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發生率雖然不比歐美國家,但近年攝護腺已悄然成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四名,病患確診時有超過三成已經遠處轉移,分析主要原因是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篩檢率不夠普及。
PSA是攝護腺的正常分泌物,在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指數通常會升高,因此普遍用來作為攝護腺癌篩檢及攝護腺癌治療後的療效評估。由於攝護腺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後男性,建議50歲以後的男性每年一次,藉由血液中PSA指數檢查,來評估攝護腺癌的風險。
診斷靠切片 確診考慮三件事
攝護腺癌的最有效診斷工具還是攝護腺切片檢查,施行的方法分為經直腸或經會陰部兩種,雖然經直腸切片的方式較普遍,但術後併發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
攝護腺癌盛行率雖然逐年增加,但是癌症病程進展卻相對緩慢,且不常轉移重要器官,因此,一旦確診為攝護腺癌後,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至少需考量三件事,一是自身身體狀況及生命期望值、二是疾病期別,三是癌症的惡性度。
例如一位85歲的老先生,若確診為低惡性度的早期攝護腺癌,他可能完全不需要任何治療,患者得知罹患攝護腺癌時,不需慌亂,應該與醫師討論分析,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術後副作用 近年已有新療法
如同其他絕大多數的實質癌症,唯一能根治攝護腺癌的方法,就是早期發現並接受根除性攝護腺癌切除手術,但攝護腺位於骨盆腔深處,此類手術的困難度較高,且有多種可能的術後副作用,例如術中出血及術後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
近年微創手術包括腹腔鏡及機器人輔助手術,已大幅減少術中出血的危險性,並且經由許多術前評估,術中技巧改進及術後復健訓練,讓術後尿失禁的比率和時間都相對減少。至於受擾於持續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的病患,可與醫師討論補強。
攝護腺癌為相對進展緩慢的癌症且多侵犯年長男性,加上攝護腺根除手術有可能的術後併發症,因此,許多潛在可以控制攝護腺發展的治療也被廣泛應用,其中最有效果的方法當屬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當然,此種治療方式也有可能的副作用,但總體而言,其治療結果和根除術手術相比,八年內大致相當。
荷爾蒙去除 抑制癌細胞生長
對於遠處轉移的患者,治療上必須考量全身系統性治療,目前最有效的全身性治療法為荷爾蒙去除療法,透過雙側睪丸切除術或針劑注射法,讓體內男性荷爾蒙盡量降低,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生長。
若荷爾蒙去除療法無效時,可再考慮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近年許多大規模臨床追蹤報告顯示,針對診斷時已轉移的某些高危險族群患者,在第一時間除了荷爾蒙去除法,就加上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甚至針對局部的病灶施行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可有效提供患者更好的疾病控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