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 醫療.泌尿腎臟
搜尋
鐵人三項
共找到
32
筆 文章
-
-
2024-05-08 退休力.理財準備
工作多年,為何我的存款幾乎沒增加?人生必學財務規畫鐵三角
Sum是我多年的運動好友,之前一起參加了台東的Lava113鐵人三項賽事。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恰好聊到了財務規劃的話題。Sum抱怨說,他覺得理財很難,存款幾乎沒有增加,而且物價上漲的壓力使他感到人生很困難。我告訴他,可以將比賽中所學到的經驗應用在財務規劃上,以創造一個強大的財務鐵三角。Sum好奇問道:「鐵人三項我懂,但什麼是財務鐵三角?聽起來好厲害! 」 鐵人三項與財務規畫的關聯Lava113是一種長距離的耐力運動,需要連續完成游泳1.9公里、腳踏車90公里、跑步21.1公里三個項目。參賽者可以使用各種工具來完成,如游泳可以用浮標或SUP板,腳踏車可以騎電動輔助車,跑步可以跑、走或爬完成。人生的財務規畫也是如此,你可以藉由各種方法實現你的財務目標,但大部份目標是有時限的。例如小孩出生了就得開始付一連串的照顧費用,租金、水電賬單來了就得在限期內繳費。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另類的三鐵玩賽,如同財務規畫需要不斷切換工具。財務規畫的第一階段像跑步,對應收支管理在會計學上就是損益表。跑步進階就是騎腳踏車,總會經歷歪歪扭扭的階段,就像收入存下的錢變成資產,開始有錢後東買西買,各種資產就可能變成資產負債表,如何用指標衡量品質是最大關鍵。最後進入難度較高的游泳,因為換氣困難所以很多人放棄,如同資產如何承擔適當風險並創造收益。投資成功時固然很開心,但波動來時卻不知如何應變,唯有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才能選擇合適的工具,不然還是在游泳池裡有救生員最安全,如同購買合法受監管的金融工具是一樣的道理。財務鐵三角之一:存下3成收入編制收支管理也就是損益表,把收入支出全列明細,但不是流水帳。重大的日常開銷列出來,像是食品、小孩教育、孝養金、保險費、休閒(旅費)、住房服務(房貸、房租)…等費用。例如一個月開銷10萬,超過1/10也就是1萬以上重大開銷列出明細就好;扣除開銷後其他的部分都是生活費。接下來只要把收入30%存下來,你就及格了!標準要大於平均值,根據目前111年收支調查報告儲蓄率為24.72%。再檢視哪些支出花得特別多,怎麼調整就很清楚了,可參考111年家庭消費支出型態。若你說該刪的都刪了仍不夠怎麼辦?那你需要先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創造新收入。財務鐵三角之二:製作財務全景圖全景圖就是資產負債表,很多人疑惑為何存款一直停滯在固定數字?首先你應該把到處放的撲滿找出來,每個閒置的銀行帳戶就是你的撲滿,同理閒置的股票、基金也是如此,檢視清楚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少資金、可以做什麼事。關鍵數據1:資產負債比大於2,財務全景圖裡的低中高風險資產必須要大於負債2倍以上。關鍵數據2:債務比率少於30%,個人的債務支出不應該超過總收入的30%。適當的持有債務也對財務規畫有加分效果。財務鐵三角之三:創造現金流4%1994年,退休規畫專家William Bengen提出了一項對退休者相當有用的建議,稱為4%提款法則。這個法則建議退休者在退休後的第一年提取其投資組合價值的4%,然後在之後的每一年,根據通貨膨脹調整這個提款金額。對應這個提領法則你需要檢視整體財務,將閒置的錢活化。全景圖的風險,低中高資產目標就是創造整體的投資組合收益,將各類資產收益加總除以總資產,即為現金流比率,比率高於4%為合理的目標,但不是越高越好,仍需考量經濟環境、風險承受能力、目標時間、投資類型…等。而現在正是高利率的環境,應該把握當下檢視資產,創造現金流。財務鐵三角3好處1.風險管理能力:參與鐵人訓練培養了風險管理能力,使人們能夠評估和應對不同風險,這對財務規畫同樣至關重要。儲蓄率30%讓你保有彈性,負債比。2.時間管理技能:在鐵人訓練中,設定時間目標至關重要,這同樣適用於財務規畫。了解財務全景圖讓自己坦然面對財務,並定期檢視財務計畫和投資,提高效率,以確保財務目標的實現。3.團隊合作精神:鐵人訓練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這對於與財務顧問、家人等共同制定和實現財務目標非常重要。財務是需要一起合作共好的,家人與顧問的合作能夠增強信任和理解,面對問題共同克服挑戰,實現共同的目標。以上分享這些透過鐵人訓練所培養的能力,運用在財務和投資規畫上,可以更靈活應對市場環境的挑戰,承擔合理的風險,實現財務穩定增長。作者/林哲民經歷:公勝保險經紀人業務經理、富邦人壽業務襄理、MDRT台灣分會地區主席、Ernst&Young會計師事務所組長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投信投顧、人壽、信託業務及高級證券等合格證書。
-
2023-08-02 養生.運動健身
泳渡日月潭該注意什麼?專家揭公開水域游泳有哪些挑戰和風險
歷史上,人類一直害怕在自然水域中游泳,所以公開水域一直被認為是無法保證安全的神秘地方。海洋充滿未知事物,海岸線形成天然界線。數千年來,人類相信最好待在船舶的甲板上觀察海洋深處,而非將其當作可享受的資源。安全與舒適是踏實地待在穩固陸上的兩大重要原因,要選陸地,還是海洋——這點完全不用多想,古老的智慧不會受到質疑。然而,對公開水域的恐懼已在上個世紀大幅轉變,許多人現在欣然接受公開水域是探索和測試自己的生理與心理極限的地點。公開水域曾經只是水手和漁夫的活動範圍,現在卻對所有年齡、能力和背景的泳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對未知事物的挑戰取代了對未知的恐懼。人類曾經只會用船隻橫渡海峽與湖泊,現在則經常有泳者無所畏懼地泳渡。河流與海灣以前主要用於商務運輸,現在則是體能和競賽的常見場地。從前,人類遠離公開水域;現在,接受挑戰的游泳人士毫無保留地迎向公開水域。冒險、成就感和競爭的快感是數百萬人前往公開水域的其中少數幾項原因,現代運動員渴望接受公開水域的挑戰,這點已不再遭受質疑,而是受到鼓舞、支持和讚揚。公開水域游泳的世界幅員廣大且迅速成長,但究竟什麼是公開水域游泳?哪些人喜歡這項運動?公開水域游泳的定義是為了娛樂、健身或競賽而游泳,地點為自然或人工水域,包括大洋、湖泊、海濱、河流、水庫、划船水池、海洋、池塘、小海灣、潟湖、運河、水壩、河口、峽灣和海灣。全世界有70%的面積被水覆蓋,風景秀麗、安全又適合公開水域游泳的地點,只會因為游泳者的創意和游出海岸的意願而有所侷限。公開水域游泳可以是在海水或淡水、平靜或狂暴的天氣、溫暖或寒冷的溫度、靜止或有水流,情況取決於一天之中的時間、季節與地點。如今,超過3,600個水上活動在至少84個國家舉行——這個數字並不包括鐵人三項、獨泳、救生員競賽、趣味的北極熊慈善公開水域活動,以及其他與公開水域有關的多項運動賽事。公開水域游泳的工具、訓練時間與泳式公開水域游泳的領域相當廣大,因此工具、訓練時間與泳式會根據運動員的特定目標而有所不同。工具公開水域泳者的裝備一直以來都保持一致(即:泳鏡、泳帽和泳衣),但是訓練工具與導航裝備則持續愈來愈精密。公開水域泳者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穿與不穿防寒衣的巨大分歧。防寒衣在浮力與保暖方面所帶來的優勢相當顯著,因此對正統主義者而言,防寒衣毫無疑問的是禁忌。對鐵人三項選手與若干新手而言,同樣的,防寒衣毫無疑問地相當重要。除了防寒衣,公開水域泳者還使用相當多樣的裝備,從耳塞與水中攝影分析工具,到全球定位系統與餵食桿。第四章將詳細解釋公開水域泳者使用的裝備種類。訓練時間根據你的工作或讀書時刻表以及個人偏好,你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訓練。許多泳者偏好在大白天進行訓練,其他人則喜歡在日出或日落時游泳。極少數人喜歡在夜間游泳,特別是在無雲夜晚的月光下。由於大多數的鐵人三項與公開水域泳賽在一大早開始進行,許多人偏好在早上游泳,好讓生理時鐘能夠適應在這個時間進行比賽。全世界的水道在早晨時刻也通常沒什麼船舶交通、滑水人士與風帆人士,這些人通常會在稍晚的時候出現。在有人衝浪的地點,晨間的訓練也較佳,因為衝浪客通常會現身,他們能夠協助緊急狀況以及就海象提供建議。然而,由於早晨的情況通常比下午或晚間更為平靜,有經驗的泳者偶爾也會在傍晚進行訓練,以適應較狂暴的海象。大多數一開始對夜間游泳感到憂慮的泳者,會為了在夜間開始或結束的馬拉松賽作準備,而因此在夜間游泳。儘管你或許從來沒有理由或動力在夜間游泳,許多泳者卻對生物發光(海洋生物發光反射在水面的一種海洋現象)感到著迷,這種現象只在夜間的海水中可見,在淡水中不會有這種現象。泳式人類從史前時代就開始游泳,但是有兩個族群在公開水域中游得特別好,且他們同時穿著軍事裝備:日本武士與中古騎士。之後,美洲、西非與南太平洋的原住民利用現代自由式的早期姿勢游泳,而自由式在二十世紀初期成為獨占鰲頭的游泳姿勢。第五章將詳細解釋如何發展出更快速、更流線型、更有效率的自由式。但即使在現在,有些人仍然偏好馬修.韋伯船長1875年泳渡英吉利海峽時使用的蛙式(表1.1列出泳渡英吉利和卡特琳娜海峽時主要泳式的紀錄時間)。蛙式的公開水域游泳活動在荷蘭、台灣、日本與全世界其他許多地點舉行,除了自由式和蛙式之外,幾乎很少有馬拉松泳者會偏好其他泳式。挑戰與難以捉摸的因素泳者在公開水域的能見度和定位能力可能受到波浪、水面碎浪、刺眼陽光、雨、霾或霧的干擾而嚴重削弱,由於無法看見轉折浮球、地標與終點區域使許多公開水域泳者跟隨前方的泳者,希望前面的人游往正確的方向。這種對同夥運動員與生俱來的信任感,在各種年齡、能力與背景的泳者之間,形塑出無形的連結與情誼。在競賽或獨泳活動前,泳者通常安靜而內省,這和他們在賽後的觀點與個性形成強烈對比。在公開水域形成的共同連結讓許多人生動有趣地和競爭對手分享經驗,包括他們原本不認識或沒有在賽前聊過的人。即使泳者在比賽中採用自己的定位路線,他們常常想要得知競爭對手在比賽中使用的方式,並為下次游泳在心中記下感受到或實際的定位優勢。他們不斷追求進步,因為公開水域的動態本質經常使每次游泳的環境有所不同。面臨障礙公開水域泳者了解他們可能面臨的諸多障礙:冷水、長距離、波浪、迎面的水流、水面碎浪、霧、水母、水草、海刺水母、鯊魚、短吻鱷、礁石、漂浮殘骸、廢棄物與污染。儘管這項運動重視冠軍且表揚最快速的泳者,但是大多數的公開水域運動員不是為了獲勝而游泳,而是為了取得好成績或只是為了完賽,使他們獲得某種程度的自我滿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傳奇籃球教練約翰.伍登(John Wooden)在他的著名書籍《伍登教練的成功金字塔》(Pyramid of Success,網址:coachwooden.com/scrapbook)中,將成功定義為「心靈的平靜來自於自我滿足,因為你知道你已盡力做到最好。」這個定義恰恰適合公開水域的泳者,許多泳者在游泳途中感到驚慌不安,所以對於僅僅能夠完賽就感到心滿意足。距離多遠?水有多冷?在為即將到來的公開水域游泳制定計畫時,大多數的運動員會問兩個問題:「游泳距離多遠?」以及「水溫如何?」由於水溫(10到31°C)與距離(1至54英里,或1.6至87公里)在公開水域競賽中變化範圍相當大,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會影響後續決定所需訓練的總量與類型。在阿根廷從埃爾南達里亞斯到巴拉那(Hernandarias-to-Paraná)長54.6英里(88公里)的比賽是全世界最長的職業馬拉松比賽。在印度西孟加拉(West Bengal)的邦帕吉勒提河(Bhagirathi River)舉辦的50英里(80.5公里)印度國家公開水域游泳競賽(Indian National Open Water Swimming Competition)是全世界最長的業餘比賽。每年舉辦的28.5英里(46公里)曼哈頓島馬拉松游泳賽是美國最長的比賽,不過1963年在密西根湖曾經舉辦過一場60英里(96.6公里)的職業比賽。有些泳者在水溫低時會穿防寒衣,而對水溫的感受會根據泳者的經驗與居住地有所不同。在美國鐵人三項認可的比賽中,運動員可以在水溫78°F(25.6°C)以下穿防寒衣。對正統主義者而言,沒有任何穿著防寒衣的理由或藉口。最耐寒的運動員認為這是個挑戰,對於無論水有多冷都絕不穿防寒衣感到自豪,不過全世界的許多公開水域泳賽都允許選手穿防寒衣。允許穿著防寒衣的彈性作法有助這項運動擴展至傳統族群以外。這項運動的規定原本要求,不得使用有助漂浮或保持體溫的防寒衣。許多比賽放寬這項限制,有些新手在開始這項運動時穿著防寒衣,然後再過渡至游泳時不穿防寒衣;其他人則覺得一直穿著防寒衣比較自在。如果公開水域泳賽的距離比你之前游過得還長,你必須恰當地規劃生理和心理的訓練計畫。第二、六、七、八章將提供資訊,教你如何調節身體,在極端水溫下忍受長距離。沒有簡單的捷徑,要游得遠,必須制定相應的計畫且努力訓練。要在非常寒冷或非常溫暖的水中游泳,必須使身體從不舒服的水溫,到無法忍受的水溫,都要能夠適應。選擇賽道如果你經驗不足,應考慮公開水域賽道的配置。賽道類型各不相同,有沿著海岸的點到點賽道、湖泊往返的賽道、泳渡海峽、或是沿著河流順流而下,這些多樣的環境對不同的運動員有不同的吸引力。例如,如果你不喜歡在海浪中游泳,那麼就避免參加需要沿著岸邊和越過海浪區域的點對點海上比賽。如果你喜歡在海灣或湖泊中繞過轉折浮球,而不喜歡在河裡遇上水流,那麼參加湖泳比參加河泳更合適。公開水域游泳之美在於,每種愛好都有適合的地點。夥伴系統的重要性夥伴系統非常適合所有的公開水域泳者,無論泳者是否有經驗。和朋友一起游泳時,會有一種平靜和舒適的感覺,也絕對比獨自游泳更加安全。夥伴系統是進步的絕佳方式,尤其是當你和更有經驗或更快速的泳者一起搭配時。有經驗的泳者幾乎毫無例外地喜歡把握機會,向較沒經驗的泳者分享游泳技巧的資訊與提供定位的建議。或者,一位朋友或家人可以在小艇、腳踏船、獨木舟、立式槳板或小型充氣筏上陪伴著你。你一旦游過海浪或海岸線,陪伴者可以充當你在水中的雙眼。如果你找不到人在水中陪你,當你在與海岸平行游泳時,可以請人沿著海岸線走。好好享受,並心存感激,因為有人留意著你,可以給你幫助與安全感。在馬拉松獨泳的領域中,有時會允許配速泳者。配速泳者在某些條件下會在水中陪伴競賽者,他們的作用是藉由分享困難游泳的經驗,來強化泳者的心態。配速泳者可以是隊友、家人或朋友。※ 本文摘自《公開水域游泳訓練全書:從入門到精通的必備知識、技術和策略》。書名:《公開水域游泳訓練全書:從入門到精通的必備知識、技術和策略》作者:史蒂文.穆納托斯 譯者:徐逸君, 黃庭敏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8/03
-
2023-06-23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罹癌別檢討自己,可能是運氣不好!吳敏綺分享乳癌日記鼓勵癌友
「雖然得癌症可能是運氣不好,但現在回想起來我的運氣還算不錯。」綺顏診所院長、皮膚科醫師吳敏綺說,做乳房攝影當天,天氣正好,剛好收到衛生單位簡訊通知,家裡附近有乳房攝影車,熱愛運動的她就騎腳踏車前往,當時什麼症狀都沒有,卻因此早期發現及早處置。健檢沒追蹤 乳房攝影發現異狀吳敏綺坦言,其實在前一次健檢時已發現乳房有鈣化點,需要追蹤,但因為無症狀,因此輕忽而沒有定期追蹤。她是在2021年春節前做乳房攝影,沒多久就接到通知有異狀,很心急地託人去拿檢查報告,大年初二請在醫院工作的親戚幫忙看報告,再經由乳房穿刺檢測初步得知是乳癌第一期。考量先生在長庚醫院任職,吳敏綺於是轉往長庚醫院就醫且確診罹患乳癌,進而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乳房全切除手術以及自體游離皮瓣乳房重建手術。「從被診斷乳癌到開刀的時間很短暫,當時幾乎每天睡前都在哭。」吳敏綺憶及那段時光仍不禁泛淚。她說,直到決定開刀到那刻,才比較安心。手術後,必須住進加護病房三天,吳敏綺說,那時非常痛苦,不只傷口大,人更難以完全躺平,甚至出現全身麻醉後的幻覺,感覺整個人都要掉到床裡面,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餘悸。術後追加標靶治療 如今穩定控制然而,術後的病理報告卻證實,她罹患乳癌第二期,因此還必須接受標靶化療,歷經14次的抗體藥物複合體T-DM1治療,期間一度因副作用血小板低下問題嚴重而暫停,完成療程時已是2022年中旬。但這不是治療的終點,為控制乳癌癌細胞,目前吳敏綺仍要吃抗荷爾蒙藥物Tamoxifen,並且每3個月回診一次。Tamoxifen有其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或是其他病變,因此她須定期到婦產科做超音波檢查,現今屬於穩定控制階段,「希望一切順利」。吳敏綺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術後一個月就回到診所看診,但減少看診時間,術後兩個月便開始去海裡游泳,也漸漸重拾熱愛的跑步,甚至挑戰鐵人三項「半鐵」。她說,生病之後,更重視生活以及工作間的平衡,一方面不讓自己太累,另一方面再次擁抱原本熱衷的事物。家人是支持力量 看診更具同理心「現在我對事情看得更開,不像以前總要求完美、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些不重要的事情也不會往心裡去,更重視與家人的相處。」吳敏綺說,在治療期間,家人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不只是實質上的照護,更在情緒低落時陪伴她。她與先生、兒女有不少共同興趣,會一起上山下海、運動、旅遊等,生病後更把握時間去基隆游泳、坪林種茶,盡量不讓原本的生活受到影響。吳敏綺很願意分享生病罹癌的經驗,並且把她的治療過程變成乳癌日記公開在網路上,「希望有一樣疾病的人看到後,可以得到一些安慰,甚至是鼓勵。」她說,有求診的病人是因為看到她的抗癌日記而來,並且在看診的過程跟她分享自己的故事。她經歷生病之後,在看診時也變得更有同理心,有不少病人不只體諒她生病,還會來關心她的狀況。有些人生病後會檢討自己是不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或是飲食哪裡沒有做對。吳敏綺認為,癌症沒有絕對的成因,可能就是運氣不好,因此,不需要去改變原本的飲食或是生活方式,「我就要按照原本想做的事情去做,甚至要過得更精彩!」吳敏綺小檔案●現職:綺顏診所院長、皮膚科醫師●年齡:56歲●罹患疾病:乳癌第二期●發病時間:2021年初●症狀:無症狀●治療方式:乳房全切除、自體皮瓣重建乳房手術、T-DM1標靶治療、抗荷爾蒙藥物Tamoxifen●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不用檢討自己做錯什麼事,或是什麼原因造成得癌症,要把原本的生活過得更精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30 癌症.癌友故事
不抽菸、無家族病史,卻檢出肺腺癌!他堅持做幾件事挺過健康10年
明(31日)是世界無菸日,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肺癌為國人死亡率第一名。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大甲院區院長隋善中,10年前曾經檢查罹患肺腺癌,當時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治療後依舊運動,游泳、跑步,參加三鐵、攀爬玉山,在開刀滿10年之際,公開分享個人的抗癌歷程。不抽菸、無家族病史 檢查出肺腺癌零期隋善中表示,長期抽菸確實是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成因,他不抽菸,也沒有家族病史。早期肺腺癌被形容是「靜悄悄的癌症」,他當時接受檢查,提早發現罹患肺腺癌零期,接過治療至今滿10年,已經沒有任何異狀,現在很健康,還能持續運動、跑馬拉松。「我很瘋狂,開刀完休養後,不斷挑戰自我訓練體能!」隋善中說,他依照醫師指示檢查、吃藥、適時休息,更保持好心情,待身體體能逐漸恢復,參加各項馬拉松路跑、鐵人三項,別人事後得知他曾經罹患肺腺癌,都不相信。空汙懸浮微粒、炒菜油煙 提高罹肺癌風險隋善中引述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近期一篇論文討論空汙與肺腺癌的關係,把北半球幾個工業國家致死率做比較,台灣拿下全球冠軍,多項研究也證實,空汙懸浮微粒如PM2.5也是肺癌的因素之一,其他像長期接觸炒菜油煙,皆會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高風險群 及早接受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隋善中說,肺癌為國人死亡率第一名,也是台中市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癌症,衛福部去年7月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台中市至今有22家醫院參與,包括大甲李綜合醫院,他擔任該院院長後,便推動服務滿10年的員工,能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簡稱LDCT)檢查,計有200多名員工受惠。只要符合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或具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每年30包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皆能參與計畫醫院補助肺癌篩檢。隋分享個人抗癌經驗,肺癌在前第一期發現5年的存活率有9成,希望民眾能檢查,若發現異狀提早治療,對自己及家人幫助都很大。疾病百科/肺腺癌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由於腫瘤通常長在肺部周邊,患者多半沒有自覺症狀。肺癌分成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型,兩種類型的癌細胞生長、分化及擴散速度不相同,臨床治療也不同。》看完整疾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美醫師臉朝地犁田摔車「破相」! 第一時間縫合神復原
我專精於美容醫學領域,去年發生嚴重外傷事故,騎公路車摔車後臉部直接朝地「犁田」,造成顏面撕裂傷,且頸部骨折,幸好第一時間找專業醫師縫合傷口,加上醫美雷射協助,現在已完全看不出疤痕,更重要的是頸椎沒有傷及要害,才免去癱瘓危機。備戰鐵人三項 童竄出釀車禍多年來我都會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時常在周末練車,去年9月9日周五下午,剛好是中秋連假首日,天氣不錯,我帶著即將參加鐵人三項青少年組比賽的二女兒,一起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自主練習,因為我車速較快,與女兒分開練習,我們會在賽道上見面。當時我騎公路車,到大直橋路段時視野很好,平均速度在25至30公里,但一個6歲左右小朋友騎車突然逆向在我面前,距離非常近,因公路車重心高,我緊急煞車後,整個人往前翻滾,臉正面朝地撞擊,安全帽裂開、風鏡碎裂插進我的臉,清楚意識到我正在滴血。雖然感覺暈暈的,但當時意識清醒,除了臉部受傷外,最怕頸椎骨折,嚴重可能造成四肢癱瘓,當下我的手腳可以動,救護人員專業地為我戴上頸圈固定頸椎,我告知救護人員我在長庚醫院服務,救護車迅速地將我送到長庚急診。第一時間縫合 決定疤痕走向因為我是皮膚專科醫師、副教授,非常清楚顏面撕裂傷第一時間縫合很重要,會決定日後疤痕的走向,即使處理不好,後續也得做疤痕調整,因此緊急請資深學長回來幫忙,當天下午四點出意外,花四小時、用八條線才完成縫合。經過磁振造影、電腦斷層檢查,確認頸椎有骨折,沒有壓迫神經,顏面骨也沒斷,不過怕神經撕裂傷或有慢性出血,為了讓骨頭癒合度較好,三個月觀察期我須戴著頸圈,睡覺必須維持正躺,無法趴睡、側睡,我幾乎沒睡好。摔車造成嘴唇、臉頰等多處平均1至3公分的傷口,任何人看到都會嚇到,我身為美容醫學醫師,內心更是受到衝擊,幸好疫情期間看診時戴口罩,把傷都給遮住,有老病人關心我戴頸圈,我低調地說是扭到脖子,也不敢告訴母親,等到完全復原後才說。撕裂傷在一周後拆線,後續3至6個月傷口照護期非常重要,我擦了抗疤痕、退瘀青藥膏,並將傷口貼合,勤擦防曬,再透過飛梭雷射、染料雷射來退疤痕、撫平凹凸不平的疤痕,讓疤痕幾乎沒有增生、相當穩定,至今已看不出曾有嚴重撕裂傷。按功能用場地 避免橫生意外每逢連假或暑假期間,急診總會收到許多騎腳踏車摔傷個案,前陣子我有一個女病人,騎uBike時為了閃一隻狗,自摔骨折,因為疤痕嚴重,希望透過雷射修補;另一個女病人,下雨天為了閃闖紅燈路人,摔車整個人飛出去撞樹,大腿嚴重骨折,後續求診處理疤痕問題。休養半年後,我重新回到大佳河濱公園事發地練車,旁邊的觀山自行車道也啟用,告示牌上載明提供「自行車」使用,有許多高手在練車,我在這練車、克服摔車心魔,但近日發現車道上再度出現老人、小孩及寵物,若碰上速度飛快的自行車,事故發生率恐提高。台北市公園規畫做的很好,民眾若想散步,小朋友要玩滑板車、腳踏車,可到河濱公園自行車道;若要遛狗的民眾,則可到迎風狗公園,還能解開繩子讓毛小孩盡情奔跑;公有地雖然都是開放,仍建議民眾依照功能來使用,尤其像是自行車等有速度的撞擊,都可能造成傷害。醫學辭典:●皮膚撕裂傷:發生跌倒、車禍撞擊,或遭到尖銳物品刺傷、玻璃割傷、刀片劃傷等,使皮膚表面出現不連續、不整齊傷口,即為撕裂傷,若裂傷超過真皮層、深度太深或血流不止、不規則傷口等,或其他部位裂傷超過1公分,應盡快進行傷口縫合。若傷口完成縫合,後續仍出現頭痛、意識變差、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等,應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頸椎骨折:頸椎由七節骨頭所組成,頸椎內有脊髓、神經,是負責傳遞大腦指定的重要管道,頸椎受傷主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運動傷害、用力扭轉脖子、受到外力撞擊及高處落下等,症狀包括頸部疼痛、四肢痠麻無力、大小便失禁,嚴重時可能呼吸困難、休克甚至致命。頸椎受傷者,第一時間應戴頸圈固定,盡快就醫確認傷勢。黃耀立小檔案現職:●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皮膚外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年齡:5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台北長庚美容醫學中心中主任●長庚診所美容醫學科主任●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雷射光電、美容外科學會會員●國際植髮外科學會會員(ISHRS)●台灣皮膚科、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會員專長:●微創眼整形手術、眼袋手術、減脂手術、面部補脂手術●玻尿酸注射填充、PRP注射治療、電波拉皮、皮膚雷射光電美容治療●一般皮膚病症、落髮與雄性禿治療、植髮手術治療
-
2022-11-03 養生.抗老養生
他63歲,身體年齡僅46歲!不老秘訣曝光:走路、爬樓梯…日常做得到的事就是很好的活動
採訪前,前體育署長高俊雄已經先跑了趟醫院去探病,他如此規劃當天路程:走2段路、搭1趟公車、轉2次捷運、再騎3次Ubike…。「一般人會對運動的概念下一個『操作型定義』,其實WHO主張的是『身體活動』,像我今天走路、騎車,就是把身體活動融入你的生活style中!」 「我今年63歲,別看頭髮都白了,我的身體年齡檢測出來只有46歲!」高俊雄傲稱。1960年出生的他,雖然頂著一頭銀髮,今年還去考了桌球教練,而除了游泳、路跑、打網球及偶而參加鐵人三項比賽,他同時擁有ASA101、1032等2級帆船證照,是名副其實的運動達人。 50歲前不運動,健檢滿紅字 想像不到的是,運動達人養成之前,也曾像一般中年大叔健檢紅字滿篇。高俊雄33歲進入國立體育大學任教,一直到擔任校長之前,有足足17年時間沒有規律運動,「健康有沒有很糟?我不知道,但健檢時紅字都出現,三高都有了!」 「很多人都是身體不舒服了,才警覺應該要運動!」高俊雄也不例外。當時他睡眠極差、眼睛老是紅腫,直到50歲擔任國體大校長,因行政工作需要到處跑,也不用老綁在辦公桌前備課,這才多了空閒時間去運動。 這12年來,他體重只減了2公斤,但每天量血壓,收縮壓都維持在110 mmHg以下,舒張壓則是6字頭(編按:正常值應為收縮壓140mmHg以下,舒張壓90mmHg以下),有時每分鐘心跳還不到60下,「這就是規律運動的結果。」 運動可累積,一天分次也有效果 他笑說,很多人藉口不動,都是覺得難以達到標準運動的「333」原則,亦即「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其實所謂的333原則,已是20~30年前的觀念,現有研究顯示「運動是可以累積的」:「不用一次達到30分鐘,一天分多次運動,同樣有效果。」 每個人、每個年齡層的運動處方也不盡相同,但建議每天至少維持3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量;運動強度則是以「220-年齡」去計算每分鐘最大心跳數,若達到65~75%就是中高強度。以60歲為例,220-60=160次/每分鐘(最大心跳率),運動時每分鐘心率若達104次以上,就算達標了。 高俊雄也說,傳統覺得要跑、要喘、要流汗,才是真正的運動,其實WHO主張的是「身體活動」,舉凡走路、爬樓梯、騎單車這些日常會做到的事,就是很好的活動。 好比他過去當校長時,常騎腳踏車巡視65公頃大的校園;2018年進入體育署之後,署長室位在11樓,他上下樓層都靠雙腿,「每天要走4、5次。」 也因穿慣了球鞋,有次跟總統簡報,他竟忘了換鞋,連總統看到都笑:「高署長,你是最有資格穿運動鞋上班的人!」事後還被同事糗:「署長,你現在有『牌』(令牌)了,可以穿球鞋上班!」對此,他幽默一笑:「所以我就去買了黑色球鞋!」。 融入生活中,走路、爬梯也有益 高俊雄指出,許多人是因為健康出狀況才開始上健身房,一旦過了2~3個月,身體恢復就不來了,「他們把運動當成解方,而非享受運動」,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他建議,可以花3個月建立運動習慣,「沒有一定要你去跑馬拉松,把身體活動融入工作生活當中,每天走7000步就夠。」 他解釋,由於運動刺激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分泌,可促進大腦活化、減緩失智症發生,簡單來說,就是大腦非常需要的「食物」。所以一旦因缺乏運動而使BDNF減少分泌,「你的大腦就會叫你趕快去運動!」 高俊雄以自身經驗為例,過去工作壓力大,他每個周末都會花半天去烏來跑山,用50~60分鐘跑上坡、60分鐘走下來,接著去泡湯舒緩,「連跑30分鐘之後,你一直想破頭的困難、問題…,可能的solution(解決方案)就跑出來了,屢試不爽!」 而平日無法跑山,他就去晨泳,尤其當天有重要會議時,一定要游足30分鐘,游完腦袋會特別清晰,秋冬水溫低更是明顯。 他笑說,觸發每個人運動的原因都不同,像他太太過去隨荒野協會到野外觀察生態,常1公里就走上1小時,但近來因為追韓劇,也開始跟著劇中主角練深蹲,「最近2個月,天天告訴我她做了幾下!」重點是找到啟動自己的動力,「當你享受在(運動)裡面,身心狀況好就是副產品!」●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
-
2022-10-11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上班族必學「微運動」:每天5分鐘,緩解腰痠背痛
長時間低頭、脖子前伸與久坐不動,是傷害健康但又容易不自覺的姿勢,尤以上班族更是肩頸酸痛、滑鼠手、烏龜手的「常客」,且可能出現肌肉緊繃僵硬以及血液循環、代謝不佳…等問題。擾人毛病別輕忽,小心慢性病痛長時間受苦。運動是擺脫痠痛的良藥,不知道做什麼運動可以改善身體部位的痛症?元氣網特別推出【挑戰系列】元氣動起來運動課程,每週 5 分鐘教你 3動作,針對上班族多數碰到的困擾症狀,透過運動慢慢改善、緩解。跟著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物理治療師 陳胤甫,每週花最短的時間跟著做最有效的運動,並利用零碎時間輕鬆地把運動變成生活習慣,如同原子習慣說的,你的任何一點持續性小改變,都有機會產生驚人的加乘效應,立即來體驗!📢此系列課程分五堂課,將於 10/13、10/20、10/27、11/03、11/10,連續五週,每週四上午 10:00 準時開課!⭐此免費課程,登入會員後報名填寫資訊即報名完成,即可免費觀看課程⭐⭐登入報名後,影片可隨時隨地回放觀看⭐|課程資訊|📍第一堂:22/10/13(四)10:00▶肩頸痠痛好緊繃!3招簡易「肩頸肌肉放鬆」,改善痠痛超有感👉點此進入課程頁▶📍第二堂:22/10/20(四)10:00▶上班族必學頸椎運動!簡單坐著「3動作」告別烏龜頸超有效👉點此進入課程頁▶📍第三堂:22/10/27(四)10:00▶肩膀卡卡舉不起來,怎麼辦?3招伸展肩背、舒緩肩頸緊繃肌肉👉點此進入課程頁▶📍第四堂:22/11/03(四)10:00▶久坐下背痛好困擾!3動作放鬆緊繃背肌、腿後肌、增加髖關節伸展👉點此進入課程頁▶📍第五堂:22/11/10(四)10:00▶擺脫滑鼠手!3招超實用手臂伸展操,減緩手腕手臂痠痛👉點此進入課程頁▶|適合對象|➡️上班造成的腰痠背痛症狀不知如何緩解。➡️想運動但平常工作繁忙、時間不夠。➡️不愛運動,但想慢慢培養運動習慣。|系列課程重點導讀|🕒22/10/13(四)10:00【肩頸痠痛好緊繃!3招簡易「肩頸肌肉放鬆」運動,改善痠痛超有感】工作時,長時間低著頭,會造成頸伸肌、斜方肌群的負擔,跟著做三個放鬆動作,每天只要5分鐘,教你如何舒緩、放鬆緊繃肌群。👉點此進入課程頁▶🕒22/10/20(四)10:00【上班族必學頸椎運動!簡單坐著「3動作」告別烏龜頸超有效】現代人習慣不良姿勢,坐著或站立時像烏龜一樣駝著背並把脖子往前伸,雖然感覺很放鬆,但實際上反而讓頸椎承受更大的拉力,跟著做三個矯正動作,每天只要5分鐘,教你如何舒緩緊繃肩頸。👉點此進入課程頁▶🕒22/10/27(四)10:00【肩膀卡卡舉不起來,怎麼辦?3招伸展肩背、舒緩肩頸緊繃肌肉】長期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加上姿勢不良,造成肩頸肌肉不協調,輕微會造成體態的改變,症狀嚴重的話,則會引起關節或身體部位出現疼痛不適的現象,跟著做三動作,每天只要5分鐘,教你如何讓肌肉壓力獲得釋放。👉點此進入課程頁▶🕒22/11/03(四)10:00【久坐下背痛好困擾!3動作放鬆緊繃背肌、腿後肌、增加髖關節伸展】上班族常有久坐或久站的習慣,且活動量不足,氣血循環不佳等原因,容易引發下背痛困擾,跟著做三動作,每天只要5分鐘,教你如何舒緩、放鬆緊繃肌群。👉點此進入課程頁▶🕒22/11/10(四)10:00【擺脫滑鼠手!3招超實用手臂伸展操,減緩手腕手臂痠痛】工作中長時間且反覆過度使用腕關節,容易造成手腕、手指等部位疼痛、刺痛、麻木,甚至是整隻前手臂劇烈疼痛,以下三動作,每天只要5分鐘,教你如何釋放手腕緊繃肌群。👉點此進入課程頁▶|講師資訊|陳胤甫 物理治療師學經歷●愛迪樂物理治療所-負責人●輔英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專長●骨科物理治療:姿勢矯正、動作分析、徒手治療●神經物理治療:功能性訓練、任務導向訓練、本體感覺誘發術●銀髮體適能:術後訓練、退化訓練、功能性訓練●專項物理治療:鐵人三項專業認證●高等國家通過物理治療師●CMT徒手脊椎認證●中華肌內效協會C級認證●國民體適能C級指導員●MAT動作評估(Movement Assessment Tool)
-
2022-08-0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部立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做別人需要的醫者,體悟當醫師是一種福氣!改造部基軟硬兼施,讓患者安心接受治療
「做一個別人需要的醫者、成為一個有溫度的醫院。」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認為,行醫應以病人優先,醫院管理重視團隊合作。兩年來,醫院收治2400多名確診者,醫護超過三成染疫,他以身作則,防疫採檢排班他排首位,在第一線守護民眾健康。體悟當醫師 是一種福氣60歲的林慶豐,曾當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他是外科醫師、也是台大公衛所博士,進入衛生署(衛福部前身)服務至今,因推動建立偏鄉山地離島空中緊急救護體系、醫療網,以及部立醫院院長任期制、關懷弱勢族群社福照顧,於92、102年度獲頒模範公務員。林慶豐引述2020年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陳志成的話:「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得多少獎,而是有多少人需要你。」讓他對醫者角色有了新的體悟。「這輩子能當醫師是一種福氣,而醫師本來就要以病人為第一優先。」醫院想贏 就得做好管理「醫院成功是靠累積,不是靠奇蹟,想贏就得做好管理。」林慶豐說,醫院管理「贏」的策略,若將贏字拆成「亡、口、月、貝、凡」就是答案,亡是風險管理,口是人力管理,月是時間管理,貝是財務管理,凡是品質管理。5年多前林慶豐接任部基院長,「軟硬兼施」改造部基,暖色系外牆讓醫院看起來猶如歐洲大學城,病房區Tiffany藍、鵝黃和青蘋果色系,感覺不像是醫院,讓患者能更安心接受治療。延攬醫師 加強醫院軟實力基隆醫院近幾年延攬20多名醫師,背後有林慶豐多次走訪醫學中心拜託「成全」的辛勞。離職醫護人員想再回來工作,他也張開雙手歡迎,不斷加強醫院軟實力。也正因為有這麼多神隊友,才能度過抗疫難關。數位時代資訊流通快,醫病關係出現變化。身為院長,林慶豐提醒同仁面對患者「挑戰」,千萬不能有「你是醫師,還是我是醫師」的念頭,不妨換位思考,或許就有不同應對方式。三鐵玩家愛泡湯 和教友組樂團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溫文儒雅的身影,讓人很難想像他是鐵人三項玩家。除了靠運動養生,他也愛泡湯,熱湯、冷湯輪流泡幾趟,身心舒暢,思慮清明,職場遇到的難題就有解了。住在北市文山區的林慶豐,常在晚餐後和妻子騎自行車到河濱吹風,他再獨自騎上貓空。到了山上看夜景時,曾有名被追過的年輕車友跟他說「少年仔,很能騎哦」,得知他快60歲了,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很多人不知道他脫下白袍,其實是個鐵人,曾經騎自行車環島,也參加鐵人三項運動泳渡日月潭。林慶豐很愛泡湯,最愛在陽明山面山的湯池泡湯,看著遠方的山,身心都療癒了。尤其愛泡大眾池,輪流泡熱泉、冷泉時,可思考人生苦難及醫院遭遇的難題,或許因為身心放鬆,解決方案會在腦中浮現。音樂是林慶豐的快樂泉源,他和妻子也因為音樂結緣。國中時期學彈吉他,大學時擔任吉他社長,基督徒的他,現在還和教會友人組樂團,每月相約練習2、3次及演出。林慶豐也參加教會敬拜團詩歌和聲,讓他有所啟發。他說,第一部主音當然最重要,但二、三、四部合音襯托也很重要,醫療團隊也是如此。四部合音跟東方太極一樣講求圓融,也如靜坐、冥想、禱告、沉思一樣,可以帶來身心靈平衡,帶來恢復的力量。林慶豐小檔案●年齡:60歲● 專長:公共衛生、醫院管理、消化外科、急診醫學、職業醫學●現職: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衛福部醫福會健保事務小組召集人●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美國柏克萊大學管理博士後研究、芬蘭公共管理學院(HAUS)結業●經歷: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外科學兼任教授、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誰擁有樂觀,就擁有透視人生的眼睛,擁有希望的渡船。只要活著,就有力量建造自己輝煌的明天。
-
2022-06-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即使謹慎以對,小心防範,但雙和醫院副院長、國內婦癌權威賴鴻政仍染疫,也不知從哪裡感染病毒,談起如何抵禦病毒,除了家中備用感冒成藥,還有患者提供「清冠一號」,讓他感動萬分,「現在是反過來病人在照顧醫師了。」平日會慢跑、騎單車、做重訓的他,染疫後更有一套特別的心肺復健方法,雖身體不適,仍堅持在跑步機上緩走著,適度擴張肺部組織,咳出痰液,避免病情惡化。6月1日(周三),賴鴻政帶著口罩、防護罩,看完門診患者,開車返回內湖住處,身體略感不適、喉嚨怪怪的,隔天一覺起床,頭痛、喉嚨痛、全身痠痛,染疫症狀全數湧現,心中想著,「大概是中獎了」;做了快篩,檢測卡匣清楚顯示著兩條很強、很紅的線,他趕緊連絡醫院,延後門診及預定手術,啟動居家隔離措施。經過視訊看診,賴鴻政確定染疫,擔憂父母年事已高,若也感染,更加棘手,趕緊安排雙親至另一住處,自己開始為期7天的居家照護。因不符合抗病毒口服藥的用藥資格,而以家中常備藥物症狀治療;停診多日,有婦癌老病人猜到確診,特地送來「清冠一號」,要他好好養病,保重身體,因為抗癌之路,還需醫師陪伴。賴鴻政表示,染疫第2天症狀劇烈,咳嗽、喉嚨痛,咳出相當濃稠的痰液,幾個小時內血氧濃度不斷下降,一度掉到90%以下,智慧手錶不斷發出警示聲響,他也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單看有無症狀,容易讓自己陷入焦慮情緒,賴鴻政建議,每隔幾小時應自我判斷症狀是否加劇,例如,思緒是否是否愈來愈迷糊,呼吸愈來愈急促、急喘?此外,肌肉痠痛、喉嚨痛、疲倦感等症狀,逐漸變嚴重嗎?只要主觀感覺到症狀加劇,就應撥打1922,尋求協助。除了透過藥物症狀治療,賴鴻政另有「規律運動」的抗疫密招,確診當天就在跑步機、飛輪機器上做復健,先從「緩走」開始,每天半小時,一開始速度為每小時五公里,就會發喘,但仍強迫自己要走下去,幾天後能夠「緩跑」,調高強度,藉此維持心肺機能。「臥床休息不一定對身體好。」賴鴻政說,染疫後,如果一直臥床,身體可能愈睡愈差,因為肺部持續擴張不全,痰液等分泌物蓄積在肺泡末端,透過輕度運動讓自己喘一下,可適度擴張肺部,容易咳出分泌物;許多染疫死亡個案在解剖時發現「肺部全積滿了痰」,彷彿溺死。賴鴻政強調,訓練心肺功能,可以避免病情惡化,若持續臥床,一旦感到不對勁,可能就已經太晚;有人一確診就躺兩周,心肺功能退化,肌肉也會流失,下床走路時都站不穩。熱愛運動的賴鴻政,在今年三月完成生平首次標準鐵人競賽,雖然染疫,前後約兩個星期無法練跑,但仍要參加台北全馬,明年則將挑戰超級鐵人三項113K競賽,邁向人生另一個里程碑。醫師小檔案姓名:賴鴻政 頭銜:雙和醫院副院長確診時間:6月2日如何感染:未知感染源症狀:低溫發燒、血氧下降、咳嗽、濃痰、頭痛、喉嚨痛、全身肌肉痠痛治療:普拿疼、清冠一號、低強度運動給確診者一句話:確診毋須驚慌,染疫前打滿疫苗,染疫後多多運動,總有一天會與病毒共存、回歸正常生活。
-
2022-04-1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愛運動也會心房顫動?醫:強度太低或太高都不好,留意心悸早治療防中風、心衰竭
心房顫動常被認為是高齡者才會有的健康問題,事實上年輕族群也需留意,特別是平時有高強度運動習慣、或是本身就為運動員的族群更要小心,雖然運動普遍被認為有利身體健康,但強度較高的運動卻有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 長期高強度運動,易增心房顫動風險! 據《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從事籃球、足球、橄欖球等綜合型運動者,罹患心房顫動的機率是常人的2.5倍之多。而據2020年美國心臟科醫學會醫師刊登於Circulation循環期刊上,探討運動對心臟血管健康影響的回顧論文中提到「過度的高強度運動容易引發心房纖維化,進而形成心房顫動」。 動,不動,都會心房顫動?醫:強度太低、太高都不好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委員沃宏達醫師表示,缺乏運動者,出現三高等慢性疾病,進而引起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的可能性較高;但從事強度過高的運動時,心臟為了提供身體更多的血氧,結構上會漸漸出現增厚、肥大等改變,長期下來就有可能增加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的風險。 雖然民眾和運動員的運動強度有所不同,不必過度擔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民眾日常也是有可能接觸到高強度的運動項目,例如鐵人三項、馬拉松、單車等,常有挑戰較高強度、較遠路程的情況。而這些族群往往容易有「多運動對身體有益無害」的觀念,一旦心臟出現症狀時甚至認為「我平常都有在運動,這點問題不要緊。」容易輕忽心房顫動警訊。 心房顫動血塊塞哪就壞哪,心悸等相關症狀要留意! 沃宏達醫師指出,心房顫動的症狀因人而異,不過基本上大同小異,初期可能出現陣發性的心悸、胸悶、喘不過氣、心跳不規律等。也因為這些症狀日常並不罕見,再加上多以短暫、間歇性的形式發作,病患大多認為休息一下即可,鮮少放在心上,以及前述提到將運動和健康劃上等號者,往往都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置身於中風、心衰竭等風險當中。 沃宏達醫師解釋,當心臟出現心房顫動等收縮異常的情況,心臟將無法有效的推動血液,進而產生血塊,若血塊在被送往身體各處時阻塞形成血栓,栓塞的部位組織接收不到血流,就可能出現缺氧、壞死。當中又以腦中風最為常見,約占中風主因20%以上,這些問題不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對於照護者、家庭而言也是莫大的負擔。因此提醒,即便非運動員,平常有習慣從事高強度運動者也需留意相關症狀。 心房顫動可治療、改善,有所自覺及早就醫是關鍵! 即便有自覺為高風險族群、或是被診斷為心房顫動的患者,也不必過度緊張,沃宏達醫師表示,心房顫動可以透過生活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三大方向著手改善。 在生活調整上,除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均衡飲食外,沃宏達醫師也建議有運動習慣者,可以漸進式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游泳、快走等,並遵循「333運動」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也就是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率達每分鐘130下。若身為運動員無可避免高強度運動,自然就得斟酌並留意身體狀況。 沃宏達醫師表示,在治療方面以「預防血栓」以及「矯正心律」為主。例如使用口服抗凝血劑,降低血塊、血栓形成,減少中風、心衰竭的可能性。而電燒、抗心律不整藥物等治療方式,則可將心跳節奏調整回正常,藉此改善心房顫動的問題。當然,每個人的改善、治療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重要的是有所自覺,及早就醫進行檢查,並和醫師討論相關的對應方式予以治療,如此便可在生活、運動、健康取得平衡。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極易腦中風!醫:三高族等注意脈搏早檢查。 .心房顫動染疫重症、死亡風險高!心臟科專家教正確護心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2 養生.運動健身
姚黛瑋運動「被推坑」!從玩樂到專注鐵人三項 復健也不放棄
你是否發現,年輕時不運動的朋友這幾年都開始動了;不只運動,還挑戰鐵人三項、攀登百岳……難度一個比一個高。人生至中途開始運動,除了為了身體健康,也為了心裡追求更難的挑戰、更大的成就感。《橘世代》將報導三位人物,看他們如何透過身體的鍛鍊,找回了健康,也贏回人生。從不愛運動到現在即使仍在復健,也已慢慢恢復運動習慣,56歲藝人姚黛瑋分享教練的一句話:「你的身體絕對不會辜負你的訓練」,鼓勵有心想運動、甚至也想玩玩鐵人三項的朋友,「先從站起身來換上裝備出門開始」,只要有意願,就揪朋友一起;不要求好或完美,就照著自己的速度慢慢開始。在2012年底第一次「被騙去」參加宜蘭冬山河鐵人三項接力賽前,姚黛瑋沒想過自己可以在3年多後獨力完成鐵人三項CT113,還以分組第四名成績站上凸台領獎;對過去從來沒把運動放進人生選項的她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運動被推坑 自嘲遇詐騙姚黛瑋46歲返回校園重拾書本,稱自己從來都不愛運動,即使偶爾上健身房,也只跳有氧舞蹈,「主要是聽說家族有心臟瓣膜問題,直覺不能做激烈運動;二來是待在演藝圈,若曬黑或練成滿身肌肉好像也不美。」以前要維持身材,多半是採錯誤的減肥方法,從沒想過靠運動健身。「我的運動是從被推坑開始的,」她說,會挑鐵人三項是被同學推坑。2012年先參加人生第一場路跑3公里組,之後陸續加入不同的路跑活動,從3K跑到6K、9K;到同年才開始參與宜蘭鐵人三項接力賽的單車項目,「剛開始我只是想跟同學學游泳,沒想到就此被推坑進入運動的世界。」姚黛瑋笑稱這根本是詐騙集團。不過,自鐵人三項接力賽後,體會到運動挺好玩,於是又陸續參加好幾次個人接力賽,自此每年都至少參加一至兩次賽事。從原本只以自行車接力、到參與兩項,再到2016年以個人完賽CT113,她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找專業訓練 惜受傷棄賽起初是純粹玩玩,到開始和同好朋友組團、揪團練並參加各種路跑、騎車挑戰或長泳;漸漸地,姚黛瑋也會參加一些跑步班、游泳訓練營等,但對各項賽事既沒策略也沒計畫,「每場幾乎都抱持玩樂的心態、是全憑意志力完賽的。」直到2015年她陸續被所參加的賽事關門(未在時間內完賽),才認真考慮要找到對的訓練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吃課表」。在運動藝人劉至翰介紹下,姚黛瑋加入專業的鐵人訓練健身房,跟著專業教練訓練,終於在2016年直接跳升CT113完賽。同年,她參加實境秀節目「鐵人瘋」的拍攝,計畫跟馬國畢、王湘瑩等藝人,以3個月時間每天照表操課訓練,準備參加當年10月的台東超級鐵人三項比賽。但不服輸的個性,讓她吃盡苦頭。在正式賽事前半個月,姚黛瑋因為工作需求飛往大陸,卻不小心讓自己受了傷,回國後才發現頸椎椎間盤突出,被醫師嚴正警告不能參賽。「從小到大我要求自己不能失敗、不能示弱;所以當需要面對劇組、並在鏡頭前說我辦不到時,真的很痛苦。」不服輸個性 挫折中成長螢幕前總是一副聰明、厲害的形象,私底下的姚黛瑋卻是傻大姊個性,好強的心總逼著自己不能認輸。「我是穿著偽裝強悍的盔甲,骨子裡卻是『俗辣』。」她笑著說,這行業要求反應快、速度快,過去很少有挫折的她,也認為自己速度很快,但受傷後這幾年才發現,「原來我是個速度很慢的人,以前只是逼著自己必須要快。」人生步伐 重新配速 平衡內外在跑者都知道配速的重要,「我因為很沒耐性,所以自覺是快動作的人,其實不是。」接觸運動受過訓練後,姚黛瑋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配速是慢的,她甚至還忘了自己也有拖延症,「我在內心深處覺得不應該拖延,所以逼著自己快一點,才能照著大家對我的了解往前拚命跑;但長期以往,卻讓我的內在與外在失衡了。」再加上那年受傷,讓從小到大沒受過大挫折的姚黛瑋花了很大力氣調適,她自認面對挫折的韌性不高,要向別人低頭說自己做不到,是很大的坎,需要花很長時間來適應,才能回到正軌。「是直到有個陪練的朋友對我說:『莫急、莫慌、慢慢來』,才領悟很多事情是可放輕鬆的,不用顧慮他人眼光,開心地去完成就夠了。」學會轉念 不跟人比 只在乎完賽運動10年來,姚黛瑋漸漸在訓練與參賽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過去我太相信外在的評價,運動讓我改變心態,學會轉念。「不再從眾後,內心也愈來愈有穩定的力量,也知道自己是誰、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問起這些年參加鐵人三項對她的意義,姚黛瑋毫不考慮的說:「是孤獨。」比賽全場都要靠自己,這讓她接納人的本質就是孤獨的;她也體悟賽程中不需要跟別人比較,只要能完賽就是給自己最棒的鼓勵。
-
2021-12-24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時間看診肌肉緊繃 頸椎椎間盤突出半夜痛醒無法睡
「真的很不舒服,晚上睡覺一個翻身,就會因左手神經被壓迫,整個人痛到醒過來。」我曾問過有痛醒經驗的朋友和同學,還有人半夜都會痛到爬起來哭,沒想到「頸椎椎間盤突出」會如此不舒服。從事牙醫至今約30年,六年前,有一天左手突然麻麻的,感覺不太對勁,因平時看診長時間低頭,當下懷疑是頸椎椎間盤出了問題,就醫檢查後,確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原因是職業傷害。壓迫神經 整晚無法好好睡「當時發病,常是整隻左手麻掉,感覺那已經不是自己的手。」晚上睡覺不論是平躺或側身,左手一直處在疼痛狀態,若一個翻身或姿勢改變,疼痛感就從左手一直延伸到後頸部,整個人會被痛醒,這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所致,搞得整晚沒辦法好好睡覺。回想工作狀態,平時看診患者會躺在治療椅上,位置在我的左手側,我必須低頭、身體側一邊彎腰,左手拿著小鏡子,右手拿治療或修補牙齒的工具,雙手姿勢是「類似螃蟹的兩隻大螯」,同時向外又要向內,且左手位置較低、右手較高,長時間如此緊繃的姿勢,使全身肌肉處在不平衡的狀態。況且,每位患者看診時間長短不一,可能20、30分鐘都要維持一樣的姿勢,長期下來頸椎及腰椎承受莫大的壓力,難怪兩部位的椎間盤突出,是牙醫師最常見的職業傷害。避免惡化 復健治療吊脖子了解病因及症狀後,接受復健治療,包括頸部牽引(俗稱吊脖子),為避免病情惡化,也利用看診時的小空擋,讓背部貼著牆壁站立兩、三分鐘,讓頸椎保持平順姿勢。經一、兩個月復健治療,症狀才逐漸好轉。在復健中也學到,當背靠著牆壁,可在脖子與牆壁間的空檔,放一個軟墊或衛生紙盒,讓頸部向後伸展,訓練頸部力量,但必須在疼痛緩解後才開始訓練,也有人戴著脖圍撐住脖子,避免頸部往前傾,減輕頸椎壓力。常參加鐵人三項 延緩發作慶幸的是,為了調劑生活,在2011年至2015年間,我常參加鐵人三項賽事,包括游泳、騎腳踏車、跑步,雖然目標不是奪牌,但經過訓練,全身肌肉群的力量強度較強,比起沒有運動習慣的朋友,我的頸椎椎間盤突出已延後十年發生。雖然現在已沒參加鐵人三項賽事,但為了維持肌肉強度、體態,還是保持騎腳踏車、打高爾夫球等運動,有時上健身房進行核心訓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能上健身房,就改在家進行深蹲、彈力繩等訓練。用3C經常低頭 小心犯病疫情期間看電視、滑手機的時間增加,加上看診工作,日前又出現頸椎肌肉緊繃情形,感覺頸椎椎間盤突出可能又會復發,我想這是「牙醫的宿命」,但已有先前難忘的經驗,這次立刻休息,並多注意姿勢、提高警覺,症狀才不至於惡化。手機、筆電、平板電腦等3C產品盛行,大家常低頭姿勢不良,頸椎椎間盤突出已是一種常見疾病,建議一旦有手麻等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愈來愈不舒服,無法好眠。醫學辭典/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椎間盤為每節頸椎間的軟骨組織,類似彈簧十分富有彈性,可以協助頸部轉動,當長時間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頸部姿勢長時間不良,容易引起頸椎椎間盤壓力增加,當過度壓迫後,椎間盤就會受傷,失去彈簧的功能,一旦病情嚴重,椎間盤突出將壓迫神經,可能會出現痠、麻、痛、無力、感覺異常等五大症狀。「頸部牽引」是頸椎椎間盤突出治療方式,目的是讓被壓迫的椎間盤,不要再受到壓迫,突出部位會慢慢回來,不再壓迫神經,緩解不適症狀。平時每使用電腦、手機30分鐘,建議應從事頸部舒緩運動約一分鐘,即可遠離頸椎椎間盤突出困擾。(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鄭銘鎮小檔案現職:●極緻美學牙醫診所醫師學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經歷:●國立陽明大學牙醫校友總會會長●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常務理事
-
2021-12-2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蓋退化就換人工關節?沒65歲別急著換
最近天氣變冷,膝關節疼痛求診的人增多,不少老人家考慮是否置換人工膝關節,一勞永逸。高雄義大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袁立仁表示,除非症狀真的很嚴重,否則還沒65歲的人別急著換人工膝關節,建議可採行脛骨截骨手術,搭配3D列印技術,運用力學原理改變膝關節受力方向,即使馬拉松愛好者接受這種保膝手術後,依舊能繼續跑馬拉松。袁立仁指出,天氣冷時,原本關節有問題的民眾會出現痠、脹、僵等不適症狀,這跟年紀漸長、膝關節退化有關。一般會先採保守治療,建議患者改變生活節奏,適當運動,加上藥物及物理治療,如果都沒效,才考慮手術治療。「年紀大關節痛就要換關節,這種觀念不完全正確。」袁立仁說,關節炎有階段性,65歲以前都算年輕,可用不同方法治療,通常先從熱敷、肌力訓練、藥物治療,再經過X光、核磁共振評估,施以不同程度的治療。袁立仁說,一名近60歲愛跑步的男性,近來膝蓋經常疼痛,檢查發現膝關節內側退化,患者希望治療後還能繼續跑步,經評估採行高位脛骨矯正截骨手術治療。此手術須精算矯正角度,配合3D列印技術,改變膝蓋受力的軸線,膝蓋骨頭癒合後,就不會再壓到壞掉的位置,讓先前損壞的關節得到適度休息,保存膝蓋的活動度。這類手術從動刀到出院約四至五天,術後一到兩周可部分負重行走,也有病人兩周後就不必拄枴杖,等骨頭癒合較穩定時,六周到三個月後就可以完全負重行走。很多運動愛好者術後繼續參加馬拉松、鐵人三項都沒問題。若無其他意外傷害,保守估計可維持10到15年,過了70歲後再考慮換人工膝關節也不遲。
-
2021-12-2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蓋退化非換人工膝關節不可? 醫師:沒65歲別急著換
最近天氣變冷,膝關節不舒服求診的人增多,有老人家考慮是否乾脆置換人工關節,一勞永逸,醫師則認為,除非症狀真的很嚴重,否則還沒65歲的民眾別急著換人工關鍵,現在臨床上有脛骨矯正手術,搭配3D列印新技術,運用力學原理可改變膝關節受力方向,即使馬拉松愛好者接受這種保膝手術後,依舊能繼續跑馬拉松。高雄義大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袁立仁表示,天氣冷時,原本關節有問題的民眾會出現痠、脹、僵等不舒服症狀,這跟年紀漸長,膝關節退化有關。一般通常會先採保守治療,建議患者改變生活節奏,適當運動,加上藥物及物理治療,如果都沒效,才考慮手術治療。「年紀大關節痛就一定要換關節,這種觀念不完全的正確」,袁立仁說,關節炎有階段性,65歲以前都算年輕,可用不同方法治療,通常先從熱敷、肌力訓練、藥物治療,再經過X光、核磁共振評估,施以不同程度的治療。他說,有名平時愛跑步、年近60歲的男性,近來膝蓋經常疼痛,經檢查是膝關節側退化,外側都還不錯,患者希望治療後還能繼續跑步,經評估幫他用高位脛骨矯正手術治療。這種矯正手術須精算矯正角度,配合3D列印技術,改變膝蓋受力的軸線,膝蓋骨頭癒合後,就不會再壓到壞掉的位置,而讓先前損壞的關節得到適度休息,保存膝蓋的活動度。他表示,這類手術從動刀到出院約4至5天,術後一到兩周可以部分負重行走,也有病人兩周後就不必拄枴杖,等到骨頭癒合較穩定時,約6周到3個月後就可以完全負重行走。很多運動愛好者術後繼續參加馬拉松、鐵人三項都沒問題。若無其他意外傷害,保守估計可維持10到15年,過了70歲後再考慮換人工關節也不遲。袁立仁說,人工的東西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因此民眾盡可能使用自己的器官組織,等年紀更老、運動量沒那麼多時再換,也許可以使用到終老,否則太早換,日後可能還要再換一次。
-
2021-09-25 養生.人生智慧
62歲陳昇收起張狂找到人生準頭! 罹癌後談論生死,不忘告別摯愛
40歲,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是邁向「橘世代」要轉大人的關鍵時期,但也是許多人最迷惘與困惑的生命階段。《橘世代》邀請各領域名人,回望40歲的自己是如何度過人生第二個青春期,走向豐收的人生下半場。陳昇縱橫歌壇33年,以平實歌詞與簡單旋律打造雋永的「昇式情歌」,如「最後一次溫柔」、「恨情歌」、「鼓聲若響」等,而在「新寶島康樂隊」演出時,本土語言的快歌混合異國曲風,讓他好像變了個人,宛如醉後胡言亂語般人來瘋;才華洋溢、言行狂放不羈是旁人對他的刻板印象,也是鐵粉對他著迷之處,陳昇回首自己的人生,直言:「40歲以前,我是個混球!」幕後走向幕前 自認四十最惑出身彰化溪州的陳昇,小時候的志願是畫家,出道前做過修車、電梯維修、美術設計等工作,曾三度投考唱片公司未錄取,直到1982年開始從事幕後製作,擔任劉家昌助理,而後出任齊秦、楊林等唱片製作人,累積經驗後嘗試音樂創作,1988年才推出首張專輯「擁擠的樂園」,30歲正式出道,起跑點似乎晚了點,也因此在面對人生「第二個青春期」40歲時,他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轉大人」,甚至對那時的記憶模糊,「我好像不是很喜歡40歲的自己,什麼四十而不惑,千萬不要相信這句話,四十是最惑的。」【延伸閱讀 陳昇:人生是自己的!不管多困難或曲折,自己走過一遭並從中修正腳步才是王道】凡事太過鋒利 不愛當年自己陳昇認為自己的40歲包含著不可一世與大頭症,「40歲的時候,經濟能力、力道氣度、酒量、言語的鋒利啊,什麼東西都是在尖峰上,真的不是很喜歡那個樣子的我」,反而是50歲時才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就如同李宗盛的「山丘」唱的心境般,「40歲的自己,有什麼就直接做,比較會『他媽的!豁出去了!』」這句話很久沒講了,40歲時卻老是在講這句話,但生命不是只有豁出去而已,冥冥之中自己不知道準頭了,人生準頭有點走鐘」。經歷暴力事件 找回陽光心態2002年陳昇在夜店遭鄰桌客人砸傷頭部,不僅讓他動了開顱手術,也留下右手無力、麻痺的後遺症,醫生曾告訴他開過腦的人70%都會變得負面思考,「我還有後半人生,選那30%的陽光吧」,心態也因而轉為正面。出院後他看好友孫大偉、倪重華熱中鐵人三項,也開始練習鐵人三項,迷上騎單車、游泳,也養成每日游泳、每周騎車的運動習慣。罹癌談論生死 不忘告別摯愛62歲的他,去年罹患口腔癌,開刀治療恢復良好,罹癌後不避諱談論生死,除了手術前曾託付弟弟將他骨灰撒綠島海裡,後來也考慮葬到北海道函館有著花園與美麗夕陽的華人公墓;他在術後13天寫了篇長信,託樂團成員阿文轉發群組告知病情,讓新寶島康樂隊老搭檔阿Van只能隔空操碎心,直言想扁他;談到如果人生只剩一天想做什麼?陳昇說:「當然馬上跑去跟至親、摯愛說一說,這次交給阿Van的信,就是跟大家說『謝謝你們,我這生滿酷的』。」
-
2021-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北升三級警戒不敢去旅遊 觀光局最新退費準則出爐
我國疫情升溫,雙北即起到28日升級成第三級警戒。觀光局公布最新退費標準,訂房部分,由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宣布雙北旅宿業列為強制關閉場所,亦未強制民眾不得進入雙北行政區域,全台旅宿業取消訂房,仍應適用「14日比例退款」、「3日比例退款」、「一年內保留已付金額作為日後消費折抵使用」等方式處理。以下為國內旅遊參團解約退費處理原則:1、 考量國民旅遊以跨區域旅遊活動為主,為減少跨區域間的非必要活動,公告旅客國內旅遊參團解約退費處理原則(出團期間即日起至 5 月 28 日),原則上仍請雙方(旅行業與旅客)協議延後,如旅客仍欲取消行程解除契約,應依據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 14 點(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第 13 條)規定,即旅行社應提出已代繳行政規費或已支付之必要費用單據,經核實後予以扣除,並將餘款退還旅客。2、 旅客與旅行社間如因疫情影響取消國內旅遊行程,衍生退費爭議,得檢具相關資料先向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申訴調處,倘調處不成,後續得再向交通部觀光局申訴處理。以下為針對個別旅客在指揮中心宣布第二級及雙北第三級之後可能產生取消訂房爭議處理原則:1、 民眾係依防疫法規規定或依防疫主管機關要求禁止入境、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致無法如期前往預訂住宿之旅宿業」,則符合「個別旅客訂房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第9點規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事由,致契約無法履行者」情形,民眾得檢具相關證明文件請求旅宿業者無息返還其已支付全部定金及其他費用。2、 目前全台疫情警戒標準均二級,台北市、新北市則提升至第三級,因指揮中心並未將雙北旅宿業列為強制關閉之場所,亦未強制民眾不得進入雙北行政區域,非屬「個別旅客訂房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第9點規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事由,致契為第約無法履行者」情形;因此目前全台旅宿業取消訂房,仍應適用「個別旅客訂房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第5點規定「14日比例退款」、「3日比例退款」、「1年內保留已付金額作為日後消費折抵使用」等方式處理。建議旅宿業者及消費者雙方盡量依「個別旅客訂房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第6點規定:「旅客於訂房後,要求變更住宿日期、住宿天數、房型、房間數量,經業者同意者,旅客不需支付因變更所生費用」協商改期,以減少消費爭議。民眾如因取消訂房仍有爭議,可依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申訴處理。觀光局也宣布,秀姑巒溪泛舟鐵人三項、關山小鎮自行車漫旅、獻給媽媽貴婦下午茶、南庄花卉節-客家藍染體驗活動、觀音觀鷹、世界自行車日騎遊環台活動、金山蹦火節活動、遨遊日月潭賞螢趣、來Bike!去屏東走走-屏北場潮州車站單車活動等取消。至於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開幕場次及月光海音樂首場、過山古道尋寶趣、蟹蟹你的愛、愛玩中彰小鎮旅展市集-彰化田尾場、南庄花卉節亮點活動-花月夕照花卉餐桌、愛玩中彰小鎮旅展市集、日台鐵道大集合、2021屏東觀光圈經典小鎮藝術嘉年華活動、綠竹筍節活動、愛護馬祖 從我做起-馬祖人自主淨灘活動、北寮-赤嶼淨灘減塑活動等延期。
-
2021-02-12 養生.聰明飲食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咖啡因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體能增強藥物(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一種能影響精神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不僅能消除疲勞,且已證實可以提高人的警覺度、專注力和耐久力,並縮短反應時間。運動界使用咖啡因做為提升表現的安全合法途徑,尤其是在自行車界,但我們會控制用量。我們會在關鍵時刻為運動員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劑量(相較於衝刺賽,我們在耐久賽時,會在更接近比賽開始前才讓他們服用咖啡因)。萬一車手早餐喝了一杯雙倍濃縮咖啡後現身,我們也會把這個狀況納入考量。各層級的自行車手各有一套咖啡學問,但專業車手特別嚴以律己,連自己所喝品牌的咖啡因含量多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職業鐵人三項運動員莎拉.皮皮亞諾(Sarah Piampiano)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不碰咖啡因,只在參加比賽時使用某種內含特定劑量咖啡因的運動凝膠。她會在比賽前和比賽過程的各個階段裡服用這種藥。不過,我見過其他領域的運動員在家喝咖啡、服用咖啡因補充錠,訓練時嚼著特殊進口的咖啡因口香糖──這樣不加節制地使用咖啡因將導致不良的影響。大量使用咖啡因可能讓你焦躁不安,血液含有咖啡因會使人更難入睡,也更難維持熟睡狀態。咖啡因是容易上癮的藥物,每天大量使用將逐漸產生抗藥性。為了獲得足夠刺激,你所需要的劑量將越來越多。一旦過度刺激變成常態,你可能會誤以為自己狀態絕佳,實際上卻成為了自己的影子,表現永遠差了點,因為沒有咖啡因你根本發揮不出來。研究顯示,運動員適量攝入每公斤體重三至六毫克的咖啡因最為有益。英國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gency)則建議,一般人每天攝取的咖啡因含量為四百毫克。為了讓讀者有個概念,一杯星巴克大杯的每日精選咖啡含有三三○毫克的咖啡因,濃縮咖啡則有七十五毫克,而一杯自家沖煮的咖啡足足含有兩百毫克的咖啡因。而且,咖啡因的半衰期可長達六個小時,意思是它存在你體內的時間可能比你想像得更久。為了夜裡好睡一點,時間比較晚就不攝取咖啡因,這是很好的決定,但萬一你稍早已經喝了一杯大杯星巴克、一杯用公司咖啡機泡的咖啡,好幾杯茶(每一杯的咖啡因含量可能在二十五至一百毫克不等),午餐又喝了一罐可樂(三十五毫克)……此外,我們可能還攝取了一些含有咖啡因的東西,卻渾然不覺,例如巧克力、止痛藥,甚至是低咖啡因的茶和咖啡(低咖啡因絕對不等同於不含咖啡因),這可就不妙了。如果你日復一日毫不節制地攝取咖啡因,就與我們在運動界使用咖啡因的方式大相逕庭了。問題在於,你已經習慣倚賴它,而非只用於特殊場合。沒人說你不能來一杯美味的咖啡:在全國各地,都有大批穿著彈性纖維服的自行車車手坐在咖啡廳外啜飲濃縮咖啡,這景象足以證明這點。但是,何不計算一下你的攝取量,並且有策略地去利用呢?如果你必須出席一場令人戰戰兢兢的會議,或接到一份需要盡心盡力投入的工作,何不把咖啡因留到這個時候?請把咖啡因當成增進表現的藥物,而不是讓自己淪落到勉強能夠履行工作的窘境。※ 本文摘自《世界第一的R90高效睡眠法》。《世界第一的R90高效睡眠法》作者:尼克.力特赫斯 譯者:周倩如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11/23
-
2020-12-29 科別.心臟血管
國光副董愛子跑步猝死 醫師:運動時胸悶應馬上停止
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兒子王怡中驚傳在練跑時猝逝,享年39歲。王應傑受訪時說,可能因天氣轉涼而發生意外。對此,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溫度降低可能會誘發血管收縮,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提升五至十倍,因此運動時若感覺胸悶,就應該停止,不可勉強。王怡中身體健康,平時有運動習慣,更是鐵人三項的健將。但可能應天氣轉涼,到台大練跑,剛跑沒多久就昏倒,雖緊急裝上葉克膜並做心導管手術仍宣告不治。王宗道表示,有些人可能有慢性心血管阻塞狀況,平常可能稍微會喘、胸悶,但因為血管長出側枝循環,活動個三、五分鐘,便感到舒服,而不以為意。另外,有些人可能真的從來沒有症狀,但從未驗過血糖、血壓和血脂,不知自己有三高問題,但可能在突然劇烈運動後,造成血管阻塞猝死。他說,就算沒有症狀,也應定期檢查三高,並注意菸酒、飲食和體重。尤其家族中有人在60歲前罹患心肌梗塞者,更應注意。而現在也有冠狀動脈電腦斷層,可揪出潛在的心肌梗塞患者,也可在健檢時自費檢查。王宗道說,長期運動雖然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但運動當下,若感覺到胸悶就應該馬上停止。一般來說,運動時的心跳極限為[(220-年齡)乘以85%],現在智慧裝置普遍,民眾也可利用智慧手環等監測自己的心跳。不可超過極限。
-
2020-12-28 新聞.元氣新聞
愛子跑步猝逝 王應傑悲痛:他平時有運動習慣
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兒子王怡中猝逝,王應傑今天受訪時說,本來大力栽培兒子接班,但練跑時意外猝逝,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相當悲痛,現在將先處理後事,也提醒年輕人要注意心臟疾病。王應傑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王怡中身體健康,平時有運動習慣,更是鐵人三項的健將。王怡中17日先到公司批公文,接著到台大練跑暖身,為日後馬拉松比賽做準備,但可能因天氣突然轉涼,王怡中剛跑沒多久就昏倒,雖隨即送往台大醫院搶救,醫療團隊裝上葉克膜、做心導管手術,但仍宣告不治,享年39歲。王應傑說,王怡中是他大力栽培的接班人,淡江大學畢業後,送到美國深造,沒想到上天就這樣帶走。「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我的心真的很痛」,王應傑說,王怡中為人敦厚,真的很捨不得,意外來得太突然。他也呼籲,天氣變化劇烈,年輕人也要多多注意心臟疾病,不管有沒有家族病史,一定要定期健檢。王怡中為國光客運董事,育有一子。王應傑說,將先處理王怡中後事,媳婦已在國光客運任職管理部多時,是很優秀的經理人。曾擔任國大代表的王應傑多年深耕房地產,近來觸角伸至運輸業,子女除王怡中外,還包括前TVBS主播王怡仁。
-
2020-12-21 養生.運動天地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鐵人三項比賽中,中老年男性的猝死風險高!鐵人三項比賽對運動愛好者是一場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所有參賽者必須獨立完成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極限項目,但這項充滿挑戰性運動真的適合你嗎?依據《美國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一項長期31年研究發現,中老年男性和首次參與者最容易發生猝死的危險,而比賽中的心臟猝死並非罕見事件,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有1.7人死亡。中年男性要注意 游泳階段最致命這項長達31年研究報告,研究人員調查了大約900萬鐵人三項選手,調查了死亡和心臟猝死的關聯。他們發現,1985年至2016年共有135例死亡案例,其中107例是突然死亡,13例的心臟猝死與遺傳疾病有關連,15例則是在自行車賽段發生了意外傷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死亡和心臟猝死多發生在中年男子,而且猝死過程幾乎都發生在游泳階段,後來驗屍發現死者都有潛在心血管風險疾病,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或心肌病變。鐵人比賽愛好者 賽前先評估體質運動心臟病專家Dermot Phelan醫師提醒運動愛好者,鐵人三項比賽前,一定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而適當的訓練很重要。他強調,如果有胸痛、呼吸急促、心絞痛或頭暈,應該積極找尋運動領域的心臟科醫師。呼籲民眾報名參加任何挑戰性活動之前,都要注意任何會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原文連結:Death and Cardiac Arrest in U.S. Triathlon Participants, 1985 to 2016Sudden Death During a Triathlon: Are You at Risk?(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運動中出現這些情況別硬撐! 小心都是身體在喊救命 運動要在早上還是晚上比較好? 研究解密一天之中的「黃金時段」防癌效果更好 
-
2020-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籃球足球最難防疫 安心運動注意十件事
籃球、棒球、網球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你知道在奧委會分類中,這三項運動的疫情風險分屬三種不同等級,有不同的防疫處置建議,民眾運動可以參考。例如在健身房獨立進行訓練,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健身房上團體課,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戴上口罩。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最近舉行學術論壇,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整理國際權威單位及頂尖期刊的最新建議,歸納專業選手及一般運動愛好者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吳易澄指出,奧委會把不同運動項目的傳染風險分為三級,建議採取措施也不同。風險最高的第一級,主要是有密切接觸且缺乏保護性措施的運動,包括橄欖球、拳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籃球、足球等。奧委會建議,比賽前隔離14天且沒有任何症狀,或是比賽前至少兩套檢驗報告陰性的結果。風險次高的第二級,是部分密切接觸,但可採取保護性措施或避免措施的運動,例如棒球、排球、游泳接力、羽毛球、自行車、鐵人三項、擊劍、體操等。奧委會建議,要調整比賽方式,採取降低傳染風險的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如果在休息室會接觸到其他人,也要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預防措施。風險較低的第三級,是大部分獨立進行的運動,例如高爾夫、游泳、個人划船、保齡球、網球、滑板、田徑等。奧委會建議,在當地政府及衛生單位的允許下,可考慮開放競賽。不過以台灣常見的馬拉松賽事為例,起跑點附近會比較擁擠,可能還是要戴上口罩,等到拉開距離才能拿下來。一般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奧委會的風險評估原則,吳易澄舉例,在健身房運動時,如果是獨立進行訓練,那只要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健身房上團體課,班上同學都是不特定人,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吳易澄表示,N95口罩病毒過濾率大於95%,研究發現,過期11年的病毒過濾率仍超過95%,尺寸不對的也有90%,但N95口罩令人呼吸困難,不適合運動時佩戴。綁帶式外科口罩病毒過濾率71.5%,低頭時過濾率略為下降,轉頭或抬頭時,過濾率增加。至於最常見的耳掛式外科口罩,病毒過濾率也有38.1%,雖然頭部上下看或左右轉動時,過濾率會下降10到15%,但防疫價值不容磨滅。吳易澄提醒大家,運動時如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記得戴起口罩防護。
-
2020-09-15 養生.運動天地
哪些運動最難防疫?專家教你分辨染病風險和注意事項
籃球、棒球、網球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你知道在奧委會分類中,這三項運動的疫情風險分屬種重不同等級,有不同的防處建議,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例如在健身房獨立進行訓練,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健身房上團體課,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戴上口罩。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最近舉行學術論壇,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整理國際權威單位及頂尖期刊的最新建議,歸納專業選手及一般運動愛好者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吳易澄指出,奧委會把不同運動項目的傳染風險分為三級,建議採取措施也不同。風險最高的第一級,主要是有密切接觸且缺乏保護性措施的運動,包括橄欖球、拳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籃球、足球等。奧委會建議,比賽前隔離14天且沒有任何症狀,或是比賽前至少兩套檢驗陰性的結果。風險次高的第二級,是部分密切接觸、但可採取保護性措施或避免措施的運動,例如棒球、排球、游泳接力、羽毛球、自行車、鐵人三項、擊劍、體操。奧委會建議要調整比賽方式,採取降低傳染風險的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如果在休息室會接觸到其他人,也要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預防措施。風險較低的第三級,是大部分獨立進行的運動,例如高爾夫、游泳、個人划船、保齡球、網球、滑板、田徑。奧委會建議,在當地政府及衛生單位的允許下,可考慮開放競賽。不過以台灣常見的馬拉松賽事為例,起跑點附近會比較擁擠,可能還是會需要戴上口罩,等到拉開距離才能拿下來。一般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這個風險評估原則,吳易澄舉例,在健身房運動時,如果是獨立進行訓練,那只要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健身房上團體課,班上同學都是不特定人,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吳易澄表示,N95口罩過濾率大於95%,有研究發現,過期11年的N95過濾率仍超過95%,尺寸不對的也有90%,但N95口罩令人呼吸困難,不適合運動時配戴。綁帶式外科口罩過濾率71.5%,低頭時過濾率略為下降,轉頭或抬頭時,過濾率增加。至於最常見的耳掛式外科口罩,過濾率也有38.1%,雖然頭部上下看或左右轉動時,過濾率會下降10到15%,但防疫價值不容磨滅。吳易澄提醒大家,運動時如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記得盡量戴起口罩。●安心運動需要注意的十件事:・運動前:要確認身體狀況,例如量體溫、注意有無咳嗽喉嚨痛等症狀。保持清潔,落實濕洗手和乾洗手。保持1.5到2公尺社交距離。・運動中:使用自己的毛巾水壺,勿使用別人的物品。練習場地最好是室外場,換場時要清潔場地器材。採取小組練習,建議選手教練工作人員小於十人。減少非訓練人員進出。落實實名制登記。・運動後:要均衡飲食,增加免疫力,避免焦慮。使用漂白水消毒環境,搭配紫外線殺菌輻射。訂定周期化課表,安排訓練負荷與恢復階段。
-
2020-08-11 橘世代.時尚橘
【收納教學02】買了「收納櫃」家裡還是亂?4種囤積性格你中了幾個
雜亂、無法整理的家,其實有很多原因造成,歸類4種常見的錯誤收納與囤積類型,或許你可以從中發現「搞錯了什麼」?之後就能快速掌握整理的要訣。一、收納品錯誤型很多人以為買了收納品,以為就能解決收納的問題,但是,如果在還沒有想清楚要放什麼的情況下,隨意買了不適合的收納品,或是沒有量尺寸就買了收納品,又或是沒有了解收納品的特性就買了收納品,就很容易造成收納品錯誤的狀況。很多時候,家裡的混亂並不一定是東西雜亂,而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收納品,不好用不好放,導致無法收拾,甚至讓收納品本身變成更大的雜物。案例一: 這個媽媽有個大家夢寐以求的更衣間,但設計卻很妙。它有一座很淺的櫃子,深度大約只有20公分,因為太淺不好放,就買了咖啡色的不織布箱子來收納,但不織布是不透明材質,東西放進去很快就忘記了,導致收了也跟沒收一樣,常找不到,讓她非常困擾。我其實不太推薦不織布的收納產品。原因是,不織布久了容易脆化,通常一年之後外表的布面開始崩解,碎屑會很難清理。另外不織布的底板通常是紙板,承重力很差,容易變形,還有不透明布面導致的「忘記」困擾。我們到特力屋挑選了兩種收納產品,一個是分隔收納盒,另一個是透明的收納抽屜。分隔收納盒通常是直向擺放的,但我利用它寬度較淺的的特性,橫向放入20公分的淺櫃剛剛好。不同的分隔收納盒直立後,收納媽媽的牛仔褲、內搭褲就更清楚、輕鬆了。至於衣櫥部分,媽媽因為很喜歡鐵人三項的運動,有很多運動類的衣服無處可放。增加了四層透明的抽屜櫃以後,收納她的運動內衣、上衣、褲子和毛巾等東西剛剛好,拿取便利以外,衣櫥也變得更整齊。二、購物狂型購物狂的特性很鮮明,買東西對物品的數量都是「超量購入」。明知道不需要這麼多,卻覺得每種顏色、每種款式都想要擁有,所以包色、全買等瘋狂不理智的購物行為就會湧現。其實購物狂的類型,多為家裡不是亂,只是東西買太多。只要把物品集中、篩選,再轉送或轉賣、捐贈即可。案例二: 有位媽媽明明只有生一個女兒,卻買了要用L號整理箱才裝得下的髮飾量。她說,同款不同顏色都要購入,就像批貨一樣,每種都要帶。「你的髮飾、髮圈、髮夾超量,所以你女兒到底喜歡用哪種來綁頭髮?」過量到我忍不住問媽媽。「她只喜歡黑色橡皮圈。」這回答真讓我傻眼,因為都不是這裡的啊!還有另一個媽媽非常喜歡1/2品牌的童裝和配件,每次去都是花4到5萬元採購,有的甚至同款不同色個買2件。明明只有2個女兒,1/2的襪子多到需要用四層抽屜斗櫃才夠裝。而且很多都已經穿不下了,非常可惜。適時的購物讓人愉悅,但量過多,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空間金錢來處理這些戰利品了。購物狂靠購買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卻花了過多冤枉錢,填補無法滿足,無底洞般的心靈空虛。或許他們的確買到夢想和願望,但回過頭仔細看看這些東西,充其量只是大量、全新的囤積,後續其實得花更多心思處理。三、活在過去型活在過去型的人很容易陷入過去的輝煌和回憶中,然後囤積,為其留下證明。例如覺得留著歷年來的課本,就象徵自己過去很會念書;留著公司所有薪資單,好像能證明自己在公司有多努力;留著一堆車票、電影票,就能證明自己是一個生活精彩的人。留了這麼多耀眼的過去,其實無形中也是在向自己證明:你無法正視現在的無能為力,甚至直接證明自己目前的失敗。案例三: 有一個70歲的阿嬤,她的房間被數十個整理箱填滿,裡面滿滿的衣服,放不下的還用垃圾袋一袋一袋包起來,繼續往上堆。這些都是阿嬤從年輕到老,所有的衣服,她覺得年輕時穿起來很好看,覺得以前的質料很好,覺得當時量身訂製很貴,所以一件也不能丟。可是阿嬤忘了,現在的身材已經走樣,再也穿不下了。她怎麼樣也割捨不下過去的美好,總覺得這些也許還能留給誰;也許留著哪天還能怎樣。最後,只能生活在「再也不穿的衣服」的房間裡,任由過往回憶吞沒自己,得不償失。四、杞人憂天型和活在過去的人不同,杞人憂天型(也稱活在未來型)的台詞是:「可是我怕以後……」這是他們最常說出口的一句話。「可是我怕以後用得到、可是我怕以後沒有、可是我怕以後買不到……」他們一直在為未來擔心,所以常常囤積各式日用和生活用品,甚至是文具、藥品或食物等都有。案例四: 我在一個家裡看到20至30盒彩色筆,以及十幾個量角器,覺得非常納悶,問屋主媽媽為什麼會買這麼多?她說,有一次女兒在睡前才突然想起「老師說明天要帶……」彩色筆或量角器之類的,但都這麼晚了,書局也關了,到底要去哪買?從那一刻起,媽媽就被嚇壞了,寧可準備超多文具來已備不時之需。「替不確定的未來,準備過多,但不見得用的上的東西」就是杞人憂天型的特色。也許一次買了一整箱洗髮精,也許囤積了一年份的衛生棉,又或是十幾箱的濕紙巾,這些都是過量的囤積,因為根本沒有用到完的一天。面對這樣類型的人或家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處理,把所有為未來囤積、相同的物品,全部集合放在一起拍一張照,讓累績的數量震撼他。也可以把所有囤積但放到過期的東西全部拿出來,換算成損失的錢和金額,也許是好幾千、好幾萬。如此一來,他們會發現,為未來擔心而囤積的一切,若放到過期,簡直就是把錢丟進海裡一樣浪費。本文摘自《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台灣收納教主的奇蹟空間整頓術,真正克服囤積,找回更好自己的日常幸福實踐》,創意市集出版 2018/12/08 出版【超簡單居家收納術大公開直播影音】【居家收納系列專輯↘↘↘】【收納教學01】她到府教人收納 建立3個思考讓「斷捨離」有進展【收納教學03】衣服何時整理?收納專家:每天、3階段快篩出精英衣物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7-27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
葉金川的人生經歷太精彩,從中央健保局首任總經理、坐鎮和平醫院的抗SARS英雄、衛生署長、馬英九總統的政治救火隊。始終鮮明的是犀利的個人風格與態度。淡出政治圈後,葉金川瀟灑活成夢想生活家,獨木舟、鐵人三項、高空跳傘、攻百岳,生活得不亦樂乎,卻鮮少人知道他先後罹患淋巴癌與皮膚癌。不過,葉老大始終是葉老大,連抗癌歷程也要一直帥帥的、不讓家人擔心,才不枉男人的氣概啊!二○一四年十二月,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長大的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不太對勁。先找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隔了半個月不到,另一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一家醫院無法確認,為求慎重,再送第二家醫院進一步分析。回顧當時的心情,葉金川笑,當然會嚇到啊,會緊張啊!也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倒楣?」他說:「只是你要很冷靜!」在等待病理檢查報告的三天內,就像是等翻撲克牌一樣,到底是死神牌,還是高掛無事牌呢?「等待的時候最難受了。」「要死的話也早點告訴我。」一直要很帥的葉老大,此時心裡其實忐忑煎熬,為了不想讓太太張媚擔心,男子漢的浪漫是善意隱瞞了太太,獨自承擔。結果出爐,是淋巴癌。台大畢業的他,選擇到花蓮慈濟低調就醫葉金川冷靜的查閱相關醫療書籍,一步一步的規畫,安排如何應對這突然其來的人生轉折。淋巴癌分期將大大影響治療計畫與存活機會,現在是局部的病兆,還是已經擴散到全身了呢?他進行了骨髓穿刺,看看骨髓裡面造血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已經發生變化,那麼就是第四期。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接著進行PET正子掃描,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擴散,所幸也無事。「但是PET只能看到○‧三公分以上的腫瘤,就算掃不到腫瘤,不代表沒有更細小的腫瘤在蔓延。」醫師建議葉金川進行預防性的標靶治療,以降低未來復發的機會。治療正式展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葉金川,卻低調選擇回到熟悉的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當時他任職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治療期間就在花蓮與台北之間通勤往返。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這一班的學生縱橫醫界,出了三個衛生署長,包括林芳郁、葉金川與侯勝茂;兩個健保局長,分別是葉金川還有賴美淑。同學中還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院長,群醫遍布全台醫界重要角色,想要尋求醫療照顧,葉金川比誰都有資源,他卻選擇到遙遠的花蓮慈濟就醫。葉金川說,除了跟花蓮慈濟的感情深厚,他當時也不想驚動太多人,他說,比一般人有資源就會比較好嗎?選擇一個信任、親切、可以誠實給予忠告的醫療團隊,對病人才是最好的選擇。瞞著太太、朋友治療,單車照騎、山照爬治療期間,在花蓮的清晨,他一人先赴醫院接受放射治療,戴上訂製的頭罩,可以讓放射線更精準對準患部,眼罩則保護眼球不會在治療後惡化為白內障。治療完成就繼續到慈濟授課,同事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怪,葉老師怎麼那麼早來上班。葉金川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是因平日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靈的關係,放射治療後眼睛出血腫脹比常人更嚴重。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葉金川去做眼睛美容手術。逢人問起,他便把話題岔開,笑稱「被老婆打了」。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婉轉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的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每周五次的化療,連續二到三周,每次注射藥物需要六小時,都在門診進行治療。一直到不得不住院時,需要家屬簽名,這下紙包不住火了,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名,「我得到淋巴癌,現在要去住院。」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經偷偷治療一段時間。太太問:「如果是第四期怎麼辦?」他囁嚅回答:「就化療啊!」太太再逼問:「如果化療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說:「一步退一步啊,就去骨髓中心啊!」一向溫婉的太太此時已經瀕臨抓狂邊緣:「如果骨髓中心也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耍賴說:「那就辦告別式啊。」早年罹患淋巴癌等同被宣判死刑,葉金川坦白說,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一定會發生這些過程,該來的還是會來,就是面對它。」葉金川也領了重大傷病卡,在期滿五年後失效,很慶幸。在六十五歲生日時,開了同學會,告訴同學「我罹癌了」、「但我好了」,一貫的葉金川作風。健保制度的創辦者,如何看待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負擔呢?葉金川說,治療期間的費用幾乎全是健保包辦,不過,只能給付到放射治療。他也笑稱,「標靶藥物需要三十萬元,全部得自費,健保也真的滿狠的。」隨後念頭一轉,他維護地說,因為健保沒有辦法給付降低復發可能性的費用,只能幫你給付治療費用,預防要靠自己。健保始終就是他的心頭肉。皮膚癌再上門,從此防曬更嚴密告別淋巴癌後,二○一九年,葉金川在脖子上又發現皮膚癌,一顆痣在頸間長大,會癢。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了。帶著未癒合的傷口出國旅遊,揣了把小剪刀,意圖自行拆線,可是脖子上的縫線沒辦法自己拆,只好央求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這次他準備好說辭,「皮膚癌有三種,我這種基底細胞癌是最簡單的一種,切除就可以了。」他對太太說,基底細胞癌像是象棋中的卒子,每次只會走一步,進展很慢。不像是黑色素瘤,那就像是俥,橫衝直撞的,就很危險。葉金川自己推理說,熱中戶外活動的他,雖然戴護目鏡、穿著長袖,但是脖子沒有保護好,常常曬到皮膚「燒焦」,因此罹患皮膚癌也不奇怪。現在他已經學乖,外出時,防曬工作更為嚴密,戴帽子、領巾等,把自己一寸不露的緊緊包裹起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讓他總習慣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的癌症。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五成的機會、女性有四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你必須要想清楚,你的生活價值,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翅膀被剪掉,那他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那他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彩,活得帥氣。」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6-24 橘世代.健康橘
「沒了妻子,我很好」天使不曾離開,愛過就不遺憾
做為單親父親,我最常被問的不外乎三個問題。前兩個問題分別是大兒子和小兒子的近況,第三個問題若捨去修飾與禮貌,直譯為白話文就是:「我真是遺憾,你們父子三人,兒子少了媽媽、丈夫沒了妻子。那現在如今,你們都還好嗎?」曾經、曾經,就連我也誤以為,天使已經離開。但其實,天使從不曾離開。在孩子身上,都有妻子、他們母親的愛的印記。孩子們懂音樂、會拍電影,藝術細胞皆來自母親,或者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都曾被深深愛著,使他們心中有愛,樂於付出,我想這些都是天使不曾離開的證據。而每當我在教養孩子上,有了難解疑惑時,也總想著,如若妻子還在,她會怎麼想?如何做?因此,隨著時間過去,妻子教會我的,只有更多、更多。我並非強詞奪理,更不是安慰自己。愛過,就不該有遺憾,我們若只在意失去的過往,一直讓自己活在悔恨之中,又如何能看得見當下,在身邊還有父母愛我們、小孩愛我們、兄姊愛我們?更如何能看見孩子正一天一天長大,正以我們為模範,時時刻刻學習著?教養這回事穿說了,我若喪志,孩子就喪志,但我若前行,孩子將跑得比我快、飛得比我遠。也因此,我最喜歡紀念妻子的方式,是有一年夏天,我們父子三人相約,一同完成了鐵人三項。我們騎車、我們游泳、我們長跑,我們三人像朋友打鬧,更也彼此打氣。我們速度不一、各自單飛,但都完成挑戰,然後於終點相聚,分享、見證彼此的榮耀。我深信在天上的妻子看見這一幕,當是喜悅無比!我當孩子們的隊友,與他們凝聚在一起,更要當孩子們的楷模,好支持與潛移默化他們在人生中前行。愛是一切的答案抬頭望星,我也像是聽見,妻子對我微笑、對我叮嚀著:「你此刻做得很好、很好,但孩子仍在長大,再到下一個五年、下一個十年,到時他們成家立業之時,你現在這套未必管用喔!不過,始終不會變的是,愛是一切解答。」是的,我明白。此刻我是孩子們的隊友,而將來他們會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家庭,並且終將會有自己的隊友。我更也知道,不只孩子會長大,我也將衰老。所以,唯有傳承生命的美好,才能讓我們終將殞落的生命,生生不息,甚至再次高飛。就像我與孩子們的歡笑,便是永恆紀念著遠行的妻子。而我更知道,只要我們活得好,妻子便是永恆地,活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本文摘自《人生第二曲線:台大教授郭瑞祥的人生創新學》,天下文化 2020/05/29出版【熟齡精選延伸閱讀↘↘↘】。方季惟演唱會「空兩位」,帶天上爸媽來聽唱歌。人生必修課/放下恐懼,我們來聊聊「你想要的死亡」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21 科別.泌尿腎臟
男子洗腎撞期女兒比賽 護理師日本休假手機上雲端協助
科技進步,洗腎者可以在家使用全自動腹膜透析,不用再頻繁進出醫院,甚至可以手機,透過遠端與雲端控調整時間設定,不錯過家人的活動;一名在家洗腎的爸爸,遇上念小三的女兒要鐵人三項比賽,他想去加油,但碰上洗腎時間,向護理師求助。護理師人在日本休假,透過手機,上雲端遙控,變更設定,調整他洗腎時間,讓這名爸爸先去加油再回家洗腎,沒有錯過女兒的每個重要時刻。羅東博愛醫院指出,這名爸爸因為多年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纏身,使得腎功能逐年下降,近期開始接受洗腎治療,他希望多花時間陪女兒,不想頻繁花時間進出醫院,因此選擇每日在家為自己洗腎,一日中午,因為想親自參與女兒三鐵比賽,卻又與設定的洗腎時間衝突,讓他很兩難,他即時用通訊軟體向護理師求救,遠在日本的護理師,透過手機連線遠端操作、變更設定,總算解除這名爸爸的為難,讓他可以順利出席女兒的學校活動,並在活動結束後再回家洗腎,十分安心。羅東博愛醫院指出,為了洗腎,每周必須進醫院三次,每次耗時4小時,對任何人來說,都會影響生活品質與步調,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因為腎功能受損,無法排除血液中毒素,也無法透過排尿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除,因此必須定期到醫院血液透析,即為所謂的洗腎,但隨著科技進步,除了血液透析的選擇外,洗腎病人也逐漸有了另一種選擇「腹膜透析」,即經由學習操作,病人可以不進醫院,每天在家自己動手為自己洗腎,俗稱洗肚子。羅東博愛醫院表示,這名爸爸即是選擇以全自動腹膜透析機為自己居家洗腎,不但可以在家完成洗腎動作、不影響日常生活,更因為機器連接雲端監測系統,護理人員可隨時追蹤、監測他的透析數據,如果透析過程有異常狀況,護理師隔天便會聯繫,適時協助與排解問題。羅東博愛醫院指出,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最大的不同在於,病人透過每天1次或3到4次為自己洗腎,身體的毒素與廢水可以每天清理,不用再花時間一周來回醫院3次,能使病人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且若是透過安裝桌上型全自動腹膜透析機,洗腎的過程等於於夜間睡眠一次完成,對洗腎病人來說,方便輕鬆。羅東博愛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俊達表示,因為許多腎友無法自行排尿,若是選擇血液透析,每次回醫院透析必須一次排除2到3天來累積在身上的幾千毫升體液,很容易因為瞬間的脫水造成身體不適,如頭暈或低姿態貧血等,而腹膜透析因為每日清洗與排除,對腎友的身體負擔比較少,且可保留較多的剩餘腎功能,飲食也可以比較有彈性,對腎友而言是較佳選擇。
-
2020-04-02 橘世代.健康橘
一活動就喘?小心「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找上你
人步入中年後,千萬要提防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找上你,台東馬偕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應羣說,民眾若有胸悶、胸痛、頭暈、昏倒及稍一活動就喘,最好即時就診,以免延誤,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導致猝死的機率高。人自出生後,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所有器官就如同新出廠的機器零件不斷運轉而磨損,心臟跳久也是會壞的。李應羣說,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成因有先天、後天,先天是胎兒發育期間就有缺損,正常心臟主動脈瓣膜有3片,有人先天只有2片;後天則是心臟退化,人年紀一大,瓣膜組織會逐漸鈣化或變厚變硬,因而造成瓣膜開啟與閉合不完全,血液無法正常流通。李應羣說,一般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70歲上下民眾,「零件耗損」,但也有50至60歲退化的,至於50歲以下發病的,則屬先天性缺陷導致。他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有三大病癥,一胸悶、胸痛;二頭暈、昏頭;三會喘,活動力變差,如經常性發生上述三種症狀,應儘速就醫。一般從聽診聽到有心雜音或心臟超音波就能診斷是否為主動脈瓣膜狹窄。他說,主動脈瓣膜狹窄造成的傷害很嚴重,醫界以「532」來解釋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危險性,如活動、運動時會胸悶、胸痛,存活期約剩5年;稍微活動就易喘,則只剩3年;若有頭暈又曾暈倒,平均只剩2年壽命。李應羣說,主動脈瓣膜狹窄若屬輕、中度可藉藥物控制,一旦達到重度就只剩開刀手術一途,手術分為經導管微創主動脈瓣植入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及傳統開胸手術。在開刀手術前,應避免從事高張力、高耗氧的劇烈運動如鐵人三項、有氧舞蹈等,避免猝死。他指出,主動脈瓣膜可分機械性瓣膜及生物性組織瓣膜,機械性瓣膜可以用一輩子,缺點是患者須長期使用抗凝血劑;生物性組織瓣膜,患者不必服用抗凝血劑,國內依健保或自費不同,生物性組織瓣膜使用年限為15年(健保)至20年(自費)。李應羣表示,患者經手術置換心臟瓣膜後,就能恢復病前的正常生活,可跑可跳,但置換生物性組織瓣膜,就跟汽車更換零件一樣,時間到了還是會壞,還是會再發生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至於患者平常的保健,在飲食方面則宜少油少鹽少糖,其他沒有太大限制。【關於更多「健康橘」嚴選好文↘↘↘】。清明吃春捲引血糖飆! 醫師:遵守5招顧健康。如何吃蛋膽固醇不飆升?靠1杯鹽水,分辨蛋鮮不鮮。123慢鬆呼吸操 讓身體自癒,緩解感冒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29 橘世代.健康橘
理工男vs.文藝女 退休後夫妻關係考驗的開始
莫昭平的臉書上常常出現她和先生古競祥參與各種活動的合照。去年12月,莫昭平才剛分享夫婦12天、1000公里的單車環島,幾天後show出一起擔任熟齡模特兒的照片,月底又分享了兩人耶誕節扮裝照。歷經磨合 才能享倒吃甘蔗結縭43年的兩人,這幾年來攜手做了許多事: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志工、橫越戈壁、聖母峰基地營、遊埃及、遊新疆、跑三鐵、橫渡日月潭……。他們樂於分享彼此生活、創造共同回憶,照片裡的鶼鰈情深總惹來旁人欣羨,說他們是神仙眷侶。聽到這類的讚美,莫昭平笑說:「總算是倒吃甘蔗,『苦盡甘來』,這可是辛苦磨合得來的甜蜜果實!」43年婚姻 退休後摩擦頻繁古競祥2009年從顧問公司主管退休後投入運動,創下許多「豐功偉業」,最為人知的是,他是目前台灣226超鐵分齡冠軍;曾經在觀光局徵選中,從351人中脫穎而出成澎湖吉貝島主。三鐵、爬山、泳渡日月潭、橫渡長江、單車環島等運動都難不倒他。現在是中華台北鐵人三項協會理事。2013年,任時報出版總經理的莫昭平也退休,原本期待退休後可以好好休息,心情愉快地和古競祥遊山玩水。萬萬沒想到,退休後兩人幾乎24小時在一起,出現了43年婚姻裡吵架最頻繁的一段時間。「以前我們都不覺得我們會有那麼多直接而強烈的摩擦」,古競祥說,以前各有各的工作,忙到不行,兩個人都退休後,相處時間變多了,不知不覺地把職場的互動方式帶回家,「主管的樣子都出來了」,兩人同時苦笑。夫妻共處 專業成就用不上吵什麼?「什麼都能吵啊!」例如作息,莫昭平退休後接了5個志工,工作起來總是愈夜愈有勁,每天都立志早睡卻一天比一天晚睡,還要古競祥提醒她。某晚古競祥三催四請地要她早睡,到清晨4點發現她還沒睡,他一氣之下把家裡的電源總開關關掉,莫昭平才驚覺:「啊!4點了!」立即乖乖就寢。古競祥取笑莫昭平「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莫昭平也奚落他:「你對我都很沒耐心,脾氣很壞。」與機器操作有關的事,莫昭平總是學得慢,古競祥教一次不會,教第二次就發火了:「妳都不用心學!」「其實啊,你只要再多講解一次我就學會了!」莫昭平笑呵呵地反駁。古競祥是工程顧問公司退休主管,莫昭平在出版領域也是名人,兩人人生上半場的事業輝煌與專業成就,對於人生下半場的婚姻關係經營並無用武之處。生活了大半輩子,到了退休後才認真學習經營夫妻關係。獨立個體 學會凡事好好講古、莫都坦承兩人是典型「理工男vs.文藝女」的組合,衝突難免。以前情緒來了就吵架,但是慢慢的,他們學會好好講。例如莫昭平最常出現的句子是:「你講的事情沒有錯,我道歉,但我不喜歡你說話的語氣。」古競祥也學著用對的方式表達愛。採訪時莫昭平提到古競祥對她耐心不足時,語帶抱怨:「他覺得我依賴性太強」,古競祥聽完,沉默了兩秒說,夫妻本來就應該是獨立個體,「我們家雖然有長壽基因,但是人生誰會什麼時候走真的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會照顧自己」。古競祥用的是他慣有的低頻聲音,小小聲,莫昭平卻聽得清楚,感動得鼻子酸楚,因為她聽到了古競祥背後沒有直說的焦慮及愛。不怕衝突 有建設性的吵架衝突與吵架是健康的夫妻關係很難避免的日常,但是幾年來,古競祥和莫昭平摸索出一套「有建設性的吵架」的方式,讓兩人個性差異造成的衝突,反而化為提升關係的機會。6祕訣 夫妻學著重新愛古競祥說,人生永遠在學習,很多事是不曾做過的,像是婚姻關係各階段的轉變。莫昭平也強調,美滿和諧的婚姻關係要靠兩人的努力。以下6點是這對「過來人」仍在努力的經驗談。1.建立共同興趣,但保持彼此獨立空間2.有建設性的吵架:對的表述方式、願意為對方改變3.離開原有生活情境去約會、旅遊,創造新鮮感4.不要吝於表達愛,也看懂對方愛的表達。當古競祥在吵完架隔天燒桌好菜,莫昭平就懂這是他的「愛的語言」5.願意感恩和道歉,沒有任何事是理所當然6.允許不同,例如選舉期間不談政治,因為知道彼此的立場不同看更多報導:《橘世代》【更多老派夫妻 婚姻相處學↘↘↘】。名醫鄭丞傑翻滾女人堆 女權妻子王麗容:我有免疫力。名人心法/李昂:規劃退休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老了要更浪漫!他們每天重新為對方戴戒指說「我願意」。3個行動 莫昭平、古競祥為另一半儲蓄愛的存款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28 養生.運動天地
增強免疫力而運動當心別做過頭!反更易被病毒感染
我們每天都暴露在各種病毒的包圍之下,平均每年會患感冒兩至三次,而有些人明顯比這個次數要高。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積極鍛煉能否減少患病風險?美國Verywell網站發文指出,無疑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功能造成了對疾病抵抗力的差異。有意思的是,適度鍛煉可增強免疫力,但過度運動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原美國匹茲堡大學和阿勒格尼總醫院指導心內科教授Richard Fogoros介紹,有些因素可以保護我們免受感冒和流感的侵襲,其中之一就是適度、持續的鍛煉,有多項研究支持適度、規律的運動和免疫系統健康之間的聯繫。一些早期研究發現,人們一旦開始有規律地跑步練習,他們患感冒的機率就會降低。適度的運動與積極的免疫系統反應,巨噬細胞(攻擊細菌的細胞)的暫時增加有關。因此規律、持續的運動可以給免疫系統健康帶來巨大好處。最近也有研究表明,作為對適度運動的反應,免疫系統會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運動期間,免疫細胞在體內循環更快,殺死細菌和病毒能力更強。運動結束後,免疫系統通常會在幾個小時內恢復正常,但持續、規律的運動似乎會使免疫系統增強持續更長時間。適度運動對感冒和流感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有多強?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博士David Nieman教授研究顯示,每天步行40分鐘,運動激烈程度達到最大攝氧量70%—75%的人,他們因喉嚨痛或感冒的天數是不鍛煉的人的一半。Fogoros說,物極必反,過度運動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即過度訓練綜合徵。有研究發現,劇烈運動後,身體會產生某些激素,包括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會升高血壓和膽固醇水平,抑制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力暫時性下降。這種效應與耐力性運動員在極限運動後(馬拉松、鐵人三項訓練)後易被感染程度增加相關。因此,如果你正在接受超耐力項目的訓練,那麼在訓練的過程中應注意安排足夠的休息和恢復時間,讓免疫功能恢復正常狀態。如果感到疲憊或出現過度訓練綜合徵的其他表現,比如休息狀態心率變快、心率恢復正常時間較長、易怒或全身沉重疲勞,都應進行有效的放鬆。值得注意是,如果你已經得病了,更不能過度鍛煉。人體免疫系統因對抗感染而不堪重負,額外的壓力也可能導致恢復變慢。一般來說,有輕微感冒症狀且沒有發燒的人,輕中度的運動可以讓身體感受改善,並增強免疫力,但劇烈運動只能讓症狀更糟,使病情延長。Fogoros說,心理壓力也會影響免疫力。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釋放增加身體壓力的同時也導致心理壓力上升,削弱免疫力,增加患感冒和流感的風險。俄亥俄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照顧老年癡呆症患者的人心理壓力水平大,他們患感冒的次數是普通人的兩倍。因此,對於他們來說,適度有規律的鍛煉顯然對身體有益。Fogoros補充,除了心理壓力和運動水平之外,營養不良、疲勞缺乏睡眠、吸煙也是影響對流感和感冒抵抗力的重要因素,我們在調節運動量的同時也應加強這些方面的管理和調整。本文摘自搜狐健康-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