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降血壓藥
共找到
221
筆 文章
-
-
2024-11-20 醫療.心臟血管
一起身眼前發黑、眩暈 姿勢性低血壓作怪!5招預防
如果常出現眼前發黑,甚至感到眩暈,尤其是每天早上起床時最常發生這些症狀,小心可能是「姿勢性低血壓」在作怪。自主神經失衡 年長者好發姿勢性低血壓又稱「直立性低血壓」,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姿勢性低血壓是一種自主神經系統失衡,常發生在坐下或躺下後,再起立時感到一陣天旋地轉。通常症狀一下子就會改善,容易被忽略,好發在年長者身上。據統計,65歲以上年長者,姿勢性低血壓盛行率高達20%。姿勢性低血壓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有心房顫動者、服用降血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或是有頸動脈阻塞、糖尿病、長期臥床、喝酒過量等情形者。蘇彥伯指出,發生姿勢性低血壓,主要與循環血液量不足、神經系統功能受損、服用特定藥物有關,這些情況可能會讓身體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進而發生頭昏、頭暈、眼前發黑或暫時性視覺消失等症狀。心血管疾病徵兆 潛藏危險不過,有些人出現姿勢性低血壓時並無自覺症狀,所以不容易診斷。蘇彥伯說,有些嚴重的患者會因眩暈、昏厥被送醫急診但找不出原因,檢查過程中患者醒來且無後續不適,就直接出院回家了,建議患者應該再經由心臟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做更詳細的檢查。姿勢性低血壓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血壓過低則潛藏休克的危險。姿勢性低血壓3大類型蘇彥伯表示,姿勢性低血壓的成因,可分為藥物型、神經疾病型、心血管疾病型三大類型。1.藥物型姿勢性低血壓有些中高齡長者控制慢性病常服藥的藥物,例如血管擴張劑、利尿劑、降血壓藥物、鎮靜安眠藥等,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建議患者要定期請醫師檢視使用劑量、有沒有重複用藥,如果用法不恰當,血壓忽高忽低,就容易傷害心血管。2.神經疾病型姿勢性低血壓糖尿病引發的神經病變、神經退化引起的巴金森病,常會導致神經疾病型的姿勢性低血壓發生,機轉為自主神經功能失調。3.心血管疾病型的姿勢性低血壓急性脫水、出血及慢性的貧血、血液循環差等因素,則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型姿勢性低血壓。常見夏日高溫水分攝取不足,導致血液體積變少,更容易發生低血壓。另外,酒精會讓體內脫水,咖啡及濃茶有利尿作用,都會加劇低血壓。物理方式緩解症狀姿勢性低血壓該如何預防及治療?蘇彥伯說,如果排除藥物、神經受損、心血管疾病等因素,只能靠物理方式緩解,例如放慢動作、調整沐浴水溫、攝取足夠水分、穿著彈性襪等。飲食是否該多攝取鹽分改善?蘇彥伯指出,要評估是否有其他慢性病問題,請營養師規畫菜單,但飲食不需要刻意太清淡,且少量多餐較佳,避免吃太飽讓血液都往消化系統集中,飯後容易頭昏。如何判定姿勢性低血壓一般低血壓的判定標準是收縮壓低於90mmHg、舒張壓低於60mmHg。若在姿勢變換的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超過20mmHg、舒張壓下降超過10mmHg,則可判斷是「姿勢性低血壓」。5招防姿勢性低血壓1.放慢動作:變換姿勢時放慢速度,尤其是剛起床時,不要突然起身。2.注意水溫:不宜泡溫泉、洗熱水澡,容易讓血管擴張,引起相對性的血量降低。3.足夠水分:水喝不夠會身體脫水而致血液體積變少,易發生低血壓。4.穿彈性襪:讓血液由腳踝有效壓迫至大腿,增加靜脈血液回流。5.規律運動:訓練核心肌群,可增加血管彈性、降低動脈壓力。
-
2024-10-31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一直乾咳查不出原因 竟是吃血壓藥引發呼吸道敏感!這些藥物也可能引咳嗽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八:藥物副作用【建議就診科別】胸腔內科五十幾歲的黃小姐,最近一兩個月一直乾咳,不一定什麼時候咳嗽,也沒什麼麼痰。她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狀況,就算是之前得新冠肺炎,也是咳個一兩個禮拜就好了。黃小姐本身也沒有氣喘和抽菸的狀況,最近也沒有流鼻涕,吃止咳藥好像會好一點,但沒吃藥又開始咳,讓她困擾不已,因此來到胸腔科門診就醫。血壓偏高換藥吃 引發咳嗽、呼吸道敏感門診回顧黃小姐這兩個月的健保雲端紀錄,最近的胸部X光並沒有異常,病史問起來也不像過敏性鼻炎、胃食道逆流或氣喘等常見慢性咳嗽的原因。雲端上只有看到高血壓的長期用藥。仔細看了一下黃小姐的資料,上次慢性處方簽有調整過藥物,增加了一個血壓藥。對了一下時間,剛好快要到下一次回診的時間,也就是黃小姐血壓藥物調整約莫是三個月前的事。詢問起來,原來是黃小姐血壓控制原來只服用單線藥物,但血壓偏高,因此高血壓的醫師上次回診時加了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這是一種常見的血壓藥物,降壓效果良好,對心臟和腎臟功能都有保護作用。然而,這個藥有個小小的缺點,有少數個案在服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咳嗽或呼吸道敏感的副作用。通常症狀再加上藥物一個月內就會發生,有些人要吃到六個月才出現,有些人才吃一次就有感覺。症狀以乾咳為主,通常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就會消失。若出現這樣的副作用,可以更改成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咳嗽的機會大幅下降,藥效一樣可以達到相同降壓和器官的保護效果。我請個案回高血壓的門診調整血壓藥物,個案停止使用ACEI後,咳嗽很快就改善痊癒。對於慢性咳嗽檢查正常的患者,應該要檢視其常規使用藥物,評估近半年有沒有更改藥物,更改藥物的時間是否跟咳嗽發生時間有時序性,比如說改藥後一個月出現咳嗽。倘若更改的藥物是屬於常見和咳嗽副作用相關的藥物,就要考慮調整藥物,觀察個案是否會因此改善。這些藥物也可能引咳嗽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導致咳嗽副作用的藥物,其他和咳嗽相關降血壓藥物還包含:乙型阻斷劑可能引起氣管敏感的咳嗽;鈣離子阻斷劑可能會放鬆食道括約肌導致胃食道逆流相關咳嗽,須視個案的症狀去釐清可能原因。其他藥物如降血糖藥物:Sitagliptin、降血脂藥物:Statins類、止痛嗎啡藥物;Fentanyl、青光眼眼藥水:Latanoprost均有部分報告提其跟咳嗽有關。臨床上也找不到其他原因時,也要列入考慮。當然,如果有的個案慢性病用藥已經好幾年都沒更動了,最近一兩個月的咳嗽,跟他的藥物有關係的可能性就不大,就要朝其他可能去去判斷了。參考資料:1.Shim JS, Song WJ, Morice AH. Drug-Induced Cough. Physiol Res. 2020 Mar 27;69(Suppl 1):S81-S92. doi: 10.33549/physiolres.934406. PMID: 32228014; PMCID: PMC8604055.2.Ding, H., Shi, C., Xu, X., & Yu, L. (2020). Drug-induced chronic cough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9(5), 3562570-3563570.3.9 Medications That Cause Coughing: Here’s What to Know About a Drug-Induced Coughhttps://www.goodrx.com/drugs/side-effects/medications-that-cause-coughing(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17 焦點.用藥停看聽
高血壓一旦開始吃藥就得吃上一輩子?醫師曝「逆轉關鍵」能減量甚至停藥
許多人終生被慢性病纏身,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有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18歲以上民眾盛行率為26.8%,約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有網友在PTT發問,自己的同事罹患高血壓,吃降血壓藥好多年了,每天都在吃藥,像個藥罐子。他很好奇一旦得高血壓是不是一輩子只能吃藥,有沒有辦法可以逆轉?網友回應:「跑步和控制飲食可逆轉」、「過胖的減重可以藥量減半甚至康復」、「回歸自然生活看有沒有機會」、「看成因是什麼來決定」。也有人指會到吃藥代表已經很嚴重了,變成慢性病頂多只能控制無法治癒,不過乖乖吃藥還是可以活很久、過正常生活。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聖典表示,很多高血壓病人擔心高血壓藥物吃多了會變成的腎臟病甚至洗腎,有些則擔心一旦吃了高血壓藥物就得吃一輩子。張聖典指出血壓高是會惡性循環的,血壓升高後容易破壞血管,會造成血管硬化,一旦血管硬化後血壓就會更高,造成心臟更大的負擔,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張聖典表示只要讓高血壓能降下來就不用繼續吃,高血壓的起始治療並不單只是藥物,包括飲食習慣、減重運動、戒菸及生活型態改變也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環節。有不少病人藉由運動減重、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而降血壓,就不需要再繼續服用,所以血壓藥是有機會可以減量甚至是停藥。不過隨著年齡增加,血壓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大部分病人需要長期規則服藥來控制高血壓,才能達到預防的好處。幫助降血壓的5個習慣根據照護線上白映俞醫師介紹,改善以下幾種習慣可幫助降低血壓:1.得舒飲食:多攝取蔬果、低飽和脂肪2.減重:讓BMI降到低於253.有氧運動:每天30分鐘、每週五天以上4.減少鈉攝取:每天攝取範圍1.5-2.3克5.限制酒精攝取:男性每日攝取少於20克、女性少於10克當高血壓患者進行良好生活管理,從飲食與運動習慣下手,是有機會讓血壓獲得良好控制的。當血壓控制的不錯,可以與醫師討論,看看是否能開始藥物減量,切勿自行評估停藥,務必遵從醫生指示。
-
2024-10-07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標準加嚴2年,中風年減7千人!陳亮恭:但長者血壓標準高一點有助健康
歐洲心臟學會(ESC)日前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從一四○(收縮壓)/九○毫米汞柱(舒張壓)下修至一三五/八五毫米汞柱,趨向嚴格。我國於二○二二年下修診斷標準為一三○/八○毫米汞柱,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觀察近兩年成效斐然,粗估每年約減少七千名腦中風個案。醫界指歐洲新規是大突破「歐洲心臟學會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可說是心血管疾病預防的一大突破。」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說,以往歐洲與美國在高血壓診治立場上迥異,歐洲心臟學會被歸在「保守派」,美國於二○一七年下修診斷標準為一三○/八○毫米汞柱時,即遭歐洲醫界批評「不適當」。洪惠風表示,長久以來,歐洲支持寬鬆版高血壓治療標準,因此,歐洲心臟學會年會於上個月宣布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讓不少國外學者驚訝。此外,歐洲新版治療指引也將「居家血壓」視為判定高血壓的重要參考依據,如超過一三五/八五毫米汞柱,即被認定高血壓,至於醫院血壓,仍維持一四○/九○毫米汞柱規定。洪惠風說,受限於白袍症候群影響,不少人至醫院測量血壓時,數值偏高,為此,愈來愈多國家將居家血壓視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長者心血管風險估降26%台灣於二○二二年下修高血壓診斷標準,與美國一致,均為一三○/八○毫米汞柱。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關鍵在於台大與中國大陸攜手合作一項為期三年追蹤研究報告,其結果顯示,亞洲老年人若將收縮血壓控制在一三○毫米汞柱以下,心血管風險即可大幅下降百分之廿六、中風及急性冠心症下降約百分之卅、急性心臟衰竭風險降低百分之七十三,而心血管所引起死亡風險則降至百分之廿八。至於台灣加嚴高血壓治療標準,王宗道預估,如患者規律用藥,約可降低兩成中風機率,台灣僅三成多高血壓患者持續用藥,如以每年新增七萬名腦中風患者計算,每一年約減少七千名腦中風個案。臨床用藥仍以收縮壓為主但如果真的以一三○/八○毫米汞柱作為診治用藥標準,那全台一半以上成年人均不及格,必須用藥,對此,王宗道表示,臨床上仍以收縮壓為主,如低於一三○,而舒張壓介於九○至八○間,則無用藥的急迫性,一般建議先改善生活型態。由於居家血壓愈來愈重要,國健署推動「七二二」血壓量測,連續七天於居家量測血壓,一天量測兩次,早上起床及晚上睡前各一次,每一次量測兩遍,詳記數值,若數值超過一三○/八○毫米汞柱,建議則心臟科門診就醫。陳亮恭:長者血壓標準 可略寬鬆【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歐美對高血壓診治標準看法不一,心臟科與高齡醫學科對老人高血壓用藥標準也有所不同。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高齡者高血壓標準可寬鬆一點,無須嚴格規定至一三○/八○毫米汞柱,高一點點還可能有助於身體健康。陳亮恭指出,「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於今年八月發表一項臨床研究,證實八十歲以上、收縮壓數值在一五○毫米汞柱以下長者,減少服用一顆降血壓藥不僅未提高因疾病住院或死亡等風險,甚至還有些微保護效果。該研究時間為二○一七年三月廿日至二○一八年九月卅日,收案對象為英國六十九個基層診所、五六九名八十歲以上患者,其收縮壓數值低於一五○毫米汞柱,且正在接受兩種或多種抗高血壓藥物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抗高血壓藥物減量、原本藥物治療,共有五六四例持續追蹤四年,平均八十四點八歲,百分之四十八為女性,其中減少用藥組一○九位患者,不僅未增加後續住院或死亡的風險,甚至還有些微的保護效果。陳亮恭指出,青壯年、相對健康的長者如能維持較嚴格的心血管健康控制標準,確實有其正面意義,但對於七十五或八十歲以上身心健康較複雜的長者而言,單純追求特定生理數值,不見得可以達到健康長壽目標。陳亮恭解釋,高齡者身心健康狀況與一般成年人大不相同,站在實證醫學立場,同一套高血壓診治標準(一三○/八○毫米汞柱)不見得可以套用在不同條件的個案,特別是衰弱ヽ失能ヽ失智或是多重疾病等高齡長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0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吃藥常見5類NG飲品及5地雷食物!看似無害的蘋果汁及燕麥都可能影響藥效
吃藥要小心藥物間會有交互作用,其實食物和藥品也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千萬不可輕忽。口服藥和食物都是經過消化道吸收與代謝,所以有些食物的成分可能會導致藥效減弱或增加副作用。更應注意的是,吃藥最好是搭配喝白開水,NG飲品要避免。吃藥常見5類NG飲品1.含咖啡因飲料咖啡、可樂、茶、巧克力、提神飲料等含咖啡因飲料,易與多種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咖啡因可能增強氣管擴張劑效果,或讓安眠藥效力變差;可能減少某些精神用藥和抗心律不整藥的代謝,增加藥品副作用風險;抗生素、降血壓藥等藥物會減緩咖啡因代謝,提高咖啡因副作用發生。建議服藥期間避免大量飲用咖啡因飲料,以免影響藥效和增加副作用。2.酒精酒精與多種藥物同時使用,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飲酒會增加降血糖藥物發生低血糖風險;長期飲酒會提高止痛藥的肝毒性;酒精會加強安眠藥、抗憂鬱藥、止吐藥等中樞神經抑制藥物的作用,使運動協調能力變差。建議服藥期間避免大量飲酒,以免加重藥物副作用。3.葡萄柚、柚子(汁)葡萄柚和柚子會干擾體內酵素對藥品的代謝而過度增強藥效,提高副作用風險。特別是部分降血脂藥、降血壓藥、心律不整藥、安眠藥和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影響特別顯著。建議在用藥期間避免食用葡萄柚與柚子(汁),以降低風險。4.牛奶、鈣片、含鐵鎂鈣的綜合維他命牛奶、鈣片及含鐵、鎂、鈣的綜合維他命食品,與某些抗生素、骨質疏鬆藥或甲狀腺素藥物結合後,會使腸胃難以吸收藥品,進而降低藥效。建議將這類食品與藥品服用時間間隔2至4小時,以確保藥物發揮正常效力。5.其他飲料蘋果汁和柳橙汁看似無害,卻會影響抗組織胺劑和骨質疏鬆藥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建議與藥物至少間隔2至4小時食用。諾麗果汁、洋甘菊茶、蔓越莓汁則可能干擾抗凝血藥物作用,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增加出血風險。因此,服用warfarin等抗凝血藥物時,應謹慎服用這些飲品,並嚴密監測凝血狀況。5大地雷食物要留意1.燕麥、麥麩燕麥和麥麩會減少藥品吸收、降低藥效,特別是服用部分降血脂藥時,建議與燕麥、麥麩間隔2至4小時,以免影響藥效。2.高鉀食物香蕉、綠色葉菜類、菇類等高鉀食物,對某些藥品可能產生嚴重影響,特別是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引發高血壓或心臟功能異常。當高鉀食物與抗生素、利尿劑或降血壓等藥物同時食用時,血鉀濃度會過高,造成高血壓或嚴重影響心臟功能。3.富含酪胺食物一些經過發酵或醃漬的加工品,例如起司、優格、香腸、紅酒等富含酪胺,與某些抗結核藥物或抗憂鬱藥同時服用時,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帶來危險。這種交互作用被稱為乳酪效應(cheese effect),因此在服用相關藥物時,應避免大量食用這類食物。4.富含維他命K的食物菠菜,花椰菜、蘆筍、肝臟等富含維他命K食物,可能削弱抗凝血藥物的效果,導致血管栓塞。建議這類食物定量食用,避免經常變化食用量,以確保藥效穩定。5.紅麴、納豆紅麴和納豆具有降血脂功能,與降血脂藥、抗病毒藥等藥物併用時,可能增加肌肉痠痛或橫紋肌溶解風險,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因此,服用降血脂藥物的人應避免食用。就醫時,請務必主動告知醫療人員正在服用的保健食品、營養品、中草藥或其他藥物,由醫師及藥師檢視是否有交互作用。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14 焦點.用藥停看聽
「吃這7種藥」別再吃柚子!血壓、血脂藥都中 營養師提醒:腸胃差、易手腳冰冷也少吃
 中秋將近,有沒有發現柚子又出來啦,ㄟ!稍等稍等!吃柚子的禁忌先來看看! 柚子飲食禁忌 這7種藥別跟柚子一起吃  1、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 :容易造成嘔吐、頭重腳輕、腹痛、腎毒性2、降血脂藥(statin類) :容易肌肉痠痛、肌肉病變3、降血壓藥(Amlodipine、felodipine、nifeddipine OROS、verapamil) :容易頭痛、臉紅、低血糖4、抗組織胺(astemizole、terfenadine) :會增加心臟不良反應5、抗心律不整藥(amiodarone):影響藥物控制心跳速率6、抗栓塞藥(cilostazol) :會增加藥物濃度(一半以上) 7、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 :會增加血液濃度,易造成不適 營養師高敏敏解釋,因為柚子、葡萄柚等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這種成份會讓藥物分解速度減慢,像是服下過量藥物一樣產生副作用,建議在服用以上特定藥物期間儘量避免攝取柚子、葡萄柚,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食物交互作用。  這6種人吃柚子要注意 1、腎臟疾病患者柚子鉀含量高,腎臟病、腎功能受損者較難代謝過多的鉀2、易胃食道逆流的人柚子會刺激胃酸分泌,易造成不適3、糖尿病、需控制血糖的人一顆柚子≥3份水果量,糖尿病友需注意份量,以免使血糖飆高 4、易手腳冰冷者柚子偏寒涼,建議手腳易冰冷的人注意攝取量5、消化道虛弱者吃太多柚子可能增加腹瀉機率 6、服藥中柚子的呋喃香豆素會抑制代謝酵素CYP3A4,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  高敏敏提醒,當身體不適或療效改變,必須立即就醫,並告訴醫師,同時攝取的食物為何。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摸柚子「忽略1事」小心皮膚大片變黑! 專家示警「這些情況」也會造成光敏感 ·不只吃柚子配藥會有交互作用! 1圖看「哪些食物不能和藥一起吃」:魚油、可樂都NG 
-
2024-09-11 養生.聰明飲食
柚子抗氧化、助消化,怎挑才好吃?但配藥非常危險,尤其2種藥
中秋節將至,又到了吃柚子好時節。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柚子屬於高鉀水果,富含各種營養素,但一定要留意食用量,且不可跟藥物一起吃,避免產生交互作用,出現心跳過快、血壓不穩等反應。柚子有哪些營養成分?徐佳靖表示,柚子富含鉀、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蛋白質、維生素C、水溶性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等,不僅吃起來有飽足感,也補充水分。不過,柚子容易不小心吃過量,2瓣柚子約100公克,等於1份水果,熱量約38大卡,一旦吃多了熱量增加,也會吃進過多糖分。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一整顆柚子高達186毫克,具抗氧化作用。徐佳靖說,吃柚子助消化、美白肌膚,但是腸胃不佳、慢性腎臟病患者需忌口,高纖維比較不容易消化,吃太多會造成腸胃道負擔。吃柚子或葡萄柚配藥危險柚子雖然是好食物,但是讓醫師、營養師非常頭痛,其「呋喃香豆素」成分會抑制體內肝臟的酵素,讓藥物無法被代謝,造成毒性或不良反應。柚子和葡萄柚均是芸香科柑橘屬,吃柚子或葡萄柚配藥非常危險,會導致藥效加成,讓肝臟分解藥物的速度減緩,甚至出現肝毒性,傷害肝、腎功能。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表示,柚子的呋喃香豆素可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尤其是降血壓藥、抗凝血劑等。有些服用抗膽固醇藥物的患者,吃了柚子之後,會產生肌肉痠痛症狀,應立即就醫確認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陳志道強調,柚子的呋喃香豆素可以留在體內長達2至3天,間隔服藥也無法完全避免,建議慢性病患者「淺嚐少量」,以吃1、2瓣柚子為限。除了食用禁忌,應景的柚子在挑選上有一些小撇步,避免購買到酸澀的口感。徐佳靖提醒,柚子採收後,表皮的水分會慢慢蒸發,變得有一點皺,食用風味更加,又稱為「辭水」。買回家後可置放於乾燥室溫2周,但放久了皮變軟可能變質,還是要把握賞味期限。柚子怎挑才好吃?1重量扎實沉甸,約1至2公斤最佳。2、外觀圓潤飽滿,果皮呈現黃綠色澤。3、表皮光滑、按壓果皮有彈性。4、頭尖、底寬的不倒翁形狀,代表果肉豐厚、水分多。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9 焦點.長期照護
可能造成跌倒的內外因素有這些 居家防跌網保護年長者免摔倒
老人家最怕摔,摔一次帶來的問題就一大堆。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老人發生跌倒事件,在台灣發生率為五分之一;在長照機構或護理之家中,跌倒發生機率更高,超過一半的失能長者每年跌倒至少一次,且女性跌倒風險高於男性。跌倒已成為威脅老人健康安全的隱形殺手。老人自身疾病造成跌倒造成老人家跌倒原因,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是指老人自身疾病引起的問題所造成的跌倒,包括視力不好、手腳不靈活、糖尿病患神經病變,或罹患巴金森氏症後平衡感不佳等。家中環境不佳也會致禍影響跌倒的外在因素,主要來自環境與藥物,環境包括地板濕滑、雜物堆積、走道光線不足等,都容易導致老人家跌倒。藥物的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安眠藥,研究顯示有服用安眠藥習慣的老人,跌倒風險比沒服用者高出許多。建議老年人應避免依賴藥物來改善睡眠;抗憂鬱、抗焦慮、抗癲癇等藥物,降血壓藥可能造成病人姿勢性低血壓,也都會增加跌倒機率,因此,在分析病人跌倒原因時,首先應詢問是否服用這些藥物。跌倒後可能導致輕微至嚴重的傷害,包括骨折、腦出血、甚至死亡。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跌倒而死亡,統計顯示,每100位跌倒者中有50人無恙,10人受輕微傷害,大約5至10%會受重傷害。就有80多歲長者原本很健康,卻因為更換家中燈泡不慎摔落,導致腦出血住院,長者實應避免危險活動。跌倒後要小心腦內出血一旦長者不小心跌倒後,應立即檢查有無受傷,若有受傷應立即送急診而非門診。急診能迅速緊急處理傷口,並評估是否需進一步安排檢查,尤其是在有撞擊頭部情況下,當下也許無外傷出血,但可能經過一兩個月後才發現腦內已有一大片血塊,這是種潛在危險,需早期發現及治療;如果老人家跌倒出現手腳無力、行走不穩、劇烈頭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預防長者跌倒要從源頭解決,首先應釐清發生跌倒的原因,除了詢問本人以外,也應向現場目擊者瞭解情況。此外,也要詢問長者的疾病史,看看是否有易引起昏倒跌倒的疾病,例如貧血、低血壓。腳無力應多訓練肌耐力對於站不穩或腳無力的老人,可以透過平衡與肌力訓練改善,尋求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幫助,以提升平衡感與肌耐力;如果因白內障等視力問題造成跌倒,則應盡速就醫治療;老人家應增加攝取鈣及維生素D,並到戶外曬太陽,來增進骨力。外在因素方面,應檢視藥物使用狀況,避免使用易造成跌倒的藥物。家中環境安全也需檢視,例如清理地面雜物或雜線、自身鞋子止滑效果適當,太滑或太粗糙都容易造成跌倒;環境中增設扶手及無障礙設施,是預防老人跌倒好方法。其實不只是長者,只要家中有虛弱、行動不便的家人,都應該一起來來預防跌倒,共同建構一個防跌保護網,為家人提供一個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生活環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4 養生.健康瘦身
小腹婆、大肚男易衰老!從每日減醣做起,飲食5原則消滅腹部肥胖
四肢瘦的腹部肥胖族群,健康風險高。腹部肥胖代表身體的脂肪都堆積在腹部內臟周圍,內臟脂肪的活性大,會釋放出各種游離脂肪酸,來刺激身體分泌各種發炎激素,人就容易衰老,得到慢性病等代謝症候群機率更是一般人的4倍之多。想要擺脫小腹婆、大肚男稱號?不妨試試5種飲食原則。避免吃精緻糖食物糖,是造成身體肥胖的主要凶手。精緻糖吃進身體裡,容易在肝臟囤積成脂肪,而造成高血脂症及高膽固醇血症,因此,必須減少精緻糖類的攝取。舉凡食物中有額外添加蔗糖、果糖、葡萄糖的飲料,以及乳製品、甜點、餅乾、蛋糕、果汁或是各種零食等,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攝取。每日飲食減醣15%減糖飲食並不代表完全不吃醣,只要將目前攝取的一日醣量減少15%即可。例如,原本每餐吃一碗飯,只要減少吃一口,大約可以減少15%的醣量;或是改用小一號的碗來代替;外食時,就盡量少吃主食,或跟店家說飯(麵)少一點即可。攝取足量膳食纖維研究發現,每增加10克的水溶性纖維,就能減少3.7%的內臟脂肪堆積。因為水溶性纖維進到體內,會在腸道吸收水分而變成黏稠狀,過程中會一併抓取腸道多餘的油脂及膽固醇,從腸道排泄出去,而不會透過腸肝循環反覆堆積在肝臟內,如此一來,就能降低身體整體的脂肪及膽固醇濃度,進而連帶消除腹部脂肪。哪些食物水溶性纖維特別多?吃起來黏黏糊糊的蔬菜就對了。像木耳、菇類、秋葵、蓮藕、山藥、燕麥、黑豆、海帶、亞麻仁籽、洋菜、蘋果(含皮)、香蕉等,都屬於水溶性纖維高的蔬菜。尤其木耳只要吃一碗,就能提供約5-7克的水溶性纖維,CP值相當高。吃omega-3脂肪酸好油可以增加身體油脂的代謝,而壞油則傾向堆積在內臟脂肪。好油最推崇omega-3脂肪酸,研究證實,可以有效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有助健腦、幫助視力的發展。只要一周吃到3次魚類,身體就可以得到足夠的omega-3脂肪酸。哪些魚類含量最多?小型的鮭魚、鯖魚、沙丁魚及秋刀魚等4種魚類,是omega-3脂肪酸含量最豐富的魚。不過,注意不要烹調過頭,一旦發現魚的皮有焦黑的現象,就代表脂肪酸已經變性,從好油變成壞的油脂了。另外,吃素的人則可以喝亞麻仁油,每餐約10㏄,可以得到保護的作用。間歇性斷食助代謝如果想要快速瘦下腹部脂肪,可以採用間歇性斷食。建議以168飲食法,也就是每天進食8小時,禁食16小時,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在下午3或4點後不吃東西,只喝水至第二天早晨再進食。透過16小時的空腹,可以讓身體腸胃等器官適度休息,達到淨化與啟動能量的代謝,能有效改善腹部脂肪。代謝症候群5指標1.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三酸甘油脂≧150mg/dl3.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5項指標如果符合3項,就屬於代謝症候群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1 養生.聰明飲食
柚子愈放愈好吃,放到「這種狀態」最可口多汁!選購文旦柚3秘訣
中秋節又快到了,又要準備吃烤肉、吃月餅了。不管是吃烤肉還是月餅,記得還要吃點水果,中秋節最應景的水果莫過於文旦柚。柚子一次最多吃半顆就好文旦屬於柚子的一種,根據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介紹,台灣常見柚子有四種,包括文旦、紅柚、白柚、西施柚。文旦柚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C及多種礦物質等,可幫助腸胃道蠕動、改善便祕,並具降膽固醇及血壓作用,可以去除食物的油膩、助代謝。不過,柚子含水量高,又是高鉀水果,一不小心就容易吃過量,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提醒,一定要控制食用量,一次最多吃半顆4至5瓣即可,建議與親友一起食用,但腎臟功能受損的病人不宜食用,小孩、容易腹瀉的人不要吃太多。吃藥可以吃柚子嗎?吃柚子後可以吃藥嗎?更要注意的是,如有每天固定在吃慢性病藥物者,一定要謹慎評估吃柚子。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曾訪問杏安診所黃農茵醫師指出,包含抗凝血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藥、性功能障礙藥物、抗癲癇藥物等都可能受柚子影響。有些人會想說,是不是柚子、藥物二者間隔吃就沒問題?安南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醫師許秉毅曾受訪指出,因柚子抑制藥物代謝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兩、三天,即使把「吃柚子」與「服藥」的時間錯開,也無法完全避免柚子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柚子放到「辭水」更多汁 選購文旦柚3秘訣文旦柚剛摘下來的時候,要放在陰涼通風處保存,放到辭水(水分自然蒸發)讓果皮由青綠色轉為黃綠色,此時果肉由硬變軟,感覺更多汁,口感也更為香甜可口。現在通常是在市場買,農糧署透露選購文旦柚小秘訣。而買回家同樣建議先放一陣子,柚子是耐放的水果,會愈放愈好吃。如果買回去是想要馬上吃的,記得挑選果皮呈淡黃色者;若要久放,則可挑選果皮呈淡綠色,置於通風陰涼處貯放,愈能顯現其風味。.果皮光滑、毛孔細緻.果實形狀勻稱不歪斜.重量400-600公克最佳也有人不愛買柚子,因為不會切。柚子雖然果皮厚,但其實並不難處理,農業部介紹最常見的切柚子方法:把柚子的頭部切下,直立放置柚子並五等分劃開外皮,再把柚子肉取下後就可以吃了。【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8-19 焦點.用藥停看聽
原廠降血壓藥、抗憂鬱劑相繼退出台灣 衛福部最新回應
一年用量高達2000萬顆的降血壓藥「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決定退出台灣,而2019年傳出健保砍價,將退出台灣的抗憂鬱症藥物「百憂解」也確定撤出。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今年6月24日及7月31日分別接獲藥廠通知,百憂解20毫克及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將停止供貨,其中百憂解20毫克供應到今年11月,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則提供至今年年底。相關資訊→藥物百科:安普諾維膜衣錠百憂解王德原說,以百憂解20毫克、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來說,均有同成份、同劑型、同含量的三同替代藥品,百憂解20毫克的三同藥品還有5張藥品許可證,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則有3張,因此不會影響病人,且三同藥品為國產學名藥,為國內藥廠生產,可以依需求增加產量,藥品供應沒有問題。至於藥廠退出台灣市場,恐因該藥在台灣的售價過低所致。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參議戴雪詠表示,百憂解20毫克、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為健保收載超過15年的老藥,目前已有很好的、同品質的學名藥替代,百憂解更是在全球超過40年的老藥,現在已過專利期的老藥退出市場,由相同品質、藥價較低的學名藥接手,這是國際市場的常態。戴雪詠表示,世界各國醫藥主管機關,對於尚未過專利期的藥品都給予好的價格,讓藥廠進行研發,但專利期過後,更多同品質的學名藥參與競爭,讓藥費降低,並透過鼓勵學名藥,政府將節省下來的藥費資源,再挹注到其他救命新藥的給付,各國都是用這樣的方式,讓醫療資源進行有效的運用。
-
2024-07-29 名人.精華區
黃金舜/預防藥駕 擺脫交通地獄
「酒後不開車」的觀念深植大部分國人心中,但大家容易忽略的是「藥駕危機」,如治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常用的抗組織胺等可能影響中樞神經導致專注程度、協調能力下降及嗜睡;眼科常用的散瞳劑因瞳孔放大導畏光等,此時若駕駛汽、機車等動力交通工具,亦將造成自身及其他用路人的危險。今年4月,新北市便有汽車駕駛疑似因服用感冒藥後頭暈、精神不濟,衝撞停等紅燈的多名機車騎士,導致6人受傷。安眠鎮靜藥遭濫用 冰山一角另外,我國安眠鎮靜類藥物遭濫用已是不可忽視的重大問題,依食藥署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苯二氮平類安眠鎮靜劑(Benzodiazepam, BZD)可用於助眠、抗焦慮及抗癲癇,常見藥物如成分為三氮二氮平(Alprazolam)的贊安諾(Xanax)、景安寧(Kinax),近10年盤據前10名,2021至2023年更位居第3名,僅次於長年高居1、2名的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此外,治療失眠的「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am, non-BZD)」藥物,也常見濫用,如主要成分為唑吡坦或稱佐沛眠(Zolpidem),長年游移於第5至第8名間,以其為主要成分的蒂諾斯(Stilnox)更多次位居中、高齡藥物濫用通報的前5名。我國安眠藥服用人數達450萬,每年超過11.2億顆,食藥署數據恐僅為冰山一角。慢性病藥副作用 增交通風險除安眠鎮靜類藥物,更容易遭到忽視,但可能導致藥駕危險的便是各類慢性病藥物,2022年國人因慢性病就醫人數達1286萬人,等於每2人便有1位可能有慢性病,而常見的降血壓、降血脂藥物可能造成頭暈、疲倦及嗜睡等副作用,此時若有駕駛行為,都可能增加交通意外風險。根據「趨勢民意調查」,國內多達35%的駕駛,每周幾乎都會服用至少一種有危險駕駛疑慮的藥物,最常見者為安眠藥、降血壓藥及肌肉鬆弛劑,引發潛在的交通危機,以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約3千人死亡計算,因「藥駕」造成事故比率約10%,亦即每年約有300人因藥駕導致交通意外喪命。人命無價,北市聯醫將藥品分為4級,由零級到3級,數字愈大風險愈高,抗憂鬱藥、部分降血糖藥物為2級,若服用後有駕駛需求,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安眠藥、散瞳劑以及部分肌肉鬆弛劑則為第3級,服用各該類藥品後一定時間內勿駕駛汽、機車等動力交通工具,亦不應騎乘自行車。加強宣導 建立正確用藥觀念刑法第185-3條對酒駕設有罰則,對因服用藥物等行為導致的不能安全駕駛也有罰則,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相較近年對酒駕的執法力度,對藥駕卻並未有較細緻的執法規範,加上國人普遍未有正確用藥觀念,因此藥駕導致交通事故頻傳。政府應積極加強藥駕風險宣導,國人也應了解正確用藥觀念,多與社區藥局藥師作朋友,以理解自身所服用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及危險性,建立「用藥駕駛須謹慎」的觀念,以期杜絕藥駕導致的相關交通意外,持續朝擺脫台灣「交通地獄」的目標邁進。
-
2024-06-13 醫療.皮膚
你是「飯前洗澡」還是「飯後洗澡」?日本醫學專家建議:這麼做較健康
你何時洗澡?這是你的偏好或習慣嗎?但你可知道「飯前洗澡」和「飯後洗澡」與身體健康有關?來聽聽醫學專家的說法,看看何者比較適合你!對於「飯前洗澡」、「飯後洗澡」這件事,有的人有固定的順序,那已經是他們日常生活的習慣;而有的人可能會根據當天的工作或活動隨機調整。但你可能想知道哪種對健康來說,是較好的選擇。日本醫生兼糖尿病專家市原由美江(Yumie Ichihara)從醫學角度來分析「飯後洗澡」好,還是「飯前洗澡」好。兩者都會影響消化和吸收.關於吃飯和消化:食物進入胃後,被胃酸和消化酵素分解,變成糊狀。然後,胃在三~五小時內將糊狀食物轉移到十二指腸。接著,小腸(包括十二指腸)利用消化酵素將食物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這些葡萄糖和氨基酸透過小腸表面吸收並輸送到血液中。.關於洗澡:洗澡會讓你的體溫升高時,毛細血管會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改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中廢物和乳酸的排出,有助於緩解疲勞。特別是當你有泡澡的習慣,效果比淋浴更明顯,整個身體都會變暖。了解了以上,飯後洗澡、飯前洗澡,身體又會發生改變呢?飯後洗澡進食後一段時間內,血流集中在胃和腸內,刺激腸胃運動。如果吃完晚餐後立即洗澡,你的整個身體,包括身體表面都會變暖,這會減少集中在胃和腸道的血流量,減慢消化吸收的速度。如果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緩慢,有些人可能容易出現胃部不適。飯前洗澡如果洗澡後馬上吃飯,全身的血流量增加,血流不能集中在胃腸道,消化吸收被認為會延遲。因此,洗完澡後最好等一個小時左右再進食,而不是剛洗完就立即進食。但如果洗完後一個小時在吃晚餐,吃飯到睡覺之間的時間會更短。如果吃完飯就上床睡覺,腸胃在睡覺時消化吸收食物,又會降低睡眠質量,讓身體更容易儲存脂肪,導致肥胖。基於上述原因,從醫學角度來看,建議在飯後洗澡:至少等待一個小時再洗澡。另外建議,進食後血壓往往會下降,但洗澡後血壓也往往會下降。尤其是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的人,不要在飯後立即洗澡,至少要等一個小時再洗澡。一些正在節食的人可能會擔心晚餐和洗澡的順序對「卡路里吸收」的影響。前面我們提到,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可能會比較慢,但這並不代表它與熱量的吸收成正比。無論何時洗澡、是否洗澡,攝取的熱量都是一樣的。你可能覺得對你來說,何時洗澡何時吃飯都沒差,但你應該更善待自己的身體,特別是常覺得腸胃不適的人,可以透過調整晚餐和洗澡的時間,讓自己更健康! 延伸閱讀:.別讓皮膚問題影響你的美!皺紋、白髮、斑點...常見7大皮膚問題預寶典一次看.沒流汗不用洗澡?重症醫曝真相:通常每x天沐浴1次,但「1情況」要每天洗.夏天容易有體味怎麼辦?一圖看懂體味NG飲食及6招抗汗臭對策※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5-18 醫療.心臟血管
每周至少3次炸雞餐配手搖飲!男上班一半突「臉歪嘴斜」 就醫檢查結果出爐
台中市36歲王姓男子從事服務業,每周至少三次炸雞餐配手搖飲,因工作常熬夜工作到天亮才睡,罹三高也不自知,今年3月他上夜班才上到一半,突然臉歪嘴斜、肢體無力,右側偏癱,被送到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查出是梗塞性腦中風,經緊急施打血栓溶解劑,男子隔天就可下床走路,住院七天後康復返家。每周至少3次炸雞餐配手搖飲!男上班一半突「臉歪嘴斜」衛福部台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宇軒提醒民眾,一旦出現單側偏癱、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等疑似腦中風症狀,可請熟記腦中風口訣「fast微笑(觀察患者臉部是否對稱)、舉手(觀察手是否無力)、說你好(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盡快送醫(快打119,記下發作時間)」,爭取黃金救治時間3小時內送醫。吳宇軒說明,這名男患者是在深夜10時許到院,當時血壓飆破200,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迅速幫男子檢查、排除腦出血等因素後,發現男子血壓降不下來,一小時內連打6支降血壓藥,才讓患者血壓降到可施以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標準,並及時完成治療。王姓病患表示,他不抽菸也沒家族病史,發病前也沒發現自己有三高問題,因為從事服務業,平時最愛吃炸雞跟喝手搖飲,礙於工作排班關係,經常熬夜工作到天亮才睡,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也會中風;他現在聽醫師建議清淡飲食、作息規律,目前已經重回職場。吳宇軒說,腦中風有年輕化趨勢,目前梗塞性腦中風治療以血栓溶解劑或經動脈曲栓術為主,但其中血栓溶解劑必須在發病後4.5小時內施行才有效。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結合急診科、神經內外科、影像與重症醫學科,24小時全年無休搶救突發性中風患者生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2 醫療.骨科.復健
剛睡醒勿馬上站起應放慢動作 治療師揭年長者易跌倒最大原因
長者發生跌倒,輕者挫傷、瘀青,嚴重者骨折、失能,致生活品質下降。跌倒隱藏各種風險,只是滑一跤,卻可能嚴重到需住院開刀,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副秘書長黃上育表示,老年人容易跌倒的最大主因是「肌力不足」,平常應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延緩肌肉的流失。老化因素︱肌肉流失 平衡力下降、反應變慢跌倒是老年人事故傷害第二大死因,「保命防跌」已經成為重要的健康課題,尤其步入高齡化社會,跌倒發生原因相當複雜。黃上育說,年長者跌倒的因素很多,年紀愈大愈容易跌倒,因為肌肉力量減少,走路長一點時間就覺得發抖無力,步伐也跟著不穩。其次是協調能力,平衡能力下降也是老人家跌倒的因素之一,當視力衰退異常時,會影響本體感覺和前庭功能的配合,有些人會失去立體感,難以評估自身與物品的距離。黃上育強調,年紀大了,反應能力本來就會變慢,面對突發狀況,來不及啟動身體下一個動作,加上肌肉流失,即使想跨出大腿保持平衡也覺得力不從心。「運動」是降低跌倒風險的良方,可練習深蹲、弓箭步、登階有氧,鍛鍊下肢肌肉外,同時也有助於訓練心肺功能。老年人行動不靈活易跌倒,若有骨質疏鬆會大大增加骨折風險,常見骨折處為髖部、腰椎和手腕,髖部骨折劇痛難耐,最容易帶來嚴重併發症,日常運動可以延緩身體機能退化,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疾病與藥物因素︱疾病影響步態 藥物也易致跌除了身體正常老化,血壓、血糖波動也會引發頭暈,讓步態不協調。黃上育說,高血壓引發頭痛、低血糖會眼花暈眩;而本身有偏頭痛病史的人,上了年紀也容易跌倒,因為痛覺影響其他感官的敏感度。另外,中風、巴金森氏症會產生運動功能障礙,身體不自覺偏移重心,才會一再跌倒。年長者要留意用藥安全,安眠藥、降血壓藥、抗憂鬱藥物會讓注意力下降、肌肉無力,服用後應休息或立即就寢,否則易增加跌倒的機率。服用慢性病藥物的長輩,就診時要請醫師協助評估用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防跌解方︱3種訓練 加強肌力、預防骨鬆1.深蹲:可強化肌力和平衡力,「長輩版深蹲」可先雙手扶著椅子,雙腿與肩同寬,慢慢蹲下、起立。2.弓箭步: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扶著牆壁改變前後腳姿勢,訓練平衡感、穩定行動力。3.登階有氧:利用踏台進行有變化性的爬樓梯動作,若膝蓋、髖關節不適,可改騎單車、游泳。睡醒易跌︱放慢動作 光線要夠黃上育提醒,睡醒馬上站起來容易頭昏眼花,最容易發生跌倒意外,要放慢動作,讓體溫慢慢回升、促進血液回流。以下是剛起床容易跌倒的原因,務必提醒長輩留意:1.血糖波動大:躺床一整夜,突然坐起身,容易發生姿勢性低血壓。2.神經反應慢:大腦神經尚未完全清醒,未恢復所有的控制肢體功能。3.肌肉僵硬:睡覺姿勢錯誤,醒來關節或肌肉僵硬,身體卡卡不靈活。4.室內光線昏暗:半睡半醒起床如廁,光線昏暗、動作急被絆倒。如何降低跌倒的危險因子?1.肌力訓練:運動已被認定能有效預防跌倒,適當運動可鍛練肌肉、骨骼,保持關節靈活度,並防止骨質疏鬆。2.安全用藥:勿自行購買安眠藥,有睡眠問題或其他慢性疾病,請醫師評估用藥。將正在吃的藥單或藥袋帶去給醫師看。3.環境設計:行走動線勿堆放雜物,注意保持臥室及廁所光線充足,廁所通道加裝小夜燈。4.衛浴乾燥:使用抽風或吹風設備保持乾燥,浴室地板要加上止滑設計。5.使用輔具:選擇合適的輔具,材質勿太重,避免移動不便。請本人親自去試用,或選擇可以調整高度的枴杖或助行器。6.適當穿著:衣物要合身,褲管不過長,應穿包覆的鞋面並有防滑的鞋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01 焦點.健康知識+
9個傷肝NG壞習慣!吃太好營養過剩、愛生氣都很傷
有句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可見肝臟之於人體的重要性。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臟器,有「體內化工廠」之稱,擁有人體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3大功能:代謝、解毒、形成膽汁。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舉凡排毒、製造消化酵素、幫助膽固醇的製造與排出、製造荷爾蒙等,都需要肝臟的幫忙;不過,肝臟卻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只有病到無法再負荷,才可能出現症狀,也因此,許多人發現肝臟疾病時,都已經為時已晚了。 哪些習慣容易傷肝?常聽到長輩告誡,經常熬夜很傷肝,的確,熬夜的話,肝臟無法在需要修復的時間點,得到完整的修復;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其實除了睡眠不足之外,喝酒、吃太多藥、飲食不拘、暴飲暴食、吸到二手菸、吃不新鮮的食物等,都是常見的傷肝行為。 1、飲酒過量過去經常聽到小酌有益健康一說,不過,陳詩婷說明,2023年刊登在《美國醫學會網路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少量飲酒並不能防止各種原因的死亡,只有將飲酒量降到零,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危害。 陳詩婷更說,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損傷,長期喝酒,輕者會引發脂肪肝,重者則演變成酒精性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尤其是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的民眾,無法將有毒的乙醛代謝成乙酸,導致臉紅、心跳加速、頭痛、宿醉等狀況,造成的傷害還是全身性的。 2、有抽菸習慣或常接觸二手菸香菸含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會影響紅血球的帶氧能力,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受到很大的干擾,進而影響肝臟的健康;陳詩婷說,菸還含有N-亞硝基降菸鹼、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會對身體的免疫反應產生改變。國內外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若有抽菸習慣,未來變化成肝癌的機會,比不抽菸的人高出1.2至2倍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接觸到二手菸、三手菸的人,同樣也可能會造成肝細胞的癌化;也會對B型肝炎、C型肝炎的治療有很大的影響,原因就是香菸減緩體內鐵離子的運輸,以及紅血球的帶氧能力,進而影響肝炎的治療成效。 3、常吃加工食品加工品通常添加許多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這些物質通通都需要肝臟代謝,譬如一種名為蔗糖素的人工甜味劑,就被證實會傷肝;常見的防腐劑如苯甲酸和己二烯酸,也被證實,會導致肝臟和腎臟損傷;而去水醋酸則可能增加致癌風險。 4、常吃油炸物愛吃油炸物也是非常傷肝的行為。陳詩婷解釋,油炸物一來油脂含量高,很容易讓身體吃進過多熱量,導致脂肪肝;二來,因為食物與高溫油炸的交互作用,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肝臟就得花好一番功夫來解毒;假使一周內有吃到四到五次的油炸物,通常肝臟就已經開始無法負擔,長期下來,則會進展成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5、營養過剩現代人飲食太過豐富,三餐經常大魚大肉,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吃進很多高熱量、高糖的食物,反而缺乏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的補充,而這些過剩且精緻化的熱量,經常會在肝臟堆積成脂肪肝,嚴重的脂肪肝,更會損害到肝臟的功能。 6、藥物吃太多尤其是脂溶性的藥物,譬如人工荷爾蒙、類固醇、止痛藥、避孕藥、雌激素、抗生素、降血壓藥、降尿酸藥、安眠藥等藥物,通常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毒性;長期吃西藥的民眾,最好每隔3個月做一次肝功能檢查,尤其本身有B型或C型肝炎帶原、長期飲酒等族群,更建議每個月做一次檢查。 7、長期睡眠不足中醫認為,肝系統有兩個作用,一是收藏血液,二是幫助調暢全身氣血運行;《黃帝內經》記載:「人臥則血歸於肝」,晚上的11點到3點間,正是肝膽兩臟腑氣血最旺盛的時間。 換言之,人在睡眠時,人體有較多的血液回流肝臟,促進肝臟的新陳代謝與排毒;熬夜時,肝臟的血液滋養相對不足,長時間下來,就有可能造成肝過勞,引起虛火上炎症狀,例如牙齦腫痛、易生口瘡、心慌、口苦、眼睛乾澀、眼白發黃、失眠等狀況。所以,建議晚睡族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晚11點前入睡,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 8、常吃不新鮮或發霉食物台灣氣候比較潮濕,如果乾料沒有保存好,很容易造成黴菌感染,尤其黃麴毒素的孳生,是目前所知最強的生物致癌劑,僅僅只需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具致癌效果,特別是肝癌的發生。陳詩婷說,黃麴毒素最容易來自變質的穀類、玉米、豆類、堅果類、咖啡豆等食物,甚至是竹筷沒有清洗乾淨,都被發現有黃麴毒素的感染;所以,如果發現豆穀類、堅果類味道聞起來不太對或是味道發苦,也最好別碰,因為這個苦味的來源,就是來自發霉的黃麴毒素。 很多人以為煮熟,黃麴毒素就會被消滅,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因為黃麴毒素有極高的熱安定性,儘管高溫200℃,還是無法被消滅;所以,選購食品時,特別是穀類、堅果類,務必確認味道新鮮,包裝完整,一旦發現味道不太對勁,甚至有肉眼可見的發霉,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整包丟掉,因為黃麴菌的黴菌孢子可能早已汙染整包食物了。 9、愛生氣、發怒或心情不好情緒的穩定和身體的狀態息息相關。中醫認為,人體每個臟器都有自己的特色,透過升降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而生氣、發怒等壞情緒,會讓身體運行的氣往上衝,導致腦部血管壓力增加、刺激交感神經,並使腸胃的血流量減少,而影響全身的健康。 正所謂「怒傷肝」,經常發怒、愛生氣對肝臟的傷害最大。因為肝臟的血除了幫忙調和血液外,也會幫助各臟腑的氣疏通,要是經常生氣,肝氣長期積壓阻滯的狀態下,除了傷肝,更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以及罹患各種腸胃疾病。(本文摘自493期) 延伸閱讀: ·春天吃「4種食物」對關節好!復健科醫激推 這1款菜還有助鈣補在對的地方 ·不只打噴嚏!「春季過敏12跡象」曝:流鼻血、胸悶中了 醫推每天起床喝1飲品
-
2024-02-19 醫療.牙科
不只是火氣大,口臭味道藏警訊!口臭吃什麼?7食物消除口腔異味
口臭原因有85%~95%是來自於口腔,少數口臭是由呼吸道引起,主要是因口中殘留的食物經細菌腐化作用後,產生揮發性的硫化物,進而發生口臭問題。長期口臭原因有哪些?口臭要吃什麼?怎麼解決?本文一次整理口臭原因及解決辦法。口臭原因有哪些?口臭是因為口腔內的微生物在分解殘留食物時,經細菌腐化作用後,產生揮發性的硫化物,如硫化氫、甲硫醇等等,進而引起口臭。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王志堂指出,唾液含有的抗菌物質也具有沖洗作用,可幫助清除食物殘渣及清理已壞死細胞,唾液減少會造成口腔細菌滋生,進而增加口腔異味的可能。以下整理可能引起口臭的原因:·口腔疾病:蛀牙、食物殘留口腔或牙縫、牙周病、假牙清潔不當、毛狀或苔狀舌、裂溝舌、口腔潰瘍等等口腔問題皆可能引起口臭,也是導致口臭最主要的原因。·口腔乾燥:如上述說明,唾液減少會造成細菌滋生,增加口臭的可能。緊張、失眠或恐慌等等情緒壓力下,可能引起口乾現象。除此之外,王志堂表示,服用某些安眠藥或降血壓藥物、缺乏維生素B群者,以及常用嘴呼吸者也可能有口乾問題。·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可能會產生呼吸異味,如慢性鼻竇炎、鼻咽發炎、喉炎、扁桃腺炎、也可能引發口臭問題。·其他疾病因素:因疾病而導致身體異常代謝物,隨著血流循環被帶至肺部,當呼氣排出體外會發現有不正常的氣味,如:糖尿病併發食物代謝異常、尿毒症、肝衰竭等等。·胃食道逆流: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發生胃食道逆流時,胃酸會沿著食道上升滲入口腔或咽喉,而胃酸是一種強酸性液體,可以殺死細菌但也會破壞口腔內的平衡造成酸鹼度降低,提供有利於細菌生長的環境,當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或唾液時會產生硫化物,而且胃食道逆流還會讓唾液分泌減少,增加口臭的可能。·食物、抽菸:大蒜、洋蔥、韭菜、酒、飲用大量牛奶皆可能引起口臭,而吸菸會使尼古丁殘留口中,進而引起口腔異味。·發燒:根據奇美醫院衛教指出,發高燒時,口腔內的唾液分泌會減少且舌頭作用減低,會使得沖洗細菌產物的作用相對降低,進而發生口臭。口臭味道藏警訊想確認自己是否有口臭問題,知名中醫師王大元表示,可以用舌頭舔手背、用湯匙觸碰舌頭或刮舌苔、手指磨擦齒齦後、講電話或手機後、使用口罩後聞聞看物品有無異味殘留。口腔隨著環境與生理變化,也會使味道出現變化,以下根據王大元中醫師說明整理5種口臭味道原因: 爛蘋果味:糖尿病酮酸症阿摩尼亞味:如:洗腎患者、腎衰竭、腎病症候群等腎臟有問題者。因為無法將尿素排出體外,而出現類似阿摩尼亞味的尿騷味。垃圾腐爛味:牙周病、蛀牙臭酸味:胃食道逆流魚腥味:鼻竇炎而引起,因感染或過敏而引起鼻黏膜腫大、鼻竇阻塞,當分泌物久滯在鼻腔,進而形成黃綠膿痰,造成魚腥味。其他味道:乳癌患者口腔易有醃蘿蔔等 口臭吃什麼?7食物消除口腔異味大家都知道吃重口味食物會造成味道殘留口中,營養師余朱青表示,酒精飲料、含糖飲料、乳製品、肉類、大蒜、洋蔥及糖皆容易造成口臭問題。那口臭究竟要吃什麼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分享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之撰文整理7種食物有助降低口中氣味,包含蘋果、口香糖、維生素C食物、低脂優格、全麥麵包、肉桂及綠茶。口臭看什麼科?怎麼解決?引起口臭最常見的原因為牙周病、口腔清潔不當等口腔問題,建議有口臭問題,應先至牙科檢查,若長期口臭未改善則可至耳鼻喉科進一步確認是否為其他原因所致。以下整理幾種日常方法有助於降低口臭發生及解決口臭問題:1.定期檢查牙齒,每半年洗牙一次。2.以牙線、牙間刷清潔牙縫,刷牙後使用漱口水。3.飯後刷牙,尤其是有吃肉類、乳製品及含糖食物。4.多喝水、多吃蔬果。5.口乾或唾液分泌減少時,可吃無糖口香糖,透過咀嚼增加唾液分泌。口臭是因為火氣大?中醫消口臭辦法許多民眾認為口臭是因為火氣大,但其實口臭只是火氣大症狀之一,火氣大並非一定會引起口臭。若以中醫觀點來看,王大元中醫師表示,不同口臭屬於不同臟腑的問題,要抑制口臭問題,想要快速緩解口臭,可以按壓迎香穴、合谷穴、內關穴及勞宮穴,以及針對不同口臭,可參考以下幾種漱口消口臭方法: 肺熱:以藿香、薄荷各5克泡茶漱口 胃熱:口含生甘草片或丁香除去口腔異味 肝熱心火:菊花、金銀花各5克泡茶漱口或飲用 抽菸者:無糖的茉莉花茶或桂花綠茶漱口參考資料: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彰濱秀傳牙科部、奇美醫院、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書田診所、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余朱青 營養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延伸閱讀: 天啊!原來「生癌的胃」長這樣,長期脹氣打嗝、消化不良...你還只是吃胃藥打發嗎? 大魚大肉才會「痛風」?錯!其實我們每天在喝的●●,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兇手
-
2024-02-16 養生.保健食品瘋
攝取魚油6大益處!天然魚油可從3食物補充,深海小型魚最佳
從魚提取的油脂是「魚油」,因為魚生長在寒冷低溫水域,體內必須要有大量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DHA(促進腦部神經、保護眼睛)、EPA(降低三酸甘油脂、抗凝血)等,才不會讓體內油脂因低溫而凝固。因此,魚油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珍貴的營養。攝取魚油 6大益處1.預防心血管疾病: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尤其EPA對心血管系統的益處最為顯著,有助降低三酸甘油脂、膽固醇、減少血管內壁發炎、抑制血小板凝集、減少血管收縮等好處,因此可降低血壓、維持血流順暢。2.抗發炎、抗過敏:現代人忙碌常常外食,容易攝取大豆油等Omega-6脂肪酸過量,引起慢性發炎反應,若適量攝取Omega-3脂肪酸,有助平衡發炎反應;魚油的抗發炎和抗氧化作用,也有助減輕過敏炎症反應。3.提升大腦功能:Omega-3是大腦重要組成成分,能促進神經細胞生長、減緩神經元退化,防止腦部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等;研究發現,Omega-3還有助於減輕焦慮和憂鬱等情緒疾病。4.幫助嬰幼兒發展:DHA是人體大腦和眼睛組織中最豐富的脂肪酸。研究發現,早期補充Omega-3,與未來孩子的語言發展、認知和行為表現之間有正面關聯。5.增加免疫力:魚油可提高T細胞活性,幫助偵測和殺死外來細菌與病毒,能調整過旺的免疫能力,對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克隆氏症等患者有益。6.護眼:DHA是視網膜重要脂質成分,攝取足夠Omega-3可預防黃斑部病變、白內障,以及減輕乾眼和發炎等症狀。天然魚油 3食物補充1.深海魚:鮭魚、鮪魚、比目魚、鯷魚、鯡魚、秋刀魚、鯖魚等深海魚富含Omega-3。成年人每周可吃2至3份魚類(每份約成人三根手指大小與厚度)。2.堅果種子類:Omega-3含有EPA、DHA及ALA三種脂肪酸形式,EPA、DHA為動物性食材;亞麻仁籽、核桃、胡桃等堅果種子富含ALA,經過人體酵素代謝,會形成EPA、DHA。建議素食者每天可喝一匙亞麻仁油。3.黃豆及黑豆:豆類富含蛋白質、纖維及大豆異黃酮,也富含Omega-3,每100公克含1.46公克,建議喝豆漿不濾渣,才能完整攝取到豆類的營養素。市售魚油 當心重金屬難以利用天然食物攝取Omega-3脂肪酸的民眾,可補充魚油。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EPA及DHA食用量2公克以下,而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使用之魚油,其每日食用量為5公克以下。魚油最擔心重金屬汙染問題,建議攝取深海小型魚最佳,且廠商備有定期檢驗報告。另外,魚油容易氧化,最好選購隔氣隔光包裝的魚油,存放在陰涼、乾燥處或盡快放進冰箱。4族群慎用魚油1.對魚蝦過敏者:儘管魚油已經精製過,但對魚類過敏的人,仍應小心使用。2.注意藥物相互作用:魚油會增加流血時間以及降低血壓,服用抗凝血藥或降血壓藥的民眾要注意。3.術前兩周前停用:準備進行手術者,術前2周應停止食用魚油與凝血相關產品。4.高劑量補充諮詢醫者:每天使用超過3公克Omega-3以上可能會使凝血時間延長,因此特定族群欲高劑量補充,應在醫療監督下進行。
-
2024-01-21 醫療.心臟血管
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哪個最能降心血管風險?心臟權威期刊揭密
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大前天(2024-1-17)發表Aerobic, resistance, or combined exercise training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overweight or obese adults: the CardioRACE trial(超重或肥胖成人的有氧運動、阻力運動或綜合運動訓練與心血管風險概況:CardioRACE 試驗)。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約占美國和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身體活動,特別是有氧運動,已被證實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然而,很少有臨床試驗直接測試阻力或有氧或綜合(阻力加有氧)運動能提供比較大的心血管益處。不同的運動會影響多種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相關的不同生理系統和功能。大多數運動研究是專注於單一的CVD 風險因素,因此無法完全捕捉不同類型運動對整體 CVD 風險狀況的影響。患有 CVD 的人通常具有一系列 CVD 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和肥胖。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較阻力、有氧運動以及綜合阻力加有氧運動對 CVD 風險狀況的影響,CVD 風險概況由四個主要的 CVD 風險因素組成:收縮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空腹血糖和體脂百分比。方法:本研究是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於 2017 年 7 月至 2020 年 3 月在愛荷華州立大學進行。參與者的條件是:年齡35-70 歲、過去幾個月不運動、超重或肥胖(BMI 25–40)、高血壓(收縮壓/舒張壓120–139/80– 89 mmHg)但未服用降血壓藥物,不吸菸、沒有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和中風)、癌症和妨礙運動訓練的嚴重關節炎。共招募到406名符合條件的參與者。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四組中的一組:(1)僅做阻力運動、(2)僅做有氧運動、(3)做氧運動和阻力運動,(4)不做運動。運動組的人在一年的期間裡在監督下每週運動三次,每次一小時。綜合組的人每次做有氧和阻力運動各30分鐘。結果:一年後的變化(平均數:正數代表較差,負數代表較好)血壓:不運動組:-0.04,阻力組:-0.06;有氧組:-0.14;綜合組:-0.20。LDL:不運動組:0.03,阻力組:-0.01;有氧組:-0.17;綜合組:-0.25。血糖:不運動組:0.00,阻力組:0.17;有氧組:-0.08;綜合組:0.07。體脂:不運動組:-0.03,阻力組:-0.23;有氧組:-0.26;綜合組:-0.28。CVD風險:不運動組:-0.01,阻力組:-0.03;有氧組:-0.16;綜合組:-0.16。結論:在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中,與不運動相比,有氧運動或綜合運動可改善CVD 風險狀況。討論:本研究中CVD危險因子的變化幅度不大,這可能是因為參與者的健康狀況本來就不錯,而且他們在基線時並非完全不運動,以至於改善的空間有限。儘管如此,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可以考慮將阻力加上有氧運動相結合,以增強心肺健康和肌肉力量,這對於減輕肥胖對心血管疾病預防和長壽的有害影響也很重要。原文:有氧、阻力、綜合:哪一種運動最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6 焦點.用藥停看聽
肌肉鬆弛劑副作用有哪些?使用肌肉鬆弛劑應該注意避免3件事
很多人都有肌肉痠痛問題,經醫師診斷後,除了止痛藥物,也可能開立肌肉鬆弛劑治療。適當使用肌肉鬆弛劑,可促使肌肉放鬆,緩解因肌肉痙攣、緊張所造成的僵硬疼痛和緊繃不適。肌肉鬆弛劑的種類多樣,需依用藥者肝、腎功能調整用藥,過量或長時間服用都有風險,尤其勿隨意服用他人用藥或將藥物分送他人使用,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用藥前應了解相關注意事項,這類藥物容易造成使用者產生嗜睡、疲倦感覺,民眾若是使用肌肉鬆弛劑,用藥期間應避免併用酒精與其他可能產生嗜睡的藥物,像鎮靜安眠藥、抗組織胺、嗎啡類止痛劑、抗憂鬱劑等,否則可能加重精神不濟、視線模糊、專注度與反射能力下降;服藥後應避免進行需高專注力的行為,如進行精密機械操作、駕駛交通工具、搬運重物等,年長者需特別留意用藥後反應,避免發生跌倒的憾事。此外,食藥署近期針對肌肉鬆弛劑Baclofen發出藥物安全公告,國外曾有案例使用高劑量Baclofen口服藥物,可能會增加用藥者自殺意念的風險,提醒民眾用藥應依醫囑正確用藥,切勿自行調整用藥劑量,以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如果民眾於Baclofen服藥期間出現病症惡化、自殺意念、行為異常變化等,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使用「肌肉鬆弛劑」注意這些事Baclofen .作用機轉:屬中樞性肌肉鬆弛劑,適用於脊髓或腦部受損引起之肌肉痙攣。.副作用:疲勞、嗜睡、肌無力、頭暈等。長期連續用藥後,若驟停可能導致精神混亂、幻覺、譫妄、躁動甚至癲癇的狀況。》看完整藥品介紹Chlorzoxazone .作用機轉:屬中樞性肌肉鬆弛劑,可減輕骨骼肌痙攣、急性肌肉疼痛。.副作用:嗜睡、胸悶、眩暈等。服用後可能會導致尿液變為橘紅色。》看完整藥品介紹Tizanidine.作用機轉:屬中樞性肌肉鬆弛劑,可治療肌肉痙攣的疼痛及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痙攣症狀。.副作用:嗜睡、頭暈、口乾、低血壓。如併用降血壓藥物或會抑制CYP1A2代謝酵素之藥物,應注意血壓變化,避免低血壓發生。》看完整藥品介紹Mephenoxalone.作用機轉:可放鬆肌肉緩解痙攣,紓解大部分肌肉疼痛、僵硬不適的狀況。.副作用:嗜睡、肌無力、口乾、起疹等。》看完整藥品介紹Tolperisone.作用機轉:可緩解脊髓損傷、外傷術後、腦中風後遺症、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及其他疾病等引起的肌肉痙攣及緊張。.副作用:嗜睡、頭暈、流汗、腹瀉等。》看完整藥品介紹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0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腎病患不宜吃低鈉鹽、低鈉醬油?血鉀過高或過低都會出問題,營養師教日常飲食如何降低鉀含量
鉀是人體內一個非常重要的礦物質,它幫助我們保持體液及電解質平衡、傳遞神經訊號,以及肌肉和心臟的收縮。人體體內的鉀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當血鉀濃度不正常時,身體會透過鈉鉀幫浦,也就是經由尿液(約90%)及糞便(約10%)將鉀離子排出,以調節體內鉀離子的濃度。血鉀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出問題一般血鉀濃度參考值介於3.5至5.1mmol/L,如果血鉀濃度過高,可能會使心臟擴張鬆弛、心臟收縮力減弱及出現異常心跳;如果血鉀濃度太低,會使身體出現心律不整及心肌收縮力下降。有些人需注意鉀離子的攝取,例如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尿量減少,且透過透析排出的鉀離子有限,需要限制飲食中鉀的攝取。此外,像腎功能不佳、進行腹膜透析,以及服用某些降血壓藥的人,若出現高血鉀情形,也需要限制高鉀食物,以確保身體維持鉀離子平衡。國人每日飲食將食物分成六大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即使同一類食物含鉀量也有高低不同。豆魚蛋肉類及油脂堅果種子類中的烹調用油含鉀量較低,可放心食用。乳品類富含鉀,如果有血鉀過高問題,應避免食用。同類食物 含鉀量仍有差異全穀雜糧類、蔬菜類及水果類食物含鉀量差異大。.根莖類多屬高鉀食物,像馬鈴薯、芋頭、山藥、南瓜、蓮藕等,只有地瓜例外。.豆類像紅豆、綠豆、花豆、豌豆仁也屬於高鉀食物;以白米飯、白麵條及白吐司等作為主食,相對不會攝取過量的鉀離子。.乾燥蔬菜、蕈菇類、深綠色蔬菜及筍類屬高鉀蔬菜;淺色蔬菜、瓜類蔬菜及新鮮藻類多為低鉀蔬菜。.乾燥水果乾、大部分瓜類水果、芭樂、小番茄、香蕉、水蜜桃、楊桃、草莓及奇異果等屬於高鉀水果;蘋果、葡萄、鳳梨、柳丁、橘子、蓮霧、芒果、櫻桃、新鮮的紅棗及黑棗則屬於低鉀水果。但要特別注意,若食用過多低鉀食物,亦可能使血鉀過高。日常飲食如何降低鉀含量?除了選擇合適食材外,也可以運用烹調技巧來降低飲食鉀含量。像是先將高鉀食材浸泡在水中1-2小時,或將食材切成薄片或小塊再烹調,或用足夠水量汆燙3-5分鐘,皆可減少食物含鉀量。特別提醒,市售常見的低鈉鹽、低鈉醬油、健康美味鹽及薄鹽醬油,因為是將部分鈉改用鉀取代,所以需避免食用。更要避免食用濃湯、高湯及蔬果汁,亦勿使用菜湯、肉汁或湯品拌飯,避免中草藥類保健食品,如需使用中草藥,建議先諮詢醫師,以確保食得健康。
-
2024-01-08 養生.聰明飲食
柳丁「保存1動作」恐爛更快!柳丁吃半顆通腸胃 功效、禁忌一次看
冬天吃柳丁正是時候!柳丁的產季位於每年11月至隔年1月,不論果皮、果肉、籽都可以吃,而且其有豐富維他命C、膳食纖維因此也被稱為「療疾佳果」。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柳丁相關知識,包括柳丁功效、柳丁挑選、柳丁保存還有柳丁禁忌,快趁產季吃一波,打造超強抵抗力!柳丁種類有哪些?柳丁別稱「甜橙」或「柳橙」,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A、B、C、磷、蘋果酸等,口感上香甜多汁、甜度高,是十分受歡迎的柑橘類水果。甜橙常見種類有柳橙、晚崙西亞、臍橙3大類,口感也不盡相同:柳丁/柳橙:盛產期為12月至隔年1月;主產地為台南、雲林;口感濃郁帶清香。晚崙西亞:盛產期為3月~4月;主產地為台東;口感爽口多汁甜度高。臍橙:盛產期為11月~12月;主產地為台東;肉質細嫩柳丁功效有哪些?柳丁被譽為「療疾佳果」具有許多營養功效,堪稱高CP值的水果。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粉絲頁分享,一顆小小的柳丁富含許多營養,包括維他命C、膳食纖維、半顆就能加速腸胃消化。以每100公克的營養價值來說有以下功效:維他命C:增強抵抗力、降低中獎機率;一天2顆滿足一日所需。膳食纖維: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生物類黃酮:強化血管健康同時也能活化大腦、提升記憶力。多種植化素:身體抗發炎、清除自由基。柳橙的果皮很營養嗎?高敏敏表示,有些柳橙品種中的維生素C、酚類化合物、礦物質鉀、鈣、鎂等營養素,果皮都比果肉還要豐富。曾有研究指出,日飲1杯柳丁汁降失智風險,不過柳丁全同時含鉀量與含糖量偏高,能用吃的就盡量不要打成汁。柳丁如何挑選?市面上的柳丁琳瑯滿目,要如何挑選新鮮柳丁呢?其實,柳丁頂部的「果蒂」部分, 可以用來判斷柳丁的新鮮程度。《優活健康網》整理挑選柳丁3步驟,主要觀察柳丁的形狀、色澤與重量即可:形狀:選擇果實呈球形或橢圓形,用手輕握有彈性者最佳;有帶蒂頭的柳丁代表新鮮,否則容易出現軟心的現象。色澤:顏色轉黃代表熟成,果皮要完整飽滿不軟爛,有光澤或是果粉最佳。重量:重量要選重的,代表水分含量足,通常甜度也較高。柳丁如何保存?柳丁的保存時間比一般水果久,但沒保存好也容易壞掉。事實上,柳丁的保存方法和柑橘類水果差不多,柑橘類果皮已具有隔絕空氣與細菌的作用,若沒有馬上要吃先不要用水洗,常溫下只要打開紙箱,讓紙盒通風保存就好。要注意的是,切忌放入冰箱冷藏,否則橘子會失水而乾縮。若發現柳丁發霉、損傷時,需立即取出,以免其他柳丁也加速腐敗,也可用保鮮膜分別封存,更耐久放。柳丁有哪些禁忌?柳丁雖然有很多營養,但也不能一次吃太多。若在飯前或空腹時食用,容易對胃產生不良影響,而且一次吃過量的柳丁,也會產生產生噁心、嘔吐的症狀,民眾要適量攝取。柳丁一天可以吃幾顆?一般狀況下,成人1天吃2顆剛剛好,一次補足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對腎臟功能差的人來說,1天最多食用1顆即可,才不會攝取過多鉀;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柳丁屬於甜度高的水果,建議不要在外購買瓶裝柳丁原汁,才不會讓血糖超標。柳丁不能和什麼一起吃?服用降血壓藥物時搭配柑橘類水果,藥物在血中的濃度會上升好幾倍,因而出現明顯的藥物過量副作用。因此,建議別和降血壓藥物一起吃,吃藥前請先諮詢醫師,以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資料來源】農業部-甜橙家族二三事、柳丁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吃得對 做得好 穩定血壓非難事【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2311.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30 養生.聰明飲食
血壓高如何改善? 外國研究:別吃「鈉」麼鹹1週就見效!
高血壓患者通常被建議要限制食鹽攝取量,但低鈉飲食能否像藥物一樣有降血壓的作用呢?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減少1茶匙的鹽攝取量,可能與使用降血壓藥物一樣有效,此項研究結果發表於2023年的美國心臟協會科學大會(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essions)上。高血壓恐提高心臟病風險! 研究:減少鹽攝取量有助降血壓高血壓是1種動脈壓力過高的狀態,判斷標準為收縮壓/舒張壓超過130/80毫米汞柱以上),全球約有10億人患有高血壓,且其佔世界上所有心臟病和中風相關死亡人數約一半之多。一般而言,年齡、缺乏運動、不健康的飲食、吸菸、肥胖和壓力等多種因素,都可能提高罹患高血壓的風險,而於日常飲食中攝取高鈉食物也是風險因素之1,因此,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應攝取低於1500毫克的鹽。根據1項發表在《Jama Network》上的新研究,透過降低鹽攝取量,幾乎每個人,包括正在接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人,都能達到降血壓的效果,而每天減少1茶匙鹽攝取量的參與者的收縮壓則下降約6毫米汞柱(mm Hg),這結果與使用降血壓藥物相當。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s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預防醫學教授和共同首席研究員諾麗娜.艾倫(Norrina Allen)表示,第1項研究顯示,已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可透過限制鈉攝取量,進一步降低血壓,而且無論是否已服用降血壓藥物,有70至75%的人在降低飲食中的鈉攝取量後,血壓仍可降低。研究人員將年齡介在50至70歲之間的213名參與者分為高鈉飲食組(除了他們日常飲食外,每天攝取約2200毫克的鈉)和低鈉飲食組(每天總共攝取約500毫克的鈉),實驗為期1週,而參與者在第1週結束後,切換到另一種飲食方式,再持續1週,並在每次研究結束後,測量了他們的血壓。調整飲食方式可望降低血壓? 採低鈉飲食1週就能見效研究人員表示,在213名參與者中,與高鈉飲食組相比,低鈉飲食組的收縮壓明顯降低了7至8毫米汞柱,而與常規飲食相比,收縮壓則顯著降低6毫米汞柱。整體而言,與常規飲食相比,72%的參與者在低鈉飲食中的情況下,收縮壓皆有所下降。此外,研究團隊也指出,僅透過調整參與者的鈉含量攝取量1週的時間,就能看到降血壓的效果。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醫學教授科拉‧劉易斯(Cora Lewis)表示,由於高血壓這個潛在的健康問題,對於全球將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從研究結果中發現,在僅僅1週內血壓下降如此顯著,且耐受性良好的事實非常重要,並且強調飲食中的鈉攝取量減少的重要性。★資料來源:Got Hypertension? Study Says Taking 1 Teaspoon Less Salt Daily Is As Effective As Pressure Medications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27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患劇烈胸痛後主動脈剝離!竟是吃降血壓藥沒注意一件事釀禍
48歲劉姓男子有高血壓病史,日前吃過晚餐後,突然發生劇烈胸痛,從一開始的前胸痛延伸到後背痛,家人將他送醫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認為急性主動脈剝離。幸好在接受緊急手術後,已順利恢復健康。醫師詢問病史發現他任意改變血壓藥的服用方式,常自行停藥或加量,才因此釀禍。降血壓藥胡亂吃讓血壓不穩定 竟主動脈剝離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文義表示,病患平日雖服用降血壓藥物,但服藥量卻是按自己想法決定,如果量到血壓較高就吃藥,甚至自己加量;如果血壓量測正常,就自行停藥不吃;許多病人都認為有吃降血壓藥就能控制高血壓,但不正確的用藥方式卻會導致血壓不穩定,讓血管在忽高忽低的張力影響下,造成嚴重傷害,甚至發生主動脈剝離的危險情況。主動脈是全身最大的動脈,也是承受心臟壓力衝擊的最前線,當血壓不穩定造成主動脈剝離時,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前胸和後背突然發生劇痛。如果沒有緊急接受治療,容易造成大出血或心包膜填塞而死亡,因此必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才能降低死亡率。不止老年人 主動脈剝離年輕化楊文義指出,過去主動脈剝離大多發生於老年人身上,但隨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改變,主動脈剝離年輕化已漸成趨勢;提醒民眾,要預防發生主動脈剝離,除了健康飲食、養成運動習慣、遠離菸酒之外,每天測量血壓並保持血壓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已服用高血壓藥物的病人,務必要按醫囑定時定量服藥,切不可自行加量或減藥,才能確保自身健康。疾病百科/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是罕見但高致死率的急症,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病人生命。急性主動脈剝離在第一時間如果沒有進行手術治療,至少有50%的病人於發生後的48小時內會死亡,約71%的人會在2個月內死亡,一旦破裂甚至連進開刀房的機會都沒有,病人可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因出血過多而過世。》看完整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0 醫療.心臟血管
每天減一茶匙鹽就有成效 研究發現控制血壓效果等同降血壓藥
11月中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即便沒有高血壓,每日從飲食中減少攝取一茶匙的鹽,便可以降低最高血壓數值,效果幾乎等同於典型的高血壓藥物。一茶匙鹽含2300毫克的鈉,根據最新的美國營養指南,這是14歲以上人群的每日建議最高攝取限制,然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每日鈉(sodium)攝取量應少於1500毫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醫學院預防醫學教授、研究共同主持人諾麗娜·艾倫指出,這是首次有研究指出,已經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群,可以透過限制鈉攝取量進一步降低血壓,「無論藥物使用如何,我們發現,如果減少飲食中的鈉,70%至75%病患的血壓可能下降」。由於沒有症狀,高血壓通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美國心臟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半數的美國人民患有高血壓。全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National Jewish Health)心血管預防與健康主任費曼博士指出,大多數人吃進太多的鹽,因為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鹽,「一茶匙的鹽看似不多,但是添加鹽對於血壓的影響似乎驚人地大。」費曼表示,無論選擇哪種飲食計畫,想要降低鈉攝取量最好自己在家做飯,如此一來就能讀取標示並計算鈉含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8 焦點.用藥停看聽
吃降血壓藥注意,「硝苯地平」成分恐致腦梗塞!來看含nifedipine藥物有哪些?
使用降血壓藥物的民眾注意,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含「nifedipine」成分藥品用於治療高血壓,恐導致腦部「血液灌流」,且可能發生血壓驟降、反射性心搏加速而引起心血管併發症。經參考國際仿單,限制含該成分的短效藥品不得用於治療高血壓;含該成分的長效藥品,仍可用於高血壓治療,但限縮狹心症適應範圍,僅限血管痙攣性心絞痛、慢性穩定型心絞痛適用。適應症限縮即起生效。「硝苯地平」治療高血壓恐腦梗塞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使用nifedipine短效劑型治療高血壓,可能會發生血壓驟降、反射性心搏加速而引起心血管併發症。食藥署110年9月底接獲疑似使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成分藥品治療高血壓民眾,出現腦梗塞症狀。經匯集國內外資訊重新評估,並提至藥品諮議小組討論,做出限縮適應症的決議,「原先仿單太寬鬆了,參考國際仿單做出調整。」【藥物百科】含nifedipine成分藥物有哪些「硝苯地平」短效型 適應症限縮使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過去適應症為「高血壓、狹心症」。藥品分為短效型、長效型2類。短效劑型藥物許可證共10張,111年健保藥品申報量462萬顆;長效型藥品共7張許可證,111年健保藥品申報量3153萬顆。適應症限縮後,短效型藥物限制僅在無其他適合療法時,才可使用nifedipine短效劑型治療高血壓,且不建議舌下投予nifedipine膠囊。另,陳惠芳表示,過去此類藥物孕婦禁用,後考量實務上有用於安胎、治療孕婦高血壓需求,故在中文仿單之「警語及注意事項」中加刊,經醫師依個案謹慎評估風險效益,且其他藥物治療無效後,可以使用本品。「硝苯地平」長效型藥物釋放慢 較無腦灌血風險至於長效型藥物,因藥物釋放慢,較無短效型的腦灌血風險,仍可使用於高血壓,狹心症(心絞痛)適應症則限縮於血管痙攣性心絞痛、慢性穩定型心絞痛才能適用。主要是參考國際仿單做出調整。食藥署提醒,醫師開立旨揭成分藥品予病人時,應遵循今天公告的再評估結果,審慎評估其用藥的風險及效益,並於用藥期間,密切留意病人臨床狀況並監測病人血壓,若有發生心血管相關症狀及徵兆,應立即停藥並給予適當醫療處置。另食藥署亦提醒民眾,若於使用旨揭成分藥品期間出現任何不適之症狀,請立即告知醫療人員或尋求醫療協助。食藥署將持續密切注意該成分藥品的安全性,除設有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同時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福利部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s://adr.fda.gov.tw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23 醫療.心臟血管
即便已服降血壓藥也有效 做到這事就能在一週內顯著降低血壓
若你患有高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20/80mmHg(毫米汞柱)的正常範圍至關重要,因為血壓過高時間過久,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力喪失和性功能障礙的風險。不過,除了服用降血壓藥物之外,一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新研究表明,即便已經在服用降血壓藥物,只要每天減少約一茶匙的鹽攝取量,就可以進一步降低血壓。一茶匙的鹽含量約為2300毫克,這是美國最新營養指南建議14歲以上人群的每日最高攝取量。美國心臟協會則進一步建議,每天理想的鈉攝取量應少於1500毫克。該研究包括213名年齡在56歲至65歲之間的參與者,其中百分之六十四是女性。研究人員將參與者隨機分為高鈉飲食(在日常飲食中添加 2200 毫克鈉)或低鈉飲食(每天總共添加500毫克鈉)兩組,並持續一週。接下來的一週,兩組交叉並遵循相反的飲食習慣。在每種飲食模式的最後一天,參與者都會戴上血壓計並收集24小時內的尿液。根據分析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與高鈉飲食的參與者相比,低鈉飲食的參與者的收縮壓顯著降低了7至8毫米汞柱,與常規飲食的參與者相比,收縮壓顯著降低了6毫米/汞柱。收縮壓降低的程度與使用常見的第一線高血壓藥物所達到的降低效果相當。.總體而言,與常規飲食相比,72%的參與者透過低鈉飲食降低了收縮壓。.減少鈉攝取對血壓的影響對於血壓正常的人、已治療的高血壓和未治療的高血壓的人來說是一致的。該研究的主要作者Deepak K. Gupta博士在新聞稿中表示,「這些結果表明,透過飲食中減少鈉攝取量來降低血壓可以在一週內安全、快速地實現。」Gupta指出,「這再次強調了減少飲食中鈉攝取對於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即便是對於已經在接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人也是如此。」他舉例,「大多數人來說,任何運動都比不運動好。同樣地,任何從目前日常飲食中減少鈉攝取的舉措都很可能比完全不減少好。」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也指出該研究的限制。為了反映「現實生活」的情況,研究人員並未直接觀察參與者實際進食食物,因此鈉攝入量可能會有變異性,且飲食干預的持續時間只有一週,這意味著研究設計未考慮到低鈉飲食的長期可持續性或其對血壓的影響。此外,Gupta指出,該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具有不同人口統計學特徵的人群。高血壓有多盛行?高血壓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是世界各地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的報告,高血壓影響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國民健康署提醒,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特別感覺,需透過「定期測量」才能掌握自身血壓狀況,若超過120/80mmHg參考值,建議定時量測並記錄,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並諮詢醫療人員,依專業建議進行血壓自我管理。【資料來源】.Reducing sodium intake significantly lowered blood pressure in as little as one week.Cutting Down On Salt Can Cut Blood Pressure Fast, Even if You Take Blood Pressure Drugs.Even If You Take Meds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Reducing Salt Still Helps.First WHO report details devastating impact of hypertension and ways to stop it.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血壓要管理 722在家量 18歲以上國人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
-
2023-11-03 醫療.心臟血管
心絞痛是什麼感覺?與心臟病發作的差異?怎麼舒緩及如何預防心絞痛?
心絞痛(Angina)是當你的心臟沒有獲得足夠的富氧血液時發生的胸痛或不適。因此,你的心臟可能會跳得更快、更用力,以獲得更多血液,導致你明顯的疼痛。需要注意的是,心絞痛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心臟病的一種症狀和警訊。心絞痛是什麼感覺?大多數心絞痛患者形容其症狀為有胸痛或胸悶的感覺,也有人描述為一種擠壓感或緊繃感。有些人說感覺像是消化不良,也有人表示很難用言語描述心絞痛症狀。心絞痛的不適通常開始於胸骨後面,不過有時你可能無法準確定位疼痛的來源。你胸部感到的疼痛或不適可能會擴散到上半身的其他部位,這些地方包括你的頸部、下巴、肩膀、手臂、背部或腹部。心臟缺氧可能會導致其他症狀,稱為「心絞痛等同症狀」(angina equivalents),這些是你胸部感覺不到的症狀,包括:.疲勞。.噁心或嘔吐。.呼吸急促。.出很多汗。心絞痛有哪些不同類型?心絞痛有四種主要類型,包括:.穩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微血管性心絞痛(Microvascular angina)。.變異型心絞痛(Prinzmetal angina)。其中,穩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的類型,它是指以可預測的模式來來去去的短暫胸痛或不適,又稱為狹心症(angina pectoris)。穩定型心絞痛與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差別在哪?穩定型心絞痛.每次發生的持續時間相同。.每次都有相同的原因。.經常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每次的長度或原因並不相同。.是不可預測的。.當你不移動時可能會發生。不過,穩定型心絞痛也可能轉變為不穩定型心絞痛,這些胸痛的跡象包括:.發生在你休息的時候。.持續至少15分鐘。.服用硝酸甘油後仍不會消失。如何判斷心絞痛與心臟病發作的差異?心絞痛和心臟病發作都是冠狀動脈疾病所引起,但是心絞痛不會對心臟造成永久性損害,而心臟病發作會。這是因為心絞痛表示心臟血流暫時減少,而心臟病發作則會造成較長時間的血流減少,在此期間部分心臟肌肉開始死亡。心絞痛與心臟病發作另一個重要區別是使疼痛消失的原因。大多數人的穩定型心絞痛在服藥和休息後會好轉,但如果心臟病發作的話,休息或藥物無法緩解你的症狀。然而,患有穩定型心絞痛意味著你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除非你的疼痛突然加劇或休息或藥物無法消除,一般來說穩定型心絞痛需要緊急治療的可能性相對較小,而心臟病發作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無法自行改善病情,需要立即就醫。心絞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心絞痛是心臟血流量減少(心肌缺血)所致,而冠狀動脈的一些問題可能會阻止你的心臟接收足夠的血液,包括:.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這是心絞痛最常見的原因。當斑塊(一種脂肪蠟狀物質)在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中積聚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些動脈變窄或變硬(動脈粥狀硬化),減少流向心臟的血液。.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與男性相比,這種情況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它會損害從冠狀動脈分支的微小血管壁。.冠狀動脈痙攣(Coronary artery spasm):你的冠狀動脈會反覆收縮(緊縮),然後再放鬆,這些痙攣會暫時限制血液流向心臟。你也可能在沒有冠狀動脈疾病的情況下出現冠狀動脈痙攣。心絞痛如何治療?心絞痛的治療目標是改善心臟的血流量並降低併發症的風險,您的醫師將為你進行體檢並進行測試,以便更多地了解你的病情並確定最佳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案包括:.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可降低血栓風險。.降血壓藥物。.膽固醇藥物。.專門用於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生活方式改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也稱為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放術。即使經過治療,有些人仍然會出現心絞痛。當你感到疼痛時,醫師可能會開立一種藥物來快速打開你的血管,例如硝酸甘油就是一種常見的心絞痛藥物。對於持續疼痛的人來說,體外反搏治療(EECP)是另一種選擇。這種療法對你的小腿施加壓力,以幫助改善流向心臟的血液,它可能有助於緩解心絞痛。心絞痛該怎麼舒緩?與你的醫師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心絞痛,他們會根據你的心絞痛類型及其病因提供建議。一般建議包括:.記錄你的心絞痛發作情況,包括日期和時間、感覺以及可能的觸發因素(活動、情緒、天氣等),還包括一到十級的疼痛等級。.知道何時尋求緊急協助。.按照處方服用藥物來治療心絞痛。.盡量避免導致心絞痛發作的誘因。心絞痛該如何預防?你可以透過有利於心臟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心絞痛,以下為有助改善心臟健康的建議:.避免吸菸和所有菸草製品。另外,避免接觸二手菸。.吃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是不錯的選擇。減少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糖和鈉的攝取。.尋找管理壓力的方法。嘗試冥想、瑜珈或與朋友交談。寫日記是處理情緒和擔憂的另一種方式。.保持健康的體重。詢問醫師你的合適體重,並尋求有關如何實現該目標的建議。.管理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這些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和糖尿病。.多走動。嘗試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像是散步或尋找你喜歡的其他活動。可以的話,找一個朋友加入你的行列。.服用心臟科醫師開的藥物。其中許多藥物已被證明可以減輕或管理你的心絞痛症狀。【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Angina.Cleveland Clinic: Stable Angina
-
2023-10-21 醫療.心臟血管
中風後該怎麼吃?有吞嚥困難怎麼辦?8大飲食原則避免營養不良及二次中風
在台灣,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是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每年平均奪走1萬多條人命。它不像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徵兆明顯,腦中風是一種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輕微者可引起肢體障礙,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通常男性超過五十歲、女性停經後、家族中有相關病史、有三高慢性病的民眾,都是高危險群。多數患者在中風後,會因為口咽部的肌肉無力導致食物無法往下送,有吞嚥困難的問題,無法順利進食造成,進食量不足、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導致身體日漸消瘦,此時必須改變飲食方式及習慣,協助進食。腦中風病患的飲食原則 中風時的飲食分為「急性期飲食」及「恢復期飲食」,急性期飲食是中風病患有昏迷或意識障礙,不能正常由口進食,此時必須以鼻胃管管灌食供應營養。恢復期飲食是中風病患經醫師吞嚥評估,可以自行可以咀嚼及吞嚥,此時飲食以半流質飲食或軟質為主,再逐步協助訓練腦中風患者的吞嚥功能,改善吞嚥問題以避免嗆到,直至恢復為正常的飲食習慣。中風恢復期飲食8建議 1.均衡飲食,攝取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五穀類、魚肉蛋豆類、奶類、蔬菜類、油脂類、水果類。適量而不過量的攝取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有助維持中風患者的良好營養狀態。2.控制熱量,避免過胖過瘦中風病患常因行動不便,以致活動量降低,每天消耗的熱量減少,應限制熱量的攝取,維持體重避免肥胖,體重若增加過度,也會影響復健成效。但若因沒有胃口而導致體重異常降低,會影響復健治療的成效。3.多吃高纖維食物,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各種蔬菜、水果、糙米、燕麥、全穀類及豆類,可幫助排便、預防便秘、穩定血糖及降低血膽固醇。4.限制飽和油脂及膽固醇的攝取多食用脂肪含量較少的魚肉、雞肉、瘦肉、豆類製品。烹調用油宜選擇植物油避免使用豬油、牛油等動物性脂肪。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類(腦、肝、腰)、卵黃類(蛋黃、蟹黃、鮭魚卵…)、動物性的頭部(雞頭、魚頭、蝦頭…),容易被忽略的油脂陷阱,如花生、瓜子、腰果…,滷汁、菜湯、濃湯,調味料,沙拉醬、芝麻醬等,也應避免。5.避免吃鹽份高食物,食物調味宜清淡人體若攝取過量的鹽份會使體內水份滯留,容易造成血壓升高,也因而增加腦中風的機率。因此食物調味宜清淡、限制飲食中食鹽的量、不吃高鹽食品,避免吃罐頭及加工醃漬食品,如:醬油、醬瓜、醬菜、等。6.適量水份攝取適時的補充水分可避免中風患者脫水,造成血液濃縮而使腦循環變差。7.適量飲酒,不酗酒適量飲酒能幫助血液循環,但酗酒會影響正常飲食,導致營養不均衡及併發疾病發生。且飲酒過量者其血壓比少喝酒者高,故應限制飲酒量以降低導致腦中風機率。8.不抽煙、不吸二手煙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導致微血管收縮、阻礙血液循環,吸菸會增加再度中風發生的風險。腦中風發生時的7個緊急處理1.不要搬動患者,移動時要固定其頸部2.患者臉轉向側面,保持呼吸道暢通,注意清除痰及嘔吐物3.解開束緊的衣物如領帶、皮帶、胸罩等4.維持環境安靜,光線不要太亮,保持通風5.不要餵食任何東西,以免嗆入氣管6.儘快聯絡119,送醫治療7.送醫途中,未經醫師指示,不可服用降血壓藥物療腦中風病患通常有吞嚥困難,一次無法吃太大量食物,建議少量多餐。食物以均衡六大類食物,食物種類多樣化為主,讓全身能營養支援,保護腦功能,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看完以上介紹的腦中風病患飲食原則,知道飲食該如何調整了吧,若您或身邊的家人是中風病患,務必替他的飲食做把關。再逐步協助訓練腦中風患者的吞嚥功能,直至恢復為正常的飲食習慣。延伸閱讀:.中風會好嗎?有哪些前兆?「法令紋」是關鍵!把握黃金復健期3關鍵.一個人腦中風可能讓整個家庭破碎 專家教腦中風辨識口訣FAST.二次中風如何察覺?眼神、血壓是重要觀察指標參考資料:.腦中風飲食之 護 理指導-台安醫院.竹山秀傳醫院-腦中風飲食.亞東醫院-認識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