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電療
共找到
166
筆 文章
-
-
2020-05-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痛失怙恃有感 陪家人渡過難關的矛盾與掙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喪親之痛」。一位老醫師分享自己如何在父母過世時,以文章宣洩心中鬱積的回憶與遺憾,而走出憂傷深谷;一位安寧照護的資深護理師細數年輕的女兒過世前,自己在護理師和母親的角色中「拔河」的心路歷程;長期旅居國外的學者則在經歷一年之間父母雙亡的打擊,寫出他的心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係台灣精神醫學先驅葉英堃教授之子。葉英堃教授曾為台北市立療養院創院院長(後改制為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並在他領導下,使得該院成為全台最先進、最有影響力的精神醫療機構之一。葉英堃教授專業生涯中走過的足跡,正是台灣精神醫學發展的縮影;他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守護精神病患的人權,更是台灣精神醫學的人文典範。收到父親學生的兩封來信,經過幾天的沉澱,我心情終於平靜一些,開始寫信或打電話向特地來參加我母親告別式的親友道謝。但我每天看他寫的兩篇文章,卻不知要如何來表達我的感動與感謝。因為他許多話都直接說中了我的心情。父親與母親過逝,都是同樣的悲痛,但心情卻不同。對父親,我充滿崇敬之心,對母親則永遠是個小孩。但父親離開後,母親還在,心靈還有所寄託,而且一直有一種「必須代替父親來保護母親」的責任感,因此不會覺得那麼空虛。母親繼之走後,這種心情的寄託,以及用以自我安慰的「責任感」也沒有了,茫然不知所措,那種感覺真是難以形容。我父親並不迷信宗教,但晚年很注重祭拜祖先。他曾說:「醫生學的是生命科學,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空的,這是『知識』;但人死後有天國,有上帝,有西方世界等等,這是『智慧』,醫生照顧病人要能兩者並用。」或許祭拜祖先就是他運用他的所謂「智慧」來照顧他自己心靈的一部分吧!所以,在我父親還未做「對年」與「合爐」這段期間 (就在不久前),我每天早上起來,也點一柱香來祭拜他。默禱時,都是請他要保佑母親,渡過難關。這幾天,我每天點香,祭拜的卻換成我的母親,覺得難以置信,有時忘了,竟還繼續祈求祖先保佑我的母親。其實我自己心裡很明白,這種祈求既違反「知識」,也沒有「智慧」。因為父親氣切後,母親的身體狀況也跟著變化,已經沉寂很久的兩個腫瘤又開始蠢動,阿滋海默症也日亦明顯。腫瘤科醫師已告知,以母親的年紀與身體狀況,電療,化療和手術都已不能再進行,唯有希望復發的速度能因年紀而進行緩慢,並盡可能減少她可能的痛苦。至於阿滋海默症,現在的醫藥也只能減緩,而無法治癒。既然如此,我所謂「渡過難關」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自己也不知道。而我母親最大的痛苦,並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每天望穿秋水,等不到和她相處近七十年,說好要長相廝守、相互照顧的夫婿來到她的病床邊探視她、安慰她。她所希望的就是趕快再到他的身旁照顧他,也向他訴說這些日子的思念之苦。所以,我對祖先的祈禱,到底是為了我的母親,還是為我自己?這其中的「智慧」是什麼呢?母親終究還是離開了,「知識」告訴我,現在只能運用「智慧」,我也盡量如此。但最難過的是,當為她做完「尾七」後,法師說:「你母親已經功德圓滿,前往西方世界,從此不再受輪迴之苦。」我忽然想到,那是不是說,我們母子在世之緣也就此結束了?不禁悲痛淚下。我更不明白的是,明明我的人生已經缺了一大塊,為何叫做「圓滿」呢?我知道我的想法是不理智的,這應該不是我父親所說的「智慧」,但人到底還是感情的動物,母子親情是很難用理智來理解。賴其萬醫師在「父親的老,病,死」文中提到,醫師們詢問要不要為他父親「施行心肺復甦術」時,他心中的矛盾與掙扎。這種心情,我完全可以了解。對我父親的氣切,簽署我母親「不急救」的文件,我都經過同樣的掙扎。我的結論是,不論是「切或不切」、「簽或不簽」,最後都一定有後悔。我也瞭解到,每人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我無法把我自己的經驗轉移給他人,更沒有能力能用我自己的經驗來來替別人做「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只有一對父母,所以也都只有一次這種生死的經驗,這種經驗又無法完全承傳或學習,我想,人道與醫學人文的探討,應該還有很大的空間吧!或許,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的發展,這種探討的空間,也像宇宙一樣,不斷的擴張,永無止境。看到別人從父母過世中走出所寫的文章,不但對我有極大的安慰,也讓我知道,不能整日心神不寧,應該向他人學習,為父母寫下一些紀念的文章,希望也能成為別人的安慰。
-
2020-04-23 科別.骨科.復健
手指持續麻痛 當心可能「滑鼠手」
當你的手指經常出現麻痛感時,當心可能「滑鼠手」找上門了!若是手指手腕持續有手麻症狀,就可能是罹患了「腕隧道症候群」,俗稱為「滑鼠手」,這是上班族、家庭主婦常見的職業病。所謂「腕隧道症候群」,是指當穿越過手掌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時,手指就會開始出現麻痛症狀,好發於家庭主婦、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經常性使用腕部活動的職業者等。此外,孕婦、腕骨骨折的人、糖尿病患者等,都有可能導致腕隧道狹窄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進而引起手麻疼痛。滑鼠手多採保守治療,可以製作手部副木,固定手腕在正常的位置下,避免腕部過度的伸展或屈曲,以預防疾病的惡化;或是利用電療、蠟療、熱敷來減輕正中神經發炎的症狀,並緩解疼痛;至於症狀嚴重者,必須手術,以減輕正中神經的壓迫。一位60歲患有腕隧道症候群的家庭主婦,就醫時抱怨手部麻痛並無力,日常生活受影響,扭毛巾時手會麻痛、提菜籃會感到疼痛、半夜會因手麻而睡不好,在接受兩個月的復健及調整生活型態,疼痛症狀明顯改善。另一位年輕男性患者,從事文書工作,長時間使用電腦,主訴手腕在屈曲角度時,會感到些微麻痛感,在調整休息時間及配合復健運動後,症狀亦獲得改善。建議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做以下簡易的手部復健運動,有助於減輕症狀。
-
2020-04-11 癌症.肺癌
多年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肺癌第三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我們每天呼吸空氣來獲取足夠的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雖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肺臟健康事關重大,肺癌已經蟬聯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多年,一起來了解。癌症起源於細胞的變異,肺癌細胞不像正常細胞那般依照正常週期成長、死亡,而會形成腫塊,侵犯鄰近組織,甚至經由血液或淋巴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根據細胞的樣貌,我們把肺癌區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小細胞肺癌」,另一種是「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比較少,約八成五的患者罹患的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裡面又包含了肺腺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我們先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部分討論。 發現肺癌之後,醫師會先替患者安排適合的檢查,確定癌症分期。癌症分期代表著目前癌細胞進展的程度,我們需要根據電腦斷層、支氣管鏡等各種檢查,評估腫瘤(Tumor)的大小和侵犯位置,了解淋巴結(Nodes)受影響的程度,並找出癌症是否轉移(Metastasis)到其他器官。我們取這三項指標的英文字第一個字母,合稱為「TNM分期」,將腫瘤侵襲的程度分成四期,第一期為初期局部侵犯,第四期為轉移的癌症。了解患者癌症處於哪一時期,再合併考量個人身體狀況後,醫師才能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計畫。非小細胞肺癌分期依據肺癌第三期屬於「局部廣泛性」肺癌,這時癌細胞尚未轉移到全身各處,但腫瘤本身可能比較大、或侵犯胸壁;或是癌細胞侵襲到超出原始腫瘤肺臟之外的淋巴結。以下幾種狀況都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肺癌第三期:1. 淋巴結侵犯屬於N0或N1,代表淋巴結侵犯尚未超出原本腫瘤生長處的肺臟,但腫瘤狀況較嚴重,像是腫瘤較大,於同側肺臟有次發的腫瘤形成,或腫瘤已經侵犯胸壁、支氣管、或縱膈腔。2. 淋巴結侵犯屬於N2。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同惻肺臟的淋巴結,或是侵犯氣管下方的淋巴結。3. 淋巴結侵犯屬於N3。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對惻肺臟的淋巴結,或已經是侵犯到鎖骨附近或頸部附近的淋巴結了。肺癌第三期一般來說,治療癌症的方式可以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包括了「手術」和「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可以切除癌症組織,移除可能受癌症侵襲或已有癌症的淋巴結。放射治療則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擊潰癌症細胞,通常簡稱為電療。「全身性治療」有大家常聽到的「化學治療」、「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是靠藥物影響癌細胞的生命週期,讓癌細胞無法複製增多,簡稱為化療,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癌症治療方式。「免疫治療」則會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標靶治療」能避免癌細胞取得營養或增生訊號,藉此影響癌細胞的存活。面對第三期肺癌,通常不會單獨使用一種方法。醫師可能會建議同時進行兩種治療,或是安排一系列的治療過程。肺癌第三期的治療由於肺癌第三期處於局部晚期癌症,代表某些癌細胞可能「不安於室」,正在蠢蠢欲動的往外擴張勢力範圍,這時的治療方式就不一定能單靠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而需要採用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方式控制癌細胞。肺癌第三期對照表如果沒有縱膈腔淋巴結的侵犯,也就是屬於IIIA的肺癌第三期,可以先進行手術切除肺癌腫瘤與淋巴結,再視檢體邊緣是否有癌細胞,輔以同步化療加電療,或單用化學治療。手術前可能先進行數個療程的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以利手術進行。如果患者身體狀況或腫瘤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時候,考慮先用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十二個月的免疫治療。如果已經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屬於IIIB或IIIC,主要就得先做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免疫治療。萬一患者是先接受了手術,在手術取下的淋巴結裡發現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而發現為N2的狀況,就需在術後追加做化療與電療。肺癌第三期的治療流程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免疫治療,已被運用到多種癌症,也可提升肺癌患者的存活率。我們的免疫系統是用來防衛身體的「私人部隊」,只要發現不屬於自己身體的細菌、病毒、或細胞,都會活化免疫系統加以攻擊。但是有部分癌細胞卻能藉著偽裝,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治療」就是幫忙免疫系統解除癌細胞的偽裝來增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肺癌免疫治療的原理正常狀況下,我們的細胞會有生命週期,並在適當的時機凋亡,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癌細胞為什麼可以不斷增生,擴張勢力範圍,又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癌細胞透過增加表面的PDL1並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這樣一來就能關閉免疫系統,癌細胞因此不受T細胞攻擊死亡。PD就是programmed death的縮寫,L代表Ligand配體,所以癌細胞表面的PD-L1就像個啟動剎車的開關,當癌細胞表面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就像啟動T細胞的剎車,T細胞就放過了癌細胞。當科學家找到這個讓癌細胞存活的狡猾機制後,當然就能加以反制啦。免疫治療的藥物可以是先去找癌細胞的PD-L1,或是去找T細胞的PD-1,以阻止癌細胞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讓癌細胞無法啟動剎車、矇騙T細胞,身體免疫系統辨認出癌細胞後,便能發動攻擊殺死癌細胞。簡單來說,癌細胞有躲避被身體免疫系統認出的能力,而免疫治療就是破解癌細胞躲藏的方式,讓免疫系統認出並攻擊癌細胞。目前免疫治療的藥物需要靠靜脈輸液導入體內,以目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的病人來說,同步放化療結束後,若無立即的病情改變,患者約每兩星期注射一次,一次注射六十分鐘,共使用一年,能延長之前治療帶來的效果。大部分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療治療時,常見的副作用是覺得很疲憊很累,即使睡眠充足還是不見改善。並且可能出現咳嗽加劇、皮疹、皮炎、噁心、腹瀉、食慾下降、便秘感。偶爾會出現肌肉和骨頭疼痛。肺癌第三期-同步放化療結合免疫治療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肺部、腸道、肝臟、皮膚等器官發炎之副作用,要特別留意。另外,孕婦或哺乳者無法接受免疫治療,否則會傷到小寶寶。接受癌症第三期的治療過程可能比較辛苦,但在更多元療法的幫助下,目前的治療成效已比過去有長足的進步。患者記得要按時回診檢查並作影像追蹤,大約在治療後的前三年,要每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回診,並做一次胸腔的電腦斷層。平常除了注意肺癌發展的情形之外,血壓、血脂、血糖狀況也得多加留心。若想要施打流感、皮蛇(帶狀皰疹)、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當然,患者還要定期找牙醫洗牙和檢查口腔,並注意其他種類的癌症篩檢。肺癌第三期治療後的追蹤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飲食均衡,喝足量的水,萬一治療後食慾太差或體重過輕,可以找營養師調整飲食。患者要避免喝太多酒,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務必戒菸」,戒菸真的很難,但為了肺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請務必戒菸。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能提升治療的效果呢。原文:
-
2020-04-06 癌症.卵巢.子宮
罹癌消極 轉念治療腫瘤縮小
民眾罹癌色變,但台灣醫療技術精進,多數非不治之症。而有時治療過程「心理」因素很重要。一名近50歲的婦女,月經周期紊亂、偶有大量出血、腹痛的症狀,原不以為意,後因越發頻繁而就醫,才知罹患子宮內膜癌三期,經手術後,醫師告知得再進行化療與電療。該婦女得知需後續治療時,覺得自己已是疾病晚期、求生意志低。原想申請安寧病房度過餘生,不想再進行治療,但兒子毅然辭去公職、要就近照顧,加上醫護人員鼓勵,她轉念積極接受化療與電療。沒想到成效頗佳,除了現在不用再服藥外、腫瘤也從十公分縮小至三公分左右至今,成為病友的模範教材。收治該婦女的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曾思文表示,子宮內膜癌雖好發於停經後的女性,平均年齡約為54歲,但由於台灣飲食逐漸西化,女性子宮內膜癌近年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據國健署2016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子宮內膜癌每十萬人口的個案數為2462人,排名女性十大癌症第六名,勝過排名第八的子宮頸癌。而肥胖、糖尿病、雌激素過度刺激與基因上的可能缺陷,為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不過子宮內膜癌約近七成屬早期,且五年存活率高,可透過超音波、子宮內膜切片等方式檢查,也有治療方式,並非無法控制病情。曾思文說,癌細胞的產生,多來自基因突變,人體內原本就存在著好細胞與壞細胞,當原本正常的細胞因突變而成癌細胞,會混淆免疫系統的辨識,使人體的防禦機制無法發揮作用,進而讓癌細胞有機會長大與擴散。不過相同期別的癌症病人,接受一樣的治療方式,有人效果很好,但有些人卻反應不佳,曾思文說,答案就在治療後的差別。除了每個人腫瘤基因的差異外,其實飲食、生活習慣和情緒調整等,占有很重要的影響,且「心理因素」比你想的更重要。曾思文說,心理因素會改變人們生理反應,包括荷爾蒙、免疫系統、甚至引發慢性發炎反應,進而影響睡眠、食慾、日常活動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改變個人的健康狀態;而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罹癌病人的心理狀況會影響他們的存活率。他舉例上述所收治婦女,原本求生意志低,但因獨子全心照顧及醫護人員鼓勵下轉念治療,正常進食、心境也變得快樂,治療五年至今腫瘤未再擴大。他同時期收治另一名年齡相仿的婦女,是名音樂老師,一樣是開刀後得接受化療與電療,但因個性較主觀、自我要求高,確診後就心情低落、情緒走不出來,治療上也有拖延,不幸過世。因此,他建議罹癌患者在積極治療後,應正向看待並努力修正飲食、習慣、心情與個性,並適量運動,即使是已遠處轉移的第四期或晚期患者,也可能與癌症和平共存,多活好幾年。
-
2020-03-25 科別.骨科.復健
媽媽手不只媽媽有 物理治療師:2招可緩解
你有媽媽手的困擾嗎?俗稱「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是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患者會有大拇指近手腕處的疼痛,若未治療,可能造成腱鞘肥厚現象,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腫。媽媽手不只是常做家事的媽媽是好發族群,也會出現在男性或長期使用電腦滑鼠的上班族、銀行行員、會計人員及藥師等。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林惠玲表示,媽媽手的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多為家庭主婦,還有長時間重複手部工作男性,也有此困擾。另一個常見族群是剛生產的婦女,大多是因產婦抱新生兒時,常要用手托住嬰兒頭部。林惠玲建議,患者可採熱敷、電療及超音波等物理治療,加上運動治療及口服止痛藥物,不適症狀可以獲得緩解。另有震波治療,也是治療媽媽手的新選擇。為加速媽媽手的復原,林惠玲示範兩招在家可以自己做的運動,每回重複15至30次,每天做2至3回。第一招是「拇指肌牽拉運動」,先將大拇指放在四隻手指頭中間,手握拳,拇指握掌內,往小指方向移動,至會疼痛時停止,停留10至15秒,以放鬆伸拇短肌與外展拇長肌。第二招是「拇指肌肌力訓練運動」,先將拇指與食指併攏,在拇指與食指之間套上1至2條橡皮筋,做拇指、食指張開運動,停留10秒。加強肌力力量,減少因肌力不足引起的軟組織發炎。
-
2020-03-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藥」與「不藥」之間──傾聽,帶來更好的醫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什麼是善終」。一位醫師在接受安寧照護的臨終病人的最後一刻,因為家屬的不忍而轉院追求那遙不可及的奇蹟,促使他自省並道出心得:「也許問題不在病人能不能善終,而在於不自覺的,我們已經把我們的主觀變成我們自認的客觀,不只表現在溝通解釋上,甚至到連善終都由我們來定義。」他也體悟到:「下次我會更用心聆聽,屏除成見,嘗試理解病人和家屬的處境,保持希望,和他們一起走過。」照顧同一位病人的醫學生,也提醒自己在習醫過程需要自我警惕,不能因為「知識」、「技術」的精進,而漸漸失去學生時代具有的「同理心」。我們也剛好收到一位安寧照護的醫師及時寄來:「選擇安寧不是放棄希望,更不是放棄生命,而是要以整體觀來看待病人,甚至包括家人。」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我們對這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前些日子探視一位長輩陳媽媽,她十多年前診斷出乳癌,經過手術、化療、電療,穩定了好一段時間,從那時也建立起良好的運動習慣,加上生性樂觀開朗,以為不會再有問題了,不料疏忽追蹤的一兩年後,癌症復發並且轉移,她再度展開治療之路。她的醫生非常盡責,替她申請了昂貴的標靶藥物,服用一段時間後,醫生評估藥物效果不佳,腫瘤細胞仍恣意蔓延,於是更換新的抗癌藥,同時因為陳媽媽抱怨腹部疼痛症狀加劇,醫生也開了藥效更強的止痛藥。陳媽媽服藥後出現嚴重的噁心感,一吃東西就吐,渾身乏力,醫生知道後把止痛藥換回先前藥效較輕的,卻堅持抗癌藥物不能停,於是陳媽媽三兩天便要遭受一次大痛折騰,每天跟反胃作戰,勉強喝些營養品,吐出來的卻往往更多。陳伯伯詢問主治醫師說陳媽媽是否合適轉為安寧照顧,醫生簡短回覆,還不到時候。陳伯伯問我,那怎樣的情況才算轉安寧的時候到了呢?其實這個時機,對從事安寧照顧已十多年的我來說,還是覺得很難拿捏。有些癌症病人,可能因為某次感染問題造成身體非常虛弱,眼看就快走到終點,卻在根除病菌後,體力一點一滴恢復,又回到可以上街買菜、到公園運動的生活;有的慢性肺病患者,反覆因肺炎住院插管治療,病人和家屬都覺得太折磨了,選擇接受安寧居家照顧,呼吸狀況平穩了一年後才再度發生肺炎住院。他們會猶豫,如果插管治療後有機會再好好過一年,不也還值得嘗試嗎?而我接手照顧過幾位末期心衰竭的老人家,驚訝發現他們複雜的用藥──或許看了三個不同科別,一次慢性處方箋就領回十多種藥物,在「刪除非必要」原則下逐次減藥,最後竟可以一天吃不到五顆藥,而維持生活品質。所以「安寧」的選擇其實不該是一個斷點,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概念,漸漸培植於醫病雙方的心裡。這些年來,我在工作中感受到愈來愈多民眾真正認識了「安寧療護」的意涵,記得我當住院醫師到安寧病房訓練時,及剛擔任主治醫師到社區演說推廣安寧療護或是到病人家裡訪視時,往往要花不少時間解釋:選擇安寧不是放棄希望,更不是放棄生命,而是要以整體觀來看待病人,甚至包括家人。說了半天有時還是會聽到家屬沒好氣的回話:「反正就是癌症沒辦法再醫就對了啦。」感謝安寧前輩、基金會與協會等持續推廣安寧理念,如今當然仍需要耐心的團隊成員細心向病人與家屬解釋,但常可以聽到其中有家屬開口:「這些我都知道,我公公之前就是你們的病人。」或是「我媽也是癌症,當時我們堅持讓她打化療到最後,太痛苦了,後來想起來實在很難受……這次我爸生病,我們兄弟姐妹都同意讓他過得舒服、有生活品質最重要。」因為台灣健保的便利與便宜,大多數的患者都盡可能接受治療,我們在過程中看到了許多不必要的醫療措施──不只浪費醫療資源,也徒增病患辛苦。陳媽媽偷偷告訴我,抗癌藥她沒辦法每天吃,因為吃了藥那天她會感覺食慾不振、非常虛弱,要在床上躺一整天,所以她通常兩天吃一顆,沒吃藥的那天還可以享受活著的感覺,但時間到了她還是得回診領藥,也不敢跟醫生說她只吃一半,不然醫生會生氣。她想過乾脆不要再吃藥了,因為她明確知道肉眼可見的腫瘤並沒有打退堂鼓的跡象,但回想醫生照顧她那麼多年,她實在無法辜負醫生的好意。我的病患中也有許多「陳媽媽」,懷著歉疚或無奈收藏了一袋一袋藥物;同事裡也有像她的主治醫師那樣盡責的好醫生,滿腔濟世救人的熱情,永遠不願讓病患錯過任何可以嘗試治療的機會,但也許他並不知道,病人只能領受他的善意,無法負擔他開的處方。醫學教育一直在進步,從早期教導專注醫治、堅持救人到最後一刻,到如今生死學、安寧療護的課程已融入醫生養成教育當中;讓我們繼續學習傾聽病人的需求與心聲,也能明瞭:當病患不按時服藥,並不代表否定醫療,或許他們只是在追求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但願每位醫生誠心誠意的付出,都能更貼近對病患來說最好的醫治。
-
2020-03-12 橘世代.好心橘
住院化療仍堅持義演!「音樂是克服病魔最大動力」
工程行老闆林朝陽與妻子劉淑昭組成「凡人薩克斯風音樂志工」,10年來常到醫院、安養院當音樂志工,劉淑昭5年前突然罹患乳癌,歷經手術與電療、化療,數月來暴瘦10公斤,但她仍強忍病痛堅持義演,希望透過音樂帶給長者、病患歡樂,精神令人欽佩。60歲林朝陽年輕時當過警察,因在台中港服務,發現台中港附近沒有專業釣具行,從警4年後,因不愛警職生態遂辭職開釣具行,後來又轉行投入鷹架工程;57歲的妻子劉淑昭則是家庭主婦,平時幫忙顧店,兩人育有4名子女。 林朝陽從小熱愛音樂,但因家境清寒無法學樂器,長大後工作穩定,決定學樂器彌補幼時缺憾,他先學拉二胡,後又自學薩克斯風,學了10個月就到醫院當音樂志工,妻子也受他影響,隔年加入行列,兩人合組「凡人薩克斯風音樂志工」,10年來每周三固定在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演奏。林朝陽表示,第一次到醫院當音樂志工,看到病患因音樂暫時忘卻病痛,臉上露出笑容,那一瞬間,他認為做的事情非常有意義,決定繼續做下去。除了到醫院演出,不定期也會到安養院、老人院義演,最近因疫情暫停室內演出,但仍持續進行戶外的公益展演。劉淑昭5年多前赫然發現罹患乳癌,得知罹癌消息後,劉難以接受,反問「怎麼會是我?」但先生鼓勵她不能自亂陣腳,她才重拾信心,決定好好接受治療。劉淑昭先開刀切除腫瘤,並進行化療與電療治療,但因藥物副作用,造成她全身痠痛、噁心想吐,也沒有食慾,數月就暴瘦10公斤,僅剩42公斤。儘管身體不適,她仍強忍病痛,每周固定到醫院義演,甚至連化療期間住院,遇到義演時間,還是換裝下樓演奏,唯一一次請假缺席,是因為必須開刀切除腫瘤。劉淑昭說,「音樂是克服病魔最大的動力!」只要薩克斯風一上手,立即就忘記身體病痛,但治療期間因容易喘,且氣不夠長,現在吹20分鐘就得休息,「不過只要有力氣,就會義演到最後一刻。」林朝陽表示,每個人都會屆臨退休,鼓勵大家在退休前培養興趣,規劃退休生活。他當時就是為了想培養興趣而自學薩克斯風,沒想到一學,一頭栽進音樂世界,音樂不僅可以自娛,還能透過樂聲帶給許多人快樂,覺得很值得。【更多精彩故事↘↘↘】。最資深志工 楊滿時:「歌劇院就像我家!」實踐退休夢。拚命三郎退休好失落 從輔導找自己的人生。年差16歲合組「忘年知音」樂團 為疾病患者帶來正能量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3-11 科別.耳鼻喉
新冠疫情延燒不敢就醫 南投阿伯暖暖包復健反遭燙傷
新冠病毒讓許多人擔心到醫院遭感染,南投70多歲阿伯罹患肩頸性眩暈,因為擔心感染不敢就醫,自創用暖暖包貼脖子復健,結果眩暈症狀未緩解,脖子還被燙傷,又腫又痛。醫師提醒,雖然疫情期間盡量減少到醫院,但生病仍須由醫師診療,自己DIY治療延誤病情便得不償失。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說,他在門診時先替阿伯檢查,輕碰到他脖子,老伯彷彿被電到一般抖了幾下,直喊痛!醫師發現其後頸處已燙傷並起水泡了,適時的換藥後,開立了燒燙傷軟膏、止暈藥、肌肉鬆弛藥物及促進血液循環等藥物。據了解,這名阿伯肩頸性暈眩經3個月的藥物治療和復健後已改善許多。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阿伯擔心到醫院容易被感染,遲遲不敢到醫院復健,竟每天用暖暖包貼脖子,甚至貼到睡著,以為這樣就能取代醫院復健的電療和熱療,就這樣持續了三天,不但頭暈症狀未緩解,脖子熱敷處開始又腫又痛。吳昭寬表示,肩頸性眩暈的原因,大多因為肩頸長骨刺、肩頸退化合併肌肉僵硬,導致暫時性腦部血流灌流不順,如同缺氧所造成的頭暈狀況。也可能因頸部交感神經受到刺激,造成椎動脈痙攣,以致眩暈發生。貼式暖暖包最高溫可達攝氏63度,使用時間別太長,若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恐導致一度或二度燙傷。慢性病患者應規則就醫及持續用藥,切勿延誤或中斷就醫。而避免至擁擠的公共場所,出門配戴口罩,勤洗手,才是防疫重點,勿過度恐慌。
-
2020-01-09 癌症.乳癌
「乳癌零期」算是罹癌嗎?需不需要治療?
乳癌是最好發的女性癌症,而其中大約五分之一的乳癌患者會聽到醫師說:「妳罹患的是乳癌中的原位癌!」或說:「妳這是乳癌零期!」究竟什麼是零期,什麼是原位癌?要不要治療?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做癌症。癌症代表細胞變異後失去控制,不停地分裂複製,侵犯正常組織。那我們說的原位癌通常是指「乳管原位癌」,英文稱為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簡寫為DCIS。這代表乳管的細胞已經變化成癌細胞,但還沒有穿過乳管壁,尚未侵犯鄰近的組織。因為還沒有擴展到附近區域,也不會遠端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既然還待在原地,就叫做「原位癌」,也可說是乳癌零期。罹患乳癌零期時,少數患者會因為發現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或覺得局部有個腫塊,但多數人並沒有症狀。那為什麼會知道有乳癌零期呢?通常都是做乳房攝影篩檢時,意外發現了有異常的鈣化點,醫師安排抽檢組織(切片檢查),由病理組織報告證實癌細胞尚未離開乳管,尚未侵犯周邊,而認定是乳癌零期的。基本上我們沒辦法從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的檢查報告就看出來這是乳癌零期,這兩種影像檢查是要找到讓人有疑慮的腫瘤或鈣化點,並針對這些有疑慮的腫瘤或有疑慮的鈣化點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若要確定為乳癌零期,都是需要病理組織切片報告的。那既然乳癌零期的意思是沒有看到乳癌癌細胞侵犯到其他組織、器官的證據。但隨著時間過去,原本待在原位的癌細胞會不會殺出重圍,擴張勢力範圍,在我們的身體攻城掠地,打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呢?如此懷疑是很合理的。據統計,沒有處理乳房原位癌的話,其中兩成至五成的原位癌會進展成侵襲性的癌症,也有醫師會用「大約三分之一」這樣的說法,告知病人乳癌零期的患者之後進展到侵襲性乳癌的機率大約是三分之一。至於這樣的機率算高還是不算高,其實是見仁見智。但醫師不是算命仙,目前也沒有科學的辦法預測誰的乳癌零期會進展到侵襲性乳癌,誰的乳癌零期就會一直是原位癌。目前若診斷出乳癌零期的話,多數醫師還是建議患者於乳癌零期的時候就接受治療,因為治療後其患者預後是很好的,存活率近乎百分之百。甚至還有研究發現,如果是年紀超過五十歲且發現乳癌零期的女性,後來十年因各種原由而死亡的機率是比一般大眾來得小的,可能是因為這是一群人能找到乳癌零期,通常是願意做常規篩檢並比較重視自己身體健康的。乳房原位癌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針對乳房病灶即可。手術方面可以選擇乳房保留手術或單側乳房全切除。如果乳癌零期的範圍比較大,或是屬於多發性(不只一處)的乳癌零期,抑或在進行乳房保留手術後,發現在檢體的邊緣有癌細胞存在,就要考慮單側乳房全切除。另外,如果是選擇乳房保留手術的話,通常還會配合上放射線治療,可以減少剩餘的乳房細胞又再次出現乳癌零期或甚至侵襲性乳癌的狀況。除非患者乳癌零期的範圍極小,且病理組織發現其分級很初期,才可以考慮不加做電療。進行乳房手術時,醫師常會一併做前哨淋巴結的檢查,看看是否淋巴結的轉移。 手術結束後,很重要的事情是要了解檢體特性,再根據不同的檢體特性視患者狀況追加治療。若檢體發現其有荷爾蒙ER、PR陽性的接受體,那可以請患者服用荷爾蒙抑制劑五年,以減少荷爾蒙對身體的刺激,減少後來左右兩邊的乳房再度出現原位癌或乳癌的機會。被診斷為乳癌零期後,若不打算要馬上進行開刀治療,務必要與醫師好好討論,訂出觀察追蹤的適當時機,以免乳癌零期已進展為侵襲性乳癌而不自知。我們這裡討論的乳癌零期都是乳管原位癌。另外於組織切片穿刺後也可能出現的結果是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中文為乳小葉原位癌。過去乳小葉原位癌也被算在乳癌零期,但現在美國癌症醫學會並不認為這屬於癌症零期,就算不治療通常這區塊也不至於會進展成侵襲性乳癌。但這些患者後來雙側乳房長出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七到十二倍。因此同樣要與醫師好好配合,規律的追蹤乳房狀況,並評估與考慮預防乳癌發生的各種可能方式。原文:乳癌零期怎麼辦?(懶人包)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1-04 新聞.健康知識+
年前大掃除NG姿勢讓你全身酸痛!醫教預防小訣竅
居家環境清潔常需要爬上爬下,對於平常勞動較少的人來說,真的是件超級苦差事。像是要打掃天花板或高處角落,甚至是粉刷等等,除了手得舉高之外,頸部也會受影響;或是刷洗廚具、窗戶、被單等物品,如果清掃姿勢NG,再加上用力不當,就可能造成肌肉勞損而導致酸痛,每年大掃除勞損症狀的排行榜有哪些?長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羅民萱剖析如下: 勞損症狀1:肩頸疼痛◎肩頸好酸痛,手也開始麻就羅民萱的觀察,肩頸疼痛是每到年節掃除時,婆婆媽媽們最常見的勞損症狀。因為大掃除時,長時間低頭整理或刷洗,容易造成上斜方肌的緊繃疼痛,若是合併頸椎椎間盤突出者,更可能伴隨著神經壓迫,而產生手麻的感覺,除了需藉由復健來治療,也必須改變姿勢,才能真正改善疼痛。 預防小訣竅:髖屈代替低頭、平視好輕鬆 :  如果要整理的東西位於低處,建議可利用髖部屈曲,身體和脖子維持一直線,代替低頭彎腰;或是拿個椅子坐下來,把需要整理的目標物,放在目光可平視的位置。尤其是頸椎前伸這種類似「烏龜頸」的姿勢,會使得頸椎壓力變成原本的數倍之多。 羅民萱指出,光是隨時注意自己頸椎的姿勢,就能有效避免肩頸疼痛,如果已經疼痛難耐,甚至出現手臂的酸麻,就得搭配復健的熱敷電療、牽引、運動伸展等項目,甚至是施以增生注射治療,才能即時對症處置。 ◎肩膀夾擊,上抬就痛!?「肩膀夾擊症候群」也是年節掃除時常見的肩部疼痛問題。羅民萱解釋,「主要是因為清潔時,肩膀重複外展抬高,例如準備年菜時,抬著平底鍋炒菜的動作,容易造成肩峰與旋轉肌袖肌腱的反覆摩擦、夾擊,進而導致肌腱疼痛發炎。肩膀高舉過頭的動作,也是造成肩膀夾擊的危險因子,例如掃除時,整理比較高的櫥櫃、天花板或是擦洗窗戶玻璃、取下高處的重物等。」 預防小訣竅:手肘垂放兩邊,避免高舉過頭 :   針對肩膀夾擊症候群,羅民萱建議,可以讓手肘儘量靠近身體兩側,再做大掃除等家務,避免肩膀手肘重複外展抬高;當拿高處物品時,則建議踩在穩固的椅子上再取用,避免肩膀手肘高舉過頭的動作。勞損症狀2:手部問題◎手指麻,手肘痛:腕隧道症候群及肘部問題大掃除症候群的第二個常見疼痛部位就是手部,羅民萱表示,「大家耳熟能詳的『腕隧道症候群』,好發在過度使用手腕者身上,由於發炎或沾黏造成手腕的正中神經壓迫,導致手指一到四指的麻痛。」 另外,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雖然痛的位置在手肘外側和內側,實際原因卻和手腕的過度使用有關。網球肘是手腕過度使用翹手腕的動作,如網球的反手拍;而高爾夫球肘則是反覆手腕下壓,如打高爾夫球的姿勢。由於控制手腕的肌腱附著於肘關節處,進而導致此處的肌肉發炎或疼痛,都可能在大掃除期間加劇。 預防小訣竅:手腕持平放鬆,配戴副木舒緩 :   由於這三種疼痛都與手腕過度使用有關,所以,除了打掃時,盡可能讓手腕維持平放伸直,與手臂維持一直線的姿勢外,還要避免長時間彎折或負重;清掃完之後,可以利用伸展和熱敷休息等方式,來幫助手腕放鬆。 羅民萱提醒,「如果已經感覺疼痛,甚至是手麻,建議儘速至復健科治療,可搭配『副木』把手腕固定在正確姿勢,以舒緩被壓迫的神經,對改善腕隧道症候群很有幫助;也建議使用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增生注射』,可使正中神經和旁邊的組織分離,並能解除壓迫,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 ◎拇指痛,手指打不開:媽媽手、板機指大家都聽過的媽媽手,這可不只是新手媽媽的專利!羅民萱表示,媽媽手主要症狀是在拇指靠近手腕處的疼痛,通常跟拇指過度的外展或反覆使用有關,例如擰毛巾、洗衣服或用拇指滑手機等。 至於板機指則是一種手指劍鞘的發炎,當過度使用手指,造成手指肌腱和劍鞘滑車反覆摩擦後的沾黏腫脹,使得手指變得卡卡的,握拳後要聽到咖」的一聲,手指才會彈開,就像扣板機一樣。 「如果已經產生板機指,就應該要休息並熱敷按摩,適度幫手指拉筋伸展,程度嚴重者應考慮超音波導引注射了。」羅民萱提醒。 預防小訣竅:避免手指小關節反覆抓握,多用手臂和身體力量帶動 :   要避免拇指過度外展、張大,並減少反覆使用單一小關節出力,可以善用洗衣機、脫水機、掃地機器人等,適度取代一些手部要很出力的家務,可別凡事都親力親為。 如果堅持一定要親手擦地,不妨盡量使用手臂和身體的力量,去帶動擦拭的動作,或改以整個手掌施力,就能避免過度傷害。勞損症狀3:腰酸背痛,腳也麻很多人常會在大掃除期間不小心閃到腰,感覺像是肌肉拉傷,但也有可能已經造成腰椎椎間盤突出了。羅民萱解釋,突然性的彎腰及負重,可能因為瞬間用力時,導致椎間盤突出或破裂,如果剛好壓迫到附近腰薦椎的神經,還可能伴隨麻痛,一路從屁股到大腿、小腿或足底,導致坐骨神經痛而坐立難安。 如果已經有椎間盤突出的人,打掃時更要注意避免彎腰的動作,平常也最好不要坐矮椅子。應尋求復健科醫師,接受更詳盡的檢查,進行儀器復健、牽引與核心肌群的訓練。那麼自己有空就去拉拉單槓可以嗎?羅民萱特別提醒,很多有腰椎疼痛問題的人,會想藉由拉單槓伸展舒緩脊椎,建議還是要諮詢專業醫師,指導正確的伸展動作,或使用儀器牽引治療,才不會拉到不該拉的部位,反而造成肩膀及旋轉肌袖的受傷。 預防小訣竅:用蹲姿搬重物、弓箭步打掃 :   大掃除搬重物時,不要直接彎腰負重,因為力矩變長,會使得腰椎負荷變成原本的數倍,千萬要盡量避免。建議可利用上身保持直立的蹲姿,將重物靠近身體之後,再用身體和大腿的力氣站起來,亦可用弓箭步的方式蹲下後再搬重物。 此外,也要避免一直彎腰掃地,羅民萱建議,不妨改以弓箭步掃地,就能減輕腰背的負擔。 勞損症狀4:膝關節疼痛大掃除時,婆婆媽媽們常蹲著洗東西、跪著擦地板等動作,羅民萱提醒,「膝關節於蹲跪姿之下,所承受的壓力會比上下樓梯、跑步登山來得大很多。」長時間使用蹲、跪姿擦地板,是非常傷膝蓋的行為。跪姿也可能造成膝蓋前方的滑囊發炎,導致局部膝蓋產生紅腫熱痛的狀況,又被稱為「女傭膝」 ( h o u s e m a i d ´ sknee)。 預防小訣竅:善用家事幫手,避免蹲跪姿 :   羅民萱建議辛苦的婆婆媽媽們,務必善用易操作的踩踏型拖把、吸塵器、掃拖地機器人等現代科技家事好幫手。不要再跪著擦地板,讓過勞的膝蓋變成女傭膝或退化膝,真的是得不償失。 只要正確處置,就能對症緩解羅民萱表示,針對以上骨關節、肌腱韌帶,甚至是神經壓迫造成的勞損和疼痛,只要正確處置,就能對症緩解。像是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就是透過超音波導引,精準找到受損或發炎的位置,並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 不同於傳統施打類固醇只是消炎止痛,這種增生療法可以幫助組織增生修復,達到治療的目的。再輔以正確姿勢和復健,即可有效改善,並能避免再度復發。 每到年底,居家清潔人員因為打掃工作造成的「職業傷害」問題也不可小覷!羅民萱分享,有位病患是從事鐘點清潔的工作,她的手麻症狀已經長達四年,由於農曆年前工作量增加,只要當天清掃工作一多,晚上還會麻到睡不著。」後來經過理學、神經及超音波檢查,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除了叮囑該病患調整打掃時的姿勢及動作外,也製作副木提供她睡覺時固定手腕姿勢,並且施以四次神經解套注射,同時搭配復健療程,才讓她困擾不已的手麻症狀逐漸改善。 羅民萱提醒,每到年節一忙起來就把自身體疼痛先擺在一邊的婆婆媽媽們,一旦掃除症候群上身,務必即時復健治療和了解正確的打掃姿勢,才能大痛化小、小痛化無,開心過個好年。延伸閱讀: 掌握6技巧,酸痛不上身 天然妙方,打掃廚房亮晶晶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
2020-01-03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開刀常低頭 頸部椎間盤突出
我是外科醫師,經常進出開刀房,進行乳癌、甲狀腺治療,甚至腎臟移植等手術,知道病人面對手術的無助感,因此術前溝通不可少。不過,十年前一次手麻,讓我知道小病不及時就醫,有可能成為大病。偶爾頸肩痠痛及手麻1990年從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就投入外科,先在北榮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國外醫療團援助馬紹爾、再到現在的萬芳醫院。身為外科醫師,常常得因為開刀而一直站立,更成為「低頭族」,因為低頭才能更專注、仔細檢視患者病灶。套一句電影的台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那時的我體態比現在豐腴些,如此長期姿勢不良,身體誠實反映實際狀況。十年前,我在萬芳醫院服務,偶爾感受腰部與頸肩痠痛以及短暫手麻,還有些灼熱感,但因為時間很短暫,一開始不以為意;後來那感覺有些難形容,有點像抽筋,雖不致影響手術,但並不舒服,於是決定就醫。症狀不嚴重 定期復健就醫檢查前,我自己心裡有底,猜想可能是椎間盤問題,但仍先針對症狀查閱可能病因,做了X光等檢查,果然是頸部椎間盤突出(HIVD),所幸症狀不嚴重,不須開刀,定期復健即可,於是我展開了復健人生。那時我傍晚下班後,一周三次、一次約一個半小時至復健科報到,接受熱療、拉脖子牽引、姿勢矯正治療,緩解過於緊繃的肌肉、養成正確姿勢;同時開始積極運動,例如每天仰臥起坐、手碰腳趾、屈膝蹲下等。端坐縮下巴 改睡軟枕由於我是頸部椎間盤突出,物理治療師特別訓練我端坐時要縮下巴,時間久了自然就比較不容易出現低頭的動作,那姿勢感覺很像新疆舞,讓我難忘。另外,叮嚀我睡覺時枕頭不要墊太高、且勿趴睡,以免影響頸部靈活度,於是我在房間、客廳沙發與醫院醫師休息室都更換了較軟的枕頭,並改善生活作息。如此多管齊下,努力近三個月,成果明顯改善,頸部與小指痠麻、抽痛感消除,因固定運動,體態也變得更好。需久站時 就戴護腰經過這次經驗後,我終於明白醫師也是人,也會有職業病,現在的我仍會縮下巴,需久站時也會戴上護腰,來提醒自己腰部挺直,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從醫師變成病人,低頭族是文明病,我們都該改善。醫學辭典/椎間盤突出脊椎長期承受不當活動時,使關節骨骼及軟組織過度磨損,造成椎間盤軟骨漸漸失去水分與彈性,導致椎間盤退化變形、龜裂或破洞,其內部髓核往外突出,壓迫神經,猶如包有餡料的甜甜圈的餡料外漏,即為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過去好發60歲以上,主因是年紀增長使頸椎或腰部退化,也有較年輕患者因瞬間扭腰、搬運重物或長期姿勢不良等造成。頸椎共七節,頸部活動度最大部位在第五至六節、再來是第六至七節之間;腰椎則是第四至五節、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之間,這幾處最常發生椎間盤突出。依突出及壓迫神經程度的不同,患者會產生肩頸痠痛、頸椎曲線畸形、下背痛、四肢痠麻痛、肌肉無力、關節退化等情形,嚴重者更可能大小便失禁。在治療上,初期若僅有單純麻、痛,可透過熱療、電療、牽引等復健,搭配關節活動度伸展、加強核心肌群運動等改善,藥物則以消炎止痛為主,但如果症狀嚴重或保守治療沒效,可能就要開刀治療。(諮詢/萬芳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歐陽進翰)蕭炳昆小檔案現職:●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專長:●乳癌●甲狀腺●腎臟移植●腹腔鏡手術興趣:運動、閱讀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馬紹爾醫療援助團主治醫師
-
2019-12-19 癌症.肺癌
治療肺腺癌 國外建議免疫藥物列第一線
醫療科技改變病人的命運,免疫藥物於五年前問市,提供病人治療另一種選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教學研究部主任、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政昌指出,過去肺腺癌第四期患者若只接受傳統化學治療,五年存活期平均3%到6%,現在單用免疫藥物,五年存活期可增加到23.2%,若搭配化療,效果更顯著。肺腺癌第四期看到療效一名年過70歲阿公,六年前罹患肺腺癌第四期,傳統化療效果不佳,兩年半前接受免疫藥物搭配口服化療藥,如今還能趴趴走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收治該名個案的柯政昌說,免疫藥物療法搭配化療或電療,讓癌細胞釋放出腫瘤抗原,免疫細胞就能辨識而發動攻擊,此時加上免疫療法藥物,效果會更好。這些年的治療經驗讓柯政昌感受很深,民國95年以前,他不忍看到肺癌患者因化療效果不佳而絕望,婉拒治療病人,直到標靶藥物上市,才開始投入癌症治療。他說:「看著患者病懨懨來就診,治療一年後帶著自己種的香蕉來送我,真的覺得這就是當醫師最大的成就感,新藥治療改變一個病人與家庭的命運。」健保4月開放名額從醫師心態轉變就能看見這些年治癌藥物的進步。今年4月癌症免疫療法納入健保,健保署以一年經費八億元,有條件給付八種癌別、11種適應症,開放800個名額。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為了使效果更好,患者使用前需檢測生物標記(PD-L1),必須高於50%,才能用藥。柯政昌說,實際上非小細胞癌生物標記表現高者,大概僅有兩成,多達四成是腫瘤不具特殊基因表現的野生型患者,這些患者沒有標靶藥物可用,只能接受化療,平均存活期10.7個月,但加上免疫藥物可延長到22個月,幾乎可延長一年壽命,對病人極有意義,但自費金額昂貴,大多數病人負擔不起,喪失治療機會。醫界:希望條件放寬醫界認同健保給付對病人幫忙很大,但希望經費可以擴大,條件可以放寬。柯政昌說,免疫藥物在病人體力好的時候使用效果最佳,國外已建議列為第一線治療,但台灣很多時候得在化療失敗後才能使用,影響效果。另外,他建議放寬治療三個月後的評估方式,納入病人臨床症狀表現,不是只有影像,因為腫瘤經電療會結疤,影像上看來沒有縮小,會被認為治療沒有進步,影響繼續給付,若病人喪失治療機會,十分可惜。健保署:全面檢視成果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對於民眾有益的治療方法,健保署一定爭取納入給付,但健保資源有限,必須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才能把資源用在刀口上。健保也會檢視免疫療法納入給付的成果,若提前用藥有更好的效果,可考慮提前給付,但若效果不佳,則將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
2019-12-13 科別.骨科.復健
平平是腰痛 「慢性」跟「急性」處置方式大不同
門診就診的病人當中,五十肩外觀看不太出來,只有拿東西時才覺得怪怪的,但是下背痛,光看走進來的姿勢就知道了!許多病人在網路上查找資料,以為閃到時痛到不能走,多休息就好!但真奇怪,休息後雖然沒那麼痛,但使用上就是怪怪的,去看診醫生一下說痛要冰敷,再回診又說痛要熱敷,到底該怎麼處理,弄得好亂啊!其實下背痛持續的時間長度,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期程,並且針對不同的期程也有相應的治療方式喔!急性期:疼痛小於4周,「止痛」後漸進式活動對於急性期的下背痛患者來說,治療目標在於降低疼痛。急性疼痛時,依循的是PEACE & LOVE原則,在非常疼痛時休息,但盡快、盡量依自己的主觀感受維持日常活動,因為若是疼痛不活動反而會導致肌肉衰弱,甚至是萎縮、失能的狀態,要回到傷前狀態,會更加困難。在臨床的治療上,「止痛」會是第一步,而藥物則是最常見的緩解方式。常見的止痛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對於急性期下背痛患者較有效,常見的酸痛貼布裡,多半含有這種成份(*藥物過敏或腎功能不佳等患者,請務必至專科醫師處進行評估後再使用藥物喔),同時,若是患者有肌肉緊繃的狀況,可適量使用「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症狀,依個人狀況做調整。除了藥物,也可徒手治療、按摩、針灸、電療等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也對於急性疼痛有幫助,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ACSM)建議,急性下背痛的患者在疼痛兩週之後,可考慮加入運動的方式來幫助復原,可以在醫師評估後,適度快走會比慢走更能達到效果。亞急性期:疼痛介於4周到12周,「運動」才能治本一般來說,肌肉造成的下背痛,在2週內就會有顯著的改善,當下背疼痛超過4周,就會被視為是亞急性期,首要排除患者的其他內科問題造成的下背痛,例如:關節炎、感染、腫瘤、神經病變、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等,畢竟只有找出正確診斷,才能正確治療。排除內科疾病後,此期「運動」是非常關鍵的治療方式。除了藥物或非藥物治療之外,文獻也指出伸展運動與肌力的強化都對下背痛的症狀改善有所幫助。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亞急性期的下背痛患者,可進行每週五次、每次約30分鐘左右的中度有氧運動,例如走路或是水中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在適度的運動之餘,日常生活中的姿勢調整,也是非常重要。例如患者需避免久坐、久站,或是過度的身體旋轉以及反覆性的彎腰動作,在搬運物體時的姿勢也應有所調整,應先蹲下後再搬起物品,而不是在站立的狀態下直接彎腰搬物,注意這些日常細節,都有助於防止下背痛繼續惡化。 慢性期:疼痛超過12周,疼痛轉成中樞化大多數下背疼痛應該會在幾周內消失,30~60%的患者會在1周內好轉,60~90%會在6周內復原,而95%的患者在12週內就會康復。然而,下背痛在1年內的復發率高達73%,若是多次的復發或是疼痛超過12周,就會發展為慢性下背痛。由於長時間的疼痛,會造成疼痛中樞化(central sensitization),指的是病灶消失或減輕後,患者仍會持續感到疼痛。所以慢性期的患者在治療方式上,除了考量疼痛部位的治癒之外,也要評估是否有疼痛中樞化的現象。在藥物治療的使用上,慢性下背痛患者仍然可以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是透過徒手治療、運動治療、按摩等非藥物的方式來改善疼痛狀況。並可使用侵入性治療進行注射,再搭配物理治療及肌力訓練,改善慢性下背痛患者的症狀。同時,慢性疼痛會引起心理疾病,若因長期疼痛而導致患者有心理上的壓力與煩躁感,也可適時求助心理治療師,給予適當的認知行為療法。無論是急性或慢性,「疼痛」都是身體的警鐘,當警示響起時,盡快、盡早、盡量的一口氣不只完成止痛,還包括後續的生活型態調整、姿勢調整,以及肌力訓練,可以避免疼痛演變成慢性期,引發更多身心問題喔!
-
2019-12-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光靠手術和化療「營養」也是戰勝大腸癌關鍵因素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喜好油炸、燒烤類食物,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也是大腸直腸癌蟬聯11年癌症榜首的原因。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成效不錯。治療大腸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是手術,第一期治癒的機會幾乎到90%,第二期有70%~80%,第三期也將近50%~60%以上,即使到了第四期,如果還是能夠開刀的話,五年的存活率還有40%,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轉移腫瘤的切除,很積極,除了標靶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外,就是只要有轉移的地方,能夠切除就能夠治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機會。 治療大腸直腸癌時,依治療方式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副作用,以放射線治療來說,也就是俗稱的電療,可能讓周遭器官受影響,引起發炎。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放射線治療若影響到小腸,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小腸發炎;若影響到膀胱,則會帶來放射性膀胱炎,造成血尿。在接受化學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同,反應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有些藥物則會容易造成掉髮,有些則會讓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手腳發痲,碰到冰會像被電到,定位感不佳、變得較笨拙等問題。 接受標靶治療時,若使用抗表皮因子生長藥物,會影響表皮生長,因此病人容易長痘痘、甲溝炎。若用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則可能造成病患高血壓、蛋白尿、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問題,因此曾有出血、中風病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這類型的藥物。陳鴻華醫師表示:「接受治療時,有些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化療後有些人會掉髮,但只要之後不使用藥物後,頭髮就會再長出來,所以別太擔心。如果用藥後噁心嘔吐的情形嚴重,現在也有效果不錯的止吐劑,能減輕病人的不適。至於用藥後產生的高血壓,也需要用藥去控制、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營養支持改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說道,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的目的在於避免患者體重下降、減輕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提高對治療所引起副作用的耐受力,並降低感染的機率、以及修補因治療對於身體組織造成的損害。營養支持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如果在癌症治療時,患者吃得下、胃口還可以,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熱量的食物。病患能吃就很重要,只要吃得夠,不一定需要補充其他營養品。若怕營養不夠,現在市面上營養品非常多樣化,各自有強調的特性,像是魚油多一點、蛋白多一點,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比較、選擇。由口進食是最好的情況。第二種情況是病人的腸胃道暢通但實在吃不下,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考慮用鼻胃管、腸管灌食,但若能由自己進食,讓腸胃道吸收營養還是較理想的狀態。第三種狀況是患者腸子吸收不良、腸子沾黏、阻塞,必要時就得從靜脈給與營養。 營養支持對於癌友來說相當重要。「好的營養支持,不僅可延長壽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吃的感覺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照顧過許多患者,有人在狀況不好時最後的願望是想喝點熱湯,感受熟悉的味道。」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若加上營養支持,就可以讓病患多活兩個月。營養支持可讓癌友較有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起來活動,甚至到外面社交,而這些都要有足夠營養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體力根本無法達成。迎戰大腸癌 營養充足很重要!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夠進食最重要。飲食中要盡量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對於所有的組織修補都需要,患者接受手術前,醫師都會先檢測病患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若數值降很低,表示癌友營養不良,蛋白質都被消耗掉了,組織修復能力一定不好。同樣的道理,蛋白質低的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一定比較差。也就是說,當體內蛋白質足夠,才有夠本錢接受各種治療。陳鴻華醫師強調,營養支持基本上一定要有高蛋白。蛋白質會被消化分解為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然後被細胞吸收,並將胺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此外,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游離胺基酸是麩醯胺酸,存在肌肉、肝臟、與腸道各處,可是相對來講消耗也快,需要的時候可以補充。目前台灣醫學研究團隊也有人體臨床實驗研究探討「小分子褐藻醣膠」與免疫、發炎或癌症藥物的關聯,作為癌症治療在營養方面的支持,目前持續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此外, 2019年的一篇文獻中,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多數研究都指出,在腫瘤治療期間,適當及足夠的營養決定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陳鴻華醫師提醒道,要百分之百預防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困難,即使是同樣一家人,遺傳因素相同、生活環境也相同,依舊是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就不會。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遠離一些導致癌症的因素。像是我們該盡量減少紅肉、加工肉品(例如香腸、肉鬆、熱狗等)。飲食選擇,還是天然的最好。務必遠離有害物質,絕對要戒菸,飲酒不過量。大家可能會以為檳榔只和口腔癌有關,其實吃檳榔也會傷害到腸胃道,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最好還是要遠離這些有害物質。空氣汙染也是致病原因。除了遠離有害物質、選擇天然食物之外,也得定期做篩檢。50歲以上的族群可先做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陳鴻華醫師提到,「大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陳鴻華醫師呼籲民眾,為了愛你的家人,從今天開始改變生活、注重健康、關切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疾病後,也絕對不要放棄治療,讓我們都能健康“腸腸”久久,遠離腸癌威脅,戰勝癌症,打造「腸」久人生。原文: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01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你有「ㄎㄨˊ落(台)」卻站不起來的症頭嗎?醫師指出,我國5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兩人就有一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若沒有及早保養和調整生活習慣,嚴重者恐得開刀置換人工關節。但只要控制體重、規律運動、熱敷,以及補充適當保健食品等,均有助延緩退化。腫脹疼痛無力 膝蓋退化不可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蔡俊灝表示,關節是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接合構造,它包覆在關節囊之中,可緩衝骨頭之間的撞擊力,且會分泌關節液以提供關節軟骨所需的養分。若關節相當健康,關節活動度就能非常順暢。但是,當膝關節的軟骨裂解、營養消失,就像失去了鋼筋水泥,造成走路「卡卡」的現象,長期可能影響硬骨變形,關節也可能緊繃、腫脹、疼痛、和無力。這就是老人家常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蔡俊灝說,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不可逆的疾病,除了好發於老年人,也包括體重過重者、風濕疾病患者、工作粗重者、關節外傷及運動員等,另也具家族遺傳傾向。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但膝關節退化初期,不是每人都會感到疼痛。」蔡俊灝說,關節退化初期是關節囊變狹窄和長骨刺,再來才是軟骨變形表現。但約六成患者來門診檢查時,關節軟骨已明顯變形而導致O型腿或X型腿,進而造成關節磨損。退化性關節炎在治療之前,需要先進行理學檢查和影像檢查,才會再進行分級治療,而治療目標為「減少疼痛」及「延緩退化」。蔡俊灝表示,初期治療以關節保養為重,當體重增加1公斤,膝關節就會增加3公斤負擔,所以減重相當重要。因此,配合減重、適當運動及調整工作型態不負重等,均能減少關節負擔。每日抬腿鍛鍊 每周游泳健走許多長輩認為運動會傷膝蓋。但蔡俊灝澄清,適當鍛鍊肌肉,其實有助減少關節負擔、促進關節活動度,還有助增加骨質密度並減少發炎反應,而且規律性運動也能減少下肢靜脈曲張情形,降低心血管栓塞機會。該怎麼運動呢?蔡俊灝說,在家可坐椅子上反覆抬腿,每次抬30下,此動作可在泳池內練習,而睡覺躺著也能做。除了局部鍛鍊,也建議每周運動三天、每次持續50分鐘,讓心跳能達每分鐘130下,而運動項目推薦游泳或健走。「揪朋友一起運動還可增加情感交流,晚上睡覺更香甜,是幸福人生的開端。」不過,運動強度仍需視年紀、體力和慢性病進行安排。蔡俊灝提醒,若膝關節出現急性疼痛,可先進行冰敷,平時則可熱敷膝關節以進行保養。PRP治療 風險高且費用高若膝關節退化嚴重,痛到連動都無法動。蔡俊灝表示,此時就需要接受電療或熱療等復健治療,以減少膝蓋不適。除了止痛消炎藥物的使用之外,也可適當補充保健品來進行關節軟骨保養,有助減少發炎情況。從乳油木果中提煉出的天然高濃度的抗炎物質「活關素75」,能降低關節過度發炎,有效改善疼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也經臨床驗證,能有效改善患者肌肉協調力,能輕鬆行走;動物組織切片更證實可保護軟骨,減少磨損,成為照顧關節退化的一項新選擇。近年血小板血漿治療(PRP)注射治療夯,甚至被號稱可替代關節開刀。蔡俊灝提醒,這需要接受專業評估才行,因需要抽取自體血液100-200cc毫升,很多長輩有貧血,或有服用抗凝血藥物,做PRP其實風險高且費用高,並不值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與照護準則症狀有哪些?1. 早上下床時最不舒服,動一動會改善。2. 蹲、坐下起立、上下樓梯會疼痛。3. 關節有腫脹或僵硬感。4. 隨退化嚴重度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愈低。怎麼做照護?1. 維持理想體重。2. 選擇合適運動。3. 每天適度運動。4. 補充保健食品。5. 熱敷。6. 相關輔具協助。註:症狀控制後仍需長期照護,才能確保關節健康。資料來源╱蔡俊灝醫師 製表╱鄧桂芬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