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橘世代.好學橘
搜尋
靜電
共找到
55
筆 文章
-
-
2020-09-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別成為防疫破口! 醫師警告口罩不勤換更恐怖
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研究院院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說,預防病毒傳播和減少感染新冠病例,戴口罩比保持社交距離或者禁足在家都更為重要。研究人員說,當口罩令在紐約生效後,每天的新感染率下降約3%。但在美國其他地區,每天的感染病例持續增加。在義大利和紐約市的口罩令生效之前,已經採取了直接接觸預防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離,隔離以及洗手消毒。但是,研究人員說,這些措施只能減少通過直接接觸方式發生的病毒傳播,而遮蓋臉部可以防止空氣傳播。他們說:“面部覆蓋物具有獨特的功能,可以阻止霧化和吸入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從而大大減少感染。據聯合報元氣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指出:「 口罩只要打噴嚏或是沾到唾液後,細菌就會在上頭滋生,不斷接觸到口鼻反而會生病,因此必須馬上更換。 」尤其進入秋冬時序後是過敏及流感好發的季節,多數的流感患者會在發病後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流感的高危險族群以老年人、嬰幼兒或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不全者。聚隆纖維發言人賴明毅也指出:「台灣的熔噴不織布是技術,但加上『靜電駐極』又更厲害。」聚隆纖維提供的中層熔噴不織布是口罩的心臟,空氣濾材主要是靠「靜電駐極」技術,被靜電極化的聚丙烯原本過濾效果30-35%(物理)的口罩可以提升95-99.99%過濾效果。經過測試,台產的口罩即使放了5年效能也只降低 1%。所以口罩買『台灣製造』,但中層用的是境外的熔噴不織布,將容易造成防疫缺口。面對疫情和流感,除了施打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徐上富說,很多人會1只口罩戴一整天,每天至少要準備2到3只口罩,打噴嚏或是自己的口水噴在口罩上,就得立即更換。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口罩纖維上的這些電荷是有飽和度的,而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電荷也會慢慢減少,最終過濾效果大降,一般口罩正常使用可達6到8 小時 ,如果遇到大量的飛沫,口罩被水弄濕,進出極高風險的八大場所:醫療照顧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娛樂場所、大型活動、宗教場所,口罩一定要記得更換。
-
2020-09-04 橘世代.好學橘
為什麼90%火場命案死於5樓以下?消防員親授關鍵防災策略
「萬華50年公寓冒火 煙囪效應釀5死」、「名醫賴文德住家大火 婿女外孫5口相擁亡」、「台南磚造平房惡火 祖孫三代4死」2020年火災命案層出不窮...如何真正有效預防火災,著有《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作者蔡宗翰專文解答:今年5月,高雄市三民區也發生一起五層樓透天厝火警,現場從2到5樓火舌濃煙不斷冒出。消防局動員大批救災人車全力搶救、架設雲梯救援,並深入屋內搜索。經一番搶救後,七人全數救出,但其中五人已無生命跡象,送醫均宣告不治。面對火災的來臨預防永遠勝於治療,然而又該如何真正的有效「預防火災」呢?透天厝火災發生率、死亡率均最高透天厝的空間形式面對火災,本來就有很高的災害風險。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台灣平均每四小時就發生一次火災。每年建築物火災的統計中,獨立住宅火災發生次數第一名,占約四成多,集合住宅火災第二名,占不到兩成。一個更驚人的數據顯示,火場的罹難者,有超過百分之九十,是死於五層樓以下的建築物,也就是透天厝、鐵皮屋及磚造平房等。消防法令規定,六層樓以上及一定規模的建築須依法「落實防火管理制度」及「裝設消防安全設備」,如此不只可以強化安全體質、防護建築物,也能夠提早偵測火災的煙與熱,發出警告,提醒人們快點逃生。而一般五層樓以下的住宅,並沒有法令強制要求。預防勝於治療重大傷亡火災後,每每看到媒體記者們迅速下了死亡原因是「鐵窗阻逃」、「沒裝住警器」...等新聞標題,不能說不對,但總感覺太過倉促、太過簡單化了。事實上,從無數火災案例歸納,任何一場造成傷亡的火災,背後的原因都是綜合性的,絕不會只有單一原因。聊到火災,一般人總喜歡討論在各種無論是真實的,或想像的火災情境下,如何利用各種技巧成功逃生?許多人似乎學會了「火場求生術」,就像練了絕世武功,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優游進出火場,如入無人之境。其實,在火災的整體防範策略上,「火場應變」或「火場逃生」是最逼不得已的,那代表你與死神終將一戰。那什麼是最高招的呢?就是從源頭,從一開始就不讓自己有陷入險境的可能。怎樣才能不陷入險境?就是做好火災預防的工作。預防勝於治療,每個人都會講,但做得到的人卻很少。在事前預防的部分,我們應踏踏實實地做好「防災五大策略」: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跑得掉、救得快。策略一、不會燒火災預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根本不讓火苗有機會燒起來」。所以第一步就是管控所有可能產生火苗的因子,讓火苗根本不可能產生,也就是「不會燒」。電氣因素是火災發生原因首位,約佔火災案件總數的30%。原因包括:短路(短路會使電流暴增好幾倍甚至幾十倍,使溫度急劇上升)、過熱、通風散熱不良、使用不當(未按規定使用,或忘記關閉電源)、接觸不良(接觸電阻過大,在接觸部位過熱)、積污導電、過負載、半斷線、漏電、靜電...等。而導致電氣火災的五大「慣犯」,包括延長線、夏天消暑電器、冬天保暖電器、室內配電線路(含保險絲)及神明燈。這些都必須特別加強注意。火災的源頭是火,所以第一步就是管控所有可能產生火苗的因子,讓火苗根本沒機會產生。策略二、燒不大百密一疏,總仍有意外,若真的意外起火,該如何讓小小的火苗燒起來後,不讓它變成「火災」?只有第一個策略顯然是不夠的,因此還要進行第二道防護,也就策略二:「燒不大」。「燒不大」的概念,就是要讓起火處周邊無足夠可燃物,就算火苗真的起燃,因為沒東西可以燒,火勢就「更不容易」蔓延擴大,甚至自己熄滅,舉例來說,把點燃的火柴棒放在柏油路上,因為沒有東西讓它延燒,就會自動熄滅。這就是第二道防線的目的:「燒不大」,可概分成二個面向:首先,避免堆放大量可燃雜物。我們應當避免在室內堆積不必要的雜物,當雜物減少,火苗一起,周遭沒有可以讓它延燒的東西,可以大大降低火災發生的速度,增加逃生應變的時間。第二、室內裝修使用防火材料。透過經防焰處理的材料減緩延燒速度,採用耐燃材料讓內裝儘量不燃化,藉以放慢延燒速度或讓火源自行熄滅,延長人員能及時逃生的時間。策略三、早知道當我們做好「策略一:不會燒」,避免任何火苗的失控,也做好「策略二:燒不大」,不讓火苗有機會擴大延燒成災,基本上到了這個階段,火災發生的機率已經降到極低。但料敵總須從寬,我們假設運氣偏偏糟了一點,可能是某天煮食一疏忽,忘了關爐火、可能客人來家裡作客後,煙蒂沒處理好...,總之,還是發生火災了,你該怎麼辦?「早知道」的概念,就是要縮短「發生」火災後到「發現」火災之間的時間,如果你發現火災的時間不夠早,再厲害的應變措施都是失效的,唯有「早知道」火災的發生,接續的應變行動才有意義。每個人家中「最重要」的消防設備是「住警器」,你該在房子的每一層樓、每個房間都裝設住警器,才能建構完整防護網。它就像古代戰爭時的烽火臺。發現敵軍(火災)後,啟動機制(警報),呼叫援軍(人們)。可以在火災早期,提醒正在熟睡或不知道火災發生的民眾,採取應變措施,減少人命傷亡。策略四、跑得掉做好前面提到「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等三策略的努力後,接下來,及早發現火災後,該做什麼準備?我們一再提到,從人的行為觀點來看,火災造成傷亡的原因有二,一是發現火災太晚,二是初期應變錯誤。發現火災太晚已用「住警器」來克服,那初期應變錯誤呢?除了把握「見火就逃,濃煙就躲」的基本原則,但在你每天生活、休息的家這樣具體的場景中,我們要有更具體的做法,也就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在此不贅述家庭逃生計畫應如何製作(消防署網站可參考),我想強調它背後的三層意義:第一層意義,再次檢視前三個策略是否做到位。「不會燒」:掌握家中何處最容易發生火災,並調整用火用電方式。「燒不大」:針對家中燒起來可能最嚴重的地方,排除雜物、清空逃生動線、使用防焰或耐燃材料。「早知道」:確認該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的房間都已安裝。第二層意義,讓各項應變行動(滅火、逃生或避難)具體化,包括:滅火器還應該增購配置在那些房間?火場情境是否經過充份模擬,當任何地方火災時,任何房間的人都能夠確知正確的逃生路線?是否落實每半年一次的練習,讓每位家人熟悉到閉著眼睛都能快速找到出口?也知道無法逃生時,那個房間可以關門避難?那麼,針對模擬外的狀況,是否就代表計畫趕不上變化,完全失去參考價值了呢?不,制定計畫的目的不是為了一步一步、照本宣科、毫無偏差地符合計畫,而正是為了應對突發變數,為可能發生的變化做出各個方面的資源準備。這便是計畫的第三層意義,縱使發生模擬外的狀況,因為你已事先完成了各方面的資源準備,你將更有能力判斷出正確的應變方向,並運用各方面資源來減低傷害。策略五、救得快最後一個策略,就是讓消防隊可以「救的快」。狹小巷弄違停已是長期的社會公共議題,許多老舊社區無足夠停車空間,週遭的住戶只能亂停,甚至有民眾為了圖方便、門前用障礙物(如花盆、三角錐等)佔用道路作為私人停車位,也有民眾架設遮雨棚,或者將牆外推,讓家中使用空間變大。當大家習慣了這種方便,平常沒事就沒事,當發生火災,不僅消防車無法進入執行任務,連救護車也難以通行。任何火災,消防隊都是以人命救援為最優先,其次是防止延燒及減少財物損失,如果有人命待救,那麼在跟死神搶時間的情況下,是「有機會」把人救出的,因此,消防隊的抵達能快一秒是一秒,抵達後救災速度能快一步是一步,而怎樣讓消防隊可以「救的快」,是最後一個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火災人命傷亡其實很少跟消防人員「救災不力」有關,大部分是民眾的前面四個策略「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跑得掉」做的不到位,並在火災發生時發現火災太晚,或是初期應變錯誤,才會導致傷亡。怎樣可以讓消防隊救的快?我們可以做到以下三件事情:狹小巷弄請勿違規停車及擺放雜物、切勿謊報火警及濫用救護資源、災害現場請勿圍觀干擾。如果你真的很想幫忙,可主動先將停放火場附近之車輛開離,或繞道通行禮讓救災車輛。最重要的一點,請相信專業,不要跳下去干預、指揮救災或指責消防人員。大樓、透天那個才安全?所以,究竟住大樓比較安全還是住透天呢?其實,重點不是在於住那種一定比較安全,因為火災的危險性,是從人住進去的那一刻才開始發生變化。人住進去會發生什麼事?不良的用火用電習慣、只顧美觀擅自變更防火區劃、消防設備年久失修擺著好看、暫用樓梯空間堆滿雜物...,火災的危險性就越來越高。安全,永遠都是最優先的考量。作者介紹_蔡宗翰經歷過莫拉克、凡那比風災以及高雄石化氣爆等重大災害,曾擔任許多重大火災的救災總指揮官幕僚;也是一名防災宣導教官,受邀至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大專院校及公司等宣導防災觀念,擅長以災害情境模擬,輔以視覺動態的簡報技巧,深入淺出破解防災迷思。他同時訓練消防人員如何跟民眾用白話講專業,並引發聽眾動機、實際行動。2013年,更獲內政部頒發「推動災害防救工作特殊有功人員」。本文摘自《高雄透天厝火災5死》預防悲劇,先搞定防災五大策略!你所不知道的「火災」大小事↘↘↘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最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25 新聞.健康知識+
負離子商品真有那麼神?為何讓空氣攜帶電子就可賣錢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化學有多重要,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作者陳瑋駿】走到哪就feat. 到哪的負離子「負離子」在商品化的過程中算是被徹底濫用了,負離子的走紅,完全可說是拜商業行銷所賜。什麼是負離子呢?跟我們剛才提到的「陰離子」差別又在哪?雖然本質上來說,負離子與陰離子原本應指一樣的事物,只是翻譯上的問題,但若以商品化的初衷,負離子往往被視為「帶有電子的空氣」。雖然這並不是一個科學正確的名詞,不過為了接下來討論方便,我們先遷就大多數人的慣性稱呼,叫它負離子吧。但別忘了,這裡所說的負離子,是「帶有電子的空氣」。為何讓空氣攜帶電子就可以賣錢?這跟一個小遊戲有關。你有玩過氣球摩擦頭髮的遊戲嗎?因為氣球本身材質的緣故,與頭髮摩擦時,可從頭髮中得到少量電子,形成所謂的「靜電」。你會發現,氣球在摩擦頭髮後稍微拿開,不要離頭皮太遠,你可以看到髮絲會微微豎起,彷彿被吸附在氣球上。事實上,氣球能吸附的不僅是頭髮而已,還可以吸起小碎紙片,還有灰塵微粒。同樣回過頭來看,「帶有電子的空氣」就像「帶有電子的氣球」一樣,可以吸附空氣中的小灰塵,進而達到空氣清淨、除塵的效果。不過,無論是空氣或氣球上的電子都無法久留,不消幾分鐘就會跳出去而回到原本不帶電的狀態。經過解釋之後,你是否覺得負離子並不是什麼特別先進的技術?不過,空氣不像氣球那樣可以抓來摩擦頭髮,那麼要如何吹出充滿負離子的空氣呢?很簡單,只要在吹風口加裝一個所謂的「負離子產生器」就可以了(這玩意兒超便宜,不信去Google 看看)!它會透過通電,讓電子們在一個金屬尖端上集合,當空氣通過金屬尖端時,會順手抓了點電子帶走。於是帶著電子的空氣就此啟程,接著就像前述的氣球例子一樣,把空氣中微小的髒汙粒子給吸住啦!雖然商人口中的負離子不是一個「科學正確」的名詞,但既然有所謂的負離子,相對來講有「正離子」嗎?如果有的話,它們又有什麼用呢?你有到過瀑布旅行嗎?是不是許多人都會形容,在瀑布旁呼吸時空氣特別清新舒?沒錯!瀑布周圍的空氣往往比較乾淨。這不完全是因為森林裡汙染少的緣故,而是瀑布下墜的水珠在與空氣摩擦時,少量的電子會從水珠短暫轉移到空氣中,此時不只是空氣,其實就連小水珠也具有吸附灰塵微粒的功能,而小水珠正是「正離子」。所以透過正、負離子的幫忙,空氣特別乾淨清爽(同樣的,大雨過後的空氣是不是也很清新?)!如果還不相信「正離子」的存在,再拿著氣球摩擦頭髮看看吧!當氣球離開頭髮之後,試試看,找一些小紙片靠近頭髮,頭髮是不是一樣可以把紙片吸起來呢?這是因為電子從頭髮跑到氣球的緣故,此時的頭髮短暫失去了一些電子而帶正電,證明了正離子也有一樣吸附塵埃的作用。負離子的應用還不止於「吸附」,若應用得宜,負離子的另外一個特性—「互斥」也能成為生財工具。例如近年極受歡迎的負離子吹風機,幾乎是所有旅日觀光客搶購家電名單的第一名。許多人使用後發現,一般吹風機是使用大量熱風吹乾頭髮,但吹乾效果卻遠不如負離子吹風機那麼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來談談為什麼吹風機要搭載負離子產生器?要知道,負離子與負離子之間並不是互相吸引,而是互相排斥。在負離子被吹送到頭髮之後,電子跳到頭髮上面,頭髮之間便「相看兩厭」不容易糾纏在一起,進而維持髮絲之間的秩序,頭髮便相對容易快乾。但這樣子講對負離子來說的確是有些過譽,因為要快速吹乾頭髮還得考慮風量、溫度等因素,不同機種的參數也不盡相同,或許負離子還不是最關鍵,只是讓價格水漲船高的推手之一。如果要證明負離子縮短了多少時間,最科學的方法,便是將吹風機的負離子產生器移除掉,用一模一樣的手法、在一模一樣的環境下吹頭髮。不過對業者來說,這也許是一個相當冒險的實驗,要是吹乾時間相去不遠,「負離子」可能就此跌落神壇,所以市面上似乎還看不到同款吹風機做出搭載與不搭載負離子的版本,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吧?不過,要產生負離子的手段還不只有透過摩擦或通電來達成,只要觀察琳瑯滿目市售的負離子商品,相信不難看到負離子水壺、負離子床墊、負離子涼被⋯⋯負離子如此百搭,彷彿食衣住行都可以feat. 負離子。但這些日用品可沒有藏著一隻「皮卡丘」,偷偷幫你放電來聚集電子,其中的奧祕,便是在這些商品的製造過程中,摻入所謂的「負離子粉」。負離子粉其實也不是什麼神祕的黑科技,而是摻入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成分在裡面,在之後的章節我們會談到輻射線,現在你只要知道,這股能量足以讓空氣裡的電子短暫的脫逃,產生正、負離子。但這類的負離子產品就不得不小心看待,因為這類輻射線能量較高的產品,如果是設計為長時間穿戴,就必須當心是否輻射劑量過高,如劑量越高,長久下來對人體造成傷害的風險也就越高。說到這裡,我想你一定能明白,不管我們用哪種手段製造出所謂的「負離子」,本質上就只是帶有電子的空氣。然而,如果你追求的是療效,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明確且一致的證據支持負離子對人體有益處。因此想要購入負離子的商品來求個心安的同時,最重要的還是留意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規範,否則讓來路不明的商品傷了身,還賠了荷包裡的辛苦錢,這個嘔氣的心理傷害也許比生理上的傷害還來得顯著吧!
-
2020-08-23 新聞.健康知識+
什麼是鹼性離子水?與一般水有何不同?越喝越健康嗎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化學有多重要,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作者陳瑋駿】鹼性離子水,越喝越健康?講到離子,你是否已發覺,即便脫離了學校,似乎對這個詞還是覺得有點熟悉?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你一定經常在電視廣告、電器商品甚至生活日用品中看見離子的存在,彷彿不管什麼商品,只要加入「離子」兩個字,價格就會水漲船高。這就好比街頭賣滷肉飯,一碗30 元,但如果給它換一個「潮」一點的名字,例如:福爾摩莎豚肉醬飯佐羅勒⋯⋯看起來是不是尊爵不凡!好像是哪個五星級大飯店的招牌菜。加了「離子」二字的產品比比皆是。其中價格最親民、也最常見的「離子產品」,大概就是「鹼性離子水」了。你一定曾在便利超商或超市中看過這款商品吧?在眾多飲用水商品中,「鹼性離子水」看起來總是特別醒目。到底什麼是鹼性離子水?它與一般的水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先得從「水」講起。水無所不在,甚至人體有約7成的重量都是由水所貢獻的。而大自然的水體,像是山泉水、海水等,本身即含有若干含量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本身就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尤其陽離子的種類繁多,例如鈣、鎂、鉀、鈉離子等等⋯⋯對人體的好處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營養攝取上,你常常會看到這些傢伙。相較之下,礦物質的陰離子種類就比較少。然而事實上,大自然的法則會告訴你,陰陽離子必定會同時出現,由於陰陽離子之間存在著靜電吸引力,概念上很像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透過這樣的類比,你一定能理解陰陽離子必定不會單獨存在,因此在含有鈣、鎂、鉀、鈉等等陽離子的水中,也一定會有陰離子像是氯離子的存在。這也就是說,一般的礦泉水本身就已經是離子水了。那麼,「鹼性」又是怎麼弄出來的呢?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製作鹼性離子水時,多半會經過「電解」的程序。電解是一個要是說起來天空可能會暗一半的冗長過程,不過簡單來說,電解就是水體通電的一個程序,水體只要經過電解之後,就可以從中獲得所謂的「鹼性」。雖說是鹼性,不過水體的鹼性並不是很強,對於健康的人體來說,並不具太大的影響。商人於是利用大眾對於酸性體質的錯誤理解,特意強調「鹼性離子水能『中和』你的酸性體質,這種經電解的高科技水,多喝多健康!」,並經過大作一番文章後,就成了你在便利超商、各大超市隨手可買到的「鹼性離子水」。現在你知道了,鹼性離子水其實就是電解水。而且不管水是酸性還鹼性,在我們把水喝下肚後,它第一關就會遭遇到胃酸⋯⋯胃酸可是強酸性的,鹼性水本身的弱鹼性在強酸底下根本不值得一提,更別提調整體質這種離譜的說詞。在這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如果你漸漸感到商業話術的荒謬,那麼你就能繼續前進了!同時你也會發現:最容易信以為真的「偽科學」,往往來自我們對科學知識的一知半解。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類似鹼性離子水這種誇大、斷章取義產生的商品!
-
2020-08-12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大太陽公園靜電易電人 專家:少穿纖維衣物可濕度管理
公園是很多親子常去的場所,用手用腳接觸的時機非常多,怎會有靜電產生呢?讓很家長都很關心,建德國中老師許繼哲說,日常生活當中,許多地方都會產生靜電,靜電產生的放電會讓人感到麻麻的疼痛,感覺不舒服,大太陽、乾燥時容易產生,和材質也有關係,而解決方式可以接地或濕度管理。所謂的靜電並非指一般電器的電流,而是指電荷聚集在某個物體、表面形成靜電,當帶有靜電物體接觸其他零電位物體發生電荷轉移,讓接觸者有觸電的針刺感,有時脫衣發生噼啪的響音,這就是人體帶靜電的現象。建德國中老師許繼哲說,日常生活當中,許多地方都會產生靜電,產生的電荷又因周圍有電的不良導體(絕緣體),而保留在小區域,靜電產生的放電會讓人感到麻麻的疼痛,感覺不舒服。許繼哲表示,一般來說,靜電大多是因為「接觸」、「摩擦」及「剝離」這三種模式下產生。而解決方式可以接地或濕度管理,若是草皮產生靜電用灑水等濕度控制,或在遊具金屬纜繩上接地線都是可行的方式。但是確實的產生靜電的原因,還是需要現場勘查後才能確認,並對其做出相對應的策略。也有其其他公園溜滑梯,在小朋友玩耍時發生靜電,讓小朋友變得一頭亂髮,甚至小朋友碰到也有觸電感,尤其是大熱天天氣乾燥時,也是因為衣服和梯面因快速摩擦產生靜電。台電一名工程人員說,靜電和台電供應的110伏特電流不一樣,是屬於「落電」的一種,沒那麼強仍有不舒服感,從電學原理來看,產生的原因,和現場環境、材質及摩擦的方式都有關係,在公園的設施是有可能發生。一名水電工程師表示,如果徒手或者赤腳在公園的設施上,因天熱乾燥,加上特定的材質是會發生靜電的觸電感,建議最好穿鞋,避免急速摩擦的動作。人工草皮是聚乙烯、聚丙烯等材質,都是容易起靜電的材質。水電工指出,勤洗澡、洗手、換衣服,可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小朋友建議穿棉質衣物,少穿纖維材料衣物,要穿鞋,不要有重複急速摩擦動作等,減少靜電發生
-
2020-07-12 新聞.健康知識+
聽到打雷先蹲下 專家教你「避雷姿勢」把傷害降到最低
台灣每年3至10月是落雷的高峰期,有「花蓮救命王」之稱的彭康祐表示,雷擊發生時,避免在空曠處,也不要在樹下,勿高舉金屬物品,像是雨傘等。若不幸遇到雷擊,應立即蹲下,記得踮腳尖、腳跟要互相碰觸,且雷擊會有爆炸音,記得眼睛閉上、摀住耳朵,將傷害降到最低。要是有人遭到雷擊倒地,要把握先急救、再求救要領,或許能挽救性命。避雷姿勢 把傷害降到最低由於每年雷擊傷亡人數非常少,消防署沒有正式統計。上個月有登山隊在汐止新山夢湖的登山步道健行,撐傘隊員遭雷擊灼傷,幸無生命危險。去年7月,桃園一名吳姓建築工人被雷打死,手部有燒灼痕跡;2012年,台中張姓婦人在樹下躲雨遭雷擊,全身皮膚20%三度灼傷。花蓮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科小隊長彭康祐表示,在雷擊一剎那間,人體毛髮會有靜電及刺麻感,這時要趕緊採取「避雷姿勢」,立刻蹲下、踮腳尖,後腳跟要互相碰在一起,形成最短的迴路,讓電快速通過,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記得不能趴在地面上,反而更容易觸電。同時雷擊時空氣會有爆炸音及光電反應,要摀住耳朵、閉上眼睛,避免打雷聲和強光傷害。心跳停止 先急就再求救彭康祐說,打雷是直流電,與家電的交流電不一樣,雷擊一瞬間電就通過,不會停留在人體內。若不幸身邊的人被雷擊,首先注意周遭環境是否危險、潮濕,應趕緊移到安全處,如果身上有燒灼傷或衣物物品著火,應趕快將手摀住臉,趴在地上翻滾滅火;若失去意識,先用厚外套包覆撲滅,再以燒燙傷的SOP處理,衣物先暫時不要強迫移除。他指出,雷擊最怕遇到的是心跳突然停止,比燒燙傷更需要急救,一般緊急狀況要先求救再急救,但雷擊是例外,因為心臟停止跳動非常急迫,應先CPR急救再求救。若要打手機,要在安全場所撥打,確認環境是否安全,不要因為救人而讓自己變成被救的人。野外紮營 千萬別躲帳篷裡登山突遇大雨該如何避難?彭康祐表示,當氣流不穩定容易產電,電的特性會往尖點打,若在野外不要在樹下,盡量避免在空曠處行走,人會形成尖點、易吸引雷電,若是在野外紮營,由於帳篷骨架都是金屬、易引電也不妥當,金屬物品盡量不要拿。因此發現天氣狀況不好時,就要趕快找地方避難,像是山屋等,以免受傷。一聽到打雷 立刻避開水域夏天民眾喜愛在溪邊玩水,但易遇到午後雷陣雨,彭康祐說,水就是電的良導體,曾有義消在海邊水域訓練,雷就打到水上,大家都有感到刺麻感,因此只要一打雷,就要盡量避開水域。去溪邊玩時,一定要注意附近的天氣狀況,若上游開始下雨,會發現溪水變多,甚至出現波浪,就要趕快遠離溪邊。門諾醫院急診室主任鄧學儒指出,輕微雷擊會有燒灼傷,造成皮膚肌肉骨骼等一、二級的燒傷,嚴重雷擊會造成心臟停止。其中會立即死亡的情況大致分為三類,第一種就是燒成焦炭,無法急救;第二種是呼吸停止,因為遭受雷擊全身肌肉會緊繃、無法呼吸;第三種是電流經過心臟,造成心律不整,心跳停止等。雷擊瞬間 急救者不會觸電鄧學儒說,人體最容易受雷擊的是神經、心臟,其次是血管、肌肉、脂肪、骨骼,雷電光太亮導致白內障失明,雷聲巨響造成聽力或耳膜受損、皮膚燒傷等。雷擊是瞬間的,不像接觸到電線一直有電經過,因此被雷擊的人不會有電留在身上,急救的人不會觸電。在戶外遇到打雷該怎麼做?● 不要待在空曠的地方,也不要在樹下,盡量到有建築物的地方躲避比較安全。● 若在山上遇到打雷,應該趕快找地方避難,如果在山頂就要趕快下山就近躲避。● 在野外紮營,由於帳篷骨架都是金屬易引電,不適合避雷。● 勿撐傘、拿自拍棒等,因為其材質為金屬,容易吸引雷電。● 看到閃電,找山洞、騎樓躲避,也可待在車內,因輪胎可絕緣。● 在水域活動的人應馬上離開。● 盡量不要在戶外或在室內靠近窗戶的位置接打手機。
-
2020-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第3波開賣 青蘋綠、櫻花粉、軍綠等特殊色也買得到!
口罩解禁第3週,業者觀察,許多民眾是為國外親友採買,或是擔憂第2波疫情再起。屈臣氏預計第3波口罩20日到貨,網路商店下週也推出中衛青蘋綠、櫻花粉、軍綠等特殊色。台灣口罩在6月1日解禁,實體零售的超商、藥妝、量販、醫療通路業者,以及網路電商全數加入戰局,目前各家業者陸續推出第3波口罩。台灣武漢肺炎疫情趨緩,藥妝店口罩依然銷售一空。業者觀察,許多民眾是為國外親友採購,有民眾提到國外部分地區口罩1片要價新台幣60元到70元,也有民眾擔心第2波疫情爆發,所以想事先多準備一點口罩。屈臣氏表示,門市將在6月20日、22日這兩天進貨MIT醫療級50入盒裝口罩,包含成人平面、成人3D版與婦幼平面醫療級口罩,共計1萬1040盒,一片5元。由於各門市數量不同,建議民眾出門購買前可先致電門市確認到貨狀況。屈臣氏網路商店也將在6月22日與23日兩天上午開賣網路限定的中衛盒裝醫療口罩,顏色除了先前販賣的酷黑、深丹寧色外,這波更新增青蘋綠、櫻花粉、軍綠等特殊色,兩天共計販賣3510盒,一片平均6元。屈臣氏專業藥師也提醒民眾,選購醫療級口罩時則應注意該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包括外層「防水層」經防潑水處理,可預防飛沫傳染,中間「過濾層」可以靜電過濾細菌的效果,內層「親膚層」則採吸水材質可吸收配戴者所產生的口沫,強調口罩只要要符合標準就具保護力,不需刻意選用特定品牌或顏色。寶雅表示,本週第3波進貨都已銷售一空,大約賣出90萬片口罩,下週還會陸續進貨,一樣提供台灣製造的醫療級盒裝口罩,並針對不同需求推出5入的袋裝及50入盒裝,包括成人、婦幼、兒童、幼童的款式,一人限購1盒,袋裝限購3袋。
-
2020-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屈臣氏第3波口罩6月20日限量到貨!網路門市有「青蘋綠色中衛口罩」
想要買口罩的快來看!屈臣氏再度公布口罩進貨時程,門市第3波口罩將於6月20日、6月22日進貨MIT醫療級盒裝口罩,包含成人平面、成人3D版與婦幼平面醫療級口罩,共計備貨11,040盒,由於各門市備貨數量不同,建議消費者購買前可先打電話到門市確認到貨狀況。屈臣氏網路商店也將於6月22日及6月23日上午限量開賣網路限定的中衛盒裝醫療口罩,除了搶手的酷黑、深丹寧色之外,這一波更新增青蘋綠、櫻花粉、軍綠等特殊新色,兩天共計開賣3,510盒。隨著台灣疫情趨緩,消費者對於口罩的需求從「只求有」的階段進階到開始在意品牌、款式、顏色等。屈臣氏專業藥師表示,配戴口罩時必須盡可能與臉部密合,才能發揮完整效果,選購醫療級口罩時應注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包括外層「防水層」經防潑水處理、可預防飛沫傳染,中間「過濾層」可以靜電過濾細菌的效果,內層「親膚層」則採吸水材質可吸收口沫,只要符合標準就是具有保護力的口罩,不需要刻意選用特定品牌或顏色。屈臣氏所販售的醫療級口罩皆符合國家標準。屈臣氏專業藥師也提醒,防疫期間應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安全社交距離,如果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時就建議配戴口罩,搭配勤洗手、定期量測體溫,不要過度囤積口罩,屈臣氏未來也會持續於每周進貨,盡力滿足大眾的口罩需求。
-
2020-05-11 橘世代.時尚橘
灰塵也有分無害!日本媽媽居家防疫全靠「不生病打掃法」
不要再用打掃鍛鍊意志力了!每次打掃完,是不是會讓你覺得連心靈也一起被淨化了呢?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在早晨打掃一下,就能舒服地開始新的一天,對吧?像這種心靈上的加乘效果,對提升打掃動力是件好事。不過,如果光是有打掃就感到滿足,反而疏忽清除病原體等重要的衛生觀念,這可就成了大問題。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曾聽別人提到:「要鍛鍊忍耐力跟意志力,就該直接用手打掃馬桶!」從衛生方面來說,直接用手打掃馬桶時手上若有傷口,就有很高的風險會引發感染。就算手上沒有傷口,也不能斷定細菌或病毒不會附著在平常洗手難以清潔的指縫等地方。這些細菌、病毒一旦附著在人體上,就有可能因此在家中擴散傳染。日本人總愛用打掃來進行精神鍛鍊,但要是想真正維持身體健康,就必須先跳脫這種精神理論,養成以科學角度思考的習慣。你最需要的是「實證打掃法」打掃過程是由「物理」跟「化學」所組成。打掃時通常會先用清潔劑的化學反應分解髒汙,再透過物理性的力量擦拭乾淨。而灰塵會受到氣流、引力、靜電、濕度等物理條件影響,在空中漂浮並積聚在某一處固定的地方,所以我們必須著重打掃這些重點處。從任職於龜田綜合醫院開始,我在各大醫療院所指導環境衛生維護超過三十年。每一次我都會先檢查病房中空調與通風扇的位置,分析出風和灰塵流通的路線。接著我會考慮病患跟護理師的行走動線,推測出容易大量堆積灰塵及滋生黴菌的地方。透過這個方法,我可以找到需要重點打掃的區域,同時達到「效率」與「乾淨」兩個目的。這道理套用到居家清潔上也是一樣。住家環境跟我們的身體每時每刻都透過空氣緊密接觸。只要外部環境狀況良好,我們身體內的環境也會跟著變好,反之亦然。我希望大家能利用有科學根據的做法,養成正確的打掃習慣,促進身體健康。沒有人告訴你的「病原灰塵」危險性接下來要介紹的「不生病打掃法」,會將灰塵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病原體較少的新生灰塵。剛剛從空中飄落到房間的灰塵,所含病原體較少,基本上對人體無害。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種—「病原灰塵」,因為人類或物品移動產生的氣流,會讓灰塵飄到房間角落聚積,經過一段時間,裡面已增生大量的病原體。病原灰塵存在於自然界中,其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細菌、黴菌、塵蟎。它們會把房間角落的灰塵當作食物與居所,爆炸性地快速繁殖。因為病原體的聚集,會讓一般灰塵變成病原體濃度極高的病原灰塵。免疫力比較差的人,吸入這些病原灰塵後,會引發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統的疾病。如果你身體感到不適,或許兇手就是病原灰塵。灰塵的種類病原灰塵●長期聚積在房間角落●細菌、黴菌、塵蟎滋生●病原體濃度高●呼吸系統的疾病(肺炎、氣喘等)的起因無害灰塵●剛從空中飄落●主要成分是纖維跟棉絮●病原體濃度低●不易成為疾病的起因如何養成不生病的打掃習慣不生病打掃法的重點,就是依照各季節特徵做有效清潔。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打掃就能省時又省力!「不生病打掃法」很麻煩?不生病的打掃法,最關鍵之處就在於自己是否能夠每天不間斷地做。就算年底大掃除那一天家裡乾淨溜溜,但隔天細菌或病毒又開始大量繁殖、讓人生病,這樣的話根本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過讀者們看到這邊,大概會有人覺得:「我很討厭麻煩,每天都要打掃實在辦不到」。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因為比起每週一次花很多時間打掃整個家,不如每天花個幾分鐘,將家中分成各個小區域來打掃,這樣反而能減少好幾倍的麻煩與時間。除此之外,我所提倡的打掃法,目的說穿了只是要定期減少病原體的數量,讓居住者可以遠離疾病,維持健康。我追求的是使用高效率消滅病原體的小工具,優先清除家裡會危害健康的「呼吸道病原體」或「腸胃道病原體」,並不是將家中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大家親自實踐之後,應該就會發現這些過程其實不會很花時間。事實上,為了將每個角落都打掃乾淨而拼命刷洗的打掃方式,反而才是大問題。說來諷刺,導致灰塵滿天飛的最大原因絕對是來自於打掃。請大家趁此機會,馬上丟棄那些只重視外觀的打掃法吧!《這樣打掃不生病》書中所介紹的打掃法,能夠同時達成「快速」與「不生病」的目的,對於討厭麻煩的人來說,反倒是一石二鳥的好方法。如果聽我這樣說完,你還是覺得懶得動手的話,那麼就請從以下三個觀點切入,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吧!那就是打掃要在 1.隨意、2.不勉強自己的範圍內、3.輕鬆動手做。「今天我要打掃寢室櫃子上的灰塵」、「明天只要清理走廊的角落就好」。就像這樣子,每天把打掃一些點狀區域當作執行目標,以後自然就會變成習慣。習慣之後,未來就不會對打掃感到那麼大的壓力,而是能夠天天保持乾淨。本文摘自《這樣打掃不生病!【全圖解】:醫療級清潔專家帶你一天12分鐘,輕鬆清除「病原灰塵」,遠離呼吸道、腸胃道感染》、台灣廣廈2019/11/15出版【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居家戰疫!濕度多少最能抑菌?5家電有效抗菌。3招食材收納秘訣 讓家中廚房煥然一新!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4-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發明N95口罩核心技術 蔡秉燚:寧救1億人、不要1億美金
新冠疫情延燒全球,來自台灣的美國科學家、N95口罩核心技術發明人蔡秉燚也成為台美媒體焦點。他的專利技轉達80項商業產品,包括口罩、手術衣在內已造福逾10億人的衛生健康。如今68歲的他退而不休,持續研究口罩再消毒也不減效果的方法,「我會選擇去救1億人的生命,而不是要1億美元。」N95美規口罩能攔截95%懸浮微粒,關鍵在於口罩內層採用蔡秉燚研發的二項技術:熔噴不織布製程、以及加靜電技術,也就是借助靜電捕捉病毒的駐極處理技術,可使得過濾效果提高10至20倍。蔡秉燚是業界熟知的熔噴不織布與加靜電技術國際權威,但鮮少人知道,他與口罩的不解之緣,源自台北工專(北科大前身)的基礎。出身台中清水農家的他,為學一技之長,在台灣紡織業全盛期,選讀台北工專纖維工程科化纖組。1975年他從台北工專畢業,服役後先到紡織工業研究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前身),為工業局做全國紡織業的品質管制計畫,再到染整廠工作,「當時台灣的機械、技術都來自歐美日,只做製造,不知原理,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慾。」他決心赴美國的堪薩斯州立大學攻讀碩、博士。為了攻讀更深入的工程課程,他廣泛涉獵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甚至多拿一個資工學位,到最後博士班狂修到500個學分,相當於念「6個博士」。也因此,他能跨界整合流體力學、電學、材料學等不同知識,還能運用電腦程式快速算出研究假設的實驗結果。研究所畢業後,蔡秉燚進入美國田納西大學擔任研究學者,領導熔噴製程實驗團隊,於1992年成功開發N95口罩內含的二大技術。田納西大學為了表彰他在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的卓越貢獻,2006年授予該校最高榮譽的惠利獎(Wheeley Award)。他在2018年再突破原有方法,發明水力摩擦加電的新技術,將過濾材料的效能加倍——原本N95標準要用到兩層材料,新技術只要一層,透氣效果也更好。拜新發明之賜,去年他二度獲惠利獎,創下該校唯一二度獲獎的紀錄。蔡秉燚說,「一生之計在於勤」是他的座右銘。一個人可能一夕成為暴發戶,但不可能一夕之間在科學研究上會有成果,「研發不用奮鬥而能僥倖成功,我從未看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引發口罩荒,他在田大網頁發表文章,探討哪些方法可讓口罩消毒後重複使用,不讓靜電功能失效。文章一出,哈佛、MIT、耶魯、史丹佛等學校都來交流。「這些工作我不拿酬勞。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去救1億人的生命,不會選擇去拿1億美元。」蔡秉燚說。
-
2020-04-12 科別.呼吸胸腔
濾網種類、滅菌功能 挑選空氣清淨機掌握3大看點
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家電賣場的空氣清淨機等產品熱銷,以便宅在家也能淨化空氣品質自保。只是坊間空氣清淨機的品牌、殺菌技術、廣告話術五花八門,該怎麼挑選?各有哪些特點?如果把一台空氣清淨機拆解,主要是一道又一道不同材質的濾網,再加上品牌強調的殺菌技術,濾淨髒汙、細菌等,並搭配馬達風扇的風量大小,送出淨化的空氣。1.濾網密合度比數值重要專家建議挑選空氣清淨機時,第一看點首先不要陷入數值迷思,濾網的密合度更重要。專家林安信表示,如果居家坪數較大,需要出風量較大的空氣清淨機種,例如有一派專家意見是看乾淨空氣排放率CADR值(Clear air delivery rate),也就是由美國家電協會AHAM所制定的統一標準。但所謂的乾淨空氣,該協會沒有設定一個絕對數字的標準數值,因此數值高不一定代表送出的空氣是乾淨的。換句話說,一台只能過濾大顆粒的空氣清淨機,但出風量大,CADR數值可能會高,反之空氣潔淨度近乎無塵的空氣清淨機,出風量較小,CADR數值反而低。2.挑選濾網種類第二看點是挑選濾網種類,最基礎分類為可過濾大顆粒灰塵的濾網或是活性碳濾網,濾掉毛髮等髒汙,而濾網用水清洗之後即可繼續使用,以及高等級HEPA濾網,可過濾小顆粒灰塵、0.3微米懸浮微粒甚至超小細菌。他建議,如果濾網與邊框無法密封,也沒有用泡棉緊塞,濾網再高級也沒效用。消費者應該檢視「濾網四周是否與機器邊框充分密合」,否則只是感受到一股涼風竄出,讓髒空氣直接流過濾網。3.看滅菌功能第三看點是滅菌功能。目前家電賣場最常見有標榜負離子、電漿、靜電集塵等技術。林安信解釋,空氣中真正能危害人體的細菌、病毒、黴菌等,都是0.3微米的超小微顆粒,難用濾網捕捉。大家可以回想在黑暗房間中有一道光線,在光線中可看到許多細小的灰塵在空氣中飄浮,若用嘴巴吹,它只會在原處打轉,吹不走,這種灰塵就是已接近0.3微米的超小灰塵,因為受到靜電影響,無法自由流動,僅能以「布朗運動」方式在空氣中打轉。如何可以去除?必須靠靜電的吸力和打擊力,才能吸附、擊破這些危害人體的因子。而空氣清淨機便是使用電漿片,利用正負電分離的原理,去除細菌。負離子則是指帶有負電的離子,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之後,掉落到地面上或在牆壁上,但無法殺菌。空氣清淨機擺哪裡?距人體2公尺內 能達到最大效益林安信表示,空氣清淨機最佳的擺放位置是在距離人體2公尺範圍內,例如睡覺時擺放在頭部附近,形成正氣壓,讓空氣往門口(負氣壓)流動,居家空間也能變得更清淨。
-
2020-04-12 科別.呼吸胸腔
清淨空氣/PM0.3殺菌等級 林安信:正確滅菌 降低傳染風險
克立淨董事長林安信出身醫師世家,父親是台大小兒科醫師退休,包括上一輩姻親在內三代幾乎都從醫,唯獨他的專長是會計,人到中年還拐個彎創業了克立淨空氣清淨機品牌。也因為家庭背景,林安信最重要的要求便是「有效保護」,產製的空氣清淨機必須符合晶圓廠等級的規格,也就是能達到對抗PM0.3過敏原的濾淨效果。電漿+後置濾網 攔截微米顆粒訪問董事長林安信,每次都像上物理課。第一次他示範電漿滅菌,讓人親見人工閃電在空氣清淨機電漿片上重現。他舉例大自然閃電過後,草原四周變得無比潔淨,瀰漫著青草味,而家中的日光燈管能夠發出亮光、極光也都是電漿現象,「電漿有意想不到的力量」,也是克立淨所採用的滅菌技術。不僅如此,林安信堅持使用「後置濾網」設計,這也是晶圓廠所使用空氣清淨裝置的規格,有別於其他競爭品牌多使用前置濾網。他解釋說,克立淨有三道、八層濾網設計,第一道使用活性碳濾網,用來過濾毛髮、大顆粒灰塵、去除異味等;第二道則是電漿片,透過高壓電場擊穿菌的細胞壁,產生滅菌作用;最後一道是HEPA靜電濾網,也就「後置濾網」設計,可以攔截如PM2.5、PM0.3等微米微粒,確保送出乾淨的空氣。為此,他還從美國購回多台單價十三萬元的Metone-GT321粒子檢測儀,搭配居家檢測服務,讓消費者瞭解空氣中每立方英尺有多少0.3的微米顆粒,以及使用空氣清淨機的前後差異,眼見為實。父親罹血癌 癌友需求感同身受林安信同時也是照顧者,他年過八旬的醫師父親三年前得了血癌,肌膚對周遭環境變得敏感,也因此林安信對癌友渴求生活品質格外有感,他所銷售出的空氣清淨機陪伴不少病友與家屬對抗磨難,背後有洋蔥。林安信說,一位血癌病童的父親請託他將空氣清淨機送到病房,原因是這位小女孩全身皮膚敏感,成日呻吟,夜不成眠。林安信感同身受,他將空氣清淨機安置完畢後,便默默走到病房外陪伴病童父親,「我也是個爸爸,當下我一直握住這位父親的手。」慢慢地,小女孩沒了呻吟聲,這位父親害怕地衝進病房,原來小女孩終於睡著了,兩位父親相視紅了眼眶。這位爸爸向林安信吐露說,他每天都在害怕,害怕女兒沒了呼吸……」林安信說他看過很多病友經驗,還有一位罹患肺癌的母親過生日,女兒才大學畢業,仍努力存錢買了不算便宜的空氣清淨機,於是他們用彩帶細心包裹這台愛的禮物,陪伴母女唱生日快樂歌,共同見證這特別的一天。保護醫病打造醫療專業機型 共度疫情難關抱持品牌有效保護的理念,林安信認為一台好的空氣清淨機要能保護該保護的人。除了居家機型,最近因新冠肺炎,來自診所的訂單需求大增,他為醫療機構特別設計了行風系統與空氣清淨機合一的專業機型,可以吸頂在天花板或架在醫師背後,在看診醫師附近形成正氣壓,迫使病菌往負壓處驅離,達到潔淨空氣、保護醫護與看診民眾的目的。「可能很多人覺得賣東西只是要賺錢,但是這件事情有愛,是人與人握著手可以共度難關的事。」林安信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改變許多事情,沒有一項工具是萬能的,可以完全解決災難,當大家戴上口罩,同心協力降低感染機率,若家戶都能正確使用有滅菌功能的空氣清淨機,即便只是降低10%傳染機率,人類至少可以控制住那10%,減少生命損失,控制部分災情。
-
2020-04-07 新聞.科普好健康
N95關鍵過濾靜電熔噴布 研發團隊是來自台灣的工程師
美商3M拒絕美國政府強制購買N95口罩引發喧然大波,也讓N95口罩受重視,不織布公會今天在官網資訊分享,談談N95口罩的發明人,來自於台灣的美國工程師蔡秉燚(Peter Tsai)。N95口罩裡的N代表not resistant to oil,也就是不防油,但是在過濾效果極佳,95就是至少能過濾掉95%的流感病毒、灰塵、花粉、霧霾、以及煙塵等微小顆粒物;為何可以過濾掉病毒細菌與粉塵,答案在於口罩中間層的靜電熔噴布。熔噴布在生產過程可以將纖維變得細微,纖維中產生孔洞就能捕捉粉塵與顆粒物等,同時透過駐極方式,將靜電附著在布料上,當病毒細菌經由表層穿透到中間層時,靜電就會吸附著所有病毒細菌,這也是為何熔噴布被譽為「口罩之心」的原因。話說的簡單,不過30年前開發過程,蔡秉燚與研發團隊投入許多心力。蔡秉燚在材料方面涉獵廣泛,他既研究熔噴不織布工藝,又解決駐極處理問題。在熔噴不織布方面,他不斷嘗試優化熔噴工藝,推動其發展,時至如今,人們可以直接利用一套成熟的方法,在高壓、高熱空氣下將聚合物牽伸成超細纖維。在駐極處理技術方面,他利用電場使中性的空氣發生電離,產生帶相反電荷的離子和電子,然後通過電場和感應使不織布纖維帶上電。經過這種駐極處理的纖維便可以吸附各種企圖穿過口罩的微小物體。蔡秉燚在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主校區)材料科學系工作長達35年,日前已從學校退休,副校長瑪哈.克裡希那穆提(Maha Krishnamurthy)曾這樣評價蔡秉燚,「他證明了我們學校的研究人員是怎樣建立並保持科研與產業間聯繫的,是怎樣將創新產品推向市場並產生巨大影響的。我們感謝他對研究的奉獻,以及對研究成果產業化的熱情和動力」。曾經有人估計蔡秉燚的研發技術,保護和改善超過10億人的健康。
-
2020-04-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棉被曬完後的味道是塵蟎?換季被子收納防潮大法!
【編按】最近天氣漸漸變熱,媽媽們也陸續準備將棉被曬一曬收起來。而棉被曬完後會有股好聞的「太陽的味道」,網路上卻流傳一些謠言說那其實是塵蟎屍體的味道,到底哪個說法才正確呢?首先那個味道絕對不是塵蟎屍體的味道,因為陽光的溫度不足以消除塵蟎。塵蟎非常耐高溫,至少要55~60度才有辦法把塵蟎熱死,所以單靠太陽是沒辦法消除塵蟎的,而且塵蟎也會鑽逃到棉被下層的陰涼處,通常曬完後依然留在棉被裡。其實那是紫外線照射布類後所產生的「臭氧」。被子裡的空氣在經過照射,會有一部份轉化為臭氧散發出來,而被子纖維及被子上附著的皮屑也會因溫度升高而改變並產生氣味,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是大家常說的「太陽的味道」了。那到底要怎麼成功除蟎呢?主要可以用高溫或保持乾燥兩種方式,不論使用哪種方法,都要記得在曬完、除濕完,用棍棒類的物品「打」被子,這樣才可以讓附著在棉被裡的塵蟎或微生物飛散掉。【參考資料:塵蟎生態研究室】台灣氣候潮濕,不管在哪個季節濕度都動輒超過70、80%,棉被衣物摸起來總是濕濕的,牆壁也出現各種霉斑。而最近氣候變暖,媽媽們開始準備將棉被收起來,這時不免開始頭痛要怎麼收納不同種類的被子,才能避免它們發霉或失去保暖功能。五種棉被的收納法羽絨被羽絨的保溫性高,且輕柔透氣,是目前很受歡迎的被子種類。羽絨被不可以直接水洗,因為會將羽絨上防止沾黏的油脂洗掉;至於收納的部分,一定要記得密封處理,不然會吸收濕氣而滋生細菌,雖然羽絨被是可以重壓的,但在收納時最好還是留些空隙,才不至於久置後失去彈性,降低保暖的功能。蠶絲被蠶絲被的原料為純天然動物蛋白纖維,絲滑、輕柔、透氣又抗靜電,不過它比較嬌貴,怕濕氣所以不能夠水洗也不能夠擠壓,收納前可以將被罩洗乾淨,把被芯放在避光通風的地方晾晒一下後,再用乾爽的新被套套起來收納。人造纖維被人造纖維被的收納方便,可以水洗,也不怕太陽晒,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是最佳的曝晒時間。不過人造纖維被怕潮,也不能受重壓,晾晒後將被子疊好後收納起來就可以了。羊毛被羊毛被耐久保暖,即使長時間使用仍能保持原來的蓬鬆及彈性。雖然羊毛被理論上可以水洗,但它非常怕受潮,又不能在強烈陽光下曝晒,所以建議還是乾洗比較好,以免烘乾不徹底造成發霉。另外,不只在換季時,平常使用時也要經常將羊毛被拿出來在避光通風的地方晾晒。而羊毛被也不可重壓,所以不建議用真空壓縮袋的方式進行收納,因為它很怕受潮,所以可以用通風防霉效果好的無紡布收納盒,將羊毛被平整的放入。傳統棉被傳統棉被比較厚重且怕潮,一般也不太適合水洗,如果經常晾晒及拆洗被套的話,被芯其實在換季時是不用清洗的,至於它的原料強韌,經的起曝晒,且收納時可以使用真空壓縮袋以節省空間,非常方便。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被套清洗後一定要徹底烘乾,才不會讓棉被受潮。 另外,在收納被子時,要記得不要直接把樟腦丸、乾燥劑等抗潮小物直接接觸被面,因天然材質的被子吸濕性高,如果直接把乾燥劑放進收納袋中,會產生化學作用而使被子產生黃斑,真的要使用乾燥劑的話,可以用衛生紙包裹後再放進櫃子裡。確保環境的乾燥此外,除了棉被本身的防潮收納外,由於台灣常年的潮濕氣候,平時也應注意維持環境的乾燥。1.通風除濕晴天開窗戶通風,雨天時就關閉門窗除濕。2.清掉不要的雜物家裡盡量不要堆積雜物,讓空氣自然流通,帶走濕氣和灰塵就不容易產生霉味。3.衣櫃防潮可以用餐巾紙把木炭包起來,放進衣櫃裡,可以有效去除濕氣。4.烘被除蟎用高溫60度的烘被機,將被套烘一烘,可以有效消滅塵蟎。
-
2020-04-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蒸完口罩還可以蒸食物嗎?電鍋蒸口罩該知道的7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搭乘大眾運輸必須佩戴口罩,雖然現在口罩實名制增加為成人口罩兩周可領九片,但仍須節省使用。指揮中心研究組副組長、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電鍋乾蒸消毒法」後可以用三至五次,但不建議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以免降低過濾效能。電鍋乾熱法殺菌方式為,先將內鍋架及內鍋依序放入乾燥電鍋,接著將醫用口罩平放於內鍋中,蓋上外鍋蓋;按下電鍋加熱開關,等約三分鐘待開關自動跳起後,再靜置五分鐘,使鍋內熱空氣充分殺菌。最後打開外鍋蓋,完成殺菌程序,待電鍋冷卻後再進行下一批口罩殺菌。不過蒸完口罩的電鍋還能使用嗎?食藥署提供有關電鍋蒸口罩常見問題的說明如下:1.用家裡原本的電鍋即可,還是要買全新的電鍋?答:家中既有之電鍋即可進行口罩之乾熱滅菌,用完後以食品用清潔劑適度清洗後晾乾即可繼續使用,不一定要買新的。2.蒸完口罩還可以用來蒸煮食品嗎?答:同上題,以食品用清潔劑適度清洗後晾乾即可繼續使用。3.口罩氣味重怎麼處理?答:若感覺口罩有異味、髒汙或破損,均建議立即更換。4.用烤箱行不行?答:食藥署未進行經烤箱處理口罩之殺菌能力及過濾效率評估,且一般烤箱可達到之溫度較電鍋乾熱高很多,可能破壞口罩結構,不建議使用。5.用負離子吹風機行不行? 答:食藥署未進行以負離子吹風機處理口罩之殺菌能力及過濾效率評估,惟吹風機可能使口罩上附著之病原體透過氣流懸浮於 空氣中,不建議使用。6.用煮的行不行?答:口罩內襯帶靜電之不織布為產生防護效能之關鍵,以蒸氣或其他溼式的殺菌辦法都可能破壞其結構,造成防護效能下降,不建議使用。7.暫時拿下來如何收納?答:脫下之口罩,建議將口罩污染一面往內摺後,放置於乾淨、透氣的容器內(如紙袋等)保存,用於保存之容器,應於使用後丟棄或定期清潔;另外,脫除口罩時,應避免直接碰觸口罩外側,以避免其上污染病菌透過手的觸摸而散佈,口罩脫除後也應執行手部衛生。8.可以用「消毒用帶殺菌燈的小型烘碗機」嗎?答:食藥署未進行以殺菌燈處理口罩之殺菌能力及過濾效率評估,不建議使用。
-
2020-04-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噴「3種水」在口罩上形同吸毒 重症醫:精油也不要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世界各國,引起全球口罩「慌」,儘管我國政府已放寬口罩實名制的規定,從本月9日起,國人在14天內可一次購得9片口罩,尚無法達成每人一天一片口罩的需求,因此不少人開始尋找為口罩消毒、殺菌的方法。日前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也拍攝影片,教導民眾如何「乾蒸」口罩以繼續使用。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就提醒各位民眾,切勿在口罩上噴灑酒精、漂白水、次氯酸水,因為這樣的行為其實等同於在「吸毒」,而不是消毒。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在臉書上表示,一般民眾容易有錯誤觀念,「以為消毐水,噴在口罩𥚃,就可以更『加倍消毒』了...」但事實上,在口罩上噴灑「酒精」會破壞口罩防水結構;噴灑「漂白水」、「次氯酸水」,這些都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黃軒指出,長期吸入過量的酒精、漂白水及次氯酸水,「形同和自己呼吸氣管,過意不去」。此外,黃軒表示,「精油」也不建議噴在口罩上,原因就在於「精油分子,本身有極性(分正電性和負電性),會破壞防水層和靜電過濾層」,將會使外科口罩失去效用。且精油若是長時間接觸皮膚,久了更會引發刺激性皮膚炎,「長時間、近距離嗅聞高濃度精油,容易造成『神經鈍化』,造成嗅覺較不敏感」。黃軒強調,「一般外科口罩或醫療用口罩,之所以可以防止病菌,就是需要有防水層」,因此若是民眾將口罩噴濕,便會失去防止病菌目的;相對地來說,若口罩已經濕了,那就代表一定得進行替換了。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食藥署實測電鍋乾蒸口罩 可用3到5次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口罩是重要防疫物資,現在口罩實名制每人可領片數也增加為成人口罩可領三片,但還是有人認為必須省著用。之前便有專家教大家可使用電鍋乾蒸方式幫口罩滅菌,讓口罩可重複利用。衛福部食藥署也幫大家測試,證實口罩使用「電鍋乾蒸消毒法」後可以用三至五次,但不建議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以免降低過濾效能。電鍋乾熱法殺菌方式為,先將內鍋架及內鍋依序放入乾燥電鍋,接著將醫用口罩平放於內鍋中,蓋上外鍋蓋;按下電鍋加熱開關,等約三分鐘待開關自動跳起後,再靜置五分鐘,使鍋內熱空氣充分殺菌。最後打開外鍋蓋,完成殺菌程序,待電鍋冷卻後再進行下一批口罩殺菌。食藥署研檢組簡任技正王博譽表示,電鍋乾蒸到100度時會自動跳起,再靜置五分鐘,便可利用鍋內熱空氣充分殺菌。食藥署測試了一般一用口罩和外科口罩發現,乾蒸三至五次的口罩,其細菌過濾效率(BFE)與加熱前相比幾無差異,皆維持在99%以上。至於之前專家表示,使用電鍋乾蒸法溫度達60度時,可能會破壞口罩的靜電層。王博譽說,靜電層主要是影響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PFE),而與加熱前相比,確實會下降百分率1.3%至14.2%,防護效率隨加熱次數遞減。但他也表示,一般醫用口罩並不強調次微米粒子的防護,因此以細菌過濾效率來說,電鍋乾蒸法仍是方便又不錯的消毒方式。王博譽也說,因為醫用口罩內襯過濾材質多為經靜電處理的不織布,不建議使用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以免降低過濾效能。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用口罩若要重複用 食藥署:可用電鍋乾熱消毒
醫用口罩若要重複使用,食藥署今天說,建議可用電鍋無水加熱(乾熱)方式殺菌,消毒3至5次後仍應更換。食藥署提醒,醫用口罩以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都會降低過濾效能。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升溫,目前民眾7天內只能購買3片醫用口罩,不少民眾尋求重複使用醫用口罩的方式。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發出延長醫用口罩壽命(使用次數)的評估報告表示,醫用口罩仍應以一次性使用為原則,且出入高風險場所,應配戴醫用口罩,並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導方式每天更換,若破損或弄髒,應立即更換。食藥署說,如果民眾出入戶外或低風險場所使用的醫用口罩,在無破損或髒汙前提下,要增加使用次數,建議可以用電鍋無水加熱(乾熱)方式進行殺菌,但在消毒3至5次後仍要更換。根據食藥署所做的實驗,用電鍋乾熱方式消毒3至5次的醫用口罩,其細菌過濾效率(BFE)與加熱前相比幾無差異,皆維持在99%以上;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PFE)與加熱前相比,下降百分率1.3%至14.2%,防護效率隨加熱次數遞減。食藥署也提醒,醫用口罩內襯的過濾材質多為經靜電處理不織布,用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都會降低過濾效能。
-
2020-03-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套影響防疫功能?4大失效關鍵曝光 網驚:長知識了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導致台灣鬧口罩荒,政府因而宣布實施口罩實名制,限制一周採買數量,但仍有人買不到口罩,對此,民眾為了延長口罩壽命會購買口罩套,但有網友好奇「口罩套是否影響防疫功能」,貼文引發民眾熱議。原PO在PTT發文表示,最近長輩跑去買許多口罩套,讓家人可將醫療口罩放入口罩套,以期延長口罩使用時間,但之前看過醫療口罩的構造為外層防潑水層、中層靜電層、內層吸收濕氣層,原理似乎是使用靜電層吸附病菌及病毒。因此原PO納悶,「若將外科口罩置入口罩套,緊壓上方鐵絲條,使密合度接近原本未用口罩套的情況,是否仍具有防護效果?還是用了口罩套就會失去防護功效?」貼文一出,網友點出「不夠密合」、「沒有天天換洗」、「取下口罩套的時候,摸了外側又摸臉」、「沒分正反面」為口罩套失效的4大關鍵,「進去醫院或高風險場所不要用口罩套,其它地方為了延長使用可以」、「口罩套的重點在於減少口罩污損,但要確定口罩套的材質透氣及每日清洗」、「記得有人說用口罩套,口罩會不能完全密合,高危場所不適用」、「我比較怕在塞口罩時,手碰到口罩外層,然後又摸口罩套,這樣灰塵、病菌都沾到」、「如果口罩套沒有每天清洗,然後老人家分不清楚正反面,容易將前一天沾過的病菌髒東西沾到臉上」。
-
2020-03-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柯P才說「噴噴噴一定會發生火災」…男車內用酒精消毒突爆炸,右眼球險不保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許多民眾每天都會用酒精消毒手部及環境,不過使用酒精消毒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大陸日前就有一民眾使用酒精在車內消毒,不料噴壺竟突然爆炸,造成他眼睛大量出血、右眼球塌陷差點不保。根據陸媒《看看新聞》報導,日前一位住湖北省武漢的男子使用75%濃度酒精替車子消毒,他使用加壓式噴壺盛裝酒精,不料在他按壓噴壺時竟突然爆炸,造成他右眼出血、眼球塌陷,緊急就醫檢查發現眼球受損嚴重,緊急進行手術。收治該男子的武漢艾格眼科醫院漢陽院院長朱炎華指出,男子眼球上有兩道很深的傷口,內部還有淤血,受傷的右眼角膜傷口經手術縫了近20針,才穩固了視網膜。傷者原本術前視力只剩微弱光感,術後已經能看清自己的手指。醫師指出,酒精如果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19%,溫度高於22℃的情況下,沒有明火也可能燃燒。而該案例可能是因加壓式噴壺內的壓杆在反復按壓過程中產生靜電,才導致壺內酒精爆燃,建議不要使用加壓式噴壺裝酒精。酒精本是高度揮發性及易燃性的危險性液體,最近因為防疫大家都在瘋搶,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就提醒「每天用酒精噴噴噴的,我猜短期內一定會有火災。」而陽光基金會顧問、台北市防災館長莊啟忠之前接受《聯合報》訪問時也提醒大家,稀釋酒精或分裝酒精時務必注意以下三件事:1、必須在通風環境進行,避免空氣中酒精濃度蓄積過高引爆2、第二要放在臉盆中進行,萬一發生傾倒可以盛接住流出的酒精3、第三,要遠離火源,也要避開火源多的地方(如廚房)。
-
2020-02-16 養生.生活智慧王
讓保鮮膜好拉的祕訣 專家:放進冰箱
使用保鮮膜可能會遇到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它黏得太緊,不易拉開,往往造成不便。食品安全專家莉娜兒.羅斯(Lynell Ross)說,保鮮膜的問題可能不在品牌,而是存放方式。多數人把保鮮膜放在廚房的抽屜或櫥櫃。但羅斯的建議有點不同,她主張把保鮮膜放入冰箱。她說:「冰箱中的冷空氣使保鮮膜更容易處理,保鮮膜經過冷凍後,它的分子結構會發生變化,使表面的化學鍵減弱。」保鮮膜通常是由聚偏二氯乙烯(PVC)或聚乙烯製成,當切到像保鮮膜一樣薄時,往往會吸引靜電。許多品牌的保鮮膜都添加了黏合劑,以增加黏性。這兩種物質都可透過低溫來減弱黏性。羅斯說:「寒冷會消除一些靜電,有助於防止保鮮膜自我黏貼,使它較容易張開和使用。」莉安娜廚房(Liana's Kitchen)的美食作家莉安娜,說:「我發現保鮮膜離開冰箱後大約一分鐘內恢復黏性,這段時間是我包裹或遮蓋食物的絕佳時機。如果冰箱沒有位置,我會在需要之前把保鮮膜放入冰箱大約10至15分鐘就足夠。」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重複使用 專家提醒絶對別用酒精和微波爐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口罩需求量大,坊間提供許多可重複使用的方法,但專家提醒,不可以用酒精消毒口罩,也不能用微波爐,都會減損口罩的防䕶能力。至於空氣是否會傳染,專家表示,這是可以經由實驗得知的,應該盡快進行相關實驗。台灣不織布公會網站最近刊登過濾專家謝克勤的文章曾服務於美國3M數年,離開3M後,成立了一個獨立過濾實驗室,近10數年,在中國上海從事篩檢程式研發和生產的工作。他指出,口罩濾材上有靜電,藉以增加濾材的過濾效果,曾將10多種市場上的靜電棉(包括用在口罩上的熔噴濾材)做過實驗,經過2年的實際評估發現有的材料2到3個月後,靜電就消失了30到90%,但有些材料,2年後,靜電效果的降低只有1到5%。好的靜電棉材料,甚至可以維持10到15年,靜電的效果只消失5%。口罩存放的環境,溫度和濕度不宜太高。溫濕度對靜電棉都有影響的,尤其是溫度濕度都高的地方,靜電消失的很快。他表示,看到電視上有人用微波爐來消毒口罩,那會讓口罩的效率降低的。他並表示,酒精是口罩靜電棉的天敵,在實驗室裡做靜電棉實驗,如要消除靜電棉濾材中的靜電,看看不加電的效率時,就是用酒精去除纖維上的靜電。酒精和酒精揮發的氣體都會降低口罩的過濾效率,千萬不可將酒精噴在口罩上。醫務人員尤其應該注意,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中,使用酒精的頻率和所處的環境中酒精氣體的濃度都是較高的,如口罩供應充足,應注意更換,即使是N95 的口罩也一樣。同時一般醫用口罩與更高階口罩防護效果差很多,謝克勤表示,有時看到電視上救治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醫生,只帶普通的醫用平面口罩,很替他們擔心,因為除了效率較低,平面口罩的密封性也很差,更加重了危險性。他還提到,最近傳出吃火鍋會增加傳染新冠肺炎的機率,不少專家們在辯論冠狀病毒是否會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與其辯論病毒是否氣溶膠化,不如儘快做些實驗去驗證,這些實驗的結果一般都可以很快得知的。如在醫療機構和病房裡採集空氣中氣溶膠,經過培養,並計算病毒的數量就可得知。如果病毒的氣溶膠化被證實了,防護的方法,尤其是對醫務人員的防護,肯定是要升級的。當然,病毒一旦變成氣溶膠後,病毒的生命不是無限的,而是會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死亡的。但為了小心起見,在室外,當疫情還沒有完全消失之前,最好還是戴口罩!其它的防護品,如空氣濾清器,使用得當,也可以大大的減輕冠狀病毒以氣溶膠的方式傳播的危險,實驗顯示,一個中型的空氣濾清器,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可以在20到30分鐘內,將一個25平方米房間內氣溶膠的濃度,降低90%以上(所有粒徑 > .02 微米的氣溶膠 )。
-
2020-02-10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殺菌就能「復活」? 專家:少了這個還是不行
武漢新冠肺炎引發口罩荒,網路流傳許多讓口罩「復活」的方式,成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對口罩有研究的副教授吳炳慶表示,不是很贊同長期使用同一個口罩,但在非常時期可能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吳炳慶表示,一般口罩有三層,外層是防噴濺,中間過濾層主要是靠熔噴不織布來過濾病菌,而靜電可吸附更小的分子。目前網路上很多復活口罩的方法,像是紫外線殺菌及電鍋乾蒸、烘衣機乾烤等,雖然可以殺死最外層的細菌,但是熔噴不織布與靜電吸附的效果會隨著使用的時間而降低,而附著於熔噴不織布的細菌隨著使用時間增加也有可能被吸入使用者的口鼻中。雖然目前沒有研究數字顯示到底多久靜電會完全消失,吳炳慶表示,還是極度不建議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長期戴同一個口罩,政府應該正視如何控管將醫療口罩留給醫療工作者與真正有需求的民眾,而不是將這些人的口罩需求與一般健康民眾的配給綁在一起。而對於媒體記者詢問非常時期中到底有沒有什麼自我保護的方法,吳炳慶表示,一般民眾如非出入醫院與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其實沒必要配戴醫療級口罩。但如果真的買不到醫療口罩,配戴布口罩或一般口罩後,外面再用塑膠片自製臉部的防護片,也有一定的效果,因為可以防飛沫直接穿過口罩,減少細菌病毒進入口鼻的機會,但是需要注意讓塑膠片的高度要比口罩高一些,以免降低防護效果。新冠肺炎發生以來,網路上流傳很多照片,有中國網友把水桶戴在頭上,知名的YouTuber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視網膜最近播報新節時,也戴著水桶在頭上,「雖然畫面很驚悚,但其實防護效果應該不錯」吳炳慶表示。他表示,新冠肺炎目前認為主要是飛沫傳染,將水桶底部挖空罩在頭上,脖子附近穿厚一點的衣服,或以塑膠袋防護,頭頂上方開口處可以塞一塊紗布等,避免有飛沫進入,其實防護效果應該不錯,塑膠材質無論如何都不會滲入。不過他表示這只是個人意見,一般人應該不會這麼做。
-
2020-02-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保鮮膜黏太緊很難拉?專家揭一個小訣竅
使用保鮮膜可能會遇到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它黏得太緊,不易拉開,往往造成不便,但由於絕不能以鋁箔紙包裹吃剩的飯菜,所以仍不得不使用它。食品安全專家莉娜兒.羅斯(Lynell Ross)說,保鮮膜的問題可能不在品牌,而是存放方式。多數人把保鮮膜放在廚房的抽屜或櫥櫃。但羅斯的建議有點不同,她主張把保鮮膜放入冰箱。她說:「冰箱中的冷空氣使保鮮膜更容易處理,保鮮膜經過冷凍後,它的分子結構會發生變化,使表面的化學鍵減弱。」保鮮膜通常是由聚偏二氯乙烯(PVC)或聚乙烯製成,當切到像保鮮膜一樣薄時,往往會吸引靜電。許多品牌的保鮮膜都添加了黏合劑,以增加黏性。這兩種物質都可透過低溫來減弱黏性。羅斯說:「寒冷會消除一些靜電,有助於防止保鮮膜自我黏貼,使它較容易張開和使用。」莉安娜廚房(Liana's Kitchen)的美食作家莉安娜,也同意羅斯的見解,她從婆婆那裡學到這個竅門。莉安娜說:「我發現保鮮膜離開冰箱後大約一分鐘內恢復黏性,這段時間是我包裹或遮蓋食物的絕佳時機。如果凍箱沒有位置 ,我會在需要之前把保鮮膜放入冰箱大約10至15分鐘就足夠。」羅斯指出,把保鮮膜放在冰箱中是安全的,此外,當你從超市把食物帶回家再包裹一次時,可以防止凍燒(freezer burn)。超市的肉和家禽上的保鮮膜太薄,無法很好地保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