神經弱的女性,即使補充賀爾蒙或是使用潤滑劑也可能無法解決。楊翠蟬說,她的門診中偏年輕女性患者多,常以頭痛或身體不舒服為由拒絕另一半,久而久之雙方都沒興趣。甚至有女性患者一來就說先生有小三,懷疑自己是否陰道口太鬆,想透過手術緊一點來幫助。但其實現在醫療技術發達,女性生產後陰部若有撕裂傷,醫師都會修復。重點在於陰道內的陰道肌肉與骨盆底肌收縮的關係,若因年長、少運動、家庭或工作壓力等,會使骨盆鬆弛或退化,魚水之歡時無感。楊翠蟬說,女性在性行為初期時,由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來主導,身體放鬆陰道腺體分泌,因此女性需要約會或前戲的培養,加強交感神經作用讓骨盆充血腫脹興奮,最後性行為時進入交感神經竭盡狀態而產生高潮。如果交感神經反應沒有消耗殆盡,骨盆會持續腫脹,沒有放鬆的交感張力會轉化為煩躁,而使女性不能性滿足。她並將女性性行為過程,以興奮類型與程度曲線A到E來比喻。A與B都有高潮,A為交感神經竭盡、副交感神經也達到身體放鬆的情況下,女性獲得多次高潮;而C雖滿意但未高潮、後續得透過另一半的擁抱、口語、撫摸等輔助下讓交感張力緩解,達到滿意。楊翠蟬說,女性性功能的治療上除了荷爾蒙的補充外,紓壓解痛為第一要務,可透過乾針或水針刺激末梢自律神經緩解。而性生活需要好的身體狀態,她建議女性可透過爬樓梯、打球、跳舞等跳躍動作,屁股緊縮過程就同時會用到骨盆力量,讓骨盆肌肉變得緊實,有助性事。
-
2019-12-16 新聞.健康知識+
關節比氣象台還準! 身體這3地方變天就容易跟著痛
關節就像氣象台,天氣一變冷,就會痠痛、刺痛報給你知。彎腰、轉身、連小小活動關節都可以喀喀響,這到底是不是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危害人體健康的三大殺手,骨關節毛病與癌症、心血管疾病並列。尤其現代社會平均壽命增長,退化性關節炎等問題,幾乎人人都逃不過,及早做好關節保養刻不容緩,以免老來飽受疼痛、行動不便之苦。膝痛、髖關節痛、腕關節痛……,天天面對病人各樣疼痛問題的骨科醫師蔡凱宙表示,關節問題最大宗是在下半身的關節疼痛,包括膝關節、髖關節的疼痛,都會造成行動困難,且越怕痛、越不敢動,問題越嚴重。關節疼痛、關節炎的發生原因不同,治療方式也大相逕庭。首要是分析症狀、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以及預防保健、緩解疼痛不適,最常見的是這3大原因:1. 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退化性關節炎,關鍵因素便是老化,多發生在膝關節、髖關節等這些平時支撐全身重量的重要關節上。不過,若是關節過度使用、受傷、肥胖、慢性病或缺乏運動的話,也可能會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一般來說,女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比男性多,尤其是停經後婦女,因缺乏雌激素保護,罹病機會比同齡男性高。2.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性疾病,身體任何關節都可能被侵犯,也可能多個關節出現症狀,包括腫脹、疼痛及僵硬等,最常出現的是掌指關節、手腕關節近手掌的近端指間關節,常容易左右對稱性關節一起出問題。其很可能出現「晨僵」,早晨起床時僵硬疼痛,極可能超過一小時。也可能感到身體不適、疲勞,有時會發熱,長期下來很可能造成嚴重的關節損傷。3. 痛風關節炎痛風關節炎是代謝問題疾病。因體內累積過多尿酸,引起局部關節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多數痛風患者第一次發作在大腳趾,「痛起來要人命」,症狀還可能會出現在腳、膝、腕及手指、手肘等部位;通常與代謝症候群、高血壓、慢性腎病變,以及攝取過多肉類、海鮮、酒精有關。長期放任痛風反覆發作,極可能讓尿酸結晶在關節慢慢沉積,造成「痛風結石」,導致關節不正常凸出變形,影響美觀,甚至手、腳功能。高尿酸還會影響心血管和腎臟功能,尤其尿酸造成的痛風結石會沉積在腎小管內,影響腎功能,嚴重可能導致洗腎。現代人常久坐、肌肉無力、骨骼歪斜,也是造成關節磨損或提早老化的原因。保養關節,蔡凱宙推薦所有的病人、老年人,都可做「扶桌正踏」運動,利用扶桌及重覆踏步,鍛練大腿、腹部的肌肉,可穩定上半身、改善膝蓋不適,強化心肺功能:扶桌正踏運動動作:1.將雙手扶在桌面上,雙腿在地面上、與骨盆同寬。2.雙腿像平時走路一般、原地踏步,力量平均分散於四肢、肩膀。3.重覆踏步300下,也可以慢慢增加頻率、次數,最好是每天踏1,000下,可分段進行。延伸閱讀: 運動容易損膝蓋? 日常3動作殺傷力更大 長期補鈣卻不見效果? 忽略這1件事等於白吃了
-
2019-12-16 名人.相性幸福
老公的那個進不來?兩人相愛,房事卻不和諧該怎麼辦
愛情長跑多年,彼此之間親吻撫摸的互動都有,唯獨要進入的那一刻,喊卡,讓人很洩氣,到底是要NG幾回合才能夠拍完這部愛情動作片。結了婚的也是,遇見親朋好友,打招呼的方式從:「最近過得怎樣?」晉升為「什麼時候要生一個呀?」,然而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想努力還不知道該如何努力起,進不了陰道就是進不去,要談到生小孩還真的有段距離。於是在面臨了感情危機,還有生小孩的瓶頸後,才不得不去正視性交一直失敗的困擾。通常男的會去找泌尿科,女的找婦產科,兩個人檢查下來生理都很健康,那到底是哪裡有問題?為什麼就是沒有辦法進入陰道,成功性交呢?就是兩個字,害怕。能和你一起做很多事,除了被進入常見的是心理上對於性有許多的信念,進而引發害怕、抗拒與不安全感……各種的情緒,骨盆底肌肉下意識處於緊繃的狀態,因而感覺到疼痛或是無法完成性交。在真實的性生活中,有這種困擾的女性通常會描述說:「我會自慰,也會跟另一伴有愛撫的行為,但僅限於此,再進一步就不行,因為有東西放入陰道感覺會很痛。」除了在性上,她們對於疼痛有類似的形容,例如:「我很怕穿耳洞,進入陰道就像是穿洞一樣,會痛,所以無法想像有異物放到那裡。」、「我不敢戴隱形眼鏡,感覺一戴上去,眼睛就會不舒服,何況是陰莖要進入體內」……即便這些事情對多數人而言不覺得有什麼,實際上去做也可能沒想像中的可怕,而這心理的害怕早已大過於生理上的感受。怎麼說呢?害怕的直覺反應女性的陰道是由富有彈性的肌肉所組成,而它可以透過骨盆底肌肉去做鬆緊的訓練,是可以做控制的。不過當我們人在感到害怕的時候,下意識動作會往後退縮,無意識的收緊我們的肌肉,變得緊繃且僵硬。想當然爾,原本是開放且富有彈性的通道,一害怕,最直覺的動作就是抬高臀部並且緊閉大腿,自然男性就無法順利進入;比較輕微則是能夠在安撫之下去忍受疼痛的感受。其實這些狀態在醫學上有專有的名詞,稱為陰道痙攣(Vaginismus),依嚴重的程度做區分,無法性交是最嚴重的情形,輕微則是感到疼痛;在精神疾病診斷裡也有針對骨盆性器疼痛/插入障礙症(Genito-Pelvic Pain/Penetration Disorder)做進一步的說明。簡單來說,這種狀況主要都是心理影響而產生的行為反應居多。找出身心暢行無阻的方法陰道痙攣的改善方式從過往單純的生理治療方式,發展為生理與心理同時並進,包含了擴張練習、服用藥物降低焦慮、心理諮商、施打內毒桿菌等等。若遇上已經得到了她的心,卻一直無法從女人的陰道通往她的心,那麼建議先評估是心理作用導致還是生理的關係,讓身心通道順暢,性生活才會暢行無阻喔。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治療/台北榮總:每年約700例 九成用腹腔鏡切除
外科手術是大腸直腸癌最常見治療方式,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表示,大腸癌第一、二期的患者,手術治療的五年存活率約80%至90%,第三期則有60%至70%。北榮每年執行逾七百例大腸直腸癌手術,九成使用腹腔鏡切除腫瘤,部分轉移到肝臟者,也可接受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若曾開過刀發生沾黏、腫瘤太大,或腫瘤侵犯其他器官,則選擇傳統開腹手術,至於達文西手臂手術,治療大腸癌效益仍待評估。大腸直腸癌手術除了切除腫瘤附近的腸子,最重要的是要將該區域的淋巴結清除乾淨,尤其低位直腸癌,有時侯需清除骨盆腔側壁淋巴結,附近血管複雜,一不小心就可能大出血。另外,直腸癌因腫瘤在骨盆腔,範圍較為侷限,若患者較肥胖或為男性,手術更困難。林春吉表示,過去由腹部往骨盆腔進行手術,現也發展出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TaTME),可從肛門處低位往上進行,「就像雪山隧道兩邊打通」,較能掌握切除範圍。至於術後照護,林春吉說,大腸癌手術後大部份只需作息正常、均衡飲食,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但術後需定期追蹤,前兩年每三個月、術後三至五年內每半年,之後每年追蹤,以早期發現異常,可盡早治療,避免復發惡化。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該怎麼選擇大腸癌治療方式?專家用一張圖表解析
大腸癌是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治療效果不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賴基銘表示,大腸直腸癌第二期且屬復發高風險的患者,以及第三期患者,均需使用輔助性化學治療。臨床上透過多種藥物組合治療,第二期與第三期患者術後,通常使用簡稱為FOLFOX的藥物組合,包含Folinic acid、Fluorouracil與Oxaliplatin等三種成分藥物,健保給付每兩周一次、共12次。遠端轉移 標靶提升治療效果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癌細胞轉移至遠端器官,此時需要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標靶藥物讓治療反應率從三、四成提升至五、六成。在第四期的第一線治療中,不論KRAS基因有無突變,可用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合,包括Folinic acid、5-FU與IrInotecan等三種成分藥物;若KRAS基因未突變,也可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或FOLFOX組合。第二線治療使用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合。第三線治療中,無論KRAS基因有無突變,可單使用多重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標靶藥物,或者單使用第三代5-FU口服化療藥;若KRAS基因未突變,也可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合。藥物反應 與患者體能有關部分患者一確診就是第四期、不曾化療,此時化療選用FOLFOX組合或FOLFIRI組合均可,同樣搭配血管新生抑制劑為第一線療法,不過健保只給付FOLFIRI與血管新生抑制劑的組合。僅有約四成晚期患者能順利讓腫瘤縮小一半以上,目前難以預測患者化療的效果。臨床觀察,男女的化療反應率沒有差異,但年長者、失能臥床者的化療反應率往往較差。研究:搭配熱療 增加療效國外研究顯示,患者同時接受化療與腫瘤熱療法(Hyperthermia),可增加化療藥物反應率。賴基銘表示,熱療法適用腫瘤在骨盆腔或後腹腔患者,由機器從體外聚焦加熱,腫瘤在攝氏43度以上開始死亡,溫度愈高,凋亡時間愈快。再者,腫瘤附近區域升溫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讓化療藥物容易被吸收,提升療效。臨床建議,腫瘤在骨盆腔與下腹腔的患者,可考慮自費在化療前後兩小時、甚至化療時使用熱療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藥物穿透性,提升療效。至於治療後復發,又可分為局部復發與遠端轉移。賴基銘表示,理論上,局部復發患者可能需要先切除轉移腫瘤,再進行局部放療;遠端轉移患者則需要進行化療。但醫界普遍認為,即使乍看無遠端轉移,很可能是尚未觀察到,仍建議化療。若先前未作過化療,FOLFOX或FOLFIRI均可選擇,若用過其中一種,應嘗試另種組合。接受免疫療法 去年僅兩位另外,對於近年倍受矚目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賴基銘表示,對大腸直腸癌患者來說,需帶有基因型「MSI-H(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才有治療效果,反應率約一成五,由於患者人數少,約占所有療法都失敗的5%至10%,臨床應用也少,根據去年度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全台僅兩名女性接受免疫治療。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三期也別放棄!開腹、腹腔鏡誰優?醫師這麼說
在大腸癌治療方面,除非發現時已是第四期,一般多以手術為首選。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與鄰近的腸繫膜和淋巴結,並重建腸道的完整性。許多人問,該選擇腹腔鏡還是傳統開腹手術?達文西手臂手術可以開大腸癌嗎?醫師表示,應考量個別病情及醫師專長,成功率才有保障。零到一期 建議腹腔鏡切除病灶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約9000多人接受大腸直腸癌相關手術,其中腹腔鏡人數連年上升,民國103年有2493人,占所有手術人數26.7%;到了107年,增加為4557人,占率為47.5%。考量部分傳統手術也能以腹腔鏡執行,但以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來申報,實際上選擇腹腔鏡手術者可能再增千餘人。數據顯示,每兩位接受手術的大腸癌患者中,就有一位選擇腹腔鏡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指出,透過腹腔鏡切除大腸腫瘤,幾乎已是大腸癌標準治療方式。林口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游正府表示,針對零期原位癌及第一期患者,腫瘤尚未穿透肌肉層,一般建議以腹腔鏡直接切除病灶。微創開不乾淨?研究指無此疑慮游正府表示,傳統手術有15到20公分的傷口,腹腔鏡將鏡頭與器械穿入患者體內,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傷口小、疼痛減少。長庚經驗顯示,患者術後隔日便能下床,住院天數比傳統手術患者少一至三天,可盡速回歸正常生活。臨床研究也支持,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能達到同樣效果,沒有「微創手術開不乾淨」的疑慮。游正府表示,相較於鄰近的日韓等國,台灣腹腔鏡手術執行數量仍有進步空間,但並非建議所有的大腸直腸癌手術都應以腹腔鏡執行。二到三期 是否開腹須評估他說,大腸癌第二期以上,惡性腫瘤已穿越腸壁、侵犯肌肉層,第三期則擴散至局部淋巴結,此時腫瘤型態更顯複雜,手術難度也高,究竟該選擇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應由主治醫師評估患者病情為原則,醫病雙方經討論達成共識。若腫瘤位置在直腸,且侵犯穿透肌肉層、進入周邊組織,或有一至三顆區域淋巴轉移,一般建議術前先進行化療與放射線同步治療。游正府解釋,直腸位於骨盆腔,手術時空間較侷限,若能先化療與放療縮小腫瘤,患者保留肛門機率較高,局部復發率也降低。四期患者 化療與標靶並行第四期患者的腫瘤細胞已轉移至遠端器官,不是手術可單一處理,此時建議進行雙化學藥物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約有一成五患者能存活五年以上,甚至長期存活。部分第四期患者腫瘤轉移至肝臟,若轉移部位能接受手術,此時未必需要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至於手術切除範圍,張譽耀指出,依腫瘤位置而有所不同。若腫瘤在盲腸、升結腸等,進行右側大腸切除術;若腫瘤位於左側橫結腸、降結腸等,則進行左側大腸切除術,原則上是將腫瘤及淋巴結等廓清切除後,再將腸道接合在一起。暫時性腸造口 防排泄物滲漏張譽耀指出,大腸癌手術切除腫瘤後,必須重新接合腸道,若患者營養不良或傷口難癒合,便可能影響腸道接合,此時就可能造成「滲漏」,這也是大腸癌手術最常見的合併症。張譽耀說,每次術前說明時,「滲漏」是他一定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的部分,一旦「滲漏」,腸道裡的排泄物流入腹腔,將汙染造成腹膜炎。此時便需要做一個暫時性腸造口,在腹部開口,讓排泄物直接排出,避免汙染腹腔。游正府表示,臨床九成五以上裝置腸造口的患者,術後三個月可順利將腸道重新接合、恢復肛門排便。僅少數直腸癌患者因腫瘤位置非常靠近肛門括約肌,或因術前化放療導致肛門肌肉組織纖維化,影響腸道接口癒合能力,才需裝置永久性腸造口。別放棄治療大腸癌預後良好 三期存活率仍高大腸癌是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民國70年代,七成大腸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僅三成早期,近年篩檢普及,現在已反轉成約七成患者是早期,三成多是晚期。大腸癌治癒率高,除了第四期,其他期別的五年存活率都相當高,零到一期高達九成,第二、三期也有八成與六成五。
-
2019-12-1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61歲楊先生於,有抽菸習慣近40年,四年前曾到醫院進行人生第一次腸胃鏡檢查,檢後發現大腸內有3顆大小不一息肉,其中一顆1.2公分的息肉,切除後的病理診斷為管絨毛狀腺瘤合併局部黏膜內腺癌,此為零期大腸癌,由於癌細胞僅在局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因此,在內視鏡切除後也不需再接受化學治療療,後續醫師建議他需每年定期追蹤。 不過,楊先生心想,人活到50幾歲,大腸息肉也才長3顆,並自己以年齡做推估,加上對身體也無不適狀況,也就把醫師的建議拋在腦後,且仍保持抽菸習慣。直到日前再度健檢時,大腸內再度發現數顆息肉,並含有易發展成癌的腺瘤性息肉,才讓他直言:「抱持心存僥倖的心態真的很不好!」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超程副院長表示,與大腸癌有關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抽菸、無運動習慣、肥胖、糖尿病、家族病史相關,尤其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高於女性。而以楊先生為例,持續抽菸就是導致後續息肉再復發的危險誘因。 大腸息肉切除後,初期大腸癌治癒率接近100%,就等於不會再度復發嗎?梁超程說明,大腸癌95%是由大腸息肉(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若大腸癌在初期就被發現,並配合手術切除後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但治癒率接近100%不等於完全不會再度復發。 大腸癌在確診為大腸癌及接受初步治療(手術/化療)後,不論期別後續都應定期追蹤。一般而言,大腸癌如有復發多半會集中在術後2~3年,因此這段期間務必嚴格接受定期追蹤,除一年一次大腸內視鏡篩檢外,建議還可安排做每年一次的胸腔、腹腔、骨盆腔掃描檢查、每半年一次的血液腫瘤標誌檢驗,以了解有無復發跡象及早把握治療先機。 延伸閱讀: 經常放臭屁是腸癌警訊? 3情況都會讓你動不動就排氣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 
-
2019-12-10 科別.骨科.復健
男子騎機車出車禍受「絞刑式骨折」 幸手術後復位
一名66歲男性騎機車出車禍,頸部、肩部、胸部及背部有多處疼痛,進一步檢查發現除了鎖骨、肋骨、骨盆骨折外,還出現罕見的高位第二頸椎峽部骨折,又稱為「絞刑式骨折」十分危險,所幸透過復位固定手術治療後,術後3天即可透過助行器下床行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指出,「絞刑式骨折」一辭源於16世紀盛行的絞刑,因受刑人的頸部會在瞬間遭急速拉扯,導致第二頸椎脫位骨折。以該患者為例,在車禍的當下,頸椎高度向後伸展,加上身體往前拉扯,嚴重的撞擊力量導致頸髓受傷、失去呼吸,家人一度以為「回不來了」,所幸手術後撿回一命,讓患者可以「抬頭挺胸」出院。李建裕說,絞刑式骨折常見於未繫安全帶的乘客或駕駛員,於車禍時臉撞上擋風玻璃導致。此外,高度衝撞的運動,如美式足球、拳擊等,也可能造成。由於多數絞刑式骨折的患者,並不像其他頸椎骨折的人,會出現四肢麻痺、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立即性神經症狀,反而僅以頸部強烈疼痛表現。甚至少數幸運的患者,能帶著頸痛四處移動,故往往被誤認為一般扭傷或拉傷,而延誤就醫時機,他強調,高位頸椎布滿重要動脈、靜脈、頸髓及神經根,除了少數不用手術的情況外,必須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後位、前位,甚至前位加後位兩種開刀法,風險及優缺點可與醫師充分討論。經評估,此患者採後位骨釘固定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李建裕提醒,民眾若因車禍或其他原因造成頸部疼痛不已,千萬不可輕忽,一定要赴醫檢查,以確認頸椎是否正常,切勿放任不管,或是透過民俗療法處理,否則當有問題的頸椎持續惡化,可能導致四肢癱瘓。
-
2019-12-09 性愛.性福教戰
冬藏讓人性致缺?中醫師教你「養性4招」加強性能力
你知道嗎,性不性福居然跟季節有關!性慾竟然也有淡旺季之分!有時性致缺缺,有時卻如狼似虎,讓人看不清也抓不透。影響性慾的因素非常多,包含病理性及非病理性,非病理性包含環境變化及生活方式,當然也包含四季變化。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從中醫觀點看性慾,因人的氣血運行與四季息息相關,所以依循著季節改變,人的慾望也會有所變化。通常春夏時,是氣血運行向外發散的季節,所以性慾容易高漲;秋冬時,因冬季即將到來,所以身體準備「冬藏」,性慾會隨之減退。余雅雯指出,擁有慾望是非常正常的事,適度的性生活是調和陰陽的手段之一,也能能讓內分泌規律,養身同時也能養性;若能同時順應自然運行調整性愛節奏,讓身體擁有更好的抒發,不只增進夫妻親密關係,更是養生之道!想改善性機能與提升性生活滿意度,一般人通常會先想到「養腎補精氣」,但近年來透過診間案例發現,現代人性生活不順,除了病理上的成因外,通常是因為壓力太大、睡眠不足導致性功能不正常。時序進入冬季,中醫講「秋收冬藏」,因此,於立冬進補就能為隔年身體儲存能量,即是順應自然節氣的養生之道。余雅雯提及,同樣道理,為迎接明年的性福,性事上的進補也要在今年先準備好!余雅雯建議,可藉由「養性四招」,幫助加強性能力。除了針對肝腎功能的「食補」、「穴道」,更包含能放鬆心靈的「按摩」及「芳療」,讓大家從身心靈全方面輕鬆養「性」,不再害怕性慾寒冬!養性第一招 足浴作法:以活血的中藥如紅花、老薑、當歸等,將藥材煮出藥汁約10分鐘之後,加溫水調成足浴。功效:身體變得暖和、增強骨盆腔的循環,同時它也有減緩經痛、安神、助眠的功效。養性第二招 穴道作法:按摩湧泉穴、腎俞穴,可提升腎功能,若是診間會以針灸的方式加強。功效:腎功能提升。取穴:湧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非常重要的穴位,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腎俞穴,位在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開1.5寸,和前面的肚臍眼平齊正好是第二腰椎(督脈的命門穴)。養性第三招 性福晚餐作法:食療仰賴平日的累積,平常可多食用補腎食物,如黑色食物或富含膠質、維生素E的食物。功效:助腎功能,且增加陰道潤滑度,若同時加入浪漫元素,也有促進情慾的功效。涼拌日式鮭魚食材:鮭魚300克、醬油2匙、味醂1匙、米酒1/2匙、韭菜適量、生蛋黃1顆、芝麻和辣椒絲少許作法:1.準備醬料,以醬油、味醂、米酒拌均勻後,備用。2.將鮭魚切成0.5cmx0.5cmx4cm粗條,放入醬料碗裡,用筷子將醬料與生鮭魚輕拌混合,放入冰箱醃漬15分鐘。 3.將韭菜燙好,過冰水後瀝乾,再拌入鮭魚。盛盤後,放入生雞蛋黃,再撒上芝麻、辣椒絲即完成。養性第四招 芳療及按摩作法:精油可使用在純嗅香(促進感官知覺)或精油按摩,還可以加在浴缸中來個夫妻雙人泡澡。有催情功效的精油,如玫瑰、苿莉、依蘭;按摩則可針對腿部內側肝脾腎三經絡,輕柔按壓。 功效:促進情慾及補腎。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上了年紀身高「倒勼」正常?醫師:比年輕時矮3公分要警覺
Q該陪同長輩就醫嗎?詹醫師說:病況複雜 家屬陪同較好如果長輩身體還算健康,行動無礙,只是一般小病要看醫師,或者只是慢性病要回診拿藥,讓他自己去就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若老人家病況比較複雜、病況控制得不好;或是長輩認知功能退化,每次去看完醫師,回來都交代得不清不楚,聽不懂或記不住醫囑。像這些情況,就需要有人陪同,而且最好是同住者或比較瞭解長輩生活的照顧者陪同比較好。陪同就醫的目的在於:把老人家目前生活與身體狀況跟醫師回報,同時也能瞭解目前的治療目標、用藥以及治療效果。在醫院陪伴長輩就醫的人,很多都是外籍看護,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每一位外籍看護的語言溝通能力不同,細心程度也不同。有些外籍看護溝通能力很強,會很詳細聽取醫師意見並記下醫囑,同時也會細心回報病人狀況;但也有些外籍看護只是單純送長輩來醫院就診,無法這麼周到細緻。我建議,若長輩狀況不穩定,外籍看護又無法妥善傳達雙方資訊的情況下,做子女的最好還是能請假抽空陪同長輩就醫。有住在一起自然是最好,但就算平常沒有一起住,起碼溝通上會比較順利。陪同就醫可不是人到就好,而是要扮演好「橋梁」的角色。有些資訊應該要事先準備好,包括:瞭解長輩病史、記下長輩最近不舒服的症狀、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清單(由於許多長輩有多項慢性病,為避免重複用藥,這項工作務必充分落實)、各項檢查報告的結果等,這樣在看醫師時,才能夠讓醫師迅速掌握病人的問題。對於醫師的解說,也應該細心記下,並詢問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倘若無法做到經常陪病,也沒有合適的親友可以幫忙,或許可以考慮花點錢,申請居家服務,陪伴長輩就醫。但因居家服務員不可能瞭解長輩平常的狀況,上面我提醒的那些前置準備工作,一樣不可省,在合作時將資訊轉達移交給居家服務員,如此才能夠達到陪同就醫的最佳效果。Q「老倒勼」是正常的嗎?詹醫師說:比年輕時矮3公分 要提高警覺很多老人家上了年紀以後,身高就會縮水,或是「ㄎㄧㄠ ㄍㄨ」(駝背),有些長輩覺得反正人老了就是這樣,不以為意,就這樣擺著不管。但人之所以會「老倒勼」,可能是因為骨質變差。若骨質流失得很厲害,脊椎體的空洞很多、結構變差,就會被體重愈壓愈扁,變形到一個程度時,稱之為壓迫性骨折,就會產生駝背、身高變矮的問題。雖說人的身高隨年紀增加而略有縮水的狀況並不罕見,但很明顯的「老倒勼」,絕不是一個「必然」該有的正常現象。要變矮多少才叫作「矮很多」呢?從理學檢查的角度來看,老人家身高如果低於年輕時三公分,就算是變矮頗多,必須提高警覺。此外,也可以讓老人家背部貼著牆站立,測量頭枕部(就是後腦杓)跟牆壁的距離,正常來說,後腦杓應該可以貼著牆,但是如果有駝背現象,就會產生距離,無法貼著牆壁,如果牆壁跟頭枕部的間距超過三公分,就要懷疑是否有異常。還有一種在家也可以簡單測試的方法是:測量肋骨下緣跟骨盆的間距。把手放在老人家肋骨最下緣,用指寬來測量從肋骨下緣到骨盆之間的間距,正常人應該要有二、三指寬,或是大於五公分這麼寬,但有骨質疏鬆的老人家,由於脊椎椎體被壓得愈來愈扁,這個間距就會變小,如果小於一指幅寬(約二公分),恐怕就有脊椎異常。有「老倒勼」問題的老人家,應該到醫院做脊X光及骨密度檢測,如果確診,應接受骨質疏鬆的治療,以控制惡化的情況。Q 血壓、血糖飆高,要馬上就醫嗎?詹醫師說:低血糖、低血壓 危險性反而高如果長輩本來就有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時的血壓飆高或血糖升高,我們倒不那麼擔心,比起血糖或血壓太高,比較擔心的反而是低血糖或低血壓。血壓太低有可能會暈眩甚至休克,如果平常血壓都是一百多,突然有一天變成七、八十,一定要趕快去看醫師。血糖也是一樣,高血糖固然不好,但低血糖「立即的」風險更大,血糖太低時,人是會昏迷的,嚴重的話可能會危及性命。當血糖低到60毫克/分升以下,就要趕緊吃顆糖把血糖拉上去,要是拉不上去或病人意識模糊,就要趕緊送醫。有人會問:送醫到底應該要等候看門診,還是直接掛急診?如果只是自己在家裡量到血壓飆到180毫米汞柱(mmHg),或血糖飆到200毫克/分升,通常並不會有立即的危險,可以按一般程序掛門診看醫師就好了。但如果長輩有低血糖、低血壓、發高燒、神智改變、使不上力、話講不出來等症狀,則千萬不要傻傻等門診,而要掛急診。因為老人家的病況瞬息萬變,很有可能會突然急轉直下,拖不得。十年前,我阿嬤還在世時,有一天下午二點,我媽媽打電話給我,說阿嬤覺得會冷,到下午四點,量體溫時已經到39度,等到晚上七點,申請到病床送到醫院,阿嬤血壓只剩下70,而她平常可是有高血壓的,卻在短短幾個鐘頭內病情驟變,弄到休克的地步。我們老人科很多醫師都遇過這樣的情形:病人掛了號,還沒等到看醫師,就已經走了。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一位阿嬤病患坐在候診區上等著要看診,等著等著就不動了,周圍的人還以為她是不耐久候睡著了,直到護理師出來叫號時,才發現她已經過世了。所以,老人家身體若突然有異樣,真的寧可慎重一點,也不要掉以輕心。
-
2019-11-22 橘世代.健康橘
凱格爾運動緊實骨盆底肌 改善漏尿煩惱
小佳年過50,雖然看似美魔女,但她有個困擾難以啟齒,原來是她一咳嗽就漏尿,有時擔心面臨褲子濕掉的窘境,連出門的興緻都沒有了。 醫師指出,女性更年期後,應力型尿失禁風險大幅提升,頻尿經常讓人感到相當困窘。建議及早練習「凱格爾運動」,增強骨盆底肌肉、強化尿道括約肌彈性,預防尿失禁。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女性生產後,骨盆腔底肌肉鬆弛,生產多胎的人更容易發生;年紀漸長鬆弛情形更甚,就容易在腹腔壓力增加,像咳嗽、打噴嚏時,擠壓膀胱溢出小便,這就是所謂的應力型尿失禁。更年期婦女更會因為雌激素分泌減少,導致尿道黏膜萎縮、尿道阻力下降,使應力型尿失禁的情況更嚴重。要預防應力型尿失禁,建議及早練習「凱格爾運動」。周固表示,可立正收臀、感受尿道括約肌收緊(有點像小便停止的感覺),此時數到10,再完全放鬆。這個動作重複20下,早、午、晚照3餐做,約莫3個月到半年,骨盆底肌肉與尿道括約肌彈性就會明顯增加。「凱格爾運動」究竟有沒有做對,有時不好理解。衛福部國健署說明,民眾可選在排尿順暢時,刻意中斷尿流2至3秒,再把尿液全解乾淨;或是在洗澡時,將洗淨的手指放入陰道內,如果感覺陰道肌肉夾緊手指, 就代表學會收縮部分骨盆底肌肉了。尿失禁還有其他類型,周固表示,20歲至50歲的女性容易因著尿路感染發生尿失禁,這是因為女性有月經,不少人在月經來潮時頻頻錯誤地「由後往前」擦拭,將細菌擦向尿道,加上吸滿經血的衛生棉經常一放數小時,均會提升尿路感染風險。因此,建議月經前後多喝水、多如廁;清潔陰部時稍稍衛生紙「印」上,吸走經血即可;月經後隔3天以上再發生性行為,以避免摩擦增加感染風險;平時性行為前後也要多喝水、多如廁。不少人聽說蔓越莓可預防女性尿路感染,但周固表示,對一般健康的人而言,並沒有足夠的實證指出多吃蔓越莓可預防感染;只有半年內發生4次以上或是1年內發生7、8次急性膀胱炎的人,早晚各吃1顆萃取過的蔓越莓保健品、連吃2個月,能有助康復。● 凱格爾運動怎麼作?1. 確認學會收縮骨盆底肌肉:排尿時刻意中斷2-3秒,再全解淨;或洗澡時將乾淨手指放入陰道、感受陰道肌肉夾緊手指即是。2. 平日練習:立正收臀、感受尿道括約肌收緊,數到10,再完全放鬆。這個動作重複20下,早、午、晚照3餐做。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