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退化
共找到
2274
筆 文章
-
-
2020-12-12 新聞.元氣新聞
中醫偏鄉巡迴8旬老先生坐輪椅看診 恢復到可騎腳踏車
台南市81歲謝老先生有吸菸史但已戒除十多年以上,曾透過醫院影像學檢查,顯示雙腳膝蓋關節退化、心臟肥大等問題,最近感覺雙眼容易流目油,同時眼睛容易乾澀、心悸易喘、腰膝痠軟、走路痠痛無力,在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下鄉巡迴診療時,由外籍看護用輪椅推來看診,中醫師開立中藥並搭配針灸穴位治療。歷經半年的診治,謝老先生從坐輪椅前來就診,恢復到可自行騎車前來,治療後的謝先生也能自理生活,左鄰右舍看到他的進步,相當驚奇與不可思議。新營醫院為提升偏遠地區服務的方便性、可近性,改善民眾長期的醫療需求,自109年1月底起,每周五在台南市後壁區上茄苳嘉民社區關懷據點進行巡迴醫療、衛教及健康諮詢等服務,希望藉由此中醫巡迴醫療能夠深入該地區,提供優質的中醫服務給當地民眾。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郭俊佑醫師表示,偏鄉地區因當地年輕族群人口外流,社區人口結構老化嚴重,且中醫基層醫療院所缺乏,就醫相當不便,偏鄉民眾不能像都會區民眾享受到全民健保帶來的便利,這些醫療資源較匱乏、人口老化的地區,對中醫的需求更高。偏鄉許多老人也面臨獨居、就診不便、經濟能力較差、身體較虛弱未必能夠開刀、需要替代療法等眾多因素,新營醫院中醫資源進駐切合需求,像中醫針灸及中藥對無論是肌肉骨骼退化造成的痠痛無力,或是神經壓迫造成的麻木無力治療上都有一定的療效,能減少不適、恢復老年人活動能力並提升生活品質。
-
2020-12-11 失智.新手照顧
精神行為/陰雨日照少、失智易激躁 醫師建議照顧者這些雨天備案
進入陰雨綿綿的冬天,北台灣十一月至今,有長達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下雨,台北榮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症患者長時間缺乏日照,易誘發夜間激躁行為,增加照顧者不少困擾,建議啟動雨天備案,包括白天在室內讓患者大聲朗讀故事書、玩紙牌或拼圖等益智遊戲、三餐定時進食,多刺激大腦,可穩定腦內分泌,生理時間盡可能獲得正常的生活節奏。蔡佳芬指出,劍橋大學曾針對日照長度、陰天雲量研究失智者夜間的激躁行為,發現失智者在夜間激躁,不但跟陰天有關,甚至與陰天的長短有關,造成患者晚上很難安穩睡超過五個小時。「晚上不睡覺,還出現激躁,對失智症照顧者來說,相當痛苦。」有些患者還有黃昏症候群,傍晚就會焦慮不安,「一直想出門」,碰到日照少的冬天或陰天,黃昏提早到來,症狀更明顯。蔡佳芬分析,失智症患者大腦已經退化,腦內的生理時間已不容易透過天然的季節氣候鞏固節奏,倘若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外在也亂,體內就更容易大亂。要保持失智症患者生理節奏的平衡,降低激躁行為的發生,蔡佳芬建議,照顧者可啟動雨天備案,包括大聲讀詩、說故事,一起玩紙牌、拼圖等動腦遊戲取代外出,三餐定時進食,「最好讓他們一起參與料理」,可以增加腦內分泌的刺激與穩定。雨天也要盡量維持一定的社交活動,蔡佳芬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有研究指出義大利封城第一個月,約有超過25%的接受隔離失智者出現了「淡漠(Apathy)」症狀。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陰雨造成出入活動不便,天氣灰暗,白天黑夜分不清進而影響睡眠,都是失智症患者惡化的風險因子。建議此時更需維持社交活動與正常作息,以免退縮、退化的更嚴重,尤其雨天濕滑,老人最怕跌倒,照顧者務必帶出帶入要更注意保持乾燥,室內光線維持明亮。
-
2020-12-11 科別.心臟血管
8成主動脈剝離的人有「這病」! 醫師給1大忠告...超多人正在做
幾年前,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飯店用餐時,突發主動脈剝離,搶救不治;近日,小鬼突然猝逝,死因也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引發了大眾對於主動脈剝離的關注,更有許多病患因擔心患有主動脈剝離而至門診就診。 高血壓對人體傷害不淺 這些致死急症莫輕忽 到底什麼是主動脈剝離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彥彰表示,主動脈是負責將心臟打出的血液輸送全身使用的血管,需要承受由心臟射出的高壓血流。若主動脈的血管壁內緣產生破損,而血流由破損缺口灌入主動脈的血管壁之中,造成血管壁撕裂,就稱做主動脈剝離。黃彥彰表示,會誘發主動脈剝離的主因,分為退化性因子(如高血壓、先天性主動脈窄縮)、先天性基因因子(如馬凡氏症候群、Loeys-Dietz症候群),或外傷性因子(如懷孕、胸部外傷)。他進一步說明,高血壓是這些風險因子中的比例最高,發生主動脈剝離的患者中,有將近8成的人都有高血壓病史。同時,也是其中唯一可控制與矯正的危險因子。高血壓對人體的傷害不淺,除了誘發主動脈剝離風險大增,也可能出現其他致死急病,包括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心衰竭,腎臟疾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對健康傷害極深。 預防、控制高血壓 改變生活習慣是第一步黃彥彰說,臨床上,我常用預防車禍的例子,來解釋高血壓控制的重要性。與其擔心各個方向撞過來的來車要如何閃避(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倒不如好好遵守交通規則(好好控制血壓)。預防及控制高血壓該怎麼做呢?第一步,便是做好生活習慣的改變。飲食中,減少鹽分、甜食、含糖飲料、紅肉的攝取量,改以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全穀類、白肉來替代。生活中,增加平時運動的質量,如果能達到每次40分鐘以上的無氧運動,每周3至4次以上更好。體重過重者務必考慮減重,因為每減少1公斤的重量,血壓便下降毫米水銀柱。當然,戒菸與減少酒精的攝取更是重要。 生活矯正無效 盡快就醫與醫師討論對策如果在生活習慣已經矯正過後,平時收縮壓仍然高於140毫米水銀柱或舒張壓仍高於90毫米水銀柱,又合併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或已有部分高血壓病併發症已經出現,則需要與醫師討論,用藥物積極對血壓進行控制。黃彥彰提醒,無論是生活習慣的改變或是藥物控制,都是需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減少高血壓相關併發症。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黃彥彰)延伸閱讀: 3生活習慣藏主動脈剝離地雷! 心臟血管外科告訴你為什麼短短時間內就會死亡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
2020-12-11 新聞.健康知識+
吃藥治病,還是吃藥致病? 醫師告訴你如何改善健康
一直以來,我們接受到的觀念就是「藥物能治病」。然而,行醫中所碰到的諸多案例,卻讓我看到另一個現象:「吃藥也會致病」。醫療行為越多,身體付出代價也越多● 案例一:六十多歲的尿毒症患者,腎與心卻每況愈下我有一個六十多歲的男性病患,他有尿毒症,及心臟問題,長年都在對抗著這些疾病,用藥量可想而知。但他光是心臟病就做了七次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六個支架,總被我促狹笑稱「賽登輝」。無奈的是,這些療程並沒有維持他的生活品質。試問倘若光靠藥物治療就能對抗疾病,為什麼心臟病還會一直發作?心臟問題依舊層出不窮?最後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尿毒症都找上他?或許你會認為上述例子最多只能說藥物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不能證明吃藥致病。那麼,且再聽聽我身邊的兩個實例。● 案例二:健康檢查出高血脂,吃藥控制反而罹患白內障我有一個同學是某連鎖店老闆,在忙碌於事業之餘,每年一定定期抽空前往台大醫院進行健檢。由於他相當注重健康,生活飲食有所節制,身體控制還不錯,每年的健康檢查報告都安全過關。然而,就在三年前他被檢查出高血脂,於是在醫師指示下他開始服用常見的史他汀(Statins)類降血脂藥。九個月過後,他發現自己視力嚴重退化,經過檢查確診雙眼白內障,最後只能動手術裝置人工水晶體(他也是我們班上第一個開白內障的人)。我的朋友納悶不已,他表示自己生活模式、飲食習慣皆沒有任何改變,前一年的眼睛檢查醫師還告訴他一切正常,他不解白內障到底怎麼發生。聰明如你應該猜到原因。沒錯,根據研究顯示使用史他汀類藥物,會提高白內障風險。● 案例三:傷口好不了到想見佛祖,原來是高血壓藥物惹的禍另一個例子是我公司的徐總經理,他媽媽患有老人常見疾病——高血壓與高血糖。老人家是個很聽話的病人,長期回診、按時服藥。但最近一直有個問題困擾著她,困擾到甚至讓她氣餒說出「不想活」。原來,徐媽媽的腳有個小傷口,破了一個洞,在內湖某醫學中心整形外科換藥治療了六個月還是無法收口。每次回診醫師都會特別叮嚀她:不能碰水。所以洗澡的時候,徐媽媽不僅會將傷口包紮好,每回還得請外籍看護幫忙抬高,以免被水潑到。但傷口就是遲遲不好,未見起色。醫師直言判斷:「妳就是一直碰水,傷口才會一直不好!」徐媽媽覺得委屈極了,某天對著兒子嚷嚷要去見佛祖。徐總經理傷透腦筋,於是將情況完整描述給我聽。全盤了解後,我判斷徐媽媽傷口一直不會好的原因,和高血壓用藥有關。徐媽媽服用了高血壓用藥後,高壓維持一百二十毫米汞柱(mmHg),低壓卻只有四十五毫米汞柱(mmHg)。如此一來,身體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和營養到腳,傷口自然好不了。我請徐總經理暫停媽媽的高血壓用藥,讓她吃九十毫克的輔.CoQ10,結果高壓維持住了,低壓來到七十五毫米汞柱(mmHg)。接著,我再讓徐媽媽用蜂蜜擦塗抹傷口,利用蜂蜜能抑制細菌,促進上皮細胞組織增長的特性來改善傷口。果不其然,一個星期後傷口癒合了,徐媽媽再也不鬱卒。爾後,徐媽媽繼續服用輔.CoQ10,還發生了一件讓她開心的事:原本滿頭白髮的她,竟然長出灰髮了!看來輔.CoQ10恢復毛囊功能的效果,在她身上表現良好。讓我們回到徐媽媽的傷口,糖尿病患者傷口的照顧本屬不易,有概念的人大概都知道。徐媽媽為了治療高血壓,使用高血壓用藥,結果導致傷口一直好不了。先不論慢性傷口所引起的行動不便,對患者造成多大的身心壓力,以及照護需付出的人力、時間、醫療支出等沉重的負荷,光是傷口持續感染,可能面臨截肢就夠令人傷腦筋。這種顧此失彼的現象,也是一種藥物造成其他疾病或問題的典型。堅持用藥降血壓,真是最好的選擇嗎? 過度用藥和治療,無法保障反而有害健康我們在上一段說過,台灣人看診平均每張處方藥品是美國的兩倍。治療達成率卻遠不及美國。為什麼呢?以三高為例,在美國當第一次確診時,除非你的檢驗數值高過標準值太多,醫師判斷可能較容易導致立即的危險,否則醫師會請你先透過生活型態調整、改變飲食等方式來恢復健康。台灣則通常是醫師告訴你:「最好馬上吃藥控制,不然血管受到破壞,身體的各主要器官都會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傷害..。」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台灣二○一八年的家庭消費支出結構,若按消費型態來區分,醫療保健花費占十五‧八五%,食品飲料及菸草占十五‧五六%。這代表我們每一百元的花費,有十六元用在看病吃藥,和用在吃飯、菸草的花費一樣多。然而,時光倒回二十年前,一九九八年台灣人用在醫療保健的花費占十‧二五%,食品飲料及菸草占十八‧九六%;若再退二十年,來到一九七八年,台灣人用在醫療保健的花費僅占四‧七四%,食品飲料及菸草占四十二‧一%。隨著醫療進步,我們花在吃藥的費用上卻逐步攀高,大家會不會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呢?又倘若利用「藥物」恢復「健康」是百分之百肯定正確,藥物真的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那為什麼掛號、住院的人沒有一天比一天少,醫院經常一床難求,門診總是門庭若市,而不是門可羅雀呢?改善健康,我們的選擇還有很多台灣實在有太多無效醫療、過度醫療。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不是不能吃,但藥吃太多會有承受不了的副作用和致命的危險。想改善健康的方式有很多,吃藥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它的排序不應該在這麼前面。我認為當生病了想重拾健康,首先應該要試圖找出導致疾病的原因,逐一調整飲食、生活習慣,若情況仍未改善,再考慮藥物治療。打個比方來說,當被診斷出高血壓時,應該先檢視自己的體重、飲食、生活習慣。老菸槍要先戒菸;有肥胖問題者先減重;飲食需要降鹽、多魚少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並做到每天測量血壓。倘若控制情況仍舊欠佳,則再進一步檢查腎臟、內分泌,以排除次發性高血壓問題。上述步驟努力過後,證實血壓仍然降不下來時,再接受藥物治療才是比較理想的順序。我常說:「愚者畏果、智者畏因。」我們該害怕的不是生病這結果,該害怕的是導致生病的原因,避開這些原因,才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門。(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 書籍簡介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
-
2020-12-10 醫療.骨科.復健
長時間盤腿坐小心傷腰椎 醫師教多做這運動減傷害
● 長期盤腿坐,易歪頭、駝背、腰椎椎間盤突出、膝關節退化●盤腿靜坐是休養身心靈好方法,可在下面墊軟墊,背後靠著牆壁或靠墊●防止傷腰傷脊椎,盤腿坐要三不五時就起來走走或伸懶腰正確的姿勢和生活習慣,有利於健康和好的體態;錯誤的姿勢和生活習慣,則容易為身體帶來傷害。現在居家流行簡約風,一個茶几加上一個坐墊,吃飯、工作、看電視可能都在同一個地方,「盤腿而坐」一次就是好幾個小時。盤腿造成膝關過度彎曲盤腿坐看起來是個讓人放鬆的動作,相較於正襟危坐,感覺可以讓人坐得比較自在、比較久。但如果仔細觀察,當一個人盤著腿坐著看電視或打電腦時,他的身體往往同時存在幾個錯誤的姿勢,例如歪頭、駝背、骨盆傾斜,還會造成膝關節和髖關節過度彎曲。如果每天持續這些錯誤姿勢好幾個小時,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出現以下症狀:●歪頭和駝背:易導致「上交叉症候群」,讓人肩頸痠痛、胸悶、交感神經失調,甚至頸椎長骨刺。●骨盆傾斜:會影響身體下半身的循環,導致軀幹和下肢的肌肉張力異常,長期累積下來,容易發生腰椎椎間盤突出或長骨刺。●膝關節和髖關節過度彎曲:關節會提早退化,導致臀肌過度緊繃,產生假性坐骨神經痛。在這麼多的潛在傷害中,尤其是頸椎和腰椎的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最容易導致長久的後遺症。雙腿蜷曲較難調整姿勢盤腿坐和蹺二郎腿,哪一個姿勢對身體比較傷?答案是盤腿坐。蹺二郎腿雖然也是不好的姿勢,但畢竟蹺腳的時候背是有靠著的,身體上半身的重量可以靠椅背來分攤,頸椎和腰椎承受的壓力就減少許多;再者會蹺腳代表當時坐的是較高的椅子(坐矮板凳是蹺不了腳的),相較於盤腿坐時雙腿蜷曲在一起,要調整姿勢簡單許多,比較不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錯誤姿勢。事實上,盤腿坐並非不好,「盤腿靜坐」更是休養身心靈的好方法,真正不好的是長時間用錯誤的方式盤腿坐。推薦做八段錦運動要避免錯誤姿勢盤腿坐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一直處在必須盤腿坐的環境中。吃飯就在餐桌吃、工作就在書桌做,即使只能盤腿坐,也可以在下面墊個軟墊,背後靠著牆壁或靠墊,三不五時就起來走走或伸伸懶腰,都是防止傷腰傷脊椎的好方法。推薦平時可做八段錦運動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動作,每天兩次,一次五回,可以有效避免因為長時間盤腿坐所導致的各種後遺症。
-
2020-12-10 失智.新手照顧
精神行為/陰雨綿綿 失智者更需正常社交作息
進入陰雨綿綿的冬天,北台灣11月至今至少2/3都在下雨。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陰雨影響出入不便,灰暗天氣也常讓白天黑夜搞不清,導致睡眠障礙,都是失智症者惡化的風險因子,建議此時更需維持社交活動與正常作息,以免退縮、退化變嚴重。「一般人碰到下雨天、濕濕冷冷又暗暗,心情都會不好了。」湯麗玉表示,居住在高緯度、鄰近北極圈的國家,冬季黑夜長,就有所謂的「季節性憂鬱症」研究,情緒波動與日照長短有正向關。值得注意的是,多與人接觸、睡眠品質良好,都可以幫助失智症患者不再進一步的惡化,遇到連日雨天,照顧者更應該維持正常活動與作息,天氣一冷,反應就慢,長時間在家,只會加速退縮、退化;若在家,也要燈光充足,讓晚上、白天有正常的切換。湯麗玉提醒,雨天濕滑,老人最怕跌倒,對已經失智患者或誘發失智更是不利,長輩照顧者帶出帶入,都要保持乾燥,光線維持明亮,務必小心審慎。
-
2020-12-09 養生.運動天地
以最大心跳的6成開始動!掌握運動3大危險因子才安全
● 常見運動傷害:拉傷、退化性關節炎發作、足底筋膜炎● 高風險族評估指標:是否規律運動、有無心血管疾病病史、運動時是否曾經不舒服● 沒運動習慣者,每天從事30分鐘中等程度有氧運動台灣運動風氣漸盛,有人變得更健康,也有人因此受傷。只要健康、不要傷害的運動該怎麼進行?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表示,高風險族應先找醫師做運動測試,再按照運動處方去運動;不具特殊風險的人,也要懂得辨識傷害警訊,按照漸進原則去運動。韓德生指出,常見的運動傷害包括拉傷、退化性關節炎發作、足底筋膜炎,這些都算輕的,最嚴重且棘手的運動傷害是心血管疾病。大部分年長者都有些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必須找心臟科、復健科、運動醫學科等相關科別的醫師諮詢,先評估病情及控制程度,不可貿然運動。高風險族 先測最大運動強度運動高風險族有三個指標評估:是否規律運動、有無心血管疾病病史、運動時是否曾經不舒服。韓德生表示,如果沒有規律運動、有心血管疾病,運動時又曾經不舒服的人,就是最危險的一群,建議要先做最大運動測試。最大運動測試就是在完整防護的情況下,找出一個人可承受的最大運動強度,從這個最大強度的五到六成開始運動,會比較安全。至於已經有規律運動、沒有心血管疾病史,也不曾運動時不舒服的人,就不需特別介入,但要注意不宜運動或應停止運動的症狀,像發燒等感冒症狀,和心肌炎的症狀不易分辨、很難診斷,如果心肌炎卻去運動,就像是「引擎壞掉還在路上跑的車子」會出事。韓德生說,台灣從三年前也開始推廣「運動是良藥」的概念,運動幾乎有助預防所有傳染病以外的疾病,民眾要懂得記錄每周的運動時間並且告知醫療人員,醫療專業人員也要多學習運動處方的開立原則。運動處方的基本元素,包括頻率、強度、時間、類型,還有漸進超負荷的安排,最好每隔幾周就跟運動醫學專業人員討論、調整運動內容。漸進運動 可藉手表監測心跳如何漸進安排運動?以運動強度為例,韓德生表示,一般人可以用220減去年齡的數值當作最大心跳,以最大心跳的六成開始運動,漸進拉高強度,健康年輕成人可以慢慢拉高到九成。可以用運動手表來幫忙監測心跳,不過要注意心跳表是透過皮膚顏色的變化來推估脈搏,會受到膚色、皮表水分油脂、外在環境光線等影響,不能盲信心跳表,也要學會自己摸脈搏算心跳做為對照。年長者運動 改看博格量表韓德生提醒,老年人不適合用心跳推估運動強度,因為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年長者有用降血壓藥或血糖藥,心跳會跳不上去,建議年長者運動後用主觀的「博格量表」方式評斷,控制在博格量表的五到六分,最多七到八分就好。該選什麼運動?韓德生說,沒運動習慣者可從有氧運動開始,有氧運動有助消耗葡萄糖和脂肪,改善代謝症候群、保護腦部和心臟。建議從每天30分鐘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開始,每周五天;若是較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建議每次運動20到30分鐘,每周三天。除了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平衡運動、暖身等緩和運動也都很重要。無氧運動以重量小運動為代表,韓德生建議找人帶領,漸進地做;平衡運動首推太極拳,可以幫助預防跌倒。很多人都會忽略運動前的暖身,則可上網搜尋課間操,做完一遍就是很好的暖身。
-
2020-12-09 醫療.牙科
智齒幾歲長出來?一定要拔?醫揭智齒痛症狀及必拔標準
你有拔過智齒嗎?是不是也聽過「智齒最好及早拔除比較好,免得引發腫脹、疼痛」的說法呢?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現在智齒好端端的,為何要去拔呢?智齒真的非拔不可嗎?如果要拔,什麼時候拔比較好?第三大臼齒稱之「智齒」 總共有4顆牙醫師林鴻津表示,所謂智齒,就是從上下顎牙齒的中心點,也就是正中門牙的牙縫間隙開始算起的第8顆牙齒,正式名稱為「第三大臼齒」;智齒是口腔中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都生長出來,上顎、下顎、左、右兩邊各1顆,總共有4顆智齒。相較於嬰幼兒時期的乳齒及兒童時期更換後的恆齒,第三大臼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這時候人類的心智比較趨於成熟,也應該已經比較有智慧,所以,習慣上將第三大臼齒稱之為「智齒」。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齒 恐與遺傳基因有關雖然智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但每個人智齒的生長狀況差異很大,有的人在18歲前就已經長出來了,有的人到了40、50歲還長不出來,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而這4顆智齒也不見得全部都會長出來,且不必然能夠長整齊,有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或2顆,有些人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長了,甚至有些人完全沒有長智齒。也有人的智齒是屬於多生型態,也就是在長出第8顆牙後,又冒出來第9顆,多長了一顆所謂的「多生第四大臼齒」;這種大臼齒多生的案例十分少見,尤其下顎的多生型智齒案例很少,偶爾可以看得到上顎的多生型智齒。現代的人類並不是人人的智齒都能夠長得很整齊,林鴻津指出,部分因素可能與遺傳基因改變有關,若先天缺少智齒,當然就不會長出智齒;另一部分因素,則可能是因上下顎骨頭退化的緣故,造成上下顎的齒槽骨體積縮小,但牙齒卻沒有跟著退化,雖然是同樣的智齒,卻因沒有適當的萌牙空間而長不出來,或雖然長出來了,卻因空間不足而長在不正確的位置。 8成智齒無會長在正確位置 易引發發炎、腫脹、疼痛等後遺症根據相關研究統計指出,大約有80%的智齒無法長在正確的位置。智齒若只是多餘的、不礙事,若真的不具咀嚼功能也還能接受,令人頭痛的是,常因長出智齒而產生無窮的困擾。林鴻津提及,由於智齒長在最裡面,空間狹小,往往因為萌發空間不足,推擠鄰近牙齒而出現疼痛現象,加上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乾淨,除了本身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甚至會侵犯相鄰的第二大臼齒,出現擠壓疼痛、牙周病、蛀牙,甚至引發牙髓炎等各種不舒服症狀。由於智齒不一定都會長出來,很多的下顎智齒,常會出現埋伏阻生或長得歪斜,沒有適當的咬合功能,造成上顎的智齒由於沒有適當的下顎對咬牙,因而導致上顎智齒過度萌發,以致於影響咬合功能,甚至造成咬合傷害。不僅如此,由於很多下顎智齒會呈現前傾阻生狀態,常可看到智齒就頂在第二大臼齒的遠心牙面,形成一個牙冠夾角,非常容易嵌塞食物,由於不容易清潔乾淨,而導致反覆性的發炎。而嚴重的反覆性發炎,有可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這對於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是相當嚴重的潛在危險;所以,當智齒本身出現牙周組織發炎、蛀牙,或影響鄰牙導致蛀牙或牙周病時,若身體狀況良好,一定要趕快拔掉,以防無窮後患。 防範於未然 沒症狀也應拔智齒 有些人擔心拔了智齒,恐怕會造成前方的牙齒「失去後盾」,導致大臼齒向後傾斜或骨頭會缺了個大洞。而若智齒已出現不健康的狀況,當然要趕快拔除,但是,若智齒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需要拔嗎?林鴻津說,為避免日後衍生更複雜的口腔症狀,造成更大的後遺症,站在防範於未然的預防角度,即使智齒現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還是會建議盡早拔掉,而且是愈早拔愈好。林鴻津補充,拔除智齒在20歲左右時拔掉比較好,因為在20歲之前,牙根尚未完全長好,骨頭也還未硬化,齒槽骨較軟也有彈性,智齒比較容易拔除,手術傷口較小,術後也比較不會有嚴重腫脹、疼痛的後遺症。一般人年過25歲之後,骨頭開始變硬,此時下顎智齒的牙根,也幾乎都會變成既彎曲又倒鉤,這時才要拔下顎智齒,大多數的傷口會比較大,術後的腫脹、疼痛也大多相當嚴重,所以,不要拖到智齒牙周發炎了、腫脹了,才急著要就醫拔牙。年紀大拔牙風險高 術前應經過醫師審慎評估 門診中常會有人問到:「年紀大的人能不能拔牙?」林鴻津透露,年紀愈大的人,拔牙的風險當然愈高,但是年紀大小不是唯一決定因素,除非身體狀況非常不穩定,在一般的健康狀況下,高齡者還是可以拔牙。此外,若患者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由於這些慢性疾病很容易在拔牙過程中或術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拔除智齒的手術就要更小心、慎重;術前一定要先經過仔細的評估,必須把全身性的系統疾病控制在穩定狀態後,再來拔牙比較安全。 延伸閱讀: 單次拔牙幾顆以內算正常? 專業牙醫師給答案了 牙齒黃怎麼變白?居家、冷光美白怎麼做? 快戒掉這些讓牙齒變黃的習慣 
-
2020-12-08 養生.健康瘦身
國內每2人有1人肥胖 恐增罹這些疾病的風險
● 肥胖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風險● BMI超過37.5,或超過32.5且有肥胖相關合併症,即為病態肥胖● 多數病人可因體重減輕而減少關節、心血管負荷,改善活動能力肥胖近年已快成為「國安問題」,不僅可能造成不孕,也無法在軍營服役,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內每二人就有一人肥胖。過去民眾面對「不可承受之重」,有人選擇減重手術,近年健身風氣風行,之前最常接受減重手術的40歲以下族群減少,55歲以上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比率增加。輕忽肥胖 增加不孕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表示,別輕忽肥胖帶來的風險,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等,也會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18歲以上成年人中,約19億有過重及肥胖困擾,平均每4人有1人肥胖;我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於2015年至2018年報告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由45.4%提高至47.1%,每二位成人就有一人肥胖,肥胖率還在增加中。王偉觀察,近年減重手術趨勢,2007年40歲以下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占七成,其中30歲就有三成,但2010年後開始變化,40歲以下占整體六成六,55歲以上患者從201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的5.4%。肥胖年輕人 多採健身自救王偉分析,年輕人接受減重手術的比率降低,恐與健身風潮有關,肥胖的年輕人先尋求運動自救,再採取手術治療;55歲以上患者增加,恐與健保放寬對肥胖手術標準有關,年齡從原本55歲上調至65歲,BMI值的限制也從35改為32.5,提升中高齡患者意願。王偉表示,千萬不要忽視「肥胖」,唯有減重才有辦法找回健康人生,一旦屬於病態型肥胖或是肥胖體重難以控制者等,都應該要尋求專業意見,根據統計,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平均可在術後一年,減下23公斤的脂肪,幫助患者重拾健康。術後兩年 病患減63公斤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日前舉辦感恩音樂會,邀曾動過手術的病友與會,25歲的謝任鎧從事音樂表演,曾赴日本音樂學校就讀,在校時健檢出現警訊,讓他正視體重問題。在北醫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身高180公分的他兩年後體重由138公斤減至75公斤,BMI由44.7降至23.1,站上舞台更有型。體力改善 唱全場沒問題 謝任鎧說,自己從小吃飯速度快、食量大,三個大披薩可在一到兩小時吃完,體重一路破百至138公斤;體型讓他體力受限,上台演唱半小時就需要休息,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很不舒服。他笑說,術後食量變小,以前一周餐費4000元,現在可吃一個月,體力明顯改善,現在唱完全場沒問題。
-
2020-12-0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指腕腫痛推拿還不好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早上起床,發現雙手手指關節僵硬持續超過一小時,小心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60歲的王奶奶最近手指關節處常出現輕微疼痛,但她以為只是一般的關節退化,到國術館推拿都無效。沒想到關節益發腫脹疼痛,連騎機車催油門都困難,嚴重時連衣服都無法好好穿,確診後才發現王奶奶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長達四年,經過藥物治療病情才獲得改善。收治個案的恩主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郭孝齡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的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包括基因、環境都可能誘發疾病發生,好發在40至50歲的中年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五倍。初期診斷不易,常見症狀為疲倦感、全身痠痛及食慾不振,進而造成患者體重下滑,若無妥善治療,會逐漸發展為多關節發炎及腫脹。知名女作家劉俠(杏林子)便是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終其一生殘疾以輪椅代步。郭孝齡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關節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復原;所以必須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但許多民眾會把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痛風或是退化性關節炎搞混。痛風九成以上發生在腳、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停經後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有95%的患者好發部位為手部,第三指節及手腕常會出現腫脹,且多為對稱性關節的疼痛。因此如果早晨起來發現手指關節僵硬超過一個小時,最好到醫療院所,透過抽血測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進一步診斷。郭孝齡表示,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過去沒有好的用藥,只能以止痛藥緩解疼痛,但現在有口服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讓誘使發炎的因子不那麼活躍,藉以改善病程。醫師會依照患者個別情況配置用藥,希望讓患者在三個月內疾病獲得緩解或是達到低疾病活動度。但郭孝齡也坦言,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不可逆的疾病,需要一輩子用藥,不過如能早期治療,可以逐步減少用藥,或是得以拉長用藥間隔。郭孝齡也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切勿聽信偏方,不可亂停藥,生活上也要避免抽菸等容易引發發炎的因子,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
2020-12-07 科別.腦部.神經
醫病天地/冬陰雨日照少 失智嬤夜難眠
宜蘭秋冬季節經常陰雨綿綿,尤其今年10及11月沒下雨天數僅個位數,部分退化性疾病病患則因天氣陰雨減少外出,或日照減少影響腦內神經傳導,使得原本穩定控制病情的病患,突然因季節出現病情惡化。開蘭安心診所神經內科主任蔡秉晃說,日前有名80歲失智症阿嬤求診,阿嬤10月中以來,每天晚上不睡覺,出現幻覺、妄想,直到天亮才開始昏昏欲睡,讓外籍看護幾乎受不了;另一名60多歲巴金森氏症病患,也是10月中後症狀變糟,出現手腳無力、嚴重顫抖、心情憂鬱、記憶力變差,越來越不想動,晚上也睡不安穩。蔡秉晃說,病患陽光日照減少、及降低外出活動,都可能會使腦內血清素減少,由於血清素掌控多種神經傳導物質,且調節多種荷爾蒙分泌,分泌不足或功能不良時,就容易頭痛、焦慮,原本穩定病情也會突然惡化。其中失智症病人身上會看到各種行為精神症狀,最令人困擾的就是晨昏顛倒、幻覺、妄想及暴力行為。蔡秉晃建議,病患在家應加強室內照明、增加白天活動、適當攝取水份,若好天氣就要把握出門曬曬太陽,並搭配藥物使用,如非典型抗精神病劑、抗憂鬱藥物或抗癲癇藥物等,以穩定病人情緒及改善睡眠。
-
2020-12-06 養生.健康瘦身
他兩年減掉63公斤 過去一天的餐費現在可吃一周
肥胖近年已快成為「國安問題」,肥胖不僅可能造成不孕,也無法在軍營服役,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內每二人就有一人肥胖。過去民眾面對「不可承受之重」,有人選擇減重手術,近年健身風氣風行,之前最常接受減重手術的40歲以下族群減少,55歲以上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比率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表示,別輕忽肥胖帶來的風險,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等,也會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症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18歲以上成年人中,約19億有過重及肥胖困擾,平均每4人有1人肥胖;我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於2015年至2018年報告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由45.4%提高至47.1%,每2位成人就有1人肥胖,肥胖率還在增加中。王偉觀察,近年減重手術趨勢,2007年40歲以下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占七成,其中30歲就有三成,但2010年後開始變化,40歲以下占整體六成六,55歲以上患者從201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的5.4%。王偉分析,年輕人接受減重手術的比率降低,恐與健身風潮有關,肥胖的年輕人先尋求運動自救,再採取手術治療;55歲以上患者增加,恐與健保放寬對肥胖手術標準有關,年齡從原本55歲上調至65歲,BMI值的限制也從35改為32.5,提升中高齡患者意願。王偉表示,千萬不要忽視「肥胖」,唯有減重才有辦法找回健康人生,一旦屬於病態型肥胖(BMI大於40)或是肥胖體重難以控制者等,都應該要尋求專業意見,根據統計,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平均可在術後一年,減下23公斤的脂肪,幫助患者重拾健康。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日前舉辦感恩音樂會,邀請曾經動過手術的病友與會,25歲的謝任鎧從事音樂表演工作,曾赴日本音樂學校就讀,在校期間健檢出現警訊,讓他正視體重問題。在北醫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身高180公分的他兩年後體重由138公斤減至75公斤,BMI由44.7降至23.1,站上舞台更有型。謝任鎧說,自己從小吃飯速度快、食量大,三個大披薩可在一到兩小時吃完,體重一路破百至138公斤;體型讓他體力受限,上台演唱半小時就需要休息,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很不舒服。他笑說,術後食量變小,以前ㄧ周餐費4000元,現在可吃一個月,體力明顯改善,現在唱完全場沒問題。
-
2020-12-04 新聞.元氣新聞
衛福部核准 幹細胞治脊髓損傷 花蓮慈濟第一家
●在脊髓損傷患者受傷處植入幹細胞治療,提高神經恢復機率●癌症、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運動傷害、腦中風、脊髓損傷等,可運用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上周通過衛福部核可,成為我國第一家可採幹細胞療法治療脊髓損傷的醫療院所,院長林欣榮表示,脊髓損傷大多是年輕患者,如錯過急性期治療,後續治療有限,若能直接在受傷處植入幹細胞,可提高神經恢復機率,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五成全癱患者出現功能上有意義的進步。20多歲癱瘓 復健一年能站健保資料庫統計,我國脊髓損傷發生率為每年每萬人2.46件,花蓮慈濟神經外科主任蔡昇宗指出,脊髓損傷多因車禍意外引起,治療若錯過傷後6個月內的急性期,治療效果會出現瓶頸。急性期常見治療方法,為內生性幹細胞搭配高壓氧等多重治療,先前收治一名20多歲因意外引發腦損傷的女性,一度昏迷,四肢無力癱瘓,所幸及時介入,配合復健一年,至今已能站立、騎腳踏車。幹細胞注射傷口 修復神經花蓮慈濟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表示,過去的幹細胞治療鮮少針對神經疾病治療,且治療方式多從靜脈、脊髓腔注射,難以修復神經系統。研究團隊發現,幹細胞直接注射在傷口,一次輸入一億個以上的幹細胞,有助於神經系統的修復連結,過程需透過核磁共振等儀器確認傷口恢復情況,療程至少一年,費用約20萬。獲准8件細胞治療 林欣榮說,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以「困難治療」患者為主,大多是年輕人,平均壽命與一般人差不多,殘疾時間長達40年之久,透過最新治療方式,除了提高生活品質,還能降低患者耗損的社會成本。研究顯示,運用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五成「全癱」患者從原本不能動,到有顯著意義的進步。花蓮慈濟獲准癌症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治療、運動傷害、腦中風、脊髓損傷等8件細胞治療許可,為全台之冠。預防肥胖 也有重大突破除了細胞治療,花蓮慈濟在預防肥胖、體重控制等研究上也有重大突破,研究團隊與長春藤生物科技合作,從芹菜萃取出MTF-5小分子結構成分,動物實驗發現,被刻意養肥的小鼠連續八周餵食此成分,體重減輕三成五,從原本50公克減至30至35公克。這項研究證實,透過MTF-5可提升體內棕色脂肪,促進新陳代謝,燃燒更多熱量,進而減少油膩的白色脂肪(皮下脂肪),並能抑制胰島素分泌,減少體內發炎狀況。林欣榮指出,許多天然食物都含有MTF-5,以芹菜的含量最高,如想透過食用芹菜來達到減重效果,一天得吃上20、30公斤,千萬不要嘗試。
-
2020-12-04 養生.無退休時代
退休後買部車犒賞自己?別傻了!他體悟:退休後千萬別做的7件事
「這年紀了,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大聲,睡得安穩最重要了,國家興亡,兩岸局勢,年輕人未來,交給能人去吧,別瞎操心,別想太多,看看不爽就罵幾句,自己生命真正相關的無非就是一口氣吧,其餘多是身外事,不相干的。」網路上流傳一篇文字瀟灑、逗趣十足的短文,標題為「我在工研院的老闆(許友耕)65歲生日感言」,提醒自己千萬別做的7件蠢事。 這些事情包含:萬萬不可自以為是、倚老賣老;別幻想蓋一間夢想中的房子而自找麻煩;別說辛苦了一輩子就買輛好車犒賞自己;別再為人生設定目標來為難自己;別誤會來日方長而拼命養生;以及最重要的第7件─網路上、電視中那些「一生必遊的十大景點」、「必讀的30本好書」、「非吃不可的美食」,看了聽了千萬別當真。因為,日子要怎麼過,完全是自己說了算!關別人什麼事? 詼諧的語氣、灑脫的自在,讀完不禁令人拍案叫絕,獲得許多網友認同而分享,但在網路上卻查不到原文出處。這真的是前工研院協理許友耕的「親筆」嗎? 受訪時,許友耕笑著澄清,「這不是生日感言啦!我沒有過生日的習慣,只是喜歡用Facebook寫日記。那天我領到敬老卡,隨手寫的,只是寫給自己看,告訴自己不要做這些事情,沒想到會被傳出去,滿驚訝的。」 今年夏天,許友耕滿65歲,正式加入法定銀髮族的行列,但他本人的精神、氣色極佳,皮膚光亮,怎麼看都跟「老」字扯不上邊,是個壯年人。 不買名車蓋好房,睡得安穩最重要 他自我期許的第一條,就告誡自己不可倚老賣老。當年,他不到40歲、還沒有博士學位,就當上工研院化工所副所長,他謙虛地把功勞歸於貴人提拔、時勢使然,幽了自己一默:「別以為你那幾招現在還管用。」 第二和第三條,他再再強調「別說辛苦了一輩子」,就想買地蓋間自己想要的房子過好日子,或是買輛名車犒賞自己,他滿足地說「別犯傻了,你的這一生老實說沒什麼真正辛苦到,比起先父先祖,算是好狗命了,你現在的房子就很好了。」「如果真的動手去作,那就是災難一埸!」 至於車子,退休後「真正需要的是一台中古破車,去爬山時不怕丟掉,停在路邊不怕刮傷,別沒事找輛名貴轎車來伺候著。」不追求好房名車的他,因為自在,所以知足;因為知足,日子平淡最快樂。 因此,第四條他直接告訴自己「這年紀了,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大聲,睡得安穩最重要」,其他身外事無須操心。 接受自然衰退,身心平衡有智慧 這幾年,許友耕開始練毛筆字,但他不請老師,也不給自己進度壓力,符合他第五條說的「別再為人生設定目標」,例如一年內把毛筆字練好、兩個月學會游泳等,只要想做,開心最重要! 「喜歡寫,拿起來就寫,別沒事找一個老師來管你,你辛苦老師也累。」逗趣之間,足見他的幸福,皆來自於心境安然。 談到熟齡最擔心的健康,許友耕笑著說,基本的自我照顧、簡單的運動要做,但千萬不要錯誤期待,以為拼命養生,年紀大了也能完全無病痛,反而不切實際─這是自我期許第六條。 他解釋,「老的時候怎麼可能一直都健康?可是你要讓自己身體就算退化,還是能過得很自在,身痛但心不苦,才不會一直糾結『我怎麼那麼衰啦』。」 適度養生,有其必要,但坦然接受年齡帶來的自然衰退,不盲目抗老,心中安穩自適,那才是生命智慧。 身心平衡,讓許友耕睡得香甜,健康自然好。「我晚上9點多睡,躺上床5分鐘就睡著,可以睡到隔天7、8點。半夜起來上廁所,也是躺下去就睡著。」 如今的退休生活,猶如神仙般悠然自得,不是因為少了工作壓力,一切都起於「心」。 沒事做卻不無聊,感受日常就很開心 過去,他服務於工研院和多家上市櫃科技公司;現在,為了不讓生活太閒散,接了一些兼職工作,擔任新創公司顧問,同時參與中小企業二代接班的輔導。 不過,這些退休後的「任務」,一周佔不到他兩三天的時間,多數時候,他喜歡待在自個兒家裡,靜靜感受日常,就連洗碗、拖地這種瑣碎家事,對他而言,都是值得品嘗的生活味道。「終於可以替自己煮個早餐,多幸福!」 一般都說,退休後要培養興趣、懂得安排生活,日子才不會空虛無聊,許友耕並不認同。 「需要做什麼安排嗎?其實也不需要啊!我不太會刻意找事情做,我可以一天都不出門,也很少參加朋友聚會。現在沒有事業要顧、不用為錢奔波,何必還要一直在外面吃飯呢?」 但是,「我也不會無聊。我大部分時間都覺得,現在不管做什麼,都滿自在的。當你覺得自己還在呼吸,講話還講得出來,身旁有微風在吹,聽得到外界的聲音,這不是已經夠開心了嗎?」 「沒事做」,不但一點兒也不無聊,許友耕反而更快樂。 真正學會把握當下,身心安定萬事清吉 「無聊,其實是一種對於『當下』的否定,好像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大家都喜歡說要『活在當下』,但都做不到,因為我們從小被教育,你考上大學以後就怎樣、你撐過這段時間就怎樣,好像你現在的狀況都是不夠好的。如果你覺得有意義的事都在未來,那你怎麼會活在『現在』呢?」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把握當下』,都只是用嘴巴講,下一句大家就會說『及時行樂』,其實不是啦!只要你有辦法身心安住,你每個當下,就會很自在。」 原來,真正的把握當下,不是刻意追求快樂;學習在生活中修行,看見自己的執著,一點一滴讓心沉澱,知道自己所為何來,萬事清吉皆泰然。 「你隨時心都要安定,你心不安定,就會很辛苦。」尤其,年過半百,眼看子女離家、父母衰老甚至永別,中年的傷與苦,最是糾結。 「父母擔心子女,也是天性的一部分,但你怎麼跟這樣的情緒共處,不要弄得自己晚上睡不好,問題還是在於你的心不安定。如果是父母生病,你很難過,可是把自己也弄到生病的話,有需要嗎?」 軟弱的心,將無能面對壓力,只能任由情緒的滔天巨浪吞噬,最終留下精疲力竭。 所以,「你要找到讓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你對幸福要有自己的看法,才不會跟別人比較,覺得我還少了什麼。」 神仙本是閒人做,安身立命最逍遙 許友耕憶起父親,「我爸爸60歲退休時說,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因為他『父母雙全、兄弟無缺、子孫出眾』,就這麼簡單,給我很大的影響。」 「知道自己人生怎樣會開心、自在,你就怎麼活啊!不用老是聽別人講,例如聽到一輩子必去的十大景點就一定要去,還一定要跟大家一樣拍照,那就是沒搞清楚自己想要幹嘛,這個才是真的無聊。」 他也拍照,「但大部分都是尋常美景,像我在海邊看風景,待了半小時,就覺得好開心喔!人家看我的照片,覺得拍這不好看啊!但我的這個開心,比你去看什麼十大景點還開心啊!因為我有那個心情。」 有一年,許友耕在中國旅遊,在人煙稀少的濫柯山,一個人開心坐了半小時,恬淡自得;簡單的獨處,都是滿足。「多好!因為你有閒情,哪裡還需要什麼美景?我要的不是『好玩』,而是自己覺得很開心。」 如今,許友耕的心境猶如山林中的一池清水,透亮,而萬般自在。 就像家門口那副,為了紀念自己65歲親筆提寫的春聯─ 橫批:春風六五時上聯:樂開懷年歲不計下聯:好子弟富貴何求 「神仙本是閒人做,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能夠悠閒下來,你就是神仙。」他笑著這麼說。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有存款的話,把它拿來享受就行了!退休後,養老金什麼時候用?熟齡作家:就是現在.再忙,都要做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中年後,豐富生活和人生,給身邊的人帶來力量.你有骨刺嗎?低頭滑手機、彎腰搬重物增風險
-
2020-12-04 新聞.元氣新聞
首件核准! 幹細胞也能治脊髓損傷 全癱患者五成可進步
花蓮慈濟上周通過衛福部核可,成為我國第一家可採幹細胞療法治療脊髓損傷的醫療院所;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表示,脊髓損傷大多是年輕患者,錯過急性期的治療後,後續治療就有限,但幹細胞療法若能直接在受傷處植入,神經恢復的機率更大,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對全癱的患者而言有五成會有功能上的進步。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我國脊髓損傷發生率為每年每萬人2.46件,脊髓損傷若是過了急性期,介入治療的恢復效果就會變得極差;花蓮慈濟神經外科主任蔡昇宗表示,脊髓損傷大多是因為車禍意外引起,治療若錯過傷後6個月內的急性期,治療效果就會出現瓶頸。急性期最常見的治療方法為內生性幹細胞搭配高壓氧等多重治療方式,先前有位20多歲的女性,意外引發腦損傷一度昏迷,四肢無力不能動,及時介入並復健長達一年,至今已能站立、騎腳踏車。錯過急性期的治療方式,蔡昇宗表示,目前有,但後續仍須輔具協助行走,可於腰椎植入神經晶片,刺激癱瘓部位重啟神經連結,曾有位已經癱瘓2年的患者,從西部轉至花蓮慈濟就診,雖然仍需要機械骨骼協助下肢,但患者從站不起來,到透過輔具可以起身,足足等了2年。花蓮慈濟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表示,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目前以「困難治療」患者為主,過去的幹細胞治療鮮少針對神經疾病治療,且治療方式多從靜脈、脊髓腔注射,幹細胞若從靜脈或是脊髓腔進入體內,難以達到神經系統,幫助修復。根據研究指出,幹細胞必須要直接注射在傷口處,一次輸入一億個以上的幹細胞,才有助於神經系統的修復連結,為確認實際的傷口,則會透過核磁共振等儀器確認,療程至少要花上一年,價格約在廿萬左右。不過,根據研究顯示,運用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患者,有高達五成的機率可以幫助「全癱」的患者,從原本不能動,到有顯著意義的進步。林欣榮表示,台灣脊髓損傷患者大多都是年輕人,平均壽命與一般人無異,換言之,他們承受殘疾的時間約為40年左右,若有新的治療方式可以協助他們,不僅能降低他們的醫療費用,也能降低每位患者耗損的社會成本。林欣榮表示,花蓮慈濟是全台目前獲得最多細胞治療許可的醫院,包含癌症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治療、運動傷害、腦中風等,加上脊髓損傷,總計有8件細胞治療許可。
-
2020-12-04 科別.眼部
40歲後沒有人躲得過,頭痛、噁心、想吐樣樣來,盡早就醫為上策
43歲的美魔女發現滑手機時螢幕常會糊糊的、看不清楚,經醫師檢查後告知為老花眼,她擔心戴上老花眼鏡被嫌老人味,堅持不戴老花眼鏡,直到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噁心和想吐等症狀後,才配戴老花眼鏡來輔助視力。睫狀肌調節力控制變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龔偉勛表示,門診中常有類似這位美魔女的患者,因為年輕時遠視,不曾戴過眼鏡,看近時,也能用睫狀肌調節力控制,不過隨著年紀增長,老花現象開始出現,當睫狀肌調節能力變差時,看近就會變得不舒服,一段時間之後,連看遠的視力也會變差,只是患者心態上還無法接受需配戴眼鏡這件事情,往往等到視力狀況嚴重影響生活,才知道事態嚴重。老花眼是指水晶體隨年齡逐漸硬化、失去彈性,漸漸喪失調節功能,使得看近不清楚,造成閱讀困難,眼睛也容易疲勞、痠澀,通常在40歲前後便會出現症狀。配戴老花眼鏡,讓過勞睫狀肌獲得休息龔偉勛指出,目前矯正老花眼最普遍的方式為配戴老花眼鏡,雖然戴老花眼鏡並不能阻止退化進行,藉由鏡片提供調節,能讓原本過勞的睫狀肌獲得休息,使眼睛看近的東西變得舒適。症狀輕者通常於閱讀時配戴,症狀嚴重者則需要依據不同距離配戴不同度數的眼鏡,若已知有老花眼卻遲遲不矯正,長期下來瞇著眼睛看東西,可能造成肩頸痠痛、頭痛等,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龔偉勛提醒,民眾千萬別不服老,也不必擔心坊間傳言「老花眼鏡會愈戴愈深」,其實老花眼的度數無論是否有戴老花眼鏡,度數本來就會逐漸增加。此外,有些民眾自覺眼壓高、眼睛脹痛,誤認為青光眼所致,其實經檢查不少是因為老花眼造成,建議民眾當眼睛出現任何不適,應尋求眼科醫師協助,才是正確護眼之道。延伸閱讀: 老花眼不是上了年紀才會有! 眼科醫苦勸:2件事要常做 戴老花眼鏡仍「看走眼」? 7症狀都與甲狀腺有關
-
2020-12-03 科別.骨科.復健
手麻、頭痛、尿失禁小心都是滑手機惹禍! 醫師教你怎麼滑不傷頸椎
一位52歲的男性病人,四年多前因脖子痠痛,而且還會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牽連側邊頭痛,經西醫影像及神經學檢查,診斷為頸椎症候群,建議手術或復健治療,病人因擔心手術的風險性而選擇復健,療效不盡理想,痠痛及頭痛仍如影隨形,幾乎每天須服止痛藥控制疼痛,不但影響工作,生活品質及睡眠也大受干擾,導致個性變得易怒暴躁。2個月前至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經針灸與舒筋手法治療三周及衛教正確姿勢後,頸部痠痛感大幅減輕,疼痛指數從7分降到1分,手臂到手指的麻痛感及側邊頭痛皆已消失,再也不需服止痛藥,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 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工作 當心頸椎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李維哲指出,像這類病人頸、肩、上背連至臂及手指的痠、麻痛感常源自於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工作負重太過造成,使頸部肌肉與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壓力升高,導致頸椎退化加速,甚至有脫位、突出及長骨刺的現象,而病人的頭痛也是由頸部問題所引起,臨床上稱為「頸因性頭痛」,與一般偏頭痛不同,頸因性頭痛常由頸部動作及頭部姿勢改變所誘發,當姿勢不當,頸椎活動度受到限制,周邊的韌帶與肌肉僵硬時,就會引發肌筋膜的傳導痛,甚至刺激神經而產生頭痛的症狀。綜觀此為病人「頸椎症候群」症狀,就是中醫所謂的「痺證」,常因慢性勞損、外傷或體弱導致氣血運行失常,經脈痺阻不通,進而誘發肢體筋骨出現疼痛及麻木的症狀。 頸椎症候群擾生活 中醫針灸止痛助復原李維哲表示,像此位病人的問題皆源於頸部附近的肌肉韌帶長期緊繃,針灸處方以頸項局部取穴為主,常取選擇風池穴、完骨穴及頸部的華佗夾脊穴放鬆局部緊張肌肉,再依據病症部位的經絡走向特點,配以特定穴位;舒筋手法的運用,則是針對頸肩條索狀筋結處選用中醫傷科的按揉彈撥的手法,並調整頸椎關節的小錯位,逐漸恢復頸椎正常的曲度。經針灸與舒筋手法治療後,病人頸肩痠痛減緩許多,手臂到手指的麻痛感及側邊頭痛已無,並停用止痛藥,不再為痛所困惱,心情也逐漸舒展開來。 避免「頸椎症候群 6大方法不惡化 李維哲提醒,避免「頸椎症候群」惡化須注意以下事項:1. 平時需多注意頸部的姿勢,避免長時間處於前傾狀態,建議可微收下巴矯正。2. 避免過度負重,提背過重的背包或長時間背背包於同一邊。3. 若工作需要常使用電話,不要用脖子夾著話筒,可考慮用耳機式聽筒。4. 避免躺在沙發或床上滑手機。5. 儘量不要維持同一姿勢過久,超過30分鐘最好伸展活動筋骨。6. 若肩背痠痛症狀超過半年,上下肢麻、痛或無力持續,且伴有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等症狀時,則表示頸椎病變較嚴重,建議一定要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影像檢查及治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滑手機也會滑出雙下巴! 「這個動作」就是脂肪堆積主因 還沒30歲脖子卻先老! 6個習以為常的動作都是在自殘
-
2020-12-02 失智.大腦健康
社交互動/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病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約占了60 ~ 80%。其他還有腦血管病變、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外傷、感染、腦腫瘤等,也都有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 別趕流行,小心智慧型手機失智穿衣服、換手機,你都可以挑最流行的款式,但生病這種事,還是不要跟上流行比較好。舉凡失智、癌變、三高問題、睡眠障礙、骨質密度差……從前是老年人的困擾,但如今,也威脅著年輕人。近年失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率先發出「智慧型手機失智症」警訊,請大家多多留意,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的腦過勞。 當出現不安、疲勞、憂鬱、睡眠障礙、忘記重要客戶名字、忘記出席重要會議時,最好能有所警覺。據統計,全台約有1.2萬人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30到64歲這個區段,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發病。當然這數字還可能更多,推估確診率僅三成。因為失智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老人家容易得的退化性疾病,因此當年輕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很可能被歸入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這一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失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覺得腦袋卡卡?還真有東西卡住關於阿茲海默的成因,目前專家已知它與腦細胞衰竭有關,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是一種「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據推測就是它造成腦神經元損傷,並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請留意以下十大警訊:一、離開舒適圈時特別焦慮。二、忽略身體的梳洗與清潔。三、說話寫字出現用字上的困難。四、對時間、地點、空間感到迷惘困惑。五、漸漸淡出社交圈、鮮少跟朋友聚會。六、重複講一樣的話、重複購物、重複服藥。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如眼鏡在冰箱。八、無法完成平常熟悉的事務,如回家迷路、泡咖啡糖加成鹽。九、判斷力變差,易落入詐騙陷阱(年輕時就常被騙的不算)。十、記憶力變差,屬於真正的遺忘(稍後能想起來的就不算)。 完全治癒難,但預防一點都不難很遺憾地要告訴大家,治療阿茲海默的方法,就跟真正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樣,還在努力研發、測試中。目前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治癒阿茲海默,只能透過藥物與非藥物的方法,來減緩行為症狀。不過好消息是,預防的方法已經找到了!除了排除一些危險因子,比方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不足之外,我幫大家總結出最有效的三個方法:◎方法一:對生命抱有安全感至少有、兩個知心好友或可靠的親人,讓你知道萬一自己遭受困難時,有人會對你伸出援手。樂觀、安全感越多,受到失智侵擾的機率越低。◎方法二:創造腦神經迴路的新連結腦細胞會衰退老死,但不管人活到幾歲,仍可以靠新玩意兒,幫自己創造出新的腦神經元迴路。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城市,當你有上百上千條路的時候,哪怕一條路被堵死,影響也不會很大。看一本新書、造訪從沒到過的地方、學習新技能、學習新語言、養新寵物、吃從沒吃過的新餐點……每一項新的體驗,都會強化腦部的生理組成。預防疾病發生,可以是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你享受新、體驗新,並從中受益。◎方法三:利用神經胜肽因子保護大腦神經胜肽因子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增加神經細胞的可塑性、保護腦神經細胞、抗神經發炎、抗氧化,以及延緩外力與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退化。預防失智,目前我從「安定神經元」、「保護神經細胞」與「強化神經網絡連結」三方面下手。在我的診所裡,現階段是由「自體生長因子」+「神經修復點滴」+「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神經胜肽因子」這五個超級英雄所組成護腦聯盟,以組合拳的方式,來處理複雜的腦衰退問題。身體有所謂的體適能,腦部也有屬於腦的「腦適能」,認識它、關注它、強化它、保養它,你就是健康勝利組裡的終身會員。
-
2020-12-01 新聞.健康知識+
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可以請家人幫我去麻醉諮詢嗎? 7大麻醉常見疑問,麻醉醫師替你解答!
麻醉的需求始於人們對免於恐懼與痛楚的追求,作為現代的麻醉專業人員,我們不僅解決最基本的疼痛問題,更致力於為病患把關手術安全,並提供安心舒適的醫療體驗。如果將麻醉圍術期(Peri-operative period;手術前、中、後期)比喻為一趟飛行,開始的麻醉誘導、術中維持一直到結束的催醒,就像飛機的起飛、航行與降落,旅程中可能遭遇的亂流及惡劣天候,都有賴專業的麻醉醫療團隊來處理。當外科醫師評估病患需要進行手術時,也會安排麻醉的術前評估,這是麻醉科醫護人員第一次和前來諮詢的民眾接觸。為了能夠安全並且舒適地進行手術,麻醉醫師會詢問一連串的問題,以做出最適合病患身體狀況以及手術需求的麻醉計畫。究竟麻醉醫師在一連串的問題之後有哪些考量,而預計要進行諮詢的民眾又能提供什麼資訊來輔助麻醉計畫的進行呢?讓這一篇文章在一問一答中為你說明:麻醉醫師到底在想些什麼?問題1:我能不能請家人朋友幫我去麻醉諮詢呢?藉由觀察諮詢民眾進入診間時的活動與談話,醫師可以評估病患會不會輕微活動就氣喘吁吁、是否有左右姿態不平衡的神經學症狀,或是經由目視判斷病患的呼吸道會不會是困難插管;另外,聽診與氧氣濃度的檢查在評估麻醉風險時,也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所以除非行動不便或需要密切觀察的重症病患,親自前往麻醉諮詢,是讓麻醉醫護為您量身定做安全麻醉計畫的最佳方式。問題2:為什麼詢問我以前的手術經驗?跟這次麻醉有什麼關係嗎?過去接觸麻醉的經驗,可以評估身體會不會對特定的藥物或成分產生不良反應,並且在這次麻醉中予以避免。部分病患容易在麻醉之後感覺噁心想吐,其中又以女性、非抽菸者、曾有術後暈吐經驗的人較容易發生。藉由詢問過往的手術及麻醉經驗,醫師可以在麻醉計畫中加入預防噁心嘔吐的藥物,讓民眾享受更舒適的麻醉體驗。如果曾經接受過外科手術的治療,評估臟器解剖構造的改變和組織沾粘的可能性,可以讓醫師事先準備適合您的輸液管路及血品,讓身體在麻醉時接受最安全適當的照顧。問題3: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與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對麻醉有什麼影響?手術侵襲與麻醉處置對於身體來說都是外在的刺激,如何讓病患平安度過挑戰並完成治療,都有賴麻醉的專業照顧。長期的高血壓與高膽固醇會造成體內血管退化、彈性降低,血管壁上的退化性斑塊則可能造成血管狹窄,導致器官發生缺血性傷害,如: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腎臟功能損傷;而糖尿病導致的自主神經病變,對於手術中心跳血壓的穩定控制,更是一大挑戰。藉由詢問「爬樓梯到三樓」或「快步走十分鐘」等中度活動,是否會造成胸口感受如重壓的悶痛,或短暫休息無法緩解的急促呼吸,醫師便能初步評估心肺功能,或轉介心臟內科進行進一步檢查。具有心血管及腦血管疾患病史的病患在手術中可以藉由置放動脈導管,以連續性的血壓監測來避免太高或太低的極端血壓,降低主動脈剝離甚至腦溢血的可能性。充分讓醫師了解您目前的三高病史與控制情形,可以盡可能降低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問題4:我有氣喘的情形,這會影響到我進行麻醉嗎?氣喘成因是免疫反應引發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當遇到過敏原或物理性刺激時會形成「呼吸道過度反應」,會以喘鳴或是慢性咳嗽表現。為避免進行手術與麻醉時對於呼吸道的處置誘發氣喘發作,麻醉諮詢時會詢問近期氣喘發作頻率、需要使用藥物頻繁程度,及對於睡眠與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用以判斷病患的控制情形。亞東醫院麻醉部與胸腔內科合作,轉介氣喘病患至「氣喘評估門診」,在手術前將病患的氣喘症狀調理到最理想的狀態。對於有氣喘煩惱的病患,麻醉計畫中會加入預防性的氣管擴張藥物,並且在需要進行氣管內管置放的麻醉中,使用減少呼吸道刺激的「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來為安全性把關。問題5:哪些疾病還會影響到呼吸道處理的安全性呢?吸菸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產生、支氣管管徑變窄、肺泡坍塌,導致術後感染或肺部併發症的發生。另外,吸菸者對於麻醉中常用的鴉片類止痛藥敏感性較低,相較於非吸菸者會需要更多的藥物才能達到一樣的止痛效果。因此麻醉前如果能禁菸12小時,就能改善肺部的氧氣供應,降低手術中缺氧情況;若禁菸達4至8週,更可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手術後肺部併發症機率。患有僵直性脊椎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分別因為頸部關節活動度低及穩定性不佳,在氣管內管的置放時更需要麻醉醫師最嫻熟的呼吸道處理專業。因此,建議在諮詢時主動告知醫師相關的病史,讓我們能夠依照評估為您準備進階的「光纖支氣管內視鏡」或「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保障您的氣管內管置放順利與麻醉安全。問題6:我有肝臟疾病或腎功能不理想 可以麻醉嗎?麻醉圍術期使用的藥物依照藥理特性分為肝臟代謝、腎臟排除、肺臟呼吸排除,以及其他非關肝腎的化學排除方式(例如非去極性肌肉鬆弛劑cisatracurium 經由霍夫曼消除反應(Hofmann elimination)排除)。麻醉前先行評估病患的肝腎功能異常,可以在藥物種類與劑量選擇上最佳化。例如腎功能不理想的病患,止痛藥物的選擇就會避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麻醉鎮定藥物如Midazolam也必須做減量調整;除了免除腎臟功能的惡化,也加速麻醉後的恢復。在麻醉諮詢的把關下,如果發現嚴重的肝臟功能異常或是腎功能衰竭,可以即時會診相關的專家,評估是否有需要進行處理或透析治療。問題7: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進行全身麻醉時,胃部與食道的括約肌張力會較平時來得低。如果胃內充滿食物,容易逆流至口腔並嗆入氣管,造成危險性非常高的「吸入性肺炎」,其中胃食道逆流、吞嚥失調、腸阻塞、消化道沾黏等疾病患者更是高危險族群。根據美國麻醉學會的建議,麻醉前攝入的食物種類與禁食時間:◎清澈液體(2小時):開水、無果粒的果汁、不含牛奶的茶◎母乳(4小時)◎配方奶與牛奶(6小時)◎無油脂、低蛋白質固態食物(6小時):吐司、餅乾◎正餐或富含油脂的食物(8小時):便當、炸雞排在手術之前空腹並不是一個舒適的體驗,不過這小小的不便,能為麻醉病患帶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
2020-12-01 科別.眼部
40歲以上眼壓高、視力模糊 醫:檢查是否罹患老花眼
一名43歲婦人發現滑手機時螢幕常會「糊糊的」,醫師檢查是老花眼。她擔心被嫌老,堅持不配老花眼鏡,直到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噁心想吐等症狀,才配鏡輔助視力。眼科醫師提醒民眾,40歲以上民眾自覺眼壓高、眼睛脹痛、視力模糊,都該檢查是否已有老花眼,並提早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醫師龔偉勛指出,門診不乏像這名婦人的患者,因為年輕時有遠視,不曾戴過眼鏡,看近時也能用睫狀肌調節力控制,但隨著年紀增長,老花開始出現,當睫狀肌調節力變差時,看近就會變得不舒服,過一段時間連看遠的視力也變差,只是患者心態上還無法接受需配戴眼鏡輔助視力,往往等到老花眼嚴重影響生活,才願意配合治療。他說,老花眼是指水晶體隨年齡逐漸硬化、失去彈性,漸漸喪失調節功能,使得看近不清楚,造成閱讀困難,眼睛也容易疲勞、痠澀,通常在40歲前後便會出現症狀。龔偉勛說,矯正老花眼最普遍的方式為配戴老花眼鏡,雖然戴老花眼鏡並不能阻止退化進行,藉由鏡片提供調節,能讓原本過勞的睫狀肌獲得休息,使眼睛看近的東西變得舒適。症狀輕者通常於閱讀時配戴,症狀嚴重者則需要依據不同距離配戴不同度數的眼鏡,若已知有老花眼卻遲遲不矯正,長期下來瞇著眼睛看東西,可能造成肩頸痠痛、頭痛等,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龔偉勛提醒,民眾千萬別不服老,也不必擔心坊間傳言「老花眼鏡會愈戴愈深」,其實老花眼的度數無論是否有戴老花眼鏡,度數本來就會逐漸增加。此外,有些民眾自覺眼壓高、眼睛脹痛,誤認為眼疾所致,其實不少都是因為老花眼造成,建議民眾當眼睛出現任何不適,應尋求眼科醫師協助,才是正確護眼之道。
-
2020-11-28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免疫疾病患者多共病 醫師提醒回診務必檢查肺功能
紅斑性狼瘡病友長年需與類固醇為伍,但長期用藥,常引發月亮臉、水牛肩,嚴重影響外觀,不少人因此自行停藥,紅斑性狼瘡病友李小姐出席聯合報線上論壇時現身說法,提醒病友們「千萬不要自己當醫師,以免病情急速惡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中華民國類風濕關節炎之友協會今天舉辦「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線上論壇暨自體免疫病友講座,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多注意自身肺功能狀況。台大醫院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指出,紅斑性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均為自體免疫疾病,其中以紅斑性狼瘡較為常見,且症狀最為典型,由於免疫系統失調,產生過度反應,產生有害的抗體,攻擊自身器官。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年輕女生,集中於15至45歲,一般來說,與遺傳關係較小,不超過一成,以環境因素居多,例如,紫外線刺激,或是病毒感染、口服藥物,而導致疾病發作。紅斑性狼瘡症狀以關節疼痛為主,以及皮膚斑疹,其餘表現為身心症狀、乾燥症,及嚴重危及呼吸功能的肺部纖維化。謝松洲說,肺部損傷容易被病友所忽略,一動就喘,常以為是變胖或是缺乏運動。至於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則更為少見,人數相對較少,侵犯部位為肌肉、皮膚,主要表現為手關節紅斑,患者肢體無力,例如,起床時相當吃力,抬高手臂時也覺困難,患者常不以為意,直覺是年老退化,理所當然,因此,大部分患者確診時都已到晚期。謝松洲表示,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等患者容易合併肺部纖維化,建議確診時,務必一併檢查肺功能。在治療上,一般透過類固醇來矯正免疫系統,但許多病友抱怨類固醇副作用大,而自行停藥,紅斑性狼瘡病友李小姐說,身旁就有不少病友在服用類固醇藥物一兩個月後,就中斷用藥,以致病情急速惡化,「千萬不要自己當醫師,覺得要不要繼續用藥。」謝松洲說,治療這類免疫疾病,以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免疫抑制劑為主,在醫師指示下,規律用藥,免疫系統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但如果肺部纖維化,就須積極治療,最近幾年,新藥問世,有效延緩肺部纖維化進展。「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線上論壇暨自體免疫病友講座,線上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live/【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1-28 養生.抗老養生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肌少症成為隱藏的健康危機!肌少症不僅僅是肌肉量漸少問題,背後常伴隨走路遲緩、行動吃力、握力下降、體重減輕、反覆跌倒等衰弱症狀,嚴重恐造成長者晚年失能、疾病預後差。國內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據統計,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1%的速度減少肌肉量;根據荷蘭2013年發表的研究,僅臥床休息5天就會導致約1公斤的肌肉組織丟失。「微肌」風暴襲擊,健康老化前途堪憂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等)、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於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恐加快老人家身體失能率、罹病率與死亡率上升。目前,國人平均健康餘命為71.2歲,遠趕不上平均壽命的80.7歲,也就是說,在人生最後近10年間,都必須飽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是健康老化的開始。3大微肌飲食型態,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指出,預防肌少症必須先從如何延緩肌肉流失做起。董氏基金會於今年訪談近50位50歲以上長者,分析發現,導致老年人肌少症發生的飲食型態有3種。微肌飲食習慣1:粗茶淡飯多數老人家覺得隨著年紀增加、活動量減少、胃口不好、三高忌口等因素,擔心蛋白質吃的多,也會伴隨著飽和脂肪的攝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因此,飲食多偏清淡,盡量不吃肉,以全穀雜糧、蔬果為主,覺得這樣才養生。微肌飲食習慣2:挑軟的吃許惠玉說明,上了年紀的長輩常因牙口不好,總是避開需要花力氣咀嚼的食物,尤其肉類,而多攝取容易咀嚼消化的澱粉類食物。若真的要吃肉類,也會選擇質地、口感較軟的肥肉。微肌飲食習慣3:三餐不定剛步入50歲的銀髮族,自覺新陳代謝變慢、擔心三高及體重控制,認為少吃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如果肚子不餓,索性略過一餐;又或者退休獨居在家,因為怕麻煩選擇不吃,或煮碗清湯麵、吃剩菜剩飯等隨便打發一餐。許惠玉指出,長期不重視營養攝取,或有偏食習慣的長者,愈容易因為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均衡,尤其是缺乏製造肌肉原料的蛋白質,出現肌肉量大幅減少的微肌現象,讓肌少症不知不覺找上門!解除微肌現象 攝取蛋白質3項原則普羅大眾都覺得年紀大、活動少,熱量與蛋白質攝取應該要下降。許惠玉說,這個迷思需要被打破!事實上,預防肌肉量流失是需要蛋白質的幫忙。為確保攝取的蛋白質,能更有效被利用於促進肌肉合成,建議攝取3項原則。存肌本飲食原則1:改變烹調方式就能吃得下銀髮族普遍會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建議可選用肌肉纖維較短、較容易咀嚼的雞肉,連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方便食用。亦可改變食物質地,例如,將雞腿切絲、雞里肌絞肉等來烹調;另外,可加入豆腐、胡蘿蔔、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讓長者更容易吃得下。存肌本飲食原則2:熱量及蛋白質要吃得夠許惠玉提醒,在熱量攝取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肌肉量仍是無效,所以,每天應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銀髮族每天應攝取「豆魚蛋肉類」食物6份,且平均分配三餐中攝取。若偶爾想到才一次吃很多,超出身體合成肌肉所需要的量,可能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肥胖發生。存肌本飲食原則3:多白肉、少紅肉才是吃得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估發現,牛奶、雞蛋與雞肉為食物主要優質蛋白質來源,其胺基酸組成比例佳、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許惠玉表示,作為高血壓輔助飲食的「得舒飲食」,實行原則也是多白肉、少紅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若要預防癌症,一週煮熟紅肉食用量不應超過350~500g;世界衛生組織亦表示,每天攝取100g紅肉,大腸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17%。許惠玉進一步解釋,因為紅肉裡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於想預防肌萎性肥胖發生的長者,應優先挑選脂肪較低、蛋白質較高的雞、魚等白肉類。除了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外,許慧玉也建議,要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與運動,兩者缺一不可。唯有解除「微肌」問題,才能存好健康老化的肌本!諮詢專家/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 許惠玉
-
2020-11-27 科別.腦部.神經
阿茲海默症惡化幫凶 中研院揪出關鍵蛋白質
阿茲海默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過去研究認為與兩種蛋白質堆積有關,而中央研究院近日研究發現,蛋白質TDP-43是促使阿茲海默症更惡化關鍵,研究登上國際期刊。中研院今天舉行「更懂阿茲海默症!研究揪出疾病惡化的蛋白質幫兇」記者會,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研究團隊近期首度發現並證實,促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關鍵機制為大腦中的蛋白質TDP-43。陳韻如說,全球約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之中,有將近6、7成都是阿茲海默症病人,病患的記憶力、語言、空間感等認知功能會逐漸退化而影響生活,然而目前對阿茲海默症的科學認識,尚未能研發出有效治療藥物。陳韻如指出,過去的科學家認為,阿茲海默症起因於腦組織無法發揮清運功能,出現乙型類澱粉蛋白質Aβ(Amyloid Beta)及Tau蛋白的錯誤堆積、纖維化,但這次研究是首度發現有第三種蛋白質TDP-43,其實是惡化阿茲海默症的元凶,它會與Aβ交互作用,且引發發炎反應。陳韻如指出,研究團隊透過多種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實驗證實,TDP-43會與Aβ結合,誘發Aβ寡聚體的形成,雖然這種寡聚體可延緩Aβ的纖維化,但其對神經系統的傷害比纖維化更大,因此可知讓阿茲海默症加速惡化的並不是Aβ的纖維化,而是纖維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Aβ寡聚體,而TDP-43就在其中扮演著催化、促成的共犯角色。為了實際測試TDP-43對記憶力產生的影響,研究團隊運用電生理實驗,發現小鼠腦部負責傳遞訊息的神經突觸受到了損傷,而在活體小鼠的水迷宮實驗中也觀察到,訓練有素的小鼠在注射TDP-43蛋白後,會迷失在水迷宮中,找不到上岸的路,代表小鼠腦內負責記憶環境和空間方位的部分退化。此外,解剖後發現,小鼠腦神經細胞內的TDP-43與Aβ的確有交互作用,並在腦部留下嚴重的發炎痕跡,這些病徵都與阿茲海默症一致。陳韻如表示,從小鼠實驗中可得知,TDP-43會使阿茲海默症惡化約2倍,而研究團隊的目標是找出TDP-43與Aβ之間的交互作用,建立二者的調節機制,如果可以修正Aβ錯誤折疊及堆積的路徑,會毒害細胞中間產物就不會越積越多,也有助於阿茲海默症診斷及治療。中研院表示,此研究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此一蛋白質,為神經退化疾病尋找診斷及治療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已於23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0-11-27 科別.腦部.神經
有助突破治療 中研院研究首發現阿茲海默症惡化兇手
全球約有3000萬名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首度發現並證實促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關鍵機制為大腦中的蛋白質TDP-43,將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此蛋白質,為神經退化疾病尋找診斷及治療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已於今年11月23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指出,全球約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中,將近6、7成為阿茲海默症病人。病患的記憶力、語言、空間感等認知功能會逐漸退化而影響生活,阿茲海默症雖已經被研究很久,但過去都聚焦於乙型類澱粉蛋白質Aβ(Amyloid Beta)及Tau蛋白的錯誤堆積、纖維化。陳韻如表示,這次研究首度發現第3種蛋白質TDP-43會跟Aβ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引發發炎反應,導致阿茲海默症病程惡化。她進一步解釋,腦神經相關疾病多起因於大腦囤積不良的蛋白質,過去科學家認為,阿茲海默症起因於腦組織無法發揮清運功能,出現Aβ及Tau蛋白的錯誤堆積、纖維化,近年則有研究發現約有30%到57%阿茲海默症患者,腦內有另一種蛋白質囤積TDP-43,而這些患者通常會有更嚴重的記憶喪失及海馬迴萎縮。陳韻如說,團隊透過多種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實驗證實TDP-43會與Aβ結合,產生交互作用,誘發Aβ形成有毒的寡聚體,進而損失神經細胞,惡化阿茲海默症,得知阿茲海默症加速惡化的原因,已非Aβ纖維化,而是纖維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Aβ寡聚體,而蛋白質TDP-43,就在其中扮演著催化、促成的共犯角色。研究團隊觀察注射TDP-43蛋白的小鼠,迷失在水迷宮的時間是另隻小鼠的兩倍,代表小鼠腦內負責記憶環境和空間方位的部份退化了,解剖後也發現,小鼠腦神經細胞內的TDP-43與Aβ的確有交互作用,並在腦部留下嚴重的發炎痕跡,陳韻如說,從小鼠實驗中可得知,TDP-43會使阿茲海默症惡化約2倍。陳韻如表示,研究發現TDP-43一方面會直接與Aβ反應,誘發Aβ寡聚體形成,造成神經突觸功能障礙及記憶受損;另一方面TDP-43也會增加腦部發炎反應,讓患者對於空間的記憶能力降低,研究團隊期望日後設計出藥物或抗體阻斷TDP-43跟Aβ的交互作用,或直接清除TDP-43, 阻止病程惡化,也可針對腦內有TDP-43囤積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進行更精準的治療。
-
2020-11-26 新聞.健康知識+
太少跟人面對面說話、常戴耳機⋯⋯小心 5 個習慣有害大腦,讓你越來越笨
大腦,是我們身上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為它掌管了我們的感官、記憶、思考、情緒等,一但大腦效能變差,我們的工作表現、生活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甚至開始有情緒上的問題。注意以下五個有害大腦的生活習慣,就能讓它永保年輕。1. 不動反而大腦讓更疲勞 我們以為運動是件累人的事,但事實上,不動才會讓大腦更疲憊。久坐會影響大腦某些神經的形狀,甚至導致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UCLA 最新的研究甚至指出,久坐會讓大腦負責記憶的區塊萎縮,讓記憶力衰退。因此,養成動一動的習慣,對於大腦效能的維持至關重要,無論是走路、伸展都可以。2. 多工智慧型手機就像一把瑞士刀一樣多功能,滿足我們生活中很多需求。於是我們邊走路邊傳訊息、邊回 email 邊和同事聊天、邊排隊時邊聽著財經 Podcast,但是,這樣的多工其實會減低大腦的效能。麻省理工的神經學家 Earl Miller 表示,人並不可能真的同時做兩件以上的事,我們只是在不同的行為和作業中不斷切換而已,每切換一次,對大腦來說都是一種耗能,因此,練習一次專心在一件事上,對於大腦健康會更有益。3. 資訊爆炸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 一下子收到某電商平台傳來的折扣訊息,一下子又收到 Facebook 的好友新貼文通知,但大腦的容量有限,無法容納這麼多的資訊量。英國格雷舍姆學院心理學教授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在專心狀態中被突如其來的 email 通知打斷,對認知能力的影響,相當於智商降了 10 分。因此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減法哲學,過濾掉不需要知道的訊息,就像吃飯只需要足夠的營養和熱量即可。4. 減少與人面對面談話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透過一支手機完成人與人的溝通,即使和朋友約出來吃飯,很多時候也是各自滑各自的手機。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減少與人當面的接觸,對大腦是有負面影響的。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只要和人面對面談話十分鐘,對記憶力、認知能力都有提升效果。無論科技發展得如何,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連結都是無法被取代的。5. 過度使用耳機隨著近幾年 Airpods、藍牙耳機約來越風行,無論是通勤、做家事還是走在路上,我們都能隨時隨地聽音樂或聽 Podcast,隔絕外界的嘈雜。但是,長時間戴著耳機,尤其是在音量很大聲的狀況下,會讓我們的聽力提早退化,一但聽力退化,在溝通上的理解能力就會開始變弱,因此適度讓耳根清靜非常重要。參考資料:1.《Bussiness Insider》:7 bad daily habits that can damage your brain health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nd how to break them2.《Pharmi Web》:7 Brain Damaging Habits You Should Stop Doing Right Now※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太少跟人面對面說話、長時間戴著耳機⋯⋯小心 5 個「有害大腦」的壞習慣,讓你變得越來越笨
-
2020-11-25 科別.眼部
3C上班族、外食族都是高風險族群 6招預防乾眼症上身
● 長時間使用3C產品、待在空調室,小心發生乾眼症● 眼睛乾燥缺水、淚液不足或過度蒸發,易眼睛發炎● 台灣乾眼症盛行率約50至60%乾眼症是現代文明病,長時間使用3C產品、待在空調室的上班族,因眨眼次數少,容易眼睛乾澀,是常見的乾眼症高風險族群,而三餐老是外食、眨眼時眼皮常不完全閉合、50歲以上更年期、服用抗組織胺、精神或神經科藥物者等也是乾眼症好發一族。國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杜培寧分享,一位50多歲女士,每天使用3C產品且工作長達12小時,三餐外食及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出現紅眼、灼熱及眼皮浮腫等乾眼症狀,2年來自行頻點人工淚液,直到出現雙眼灼熱疼痛、視力模糊,影響工作,才緊急就醫治療。外食多油膩 高脂影響代謝乾眼症是眼睛乾燥缺水、淚液不足或過度蒸發,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並引起發炎反應,最終造成眼表損害、眼睛不適及視力不穩定。外食飲食不均衡,易缺乏維他命A、C、E等護眼營養素,且外食多油膩,高脂攝取會干擾人體必須脂肪酸利用與代謝導致乾眼症。乾眼分3類 人工淚液別亂點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張朝凱指出,乾眼症分缺水、缺脂質或缺黏液三類型,未經儀器診斷難以確認屬於哪一類,點錯人工淚液,可能使脂質層和黏液層更不足,症狀惡化。應及早接受治療,若療程無效,可盡快釐清眼睛乾澀是否與更嚴重的風濕免疫問題有關。缺淚液 恐結膜、角膜發炎張朝凱推估,台灣乾眼症盛行率約50至60%,年輕人好發原因多是過度使用3C產品,長者乾眼症則與退化有關。淚液除可滋潤雙眼,同時也具消炎功能,缺乏淚液易出現眼睛紅腫、發炎、視力模糊,若置之不理雖不至失明,但患者仍受慢性結膜及角膜炎所苦。杜培寧說,傳統乾眼症檢查是使用試紙做淚液分泌試驗,只能檢查淚水分泌量是否不足,但乾眼症患者高達8成伴隨瞼板腺功能障礙,因此,傳統檢查容易低估乾眼症發生機率;若使用人工淚水或消炎藥水緩解症狀,卻無法針對瞼板腺功能障礙達到根本治療目的。若檢測出有瞼板腺功能障礙,杜培寧說,可採保守治療,早晚眼瞼熱敷,以軟化阻塞的瞼板腺,並配合眨眼訓練;藥物治療則可使用人工淚液、自體血清眼藥水、免疫調節眼藥水或搭配類固醇眼藥水,也可口服四環黴素衍生物。避免過度用眼 熱敷可舒緩預防乾眼症,應避免過度用眼,杜培寧建議,每用眼40至50分鐘,就要休息5至10分鐘,用眼時眨眼頻率1分鐘不得少於6次,並可於早晚熱敷眼瞼各5至10分鐘,溫度建議攝氏40至45度左右,可舒緩瞼板腺功能,減少阻塞。張朝凱建議,外食族應減少高脂攝取,可多補充魚油等Omega-3食物與維他命A、C、E等抗氧化物;注意室內空調風扇勿正對眼,也可在空調室內放置一杯水,避免乾燥環境,導致乾眼症加劇。
-
2020-11-23 科別.皮膚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竟是導致35種疾病的健康未爆彈!醫師教簡單判讀嚴重程度
甫屆退休年齡的王教授,多年前罹患輕度乾癬,在皮膚病灶改善後便無積極規律回診。去年開始,她的手、腳、下背關節開始感到僵硬腫痛,雖然立即就醫確認是乾癬性關節炎。 但因為輕忽其嚴重性,加上工作忙碌,而忽略規律回診。短短一年內,關節就嚴重退化、變形,須以拐杖、輪椅代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此外,體內的三高指數也超標,有心血管阻塞的危機。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觀察,高達4成乾癬病友僅重視乾癬皮膚徵狀,且有3~4成病友曾自行中斷治療。但根據研究指出,乾癬屬全身性發炎疾病,除了皮膚病灶,也會影響全身重要器官,如腦、心、肝、腎都恐遭殃!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指出,乾癬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屬於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患者不但會有明顯的皮膚症狀,甚至連頭皮、指甲都可能出現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 門診最常見的共病就是「乾癬性關節炎」。蔡呈芳說,約有3成的患者會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的狀況,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 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他提醒,若病友發現指甲出現凹陷、變形、甲床分離,且有關節疼痛、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就需要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作祟。 蔡呈芳指出,國際研究顯示,乾癬除了常見的皮膚與關節炎症狀,因全身性發炎反應,恐廣泛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引發至少35種疾病。例如,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的心臟病罹病率,較一般人高出1.3倍。 他提醒乾癬患者,乾癬作為一種漸進式的全身性發炎疾病,對人體影響比皮膚更深,別再只關注皮膚表面病灶,更應該正視共病風險。若不採取積極治療,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反而會讓乾癬的免疫問題成為體內的健康未爆彈。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是無法痊癒的疾病,若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就能抑制疾病持續惡化。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及口服藥物為主,但目前健保已給付生物製劑,可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精準。 黃毓惠指出,乾癬治療因人而異,依不同程度各有解方,而中重度乾癬治療不能只重膚表,更要控制免疫發炎的惡性循環,才能有效預防共病的發生,並延緩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機率。 醫師在為病人設計療程之前,會根據患病面積簡單判讀乾癬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個等級。輕度是指病灶範圍小於全身面積3%,中度是指病灶範圍占全身面積的3~10%,而重度則是病灶範圍大於全身面積的10%。 治療原則是,中度及嚴重型的乾癬患者,一開始會提供照光以及口服藥治療,但如果患者已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這些治療僅能控制關節的疼痛,對於關節的破壞本身並無任何幫助。 黃毓惠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能精準調控發炎反應,不僅能改善皮膚症狀,也可預防共病的發生,進而阻止健康連環爆的狀況發生。她提醒,每個人適合療法不盡相同,建議患者可針對自身的狀況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 蔡呈芳、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黃毓惠 【延伸閱讀】 智力減退、記憶變差,是失智了嗎?精神科醫師給答案 面對疫情威脅!專家建議,防疫新生活就以健康新思維應對 預防駭人的主動脈剝離該怎麼做?專家建議:先控制此疾病吧!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11-23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3種姿勢 易椎間盤突出
60歲林姓男子長年需搬重物,突然出現下背痛,左臀感到麻痛,連腳也酸麻,就醫確診是椎間盤突出造成。醫師提醒常彎腰搬重物,或長時間彎腰與低頭工作者,易造成椎間盤突出,要注意防範,患者應接受醫師診治,不要亂整骨、整脊,以免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宗熹指出,林姓病患檢查發現腰椎第5節薦椎第1節滑脫,第3、4、5節左側椎間盤甚至已破裂突出,壓迫到神經根,導致下肢疼痛,經手術才緩解。楊宗熹表示,椎間盤是指連結每一節脊椎的軟骨,當纖維環因磨損、退化與水分流失,或有外力撞擊,易出現鬆弛或裂縫,導致裡面的髓核向外突出,即形成「椎間盤突出」,原因包括彎腰搬重物、長時間彎腰、低頭工作等姿勢不良。椎間盤突出壓到脊髓或神經根,會造成脖子痛、腰痛、手麻腿麻、上肢疼痛、坐骨神經痛,若在頸椎壓迫嚴重,會四肢無力,腰椎嚴重則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下肢無力等。楊宗熹表示,治療時先以平躺休息為主,避免彎腰或劇烈運動,平時需養成正確姿勢,並自我訓練核心肌群增加腰椎穩定性、減輕椎間盤壓力,嚴重時就需經由神經外科醫師評估手術治療。楊宗熹提醒椎間盤突出拖延治療,會使突出部分鈣化或更突出,增加治療困難度,甚至出現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神經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