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預防醫學
共找到
419
筆 文章
-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足跡公開原則曝光!「距1公尺接觸15分鐘」才算密切接觸
確診個案活動史公開到什麼程度始終是這次防疫難解之題,尤其近日又出現確診個案在社區趴趴走消息,該話題再引熱議,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特別開講疫調及足跡公開模式原則,一般而言,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是專指與個案距離1公尺、15分鐘無妨適當保護措施者。蘇家彬說明個案調查接觸者追蹤流程,首先,接獲衛生單位通知確診個案後,就會調查個案發病前14天起到發病的接觸對象,匡列並分類,有明確接觸史者如同住家人,也會一一直接通知;另職場接觸者,如何接處的可能不太清楚,就會去現場做疫調訪問接觸者。另外,還有一類接觸者是屬於公共場所接觸到不特定對象,蘇家彬說,如果無法掌握就會公布行程。接觸者名單也會依照感染風險分類,如認為有感染高風險就會採檢;如不是無適當防護一到兩公尺接觸15分鐘以上的密切接觸者,就列自主健康管理。蘇家彬說,如果達到密切接觸者定義會開立隔離通知書,要求在家隔離14天,期間有症狀必須告知安排就醫。個案在地點停留時間長短,長時間的接觸很重要。「兩者之間有沒有配戴口罩,這也影響到感染風險。」蘇家彬表示,有時候會出現地點可能有密切接觸者的對象,且無適當防護在一到兩公尺內接觸15分鐘以上密切接觸者。但如果是有隱私性的,如家庭或私人聚會場所,因為完全可以掌握,所以這些場所也就不會公布。蘇家彬說,如果是半開放性活動場所,如職場、診所、醫院、學校,雖可能有不特定對象,但接觸者都可以掌握到,所以也不會公開;如果是開放地點,非特定人都可以進去,但是他所接觸的人都是特定,如去餐廳接觸者就是和其吃飯者,或是實名制的健身房,也不會公開。唯一會公開的是如果在百貨公司或長途交通工具,「這種沒辦法掌握但是可能有密切接觸者,才會公開。」蘇家彬強調,很感謝目前所有個案都很配合,「我們也有義務保護其隱私,有防疫需求才會公開行程,也不會公布個資隱私。」
-
2020-12-23 科別.感染科
虛驚一場!自美返台全身痠痛以為染新冠 竟是怪蟲惹禍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出現今(2020)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為30多歲美國籍男性,與家人一同自美國來台探親,居家檢疫期間出現全身痠痛等症狀,害怕是染感新冠肺炎,但又想起在美期間有被蜱蟲叮咬,新冠檢驗結果陰性、萊姆病則檢出陽性,虛驚一場。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個案11月27日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12月1日出現關節痛、倦怠及全身痠痛等症狀,12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因就醫時主動告知曾在美國家中遭蜱叮咬。由院方通報新冠肺炎及萊姆病,其中新冠檢驗結果陰性、萊姆病則檢出陽性;個案目前症狀已改善,同行家人無疑似症狀。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萊姆病潛伏期為3至30天(平均約7天),7至8成感染者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會有頭痛、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疼痛及淋巴腺腫脹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林詠青提醒,目前萊姆病可透過服用抗生素有效治療,約可在治療後兩周內痊癒,但若無妥適治療,病毒可能潛伏體內數個月、數年才出現心臟、關節炎或神經系統等異常等併發症。林詠青表示,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藉由被感染的蜱(俗稱壁蝨)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多發生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疾管署統計,我國自2007年將萊姆病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迄今,累計17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美國11例、瑞典2例,英國、德國及丹麥各1例,另1例旅遊地包括德國、比利時、捷克、匈牙利。林詠青說,萊姆病主要分布於全球溫帶區域,如美國(尤其是東北部)、歐洲、前蘇聯、英國、加拿大、南美洲,以及鄰近的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國家。呼籲民眾至野外或流行地區應加強防護措施,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另外,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返家前應檢查是否遭蜱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及換洗衣物;如發現遭硬蜱叮咬,應用鑷子夾住蜱的口器,小心將蜱摘除,避免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並立刻用肥皂沖洗叮咬處,降低感染風險。
-
2020-12-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緞鍊退休力/健腦長肌 專家建議你這樣吃
地中海飲食是公認對健腦有助的飲食,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地中海飲食有豐富的蔬果、全榖類澱粉、海鮮與魚、堅果與橄欖油等。充足蔬果證實能提升抗氧化能力,魚則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不需吃深海大型魚,一般白肉魚就可以。紅肉飽和脂肪多,增心血管疾病、大腸癌風險。想要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足夠的肌肉量是要件之一,為預防肌肉流失,應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方能有效促進肌肉合成。吃蛋白質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平均分散在三餐,白天新陳代謝旺盛,效果比集中於晚餐好;運動後該馬上吃,比較容易修補和轉化成肌肉。許惠玉指出,像牛奶、蛋與雞肉是很好的蛋白質攝取來源,胺基酸組成比例佳、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若要預防肌萎性肥胖,應優先挑選脂肪較低、蛋白質較高的雞、魚等,但切勿過量,以免在體內轉化成脂肪。肉不只攝取量要剛好,也要選擇合適的肉類,許惠玉提醒,紅肉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應培養「多白肉、少紅肉」的飲食習慣。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預防癌症,一周煮熟紅肉食用量不應超過350至500克;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每天攝取紅肉100克,大腸癌風險可能增加17%。銀髮族普遍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許惠玉建議,熟齡族除改變烹調方式,可選用肌肉纖維較短,較豬牛羊肉更容易咀嚼的雞肉。也可以改變食物質地,將雞腿切絲或將雞里肌變成絞肉來烹調,或可以加入豆腐、胡蘿蔔、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配著吃,每日攝取豆魚蛋肉類食物6份,平均分配在三餐中。每天兩碗燙青菜補B群,鯖魚、蛋黃增維生素D。素食者若想攝取足夠蛋白質,豆漿、豆腐是好選擇,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若可以吃蛋,效果會更好。不管吃葷或素,建議飲食多樣化,從不同食物攝取不同營養。除蛋白質,熟齡者應多加補充維生素B群,以協助合成蛋白質、維生素D、膳食纖維。劉怡里表示,每天可吃1碗半到2碗的燙青菜補充B群,建議長輩可多出外曬太陽,或吃鯖魚、秋刀魚、蛋黃等,補充維生素D。此外,許多長輩腸道蠕動慢,雖需補充膳食纖維,但切記同一餐不可攝取過多,不然可能導致脹氣。調查分析中壯年營養攝取佳 較有危機意識2020退休準備大調查顯示,30到59歲中壯年營養攝取行為優於年輕族群與年長者。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可能是中壯年負擔家庭主要責任,較有危機意識,加上要照顧孩子,所以注意營養攝取。至於年長者營養攝取行為優於年輕族群,就金錢與獲得食物的方便性來說,銀髮族較節省,但缺乏體力;年輕族群則是沒有經濟能力,也較為慵懶,兩者都較少出去購買食物。針對攝取蔬果、穀類主食等行為,60到64歲熟齡者比率高於其他年齡層,許惠玉認為,穀類方便取得,價格便宜,再加上老年人「吃軟不吃硬」,穀類攝取較多,且老年人重視養生,蔬果攝取量也較高。女性營養攝取行為優於男性,許惠玉會心一笑,女性確實較男性重視養生,男性頗有「不見棺材不掉淚」之感;實務上,舉辦健康講座都發現女性參加為多,少數男性參加多是被迫,或因至親好友患病,有切身感受而來吸取相關知識。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表示,由於不同族群、地區有不同營養攝取行為,對營養認知也不盡相同,都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例如有些民眾不知山藥、地瓜及米飯皆屬於主食類,可能因此攝取過多澱粉。羅素英表示,國健署以「人」為中心,正在做不同族群的痛點分析,偏鄉地區若因食物不易取得而營養不足,計畫以行動菜車支援。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緞鍊退休力/到底健檢應該從幾歲開始?
想要超前部署健康,健檢不可少。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建議,30歲以上,即可透過健檢建立健康數據的基本線,至於健檢項目,可分為一般基礎檢查及針對癌症的特殊考量,視個人狀況家族史,並搭配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或四癌篩檢。除基礎項目健檢,常見癌症也建議定期篩檢。陳皇光建議,年滿30歲即可接受基礎項目健檢,以血液、尿液等常規項目為主,還有體重與腰圍等,檢驗內容包括肝腎功能及血脂、血糖等,可透過這些檢驗了解身體基礎狀況,有無三高等,建議可以每年都做一次,留下自己的健康數據。另外,針對國人常見癌症,例如肝癌,建議民眾一定要了解自己有無B、C肝帶原,因為這是肝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預防大腸癌,衛福部國健署提供的四癌篩檢中有糞便潛血檢查,若參加高階健檢,建議三年做一次大腸鏡。女性則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至少三年一次,預防子宮頸癌;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或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早期偵測有無乳癌。肺癌與心肌梗塞相關檢查,近年受重視。另有兩個近年比較受重視的檢查,分別針對預防肺癌與心肌梗塞。預防肺癌是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可考慮二至三年檢查一次,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更應特別注意;心肌梗塞多是突然發生,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可早期偵有無心肌梗塞徵兆。有一些年輕人認為,健檢是上了年紀的人才要去做的事。陳皇光指出,近年有機會協助科技業健康管理,發現很多年輕員工體重過重、血糖過高、血壓也很高,這些數據異常都不會造成症狀,卻是疾病的危險因子。陳皇光建議,年輕人還是要健檢,至少先接受基礎的常規檢查,了解自己狀況,進行健康管理,如果一直沒有控制,再加上職場太忙,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又暴食,十年後可能就疾病上身。熟齡定期口腔檢查,保護牙口就是遠離疾病。而隨著年齡增加,高齡者口腔生理變化速度快,口腔自我修復能力減弱,機能也會逐漸下降,若無法順利咀嚼、吞嚥,容易營養不良,增加罹病風險,更少了許多人生樂趣。再者,口腔是細菌孳生的絕佳溫床,高齡者抵抗力低,建議定期檢查是否有蛀牙、牙周病、口腔黏膜、口腔癌等口腔疾病。健保給付每半年一次全口洗牙,除了清除牙結石,也能讓醫師順便進行口腔檢查,為您的牙口健康把關。台灣大學牙科部名譽教授韓良俊指出,老年人應特別注意口腔健康,除了飯後刷牙,也應避免甜食及火鍋等較熱、燙的食物。他提醒,就算沒碰菸、酒、檳榔,也鼓勵高齡者每半年洗一次牙,順便做口腔黏膜檢查,提早發現可能的癌前病變。調查分析健檢比率未達六成 有人太忙、有人自覺沒問題退休準備調查顯示,63.2%民眾自覺健康狀況良好,但民眾進行健康檢查行為比率未達六成。59.8%民眾每年健檢一次,但定期洗牙、視力、聽力檢查比率皆未達五成。衛福部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長吳建遠表示,多數民眾認為自己健康沒什麼問題,或忙於工作家務,無法安排時間做健檢,輕忽及早預防疾病。台灣大學牙科部名譽教授韓良俊指出,民眾定期洗牙比率低,因為各年齡層都懶得做口腔檢查。每年接受視力檢查的民眾不到40%,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表示,台灣眼科醫學會十月調查也發現,有八成民眾擔心視力問題,但為何沒有付諸行動定期檢查,一樣是「知易行難」。 20%-30%的民眾每年定期做一次聽力檢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表示,應是因為大家覺得「聽得到」就不需要做檢查。他笑說,曾有人問他是不是需要助聽器,讓他很驚訝,但對方反問他,「你有做過聽力檢查嗎?」陳光超恍然大悟,沒有做過檢查,怎知道聽力真的沒問題?「連專業的醫師都忽略了,更何況一般民眾。」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9 養生.無退休時代
規畫下半場/想安心退休 必防4變數
退休後有長達20至30年的日子要過,最好要有穩定的現金流才能安心。在進行退休規畫時,預留年紀增長、身體衰老所帶來的醫療花費,更要考量會對退休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變數,才能為退休做好準備。除了穩定的現金流以供日常生活支出外,哪些狀況會對未來退休生活產生嚴重影響?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建議民眾思考幾個問題:首先是健保在財務惡化下,未來恐怕只能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自己退休後的醫療準備是否足夠,是否可以負擔重大疾病或自費醫療的花費。其次,目前已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等健康險,但未來生病住院時,可能需要一筆資金來填補家庭收入減少或支出疾病治療費用,醫療險是否足以應付。第三,醫療科技與用藥進步,但現有的健康險規畫卻可能跟不上。例如,推陳出新的治療方式或新藥,預防醫學、線上醫療以及AI精準醫療等不斷創新,目前為退休生活所規畫的醫療健康險保障,勢必無法順應醫療科技的進步,需要更有彈性的規畫。第四,許多疾病不一定會住院住很久,但「出院後」若想進行持續性治療、跨專科領域諮詢、嘗試新興的醫療科技或新藥等,這些都需要金額不低的費用,也多少會對自己或家人造成經濟壓力,而這些出院後的風險,是住院醫療險保障不到的。侯文成指出,無論人生哪個階段,擁有安心且彈性的現金資產,永遠是人生遇到問題時的最佳解方,對於退休生活的保障更是貼切。一個能於退休前協助累積資產,當生病住院後能提供彈性資金的壽險商品,應該是退休規畫的主軸。
-
2020-12-18 新聞.健康知識+
我們把基因對健康的影響力想得太大 醫:基因不是宿命,「食物」可以扭轉它的表現!
「江醫師,我爸媽都有糖尿病,我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會比較高嗎?」「江醫師,我家族中有幾個長輩患有肺癌,我需要特別安排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檢查嗎?」一直以來,許多人會用基因、家族史的角度來檢視與預測自身的健康表現,當罹病時也就順理成章推基因出來當作生病的罪魁禍首。不過,基因對健康的影響真有這麼大?我們把基因的影響力想得太大了點二○一三年五月國際知名女星安潔莉納裘莉投書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一篇名為「My Medical Choice」的公開信,在文中她清楚表示自己有著BRCA1基因缺陷,他的醫生認為她有八十七%的乳癌風險以及五十%的卵巢癌風險。為此,她進行了雙乳切除手術,把乳癌風險降至五%。二○一五年三月她又再次接受了預防性手術,切除了輸卵管及卵巢。裘莉的舉動引起全球世人的關注與討論,反應兩極。有人認為這揭示了基因革命時代的來臨,面對癌症與疾病,人類擺脫相對被動的角色,終於可以主動出擊,並強調預防醫學的重要。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雖然基因是與生俱來的,但後天的環境、飲食、運動、毒物等等對基因啟動或關閉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樣的預防手段顯得過度激烈。以「表觀基因學」的概念來說,基因並無法一手遮天,環境可以使基因表現或不表現;有許多科學家也透過實驗證實:基因的影響力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關鍵、那麼深遠。●鐵證:針對乳癌來說,基因引發只有四分之一;對總體癌症來說,基因占不到二%二○一五年《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英國外科雜誌)刊登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為二千八百五十名乳癌患者,這些女性都是未滿四十一歲,有的有乳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研究發現,有家族史的女性因乳癌死亡的機率與沒有這種家族病史的女性相同。首席研究員黛安娜埃克爾斯教授說:有沒有家族史對於治療後癌症復發率也沒有差異。另外,雜誌中也提及南安普頓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的進一步解說,那就是遺傳因素被認為貢獻了所有乳癌病例的四分之一,但它們對預後沒有任何影響。試想,如果基因這麼關鍵,那麼合理推測帶有基因的患者其復發率或者死亡率,應該明顯比沒有基因的患者來得高才對。但實驗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乳癌還是癌症中受基因影響較嚴重的,但對總體癌症來說,基因所引發的占不到二%。基因不是宿命,食物可以扭轉它的表現當然,基因對健康的影響力並非零,這也是事實;只不過科學家同時指出,我們不能控制自己遺傳了什麼基因,但我們可以控制基因的表現,只要透過飲食和環境的變化,就可以「覆蓋」增加癌症發生率的基因錯誤。換句話說,即便傳承了不好的基因,也不意味著被判刑。二○一三年《Nutrition and Cancer》(營養與癌症)指出.: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遺傳學被表觀遺傳學所打破,表觀遺傳學涉及可重寫DNA編碼的外部影響。儘管環境因素也起作用,但最重要的影響是飲食,特別是富含生物活性物質(如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的食物。另外,一個人自身的新陳代謝也影響著飲食和環境的影響。● 鐵證1:食物影響九十%的基因表現二○一六年《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刊登了劍橋大學馬庫斯‧拉瑟(Markus Ralser)發表的研究.,研究顯示基因固然可以影響我們代謝食物的方式,可是食物會影響到九十%基因的表現,進而影響我們的生物網路(指細胞內各種分子如DNA、RNA、蛋白質等交互作用所組成的網路)。● 鐵證2:以大腸癌發生率來說,食物遠勝基因所造成的影響二○一七年《Science Report》(科學報告)登載了西班牙的研究.,研究者分析一千三百三十六個大腸癌病患與二千七百四十四個正常人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結果發現其攝取的紅肉量以及蔬菜量,對大腸癌發生率造成的影響遠勝於基因所造成的影響。 總結來說,從表觀遺傳學的觀點以及各醫學研究,我們知道基因遺傳會影響疾病的發生率,但我們可以透過後天調控(特別是食物)來影響基因的表現,降低疾病發生率並維持健康狀態。誰說藥物才有療效,食物沒有食物不僅可以扭轉基因的表現,食物也具有療效,表現不比藥物差,甚至比藥物更好(無副作用衍伸的相關問題)。這絕對不是我隨口胡謅,許多研究可以證實並支撐這項說法。● 鐵證一:高維生素D血中濃度可以改善六十%胰島素敏感度,藥物只有十三%二○○二年肯‧思古瑞(Ken C Chui)等醫學博士即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中發表其研究.,研究顯示主要降血糖藥物Metformin只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十三%,而高的維生素D血中濃度可以改善六十%胰島素敏感度。由此可見,營養素改善胰島素敏感度的效果比藥物還好。江醫師小講堂天然植物是生物活性的寶庫:所謂生物活性物質,指的是進入體內後,對機體會產生各種效應的物質,它們種類繁多,有糖類、脂類、蛋白質多肽類、甾醇類、生物鹼、甙類……,我們常聽到多醣、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元素等都屬於生物活性物質。一般在天然植物中可發現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 鐵證二:每天飲用咖啡,罹患肝癌機率大幅降低一半二○○五年東京九萬人的研究,證實中年以上的人喝咖啡可以降低肝癌五十%(Inoue, 2005)。這是由東京國家癌病中心所進行的前瞻性世代研究,他們分別分析了過去十年間從不或幾乎不喝咖啡的人,與每天喝咖啡的人其罹患肝癌的比率。研究分析發現,每天喝咖啡者罹患肝癌的比率為每十萬人中有二百一十四‧六人;而幾乎不碰咖啡者罹患肝癌的比率為每十萬人中有五百四十七‧二人。研究結果發現每天飲用咖啡,罹患肝癌的機率大幅降低一半。另外,研究也告訴我們每天喝一.二杯咖啡,就能有保護作用。倘若每天喝四杯咖啡,保護作用則可達到七十五%。後來二○一○年二月,台灣大學的研究也得到同樣的結果。至於藥物效果,病毒性肝炎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使用八年約只可以降低肝硬化三十六%,肝癌五十%,遠不如四杯咖啡。● 鐵證三:每天吃一個蘋果,等於降血脂藥物救的生命數二○一三年世界級權威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一篇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員表示,使用數學模型模擬,在英國若超過五十歲的人口中,有七十%每天吃一個蘋果,每年可以減少八千五百人死於心臟病:如果服用他汀類藥物(降血脂藥物),則可以挽救九千四百人的生命。因此,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說,每天吃一個蘋果應該是五十歲以上每個人的必修課。因為與他汀類藥物相比,蘋果每年可以挽救相似數量的生命,並且沒有引發白內障、糖尿病和肌肉疾病的副作用。調整飲食等生活型態,才是治病的根本以上研究都是食物、營養素具有預防、降低罹病率強而有力的證明。接著我分享一個來自身邊的案例。我曾經有個得力助手,因為爸爸失智選擇暫時離開職場,回到家裡全心照顧這個行動力依舊自如,但腦袋瓜子退化中的老小孩。老小孩因為失智出現妄想,一天到晚懷疑有人要偷他的錢,甚至認為大家都想害他,因而對老伴暴力相向。後來我讓助手老爸吃薑黃,每天半碗,一個月後失智情況改善,他不僅不再打罵人,沒有妄想,甚至恢復到可以溝通的狀態。實際上,在美國醫師們很重視生活型態對疾病的影響,認為不正確的生活型態在致病因子中占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三高等慢性病。當確診罹病後,醫師們會要求患者從生活型態調整起。然而,在台灣這觀念與做法至今未臻成熟,我著實感到遺憾。關於「藥物才能治病,食物沒有療效」的說法,我衷心希望大家能再多想想。(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 書籍簡介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
-
2020-12-0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打疫苗前先強化體質 中醫詢問度高是這個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冬至前後是1年中寒氣最盛時候,此時是調養人體虛寒體質最佳時機。傳統醫學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觀念,三九天是指冬至後連續3個9天,人體虛弱陽氣調養恢復之後,人體抗病能力也會增強。義義縣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李昌諴博士說,「冷在三九」此時利用「三九貼」由中藥對穴位產生熱刺激,將熱能與藥氣經皮膚傳導進入穴位,可調節經絡與臟腑氣血,發揮內病外治的效能,達到治病與防病及預防秋冬舊疾復發功效。李昌諴指出,研究顯示三伏天與三九天進行穴位敷貼,透過貼敷藥物對人體的刺激可提高人體的干擾素γ(IFN-γ)濃度 (減少發炎及過敏反應),並降低過敏反應引發的免疫球蛋白IgE,調節免疫T細胞(TH1/TH2)的比例,進而增加人體免疫力。三九貼日期及治療期間「一九」:21日(21日到25日一周內貼敷);「二九」:30日(28到31日貼敷);「三九」:明年1月8日(1月4日到15日貼敷);「加強貼」:明年1月18日(18日到22日貼敷)。三九貼是藥性溫熱藥餅貼製成,有活血作用,因此孕婦,1歲以下嬰兒,有感冒喉嚨痛咳嗽等症狀不適合,另皮膚有蟹足腫體質、貼敷部位要避開傷口,或皮膚容易過敏者要慎用。成人每次接受三九貼藥餅的時間可調整約2到3小時取下,小朋友0.5到1小時為宜。三九貼後若待冷氣房不宜溫度調太低,避免洗冷水澡或游泳,以免降低敷貼藥效。敷貼藥餅期間,飲食減少攝取冰飲、生冷水果、辛辣、海鮮及菸酒,宜多喝溫開水,以清淡食物為主。貼三九貼藥餅,除穴位敷貼,可另再依個別體質服用中藥處方調理,搭配溫熱中藥茶飲與泡腳或泡湯,裡應外合,內外兼治。不僅可調理身體調養氣血,還可減少季節變換引起過敏的頻率。達到預防醫學的效果。
-
2020-12-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三支最快疫苗比一比 學者建議四大高危險共病族都要打
疫苗被視為終結新冠肺炎疫情,恢復正常生活的解方,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透過直播討論最新疫苗科學證據。學者指出,目前三支進度最快的疫苗各有表現亮眼之處,然而現有實證,只知道疫苗能減少有症狀個案,仍不知疫苗能否阻止病毒傳染、免疫力能持續多久、對高風險族群的保護力。公衛學者郭芳廷表示,目前三支進度最快的疫苗當中,輝瑞/BNT研發速度最快,不到100天就進入第三期試驗,受試者人數最多,也率先發表第三期初步報告,最大的缺點是需要在零下七十度保存和運送。緊接在輝瑞之後發表第三期試驗初步報告的美國Moderna,目前有效性最高達94.5%且證實可預防重症。英國牛津大學/AZ的疫苗平均保護力雖然只有70%,但他是三支疫苗中唯一證實在老人耐受性較佳,而且可保存於傳統冰箱、單價最低,未來較可能投入開發中國家。陳秀熙提醒,疫苗效益有三個重要的評估終點,包括疾病嚴重度和死亡率、感染率、傳播力,需要定期檢測收集樣本中陽姓個案,評估其持續時間,還要檢測樣本中是否包括具有複製能力的活病毒。目前相關證據只有呈現出症狀個案的減少,對於傳播力和傳染期,還需要更多資訊才能評估。目前疫苗也只有少數報告了長者對疫苗的耐受度。公衛學者范僑芸指出,根據中國、美國、義大利的研究,共病症很可能提高新冠肺炎死亡風險,特別是心血管、腎臟病、肥胖、慢性肺病。在老人和共病患者身上,疫苗保護力可能不佳,因免疫功能低下,導致身體對疾病更敏感。長者常見營養不良,蛋白質、能量與微量營養素缺乏,會降低細胞免疫力,導致發炎反應。長者常見的衰弱和活動力下降,也會導致免疫反應下降,容易感染。陳秀熙說,過去小兒麻痺疫苗耗時23年才問世,當時每年大約一萬人感染。新冠肺炎一年超過六千萬人感染,但疫苗開發技術已經有巨大進步,耗時0.7年,就已經有第一個國家(英國)已經宣佈12月7日開始施打輝瑞的疫苗。他個人認為高危險族群應該要先打,之後如果年輕人也打,更能加速族群免疫的產生。陳秀熙指出,巴西經歷第二波疫情反彈,雪上加霜的是,巴西地方政府在疫苗決策卡關,國內各地方有非常分歧的意見。他呼籲國人對疫苗要有信心,希望未來全世界的疫苗施打態度一致,如此便可望終結大流行。
-
2020-12-02 失智.大腦健康
社交互動/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病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約占了60 ~ 80%。其他還有腦血管病變、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外傷、感染、腦腫瘤等,也都有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 別趕流行,小心智慧型手機失智穿衣服、換手機,你都可以挑最流行的款式,但生病這種事,還是不要跟上流行比較好。舉凡失智、癌變、三高問題、睡眠障礙、骨質密度差……從前是老年人的困擾,但如今,也威脅著年輕人。近年失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率先發出「智慧型手機失智症」警訊,請大家多多留意,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的腦過勞。 當出現不安、疲勞、憂鬱、睡眠障礙、忘記重要客戶名字、忘記出席重要會議時,最好能有所警覺。據統計,全台約有1.2萬人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30到64歲這個區段,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發病。當然這數字還可能更多,推估確診率僅三成。因為失智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老人家容易得的退化性疾病,因此當年輕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很可能被歸入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這一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失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覺得腦袋卡卡?還真有東西卡住關於阿茲海默的成因,目前專家已知它與腦細胞衰竭有關,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是一種「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據推測就是它造成腦神經元損傷,並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請留意以下十大警訊:一、離開舒適圈時特別焦慮。二、忽略身體的梳洗與清潔。三、說話寫字出現用字上的困難。四、對時間、地點、空間感到迷惘困惑。五、漸漸淡出社交圈、鮮少跟朋友聚會。六、重複講一樣的話、重複購物、重複服藥。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如眼鏡在冰箱。八、無法完成平常熟悉的事務,如回家迷路、泡咖啡糖加成鹽。九、判斷力變差,易落入詐騙陷阱(年輕時就常被騙的不算)。十、記憶力變差,屬於真正的遺忘(稍後能想起來的就不算)。 完全治癒難,但預防一點都不難很遺憾地要告訴大家,治療阿茲海默的方法,就跟真正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樣,還在努力研發、測試中。目前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治癒阿茲海默,只能透過藥物與非藥物的方法,來減緩行為症狀。不過好消息是,預防的方法已經找到了!除了排除一些危險因子,比方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不足之外,我幫大家總結出最有效的三個方法:◎方法一:對生命抱有安全感至少有、兩個知心好友或可靠的親人,讓你知道萬一自己遭受困難時,有人會對你伸出援手。樂觀、安全感越多,受到失智侵擾的機率越低。◎方法二:創造腦神經迴路的新連結腦細胞會衰退老死,但不管人活到幾歲,仍可以靠新玩意兒,幫自己創造出新的腦神經元迴路。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城市,當你有上百上千條路的時候,哪怕一條路被堵死,影響也不會很大。看一本新書、造訪從沒到過的地方、學習新技能、學習新語言、養新寵物、吃從沒吃過的新餐點……每一項新的體驗,都會強化腦部的生理組成。預防疾病發生,可以是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你享受新、體驗新,並從中受益。◎方法三:利用神經胜肽因子保護大腦神經胜肽因子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增加神經細胞的可塑性、保護腦神經細胞、抗神經發炎、抗氧化,以及延緩外力與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退化。預防失智,目前我從「安定神經元」、「保護神經細胞」與「強化神經網絡連結」三方面下手。在我的診所裡,現階段是由「自體生長因子」+「神經修復點滴」+「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神經胜肽因子」這五個超級英雄所組成護腦聯盟,以組合拳的方式,來處理複雜的腦衰退問題。身體有所謂的體適能,腦部也有屬於腦的「腦適能」,認識它、關注它、強化它、保養它,你就是健康勝利組裡的終身會員。
-
2020-12-01 科別.心臟血管
我們與心臟病的距離?早餐愛吃這一味,罹患心血管風險竟提升
有定期健檢習慣的張先生,身體一直保養得宜。但在最近一次的健康檢查中發現,心血管疾病風險參考指標-丙二醛MDA指數上升至1.6 nmol/ml,雖超過正常值(≦1.52 nmol/ml)不多,但健診中心仍嚴正以待。因為依據聯欣診所研究分析發現,MDA>1.1以上者,其三酸甘油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相關檢測異常比例,遠高於正常者的1.2~1.7倍,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相對提升。 丙二醛MDA是不飽和脂肪酸受到自由基攻擊過氧化後的產物,是心血管風險管理中相當具有指標性的數值。當 MDA累積越多、形成越快,代表體內自由基越多,易傷害動脈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表示,為了找出張先生MDA升高的原因,結合專業判斷與偵探般抽絲剝繭、追根究柢的精神,細細探尋生活軌跡中,可能導致數值異常升高的原因。 結果發現,原來張先生平日早餐喜歡「稀飯+肉鬆」的搭配,而這次定期抽血檢測時,因有安排無痛腸胃鏡檢查,為確保腸道的清潔度,三天前需進行低渣飲食,因此,這三天餐餐只吃稀飯配肉鬆。 林美秀指出,鹹香「肉鬆」是早餐界老少咸宜的第一配角。但是肉鬆在製造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油進行高溫焙炒,油脂容易因高溫破壞、形成氧化,若使用於拌炒肉鬆的油脂不耐高溫,抑或攝取過多,就有可能使MDA升高。 「原來兇手是肉鬆!」張先生對此結果感到不可置信,但仍抱著實驗的心態遵守醫囑,在下次回測前先不再食用肉鬆,兩個月後MDA數值果真下降至0.77 nmol/ml,恢復到正常範圍。 林美秀提醒, 預防心血管疾病,應注重日常健康保養,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是可預防的。 在飲食當中有許多隱藏的陷阱,若沒有正確的營養觀念、懂得揀擇適合的食物,很容易讓自己深陷心血管風險而不自知,例如:肉鬆,屬於高油高糖的加工再製品,偶爾食用可以,但應避免大量、頻繁的食用。 做好健康管理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意,選擇正確的食物烹調方式,如避免使用高溫烹調過的油、重複使用的回鍋油、加工過的油(反式脂肪)及注意油品的冒煙點。此外,建議多吃原型食物、少碰加工製品,健康自然跟著來。
-
2020-11-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檢附證明違憲爭議 指揮中心:無意取代大法官
秋冬防疫措施,要求包含國人的所有入境者,十二月起須檢附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證明才能登機,日前遭質疑違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廿七日宣稱「措施無違憲」,引發法界論戰,有人諷刺:指揮中心何時成了大法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強調,僅政策檢視說明,並無取代大法官的意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憲法爭議不是任何人說了算,判定違憲的權限在大法官,但行政單位要先在能力範圍內做檢討,居住自由除法律明定外不該有其他限制,朝最小損害方向去做,且救濟措施要完整,執行面也會滾動調整。為趕在十二月一日之前回國,近日自美返台的班機旅客數顯著增加,尤其美國聯合航空班機票價只有國航的一半,這幾天機票都完售,昨天從舊金山回台班機原定滿班,共三五○人,最後只有個位數字旅客未出現。莊人祥昨天再度強調,指揮中心並非強制要求有陰性報告者才能登機。他解釋,要求入境旅客檢附核酸檢驗報告,只是希望提供航空公司參考,為旅客航程做出適當安排。他說明,持陰性報告者可走一般登機及入境程序;持陽性報告者,應遵循所在地國家確診者隔離政策及航空公司乘客規範,不一定能夠登機,如有急迫需求,必要時申請專案返台。雖檢附採檢報告和登機資格無關,但若未取得採檢證明就入境,依然會視情況予以裁罰。莊人祥指出,若旅客自可採檢國出境,卻不願檢附證明,即使航空公司同意登機,安排指定位置,顯然該旅客可取得採檢證明卻拒絕配合,雖可入境,最高可能遭裁罰十五萬元。衛福部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坦言,海外國人確實可能遇到不知去哪裡檢驗,或擔心報告出爐時間趕不上飛機等狀況,建議可至外館處尋求協助。莊人祥指出,無法取得陰性報告者若屬於「例外的例外」,入境雖會挨罰,但可透過申訴,爭取自身權益。
-
2020-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歐洲已預訂逾13億劑新冠疫苗 目前「高齡友善」是這支
疫苗真的是終結疫情,恢復正常生活的解藥嗎?學者指出,疫苗研發雖傳出捷報,免疫力能維持多久?能降低多少二次感染的嚴重度及傳播力?對於不同年齡及共病族群的效果如何?這些未知數攸關各國疫苗採購目標及施打計畫的訂定,不過等不及答案揭曉,歐洲已搶訂超過13億劑。另外學者也指出,目前初步試驗資料顯示,牛津/AZ載體疫苗似乎特別適合高齡族群施打。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最新疫苗研發進度。公衛學者彭思敏以歐洲為例指出,光是現在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歐洲已預定12.6億劑,包括Moderna共1.6億劑、輝瑞/BNT共3億劑、牛津/AZ共4億劑、Janssen共4億劑。還在第二期試驗的疫苗,歐洲也已預訂5.25劑,包括賽諾菲/GSK共3億劑、CureVac共2.25億劑。歐洲也向全球新冠疫苗計劃(COVAX)追加2.3億歐元資金,確保平台提供0.88億劑。公衛學者蕭國惠(Pallop Siewchaisakul)表示,COVAX目前是根據國家人口數分配,希望達到各國20%人口接種,此分配方式的缺點是,相同人口數的國家的過早死亡和經濟傷害程度不同。各國取得疫苗後,再根據國內人口的優先性訂定施打計畫。蕭國惠說,COVAX預計今年底以前募款達到20億美金,預計2021年1月到6月,進行資料審查、疫苗配置與分配決議,首批疫苗運送需募資達到50億美金。彭思敏表示,富有大國已經預購超過20季疫苗,優先權之下,造成疫苗資源分配不均,與2009年H1N1時類似。如果持續分配不均,流行期會更常,死亡更多,所以COVAX希望保障176國分到20億劑疫苗,而且當中有10億劑須提供給中低收入國家。不過上述時程可能隨時因科學實證出爐而改變。陳秀熙指出,目前傳出捷報的疫苗,針對高風險族群、共病族群的效益評估仍不足,打過疫苗的免疫力能持續多久?都仍未確定。其實現在別說疫苗免疫,就連感染後康復者的自然免疫力能持續多久,都還沒有答案。公衛學者林庭瑀根據Chadi等人今年發表於《科學》期刊的推估研究指出,再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如果康復者再次感染的機會是50%,未來五年內仍會發生兩次大流行,如果康復者再次感染的機會為100%,那未來五年內還有五次大流行,而且每次大流行隨著二度感染的嚴重度不同,將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林庭瑀表示,樂觀來說,如果自然免疫及疫苗免疫持續時間長,第二次感染的嚴重度低,那麼五年後全世界將有一半人口感染過,而且具有免疫力。然而,如果再感染率高、疫苗免疫力持續時間短,就要更大規模的接種,才能控制流行。根據目前有限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初步報告,公衛學者鄭雅中指出,牛津/AZ的載體疫苗,是目前唯一在試驗初期就將不同年齡層考慮進去的疫苗,而且特別著重於分析高齡組的反應,初步發現結果發現老年族群對於疫苗的耐受性較年輕人高,不論是不良反應、局部症狀、系統性症狀、嚴重症狀都比年輕人少。陳秀熙強調,現有試驗資料揭示,不同疫苗必須相輔相成,而不是互相競爭,因為在不同年齡層、不同經濟規模的國家,應用時機是非常不同的,各國都必須以更大的眼界來看疫苗選擇,才是全民之福。
-
2020-11-25 科別.感染科
幼童類流感增 接種率未達標 疾管署催打
我國類流感案例緩升,原暫緩接種公費流感疫苗的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自下周二恢復接種,扣除校園接種,截至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剩廿萬劑可接種,但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接種率尚未達標,疾管署籲符合公費國人應盡速接種,十二月中旬皆有疫苗可接種。上月十七日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暫緩五十至六十四歲健康成人接種,歷經一個月,疾管署成功加購六萬劑賽諾菲疫苗,且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施打率接近目標,十二月一日起恢復該族群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望年底前涵蓋率達卅一%。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截至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逾五六○萬劑,使用率達九成二。其中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接種率四十九.八%,未達目標接種率五十二.五%,較令人擔憂是學齡前幼兒接種率僅四十五.七%,不及去年同期四十九.七%,距達目標接種率五十五.五%仍待努力。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近期○至四歲幼童類流感就診人次高於其他年齡層,近四周上呼吸道及類流感群聚檢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共十四起,以幼托機構為多,高於近兩年同期,籲國人盡速施打。
-
2020-11-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健檢名醫抗癌14年的領悟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抗癌十四年,他在38歲那年得到大腸癌第三期的診斷,領悟到「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 此後改變生活型態,投入預防醫學,以下是他的分享:以前當開業醫師時,我是永遠滿診「拚命三郎」,病人從早看到晚,買了早餐到下午都沒吃是日常,38歲那年,一份「大腸癌三期」診斷報告,彷彿老天爺讓我抽取命運、機會卡,找回更滿意的生活,翻轉我對健康認知,用餘生讓更多人享受「那每個年紀能達到的最好狀態」。十多年前,當時醫師絕大多數將重心放在治療疾病,多數醫師知道均衡飲食、調整作息的重要性,但大家還是從早忙到晚,「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在確診前,我其實已發現自己糞便有出血現象。但醫師面對患者和面對自己不同,看到病人糞便潛血,一定耳提面命要他去檢查,但自己遇到,我自行診斷應該是痔瘡。我清楚記得,38歲生日剛過,我去做了一次健檢,結束後我到診間聽報告,「你疑似有大腸癌」聽那名醫師說出這幾個字後,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只回應了一句「喔!大腸癌,我檢查做完了,可以回去嗎?」直到回到家,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當下我最先打了一通電話給專攻大腸癌的醫學院同學,詢問對方意見。我掛掉這通電話後,想起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說不害怕是假的。」心情最糟糕的階段是確診後一、兩天,因為我不確定是早期癌還是末期,在拿到健檢中心的轉診報告後,我隔天就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當初最怕診斷期別是第四期,「等待結果是最煎熬的,未知是最恐懼的。」直到確定自己是第三期,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才緩緩放下。後來一位腫瘤科同學跟我說,他估計大腸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有五成,這消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再加上生病期間許多貴人、老師親自上陣為我開刀切除癌細胞,大學同學擔任我的主治醫師、在藥廠的同學也幫我找到很好的藥物。我漸漸坦然接受、對康復抱有信心,連妻子都說,我的優點是即使罹癌,也不會對旁人發脾氣。今年是我抗癌第十四年,在這段期間,我常常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犯罪,但要承認過去生活確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份「大腸癌三期」的診斷報告,讓我學到教訓,正視生活需要做出改變。我從肉食主義者變身均衡飲食主義,花更多時間運動,跟以前在診所的拚命三郎作息比起來,我更滿意現在的生活型態,行醫理念也因罹癌而改變。以前在診間,我只要求患者從有病進步到沒病,但我完成大腸癌療程,回到職場的第一件事是關掉診所,轉換跑道投身健檢領域。十多年過去,我在臨床發現,一般民眾在35歲之後,多達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開始出現大腸瘜肉。「瘜肉不一定會變成癌症,卻是風險。」我認為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賭注。加上近年多位藝人在3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第三期,我開始建議民眾25歲後開始預防健檢。健檢不只是為了避免罹癌,更應該追求「健康」,是讓每個人在自己當下的年紀,達到最好狀態,更加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調整生活型態,擁抱健康快樂的人生。名醫檔案/洪育忠現職: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專長: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療、體重控制、常見一般疾病診療興趣:騎腳踏車、聽音樂、寫字經歷: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家醫科主任醫師、耕莘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祐誠診所院長醫學辭典/大腸癌大腸癌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大腸癌患者不論男女,以60至79歲最多,但各年齡層都有,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以我的門診為例,年齡最小的大腸癌患者是十多歲的國中生。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梁金銅整理/記者陳婕翎
-
2020-11-20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糞便出血以為痔瘡!大腸癌三期翻轉我對健康的認知!
以前當開業醫師時,我是永遠滿診的「拚命三郎」,病人從早看到晚,買了早餐到下午都沒吃是日常。38歲那年,一份「大腸癌三期」診斷報告,彷彿老天爺讓我抽取命運、機會卡,找回更滿意的生活,翻轉我對健康認知,用餘生讓更多人享受「每個年紀能達到的最好狀態」。醫師忙碌 沒比一般人健康十多年前,當時醫師絕大多數將重心放在治療疾病,多數醫師知道均衡飲食、調整作息的重要性,但大家還是從早忙到晚,「醫師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在確診前,我其實已發現自己糞便有出血現象,但我自行診斷應該是痔瘡。38歲生日剛過,我去做健康檢查,結束後到診間聽報告,「你疑似有大腸癌」當時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只回了一句「喔!大腸癌,檢查做完了,可以回去嗎?」回到家,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當下打電話給專攻大腸癌的醫學院同學詢問意見,掛掉電話後,想起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說不害怕是假的。」老師為我開刀 同學主治心情最糟糕的階段是確診後一、兩天,因為不確定是早期還是末期,我隔天就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等待結果是最煎熬的,未知是最恐懼的。」直到確定是第三期,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才緩緩放下。一位腫瘤科同學說,大腸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有五成,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再加上有貴人、老師親自上陣為我開刀切除癌細胞,大學同學擔任我的主治醫師、在藥廠的同學也幫我找到很好的藥物,我漸漸坦然接受,對康復抱有信心。從肉食變均衡 花時間運動今年是我抗癌第14年,在這段期間,我常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犯罪,但要承認過去生活確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份「大腸癌三期」的診斷報告,讓我學到教訓,正視生活需要做出改變。我從肉食主義者變身均衡飲食主義,花更多時間運動,跟以前在診所的拚命三郎作息比起來,我更滿意現在的生活型態,行醫理念也因罹癌而改變。建議25歲後 開始預防健檢以前在診間,我只要求患者從有病進步到沒病,但我完成大腸癌療程,回到職場的第一件事是關掉診所,轉換跑道投身健檢領域。十多年過去,在臨床發現,一般民眾在35歲之後,多達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開始出現大腸瘜肉。「瘜肉不一定會變成癌症,卻是風險。」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賭注,建議民眾25歲後應開始預防健檢。健檢不只是為了避免罹癌,更應該追求「健康」,是讓每個人在自己當下的年紀,達到最好狀態,更加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調整生活型態,擁抱健康快樂的人生。洪育忠現職: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專長: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療、體重控制、常見一般疾病診療興趣:騎腳踏車、聽音樂、寫字經歷:●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家醫科主任醫師●耕莘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祐誠診所院長
-
2020-11-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耶誕節若能打有效疫苗 學者估歐洲3個月內可降35%死亡
兩家新冠肺炎研發商搶先發布第三期試驗初期正面結果,已經動盪將近一年的全球大流行也似乎終於看到終點。這些疫苗能帶來多久的保護力?目前沒人有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新冠肺炎可能發生再次感染,也可能持續在地方流行,所幸現有證據顯示再次感染機率不高,也多為輕症。學者預估,全球引頸期盼的疫苗若能在耶誕節開打,預計可在3個月內減少35%歐洲死亡人數。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於透過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報告全球已有9個國家經基因檢測確立,再感染不同株新冠病毒而且有症狀的個案共有25名。包括香港、西班牙、厄瓜多、瑞典各1名、比利時、荷蘭、卡達各4名,印度6名,美國3名。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香港這名再感染者是一名中年男子,3月接觸過英國確診者,3月26日出現症狀,住院四、五周。康復後他去西班牙旅遊一周,8月15日在機場篩檢再次確診,當時無症狀。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第一次感染是英美病毒株,第二次感染是瑞士美國病毒株,因為免疫系統反應很快所以第二次症狀不嚴重。陳秀熙表示,根據上述25人估算,截至11月15日為止,全球發生有症狀再感染的機率大約是千萬分之七,機率很低,這對於疫苗發展是好消息。然而,現有資料無法得知是否存在「再感染但無症狀」的個案,因此不能掉以輕心,康復者若再次接觸確診者,還是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避免再次造成傳播。公衛學者王威淳指出,過去研究針對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監測10名健康人長達35年,發現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都會再次感染,12個月內發生再感染頻率最高,顯示為免疫保護很短暫,而且以秋冬發生再度感染的機會較高,需注意新冠肺炎在後流行期,可能也具有此一特性。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感染或接種疫苗後,到底是發生終生免疫、長期免疫,或是短暫免疫,都會影響到未來的疫苗施打政策。除了目前搶先發佈的mRNA疫苗之外,載體疫苗和蛋白質佐劑疫苗也值得期待,英國牛津大學之載體疫苗,誘發免疫反應可以長達56天。根據陳秀熙及研究團隊估算,如果今年聖誕節,在病毒仍盛行(病毒基本再生數R0值估2.5)的區域例如歐洲,以有保護效益達到90%的疫苗作為聖誕禮物,達成90%施打率,可以在明年3月底將死亡人數減少35%。陳秀熙表示,這個夢想的難度不小,但世界各國都在持續努力。直到真正分配並施打疫苗之前,各項必要防治措施都不能鬆懈。
-
2020-11-18 科別.感染科
桃園市龜山區又爆本土登革熱群聚 5旬男三度就醫才確診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桃園市龜山區龍華里50多歲男性,個案潛伏期間與11月7日公布龍華里個案有相同活動地點且住家相近,初步研判與桃園市龜山區龍華里個案相關,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本案為該群聚中第二例個案,待進一步釐清感染源。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男11月8日至15日間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嘔吐、紅疹等症狀而三度就醫,因登革熱NS1快篩陽性通報,經檢驗IgG、IgM抗體及PCR皆呈陽性而確診。林詠青說,個案平時活動地以桃園市龜山區住家、新北市樹林區工作地及新北市新莊區為主,目前3名同住家人均無症狀,2人NS1快篩為陰性、1人檢驗中。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住家周邊進行疫情調查、孳生源清除、緊急化學防治與民眾衛教等工作,並於龍華里設置採血站擴大篩檢;社區監測將持續至12月9日。國內今(2020)年截至目前累計7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48例居住新北市,分別為三峽區37例、蘆洲區及林口區各3例、土城區2例、板橋區、樹林區及中和區各1例,23例居住桃園市,為桃園區15例、龜山區6例、八德區及中壢區各1例。林詠青呼籲,時序雖已進入秋冬季,但目前氣候仍有利病媒蚊生長,請民眾務必加強「巡、倒、清、刷」,澈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及落實環境清潔,避免病媒蚊孳生;醫療院所如遇有疑似症狀患者,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及早通報。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若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後眼窩痛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
-
2020-11-18 癌症.大腸直腸癌
腹脹、腹瀉、便秘是大腸癌? 這些異常小心是卵巢癌...5成確診已晚期
40歲王小姐曾因卵巢良性腫瘤而開刀,術後持續追蹤,年初工作繁忙,用餐時間不固定,出現腹脹與便秘,但她以為只是小問題,日前嚴重便秘,好幾天無法如廁,就醫檢查,居然發現腫瘤,切片發現,癌細胞已擴至大腸,為卵巢癌晚期。 卵巢癌是女性癌症第7名 半數確診已晚期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6年卵巢癌確診人數為1,396人,發生率是女性癌症第7名,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至晚期,主要原因在於初期症狀多為腹脹、腹瀉、便秘,容易被忽略,以及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賴鴻政指出,晚期卵巢癌治療棘手,單以手術難以有效控制,需要搭配化學治療,療程結束後,威脅機率相率當高,平均7成患者在3年內復發,且每1次的復發期間會較前1次還要短。基因檢測 減少疾病復發風險「癌症治療逐漸走向個人化、精準化,透過基因檢測辨別患者本身的基因是否突變,藉此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賴鴻政說,基因檢測也能減少患者復發風險,延緩疾病復發時間。臨床顯示,檢測結果如為BRCA基因突變,並接受過含鉑類化學治療有反應的患者,在服用精準藥物後,半數復發時間在56個月之後,而服用安慰劑組則半數在14個月內復發。據統計,全台約有15%至20%的卵巢癌患者具有BRCA基因突變,賴鴻政建議,患者一旦確診後即可進行基因檢測,若發現BRCA基因突變,就能考慮使用精準治療藥物。 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藥物納健保給付 定期檢查以利早發現、早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說,針對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藥物價格昂貴,許多患者無法承擔藥費,今年健保將此藥納入給付,對於患者及家屬來說,可是一大福音。賴基銘指出,卵巢癌好發於40至59歲女性,建議中年女性定期接受骨盆超音波檢查,若1、2等親屬具有卵巢癌的病史,更應該定期檢查卵巢,如能早期發現,接受手術治療,5年的存活率高達9成。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3婦癌難早發現! 預防醫學專家告訴你該如何預防 初期症狀與腸胃道疾病超像! 40歲以上女性要慎防「無聲癌」
-
2020-11-16 癌症.抗癌新知
連資深護理長都差點錯過肺癌黃金治療期!醫師:關於健檢,大多數人都輕忽一件事
「我是一名護理長,看著醫院的病患來來去去,當然深知健康的重要性!但長久以來只專心在照顧患者,卻忘了要關心自己的健康!要不是女兒幫我安排此次健檢,發現肺部異常,沒有癌症家族史、不抽菸也沒有任何症狀的我,怎麼想都想不到自己就是位癌症患者。」57歲的湯姓護理長,從事醫療工作數十年,坦言自己對於健康的態度,嘴巴上雖說相當重視,卻忽略了現代人面對疾病該有的「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與大多民眾的想法相同,覺得身體沒有不適狀況就不需特別去看醫生或進行身體檢查。「去年底孝順的女兒為我安排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檢,利用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掃描,影像清晰看見右上肺葉及左上肺葉有數處邊緣不規則的結節陰影,並在左上肺葉及右上肺葉各有1顆明顯且結構紮實的毛玻璃病灶,大小皆約1公分左右。」後續確診為肺腺癌第零期(原位癌),所幸發現得很早且無任何轉移現象,只要透過手術治療,存活率將近100%。「說老實話,這次的健檢真的是拗不過女兒才來,卻讓我了解健檢只做基礎檢查根本不夠,有些疾病是必需要靠高端影像檢查才能夠抓出早期的病灶。『肺癌』在過去的認知,想到肺部檢查就是直接聯想到胸腔X光檢查,但X光檢查的偵測敏感度較低劑量電腦斷層差,肺腺癌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自己就是屬於無症狀的典型案例。還好發現得早,讓我不用經歷化療的痛苦過程。」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的2016年國人癌症登記年報及2018年國人10大死因報告,在這2份資料中可以看出一項端倪,肺癌的發生率雖非第1,卻是國人癌症死亡排行第1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解釋為何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統計排名上為何會有落差?主要的原因在於肺癌的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及特異性。肺癌的症狀可能會有慢性咳嗽、胸悶、胸痛等與常見肺部疾病相似,以致容易被忽略。部分肺癌患者在早期甚至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感。等到已出現明顯症狀,如咳血或是咳痰帶血,這時候肺癌可能已發展至晚期,錯失早期黃金治療時間。以國人最常見罹患肺癌的種類-「肺腺癌」舉例,從肺癌發展期別預估5年存活率就可看出「及早發現肺癌是存活的重要關鍵」,肺腺癌第一期的5年存活率約60~80%、第二期的5年存活率約30~50%、第三期的存活率已不到一半約20~30%、到了第四期的5年存活率僅餘5~10%。在台灣有70%~80%肺癌患者在發現罹患肺癌時已發展成第三期或第四期,這也是為何「肺癌」在癌症死亡排行如此之高的原因,安排定期肺部篩檢以及篩檢工具上的選擇也是早期發現肺癌重要的因素。蔡聰聰醫師特別提醒,根據過往統計肺腺癌患者的女性約有9成都無吸菸習慣,男性患者約3至4成也無抽菸史。有家族史、抽菸習慣、常處二手菸、工業化學環境、環境空污或家庭煮婦長期處於油煙排放不佳的烹飪環境都是誘發肺腺癌的危險因素。肺腺癌好發於40歲以上且女性較多,建議民眾在40歲開始除了每2~3年安排全身健康檢查,也別忘安排肺部檢查。也建議肺腺癌的危險族群應自主定期接受肺癌篩檢,一般常規的胸部X光檢查對於1公分以下的肺部腫瘤檢出率不高且易有盲點,可多加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幫助自己及早掌握可能發生的病灶。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是做為一種肺癌篩檢工具並確實有機會幫助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作者簡介_蔡聰聰醫師專長:內科、胸腔暨重症專科現職: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內科部主任學歷:菲律賓遠東醫學院 醫學系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特約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部特約主治醫師中心綜合醫院中心診所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聯安預防醫學診所內科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會刊英文顧問中華民國內科,胸腔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延伸閱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胃腸肝膽科醫師:早餐我絕不吃的4種食物
-
2020-11-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BNT疫苗先公布就是最好?專家點出六指標才是眉角
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日前宣布他們聯手研發新冠肺炎RNA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顯示可預防症狀個案產生,效果達到九成,且未發現嚴重安全疑慮。這支疫苗就是台灣東洋日前宣布代理破局的BNT疫苗,此消息引起台灣民眾感到扼腕,公眾討論取得疫苗的焦點,瞬間全部集中在這支疫苗。不過,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今於科學防疫說明會直播中提醒,疫苗的效益必須同時審慎評估六個重要指標。輝瑞發佈的第三期初步報告主要是證明「症狀個案減少」這部分,目前並不知道其他指標表現如何。陳秀熙指出,輝瑞11月9日的期中報告了94名確診個案,只有8名在疫苗組,86名都在安慰劑組,顯示疫苗對於新冠病毒症狀感染的保護力有達到90%,確實是好消息。然而,對於症狀感染的保護力,並非疫苗效益唯一的指標。陳秀熙提醒,上述結果必須小心解讀,雖然已經證明症狀個案減少,但是如果無症狀個案相對增加,即便可能有助於達成族群免疫,卻仍可能帶著病毒造成傳播,侵襲風險族群,這是仍是極大的挑戰,只能盡可能提高接種率。陳秀熙表示,疫苗效益的評估,必須同時看六個指標:感染防護、無症狀感染、症狀感染、嚴重個案、非嚴重個案、疾病負擔。另外美國食藥署目前建議,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通過的最低標準,是相對於安慰劑組,疫苗組的主要評估指摽書達到50%下降,最少效益的指標也要達到30%下降。陳秀熙指出,現有研發中的疫苗包括蛋白質疫苗加佐劑、載體疫苗,以及包括輝瑞BNT及美國Moderna這兩種RNA疫苗,根據目前正式發表的研究報告,以生物統計方法推估,上述各種疫苗的保護力都有達到七成以上。所有疫苗都需要長期追蹤,以了解長期會不會產生「疫苗與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或「 疫苗相關性增強呼吸道疾病」,才能確定其安全性。陳秀熙說明,輝瑞BNT疫苗採取的隨機分配研究方法,在第一二期臨床試驗徵召18到55歲、65到85歲兩年齡層受試者,比較兩株RNA疫苗,發現BNT162b2這支疫苗有較低不良反應、較快轉換為抗體,便快速以此展開第三期臨床試驗。第三期試驗在美國、巴西、阿根廷、德國、土耳其、南非,預計共招募約4.5萬名受試者,截至11月8日已招募4.3萬人。受試者隨機分派到兩組,疫苗組間隔21天接種兩劑,預計要兩年後才能完成安全性及疫苗最終效益的評估,第三期臨床試驗計畫將進行到2022年12月11日。陳秀熙提醒,目前所有疫苗當中,包括輝瑞BNT的RNA疫苗以及英國牛津AZ的載體疫苗,都證實對T細胞的反應良好。這是很重要的效果,因抗體可能隨著時間消退,T細胞卻能夠可以持續反應,遭遇下次病毒感染時產生保護效果,這個效果在載體疫苗特別明確,其他疫苗也正在證明。陳秀熙說,台灣必須考慮所有的疫苗,謹慎看待不同疫苗的主要評估指標。也希望看到輝瑞的期末報告可以提出更多指標,例如是否能降低嚴重個案、降低無症狀感染等。
-
2020-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學者估首批新冠疫苗還要四個月 東南亞分配量敬陪末座
全世界已經爆發多次新流感大流行,也經歷過緊急研發疫苗,之後各國都有所反省和準備。但在這次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仍然面臨防備不足、疫苗不夠、疫苗分配不均等問題。學者預估,以最順利的情況推估,距離第一批疫苗被批准大量製造接種,還要等四個月,而根據過去經驗,東南亞被分配到的疫苗是敬陪末座,僅高於非洲。值得慶幸的是,台灣的大流行防範計畫已堪稱是東南亞國家當中最充分的。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多位公衛學者,今於科學防疫說明會分析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後,對於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多項流行病防備指標、疫苗接種部署指引、大流行準備評估指標等,各國達成情況,並分析疫苗供應的可能時程以及分配上的區域落差。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根據「流行病防備指標」,防備能力需包括公共衛生基礎建設、公衛調查和醫療資源應用、水、道路、網路、衛生等基礎建設、政治穩定性和武力衝突等制度能力、GDP和健康花費等經濟資源、公共衛生教育及溝通。林庭瑀表示,依上述指標,非洲及東南亞因應能力較差。歐洲及北美因應能力較佳。至於南美國家,因為醫療資源缺乏,更需要防患未然,但公衛學者彭思敏根據世衛組織的檢核項目去看15個拉美國家,結果顯示拉美國家有執行能力及公衛介入雙雙偏低的問題。公衛學者鄭雅中表示,參照過去疫苗的研發和準備經驗,要研發成功到第一批大規模製造並接種,至少需要花費一年時間。這次疫情從病毒被基因定序以來,已經走了八個月,距離第一批被批准大量製造可以接種的疫苗,大約還要等四個月左右。鄭雅中提醒,在此之前,政府應先建立接種優先權分級,擬定接種策略計劃,製造商和主管機關也要共同推演採購、配送的流程。公衛學者彭思敏指出,現在新冠疫苗已被預訂超過114億劑,已知COVAX被預定了約35億劑最高,其次是賽諾菲/葛蘭素史克被預訂約20億劑、其他廠牌約18億劑、輝瑞/BNT疫苗約16億劑,嬌生約15億劑,美國Moderna約10億劑。但疫苗分配仍是個大難題。彭思敏指出,過去研究已發現,流感疫苗開發緩慢,主要因素是來自「政治經濟因素」,而不是疫苗開發本身的問題。疫苗準備不足很可能造成大流行、住院及死亡人數升高,但疫苗生產能力都集中在工業化國家,季節性流感疫苗也集中於這些國家。彭思敏以2015年流感疫苗分配為例,總劑數是5億劑,最多每千人口分配數量最高的是美國,遠高於居次的歐洲;歐洲又遠高於西太平洋,西太平洋也遠高於地中海東部;至於東南亞和非洲,則是敬陪末座。東南亞沒疫苗,非疫苗的防疫準備工作相形更重要。公衛學者蕭國惠根據2010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之公共衛生》的一篇報告,比較印尼、越南、柬埔寨、寮國、台灣的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結果顯示,台灣已經是準備程度最高、資源最豐沛的國家。報告顯示,上述國家中只有越南和台灣已有大流行期間醫護人員量能緊急增加計畫,唯有台灣的準備不需要外部金融資源支持,而且台灣抗病毒藥物和個人防護設備庫存量是達到人口數的一成,遠高於其他國家。台灣也有能力在大流行爆發前預先經由實證推估預先備至需要的疫苗,並且事先有計畫的提升產能。
-
2020-11-10 科別.兒科
天氣轉涼!0至6歲類流感就醫攀升 幼兒接種率卻慘兮兮
雖然今年流感季截至目前未出現重症個案,但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發現,隨天氣轉涼,0至6歲學齡前兒童因類流感症狀就醫人數逐漸攀升,但今年該族群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比率相較低,學齡前幼兒感染流感易引發較嚴重併發症,因此,疾管署請民眾儘速帶家中幼兒完成流感疫苗接種。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指出,近期幼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另外,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呼吸道病毒監測情形,0至6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檢出陽性件數持續明顯上升,第45周檢出數佔監測呼吸道病原體83%。上呼吸道感染對幼兒威脅蠢動,疾管署統計卻發現,截至11月9日,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量約508.7萬餘劑,雖打氣仍比往年更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學齡前幼兒僅接種48萬餘劑,接種率42.1%較往年低,尤其首打族第一劑接種量10萬餘劑,接種率僅18.2%,據目標30%仍有距離。目前學齡前幼兒檢出呼吸道病原體雖以呼吸道融合病毒為主,但蘇家彬警告,仍不可輕忽流感病毒威脅。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病程長且有時會引起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過去因流感併發症死亡的個案約9成沒有接種疫苗。蘇家彬重申,年齡越小的嬰幼兒,因為抵抗力較差容易受到流感侵襲,感染流感病毒常見併發症為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扣除校園接種,僅剩41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可接種,籲民眾儘速接種。近期國內外出現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個案,雖初步研判都與疫苗無關,但民心慌慌,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我疫苗品質有保障,應儘速帶小朋友至合約院所或衛生所接種疫苗,並建議先行預約後再前往。
-
2020-11-07 新聞.科普好健康
產官學三方結合 打造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
COVID-19疫情出現,醫療的價值與模式被重新定位,除了超前部署、運用新科技,服務設計及跨域合作網絡更是打造出精準健康醫療體系的關鍵;AI數位科技也更為重要,當大數據使用在醫療產業後,全球不再只聚焦於精準健康上,而是向前延伸加入預防醫學的概念。童綜合醫院在國立中興大學林寬鋸特聘教授執行科技部「建立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藍圖」跨領域計畫的邀請下,聯合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共同舉辦「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邀請近30位學界專家分享寶貴的洞見,一窺精準健康醫療的藍圖。今(6)日在中科管理局舉辦的「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除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科技部政次林敏聰、中科管理局局長許茂新等都蒞臨指導,發表精準健康大數據產業的國家戰略推動方向;另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等貴賓也蒞臨致詞,會中並邀請前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院士分享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的發展藍圖。後疫情時代,宅經濟與社群平台的興盛將會翻轉生醫產業,具創新思維的生醫公司開始透過社群媒體建立品牌,藉此得到目標市場的信任與青睞。台灣最大的醫師自媒體社群平台:A-Pen創辦人葉淨元醫師分享未來醫師社群的樣貌;同時邀請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台灣創新生醫創業投資公司投資長黃良傑及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博士,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剖析智慧預防醫學及智慧醫療的投資方向。隨著5G、AIOT的興起,智慧醫療結合AI與大數據,使醫療精準化程度大幅提升,讓醫院轉型成為「以人為本」的應用場域,顛覆以往以「醫院」為本的醫病關係。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國軍台中總醫院院長洪恭誠、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及相關臨床醫師等人,闡明醫院數位轉型的現況與策略,以及目前數位醫療於COVID-19 的實際應用。楊泮池院士在童綜合醫院院長童敏哲發表引言後,講述了臺灣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的契機。楊院士表示,這次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對人類食衣住行日常生活和國際關係、社會的結構及產業,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和影響,防疫科技和精準健康大產業變成全球各國生醫科技發展的方向及戰略目標。台灣作為IT研發及產業大國,正是醫療資通訊產業搶先佈局未來新科技的最佳時機,許多關鍵技術將有機會借此波疫情迅速推出,在台灣導入應用、快速累積實證與建立模式,就能搶先各國輸出解決方案、搶佔全球市場,為台灣下一個世代要推動的精準大健康產業打下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而政府更應以點擴面、持續深入盤點跨領域醫療、科技與生技能量,找出產業核心優勢、重塑法規架構思維、推動跨域產業協作策略,擘劃精準大健康產業發展藍圖。因為智慧醫療大幅改變了醫療產業,透過 AI的輔助,醫師能夠更精準、快速的判讀數據外,更能讓醫療去中心化,帶給病患最佳的資源利用及良好的照顧。而臨床醫師不但是智慧醫療的主要的參與者,更是醫療產業與民眾間的重要橋梁。童綜合醫院分別由歐宴泉副院長、吳肇鑫副院長、魏智偉主任與林國璽醫師,分享泌尿科、急診、感染科以在COVID-19疫情下的臨床運用經驗。童醫院副院長歐宴泉指出,該院泌尿科與AIxMed醫乘智慧,透過人工智慧電腦視覺化相關技術,導入應用於傳統組織學細胞學檢驗及判斷輔助上。在泌尿科精準檢測應用領域,針對尿液細胞抹片樣本,發展人工智慧輔助尿液細胞學鏡檢分析。在病理科醫師細胞學鏡檢判讀上,給予人工智慧的輔助決策輔助系統。導入AI的精準檢測與新興傳染病疫情下,數位醫療的去中心概念,是提供對病患照顧及資源應用的最佳且重要的方式。
-
2020-11-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疫苗進展佳!保護力達6成以上 年輕年長都有效
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持續推進,就像其他疫苗一樣,也面臨了年輕人和老長者免疫反應不同的問題,年輕年長者所需疫苗的有效劑量、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也不同。這些攸關疫苗安全及效益的重要議題,都需要研究品質良好的臨床試驗仔細確認過,全球引頸期盼的有效疫苗才能問世。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透過直播報告疫苗最新研發進度。綜合來說,陳秀熙指出,不同類型的疫苗都可看到不同劑量的效益也不同,但好消息是,目前大部分的疫苗都有超過六成的保護力,這是一個好消息,顯示透過疫苗達成族群免疫的可行性高。公衛博士任小萱指出,現有第一、二期臨床試驗都是針對年輕健康民眾,最高沒有超過60歲,綜合結果顯示,疫苗注射後14天開始有中和反應,並且可持續14到42天,劑量越大抗體反應越高,濃度與康復者血清相近。陳秀熙說,每個疫苗發展中都會先針對年輕族群實驗,再進展到確認老年族群的反應,目前看抗體反應持續將近一個半月,令人充滿信心,劑量效益也帶來正向的訊息。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年輕人與年長者的免疫反應差異,主要原因是年長者有免疫老化、慢性發炎、易有共病等特徵,而且T細胞多樣性不夠,所以身體無法隨時在備戰狀態,疫苗可能無法誘使產生足夠的中和抗體來對抗病毒。公衛學者林庭瑀補充,年老族群較容易有遺傳性免疫缺陷,而且65歲以上出現自體抗體反應的風險是年輕人的1.6倍,這將導致疫苗希望的免疫反應被中和掉。目前各種疫苗在年輕年長族群看到哪些效益的差異?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中國滅活疫苗間隔28天打兩劑,第56天評估發現,年輕(18至39歲)反應較佳。美國mRNA疫苗也是間隔28天打兩劑,第43天評估,在中老年(56至70歲)反應較佳。至於比利時載體疫苗,年長者對低劑量的反應較好,年輕人對高劑量的反應較好。
-
2020-10-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疫苗若成功 1725萬台灣人打過可望恢復正常生活
未來若有新冠肺炎疫苗成功開發出來,其安全性必須通過檢驗。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透過直播,報告研發中的新冠肺炎載體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低。團隊另指出,疫苗保護力若達70至80%,75%人口(大約1725萬台灣人口)打過疫苗,就可以不靠藥物、口罩、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消滅大流行的可能。疫苗需具備多高保護力、多少人口接種,才能杜絕流行?公衛學者古玫生根據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的模擬分析指出,如果一個人可以傳染給2.5到3.5個人,全體人口都打疫苗之下,這個疫苗至少要具備60%保護力,才能杜絕流行。如果有四分之三人口接種疫苗,疫苗效益達到70至80%,就可以不靠藥物、口罩、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就避免大流行或消滅流行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暴露程度比較低的國家,因為族群本身沒有免疫力,接種率要更高。古玫生表示,根據推估,如果一個人能傳染給2.5到3.5個人,暴露程度只有5%的群體,接種率要高達86%。目前這些載體疫苗的保護力如何?公衛博士鄭雅中表示,疫苗保護力會因劑量、接種劑數、年齡、接種後等待天數而不同。歸納現有試驗結果顯示,牛津疫苗AZ在接種兩劑之後,18-55歲受試者有62%在42天後中和抗體濃度可以高於25%的恢復者。美國疫苗Moderna接種高低劑量兩劑之後,50到71歲62%到88%在57天後中和抗體濃度可以高於25%的恢復者。有關疫苗不良反應,公衛博士任小萱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指出,載體疫苗可能引起少部分人發生不良反應,按發生風險排序為發燒、肌肉疼痛、關節疼痛、頭痛、噁心、疲勞,但程度多為輕中度,達到嚴重程度比例更低。如果搭配使用止痛藥,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比例大幅降低,包括發燒、發冷、關節或肌肉疼痛的反應都沒有了。公衛學者蕭國惠說,研究顯示高劑量組、老年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較高。陳秀熙表示,除了不良反應,疫苗安全性還要評估兩種狀況發生的風險: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ADE)、疫苗引導呼吸道疾病(VAERD)。陳秀熙說,ADE其實是疫苗反應擦槍走火,就像是球員擠在球門前防守,反而不慎自己把球踢進球門,過去包括登革熱、麻疹疫苗都有出現過。公衛學者彭思敏表示,ADE可能使感染增強而導致疾病更嚴重,或導致免疫反應過強,造成嚴重的發炎或氣道阻塞。公衛學者張維容表示,目前在中國載體疫苗觀察到ADE發生風險與中和抗體濃度有關,中和抗體濃度越高,越不容易發生ADE,英國及比利時疫苗都沒有觀察到ADE發生的證據。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現有第二期試驗結果顯示,這些載體疫苗引起VAERD的風險都不高。陳秀熙表示,透過自然感染達到族群免疫,會犧牲掉很多人的生命,因此疫苗對於遏止世界大流行是特別重要的。希望社會大眾支持全世界疫苗專家團隊的工作。台灣的學術團體和政府對於疫苗安全都以高標準控制,他呼籲大家要安心,相信台灣的嚴謹度。
-
2020-10-28 新聞.健康知識+
藝人民眾頻po打疫苗不適 疾管署:應先就醫非上網貼文
台中51歲林姓男子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卻出現嚴重不良事件,雖未能證實與疫苗相關,但許多民眾仍感到惶恐,藝人吳宗憲開直播透露去打流感疫苗,結果出現暈眩;台南一名爸爸也PO文帶兒子打流感疫苗出現頻尿問題,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呼籲,有類似症狀應就醫而非上網貼文。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過去確實有少數接種流感疫苗不良事件是暈眩,但機率僅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且因果關係沒有實證證明,強調暈眩成因非常多,如內耳或腦部血流影響,或近期有病毒感染、使用藥物都可能造成暈眩。林詠青表示,事實上暈眩及頭暈非常容易混淆,需要專業醫師診斷檢查;關於接種流感疫苗出現頻尿問題,林詠青說,過去未曾在接種流感疫苗不良事件中見過頻尿症狀,頻尿成因多,含泌尿道感染等,可能是時序上的巧合,接種後如有不適,需就醫評估是否有其他原因。流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共通報76件,上周三公布僅26件,通報速度似乎較快,林詠青說,由於今年有韓國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案例,可能醫師警覺性高、較常通報,強調疫苗不良反應是民眾端及醫療端的主動通報,只要不適問題是發生在接種後,不一定要有關聯,皆可通報。林詠青舉例,台灣2009年施打H1N1流感疫苗,因為校園頻傳類似集體暈針事件等,民心恐慌,同樣有非常多疑似疫苗不良事件,但事後經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評估後,九成都是是與接種流感疫苗無因果關係。莊人祥說,多數人僅是不良事件爆發與施打疫苗時機接近,仍須待專家評估不良事件與疫苗是否具因果關係,由於韓國頻傳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事件,有些民眾可能會比較憂慮,但呼籲接種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應先就醫而不是上網po文。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鄒宗珮說明,是否停打考量標準為不良事件是否有聚集現象,固定症狀是否發生在固定廠牌的固定批號,但韓國事件個案症狀分散,不是同個批號疫苗,嚴重者非常少,繼續接種疫苗風險並未大於不接種疫苗所帶來的疫情風險。
-
2020-10-27 科別.新陳代謝
愛減肥、噴香水,竟會讓體內荷爾蒙提早失衡?!
你知道內分泌系統和男、女的荷爾蒙問題息息相關嗎? 對男生來說,睪固酮的濃度會直接到影響決策跟執行力;很多女生愛減肥、噴香水,也有可能讓身體的荷爾蒙提早的失衡。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主治醫師王峰表示,男性睪固酮偏低兩大原因為肥胖、慢性壓力;而女性荷爾蒙的影響則是以更年期前後來做階段區分。 睪固酮對男性影響是非常大的,30歲以前睪固酮分泌是男性的高峰期,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以1~2%的速度下降,大概基本上40歲以上後就有可能不足。根據聯安診所的健檢資料庫便發現每四位就有一位睪固酮偏低。 男性睪固酮偏低兩大原因:肥胖、慢性壓力 肥胖的情況下,男性體內就有芳香環酵素,它會把睪固酮轉換成雌激素,造成男性的睪固酮低下。另外就是慢性壓力,壓力可以分為內在跟外在兩種,外在壓力就包括工作、家庭、人際關係,這些都是我們每天所必須去面對的。再來,我們比較容易忽略的就是所謂的內在壓力,內在壓力就是體內缺乏一些營養素,或著過度運動,或著是體內有慢性發炎……等等。 如果男性睪固酮分泌不足,除了一些性功能障礙,它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還有腦部失智、憂鬱風險增加,所以也跟男性的情緒穩定有關係。 影響女性荷爾蒙二階段:二、三十歲年輕女性、四、五十歲更年期女性 年輕的女性經常遇到的問題,大概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長痘痘、經前症候群情緒等受到影響、肥胖,甚至一些婦科疾病。女性如果更年期以後,缺乏女性荷爾蒙的保護,會罹患一些心血管疾病,或骨質疏鬆的機率也會增加。以年輕女性來講,荷爾蒙最主要還是跟兩個有關係,影響荷爾蒙就是肥胖跟壓力。 女性荷爾蒙有兩個最主要的荷爾蒙:雌激素跟黃體酮。一但長期慢性壓力之下,黃體酮就會偏低,再來就是雌激素跟黃體酮,這兩個荷爾蒙就會失去平衡,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就會造成很多婦科,像女生子宮、卵巢、子宮內膜一些組織的刺激,或著腺體的增生,會有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 除了肥胖跟壓力,另外一個最主要影響女性荷爾蒙就是環境荷爾蒙。每個人平均每天接受60到100種的環境荷爾蒙,洗髮精、洗碗精、香水、熱感應紙等等,這些的環境荷爾蒙跟雌激素的結構非常像,它會經過攝取或皮膚的接觸,進入我們的體內,影響整個我們荷爾蒙的平衡。 定期健檢 平衡與維持荷爾蒙健康狀態 肝臟是荷爾蒙代謝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所以肝臟一但代謝好,荷爾蒙的代謝就會非常好。要讓肝臟代謝好,第一,要吃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肝臟代謝荷爾蒙需要很多胺基酸,第二,要吃足夠的植物生化素,包括:十字花科的蔬菜、花椰菜、高麗菜、芥蘭這些等等,第三,就是維生素B群跟微量元素。 另外,應該要戒菸、少喝酒、不熬夜、充足的睡眠,才能讓我們身體的荷爾蒙能夠平衡。我們的荷爾蒙是否能夠維持平衡或足夠,應該要定期地做健檢,來了解身體的情況,才能知道我們荷爾蒙的情況。(文章授權刊登/《聯安醫周刊》)
-
2020-10-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潛力新冠疫苗有這些!大多要兩劑 輕度不良反應難避免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研究團隊,今持續召開防疫說明會直播,說明截至10月20日為止的國際新冠疫苗最新研發進度。陳秀熙指出,目前疫苗發展是「人人有信心、個個沒把握」,許多疫苗研發傳出好消息,沒有嚴重不良反應,但大多只是在第一期或第二期臨床試驗,都還需要第三期大規模試驗的證實,目前看來可能需要打兩劑。陳秀熙表示,全球已有217種新冠疫苗在試驗中,大部分都還在動物實驗階段,僅少數進入安全性試驗或大規模效益測試,尚無任何疫苗已被廣泛使用。他也提醒,老年人因體內mTOR蛋白質隨年齡增加,會使免疫反應較弱,接種疫苗前可能需要先服用某些藥物抑制mTOR,疫苗會更有效。研究團隊深入介紹兩種中國滅活疫苗(PioVacc和BBIBP-CorV)、兩種美國RNA疫苗(Moderna和BNT)的最新研發進度,現有實證顯示,滅活疫苗及RNA疫苗都可能需要打兩劑。陳秀熙提醒,滅活疫苗是真的病毒去做,安全性是大型臨床試驗最需要注意的事項。公衛學者彭思敏指出,中國共有兩款滅活疫苗,PioVacc的小規模人體試驗證實不論年輕人、年長者都能產生抗體,而且高低劑量沒有顯著差異,間隔28天打兩劑,免疫效果較佳。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BBIBP-CorV的人體試驗證實中劑量,間隔21天打兩劑效果最好,大規模臨床試驗還在進行中,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已於9月14日批准用於醫護人員。RNA疫苗以須零下20度冷鏈的美國Modera,以及日前台灣東洋宣布取得代理、需要零下70度冷鏈的BNT為代表。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Modera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100ug劑量效果表現做好,第一劑打完迅速產生抗體,但第二劑接種前中和抗體活性較低,顯示14天後有必要打第二劑。不過其高劑量會有比較多不良反應,但無嚴重不良反應。公衛學者蕭國惠指出,BNT的人體試驗顯示,抗體反應在第21天打完第二劑之後會逐漸升高,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但無論低劑量兩劑或高劑量一劑,都百分百有局部疼痛的反應,發燒疲累頭痛等多數局部或全身反應會在兩天內出現,七天內緩解。至於載體疫苗,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比利時疫苗年輕人接種後有六成出現局部疼痛、兩成發燒,老年人也有三成出現局部疼痛,4%發燒,但兩者免疫反應都高達八成,可維持29天,使用一劑就有足夠保護力,不過目前六萬人的臨床試驗因為一人出現不良反應而暫停。公衛學者鄭雅中表示,牛津大學的載體疫苗雖有腸胃不適和疲勞發熱等輕微不良反應,但在二次接種後中和抗體提升至與恢復者相當的水平,可維持42天,且不論有無打第二劑,細胞免疫反應至少可以維持56天。公衛學者郭芳廷提醒,年齡會影響免疫功能,mTOR蛋白隨年紀增加,會導致老年免疫系統的T細胞的數量和多樣性下降,B細胞也會隨年齡流失,導致產生的抗體種類減少,而老化細胞則會造成過度免疫,導致慢性輕度發炎。目前有幾種藥物可以做到抑制mTOR活性,年長者接種疫苗前或許應考慮先服藥抑制mTOR、提升免疫力,再注射疫苗或許會更有效。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流感季開打流感疫苗 台大:可減少2成新冠肺炎風險
流感疫苗本周一起開打,社會大眾皆期待流感疫苗也能有助新冠防疫。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的研究團隊,今於防疫說明會進行專題報告,分析前半年已經歷流感與新冠肺炎夾擊的南半球經驗,並綜合北半球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流感疫苗打的多,新冠疫情嚴重度較低,且施打時機很重要,在流感季或發生新冠症狀後接受流感疫苗,減少新冠肺炎風險效果最大,效益可達20%到27%。公衛學者張維容表示,根據巴西9萬2264人的研究發現,這群人流感疫苗接種率為31.1%,相較於沒有接種者,30歲以上接種流感疫苗者新冠肺炎死亡率都較低,將近兩成(18%)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下降與流感疫苗接種有關。巴西研究者也將流感疫苗接種時間分三類,第一類為流感季之前就打的,第二類為流感季接種,第三類為流感季期間發生新冠肺炎症狀才接種。結果發現,第二類與第三類的接種時間,對於新冠肺炎風險的降低效益較大,流感季接種者風險減少20%,流感季期間出現新冠肺炎接種者風險減少了27%。義大利的研究結果也和巴西不謀而合。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義大利分析22個省份3到6月流感疫苗接種率與新冠肺炎臨床指標的相關性,結果發現,這22省份接種率介於37-62%,調整五類干擾因子之後,證實流感疫苗接種率與新冠肺炎各類臨床指標呈現負相關,包括抗體盛行率、住院率、加護病房住院率、新冠肺炎死亡佔比,顯示接種率較低的地區也是疫情較嚴重的區域。除了流感之外,研究團隊也提醒需注意新冠肺炎與其他病毒、細菌的共同感染,對於年長及多重慢性病者,可能構成致命威脅。公衛學者古玫生指出,有共同感染的人新冠病毒排毒時間顯著較長,康復情形也比較不好。如果使用抗病毒藥物兩個禮拜後,可以顯著改善肺部感染,不過28天後治癒或死亡的比例並沒有明顯的不同,新冠肺炎嚴重度也沒有明顯不同。公衛學者王威淳指出,根據廣東首第二總醫院49例疑似案例的痰液樣本比對,發現七成患者有共同感染,共有13種細菌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其中以嗜血桿菌最常見的。另外,江蘇省醫院257名確診患者則發現11種細菌,肺炎鏈球菌、克雷白氏細菌、嗜血桿菌是前三名,而且在發病第一到第四天內,共同感染率最高,重症者的共同感染比率也最高。急診醫師許辰陽表示,美國及土耳其的個案報告顯示,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的病人,容易發生共同感染而快速併發重症,因此施打呼吸道疫苗是很重要的,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病毒感染為細菌感染打開大門,導致病情加劇,惡化病程,」許辰陽提醒,流感季節在加護病房及住院個案的增加,會導致次發性感染風險提高,這是許多感染症共同的特性。這關係到臨床醫師是否要早期投藥,例如認為個案有較高細菌感染風險,而提早給預防性的抗生素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