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科別.腦部.神經
搜尋
醫療費
共找到
436
筆 文章
-
-
2020-01-07 橘世代.好學橘
世界壯年羽球金牌 吳昶潤:還能打到80歲以上
嘉義大學體育與休閒學系助理教授吳昶潤,在世界壯年羽球錦標賽奪得3連霸金牌的佳績,近年也致力推動「橘世代」民眾羽球,擔任中華民國羽球協會監事,舉辦全國壯年錦標賽,選拔中老年的國手,他說,羽球是「隔著網子的紳士運動」,還能打到80歲以上,最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健康,減少醫療費用支出。他建議,中老年後才接觸羽球,也不用擔心,先與朋友開始從「玩球」培養習慣,等到玩出興趣,再嘗試請教練,提升技術,試著多贏比賽,讓成就感越來越高。52歲吳昶潤出生嘉義,因父親的朋友們都愛打羽球,國小6年級時便接觸這項運動,後來因升學而中斷,直到上了輔仁大學體育系,才重拾球拍,不斷練習後還打入甲組,當時全台灣每一年升上甲組,平均只有4個人。畢業後到嘉義大學任教,他將所學專業奉獻推展在地羽球運動,運動人口倍增,基層培訓等,除栽培後進不遺餘力,他10年前挑戰自我,參加世界壯年羽球錦標賽,從40歲組參加到50歲組,透過長跑和重力訓練維持體能,近3屆都奪得金牌。他說,羽球可以競技,也適合休閒,操控性高,只要有場館,也不受限天候因素,只要2個人就可以一起玩樂,從世羽的分級來看,告訴世界的人們,可以打到80歲,代表運動生命很長。今年他與協會成員在嘉義市舉辦第一次全國壯年羽球錦標賽暨國手選拔,嘉義市長黃敏惠去年9月表揚他得金牌時,他還搬來小型羽球網,與黃敏惠在會議室對打,證明羽球隨時隨地都能玩。他說,運動可以延年益壽,站在健康角度來講,若能夠養成終身運動習慣,就可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希望更多人體會到羽球運動的樂趣。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6 醫聲.肝病清除
專家領袖意見/藥價談判 盼醫師同一陣線
有限預算 達最多治療人數四年前,我有一位換腎病人有C型肝炎,擔心干擾素治療引起急性排斥,自費170萬元購買C肝口服藥物治療。蔡總統上任,指示台灣消除C肝為施政重點,在健保會支持下,106年健保總額編列31億元。當時的衛福部長林奏延指示,藥價不能高於韓國的一療程25萬元,健保署積極議價,以每療程24萬9884元,開啟我國消除C肝新紀元。以有限預算達到最多治療人數,一直是健保署談判藥價的重點。當時,有家藥廠堅持一療程50萬元,但在健保署堅持下,最後同意也以24萬9884元為給付價格。截至108年11月,已有7.4萬C肝患者獲得治療。藥廠降價 可全面供治C肝在衛福部長陳時中支持下,109年度編列C肝治療預算81.66億元。去年11月「台美肝炎防治論壇」,我方表達希望藥商提供更優惠的價錢,增加治療人數,雖未即時獲得正面回應,但去年底有藥廠願意降價至17萬9760元,因此藥物共擬會議決議,此藥可於今年起全面供所有C肝患者使用。另二家本不願意降價的藥廠獲知後,擔心失去巿場競爭優勢,馬上願意再降價,將於今年新一季提出討論。肌萎病友 新藥物納入給付最近「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ophy,簡稱SMA)」病友,積極爭取新藥Spinraza納入給付,估計每位病人一年882萬元,藥物共擬會議已通過收錄,但取得藥價共識,才能納入給付。健保的信念是,有「價值」的藥品與醫療行為要有合理給付,在財務可承擔下為病患爭取權益。健保署人員具醫藥專業,但未必是做生意的談判高手。病友的無奈可被了解,寄望各專科醫師站在醫療專業,考量健保資源有限,與健保署同一陣線,積極協助向藥廠爭取最優惠價格,也期盼藥商基於社會責任,關照病友。新藥推陳出新,但健保開源不易,今年支付新藥預算只有19點76億元,非常有限,在藥品未納入給付前,患者只能自費治療,以第三代肺癌標靶藥物為例,每月藥價高達20萬元,有些病友冒險購買未經核准的學名藥,例如孟加拉生產的「孟藥」,品質堪慮,令人憂心。免疫療法 僅2成癌患有反應健保署努力加快癌症新藥給付速度,103到105年上市癌症新藥86個,截至107年10月,健保已給付62個,比率為72%。健保投入不少資源救治癌症病人,去年四月也將癌症免疫療法納入給付,截至11月28日止,已有1285人用藥,但從治療效果來看,平均僅兩成多癌患對免疫療法有反應,不如預期。病友團體及學會爭取放寬癌症免疫療法給付條件,健保署將邀集癌症專家討論,如何讓該療法達到最大效益。台灣癌症基金會問卷調查,72%癌友願意參加藥品部分負擔政策,每月負擔5000元,五成願意每月負擔二萬元以上,顯示「使用者付費」或「部分負擔」已漸漸可在特定條件下討論。高價藥品 盼促成合理價格107年健保藥費1957億元,占醫療費用26.5%,表示有四分之一健保費以藥費給付給醫院。藥價有其市場現實面,個人認為,僅依賴雲端藥歷管控重複用藥,可保障用藥安全並減少慢性病藥費支出,但務實面對高貴藥品的藥價,應是健保管理重點。「藥品支出目標制(DET)」依每年總藥費作藥價調整,這總讓本土學名藥廠怨聲載道,影響原廠藥在台銷售的意願與醫界反彈。期待病友團體、醫師與健保署一同促成高價藥品的合理價格。
-
2019-12-28 科別.感染科
3歲女童發燒咳嗽1周未癒 確診黴漿菌肺炎
桃園市3歲女童小宣活潑可愛,日前因為發燒感冒求診吃藥1周仍未痊癒,小兒科診所醫師發現女童喉嚨有痰,懷疑感染秋冬季節盛行的黴漿菌肺炎,趕緊透過雁行專案轉診合作至聖保祿醫院,經緊急收治住院,證實小宣感染黴漿菌即對症用藥,也成功掌握治療黃金時效。聖保祿醫院指出,秋冬為肺炎流行期,黴漿菌肺炎正盛行,但因黴漿菌抗藥性增強,感染黴漿菌肺炎的兒科患者增多且有病情加重趨勢。聖保祿作為基層診所醫療照護的支援後盾,今年有700位病童自兒科診所上轉至院內接受診治,由雙醫師共同照護病童,成效不錯。其中,家住桃園區的3歲女童小宣3周前開始有發燒及咳嗽現象,媽媽以為女兒感冒,帶她到住家附近的曹景雄小兒科診所就醫,曹醫師是小宣出生後生病及健兒門診醫師,清楚小宣身體狀況,小宣雖按時吃藥1周卻未如同以往經驗慢慢痊癒,經第2次診療,發現小宣已發燒6天,有咳嗽現象且喉嚨有痰,懷疑小宣感染黴漿菌肺炎,建議媽媽帶她至聖保祿醫院就醫。聖保祿醫院兒科暨感染管制室主任醫師莊智賢說,當小宣來到醫院門診,透過轉診平台已知道她的病情,立即收治住院,並在小宣的咽喉採樣,以PCR檢驗(肺炎黴漿菌聚合酶鍊鎖反應),比起傳統抽血檢驗血中抗體方式更準確,證實小宣感染黴漿菌,即立刻對症用藥。小宣住院後身體漸康復,看到莊智賢醫師及曹景雄醫師現身時,更是開心地揮著小手,莊智賢說,兒科診所就醫方便且醫療費用較便宜,但若病情較嚴重仍須轉至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今年已有700名兒科病童分別由鄰近10家兒科診所轉診至聖保祿醫院救治,其中86位須住院治療,其中光是曹景雄醫師就轉介131名病童至本院,不僅親自到醫院探視病童,也積極與聖保祿院方醫師交流合作,日前也參與醫院舉辦的歡慶聖誕快閃活動,帶給孩子歡樂。
-
2019-12-20 橘世代.好野橘
理財規劃不能等 小心成為「下流」老人
現代人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從屆齡退休起至少還有1、20年的時間要過,若未預作理財規畫,屆時恐將面臨困窘,成為日本所謂的「下流」老人,無生活品質可言。學界提醒,因應銀髮浪潮,從年輕就該未雨綢繆,手邊握有一些固定配息、穩定性高的金融商品,足夠退休後應用,到時候就不必為了生活而傷神。義守大學EMBA執行長李建興表示,受惠AI人工智慧及醫療科技精進,民眾平均餘命已從過去二戰後的50歲增加到80歲左右。愈活愈長生活開銷不斷增加,退休後需花用醫療費更龐大,傳統「養兒妨老」觀念已不再適用,名下有房產的退休族,或許還能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選擇「以房養老」,不然就得及早規畫理財,避免退休後生活出問題。自樹德科大金融保險系退休的陳穎峰教授認為,一定要從年輕起就預做規畫,別等到退休才行動。他同時提醒,年齡愈大,愈無法承擔風險,高報酬、高風險的理財工具少碰為妙,就算要投資,也要懂得避險,若想投資股票,可選擇較穩定的食品類股,股市若跌,也不會壞到哪裡去,但電子產業類股票就起伏太大,太影響心情。陳穎峰認為,退休族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已不適合在股市殺進殺出,投資金融商品最好與專業人士溝通,再經審慎評估,有些永續經營的食品類股,股價30幾元,一年約配息2元,報酬率在5%到8%間,如以100萬投資標的計算,1年可配5萬元現金股利,比銀行定存都優。若投資海外基金,則可透過可靠的理財專員協助,選擇每月可配息約5千到1萬元的外幣投資,這樣每月存摺都能見到進帳。陳穎峰多年觀察發現,身心靈的素養是理財的重要關鍵。要建構這種素養,就要先學會「給」。他從宗教觀點分析,每個人的收入,有一部分是生活的「食糧」,有一小部分是可以生生不息的「種子」,人會貧窮,是因為連手裡的種子都吃光光,但平時若能把種子分送出去或拿來種植,就會再有收成,達到永續。他認為,一般人懂得付出與給予,對於金錢就不會患得患失,做定期定額的理財投資,即不會隨著投資風險而心情起落,每天活在後悔裡,總認為一定要守住多少財富,人生才安心。李建興也說,退休族投資理財,最好慎選高值利率的績優股,才不會讓自己的生活陷於起伏之中。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正在經歷橘世代的我們其實比任何世代都還有著一顆更好奇的心。想知道關於橘世代大小事>>>立即加入
-
2019-12-13 橘世代.好野橘
理財QA/等到退休錢很可能變小了!7個步驟立即盤點
快樂退休是每個人的夢想,但若問到要如何達成,許多人紛紛打上一個問號。銀行主管建議,理財規劃要趁早,不妨利用以下七個步驟,門外漢也能達成退休規劃。步驟1:評估退休生活所需 醫療費仔細評估目前國人平均壽命為80歲,隨著醫療進步,壽命將延長,老後醫療、看護費用以及休閒旅遊將成為主要支出,需要特別仔細評估的是老後醫療費用,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報告指出,107年65歲以上高齡者,平均費用為8.4萬元,等於每月約7000元;看護費用,若是合法的外籍看護,平均每月為2.2萬元;換算下來,每個月的醫療費用支出至少要準備3萬元較為保險。步驟2:估算退休前財力 不可不知通膨風險退休前的財力因人而異,很多人認為勞保年金和勞工退休金將成為退休後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卻忘記考量「通貨膨脹」因素,所以等到退休時,錢很可能變小了!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顯示,105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0,而95年度為88.95,什麼意思呢?代表現在一碗100元的牛肉麵,10年前只要88.95元,這就是通膨的壓力。過去30年來平均通膨年增率約為2%,因此若有100萬的錢放著,每年通膨會吃掉2萬元,因此估算退休財務時,別忘了考量通膨風險。步驟3:算出退休金缺口 簡單公式在這裡退休金缺口的算法,簡單來說就是,退休後所需要的總金額扣除退休前累積的財力。舉例來說,假設不計入自己存的退休金,小明在退休後,每月的勞保加勞退若可領2.8萬元,每月預估支出5萬元,每月的資金缺口就是2.2萬元。若65歲退休,假設活到國人平均壽命80歲,15年間至少還要再準備將近400萬的退休金 【算式:2.2(萬) X 12(月) X 15(年) = 396萬元】,還要仔細考量長壽風險,高齡社會趨勢下若活超過80歲,就需要準備更多退休金。步驟4:認識自己的風險屬性 進行理財風險屬性因人而異,應該怎麼判斷呢?元大投信指享退團隊建議,在做退休規劃時,可依退休年限來判斷個人風險屬性,愈接近退休,投資部位則應愈保守;反之,年輕族群則可配置較多比例在積極的投資組合。建議的投資組合比例,可隨年輕到退休時程,股、債比例調整為八比二、六比四、二比八。步驟5: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穩健為主 投資標的部分,市面上有許多選擇,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和ETF等。元大投信指享退團隊指出,不擅投資的民眾,可考慮投資股票型指數基金ETF,以知名的台灣50(0050)為例,就是買進台灣最大的前50家公司股票,是知名的懶人投資法。而屆退休或已退休的族群,則可配置一些資金在波動度低的短期美債,建立保守穩健的投資部位。步驟6 & 7:嚴格執行、定期檢視 退休規劃攸關後半輩子的生活,因此,持之以恆相當重要,像是有設定年期的定存、儲蓄險或是定期定額買基金,就不建議輕易的贖回或中途停扣,以免承擔不必要的損失。最後,隨著年齡和資產的增長,建議每3到5年定期檢視和調整退休規劃。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正在經歷橘世代的我們其實比任何世代都還有著一顆更好奇的心。想知道關於橘世代大小事>>>立即加入
-
2019-12-10 癌症.抗癌新知
主動預防 淋巴癌患者B肝少復發
曾感染B型肝炎的淋巴癌患者接受治療,可能導致B肝再次復發。國衛院研究發現,在淋巴癌治療初期進行預防性B肝抗病毒治療,能降低B肝復發機率,且較具成本效益。若以每年治療1234名患者估算,每年約可省下1200萬元。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3500人罹患淋巴癌,是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淋巴癌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像發燒、咳嗽等,容易讓人輕忽。目前淋巴癌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如果患者為B型肝炎帶原者,需同時接受預防性抗病毒治療,避免因病毒活化而引發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等。然而,淋巴癌患者曾感染過B肝但已非帶原者,約10%至30%在治療過程中導致B肝復發,嚴重者甚至引發肝功能失代償,有死亡風險。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癌症研究所及台大醫院團隊合作,對曾感染B肝的淋巴癌患者,提出「常規B肝病毒量檢測」及「預防性B肝抗病毒治療」兩種策略,並分析成本效益。計畫主持人、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小蕙表示,常規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透過定期追蹤B肝病毒量,等B肝復發再進行抗病毒治療;預防性B肝抗病毒治療是進行淋巴癌化療時,同時安排預防性B肝抗病毒治療,分為六個月及一年兩種療程,並且觀察其差異。結果發現,比起常規的治療策略,預防性治療策略對短期療程的患者B肝復發機率,從20%降低至2.5%,也低於現行的55%,一年能省下近萬元醫療費用,若以每年治療1234位患者估算,每年約減少一千兩百萬元;對於短期療程的高危險族群患者,以每年治療309位患者估算,約可減少三百萬元支出。研究成果發表於2019年6月份台灣醫誌。鄒小蕙建議,若能能採取主動的預防策略,就能讓淋巴癌患者免受B型肝炎復發之苦,希望研究結果提供健保討論給付時參考。
-
2019-12-10 新聞.杏林.診間
進急診室小心4大地雷!2大謊言絕不能說...
急診資源運用成為醫界熱門話題。國民黨立委被門夾傷送台大醫院急診,政治人物為探視湧入急診,甚至停在重症區拍照,引發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痛批,不少醫護人員也紛紛不平。急診醫護在生死間搶救病患,不少醫師直言,救人是醫師天職,如遇到耍特權、輕症以及酒醉路倒,常令人翻白眼,相當無奈。 在此整理列出最讓急診醫師白眼的病人,請大家牢記,以免在急診誤觸地雷。急診鐵則:「快掛掉」比「掛號」優先急診鐵則包括:「掛號」不一定能先看,反而快要「掛掉」 可優先看;急診提供緊急醫療,無法「順便」看其他科;請「坦白」,不要跟急診醫師說謊,以免延誤治療。 「我比他早來,他為什麼先看?」急診室裡,常聽到病人大聲質疑醫師,「自己先到應該先看」,台北醫學大學急診科教授高偉峰表示,輕症病人抱怨等太久,是急診最常見的糾紛,但急診沒有先來後到這種事,以「檢傷分級」作為看診順序的依據。高偉峰表示,「檢傷分級」分為1至5級,1、2級為急重症,必須立即處理。3級則是明顯,病痛,如腹痛、呼吸急促,通常安置在輕症區,但須在半小時內處理。輕症掛急診 要有等的心理準備至於4、5級,則症狀相對輕微,通常以拉肚子、喉嚨痛、腳痛等病人最多,通常看門診即可,但如果執意至急診,就必須有等待至少1個小時的心理準備。不過,有些輕症病人卻搞不清楚,認為自己先掛號,為何護理師遲遲不叫他,比他晚到的人卻能先看診,引發不滿,有些人為此在急診室發飆,破口大罵。要求「順便」看診的病人也不少,部分輕症患者將急診室當成健診中心、醫美診所。林口長庚醫院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傅志遠表示,有患者掛急診,主訴3天前撞到頭,嚴重腦震盪,要求做電腦斷層,及全套健康檢查,行徑誇張。傅志遠說,如果真為嚴重腦震盪,怎可能拖上好幾天,擺明為了做高階影像檢查而找理由。拒絕後,病人就在急診室大吵大鬧,認為醫師草菅人命、沒有醫德。臉上小傷急診 不可能順便做醫美也有臉上小傷的病人,一至診間就要求急診專科醫師替忙整形、美觀臉部,但急診醫師只負責止血、處理傷口,避免感染,怎可能幫忙做醫美。一名急診醫師透露,曾在診間遇到因為擠破青春痘,流著血的年輕人,自訴擔心失血過多而掛急診。事實上,這類症狀僅需擦藥、處理傷口,前後花不到5分鐘,想不通為何要浪費健保資源。急症病情變化瞬息萬變,如果並未完全告訴醫師身體狀況,常造成醫師困擾。急診醫師流傳急診2大謊言,分別是「我沒有喝酒」和「我沒有懷孕」。傅志遠,常遇到患者因酒駕而撞車,醫師詢問是否喝酒判斷意識狀況,但患者可能擔心事故認定或保險不理賠等,往往當下否認。否認懷孕也很常見,傅志遠曾收治女患者急診時稱肚子痛,必須照X光,但初步檢查認為是婦科問題,詢問是否可能懷孕卻一再否認,徒增醫護人員困擾。酒醉路倒成常客 急診醫師頭大另外,考量有難言之隱,「家暴」通常也不會直接告訴醫護人員,曾有女性患者到院時,頭破、臉上、四肢等處有明顯外傷,研判應該是受到家暴,須通報113,但詢問原因時不肯直說,只說是自己撞到。酒醉路倒則是急診常客,也是急診醫師最感頭痛的個案,幾乎都是熟面孔,被救護車送至急診,治療後恢復意識,通常無錢繳醫療費用,醫院只好自認倒楣,但過沒幾天,又被送來急診。急診已經夠忙 還有人上門騙錢除了急診奧客之外,最近幾年,不少急診醫師竟也遇上騙子,劇情大同小異,一名中年男子至急診求助,聲稱孩子腸套疊需就醫,因遺失健保卡,自己又是低收入戶身上沒錢,一邊說一邊哭,讓人起了憐憫之心。童綜合醫院急診部部長盧立華表示,該名男子拿著轉診單到急診,向醫師陳述孩子病情,腹痛、嘔吐、解出草莓果醬般的大便,診所醫師診斷為腸套疊,且有休克症狀,必須轉至大型醫院急救。該名男子演技一流,邊說邊哭,加上轉診單上清楚寫著專業醫學的英文敘述,好幾個急診醫師起了惻隱之心,連同護理人員,共捐了4000多元,供男子救急,還叮嚀他趕快送孩子至急診來,沒想到,他再也沒出現過。耍特權的病人 急診奧客第一名不過,讓急診醫師最感頭痛的還是耍特權的病人,傅志遠指出,「特權」型病人及家屬一到急診就開始攀關係,說自己跟院長或是哪個主任很熟,甚至搬出立委、官員,想盡辦法喬床位,但急診原本就有病床分配原則,主治醫師真的喬不動,「找我也沒用」。事實上,特定人物在醫院受到特殊待遇並非新鮮事,最近在只有醫師執照才能登入的匿名論壇,出現台大醫院「立法委員就醫或請託關照作業程序圖」,針對立委就醫特別情商醫師門診約診,急診流程也載明「安置重症區治療或觀察」,委員親屬或委員選民都有相關流程,載明種種關懷、情商、優先安排住院、檢查排程更改。對此,工會要求台大院方修正,並邀請第一線醫護人員等工會代表共同討論。立委就醫也應排隊,不應該讓特定人士不經由檢傷分類、直接插隊,考量維護所有病人隱私及就醫權利,都要平等。
-
2019-12-09 癌症.抗癌新知
預防性治療 淋巴癌患者B肝復發機率大降
淋巴癌患者若同時帶有B肝,治療過程中恐有B肝再度復發機率。國衛院、台大醫院團隊共同合作發現,若在淋巴癌治療初期進行預防性B肝抗病毒治療,既能大幅降低B肝復發率,從常規的20%降至2.5%。若以每年治療1234名患者估算,每年約可省下1200萬元。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淋巴癌於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像是發燒、咳嗽等,容易輕忽。目前淋巴癌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如果患者為B型肝炎帶原者,則需同時接受預防性抗病毒治療,來避免因病毒活化而引發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等併發症。如果這些淋巴癌患者曾感染過B肝但目前已非帶原者,約有10%至30%在治療淋巴癌的過程中,會導致B肝再次復發,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肝功能失代償、造成死亡。研究團隊針對曾感染過B肝的淋巴癌患者,提出「常規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及「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兩種改善策略。計畫主持人、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小蕙表示,前者是先透過定期追蹤B型肝炎病毒量,等B肝復發再進行B肝抗病毒治療;後者則是在進行淋巴癌化學治療時,同時安排預防性B肝抗病毒治療,分短期六個月及長期一年兩種療程,觀察其差異。結果發現,比起常規治療策略,預防性的治療策略對短期療程的患者B肝復發機率,從常規的20%大幅降低至2.5%外,也遠低於現行策略的55%,且每人一年能省下9480元醫療費用。鄒小蕙說,若能能採取主動的預防策略,及早進行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就能讓淋巴癌患者免受B型肝炎復發之苦,希望供政府單位未來在健保給付討論時,政策上的參考。
-
2019-12-04 科別.泌尿腎臟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台灣人罹患腎臟病比例世界第一,被稱「洗腎王國」,腎臟病也是健保給付最花錢的疾病。宜蘭縣政府與國際扶輪社、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合作展開預防計畫,這周日在宜蘭市中山國小小巨蛋(和睦路)提供300位民眾免費腎臟病篩檢,安排專科醫師講座。衛福部資料顯示,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為國人2018年十大死因第九名,台灣洗腎人口高達9萬人,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和發生率皆為世界第一,給付慢性腎臟病高達513.78億元,占健保總額近7%,就醫人數36萬4000人,醫療費用一年燒掉449億元,相當可觀。今天在腎臟病防治宣導會中,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表示,腎臟病是不可逆的,難以治癒,只能盡量減緩惡化的速度,所以民眾要記得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泡指的是泡泡尿,尿尿結束之後會有尿蛋白浮在水面上,水腫是因為腎臟病的尿排不出去,所以會造成全身水腫,此外容易伴隨著高血壓,而且因為腎臟病影響血紅素的生成,所以也容易貧血,毒素累積更造成整個人疲倦。民眾必須謹記這五大症狀,一旦出現,馬上找醫生治療,避免惡化成腎臟疾病。「出奇制腎、百戰百勝」免費腎臟病篩檢暨衛教講座本月8日登場,活動由國際扶輪3490地區主辦,備有早餐給空腹抽血與驗尿篩檢民眾,還準備許多贈品與抽獎品,讓全程參與活動的民眾進行搶答抽獎。民眾完成抽血及驗尿後,一個月內會收到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寄發的篩檢結果報告,若有異常並導入電話關懷系統,協助民眾就近到醫療院所就醫及追蹤個案狀況。當天也安排衛教宣導講座,邀請羅東博愛醫院內科部兼腎臟內科主任陳俊達及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吳苡璉衛教師講「腎利人生」、「旗開得腎」,穿插有獎徵答。
-
2019-12-02 科別.泌尿腎臟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慢性腎臟病醫療費用是健保支出首位,但腎臟是沉默的器官,通常有症狀出現時,腎功能已經不好。醫師表示,要早期發現腎臟病,避免洗腎,驗尿蛋白是最重要的方式。內科醫學會研討會中,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麥斯表示,慢性腎臟病是可治療的疾病,但許多病人發現發現時已是第四期,需要洗腎。吳麥斯表示,國人對於腎臟病警覺性低,患有腎臟病的人僅有3.5%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且許多人發現時已是第四期和第五期。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其腎臟功能僅有正常人15至59%;到了第五期,腎臟功能則只剩正常人的15%以下,通常準備與接受透析治療及腎臟移植。但吳麥斯表示,腎臟病若是早期發現,可以延緩病情惡化,尿蛋白檢驗便是很好的篩檢工具。他說,當腎臟功能出現問題,腎絲球過濾白蛋白的功能受到損害,使得過多的白蛋白滲漏到尿中。當白蛋白排出量大於30毫克,稱為「微量白蛋白尿」,表示腎絲球已受損害。但此時受傷是可逆的,可透過藥物治療等方式修補,若未積極處理,等到腎絲球「破洞」,更多的白蛋白跑到尿裡,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只能洗腎。吳麥斯提醒,腎臟病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及60歲以上長者,一定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檢驗尿蛋白;若小便有很多泡泡,像「啤酒」一樣,也要提高警覺,進行篩檢。吳麥斯強調,尿蛋白篩檢「雖然只是小動作」,卻能早期發現腎臟病,造成大改變。
-
2019-11-24 科別.骨科.復健
強健骨質也護心 醫師推薦跑走運動
在資訊、知識普及下,現代人對於常見的三高疾病雖有較多認識,但骨質疏鬆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之一。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鬆症是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全台近700萬人有骨鬆問題,且近半數民眾有骨質密度不足而不自知。一旦骨折,後續的照護成本及併發症更可怕。由聯合報元氣周報主辦的元氣健康講座,邀請林口長庚骨科部醫師葉文凌講述「保密防跌,骨力人生」骨質疏鬆照護新觀念,並與與民眾分享「保骨本」的祕訣。骨質疏鬆 與退化性關節炎也有關葉文凌表示,人體的骨骼系統是由骨頭及關節形成,骨骼隨著年齡增長過程中也會不斷成長。骨骼中的「噬骨細胞」將老舊的骨質移去,而「造骨細胞」製造新鮮的骨質予以取代,藉由不斷更新而維持強韌品質。年輕時「造骨」速度高於「噬骨」速度,但一過40歲,骨質流失速度加快,使骨質密度逐漸下降,連帶的造成骨骼變脆、容易碎裂,骨折風險自然增加。葉文凌說,過去醫師會認為退化性關節炎只是軟骨變薄,而據國外2010年研究文獻顯示,骨質疏鬆和退化性關節炎可能是同一個來源的疾病,亦即退化性關節炎是牽涉整個關節的疾病。而骨質疏鬆最容易影響脊椎、髖關節、手腕三部位,影響最嚴重的是脊椎,如老年人一滑倒,就可能導致腰椎體壓迫性骨折。症狀不明顯 骨折後才發現造成骨鬆原因眾多,包含先天、後天與其他因素。如遺傳、運動或營養不足、陽光曝曬不夠、長期臥床、抽菸、喝酒、婦女停經、藥物及疾病等。骨鬆常被忽視,主要是症狀不明顯。葉文凌說,民眾直到骨頭受外力碰撞,或咳嗽、搬重物時造成骨折,才發現骨鬆問題。只是一旦骨折,後續照護成本與併發症也多。據統計,髖部骨折的醫療費用平均就要20萬,而骨鬆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死亡率更高達20%以上,與乳癌末期死亡率相當。因此骨鬆雖看似慢性疾病,但也不可輕忽。蛋白質與鈣 護骨基本需求在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上,葉文凌說,除簡單自我檢查,也可至醫院檢測骨質密度,由醫師判定並給予建議。除了運動,每日均衡飲食攝取,如蛋白質與鈣質補充是改善的最佳良方,再加上骨鬆藥物輔助才有效。一天要攝取多少蛋白質?葉文凌說,一般人來說,一公斤體重約攝取0.8至1.2公克左右,但中年人以上或是有慢性疾病者,則約攝取1.5克的蛋白質。像100公克的牛肉、豬肉,約含18克的蛋白質,但油脂比例也高。以一個70公斤成人來說,一天需要攝取105克蛋白質,若吃肉類,就得乘以五倍,但不太可能一天吃一斤的肉,因此也可吃水煮蛋、魚類或豆類製品來補充,且油脂相對少。十分鐘為單位 跑、走輪替而在運動上,葉文凌教在場民眾伸展、擺手、大步走等方式外,他也建議「跑走運動」,即以十分鐘為一個單位運動。民眾可以先快走,若覺得心跳速度掉下來,那就以跑兩分鐘、走八分鐘等方式調整,讓心臟能夠負荷,也達到運動強度。在場有女性民眾問到,她73歲的母親高160公分,體重僅54公斤,除脊椎骨折外,也有嚴重的骨質疏鬆、走不太動,後續如何防範、是否該換人工關節?葉文凌建議,應先做骨質測試確認骨鬆程度,同時骨鬆一定要有足夠運動、攝取足夠蛋白質與鈣後,再搭配骨質疏鬆藥物才會有效。想換關節 最好65歲以後葉文凌也說,不建議民眾太年輕就換人工關節,最底限是55歲,最好是65歲後才換。因為患者一旦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也會因磨損、鬆脫而面臨再換的一天。據健保統計,人工關節使用10年後必須更換的機率高達九成,所以他建議越晚換越好。若須額外攝取鈣質,透過「非晶鈣」也是方式之一。葉文凌說,非晶鈣具備好吸收、利用兩特質,能促進幹細胞分化成骨細胞,進而增加鈣質在骨中沉積、幫助骨骼成長。臨床研究發現,補充非晶鈣能有效降低五成骨質流失、並縮短骨骼創傷期,也因此榮獲美國NASA合作,簽訂改善太空人骨質流失研究計畫,民眾也可向醫師或專業人員諮詢後再補充。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肩膀痛去醫院檢查 該選擇超音波、X光還是核磁共振?
腰痠肩痛患者增加,檢查及手術件數也逐年攀升。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根據健保統計各醫院施術量,仔細觀察,發現許多社區型的醫院對骨科手術格外專精。他建議,不一定需要奔波到大型醫學中心苦苦等候,也能找到經驗豐富的醫師做手術。健保統計顯示,針對肩旋轉肌修補術及肩關節微創手術,醫學中心施術前三名為台北榮總、台中榮總、高雄長庚;區域醫院前三名為國軍桃園醫院、雙和醫院、嘉基;地區醫院前三名是桃園長庚、郵政醫院、義大癌症醫院。至於腰部相關的脊椎減壓或脊椎融合術,醫學中心手術件數最多是林口長庚、台北榮總、中國附醫;區域醫院為義大醫院、雙和醫院、童綜合醫院;地區醫院則是七賢脊椎外科醫院、中正脊椎骨科醫院、中山醫院。相關檢查 核磁共振大增手術之前,必須精確診斷。五十肩或旋轉肌傷害等肩膀疼痛的患者所接受的檢查,以X光為大宗,隨患者人數成長,平均每年增加一萬件,去年總共做了11萬8千多件;其次為超音波,近三年從1萬3千多件成長至1萬7千多件。核磁共振則從8千多件,在三年內成長到1萬1千多件,成長幅度達四成,增幅高於超音波和X光,獲得的健保給付也最多,總點數高達7283萬點,是超音波的8倍、X光的3倍。腰痛患者的檢查件數近三年成長大約二到四成,也以X光檢查最常見,近三年執行件數增加兩成,到去年已達70多萬件,核磁共振件數居次,近三年每年成長4千到7千件,去年達6萬多件;超音波較少使用,過去兩年都是2千多件。考慮開刀 需高階影像評估李伯璋表示,影像檢查有順序,以肩膀旋轉肌診斷來說,經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若醫師認為需要手術,術前可能需透過核磁共振明確知道病灶位置、範圍、嚴重性。腰部疼痛問題也是相同的程序。李伯璋表示,健保署透過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建立醫療影像上傳與調閱分享的雙向互通機制,鼓勵醫師先調閱後再判斷,以減少病患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次數,減少病患成本,也可節省健保醫療費用。高齡社會 患者應多於數據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肌肉骨骼的耐用度有其年限,五十歲後會感到明顯退化,高齡社會來臨,與老化相關的肩膀、腰部疾病人數逐年增加。另外,專精於這方面服務的醫師和醫院增加,讓更多患者浮現出來。不過,林頌凱臨床觀察,罹患肩腰疾病的人口可能更多,只是很多還沒有症狀、有症狀卻沒就醫,或自行尋求按摩等非健保自費治療,未被列入統計。馬偕醫院復健科主任姜義彬分析,過去檢查技術不發達,有些病人僅被診斷為不明原因肩痛,近年復健科醫師專業養成已將超音波檢查及判讀列為必修,許多過去不明原因的患者已被做出正確診斷,也可能使診斷人數上升。肩部檢查 超音波CP值高姜義彬表示,傳統X光照不到軟組織,但是超音波影像可以,除了當檢查工具,還能作為治療引導,幫助醫師精準地將治療藥劑注射在正確部位,或幫助關節擴張術進行得更精確,在肩部疾病的治療上很有幫助。不過,在腰部疾病的檢查上,超音波很容易被骨頭擋住,所以比較少用,但小關節韌帶肌肉等軟組織,還是可以用超音波看得很清楚,所以要看醫師的目的是什麼,再決定最恰當的檢查工具。姜義彬表示,相較於電腦斷層,超音波儀器價格低廉,在專業人員判讀下,準確度也很不錯,可以避免患者接受太多不必要的檢查,在醫療經濟效益上,算是性價比(CP值)很高的檢查及治療選擇。肩、腰手術件數 逐年增加至於接受手術人數,也呈現增加狀態,近三年因五十肩或旋轉肌傷害等,接受相關手術者從105年的9459件,至107年成長為1萬2647件。107年分別是「肩旋轉肌破裂修補術─小破裂」1880件,「肩旋轉肌破裂修補術─大破裂」5770件,肩關節鏡微創手術4997件。近三年因腰椎滑脫、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接受脊椎手術人數,從4萬7025人增加為5萬1千多人,107年接受脊椎融合術有4萬2千多人,脊椎減壓手術有2萬9千人,有人同時接受兩種手術。數據解讀1.超音波影像除了當檢查工具,還能作為治療引導,在肩部疾病的治療上很有幫助,因此使用件數多。2.不同於肩部,腰部疾病的檢查上,超音波很容易被骨頭擋住,所以比較少用。3.若醫師評估需進行手術,術前需透過核磁共振明確知道病灶位置、範圍、嚴重性,因此核磁共振檢查件數不低。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署門診╱住診清單明細檢視表。醫師提醒保守治療無效 需手術者別拖統計顯示,接受手術人數與診斷人數有不小落差,肩腰痛的病人還是以保守治療為主。林頌凱表示,許多民眾很恐懼手術,特別是脊椎手術,治療流程上也會先以非侵入的保守治療為第一線。如果工作及生活習慣需要調整的都調整了,吃藥、打針、復健也都做了,效果還是不好,經評估該做手術還是要做。林頌凱說,現在醫學技術進步很快,幾乎每隔五年就有新的療法產生,效果大多比以前更好,建議民眾不要拖延,以免越拖越嚴重,保守治療能做的少了,反而更需要開刀。
-
2019-11-11 科別.牙科
刷牙刷多久才乾淨?名醫:只刷三分鐘無法刷掉牙菌斑
【文、圖/選自遠流出版《35歲開始,牙齒決定你的後半生》,作者長谷川嘉哉】「首先是養成刷牙五分鐘」的習慣! 刷牙只刷三分鐘,無法刷掉牙菌斑一天刷牙一次以下的你,必須先學會在那一次中確實刷掉牙齒汙垢的技巧。為此,我希望你學會的事情非常簡單。那就是,將刷牙的時間延長少少幾分鐘。話說回來,我們到底是用怎樣的頻率與時間來刷牙的呢?關於刷牙的次數與時間,在調查十~六十幾歲的一千兩百位日本男女後,得知最多的是一天刷兩次的人,佔全體的百分之五十點四。此外,刷一次牙的平均時間為一~三分鐘。只是,靠這一到三分鐘的時間,要去除附著在牙齒上的髒汙還是太短了。原因在於,要刷掉牙周病菌與其他口腔內細菌的團塊—牙菌斑,需要十到十五分鐘。上下都長齊恆牙的人,一般來說全部會有二十八顆牙。要刷掉牙菌斑,必須一顆一顆各自刷二十~三十次。牙刷擺動的幅度為五~十釐米左右。並不是兩~三顆牙一起刷,而是要小幅度地擺動牙刷,一顆一顆刷。這樣刷完二十八顆牙齒,大約要花十~十五分鐘。有效果的刷牙,本來就需要花費這樣的時間。話雖如此,對於沒有習慣的人,要刷牙十到十五分鐘會很辛苦,甚至依據個人不同,有些人要習慣這些也是很困難的吧。因此,牙科醫師大多會教大家「請先持續五分鐘,確實地刷牙」。假使現在你刷牙的時間在三分鐘以下,就稍微延長刷牙時間幾分鐘,養成刷一次牙五分鐘的習慣。一旦養成了習慣,或許就能像之前所說的使一輩子的醫療費省下一千萬日圓,不做可說是虧大了唷。順帶一提,即使是一天刷兩次牙以上的人,刷一次牙的時間若在五分鐘以下,也有可能沒確實刷乾淨。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每天一次徹底刷掉牙齒的髒汙。一天一次仔細刷牙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每天一次徹底去除髒汙如此重要呢?原因在於牙菌斑與牙結石生成的速度。牙周病菌與其他口腔內細菌的團塊—牙菌斑,在進食後約四到八小時就會生成。假使對牙菌斑置之不理,經過二十四小時左右便會形成牙結石。現在,請試著用舌頭滑過你牙齒的表面。有沒有感覺到有點粗糙的東西?如果表面粗糙,那便是牙菌斑開始形成牙結石的證據。變成如石頭一般硬的牙結石,不去牙科使用專門的醫療器具是無法去除的。因此,要想預防掉牙成因的牙周病以防止大腦老化,在牙菌斑變為牙結石之前,必須要徹底刷牙。看到前述的說明之後,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只要一天認真刷牙一次即可,就不需要一天刷兩次、三次牙了不是嗎?」但是絕對並非如此。口腔細菌—牙菌斑是以我們用餐過後的食物殘渣為食而生長的。因此,每一次用餐完就刷牙,減少口中的食物殘渣,是讓牙周病與會引起全身疾病的口腔內細菌不會增加的最有效方法。不過,即便一天內刷好幾次牙,只要有漏刷的地方,一到兩天就會形成牙結石。所以,如果是為了防止大腦老化而刷牙,一天最少花五分鐘刷一次,是刷牙的基本。在這之中,一定也有人覺得連續刷五分鐘牙非常麻煩吧?像這樣的人,就在洗澡時邊泡澡邊刷牙,來個「同時刷牙」吧。我自己在晚上刷牙時,也會在浴缸裡一邊泡澡,一邊花時間一顆一顆仔細地刷牙。我可以說是做到等級一到三的所有牙齒護理了,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每天持之以恆。請急性子的人嘗試用這種方法,愉快地持續努力下去。刷牙的時間點要什麼時候才好呢?那麼,假使一天只刷一次牙的話,時間點要選在什麼時候才好呢?就我而言,我會建議在就寢前刷牙。在就寢期間,具有殺菌效果的唾液分泌量會減少,因此口腔細菌比起清醒時還要容易繁殖。起床時會感到口臭,是因為口腔內細菌增加的緣故。所以,就寢前要徹底刷牙,預先減少口腔細菌。如此一來,即可抑制萬病的根源—牙周病菌增生了。
-
2019-11-10 科別.骨科.復健
增加骨質密度 騎單車不如負重走路
骨質疏鬆症已是65歲以上年長者常見慢性病的第四位,全台近700萬人口有骨鬆問題,近半數民眾骨質密度不足,不可不慎,一旦骨折,最可怕的是後續的照護成本及併發症。元氣講座「保密防跌 骨力人生」在台南舉行,邀請骨科專家與民眾分享「保骨本」的祕訣。輕微碰撞就骨折 才發現有骨鬆根據2005到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男性為23.9%,女性為38.3%。郭綜合醫院骨科主任吳國禎指出,現代人對於常見的三高疾病較注重,但多數人一開始患骨質疏鬆都不會有明顯症狀,直到骨頭因輕微的外力碰撞,甚至只是咳嗽、搬東西就骨折,檢查後才發現骨鬆嚴重。骨鬆骨折好發於脊椎、腕部、髖部,無論開刀固定或是換人工關節,仍會影響日後活動。發生過骨折的病患,不論骨折部位在哪裡,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是其他人的2倍以上。根據統計,一個髖部骨折的醫療費用平均高達20萬元以上,因骨鬆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死亡率更高達20%,相當於乳癌末期死亡率。35歲後的骨質 存入少、流失多吳國禎指出,骨質是一個動態平衡,透過破骨細胞及造骨細胞的含量來促進骨質的新陳代謝。幼童期造骨細胞活性強,人體骨質存入「大於」流失,骨骼迅速成長;到35歲時骨質存入「等於」流失,骨質達高峰並停止成長;之後因造骨細胞開始減少,骨質存入開始「小於」流失,骨質存量逐漸萎縮、變得脆弱;到了老年期骨質疏鬆就易骨折,因此趁早儲存「骨本」相當重要。醫師表示,一般X光較難檢驗出骨質密度,除非骨質流失30%以上,X光片上才會出現異常。目前以雙光子能量檢測(DEXA)以及電腦定量斷層攝影掃描、中子活化分析全身骨骼鈣量為主要測量儀器,至於超音波和核磁共振也可行。保骨基本功 運動、日曬、補鈣「預防」是骨質疏鬆症最好的治療,除了運動,每天飲食均衡、補充足夠鈣質是改善骨質疏鬆的最佳良方,保持骨質密度、防止跌倒。首先,要避免跌倒,就要了解怎樣會跌倒、為何會跌倒,吳國禎建議長輩起身時,要先坐一下,扶好再站起來,站穩再行走,必要時需以助行器為輔助。另外,增加室內照明、減少障礙物也能減少跌倒機會。散步是運動的最基本方式,但要鼓勵長輩採漸進式來做,先從3、5分鐘開始,再慢慢增加,做到30分鐘就達標。接著,可試著增加負重,像是在背包中裝入一罐礦泉水,一段時間後再改裝兩罐。要提醒的是,騎單車雖可增加肌力,但對於骨質疏鬆沒有幫助,因為騎車沒有負重,身體不會認為需要促進骨質生成。吳國禎建議,遠離骨鬆有基本三件事要做,包括每天運動30分鐘、曬太陽30分鐘或補充維他命D、補充鈣質1200毫克。補鈣方式 依年齡、身體狀況選擇關於補鈣的迷思,大骨湯雖有「骨」字,但喝了並不會增加鈣質;「維骨力」裡頭其實沒有鈣,只有補軟骨。吳國禎表示,牛奶是便宜又方便取得的鈣質補充首選,每天約飲用兩個馬克杯的量。若喝牛奶會拉肚子,則可選擇鈣片作為補充。市面上的鈣片多數屬於結晶鈣,吸收率較高的是檸檬酸鈣,年長者可使用,因對腸胃刺激較小、但價格相對較高;而碳酸鈣因吸收率差,價格相對低,較適合年輕族群。目前新上市一種非晶形碳酸鈣(非晶鈣),分子顆粒比市售鈣小了將近百倍,擁有高溶解度、高吸收度的優點,更能充分用於建構骨質。研究指出,非晶鈣可有效促進幹細胞分化為造骨細胞,有效增加骨質生成。臨床上,一名49歲女性患者停經一年,經常性全身痠痛,經檢測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給予藥物搭配碳酸鈣治療,但她吃了3個月後,常感到腸胃不適,醫師建議改用非晶鈣後,腸胃問題獲得改善,且半年後的骨質檢測結果,骨質密度進步0.8。非晶鈣的高效益表現,對於需要補充鈣片的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骨質疏鬆自我檢測有以下危險因子都須特別留意,包括:1.女性年滿60歲、男性年滿70歲。2.年過50歲後,曾發生跌倒。3.體重過輕,BMI值低於19。4.年過40歲後,身高比以前矮4公分以上。5.父親或母親有髖部骨折、駝背。6.患有類風濕關節炎、消化道疾病、攝護腺癌、乳癌、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疾病、慢性阻塞性肺臟疾病、性腺功能低下症、停經、卵巢已摘除、活動力喪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7.接受過特殊藥物長期治療,例如類固醇或是治療甲狀腺、乳癌等藥物。8.飲酒過量或有吸菸習慣。
-
2019-11-08 癌症.其他癌症
「癌王」有哪些徵兆? 罹末期胰臟癌主持人要你注意這些事
罹患第四期胰臟癌的「過關斬將」(Jeopardy!)電視節目主持人崔貝克(Alex Trebek),在11月21日世界胰臟癌日之前,敦促公眾進一步了解這種病,並提高警覺。79歲的崔貝克在支持世界胰臟癌聯盟的一分鐘宣傳片中說:「為了幫助患者對抗這種疾病和生存下來,大家需要更多關注和認識它。但願我被確診罹患胰臟癌前,早點知道持續性胃痛是先兆。」●潛在症狀:憂鬱、疲勞、食慾不振他列舉了許多可能的症狀,包括背痛、體重無緣無故減輕,突發糖尿病,皮膚或眼睛發黃。馬友診所(Mayo Clinic)指出,其他潛在症狀包括憂鬱、疲勞、血栓塞和食慾不振。根據美國防癌協會援引全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8年至2014年的數據,預計胰臟癌今年會造成4萬5750名美國人死亡,是美國第三致命癌症。胰臟癌的整體五年存活率為9%。對於第四期患者來說,存活率只為3%。胰臟癌很難在早期發現,因為其症狀通常不會在早期出現。崔貝克今年3月透露自己患胰臟癌,兩個月後宣布病情緩和,但他在接受癌症治療時仍面對挫折,並在最近接受CTV訪問時說,化療造成的身體傷害,最終可能會阻止他主持「過關斬將」節目。他說:「我不怕死,我一直過著美好的生活,充實的人生,而且我快將走到人生的盡頭。如果真的要死,為什麼還要擔心呢?在我的葬禮上,他們不會以『他太早被帶走』作為訃文的一部分。」●醫療費高 每人平均6.5萬且續增加根據2012年在「癌症」雜誌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胰臟癌的治療費用很高,而且持續增加。研究人員分析了2000年至2007年間接受診斷的逾1萬5000名66歲及以上胰臟癌患者的數據,發現每人的平均直接醫療費用總額超過6萬5500元,而且費用隨著時間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