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雲林
共找到
729
筆 文章
-
-
2022-06-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單日確診人數近兩個月來新低!國內今天新增2萬8489例,是本土新冠肺炎疫情5月4日新增2萬8420例以來,再度降到二字頭,另境外移入新增9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9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比前一天下降28%。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2萬8489例本土病例,為1萬3450例男性、1萬5022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臺中市(4,008例)、高雄市(3,888例)、新北市(3,679例)、桃園市(2,774例)、臺南市(2,503例)、彰化縣(2,026例)、臺北市(2,025例)、屏東縣(1,174例)、雲林縣(879例)、苗栗縣(798例)、新竹縣(749例)、新竹市(603例)、嘉義縣(602例)、南投縣(590例)、宜蘭縣(485例)、花蓮縣(453例)、基隆市(372例)、嘉義市(349例)、臺東縣(276例)、澎湖縣(163例)、金門縣(76例)、連江縣(17例)。今日新增9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57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86例具慢性病史、59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1日至6月2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6月24日。今日新增9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54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4例)、韓國、泰國、土耳其及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8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5日至6月2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64萬1921例確診,分別為1萬4379例境外移入、362萬748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6345例死亡病例,其中6,33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638例、臺北市876例、臺中市561例、桃園市527例、高雄市522例、臺南市382例、彰化縣306例、屏東縣237例、基隆市166例、南投縣154例、雲林縣149例、宜蘭縣139例、苗栗縣119例、花蓮縣103例、新竹縣及嘉義縣各101例、嘉義市88例、臺東縣85例、新竹市58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8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再度回到3萬!今新增3萬9586例本土、134人染疫死亡個案
本土疫情新增確診人數繼6月20日閃現三字頭後,睽違一周再度回到3萬多人。今天新增3萬9586例本土個案及6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34例死亡。今日新增3萬9586例本土病例,為1萬8372例男性、2萬1205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5,520例)、新北市(5,320例)、高雄市(5,309例)、桃園市(3,791例)、台南市(3,786例)、彰化縣(2,761例)、台北市(2,734例)、屏東縣(1,655例)、雲林縣(1,111例)、新竹縣(1,008例)、苗栗縣(906例)、南投縣(902例)、新竹市(837例)、宜蘭縣(786例)、嘉義縣(757例)、花蓮縣(587例)、嘉義市(548例)、基隆市(484例)、台東縣(396例)、澎湖縣(201例)、金門縣(166例)、連江縣(21例)。今日新增13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70例男性、64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27例具慢性病史、80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8日至6月2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0日至6月23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6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3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法國及泰國(各2例)、德國(1例)移入,另5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4日至6月2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61萬3345例確診,分別為1萬4287例境外移入、359萬900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6254例死亡病例,其中6,2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631例、台北市870例、台中市548例、桃園市525例、高雄市512例、台南市374例、彰化縣295例、屏東縣234例、基隆市165例、南投縣149例、宜蘭縣139例、雲林縣138例、苗栗縣119例、新竹縣100例、花蓮縣101例、嘉義縣97例、台東縣85例、嘉義市82例、新竹市58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7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病例再降 本土+4萬293 境外+105 死亡+15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40,39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293例本土個案及10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1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0,293例本土病例,為18,554例男性、21,721例女性、1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6,075例)、高雄市(5,567例)、新北市(5,142例)、台南市(3,603例)、桃園市(3,272例)、彰化縣(3,068例)、台北市(2,806例)、屏東縣(1,759例)、雲林縣(1,291例)、新竹縣(1,015例)、苗栗縣(983例)、南投縣(921例)、嘉義縣(819例)、新竹市(791例)、宜蘭縣(702例)、嘉義市(591例)、花蓮縣(586例)、基隆市(525例)、台東縣(450例)、澎湖縣(193例)、金門縣(112例)、連江縣(22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5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79例男性、72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0例具慢性病史、9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2日至6月2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6月23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10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75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歲多歲,分別美國(3例),法國、義大利、英國、希臘、越南、泰國及日本(各1例)移入,另9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日至6月2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140,34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563,489例排除),其中3,573,703例確診,分別為14,225例境外移入、3,559,42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6,12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10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615例、台北市862例、台中市536例、桃園市518例、高雄市493例、台南市355例、彰化縣286例、屏東縣226例、基隆市164例、南投縣145例、宜蘭縣134例、雲林縣131例、苗栗縣115例、新竹縣98例、花蓮縣97例、嘉義縣93例、台東縣85例、嘉義市80例、新竹市55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7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病例數再減少 本土+4萬5678例、境外+89、死亡+152
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4萬5678例本土案例,包括境外89例,死亡152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相較昨天新確診病例數,今天45678例比前一天來得少一些,而境外移入89人、死亡152人,比前一天都稍微少一些。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5,678例本土病例,為21,087例男性、24,558例女性、3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6,667例)、高雄市(6,413例)、新北市(5,808例)、台南市(4,347例)、桃園市(4,020例)、彰化縣(3,318例)、台北市(3,189例)、屏東縣(2,136例)、雲林縣(1,406例)、南投縣(1,134例)、苗栗縣(1,033例)、新竹縣(999例)、嘉義縣(885例)、新竹市(866例)、宜蘭縣(783例)、花蓮縣(669例)、嘉義市(590例)、基隆市(558例)、台東縣(461例)、澎湖縣(209例)、金門縣(151例)、連江縣(3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5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1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38例具慢性病史、109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7日至6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6日至6月22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8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57例男性、3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歲以上,分別自法國(8例)、英國(4例)、印度(3例)、加拿大、新加坡、美國及柬埔寨(各2例)、泰國、越南、西班牙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6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6日至6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084,22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547,671例排除),其中3,533,335例確診,分別為14,120例境外移入、3,519,16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5,96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5,95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592例、台北市852例、台中市517例、桃園市510例、高雄市475例、臺南市339例、彰化縣272例、屏東縣219例、基隆市160例、南投縣138例、宜蘭縣134例、雲林縣126例、苗栗縣111例、新竹縣96例、花蓮縣95例、嘉義縣87例、台東縣84例、嘉義市76例、新竹市54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7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目前2縣市確診率超過兩成 基隆市民確診率21%全國最高
基隆市今天新增新冠肺炎587例,今年累計確診個案7萬6549例,市民確診率21.18%,全國各縣市中最高,新北市民確診率20.19%居次。基隆市今天新增死亡5例,今年累計129例,致死率為1.68‰,全國縣市中排行第9。今年5月底基隆市設籍人口數為36萬1320人,以今年確診人數7萬6549例計算,市民確診率21.18%。新北市總人口397萬599人,累計80萬2304人確診,確診率20.19%。各縣市確診致死率部分,目前全國有7縣市致死率超過2‰,最高的是台東縣2.82‰,接著依序是嘉義市、南投縣、金門縣、嘉義縣、雲林縣和屏東縣。致死率在2‰到1.5‰間有6個縣市,依序為宜蘭縣、基隆市、花蓮縣、苗栗縣、彰化縣和台北市。致死率在1.5‰到1‰間有5個縣市,依序為新北市、台南市、台中市、高雄市和桃園市。致死率在1‰以下的有4個縣市,依序為澎湖縣、新竹縣、新竹市和連江縣;連江縣尚無染疫死亡個案。基市府表示,今天新增587名確診個案中女性312人、男性275人。全市現有新冠肺炎專責病房198床,收治113人,尚有空床85床,空床率42.9%。基隆長庚醫院目前收治重症50名、中症17名、輕症29名。衛生福利部立基隆醫院收治重症1名、中症2名、輕症12名。三總基隆分院收治中症2名。
-
2022-06-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
本土疫情如同指揮中心預估跌破五萬例,國內今天新增4萬8283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個案73例,確診病例中新增死亡個案166例。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除了嘉義縣、澎湖縣和金門縣以外,其他縣市都比前一天下降,整體疫情下降7.5%。本土疫情仍以中南部為主,但個案數皆下降。新增的4萬8283例本土病例,2萬2537例男性,2萬5729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7,001例)、高雄市(6,722例)、新北市(6,296例)、台南市(4,444例)、桃園市(4,105例)、彰化縣(3,618例)、台北市(3,322例)、屏東縣(2,263例)、雲林縣(1,332例)、苗栗縣(1,167例)、新竹縣(1,158例)、南投縣(1,149例)、嘉義縣(1,060例)、新竹市(932例)、宜蘭縣(859例)、嘉義市(748例)、花蓮縣(665例)、基隆市(587例)、台東縣(445例)、澎湖縣(246例)、金門縣(156例)、連江縣(8例)。今日新增16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2例男性、64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0例具慢性病史、11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5日至6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6日至6月20日。今日新增7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44例男性,2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感染國家為越南及美國(各5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3例),加拿大、英國、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印尼、法國及日本(各1例),另5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1日至6月2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48萬7599例確診,分別為1萬4032例境外移入、347萬351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5,81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5,80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575例、台北市845例、桃園市496例、台中市491例、高雄市449例、台南市330例、彰化縣263例、屏東縣210例、基隆市158例、南投縣134例、宜蘭縣131例、雲林縣120例、苗栗縣105例、花蓮縣92例、新竹縣89例、嘉義縣87例、台東縣82例、嘉義市75例、新竹市53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7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5萬2213例 莊人祥:推估明起確診人數降至5萬以下
國內本土疫情仍維持5萬多人,並先前未降到先前預測的四字頭。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5萬2213例、境外移入個案33例、死亡個案171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每周二、三的確診數字都較高,但今天較昨天的確診人數降低7.3%,大多數縣市的確診人數都已下降,推估明天之後的確診人數會降至5萬以下。今日新增5萬2213例本土病例,為2萬4760例男性、2萬7429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7,909例)、高雄市(6,992例)、新北市(6,444例)、台南市(4,841例)、桃園市(4,680例)、彰化縣(3,873例)、台北市(3,516例)、屏東縣(2,403例)、雲林縣(1,617例)、新竹縣(1,283例)、苗栗縣(1,226例)、南投縣(1,208例)、新竹市(1,127例)、嘉義縣(980例)、宜蘭縣(980例)、嘉義市(782例)、花蓮縣(739例)、基隆市(699例)、台東縣(514例)、澎湖縣(243例)、金門縣(118例)、連江縣(39例)。今日新增17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17例男性、5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8例具慢性病史、111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7日至6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6月19日。今日新增3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荷蘭(2例),印度、中國大陸、法國及瑞士(各1例)移入,另2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0日至6月2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43萬9279例確診,分別為1萬3957例境外移入、342萬526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5651例死亡病例,其中56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554例、台北市839例、台中市481例、桃園市475例、高雄市429例、台南市321例、彰化縣247例、屏東縣203例、基隆市153例、宜蘭縣127例、南投縣124例、雲林縣116例、苗栗縣97例、花蓮縣91例、新竹縣86例、嘉義縣83例、台東縣73例、嘉義市70例、新竹市50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7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昨3字頭 今本土+5.6萬 羅一鈞:周二、三數字通常較高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再升至5萬6339例,另新增65例境外移入個案,115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代理發人羅一鈞表示,周二、周三公布的數據通常是一周最高,因為有些確診案例於周一到二晚上上傳,因此還需觀察明天數字,才知整體疫情下降狀況,但和之前推估一樣,認為本土這周可降到五萬例以下。個案分布依然以中南部為主,前三名為台中市8341例、高雄市8048例、新北市6878例。今日新增5萬6339例本土病例,2萬7197例男性,2萬9123例女性,1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8,341例),高雄市(8,048例),新北市(6,878例),台南市(5,527例),彰化縣(4,625例),桃園市(3,853例),台北市(3,550例),屏東縣(2,951例),雲林縣(1,821例),南投縣(1,462例),苗栗縣(1,438例),嘉義縣(1,417例),新竹縣(1,051例),新竹市(945例),嘉義市(943例),宜蘭縣(918例),花蓮縣(789例),台東縣(712例),基隆市(589例),澎湖縣(298例),金門縣(156例),連江縣(27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1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9例男性,46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07例具慢性病史、7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2日至6月1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2日至6月18日。今日新增6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4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分別自日本、西班牙、英國、新加坡及越南各2例、丹麥、馬來西亞、奧地利、美國及泰國各1例移入,另5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19日至6月2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38萬7061例確診,分別為1萬3924例境外移入、337萬308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5480例死亡病例,其中5,46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518例、台北市828例、台中市470例、桃園市446例、高雄市415例、台南市309例、彰化縣240例、屏東縣197例、基隆市151例、宜蘭縣121例、南投縣119例、雲林縣113例、苗栗縣87例、花蓮縣83例、新竹縣及嘉義縣各82例、台東縣73例、嘉義市67例、新竹市47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7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3.5萬、144例死亡個案 睽違一個半月降回三字頭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自5月5以來再度降回三字頭!國內今天新增3萬5596本土個案,境外移入個案36例、144例死亡個案。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可能是周日效應,還要觀察,但也表示未來的確診數應該只會比三萬多兩三成,在五萬例以下的機率會很高。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個案數較昨天下降30%,而比較前一週的週日到週一從5.6萬下降到4.5萬,僅降11%,算是下降滿高的。不過仍有可能因為週末視訊看診或通報上傳受影響,因此還要明天上班日的確診數,確認是數字有回補。但「減少的趨勢有出來」。今日新增3萬5596例本土病例,為1萬6811例男性、1萬8764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5,312例)、高雄市(5,280例)、新北市(4,267例)、台南市(3,123例)、桃園市(3,097例)、彰化縣(2,960例)、台北市(2,296例)、屏東縣(1,519例)、雲林縣(1,040例)、苗栗縣(959例)、新竹縣(941例)、南投縣(886例)、嘉義縣(683例)、新竹市(674例)、宜蘭縣(590例)、花蓮縣(554例)、基隆市(437例)、嘉義市(426例)、台東縣(306例)、澎湖縣(158例)、金門縣(71例)、連江縣(17例)。今日新增14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3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39例具慢性病史、91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3日至6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2日至6月17日。今日新增3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7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日本、德國、泰國、法國及越南(各1例)移入,另3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4日至6月1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33萬695例確診,分別為13,859例境外移入、3,316,78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5,36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5,35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513例、台北市823例、台中市449例、桃園市423例、高雄市407例、台南市295例、彰化縣230例、屏東縣189例、基隆市151例、宜蘭縣121例、南投縣117例、雲林縣107例、苗栗縣84例、花蓮縣83例、新竹縣81例、嘉義縣79例、台東縣73例、嘉義市64例、新竹市45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6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5萬561例、172例死亡 羅一鈞:中南部正脫離高原期
本土疫情持續下降,新增本土個案人數連續三天維持5萬多人。國內今天新增5萬561例本土個案、75例境外個案,172例死亡個案。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各區均呈現下降或緩降情形,中南部正在脫離高原期,周一起可望每日可望維持新增確診5萬人以下。今日新增之5萬0561例本土病例,為2萬3669例男性、2萬6873例女性、1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7,820例)、高雄市(7,391例)、新北市(6,133例)、台南市(5,085例)、桃園市(4,093例)、彰化縣(3,750例)、台北市(3,265例)、屏東縣(2,248例)、雲林縣(1,311例)、南投縣(1,254例)、新竹縣(1,203例)、苗栗縣(1,124例)、嘉義縣(1,048例)、新竹市(1,008例)、宜蘭縣(969例)、嘉義市(664例)、基隆市(663例)、花蓮縣(637例)、台東縣(504例)、澎湖縣(252例)、金門縣(123例)、連江縣(1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7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7例男性、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66例具慢性病史、100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0日至6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3日至6月16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7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42例男性、3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7例)、越南(2例)、新加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法國、泰國、西班牙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6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7日至6月1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29萬5076例確診,分別為1萬3823例境外移入、328萬119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5221例死亡病例,其中5,20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498例、台北市821例、台中市433例、桃園市395例、高雄市388例、台南市283例、彰化縣225例、屏東縣179例、基隆市149例、宜蘭縣120例、南投縣113例、雲林縣103例、花蓮縣83例、嘉義縣及新竹縣各77例、苗栗縣73例、台東縣70例、嘉義市62例、新竹市42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9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20專家 教你安頓身心面對老後生活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65歲以上,「登大人」過程中大家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昨天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廿位專家討論高齡未來的身心靈安頓方法。高齡中心未來將以研究為基礎,做出長照3.0、失智友善、平價照顧體系、疾病年報等提出建言。👇🏻👇🏻👇🏻看論壇精彩回顧👇🏻👇🏻👇🏻首個國家級高齡研究機構 國衛院、台大共組高齡中心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說,為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國衛院與台大共同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作為國家高齡研究的最核心機關,協助推動長照3.0,以完善長照產業的服務面向及永續發展,提供高齡醫療照顧與社會福利的相關實證,作為施政參考。也將整合國內研究量能與資源,組織大規模、全國性的的研究工作。高齡海嘯將至 延長健康餘命是關鍵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說,避免臥床和失能,平均健康餘命延長才有意義,台大幾年前就開始提出高齡化研究,目前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未來包括輔具使用、智能應用並結合臨床,將提供更好的照顧。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則表示,面對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面對長照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衝擊;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式微,也設法減輕家庭照顧者負荷,如政府與民間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二○二二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指出,聯合報關心熟齡及高齡,從倡議活躍老化、關心照顧者、長照帳單到退休力,請大家早準備,才能身手矯健、心理強大,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相關報導請看七月十日元氣周報。
-
2022-06-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5萬3643 境外64 死亡181人 病例數較昨降2.8%
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新增本土案例5萬3643例,境外移入64例、死亡案例181例。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日各縣市新增病例數沒有超過8千例,且新增個案數比昨日下降2.8%。今縣市新增病例數排名,包括台中新增7983例、高雄7579例、新北6398例、台南5322例、桃園4611例、彰化4247例、台北3463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53,643例本土病例,為25,098例男性,28,514例女性,3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7,983例),高雄市(7,579例),新北市(6,398例),台南市(5,322例),桃園市(4,611例),彰化縣(4,247例),台北市(3,463例),屏東縣(2,512例),雲林縣(1,535例),苗栗縣(1,320例),新竹縣(1,243例),南投縣(1,220例),嘉義縣(1,094例),宜蘭縣(963例),新竹市(888例),花蓮縣(809例),嘉義市(752例),基隆市(663例),台東縣(609例),澎湖縣(245例),金門縣(162例),連江縣(25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8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2例男性、79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64例具慢性病史、127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4日至6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6月15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6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38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4例),土耳其及越南(各3例),英國及法國(各2例),沙烏地阿拉伯、瑞典、泰國及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4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6日至6月1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2,692,04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443,761例排除),其中3,244,453例確診,分別為13,748例境外移入、3,230,65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5,04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5,03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474例、台北市813例、台中市410例、桃園市377例、高雄市370例、台南市275例、彰化縣209例、屏東縣169例、基隆市147例、宜蘭縣116例、南投縣105例、雲林縣96例、花蓮縣76例、嘉義縣75例、新竹縣72例、台東縣及苗栗縣各68例、嘉義市58例、新竹市41例、金門縣10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8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國衛院高齡中心初登場 4大主題打造幸福老後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為65歲以上族群,在「登大人」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今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論壇邀請超過20位專家分享邁入退休生活後,要如何過的幸福。專家表示,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論壇為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以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同時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不僅是進入退休進行式的「橘世代」關注,中壯年族群更應超前部署。論壇分為4大主題,「高齡幸福加油站」、「高齡心靈成長班」、「高齡社會面面觀」、「高齡健康防疫所」。今天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庇卡任意門、桂冠營養研究室協辦。國衛院成立高齡中心 提供高齡政策建言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了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帶來衝擊,在行政院與衛福部指示與託付下,國衛院與台大合作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今天論壇是研究中心成立後的首場公眾演講活動,感謝聯合報共襄盛舉,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幫助民眾了解未來將面臨的種種重要課題,未雨綢繆,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也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面對高齡社會,梁賡義分享兩個重要觀念,第一,把所有長者當成同一族群看待,並不公平,也並非所有長者都是年老體衰、經濟弱勢,每位長者境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如有些長者喜歡擔任志工或二度就業,對台灣生產力有所貢獻,所以面對不同境遇長者,在政策、策略擬定,自然要有所因應、調整。第二,邁入年長階段,體力難免下降,但可以享受健康老化、活躍老化生活,對邁入年長階段,希望民眾不要懼怕,坦然面對。最後,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團隊將廣邀學者一起努力,提供更多實證研究證據,提供政府政策作參考,讓政策更符合長者真實需求。高齡中心與台大醫院合作 館址座落雲林照顧偏鄉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指出,高齡社會不可避免,如果平均健康餘命長,不要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是更加有意義,台大醫院幾年前開始向政府提出高齡化的研究,政府也相當重視,因此行政院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由國衛院成立高齡研究中心,兩方的合作是很有意義的。張上淳說,研究中心設在台大雲林分院虎尾院區,因虎尾及斗六老年人口占比非常高,當地也是照顧缺乏地區,台大雲林分院18年來服務偏鄉民眾,更照顧當地民眾健康,一直想要如何提供高齡者更好的照顧。張表示,高齡研究中心希望可以成為全國性的試範例子,包括輔助使用、智能應用及結合臨床,找出最適合高齡者照護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推動到全國。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國衛院與台灣大學長期不遺餘力推動「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籌備工作,去年5月成立籌備辦公室後,積極投入高齡醫學、長照健康相關議題等研究,並研議及監測國家相關數據進行資料分析提供政策建言,而大樓工程已於今年4月決標,期待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前完工,建立台灣高齡社會的里程碑。此外,對於家庭照顧者的照顧負荷也透過系統性跨網絡合作篩選,透過政府與民間跨體系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作為,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勢微。👇🏻👇🏻👇🏻看論壇精彩回顧👇🏻👇🏻👇🏻關注高齡趨勢 聯合報曾推照顧殺人專題祝健芳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長期關心高齡議題,透過媒體宣傳及報導,讓民眾認識、了解如何面對老化、失能、失智、衰弱等相關議題,並建構友善高齡環境,面對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擘畫長照服務等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的衝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說,聯合報是國內最資深媒體,也最關心熟齡及高齡媒體,從十多年開始,願景工程室開始倡議,面對老化最重要的觀念是「活躍老化」,並同時關心照顧者議題,包括照顧帳單及「照顧殺人」議題,盼全國共同關心照顧者面對的壓力。洪淑惠說,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即將成立,期待透過此場論壇,大家可以身手矯健、心理強大,有魅力的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
-
2022-06-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5萬5261例 境外74再增BA.4、BA.5 下周有望5萬以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5萬526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萬5187例本土個案及7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4例死亡。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天病例數本土5萬5187,各縣市都沒有超過9千例,比較高還是六都,整體病例數下降12.6%,六都都有下降10%以上,逐漸下降趨勢很明顯,大約在下周可以穩定,本土病例數可以控制5萬例以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55,187例本土病例,為25,821例男性、29,345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8,323例)、高雄市(8,248例)、新北市(6,671例)、台南市(5,465例)、彰化縣(4,316例)、桃園市(4,305例)、台北市(3,726例)、屏東縣(2,659例)、雲林縣(1,421例)、苗栗縣(1,344例)、南投縣(1,316例)、新竹縣(1,262例)、嘉義縣(1,054例)、新竹市(976例)、宜蘭縣(959例)、嘉義市(751例)、花蓮縣(730例)、基隆市(663例)、台東縣(571例)、澎湖縣(256例)、金門縣(136例)、連江縣(35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5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8例男性、66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4例具慢性病史、9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7日至6月1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6月1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7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51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馬來西亞、泰國及美國(各3例)、德國及新加坡(各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比利時、柬埔寨、法國及英國(各1例)移入,另5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4月19日至6月1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2,622,60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427,808例排除),其中3,190,787例確診,分別為13,685例境外移入、3,177,04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86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4,85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458例、台北市802例、台中市388例、桃園市358例、高雄市352例、台南市252例、彰化縣195例、屏東縣161例、基隆市143例、宜蘭縣111例、南投縣97例、雲林縣88例、花蓮縣75例、嘉義縣71例、新竹縣及台東縣各68例、苗栗縣64例、嘉義市51例、新竹市37例、金門縣9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7 焦點.用藥停看聽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體重增加主要是因為體脂肪過度的堆積而導致肥胖。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在全球的盛行率有大幅上升的趨勢。許多研究報告指出,肥胖會增加身體代謝負擔、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也會間接造成死亡率的增加。體重增加的發生原因一般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類,原發性體重增加是單純由於熱量攝取過多及能量消耗不足,導致體內過多脂肪堆積,為最常見的原因。其次在生理上或生活型態、行為的改變,如妊娠、更年期及戒菸,也是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次發性體重增加是可逆的,主要與藥物副作用及內分泌疾病有關,臨床上較為少見,有時水腫或體液滯留所造成的體重增加可能是由於肝、心或腎衰竭所引起,需進行理學檢查評估,進一步加以鑑別診斷。許多藥物會導致體重增加,包括某些精神藥物(尤其是olanzapine及risperidone)、抗癲癇藥物和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服用olanzapine引起的體重增加和高血脂症在青少年族群發生率可能比成人更高。糖皮質激素除非長期使用,否則短期使用口服或吸入劑型對體重的改變影響不大。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分述如下:1. 抗憂鬱症藥物: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三環抗憂鬱劑 (如nortriptyline, amitriptyline, doxepin)、paroxetine、citalopram、escitalopram、imipramine、mirtazapine等,體重增加是部分抗憂鬱藥物常見的副作用,體重增加的程度會因藥物治療時間長短而有所差異。2. 抗精神病藥物:如thioridazine、olanzapine、risperidone、clozapine、quetiapine等,此類許多藥物會引起新陳代謝異常,導致血脂肪異常、胰島素異常分泌或胰島素阻抗,造成體重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3. 降血糖藥物:如Sulfonylurea、insulin、Thiazolidinediones、meglitinides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體重也會隨之增加。4. 糖皮質激素:如prednisone會使身體對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增加熱量攝取、三酸甘油脂增加,身體及臉部肥胖,常見於罹患氣喘、自體免疫疾病而需長期服藥的病人。5. 賀爾蒙製劑:特別是黃體素(progestins)如medroxyprogesterone會造成體重增加。6. 抗癲癇藥物:如carbamazepine、valproate、gabapentin會影響中樞食慾及周邊新陳代謝,可能導致體重上升。7.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s):特別是propranolol,此類藥物會影響體內脂肪與血糖的代謝,長期服用此類藥物的人容易感覺疲倦,影響日常活動而減少運動量,較容易造成體重增加。8. 甲型阻斷劑(Alpha?blockers) :terazosin9. 抗組織胺製劑:cyproheptadine藥物導致體重增加的副作用是可避免或減少發生,如肥胖型的第二型糖尿病人可優先考量選用metformin、SGLT2抑制劑及 GLP-1 agonist藥物,對於體重的減少有益,或是選用DPP-4抑制劑較不會影響體重。對於肥胖型的高血壓病患,則可優先選擇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第二型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或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減少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因病情需要服用前述藥物,如發生體重增加時,不需急著停藥,可諮詢醫師或藥師,協助藥物副作用相關性的評估,選用適合的治療藥物,以避免影響疾病的治療。參考資料:1. uptodate.definition,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022.2. Loo TS: Weight Gain. In: Henderson MC, Tierney LM, Jr., Smetana GW, eds. The Patient History: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New York: McGraw-Hill, 2012.(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65期》、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藥劑部藥師黃永成授權刊載。>>原文連結)
-
2022-06-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6萬3170例 羅一鈞:與上周相比明顯下降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原期,今天新增本土個案6萬3170例、境外移入個案51例。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病例數較前一天減少8.4%,各縣市都沒有超過萬例的情形,整體趨勢明顯比上周顯少,希望能夠維持。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6萬3170例本土病例,為2萬9845例男性、3萬3301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9,523例)、高雄市(9,316例)、新北市(7,440例)、台南市(6,163例)、彰化縣(5,185例)、桃園市(5,066例)、台北市(4,025例)、屏東縣(3,032例)、雲林縣(1,606例)、苗栗縣(1,605例)、新竹縣(1,462例)、南投縣(1,458例)、嘉義縣(1,323例)、新竹市(1,245例)、宜蘭縣(1,187例)、花蓮縣(888例)、基隆市(787例)、嘉義市(769例)、台東縣(673例)、澎湖縣(262例)、金門縣(141例)、連江縣(14例)。今日新增16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3例男性、7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9例具慢性病史、113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5日至6月1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6月13日。今日新增5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7例男性、23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5例)、越南(3例)、德國、盧森堡及泰國(各1例)移入,另4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日至6月1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13萬5565例確診,分別為1萬3611例境外移入、312萬190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714例死亡病例,其中4,69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432例、台北市797例、台中市366例、桃園市346例、高雄市328例、臺南市242例、彰化縣185例、屏東縣155例、基隆市141例、宜蘭縣104例、南投縣90例、雲林縣84例、花蓮縣74例、新竹縣、台東縣及嘉義縣各65例、苗栗縣62例、嘉義市49例、新竹市36例、金門縣8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本土疫情破300萬 本土增6萬8939例 143人死亡
這波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自1月以來首破300萬。國內新冠肺炎新增6萬8939例本土個案、26例境外移入個案,新增死亡個案143例,1月以來累計確診人數已達304萬4248例。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受通報時間差影響,通常周二、周三的病例較多,不過這周病例數較上周呈現全國下降的趨勢。新增6萬8939例本土病例,為33,178例男性、35,736例女性、2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10,756例)、高雄市(10,001例)、新北市(8,348例)、台南市(6,987例)、桃園市(5,845例)、彰化縣(5,541例)、台北市(4,387例)、屏東縣(3,150例)、雲林縣(1,716例)、苗栗縣(1,676例)、新竹縣(1,552例)、南投縣(1,486例)、嘉義縣(1,283例)、新竹市(1,227例)、宜蘭縣(1,221例)、花蓮縣(901例)、基隆市(837例)、台東縣(789例)、嘉義市(783例)、澎湖縣(279例)、金門縣(141例)、連江縣(33例)。今日新增14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2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1例具慢性病史、10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6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2日。今日新增2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菲律賓及越南(各1例)移入,另2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4日至6月1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07萬2432例確診,分別為1萬3560例境外移入、305萬881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546例死亡病例,其中4,53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400例、台北市779例、桃園市340例、台中市337例、高雄市313例、臺南市226例、彰化縣182例、屏東縣141例、基隆市140例、宜蘭縣100例、南投縣86例、雲林縣77例、花蓮縣72例、新竹縣64例、台東縣63例、嘉義縣61例、苗栗縣59例、嘉義市46例、新竹市32例、金門縣8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長照機構禁探視 家屬爬欄杆遙望、長輩哭鬧惹心疼
指揮中心4月22日宣布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高雄、花蓮等6縣市醫院、住宿長照機構禁止探視,但這波Omicron疫情尚未平息,其餘台中、台南、雲林、屏東、台東等縣市也自行宣布禁止探視。長照機構禁止探視,不僅長輩時常哭鬧;更有家屬爬上欄杆,就為看媽媽一眼。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疫情期間長照機構大多被禁止探視,今年連過年住民也無法返家,住民時常沮喪哭鬧;先前疫情尚未嚴峻時,有家屬為了看媽媽,在機構一樓窗戶外和媽媽打招呼,為了採光及通風窗戶不能關,但接觸會增加染疫風險,雖不捨但必須阻擋家屬。周矢綾表示,甚至有家屬為了看長輩,還爬到機構外欄杆上,相當危險,後來折衷做法是,在不違反指揮中心禁止探視規定下,住民不外出,家屬站在建築物外遠距離、或隔著玻璃門看長輩,若要通話就用手機開視訊,形成看得到卻碰不到怪異現象。長照機構染疫情況嚴重,至6月12日已有3萬0420名住民染疫,其中616人染疫死亡。周矢綾表示,為了避免機構群聚,先前盡量「一人一室」,長輩約2周時間大多待在房間,但過往為了讓長輩增加活動,都會要求長輩每天下床、坐輪椅外出走動,如今因為疫情活動時間大減。周矢綾觀察,失智症長輩時常有情緒、行為異常,若是愛講話、不願戴口罩,往往是最快確診的一群人,即便經過工作人員安撫,終於願意戴口罩,但用餐後又不戴口罩,反覆溝通費盡心力,且一線人員還要做防疫,最後迫於無奈難以強迫長輩戴口罩,只好讓長輩盡量在房間。周矢綾表示,長照機構仍採「清零」模式,將染疫及非染疫住民分區,中央日前宣布6月中到7月底穩定提供公費快篩,讓住民每周定期快篩2次,工作人員每周定期快篩至少1次等,加速診斷、視訊診療及投藥,未來會考量機構是長輩的「家」,清零後維持團體生活,口罩措施盡量以工作人員為主。
-
2022-06-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6.6萬 疫情以來確診破300萬 周志浩:整體下降
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6萬6119例、境外移入個案70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23例死亡。個案分布仍以台中、高雄最多,其中台中市個案數破萬,新增1萬210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較假日數目多一些,但仍比起之前周一的人數少,整體疫情有下降趨勢。今日新增6萬6119例本土病例,3萬2025例男性,3萬4070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10,210例),高雄市(9,625例),新北市(7,857例),台南市(6,288例),彰化縣(5,239例),桃園市(4,898例),台北市(4,195例),屏東縣(3,249例),雲林縣(1,861例),苗栗縣(1,681例),南投縣(1,650例),新竹縣(1,609例),嘉義縣(1,418例),宜蘭縣(1,295例),新竹市(1,155例),花蓮縣(962例),嘉義市(912例),基隆市(832例),台東縣(787例),澎湖縣(250例),金門縣(126例),連江縣(20例)。今日新增12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2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9例具慢性病史、79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日至6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6月12日。今日新增7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4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8例),泰國、德國、越南及西班牙(各1例),餘58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9日至6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00萬3501例確診,分別為1萬3535例境外移入、298萬991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403例死亡病例,其中4,38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375例、台北市773例、桃園市324例、台中市318例、高雄市308例、台南市214例、彰化縣169例、基隆市138例、屏東縣134例、宜蘭縣97例、南投縣82例、雲林縣74例、花蓮縣72例、新竹縣60例、嘉義縣59例、台東縣56例、苗栗縣51例、嘉義市45例、新竹市27例、金門縣7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個案跌至4.5萬 指揮中心:中南部仍在高原期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幅下降,國內今天本土個案跌至4萬5081例、境外移入個案29例,另有死亡個案109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可能因為前一天為周日的關係,整體數據較少,疫情依舊呈現北部降溫、中南部在高原期的趨勢。今日新增4萬5081例本土病例,為2萬1513例男性、2萬3557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高雄市(7,184例)、台中市(6,694例)、新北市(5,470例)、桃園市(3,971例)、台南市(3,969例)、彰化縣(3,545例)、台北市(3,099例)、屏東縣(1,924例)、新竹縣(1,160例)、苗栗縣(1,140例)、雲林縣(1,034例)、南投縣(1,021例)、嘉義縣(849例)、新竹市(792例)、宜蘭縣(723例)、花蓮縣(674例)、基隆市(535例)、嘉義市(518例)、台東縣(471例)、澎湖縣(199例)、金門縣(97例)、連江縣(12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0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1例男性、48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05例具慢性病史、6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4日至6月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9日至6月10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0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3例)、土耳其及德國(各2例)移入,另2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1日至6月1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93萬7363例確診,分別為1萬3465例境外移入、292萬384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280例死亡病例,其中4,26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360例、台北市760例、桃園市317例、台中市304例、高雄市289例、台南市198例、彰化縣161例、基隆市136例、屏東縣128例、宜蘭縣95例、雲林縣73例、花蓮縣71例、南投縣70例、新竹縣60例、台東縣56例、嘉義縣55例、苗栗縣51例、嘉義市42例、新竹市27例、金門縣7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6歲童確診後急性猛爆肝炎指數飆125倍 靠洗肝撿回一命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婦幼醫學中心最近報告一個6歲男童病例,在發病後不僅出現肺炎、腦水腫,同時還發生死亡率高達8成的猛爆性肝炎,肝炎指數超過正常值的125倍,經過緊急的「洗肝」,在加護病房搶救一周後,終於在第8天睜開眼睛,過程讓同樣確診的媽媽倍受煎熬。隨著國內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增加,腦炎與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重症病例數也跟著上升,讓家長相當擔心。台大雲林分院婦幼中心副主任蔡政憲最近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舉辦的兒童感染心冠肺炎重症研討會中,分享了這名個案,6歲男童是在5月21日開始發燒,而前一天媽媽、8歲的姐姐及3歲的妹妹都快篩陽性,但症狀並不嚴重。男童從晚間6點開始發燒,約39度,之後出現畏寒、嘔吐、眼睛上吊、用力咬舌及兩手、身體僵硬的情況,家長在晚間11時送醫,孩子已休克,相當危急,再轉送台大雲林分院,當時收縮壓為65、舒張壓30,血壓非常低,心跳則達180下,高燒到42.7度。蔡政憲表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發生重症的前驅症狀包括高燒超過41度,意識不清、昏睡、持續頭痛、嘔吐、抽搐、步態不穩等,在這名患者身上都可以看到,由於確診新冠肺炎,Ct值14相當低,住院後馬上給予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及介白素等藥物,而這名患者過去健康良好,只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並沒有長期使用藥物,當時也沒有注射疫苗。經過各項檢查,發現男童除了左下肺發炎外,還有急性腦水腫,顱內壓持續升高,同時必須仰賴呼吸器,住院第一天肝發炎指數ALT、AST就分別上升到1200、2000(正常為40以下),發生急性猛爆性肝炎,第二天兩項指數更是上升到各5000,情況非常不好,醫師緊急為他進行「洗肝」,包括血液透析及血漿置換。當時家人除了爸爸之外,都在居家照護中,媽媽雖然對孩子的狀況很著急,但卻無法到醫院探視,住院第三天父親在加護病房外以視訊方式看孩子,孩子卻突然出現癱軟、眼睛偏斜,讓爸爸被嚇到。由於肝發炎指數太高,產生高血氨的情況,醫師擔心會出現肝性腦病變,又緊急開腦置放顱內壓監測器,還好經過相關的治療,一周之後狀況逐漸穩定,第八天終於睜開眼睛,到第十天爸爸媽媽在病房外視訊探視,孩子雖然仍然插管,但已會哭著想找家人。蔡振憲表示,患者前後經過五次的血漿置換,在加護病房住了兩周後,順利轉到一般病房,後續仍需要復健。
-
2022-06-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個案+5萬643例 新增163人染疫死亡
國內新增5萬657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5萬643例本土個案及1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63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5萬643例本土病例,為2萬3945例男性、2萬6684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7,734例)、高雄市(7,250例)、新北市(5,772例)、台南市(4,846例)、桃園市(4,454例)、彰化縣(4,384例)、台北市(3,331例)、屏東縣(2,190例)、南投縣(1,300例)、新竹縣(1,211例)、苗栗縣(1,136例)、雲林縣(1,124例)、嘉義縣(1,061例)、新竹市(1,016例)、宜蘭縣(940例)、花蓮縣(664例)、基隆市(663例)、嘉義市(647例)、台東縣(579例)、澎湖縣(195例)、金門縣(117例)、連江縣(29例)。今日新增16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1例男性、72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1例具慢性病史、110例未接種3劑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日至6月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5日至6月9日。今日新增1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7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自美國(1例)移入,另1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0日至6月1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89萬2263例確診,分別為1萬3436例境外移入、287萬877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171例死亡病例,其中4,15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345例、台北市747例、桃園市312例、台中市283例、高雄市282例、台南市186例、彰化縣155例、基隆市135例、屏東縣121例、宜蘭縣93例、花蓮縣70例、雲林縣67例、南投縣67例、新竹縣60例、台東縣54例、苗栗縣51例、嘉義縣50例、嘉義市40例、新竹市26例、金門縣7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2 養生.人生智慧
面對人口快速老化:梁賡義與許志成分享銀色幸福心法,傳授高齡幸福感3撇步
三、四、五、七時代即將來臨!台灣人口正在以破世界金氏紀錄的速度老化,從國發會的人口推估來預視未來畫面,將會是每三個小孩要撫養一個老人,四成老人家們沒有兒女,五成沒有孫兒輩,七成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事實上,橘世代的能力、經驗與智慧,都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資產,如何迎向樂齡生活成為當代必修課。推動成立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的梁賡義與許志成,分享他們的銀色幸福心法。梁賡義是國家衛生研究院長,今年70歲了,年輕時,在美國取得統計學碩博士學位,更在1986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時與同事Scott Zeger設計了廣義估計公式,可以用於精神分裂和糖尿病研究。後來,在前國衛院長吳成文的力邀下,放棄在美優渥的待遇,梁賡義懷著對台灣土地的感情,回台奉獻所能。在疫情中,梁賡義除了國衛院繁忙的公務,同時也承擔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默默地在幕後奔忙,除了擅長的疫情走向推估、疫苗採購國際談判,還積極籌備國內的疫苗二廠籌建。珍惜與家人互動 維持三代感情溫度但是,談起種種顯赫的學經歷,都不若梁賡義談起在美的孫兒們時的眉飛色舞。梁賡義說,這幾年,沒辦法像過去那樣,每年飛到美國探望孫子們,心裡總有點失落。「小孩的成長是不等人的,我們盡可能每周跟孩子們用視訊打招呼、聊天。」他說,他盡量使用中文視訊,不僅維持三代的感情溫度,也讓孫兒們保持對中文的興趣。除了盼望著疫情能慢慢舒緩之外,鶼鰈情深的梁賡義夫妻也在上月飛往紐約參加二兒子的婚禮,給予新人祝福後返台,「我們想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去參加,是一個見證、也表達我們的祝福。」疫情中出門探訪親友的機會少了,許多老人家難免感到孤寂,梁賡義說,「讓人感覺到你關心他們,你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關心,不是一定要整天在旁邊,互相關心、互相支持才是最重要的。」社會參與自我實現 提升幸福感「維持社會連結」聽起來是很學術的字眼,卻正巧也是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的樂齡心法。平日得台北、桃園、新竹、雲林四點移動,分別進行家庭生活、當醫生、做研究、成立高齡中心,許志成雖然還不是「法定老人」,但他已在規畫未來的銀髮生活,每個月都與大學畢業的同班同學們,相約爬山、騎單車。同學中有人酷愛攝影,就擔負起攝影師工作;還有同學退休後迷戀上木工,常常在社群軟體分享木工作品,享受同學們的讚嘆聲。許志成說,增加社會連結,幸福感確實會提升,老年生活也會更有趣、精彩。許志成說,「幸福感」一詞,其實很抽象,和我們平時說的「快樂」不盡相同,它包含了正向樂觀的情緒、全心投入的生活,以及有意義的生命等等成分,也就是「正向情緒」、「生活滿意度」、「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影響正向情緒的因素有個人、家庭、人際、社會等四個層面。時時問候 助年長者走出情緒低谷許志成指出,由健保資料庫來看,約百分之四的長輩因憂鬱症就診,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從過去所做的訪談及研究顯示,100位憂鬱長輩中,真正尋求醫療協助者不到三成,其中只有一成接受完整的憂鬱症治療。許志成表示,高齡憂鬱的原因盤根錯節,台灣長輩的憂鬱情況很嚴重,有些獨居老人生活單調、無趣,導致長者的自殺率常占各年齡層榜首,尤其疫情對長輩的社交生活造成重大衝擊,更是雪上加霜。在疫情中,人人都被隔離成了孤島,要如何溫熱彼此情感呢?許志成建議,現在就拿起電話,撥電話給自己的孩子,撥電話給父母親,簡單頻繁的問候一聲,吃飽了沒?下雨天走路要小心?家裡的貓餵了嗎?天氣變了,有沒有穿暖?不為了特定目的的招呼,時時的問候,彼此心情自然就會開朗。不要斷崖式退休 放鬆或忙碌找平衡因為年底即將卸去國衛院長一職,梁賡義一位亦師亦友的好友特別跟他分享自身的故事。這位朋友現已80多歲,他的父親一直忙於工作,在退休後,整個人因急速放鬆,變成生活沒有重心,結果沒多久就過世了。所以當這位朋友要退休時,便反其道而行,把自己弄得忙碌不已,四處教學,未料卻突然中風,令人覺得非常可惜。梁賡義建議,不要斷崖式的退休,要從中間去尋求平衡。不要讓自己突然一下子放鬆,也不要過於忙碌。「我已經是隨心所欲的年齡,但依舊相信自己可以持續貢獻社會。」高齡幸福感三撇步1.維持生活滿意度與家庭和樂不要過分追求財富與名利,常懷感恩,謹守本分,知足常樂。心靈上的富足遠比物質上的富足重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就算生活忙碌仍要維持良好的互動與溝通,互相陪伴、樂於分享。2.保持學習熱忱與自我肯定人生就是不斷地學習,邁入高齡也不例外。常懷求知的渴望,並對未知的事物維持高度的興趣,不停地獲取知識、充實自我,進而滿足自身的成就感,達到自我肯定。3.人際關係與社會參與現代社會是由複雜而綿密的人際關係所組成,維繫人與人之間的友善相處,不光是要重視親友、鄰居這類關係,也應多參與社群團體或志工性質的活動,充實心靈的富足。另外,多與年輕朋友接觸共事,傾聽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也能讓我們的心境永保年輕與活力。
-
2022-06-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死亡再創新高!本土+6萬8311 死亡+213 僅台中破萬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6834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萬8311例本土個案及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3例死亡、創新高。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天新確診68311人,比先前一天降低一些,境外新增36例,死亡個案跟昨天差不多,為213人。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8,311例本土病例,為31,939例男性、36,332例女性、4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10,032例)、高雄市(9,864例)、新北市(8,858例)、台南市(6,291例)、桃園市(6,081例)、彰化縣(5,088例)、台北市(4,891例)、屏東縣(2,989例)、新竹縣(1,748例)、雲林縣(1,597例)、南投縣(1,530例)、苗栗縣(1,509例)、新竹市(1,272例)、嘉義縣(1,266例)、宜蘭縣(1,259例)、花蓮縣(1,063例)、基隆市(965例)、台東縣(806例)、嘉義市(753例)、澎湖縣(230例)、金門縣(198例)、連江縣(21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1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0例男性、93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97例具慢性病史、135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8日至6月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6月8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3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9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斯洛伐克(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泰國(各1例)移入,另2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5日至6月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2,074,37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309,106例排除),其中2,762,080例確診,分別為13,357例境外移入、2,748,66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3,79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3,78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286例、台北市718例、桃園市259例、台中市250例、高雄市231例、台南市164例、彰化縣138例、基隆市131例、屏東縣106例、宜蘭縣85例、花蓮縣68例、雲林縣61例、南投縣57例、台東縣51例、新竹縣41例、嘉義縣及苗栗縣各37例、嘉義市35例、新竹市16例、金門縣7例、澎湖縣4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7萬2921確診 575中重症、211死亡雙創新高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仍在高原期,國內今天新增7萬2921本土個案、46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個案中重症新增575例、死亡211例,均創新高。疫情仍呈現中南部升溫趨勢,個案分布前三名為高雄市1萬0822例、台中市1萬0570例、新北市1萬0201例。今日新增之7萬2921例本土病例,為3萬4527例男性、3萬8358例女性、3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高雄市(10,822例)、台中市(10,570例)、新北市(10,201例)、台南市(6,355例)、桃園市(6,298例)、彰化縣(5,266例)、台北市(5,129例)、屏東縣(3,130例)、新竹縣(1,783例)、雲林縣(1,717例)、苗栗縣(1,712例)、新竹市(1,525例)、南投縣(1,480例)、嘉義縣(1,405例)、宜蘭縣(1,285例)、花蓮縣(1,127例)、基隆市(983例)、嘉義市(937例)、台東縣(792例)、澎湖縣(250例)、金門縣(149例)、連江縣(5例)。今日新增21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6例男性、8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97例具慢性病史、83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日至6月6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6日至6月7日。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2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歲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越南(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法國(各1例)移入,另3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69萬3787例確診,分別為1萬3321例境外移入、268萬041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3584例死亡病例,其中3,56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262例、台北市708例、台中市239例、高雄市207例、桃園市204例、台南市148例、基隆市及彰化縣各125例、屏東縣99例、宜蘭縣82例、花蓮縣67例、雲林縣57例、南投縣52例、台東縣49例、嘉義市34例、新竹縣32例、嘉義縣31例、苗栗縣28例、新竹市10例、金門縣7例、澎湖縣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這年齡層染疫率最高!學者解析疫情下坡不能再算致死率
台灣新冠本土疫情逐漸度過高峰,平均感染率達10.5%,但各年齡層不一。根據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今公布之資料,25到29歲染疫率達15%最高,青壯年或兒童染疫率幾乎都高於全國平均,年長者染疫率則低於全國平均。陳秀熙表示,通常是青中壯年較快達成適應,率先為整體社會帶來保護,長者、兒童、共病患者需要較多時間;當大家都達到適應高峰,整體感染就會往下降。xf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隨著疫苗接種率和自然感染率的增加,不同年齡層都會逐漸擁有愈來愈高的防疫適應力。青中壯年較快達成適應,長者、兒童、共病患者則需要比較多時間,當大家都達到適應高峰,整體感染就會往下降。陳秀熙指出,可以看到6月5日以前,感染率最高的年齡層是25到29歲(15%),其次為30到34歲、1到4歲、5到9歲(各占14%),再來是20到24歲及35到39歲(各占13%),再者是40到44歲(12%)、10到14歲及15到19歲(各占11%),這些年齡層感染率都已高於全國平均10.5%。低於全國平均的年齡層包括1歲以下和45到49歲(各占10%),至於50到59歲只有8%,60到69歲只有7%,70歲以上只有6%。陳秀熙表示,年輕人染疫率率先提高,成為整個社會的保護,也能保護到年長者。目前年長者感染率大約是6到7%,可能還會往上,必須繼續觀察。另需注意不同縣市長者達成適應的速度不一,各地醫療量能都能妥善適應,預期在6月之後中重症和死亡也會下降。台大公衛學者張維容分析,目前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所有年齡別的感染率都已呈現鐘型曲線,過了高峰,正在下降,包括七十歲以上長者。至於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較年輕族群感染率已於五月達到高峰,其他年齡層的感染率僅走到半個鐘型曲線,可能才剛過高峰,或仍在持續進展。為何高峰已過,致死率還沒有看到明顯下降?陳秀熙表示,流行高峰過後繼續使用原本的致死率計算方式,會產生謬誤。因高峰後,作為分母的個案通報數會下降,分子死亡人數卻還在累積,結果就是致死率高漲。英國、加拿大、丹麥都有此現象,英國4月出現千分之15這麼高的致死率,但實情並非如此,這就是分母變小導致的謬誤。陳秀熙表示,各國流病學家已不建議流行高峰後繼續使用以確診個案為分母的致死率,建議要用達到疫情高峰後2個禮拜內的累積死亡率,才能有比較公允的跨國比較。若以高峰後累積死亡率來看,陳秀熙指出,台灣截至6月5日是10萬分之10,低於全球平均10萬分之20,是前5名,只有目前看到紐西蘭、日本、澳洲、新加坡比台灣還低。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表示,Omcron傳播速度遠高於之前的變異株,因此感染速度也是分析疫情的重要因素。若依照不同感染速度,將各國分3類,不到40天就達10%人口感染的國家中,紐西蘭表現最佳,在極快傳播下仍維持超低的累積死亡率。台灣算是傳播速度中等,大約40到60天達到10%人口感染,累積死亡率10萬分之9,也算是傳播速度中等國家中的優等生。
-
2022-06-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萬195例 確診死亡159人創新高 台中超越新北高雄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原期,今天新增8萬195例本土個案、28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個案則再創新高,新增159例。其中破萬縣市分別為台中市1萬1587例、新北市1萬1443例、高雄市1萬1048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死亡人數較多,但因死亡本來就是比較落後的指標,會持續觀察變化。今日新增8萬195例本土病例,為3萬7611例男性、4萬2550例女性、3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11,587例)、新北市(11,443例)、高雄市(11,048例)、桃園市(8,039例)、台南市(7,054例)、彰化縣(5,582例)、台北市(5,531例)、屏東縣(3,236例)、新竹縣(2,293例)、新竹市(1,806例)、雲林縣(1,778例)、南投縣(1,705例)、苗栗縣(1,687例)、宜蘭縣(1,420例)、嘉義縣(1,367例)、花蓮縣(1,223例)、基隆市(1,115例)、台東縣(933例)、嘉義市(878例)、澎湖縣(314例)、金門縣(99例)、連江縣(57例)。今日新增15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5例男性、5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7例具慢性病史、7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30日至6月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5日至6月5日。今日新增2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4例)、韓國及泰國(各1例),另2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9日至6月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62萬941例確診,分別為1萬3274例境外移入、260萬761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3373例死亡病例,其中3,35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199例、台北市685例、台中市223例、桃園市186例、高雄市180例、台南市136例、基隆市119例、彰化縣113例、屏東縣93例、宜蘭縣78例、花蓮縣65例、雲林縣54例、台東縣47例、南投縣45例、嘉義市32例、新竹縣31例、嘉義縣29例、苗栗縣26例、新竹市9例、金門縣7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8.2萬 高雄、台中躍升一、二名
端午連假過後,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又大增。今天新增8萬2973本土病例、54例境外移入;新增死亡124例。其中,中南部病例數大增,破萬縣市包括高雄市1萬2572例、台中市1萬2498例、新北市1萬1504例。 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病例增加主要是因為假期結束的關係。今日新增8萬2973例本土病例,為3萬9854例男性、4萬3090例女性、2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高雄市(12,572例)、台中市(12,498例)、新北市(11,504例)、台南市(7,487例)、桃園市(6,630例)、台北市(5,824例)、彰化縣(5,784例)、屏東縣(3,459例)、苗栗縣(1,983例)、南投縣(1,905例)、雲林縣(1,892例)、新竹縣(1,753例)、宜蘭縣(1,579例)、嘉義縣(1,557例)、新竹市(1,493例)、花蓮縣(1,427例)、基隆市(1,156例)、嘉義市(1,097例)、台東縣(859例)、澎湖縣(307例)、金門縣(200例)、連江縣(7例)。今日新增12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7例男性、5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6例具慢性病史、4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8日至6月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6日至6月5日,。今日新增5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9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5例)、英國(3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各1例)移入,另4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5日至6月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54萬871例確診,分別為1萬3246例境外移入、252萬757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3214例死亡病例,其中319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156例、台北市662例、台中市208例、桃園市175例、高雄市171例、基隆市114例、台南市122例、彰化縣108例、屏東縣84例、宜蘭縣73例、花蓮縣65例、雲林縣51例、台東縣45例、南投縣43例、新竹縣29例、嘉義市30例、嘉義縣26例、苗栗縣23例、新竹市8例、金門縣5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數減、死仍逾百 感染率破10%疫情向下
新冠肺炎本土新增病例昨降至五萬二九九二例,二四三例中重症、一五一例死亡,疫情兩年半,本土死亡案例突破三千大關,累積三○七五例。在昨天死亡個案中,一名十五歲國生男生確診後,居家照護期間並無不適,返校上課第一天突然昏倒,送醫時已無呼吸心跳,為國內首例青少年死亡個案。近日確診人數明顯下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北區(雙北、基隆、宜蘭、金馬)、北區(桃、竹、苗)等疫情明顯下降,這兩區居住人口母數較大,染疫人數明顯降低,所以整體看來也有往下降趨勢,但以七天移動的平均病例數來看,較能清楚看到疫情趨勢;全國累計感染百分比超過百分之十,有往下的感覺。南部上升 盤整醫療量能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個案分布前六名為新北七七○三例、高雄七五○六例、台中七○三七例、桃園五一六二例、台南四四二六例、台北三七六五例。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在擴大防疫會議中指出,國內的疫情尚在高原期,雖然北部感染的人數趨緩,但是南部略有上升趨勢,請指揮中心妥適盤整南部醫療量能,以備不時之需。據統計,指揮中心要求南區完成專責病房加開兩百床,其中台南加開一百床;南區從一四四四床增加到一五一八床,空床率從百分之廿八點五上升至廿九點五,但仍低於三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首例青少年死亡個案十五歲男學生無慢性病,身體健康,曾接種一劑疫苗,五月廿日發燒,廿二日PCR採檢陽性,確診後居家照護至廿九日;五月卅日回到學校上課,不料突然昏倒,送醫已無呼吸心跳,急救無效。司法相驗死因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肺水腫及心因性休克併新冠病毒感染。羅一鈞表示,目前十三至十八歲青少年重症個案兩例,另一例重症個案為四月廿七日公布的十五歲少女,出現肺炎症狀,已於五月中旬解隔。首例多發系統發炎症候群昨天再增加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八個月大女嬰,患有先天泌尿系統疾病,至醫院手術前採檢陽性,收治加護病房,出現心跳、血壓、氧氣濃度下降,因細菌及新冠病毒感染併敗血症,六月二日死亡。目前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累積卅六例,敗血症增至三例,其中十六人死亡。另外,台大醫院收治國內首例「多發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病童,十歲男童染疫後兩天痊癒,一個月後突然高燒病情惡化住進加護病房,醫師預估未來一、兩周全台可能出現廿多例,提醒家長應提高警覺。兒童第二劑擬縮短為八周指揮中心統計,目前五至十一歲人口第一劑疫苗接種率達百分之六十點五,已屬超高比率,歐美僅約三成;在扣除確診人數後的社區涵蓋率達百分之七十四點二,分析各縣市社區涵蓋率,屏東縣最高,已達百分之九十一點七,雲林縣百分之九十點二次之,北部社區涵蓋率稍微差一點。何時兒童可接種第二劑疫苗?陳時中表示,考慮將間隔從十二周縮短到八周,不過仍要等月底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