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電毯
共找到
13
筆 文章
-
-
2024-01-25 醫療.皮膚
熱敷墊怎麼用?可以敷多久?醫揭熱敷墊和電毯使用方式不同處
不少民眾會在寒流來襲時,使用電毯等保暖物品,也有人選擇插電的動力式熱敷墊,專家提醒,動力式熱敷墊使用目的是緩解疼痛、促進循環,溫度應設定於40℃至45℃之間,通常一次使用15至20分鐘,避免因為熱蓄積造成燙傷;也禁止嬰兒、癱瘓者或對溫度感覺遲緩者使用;更應避免坐、壓在熱敷墊上,睡覺時不要使用,以免造成內部線路損壞。桃園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智光表示,動力式熱敷墊和民眾常使用的電毯不同,睡覺時使用電熱毯,建議定時1小時,熱敷墊則是專業醫師診斷認為需要熱療時使用,屬於可提供體表乾熱治療的電力醫用器材,使用時可維持一定的高溫。熱敷墊接觸皮膚 溫度限45℃以下陳智光說,熱敷墊直接接觸到皮膚表面時,溫度應於40℃至45℃之間,如與皮膚間隔著衣服或毛巾,熱敷溫度可適度調高至50℃,但熱敷或熱療的時間不能太久,通常約15至20分鐘即可,否則可能會因為熱蓄積造成燙傷,如果仍感覺痠痛,可於1小時後再熱敷,將時間分散使用。對熱感覺遲鈍 用熱敷墊特別留意陳智光提醒,在身體某些部位使用熱敷墊時要特別注意,手腳部位皮膚較厚,對溫度的耐受度較高,但在脖子等皮膚較薄的部位,因為對熱的耐受度較低。有些族群如糖尿病患等,因為對熱的敏感度低,使用上要非常小心,小朋友因為皮膚薄,則不建議使用。曾有中風患者使用熱敷墊,但因為對熱的感覺遲鈍,導致出現皮膚紅腫、水泡等燙傷情形,陳智光表示,這類患者在使用時一定要特別留意,即便沒有燙傷,卻可能因為使用處循環過好,造成色素堆積,還有要避免以強力壓折或扭曲方式使用或收納熱敷墊,也不可直接坐或壓在上面,以免造成內部線路損壞。陳智光表示,熱敷墊不可在易燃環境使用,也不能使用延長線,市售熱敷墊形式多樣,應先挑選有食藥署核准的產品,再依照需要熱敷的部位與尺寸,選購適合的型號。食藥署對使用「動力式熱敷墊」提心提醒動力式熱敷墊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透過電能轉換成熱能,提供使用者一定的高溫,促進熱敷部位的血液循環,具有舒緩肌肉痠痛的效果。「動力式熱敷墊」使用的「3要」原則,確保使用安全:●要注意溫度:熱敷墊直接接觸到皮膚表面時,溫度應於45℃以下;若是熱敷墊與皮膚間隔著衣服或者毛巾,熱敷溫度可調高至50℃。●要控制時間:進行熱敷的時間請勿超過15至20分鐘,否則可能會因為熱蓄積於體表而導致燙傷。●要小心位置:皮膚較薄的部位(如脖子),對熱的耐受度較低,因此需要注意使用熱敷墊的位置,以免燙傷。「動力式熱敷墊」使用的「4不」原則,確保使用安全:●不使用於嬰兒、及溫度感覺遲鈍者 (例如:孕婦、糖尿病患者等)。●不於易燃環境下,或鄰近充滿氧氣及氧氣儲存設備旁使用。●不以強力壓折及扭曲方式使用或收納熱敷墊。●不以別針或其他金屬物品固定熱敷墊,以避免觸電。食藥署提醒您,選購此類產品時,應依照「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認識動力式熱敷墊是醫療器材●「二看」-購買時要看外盒有無標示登錄字號●「三會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如有需查詢醫療器材登錄產品相關資料,可至食藥署網站之許可證資料庫查詢(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首頁>醫療器材>資訊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此外,若醫療器材引起之不良反應,請通報衛生福利部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23 醫療.皮膚
寒流強襲讓皮膚變紅變紫 醫師籲就算凍傷第一級也要盡速處理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醫師提醒,山區每上升1000公尺海拔,氣溫就會下降6.5度,光是洗高麗菜都會讓手部凍傷,糖尿病友更要注意環境溫度,適度做好保暖,否則容易凍傷不自知,讓狀況更加嚴重,若使用電毯保暖也要注意,避免發生燙傷。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創會理事長、開業高山症專科醫師高偉峰表示,每上升1000公尺的海拔,就會降低6.5度的氣溫,因此平地若為6度,陽明山上可能就會低於0度,低溫對糖尿病友來說最為危險,保暖時要特別留意溫度。凍傷分為4級:最嚴重程度恐需截肢高偉峰指出,凍傷分4級,第1級皮膚會變紅、變紫;第2級會起水泡;第3級皮膚內出血、起血泡;第4級會發黑,嚴重會截肢。高偉峰說,平地低溫狀況雖不嚴重,但末梢循環不好的族群,像糖尿病友,常有2、3級凍傷情形,甚至嚴重到第4級凍傷都有可能。因為糖友的感受較不敏感,凍傷後又再度麻痺神經,等到發現時已經是4級凍傷發黑的狀況了。高偉峰表示,先前他在合歡山駐診時,曾有同事吃火鍋取暖,卻因為「洗高麗菜」造成手部「1級凍傷」,還好當下有泡溫水,約莫10至20分鐘就恢復知覺。凍傷第1級也要盡速泡溫水處理高偉峰建議,凍傷就算只是第1級,也要盡速泡溫水處理。曾有位攝影師到合歡山拍雪景,手凍傷卻等到下山後才就醫,治療進行了一年都沒辦法恢復完全的知覺,民眾若遇到類似狀況,建議泡溫水緊急處理,避免烤火,凍傷感受度降低,稍一不慎就可能被高溫燙傷。糖尿病友保暖也要特別注意。高偉峰表示,糖友使用電暖爐時,擺放的距離要遠一些,常有病友因感受力較差,燙到也沒有感覺,造成大腿前側9%表面積一半2級燙傷,相當嚴重,因此建議電暖爐最高設定在40至50度的溫度即可。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23 焦點.健康知識+
寒流懶人包/最強寒流來襲,這些地方可能降雪!低溫保暖8重點,務必「藏」好4部位!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中央氣象署今天(22日)上午發布低溫特報,各地天氣都會非常寒冷,各地愈晚愈冷,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元氣網》整理寒流來襲懶人包,高危險族群務必做好保暖。而如果想趁此波最強寒流賞雪,中部高山如太平山、合歡山等降雪機率高;北部地區則以高度1079公尺的大屯山機率高一點,降雪或冰霰機率相對陽明山高一點。寒流什麼時候來?影響時間:1月22日(一)至24日(三)。依據中央氣象署預估此波寒流最冷時間點落於1月23日(二)晚間至1月24日(三)清晨。可能降雪區域的最佳賞雪時間在22日晚上10時至23日早上10時之間。低溫區域橙色燈號(非常寒冷)●新北市、基隆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金門縣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臺中市、彰化縣、宜蘭縣、花蓮縣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連江縣有持續6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黃色燈號(寒冷)●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註】黃色燈號:平地最低氣溫攝氏10度以下橙色燈號:平地最低氣溫攝氏6度以下或平地最低氣溫攝氏10度以下且連續24小時平地氣溫攝氏12度以下紅色燈號:平地連續24小時氣溫攝氏6度以下降雪預估根據氣象署表示,由於中層水氣條件較好,今晚起至周二,北部、宜蘭1000至1500公尺以上山區,及周二中南部、花東2500至3000公尺以上高山有降雪機率,並有路面結冰、霧淞發生的機率,山區活動務必留意安全。至於陽明山有無可能降雪?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由於陽明山高度600多公尺,如果水氣充足、溫度更低一點的話,陽明山可能會有冰霰機率,「雪的話可遇不可求」。大屯山的高度1079公尺左右,降雪或冰霰機率相對陽明山高一點。可能降雪地區●中部高山: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雪霸公園等地,降雪機率高●北部高山:七星山、大屯山(1079米)也有降雪機率;陽明山公園(607米)海拔不夠高,可期待固態降水(雨夾雪、冰霰、霧淞)。●南橫3000公尺高山;台東段埡口海拔逾2700公尺,高雄段檜谷海拔約2400公尺。【注意】下雪區域將依中央氣象署宣布下雪時同時啟動交通管制機制,限制車輛附掛雪鏈通行,台20線南橫公路路段如結冰嚴重的話,不排除實施預警性封閉。上山前應提前確認天氣與路況,備妥保暖衣物,隨車攜帶雪鏈因應。低溫對健康危害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三大關鍵指標氣溫驟降好發猝死,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分析,天冷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會心肌梗塞、腦中風,這些患者具有三大關鍵指標:1.患者本身心血管、腦血管已不好,可能有硬化、斑塊、阻塞而不自知,或已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但可能沒有按時服藥、控制病情。2.冬天天冷、氣溫低,此為「導火線」造成血管收縮、血壓飆升、心跳變快。3.若心腦血管已有斑塊,斑塊不慎破裂、剝落,引發血栓堵注血管,將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猝死等意外。因此,避免天冷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當血管健康時,幾乎不會出現心肌梗塞,機率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低」。如果第一點做好,就不須害怕第二、第三點。而如果不知道自己血管好不好的人,天冷時還是要做好保暖工作,特別是頭頸部一定要多注意,包括毛帽、口罩、耳罩、圍巾等都可以使用,尤其是65歲以上年長者、三高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是高風險族群。【延伸閱讀】不幸發生腦中風時,謹記「微笑、舉手、說你好」,快打119搶黃金治療時間寒流猝死防範●好發時間:清晨●室內2好發地點:客廳、浴室●高危險族群:三高患者、中風、心腦疾病者、心衰竭、放置心臟支架、65歲以上或獨居長者、家中沒有保暖工具的人。●5大症狀:胸悶、胸痛、喘、呼吸急促、心悸●引發結果:中風、心肌梗塞、猝死。●三方面著手防範1.首先應維持血管的健康2.平時要注意均衡飲食、運動3.有三高問題應定期回診、按時服藥低溫保暖重點保暖「藏」好4部位身體保暖,最重要是把4個部位:頭部、背部、腰部、腳部「藏好」包緊,身體就會暖和,包括毛帽、口罩、耳罩、圍巾等都可以使用。保暖NG行為1.在密閉空間下燒炭、點蠟燭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容易引起火災。2.電暖器應使用專用插座,也別在密閉空間使用,應維持室內適當之通風,以免室內缺氧。3.電毯、暖爐、暖暖包、暖暖蛋,長時間接觸皮膚可能燙傷。4.泡澡機、泡腳機泡太久,可能會有「溫水煮青蛙」的情況。5.喝酒暖身,反而會讓身體核心體溫下降,甚至造成低體溫,尤其是在外喝酒宿醉更危險。低溫保健8要點1.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2.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3.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節制飲酒,並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突然的激烈運動等。4.避免飯後或喝酒後立即泡澡: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飯後2小時後再進行為宜!5.避免加重身體壓力:上述高危險群,需要規律運動,但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例如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6.妥善控制病情,規律服藥: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戒菸、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不酗酒。7.外出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外出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8.有症狀立即就醫:一旦發生疑似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急性發作時,須牢記保命兩要訣—(1)搶時間,(2)打119正確就醫。當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或發生臉部不對稱、雙手一邊較無力、說話不順的中風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且,一旦懷疑是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急性發作,應該打119,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資料來源】.國健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5-10 焦點.健康知識+
錯用痠痛貼布恐燒燙傷?專家曝5招避雷法:每次使用別超過「這時間」
無論是腰痠背痛,還是運動造成的拉傷扭傷,生活上有關痠痛的疑難雜症,多數人會選擇痠痛貼布來緩解不適。外用貼布除了能有效舒緩局部不適,同時也具有較少全身性的副作用的優點。常見的不良反應大多為黏貼處起疹子、發紅、發癢等局部且較輕微的症狀;然而,少數特殊體質或使用不當的情形,可能會出現罕見但嚴重的皮膚過敏或灼傷的不良反應。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在使用外用貼布期間,仍需謹慎觀察自身對藥品的反應。不當使用外用止痛藥品 造成燒燙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發布訊息指出,在1969年至2011年間,曾有43例使用外用止痛藥品(如痠痛貼布、藥膏)後,造成燒燙傷之案例,很多案例是在初次使用的24小時內,就發生嚴重燒燙傷或水泡。而在二~三度燒燙傷的狀況中,使用的產品大部分是含有濃度3%以上的薄荷醇(menthol)或濃度10%以上的甲基水楊酸(methyl salicylate)成分,少數則是含辣椒素的成分。磁力貼布 磁振造影檢查前必移除除了一般的痠痛貼布外,近年市面上流行的磁力貼布,在使用上也須特別注意。因為貼布材質含有金屬成分,故進行磁振造影檢查(MRI)之前必須移除,避免造成皮膚燒燙傷。據美國FDA的統計,燒燙傷是在磁振造影檢查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這是因為儀器在進行檢查時,會產生電磁效應及發出的射頻(Radiofrequency, RF)電波,進而產生熱,此時身上若有金屬物質,就容易造成燙傷;此外,部分特殊的外用貼布材質可能也含有金屬微粒,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建議民眾在檢查前應移除貼布,或諮詢相關專業人員。使用貼布應該注意5點1.黏貼處遠離熱源並避免使用繃帶加壓:避免與電毯、暖暖包等發熱的裝置同時使用,洗熱水澡、泡湯、蒸氣浴等應預先移除貼布,洗完後也勿立即貼上。2.避開傷口或黏膜黏貼:貼布的成分或材質可能會刺激脆弱的組織部位,導致皮膚過敏或是傷口感染。3.不貼在植入式心律去顫器上的皮膚:對於有裝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的病人,則需注意貼布不宜貼在去顫器上的皮膚,避免發生燙傷的機會大增。4.磁振造影檢查前移除貼布5.諮詢醫藥專業人員並告知自身及用藥狀況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選購非處方痠痛貼布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並告知自身及用藥狀況。使用上依指示並且避免大範圍或長時間使用,每次至多貼6小時,並避開黏膜、傷口或皮膚損傷處黏貼。另外,提醒黏貼處避免使用繃帶加壓緊貼,也不宜靠近熱源。若黏貼處發生疼痛、腫脹或起水泡,應小心撕下貼布,儘速就醫。延伸閱讀:.痠痛貼布跟藥膏不是越多越好 想緩解痠痛,做好3步驟很重要.貼布也是藥!藥師:痠痛貼布、藥膏及口服止痛藥不能併用.痠痛貼布貼久效果好?超過這時間反而傷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1-06 焦點.健康知識+
天冷穿襪睡覺禦寒!專家示警「1類人」恐愈睡愈冷 2飲品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手腳冰冷的人晚上睡覺的時候常因為腳冷而睡不著!你有聽過長輩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腳若燒,身體就不寒了」嗎?根據長輩的名言,若不想要寒氣從對外入口侵襲到體內,許多人會習慣穿襪子睡覺,讓身體暖起來。這類人 睡覺不適合穿襪樓中亮中醫博士表示,體質虛寒的人是適合穿襪子保暖,但如果你是天生手腳發燙,喜歡將腳ㄚ子放在被子外,就不適合穿襪子防守。因為腳為了調節體溫會通過流汗,若腳出汗了之後,吹到冷風或因被鞋子悶住沒有蒸發,這樣反而會讓襪子變濕反而更冷。襪子保暖、防凍傷 這樣穿才正確雖然說,到了冬天就容易手腳凍傷的人,很適合冬天穿襪子,穿著子能讓腳部溫暖、防止凍傷,睡覺的時候還可以提高睡眠品質,不過,樓中亮中醫博士提醒,不要穿過緊的襪子,因為這樣反而會影響到血液循環,產生麻感。 2個湯品 有助調理身體 此外,如果說做了很多保暖措施,身體還是暖不起來,比如說已經蓋很厚很保暖的被子了,但還是要靠電毯才能睡覺,這就表示你的體質比較虛寒,應該還是要從體質調理做起,樓中亮中醫博士分享2個湯品/茶飲調理身體: ‧自製雞精1.土雞一隻,將內臟取出,但不要用清水清洗。2.土雞對中剖開攤平,讓血水滴乾淨後,再以鐵鎚敲碎雞身骨頭。3.在陶瓷鍋內,用筷子將土雞架空,鍋內不要放任何水,以盤子蓋住鍋口(沒4有陶鍋的民眾,也可以用電鍋替代)。4.外鍋加水,燉煮約4、5小時,大約有2碗雞湯的量。如果真的上班太忙了,購買市售的滴雞精也是可以的;而有傷口未癒合,或者有發燒、發炎、紅腫脹熱痛或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等情況,都先暫停飲用滴雞精,等到狀況解除再來繼續食用。 ‧枸杞老薑茶材料:老薑一塊、枸杞50克、紅糖50克、500克水作法:將老薑、枸杞洗淨,所有材料放入鍋內中火煮約15分鐘即可。頻率:每周喝2-3次,若有上火情況可減少服用頻率。 【延伸閱讀】 ·天冷睡覺蓋棉被還是冷? 專家曝「睡前1動作」被窩秒暖爆:床墊鋪毛毯能鎖熱 ·襪子穿到鬆垮、破損恐害香港腳、靜脈曲張! 皮膚科醫授「4招」除臭、防細菌孳生
-
2022-12-16 焦點.健康知識+
溫差過大恐要人命,醫提醒「這種人」更危險!8招正確使用暖氣暖爐
12月之後天氣愈來愈冷,許多人家裡開始開暖氣或用暖爐,不過這樣拼命把室內溫度升高是對的嗎?重症醫療醫師黃軒在其臉書提醒,務必留意冬天室內外溫差懸殊過大,恐要人命,尤其是那些原本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更要當心!黃軒舉國外研究指出:溫差愈大,死亡率愈高。因為室內如經常保持在23°C 以上,人可能逐漸反而會身疲力乏、容易頭暈腦漲。除非你完全不出門,一但外頭的溫度低於18°C ,一進一出,容易導致很大的溫差,而且從「溫差大於5°C 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不只是「心臟的猝死」,連「腦血管阻塞疾病」,也是從溫差大於5°C 以上開始,「尤其是那些之前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 ( < 60 歲的人,4 倍風險會急性腦中風 ) 。」黃軒也教大家如何正確使用暖氣/暖爐,例如要擺在正確位置,也要選對正確運轉模式。而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也在《聯合報》撰文提醒大家,吹暖氣要留意,可能產生皮膚乾燥、喉嚨乾癢,眼睛乾澀,鼻腔出血、泌尿道感染等「暖氣病」,務必多補足水分、多吃保水食物,保持室內濕度及空氣流通。8招正確使用暖氣暖爐1.室內電暖器和空調機輪流使用,如果僅部分區域需要提高室溫,就用電暖器即可,大面積區域再開空調機。2.正確擺放位置:別把電暖爐拉到自己身旁,而是要放在窗戶旁邊,才可以把冷空氣變暖。3.正確運轉模式:可選「自動模式」讓室溫上升到理想溫度18度,「微風模式」反而讓電費增加。4.開電扇輔助: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勻。5.使用電暖器時,勿在密閉空間使用,應維持室內適當之通風,以免室內缺氧,造成使用者之傷害。6.切勿在電暖器上覆蓋布料衣物作烘乾之用,且應與其他易燃物品保持適切距離,尤其是壁紙及窗簾。睡覺時也不可直接將電暖器面向床邊棉被,以防火災發生。7.使用專用插座,避免與其他電器共用同一插座組,避免使用延長線,要有傾倒自動斷電裝置。8.電暖器出風口溫度較高,應注意避免人體觸碰或小孩把玩,以免燙傷。【資料來源】.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冬天開暖氣卻讓皮膚乾燥、喉嚨乾癢?當心暖氣病上身
-
2021-12-25 新聞.健康知識+
使用暖暖包、電毯、熱水袋會燙傷?專家:避免預皮膚直接接觸,長者、糖友要留意!
冬天天氣寒冷,尤其入夜之後氣溫更是驟降,面對如此低溫,晚上睡覺蓋上厚厚的棉被都不一定夠暖和,許多保暖甚至加溫的工具就成為了寵兒,從暖暖包、熱水袋到電毯等都有其愛用者,不過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保暖用具,卻暗藏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指出,每年冬天這類加溫的用具就會被拿出來使用,但你知道如何安全使用這些東西嗎?有些民眾因錯誤使用而出現低溫燙傷,甚至是水泡的狀況,最後不僅不能好好睡一覺,還得忍受燙傷帶來的不適。 ◎暖暖包暖暖包是最常見、價格也最親民的加溫工具,而暖暖包通常給人的印象是不會過於高溫、溫度適中,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表示,因為溫度不會太高,所以往往讓人忽略其風險,為了保暖有些民眾直接將暖暖包緊貼皮膚,即使暖暖包溫度感覺似乎不會太高,但仍會超過44度,加上一使用往往就是一整天,溫度達44度、連續使用長達6小時就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因此即使是使用暖暖包,也應該將暖暖包貼在衣服外側,不可直接緊貼皮膚,才不會對皮膚造成危害。 ◎熱水袋熱水袋也與暖暖包相似,在晚上睡覺時,因天冷血液循環較差,有些長輩們下肢會特別寒冷,睡覺前都會墊個熱水袋幫助下肢保暖,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說明,熱水袋與暖暖包相同,雖然溫度不會直接快速燙傷皮膚,但仍應避免直接與皮膚接觸,尤其長輩們的皮膚對於冷熱感應較為遲鈍,往往要到皮膚出現不適才會發現問題,最好的使用方法就是在熱水袋上墊一層毛巾,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即可。 ◎電毯電毯是許多長輩晚上睡覺的好夥伴,大面積的增溫保暖,可以讓人在寒冷的夜晚睡得更香甜,不過電毯屬於持續加溫的工具,使用上則更需注意,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解釋,電毯可以長時間且全身性的保暖,對於背部、臀部與下肢,是非常好的保暖工具,使用上要特別注意,不要弄濕電毯、不要摺疊電毯、不要皮膚直接接觸,也應避免在電毯下方多墊上不透氣的材質,以免電毯無法散熱而故障,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嬰幼兒、孕婦、糖尿病患者不建議使用電毯。 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提醒,如果不小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形,應該先移除保暖工具,接著最好以冷水冷敷患部15-20分鐘,若要使用冰塊冰敷,則須用毛巾包覆後再接觸皮膚,以免過低的溫度對皮膚造成二度刺激與傷害。而若出現水泡的狀況不要自行刺破水泡,建議先就醫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抽出水泡內的液體,並且搭配適合的藥物,才不會造成患部感染,民眾有保暖的問題,都可以尋求藥師諮詢協助。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12-0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手腳冰冷睡不著靠喝酒、電熱毯暖身?醫揪NG保暖行為
全台急凍,各縣市猝死、中風、車禍,取暖不當造成火警、燒燙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層出不窮!為了達到抗寒目的,大家各有多種保暖、取暖小撇步,但是,不當抗寒取暖的NG行為,反而容易被高溫燙傷、低溫燙傷,甚至引發火警而造成憾事。喝酒暖身 恐誘低體溫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醫師表示,常見保暖的NG行為包括在密閉空間下燒炭、點蠟燭,可能就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因為有明火,也會很容易造成火災;一般認為喝酒好像可以暖身,但其實也不是很適當,喝酒會讓身體發熱是因為皮膚的微血管會充血,但其實血液是離開身體器官的,反而會讓核心體溫下降,可能甚至造成低體溫,尤其是在外喝酒宿醉,反而會更危險。電器產品當心燙傷 冷熱不敏感者要謹慎此外,使用電器產品,如電毯、暖爐或暖暖蛋,長時間接觸皮膚,也有可能會燙傷,尤其是老人家或是嬰幼兒表達能力不好,或是糖尿病病患神經病變,對於冷熱感覺比較不敏感,也有可能這樣長時間的接觸,造成燙傷而不自知,而中風患者無力翻身,躺電熱毯也是長時間接觸,也會造成低溫燙傷。使用暖暖包 避免長時間皮膚接住坊間較常見用暖暖包取暖,謝貝尤提醒,拆開後輕輕的搖晃,讓裡面化學物質起作用,但是使用的時候儘量避免長時間接觸皮膚,可考慮在外層再包一層毛巾或比較厚的布,然後再使用,可以放在口袋裡,但睡覺的時候別放在被子裡面,很有可能忘記而造成長時間的低溫燙傷。所以暖暖包或是熱水袋,這種看似沒有殺傷力的發熱器具,其實一樣會造成低溫燙傷,大約在45度以上的溫度,如果長時間接觸半小時以上,就可能會有燙傷的情形;另,泡澡機、泡腳機,就可能會有「溫水煮青蛙」的情況,所以務必要小心。(推薦閱讀:天冷暖暖包貼腳底、電暖器對著吹? 急診醫警告「低溫燙傷危險群」:像溫水煮青蛙)至於冬天泡湯也要注意時間不要太久、要適時的補充水份,避免體液流失太多,不然可能會有暈眩症、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的情形。NG使用電器 10要點須注意彰化縣消防局災害預防科科長蔡佳洲博士表示,不當使用電器的NG行為包括:1、插頭及插座鬆動,因接觸不良產生火花熔解絕緣被覆,造成短路著火。2、插頭因長期使用或所在環境潮濕而容易累積塵埃或水分,使原本分開的兩極形成通路,造成積污導電現象而短路著火。3、電線經綑綁後,通電時產生的熱量無法逸散,致使電線溫度升高而熔解絕緣被覆,造成短路著火。4、電線因不正確的拔除插頭方式,致使內部銅線斷裂或半斷線,造成電流經過時產生過熱或電氣火花,使得導線絕緣及周圍可燃物起火燃燒。5、電線因長時間使用或重物重壓,致使老化或破損,造成短路著火。(推薦閱讀:火災發生躲浴室、濕毛巾摀口鼻是錯的? 消防署授「正確火場逃生」)6、電線受拉扯、擠壓、尖銳物固定等因素,造成絕緣損傷、短路著火。7、室內配線因包藏於室內裝潢中,易因老舊未更換或破損,而發生意外。8、冷氣機、電風扇、電暖器等,因季節性而長時間使用的電器產品,長年未經妥善保養及未注意其使用壽命,電零組件老舊損壞而易生火災。(推薦閱讀:關窗洗澡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一張圖看懂對人體影響)9、延長線因同時裝接功率超過600W之高功率電器,過負載造成大量電流流通而引起高熱熔解絕緣被覆,造成短路著火。10、使用電暖器烘乾棉被或衣物、發熱電器距離報紙或衣物等可燃物過近,使用瓦斯爐或電熨斗等發熱電器時,疏於看顧或中途離開等原因,造成電器周圍可燃物起火燃燒。延伸閱讀: ·急凍乾冷探11度!專家點名「8習慣」直毀心血管 飯後運動、便祕小心了 ·手腳冰冷小心是心臟不適前兆 醫認證:「3部位穿暖」全身熱
-
2021-01-15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暖暖包當調理包 失智長者誤食鐵砂
最近天冷,南投一名80歲老翁誤將暖暖包當「食物調理包」,把鐵砂拌麵一起吃下肚。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提醒,避免失智長者直接接觸暖暖包,最好放在布包裡,再給長輩使用,可以粗筆在外層寫上大字警示語或警示圖,降低失智者誤食的機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提醒,若幫失智長輩貼暖暖包抗寒,要小心時間不能太久以免燙傷,「一般人的皮膚都有溫覺,當溫度超過45℃時,會感覺熱甚至燙,但對失智者來說,他們的感知功能差、加上年紀大,末梢神經血液循環不好,灼燙傷風險比一般人高。」徐文俊進一步指出,家有失智老人,冬天使用保暖電器要更當心,一定要有家屬陪伴,睡覺時使用電毯,要買「恆溫毯」,若開電暖器,放置距離不能與長輩過近,使用暖氣空調會比電器更安全。湯麗玉提醒,許多暖暖包純白色包裝酷似中藥包,失智者及視覺障礙者都容易誤食,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應規定暖暖包避免使用純白包裝,且在包裝上應加上大字警示語及大的警示圖,以降低民眾誤食的機會。
-
2021-01-08 新聞.健康知識+
急凍用對暖暖包、電暖器嗎? 保暖NG行為原來這麼多
寒流來襲,氣溫急凍,民眾為了達到抗寒目的,常以電暖爐、電熱毯等電器,甚至貼身使用暖暖包等各種方式保暖、取暖,但是彰化縣消防、醫師警告,不當抗寒取暖的NG行為,反而容易被高溫燙傷、低溫燙傷,甚至引發火警而造成憾事。連日低溫,各地屢傳猝死、中風、車禍,民眾為了抗寒取暖,還有橡膠熱水袋、不鏽鋼水龜、煤油懷爐、電暖爐、電暖扇、電熱毯、電熱水袋、暖暖包、暖暖蛋等,甚至有些民眾使用吹風機等,但一些NG行為,則容易造成火警、燒燙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表示,常見保暖的NG行為包括在密閉空間下燒炭、點蠟燭,可能就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因為有明火,也會很容易造成火災;喝酒暖身也似是而非,謝貝尤說,喝酒會讓身體發熱是因為皮膚的微血管會充血,但其實血液是離開身體器官的,反而會讓核心體溫下降,甚至造成低體溫,尤其是在外喝酒宿醉,反而會更危險。在電器方面,謝貝尤指出,像電毯、暖爐或暖暖蛋,長時間接觸皮膚,也有可能會燙傷,尤其是老人家或是嬰幼兒表達能力不好,或是糖尿病病患神經病變,對於冷熱感覺比較不敏感,也有可能因長時間接觸,造成燙傷而不自知,而中風患者無力翻身,躺電熱毯也是長時間接觸,也會造成低溫燙傷。至於常見民眾用暖暖包取暖,謝貝尤提醒民眾,拆開後先輕輕的搖晃,讓裡面化學物質起作用,但使用時儘量避免長時間接觸皮膚,可考慮在外層再包一層毛巾或比較厚的布,然後再使用,可以放在口袋裡,睡覺時候就記得別放在被子裡面,很有可能忘記而造成長時間的低溫燙傷。謝貝尤說,暖暖包或是熱水袋,這種看似沒有殺傷力的發熱器具,其實一樣會造成低溫燙傷,大約在45度以上的溫度,如果長時間接觸半小時以上,就可能會有燙傷的情形。另,泡澡機、泡腳機,就可能會有「溫水煮青蛙」的情況,所以務必要小心。冬天泡湯也要注意時間不要太久、要適時的補充水份,避免體液流失太多,不然可能會有暈眩症、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的情形。謝貝尤提醒,老人家、心血管疾病及三高族群,在起床應先暖身,或穿一件比較保暖的衣物,再從被窩裡出來,也可以考慮戴帽子、圍圍巾,或是穿比較高領的衣服,避免冷風來了,氣管、血管容易收縮會引起不適,目前有一些機能性衣物,像是發熱衣、羽絨衣或羊毛衣,都可以考慮做多層次的穿搭,會有比較保暖效果;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可以戴手套、穿比較厚的襪子。彰化縣消防局災害預防科科長蔡佳洲博士表示,避免不當使用電器的NG行為,應養成5不1沒有原則─「用電不超過負載、電線不綑綁折損、插頭不潮溼汙損、電源插座不用不插、電器周圍不放可燃物、沒有安全標章不買不用」的正確用電習慣。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3-0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醒來落枕怎麼辦? 中醫師教你處理3原則
有人也很容易落枕嗎?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嚴重的時候真的會痛到連動都無法動。擅長針傷科治療的王咨翔醫師說明,落枕好發於冬春兩季,中醫在治療上,主要會先在頸部找到最明顯壓痛點,用一次性無菌針頭在附近點刺血,再用火罐拔罐。放血完畢後,再做針灸治療,並配合活動患部,一般治療後就會有明顯改善。王咨翔醫師分享,如果起床後發現落枕了,可以先遵照以下三個處理原則,但如果症狀沒有減輕就建議要就醫治療。落枕處理三原則一、先用熱毛巾、電毯熱敷患部二、自行伸展脖子,當脖子轉動到會痛的位置時,記住不要馬上縮回去,要先停在原處,等到適應疼痛感後再繼續轉動。三、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後用拇指從該側的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依次按摩,反覆2到3遍,可以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達到止痛效果。以下也提供大家幾個預防落枕的方法:如何預防落枕一、天冷時要圍圍巾、穿高領衣物保持肩頸溫暖。二、生活作息要正常,避免過度熟睡或宿醉。三、挑選合適的枕頭,過高過低、太硬或太軟都會影響舒適度。四、習慣趴睡的人建議要改成仰躺或側睡。因為趴睡時脖子會轉到極限,如果睡得太熟,沒有變換姿勢紓解頸部壓力,脖子就會容易「卡住」!最後也要提醒大家,其實反覆的落枕可能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建議還是要就醫檢查治療,才不會惡化成頸椎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病變。來源出處:扶原中醫台中院區粉專
-
2020-02-02 科別.精神.身心
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心理專家建議8種自然療法
1早餐吃顆雞蛋低血糖會引起焦慮,出現心悸、冒冷汗、易怒等症狀,所以早上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例如像雞蛋這類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並且避免吃糖或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可以讓血糖維持穩定,避免情緒忽高忽低。專家表示,雞蛋含有膽鹼,一項研究發現,缺乏膽鹼與焦慮症狀相關,其他研究也發現,膽鹼可增強認知功能和維持大腦整體健康。2練習深呼吸深呼吸是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刺激副交感神經,平撫身體準備「戰鬥或逃跑」的反應,進而消除壓力與焦慮。心理專家提供一種簡單的「4-7-8」呼吸技巧:完全呼氣後,透過鼻子吸氣4秒,捏住鼻子7秒,然後用嘴巴呼氣8秒,重複約5次,或依自己需求重複。3吃點巧克力多樣的全食物攝取以及大量植物性飲食,有助維持大腦化學物質平衡,使人保持鎮定。如果要特別挑出一種與焦慮相關的營養素,那應該就是「鎂」,這是個多數人缺乏的礦物質。確保自己在疲憊時攝取足夠的鎂,身體缺鎂會使焦慮惡化,而焦慮和壓力又進一步耗盡鎂的含量,形成惡性循環。專家推薦含鎂的幾種食物包含:綠葉蔬菜、南瓜籽、杏仁、黑巧克力、酪梨和黑豆。4到森林走走森林浴是日本近年風潮,相關研究指出,15分鐘就能對降低血壓和增強鎮定感有驚人的幫助。沒有森林可散步,沒關係,到公園或任何花園走走,甚至只是看向窗外,一邊進行深呼吸,與自然界的綠意接觸,都能減緩憂鬱和焦慮。5放棄咖啡,改喝抹茶現代人熱愛隨時來杯咖啡,但如果你有焦慮體質,過量飲用恐怕徒增焦慮。因為咖啡因會刺激腎上腺素,進一步加劇焦慮感。專家建議改喝低咖啡因的抹茶,抹茶的咖啡因約只有咖啡的一半,且抹茶含有茶胺酸,有助緩衝咖啡因的作用。如果想完全不碰咖啡因,建議喝洋甘菊茶(chamomile)或南非國寶茶(rooibos),它們非但不含咖啡因,還含有抗氧化劑和其他可促進放鬆和睡眠的化合物。6讓自己暖和感覺冷的時候,會讓人緊張焦慮,反之,溫暖則讓人放鬆。日本的小型研究指出,人們在桑拿浴後,不再感到焦慮;其他研究則證實,變暖的感覺可能對血清素(一種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產生影響。專家建議泡個熱水澡可舒緩情緒,沒時間泡澡的人可將浴袍或衣物放入烘衣機幾分鐘,然後將自己包裹在溫暖的環境中,利用電毯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在辦公室的人,準備可以保暖的小物,可以讓你隨時從焦慮的情緒中舒緩。7小小按摩一下按摩能舒緩焦慮情緒,但對於坐在辦公桌前的你可能緩不濟急。在抽屜裡準備一顆網球或按摩小物,感到焦慮來襲時,拿出來在肩膀後面滾動,並做一些柔和的伸展運動。8調整情緒你必須先確認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擺脫焦慮。專家建議你,感到焦慮時,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然後說出與焦慮相關的情緒(也許是憤怒或悲傷)。接下來找到讓你感到焦慮的點,可能是胸悶或胃疼,然後試著用觸摸等物理性方式,撫平該區域。最後,讓情感來去。有時候只是專注在這些感覺上,就能逐漸平息焦慮。5個行為讓焦慮更嚴重過度分析每一件小事反覆思考某事,而不是採取行動解決,這是焦慮症患者常有的共同點。對每件事都過度分析是不健康的,有大量研究表明,這樣的行為會導致情緒低落。學會與生活的「不確定性」共存很重要,它可以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不斷查看電子郵件或LINE如果你一整天都在看有沒有訊息進來,先問自己為什麼?是為了等重要的訊息,或只是怕錯過任何事?如果是後者,試著留出一些時間,養成其他積極的習慣。漫無目的滾動社群軟體走到哪都掛在社群軟體上,你變得沒有自己的時間空間進行正念思考。而不斷滑手機的結果,也會讓你懊悔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做該做的事,進而引發更多焦慮。懶得運動良好睡眠、規律運動和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積極的影響。運動可以釋放血清素和多巴胺等激素,有助於緩解焦慮。總是一個人一個堅實的社會支持系統,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為「隔離」是焦慮症患者的共通點。一個人窩在家裡、不與親友聯繫,症狀會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