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運動量
共找到
492
筆 文章
-
-
2024-11-16 養生.運動健身
4秒運動抵銷久坐傷害?你以為高強度間歇訓練省時有效 其實沒這麼美好
現代人生活忙碌,有時撥不出太多時間運動,因此開始有人倡導短時間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像是7分鐘HIIT,聽起來就很好達成。甚至現在還出現「4秒運動」,號稱每天重複幾次4秒的運動就能抵銷久坐傷害,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是有些落差。何謂4秒運動?2020年發表在《美國運動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原本久坐一整天的受試者被要求每1小時起來5次,並在健身單車上用盡全力踏踩4秒鐘,從靜止狀態踩到最快轉速,接著就下來繼續久坐。在一天工作八小時中每小時反覆執行,該研究結果表明,在隔天餐後的抽血報告發現,4秒運動能增加身體燃脂效率達43%,同時餐後三酸甘油酯也降低了31%。醫師指出4秒運動可以逆轉久坐帶來的傷害,增加身體燃脂效率,還能降低餐後血脂。關鍵不在於運動時間很多人認為只要運動時間夠短,就能無痛納入每日繁忙的行程表中,但事實上要移動身軀去運動和所需的時間長短無關。當然和運動90分鐘比,30分鐘聽起來比較容易,但如果把20分鐘和30分鐘的運動拿來比較,20分鐘看起來並沒有比較容易跨越心理障礙門檻;那如果跟20分鐘比,10分鐘的運動(還包括要換衣和熱身等)感覺就沒什麼不同了。研究和現實有落差 高強度運動沒想像中美好如果要縮短運動時間達到效果,這個運動的本質會產生巨大變化。在很多關於運動的研究中,除非研究人員對受試者進行嚴格管控監督,否則受試者不會按照既定實驗程序進行運動;換言之,如果人們在日常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通常無法達到實驗預期的水準,這也代表實驗研究和日常鍛鍊的先決條件是完全不同的。像是Tabata訓練(20秒高強度運動、休息10秒)和 Wingate測試(30秒高強度運動、休息4分鐘)設計為使用自行車型測力計進行,設備由研究人員操作,並且全程陪同受試者進行鍛鍊;至於4秒運動也是在特定的訓練自行車上進行。如果是一般人在自家客廳做波比跳,或是在健身房踩自行車使用「增加阻力」按鈕,也達不到實驗室超短時間運動的運動強度。所以當HIIT蔚為流行,即使人們認為自己在很短時間進行一項超級有效的訓練,實際強度也遠低於預期水準。而這些短時間運動都是由多種類型(包括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組成,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半途而廢,都可能無法達到它原本有效的水準。就拿4秒運動來說,這些運動需要重複多次進行,當完成所有回數並加上兩次之間的休息時間,整體花費的時間可能和15分鐘的運動時間相差無幾,所以這些運動並不如表面上看的有多省時。如果想要擁有健康勻稱的身體,需要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兼具,有些運動指南建議每週要進行至少150分鐘的輕度運動、75分鐘的劇烈運動,每個人可以將時間分配給自己中意的運動,例如步行150分鐘和慢跑75分鐘。兩類人適合超短時間運動超短時間運動也並非一無是處,對以下兩種族群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1.平常完全不運動第一種人開始進行超短時間運動,就是成功踏出動起來的第一步,即使只是用雙腳走過一個街區也比一直躺在沙發上好;同樣地做10個深蹲也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對這種人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增加運動量,無論多少都是好事。2.已進行充分有氧和重訓、想從艱困的鍛鍊中暫時喘息這個族群多半指的是專業運動員,很多一流運動員在幾個月裡將訓練減少到最低限度,藉此贏得獎牌和打破個人紀錄,他們具備堅實的運動能力基礎,進行超短時間運動能從最少的訓練中獲益,例如比平時更好的恢復以及提高某項能力。超短時間運動的Know-How要進行超短時間運動之前必須先捫心自問,考量自己平常的運動類型和為什麼要這麼做,即使不屬於上述兩種族群也不是不能做,最好是把它「添加」到自己日常的活動中,例如如果平常只做有氧運動,那就可穿插一些高強度間歇訓練。如果你只是在追求時間短於20分鐘的運動,應該先問問自己期待運動能達到什麼效果,是不是專注於追求時間而忽略其他更有效的運動方式?或只是想逃避運動的痛苦?例如在大多數情況下,30分鐘正常強度的有氧運動比起10分鐘讓你感到噁心的劇烈間歇運動,結果可能更令人感到滿意。相較於1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但實際效果也許只是輕度有氧等級),30分鐘的踏實有氧運動肯定更有效。透過運動達成健美體態或健康目標,努力和堅持不懈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想要走得長久,必須以安全永續的方式進行鍛鍊,如果只想投機找藉口減少運動量或時間,那就永遠都達不到想要的結果。資料來源/LIFEHACKER
-
2024-11-0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 帶領醫護轉守為攻 深入社區設點看診
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是守護台南山區醫療的唯一地區型綜合醫院,區域內約有13萬人口,以高齡長者為主,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帶領醫院「轉守為攻」,即使醫護人力吃緊,依舊主動深入社區設點看診,進一步宣講、篩檢,希望能幫助長者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守護偏鄉 及早治療預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成立於2001年,服務對象以高齡長者居多,在新化分院服務約5年的張耀仁認為,「醫師不應只在醫院看門診,更要走出醫院、走進社區。」近年他率領醫療團隊與在地社區、廟宇等合作,將門診資源導入山區鄉鎮社區,讓醫護人員能夠向外延伸提供服務。隨著醫療技術與時俱進及民眾健康意識提升,疾病型態不斷改變,身為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張耀仁指出,早年很常見的胃癌病例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等文明病逐年增多,三高族群也增加不少,主要與現代飲食習慣造成代謝症候群有關。「長者常見因三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醫,但很多人都是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會就醫。」張耀仁說,新化分院於是決定主動出擊,除替長者治療慢性病外,更要讓民眾在疾病尚屬早期發展時,就及早介入治療並預防,守護偏鄉民眾的健康。患者致謝 醫護付出值得張耀仁分享,之前有一名婦人因肚子不舒服就診,檢查發現膽囊發炎,建議婦人應前往大型醫院進一步治療,且可能需要開刀,後來婦人完成手術治療後,在家屬陪同下回診,家屬說「若再不開刀,恐會危及生命。」一再向他表達感謝之意。「醫師就像病人的垃圾桶」,張耀仁認為,來醫院看病的人,大多是身體不舒服、都不太開心,很多人是來「倒垃圾」的,所以每當患者反饋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會讓醫護同仁感到「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更是幫助一個家庭。籌建宿舍 將供日照服務現今護理人力吃緊,醫護人員都要身兼多職,新化分院目前病床有64床,包括急性病床47床及慢性病床17床,但只開到40床,院方除積極招募醫護人員外,因醫院地處偏遠也籌建員工宿舍,以留住人才,未來宿舍1樓會規畫長照關懷據點提供日間照護服務,肩負起衛福部照顧偏鄉民眾之責任。張耀仁強調,新化分院除有總院積極協助提升優質醫療照護外,更積極與成大醫院合作經營,建立各種合作模式,創造醫院及偏遠地區就醫民眾雙贏局面。養生祕訣 每天走8千步現代人的文明病日益增加,張耀仁是肝膽腸胃科醫師,因此他的養生祕訣很簡單,強調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三餐以多補充蛋白質及蔬果為主;每天走路8000步以上或是快走運動,若工作忙碌,就會在醫院上下樓時多爬樓梯,維持一天的運動量。張耀仁的兒子很喜歡打籃球,假日閒暇時,他會陪小孩玩一下籃球,雖然可能無法下場對打,但他會在場邊幫忙撿撿球、簡單投籃互動,不僅能夠運動,更能促進親子關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此要活在當下,心存感謝。」張耀仁面對工作壓力大時,會先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重新思考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平時則喜歡到花東地區走走,看看優美的風景,有時候也會到棒球場看場球賽,跟旁邊的人喊一喊,發洩一下情緒或壓力。張耀仁●專長:一般內科、腹部超音波、胃鏡出血潰瘍止血術、食道靜脈結紮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現職: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成大醫院住院醫師台南市立醫院腸胃科總醫師衛福部台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4-11-08 養生.聰明飲食
身體比起從前開始容易累又喘? 其實是心臟無力的警訊! 不是體力變差,而是心臟幫浦使不上力。
徐子謙是一名重度使用電腦工作的45歲上班族,平常工作繁忙,完全忽略運動。租屋在舊公寓四樓的他,發現最近爬樓梯時,明顯感覺更容易氣喘吁吁,經常需要停下來休息,甚至有時候心臟會跳得很快。他最初以為這只是體力變差,並沒有太在意。之後,他在工作上的精神狀況也開始不佳,只好去醫院檢查。醫生表示,他的心臟功能提早衰退了!隨著年齡逐漸增加,心臟細胞逐漸老化甚至死亡,若不重視心臟保養,容易造成心衰竭,甚至面臨死亡風險,需要加強保養。建議服用心臟保健食品,並配合健康飲食與運動。聽從醫生的建議後,子謙開始服用富含ECNS和QH(還原型輔酵素Q10)的保健食品,並逐漸增加每天的運動量。經過幾個月的堅持,子謙發現爬樓梯時的喘息明顯減少,心跳也變得穩定許多。元氣恢復,生活品質獲得改善的子謙,也引起同事們的好奇與關注,紛紛開始認真看待心臟保健的重要性。心臟是健康的核心,如同生活中運轉的引擎,引擎天天使用,積年累月的磨損受傷卻常被忽略。你是否曾因為偶爾的喘氣、輕微的胸悶而不以為意?這些微小的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心臟無力的早期警訊,若不及時重視,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心臟無力就無法打出足量血液和氧氣供給全身器官使用,所以會顯得無精打采,容易疲累。長時間下來各器官也會開始快速退化,各種疾病逐漸出現,可見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是何其重要!說明了為何心臟是健康的核心。早期心臟無力症狀易被忽視,小心致命隱患! 許多人以為心臟保健僅僅是降血脂、膽固醇,保護心血管,避免動脈硬化或血栓形成便已足夠。然而,心臟無力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許多心臟無力的症狀在早期可能非常隱微。根據美國紐約心臟協會(NYHA),依心臟衰竭嚴重程度分級,第一級跟第二級心衰竭患者,通常不會感覺心臟或身體有任何異狀,仍可以正常活動,但心衰竭可能快速惡化,等到第三、四級恐有生命危險,專家呼籲,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選擇心臟保健食品,應該考慮哪些成分或功能? 隨著生活型態的變遷,許多健康問題開始影響到更年輕的族群。現在由於工作壓力和不規律的作息,心臟問題的發生年齡已經逐漸下降,許多大約四十歲左右的族群都開始出現心臟無力的跡象。營養師吳雅婷在訪問中指出:「因為人體隨著年齡增長,心臟中的輔酶Q10濃度會逐年減少,到了40歲時大約只剩下20歲的一半;再加上40歲開始體內的轉化酵素活性也隨著每況愈下,因此選擇對的輔酵素Q10型式來源,也是幫助心臟健康能量運作的重點。」營養師吳雅婷建議使用還原型輔酵素Q10(QH)增強心臟活力,因為比起補充一般氧化型Q10,QH是活性型,能夠不須經過體內轉換、直接吸收利用,另外天然植萃成分-松果菊苷(ECNS)也是近期新興有效的心臟保健成分。根據學術期刊發表顯示,ECNS不僅有助於逆轉心肌肥厚與心律不整,還可保護心臟。心臟是人體最勤奮的器官,24小時都在工作是很容易受傷的,所以保護心肌細胞是強心的關鍵因子。專利配方ECNS+QH,經實驗證實比單獨QH成分補充更有效提升2倍活力、減少65%疲勞感,並構成1+1>3的能量產出,如此傑出效果獲得美國等多國專利配方肯定。改變飲食內容型態,也有助於維護心臟的健康 對於已經出現心臟不適症狀的人,通常會建議減少鹽分攝取避免過多水分滯留於體內,進一步減輕心臟負擔。營養師吳雅婷建議可以從改善飲食內容做起,根據2022年美國心臟衰竭最新的治療指引,其中特別建議心臟無力者可選擇以大量的水果、蔬菜、堅果、種子、豆類、全穀類和植物油為主的「地中海飲食」以及增加鉀、鎂、鈣、膳食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攝取的「得舒飲食(DASH飲食)」,這些都是有助於改善心臟運作的飲食方案。不但能於減少心血管罹患疾病風險,降低飽和脂肪酸及精製糖的攝取,更能夠對心臟提供額外的保護。營養師吳雅婷:「對於吃不慣低鈉清淡口味的人,料理上可以改變調味來源,比如說運用酸味食材(如:檸檬、鳳梨等),或是運用蒜頭、薑等風味變化、或考慮運用風味強的食材(如:九層塔、青椒等)來做各種飲食搭配入菜。」改善心臟無力的關鍵生活習慣改善心臟無力的關鍵生活習慣,包括規律運動和保持健康體重,這意味著要多動少坐,平衡飲食和卡路里攝入,避免肥胖;同時,維持血壓與血糖穩定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高血壓和血糖失控會增加心臟負擔,易導致心肌肥厚,因此定期監測不可忽視。此外,戒菸也是一項重要措施,因為吸菸會增加血液黏稠度、降低血管彈性並影響血壓,對心臟健康不利。而含有抗氧化功能的「多酚類、白藜蘆醇」的紅酒,每天少量的飲用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女性建議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男性建議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吳雅婷營養師學經歷: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 碩士中山醫學大學臨床營養學系學士保健食品中級研發工程師國考營養師台灣保健營養食品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代表
-
2024-11-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病毒不嚴重了?台大示警:不只腦霧,更可能誘發麻煩的「皮蛇」
後疫情時代,新冠病毒仍對民眾造成影響,XEC變種病毒等,入冬後恐威脅台灣民眾。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反覆感染病毒導致的「長新冠」問題,近期備受國際討論,長新冠除過去所知的腦霧症狀外,也恐誘發體內其他病毒,像是讓俗稱「皮蛇」的皰疹病毒等發作。長新冠病毒長存體內 可能激活皰疹病毒陳秀熙說,後疫情時代,民眾對病毒感染逐漸無感,但近期各大國際醫學期刊,開始關注長新冠衝擊,病毒不斷存在人體內,影響T細胞與免疫系統功能,造成自體免疫問題,即使患者未出現症狀,也可能激活皰疹病毒等,進而影響免疫系統中「清道夫細胞」功能,引發炎症、組織功能失調與損傷。陳秀熙說,長新冠也會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影響免疫調節,增加血栓風險,引發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神經元炎症和小膠質細胞激活,則會導致「腦霧」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長新冠患者「PEM」 工作、輕度運動都感疲勞長新冠患者運動後不適(PEM)是另一項重要症狀。陳秀熙表示,病毒感染導致粒線體功能障礙,微生物群失調,細胞產生能量的功能受到影響,導致人體容易疲勞,PEM是指人體在輕微身體、心理活動後,就出現極度疲勞的現象,例如上班族需要工作時,身體卻很疲憊、不想工作,即是徵兆之一,不僅影響生活,也讓民眾工作效率下降。「即使進行輕度運動,患者也可能經歷嚴重的延遲性疲勞,且症狀會顯著加重。」陳秀熙表示,PEM患者在進行跑步等激烈運動後,若無適當控制運動量,症狀惡化的風險更高,往往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 這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嚴重影響,限制了活動範圍,並增加生活負擔,而解決方式是盡量接種流感、新冠疫苗,避免一再感染病毒。另外,陳秀熙提醒,2024全球登革熱病例翻倍成長,已造成8700人死亡,東南亞國家尤其受到影響,新冠疫後國際旅遊復甦,登革熱疫情恐因觀光活動被帶入台灣,並造成人類蚊蟲雙向傳播,尤其近期颱風頻傳,民眾務必做好孳生源清除,官方則應將個案數控制在1000例以下,才不會造成地方流行。
-
2024-11-02 焦點.健康知識+
53歲女每天走路堅持10年健檢發現「都是無效運動」調整後驚喜:第二天就有感!
現代人缺乏運動,很多人以為自己每天都有散步就算是有運動了,但心律和速度沒達到一定程度,只是緩緩的步行就算堅持再久都無用,上了年紀甚至會患上肌少症、內臟脂肪超標等疾病。53歲博主「玲姐」分享,自從手機有了步數排行榜這個功能,每天就一直開著打卡,不管刮風下雨,每天必須走到一萬步,偶爾走到2、3萬步,朋友給她按讚,讓她覺得自己生活方式還是挺健康有規律的,她也聲稱這是這輩子堅持最久的一件事,就這樣持續了10年。然而幾個月前的健檢,玲姐發現自己明明身材很瘦,竟然內臟脂肪超標,全身肌肉量不足。她給營養科掛號,聽了醫生的建議,才知道自己對於健康和運動竟然誤解這麼深。首先,體重輕並不意味體型標準。人上了年紀,愈要重視肌肉對人體的重要作用。同樣體積的肌肉重量是脂肪的3倍,只要體型勻稱,就不要過度關注體重秤上的數字,人需要更多的肌肉保護骨骼、內臟和心肺。其次,長時間、低效率的慢走、散步,達不到運動效果,有效的運動不一定要多長時間,但必須達到一定強度,心率、呼吸要提升,肌肉只有刺激後才能生產。這讓慢走10年卻幾乎無效的玲姐大夢初醒,決定換個方式運動。玲姐表示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想在路邊跑步的時候被熟人看到,所以就選擇在家旁邊的高樓裡爬樓梯,走樓梯到30層再坐電梯下來。第一天,走了15層就喘的不行 。休息了十分鐘,走到25層就放棄了。第二天,爬完了30層,耗時35分鐘。到第十天的時候,能爬完2次,共60層。玲姐說爬樓讓她確實感覺到自己心臟的跳動、大汗淋漓,每次堅持完後像從內到外都被清洗過一遍。意外的是,連睡眠的時間品質都有所提升,簡直是立竿見影,從運動的第二天整個人就有明顯的改善。另外爬樓以後,她指出精力和食量都明顯提升,但並不控制飲食,只是更注重蛋白質的攝取。現在玲姐體重上升到50公斤,肉眼看起來臉更緊緻了,身材也更挺拔。她說以前老是想靠食補、休息來把身體養好,現在才知道不給身體施加一定強度的壓力,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緩慢散步其實運動不足 走路重點在速度與大步伐 許多人總高估自己的運動量,加拿大約克大學運動學教授考克崁寧表示,一般人常把緩慢的散步當成很大的運動量;但從專業角度來看,對身體健康者如此運動量有限。外科名醫江坤俊在節目《健康2.0》指出,如果要靠走路鍛鋉身體,一定要「正確」走路才有用,不是糾結在「日行萬步」這個過時觀念,而要掌握2個原則:速度要快、步伐要大要寬。速度大約是每分鐘120-140步,也不用很難精確去算步數,反正就是走到心跳加速、會微微的喘。步伐則是不要小碎步走,要大步邁開約65-85公分,也就是大概二個斑馬線的距離。掌握這二個重點快走,就能達到運動功效。資料來源/玲姐優雅老去
-
2024-10-24 養生.運動健身
研究發現:運動時做一小改變,有助於燃燒更多卡路里
過去大家都認為,努力保持持續的運動,才可以燃燒更多卡路里?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短暫的運動且在運動中停下來休息一下,可能可以幫助您燃燒更多卡路里。 根據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Royal Society B)的研究表示,與長時間散步相比,短時間步行或爬樓梯,需要更多的氧氣和能量。 在一項對10名參與者進行的試驗中,研究人員調查了步行的持續時間是如何影響他們身體的能量使用,以及機械力、強度和時間的變化。參與者以不同的速度(0.20、0.25 和 0.36 m/s)在樓梯上行走10至240秒,並在跑步機上以 1.39 m/s的速度行走。 結果發現,10至30秒的步行或爬樓梯比一次連續走相同距離,需要多20至 60%的氧氣。研究人員解釋,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從休息到開始,需要更多的能量,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連續行走消耗的能量會減少。 這個研究結果表明,時間平均攝氧量和代謝消耗,在較短的比賽中比較長的比賽中更大:30秒的比賽比穩態外推消耗的氧氣多出20-60%,這部分是由於非代謝消耗比例較高所造成的。 研究的第一作者 Francesco Luciano表示,當步行較短的時間時,會使用更多的能量並消耗更多的氧氣來走相同的距離;這就像一輛車在前幾公里消耗的燃料比之後消耗的燃料更多是相同的道理。 這個結果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消息,特別是對於老年人或患有步態障礙的人來說,因為透過短時間的步行,仍然可以獲得健康益處。 Francesco Luciano指出,如果我們想設計一些運動項目來促進這些人的身體活動,需要重新思考如何估計他們的能量需求並進行調整;了解短時間步行的能量需求,可以幫助我們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來促進身體活動。延伸閱讀: · 運動也消不了小腹!醫點名「愛吃這些食物」害你肚子一直變大 白米飯、氫化植物油上榜 · 減肥不需要增加運動量,走路時多做一件事,消耗更多卡路里
-
2024-10-19 醫療.心臟血管
無肥胖、三高、糖尿病為何還得冠狀動脈疾病?心臟外科醫曝被忽略的預防關鍵
日本國寶級影帝西田敏行日前被助理發現在家中床上變冷,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判斷他明顯身亡,享年76歲。經紀公司透過其官網公布死因,為「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西田敏行21年前因心肌梗塞住院,康復後重返工作崗位還宣布戒煙,近年他身體狀況不好,曾摔倒導致頸椎脫臼、罹患膽囊炎,靠輪椅代步,演出時多是坐姿。不過他仍相當敬業,本月8日還出席「派遣女醫X」劇場版活動以輪椅代步。冠心病有多致命?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當脂肪、膽固醇堆積而使動脈血管變窄或阻塞,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如果只有慢性阻塞,通過的血流量減少導致缺氧但無心肌壞死,即為「狹心症」;如有急性阻塞,心肌突然得不到氧氣供應造成組織壞死,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嚴重可致休克、死亡。哪些人是冠心病高危險群?冠心病過去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疾病,但近年患者年紀下降,據研究與人們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改變有關。包括冠心病在內的心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另外還有以下幾種族群容易罹患冠心病:‧45歲以上、女55歲以上。男女發病比例約2:1,女性如無糖尿病等其它重大危險因子則停經前少發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者。‧過於肥胖、運動量過少者。‧長期吸煙者、大量酗酒者。‧常吃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飲食者。‧過度操勞、缺乏休息睡眠者。‧壓力大、精神容易過度緊張者。如何不要成為冠心病的候選人?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張玉蓮在該院官網分享,一直以來醫生都認為高血壓、肥胖、抽煙、男性、年紀大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似乎所有條件都和生活習慣不良有關;可是臨床上總有人並無上述情況仍罹患心臟病,像是有男性病例不胖、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還經常慢跑運動,不懂為何還會患病,甚至到了要裝心導管的程度。張玉蓮表示撇除生理因素,平靜平衡的人生也是保持心臟,甚至可說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無論中西醫學,都忽略掉情緒對生理機能的影響。像有位年紀60歲初的患者,在公司是中級主管,雖然胖但血脂肪正常、無糖尿病,性子很急。他在看診過程中再三強調要和先前醫院拿一模一樣的藥、拒絕許多可早點回診日期的建議、沒聽完醫囑就急迫打斷,讓醫生懷疑這位患者求好心切、一絲不茍的個性,才是導致他高血壓、心臟病的主因。她建議生活裡要有適當的工作與休閒,兼顧家庭和工作雖然很難,仍要適時告訴自己放輕鬆,給自己多點睡眠,身體需要時間修復,就像電腦須需要關機重整。人生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一時半刻是解決不了的,但是生活求個平衡就好。
-
2024-10-18 焦點.健康知識+
八個生活習慣讓人多活23年!哈佛研究:60歲開始養成都不嫌晚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延緩衰老,哈佛大學近期在《NUTRITION》期刊發表研究,根據一項關於美國老兵的調查,發現有八種能讓人延長壽命20年的逆齡抗衰老行為。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與退伍軍人事務部研究人員分析了719,147名40歲至99歲美國老兵的數據(研究期間有3337人離世),結果發現在中年養成8個生活方式,就能幫助延長壽命21~24歲。研究報告通訊作者、健康專家Xuan-Mai Nguyen表示,研究顯示在40歲時開始遵循這八種習慣的人群,與不遵循以上任何一種習慣的人群相比,男性平均壽命長24年,女性平均壽命長21年。即使是60歲才開始養成八種健康習慣,仍能多活將近18歲。八個生活方式讓你年輕23歲1.運動這項研究指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運動可使全因死亡的風險降低46%。Nguyen表示,發現壽命較長的人每周都會進行7.5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s)的運動。代謝當量是一個衡量運動強度的單位,可以粗略理解為每小時運動所消耗的大卡數。每周運動7.5代謝當量是什麽概念?相當於跑步47分鐘、騎自行車48分鐘、游泳55分鐘、打籃球1小時、划船1.5小時的運動量。2.不濫用止痛片避免止痛片成癮是延長壽命的第二大關鍵因素,可將早逝風險降低38%。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已將止痛片成癮列為全國性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雖能緩解疼痛,但止痛片服用過量可導致木僵、昏迷和抑制呼吸。3.不吸煙這項研究指出,從不吸煙可將早逝風險降低29%,並且「什麽時候戒煙都不晚」。目前世衛組織已將「煙草依賴」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任何年齡段開始戒煙都有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炎、呼吸道感染、中風等心血管疾患風險的好處,還能提升免疫系統功能。4.緩解壓力隨著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承受壓力也逐漸增大,有效控制壓力可將早逝風險減少22%。緩解壓力對於心理健康、提升夫妻生活精力、增強抵抗力、減少心血管負擔、緩解肌肉緊張與疼痛都有益。如果只靠自己無法有效解壓,也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傾訴、或尋求專業人士支持等。5.植物性飲食植物性飲食可使長壽概率提高21%,而且我們只要遵循健康的植物性飲食計劃就可以,不必成為嚴格的純素食主義者。在所有植物性飲食中,Nguyen本人最為認可的是富含全穀物和綠葉蔬菜的地中海飲食。6.避免酗酒每天喝四杯以上酒或含酒精飲料就可稱為酗酒,避免酗酒可以將早逝風險降低19%。7.睡眠充足睡個好覺(每晚7至9小時且不失眠)可將全因過早死亡減少18%。數十項研究已證實,睡眠不佳是各種健康問題(包括早逝)原發和惡化的關鍵推手。8.良好社會關係這項研究發現,被積極的社交關係包圍可以延壽5%。與擁有融洽社會關係的人相比,曾被社會孤立過的人全因死亡率要高出32%,感到孤獨的人比沒有感到孤獨的參與者早亡的可能性高出14%。
-
2024-10-10 焦點.健康知識+
每天睡8小時和走1萬步能長保健康嗎?哈佛教授破解養生七大謊言
生活中許多健康或養生知識長期遭到誤解,美國人類學家暨哈佛大學生物學教授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在訪談中解析關於運動、睡眠、跑步、癌症和糖等七大謊言,讓人重新審視那些根深蒂固的健康觀念。謊言1:每天都要8小時睡眠和1萬步嗎?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7小時睡眠可能是最佳選擇,而不是傳統的8小時,睡眠不足或過多都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運動也對健康有巨大影響,每周運動150分鐘可降低患乳腺癌風險。關於睡眠,八小時睡眠的觀念自工業革命以來就存在,但現代生活中的電視、燈光、手機等電子設備干擾了睡眠。愛迪生發明電燈改變了睡眠模式。研究表明, 沒有這些電子設備的人群中,他們每晚平均睡眠六到七個小時,且不午睡。因此,認為人類每晚需要睡八小時的想法並不科學。研究數據顯示,每晚睡眠七小時左右的人,健康狀況往往最佳。當然,實際情況更複雜,生病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睡眠,而且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睡眠需求也不同。至於每天走一萬步的說法,其實源自日本計步器的營銷策略。在20世紀60年代東京奧運會期間,計步器被發明出來,選擇「一萬步」作為目標,更多是因為這個數字聽起來吉祥,而非科學依據。研究顯示,每天走7000到8000步時,健康效益最大,超過這個數字,額外的步數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每天走一萬步並非最佳,但不失為一個合理的目標。謊言2:重訓是「金剛芭比」才需要的嗎?體育活動種類多樣,包括耐力運動和力量訓練,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延緩衰老過程維持身體各系統功能,預防疾病,保持健康。利伯曼教授表示現在更加注重進行力量訓練。他一直喜歡散步和跑步,但對耐力型活動並不感興趣。利伯曼教授坦言,他並非一個特別有毅力的人,更傾向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然而,隨著對力量訓練重要性認識的加深,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懶惰,並開始每周至少進行兩次力量訓練,以更認真的態度對待它。他特別強調,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質量的流失可能會導致人們變得非常虛弱。這種狀況在醫學上被稱為「肌少症」,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往往會逐漸失去肌肉,導致身體變得虛弱,功能能力下降。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利伯曼教授提醒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流失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通過定期進行力量訓練,我們可以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保持身體的活力和功能能力。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眾,即使不是天生有毅力的人,也可以通過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逐漸改變習慣,開始認真對待力量訓練。謊言3:「退休」會讓你更健康嗎?退休後「閒著」並不利於健康,年紀越長,運動對健康的影響越重要。體育活動對延緩衰老至關重要,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開啟維修和維護程序,保持肌肉強壯,防止DNA突變、細胞堆積垃圾、老年失智症。人類無法抗拒歲月的流逝,衰老是自然規律,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退化。然而,體力活動卻能有效地減緩這一過程。無論是耐力運動如跑步、步行、遊泳,還是力量訓練或阻力訓練,它們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對抗衰老,維持身體機能。過去人們認為隨著年齡增長,活動量減少是正常現象,但現在知道這並非不可避免。身體活動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體力活動能激發一系列神奇生理反應,它不僅能幫助修復和維護身體,保持肌肉強壯,還能防止DNA突變,維持線粒體數量,清理大腦中的有害物質,從而預防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的失智症。簡而言之,體育活動對全身各個系統都有延緩衰老的益處,一旦停止運動,衰老的過程就會加速。退休是現代社會特有的現象。在過去,人們不會退休,他們會一直工作,直到生命終結或疾病纏身。退休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因此,退休後應該尋找一些具有挑戰性、有益、有趣的活動來替代工作,重要的是不要停止運動身體。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育活動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於20多歲、30多歲和40多歲的校友來說,每周運動四到五次,可以降低約20%的死亡率。而對於60多歲和70多歲的校友,經常運動的人死亡率要低50%。這一發現再次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對於維持健康變得更加重要,而不是相反。謊言4:聽從輕鬆舒服的本能 真的對身體好嗎?舒適和便利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我們變得懶惰,而長期缺乏運動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有些人可能攜帶著某些遺傳傾向,無疑增加了患上某些疾病的風險。然而,相較於遺傳,環境因素對我們的健康影響更為顯著。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環境,通過積極的運動和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能大幅度減少這些疾病的可能性。追求舒適是人的本能,現代社會充斥著電梯、汽車等便利設施,大家總是下意識就去搭電扶梯或搭乘交通運輸工具,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然而,為了健康,我們必須克服這種追求舒適的本能,積極地參與身體活動。謊言5:花了太多錢在治療疾病 而不是預防通過適當的運動、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這些簡單的措施,可以有效預防許多疾病。常聽到一種觀點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自然會上升。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在西方世界,由於缺乏運動和飲食不當,血壓升高的情況確實比較普遍。然而,也有很多人即便年歲增長,血壓依然保持正常。我們常常將年齡增長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其中一些疾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給予預防足夠的重視,預防措施往往只是偶爾被提及。在美國,醫療保健系統的投入並不合理,只有大約3%的醫療預算用於疾病的預防,而根據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走進醫生辦公室的人中,有高達75%已經患有某種疾病。我們幾乎沒有投入資源去預防那些嚴重影響我們生活品質的疾病。但值得慶幸的是,預防並不複雜,它需要個人的意志力、教育以及獲取健康食物的機會。他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行動來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預防那些隨著年齡增長而可能出現的疾病。謊言6:癌症是「貧窮病」還是「富人病」?癌症與能量過剩有直接的關係,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與癌症等疾病的發病率密切相關。癌症與財富有很強的聯繫,因為癌症本質上是一種與能量過剩相關的疾病。利伯曼解釋,癌症的發生是因為體內的自然選擇過程出現了錯誤。當細胞開始生長,它們通過競爭獲取能量,如果能量過剩,比如攝入過多而運動量減少,就會為這些細胞提供養分。因此,高水平的胰島素與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體內過高的胰島素水平會導致女性體內雌激素和黃體酮的增加,男性體內睪酮的增加。雖然這些激素對生殖有利,但它們同樣會增加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風險。利伯曼教授提醒,活躍的人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睪酮和胰島素水平較低,血糖水平也較低,這些因素都有助降低癌症的發病率。每周進行150分鐘的體力活動,如步行,可以使女性終生患乳腺癌的風險比久坐的人低30至50倍。盡管有充分的流行病學和機制數據支持這一點,但預防癌症的重要性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更多地關注癌症的治療,而忽視了預防。謊言7:糖是發炎反應的兇手少吃易引起發炎的食物,例如任何含大量糖的東西;運動是人體進化出的抗炎活動;高血糖食物會導致胰島素水平上升,過多脂肪儲存會引發全身性發炎。運動可降低發炎,肌肉產生抗炎分子,有助於控制發炎。身體活動對健康至關重要,可延長壽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關心健康,首要的三件事很簡單:戒煙、加強運動、減少高糖和低纖維食物的攝取。這些健康準則幾乎人盡皆知,無需多言。很多人會忽略糖對健康的危害,我們常說的高血糖食物,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升高。胰島素是一種合成代謝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將葡萄糖和脂肪儲存起來。當你進食時,胰島素水平上升,幫助儲能;而當你運動時,胰島素水平下降,因為你正在消耗這些能量。當細胞獲得過多能量時可能會失控,「發炎」往往是因為細胞中脂肪積累過多引起的。脂肪細胞膨脹、破裂,進而損害身體,激發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發炎。肥胖和過多脂肪是全身發炎的主要原因,而發炎就像身體內部的緩慢燃燒,可能對幾乎所有器官造成損害。
-
2024-10-07 醫療.骨科.復健
膝蓋痛到底能不能運動?10種強化膝關節運動 適度做有助恢復膝蓋活動力
預防膝關節疼痛的發生,平時應多強化膝蓋的肌力,維持膝蓋適當的活動度,尤其要常做強化膝關節運動,可減少膝蓋受傷。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治醫師洪榮斌指出,膝關節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運動對膝關節的影響則因人而異,運動對膝蓋究竟是好還是壞,取決於運動的種類、姿勢是否正確及個人膝蓋的狀況。 洪榮斌表示,對於膝蓋健康的人來說,只要在姿勢正確的前提下進行運動,不僅可以強化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還能幫助改善身體平衡與穩定性,進而降低膝關節受傷的風險,特別是強化大腿與臀部的肌肉,能有效支撐膝蓋,減少在活動中的壓力,讓膝關節不容易受到磨損;但如果運動姿勢不正確或運動量過度,反而可能對膝蓋造成傷害。 運動對膝關節,是好還是壞?洪榮斌舉例,許多人在進行運動時,像是慢跑、深蹲或長跑等,這些運動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對膝蓋造成不良影響,關鍵在於姿勢的正確性及身體是否感到不適。如果在運動過程中,膝蓋沒有疼痛感,這些運動通常是安全的;然而,若膝蓋已經出現疼痛症狀,繼續進行這些需要負重的運動,則可能導致膝蓋進一步受損。 對於已經感到膝蓋不適的人來說,繼續進行負重運動,如跑步、深蹲或重量訓練,則可能會加重疼痛,因為這些運動會讓膝關節承受身體重量,加劇關節壓力,進而增加疼痛感。因此,對於有膝蓋問題的人,這類負重運動不建議持續進行,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運動方式,膝蓋疼痛的風險也相對較低。 相對來說,許多不需要負重的運動,對於膝蓋疼痛的病患則是比較安全的,像是以坐姿進行的運動,或是適度的伸展運動、游泳、腳踏車等低衝擊運動是比較安全的選擇,不僅可以避免加重膝蓋負擔,還有助於維持關節的靈活度與血液循環。 此外,適當的復健運動,也是減緩膝蓋疼痛的重要手段,能在不會加重關節負擔、不增加壓力的情況下,幫助活動膝關節、強化周圍肌肉,逐步恢復膝蓋的活動力。 運動護膝的好處洪榮斌強調,運動對膝關節的健康有許多好處。首先,適當的運動可以強化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尤其是肌耐力的提升,對於關節的穩定性極為重要,當肌耐力足夠時,平衡性會相對提高,就能減少受傷的風險。 此外,適度運動對骨骼健康也有益處,運動時對骨骼施加適當的壓力,能刺激骨質生長,減少鈣質流失,從而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等骨骼疾病的發生,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骨骼健康變得更加重要,而運動正是保持骨骼健康的有效方式之一。 運動不僅對肌肉與骨骼有益,對關節內的軟骨也有促進作用,適當的運動能給予關節內軟骨適度的壓力,反而能促進軟骨的生長與修復,許多人可能認為只要增加運動量就能帶來更多好處;但實際上,過度運動反而會增加肌肉、肌腱和韌帶受傷的風險。因此,運動應講求適量,而非越多越好,尤其是對於平時不常運動的人來說,應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才能避免過度訓練而導致運動傷害。 運動的另一個好處,在於能夠改善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能力,當身體的肌肉與關節保持在健康狀態時,人在進行各類日常活動時會更加靈活,並且能更有效地應對意外情況,減少受傷的風險,像是走路時不小心跌倒,或遇到緊急狀況時,擁有足夠的肌耐力與穩定性,能幫助身體更快恢復平衡,避免嚴重的摔傷或關節扭傷。 10種運動,對膝關節好洪榮斌說明,膝關節的穩定性主要依靠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尤其是位於膝關節前側的肌腱,由四條肌肉組成的股四頭肌,透過運動可以有效地增強關節的穩定性,減少受傷的風險。 要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建議選擇不會引起膝蓋疼痛或不舒服的運動,例如使用健身器材訓練大腿和膝蓋周圍的肌肉,或是進行跑步、慢跑、超慢跑、深蹲、騎自行車、游泳等,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且持續進行,以達到強化膝關節的效果。 1.直抬腿運動直抬腿運動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訓練,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進行,特別是年長者或行動不便的患者,有效提升下肢的穩定性和肌肉力量,強化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對年長者而言,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逐漸流失可能會影響行動能力,直抬腿運動能有效防止肌肉退化,預防膝關節問題。 直抬腿運動是在坐著的狀態下進行,首先,平躺在床上或地板上,將單腳的腳板向上翹起,腳尖朝向身體方向,膝關節保持伸直。接著,緩慢地將整隻腿向上抬起,抬高至約30至60度,並保持離床或地面約30公分的高度。當腿抬高時,大腿前側的肌肉要用力收縮,並維持這個姿勢約5秒鐘,然後大腿放鬆,緩慢將腿放回原處。 建議每次進行20下,之後休息2至3分鐘,再重複3至5次,每天可以進行100至200下,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直抬腿運動最大的優勢在於便利性,不需特別的設備或場所,任何人都能輕鬆上手,對於膝關節不穩定的人來說,這是首選的低強度運動,能有效增加膝蓋周圍的肌肉力量,從而減少膝關節受傷的風險。此外,因為不會對膝關節造成過多壓力,也是很好的膝關節復健運動 。 如果感覺單靠自身體重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對於想進一步增強肌力的人,可以在腳踝加上沙袋,能更有效地刺激股四頭肌,特別適合年輕人提升訓練強度。 2.壓膝運動壓膝屬於下肢伸展運動,主要是伸展膝蓋後方的肌群,不僅能幫助維持膝蓋柔軟度,也能夠減少膝蓋下方的壓力,還能幫助緩解膝關節因疼痛而導致的肌肉僵硬、難以伸直,幫助保持膝關節的靈活度,從而促進膝蓋恢復正常活動,對於減輕膝關節壓力和改善症狀有顯著效果。 壓膝特別適合在運動後、久坐後,或是在膝關節疼痛或僵硬情況下進行,幫助放鬆大腿後側和下背部的肌肉,隨著每次的拉伸,肌肉會逐漸變得更為靈活和放鬆。 首先,坐在地上,雙腿向前伸直,保持背部挺直,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接著,將單腳屈膝,腳掌靠近另一條伸直的大腿旁,膝蓋朝外。然後,雙手輕輕按在屈膝的大腿上,身體慢慢向前傾,嘗試讓胸口靠近伸直的大腿,感受大腿後側的拉伸感,保持姿勢約10到20秒,然後放鬆,回到起始坐姿,換另一條腿進行相同的壓膝動作。 3.抱膝運動抱膝也是屬於下肢伸展運動,主要伸展膝蓋前方的肌肉群,對於長時間活動後,感到肌肉僵硬或膝關節僵硬的人來說,透過伸展動作可以有效緩解不適,也能幫助維持膝蓋周圍肌肉的柔軟度與健康,有效減少膝關節疼痛的問題。 抱膝運動的步驟,首先,平躺在地面或瑜伽墊上,雙腿自然伸直,雙手放於身體兩側,保持全身放鬆;接著,慢慢將右膝彎曲,然後用雙手抱住膝蓋,輕輕將膝蓋向胸部靠近,此時,左腿仍然保持伸直,腳跟輕輕接觸地面,當膝蓋接近胸部時,確保肩膀與背部完全貼合地面,避免過度用力,保持姿勢10到20秒,感受臀部與下背部的肌肉拉伸。 完成右側伸展後,將右腿放回原位,再換左腿重複相同的動作。每邊進行完單腿伸展後,可以進一步進行雙膝抱胸,將雙腿同時彎曲,雙手抱住雙膝,輕輕地將膝蓋拉近胸部,並保持約20秒的姿勢。最後,將雙腿放下回到起始平躺姿勢,讓全身放鬆。 4.跑步跑步是促進身體健康的運動,但每個人的跑步姿勢和習慣都不盡相同,跑步時需要特別注意個人狀況,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首先,跑步並沒有固定的姿勢標準,只要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任何姿勢都可以被接受,建議根據自己的舒適度來調整。 但要注意的是,跑步時間過長或是上下坡時,可能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當膝蓋承受更大壓力,周圍的肌肉和組織也會受到更多的壓迫,容易造成膝關節受損。 除了跑步姿勢之外,選擇適合的跑鞋也十分重要,良好的跑鞋能提供更佳的避震效果,減少跑步時對膝關節和其他部位的衝擊,從而降低受傷的風險。 5.超慢跑超慢跑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運動,這種跑法相對溫和,對膝關節的衝擊較小,但需注意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仍可能造成膝關節受傷,特別是在初期練習時,建議尋求專業人士指導,可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若是跑步過程中感到任何不適,特別是膝蓋部位的疼痛,應該立即暫停運動並進行調整,適時調整運動量和運動方式,不僅能夠提升運動效果,還能避免造成膝關節受損。 6.騎自行車騎自行車是對膝蓋有益的運動,不僅能鍛練膝關節,還能有效增強下肢肌肉,特別是股四頭肌;但前提是自行車的座墊高度,必須適當調整,以確保騎乘時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避免造成膝關節或背部的不適。 如果椅子過低,膝蓋在大腿踩踏時會過度彎曲,容易增加膝蓋的壓力,尤其是在膝蓋彎曲角度過大時,更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建議每次騎自行車前,都應調整座墊高度到適合的位置,可以讓大腿部位在踩踏時,保持輕微彎曲但不過度。不僅能減少膝蓋的負擔,還能讓騎行更加舒適,才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風險,以達到良好的運動效果。 7.深蹲深蹲有助於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組織,提高膝蓋的穩定性,從而降低受傷風險;但若是姿勢不正確,也容易造成膝關節傷害,或是加重腰部的負擔。 正確的深蹲姿勢,首先,上半身姿勢非常重要,應保持挺直、避免前傾,才能減少腰部的壓力,因為如果過度前傾,會讓腰部過度承受力量,可能導致受傷。 其次,下半身的角度也需要適當調整,膝關節彎曲的角度大約保持在30到40度之間,才能有效訓練腿部肌肉,同時避免其他部位的壓力過大。 當進行深蹲時,隨著腿部逐漸感到疲勞,姿勢也可能會變得不穩定,因此需要特別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不建議初學者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進行深蹲練習,以免發生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8.爬樓梯爬樓梯也可以作為訓練膝關節的運動,能有效強化膝蓋的肌肉與耐力;但必須注意爬樓梯的速度與姿勢,爬樓梯速度過快或過度反覆彎曲,可能會對膝關節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建議爬樓梯時,動作要放慢,以避免膝蓋承受過多壓力,保持適當的運動強度和姿勢是非常重要。 9.游泳游泳的好處是對於膝蓋負擔較小,水的浮力能減輕膝關節的壓力,讓膝蓋在運動中,不會承受過多的重量,還能有效訓練腿部及膝蓋周圍的肌肉群;但需注意游泳姿勢對膝關節的影響,以蛙式為例,由於蛙式踢腳動作需要膝關節過度彎曲,可能對於膝蓋脆弱的人來說,容易引起膝關節不適,建議游蛙式時,要盡量保持較慢的速度,放慢踢腿的速度,可避免膝蓋反覆過度彎曲的動作,才能降低對膝關節的負擔。 10.瑜伽瑜伽動作相當多元,不僅限於單一肌群或關節,而是著重全身肌群的運動,特別是核心肌群。核心肌群的訓練對於膝蓋有間接的保護效果,當核心肌群穩定時,不僅身體的平衡性提高,也能提升整體穩定性,使身體的協調性更好,有助於避免膝關節的過度負荷,對於整體肌肉和關節都能達到保護作用。 延伸閱讀: ·愛翹腳恐扼殺精子! 醫驚吐「意想不到4下場」:一直跑廁所要注意 ·坐著「1習慣動作」易害肩頸痠痛!常不知不覺就做 圖解「舒緩4招」改善
-
2024-09-29 養生.運動健身
森林療癒培養綠領人才!運用身體五感體驗自然,促進身心靈健康
走進山林,運用身體五感體驗自然,促進身心靈健康,是林業保育署近年來發展的森林療癒,至今已有五十位森林療癒師,今年除持續培育認證,更計畫自十月開始,在一年內擴大舉辦一百場森林療癒活動,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發展森林療癒有兩大原因,一是台灣森林覆蓋率達六成以上,山林資源豐富,無論是生態環境或人文背景都很適合作為森林療癒的場域,再來是國外日、韓、德、澳、加等國推行成效良好,更確定可行性。林華慶說,林業保育署發展森林療癒是朝著產業化方向進行,不只是培育森林療癒師,而是希望為台灣長期培養綠領(green collar)人才,綠領工作泛指對於環境保護或永續生活有貢獻的職業,此外還希望大家善用台灣山林環境,「讓更多人獲取森林生態的惠益(Benefit),而不是提到台灣山林只有想到單純的登山郊遊。」另外也希望幫助私有林的地主創造林地價值。此外,現行的森林療癒師培訓認證採線上課程加實體的帶隊實習,不少學員卡在等待實習階段,因此十月開始的森林療癒活動,將有一部分是提供給學員的實習課。明年底森林療癒師認證制度將有改變,目前林業保育署已與勞動力發展署合作,預計於明年底併入iCAP職能課程認證,完成後可獲得國家認證,之後可從事相關工作。舉例來說,就像廚師拿到國家證書後回歸市場機制找工作。森林療癒師可以將原本的專業運用到森林療癒領域,例如去年首批森林療癒師之中有人具備太極拳、園藝、精油、藝術創作等專長,就可以發展出具備個人特質的課程活動,去年首批森林療癒師中有一位原住民青年,希望有更多原住民青年參加培訓,發揮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十月開始的一系列活動,串連至旅遊業、非營利組織以及私有林,打開台灣森林療癒的大門,帶動整體產業活絡起來,讓民眾走進山林,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森林療癒 百場活動報名林業保育署百場森林療癒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由認證森林療癒師引導民眾,運用身體的五感體驗自然,有助減輕壓力與改善免疫力,增進身心健康。例如運用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森林療癒處方箋」、梅峰農場香氛與頌缽音療,及台中市和平區大雪山社區「森之行走─林下的身心平衡」等活動,讓參與者親身感受森林療癒的美好。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醫師陳俊霖表示,透過科學數據驗證,森林療癒對身心壓力有舒緩的效果,醫學研究也顯示,充足運動量對代謝症候群及糖尿病、高血壓、失智症都是保護因子。綠色照顧早已運用在醫療上,從十多年前的園藝療癒到近年來的森林療癒,不但運用在舒緩都市人壓力疾病,甚至安寧病房也透過VR裝置,讓病人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他建議至少一個月從事一次森林療癒活動,維持免疫系統在相對比較好的活性。這次林業保育署與公私部門共同合作,部分場次將收集資料,分析參與者身心數據變化,為台灣的森林療癒研究提供寶貴資料。百場森林療癒活動只是開端,林業保育署將藉此媒合森林療癒師對接國民旅遊、企業活動、醫療長照相關業者,擴大森林療癒市場,發展具台灣山林特色的健康產業。首批森林療癒活動已開放報名,詳情請至台灣山林悠遊網森林療癒活動專頁查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28 醫療.新陳代謝
全家相繼得糖尿病!醫問「三餐吃什麼」秒懂:不意外 全台很多人都這樣吃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吃得很健康,不過因為沒有留意吃進去的食物種類,長期偏好特定飲食,營養不均衡,也影響了身體健康。每天三餐都吃炒飯、炒麵 全家確診糖尿病 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分享,自己是台中人,台中人吃炒飯、炒麵,一定要加「在地蓋有名」的辣椒醬,偶爾吃不打緊,如果常常吃又不注意份量,「代誌就大條」囉!在過去的糖尿病看診經驗,有一家人,先後來找我,通通都確診糖尿病,罹病率100%。我問他們一家人平時都怎麼吃,原來是每天三餐都吃炒飯、炒麵,而且一定加辣椒醬、醬油。楊智雯指出,這家人平常加了辣椒醬一個人可以連吃3碗才滿足,這樣的一餐就可以吃下10份的醣,因為太好吃,整碗麵也不需要有配菜和蛋白質,血糖立刻飆高到4、500mg/dl。因為只吃大量的醣,很快又有飢餓感,又會再進食,造成持續的高血糖,再加上醬料裡的鈉,又增加脫水的風險,就容易引發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這是糖尿病致命性的併發症,千萬要注意。  高碳水飲食 易引發胰島素阻抗 當飲食採取高碳水飲食,就會引發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與肥胖。而台灣人60歲以上,每5個人就有1個得糖尿病,機率是20%。楊智雯說明,糖尿病分為兩型,第1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第2型糖尿病與家族遺傳有高度相關,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家人都有糖尿病的情況,但不是家裡有人得糖尿病,其他人也一定會罹患糖尿病,就如同一開始提到的「糖尿病是吃出來的」。也就是說,如果知道怎麼吃對食物,甚至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及早發現問題的源頭,就能夠保持身體健康。  造成胰島素阻抗 常見3大原因 人一定會老,年輕時候健康,不代表一輩子健康。楊智雯強調,隨著年齡增長,代謝率下降、飲食不當以及缺乏運動,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也不利血糖的調節,當血糖失控就容易演變成糖尿病。1、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當攝取過量時會造成葡萄糖代謝的失調,身體因長期處於高胰島素水平的狀態而產生阻抗現象。2、異位的脂肪堆積:肝臟、胰臟脂肪堆積,進而導致阻抗現象更嚴重。3、壓力和睡眠不足: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上升會干擾胰島素功能。  如果已經有胰島素阻抗 3個調節方法1、調整飲食:降低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入,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和健康脂肪。2、增加運動量:運動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尤其是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3、調節壓力與保持充足睡眠:有效管理壓力、改善睡眠品質有助於胰島素的正常功能。另外,若需使用藥物降低胰島素阻抗的話,需由醫師診治開立處方。楊智雯強調,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糖尿病確實是可以預防的。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25 醫療.新陳代謝
病是吃出來的!醫分享天天吃飯吃麵必加一物,全家吃出糖尿病
糖尿病到底多是因為遺傳,或者是吃出來的病呢?醫師分享一家人先後確診糖尿病,與他們常吃炒飯、炒麵,而且一定要加辣椒醬、醬油有關。醫師指出,長期偏好特定飲食,又是採取高碳水飲食,就會引發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與肥胖。天天吃炒飯、炒麵加辣椒醬 全家吃出糖尿病你覺得自己吃得健康嗎?台灣糖尿病罹患人數眾多,到底多是因為遺傳,或者其實是吃出來的病呢?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在臉書發文分享過去糖尿病看診經驗,她指出,之前有一家人先後來看診,最後通通確診糖尿病,罹病率100%。詢問他們一家人平時都怎麼吃,竟發現他們幾乎每天三餐都吃炒飯、炒麵,而且一定加辣椒醬、醬油。楊智雯分析,長期偏好特定飲食會造成營養不均衡,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像這家人平常吃飯吃麵習慣一定要加辣椒醬,加了之後一個人竟可以連吃3碗,這樣一餐就吃下10份的醣。因為太好吃,整碗麵不需要有配菜和蛋白質,血糖立刻飆高到4、500mg/dl。而因為只吃大量的醣,很快又有飢餓感,又會再進食,造成持續的高血糖。再加上醬料裡的鈉,又增加脫水的風險,就容易引發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這是糖尿病致命性的併發症。當飲食採取高碳水飲食,就會引發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與肥胖。醬料對控血糖控血壓的人是大忌米飯是台灣人的主食,幾乎天天都可能吃到,但偏偏白米飯對控血糖的人是項挑戰,只要攝取過量就會讓血糖不穩。如果吃的是炒飯,更要注意油脂和澱粉的攝取量,吃多不但容易發胖,血糖也不易控制。營養師夏子雯曾受訪表示,一般餐廳或熱炒店的炒飯,可以看到每一粒米都被油脂包覆,燴飯的醬汁經過勾芡,等於在白飯上又添加了油脂和澱粉。所以如果有一餐吃了炒飯或燴飯,當天其他餐最好要控制油脂和澱粉減少一些,且要攝取蛋白質和蔬菜。另上述病例吃飯必加辣椒醬也是致病問題,辣椒醬、豆瓣醬等高鈉醬料,對於要控血糖控血壓的人是大忌。調味應改以天然辛香料,如新鮮蔥、薑、蒜、辣椒、檸檬、洋蔥等,再調少量醬油當沾醬,並且適量沾。3招對付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糖尿病前期就會出現「胰島素阻抗」,而如果已經有胰島素阻抗,楊智雯建議3個調節方法:1.調整飲食:降低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入,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和健康脂肪。2.增加運動量:運動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尤其是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3.調節壓力與保持充足睡眠:有效管理壓力、改善睡眠品質有助於胰島素的正常功能。另外,若需使用藥物降低胰島素阻抗的話,需由醫師診治開立處方。根據國健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數據統計,預估全國約有218.6萬人罹患糖尿病,且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長。糖尿病患若沒有將血糖控制好,將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以及進而截肢等合併症。【參考資料】.《楊智雯醫師 |陪你健康享瘦每一天》臉書粉絲專頁 .衛福部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19 失智.大腦健康
我會失智嗎?台大醫師曾文毅:腦齡老5歲以上就要警覺
衛福部統計,2031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將逾47萬人,2041年接近68萬人,失智人口持續攀升,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最愛問」影音節目邀請台大醫師曾文毅、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巫奉約,談大腦年齡檢測與失智症的關聯,並教導大家讓大腦逆齡回春,有效預防失智症。大腦受損無法正常對話巫奉約曾在23歲時發生嚴重車禍,大腦受傷導致短暫失智,他當時無法理解旁人說的話,「例如有人問我剛剛吃過什麼,我無法理解剛剛是指多久之前的剛剛,大腦思惟變得跟以前不同,每個人跟我講話,我都要想很久才能回答,乾脆就不跟人說話。」因此,巫奉約特別能夠體會失智症者的狀態。失智症跟年齡有正相關,但並不是所有的高齡者都會罹患失智症,他目前在萬芳醫院幫助失智症者進行認知促進實驗,發現若長期持續良好的生活作息,就可以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但不能夠每天行程一成不變,關鍵是大腦需要新的刺激。大腦年齡≠實際年齡失智症是大腦經歷了過多的風險因素,導致大腦不夠健康,再加上相關毒性蛋白侵害,造成認知功能受損而形成失智症。我們都不想失智,但是,目前醫療科技可以預知失智嗎?台大醫院特聘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曾文毅提出「大腦神經年齡檢測」,原理是將人工智慧結合MRI,用大量MRI磁振造影的腦部影像資料,經過人工智慧的訓練,建立一個數學模組,可根據個人的腦影像推測大腦年齡。何謂腦齡,就像身體其他器官也有所謂年齡,常聽到像是血管年齡、皮膚年齡等,器官年齡可判斷該器官的功能或結構是否健康,如果跟實際年齡相仿,表示該器官是健康狀態,但如果比實際年齡老五歲以上,就要提高警覺。曾文毅說,如果大腦比實際年齡老十歲以上,表示腦部過度老化,未來五年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就會非常高。他建議中年就可以做腦齡檢測,或本身有危險因子也可以來做,才有可能提前預防失智症。「腦齡過高並不是世界末日。」曾文毅建議,大家可把腦齡當成腦健康指標,腦齡檢測主要是提醒大家注意大腦健康,就像健檢有紅字就要積極治療,把紅字降下至正常。腦齡過高,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以及做健腦活動來改善。曾文毅以自己為例,他第一次檢測腦齡時,其中一個網絡的腦齡老了八歲以上,於是他加強運動量,進行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改善飲食習慣,一年半以後追蹤,腦齡整體年輕四至五歲,成功讓大腦逆轉回春。功能型桌遊、全齡樂遊課程鍛鍊大腦巫奉約說,很多人說打麻將不會失智,但再次提醒「大腦需要新刺激」,如果都從事同樣的活動,等於一直進行同樣的刺激,對大腦來說只是在做很簡單的事,並沒有辦法健腦。他跟長庚科技大學產學合作,針對失智症設計六十多種完全不同的桌遊,透過專業帶領,跟長輩一起玩,可幫助腦齡逆轉,另外也有全齡樂遊課程,快樂遊戲可幫助心情轉變,促進大腦及身體的健康,當然同時也要維持良好的飲食、睡眠與運動,多管齊下。台灣將於明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儘管失智症對我們造成壓力,但隨著醫療科技的研究,也看到新希望。本集「元氣最愛問」透過專家認識腦齡以及大腦逆齡回春秘訣,幫助自己健康長壽。●腦專家曾文毅腦齡逆轉做法1.增加運動量:有氧運動、肌力訓練。2.改善飲食:吃七分飽,多吃五顏六色的蔬菜,蛋白質以白肉、雞蛋、植物性蛋白質為主。3.充足睡眠:一天睡滿七小時。
-
2024-09-02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周末戰士集中運動 健康成效不減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無庸置疑,不過,運動總是知易行難,特別是上班族在忙碌的生活中,達成建議的每周5天、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即略喘但不辛苦的運動強度,如健走與騎自行車等,也並非隨手拈來的事情。國外研究發現,有些人努力在每周1到2天內,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被稱為「周末戰士」(weekend warrior),研究也發現,「周末戰士」的健康效益不比天天運動的人差,但多數研究的運動量都採用問卷紀錄,不免可能有所偏誤。青壯年工作忙 假日補運動課「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的最新論文,給了大家一個可行的建議,該研究使用英國生物資料庫7萬5千餘人的資料,結合穿戴裝置的運動量測與健康資料,將研究者的運動狀況分為3組,第1組為每周不到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第2組為「周末戰士」(一周中等強度運動超過150分鐘,且一半以上運動量集中在1或2天內),第3組則是天天運動,且一周累計150分鐘以上運動的人。後續追蹤其健康狀況發現,「周末戰士」後續發生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憂鬱症、焦慮症等問題都和天天運動的人相似。美國哈佛大學麻州總醫院心血管中心也在去年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周末戰士」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與天天運動的人沒有差別。顯然,以一周運動量為基礎,青壯年若因工作無法天天運動,假日就是補運動課的最佳時刻。長者少量運動 也比不運動好對於衰弱長者而言,一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也並非一蹴可幾,難道無法達到就乾脆直接放棄嗎?當然不是。早在2011年,國衛院溫啟邦教授便在「刺胳針(Lancet)」發表,以8年追蹤約42萬名成年人,發現一周只要從事92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天有15分鐘運動,就能夠降低14%的死亡風險,整體可增加3歲的餘命。顯然,即使少量運動也比不運動為佳。不過,每周90分鐘或每天1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應該是最低的有效量,不能再少了,在這個基礎上,每天若能再增加15分鐘運動,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多元複雜運動 比重複動作佳為了在運動時同步強化腦力,多元而複雜的運動比單純重複動作的運動好,每個人更需要依照自己的健康狀況開始運動,中等強度運動是略喘但非上氣不接下氣的運動強度,每個人的體能不一,相同運動不見得有相同感受,依照個體差異,根據體能狀況運動,逐漸提升時間與強度,好處便會逐步顯現。總結來說,有個簡單原則可以概括中高齡民眾運動的作法:有動比不動好、多動比少動好、多元比單調好,依照個人狀況循序漸進加量加強為首要原則。
-
2024-08-29 名人.好食課
運動只能喝溫水?一圖看懂喝冰水4大好處:不用怕傷身
天氣熱運動完,不少人會想要趕快消暑一下,但又怕喝冰水會傷身體,而只喝溫開水,其實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說喝冰水會傷身,相反地,運動喝冰水可是有不少好處!就讓好食課Oliver楊哲雄營養師 告訴你運動喝冰水的好處吧!運動喝冰水好處1.提升運動耐力:幫助身體冷卻,減輕過熱疲勞。2.延緩核心溫度升高:長時間處於高溫下,運動量過大,容易導致核心溫度升高,而有中暑風響,因此運動後適度喝冰水,反而可避免體內溫度升高造成身體「當機」。3.降低心臟負擔:降低心率,減少心肌收縮次數。4.增加補水意願:冰水適口性佳,可增加補水次數。*小建議:擔心不適或嗆到,營養師這邊提供三個飲水建議。1.提前退冰。2.慢慢喝,不要過急或太大口以避免嗆到。3.少量多次補充。*若為心臟或腦血管疾病患者,切記不可一次大量飲用冰水,需分多次適量補充呦!【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運動不能喝冰水?4大好處大公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2 醫療.新陳代謝
每天運動,糖尿病患血糖竟反而不穩!醫:「這種運動習慣」一定要改
糖尿病患想透過運動促進健康,反而使血糖忽高忽低,偶爾還出現頭暈、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家醫科醫師指出,糖尿病、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疾病,與胰島素阻抗相關,阻抗指數高,血糖容易上升,運動量劇烈變動引起胰島素阻抗變動,而影響胰島素劑量需求,應循序漸進地調整飲食與運動內容,並與醫師密切配合。糖尿病患一運動竟出現低血糖症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說,有名40多歲男性糖尿病患者,以胰島素控制血糖,至門診時檢驗顯示空腹血糖212mg/dl(控制目標值為80至130),餐後血糖268mg/dl(控制目標值80至200),糖化血色素8.6%(控制目標值5至7),胰島素阻抗指數2.5(正常值小於1.5),給予運動與飲食衛教,並調整胰島素劑量。這名患者飲食量大致均衡穩定,平時很少運動,驗血前幾天想起衛教說要運動,便開始每天做1至1.5小時的中強度運動。結果回診檢驗時發現,空腹血糖為68mg/dl,餐後血糖108mg/dl,胰島素阻抗指數1.6(正常值小於1.5),偶爾出現頭暈、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每日運動量劇烈變動 胰島素阻抗也跟著變何一成判斷,這位患者是因為每日運動量劇烈變動,引起胰島素阻抗變動,而影響胰島素劑量需求,胰島素阻抗指數高,血糖容易上升,因為胰島素能幫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人體細胞,特別是肌肉、肝臟和脂肪的細胞,進行代謝、產生能量。胰島素阻抗是指,人體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阻抗指數越高,敏感性就越低,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因此身體就需要更多胰島素,以協助血糖的代謝,如果胰島素仍不足,就會使得血糖濃度升高。何一成指出,運動會使胰島素阻抗降低,同樣的血中胰島素濃度,進入細胞的血糖增加,所以血糖就會降低,運動量大,改善胰島素阻抗就多,運動量少,改善胰島素阻抗就少,當運動量突然劇烈變動,也會使得血糖變動幅度變大,以這位患者為例,建議每天規律運動,如想增加運動量,應逐步增加,並與醫師討論調整胰島素劑量,之後再檢驗顯示空腹血糖108mg/dl,餐後血糖138mg/dl,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值。改善胰島素阻抗 靠漸進式調整飲食與運動何一成強調,改善胰島素阻抗,要靠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飲食方面,應避免攝入過量的碳水化合物,並減少攝取脂肪、糖、紅肉等,建議高纖維飲食,如足量的蔬菜、水果、全穀物等;運動方面,伏地挺身、彈力帶、啞鈴等阻力運動,以及游泳、快步走、跳繩等有氧運動,都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何一成提醒,糖尿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同時可能誘發多種慢性併發症,要循序漸進調整飲食及運動,避免突然劇烈變動,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積極追蹤,血糖才能穩定,達到控制的目標值,除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都與胰島素阻抗相關,同樣不可輕忽。【疾病百科】糖尿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07 癌症.大腸直腸癌
新研究指阿斯匹靈可降大腸癌風險 但一類人預防成效較顯著
大腸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全美光是2023年有超過5萬2500人死於大腸癌,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定期服用阿斯匹靈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罹患率,尤其對於高風險群的效果更加顯著。根據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8月1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JAMA Oncology)期刊的研究報告,針對10萬7655人的體重、酒精攝取量、飲食習慣、吸煙與否以及運動量,再配合每周服用兩種或以上阿斯匹靈或每周服用六種以上低劑量阿斯匹靈,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罹患大腸癌風險減少18%,尤其對於抽菸或體重超標者,罹癌風險率明顯減少逾25%。報告主要作者、麻州布萊根總醫院(Mass General Brigham)胃腸科醫師西卡維(Daniel Sikavi)指出:「研究顯示阿斯匹靈可有效降低大腸癌高危險群罹癌風險。」並強調:「相較之下,生活習慣較健康的人原本罹癌風險就低,他們服用阿斯匹靈也會降低罹癌率,只是沒有那麼明顯。」雖然服用阿斯匹靈與降低大腸癌罹癌風險的關聯尚未釐清,但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霍林斯癌症中心(Hollings Cancer Center)主任杜波依斯(Raymond DuBois)對於每周服用兩顆阿斯匹靈防癌的作法直言:「對於減肥或戒菸都有困難的人,這是一種簡單選項,可以幫助高風險族群降低罹癌率。」不過波士頓醫療中心(Boston Medical Center)直腸外科主任戴維斯(Jennifer Davids)有不同主張,強調阿斯匹靈並非防癌萬靈丹,也非從此將健康的飲食、運動習慣拋諸腦後:「服用阿斯匹靈不足以取代所有罹癌因子,因為靠著健康生活習慣全面降低罹癌風險仍有其必要。」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資深副總安南齊亞塔(Christina Annunziata)也提醒國人保持正常體重、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並減少飲酒,擁有健康生活才是有效降低罹癌風險的不二法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07 養生.運動健身
看似不喘、不累,姿勢錯誤當心跑出一身病!5眉角掌握超慢跑訣竅
你今天超慢跑了嗎?跟著節拍器邁開步伐,掌握節奏律動的超慢跑,近年非常流行,愈來愈多人跟上這股運動熱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超慢跑看起來不喘、不累,但如果姿勢錯誤、過度訓練,也是會跑出一身病來。太頻繁、沒熱身 恐傷膝武俊傑分享,診間一位中年男子,聽聞超慢跑很容易上手,還有減重、控制血糖的好處,於是嘗試這項流行的全民運動。剛開始跑覺得很有趣,宛如跟著節拍抬腳律動,直接增加跑步次數,原本一周跑2至3次,到後來幾乎天天進行,結果跑兩周後就到門診報到。該名患者提到,超慢跑要掌握「步伐要小、頻率要快」的技巧,速度設定在「1分鐘180步頻」左右,從入門的跑5分鐘增加為10分鐘,為了提高健身效果,他每天都練習超慢跑。不料,膝蓋竟出現卡卡的感覺,緊繃、疼痛感愈來愈明顯,就診檢查發現,罹患了退化性關節炎。武俊傑強調,超慢跑看起來輕鬆不傷身,還被譽為懶人瘦身法,很多人一跑起來就忘了控制運動量,甚至以為是低強度運動就拉長跑步的時間,跟久走會增加腳底過多或反覆的外力一樣,跑多了也是會產生足底筋膜炎。經建議患者在超慢跑前,搭配暖身、伸展動作,並注意姿勢的正確性後,狀況改善許多。背挺直、膝微彎 別踮腳不同於一般跑步的腳跟先著地姿勢,武俊傑指出,超慢跑因為步伐快速,應該要讓前腳掌先著地,但是要注意,不要變成踮腳跑步,否則容易造成小腿、阿基里斯腱、足底筋膜的負擔。超慢跑雖然相對緩和,跑前熱身絕對必要,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運動傷害。在跑步的過程中,武俊傑提醒,記得抬頭挺胸、背部挺直,如果頭部向前傾,反而會造成肩頸肌肉不平衡、頸部受傷。任何運動都不要過量,超慢跑看似無害,初學者一定要使用節拍器跟著步頻,控制好運動時間,當過度的運動讓肌肉極度疲累時,連帶會引起身體產生發炎反應。超慢跑正確姿勢5要點1.背部挺直、微抬下巴,眼神要注視著前方,保持抬頭挺胸。2.跑步時膝蓋要微彎,大腿不要抬太高,可減少對膝蓋及關節的負擔。3.注意前腳掌落地的力道,輕輕踩踏,避免腳步愈來愈沉重。4.維持小步伐、高步頻的方式,不要忽快忽慢,跟著超慢跑的節奏。5.雖然動作幅度小,仍要注意手臂擺動,隨著身體自然擺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21 養生.健康瘦身
胖瘦與腸道菌種相關 研究:瘦子體內多有AKK菌
減肥是許多人的終生志業,但也有民眾輕忽肥胖帶來的風險,常等到已經病態性肥胖,影響健康時才願意面對。此時,通常需要透過手術,再輔以營養師調整飲食等方式維持體重。近年研究發現,執行減重手術後,腸胃道的菌叢會發生改變,增加能抑制肥胖的腸泌素,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術後有機會「根治」糖尿病,且讓患者養出瘦瘦體質。國內成人肥胖率破50%,近五年減重手術增加四成。唐代認為「豐腴」是一種具福相的體態,到了現代則認為是「一白遮三醜、一胖毀所有」,雖然這僅是特定審美觀,但如果體重真的過重,已有多項研究顯示,肥胖將對健康帶來「毀滅性」的破壞。而肥胖最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也因為體重過重,容易有關節炎;高油脂的飲食也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痛風等疾病。近年國健署積極推動減糖運動,但台灣肥胖率仍居高不下,據國健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2016年至2019年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9%,到了2017年至2020年已達到50.3%,連曾任「糖都」(台南市)市長的賴清德總統,今年也喊出要開始喝「低糖」,期待國人能遠離肥胖。多數國人對於「減重」大多仰賴自身的力量,低熱量飲食、168飲食或是增加運動量等,依照營養師的說法,如果已是過胖的民眾,靠自己成功瘦下來的比率低,反而因為錯誤的飲食愈減愈胖。近年國人對於減重手術的接受度逐漸增加,據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統計,2023年台灣執行減重手術的總件數達4377件,與2018年總件數2923件相比,增加幅度約四成。縮胃手術改變腸道菌叢,可能養出「瘦瘦體質」。減重手術是建議針對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37.5,或大於等於32.5且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者。根據定義,正常的BMI值應在22,超過23代表過重,超過27代表肥胖,超過35以上則是嚴重肥胖,超過40則屬於病態性肥胖。國內常見的減重手術項目為「胃袖狀切除手術(俗稱縮胃手術)」,以及胃繞道手術等,其目的都是為了減少腸胃道攝取食物的量以及養分吸收,不過手術都是「不可逆」。以縮胃手術為例,會切除約75%的胃,術後胃袋會如同一根香蕉,無法吃太多食物,達到長期減重的效果;但胃具有彈性,患者術後持續過量飲食,胃可能會再次撐大,需要再次手術。不過只要與營養師搭配,能大幅降低胃可能再度被撐大而須再度手術的副作用。且根據台大醫院的研究,執行減重手術後的患者,體內的腸道菌叢會因為飲食型態的改變也隨之改變。研究發現,執行減重手術的患者,體內的腸泌素(GLP-1)明顯上升,而腸泌素上升,能改善血糖以及胰島素阻抗的現象,如果手術前為糖尿病患者,血糖數值會因為腸泌素的分泌增加,而獲得改善,逐漸走向正常,有機會養出「瘦瘦體質」。醫學界找到腸道AKK菌,證實與「瘦」有直接關係。台大醫院醫研部研究型主治醫師吳偉愷表示,減重在全球一直有著高度需求,近十年腸道菌的研究蓬勃,也發現到瘦子體內的菌叢與胖子截然不同,其中已經被證實的腸道菌「AKK菌」,就是大量存在於瘦子腸道中的一種細菌。AKK菌已被證實可以刺激人體分泌腸泌素(GLP-1),是近十年來的重大發現。吳偉愷表示,雖然瘦子體內還有其他的細菌,但僅有AKK菌被證實與「瘦」有直接關係,其餘菌叢都尚未有明確研究指出其直接關係。而究竟瘦子是本身就存在AKK菌,還是因為體態瘦,腸道才會出現AKK菌?相關研究發現,是人體接觸到AKK菌後,菌種在腸道環境中落地生根,才使人體出現身材較瘦的結果。AKK菌多存在植物性膳食纖維中,如地瓜、蔬菜等。吳偉愷表示,容易讓腸道接觸到AKK菌的食物,目前證據最為顯著的是植物性膳食纖維,如地瓜、蔬菜等,其餘也可能透過與特定的生物接觸而獲得。不過,也因為該研究讓不少企業開始開發相關產品,如歐美國家已經將AKK菌作為產品上市販售。美國主要是販售「活的」AKK菌,大約吃三個月以上,讓菌株生根就有機會養出瘦瘦體質;歐洲販售的是「死的」AKK菌,需要長期食用,透過產品內的AKK菌刺激腸泌素,達到「瘦」的效果。吳偉愷表示,目前台灣正在培養本土AKK菌株,不過食藥署對於新興產品的規範嚴苛,也尚未有法令允許相關產品上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4 醫療.骨科.復健
容易跌倒、爬樓梯費力?3招檢測肌力是否不足:無法重訓也可這樣增肌
趁著兒孫放暑假,全家出遊,歡樂時光卻因腳力不繼,只能待在飯店等大家回來;有時熟齡相約出遊,卻因自己膝蓋痛走不動而成為團員負擔。小腿肌能發揮幫浦作用,輔助血液回流,腳因此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心臟」。腳力好有三大關鍵:肌力好、骨質好、關節順暢。及早開始鍛鍊腳力,人生下半場也才能無懼走出去。雙腿行走的穩定度與肌力息息相關,桃園市中壢天晟醫院復健科醫師許嘉佑表示,維持下肢穩定的主要肌肉包括:1.臀肌是下肢最大的肌肉群,負責髖關節的伸展、外展、外旋和內旋。強壯的臀肌群可以幫助穩定髖關節,減少受傷風險。2.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側的肌肉群,負責膝關節的伸展,可以幫助穩定膝關節,減少髕骨疼痛的發生。3.膕繩肌幫助穩定膝關節,減少前十字韌帶受傷的風險。4.小腿肌負責踝關節的伸展、屈曲和內翻外翻,可以幫助穩定踝關節,減少扭傷的發生。5.核心肌群幫助改善下肢的穩定性,提高運動表現。快速坐站、行走,可自我檢測肌肉強度。用什麼簡單方式,可以檢視自己是否已有肌力不足警訊?許嘉佑說,國民健康署提供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測方式:1.使用握力器測量雙手握力,握力小於30公斤(男性)或16公斤(女性),可能有肌力不足的警訊。2.起立坐下測試連續起立、坐下5次,時間若超過12秒,代表肌肉功能不足。3.步行測試6公尺行走速度,標準為每秒1公尺。如果時間內無法完成,可能有肌力不足的警訊。另外,有以下情形也是肌力不足的警訊:容易跌倒(肌力不足會使身體平衡感下降)、提重物困難、走路或爬樓梯費力。自我檢測時發現有任何疑慮,建議應諮詢醫師或專業運動指導人員,進一步評估。不能只吃蛋白質,其他類食物也要均衡攝取。營養師李昌儒表示,銀髪族要維持好肌力,只吃蛋白質是不夠的,肌肉的生長或維持,需要充足的熱量以及多種營養素的幫助,還要搭配適當的運動,才能讓肌肉健康又強壯。優質的蛋白質是構成肌肉最基本的材料,可以從黃豆製品、海鮮類、蛋類、肉類、乳製品補充;碳水化合物則是肌肉重要能量來源,可以攝取未精製的優質澱粉,像全穀雜糧、麵食、根莖類等;其他像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D、鈣質等,也都有研究指出有益肌肉。最重要的還是均衡的飲食,攝取多樣化、天然、原形的6大類食物,才能讓身體獲得各種好的營養成分。運動後吃對營養補充,修補肌肉效果更好。但對於許多銀髪長輩來說,最常見的困擾是「我也知道蛋白質重要,但是我的牙齒咬不動啊!」建議選擇較軟質的食材,例如比較軟的魚肉、蛋類、黃豆製品;也可以用烹調方式調整食物質地,使用細絞肉、肉泥讓長輩能輕鬆咀嚼,吃出好肌力。為了讓肌肉生長更有效率,李昌儒表示,可以把握運動後的營養補充「黃金30分鐘」,通常30分鐘至2小時內,是滋養修復肌肉的時間,這時候攝取的營養很容易進入肌肉細胞中利用。運動後可以補充優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例如無糖豆漿加小地瓜、水煮蛋加小顆水果、牛乳加雜糧麵包等簡單方便的組合。重量訓練最能增肌,有氧運動幫助少,但仍有部分效果。除了補充足夠營養,還要加上適度運動才能增肌。許嘉佑指出,深蹲是複合式運動,可以鍛鍊腿部的大部分肌肉群,包括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臀大肌和小腿肌。另外,弓箭步可以鍛鍊到腿部的單側肌肉力量,並有助於改善平衡感和協調性;硬舉可以鍛鍊腿部、臀部和背部的多個肌肉群;腿部推舉是一種孤立式運動(針對單一關節和肌群的動作),可以針對性地鍛鍊股四頭肌。做這些運動時姿勢要正確,循序漸進地加量,注意休息。至於健走等有氧運動,是否對肌肉形成完全沒幫助?許嘉佑表示雖有幫助,但效果有限,健走是有氧運動,可促進心肺功能、增強體力、燃燒脂肪,雖然能訓練腿部肌肉群,然而對肌肉增長的刺激有限。原因是健走的強度通常較低,除非加快行走速度以增加運動強度,或者拉長健走時間以訓練肌耐力。Q:無法做重訓的老人,怎麼運動增肌?體重、彈力帶、水瓶 都可用來做阻力訓練許嘉佑說,老年人無法重量訓練的原因很多,包括關節炎、骨質疏鬆、肌肉力量不足等。即使無法進行傳統的重量訓練,老人仍然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增肌,例如阻力訓練,利用自身體重、彈力帶、水瓶等物品作為阻力進行的鍛鍊。常見的阻力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弓步、抬腿、划船等;阻力訓練可以有效刺激肌肉生長,但要注意循序漸進,避免受傷。其他像有氧、平衡訓練都可試著做。無法重量訓練的長者可以從輕度運動量開始,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1 養生.聰明飲食
陽明交大研究:運動後攝取高蛋白食物可降低食慾,還有2益處!
不少民眾想瘦身但又難以控制食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研究團隊發現,運動後再攝取高蛋白質食物,確實可以抑制食慾,並延緩肌肉衰減、改善心血管代謝。運動後攝取高蛋白食物,可降低食慾高蛋白飲食因具飽足感,一度是坊間流行的減重法之一。陽明交大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教授陳喬男研究團隊,對平均年齡近60歲的中年肥胖族群,實施持續三個月的高強度間歇飛輪運動。研究發現,即使運動後的食慾明顯增加,但只要在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高蛋白飲品,不僅會有較低的飢餓感,還會降低吃宵夜的機會。顯示在中高強度運動後攝取高蛋白飲品,是有效的體重控制策略。除了改善食慾 還有2益處研究團隊也發現,運動且配合高蛋白飲食,可改善中年肥胖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與預防肌少症。在連續三個月研究中,受測樣本採取高蛋白飲食再加上運動,可明顯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減少脂肪量,並且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葡萄糖耐受性和發炎反應,同時也增強了肌肉力量和運動能力。陳喬男表示,過去的資料建議每人每公斤每天蛋白質攝取量1.6公克以維持肌肉質量,研究團隊也以此做為實驗組的飲食目標,「心寬體胖」是中高年齡普遍性問題,衍生出來的則是心血管疾病,運動量減少也讓肌肉流失更加快速。研究成果為中高年齡肥胖的族群提供參考,也為肥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但陳喬男也提醒,研究是驗證高蛋白飲食在中高年齡族群的運動生理表現,但並非表示只吃高蛋白飲食就是良好的體重管理方法。運動還是一切根本,體力(活動能力)與心血管及代謝疾病風險的管控是比體重更值得注意的事。該研究已於今年初登上第273期《Physiology & Behavior》科學期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1 養生.聰明飲食
減肥總是越減越肥?營養師傳授9招佛系減脂祕訣,三餐正常吃也能養成易瘦體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許多人會偶爾吃大餐犒賞自己、紓壓,並在吃大餐時說服自己減重永遠是明天的事...。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這是「打咩」的行為,其實減重也可以改變生活上的習慣!讓你佛系瘦、慢慢瘦~營養師傳授9招佛系減脂祕訣 1.喝湯把油撈掉無論是喝湯或是吃火鍋,湯經過肉片、火鍋料的烹煮後的表面會有許多浮油,可以先將油撈掉減少一點油脂,以免將配料夾起時裹上表面的浮油。2.飯後多走動飯後散步不僅能降低血糖濃度,還能穩定血糖,有效緩解脹氣狀況、讓身體釋放內啡肽,達到舒緩情緒,減緩失眠症狀的效果。3.吃肉去皮吃肉之前可以先去皮,可減少約25~30%的熱量,可有效減少過多的飽和脂肪膽固醇。4.不吃肥肉可優先選擇瘦肉,或是把肥肉挑掉,除了減少脂肪攝取,也能避免心血管疾病。5.不吃甜食大多數的甜點都含有大量的糖、油、澱粉,吃完不僅血糖爆表 滿滿的糖也是變胖的地雷之一。6.吃飯放慢速度如果你吃東西的速度很快,突然進食大量的澱粉,易造成血糖上升,導致脂肪囤積!可以細嚼慢嚥,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暴飲暴食。7.充足水分多喝水有易身體健康!要多喝水已經是營養師的老生常談了,但還是會有很多人忽略,足夠的飲水量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能維持正常代謝,幫助瘦身更有成效。8.只吃七分飽現代人大多數都運動量過少,若三餐都吃很飽,其實很容易進食過多。建議可以吃到不餓、七分飽就好,以免吃過量導致脂肪囤積。9.選擇原型食材加工食品在加工過程會添加大量油脂、調味,建議優先選擇原型食物,保留較多營養,熱量也比較低!減脂瘦身是一輩子的事!看完以上營養師傳授的9招佛系減脂祕訣,平日裡維持好習慣就能養成易瘦體質!正所謂「慢慢來比較快」,不著急、持之以恆才是關鍵,才能擁有健康的體態。營養師也提醒想瘦身減肥的帥哥美女們,千萬別為了快速瘦身而節食不吃飯,這樣瘦下來不僅容易復胖,也容易導致體脂肪一次比一次更高,反而會比節食前更胖!延伸閱讀:.減重別怕吃澱粉!營養師推10種抗性澱粉 減脂剷肉 壽司飯、義大利麵上榜.8款減肥茶幫你越喝越瘦!解渴還能減重,想要美容養顏就選「這一款」.減肥吃「這些澱粉」都有助燃脂!盤點5類助燃脂澱粉,玉米、地瓜都上榜
-
2024-07-06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照顧高齡老父 王者獅難自得
年復一年,對退休力的填答測驗我始終樂此不疲,除了清楚自我退休力的消長,還能及早因應、提供未來生活的準備方向。今年總體分數70分,仍忝居「王者獅子」之列,卻明顯看出整體核心能力已呈現下滑趨勢,其中又以健康項目的表現最為不足,其次是財務項目,增加每周運動量為當務之急,有效掌握物價波動、持穩理財也不可忽略。但面對逐年衰老,卻仍得事必躬親的問題仍在於照顧高齡老父,限縮自己多數時間,由於父親的固執,又無法向外尋求長照奧援,使得我在自在獨立與社會連結項目因此弱化許多。退休準備分數最後給「王者獅子」的心法是:活得過久須有長照準備,但以我的財務狀況已無力負擔龐大的長照保險費,我又是高齡長照的實質照顧者,何嘗不願輕鬆退休、樂齡生活無極限,但無奈無法割捨親情的束縛,雖然我能坦然面對老去,卻始終無法快樂做自己。希望我能常保身強體壯,繼續照顧年邁的父親。退休力給我核心能力的建議,但現實生活中,要即時因應未來仍得靠自己。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
2024-06-21 失智.大腦健康
中年大腦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預防晚年失智症上身的5種方法
中年時的大腦健康對晚年至關重要,根據刊登在《細胞》(Cell)子刊《神經科學趨勢》(Trends in Neurosciences)的研究表明,40歲至50歲之間的大腦老化階段,或稱為生命階段的中年時期,可以預測你未來的健康狀況。該研究作者指出,人類的大腦不會以恆定的速度改變。在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期,像是童年、青春期和老年,它們的變化就比其他時候要快得多,而中年對未來大腦健康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這跟此時大腦海馬迴的大小和腦細胞之間連結的白質其功能突然發生變化有關。所幸,研究表明,有一些可改變的風險因素,特別是在中年,會影響失智症的後期發展。專家表示,透過進行必要的生活方式改變,高達40%的病例可能是可預防。以下是對抗失智症發作的五種最佳策略:1.控制體重肥胖意味著你更有可能患有高膽固醇、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三件事都會對動脈造成損害,並導致大腦發炎加劇。另一方面,吃的東西也很重要,因為飲食會影響氧化壓力(體內自由基和抗氧化劑之間的不平衡會導致器官損傷)和發炎等,而發炎被發現在發病和死亡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2.充足的運動你鍛煉得越多,得到的好處就越多。研究表明,中年運動可改善晚年大腦健康。如果你難以激發自己運動的動力,也可將每星期的運動次數濃縮,只要能達到每週150分鐘運動量,即使將這些運動集中到一個3小時的時段進行,也等同於分配到六天每天半小時的效果。3.睡足至少七小時有研究表明,七小時的睡眠對中老年人來說是最佳的。那些有持續睡到七小時的人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更好。 除此之外,睡眠是最有可能降低中年憂鬱症發病率的生活干預措施,那些睡眠時間七到九個小時的人,通常可以將中年憂鬱症風險降低22%。4.減少飲酒和抽菸如果超過40歲,過度飲酒或吸菸就會增加大腦負擔,還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肝臟疾病等風險。在中年停止這樣做,則意味著你可以透過更早採取行動來減少傷害。 5.保持口腔健康口腔健康與發炎導致的失智症之間存在關聯。研究表明,引起牙齦疾病的細菌與多種形式的失智症有關,因為細菌產生的發炎物質可以從口腔通過血液進入大腦。雖然預防失智症可能更具挑戰性,但口腔衛生和使用牙線以及每天刷牙兩次很容易預防可能更嚴重影響中年健康的牙齦問題。【資料來源】.Seven ways to dementia-proof yourself in midlife.The middle-aged brain changes a lot – and it’s key to understanding dementia.Is your blood aging your brain? It might increase your dementia risk
-
2024-06-18 醫療.消化系統
大腹便便可能是便祕?5自救法則改善宿便
「大腹便便」難道都是脂肪嗎?這可不一定。小腹凸出最普遍的兩個因素是「脂肪累積」和「宿便」。小腹凸出是種常見的身體現象,它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其中最普遍的兩個因素是脂肪累積和宿便。脂肪型的小腹凸出通常是因為腹部脂肪層增厚,這可能與飲食習慣、運動量不足或代謝問題有關。另一方面,宿便引起的小腹凸出則與腸道健康緊密相連。長期便秘的影響便秘不僅是常見的健康問題,它還會對腸道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對身體整體的代謝功能產生不良影響。1.腸胃道方面:痔瘡腫痛、痔瘡出血;腹部疼痛、脹氣;大腸憩室;大腸癌。2.全身性:皮膚變差、青春痘;疲倦、胃口差、精神不好;憂鬱、脾氣差;阿茲海默症。3.長期用軟便藥會導致耐受性,藥越吃越多還越來越無效,而且軟便藥吃久了還會有大腸黑皮症(大腸的色素沈澱)。中醫治療便秘的方式1.穴位針刺 中醫有豐富的經絡學說,透過針灸刺激經絡氣血循環,加速腸道蠕動,可有效治療便秘。臨床上常取穴位如天樞穴、中脘穴、下脘穴;配穴外關穴、足三里穴、下巨虛穴、上巨虛穴、豐隆穴等。 2.中藥調理中藥對於調理脾胃功能有一定效果,常見的藥材如芒硝、大黃、番瀉葉等,但不見得適合每個人的體質,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達到疏通腸道又不傷身的效果。中醫改善宿便困擾54歲女性,已退休,乳癌術後化療放療完畢。年輕工作時工作忙碌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加上刻意食少保持身材,排便變得越來越不順,便秘反覆已超過10年,陸續服用軟便藥,越吃越無效。 近兩三年自行服中藥承氣湯等藥,剛開始服用效果還不錯,近兩三個月感覺承氣湯的效果似乎不太理想,每每排完仍有不淨感,且體重逐漸上升。 改服水煎藥一個月後,排便狀況有進步,改善約8成,但便較粘,脹氣感改善8成,目前不用承氣湯也可以每天排便,而且體重減輕三公斤。除了透過專業醫師診療之外,平日也可以透過日常的生活作息、飲食調整,來改善便秘困擾。便秘5自救法則1.檢討生活型態是否規律2.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飲水要超過2000毫升蔬菜至少3份(約3個拳頭大)、水果1~2份攝取好的油脂(冷壓初榨橄欖油等富含omega-9的油品)3.可以用坐浴或免治馬桶,以溫水刺激肛門放鬆。4.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氣血運行,促進新陳代謝;同時也有助於腸道的蠕動,減緩便秘的情況。5.實在困難時,可以找信任的中醫師調理。綜合中醫治療便秘的方式,我們可以在飲食、針灸、中藥調理等多方面進行調整,從而達到身體整體的平衡和健康。在這個過程中,建議患者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根據個體差異量身定制合適的治療方案。
-
2024-06-11 醫療.心臟血管
瘦子也會有高血壓!高血壓分2種,「8個問題」評估你是不是高風險族群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在中老年人很普遍、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目前台灣約有300多萬人患有高血壓,但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患者。而且大部分高血壓患者也沒有將血壓值 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然而,高血壓及與其相關的併發疾病,如腦中風、 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及腎衰竭等,都是造成死亡或殘疾的重要原因。要預防高血壓,除了要對高血壓有充足認識,也要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了解到自己是不是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出的《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列出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以及危險因子評估自我表,讓民眾可以透過簡單的10個問題知道自己是不是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進而在生活上做調整,預防高血壓帶來的嚴重併發症。血壓是血液流動衝擊血管壁引起的壓力,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血壓只是一種使血液能夠灌流到組織中的力量。因為組織每一分鐘所需的血液量都在改變,所以 它需要的血壓也就不同。血壓可分收縮壓和舒張壓。血壓分兩種一、收縮壓:心臟收縮時,血液作用在動脈壁的力量。二、舒張壓:心臟鬆弛時,血液作用在動脈壁的力量。高血壓的標準 收縮壓持續高於140mmHg 舒張壓持續高於90mmHg收縮壓高可能表示,主動脈和其他大血管內可能發生動脈硬化改變、老化,或是失去彈性,也可能受到情緒壓力的影響。舒張壓高可能是因為,小動脈的口徑減少以及粘稠度增加,使血管阻力增加,導致小動脈內的壓力增加。高血壓的分類高血壓分成「原發性高血壓」和「續發性高血壓」兩種。一、原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95-99%,血壓升高的原因不明,可能是遺傳或生活型態因素導致,這類患者有許多共同特徵,例如家族性的高血壓,或是高鹽分的飲食。原發性高血壓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服藥來控制,患者必須長期服藥。二、續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1-5%,通常是因為生理變化或疾病引發的高血壓,例如主動脈狹窄、懷孕、內分泌異常或腎臟疾病等。續發性高血壓經過治療病因後,可以治癒或緩解症狀。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不良的生活型態也容易使血壓升高,常見的危險因子有: 體重過重 鈉鹽量攝食過多 運動量不足 過度飲酒 吸菸習慣 心理壓力另外,95%的高血壓患者找不出明顯病因,與家族病史、遺傳體質有關,雖然肥胖的人比較容易有高血壓,但不代表瘦子就不會有高血壓,只是罹患機率比較低。高血壓危險度的自我評估表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但可以透過評估自己的生活狀況,來了解自己是否為高血壓的高危險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危險因子評估表」如下:1、你的家族中有55歲以下男性、或65歲以下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嗎?2、你有抽菸的習慣嗎?3、你的膽固醇是否過高(超過200mg/dl)呢?4、你有飲酒的習慣嗎?5、你經常食用高鹽高鈉的食品嗎?6、你的體重是否過重(BMI值超過27)呢?7、你是屬於久坐型生活型態嗎?8、你每週運動次數少於三次嗎?以上8個問題,如果回答「是」項目越多,就越容易得到高血壓。如何正確量血壓?要判斷自己是否有高血壓,除了回頭檢視生活習慣外,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就是養成每天量血壓的習慣。但量血壓也是有眉角的,做好正確的準備動作,才能量出準確的血壓。一、量血壓的最佳時間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家棟在〈長庚醫訊〉指出,一般建議早上起床後或晚上睡前測量,因為這兩個時段血壓較低,視同基礎血壓。此外,每天測量的時間最好固定。二、量血壓前的準備動作測量前要先將手臂上的衣物脫下,休息5分鐘。 血壓計、手臂與心臟齊高,手掌向上。第一次測量需左、右手皆測,以較高值為準。 在沐浴、飲酒、飯後半小時內不要測量。三、多久測血壓一次?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應至少量一次血壓,以下7種人則建議每月至每週測量血壓: 有高血壓家族史 40歲以上且肥胖或工作壓力較大 女性更年期過後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風患者 慢性腎臟病患者 已經接受降壓藥治療的患者參考資料:聖保祿醫院:認識高血壓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認識高血壓長庚醫訊:血壓高不是病?高起來要人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台東基督教醫院:隱形殺手連環扣──高血壓的防治延伸閱讀: 為什麼男人無法抗拒會撒嬌的女人?諮商心理師告訴你什麼是「狐狸精心理學」
-
2024-06-09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給獎勵,會讓你認真「動起來」?
如果遊戲程式鼓勵每天多動一點,甚至有金錢獎勵時,我們真的會多動一點嗎?今年4月美國心臟學會年會發表的一篇研究,告訴了我們部分答案。《天生不愛動》書中說跑步機早期並不是用來運動的,羅馬人發明跑步機是為了帶動絞盤抬升貨物;1818年威廉科比特改良跑步機,被用來處罰囚犯,有超過一百年的時間,包括王爾德在內的英國囚犯,每天必須在階梯型跑步機上走好幾個小時;曾幾何時,跑步機變成了現代人追求健康的工具。如果沒有足夠誘因,人的本能或許會跟大猩猩或獅子一樣,整天都坐著或躺著不動,當個「舒服不過倒著」的躺平族,絕不會浪費一點力氣在「運動」上。但是以前「運動」沒那麼重要,現在就不一樣了,1960年代美國約有一半的工作需要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到今天只剩下不到20%的工作需要輕度以上的活動。醫學研究顯示,「沙發馬鈴薯」的生活型態對健康非常不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也會減少壽命,2008年開始,美國心臟學會就建議每周至少要150分鐘中強度的運動,或是超過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中強度運動指的是時速大於5公里的快走、時速慢於16公里的自行車、水中有氧、網球雙打、社交舞、一般園藝;高強度運動指的是慢跑、游泳、時速大於16公里的自行車、網球單打、有氧、跳繩、爬山、繁重園藝。如果做不到也沒關係,有動比不動好,但如果能達到標準,會更理想。今年4月發表、由美國賓州大學醫療體系進行的「BE ACTIVE RCT(動起來)」的研究,看用什麼方法,可以讓人多走點路。它把1062位18歲以上10年心臟病風險大於7.5%的人,以1:2:2:2的比例分成4組,第一組控制組、第二組遊戲組、第三組獎勵組、第四組是遊戲加獎勵雙管齊下組,看看用遊戲、獎勵、雙管齊下三種不同方式,能讓人多走幾步?它讓參與者自己訂定目標,看要比原先每天步數增加33%、40%、還是50%,或是每天多走1500步,做到了就算達標。包括控制組在內,每天都會接到簡訊通知前一天步數是否達標。遊戲組的設計是每周給70分,一天沒達到目標就扣10分,每周最多得70分、最少0分;獎勵組呢,是每周給14美元,一天沒到目標扣2美元,連續一年每周可賺0到14美元;雙管齊下組就是沒達目標每天扣10分跟2美元。參與者平均67歲,實驗前每天平均走5030步;到12個月後實驗終止時,控制組每天增加了1418步,雙管齊下組增加2297步(比控制組多868步),至於遊戲跟獎勵哪個比較有效呢?結果是……差不多,但遊戲組略勝一籌,每天增加1954步(比控制組多538步),獎勵組增加1915步(比控制組多492步)。包括控制組在內,4組平均運動時間比實驗前每周多了40分鐘,養成的步數習慣至少維持到研究結束6個月;作者的結論是,不管遊戲或獎勵兩者都有幫助,雙管齊下效果更佳。「動起來」是一篇有趣的美國研究,很驚訝遊戲竟然比金錢獎勵還有效一些(我已經想到如把計步器綁在狗狗身上,多種對不起研究人員的賺美金作弊方式,但這些都太不道德也已離題);重點還是在於,我們要如何努力,才能增加自己的運動量跟養成運動習慣?您……今天運動了嗎?本周達標了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8 性愛.性福教戰
常弄丟鑰匙竟與「太久不做愛」有關!外國研究曝還有10種恐怖後果
適當的性生活有助提升伴侶間的情感,許多交往/結婚已久的伴侶,都期待能有美滿的性生活。但有些伴侶相處久了會對彼此「性」趣缺缺,或是單身者沒有性行為。太久沒做愛,進入聖人模式好嗎?一起來看看國外研究WebMD盤點11個停止性行為時身體可能會發生的影響。太久沒做愛對身體的11個影響1.心臟可能無法正常運作研究表明,每月1次或更少性行為的人,比每週2次左右性行為的人更容易患心臟病。部分原因可能是性愛讓你得到了更多的鍛煉,並且不太可能感到焦慮或抑鬱。但也可能是,如果你有更多的性生活,你的身心就會更健康。2.可能會更頻繁地丟失鑰匙與其說丟失了鑰匙,不如說忘記了鑰匙放在哪裡。這是因為規律的性生活似乎與改善記憶力有關,尤其是年齡在50歲到89歲之間的人。3.免疫系統可能會變弱與那些較少進行性行為的人相比,每週進行性行為似乎可以增強免疫系統。部分原因可能是它提高了一種稱為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縮寫:IgA)的抗菌物質的水平;但這次數並不是越多越好,每週性行為超過2次的人的IgA水平低於沒有性行為的人。4.前列腺可能不太健康原因尚不清楚,但至少在一項研究中,每月射精次數少於7次的男性,比每月射精至少21次的男性,更有可能罹患攝護腺癌。但無特定性伴侶或多個伴侶也會增加罹患這種疾病的機會,所以當你發生性行為時要小心。5.睡眠品質不好睡得更少如果沒有性生活,就會錯過促進安寧睡眠的激素,例如催乳素和催產素。女性體內雌激素的增加更有幫助。反之亦然:如果你決定再次開始做愛,睡個好覺就能讓你保持活力。6.減少身體的鍛煉性愛通常每分鐘燃燒約5卡路里,這大約相當於快走的有氧運動,大約與在花園裡挖掘或走下樓梯運動量相同。這可能看起來不多,但從長遠來看它會開始增加身體鍛鍊;由於性愛可以改善您的心理健康,因此您可能更有可能進行其他類型的鍛煉,例如參加社區踢球隊、徒步旅行或做家務。7.未來可能會出現性問題這可能看起來很奇怪,但「使用它或失去它」可能適用於此。對於更年期女性來說,如果沒有定期性交,陰道組織會變薄、萎縮和乾燥,這會讓性生活變得痛苦並削弱你的性慾。一些研究表明,每週性行為少於1次的男性,患勃起功能障礙的可能性是每週性行為的男性的2倍。8.伴侶間關係發生變化性愛會讓你的大腦沐浴在「美好的回憶」中,這種反應會持續大約兩天,並有助於長期將你與伴侶聯繫在一起。沒有它,你可能會失去一些對你們關係的滿足感。想維持健康幸福的性關係,每周至少進行1次的夫妻似乎是最幸福的,可以幫助您和伴侶之間建立信任和理解。9.身體疼痛無處不在性可以是讓你忘記任何疼痛的好方法,但它的作用不止於此。高潮會讓你的身體釋放內啡肽和其他激素,有助於緩解頭部、背部和腿部疼痛,它們也可能有助於緩解關節炎疼痛和經痛。 10.讓你感到更加焦慮也許當你感到壓力時,性是你最不想做的事,但性愛可能有助於降低你的焦慮,因為性行為似乎會減少身體因壓力而釋放的荷爾蒙量。積極的性生活可以讓你更快樂、更健康,這也可能有助於緩解焦慮。11.血壓可能會升高性愛似乎有助於降低血壓。當你考慮它的作用時,這是有道理的:它增加了一些有氧運動和肌肉鍛煉,它可以緩解焦慮,讓你感覺更好,這兩者都可以幫助您將血壓維持穩定。延伸閱讀:.如何更持久?許藍方授「1分鐘速解法」延長做愛時間,1類人不建議嘗試.如何挑逗伴侶?專家傳授「陰道敏感帶愛撫密技」, 圖解實用手指技巧.一周性愛幾次才正常?專家曝「做愛黃金公式」測你是否達標,5因素影響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