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防災食物
共找到
4
筆 文章
-
-
2024-04-10 焦點.健康知識+
地震怎麼辦?逃跑該準備什麼?「防災包食物準備指南」關鍵時刻保命
台灣自從花蓮縣外海4/3發生規模7.2強震後,每天都有好幾次餘震,造成房屋倒塌釀13人死亡、6人失聯、1146人受傷。而不僅花蓮房子倒塌,雙北捷運也出現停駛狀況。對於近期頻繁的地震,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日應做好預防,防災包是家裡必須事先準備好的保命關鍵,一起來看看「地震防災包」要準備哪些保命的食物!防災包食物準備指南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震次數頻繁,為了保命高敏敏建議,家裡應備好「地震防災包」以備不時之需;食物須遵守6大準則去準備,簡單來說就是選擇「打開即食」的食物,不用加熱、不用其他工具,是最適合的防災食物。.耐存放食物 .常溫保存 .清淡食品 .不需烹煮 .方便攜帶 .不易引起過敏這些食物你準備了嗎?除了遵守6大準則去準備地震防災食物,高敏敏也提醒,食物應該準備「三天以上的量」,並且定期確認食材是否有過期,才能隨時做好預防。主食食物碳水是我們補充能量的重要來源,緊急時刻也務必補充。.優先選擇:吐司、麵包類、蘇打餅乾.次要選擇:泡麵、玉米罐頭、麥片蛋白質食物再來是維持人體機能很重要的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可以鞏固免疫力、修復人體肌肉及細胞,因此防災時更要補充。.優先選擇:豆乾、保久乳.次要選擇:冷凍毛豆、調理包、鮪魚罐頭蔬果食物接著是含有膳食纖維的蔬果,也記得要準備!天然的維他命C、植化素,可以對抗疫情時緊張的壓力、幫助抗發炎。.優先選擇:小黃瓜、香蕉、蘋果、蔬果汁.次要選擇:蘑菇罐頭、番茄罐頭、鳳梨罐頭充足水分除了上述食材以外,也記得要適時充足水分,才不會讓身體缺水導致脫水。根據內政部消防署公告,每人每日至少3公升(飲用水及料理食物所需用水),每日最低水分攝取:體重(kg) x 15ml。其他食物也可以在包包裡放上巧克力、堅果棒、小包的鹽巴/糖果,必要時刻補充所需的營養、能量。看完以上高敏敏整理的「地震防災包食物準備指南」,知道防災包要準備哪些食物了嗎。請記得定期確認防災包內的食物是否有過期,且應該準備「三天以上的量」食物才足夠。最後要提醒大家,如果家中有長輩或小孩,也要考慮到咀嚼能力、飲食禁忌,才能準備正確防災食物!天災總是來得突然,你無法預測未來的你會經歷什麼,請務必提前做好防災準備,才能在危急時刻替你保命!延伸閱讀:.正在睡覺、在電梯裡?避難手冊教你 地震來時各種情境如何應變?.地震來時先開門跑出去?消防署一圖破迷思:9種情境下該知道的保命3要點.大地震來了怎避難 專家曝3大原則:最重要是保護頭頸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0-03-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只囤泡麵衛生紙是錯的!學者籲政府教育正確囤貨
國際新冠肺炎反撲回台,近日國內確診病例數快速增加。有學者表示,目前機場是病毒傳播熱點,但若我國邊境圍堵不慎破功,下一個傳染熱點將是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屆時更需要減少出門與適當囤貨。在可能的社區傳播到來前,政府應設想如何建議囤貨內容、囤貨頻率,以及如何讓民眾分流採買以降低疫病傳染風險。長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黃崇源等人長期透過電腦模擬傳染病的傳播動態,數據顯示人流多的地方沾染的病毒量高出許多,像是機場內的候機室、貴賓室與公共廁所等處的流感病毒或其他新興傳染病病毒量,可比機場內展覽品擺設區高達20幾倍甚至數百倍之多。黃崇源表示,我國致力在邊境圍堵新冠肺炎,但若不慎傳染進社區,病毒存在的高風險熱點將會從機場轉至公車、火車、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上,屆時更需要增加社會距離、減少出門與適當囤貨。近日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快速增加,掀起一波囤貨潮,泡麵與衛生紙均成為搶購標的。「這種囤法是不正確的,人們不可能在家兩周都吃泡麵、只用衛生紙」。黃崇源表示,內政部消防署曾經借鏡美國哈維與艾瑪颶風、日本北海道地震面臨物資匱乏的經驗,於2019年9月出版《居家防災食物準備指引》,教民眾如何準備才能兼顧保存與營養、如何儲備才算充分且無負擔,現在是時候在社區傳播發生前未雨綢繆作宣導了。這份指引手冊內容如,防災食物項目應包含每人每日三公升的水(其中考慮到缺水時的料理用水)、能提供碳水化合物與熱量的主食(如米、乾麵或泡麵)、能提供豆魚肉蛋類蛋白質的主菜(如調理包與罐頭)與副菜(如耐保存蔬果、飲料、杯湯與零食),不同種類食物份量與重量不一。每次選購量夠吃三天以上即可,循環儲備。黃崇源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真的走到社區傳播,民眾再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動,還是可能有出門採購需求。因此,政府應考慮在地方行政區內劃出許多次分區,向民眾宣導盡量在自家附近社區採購食物與生活用品,藉此分流來降低疫病傳染風險。
-
2020-03-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防疫大採購!「防災食物」準備4原則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國內累積確診達到100多例,防疫期間不宜在密閉的公共場所久待,許多人紛紛從外食改成買回家自己煮,甚至會多買一些糧食囤積於家中以備不時之需,導致各大超市、賣場湧現物資搶購潮。對於此現象,平日生活中若能多儲放一些「防災食物」,就能避免災時斷糧的危機;如何為自己或家人準備生活所需食物與飲水,是不可或缺的防災準備工作。本指引係依據內政部消防署,提供民眾準備防災食物時之參考。何為「防災食物」?「防災食物」為災害發生前預先在家中準備的食物,通常適合於常溫狀態下長時間保存,具營養價值;於災害發生時在家中避難生活時即可食用,提供身體攝取足夠所需的營養。防災食物要準備幾日份?在防災食物份量的準備上,先評估瞭解平常居家食物儲存狀況,家庭人數、營養均衡、個別喜好、慢性病或過敏禁忌,進而決定準備食物項目及數量。考量家中每位成員之需求及營養,以家庭為單位,最少準備「3日份以上」的防災食物,讓家人在災害來臨時也能安心、平安的度過。買回家後請確認各項食物保存期限,並於外包裝標示日期;於保存期限前食用完畢,並在下次購物補足食物品項。四個原則挑選防災食物:1.可以常溫保存的食物(最好可以保存半年以上)。2.方便攜帶的食品(有外包裝的食品)。3.最好可以不需加熱或加熱水即可食用的品項。4.符合家庭日常飲食習慣的品項。「飲用水」又該怎麼準備?飲用水是維持生命必需品,在發生災害後,停水、停電等情形時有所聞,做好居家飲用水儲備,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醫師建議,每個人每天至少需要攝取1公升的飲用水,但也應考量家庭成員不同的個別需求而增加。除了飲用水,加上料理食物所需用水,每人每日至少要準備3公升才足夠。飲用水應儲存在避免陽光直射、低室溫的地方,配合保存期限,適時的更換,並記得在購物時補足該有的儲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