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陳時中
共找到
4644
筆 文章
-
-
2022-05-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昨衝8.5萬例…長者超額死亡 疫情往南
國內本土個案昨天暴衝至八萬五三一○例,創下新高紀錄,另增一八三例中重症個案、四十一人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病例比前天增加近三成,但八萬五千例尚未到達頂端,將再持續發展一陣子。指揮中心統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累計確診人數已近百萬,達九十八萬一一四一例,一萬二三四五例境外移入個案、九十六萬八七四二例本土病例。整體疫情還在上升階段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染疫人數暴增,主要為總檢測數增加,北部開設很多大型採檢站,前天檢測量達到新高,共計十一萬二九一六件,且持續增加,陽性率為百分之六十六點七。昨新增八萬五千多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上以新北市最多,達二萬七二三○例,其次為台北市一萬二○六九例、桃園市九六五八例、高雄市六八○五例、台中市六七七○例、台南市四一三○例。羅一鈞強調,中南部疫情上升中,整體疫情還在上升階段,未來一周將達到高峰。疫情是否往南走?北部緩降、中南部緩升,之後出現黃金交叉?陳時中表示,台灣就是一日生活圈,全國都可能有染疫情況,也不能說疫情往南走,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重症死亡率七成九偏高昨新增一八三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一五三人、重症卅人,且四十一人死亡。本波本土疫情迄今共四○九例重症病例,其中三二三人死亡,粗估重症死亡率約七成九,比率偏高,前疾管局長施文儀表示,應與醫療負荷量達到極限、投藥太慢等因素有關。學者研究也發現,自今年四月底到五月中旬,國內七十歲以上長者死亡率,較前五年同期平均值高出逾一倍,凸顯醫療量能不足可能帶來「超額死亡」;國外疫情進入高峰期時,連七十歲以下也可能出現超額死亡,政府應引以為鑑。確診火化大於公布數字北市議員質疑,五月一日至十六日指揮中心公布全台確診死亡二三二例,但光雙北地區確診火化就達三四七例,質疑指揮中心選擇性公布染疫死亡人數,涉及「蓋牌」。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對確診到死亡,有一定共同程序,由一組、兩組到三組人共同判定,非常嚴謹,「不是任何人,像我,說他不要死就不會死,說少報幾個就少報」。
-
2022-05-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書關懷包為何大遲到?陳時中:填對手機是個人責任
新北市府昨將居家隔離通知書和關懷包的延遲,歸因於中央的自主疫調回報系統延遲。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今請來這兩天與新北隔空交火的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再次強調「手機正確」是流程最重要的部分。不過,還是有許多民眾反映,就算填對手機,還是解隔離後才收到這些東西。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昨說,現在最大的民怨,就是居家隔離通知書延遲取得,要解隔離後才收到關懷包。王必勝今表示,民眾,到社區採檢站或醫療院所時,提醒民眾要填寫最正確手機號碼,請醫療院所協助確認手機正確,因為跟未來陽性收簡訊有很大關係,請民眾自己主動確認,也請社篩站醫療人員確認。「我們自己的資訊系統是資訊組還有唐鳳政委協助,問題都得到改善,」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但過去高達4到5成電話號碼不對,這樣前面做的都白費,平台再好也沒用。希望採檢站報工作人員花點時間核對電話,核對時也請民眾要有耐心,把電話講對,「花十秒鐘做好,以後事情就會很順暢。」陳時中也再次提醒,自主疫調回報系統填寫後,萬一需要修改,只有一次機會,而且必須在初次填報24小時內。如果超過24小時或要一直修改,就無法在原連結改,必須經由衛生單位。他強調「個人責任也要盡」,如此能讓整體效率變高、社會人心變穩定、疫情控制變好。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死亡對不攏疑「蓋牌」陳時中:不是我說不要死就不會死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今新增死亡個案41例。不過因火化人數與死亡數對不攏,指揮中心公布的死亡人數遭質疑。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殯葬處對死亡的一些定義依殯葬處規定辦理,指揮中心對確診到死亡,有一定共同程序,「不是任何人,像我,說他不要死就不會死,說少報幾個就少報」,沒有蓋牌問題。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和市議員擬參選人林杏兒上午開記者會指出,5月1日至5月16日中央公布全台確診死亡是232例,但光是雙北確診火化就已經達347例,質疑指揮中心選擇性公布染疫死亡人數「蓋牌」。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對確診到死亡,是一組、兩組到三組人共同判定,有一定共同程序。指揮中心的判定都是非常嚴謹,台灣對新冠死亡判定在各國間算是比較寬鬆的,很多儘管不是第一個死亡診斷原因,也把它列到個案中。陳時中說,國內判定新冠肺炎死亡的時間也拉比較長,任何可以牽上關係的都算到裡面,除非非常明確不是新冠肺炎的理由,才會被排除掉,這都是一組一組人員在做,不是一個人就能夠決定這樣的事。
-
2022-05-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篩陽長者到醫院確診眉角多!陳時中提醒:美食街不能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開放65歲以上長者以家用快篩陽性作為確診依據,指揮官陳時中今提醒,建議優先選擇視訊診療,如果需要去醫療院所防疫門診,應將快篩陽性檢體裝進夾鏈袋上,不能用手帕或衛生紙包,交通上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到院報到時主動告知快篩陽性、遵守防疫動線、避免交談,也不能去非就醫區域,例如美食街。陳時中表示,快篩陽性上面有唾液,可能是汙染物,不能用手帕或衛生紙包著,若造成汙染,對大家危險很高。如果要去醫院,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建議自行開車、騎車,或由家人接送,全程都要把口罩戴好。到醫院或採檢站時,報到時應主動說明自己是快篩陽性,不能跑去美食街吃東西,希望大家盡到保護社區的責任。指揮中心建議,65歲(含)以上且非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陽性,須由醫事人員評估及確認時,建議優先透過遠距/視訊診療由醫師協助評估確認。指揮中心也提醒醫療院所,應妥善規畫民眾就醫及採檢動線,如設置防疫門診、採檢專區、或利用事前預約、線上查詢看診進度等方式,規劃減少就醫及採檢民眾與其他病人近距離接觸及候診時間之配套措施。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滾動修正相關應變策略,確保醫療量能充足以因應疫情。
-
2022-05-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羅一鈞:疫情仍在上升、未來一周達高峰
國內今天本土病例暴衝到8.5萬,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總檢測數增加,一方面是北部開設很多大型採檢站,另一部分中南部疫情上升中,但並未觀察到陽性率攀升的狀況;但疫情還在上升階段,須注意未來一周達到高峰。有網紅醫師指出,疫情北部緩降、中南部緩升,之後會出現黃金交叉。不過羅一鈞表示,北部、中南部的疫情都有增加,六都部分疫情都還在上升階段。前天採檢量達新高,總計11萬2975件。採檢一直持續增加,但是陽性率維持66.7%,與先前差不多。針對疫情南下,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台灣就是一日生活圈,染疫情況差不多,沒有黃金交叉。而今天確診8.5萬還沒到達最後頂端,疫情會持續發展一陣子。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直播/本土確診直衝8.5萬 陳時中:新增將近三成
新冠肺炎疫情海嘯來襲,國內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本土個案直衝8萬5310例,創新高。確診個案新增183例中重症,41例死亡個案;另有46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病例今天增加比較多,增加將近三成。新增之8萬5310例本土病例,為4萬1073例男性、4萬4211例女性、2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7230例)、台北市(12069例)、桃園市(9658例)、高雄市(6805例)、台中市(6770例)、台南市(4130例)、基隆市(2428例)、新竹縣(2301例)、屏東縣(2105例)、彰化縣(2035例)、宜蘭縣(1936例)、花蓮縣(1611例)、新竹市(1287例)、苗栗縣(1134例)、雲林縣(927例)、南投縣(705例)、台東縣(699例)、嘉義縣(646例)、嘉義市(464例)、澎湖縣(201例)、金門縣(160例)、連江縣(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日新增4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5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0例具慢性病史、20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19日至5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15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9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1例、調查中45例,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29日至5月1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8萬1141例確診,分別為1萬2345例境外移入、96萬874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176例死亡病例,其中116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64例、台北市392例、基隆市59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21例、台中市19例、新竹縣14例、花蓮縣9例、宜蘭縣8例、高雄市7例、雲林縣及屏東縣各6例、台東縣及台南市各5例、苗栗縣3例、南投縣及嘉義縣各2例,新竹市、嘉義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防疫保單之亂民眾搶驗PCR 陳時中:基層執行面弄到很亂
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自危,許多民眾搶買防疫保單,更為領保險金湧入醫院急診排隊PCR篩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雖然防疫政策不受到干擾,但第一線基層執行面上被「弄到很亂」。立委蔡壁如今天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指出,防疫保單之亂是否影響防疫政策?陳時中備詢表示,防疫政策不受到干擾,保單權益是根據合約來的,合約怎麼定就怎麼理賠,「我們這邊該有的證明不會少,要有的證明該開的,絕對不會少」。他拜託民眾不要在急著這時候要求診斷書,「現在弄得太急,人太多了,衛生單位會怕、會受不了」。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美國列台灣為疫情高風險國家 陳時中:近來確診人數多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美國現在把台灣視為高風險國家。衛福部長陳時中說,一個國家疫情風險高低,這是依確診人數占百萬人口的比例進行分級,國內近來確診人數多,當然風險等級會升高。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前受訪。有專家認為,國內口服抗病毒藥物儲備量應有120萬人份,指揮中心會再加購嗎?陳時中說,未雨綢繆準備藥物很重要,但還是要看使用量,日前也公布各國藥物備用及使用情形,國內藥物購買量已達總人口的3.5%也不算低,但視感染人數及用藥人數會機動性調整。指揮中心針對65歲以上長者,從今天開始,只要是快篩陽性者可以直接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而高雄市已提早準備,但雙北卻準備不及,這是因為指揮中心有先通知高雄嗎?陳時中表示,上周經專家會議討論後,本周日再與地方政府舉行會議,相關方向就已經定了,其中有三大議題,而各縣市首長對65歲以上長者只要是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可視為PCR陽性,可以直接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這項共識度最高,其餘一般民眾快篩陽視同確診,這一點中央認為還是要先有一些認定程序,以及「0+7」的細節是自主防疫或自主健康管理,這兩點於那時共識度不高。昨日傳出醫院內的護理人員未經篩檢就到第一線照顧患者,護理師公會認為,這是因為醫院怕護理人員確診隔離,且醫護人力不足但中央卻未處理,指揮中心如何看?陳時中說,護理人員或醫療人員培養速度不快,現在面對疫情,人力使用的彈性會大一點,對於退休、無工作的護理人員或醫療人員回到職場服務,可以不需要執業登記,希望增加人力,但人力本來就很緊繃增加也是有限。陳時中說,醫院在管理上,針對護理人員或醫療人員仍有進行健康監測,以及周期性採檢,因此對醫護人員的健康都是十分關心。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衛福部喊「最後一戰」然後呢?令急診醫護心碎的三件事
衛生福利部次長石崇良5月9日曾於立院表示,疫情高峰會落在五月下旬,低推估可能高達單日確診10萬人,高推估可能高達20萬人,必須視同「最後一戰」全面備戰。包括要求各層級醫院部都要能原地收治確診,也要根據目前疫情及病毒特性重新調整醫院感控SOP,讓各層級醫院全面參與收治成為可行。至今10天過去了,上述備戰行動仍空空如也。多名北部醫學中心急診醫護人員向本報投訴,歸納出三大問題。首先,急診面臨嚴重人力缺口,已有觀察區病人失去心跳才被發現的情況,令醫護身心受創。再者,愈來愈多高齡或臥床病人因其他重症入院才發現確診,開刀等後續處置,也會因感控流程繁複而得花上四、五倍時間,難以分秒必爭搶救,術後也會因住在非專科性質的專責病房,照護品質大打折扣。最後也最心酸的是,當全民追求正常生活,醫護卻已快想不起正常生活的滋味。護病比1:18,病人失去心跳才發現急診專科護理師L觀察,最近兩個禮拜以來,長期臥床的確診長者明顯增多趨勢,不少是在家臥床,也有許多來自長照機構,榮民之家、呼吸照護中心,這代表重症醫療需求量只會更大,但急診醫師、護理師、護佐、清潔人員、救護車全部都因為有確診而人力不足,工作卻比平常更多。L說,急診空間不像專責病房有良好隔間,護理師必須和確診者近距離相處8小時,而且整個急診是共用空調,醫護都會擔心氣膠傳染。最近確診觀察區等病人,已經多到滿出來,為了不把病人放到車道上,現在連普通觀察區,都已經改成確診觀察區。「把急診科護理師調去採檢,叫骨科護理師來內科急救區支援,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北部醫學中心急診護理師S表示,急診每區都需要一定人力,但現在班表一排,有些區沒人就是沒人,如果連支援都沒,還是要硬吃下來。S表示,有天大夜班,一個護理師要照顧18個觀察區的病人,因為大夜班護佐也確診,護理師還要每兩個小時去幫其中5個病人翻身、換尿布,等於一個人當三個人用。到早上8點多,測量生命徵象時才發現有個伯伯已經心跳停止了,當班護理師大受打擊,心情非常低落。重症病人確診,感控耽誤搶救時效、照護品質大打折扣急診總醫師C表示,現在約500床要作為專責病床,目前收了200多人,看似佔床率不高,但卻沒有相對應的護理人力,所以空床是「看得到、用不到」,確診者轉院一床難求,急性床變少也會增加急診滯留率。急診觀察區各種感染、腸胃道問題、疑似中風,都很難在第一天就收住院,滯留過夜比率高,待床時就要直接治療,更麻煩的是,這些等病人也有愈來愈多會「順便確診」。「病人因為其他有生命危險的問題來到急診,可能急須開刀或做心導管等,萬一剛好發現他確診,對於醫院來講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C說,負壓開刀房只有一間,要事先聯絡感控,醫護人員要全副武裝,整個手術流程可能多花兩、三倍時間。晚幾分鐘開刀、通血管,對病人來說,結果可能就是死亡率上升、預後變差,現在只能不斷演練、不斷檢討流程。「看似標準的治療流程,都會因為新冠確診而改變。」C舉例說,當確診者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無法接受常規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發生急性梗塞性腦中風卻無法執行經動脈取栓手術、孕婦若需要生產也無法施行無痛麻醉。此外,這些患者的術後照護,也因住在非專科性質的新冠肺炎專責病房,照護品質大打折扣。部長倡全民正常生活,醫護正常吃飯都不行工作已經夠辛苦了,醫院護理部還要發明一些口號「張口危險、吃飯不講話、講話要戴罩、下班不群聚、確診不會來。」C表示,「偉大的陳時中部長」提倡正常生活,一般民眾都可以正常聚餐、吃飯、正常生活,反觀醫護人員,不僅從疫情之初就被禁止出國,現在連平常生活的一些小確幸、抒發壓力的管道都被限制。「想到這,不知道還有沒有人願意讓小孩子成為醫護人員呢?」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重症、死亡升 住院今起只收治3大類確診者
昨新增六萬五七九四例本土病例、六十一例中重症(中症廿二人、重症卅九人),另有卅八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原則,今天起,醫院僅收治中重症、未滿三個月發燒嬰兒,以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等三大類確診者。連續六天 單日六萬例確診國內連續六天維持單日六萬多例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判定是否已達疫情巔峰恐太樂觀,還要觀察幾天才比較清楚。CNN報導,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十六日在最新的旅遊警示中,將台灣、安地卡及巴布達、賴索托、南非提升至第三級的「高風險國家」名單。CDC本月初將台灣從第一級「低風險」調升至第二級「中度風險」,這次升級為風險最高的第三級。輕重症分流 回歸專業判定指揮中心統計,從今年一月迄昨,累積八十六萬九○六七名本土個案,絕大部分為輕症,中症人數為一二八六人,占百分之○點一六、重症及死亡合計三六八人,昨天首度達到百分之○點○五。為此,陳時中宣布,即日起調整輕重症分流原則,取消原本剛性的年齡限制,讓醫療回到專業判定,住院資源以照顧中重症為主。至於原先列為高風險對象的八十歲以上長者、懷孕大於卅六周孕婦等六大族群,則改為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陳時中表示,針對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的高風險族群,如懷孕卅六周以上孕婦、出生三至十二個月且高燒超過卅九度的幼兒,設置緊急後送就醫綠色通道,提供緊急生產及兒童等就醫需求。逾六十五歲 重症風險最高此外,自今天起,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如快篩陽性就視同確診,可以透過藥品綠色通道申請口服抗病毒藥物,藉此降低八成的重症機率。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表示,在重症高風險族群中,以逾六十五歲者的風險最高,恐超過十倍以上,務必趕在發病後的五天內投藥,才能降低重症及死亡機率。理賠亂象 蘇指依法就得賠「○加七」新制昨上路,再掀防疫理賠新亂象,多位綠營立委出面砲轟,要求金管會不能任由業者侵害保護權利。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晚表示,政府會嚴格要求保險業者依法、依約履行理賠責任,只要已核保、符合條件,民眾一定拿得到理賠金。昨新增本土病例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歲以上,分布地區新北市一萬八四○○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一○一八四例、台北市九七七二例、高雄市四九七九例、台中市四七七○例等。新增卅八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卅至九十多歲,以高齡長者為主,卅七人具慢性病史,總計十八人未接種疫苗。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0+7多數民眾仍霧煞煞 這家4口居隔時間都不一樣
居家隔離「○加七」新制昨上路,但多數民眾仍「霧煞煞」,地方也另有限制。有民眾怕被「貼標籤」,有人生病不敢求助、有人自主隔離。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表示,確診者同住家人非必要不得外出、居家辦公優先,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若要外出廿四小時前需快篩陰性,比中央更嚴謹。高雄林先生的家人前兩天確診,他快篩陰,且無症狀,雖然已打三劑,但防疫政策一變再變,他也搞不清楚標準,決定靠良心和自律,先居家隔離再說。屏東林姓家長兒子確診,家中其他三人快篩都沒事,但先生只打過兩劑疫苗,她有打追加劑,女兒沒接種兒童疫苗,按最新指引,全家四人居隔時間都不一樣,擔心出門會遭鄰居白眼,全家決定陪兒子居隔完再說。指揮中心放寬居隔規定,確診者同住家人只需打三劑疫苗,且快篩陰性,無須居家隔離,只要七天自主防疫,不會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新制昨天實施。指揮中心表示,確診者在填寫自主疫調回報系統時,如果未幫打了三劑的同住家人勾選「○加七」欄位,就會自動變成「三加四」居家隔離方案,家人仍會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至於曾確診的民眾,若後續同住家人確診,因三個月內重複感染可能性低,將不會再列為密切接觸者。侯友宜表示,居隔者放寬標準是將被動管理變自我防疫,新北的居隔轉型,是確診者同住家人,七天自主管理非必要不得外出,居家辦公優先,若要外出廿四小時前需快篩陰性,且外出時禁止餐廳內用及共餐、禁止參與活動聚會、全程須戴口罩,最重要的是不能搭乘大眾運輸,比中央的版本還嚴謹。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未來變成全面的○加七不敢說指日可待,但是可以預見的未來發展方向」。部分專家認為,居家隔離放寬為「○加七」,缺乏配套,恐致疫情升溫,增加第一線醫療人員負擔。對此,陳時中表示,政策要再改變的可能性不高,不管政策加嚴或放鬆,都會隨時緊盯疫情,必要時滾動式調整,但目前沒有打算修訂「○加七」政策。是否調降新冠肺炎傳染病等級,陳時中說時機還沒到。
-
2022-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51名醫護抱病返工、醫護不敢篩 陳時中:沒篩就沒確診
本土疫情嚴峻,醫療院所與機構也因工作人員染疫而產生人力缺口,護理工會團體示警,為不讓醫療崩盤,許多護理師已不願快篩,也有不少確診護理師抱病照顧確診者。對於護理師不敢快篩一事,陳時中表示,「這講法正確但沒有證實,如果沒篩就沒有確診,所以就不會有這種情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4月1日到5月1日共有51名醫療工作人員確診後被召回照顧確診者,都是長照機構工作人員,都經過衛生局及網區指揮官同意。羅一鈞表示,先前有說明過,召回機構照服員或護理師回來工作,後續將研議獎勵津貼辦法,針對提前召回工作的人員,醫院都會提供獎勵,回朔到4月1日生效。
-
2022-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〇加七」疫情恐升溫政策會走回頭路? 陳時中:沒打算
指揮中心昨宣布居家隔離「○加七」新制今天上路,有專家認為疫情恐再次升溫,外界關心是否會再改回「三加四」方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政策要再改變的可能性不高,每一次政策有新的變化,加嚴或是放鬆會隨時緊盯疫情,必要時會滾動式調整,但目前沒有打算修訂政策。至於是否會持續調降傳染病等級,走向與病毒共存方式。陳時中則表示,時機還沒到,就是一步步往前走,調降有很多法律問題,現在時間還未到。而因應「〇加七」方案,自主疫調系統今天調整,確診者同住家人如打滿三劑疫苗、快篩陰性,即可免除隔離;確診者可透過「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自行勾選同住親友是否已接種完三劑疫苗。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今天再次說明,自主疫調回報系統有新增欄位,若接種完三劑可勾選「○加七自主防疫」欄位,則不開立隔離通知書。不過有雙北民眾反應自主系統填寫時有遺漏,未在開立居隔名單必須要重填。對此,陳時中則表示,「電腦不太會騙人,很少會這樣」,會再確認。不過他也坦言,居隔證明書前一段時間確實停發一段時間,但現在資訊系統優化,可及時得到電子通知。另外,已經確診過的民眾因為三個月內重複感染的機率不高,因此若同住家人染疫原本就不會再被列為居家隔離的接觸者,並無適用「〇加七」等相關問題。
-
2022-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已賣出3500萬劑快篩 陳時中:第二輪下周開賣
第一輪快篩實名制4月底實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預計下周開始進行第二輪實名制,至於確切時機,有待這兩天盤點進貨速度和時間點。陳時中表示,今天截至中午已售出695萬0146人份快篩試劑,將近要售出3500萬劑次,全台販售家數現在仍是4947家,今天售出的量比昨天多一點,但各地區都還有剩下,中午售完的家數已經比較少。預計下周會進行第二輪家用快篩試劑,確切時機,還要看這兩天盤點進貨速度跟時間點。指揮中心統計,今日可販售家數為4947家,已售完家數為577家,今日可販售份數50萬2073人份,已售出16萬1078人份。
-
2022-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重症分流取消年齡住院限制 陳時中:回歸醫療專業判定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自今年以來已突破80萬例,中重症病例也隨之升高,重症比例今首度突破0.05%。指揮中心今天再度調整輕重症分流原則,並自即日起實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本剛性的年齡限制取消,讓醫療回到專業判定,住院資源照顧中重症為主。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以確保確定病例即時獲得醫療照護,說明如下:一、醫院:中/重症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之確診者,收治住院。二、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年齡70歲(含)以上、年齡65-69歲獨居、懷孕36週(含)以上、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出生3-12個月且高燒(>39度)、或無住院需要但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三、居家照護:年齡69歲(含)以下,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採居家照護。不符合居家照護健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如本人或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四、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綠色通道:為提供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的高風險確診者(例如懷孕36週(含)以上、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出生3-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等)之緊急就醫需求,設置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緊急後送就醫綠色通道,提供緊急生產及兒童等就醫需求,以保障病人安全。五、醫院下轉原則:經醫師評估已無住院醫療需求,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得由醫院先行安排出院;未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倘符合「COVID-19 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及應注意事項」居家照護之健康條件,則下轉返家進行居家照護至隔離期滿;若未符合居家照護之健康條件者,則下轉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確診者所需「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及提審權利告知」等行政表單,得由醫院通知衛生局補行開立。指揮中心籲請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落實執行社區確診病例輕重症分流,加速病床周轉率,以確保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將持續視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確診病例照護措施,以兼顧病人安全及醫療量能。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61 死亡個案新增38例 以高齡為主
國內今天持續新增6萬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另新增61例中重症個案,中症22人、重症39人。死亡個案38例,其中6例為先前已公布的中重症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至90多歲,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月1日至今輕症無症狀者占99.79%、中症人數為1286人,占0.16%、重症及死亡共368人,占0.05%。羅一鈞表示,38例死亡個案中,有37例具慢性病史,一人沒慢性病但未接種疫苗,總計18人沒打過疫苗。年齡以高齡障者為主,最高90多歲,17人超過80歲。年紀較輕的兩位30多歲女性,本身都有癌症病史,未接種疫苗,因染疫合併呼吸衰竭,或癌症關係,不幸過世。另又一例40多歲男性具糖尿病、高血壓病史,染疫合併心肺衰竭過世。羅一鈞表示,整體來說死亡個案數成長狀況持平,重症跟死亡每天還是有增加,主要以沒打疫苗或只有一劑疫苗高齡長者為主。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入境排成人龍 民眾投訴:防疫政策十分落後
指揮中心近日大幅修正國內居家隔離者防疫規定,今起改為「0+7」,但對於境外移入的居家檢疫,依舊不願放寬規定。近日有民眾反映,台灣入境程序,相較過去行政效率更低,從等檢疫人員、等PCR結果、等防疫計程車竟花了5小時,讓人活活挨餓,認為中央應盡速改善。民眾C先生指出,5月15日從新加坡入境台灣,約莫6點出抵達台灣,同班機約50多人,被告知要原地等採檢人員,後續來了幾個班機,過了近1小時後才進行採檢。C先生說,後續被告知要等PCR結果,又等了1.5小時,才開放讓人領取行李,接著再被要求排隊等防疫計程車,現場目視超過700人,再花1小時等車,從下機到真正抵達飯店竟花了5小時,相較新加坡入境後,下飛機到離開機場僅30分鐘,台灣入境防疫政策依舊十分落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說,現階段國內逐步與病毒共存,17日起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已完成3劑疫苗接種,可免除居家隔離,改進行7天自主防疫。對於從國外入境的居家檢疫,指揮中心自5月9日起採取「7+7」即入境居家檢疫天數7天,第8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後續不願再更動。陳時中昨說,現在本土案例仍多,擔憂邊境再鬆綁會加重醫療壓力,因此居家檢疫是否比照居家隔離0+7,相關討論還需再等等。指揮中心統計過去5天境外移入陽性率,5月10日入境16航班、陽性率1.92%;5月11日入境26航班、陽性率2.93%;5月12日入境22航班、陽性率2.47%;5月13日入境23航班、陽性率5.01%;5月14日入境19航班、陽性率2.03%;5月15日入境22航班、陽性率2.10%。國內本土陽性率40至50%,北部更高達60、70%。
-
2022-05-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居隔新制「0+7」今上路!診所醫:1劑都沒打的人鬆動了
居家隔離新制再鬆綁,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居隔「0+7」今上路。台中市診所醫師施勝桓觀察,除了不想隔離3天,激起民眾接種意願,比較明顯的是「一劑都沒打的族群鬆動了」,主要是近期確診死亡案例中,約有一半是沒打疫苗,「數據會說話」,診所接到詢問「打哪種疫苗好?診所有沒有提供第一劑接種?」負責文心森林公園疫苗接種站的施勝桓說明,文心森林公園接種站今天一早有民眾排隊等候領號碼牌,該站目前有提供莫德納、高端、AZ,也可以接種兒童疫苗,讓民眾隨依意願選擇,包括家長請假帶孩子來打疫苗,來打第一劑、第二劑明顯增加。施勝桓觀察,比較明顯的是「一劑都沒打的族群鬆動了」。診所有提供第一劑接種服務,近期接到很多還沒接種疫苗的民眾詢問電話,這個族群過去是不碰、不了解疫苗相關疫題,近期因確診死亡案例增加,且約半數沒打疫苗,都紛紛打電話詢問疫苗接種表現、診所有沒有提供第一劑接種。
-
2022-05-1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過去幾年來,在衛福部長陳時中支持下,我們建置醫療資訊分享(MediCloud)平台,讓診所可看到大醫院所做各項檢查,為分級醫療打下基礎。27年前,前副總統連戰與公衛前輩們規畫單一保險人與總額預算的全民健保制度,台灣人民不分貧富均能得到妥善健康照護。健保總額分為西醫醫院、西醫基層診所、中醫及牙醫四個區塊,醫院有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三個層級。不同經營背景下,有不同利害利益考量,如何取得共識追求國家進步,是我作為政務官的必要修行。健保署須考量最佳利益平衡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期待急、重、難、罕病人能在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就醫,一般醫療則在地區醫院、診所看病。健保署的管理必須站在醫院、醫師、病人的最佳利益平衡點做考量。在現實生活中,商業模式的醫療生態,已改變傳統視病如親的醫病互動,自費給付醫療項目卻是無聲無息的充斥在各醫療行為,醫學倫理為本的臨床決策思維只能仰賴良心考量。小時候,媽媽半夜帶我去「李內科」看發高燒;幫媽媽洗碗,手腕割傷送「楊外科」,當年那種「小鎮醫生」的溫馨情感,始終難忘。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的人力、專科能力一定大為不同,各自要發揮他們的角色。最近,總統指示基層診所全力協助設置輕症/無症狀PCR篩檢站,減少醫學中心的醫療負擔,期待量能提供給重症確診病患醫療用,這也是我們落實分級醫療,扭轉台灣醫療生態的關鍵時刻。健保改革,一直是我心所繫。一路走來,或有挑戰,我也需勇敢面對批評。之前,回應媒體報導,「乾女兒」一說,子虛烏有。對方是令人尊敬的晚輩,因我的失言帶來無謂的困擾和傷害,我一直深感抱歉。也感恩部長的信任與支持,讓我在改革路上續行,做好這職務的修行功課。使用者付費可優化就醫行為50歲那年,花了3年半修畢84個學分,完成成大科法所學業,此次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憲法訴訟,我被安排以健保署機關代表做結辯,懇請大法官注意健保資料庫的公益面向,給予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改善空間。何其幸運,能有機會在15位大法官面前,論述身為健保署長面對健保資料庫議題的看法,也是生命的美麗插曲。由臨床外科醫師轉入健保署行政職務即將滿6年,追求給予台灣人民最優質健康照護,讓台灣醫療人員有快樂工作環境一直是我的工作信念。務實健保改革,唯有落實分級醫療,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是重要環節。當民眾有費用意識,也更能優化醫療決策共享的就醫行為,醫病關係醫療品質進步可期。回想當年,在成功大學提前退休來健保署工作的決心,雖然分級醫療理念落實因疫情暫緩部分負擔實施,好事多磨,然而,不忘初心,一往無前,依然是我生命的動力。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歲童染疫亡 基市:衛福部機制耗時更久
基隆兩歲男童近日轉診急救不治逝世,衛福部政次薛瑞元昨於立法院表示,基隆衛生局若有善用衛福部的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系統,就不需一家一家醫院聯繫,基隆衛生局喊冤,兒科急診醫學會也說,就算用衛福部系統仍是一家家打電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為薛瑞元緩頰說,「次長沒有要指責任何人的意思,只是說有此程序可更加善用,當天只有一名病童,用原系統也沒問題。」陳時中表示,醫事司開放系統後,因為公文剛送出,可能有些訊息還沒到,但仍必須承認,那天情況只有一個病童,沿用原來的系統也沒有問題,並無延誤情形。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說,當晚一小時就找到病床,「並沒有慢」,前晚類似案例使用新機制花了近二小時。吳澤誠表示,打電話是「雙軌」協助,一通電話問「有沒有」,有時候幾分鐘就可解決。衛生局十三日晚上約十點半得知男童轉院需求,當晚十一點廿六分就告知部基可轉往北榮,時間上沒延遲。部基原本十一點五十六分要轉院,但男童又抽搐須緊急處置,才會在十四日凌晨一點半左右出發。吳澤誠說,衛福部五月六日開會說明急重症跨區轉診調度新運作機制,但十一日才發公文,衛生局十二日收到,相關資訊雖已上傳基隆醫政平台,基隆醫院十三日晚間診治男童時根本還沒收到公文。台灣礦工醫院前晚有名確診個案也須轉診,九點四十分回報轉院需求,衛生局介入協助,晚間十一點通知可以轉往台北馬偕醫院。吳澤誠說,「透過機制反而花了一個半到二小時才找到醫院收治病患」。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觀察站/放寬居隔沒配套 是嫌染疫速度太慢?
本土疫情嚴峻,PCR採檢量能吃緊,第一線公衛行政人力早已不堪負荷,「○加七」居隔新制今天上路,打滿三劑疫苗的同住家人僅需「七天自主防疫」,無須再開居隔單,此舉看似減輕第一線行政負擔,但未經全盤考量的政策略顯草率,恐再掀一波染疫人數高峰、加重第一線醫療負擔。蔡政府四月初定調「台灣將朝減災而非清零的防疫」,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因此,放寬隔離天數是必然之路。不過,行政院高層與指揮中心在鬆綁規則似乎未能取得共識,均由行政院先對外喊話,指揮中心埋單。回顧國內居家隔離規定,四月中下旬為「十加七」,當時病例數逐漸上升,指揮中心專家正開會討論放寬居隔天數,原定四月廿五日會議後公布實施,不料,行政院廿四日突然對外宣布「三加四」,引起不少專家抱怨,認為強迫為此政策「背書」。專家直言,考量潛伏期,居隔天數縮短至七天比較適合,沒想到是改為不上不下的「三加四」。這次放寬為「○加七」仍循相同模式,行政院先表態,再由指揮中心公布細節,目的是「完全在疫情下正常生活」,但果真如此嗎?有人質疑,政府覺得民眾確診速度太慢才又開染疫大門?還是期盼確診數盡快上升,達到頂點就能早點達成與病毒共存目標。在醫療端,專家表示,醫學中心忙著收治中重症患者並通報確診者資料,還需支援PCR篩檢,而眾多醫護人員染疫,人力已嚴重欠缺,此時大幅放寬隔離天數,幾乎等同全面棄守,讓確診母數暴增,中重症患者變多,勢必加重醫療負擔。陳時中雖一再強調Omicron致死率低、重症率低,國人無須緊張,但防疫政策不能只做半套,一味放寬居家隔離天數卻無有效配套措施。盡速將新冠肺炎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才能減輕行政及醫療人員負擔,但指揮中心遲不調降等級,讓人懷疑陳時中是否擔心失去舞台,無法成為鎂光燈焦點。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家隔離新制不溯往 出門篩陰「自由心證」
「三加四」居家隔離措施再鬆綁,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加七」措施於今天上路,確診者同住家人如打滿三劑疫苗、快篩陰性,即可免除隔離。但新制不溯及既往,在七天自主管理期間,如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兩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且不能外出聚餐或至人潮擁擠場所。未完整接種三劑的確診個案同住家人維持原本「三加四」措施,三天居家隔離期滿後再四天自主防疫,自主防疫期間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兩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國高中生多未打滿三劑,仍採「三加四」方案,但五月下旬開始第三劑接種作業,完成三劑的國高中學生即可適用「零加七」新制。七天自主管理期間外出需有兩天內快篩陰性,該如何查核?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說,採「自主機制」,不會再加重地方衛生局行政負擔。陳時中則說,若發現違規事實,將根據相關法規開罰,呼籲民眾遵守規定。「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新選項零時上線,確診者可自行勾選。指揮中心表示,同住家人被系統自動列為七天自主防疫對象,不會開立及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如果已接種追加劑仍想要採居家隔離「三加四」者,確診者不要勾選該欄位即可。指揮中心四月廿六日縮短居家隔離天數,從原本「十加七」大幅放寬至「三加四」,期間又限縮居家隔離對象只剩同住家人,今起再鬆綁成為「○加七」,只要打滿三劑的同住家人無須居隔,且採自主管理方式,外出時是否快篩陰性純為自由心證,幾乎全面解封親密接觸者的居家隔離限制。陳時中解釋,目前國內輕症與無症狀的確診者占比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七,死亡率約為萬分之三,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疫苗覆蓋率已高於七成,且資料顯示接種三劑者大多為輕症,染疫後傳播力也相對較弱,經評估疫情發展並與縣市會議討論後,認為「三劑快篩陰性免隔」措施可擴及適用一般民眾,讓曾完整接種疫苗(施打三劑疫苗)者得免居家隔離,改為七天自主防疫,讓民眾工作更方便。
-
2022-05-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提早與病毒共存恐加重醫療負擔 專家:若放鬆居隔就應調降傳染病等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揭露「與病毒共存時機」為「感染率百分之二十、台灣四百六十萬人染疫。」不過昨天總感染人數八十多萬,實施「○加七」新制是否提早「跟病毒共存」時程?陳時中說,國內致死率大幅降低,因此採「少量逐步跟病毒共存」方式逐步放寬解禁,但專家學者都認為此時放寬恐再現一波確診潮。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提醒,疫情仍往高峰走,此時放寬居隔條件,染疫人數勢必暴增,對醫療機構來說是雪上加霜。洪子仁說,台灣遲早會實施「○加七」措施,但重點是「實施時間點」,應等疫情高峰期過後、確定國內醫療量能承接人數暴增的確診者再上路,但現階段疫情處於高原期,且正往高峰走,大幅放寬居隔條件,北部醫療量能恐難以負荷。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認為,家戶傳播仍是最主要感染途徑,今起同住家人確診,其他家人幾乎無須居家隔離,且快篩試劑篩檢也非強制性,肯定增加染疫個案,隨著確診母數增加,重症人數變多,會加重醫院負擔。邱政洵認為,放寬居家隔離天數規定還應通盤考量整體政策,若決定放鬆就應調降傳染病等級,如果新冠肺炎仍維持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只要PCR陽性就需通報,而共病患者人數眾多,卡在專責病房無法移動,感染母數持續增加,「誰來考慮醫療端的負擔?」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疫苗高覆蓋率的社會要邁向流感化,必然經過「○加七」階段,民眾必須做好自我監測,才能維持社會正常運作,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行政系統、醫療體系因輕症、無症狀等確診者而遭癱瘓,能夠照顧所有的重症病人,降低死亡率。陳時中於四月廿一日首次揭露台灣與病毒共存時機,他說「感染比率如達百分之二十,就等於台灣四百六十萬至四百七十萬人染疫,屆時猶如流感化一樣情形,如果病情嚴重度跟著降低了,就是實質的。」不過,昨天總感染人數才八十多萬人,似乎提早了「跟病毒共存」時程。陳時中解釋,從其他國家經驗來看,致死率大幅降低,大家決定應該跟病毒共存,台灣正逐步鬆綁,備妥疫苗、口服藥物,慢慢將共存幅度變大,最後變成完全在疫情下正常生活。
-
2022-05-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兒童疫苗扺台「想打都能打」
我國採購共二二○萬劑輝瑞BNT兒童疫苗,第一批七十七萬七千六百劑於昨天清晨五點四十四分運達桃園國際機場,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效期至今年九月卅日,目標群不超過一二○萬人,因幼兒疫苗接種率不高,「想要打,絕對都打得到。」;另外,默沙東抗病毒口服藥莫拉皮拉韋昨晚到貨三萬五千多人份,主要供應養護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部分家長原先同意讓孩子接種莫德納,卻臨時抽單,改選BNT疫苗,增加學校負擔。對此,陳時中說,尊重家長意願、考量國家主人翁的權益。至於輝瑞BNT兒童疫苗何時開打?陳時中並未正面回應,僅說目標族群僅一二○萬人,「想要打,絕對都打得到」。昨天為第四劑開打首日,完成第三劑滿五個月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二七八萬人符合資格。台大醫院院方表示,開打首日上午卅七人、下午十八人前來接種,人數並不多。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0+7上路!居家隔離幾乎解禁 專家憂染疫暴增
國內疫情嚴峻,昨新增六萬一六九七例本土個案、一四八例中重症個案、廿九例死亡個案,但指揮中心仍宣布今天零時起實施「○加七」居家隔離新制,確診者同住家人如打滿三劑疫苗,且快篩陰性,即可免隔離,採七天自主防疫,但因無任何查核機制,幾乎全面解禁親密接觸者居家隔離管制。國高中生7天自主管理免到校國高中生不適用「○加七」居家隔離措施,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診者同住家人若是國高中生,七天自主管理期間仍需待在家中,不可到校上課。不過指揮中心昨晚表示,如果五月底國高中生接種完三劑疫苗,即適用新制。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在擴大防疫會議指出,為兼顧經濟並使民眾早日回到正常生活,政府持續放寬防疫措施,並力求集中醫療資源照顧中重症與高風險族群,且讓接種三劑疫苗者得免居隔對象從關鍵設施、醫護人員,擴及適用到確診者的同住家人,整個社會向正常生活再邁出一步。不過,專家學者認為,「○加七」是邁向流感化必經的階段,但重點是「實施的時間點」,如今疫情持續往高峰走,此時放寬居隔條件,染疫人數勢必暴增,對緊繃的醫療量能更是雪上加霜,未來隨確診人數增加、重症人數增多,會加重醫院負擔。29死16人未接種 逾百歲最高齡國內已連續五日本土病例突破六萬例,死亡個案也隨之增加,昨天新增廿九例死亡個案,僅一人沒有慢性病史,其中十六人未接種疫苗。截至昨天為止,這波疫情累計二四四人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昨天死亡個案中,最年輕者為廿多歲男性,罹患神經肌肉系統疾病,長期使用呼吸器,未接種過疫苗,病程約一周,死因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最年長者為一百多歲女性,有糖尿病及神經系統疾病,曾接種三劑疫苗,染疫後出現呼吸衰竭過世,為疫情迄今最高齡死者。另外,長照機構住民及洗腎病患等染疫人數增加,指揮中心向默沙東藥廠追加訂購十萬人份口服藥物「莫納皮拉韋」,昨先到三點五萬人份。羅一鈞表示,「莫納皮拉韋」與其他藥品的交互作用較少,優先用於長照機構、洗腎中心,並適用於管灌患者。逾65歲篩陽 經醫師評估可用藥為加速高風險長者及時使用口服抗病毒物,預防中重症並減少死亡人數,陳時中昨宣布,明天(十八日)起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就近至醫療院所、衛生所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經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即視為確診,若醫師認為符合輝瑞抗病毒藥物(Paxlovid)用藥規範,即可直接用藥。快篩實名制實施已超過兩周,售出超過三千三百萬劑,陳時中表示,將視第一輪是否已達到滿足點,評估這兩天販售情形後,考慮下周起第二輪販售。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長照機構致死率估1% 陳時中:不像香港、還算穩定
新冠肺炎疫情預估五月底達到最高峰,而長照機構染疫情況也受到外界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家印象深刻的香港疫情,第一波長照機構致死率高,但台灣沒有這樣的情形,還算是穩定。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迄今統計,包含長照、護理、精復、社福等住宿型機構共有638家出現住民或工作人員確診情況,累計1,697名工作人員確診、3305名住民確診。不過初步統計,目前有40多位死亡個案,幾乎都是高齡及慢性病長者,有簽署不急救同意書,而染疫新冠肺炎的死因,多為呼吸衰竭或敗血性休克。目前估計長照機構住民染疫人數近4000位,死亡個案42位,初步估計染疫致死率是1%。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模式預估五月中、五月末會達到最高峰,六月底疫情下降的機會是有可能,但無論如何現在不能放鬆,疫苗還是要打,年長者還是要注意接種,不論疫情如何只要社區有流行還是要打疫苗。
-
2022-05-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給藥65歲先行 陳時中:是其他風險因子4至10倍
指揮中心今天拍板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經醫師研判,可判定確診並給予抗病毒藥物。不過外界詢問,另外13類高風險口服藥物給藥對象,何時會開放?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專家會議討論過,年齡是所有風險因子中是權重特別高的,是其他風險因子的4至10倍,所以專家通過、各縣市也都認同。陳時中表示,為了減輕中重症死亡風險,針對高風險族群投藥,不過65歲以下的族群,若要給藥則需要先做PCR判定確診,或是屬於居家隔離、自主防疫等三類對象或是長照機構接觸者,才能以快篩陽性確診方式給藥。針對目前65歲以上用藥人數,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目前每天確診約有8%為65歲以上長者,因此用藥人數也可預估為約8%。陳時中表示,藥物目前相當夠,以國際比較,日本購買2.84%、我國3.1%、韓國1.94%、澳洲3.11%、美國3.9%,但這些國家藥物使用不到四分之一,因此我們藥物一定夠,但若有需要隨時展開採購。另針對確診者七天無需快篩即可解隔,羅一鈞也表示,根據金的文獻資料,Omicron十天以上傳染力趨近於零,縮短到七天以研究看到有11%的人七天以上還呈現陽性,仍有一定傳染力,但新加坡研究認為五天就培養不出有傳染力的病毒,因此兩項研究綜合來看,七天以上還有少量病人的病毒有傳染力,但這無法一定由快篩判斷。針對解隔者也不會培養病毒,因為等結果出爐都要三周,無助疫情控制。以此疫情規模隔離七天傳染力已經壓到很低,出外活動對於其他人沒有傳染風險,因此不需要、也不建議再做快篩或PCR。
-
2022-05-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化痰藥遭瘋搶 羅一鈞:醫療人員網路發言要慎思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但因抗病毒藥物有限,許多民眾擔心確診拿不到藥。而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日前分享「確診者使用化痰藥NAC可減少4成死亡率」,反造成民眾搶藥。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兩年看到各類藥物有小規模地區性研究就獲得推薦,但實證不足,請醫療人員在網路上發言要深思。蘇一峰日前於臉書發文,指西班牙研究發現「確診者使用化痰藥NAC,可能可以減少4成的死亡率,且全台醫院、藥局都沒有缺貨問題」,這番言論在網路上發酵,造成民眾瘋搶。逼得蘇一峰後來發文道歉強調,原本是要紓解一線醫護人員面對大家瘋搶抗病毒藥物的壓力,直說「我下次會謹慎發言」。對此,羅一鈞表示,疫情以來看到一些藥物,如化痰藥、伊維菌素等,當小規模地區性的臨床研究看到初步成果時,就會有醫師建議或推薦,但以化痰要來看,並無大型的研究追蹤,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對於重症或死亡有明確效益,現階段瘋搶反而會影響本來需要這些藥物患者的用藥需求。羅一鈞表示,(蘇一峰)也澄清表示有地方描述不佳有道歉,實證還不足,請不要瘋搶。用藥建議部分也是請醫療專業人員慎思,網路發言如果引起不必要的搶購或副作用不是大家樂見的,希望提供專業知識時要謹慎。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這些專家應該是僅止於專業討論中,針對某些新知、新藥專業團體之間會討論。但對於社會大眾講就要謹慎,宣導與專業間討論是不一樣,這是兩個很大層次的不同,放在公眾平台變成以為是專業宣導。
-
2022-05-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未善用系統致基隆染疫童不治? 陳時中:沒有指責
基隆2歲男童近日轉診急救不治逝世,福部政次薛瑞元今天上午於立法院表示,基隆衛生局沒有善用EOC(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系統,若經系統調度就不需要一家一家醫院聯繫。但基隆衛生局則喊冤,系統一小時才更新一次,難以使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被問及此事則表示,次長沒有要指責任何人的意思,只是說有此程序可更加善用。基隆2歲林姓男童12日確診,隔天高燒到42.4度,送部立基隆醫院急診,但因該院無兒科加護病房,經轉基隆長庚、台北三總、台大、馬偕醫院收治未果,最後雖聯絡上台北榮總可收治,但仍不治,因此外界關注醫療量能及轉院卡關問題。陳時中表示,有兩個醫院系統在進行,一個是因應緊急大量傷患的EOC(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和REMOC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 (Regional EMOC,簡稱REMOC),像以前八仙塵爆大量緊急傷患可用。至於傳染病本來是以公務體系進行通報和安排。不過因為醫事司考量目前病人多,且兒童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有大量傷患,若沿用原本傳染病系統太慢,因此試圖把REMOC開放出來給傳染病相關病患需要時也可使用。陳時中表示,因為公文剛送出有些訊息可能還沒到,不過必須承認,「那天情況是一個病人,一個病人沿用原來的系統沒有問題,但忽然來十幾個,沒有善用系統可能會延遲」。那天只有一個病患,部立基隆醫院通知基隆長庚,又求助衛生局,衛生局啟動公務系統一家一家問很快找到北榮轉出,執行的當事人並沒有延誤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