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飲食
共找到
8558
筆 文章
-
-
2024-11-15 醫療.新陳代謝
每周健走3天、每天5000步 有助控糖遠離糖尿病
台灣18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約11%,推估全台有218萬糖尿病人口,昨天是「世界糖尿病日」,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於奇美博物館舉行園遊會暨點燈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糖尿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代謝症候群指標達三項或糖化血色素(HbA1c)在5.7%至6.4%之間,建議接受檢查,降低風險。「2024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暨點燈儀式」日前舉行,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與幸福健康」,糖尿病衛教學會策畫「健康i台灣,達標一起GO!」健走挑戰,鼓勵民眾每天步行5000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黃偉哲也對市民提醒,必要時可至308家代謝症候群防治診所檢查,降低糖尿病風險。健走挑戰還設立了機關團體組競賽,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慢病好日子」團隊在競賽中,榮獲醫藥設備廠商組第一名,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則在全台衛生局組獲得第二名。每周健走3天 有助控糖健走好處多多,成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建議,推行健走,主要是國人運動風氣較不盛行,不只是糖尿病患,連照顧者也活動量不足,健走比其他的有氧運動容易量化,可透過應用程式記錄,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3天、單次2.5小時,健走5千至1萬步,直至流汗、微喘,有助控制血糖。歐弘毅表示,健走隨時可做、在短時間內就能達到人體所需的一般活動量,可幫助增強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健走雖然簡單,但每天要達標並非易事,透過這項挑戰,希望喚起社會各界健康意識,無論是糖友或一般民眾,都應養成中強度有氧運動習慣,並利用數位科技來追蹤進度,達成健康目標。數位療法 提供精準治療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長李翠鳳說,數位科技讓糖尿病管理更為便利,如胰島素注射智慧軟體這類「數位療法」,可為糖友提供個人化精準治療方案;數位化不僅增強控糖效果,還促進糖尿病預防知識的普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也在活動現場推出「慢病好日子」攤位,讓市民在輕鬆的氛圍中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黃偉哲提醒,糖尿病患者須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不只應定期治療與追蹤,應透過健康飲食、控制體重,防止併發症產生,台南市已有145家醫療院所加入糖尿病共照網,為糖友提供全面性照護。歐弘毅指出,糖尿病患若要健走,建議挑選適合的鞋子、服裝、場地,循序漸進、過程中覺得不適可放慢速度,或立即停止,適時求助。【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1-15 醫療.消化系統
「7種屁味」超不尋常!醫示警 飄甜味或果香味可能跟糖尿病有關
放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現象,然而,放屁的氣味不僅僅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有時更可作為健康狀況的指標。不同的氣味可能反映出腸道健康狀況、消化功能,甚至潛在的疾病。透過觀察放屁的氣味,能夠了解腸道菌群的平衡與消化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從而提前發現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對此,重症醫師黃軒整理不同放屁氣味與可能疾病的關聯性,讓大家更深入了解腸道健康與消化系統的運作。1、硫磺味(臭雞蛋味)硫磺味,來自硫化氫氣體,是腸道細菌分解含硫食物(如蛋、肉類、十字花科蔬菜)時產生的。此氣味常見於腸道菌群失衡的患者,如SIBO和IBS,也可能伴隨腹脹、腹痛等症狀。•可能疾病包括: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大腸激燥症(IBS)、胃食道逆流。 2、腐臭味當蛋白質,無法完全被消化時,腸道細菌會進一步分解,產生腐臭味。若伴隨胃部不適、腹痛等,可能提示胃部問題如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可能疾病:蛋白質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炎。 3、酸臭味酸臭氣味,可能與腸道無法有效分解某些碳水化合物有關,例如乳糖或麩質,導致腸道細菌過度發酵。此情況常見於IBS或不耐症患者,可能伴隨腹脹、腹瀉等症狀。•可能疾病:大腸激燥(IBS)、乳糖不耐症、麩質不耐症。 4、甜味或果香味甜味或果香味,可能因高糖飲食或腸道中的糖分未被完全吸收而產生,過多糖分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異常氣味。如果伴隨頻繁尿意、口渴等症狀,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建議就醫檢查。•可能疾病:高糖飲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金屬味或化學味少見的金屬或化學氣味可能提示肝臟問題,尤其是肝硬化,當肝臟無法有效排毒時,異味會出現於消化道。若出現此味道並伴隨黃疸、疲倦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可能疾病:肝病、肝硬化、腸道感染。 6、氨味當腎臟功能受損,無法有效排出氨等毒素時,氨味可能經由消化道氣體表現出來。此狀況需警惕腎臟健康問題,尤其是尿毒症或腎臟衰竭。•可能疾病:腎臟功能障礙、尿毒症。 7、魚腥味此為罕見的遺傳代謝性疾病,患者無法分解三甲胺,導致魚腥味經由呼吸、汗水或消化氣體排出。若經常出現此氣味,應考慮遺傳檢測。•可能疾病:三甲胺尿症(魚腥症)。 延伸閱讀: ·不放屁也很危險!醫示警「3大可能原因」:小心長腫瘤了 正常指標曝 ·睡著也會繼續放屁!醫揭「6個放屁冷知識」 站著放比坐著小聲
-
2024-11-15 養生.聰明飲食
促進胃腸健康 醫師每天早餐吃優格再加4樣「超級食物」
胃腸科醫師薩哈布(Joseph Sallhab)說,他每天早餐都會吃希臘優格或克菲爾奶,此外他會加入莓果或堅果。研究顯示,若在均衡的飲食中加入富含多種營養素的「超級食物」,可以讓人體更健康。鏡報(The Mirror)報導,哈佛醫學院曾列出十種可以被稱為「超級食物」的食物,包括堅果、優格、橄欖油等。有180萬人追蹤的醫師薩哈布在TikTok上分享,他早上會吃富含天然益生菌的食物來促進腸道健康,例如希臘優格或克菲爾奶,而且這兩種食物乳糖含量少,乳糖不耐者也能安心吃。薩哈布說,他會加入莓果一起吃,因為莓果能讓腸道菌群活躍,還能幫助記憶和專注力,他也會在優格上加含有健康脂肪和omega 3的核桃,或是有豐富纖維可預防便秘的奇亞籽,還有有抗炎性的肉桂。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過去曾列出可以被稱為「超級食物」的十種食物,包含多個薩哈布提到他會吃的食物。研究指出,莓果纖維多,而其繽紛的顏色代表它們富含抗氧化劑。研究表示,包括核桃、榛果、杏仁果等堅果類,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它們也有單元不飽和脂肪,能減少患心臟病的機率。研究也將優格列入超級食物之列,指優格是鈣質和蛋白質的極好來源,克菲爾奶也有大量鈣質。(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11-15 焦點.元氣新聞
每日腹瀉多次卻不以為意?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找上門
李小姐是一位22歲的年輕女性,因嚴重虛弱感、頭暈、容易喘氣及下肢水腫等症狀就醫。初步檢查發現血紅素只有3.8,遠低於一般女性標準值11-13。因為嚴重貧血,李小姐被轉至血液科門診且診斷為缺鐵性貧血;然而,針對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輸血治療之後,仍不見起色。後來糞便潛血檢查,發現為陽性,所以再轉診至消化內科門診評估。進一步詢問之下得知李小姐常常每天多次腹瀉,糞便中偶爾可見少量血絲,且伴有腹痛情形。後來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還有綜合臨床症狀及病理切片檢查結果,終於診斷為克隆氏症。起初她使用口服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症狀即獲改善,但數月後開始出現臉部變圓(月亮臉)及體重增加的副作用。經醫病溝通,改用生物製劑治療,除副作用改善外,也在安全用藥之下良好控制病情。至今兩年期間,不論是臨床症狀或是大腸鏡追蹤的結果,都顯示病情受良好控制,達到緩解狀態。IBD分兩類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臨床表現有差異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的腸道發炎情況,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兩大類,成因面向多,涉及遺傳因素、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腸道微生物失衡、環境因素等複雜的相互作用。(1)如何區分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陳彥年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發炎僅侷限於大腸,且以直腸段最常被影響,發炎主要在黏膜層,且為連續性的發炎現象,症狀上以腹瀉及血便最常見。而克隆氏症的發炎範圍包括了整個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是受影響部位,病灶呈不連續之跳躍狀分佈,發炎會影響全層的消化道組織,常有腹痛、腹瀉、也可能出現程度不一之血便;除此之外,克隆氏症患者的腸道組織在長期嚴重發炎後可能會產生廔管;且在組織修復結疤時也可能造成腸道狹窄,甚至會有腸道阻塞之症狀。IBD不只腸道出問題 其他系統症狀其實有跡可循陳彥年醫師提出,若腹痛、腹瀉持續超過三個月,合併有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及下肢水腫等情形,就建議跟醫院的專科醫師討論是否要做進一步檢查。20到45歲的青壯年如果出現類似症狀(2),發炎性腸道疾病必須列入可能的鑑別診斷,建議儘早就醫檢查較有保障。「由於IBD是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出問題時,不單單只會攻擊腸胃道,其他腸道外的表現也會讓我們去思考患者是否也會合併有IBD的情況。」陳彥年醫師補充,關節炎、眼睛的葡萄膜炎,特殊的皮膚發炎如結節性紅斑及壞疽性膿皮症,還有某些肝膽系統異常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都可能與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藥物治療可控制病情 注意生活型態才是根本之道如何治療IBD?陳彥年醫師強調,隨著近年來的醫療進步,多數患者都能透過各種藥物的治療讓發炎情況有所改善甚至達到完全緩解。倘若傳統的氨基水楊酸類藥物、類固醇或是免疫調節藥物對疾病的控制不理想,現在也有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能用來治療。妥善控制病情,可以減少腸道狹窄與阻塞、廔管及相關感染症的發生,也有助於降低日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然而除此之外,一旦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如毒性巨結腸症、明顯腸阻塞、腸穿孔或大腸癌,也是要祭出最後手段,請外科醫師協助將受影響的腸道進行手術切除。此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注意平時日常生活的壓力與飲食習慣,因為這些生活型態和疾病的活動性息息相關。陳彥年醫師指出,病友應儘可能避免酒精、咖啡、茶、大蒜、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飲食,容易造成脹氣的食物如地瓜、豆類、洋蔥和韭菜等也要視個人情況避開。再來是生活壓力管理,作息不正常也容易導致免疫系統的活性異常,甚至引發難以控制的發炎情形。但如果遭遇相關症狀也請不用擔心,只要儘早就醫、跟專科醫師討論,好好配合治療,病情通常可以再次獲得良好的控制。
-
2024-11-15 焦點.健康知識+
體重減輕多少不正常?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當心可能是這十種疾病!
減重許多人一直嘗試努力卻不見得做的到的事。而如果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明顯下降,這樣的情況並不尋常,可能暗示潛在的健康問題,從癌症、胃腸道到心理健康都有可能。體重減輕多少是不正常?由於荷爾蒙、水分滯留和其他生理心理因素,體重每天可能會變化0.5~1公斤以內。體重明顯下降的情況並不常見,但在不改變飲食量、不加強身體活動或不嘗試減肥的情況下,當體重在半年內減少5到10公斤,或是原來體重的5至10%時,便屬於不正常,此時體重減輕已成為問題。根據《Health Day》訪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臨床營養學部高級營養師Christine Goukasian指出,「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是一個危險信號」,雖然並非所有情況都不正常,但任何持續或不尋常的症狀也暗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從癌症、胃腸道到心理健康障礙都有可能。《元氣網》以下整理來自各醫師的診斷說法、《Health Day》的研究數據,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可能是以下這些疾病。癌症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數據,這是無意中體重減輕的第一大原因,大約十分之四的癌症診斷都是這樣開始的。體重下降不僅是晚期癌症的徵兆,患有早期腸癌、胰臟癌、胃癌和肺癌、淋巴癌等癌症患者的體重也會減輕。腸胃及消化道疾病10% 到 20% 的意外體重減輕歸因於飲食失調導致腸胃道問題,例如慢性腹瀉、發炎性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麩質過敏(麩質不耐症)或過度使用瀉藥等。身體消瘦伴隨腹瀉,食欲差,消化功能差,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便秘、結腸炎、發炎性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麩質過敏(麩質不耐症)等消化道疾病,或過度使用瀉藥導致。甲狀腺亢進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曾受訪表示,女生如果沒有執行減重計畫,體重卻不明原因減輕,很可能是罹患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亢進多發生在年輕女性,通常是家族遺傳,但並非每一個人都會發病,誘發因素多與「壓力」有關。厭食症甲狀腺亢進症狀以手抖、容易喘、心悸、盜汗、體重減輕作為表現。甲狀腺亢進症狀較難察覺,等到出現明顯的手抖、心悸等,往往已經超過三個月以上,且即使是體重減輕,也常被認為是一件「開心的事」,不會被在意而錯過就醫時機。因此,大多數的甲狀腺亢進患者都是健康檢查時才會被揪出。糖尿病黃莉棋指出,另一種體重減輕最常見的原因則是糖尿病,糖尿病典型的症狀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減輕。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異常,使葡萄糖進入細胞的作用喪失,身體容易無法獲得足夠能量,以致於體重減輕。糖尿病前期的病人,通常不會有體重減輕的症狀,而是正式進入糖尿病後才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焦慮、憂鬱、強迫症、厭食症和壓力等心理健康問題也可能影響食欲。營養師指出,如果你對吃飯或睡覺沒有太多興趣,以至於錯過了吃飯,那麼你就會減肥。而一些用於治療精神健康障礙的藥物也可能會影響食欲、味覺和嗅覺,並導致體重減輕。牙口問題例如牙齦疾病、假牙不合、吞嚥困難,味覺退化等問題,都可能造成進食不舒服,導致食欲減退。肌少症/衰弱症體重不明原因下降,活動力變差,有可能是衰弱症或肌少症前兆。肌少症好發在營養不良、缺乏運動、糖尿病友等年長族群。這些失能前的表徵,除了及早診斷,最好落實規律運動,及配合補充蛋白質,以延緩疾病發生。每周333─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次每分鐘最高心跳數達130下,有助延緩體能衰弱、至少保住肌肉不流失。神經系統疾病除了老化之外,65以上老年人體重變輕,還可能潛藏如腦中風、失智症、帕金森氏症、老人憂鬱症等風險,這些藉由影響身體活動、情緒、感覺及認知,近一步導致食欲、吞嚥及食物攝取能力下降。其他疾病其他還包括慢性感染或發炎疾病,如肺結核、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等,以及心、肺、腎、神經系統的疾病、藥物的副作用,皆有可能導致體重減輕。體重驟降該看哪一科?大家平時應多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養成定期量測體重、血糖與血壓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異常揪出疾病。若莫名其妙的體重減輕,一定要找出病因,如果就醫仍找不出原因,可以先觀察一二個月,若體重有回升跡象可以解除警報;但若是其他疾病引起,疾病則會慢慢「現出原形」,一旦出現其他症狀就要盡快就醫。至於體重驟降該看哪一科?建議可以先看家醫科,讓醫師藉由問診找出問題,而不是去做健康檢查。【參考資料】.《Health Day》.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4 醫療.泌尿腎臟
重訓+高蛋白飲食=NG護腎運動!醫建議的最佳護腎運動是它
高油、高鹽飲食,加上作息不正常,都可能傷害腎臟健康。一名診斷為腎臟病第三期的男子,見到健檢報告紅字,開始積極運動養腎,但他只做重訓,且為了長肌肉採高蛋白飲食,醫師告知此為「NG運動」,高蛋白飲食加重腎臟負擔,重訓難達到全身血液循環,建議腎臟病患者應採取有氧運動,每天20分鐘可達護腎效果,延遲洗腎時機。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台灣洗腎人口破9萬人,位居全球前三名,且加上高齡化社會,未來腎臟疾病患者可預期會愈來愈多。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第一期為早期、第五期是腎功能耗損最嚴重者,進入洗腎皆為第五期患者。避免進入到洗腎階段,坊間很多「護腎心法」,最有效的方式僅有三個:藥物及飲食控制、規律作息、規律運動。護腎的最佳運動為「有氧運動」護腎最佳運動為「有氧運動」,顏宗海表示,肝臟與腎臟都是血管密集器官,血液循環能幫助器官代謝物質,有氧運動屬於全身性運動,大幅增加血液循環,不只對腎臟好,對於其他的身體功能也是利多。腎臟病友運動千萬要適量,不能「過量」,過度有氧運動,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極速損傷,讓肌肉的蛋白質及肌球蛋白滲漏,過程中會代謝出具有腎毒性的物質,反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腎臟病友不建議重訓同理,腎臟病友也不建議重訓,重訓難以像有氧運動有全身血液循環效果,且容易過量運動,加上重訓者大多希望「增肌」,採取高蛋白飲食,高蛋白就對腎臟是負擔,如果腎功能已經不佳,恐適得其反。顏宗海表示,建議腎臟病友少吃高磷食物,如泡麵、餅乾、飲料,磷由腎臟代謝,腎功能不佳,磷會堆積在腎臟內,容易導致高血磷症,初期會有皮膚癢、骨頭痠痛等症狀,長期容易導致血管鈣化,增加中風機率。根據統計,最容易導致洗腎疾病,依序為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絲球腎炎、多囊腎以及腎結石。顏宗海表示,高齡化社會,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患者會愈來愈多,也讓腎病候選人增加,呼籲國人對於飲食以及生活作息得多加關注,規律運動也應納入日常的習慣中。
-
2024-11-14 養生.聰明飲食
搶不到限量麥當勞楓糖鬆餅漢堡別懊惱!醫提醒早餐吃錯或過量恐怖後果
被喻為「神級早餐」的速食店楓糖風味厚鬆餅,是日本人氣熱銷餐點,獨特口感和風味擄獲了粉絲味蕾,昨日登台販售,馬上造成搶購熱潮,各分店開賣一個小時就售罄。不過,醫師提醒,楓糖加鬆餅、豬肉的「重量組合」,偶一為之即可,過量會影響身體健康。鬆餅是隱藏版的肥胖魔王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歐弘毅表示,早餐是一天活力來源,吃錯或吃過量,會讓葡萄糖和胰島素快速飆升,飯後反而疲憊,一整天處在昏昏欲睡狀態。造成熱賣話題的楓糖厚鬆餅漢堡,一份直逼600大卡,再加上1杯含糖奶茶或是玉米濃湯,還有限時段供應的薯餅,早餐熱量大爆表。歐弘毅說,除了熱量之外,這款早餐的含糖量也很驚人!鬆餅是隱藏版的肥胖魔王,有糖、澱粉,另添加褐色的楓糖。若以國健署建議的「每日飲食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換算2000大卡不宜超過50公克糖,楓糖風味厚鬆餅可能已經占去一天攝取量的5成。楓糖吃起來帶有一點焦香味,不過,真正楓糖並沒有這種香氣,甚至沒有香味,要小心焦糖化問題。歐弘毅提醒,有些糖屬於果糖,吃了之後不會有飽足感,反而引發大腦對甜味的渴望,容易有饑餓感並且造成肥胖。早餐吃錯或吃過量血糖飆歐弘毅說,一早吃進太多醣類,尤其是精緻澱粉、含糖食物及飲料等,確實會影響血糖波動;而早餐吃「太豐盛」,大量血液都會集中到胃部幫助消化,讓大腦供血不足,往往導致吃完飯後就會感覺疲倦想睡,建議要檢視自己吃進去的食物是否太多澱粉類。2個錯誤進食習慣危害腸道歐弘毅指出,民眾常見2個錯誤進食習慣,包括纖維攝取不足、進食太快,這些會危害腸道健康,也會讓營養失衡。但不論是哪一餐,都要補足蔬菜水果,多攝取膳食纖維,可促進消化健康,且增加飽足感,更要細嚼慢嚥,反覆咀嚼讓大腦接受「飽了」的信號,才不會過量進食,有助於調節血糖濃度,控制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2024-11-13 醫療.泌尿腎臟
我的腎臟健康嗎?醫師教看「雞生蛋」指數 怎麼吃怎麼喝才不傷腎
台灣腎臟病盛行率攀升,全台慢性腎臟病人口突破200萬!雖多數人處於疾病前期階段,但也因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甚至到末期腎病變,才可能出現如尿毒症等情況,因此恐高達96%腎臟病患者未察覺,因此早期預防和定期檢查十分關鍵。腎臟病如何檢查?飲食能如何預防?由洪永祥診所透析醫療服務中心院長、三軍總醫院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洪永祥告訴你。初期症狀難察覺!致病原因有哪些?台灣有「洗腎島」之稱,因腎臟病患者數量龐大,約有10萬人需要進行洗腎,超過200萬人患有慢性腎衰竭。這類疾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在第四、五期時才出現「蛋白尿(泡泡尿)、水腫和高血壓」等問題。此時,病情已非常嚴重,可能需要進行透析治療。腎臟病的主要誘因是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些疾病會逐漸損害腎臟功能。常見的患者在生活習慣不佳下,可能長期忽視如蛋白尿等症狀,認為這是飲食或生活習慣引起的小問題。實際上,這些警訊應及時處理,否則病情惡化到後期時,治療難度將大大增加。腎臟健康如何確定?檢查記住「雞生蛋」雖然腎臟疾病的進展較慢,這也為早期發現提供了機會。定期健康檢查,特別是「血液和尿液檢查」,對於提早發現異常十分重要。透過及早改變飲食習慣、控制血壓和血糖等措施,能有效延緩腎臟功能的惡化。在腎臟檢查中,可以找到「雞生蛋」3個檢驗項目,了解自己的腎臟功能狀況,.雞:「肌酸酐」,能反映腎臟的過濾能力。肌酸酐會因肌肉量而異,肌肉較大者可能會有較高的肌酸酐,因此運動後檢查容易出現誤差。.生:「腎絲球過濾率」,從肌酸酐數據計算而來。把肌酸酐、年齡和性別帶進公式,就可以算出腎絲球過濾率,60分以上才算及格,分數越低,代表腎功能越不好。.蛋:「蛋白尿」,可能是腎臟炎症的徵兆或腎臟病變的結果。檢測出蛋白尿後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治療保護腎功能。飲食怎麼吃?台灣腎臟疾病盛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國人廣泛攝取高油、高鹽、高糖飲食,特別是加工食品和夜市小吃,如水餃、小籠包、炸雞等,無形中對腎臟造成負擔。為了保護腎臟健康,應選擇清蒸、水煮等低油、低鹽的烹飪方式,並多攝取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加工食品如水餃和小籠包內含豐富的油脂,特別是五花肉餡的食物,不僅熱量高,還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和鈉,這些成分會讓腎臟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增加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許多人誤以為這類食物相對健康,事實上它們可能比油炸食品更具隱藏風險。此外,含鈉量高的食物如日式拉麵和鐵板麵也是腎臟的隱形殺手。一碗日式拉麵的鈉含量可能高達4000到6000毫克,遠遠超過每日建議的2400毫克。長期攝取過多的鈉會導致高血壓,進而損害腎臟的健康。喝水顧腎 怎麼喝才對?喝水,是保持腎臟健康的關鍵。腎臟過濾功能依賴足夠的水分,特別是腎絲球的運作。每個腎臟中有數百萬個微小的過濾單位,稱為腎絲球,這些單位需要充足的水來過濾廢物。雖然茶、咖啡、湯等飲品可以計入每日的水分攝取,但建議以「白開水」為最佳選擇。因為純水能最有效地幫助腎臟過濾體內廢物,避免不必要的糖分和添加物負擔腎臟。茶和黑咖啡中含有抗氧化成分,適量飲用對健康有益,但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引發過度利尿,反而對腎臟不利,特別是在腎功能衰退時。至於飲用量,一般來說,每人每日需攝取的水量與體重相關,大約60公斤體重的人需攝取2000cc的水分。雖然液體可以來自多種飲品及食物,如水果、湯等,但建議避免過多含糖飲料如汽水或碳酸飲料,這類飲品會增加身體負擔。藥物、保健食品會傷腎嗎?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飲食通常受到許多限制,例如需選擇低磷、低鉀和低蛋白的食物。但許多保健食品的設計是針對一般人群的,磷和鉀的含量未必受限。以益生菌為例,它們通常來自乳製品發酵,這些產品可能含有高磷和鉀,對腎臟健康可能造成風險。另外,在藥物方面,使用上應根據醫師的評斷來決定,適當使用才能達到療效。如最常被民眾使用的止痛藥,短期內使用止痛藥可以控制發炎(長時間的發炎可能會造成腎臟的問題),但如果長期服用,則需要謹慎。可以選擇一些短期內對腎臟影響較小的藥物,如非腎臟代謝的普拿疼,或者局部使用的貼布藥膏,來減少對腎臟的影響。也要提醒,西藥在急需時可以使用,但長期依賴藥物不是最佳方案。最重要的是要消炎,避免讓腎臟受到更多損害。如果對藥物使用感到擔心,建議多喝水,並尋求醫師的建議來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案。腎臟與心血管的關聯腎臟疾病與血管類疾病有密切的關聯,特別是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息息相關。腎臟病和三高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三高可導致腎臟病,而腎臟病也可能引發三高。實際上,大約80%的情況下,腎臟病患者是因為代謝症候群而間接受害,這些症狀可能逐步發展為糖尿病、高血壓,最終導致腎衰竭。避免肥胖是控制這些問題的關鍵。曾有位55歲的高血壓患者原本腎功能穩定,但因工作緣故造成飲食不當,進而導致肥胖、腎功能迅速惡化,蛋白尿也隨之出現。經由控制飲食和體重,他的狀況才有改善。因此,維持健康體重對於預防腎臟病及其相關共病非常重要。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家裡有喇牙代表什麼?喇牙有毒嗎?怎麼趕走牠?專家:千萬別用拖鞋打!用「這招」就有效
-
2024-11-13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茹素老爸注意營養 媽媽三高按時服藥
爸媽牽手56年,很感謝他們把自己照顧的很好。媽媽雖有三高,但謹遵醫囑,按時服藥,控制得不錯,她也不忌口,很有口福,爸爸則是茹素,飲食簡單,卻只吃媽媽做的料理,有幾次媽媽無法下廚,買自助餐的素便當回家,被他叨唸了半天。看到70多歲的人往生,心中頗感慨。我的爸媽都年逾80,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四樓,媽媽還能拉著菜籃子去菜市場,回來拖著滿籃子的菜,緩緩爬上樓。爸爸很了不起,包辦很多家事,晨起便開始幹活,他深知健康很重要,素食限制多,盡力攝取各類蔬果、堅果、五穀粉,怕有閃失會帶給女兒麻煩。兩位老菩薩互相叮嚀,把健康擺第一,身為女兒耳濡目染,年逾50的我,也愈來愈重視健康。爸爸手術住院,那段日子全家作息大亂,但他堅持媽媽親自照顧,兩老在病房裡共餐,畫面欣慰也辛酸;媽媽膝蓋數次開刀住院,也是我們姊妹輪流陪病。老人家覺得還是由家人親自陪伴,會比較自在。媽媽告訴我們姊妹,未來他們百年後,未婚的人都要住在一起,相互扶持。有事一起商量,尤其有病痛,一定要互相照顧。媽媽生了五個孩子,從小就教導要彼此依靠、互相關懷,我們謹記教誨。只是未來會如何猶不可知,此時此刻,還是好好陪伴年邁的爸媽,安度晚年。
-
2024-11-12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女兒請侍親假 享受照護時光
一家之主的父親,扛起照顧一家生計的重擔,辛苦拉拔我們六個孩子。如今耄耋之年的父親,罹患巴金森氏症,右手抖動、右腳較無力,已近耄齡的母親是父親最好的賢內助,在我眼中,母親是一位專業照護的伴侶,她對父親的照顧無微不至,生活起居從盥洗、衣著、飲食、沐浴到就寢,無不親力親為。去年母親因久咳身體虛弱,醫師建議住院檢查找出病因,住院期間出現咳血症狀,考量兩老身體狀況,原本打算申請外籍看護及長照2.0的喘息服務,但他們直接否決我們的提議,認為家人就是要由家人自己來照顧,不要讓外籍看護或照服員進入家中。權衡家庭與事業,由兄姊們請假來照顧都有其局限,顧及父母感受,就由我請侍親假來照顧雙親。複製著媽媽專業照護模式,我料理簡單營養卻不失美味的餐食、協助盥洗沐浴起身等日常起居、播放運動影片和他們一起舒展筋骨、為他們按摩身體活絡氣血,日前更卯足全力說服他們參加熱鬧的地區重陽活動,看到活動中和我們三姊妹並肩而坐的合照,他們臉上也洋溢著幸福微笑。父母親堅持自家人照顧的想法,看似是子女的負擔,但也讓我做出了孝親的抉擇,感謝父母親給我能好好陪伴照護的機會,他們曾經呵護的小寶貝,會持續創造與親愛老寶貝的美好時光。
-
2024-11-12 癌症.飲食與癌症
2位肝膽名醫都推薦!51歲男得肝癌多吃「1菜」,雙側肝癌腫瘤全消失
得了肝癌也不用太喪志!醫師分享一名肝臟發現8顆肝癌腫瘤的患者,在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鏢靶治療後,雙側肝癌全部消失,迄今沒有復發的跡象。他並分享治療期間他也有多吃地瓜葉,飲食營養大大加分。接受肝癌治療並多吃地瓜葉 抗癌更有力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PO文分享抗癌飲食、抗肝癌的天然食物,他舉其新書《你可以不生病》中提到的2個肝癌患者吃地瓜葉的病例告訴大家,面對癌症除了積極接受醫學治療之外,輔以抗癌營養元素和對應的食物,有望讓癌症恢復的更好。【病例一】51歲男子去年發現肝臟有8顆肝癌腫瘤,最大的有13公分,判定為晚期無法開刀,後續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標靶治療,到今年6月追蹤檢查發現,雙側肝癌腫瘤全部消失,且治療過程中沒什麼副作用,回診時精神奕奕,男子分享治療期間有多吃地瓜葉。【病例二】一位80歲阿嬤吃了地瓜葉之後,肝癌竟神奇消失,前兩天她還回診,已經連續三次胎兒蛋白值小於6,維持正常超過半年了,她的氣色很好,現在每天都有吃一碗地瓜葉。地瓜葉有什麼營養成分?究竟地瓜葉為何這麼神奇,它有什麼營養成分?地瓜葉又稱為番薯葉,因為生命力旺盛,可隨處種植、隨時採摘,又有「過溝菜」之名。過去台灣農業社會時期,地瓜葉是養豬食材主力,多是一般清貧家庭在食用。近年來,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倍受肯定,甚至被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列為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錢政弘也解釋,地瓜葉和葉柄纖維質多,食用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營養成分還有維生素A 、B 、C、鉀、鎂、鐵、鋅、磷等,能幫助降血糖、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臟病。地瓜葉是酚類化合物的天然來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和作為抗氧化劑的潛在效用。葉子中的總酚類含量和總類黃酮含量比葉柄高十倍以上,所以葉子的營養價值很高,而葉柄則是纖維多助排便,對於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建議可以捨去葉柄硬的部位不吃。錢政弘說,實驗研究也發現地瓜葉可分離出的一種含有16個氨基酸的肽,稱Ipomoea batatas anti-cancer peptide(IbACP),即『甘藷抗癌肽』,它可以增強植物細胞壁的木栓化,木栓化後的細胞壁能夠抗物理和化學侵蝕來增強植物的防禦能力,從而抵抗病原體和環境壓力!而甘藷抗癌肽這個成分現在被認為可以透過讓線粒體凋亡的途徑,誘導和促進胰臟癌細胞死亡,有抗癌的潛力!不過他強調,地瓜葉能不能對抗肝癌還有待研究證明。對於罹患肝癌的病患,當然仍是務必接受醫學治療。換肝之父陳肇隆也愛地瓜葉而其實不只錢政弘推薦地瓜葉,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名譽院長、「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也很愛。陳肇隆過去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曾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自己在家種植有機蔬菜,如地瓜葉、茼蒿等;且每天堅持日行萬步。陳肇隆說最常出現在陳家餐桌上的菜餚,不是昂貴的餐點,而是新鮮翠綠的地瓜葉,這也是讓他充滿元氣的小祕訣。陳肇隆指出,地瓜葉生長速度快,較少蟲害,種植時不需使用殺蟲劑,相當適合居家種植,隨時可以吃到新鮮、含有豐富纖維的蔬菜。煮法簡單天然,用熱水汆燙,淋上一些蒜醬,就相當好吃。每天一萬步,加上地瓜葉等清淡飲食,讓身高182公分的陳肇隆得以維持好身材。積極治療、和平共處 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1萬人罹癌。且因台灣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增加,65歲以上癌症發生率亦逐年上升。不過現今罹患癌症也不需太悲觀,把它視為慢性病一般好好治療,與之和平共處,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參考資料】.《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1 養生.聰明飲食
他分享外籍女友手作速成午餐「找到荷蘭人高瘦的原因了」網笑:連吃兩天會哭
一名在外國唸書的博主觀摩荷蘭女友Cherryl自製一頓簡便的午餐,只有兩個夾生菜、乳酪、鮭魚和堅果的漢堡包,讓他直呼「荷蘭人又高又瘦的原因找到了」、「這麼吃難怪瘦死」。只見Cherryl切開兩個漢堡包,各加入一把芝麻葉,再用刀子為其中一個麵包抹上布里起司,放入一點核桃再淋上些許蜂蜜,就完成一個乳酪三明治。接著Cherryl再將幾片鮭魚放入另一個麵包,加上蜂蜜芥末醬,就完成了一個鮭魚三明治,博主男友直呼這個午餐非常健康。網友表示:「看起來很健康但不是很好吃」、「如果可以加個蛋就好了」、「偶爾吃一次可以,天天吃好受罪」、「這在我們這邊只能當零食吃」、「讓我連吃兩天會哭出來」、「在當地住久就習慣了」,有人認為蛋白質含量太低又高鹽,熱量雖低但營養似乎不夠均衡。漢堡、三明治營養夠均衡嗎?台北市榮欣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漢堡、炸雞等速食食材不夠多元化,且蔬菜大都選用美生菜,分量也不多,不僅纖維素的攝取不足,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也普遍不夠。在速食菜單中漢堡(三明治)算是較稱得上營養及格的食物,主菜挑選順序建議以魚類為優先,烹調以「烤」為主,接著是油量稍多的「煎」肉,「油炸」位排最後。針對「均衡飲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有明確定義:「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餐餐蔬果必須吃夠,主食以全穀雜糧為主,蛋白質來源則以黃豆為優先,接續是魚類以及蛋類。
-
2024-11-11 醫療.精神.身心
只是心情不好,一下子就會過去?季節性憂鬱症原因、症狀與緩解方法一次看
隨著季節變化,許多人發現自己在秋冬季節情緒低落、無精打采,這可能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稱為「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又稱為「季節性憂鬱症」。季節性憂鬱症是一種隨季節變化而影響情緒的憂鬱症狀,特別是在日照時間減少的秋冬季節,有些人也會在春夏感受到類似影響。如果這種情緒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別擔心,透過正確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或管理這種情緒。季節性憂鬱症的可能成因環境與生理因素秋冬季節日照時間減少,影響到體內一種叫「血清素」的化學物質,這是大腦調節情緒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當血清素下降時,情緒也容易低落。同時,日照不足可能會使褪黑激素分泌增加,使人昏昏欲睡,感到疲倦,這就是為什麼秋冬季節容易覺得提不起勁。遺傳與心理因素有些人因遺傳而對季節和光線導致的情緒變化特別敏感。此外,心裡對冬季的「預期壓力」也可能影響情緒,例如對節日或寒冷天氣的負面看法等。秋冬季節的生活型態改變,例如戶外活動、社交場合減少,也可能影響情緒。季節性憂鬱症的主要症狀情緒症狀:容易感到悲傷、失去平常的興趣,對人或事物產生冷淡,甚至感到易怒。身體症狀:胃口或體重可能增加或減少、覺得無精打采,還會出現失眠或長時間嗜睡的情況。認知症狀:可能集中力下降,難以專注工作或學習,決策也變得困難。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分院長 / 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指出,季節性憂鬱症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症狀輕微,僅感覺季節變換時情緒稍受影響,而有些人則可能嚴重到需要專業的協助。若你有類似症狀並已影響生活,建議前往身心科門診或洽詢心理諮商,讓專業人員協助你度過這段困難的時期。如何應對季節性憂鬱症?1.光照療法秋冬日照時間短,光照療法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它利用特殊燈具模擬日光,幫助提高體內血清素濃度。每次照射約 30-60 分鐘,改善憂鬱情況。2.運動與飲食運動是自然的情緒調節器,運動時釋放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可以幫助緩解憂鬱症狀。秋冬季節若不便進行戶外活動,可選擇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此外,增加維生素 D(例如透過補充魚肝油或多曬太陽)和 omega-3 脂肪酸的攝取,對維持穩定情緒也有幫助。3.心理治療對於一些人來說,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改變對季節性憂鬱症的負面思維模式。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協助,學習新的應對技巧,改善生活態度。4.藥物治療在症狀嚴重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短期使用抗憂鬱藥物,處方必須由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後開立。藥物治療有助於調節情緒,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5.其他自我照護建議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自我照護方法也能幫助改善季節性憂鬱症,例如建立規律的作息、培養嗜好、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等,這些都有助於提高情緒穩定度。季節性憂鬱症的常見誤解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分院長 / 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提到,許多人對季節性憂鬱症存有一些誤解,認為這只是小情緒,隨著季節過去就會好轉。然而,季節性憂鬱並非簡單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真實的情緒困境。若情緒困擾持續超過數週,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便應該尋求專業幫助。如何幫助身邊季節性憂鬱症親友?如果你身邊有人正經歷季節性憂鬱,我們的建議是,可以多邀請他們參加戶外活動,讓他們感受到日光和新鮮空氣的幫助;傾聽並理解他們的感受,而不是急著指正對方要「振作起來」。若他們的情緒狀況未改善,建議他們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或陪伴他們至身心科就診。季節性憂鬱症並不是無法改善的問題。透過專業的幫助和適當的自我照護,能有效緩解其帶來的情緒困擾。若您或親友有類似症狀,請尋求專業協助,讓自己在每一個季節都能保持穩定、積極的心情。(本文獲「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授權,原文連結)關於「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於雙北地區共有 4 家診所,提供心身並進的全面性身心健康照護服務,包含心理諮商、遠距諮商、身心科門診與 Deep TMS 深部經顱磁刺激,並提供民眾數位化的預約管理系統,可隨時洽詢、掌握門診、諮商時程,不受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能照顧身心。
-
2024-11-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生魚片時,哇沙米到底可不可以攪入醬油?專家解惑
吃生魚片時哇沙米到底可不可以攪入醬油,台灣常吵個不休。常聽到有個說法,在日本吃生魚片食如果照台式習慣將哇沙米攪在醬油裡,是很失禮的事情。其實就算在日本人眼中,也沒那麼嚴重,根據日本網路調查,贊成分開的占53%,贊成攪在一起的占47%,所以其實兩派都有,不像許多台灣人所描述的那樣罪大惡極。否則日本市面上也部會在賣調好的哇莎米醬油了。但是,日本人認為攪在一起方便是方便,分開沾確實有以下好處:1. 山葵辛味的強度考量山葵的辛辣味容易揮發,如果攪入醬油,那個辛辣清香的味道確實會比較快速地減弱。我認為台日差異最大的是,這個前提是使用真的山葵磨出的哇沙米而言,如果是用台灣最常見的便宜貨的哇沙米,那根本不是真的山葵磨出來的,而是用西洋辣根與香料調配出來的,用了香料反倒感覺不出揮發與否的差異了。2. 妨礙味覺組合在日本料理裡,哇沙米是一種藥味,負責提味、添加料理色彩且帶出風味用,但是藥味不只一種,講究的還有生薑、柚子、胡椒、山椒、蔥、山芹菜、紫蘇等等,可以搭配不同的食材進行口味的轉換,如果醬油加好哇沙米之後,就難以搭配其他藥味了。3. 美感問題日本人飲食間特別注重美感,醬油碟子內有哇沙米的殘跡,對日本人來說是不美的事情。關於這點韋恩有深刻感受,之前與日本同事同桌吃飯深受震撼,因為在用餐後,日本同事會把魚骨在盤內整齊排好再蓋上餐巾紙,與台灣人恐怕會把魚骨、骨頭大喇喇留在桌面上大異其趣。雖說不管怎麼用哇沙米與醬油都有其道理,但是能多了解一點別人的飲食文化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1 失智.像極了失智
75歲退休警官父突拒絕女兒一家來訪 她進屋驚見「滿地瓶裝水」原因超心酸
隨著父母年紀漸長,做子女的免不了越來越多的擔心與提醒,但有時候反而會讓老人家覺得自己被當成小孩,因此發生爭執的情況並不少見。根據日媒報導,一名44歲的女兒突然被75歲的老父親告知:「不要再來家裡看我了!」背後原因令人心酸。擔心老父親卻被罵:別看不起我!當事者是化名清水加代的44歲女士,她表示自己和父母家距離30分鐘車程,母親過世之後,就剩下75歲的父親獨居。父親是名退休警察,每月有22萬日圓的退休金(相當於4萬6千多元新台幣),但就算不缺錢,加代還是十分擔心父親日常的生活,畢竟過去都是由媽媽包辦家務事。但是父親總是會生氣的告訴她:「我自己可以,別看不起我!」加代只好用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去父親家裡,希望藉由孫子的童言童語緩和父親的情緒,像是邊帶著孩子玩鬧邊觀察父親家裡的冰箱,趁機會確認他平日裡的飲食是否正常。打開父親家門,屋內的景象讓她驚呆了然而,後來就算帶著小孩子去探訪,父親也不再接受了。加代表示父親突然變得非常封閉,雖然還是會講電話,但他告訴加代如果來他家要提前通知,甚至又改口說:「絕對不要過來我家!」後來加代的丈夫也非常擔心,表示很久之前曾經有外人寄居在父親家,萬一又發生這樣的事情就不好了。這讓加代第二天沒有事先告知就前往父親住處,當時她按了門鈴沒人回應,於是拿出備用鑰匙打開父親家門,走進屋裡時她就已經做好被父親責罵的心理準備,但無論如何她都想確認家裡沒有任何異常狀況。加代發現客廳裡到處都是塑膠瓶裝水,有些甚至還裝在超市的袋子裡,數量對一名獨居老人來說並不合理。後來父親坦言,每次他去超市時都會忘記家裡是不是有水,就這樣一直買回來越積越多。而且最近非常容易生氣,有時甚至會想打人,害怕自己有天會對孫子動手,所以才會要加代一家別再來探望他了。加代告訴父親這可能是失智症,父親又開始生氣說:「我不可能得癡呆症!」幸好加代後來說服了父親去醫院做檢查,父親被診斷出患有早期失智症。未來四分之一的老人可能面臨失智事實上,日本政府資料顯示,失智症在75歲至79歲的比率是13.6%,80歲至84歲是21.8%,85歲至89歲則高達41.4%。如果每個年齡層的失智症盛行率增加,預計到2040年將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 而在台灣,衛福部於民國109年至112年進行調查,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結果為7.99%,也預估未來失智人口有逐年攀升的趨勢。雖然長輩聽到自己可能患有失智症時,第一個反應都是抗拒、不安甚至生氣,但其實及早發現與治療,就能減緩失智惡化的情況,而家人的支持可以協助他們邁出第一步。
-
2024-11-11 醫療.骨科.復健
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 醫揭年長者骨鬆釀髖部骨折死亡率達36%
骨質疏鬆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預估2050年時,有50%以上髖部骨折會發生在亞洲,目前台灣骨折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世界第九。骨質疏鬆容易造成髖部骨折,後續可能導致病人臥床、行動受限、肌力萎縮,甚至引起反覆感染相關併發症,死亡率極高,骨鬆可謂是年長者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達14%到36%。人體骨骼肌肉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當出現腰痠、背痛、關節痛等症狀時,骨質疏鬆可能已悄悄上身。骨質含量(骨本)是未來年長骨折風險的關鍵,一般人骨質密度在20至30歲會達到高峰,35歲後便逐年流失,尤其是停經婦女骨質密度流失速度會更快。如果骨本不足,仍有機會可以彌補到接近正常水準。年輕時,應注重「飲食」與「規律運動習慣」,可建立較佳的骨密度,降低未來十年骨折風險。飲食以「均衡」為基礎,運動可從事如水中行走、自由車等「阻力運動」和「肌力訓練」,能增加骨質生成,加上適當日曬幫助身體產生維生素D,強化腸道對鈣的吸收,加速骨骼再造。骨質疏鬆可視為一種慢性病來維護保養及預防,並盡可能減低風險、長期共存。「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提前更年期的女性,或體重過輕、曾經骨折、服用高骨鬆風險藥物如類固醇、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免疫疾病、慢性腸胃道疾病、腎臟病、血液透析患者等,可考慮接受骨密度檢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症者」應定期每半年到一年接受骨密度檢查追蹤,且應在飲食與運動、西醫治療上妥適的配合,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降低骨折及後續併發症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1 焦點.健康知識+
糖是胰臟癌元兇?中研院研究被過度解讀?醫透露一結論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標題「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但中研院當時公開的新聞稿中就已經提到「過往研究只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傳言「首度證實」為易誤導的說法。 (2)中研院新聞稿還提到「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傳言「元兇」的說法誇大、易造成誤解。 (3)中研院的研究包括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但都不是人體實驗,專家建議,像這樣還不是人體臨床實驗的研究結果,民眾不必恐慌、也不要不當一回事,當作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管有無胰臟癌家族史、有無糖尿病,都應該飲食減糖、以利健康。網傳「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等相關影片及文章,提到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胰臟癌其實和糖有關係」,餵給實驗鼠高油高糖,發現胰臟細胞會產生DNA損傷,國人飲食應儘量少糖、比較能減低胰臟損傷的程度。但專家表示,糖代謝異常、糖尿病、胰腺癌,醫界已知三者之間本來就有關係,中研院的研究進一步鞏固因果、細節,專家提醒民眾,一般人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 KRAS 基因異常,但能夠很明確知道是不是患有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應該更加特別小心糖的控制,因為如果又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則高糖飲食在動物研究中發現會加重影響性、增加風險,糖尿病患在無法確知是否帶有 KRAS 異常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管知不知道、有或沒有 KRAS 異常,都能減醣飲食,不但有利控制糖尿病、降低可能的胰臟癌風險,也能兼有預防其他的共病,像是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以及肥胖等等的效果。 中研院證實糖是胰臟癌元兇? 原始謠傳版本: 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樣的報導影片與訊息: 查證解釋:傳言報導提到「黑老鼠動物實驗模擬人體,一組是實驗組、一組是對照組,實驗組吃高糖高油」,而 MyGoPen 查詢中研院官網「預防癌中之癌「胰腺癌」找上門 少糖就對了!」則提到研究團隊採集、檢驗四種細胞,分為罹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未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這些病患的未癌化正常胰臟組織、以及鄰近胰臟的小腸組織交叉條件共四組。 中研院新聞稿提到細胞實驗、傳言版本提到動物實驗,相關內容過於簡略、跳躍,MyGoPen 查詢該論文 2019 年登載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的原始出處「高血糖透過關鍵酶的 O-GlcNA 酰化引發核苷酸失衡並誘導胰腺細胞中的 KRAS 突變」,並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 中研院團隊一系列相關研究 之前之後都曾發表柳朋馳表示,中研院的研究先從細胞實驗開始,從胰臟癌患者取得細胞組織,再分成二組,一組合併有糖尿病、一組則沒有糖尿病,然後去看這兩組裡面的細胞訊息、基因段,哪些地方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會導致不一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是跟本身患有糖尿病有關,發現糖尿病組的胰臟切片中,DNA 損傷明顯多於非糖尿病組,而小腸切片則沒有差異。 醫界早知糖尿病與胰臟癌有關 中研院進一步證實「糖」是關鍵原因 柳朋馳指出,就像中研院自己在新聞稿中公開說明的一樣,過去醫界已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是因果並不清楚,而這個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以胰腺癌患者的檢體為實驗標的,KRAS 基因突變卻只發生在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正常胰臟細胞內,可以明顯觀察到基因組受損,幾乎 94% 的檢體裡都能發現有致癌 KRAS 基因突變,但其他組的細胞卻沒有。此外,研究團隊也在正常的胰臟細胞中使用高濃度劑量的糖,發現處在高糖環境的胰臟細胞,基因組複製、修補過程中,易發生錯誤、良率大幅降低而最終可能導致胰臟細胞癌化。中研院的研究團隊為了證實上述的結果,又進行小鼠實驗,餵食高糖、高脂飲食變成糖尿病,然後收集胰臟、小腸、結腸、肝臟、肺臟和腎臟的組織樣本,發現糖尿病組的小鼠優先(preferentially )促進胰臟 DNA 損傷。MyGoPen 查詢發現該研究團隊在更早之前的 2015 年也曾發表抗體 IL-17RB 證明可減緩胰臟癌的轉移,而之後也於 2022 年發表了「胰臟導管腺癌中葡萄糖代謝與 KRAS 突變的相互作用」進一步的回顧性相關研究。 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並非人體 可供參考但不用過度恐慌 柳朋馳指出,人體的細胞拿出來在實驗室進行,這樣的細胞實驗已經不是人體內的生物環境,而動物實驗並不是人體,人體相較於實驗鼠畢竟複雜太多,民眾不用因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結果而恐慌,但是也不能說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就對一般民眾就沒意義,比較持平、正面的態度是將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研究結果,作為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用誇大聳動、也不要不當一回事。 柳朋馳進一步解釋,就像該論文於摘要的結語中提到「將糖代謝與包括胰臟細胞基因突變的基因組不穩定性聯繫(link)起來的直接證據尚未確定」,就像很多研究論文都會在語末提到「尚待更多研究佐證」,這些都是學術文獻的常用語,就是醫學界仍須繼續努力的意思,柳朋馳以 AGE 為例,醫學界已知高血糖會導致「進階性的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emic End Product,AGE) 累積,2020 年國際上曾有研究將有 KRAS 基因缺陷的實驗鼠分為三組,第一組不餵高糖分、正常健康的食物當作對照組,第二組餵高糖分食物,而且還會再給藥物,讓 AGE 抵消、下降,第三組則是給高糖食物、不給藥。動物實驗常用AGE 人體卻不好用 12 周後解剖發現,第一組正常飲食組的雖然有 KRAS 的基因異常,但發生胰臟癌的機率只有 8% 左右;第二組高糖但因為有給藥,胰臟癌比例大約 25% 左右,而第三組高糖沒給藥的最嚴重、高達 75%,這項研究透過動物實驗很清楚地提醒人類,如果本身有 KRAS 基因異常,就代表已經具有一定的風險、最好不要高糖飲食,即便吃藥控制會有幫助、但是風險還是很大,KRAS 加上高糖飲食會有 1 加 1 大於 2 的影響效果。 柳朋馳指出,上述研究夠淺顯明確的在動物實驗看到高糖飲食、AGE、胰臟癌的關係,但是 AGE 至今仍然不是臨床上糖尿病患的常規檢查項目,因為很多的研究發現 AGE 很難找出一個明確的切點,超過哪個數值糖尿病的風險會到多高,AGE 有相關性、但卻不是一個確效好用的指標,所以 AGE 常用在動物研究,時間短易操作、容易比較數據高低,但是一到人體就無法突破、還沒辦法找到作為疾病診斷標準的方式。從 AGE 的例子就能知道,動物實驗的結果和人體的距離很難說到底是多少。柳朋馳解釋,中研院的論文研究、媒體的轉載報導,加起來可能會讓民眾眼花撩亂、難以理解,其實結論可以簡單說明為:醫界已知糖尿病族群比非糖尿病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本來就會比較高,而中研院的研究證實糖尿病的族群如果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又吃高糖飲食,則在動物研究中發現又會加重影響性。但是一般民眾、或是糖尿病患通常不會去驗 KRAS,都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KRAS基因異常,即使知道有胰臟癌家族史的人,也未必都是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的基因異常還包括 BRCA1、BRCA2 等,所以實務上對民眾而言,第一道關卡就是有沒有糖尿病、這個問題民眾自己會知道,有糖尿病的人,就要特別小心 KRAS 基因異常的問題,KRAS 會讓糖尿病人雪上加霜;而沒有糖尿病的一般人,包括衛福部、醫師們的衛教建議也是低糖飲食,不管有沒有糖尿病、甚至不管有沒有 KRAS 基因異常,通通都低糖飲食準沒錯。 柳朋馳從流行病學解釋,有糖尿病的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就跟肥胖的概念一樣,吃糖就容易胖、胖就容易罹患胰臟癌,或許民眾會疑問,難道避開高糖、就不會有胰臟癌嗎?答案也不是,柳朋馳強調,包括胰臟癌在內的各種癌症都是多重因素的,只是既然知道高糖飲食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而且是可以人為控制的,那就盡量避開高糖飲食、以免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所以傳言標題「元凶」 說法太過武斷,糖可以說是「影響因子」,元凶指的是主要的兇手,其他不重要,但事實上一大堆因素都有關係,例如上述第一組實驗鼠,即使正常飲食、也因為帶有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風險仍有 8%,所以並不是只要做到低糖飲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就可以完全避免風險,傳言「元兇」的說法易誤解。結論 包括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衛教內容中都提到,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證實胰臟癌的發生原因,但是已知有高風險因子,包括肥胖、高脂飲食,或是 BRCA 基因突變的癌症家族史,或是糖尿病病患等等。此外,中研院在該研究發表的新聞稿中提導「過往研究只知 80%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由上述資料可知,後續相關報導、傳言版本「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元兇」、「首度證實」等說法易誤導。 專家也表示,如果糖代謝異常是一,糖尿病是二,胰腺癌是三,醫界已知二和三有關,而一和二有關也是一般民眾都知道的,中研院的研究則是進一步證實、確認一和三之間的關係,一可以說成是三的原因、關鍵原因,但傳言說成「元兇」、「首度證實」過於誇大、武斷,易造成民眾誤解。衛教資源: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知識館 - 胰臟癌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0/research.html)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不好,應該少吃米飯、多吃肉類蛋白質嗎?
Q:吃很多糖的人,得糖尿病的機率會變高?A:過多精緻澱粉、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雖會增加糖尿病的機率,但是碳水化合物不足會導致頭暈頭痛,影響睡眠品質;另過量攝取紅肉、蛋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特別是含糖飲料果汁、加工食品,如精製麵包及蛋糕,因這類食品熱量高、易增肥,肥胖會導致胰島素阻抗,血糖就會逐漸升高而發生糖尿病。Q: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不好,應該少吃米飯、多吃肉類蛋白質?A:糖友飲食不建議以蛋白質完全代替,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和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碳水化合物,反而有助控糖。建議選擇優質蛋白質,如板豆腐、魚肉、雞胸肉、雞蛋,低GI值的全穀雜糧,如十穀米、糙米、燕麥、地瓜。大量吃紅肉會造成血脂肪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貿然減少碳水化合物(如米飯),則可能有低血糖危險,尤其第一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患,恐導致酮酸中毒。建議均衡飲食,進食順序先吃蔬菜與蛋白質,最後再吃碳水化合物。Q:吃麥片可以降血糖?要吃哪一種麥片?A:麥片有較多膳食纖維和營養,GI值較白米低,所以麥片能讓升糖速度較緩慢,但不能說麥片有降血糖的效果。燕麥片屬於全穀雜糧類,攝取3湯匙燕麥片,相當於吃下1/4碗白飯,一樣會升高血糖。建議吃麥片搭配蔬菜和蛋白質,減緩血糖吸收。此外,沖泡燕麥粉或喝燕麥奶也會造成血糖上升,建議選沒有加工的燕麥片為宜。傳統燕麥片未經精細加工,富含纖維,消化和吸收速度比較慢,需經烹煮食用,GI值較即食燕麥片更低,為糖友首選。其他如原味燕麥和藜麥也是低GI的穀物,糖尿病患應選擇低GI的麥片,並且避免添加糖或其他高GI成分的加工麥片。Q:抗性澱粉(例如冷飯)、糙米飯比較不會讓血糖升高,就可以多吃一點?A:抗性澱粉又稱為難消化澱粉,是難被小腸吸收,需在大腸中被微生物分解為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鏈脂肪酸,因此不會造成血糖大幅上升,熱量也較低,常見來源為冷飯、冰地瓜。冷飯中不只有抗性澱粉,還有易分解和吸收的一般澱粉,過量還是會造成血糖過高,因此仍需控制攝取量。除了考量澱粉特性以外,還需控制總攝取量,建議要穩定血糖,一餐不應攝取超過八分滿碗澱粉量。Q:糖尿病患盡量吃使用代糖的甜食?每一種代糖都可以吃嗎?A:糖尿病患者適當使用代糖取代精製糖是可以的,能避免血糖波動,但不能因此盡情吃使用代糖的甜食,還是要適度。有研究顯示,有的代糖會造成體重增加,或引發心血管問題,顯示代糖的食用安全性還是需要長期觀察。市面上常見的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藻糖醇、醋磺內酯鉀及蔗糖素都可以吃,但仍應注意每種代糖的使用量和身體反應,避免長期過量攝取代糖,對「甜」產生依賴性。糖醇類代糖攝取過量會影響腸道滲透壓,造成水瀉問題;人工甜味劑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孕婦要特別注意代糖攝取量;苯丙酮尿症病人不能攝取阿斯巴甜類代糖。建議糖友應控制每日總醣量,以開水或無糖飲料為主。Q:坊間傳言喝秋葵水可降血糖?A:研究顯示,增加餐食中的秋葵攝取有助血糖控制,但食藥署指出,目前無證據支持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尤其在家泡製的秋葵水恐有衛生問題,除有農藥殘留疑慮,久置的秋葵水也易滋生細菌。另外,腎臟病友恐無法代謝秋葵中的鉀離子,建議喝秋葵水前,應先和醫療人員討論。食藥署提醒,秋葵屬於食品並非藥品,無法取代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目前多數秋葵相關研究都是動物實驗,缺乏人體臨床試驗。諮詢/衛福部台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謝雅湄、營養師林淑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子源、營養師劉彥鈞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檢測不可少!診斷糖尿病前期3至5年內 25%恐成為糖尿病患者
三餐不正常、肥胖、情緒壓力、營養失衡、人口老化等,都使人陷入「高血糖」危機,一旦罹患糖尿病,與洗腎的距離就會快速拉近。醫界近年雖不斷推動「三多一少」的糖尿病自我檢測症狀,但通常有三多一少症狀時,血糖都已「不可逆」,而糖尿病前期大多以「無症狀」出現,醫師建議,40歲以後,每個人都應該做血糖檢測,可在糖尿病前期即開始控制,透過飲食運動控制,幫助血糖逆轉。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多已是嚴重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突破6億人。國衛院調查,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過去約落在10%,2019年時已破11%,且持續攀升,目前粗估糖尿病人口約有230萬人,且不包含「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人體的血糖變化,難透過症狀即時反應,雖然醫界不斷宣導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症狀,吃多、喝多、尿多,加上體重減少,但當三多一少症狀出現時,通常都已是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臨床上見到許多高血糖患者,生活中幾乎是「無症狀患者」,也讓國人對於血糖的變化毫無病識感。高血糖對於血管的傷害極大,血液因糖分過高變得濃稠,血流不像過去可以順利運行,輸送氧氣、營養等效率變差,高血糖者容易感到疲憊、口乾舌燥,血管分布密集的器官,如腎臟、眼睛、腸道等功能皆會受到影響。而且高血糖也會讓血管壁上囤積多餘的膽固醇,增加血管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未因年紀而放寬。糖尿病的定義為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血糖在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在6.5以上。此時,血管通常已出現不可逆的傷害,需要靠藥物並搭配控制飲食運動,降低高血糖導致併發症的風險。近年健康檢查盛行,不少人血糖雖高,但未達糖尿病數值的標準,此時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其數值為空腹血糖在101到125mg/dl間、飯後血糖在141到199mg/dl間、糖化血色素為5.7到6.4間。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且身體已經快要控制不了血糖變化,若不控制飲食生活習慣,據統計,約有25%的機率會在3到5年內,成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罹病風險因子中,有一項是「年紀」,年紀愈大血管的彈性愈差,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林嘉鴻說,目前定義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沒有因年紀差異,給予年長者較寬鬆的數值,血糖愈高,對於器官的影響是絕對的,血糖能降到正常值,愈能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前期還不需用藥,首要積極做飲食控管。若透過健檢等方式,得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嘉鴻表示,第一時間還不須用藥,但要「積極」做飲食控制,少糖、少油、少澱粉,以低升糖指數(GI值)的食物為主,主食可以從白米飯改為全麥穀類,多吃纖維高且低糖的蔬果,如番茄、花椰菜等。不過,現在的食物「地雷」太多,像蔬果汁看似少糖少油,如果加到高糖分的水果,如鳳梨、芒果,一杯蔬果汁也可能成為「控糖殺手」。低GI食物多是纖維高、低加工、非精緻類型。GI值是指食物吃下肚後2小時,血糖上升快慢數值指標,以0到100作為呈現。民眾常會誤以為低GI食物就是「熱量低」,事實上不然,低GI食物是指人體吸收較慢,不易讓人體血糖快速飆升的食物,不代表熱量低,例如一小條蒸地瓜,熱量如同一碗白飯。低GI食物通常是纖維高、加工程度低、非精緻食物,烹調方式是用蒸、煮、烤,需多咀嚼的食物。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飲食控制三到六個月,血糖絲毫沒有下降,此時就要考慮用藥;如果用藥後血糖恢復到正常值,是有機會擺脫糖尿病,但後續的飲食控制仍需要持續,暴飲暴食、高油高糖仍會讓血糖再次飆高。他也提醒,年過40歲,應每年定期做血糖監測,特別是家族內有人有三高、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者,都屬於糖尿病高風險對象。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避免洗腎的護腎飲食
「林醫師怎麼辦?腎臟科醫師要求我增加體重,但飲食要限制蛋白質、鈉鉀磷不能過量.....」髮型設計師秀芳遞給我一張檢驗報告,原來是因腎臟病變造成蛋白質尿。「低蛋白飲食」更貼切的說法是「適量且優質的蛋白質」;足夠的熱量攝取,也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飲食的重點,能延緩腎臟惡化、維持良好體力,避免步入洗腎人生。泰式蝦子&豬肉辣味冬粉沙拉(3人份)冬粉提供熱量,低鉀蔬菜洋蔥與香菜等皆可提味,以減少高鈉醬料的使用,尤其洋蔥還是強效的抗氧化劑。這道料理多選低鉀蔬菜,幾乎毋需汆燙油炒。而一般泰式涼拌常用的小番茄,因含高鉀改以低鉀水果鳳梨取代。食材:冬粉180克、蝦子9隻、白洋蔥140克、紫洋蔥150克、鳳梨200克、青蔥1支、小黃瓜2條、香菜2支、腰內絞肉50克、辣椒1支醬汁:鹽適量、椰糖或砂糖2大匙、魚露1.5~2大匙、檸檬汁2大匙作法:1. 冬粉用冷水泡約5分鐘,泡軟後剪成容易吃的長度。蝦子頭部切掉、去泥腸,白洋蔥切小丁,紫洋蔥切長條狀,鳳梨切丁,青蔥切花。2.平底鍋開中小火,倒入橄欖油。先加入白洋蔥丁,炒至呈透明後放入豬絞肉、辣椒,青蔥及香菜的莖,炒到絞肉熟後即熄火。可加一小匙的醬油,增添醬香。3.準備另一鍋滾水,放入冬粉,煮到呈透明後即撈出,接著放入蝦子氽燙一下。4.大碗放入作法2及和作法3。再放入紫洋蔥、鳳梨及香菜的葉,接著撒入調味料拌勻。●作法3的冬粉從熱水撈出後,放入清水中洗去黏液,瀝乾水分取出,口感較爽口。蘋果&藍莓豆漿奶酪(2人份)選擇低鉀且低GI的蘋果與藍莓,一般水果奶酪是水果與牛奶的混合,但因乳製品屬高磷食品,因此以黃豆製品豆漿取代牛奶,僅以少許鮮奶油打發成的油霜裝飾。食材:蘋果105克、藍莓100克、吉利丁2片(每片2.5克)、無糖豆漿200毫升、白砂糖適量、鮮奶油50克作法:1. 蘋果豆乳酪:蘋果切小塊與100毫升豆漿混合,以調理機攪打成泥狀。接著放入鍋中,開小火稍溫熱後放入一片泡軟的吉利丁,攪拌後確認吉利丁全部融化,即可倒入模型中(1/3份量),接著再放入冰箱冷藏使其凝結。2. 藍莓豆乳酪:作法同上。從冰箱拿出作法1模型,倒入至2/3份量,再放入冰箱使其凝結。3. 取鋼杯放入鮮奶油,用攪拌棒將鮮奶油打發。4. 將作法2從冰箱取出,並加入打發鮮奶油,擺上新鮮的藍莓及薄荷。台式什錦炒米粉(4人份)米粉、冬粉、米苔目及粄條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低蛋白澱粉類主食。透抽、豬里肌肉提供優質蛋白質,至於高鉀食物,如胡蘿蔔、香菇甚至芹菜都需先汆燙去鉀,同時搭配低鉀蔬菜高麗菜與超級護腎食材黑木耳。食材:米粉250~300克、豬里肌肉或腰內肉80克、高麗菜250克、紅蔥頭6粒、蒜苗1支、透抽120克、黑木耳100克、胡蘿蔔150克、香菇3朵、芹菜1支、醬油2大匙、烏醋&白胡椒粉適量作法:1. 豬里肌肉切絲、各種蔬菜切絲、透抽切花、香菇泡水切薄片、芹菜拍扁切末。將高鉀食材如胡蘿蔔、香菇及芹菜等先氽燙。2. 鍋中加水,水滾後倒入適量油及鹽,接著放入米粉,氽燙約1分鐘即撈出瀝水,並加蓋燜軟(不需煮熟)。3. 平底鍋放一大匙橄欖油,開中小火,放入紅蔥頭炒至微金黃色,取出備用。4. 平底鍋加入少量橄欖油,放入胡蘿蔔翻炒,接著放蝦米、香菇、肉絲炒香。蒜白接著下鍋,高麗菜絲放入繼續拌炒。5. 放入約一碗的水煨煮,待水收乾約一半後倒入醬油調味,接著放入蒜綠、透抽及作法3的紅蔥酥及油,稍微翻炒,最後放入米粉吸乾湯汁。6. 起鍋前放入芹菜、灑幾滴烏醋及白胡椒粉,更添風味。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身材纖瘦的人不會罹患糖尿病?吃藥、打胰島素久了就得洗腎?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球糖尿病人口不斷增加,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的糖友超過250萬人,且每年以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而併發症多的糖尿病也長期位在國人十大死因之列。關於糖尿病有不少迷思,也不斷有新的研究指出生活飲食習慣與糖尿病的關係,當被醫師宣告處於「糖尿病前期」,又該如何扭轉血糖危機?Q:體態纖瘦的人比較不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A:體重與第二型糖尿病沒絕對關係,但是有相對關係。雖然肥胖的人罹病的機會高,但是瘦的人如果飲食習慣不正確,仍然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體態標準卻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和基因、生活方式或是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Q:糖尿病患吃藥、打胰島素久了,會走向洗腎?A:造成洗腎的原因很多,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長期控制不良為導致洗腎的最大原因。吃藥跟打胰島素的目標都是希望能把血糖控制好,只要願意與醫療團隊好好配合,搭配理想藥物治療與合適的飲食及運動控制,可以降低最終腎衰竭洗腎的機率。Q: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一旦開始吃藥打針,一輩子就無法停藥了?A:第二型糖尿病友的藥物與胰島素針劑增減,最主要還是要依照病友身體的情況來調整。如果在正確的醫囑下服用藥物與施打胰島素,搭配合適飲食與運動控制,能慢慢將醣化血色素降低到6.0以下,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逐步減少藥量;也有少部分比例的患者,在改變生活型態與減重之後可以完全停藥。不過,停止藥物使用之後,還是要定期規律檢查血糖。提醒糖友不要隨意停用藥物,以免控制不良的血糖影響身體健康,建議要依照醫療團隊的指示服用與調整藥物,對自己的健康才有保障。Q:糖友嚴格控制飲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和甜食,就可以不用吃藥?A:糖尿病友吃藥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身體調整血糖的功能,藥物是幫手不是敵人。糖尿病友藥物的調整,必須仰賴每三個月抽血檢驗醣化血色素來調控。如果醣化血色素控制良好,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能減少或是停藥。糖尿病是個需要長期控制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控制也非常重要,可與醫療團隊中的醫師和營養師討論。Q:如果不小心吃了太多醣分,只要增加藥量就可以穩定血糖?A:糖尿病口服藥物的種類繁多,有長效型與短效型,每一種發揮藥效的時間不一定,作用機轉也不同。如果患者自行在大餐後增加藥物份量,在不了解藥物作用的情況下,可能造成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是吃加倍的藥物就可以放心吃大餐,病人萬萬不可擅自調整藥量。糖尿病友還是建議定時定量的飲食與規律服用藥物,才是控糖最大的重點。Q:糖尿病患只會有高血糖問題,不會有低血糖問題?A: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的問題為最多,但是也有少部分第二型與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低血糖的情況。發生的原因最常見於感染、心肌梗塞、中風等等狀況。除了身體出狀況外,也有可能是服用過量的降血糖藥,或是施打過量的胰島素。口服藥物與胰島素注射劑量與時間都必須正確,如果發生低血糖的情況,要找醫療團隊了解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另外,也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經常測量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變化。提醒糖友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因為工作忙碌或刻意減肥,造成血糖不穩定而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糖尿病不是絕症,只要能找到優秀的醫療團隊(醫師、糖尿病衛教師、營養師、藥師),定期抽血檢查血糖與肝腎功能之外,每年固定做眼底攝影檢查與足底神經學檢查,搭配上腹部超音波、心電圖與肺部X光,合適的藥物與飲食運動控制,還是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諮詢/林信佑診所院長、桃園市糖尿病共照網醫師林信佑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即便你吃得很健康也沒用?研究揭做不到一事讓糖尿病風險增
今年一項研究發現,即使你自認飲食健康,但若睡眠少於六小時,就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這項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證據,顯示充足的睡眠對預防第二型糖尿病非常重要。研究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神經科學家Diana Aline Nôga博士表示:「過去的研究,包括像我們這樣的世代研究(cohort study)和實驗性研究,都發現睡眠時間過短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而且,即使是飲食健康的族群,睡眠不足仍與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存在關聯。作者分析英國生物銀行(一個生物醫學資料庫)中,2006年至2010年間蒐集的24萬7000人數據。根據參與者的睡眠時間(七到八小時、六小時、五小時或三到四小時)分為幾組。研究人員也分析了這些人的飲食習慣,並從零(最不健康)到五(最健康)的等級進行排名,排名方式包括是否經常吃紅肉或加工肉類、水果、蔬菜和魚類。此研究追蹤時間達12.5年,最後發現,對於每天睡眠少於六小時的人來說,健康飲食無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此研究的侷限性,包括研究對象只有白人,並且沒有研究特定的飲食計畫(如地中海飲食、限時進食法)與睡眠和糖尿病的關係。克利夫蘭診所睡眠障礙中心主任、神經病學教授Nancy Foldvary-Schaefer說,睡眠、飲食和運動共同構成健康的基礎,如果睡眠不足或品質差,光靠飲食和運動無法達到最佳效果。而且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中樞系統疾病都與睡眠不佳有關。雖然許多人認為睡眠不足時可以發揮最佳狀態,但她說:「只有1%到2%的人天生需要較少的睡眠。」走路快一點 胰島素更能正常運作在步行時加快速度,可以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科學家說,這是因為運動強度會對胰島素產生影響。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發現,以每小時四公里以上的速度行走,可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且步行速度每增加一公里,風險就會降低9%。研究人員分析1999年到2022年間來自美國、日本和英國50萬8121名成年人的數據,發現走路速度每小時3-5公里的參與者,無論行走時間長短,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15%;另外,相較於慢速步行,每小時走5-6公里的參與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降低24%。為何更快的步行速度能降低糖尿病風險?主要與調節體內血糖的胰島素有關。哥倫比亞大學身體活動和流行病學博士後研究員Benjamin Boudreaux表示,增加身體活動的強度(例如加快步行速度)可以透過肌肉吸收血糖,而不是在血液中吸收,能避免血糖升高,幫助胰島素正常運作。另外,步行速度也可做為一個人整體健康狀況的指標。耶魯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教授Mireille Serlie說,「步行速度快,表示整體健康狀態良好,身體通常有更好的新陳代謝。」她建議每個人都記錄自己的步行速度,提高健康意識,無論是透過跑步機、智慧型手表或計步器,光是記錄自己走了多長時間或多遠,就是好的開始。早餐早點吃 降低糖尿病風險一項研究發現,早點吃早餐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指出,較早吃早餐(通常在上午8點前)的人,比在9點後才吃早餐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低;研究同時也發現,晚餐吃得較晚的人(尤其晚上9點或10點之後),比晚餐吃得早的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研究由西班牙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進行,作者Anna Palomar-Cros博士與團隊分析了法國大型研究103,312名成年人的數據,其中近80%是女性,平均年齡約43歲。研究他們前兩年的用餐時間和頻率,記錄在24小時飲食紀錄裡。經過平均七年的追蹤後,研究人員分析用餐時間、次數和隔夜禁食時間,是否與第二型糖尿病有關。研究過程中,963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這些人的飲食紀錄與其他未罹病者明顯不同。習慣在上午9點後吃早餐的人,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明顯較高;此外,早一點吃晚餐的人,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略低。至於較長時間的夜間禁食(當天的最後一餐和隔天第一餐之間)對糖尿病風險的影響, Palomar-Cros說,夜間禁食要超過13小時,且早餐必須在8點以前吃,才能降低糖尿病發病率。這顯示有些人在進行間歇性斷食時,直到隔天近中午才進食,無助於糖尿病的預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9 醫療.心臟血管
每早一杯拿鐵?研究:女性喝太多牛奶 患心臟病風險增21%
也許是時候改喝豆漿或燕麥奶了?最新研究顯示,女性攝取愈多牛奶,罹患心臟病風險愈高,男性則不然。根據8日發表於BMC Medicine期刊的最新研究,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女性大量飲用乳製品,可能會增加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男性則不會。研究人員查看約6萬名女性和4萬名男性數據發現,在女性中,與每天喝0.5杯(100毫升)相比,每天喝2杯牛奶(400毫升),罹患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5%,每天喝3杯風險增加12%,每天4杯風險則增加21%。急性心肌梗塞風險也相似。星巴克一杯大杯拿鐵的牛奶含量約354毫升。研究人員認為,牛奶中的乳糖可能引發發炎反應,進而損害心臟。研究作者麥克森(Karl Michaëlsson)說,「健康飲食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我們的分析支持每天攝取超過300毫升牛奶與缺血性心臟病和心肌梗塞發病率較高存在關聯,尤其是女性,但男性則不然。」稱無論牛奶的脂肪含量多少,女性患病風險明顯較高,建議可以用適量的發酵奶取代,以降低風險。自1940年代以來,美國牛奶消費量持續下降。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17年至2018年美國人平均每天只喝 0.33 杯牛奶。
-
2024-11-09 焦點.健康知識+
拿枕頭當靠墊睡覺好舒服?醫警告:可能是心臟衰竭前兆
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平躺在床上就睡著,需要枕頭當靠墊,壓在身體底下才能入睡,心臟科醫師表示,這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隱性徵兆。每日郵報報導,心臟衰竭是一種慢性疾病,意指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出,導致肌肉無力,更嚴重的病症包含疲勞、四肢腫脹,嚴重時甚至會因為肺部積水的關係,造成呼吸困難。心臟科醫師解釋,這類患者在床上躺平時,特別容易會感到呼吸不順,因此會習慣拿枕頭作為靠墊,來減輕睡眠時身體的不適。目前英國約有100萬人患有心臟衰竭,且每年新診斷的人數高達20萬。這種病症通常是由心臟病、高血壓或在心臟病發作後引起的。早期診斷對治療至關重要,儘管無法治癒,但通過藥物或手術可以改善心臟功能,降低死亡風險。專家指出,有將近八成的人是直到急診住院時才發現自己患病,這凸顯了及早在健康檢查時發現並治療的重要性。心臟衰竭的其他症狀可能包括持續性咳嗽、腹脹、心跳過快及食慾減退,這些症狀雖然也可能由其他較輕微的疾病引起,但應該儘早就醫檢查。醫師建議,保持運動就能降低35%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均衡飲食並避免吸煙,也對保持心臟健康至關重要。
-
2024-11-09 養生.抗老養生
你相信他快60歲了嗎?逆天顏值攝影師「看起來不到30歲」分享凍齡心法
現年58歲的陳傳多是一位新加坡網紅攝影師,他擁有和實際年齡極不相符的年輕外貌,搭配逆天顏值和精實身材在網路走紅。本業為攝影師的他還曾演出電影、出寫真書等斜槓人生,在IG擁有157萬粉絲。陳傳多不是明星藝人也沒有專業營養團隊,靠著自身保養與人生哲學維持凍齡外表,年屆六旬看起來還像二、三十歲的小伙子,還有渾身精壯肌肉,他曾在媒體公開分享其養生之道,可供民眾參考,保持身體健康幫助抗衰老:1.飲食陳傳多每天早上都要吃6個雞蛋。除此之外,牛奶、酪梨、漿果、堅果也是他常吃的食物,牛奶和雞蛋可以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和營養;漿果是優秀的抗炎水果,常見的有藍莓、草莓、蔓越莓等。午飯和晚餐則選擇雞肉飯、蔬菜沙拉和魚湯,少油少鹽,不喝酒、不喝茶、不喝奶茶,每天喝大量的水,並在睡前五到六個小時禁食。2.運動陳傳多每周去健身房3~4次,每次進行30分鐘的肌肉訓練和有氧訓練,或是選擇游泳一個小時。若是沒時間上健身房和游泳池的人,在家也能進行高效訓練的辦法HIIT訓練法,運動十五分鐘等於慢跑一個小時,不僅燃脂能幫助變年輕。發表在期刊《Aging》上的研究指出,每周進行三次HIIT訓練持續一個月,參與者的生理年齡平均減少3.29歲。3.保持良好心態陳傳多堅信相由心生,保持心態年輕也是保養的重點。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博士(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冥想可以延長端粒程度,減少身體的氧化反應,這證明冥想對身體年輕健康有正向作用。壓力大情緒煩悶的人可以試試正面冥想,舒緩負面情緒,為身體減輕負擔。抗老凍齡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苦功? 根據TVBS報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周宜群如果年近60歲外表看起來像30歲,他認為個人在保養上所花的錢和功夫,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其背後的辛酸。周宜群認為有些人先天的基因看起來真的比一般同齡者年輕很多,當然運動、心情好,自然看起來年輕有活力,但皮膚的緊實度要看花多少錢買保養品、花多少時間保養,或者去做了一點醫美。多喝水皮膚比較水潤,看起來細紋減少,但是對抗自然老化光喝水是不夠的。
-
2024-11-09 養生.健康瘦身
三餐吃得像難民「一個月只瘦0.5公斤」她快餓昏超崩潰 營養師曝2關鍵
減肥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志業,有人採用較為極端的節食方式卻事倍功半,感到相當洩氣。對此專家點出其中端倪,並不是光減少熱量就能達成,也可能是身體狀況出了問題。一名網友分享自己減肥期間的三餐,早餐只吃一個雞蛋和一杯牛奶,午餐則吃一小碗米飯加蔬菜和肉,晚餐則基本上不吃。節食一個月下來竟然只減了0.5公斤,讓她非常崩潰,直呼吃了一個月的減脂餐,快餓昏了只瘦這麼少,於是求救網友該怎麼改進。這篇文被轉到微博引起熱烈迴響,不少人質疑她:「具體吃多少只有自己知道」、「晚餐『基本』不吃,真的沒吃嗎?」、「夢遊中偷吃?」、「三餐吃很少,然後吃宵夜?」「一定有偷吃零食」、「不運動光餓沒用還容易生病」、「這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但也有人認為原PO沒說謊,自己也是怎樣少吃都很難瘦下來。對此營養師王興國分析,這種「堅決不瘦」的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罹患甲狀腺功能低下,另一個是體重基數太小,也就是本來就不胖。1.甲狀腺功能低下如果再怎麼少吃多動還是瘦不了,最好就醫檢查甲狀腺機能是否出了問題。台北榮新診所小兒內分泌科主任潘俊伸指出,甲狀腺功能低下屬亞臨床甲狀腺低能症的一種,患者的基礎代謝率會降低15%左右,就算吃得少,也容易發胖,減重過程容易停滯。潘俊伸提醒想減重的民眾,若已經少吃多動卻都毫無成效,就應該就醫檢查血糖、血脂肪、甲狀腺功能及相關賀爾蒙等,找出原因對症治療,才不會事倍功半,甚至越減越肥。2.體重基數太小許多人減肥會採取「低熱量減重法」,認為只要餓肚子、攝取熱量低於基礎代謝達到「熱量赤字」就能瘦。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李佩芬指出,「低熱量減重法」短時間會有效果,但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餓肚子,所以低熱量減重法失敗機率相對於其他減重法來得高。長期採取低熱量減重法,也會造成基礎代謝率變低,體內分泌的「瘦素」就會減少,人體的代謝平衡機制就會消失,引起代謝失衡。另外每天熱量攝取不能低於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是維持身體機能運作必須的能量,如果攝取的熱量低於基礎代謝率,身體就沒辦法健康運作,反而會讓身體出現其他問題,更得不償失。李佩芬表示,因低熱量減重法引起的代謝異常,可以透過重新調整飲食習慣,大約花半年左右的時間,慢慢幫助瘦素恢復正常分泌,再藉由運動等調整,就可達到減重的效果。
-
2024-11-09 養生.聰明飲食
你以為的蔬菜其實是「隱形碳水炸彈」?營養師曝6種偽蔬菜愈吃愈胖
蔬菜熱量低又富含膳食纖維,是標準的健康飲食,但有些被認為是蔬菜卻藏著「隱形碳水」,熱量破表不亞於澱粉主食類。營養師博主「千尋」曾在120天減重25公斤,她曝瘦下來之後才知道有些蔬菜隱含所謂的「隱形碳水」,熱量堪比米飯,不知道的人鐵定會愈吃愈胖。千尋指出常吃的綠色蔬菜,比如油麥菜、生菜、花椰菜等,每100克碳水含量僅2~3克,而大家熟知的根莖類食物,番薯每100克熱量是61大卡,碳水含量15克左右,她接下來就把番薯當作對照組進行對比,介紹六種碳水偏高的蔬菜。1.蒜苔蒜苔綠油油的外貌像綠色蔬菜,但熱量比番薯還高。每100克蒜苔有66大卡、碳水含量15.4克,在蔬菜里屬於高熱量、高碳水,所以減脂期要適量食用。一份米飯加兩份蒜苔等於三份米飯,熱量相當驚人。2.毛豆毛豆熱量很高,100克有131大卡。一把毛豆幾乎等於上一碗米飯的熱量,關鍵是它飽足感差,平日常見的五香毛豆常常就直接嗑光一大碗,熱量爆棚,所以吃毛豆需要克制。但毛豆不光是碳水高,蛋白質也高,屬於高碳水、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的蔬菜,日常控制好量還是可以吃。和毛豆一樣的雜豆類,比如說蠶豆、鷹嘴豆、紅豆、綠豆、蕓豆、扁豆、豌豆等,搭配全穀物是減脂期最好的優質碳水。3.黃花菜(金針菜)很多人都把黃花菜涼拌來吃,但它碳水頗高,每100克黃花菜有35克碳水,如果要吃就得適度的控量來替代主食。4.蓮藕蓮藕每100克47大卡,碳水含量高達11.5克,被認為是養生湯的蓮藕燉排骨就是高油脂高碳水的菜,經常吃很容易發胖。但蓮藕膳食纖維豐富,升糖慢,飽足感強,減脂期可以用它來代替主食,但不能把它當蔬菜來吃。5.百合炒百合爽口好吃,但碳水含量比米飯還高,每100克166大卡,碳水含量38.8克,屬於純澱粉類。6.荸薺荸薺屬於高碳水的主食,每100克61大卡,跟番薯差不多,90%都是碳水化合物,水分又多又甜,很容易吃多。但它膳食纖維豐富,可以替換主食來吃,不建議榨汁喝,去掉纖維留下的都是糖水,是升血糖的炸彈。中等碳水的蔬菜有哪些?中等碳水的蔬菜例如胡蘿蔔、豆角、奶油南瓜等,每100克6~8克,不建議把這些食物只當蔬菜狂吃,減脂期需要適當的減少主食搭配來食用。千尋提到含優質碳水的蔬菜包括玉米、番薯、馬鈴薯、南瓜、山藥、紫薯、芋頭等,每次遵循吃「一拳頭原則」就好。需特別注意的是,吃玉米首選水果玉米,吃薯類首選蒸番薯。資料來源/千尋呀
-
2024-11-09 醫療.骨科.復健
年輕時飲食可能導致骨折?你所不知的骨鬆症「好發族群、預防方法」一次看
提到骨質疏鬆症時,大部分人下意識都會覺得那是進入老年才需要擔心的疾病,日本Benesse生活網站就請教到骨科醫師鞆浩康(Hiroyasu Tomo),破解大家對於骨質疏鬆的迷思,並進一步理解它的成因和健康風險。什麼是骨質疏鬆症?有豐富醫療經驗的鞆浩康醫師現為大阪醫療機構「Ortho Group」的董事長,他將骨質疏鬆症定義為:「骨骼密度和品質下降、變得脆弱且容易骨折的疾病。」這種疾病好發於老年人和停經後的女性,尤其是在脊椎、髖關節和手腕等身體部位,如果缺乏鈣、磷、鎂等礦物質,以及膠原蛋白等營養素,骨骼的強度就會下降,輕微的撞擊或跌倒就可能造成骨折。要注意的是,骨質疏鬆發生前可能沒有任何預兆或疼痛,因此不少患者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骨質已經嚴重惡化。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VS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主要和老化、更年期有關,對於女性來說,隨著年齡增長和停經導致雌性激素減少,骨質密度逐漸下降。另外,青少年時期缺乏營養和運動也是造成原發性骨質疏鬆的原因,骨質的密度在20歲左右達到高峰,如果年輕時骨質密度不夠,就會增加未來骨質疏鬆的風險。至於「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則多與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慢性腎臟病有關,也可能由藥物治療引起,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疏鬆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骨質疏鬆症的主要風險是骨折,進而導致運動功能下降和慢性疼痛,使生活品質不如以往。而脊椎骨折則會造成駝背、姿勢不良,連帶引發腰痛、肩膀僵硬或是膝蓋疼痛,甚至可能對內臟造成壓力,出現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的情況。哪些族群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1.營養不足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缺乏營養,鈣、維生素D和蛋白質流失都會導致骨密度和品質下降,特別是「蛋白質」,它有助於膠原蛋白生成,而膠原蛋白是骨骼強健的基礎。 2.缺乏運動透過適度的運動可以對骨骼形成刺激,有效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而缺少運動習慣的族群則會提高骨質疏鬆的風險。3.過瘦或是20歲前節食的人前面提過,骨骼密度約20歲時達到高峰,如果在此之前進行節食,造成營養不足,便無法發育成足夠強韌的骨骼,因此老年時或女性停經後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就增加了。4.其他因素除了飲食和運動會影響骨骼密度之外,家族病史、吸菸、過量飲酒、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是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骨質疏鬆症可以預防和治療嗎?雖然骨質疏鬆聽起來很可怕,慶幸的是它可以預防和治療。病患除了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外,一般民眾在日常上則可以多注意營養均衡、從事適當運動,這兩者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 在營養方面,可以多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K,另外蛋白質的攝取也很重要。至於可以從事什麼運動呢?比起走路,「慢跑」、「跳躍」和「深蹲」更能有效刺激骨骼,提升骨密度和骨質強韌度。
-
2024-11-0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 帶領醫護轉守為攻 深入社區設點看診
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是守護台南山區醫療的唯一地區型綜合醫院,區域內約有13萬人口,以高齡長者為主,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帶領醫院「轉守為攻」,即使醫護人力吃緊,依舊主動深入社區設點看診,進一步宣講、篩檢,希望能幫助長者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守護偏鄉 及早治療預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成立於2001年,服務對象以高齡長者居多,在新化分院服務約5年的張耀仁認為,「醫師不應只在醫院看門診,更要走出醫院、走進社區。」近年他率領醫療團隊與在地社區、廟宇等合作,將門診資源導入山區鄉鎮社區,讓醫護人員能夠向外延伸提供服務。隨著醫療技術與時俱進及民眾健康意識提升,疾病型態不斷改變,身為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張耀仁指出,早年很常見的胃癌病例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等文明病逐年增多,三高族群也增加不少,主要與現代飲食習慣造成代謝症候群有關。「長者常見因三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醫,但很多人都是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會就醫。」張耀仁說,新化分院於是決定主動出擊,除替長者治療慢性病外,更要讓民眾在疾病尚屬早期發展時,就及早介入治療並預防,守護偏鄉民眾的健康。患者致謝 醫護付出值得張耀仁分享,之前有一名婦人因肚子不舒服就診,檢查發現膽囊發炎,建議婦人應前往大型醫院進一步治療,且可能需要開刀,後來婦人完成手術治療後,在家屬陪同下回診,家屬說「若再不開刀,恐會危及生命。」一再向他表達感謝之意。「醫師就像病人的垃圾桶」,張耀仁認為,來醫院看病的人,大多是身體不舒服、都不太開心,很多人是來「倒垃圾」的,所以每當患者反饋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會讓醫護同仁感到「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更是幫助一個家庭。籌建宿舍 將供日照服務現今護理人力吃緊,醫護人員都要身兼多職,新化分院目前病床有64床,包括急性病床47床及慢性病床17床,但只開到40床,院方除積極招募醫護人員外,因醫院地處偏遠也籌建員工宿舍,以留住人才,未來宿舍1樓會規畫長照關懷據點提供日間照護服務,肩負起衛福部照顧偏鄉民眾之責任。張耀仁強調,新化分院除有總院積極協助提升優質醫療照護外,更積極與成大醫院合作經營,建立各種合作模式,創造醫院及偏遠地區就醫民眾雙贏局面。養生祕訣 每天走8千步現代人的文明病日益增加,張耀仁是肝膽腸胃科醫師,因此他的養生祕訣很簡單,強調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三餐以多補充蛋白質及蔬果為主;每天走路8000步以上或是快走運動,若工作忙碌,就會在醫院上下樓時多爬樓梯,維持一天的運動量。張耀仁的兒子很喜歡打籃球,假日閒暇時,他會陪小孩玩一下籃球,雖然可能無法下場對打,但他會在場邊幫忙撿撿球、簡單投籃互動,不僅能夠運動,更能促進親子關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此要活在當下,心存感謝。」張耀仁面對工作壓力大時,會先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重新思考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平時則喜歡到花東地區走走,看看優美的風景,有時候也會到棒球場看場球賽,跟旁邊的人喊一喊,發洩一下情緒或壓力。張耀仁●專長:一般內科、腹部超音波、胃鏡出血潰瘍止血術、食道靜脈結紮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現職: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成大醫院住院醫師台南市立醫院腸胃科總醫師衛福部台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是健康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