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鄧桂芬
共找到
80
筆 文章
-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奉獻糖尿病防治半世紀,台大前院長戴東原辭世!7、80歲都還在行醫,熱情從未退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半世紀的醫者,專訪當年78歲都沒打算「退休」,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相關新聞】台大前院長戴東原今晨辭世 一生致力糖尿病、家庭及老人醫學27屆醫奉獎/戴東原推動糖尿病防治 長年守護貧病弱勢【記者鄧桂芬╱專訪 圖╱杜建重攝影、戴東原提供,原文刊載於2017-09-06聯合報】記者在約訪時間提前抵達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還埋頭在辦公桌前工作,三點一到,準時開門親切迎接。提及醫療工作,行醫已逾半世紀的他雙眼發亮、講話中氣十足,看不出高齡78歲,更沒打算何時「退休」,只笑著拋出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道盡他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冷門新陳代謝科 愈研究愈有興趣戴東原非生於醫師世家,父親是法界人士,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執教,後轉任司法院服務,但已故的外公張山鐘是屏東縣萬丹鄉名醫。戴東原說,外公在古厝開診所,因醫術高超,病人把外公當神崇拜,診所門庭若市,每天至少有200位病人就診,還有民眾相信舀取古厝院內的井水配藥吃,病很快就能痊癒。這讓每次放暑假到外公家玩的他,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畢業前夕,獲保送台大醫學院的機會後決定從醫,不追隨父親,一路走到現在。戴東原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不過選擇走新陳代謝專科,並非他最初的興趣。戴東原說,他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時,對心臟科及胸腔科很有興趣,當時恰巧有一位新陳代謝科教授請他協助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他心想「既然老師看得起,就當跑腿吧!」並且因緣際會到日本參加泛亞洲國際糖尿病研討會,也是他首次參加國際型會議,才激起他對新陳代謝科的興趣。但當時新陳代謝科算冷門科系,醫學研究不多,對糖尿病的處治也有限,有同儕笑他選新陳代謝科是為了讓日子比較好過,「但不是這樣啦,有心學習的話,愈深入研究就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他42歲開始投入醫院行政工作後,還堅持在第一線看病、做教學研究的原因之一,「不動手會癢啦!」他大笑。啟動共同照護網 照顧弱勢獨居者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三名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再加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戴東原說,糖尿病防治經多年推廣,民眾認知仍有限,不清楚血管或神經受損等併發症與糖尿病相關。以仁濟醫院為例,位處萬華區,是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平均收入最少的地方,國小後就失學的民眾占了五成,因對慢性病沒概念,藥袋上的囑咐看不懂,服藥還會自行中止或減量,飲食與運動也難配合。尤其萬華的獨居長者特別多,施打胰島素有時劑量拿捏不準,「長輩不怕,但我們卻緊張死了,擔心他發生意外。」不過只要控制得宜,了解飲食的醣類代換,只要認識七到八成,糖尿病就能獲得不錯控制。開辦「身心活化站」 無所不教「為教居民識字,我撩落去(台語)了!」戴東原10年來在仁濟院開辦「身心活化站」,創立「生活文字班」,請講師免費教民眾識字,有時學看交通號誌,有時學看歌曲歌詞,邊唱歌邊學,讓民眾能順利搭公車或捷運到醫院看病及辦手續,到銀行寫金額時,也不會再把國字「大寫」誤認是將阿拉伯數字寫大。他擔心民眾不知道「身心活化站」是什麼、什麼時候招生,特別請院內的社會服務室同仁走進社區「拉客」,不分年齡及經濟能力,有興趣的街友也很歡迎,希望民眾多識字,增加自我生活功能。身心活化站也提供高齡者體適能訓練、傳承藝術、音樂活化大腦、樂活學3C等課程,希望預防長者失能失智或延緩病情,並增進長輩的社會參與。此外,仁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也會舉辦「克糖對話」,10年來每場均由戴東原親自主持,聘院內外專家及同仁進行專題演講,預留時間和病友進行雙向溝通。有時演講內容還會超過糖尿病衛教範圍,例如教導民眾如何促進呼吸、骨骼與關節的健康、預防跌倒等。「一步一步慢慢教,對病人一定有幫助。」戴東原說,他看病、做教學研究、做行政工作、做慈善救濟,每天工時10小時起跳,下班後腦筋還要繼續動。但每天這麼忙,必須忙得有意義,這不是要受到多少表揚或得到多少獎狀,而是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否則就只是「無頭蒼蠅」。看診耐心解說 讓病人感受誠意戴東原說,醫師要具備誠心、耐心與細心,病人會知道你的誠意。他看一名病人平均8分鐘,醫囑會手寫標示「1、2、3」講清楚,一旦發現病人不懂,一定會請衛教師再花15分鐘以上詳談。有許多病人多年來和戴東原合作得很好,例如有一名60歲老病人,從2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就看他的診,每天按時服藥、節制飲食,幾乎每天爬山當運動,雖曾置換人工膝關節,改換健走當運動,糖尿病史32年來保持零併發症,令他十分欽佩。戴東原因曾到國衛院服務二年,減少門診次數,有病人一時找不到他。當他到仁濟醫院服務時,回鍋的病人向他說:「醫師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讓他很感動。戴東原行醫51年來都和糖尿病友在一起,聽過許多的飲食與運動課程,讓他「萃取」一套養生方式。戴東原說,他因椎間盤突出曾接受復健治療,且上了年紀也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只要下班有空,一定會去家裡附近的學校操場走路,走完回家再加上一點體適能運動。前一陣子因天氣太熱,他選擇在家開冷氣繞著客廳走路,「雖然說來有點糗,但一定要動啊!」此外,戴東原也曾是一名癮君子,25年前的某天,他看診的倒數第二名病人,一邊抽菸一邊走進診間,他念病人「看病還抽菸?菸抽完再進來!」結果他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後,放鬆得拿菸出來抽,卻被上一名病人看到,大喊「醫師你也在抽菸啊!」讓他覺得很糗,卻也痛下決心戒菸,好好保養身體。因應長照政策 規畫未來藍圖戴東原說,他接受最多考驗的就是從事行政職務,尤其是成大醫院營運前,為了籌備教學人力,借用台大醫院景福館二樓一半空間做教室,請台北的醫學中心教授就近教學,一方面安頓醫學生,一方面策畫醫院開張,還要晉用人力及採買設備,壓力很大,回家次數少之又少。「還好當時四、五十歲,比較有幹勁啦!」因應國家推動長照政策,戴東原已規畫仁濟院未來藍圖,除了擴展現有的食物銀行、獨居老人送餐、老人關懷與急難救助服務,還要再辦食堂、居家服務與居家復健。至於已提供有十年的居家護理及居家醫訪服務,去年一年服務了2200人次,希望未來兩年內服務人次增加到3000,再逐步提升到7500人次。戴東原說,很多人笑他,七、八十歲了還要策畫醫療及社服事業,太太也會抱怨他把工作當娛樂,孩子也曾埋怨成長階段沒有他的陪伴,「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且到了我這把年紀,也不會再去計較工時和待遇。」「老實說,有一點功夫的人,很少沒在做事的。」戴東原說,他還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為推展長照來努力,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腳步告一段落。【27屆醫奉獎】戴東原熱情投身醫療工作 孫女盼爺爺早點回家【記者羅真/即時報導,原文刊載於2017-09-23聯合報】有一群人,長年在有需求的角落默默為病人付出,被社會看見時卻彎腰不居功,屬台灣最美風景。衛福部今舉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是個人獎得主之一。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之後,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每次去爺爺家,爺爺都好晚回家」,陪同戴東原上台領獎的小孫女靦腆地說。高齡78歲的戴東原,至今每日工時仍10小時起跳,他認為,人生得忙得有意義,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1-02-07 新聞.長期照護
社區健康前哨站降低疾病機率 遠離長照風險
嚼食檳榔二十多年的59歲郭大哥很想戒檳,卻總是脫不了癮。某日他無意間來到「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馬偕健康日」,才知道醫院提供一系列健康促進活動,於是報名參加淡水社區醫學中心辦的社區戒檳班,終於順利脫癮,擺脫口腔癌威脅。他和太太相當感激,決定一起應徵醫院的社區志工,奉獻一己之力也獲得衛福部優良志工表揚,協助院方幫更多民眾的健康把關。淡水馬偕醫院社區醫學中心成立13年,深入社區做身心靈健康衛教。類似郭大哥找回健康的故事,13年來經常在北海岸的淡水、三芝、五股、蘆洲、八里等地發生,讓淡水社區醫學中心能有說故事的機會。淡水社區醫學中心於2007年成立,一開始由專業醫事人員進入社區提供民眾身心靈全人的健康促進活動、諮詢與檢測。之後有感於健康識能深植社區的重要性,開始逐步打造「在地人服務在地人」賦權永續的服務模式,至今共招募超過540位在地志工,不僅協助民眾追蹤三高、BMI與腰圍,也活絡了整個在地社區民眾健康營造的熱情。其成果不只獲得多項國內外大獎,這個社區健康營造網絡組織也得到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洪大川說,這是馬偕博士的醫療傳道精神,而淡水是大台北地區相對老舊的城鎮,交通與就醫不便,成立社區醫學中心的目的是希望能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促進服務,提高民眾健康自主管理的能力。但想結合社區力量並深入社區非易事。「幸好,當時淡水鎮正準備申請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會員認證。」洪大川說,他們透過時任鎮長的蔡葉偉幫忙,加上院方的支持與奔走,獲得地方領袖及社團組織的認可,帶頭率領社區民眾加入志工團隊。志工皆須通過基礎訓練及特殊訓練兩道試煉,院方也貼心地幫每一位志工保險並舉辦志工年終旅遊、餐會等感恩活動。歷經五年,淡水社區醫學中心做出口碑。「這效應像是滾雪球,愈來愈多社區主動找我們合作。」洪大川強調,這服務沒有營利性質,感謝志工幫助馬偕把服務送進社區、回饋社區。民眾到健康服務站接受服務次數愈多,血壓自我控制愈好。這套由淡水馬偕醫院與地方志工攜手拉起的社區健康網絡,如何促進民眾健康?馬偕紀念醫院淡水社區醫學中心主任詹欣隆說,淡水社區醫學中心已在淡水、三芝、八里、蘆洲、五股五個行政區內,打造73個健康服務站,其中包含25個雲端型服務站,未來也會逐步將健康服務站全面雲端化,民眾可透過服務站提供的量測裝置或自身穿戴式裝置,以App連結手機,透過藍牙傳輸健康數據回到醫院,提供及時監測。根據社區醫學中心蒐集的資料,統計分析顯示,民眾到健康服務站接受服務次數愈多,血壓的自我控制愈好;若民眾有下載App隨時追蹤血壓值及醫護人員的衛教諮詢資料,血壓控制率也比未下載App者來得高。「可見定期量血壓能有好的血壓控制。有研究證實,血壓控制得當,中風機會也降五成。」洪大川說,假如發現民眾已達到中度高血壓以上,志工會協助轉介民眾至醫療院所治療。醫師、藥師、營養師走進社區,未來增加雲端服務。健康服務站也固定時間利用遠距心電圖偵測民眾是否有心房顫動,一旦發現,也會建議民眾掛號治療,預防栓塞性中風。此外,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師及癌症篩檢師等多職類專業人員也會走進社區,提供疾病症狀、藥物及飲食衛教。「這些都有助社區民眾降低疾病發生,延緩落入長照風險。」據統計,每年由健康服務站轉介至淡水馬偕醫院就診的病人,一年超過350名,包含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心律不整等慢性病人,院方更提供便利就醫的綠色通道;此外針對一般輕症病人,服務站也會就近轉介至基層醫療院所,方便民眾就醫。自2013年開始,社區健康服務站每年服務的人數,從五萬多人增加至2019年的十萬多人,總服務量逾79萬人次。每一位民眾每年平均的量測次數,也從一年的8.4次增加到23.8次,成長快速,讓民眾養成健康日常化的習慣,扮演著社區健康前哨站的角色。淡水社區醫學中心的執行成果豐碩,不只發表論文及演講,也吸引許多國內外機構前來觀摩分享學習。洪大川說,未來會持續增加健康服務站的心理衛生及運動復健等服務,同時讓服務雲端化,增加服務的深度、形式與範圍,精益求精,落實「預防勝於治療、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理念,串起社區民眾健康意識達到醫院、社區民眾、國家政府三贏的成果,以因應未來人口快速老化帶來的更大挑戰。
-
2021-01-17 失智.名人專家
鍾孟修/3技巧+3密碼 助長輩開心動起來
運動好處多,能幫助肌肉生長、預防癌症、減緩大腦退化,還能使心情愉悅,重點是成本很低,可說是促進身心健康的最佳良藥。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創辦人、職能治療師鍾孟修提醒,要達到好的運動效益,必須夠喘且夠痠才行。把握每周531原則鍾孟修對長輩的運動建議是「531」:一周運動5天,每一次運動30分鐘。此外,每周也要做2次肌力運動,每次執行約30分鐘。但要建立起運動習慣,很多人不是說做就能做得到,更何況是長期不習慣運動的長輩。如何讓長輩開心且自主地做運動呢?鍾孟修說,只要適當靠著三大元素——「人」、「環境」、「活動」,就有機會提升長輩投入運動的動機,愈動愈快樂。找回以前愛的運動鍾孟修解釋,「人」的元素指的是找到長輩過去喜歡從事的運動,並配合適當的稱讚或獎勵,才有較大的動機去執行。這對失智症長輩也具懷舊治療的作用。但長輩隨年齡增長,適合運動的強度也不同。鍾孟修舉例,若長輩以前愛打籃球,現在則可鼓勵學打桌球或羽球,強度較低,也可增加新鮮感。公園運動優於客廳「環境」的元素則是指適合運動的場所,例如公園優於客廳,客廳優於臥室。鍾孟修解釋,公園能曬到陽光,可以增加神經生長素分泌並改善情緒;若戶外天氣不好,比起用來休息的臥室,在客廳運動更佳。而「環境」的元素也包含家屬或照顧者的參與。鍾孟修說,有些家屬或照顧者規定長輩運動,卻只在旁邊「動嘴」沒跟著動起來,建議陪伴長輩一起運動。兼顧有氧肌力伸展至於「活動」的元素則是指有氧、肌力、平衡、伸展等運動都要做,盡可能不偏廢。鍾孟修說,許多長輩只做伸展運動,但這運動量很有限。若能加入有氧、上下肢肌力和平衡運動,並漸進性增加運動強度,不只運動選項多元,不會無聊,也較無挫折感,還有助提升長輩的生活功能,預防跌倒及肌少症,優點多多。邊唱邊動訓練大腦不少家屬煩惱,若長輩行動不便,例如因中風而身體偏癱,是否就得放棄運動?鍾孟修可不這麼認為。他建議用「邊動邊說」的技巧做大腦體操(Cognicise),例如用手指比出一連串數字,同時配合嘴巴數數,可喊一樣或不一樣的數字,帶領運動的人可靈活變化規則,不僅有趣也能刺激大腦,「長輩慢半拍沒關係,願意動就不錯。」大腦體操適合團體運動,且有很多種訓練方式,一邊運動一邊唱歌也算是一種,因為大腦必須回想歌詞。「若不善唱歌,一邊運動一邊聊天也行。」如果長輩抗拒運動怎麼辦?鍾孟修建議,技巧性地問出長輩拒絕運動的原因,有時換個環境或搭配口頭鼓勵,還是有幫助的。他提醒,運動時要適時補充水分,長輩少了口乾舌燥,運動配合度也會跟著提升。更多照護技巧請至udn x WaCare:https://bit.ly/39cC5qW
-
2020-12-29 醫聲.肝病清除
專家領袖意見/肝淨推手簡榮南 幽默衛教 圈粉病人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長年投入肝病防治,積極協助國家推動消除C肝計畫,日前獲得台灣醫療典範獎。曾經想當小鎮醫師的他表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能為社會服務,就順勢、積極、熱情地去做,「可以成就一件事最重要。」簡榮南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之後到長庚醫院實習。當兵期間曾在軍醫院當外科醫師,開了許多刀。但他想返鄉接手長輩在彰化開的醫院、當小鎮醫師,才走內科,並選胃腸肝膽科作為次專科。跟隨廖運範 鑽研B肝原以為走內科次專科後可返鄉服務,但他跟隨的老師是中研院院士廖運範,也是當時長庚醫院內科胃腸肝膽科主任。「我跟著他(廖運範)做B肝研究。」嚴師出高徒,簡榮南升主治醫師的第一篇論文就是B肝研究,後來持續埋首肝病新藥的臨床研究,每年都產出數篇論文,卻也忙到無法返鄉當小鎮醫師。調任基隆後,簡榮南在基隆長庚一待就是17年,他發現,基隆的肝病患者多,原因是漁民多、喜喝酒,生病常買止痛藥吃。但他不曾罵病人,而是以幽默的方式輕鬆衛教,許多苦著臉的病人變成他的粉絲。簡榮南比較擔憂的是,有五成C肝患者不知道自己患C肝,四成B肝患者也不知自己得B肝,患者常一發病就接近肝硬化及肝癌,非常可惜。推動社區B肝C肝篩檢2013年,他推動「社區世代醫學健康照護計畫」,帶著跨科別的醫師走出長庚醫院執行「東北角肝淨工程」,替社區民眾做B肝、C肝篩檢,並辦理多場演講提升民眾對肝病的認知。該計畫已擴大至長庚各院區。2014年,簡榮南接任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沒多久C肝新藥上市並有極高治癒率。他認為,C肝病人一定要治療,才能消除肝炎、免除肝癌威脅。於是在產、官、學協助下,衛福部、健保署、國健署都一起動起來,2016年底陸續成立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給付C肝新藥,擴大地方社區篩檢。已促成11萬人C肝治療截至2020年底,已小有成績,約11萬名病人接受C肝治療。身為C肝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簡榮南估計社區還潛藏15萬名C肝患者。「後面力道更重要,需靠普篩策略,由醫院和地方衛生局繼續深入社區和高風險區做篩檢。」一路走來,簡榮南不曾居功,把獲得台灣醫療典範獎的榮耀歸功於他的老師廖運範。他至今還跟著老師做肝病研究,師徒二人去年初發表台灣B型肝炎治療指引,對肝病防治工作一刻不曾停歇。簡榮南出生地:彰化縣年齡:62歲現職:●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系主治醫師經歷:●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專長:慢性BC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其他肝病的診斷及治療興趣:跑步、爬山
-
2020-12-17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肺癌防治論壇:經濟學人亞太報告 台灣缺肺癌國家級防治策略
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之首,每年有將近萬名國人死亡,二○一八年在亞太地區也有一百萬人死於肺癌,肺癌防治對各國都是沉重的壓力。電子煙管控 台灣表現中下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gence Unit, EIU)於十二月十一日發表亞太區肺癌政策評比報告,台灣在肺癌治療及研究發展表現良好,但欠缺國家級肺癌防治計畫,在電子煙管控、病友政策參與表現中下,心理腫瘤照護則表現不足。有鑑於此,國內肺癌專家與病友團體齊聚一堂,共同為台灣肺癌防治未來政策方向建言;國內學者認為,應設國家級肺癌防治小組,民間也應成立智庫定期進行政策倡議,雙管齊下救肺癌,讓肺癌不再是國人的頭號癌症殺手。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十一日與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舉辦「台灣肺癌智庫行動方案高峰會暨經濟學人智庫亞太區肺癌政策評比報告發表」。會中由經濟學人智庫全球衛生政策負責人David Humphreys,發表亞太區九個國家地區在肺癌政策五大面向的評比報告。David Humphreys說,台灣整體表現相當不錯,在臨床治療指引及癌症登記都拿到滿分,但欠缺肺癌國家防治計畫,在評比的九個國家地區中,只有澳洲有肺癌專屬防治計畫。防治小組 應拉高到政院級出席會議的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指出,台灣十年肺癌死亡率從每十萬人口廿五點八降至廿二點八;五年存活率從二○○八年百分之十五點三增加到二○一七年的百分之卅,在亞太區僅次於澳洲及日本,肺癌是十大癌症之首,也是國家癌症防治計畫的重點任務。中研院士楊泮池說,衛福部過去發布的政策白皮書,設定二○二○年目標要讓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下降百分之廿,二○一○年到二○一九年卻只降了百分之七點八,二○二五年要下降癌症過早死亡率百分之二十五。就必需先重視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並實行有效防治策略,包括早期診斷、預防及晚期病患的精準治療。楊泮池及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都認為,政府應將肺癌防治小組拉高到行政院層級,讓產官學及媒體共同投入,「立即行動」才有機會降低肺癌死亡率,別讓未來五年的癌症防治策略再跳票,台灣也應有國家肺癌防治的智庫和政策討論平台。肺癌死亡曲線 盼加速翻轉另外,EIU也點出台灣電子煙管理有待加強。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指出,目前正在進行《菸害防制法》修法,將禁止電子煙輸入、製造、販售及廣告,預期立法院下個會期可以通過。心理支持不足部分,國健署已在十二月將肺癌先列入臨床治療指引中。至於氡氣管理也被EIU評比沒有明確的國家政策。原能會輻射防護處副處長高熙玫指出,原能會曾進行室內氡氣的調查,台灣室內每立方米十九點三貝克,遠低於WHO需要加強通風的標準每立方米三百貝克,近年也發現室內氡氣有增加情形,會持續監控。楊泮池認為,我們不是WHO會員國,資料只能從國際期刊而來,台灣做了不少研究但都沒有發表,未來應鼓勵期刊發表,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會專家也從預防到病友參與等,討論出六大策略行動方案,希望未來能定期倡議提供建言,加速翻轉肺癌死亡曲線。
-
2020-12-17 癌症.肺癌
肺癌防治論壇/評分掛蛋 肺癌心理照護急補破網
台灣的肺癌心理腫瘤照護分數被經濟學人智庫評為零分。為補破網,衛福部國健署表示已和專家編纂肺癌照顧指引,內含病人的心理照顧。另醫護人員對於肺癌病人的心理照顧訓練,也將比過去多十小時,盼提供癌友維持更好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過去癌友的心理照顧工作多半仰賴病友團體,但是肺癌病人因治療藥物進步拉長存活期,不只要照顧心理的健康,也要支持他們出去工作、貢獻社會,今年底將編纂完成「肺癌照顧指引」,提供肺癌病人心理支持。台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賴裕和說,病人較依賴護理師,但他們接受心理照顧訓練不一定完整。建議護理端發展從門診、住院、到返家個管師的聯合照顧體制,再搭配中央及民間協作平台,才能長期提供癌友心理照護。台灣肺癌病友政策參與也被評為低分,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台灣不像澳洲和日本有獨立的肺癌病友團體,但台灣癌症基金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均提供全癌別病友服務,並代表病友參加健保署共擬會議,病友團體的席次少,加上新藥給付受限於健保財務預算,不是發聲就會被聽見,希望政府多重視病友的聲音,在政策擬定過程中,有更多參與的機會。
-
2020-12-17 癌症.肺癌
肺癌防治論壇/LDCT篩檢 首重菸槍、肺癌家族史
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當成肺癌早期篩檢的工具,各界已有共識,最快明年六月將納國家篩檢。衛福部國健署也首次宣布,將要求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向肺癌病人的家屬衛教,說明肺癌家族史者接受篩檢LDCT的重要性。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指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五成診斷為第四期,若能在早期發現,存活率逾八成,也降低後續治療花費,由於台灣的患者百分之五十三從未吸菸,特別是九成的女生患者,因此肺癌防治成了最大挑戰。在國外,LDCT篩檢是針對老菸槍,但不見得適合台灣。楊泮池在二○一五年領軍國內多個醫學會與十七家醫學中心,在國健署支持下針對不吸菸高風險族群進行LDCT一萬兩千人篩檢計畫,初步結果發現有百分之二點六肺癌患者,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六是肺癌第一期患者,這些報告遠比歐美還高,顯示我們篩檢方式更有效。國健署長王英偉宣布,LDCT最快明年六月納入國家篩檢,但經費有限,先從經濟弱勢的老菸槍及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做起。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同意,醫師應教育民眾LDCT篩檢必要性,建議有實證的危險群接受篩檢,例如有家族史者。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蔡俊明指出,自己的患者有七成病人不抽菸沒家族史,未來也不在國家篩檢計畫中,反而是要讓大家都有健康管理的概念,將自費接受LDCT篩檢當作健康管理一環。成大醫學系內科教授蘇五洲認為,一般民眾接受篩檢,結果出爐後,可能也會造成恐慌,成大之前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發現,肺腺癌患者的血液和唾液內有微量基因突變的表皮生長因子,大家利用多面向的研究,早點發現高危險群。肺癌早期預防除了篩檢外,環境控制也很重要,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熊昭指出,降低環境與空氣汙染,尤其在移動汙染源如機動車的監控部分監測是不夠的,須靠政府跨部門努力。
-
2020-12-05 新聞.科普好健康
天成導入MR混合實境 居家遠距會診不是夢
「MR混合實境」是AR(擴增實境)和VR(虛擬實境)的綜合體,可將虛擬場景與現實高度結合。天成醫療體系 首家運用HoloLens2天成醫療體系看中MR在後疫情時代的應用前景,與微軟(Microsoft)合作引進結合遠端協助軟體功能的MR眼鏡「HoloLens2」,用於居家醫療的遠距會診。醫院醫師透過居家醫師戴的HoloLens2,能在遠端掌握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會診建議。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天成醫療體系將今年訂為數位轉型年,結合資通訊、人工智慧(A:Artifical Intelligence)、區塊鏈(B:Block Chain)、雲端運算(C:Cloud Computing)及大數據(D:Big Data),朝大健康科技島邁進。微軟9月發表HoloLens2後,天成醫療體系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董事長徐向謙和天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翁國益醫師便主動向微軟洽談合作,11月啟用HoloLens2,成為全台首家運用HoloLens2的醫院。醫師戴上MR眼鏡 即時傳送檢驗報告翁國益表示,居家醫師到病人家中後,若發現有會診需求,只要戴上HoloLens2這款MR眼鏡,遠在醫院端的醫師就能看到HoloLens2傳回的影音。因HoloLens2影音性能強大,能使醫院醫師感覺親臨現場,還能把醫院端的檢驗檢查報告送到居家醫師的眼鏡視野當中,完成最即時的同步診療。倫敦用HoloLens2會診 減少新冠接觸翁國益說,由於HoloLens2可不用醫師直接接觸病人,據他了解,英國倫敦已用HoloLens2作為醫師會診住加護病房的新冠肺炎病人,降低接觸感染。可見,HoloLens2是數位防疫好工具,天晟醫院擬定未來可再用於:3D解剖構造模型影像衛教解釋功能、急診和加護病房的遠距會診功能等。打造智慧病房 比畫手勢即可操作此外,天晟醫院近期也將把VIP病房打造為智慧病房,除了設置常見的電子白板、離床偵測與防跌警報,另設有手勢操作的自動化感應功能。只要病人或護理師在偵測鏡頭前比畫手勢,就能自動開關燈、拉窗簾等,減少直接接觸。Kebbi機器人 照護長輩好幫手醫療科技展現正展出天成醫療體系的HoloLens2和智慧病房,最吸睛的還有可與長輩互動的AI機器人「Kebbi」,會跳舞、說故事、玩遊戲、拍照、人臉辨識和紅外線量體溫等,是天成3家護理之家及4家日照中心的陪伴好幫手。具醫療與長照專業的立委張育美表示,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曾記述台灣醫療品質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由台灣生策會聯合衛福部、經濟部、科技部、農委會和生技中心主辦的醫療科技展,是全亞洲最大的醫療科技盛會,值得一看。自即日起至12月6日,台灣醫療科技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
-
2020-12-03 癌症.肺癌
增肺癌存活率/最快明年6月 低劑量電腦斷層納國家篩檢
衛福部國健署和四大醫學會日前發表「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手冊與最新肺癌篩檢共識,內容說明適合做肺癌篩檢的高風險族群、最新治療指引,以及醫病共享決策的重要性,最快明年六月會將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納入國家肺癌篩檢,對象先以經濟弱勢的高危險群為主。台大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台灣肺癌存活率落後國際,發現時多已是第四期。一位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費可負擔七十人的篩檢,政府應盡早導入LDCT,邁向早期肺癌時代。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說,肺癌及肝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兩大癌症,要降低國家整體癌症死亡率就要先處理這兩部分。肝癌早已進行公費政策篩檢,肺癌若增加高危險族群的篩檢率,有助於及早治療,降低死亡率並可省後續龐大的醫藥費。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綜合各學者意見,建議國家篩檢對象應擴大至未抽菸者,並依科學數據定義高風險族群。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熊昭表示,篩檢政策由公費支持,應該更精算各程度風險族群的成本效益,目前肺癌風險族群推測模型皆已經在建置中。台大醫院心肺影像診斷科主任張允中建議,可以參照韓國政府建置AI結合電腦輔助檢測(CAD)的國家級中央雲端系統,讓各醫療院所將篩檢圖像上傳雲端,系統判讀之後再回饋給主治醫師參考,減少人力判讀差異。
-
2020-12-03 癌症.肺癌
增肺癌存活率/結合跨部會資源 空汙費、碳費、菸捐等挹注肺癌防治
提高肺癌存活率,LDCT篩檢揪出早期患者與精準治療將是關鍵。但公費篩檢經費短絀,肺癌新藥又被限縮給付。專家認為從多元管道納入空汙費、碳費、健保費、菸捐等跨部會資源,以國家高度規畫肺癌防治政策,可避免資源分散。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LDCT篩檢早期肺癌,每篩一次約花五千元,礙於經費有限,初期僅能小規模補助,其他高危險族群建議先自費篩檢。如從多元管道統籌經費下手,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健保署可考慮將篩檢視為治療末期肺癌省下的錢,有條件提供給付。此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也表示,可考慮比照菸捐模式,將空汙費挹注於推動肺癌早期篩檢與早期治療。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高尚志指出,減碳、空汙、健康的整合思考是國際趨勢,即將開徵的上百億碳費也能是經費運用的選項之一。至於治療方面,雙和醫院副院長李岡遠、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羅永鴻皆指出,和國際治療指引相比,新一代肺癌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在健保給付尚有缺口。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邱昭華皆提出癌友「共同負擔」的概念。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戴雪詠回應,依現行健保法,癌症屬重大傷病免部分負擔,涉及修法仍需廣納意見。近期會與財政部金融保險局商討,如何讓商業保險實支實付,補位健保尚未支付的領域。(專題企畫)
-
2020-12-03 醫聲.慢病防治
無菸世界/增肺癌存活率:專家疾呼,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空汙視為「新菸害」,綜觀國內肺癌資料,近年非吸菸罹患肺癌比率明顯高於吸菸者,控制空汙為首要之急。專家呼籲,儘速制定國家級肺癌防治政策,將健康指標納入空汙防制政策,並鏈結空汙費,擴大肺癌公費篩檢高風險對象,加速健保新藥給付,達成肺癌存活率倍增目標。肺癌常年居國內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成為「新國病」,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專家主辦「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專家論壇」,提倡成立國家級肺癌防治政策辦公室。衛福部長陳時中應邀出席表示,肺癌存活率倍增不是夢,但肺癌防治從預防、篩檢到治療,各項規則及政策、研究方向、藥物給付等,仍待詳細討論後逐步落實。綜觀肺癌流行病學資料,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指出,菸害防制法施行後國內男性肺癌發病率下降,但更多不抽菸的女性卻罹患肺癌,人數直線上升,空汙可能是重要危險因子。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癌居二○一九年健保醫療支出十大癌症之冠,逾一百六十四億,但五年存活率是十大癌症中最低,僅百分之二九‧七九,低於日本的百分之卅三、韓國的百分之卅。台大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解釋,是因逾半的患者確診時已第四期,揭示肺癌早期篩檢的重要性。在治療上,當前癌症新藥通過健保給付曠日耗時,從新藥拿到證照到健保給付,平均須等七百多天。專家一致認為,健保給付肺癌新藥的速度應加快,且部分僅給付「晚期、後線」治療的藥物建議往「早期、前線」調整,提高患者與藥物的可近性,降低藥費經濟負擔。肺癌公費篩檢成本高,且癌症新藥給付受全民健保總額的限制,再加上空汙問題棘手,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這事涉衛福部、環保署、交通部等部會,但跨部會溝通較困難。因此,中研院院士吳成文表示,肺癌與空汙相關,牽涉到多部會,要存活率倍增需有突破性措施及跨部會國家防治計畫。中研院院士、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說,對抗肺癌新國病必須靠預防、早期篩檢與早期治療,將肺癌存活率倍增與行動方案納入國家級政策。
-
2020-11-26 癌症.肺癌
揪早期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最有效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已被證實為最佳的肺癌篩檢工具,將納入國家篩檢。但每篩一次約花五千元,礙於經費不多,衛福部國健署預計明年六月先補助弱勢的高危險族群。專家建議,政府應多方籌款,例如空汙費、餐飲業雇主負擔等,以利擴大篩檢人數,達到早期治療肺癌目的。台灣癌症基金會今舉辦「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專家論壇」,邀集多名產官學者參與。上午第一場次以討論肺癌致病因子與建立健康生活型態為主,下午第二場次則是探討肺癌預防和建立肺癌高危險族群篩檢策略。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表示,肺癌之所以多年蟬聯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原因是早期癌症難發現。但早期診斷治療才是改善肺癌存活率的最好方法。LDCT是目前最好的篩檢工具,國健署主導的LDCT篩檢計畫即揪出94.8%的早期肺癌。只是,LDCT篩檢很可能出現偽陽性。台大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舉例,曾有一名60歲老菸槍篩出左邊肺部有0.9公分的結節,戒菸後3個月肺結節就消失,只是發炎而已,根本不必開刀。為此,國健署和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放射線醫學會和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已討論出台灣本土治療指引,0.8公分以上的肺結節最需要特別注意與追蹤,0.4至0.6公分可不必大驚小怪。為對付國病肺癌,國健署日前宣布最快明年六月把LDCT篩檢納入國家篩檢,但因經費有限,篩檢對象、補助額度還搞不定。電腦斷層這套篩檢工具的可近性也被質疑,除了醫院以外,診所和健檢中心無法做LDCT,不利偏鄉居民。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衛福部長陳時中與他討論過,研議先小規模從經濟弱勢的肺癌高危險族群開始補助,例如具有重度吸菸者或一等親肺癌家族史的中低收入戶。在籌到更多經費前,呼籲高危險族群的民眾自費篩檢也是一個方法。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說,肺癌的致病因子包含空氣汙染,目前環保署向工廠業者徵收的「空汙費」應考量挹注於肺癌篩檢。此外,特定職業例如廚師也是肺癌高危險群,政府也可考量讓餐飲業雇主負擔員工的肺癌篩檢費用。至於肺癌篩檢後,會有一定的病人進入追蹤與治療,陳建仁也建議健保署應提供相對應的給付,例如給付第二次或第三次的肺結節追蹤檢查費。「衛福部、環保署、雇主一起分工合作,會很有幫助。」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與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均認為,肺癌國篩的對象只針對重度吸菸者或一等親肺癌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並不合理,因研究證實國內有半數肺癌患者沒有抽菸,且空汙也是重要致癌因素,仍會使許多民眾潛藏肺癌不自知,建議擴大篩檢對象。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熊昭表示,精算各程度風險族群的成本效益至關重要。她以2018年韓國醫院發表的研究為例,未提供特別風險設計的LDCT篩檢,肺癌檢出率為0.85%;中研院以同樣工具替吸菸者做篩檢,檢出率為2.6%,另以家族史做篩檢,檢出率為3.2%。目前肺癌風險族群推測模型已在建置中,未來可作為公費支持篩檢政策的參考。
-
2020-11-18 癌症.肺癌
下背痛臥床不起,竟是晚期肺癌轉移!肺癌7大警訊勿輕忽
●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八成確診時已是晚期● 2+3代標靶治療接力賽,晚期肺癌存活期延長達45個月● 治療以「安全、有效」為首要考量70歲薛爺爺因下背劇痛臥床不起,送醫檢查發現,疼痛竟來自轉移至腰椎的晚期肺癌,讓他大受打擊。醫師建議先使用第二代口服標靶後,再接力以第三代口服標靶治療,兩年來,薛爺爺的腫瘤明顯萎縮,追蹤無復發。肺癌晚期錯過手術痊癒機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兼肺癌團隊負責人夏德椿表示,我國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肺癌位居第一位,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而易被忽略,約八成患者確診時與薛爺爺一樣已是晚期,錯過可手術痊癒的機會。夏德椿說,在1960年代,晚期肺癌第一線治療以化療為主,後來抗血管新生藥物問世加入輔助治療,但效果還是不佳,無惡化存活期最多6個月。標靶縮小腫瘤比化療多3成隨新藥發展,依據肺癌不同的基因突變,包括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基因等,可以標靶藥物攻擊癌細胞,使腫瘤縮小機會比化療多三、四成,延長無病存活期8到13個月。在標靶藥物陸續納入健保給付後,個人化治療時代來臨。夏德椿舉例,我國病人以非小細胞肺癌占八成五居多,且五、六成為EGFR基因突變,目前第一線治療可選針對EGFR突變的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標靶藥。夏德椿說,第三代標靶藥除了作為患者第一線治療,也可作為第一代、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後,作為且產生T790M突變後的第二線接力治療用藥。第三代標靶藥若作為第一線治療的缺點,是出現抗藥性後,除非患者的腫瘤細胞具逾五成的PD-L1高表現,才可選健保給付的免疫療法,否則只剩進入化療的選擇。口服標靶存活期長達45個月夏德椿指出,病人最關心的治療方法,以「安全、有效」為首要考量,在有健保給付的前提下,幫病人延緩進入化療階段就顯得相當重要。今年在《Future Oncology》期刊最新發表一項多國研究數據顯示,亞洲國家的患者若在第一線治療先選第二代抗腫瘤光譜最廣的標靶藥,待產生抗藥性再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當抗藥性再次發生時才進入化療,因此口服標靶使用期可長達3年,中位存活期延長達45個月。標靶治療保有一定生活品質夏德椿表示,這樣的「2+3代標靶治療接力賽」成功拉長整體存活時間,比直接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的中位存活期37.1個月來得更久,為癌友帶來新曙光。「標靶治療的反應效果好,副作用低,可幫晚期肺癌病人起死回生,治療時也可以保有一定生活品質。」夏德椿說,他收治一名病人也是第二代接力第三代標靶治療,至今存活逾10年。呼籲晚期患者別灰心,充分與醫師討論最佳治療組合,就有機會找到一線生機。
-
2020-11-01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抗癌最關鍵/變瘦、好累、沒胃口 EPA改善慢性發炎
癌症病人常會覺得疲憊、沒胃口,還有人因此消瘦,其實這都是身體因癌細胞「搶食」營養而慢性發炎的警訊,若不及早改善,恐影響原訂的治療計畫。國內外研究證實,癌症病人每日攝取2克魚油(EPA)可有效降低發炎反應,讓治療計畫更順暢,是醫師的超級好助手。癌細胞愛吃糖,會掠奪身體糖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葉名焮指出,癌細胞愛吃糖,會從人體來掠奪糖分,甚至把體內的蛋白質及脂肪溶解並轉換為糖,而「搶糖」與「換糖」過程會引起組織的免疫反應,惡性循環下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症狀就是胃口變得不好、疲憊,有的人還因此變瘦。許多民眾有一個迷思,就是以為「不吃可以餓死癌細胞」,葉名焮強調:「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癌細胞完全不必靠人所吃的食物『進食』。」然而,如果持續不理癌細胞造成的慢性發炎,很有可能因免疫力問題延遲了原訂的癌症治療計畫。魚油富含EPA,研究可阻斷細胞發炎反應。能不能降低癌症造成的發炎反應呢?答案是可以的。葉名焮說,日本人很早就推廣食用深海魚油,因為他們發現可以減少身體「這裡痛、那裡痛」的問題,而細胞學研究上證實,魚油富含的脂肪酸EPA可有效阻斷細胞的發炎反應。不只是日本,歐洲曾發表一項針對胰臟癌病人化療期間攝食魚油的臨床觀察性研究,他們發現,胰臟癌病人每天補充2克魚油之後能維持治療期間的體重,提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歐洲也曾發表另一份臨床實驗性研究,將大腸癌病人分兩組,一組人治療期間每天吃魚油,另一組不吃。實驗發現,攝食魚油的大腸癌病人,總存活率比另一組病人高。想補充魚油,光靠吃深海魚不夠。台灣也有相關的本土研究進行,不過目前尚未發表。葉名焮透露,這份研究透過癌因性疲憊量表,了解乳癌病人化前及化療後各補充1克魚油後的改變。乳癌患者經過魚油的補充後,化療後的疲憊度明顯較輕。如果癌症病人想補充魚油,靠吃深海魚就夠嗎?葉名焮認為不夠。他說,目前普遍認為癌症病人要吃到2克的魚油,才能有效緩解發炎反應,但吃1公斤的鮭魚或1.9公斤的海蝦,才可能吃到2克的魚油,「實際上很難辦到。」況且,深海魚還有重金屬問題,葉名焮說,除了吃魚,使用癌症營養補充品是他認為比較好的選擇,建議挑選大廠牌的產品較為可靠,而且市面上也方便取得。癌友每天走路運動,能維持白血球和T細胞量。除了魚油以外,葉名焮提醒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多補充高蛋白及好的脂肪,因為蛋白質和脂肪是癌症病人的能量來源,其他飲食維持均衡就好。此外,葉名焮甚至會要求自己手上治療的乳癌病人,一定要每天走路30分鐘、而且至少走2公里。原因是他曾進行小型的實驗性研究,發現每天走路運動的病人比起沒運動的病人,其白血球和T細胞量都能維持得更好。葉名焮說,病人當然可以選擇其他的運動方式,不過許多癌症病人本身運動能量較差,「行走」反而是最方便且有可能培養成習慣的運動選項。抗癌是長期抗戰,治療後不應間斷。多數癌友及家屬認為,營養補充品只需要在治療期間食用就好,但葉名焮不這麼認為,他指出,癌細胞不會只有在治療期間才從人體「搶糖」與「換糖」,加上抗癌是長期作戰,有癌細胞在治療後躲起來,藏了十幾二十年又復發。「營養補充品應成為一個預防性的手段,治療後也不應間斷,不過劑量就可不必像治療期間攝取這麼『斤斤計較』。」葉名焮說,抗癌的新觀念就是維持營養、睡眠及運動,提升生活品質之餘也有助治療計畫順利完成,達成雙贏。
-
2020-10-29 科別.消化系統
降癌化風險 肝策會籲鬆綁B肝藥給付
相較於C肝,B肝人口更多且健保治療條件更嚴苛,不少患者停藥後會再復發。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為B肝患者請命,他依據最新東亞B肝治療指引建議,B肝應提早在肝中度纖維化(F2)及肝指數輕微上升就用藥治療,才能降低癌化風險。因應中央2025年消除慢性肝炎願景,中央地方加強C肝篩檢與治療力道。高嘉宏指出,B肝和C肝均是我國引發肝癌的主要因素,但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C肝引起的肝癌逐年下降,反觀B肝引發的肝癌發生案例卻沒明顯下降。高嘉宏解釋,過去考量B肝藥物的安全性,健保給付條件嚴苛,會考量肝指數於半年內兩次以上超過正常值兩倍,非肝硬化e抗原陰性患者才能達到給付三年的標準。但是目前藥物安全性高,給付條件卻沒變,不少人因此停藥,然而肝指數看似正常,但一到兩個月後就可能變動,導致六到七成的人會復發,可能增加肝癌風險。高嘉宏說,B肝尚未纖維化之前壓制病毒,能阻絕肝癌;若轉為肝硬化,長期用藥抑制病毒,也能減少六成的肝癌發生。高嘉宏今年四月與東亞地區B肝治療專家舉行線上會議,匯總美國、歐洲與亞太地區的治療指引討論結果,修訂出最適合國人的東亞第一部B肝治療指引,並於「台灣肝淨未來論壇」首度對外發表。據最新治療準則,B肝不只應於輕微肝指數上升時就用藥治療,肝中度纖維化(F2)也應考量用藥。高嘉宏盼最新的治療指引有機會讓B肝藥物延長給付,讓B肝防治的好成績除了新生兒疫苗接種之外,於治療上能再獲佳績。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與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皆認為,B肝治療問題含許多歷史因素,雖然複雜,但只要病毒還在體內,就應該繼續治療、努力清除病毒。陳建仁建議,健保署可再考量一下成本效益,起碼讓治療條件往前調整。
-
2020-10-29 科別.消化系統
圖解B、C肝炎比較表
國內B、C肝炎患者近300萬人,如何做好肝炎防治,減少肝臟纖維化、硬化及肝癌,已成重大議題。B、C肝炎的比較整理如圖表。
-
2020-10-29 醫聲.肝病清除
預期效益/加強篩檢意願 衛教圖像化、篩檢放寬至79歲
國健署統計,國人B、C肝篩檢涵蓋率分別為五成三、三成四。為期待篩檢率提升至八成,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9月底該署放寬B、C肝篩檢年齡天花板至79歲,另也將重新設計易讀易懂的圖像化衛教單,讓篩檢資訊傳遞更清楚,提升民眾篩檢意願。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莊萬龍說,健保自2017年給付C肝口服藥物迄今共治療10萬多名病人,加上過去的長效干擾素治療,總計治療20萬人。估計未來5年需再治療13萬人,才能達到2025年台灣消除C肝的目標。但至108年3月前,B、C肝篩檢率分別為五成三、三成四。為了擴大篩檢規模,中央與地方政府結合民間團體朝高風險地區和族群進行篩檢。「但若繼續依該模式執行,恐無法於2025年前達標。」王英偉說,國健署9月宣布放寬篩檢年齡天花板,從45歲到79歲終身可接受一次B、C肝篩檢,期待擴大篩檢範圍,另也注意到「篩檢衛教單」扮演的重要角色。王英偉解釋,民眾不接受篩檢的因素,包括:自覺身體健康、不須檢查、害怕檢查、沒時間、擔心檢查結果影響工作等,「這些都跟篩檢資訊不明確有關。」國健署曾委託兩家醫院進行大腸癌篩檢衛教單的改善研究,發現民眾取得衛教單後僅三成願篩檢,分析發現是單張字多且訊息複雜,難吸引民眾主動篩檢。但衛教單整合資訊後改彩色圖像並強調「免費」,可清楚呈現訊息重點,一年後提升民眾最高3%的篩檢意願。王英偉認為,同樣手法適合導入B、C肝篩檢衛教單,例如強調「C肝有藥醫、健保幫你出20萬」等,能有好的幫助。對於現行篩檢措施,衛福部長陳時中於會後發現中央與地方在許多地方不同調,例如篩檢年齡不一,有些地方規定40歲以上,有些則是30歲以上,建議地方多反應當地民情,中央則應提供專家意見,齊心協力,做好肝炎防治。
-
2020-10-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避免發炎轉癌 專家提供抗癌餐盤
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一位,為陪伴民眾防癌抗癌,滄洲教育基金會今年再度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首次移師台中舉辦,吸引逾200名中部民眾報名參與。長期忽視身體的發炎警訊,小心癌症來敲門。醫師指出,發炎與癌化的機轉路徑相通,以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為例,有研究證實腸道黏膜終年處於「爛爛的」狀態,轉為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逾六成。想降低發炎機會,專家認為從飲食改變著手相對容易,找回均衡營養,就有機會遠離癌症。腸道長期發炎 恐刺激細胞癌化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說,發炎與癌化的機轉具共通路徑,所以長期發炎很可能刺激細胞癌化。以大腸直腸癌為例,致癌主要風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及不良生活型態以外,另有一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若發病8到10年都沒好的治療,也可能癌變。發炎性腸道疾病包含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蔣鋒帆說,前者為大腸與直腸紅腫發炎,後者則是從口腔開始,整個腸胃道至肛門口都潰瀾,均可能躲藏癌症。丹麥研究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轉化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多66%。「發炎性腸道疾病最知名的病人,就是最近剛因病辭職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蔣鋒帆說,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有不錯的藥物可好好控制、降低發炎,只要好好治療,有助提升生活品質並且免於癌化的威脅。糞便潛血+大腸鏡 定期檢查不可少想要免於大腸癌的威脅,蔣鋒帆強調要定期檢查,50歲至70歲者應每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有家族史則提前至40歲。大腸鏡檢查可每三到五年做一次,雖然大腸鏡做起來不舒服,「但可提供完美診斷,是值得做的檢查。」該如何降低身體發炎的機會,以防癌抗癌呢?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以自身的抗癌經驗,分享他專屬的健康五字訣「心、動、吃、睡、靈」,也就是保持愉悅心、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優質睡眠、和安頓靈魂。「堅守五字訣不只是要做,還要做得久。」韓柏檉舉例,對現代人而言,每天均衡補充人體五大營養素並不容易,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所以他建議「加減吃」,也就是精緻食物吃少一點,原形食物吃多一點。謹守健康五字訣 多吃原形食物攝取原形食物的方式,韓柏檉建議可以打「蔬果汁」,把蔬菜、水果、穀類、堅果類統統丟進果汁機攪打。他認為,一杯飲品就能把好東西都吃進肚,所以他每天早餐必喝一杯蔬果汁。「吃好東西,舌頭味覺就會改變,接著就會愈吃愈健康。」若是正在抗癌的民眾,也千萬別輕忽營養補充的重要性。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副理林楷雄說,癌症病人有「早飽」現象,不太想吃東西,但營養素不足除了免疫力降低,也會出現癌因性疲憊。因此,應比平時多20%的熱量攝取。補充關鍵營養素 增強免疫力林楷雄表示,臨床證實維生素B12和葉酸能促進紅血球合成,維生素D則能維持免疫系統的均衡並促進癌細胞死亡,高蛋白則能增強免疫力,輔助癌症化放療更順利。如何補充上述營養素?林楷雄說,最好的方式是吃原形食物,萬不得已要使用營養補充品,建議選擇使用天然型態營養素的補充品較佳,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但他提醒,使用前都應與醫師討論,避免與化療藥物衝突。滄洲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琳說,該會去年成立「癌知識」網站,從預防照顧到治療調養,全方位提供「引經據典」的正確癌知識。今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願意關注健康,歡迎上癌知識網站學習如何活得更快樂健康。
-
2020-10-22 養生.聰明飲食
吃益生菌有「眉角」 醫:避免同時吃胃藥
想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但你有吃對嗎?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指出,如果平常有吃胃藥,那益生菌對腸胃健康的效果就不會明顯。想藉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除了不可和胃藥並食,也建議民眾可考慮先吃一天瀉藥,把腸道原有的壞菌殺光光再補充好菌,效果更佳。滄洲教育基金會17日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副理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吸引逾150名中部民眾報名參與。在講座最後的提問時間,有聽眾詢問醫師蔣鋒帆,吃益生菌對腸道健康到底有沒有好處?蔣鋒帆回答:「有,是正向的。」不過益生菌的食用效果好不好,與「怎麼吃」具關連性。蔣鋒帆解釋,如果習慣服用胃藥,也就是制酸劑,那麼吃進肚的食物就不會被完全殺菌,想再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效果可能不是你想像中這麼好。」加上不良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也都有可能影響益生菌的效果。蔣鋒帆說,部分研究證實,吃益生菌具群體免疫效果。換句話說,想要讓益生菌對健康有好一點的效果,除了要持續吃之外,也要鼓勵身邊親友一起吃。蔣鋒帆建議,民眾可與醫師討論看看,考慮是否要吃一天的瀉藥,把腸道原有的壞菌殺光,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
2020-10-14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據點/讓失智者得照顧、照顧者得喘息 竹市打造失智照顧圈
● 失智症患者易情緒緊張,家人可學習照護技巧● 新竹有3家失智共照中心、10處失智服務據點,讓失智者有最好的照顧● 失智者的家屬應及時向外求援,別把照顧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李爺爺罹患失智症後變得容易緊張,例如傍晚要倒垃圾,他從中午就很著急,把全家搞得緊張兮兮。經新竹市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安排,李爺爺每周五天到失智社區據點上課,不僅與同學相處愉快,緊張情緒也緩和許多,家人照顧更輕鬆。到服務據點上課 情緒變緩和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表示,高齡社會來臨,市府十分重視失智症的預防及延緩工作,因此失智服務資源的布建已愈趨完整。包括成立新竹台大、新竹馬偕、新竹國泰等3家失智共照中心,並設立三區共10處失智服務據點。透過個案管理的失智照顧圈讓失智者受到最好照顧,李爺爺情緒緩和即是最佳範例。失智友善座談 專家分享經驗此外,新竹市於三區也成立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中心,提供失智症家屬的個案管理、心理支持、喘息服務、照護技巧訓練課程。109年也在三區衛生所設置失智友善推廣中心,不定期在社區辦理失智預防及失智友善宣導工作。因應每年九月的國際失智症月,新竹市政府於上個月舉辦「失智友善進行式─營造失智友善城市」座談會,邀請三位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藉由案例讓民眾了解如何尋求失智症門診的幫助,同時介紹在地服務資源與支持系統。沈慧虹說,舉辦座談會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失智友善社區營造及資源共享等議題,喚起民眾對於失智議題的關注,不只是認識失智症,也能認同失智友善理念,願意一起加入失智友善天使及失智組織的行列。尋求長照支援 偶爾喘息一下出席座談會專家分別為台大新竹分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賴秀昀、高雄長庚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陳乃菁及仁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佩霖。參與座談的蔡小姐說,座談會讓自己對失智症有更多的了解,也更清楚失智症服務與長照資源哪裡找。新竹市衛生局代理局長楊清媚呼籲,家有失智者的家屬,可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及時向外求援,別把照顧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偶爾喘息一下,才能為了所愛的人,繼續把生活過好。」
-
2020-10-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全球吹起的AI旋風曾銷聲匿跡?專家透露原因
人工智慧(AI)因有運算力及深度學習能力,產業與生活應用愈來愈夯。但你知道嗎?AI曾在1993年至2011年幾乎銷聲匿跡。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建明於「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上解釋,原因是當時的電腦速度太慢,無法負荷巨量資料,導致AI進入寒冬。不過隨電腦科技進步,2012年AI再度被人類重視,還席捲全球成為風潮。何建明表示,AI風潮讓台灣政府於2016年起開始強力推廣AI行動計畫,學界與產業界也陸續成立研究中心或架立研究平台,期待快速培養出更多的AI人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AI很早就出現了,只是曾經遇到一段寒冬期。何建明說,電腦於1940年代出現,基本原理就是透過基本功能讓電腦能會讀、會動、會寫,但是這樣子的電腦體積非常龐大。但隨著電腦科技的進度,體積變小了,能仿照人類神經細胞進行深度學習的AI也出現了。此時為1956年。於是,AI研究開始經歷三大階段,1956年至1974年的自由行AI研究,1975年至1992年的AI專家系統與商業浪潮,以及1993年後的AI產業泡沫化。何建明說,當大家開始投入AI工程研發之時,總發現一個結果:就是電腦動作太慢了,無法負荷巨量資料。這也是導致1993年AI產業泡沫化的原因,因為這條路走得不順利,投資的錢都沒了。「1993年到2011年是AI的寒冬時期,任何公司只要一提AI,就可能賺不到錢。」何建明說,儘管如此還是有一小群專家沒有放棄研究,探討如何修改網路的權重、函數、或參數,讓AI從錯誤中學習與記憶,讓結果愈修愈準確。於是,當電腦的運算速度增加之後,AI很快地再一次出現在人類面前。AI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深度之強,可以從巨量資料內快速地預測未來結果,把大家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扭轉過來,驚豔世人。「可見,AI需具備的除了是巨量資料,還有電腦速度要夠快,兩者缺一不可。」何建明說,未來如何運用AI的特點與架構,在健康照護研究上解決目前懸而未決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夢想,大家都很期待趕快找到這個「真相」。
-
2020-10-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糖尿病不是糖尿病?陳亮恭從科學角度講故事給你聽
糖尿病,可能不是你想的糖尿病?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在「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上,從3500年前的歷史故事談人類花了好幾千年才透過生物指標定義與分類糖尿病,成為醫師能懂的「語言」,但科學時代來臨,穿戴裝置可透過光學或汗水分泌做無創的血糖偵測,準確率雖不夠好,但未來糖尿病的定義與分類可能因科學被翻轉,讓你所知的糖尿病,不是你想的糖尿病。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協辦的「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邀請11名專家扮演科學「柯南」,為民眾尋找新可能的真相。主講者之一的陳亮恭以「尋求真相的科學研究道路」為題,先為民眾講故事。他說,中國隋煬帝罹患「消渴症」,尿多、喝多、吃多、但變消瘦,也就是現代人最熟知的糖尿病。除了隋煬帝,3500年前的埃及法老王也受糖尿病困擾。雖然人類很早就發現了糖尿病症狀,但對疾病完全不認識。直到有人發覺患者的尿液顏色不一樣、味道甜甜的,才逐漸從「嚐尿(water taste)」工作中找到生物指標,讓19世紀之後出現尿液篩檢和血糖檢測,定義出何謂「糖尿病」。陳亮恭說,醫師想要治療糖尿病,就是依著過去生醫研究發現逼近結果的平均值數字來進行診斷和治療,「但假如糖尿病的定義或分類都沒有被標準化,醫師是很難診治的。」陳亮恭強調,單一生物指標都已經這麼複雜了,當人工智慧(AI)出現後,運用大量資料進行糖尿病預測,從患者的血糖值發現變異度高、併發症也會高。但過去醫師所學的多是平均值的結果,而非變異度。另,穿戴裝置也開始提供無創的血糖偵測,其利用光學和汗水分泌進行偵測,所以呈現出來的資料也和醫師過去所學的不同。陳亮恭說,雖然這方式的準確率不夠,但當有一天變得很準確,這可能代替生醫研究結果,成為糖尿病的新指標。「可見,未來醫師看病,可能愈來愈不知道糖尿病的真實樣子。因為醫師懂的語言,在科學上的分類不一定是對的。」陳亮恭說,探究一個題目是很挑戰的,很可能不會只有一個答案。期待本研討會的專家們扮演科學柯南,於探討AI和失智照護的新觀點之中,能找出革新人類醫療的新軌跡。
-
2020-10-04 失智.新手照顧
延緩退化/認知刺激延緩病情 79歲美枝阿姨 「沒時間」失智
台北市政府今年邀請YouTuber又仁拍攝宣導短片《失智者正面形象影片》,說明失智者能展現自身價值,扭轉社會的刻板印象。79歲的美枝阿姨即是正面形象的最佳範例,她雖然失智,但每天行程滿檔,上課、唱歌、運動、當志工、和家人去旅行,充實的生活延緩了她的失智病程,連醫師也對她豎起拇指說:「讚!」旅遊途中突然發病、打開瓦斯爐忘了關……媳婦驚覺不對勁。美枝阿姨年輕時是一名裁縫師,修改衣服相當拿手,打理家庭更是一把罩。大兒子形容:「包括我爸,我們每天都接受媽媽的指導在過日子。」但2015年起,精明能幹的母親卻慢慢變得不正常。何以見得?大兒子說,他帶父母到大陸湖南的張家界旅遊,因為擔心路滑,他交代母親務必牽好父親的手,「但轉眼之間,我媽媽就忘了這回事,自顧自地走,還會忘了要往哪裡走,一臉茫然。」那趟旅行下來,美枝阿姨的行李也無法自己整理了,改由先生接手。她回到家後,煮飯開始會燒焦,打開瓦斯爐會忘了關火,忘了如何修改衣服。大兒子說:「雖然交代她的事情會忘得一乾二淨,但以前發生的事情記得一清二楚。」美枝阿姨的大媳婦是護理師,驚覺不對勁,很快地就帶婆婆到台大醫院就醫檢查,確診為早期失智症合併些許的巴金森氏症。於是,美枝阿姨在醫師的協助下,開始積極接受藥物與行為治療;四名兒女也動起來,讓母親「不得閒」。散步完看戲、唱歌寫字、做運動,丈夫兒女輪流陪伴。美枝阿姨有多忙?大兒子說,當時母親還和父親一起住在內湖,他們請父親每天帶母親繞著碧湖走兩圈、共六公里,結束就到台灣戲曲學院看戲,有機會就和附近鄰居互動聊天。如果內湖的教會或里民中心有開課程,就去報名上課。大兒子則是每年都帶父母到大陸旅遊,一年安排兩到三趟。另外,他每天也撥空去內湖,陪父母唱歌和寫字,也帶著兩老做「墊腳尖」運動。美枝阿姨從只能墊十下,慢慢訓練到可以墊100多下,後來還學會深蹲,最多能蹲20下。未料,父親去年七月逝世,四名兒女少了父親這名「神隊友」,又不放心母親只和移工看護兩人共居。最後決定,由大兒子把母親接到南港,與看護共同照料。但母親因父親過世,每天過得孤單消沉,總是抱怨人生沒意思。每周五天課程滿滿,食物銀行當志工,媽媽能做就讓她做。「我覺得這樣不行,必須再安排媽媽去上課。」大兒子說,他在鄰居介紹下,帶著媽媽到南港的久如社區發展協會參加每周兩天的銀髮族活動,中午還能和鄰居共餐,「社區辦理的活動真的很棒!我很滿意。」過沒多久,有專業人士建議他,可以再帶著母親去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的南港復生教會辦理的失智據點看看,有更專業的課程能夠選擇,包括畫畫、運動及相關互動課程。於是,美枝阿姨就被大兒子安排:每周一、四到復生教會上課,每周二、三、五去久如社區發展協會參加活動。「教會牧師看我媽媽狀況還不錯,問要不要到1919食物銀行當志工?我回說當然可以,只要媽媽能做,就盡量讓她做吧!」每到周末,大兒子還會訂好不同飯店,請有空的弟弟妹妹輪流陪母親住飯店。偶爾也帶母親回九份老家找親戚打牌,小賭一番,增加趣味。大兒子忍不住笑說:「行程滿檔讓媽媽每天回家就累倒,晚上不到九點就熄燈睡覺。」穿衣洗澡都能自己來,醫師評語:真不容易!因為「認知刺激」幾乎沒間斷,醫師對美枝阿姨的評語是:「真不容易!」病程往下掉但是惡化很慢,還認得出家人,穿衣、洗澡自己來也沒問題。大兒子說,照顧失智症患者需要無比耐心,但全天候照顧有無形壓力,讓照顧者精神緊繃,「連我也會受不了。」感謝這些課程與活動,讓母親每天上課開心,他也有空做自己想做的事,期盼未來政府能投入更多的失智症支持資源。大兒子也以失智症家屬身分,鼓勵有失智者的家庭積極找外部資源,多給失智症患者生活刺激,對疾病延緩有正面的效果,照顧者也有機會喘息,不被照顧工作綁架。
-
2020-09-23 科別.消化系統
長年腹瀉、腹痛、體虛…發炎性腸道疾病 小心癌變
●常見症狀:腹痛、腹瀉、血便●分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前者侵犯大腸和直腸表面黏膜,後者侵犯範圍廣,可能從口腔到肛門,腸道內部黏膜到外部漿膜層都會影響●若癌變,早期治療是切除癌化腸道,晚期輔以化放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28歲王姓男子因長年腹瀉和腹痛,身高170公分、體重不到50公斤,體虛模樣被老婆嫌棄,最終離婚收場。就醫檢查,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之一的克隆氏症。持續治療後,症狀改善,也養出好體魄,已與新女友閃電結婚,找回幸福第二春。分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前者侵犯大腸和直腸表面黏膜,後者侵犯範圍更廣,可能從口腔一路到肛門,腸道內部黏膜到外部漿膜層都會影響,發炎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腸道阻塞、瘻管、腹內膿瘍和腸穿孔等問題。潰爛逾10年 罹癌機率高發炎性腸道疾病已被證實,因腸道黏膜終年處於「爛爛的」狀態,潰爛逾10至15年以上,比一般人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更高。但腸道疾病的症狀都很相似,例如時好時壞的腹痛、腹瀉或血便等,容易跟腸躁症搞混,必須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才能鑑別診斷。但也因為民眾很難自我察覺,臨床常有延誤就醫的案例。蔣鋒帆強調,發炎性腸道疾病只要及早確診,通常透過藥物治療就能達到控制目的。但若等到發炎狀況較為嚴重時,則必須手術截掉嚴重發炎的腸子,避免腸穿孔致腹膜炎或膿瘍等併發症。無法根治 但服藥可改善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根治,但藥物醫療進步下,可以改善疾病的本質,患者能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蔣鋒帆強調,有疾病不可怕,沒治療才讓人遺憾與後悔,建議患者應和醫師討論最好的治療決策。若不幸癌變,早期的治療是切除癌化腸道為主,晚期則依轉移情形需輔以化放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方法。癌症治療期間,蔣鋒帆提醒,患者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能讓預後更佳;也可適度補充營養保健食品,抑制發炎、提升免疫力,讓體力恢復更快。長期飲食上,「盡量吃原形食物,遠離科技製造的加工食品!」大腸直腸癌 可以預防「大腸直腸癌是可以預防的。」蔣鋒帆說,預防方法除了老生常談的均衡飲食、戒菸、多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減少生活與精神壓力,「不好的生活型態,才是健康的最大殺手。」50歲後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具家族史、抽菸史和糖尿病等高風險患者,更應於40歲就提早接受檢查,才能保障腸道健康。蔣鋒帆將於癌知識講座,分享防癌抗炎新知,歡迎報名。癌知識講座資訊主題:癌知識360度–治療、營養、照護,營養學問大時間:10月17日(六)14:00-16:40地點:台中市政都心廣場國際會議廳(台中市市政路386號3樓)線上報名:https://crm.udn.com/members/register/activity.do?id=233電話專線:02-86925588轉2698或2636
-
2020-09-20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遠距照護更上一層 看認證、查評價 找到糖尿病好診所
尋找餐廳,很多人習慣搜尋Google地圖,看一下網友的推薦與評論。想找好口碑的糖尿病診所,能不能也先參考評價呢?答案是可以的。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今年推出「糖尿病好診所」企劃,糖友能從智抗糖App及官網中,輕鬆找到離家最近、口碑推薦、並提供數位照護的好診所,讓看病控糖更安心。隨著防疫時間拉長,各國政府對遠距醫療的關注度上升。台灣於今年二月針對居家隔離的糖尿病患者,放寬遠距醫療法;英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於六月推出糖尿病遠距看診指引,並將數位照護作為重點。對於日常照護需要更仔細的糖友,不論疫情前後,能夠透過數位工具讓醫護人員即時掌握數值,更是對自我健康的保障。智抗糖也致力於推動數位照護環境。糖友透過「智抗糖App」,即可自動記錄血糖,另也能上傳飲食和藥物等資料;若前往與智抗糖合作的診所看診,也能從App上與醫護互動,獲得更多的衛教建議。台灣至今累積超過30萬的App用戶。與智抗糖合作的糖尿病診所院長周劍文說,智抗糖提供的數位照護模式,能讓糖友透過App在看診時、離開診間後都能感受被照護的溫暖,提高糖友量測血糖意願,也進一步讓醫護人員完整掌握健康狀況,再搭配App提供線上衛教。這樣的正向循環下,診所收治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有愈來愈好的趨勢。因應糖尿病的遠距數位照護需求增加,智抗糖今年推出「糖尿病好診所」功能,精選特別積極為糖友提供數位服務和線上衛教的機構,給予「糖尿病好診所」認證標章,讓糖友能輕鬆找到提供數位照護和線上衛教的診所,截至9月初全台灣已有61間診所獲獎。糖友只要透過智抗糖App及官網搜尋,就能輕鬆找到離家最近的「糖尿病好診所」,更可以進一步瀏覽該診所的詳細介紹與看診時間,還可以參考其他糖友的推薦文。在糖尿病好診所之一就診的郭姓糖友說,感謝醫護人員平常仔細查看他的血糖和飲食狀況,也耐心提供線上個人化的衛教建議,讓他的血糖能愈來愈穩定。對糖尿病好診所的推薦名單有興趣者,可在智抗糖App及官網(https://www.health2sync.com/links/dc6t87)搜尋相關資訊。
-
2020-08-29 新聞.科普好健康
洗腎患者的福音!「門診植管」僅需半小時且不必住院,腹膜透析更方便
苗栗70歲吳奶奶因末期腎臟病必須洗腎,卻因同時併有低血壓和心臟衰竭,台糖診所院長莊世雅建議她使用腹膜透析,簡稱「腹透」,血液透析恐使血壓起伏過大,身體不堪負擔。但腹透導管必須到醫院手術植入,需全身麻醉且通常須住院一周,吳奶奶行走不便,子女也無法放下工作陪同,全家為此苦惱許久。幸好,亞大醫院近年發展「門診植管」,利用特殊器械搭配超音波影像,讓選擇腹透的腎友在門診就能完成植管。於是,台糖診所與亞大醫院攜手合作,共同替吳奶奶完成門診植管,治療兩年來管路暢通、病況穩定,子女也相當放心。傳統植管 須住院一周 一般來說,正式啟動腹透治療前,必須植入引流用的軟式導管,讓透析液經導管灌入腹腔一段時間後,再把於體內透析後的廢液經導管排出體外。而這根導管,台灣過去習慣由外科醫師動手術放置。亞大醫院內科部部長周哲毅說,傳統開刀植管必需一層層從腹部下切,需要全身麻醉,全程耗一小時。但腹腔灌液後的水壓很大,傷口縫合得再好,肚皮仍會滲水,至少要住院一周並等腹部修復好,才能灌入足量的透析液。儘管腎友也可以選用腹腔鏡植管,速度快、傷口小,但周哲毅說,腹腔鏡手術仍屬於「鑿洞」,除了需要全身麻醉,也是要住院三天等腹部修復。門診植管 疼痛感較小 門診植管像在腹部「鑽孔」,用器械於腹部撐開如導管大小的孔徑後,再快速植管,腹部肌肉自動縮回、包好導管。因疼痛感較小,可局部麻醉,最快半小時完成,也不必等傷口癒合,當天即可透析。雖然門診植管技術早在1980年代的美國即有發展,但直到2017年,才在周哲毅帶頭下正式引進台灣。周哲毅說,該院有30名腎友在門診植管結束後,當天即可返家自我照護,有助降低群聚感染風險和醫療健保負擔。但腎友仍需每天回醫院做自我居家照護訓練,持續一周;不適應者仍可選擇住院兩到三天,慢慢接受訓練與適應。周哲毅致力推廣門診植管,截至今年七月底,亞大醫院已累積261例門診植管。其中有二成案例為跨院合作,苗栗台糖診所即為亞大醫院技術扶植重點診所,至今完成七例。高雄長庚醫院、新竹國泰醫院與署立基隆醫院也曾赴亞大醫院取經,目前均有提供門診植管服務。適用低血壓、血管不通「以前植管要轉診到大醫院開刀住院,路程遠,對病人是折磨。」莊世雅認為,診所引進門診植管技術,即時又不必等,可快速改善腎友病情,特別適合血管通路不佳、低血壓或麻醉高風險等族群。過去,雖然選居家腹透以年輕人居多,但莊世雅認為,腎友多為高齡共病者、行動不便、且抵抗力差,腹透不必像血透一樣頻繁地往醫療院所跑,在新冠疫情期間能降低到院及交通往返的感染風險,更能提供「居家治療」優勢。周哲毅補充,目前新型腹膜透析還能透過雲端醫療管理,讓照護團隊遠距了解腎友狀況,醫療專業人員更能依據腎友狀況,安排優先次序進行家訪,提升治療品質。【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20-07-3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友善天使」守望社區 助失智家庭一臂之力
「失智友善天使」是什麼?他們是一群守望社區內失智者的志工,能協助失智者家庭找到在地的醫療及長照資源,也能在失智者走失時,隨時提供家屬一臂之力。8月26日起,新竹市衛生局將辦理8場次的失智友善主題活動,歡迎民眾共襄盛舉,用愛守望失智症長輩。新竹市衛生局長王宗曦表示,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我國失智人口於去年底超過29萬人,其中約74%是輕度患者,他們不一定都有就醫治療,但一定會在社區內活動,卻常發生走丟的狀況,嚴重恐再也回不了家,讓家屬心痛。然而,多數人不了解失智症,不懂如何尋求醫療診斷,甚至不願面對疾病。但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正强強調,失智者若能及早接受診斷與用藥,並持續參加社交活動,研究證實是可以有效延緩病程的。台灣將於2026年進到超高齡社會,失智者走失事件恐更常發生。王宗曦認為,家屬、醫療或社福人員的照護有限,如果有更多民眾能一起成為「失智友善天使」,協助留意社區內的失智者,能幫助更多家庭圓滿不破碎。「失智友善天使是訊息傳遞者,也是社區守望者。」陳正强說,民眾可能會擔心自己沒有醫療專業,對失智者幫不上忙,但其實只要建立失智友善概念,協助失智家庭找到在地服務資源,或給他們一句溫暖的加油打氣,就能達到「天使」的任務了。 新竹市光華里民彭鳳梅因緣際會加入了失智友善天使行列。她受訪也說,陪伴失智者其實不難,多一點愛心與耐心就好。8月26日起,新竹市衛生局推出8場次失智友善主題活動,包含「動物園大探索」及「尋找記憶美學」,活動全程免費,歡迎對「失智友善」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詳情可上衛生局官網或臉書「新竹市衛生局 健康好讚」查詢。報名電話:02-8692-5588轉6060,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btsBYTdAraczw6S6。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7-24 科別.新陳代謝
早期使用胰島素 保持器官功能
50多歲男子因頻尿到醫院檢查,才知是糖尿病,飯前血糖值高達250mg/dl。他因早期就接受胰島素治療,維持胰臟功能,半年後改用口服藥,高血糖的不適症狀消失,至今控制良好。醫師表示,糖尿病早期介入注射胰島素,能讓器官功能維持更好,是治療好時機。不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存在迷思,誤認會上癮、引發洗腎或要打一輩子等,聯合報健康版本月徵文,邀請糖友分享使用胰島素的經驗,並請醫師破解迷思。大鈞診所院長陳琨砇表示,糖尿病治療藥物,常見口服降血糖藥和胰島素注射劑,無論使用哪種藥物,目標都是穩定血糖值,不讓個案器官受到損害,延緩併發症發生。雖然目前胰島素注射劑成分多為接近人體生成的胰島素類似物,相對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更少,但多數人還是怕「打針」。不免很多人問:「一定要打胰島素嗎?」陳琨砇指出,第一型糖尿病因胰臟功能受損、胰島素不再製造,有必要在確診之初就注射胰島素治療,讓血糖狀況受到控制,否則容易出現酮酸中毒。雖然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人可以靠口服藥,讓糖化血色素達到國際或台灣醫學會標準6.5%或7%,但是仍有一些人口服藥治療後糖化血色素在8%以上,此時可以選擇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避免高血糖持續太久,而造成急性或慢性併發症。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在初期診斷時,空腹血糖高於300mg/dl,且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等高血糖症狀,或體重下降,或急性血糖值升高,可以選擇使用胰島素治療,讓血糖快速平穩,減少高血糖毒性,讓胰島細胞凋亡速度下降,這是胰島素治療的重要好處之一,有些人甚至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可以經由調整飲食生活型態就能讓血糖達標。但很多人擔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陳琨砇說,這和能否穩定控糖有關,不只是用藥,還要改變生活型態。當胰臟在「保養」後能讓整體控糖穩定,胰島素有機會改口服藥,甚至可以不必再用藥。陳琨砇強調,過去一些研究顯示,糖尿病越早控制好,重大疾病的發生率,像中風,洗腎都會減少,未來生活品質比未早期良好控制血糖的人好。他指出,這種早期穩定血糖,使未來合併症減少的好處,稱為遺贈效應(legacy effect)。
-
2020-07-16 科別.新陳代謝
及早打胰島素 糖友可防器官病變
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會造成失明、洗腎或截肢?這誤會大了。專家表示,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良就應從體外補充,適時注射胰島素,搭配飲食控制、運動及戒菸,才可降低糖毒性所致的器官病變傷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表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為降低併發症發生,隨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的建立與照護團隊的多年努力,台灣整體糖友的平均餘命與一般人的差距漸漸縮小,女性從4.7年降至2.6年,男性從6.2年降至3.2年。要減少併發症,不只是要控制糖化血色素(A1c),也要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及膽固醇(Cholesterol)。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一次發布的「糖尿病ABC護心運動」調查結果,我國患者三項指標總達標率僅12.9%,顯見糖尿病整體照護仍有進步空間。黃建寧認為,糖尿病的照護,醫師、政府、患者都有責任。基層醫療應加強「共照」量能,也就是診所應配置衛教師和營養師,加強糖友的自我照護識能。但考量經濟成本,政府應擬定計畫,在基層給付端進行調整,才能幫助診所擴充照護能量。然而,相較美國胰島素的施打率33%、英國施打率23%,台灣的施打率僅約12%,其原因多是糖友圈傳言打胰島素會造成失明、洗腎或截肢,而且誤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黃建寧闢謠,這是部分糖友因迷思延宕治療,出現併發症後才打胰島素,倒果為因,卻也讓謠言甚囂塵上。「適時注射胰島素,有助提升照護品質。」黃建寧指出,新診斷患者施打胰島素可降低高血糖引起的糖毒性,持續約3個月至半年時間,慢慢將糖化血色素降到7%以下,就能逐漸降低胰島素使用次數,並過度至口服藥治療,能讓病況控制得更佳。研究顯示,糖化血色素每降1%,可減少患者37%大血管病變風險,24%腎衰竭風險及19%視網膜病變風險。為打破迷思,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衛教學會近年著重胰島素的衛教,強調及早治療的重要性。黃建寧認為,使用基礎胰島素與可增加腸泌素的受體促效劑所組成的複方針劑,將會是未來糖尿病治療的主流,有臨床試驗證明,這對需打胰島素的高血糖患者是很好的治療選擇。明年是胰島素發明的一百周年。黃建寧表示,隨醫療科技進步,胰島素發展從動物胰島素進展到人類胰島素,也從短效發展至中長效及超長效胰島素等,針頭也逐漸變細。無論何種改變,都是以糖友的生活品質與胰島素注射方便性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