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跑步
共找到
771
筆 文章
-
-
2019-12-29 橘世代.健康橘
正視肌耐力退化!醫師:退休族重拾運動別硬撐!
LINE突然跳出久違老友的邀約,原來高中時期的班長,主動要辦睽違20年的同學會,訊息中還提醒「酒足飯飽後要來一場籃球聯誼會」,60歲的阿勇興奮地買了整套運動服,連續好幾個晚上到球場「暖機」,沒想到同學會那天,為了閃避老同學抄球,瞬間軟腳當場跪地,就醫後確認前十字韌帶破裂。「人千萬要服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科達很感慨,因為他正是「不服老」的受害者之一,分析起來,運動傷害男性又比女性還要嚴重。阿勇醫學院畢業後,他全心投入工作,大學時期熱愛的羽球幾乎停擺,前2年開始有時間運動,重拾球拍時,步伐明顯不再年輕,不但容易累,每次打完都會嚴重肌肉痠痛,當下不是身體的痛,是聽見自己內心滿滿的心碎,「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老了」。陳科達說,民眾都知道運動很重要,重拾運動常以自己過去接觸過的運動為首選,特別年紀稍長眾,要重新學新的運動,常常會拉不下臉,不願接受他人的指導,加上不願服老,直接憑藉著年輕時在運動場上最常玩的運動項目,重新回到運動場上,往往忽略身體已經跟不上了,上場時硬撐,反而造成運動傷害。陳科達表示,學生時期後就再也沒運動的民眾,核心肌群、肌力、關節耐力都退化,以男學生最常接觸的籃球為例,需高度肌力、爆發力,籃球有很多閃躲、跳躍、停頓的動作,特別是突然「煞車」,大腿股四頭肌撐不住體重,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因扭轉出現「啵」的聲音,前十字韌帶破裂,嚴重者連半月板都裂開。除了籃球,排球、羽球、騎腳踏車等,都需要核心及強健的股四頭肌協助。陳科達說,想要重拾年輕時熱愛的運動不是不可能,但得先給自己至少3個月的準備期,重新訓練核心肌群,特別是腹部核心、背部及腿部的肌群。陳科達說,訓練腿部肌群,建議不要練習深蹲,雖然深蹲是訓練大腿核心的好運動,但是深蹲會讓膝蓋承受很大的壓力,可能肌肉還沒訓練出來,膝蓋先磨損。想安全訓練肌群,可以做抬腳運動,平躺在地,雙腿向上抬,腳掌往身體壓,讓小腿肚緊繃,撐10秒再讓腳掌恢復原來位置為一個循環,每天可做400個循環;大腿訓練則是一樣躺著抬腳但屈膝朝身體,同樣10秒,連續做400個循環,若想加強強度,可在小腿掛沙袋等增加重量。3個月的運動處方,建議可以1天做有氧運動,如跑步、跳舞等,隔天做無氧運動,如肌力訓練等。秉持國健署建議的333原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且每次運動後的心跳速率需達到每分鐘130次以上,接著就能開始嘗試年輕時的運動,進而避免運動傷害。近年常會有運動場猝死的訊息,他呼籲許久沒有運動者,且伴隨有抽菸習慣、A型人格、年紀大、BMI值過重、男性,突然想回廠運動,千萬要注意,容易會有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要做劇烈運動之前,一定要讓身體準備後之後再上場才能避免嚴重運動傷害。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5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失落的黃金 維生素D能幫助肌肉修復和強健?
讀者Hanyun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我追蹤一位醫生的臉書,他剛好分享到維生素D對於肌肉修復的幫助,因為您也分享了許多有關維生素D的迷思,所以請問您對這篇文章中提及的功能,意見為何? 這位讀者所說的文章是張懷仁醫師2019-12-20在一個叫做RACE ON(銳速運動醫學)的網站發表的,標題是【跑步醫師專欄】失落的黃金–維生素D,RACE ON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網站,它的產品包含《水動能電解質液》、《液態盾維生素D+E滴劑 》等等。有關什麼電解水,低氘水,氫水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水產品,請看我發表的:《電離水對健康有益?》《低氘水,治癌?》《氫水,真真假假》有關《液態盾維生素D+E滴劑 》,這當然就是張懷仁醫師這篇文章的真正主角,而文章裡的插圖不就是一個小男孩抱著一瓶《液態盾維生素D+E滴劑 》嗎?這種把戲,就耍耍給小孩子看吧。這篇文章很長,我就不一一揭它的瘡疤了。我就只掀開作者自認最重要的那一塊。他說:肌肉恢復:不得不說這個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理由。重要性佔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非常簡單明瞭。在Randomized control trial他們針對肌肉流失的老人做了研究,發現當老人補充足量的維他命D,在使用阻力訓練機時和控制組有明顯的差異性,也就是有補充足量維他命D的老人更強健。2018年的文獻建議補充至4000IU一天,而且濃度要撐高到75 nmol/L以上。以現階段國內的營養建議每日攝取量200-400IU,個人認為遠遠不夠。我們不只要避免骨折而已,追求表現的運動員更更要建立起好的肌肉品質,也就我們的外骨骼! 這段文章所說的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看起來是不是很專業,很權威。但問題是,到底是什麼Randomized control trial?參考文獻在哪裡?《2018年的文獻建議補充至4000IU…》?這到底又是什麼文獻?在文章最下面的Reference裡共有5條參考資料,而其中一條是Sports Med (2018) 48 (Suppl 1):S3–S16。儘管這樣的參考資料實在是不夠專業,但我還是就用它來做搜索。果不其然,讓我搜到一篇2018年發表的綜述論文,標題是Vitamin D and the Athlete: Current Perspectives and New Challenges(維他命D和運動員:當前觀點和新挑戰)。我把它的摘要翻譯如下:在過去的十年中,…許多運動員現在都將維他命D補充劑作為日常飲食方案的一部分。…數據始終未能證明血清25 [OH] D與骨骼健康之間的任何關係,…鑑於許多運動員現在都在補充維他命,經常服用極端劑量的維生素D,因此,評估過量的維他命D是否對健康有害很重要。有人認為僅當血清25 [OH] D濃度大於180nmol·l-1時才會產生毒性作用,但我們實驗室的數據表明,大劑量補充可能存在問題。最後,血清25 [OH] D濃度,種族和骨骼健康標誌之間存在悖逆關係:黑人運動員經常出現低血清25 [OH] D而無生理後果。…在沒有任何病理的情況下,篩檢可能是不必要的,並可能導致不正確的補充。現在必須重新檢查數據,同時考慮到不同種族群體的生物利用度或“游離”維他命D,以建立新的門檻和目標濃度;也許現在是該“釋放維他命D”了。《數據始終未能證明血清25 [OH] D與骨骼健康之間的任何關係》《經常服用極端劑量的維他命D》《評估過量的維他命D是否對健康有害很重要》《大劑量補充可能存在問題》《血清25 [OH] D濃度,種族和骨骼健康標誌之間存在悖逆關係》《在沒有任何病理的情況下,篩檢可能是不必要的,並可能導致不正確的補充》如此負面的評論,竟然會被解讀成《建議補充至4000IU一天,而且濃度要撐高到75 nmol/L以上》,也真難為作者為了推銷“銳速運動醫學產品”而付出的心血。不管如何,有關維他命D補充劑可以加強肌肉,的確是有研究得到這樣的結論。但是,男性荷爾蒙不也是可以加強肌肉嗎?更何況它還是毫無爭議的研究結果。只不過,請問,您敢服用男性荷爾蒙嗎?為什麼運動員服用男性荷爾蒙會被禁賽?我已經說過很多次,維他命D和男性荷爾蒙都屬於「類固醇荷爾蒙」,而所有「類固醇荷爾蒙」都是既能載舟,也可覆舟。而也就因為如此,不論是男性荷爾蒙,還是女性荷爾蒙,都需要醫師處方。唯獨維他命D是到處都可以買,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服用。請看《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及維他命D,補還是不補》。是的,維他命D補充劑也許是可以加強肌肉,但代價是什麼?請看《鈣和維他命D補充劑增加死亡風險》。 原文:維他命D,失落的黃金?
-
2019-12-19 新聞.科普好健康
鞋帶為何老是自己鬆開?有時不能怪你沒綁緊
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困擾,明明已經把鞋帶綁緊緊了,為什麼有時走沒多久又自己鬆開了?原來不是你沒綁緊,是受到物理作用力的影響。科普中國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利用高速運動攝影機,拍下一名研究員在跑步機上跑動的影片,並把播放速度放慢,藉此觀察鞋帶鬆開的過程。研究員在結頭上安裝一個加速器,計算上面力的變化。他們發現人在行走時,對一根鞋帶的聯合衝擊和加速度總計高達7個G,相當於阿波羅號宇宙船重返地球大氣層承受的重力加速度。腳掌著地時,鞋帶受力非常大,導致鞋帶變形。進一步的實驗證明,只是單純的上下跺腳,並不足以使鞋帶結頭鬆開,來回擺動也是如此。鞋帶的搖擺運動,增加了額外的作用力。兩股力量交錯作用,使得鞋帶自行鬆開。研究員表示,他們之後還會對不同打結方式,以及對鞋帶施加不同作用力進行實驗,希望開發出不會自己鬆脫的鞋帶。
-
2019-12-18 新聞.健康知識+
年過35女性跑步、重訓將引來婦科問題?婦產科醫師指出3點狂打臉
網路上有人po文指女人不適合做重訓、跑步等劇烈運動,否則將引來婦科問題,此言論遭婦科醫師打臉,醫師強調,女性不僅很適合做肌力訓練,甚至比男性更需要訓練。臉書封閉社團《紫林 無懼的啟程者》在網路上po文指,女性因內臟下行偏強,不適合再去練骨骼隨意肌來加強,還指如果不吃西藥刺激,練起來的肌肉大概不到三天就消了。而做重訓、跑步等劇烈運動的女人,尤其年過35之後,婦科問題一定排山倒海而來。這樣的言論先是被麻醉科醫師邱豑慶在其臉書《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狂嗆不要為販賣商品胡亂誤導大眾,他甚至請出愛運動又最了解女性生理的禾馨婦產科烏恩慈醫師來導正視聽,烏恩慈醫師在其臉書《烏烏醫師》指出以下3點,認為女性不僅很適合做肌力訓練,甚至比男性更需要訓練: 1) 大部分的女性會經歷懷孕產子。這九個月,體重、重心的改變我想是一生最巨大,還要對抗鬆弛素的作祟,強大的肌力是妳最好的靠山。餵奶、幫孩子洗澡、把屎把尿,每一件事都在考驗著妳。2) 所有的女性都會經歷更年期。進入這個階段後,體內的雌激素分泌大幅減少,體內骨質會加速流失,據統計骨質疏鬆至少影響了三成的停經後的女性。要怎麼確實得趁早累積好『骨本』,答案就是正確的運動,真正對於骨質有效的運動就是使身體承受額外重量的『負重運動』,也就是肌力訓練。3) 歷年統計女性平均餘命大於男性,換句話說女性接受『長照』的可能性和時間會長於男性,女生跌倒骨折的機率又高於男性。臥床、坐輪椅、日常生活需要靠人協助的機率也大幅提高。長照不如長訓,長期規律的肌力訓練才能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現今中高年族群,無論男女,肌少症的問題很大,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創辦人陳亮恭受《聯合報》訪問時指出,50歲以上平均每10人就有1人肌少症,80歲以上每3人就有1人。生活調整中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和飲食。運動方面,陳亮恭建議應兼顧有氧與負重運動,除慢跑、游泳、騎單車等有氧運動外,還應搭配舉啞鈴、彈力帶等負重運動,以減少肌少症好發機率。
-
2019-12-13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疝氣有必要開刀嗎?
跑步跑了十多年的老公,日前跑完步之後,隱約覺得自己的右下腹部好像有東西壓到,微微感覺到不舒服。他反覆思考平日飲食及作息,並未有不同,唯一明顯的改變,就是他原本下班後大多在家附近的河堤慢跑,一跑就是一個多小時;然而,前些時候,同事介紹他有個離家不遠的校園操場,於是,跑步地點就改為圓形的綠色大操場。剛開始只覺得在操場上跑步可能比在河岸邊安全,但沒多久,操場一圈又一圈,愈跑愈覺得不舒服。後來情況不對,只好掛號看診。於是我就陪他到住家附近的泌尿科求診。老公候診半個多小時,輪到他時,居然不到一下子就出來了。他眉頭深鎖:「醫師問診不到一分鐘,完全沒有觸診、也沒有照X光或超音波,就判定我是運動型疝氣,然後就建議我開刀。」怎麼會這樣?就只是感覺有點不舒服,有必要馬上開刀嗎?我在旁邊觀察一段時間,直覺不應如此,於是便建議老公再到大醫院做檢查。後來,上網找資料,也問了親朋好友有無推薦醫師,好不容易決定看醫學中心的泌尿科,醫師仔細問診並安排超音波檢查後,分析我先生的疝氣並不嚴重,會出現不舒服,大多是因為腹腔內的腸子壓迫到腹股溝,才覺不舒服。醫師建議,如果再有類似情況,只要先學麥可傑克森的招牌動作,將手扶在不舒服的地方,輕輕將它推回去;日後若真的很痛,再考慮開刀。經過詳細檢查與得到確切病因後,我們放心多了。休息一段時間之後,老公恢復繼續跑河岸路線,重新擁抱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搭配愉快心情,到現在已經過了好久,都沒再提起不舒服的症狀。謝謝醫師仔細檢查,並給予專業的建議;也謝謝老公願意配合二次諮詢,免於挨刀疼痛。畢竟開刀還是有風險,能夠在醫師指示下不動刀,自行保健,是再好不過的事。專業觀點/若有疑慮 可尋求第二醫師意見當被醫師確診需要手術,或宣告罹患重大疾病時,患者常會被結果「嚇到」。此時若醫病關係尚未建立,患者及家屬就會質疑醫師判斷,返家後常Google疾病或開始聽信親友偏方等。會出現類似的情緒或懷疑,是人之常情,不過也凸顯了第二意見的重要性。以疝氣為例,疝氣不算嚴重疾病,多數情形皆可透過手術改善。對醫護人員來說,疝氣是再熟悉不過的疾病,聽到醫師說出「疝氣要動手術」時,就像是被診斷感冒一樣。不過,多數民眾在自己或親友遇上疾病後,才開始認識這個疾病,即使是小病,也容易慌張。有些醫療人員認為,尋求第二意見浪費醫療資源,演變成「Doctor shopping」。實際上,當患者對醫師診斷出現懷疑時,立即尋求第二意見,若診斷相符,患者可立即接受治療,千萬別自己嚇自己,拖了好久再慢慢解除自己的疑惑,反而延誤病情。為了避免過度檢查,準備接受第二意見的患者,若已在原先醫院做過檢查,像電腦斷層、X光等,可先申請複本,直接提供給第二意見的醫師判讀,不但減少醫療浪費,也能減少排隊再次檢查的時間及費用,也能避開暴露過量的輻射檢查。另外,建議民眾平時多主動接觸醫療知識,能減少面對疾病的恐懼。(諮詢╱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
-
2019-12-12 新聞.健康知識+
冬天運動可以燃燒更多脂肪加速減肥?專家告訴你答案
天氣轉冷,除了大啖美食祭五臟廟,很多人也思考如何快速燃燒這些多餘的卡路里。不過有一說法是在冬天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讓身體保持溫暖,藉此可以消耗更多脂肪,這是真的嗎?根據網路媒體Vox報導,若是以為在冬天運動可以加速瘦身,結果可能並不如預期。一般而言,身體發熱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靠顫抖,即肌肉不由自主收縮以產生熱量,藉此維持體溫。另一方式是啟動被稱為「棕色脂肪」,一種產生熱量的脂肪組織。不同於「白色脂肪」儲存熱量以保持溫暖,棕色脂肪則是燃燒卡路里以產生熱量。顫抖和棕色脂肪活動都會增加熱量消耗,從而使身體在低溫下燃燒更多卡路里,然而一旦開始從事運動,身體就會開始透過運動產生熱能足夠為身體保暖,不需再透過顫抖與棕色脂肪燃燒任何多餘的卡路里。這也是為什麼穿著輕便的衣物,就能在低溫的環境中跑步,但若在同樣寒冷的天氣中坐在戶外什麼也不做,就需要穿著厚重的保暖衣物。假設,有人穿著單薄的衣物在零下溫度運動,僅靠運動本身並不能使人保持溫暖,不就能啟動身體產熱機制,進而燃燒多餘的卡路里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新陳代謝和棕色脂肪研究員Aaron Cypess表示,即便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燃燒的卡路里也有限。事實上,一天能消耗多少卡路里,主要關乎3個要素。其一是基礎代謝率,或是身體靜止時用於基礎功能的能量。其二是用於分解食物的能量。其三是身體活動中使用的能量。對於多數人而言,基礎代謝率佔總能量消耗的60%至80%,消化食物約佔10%,身體活動則佔剩餘10%至30%,而運動只是其中一部分。Cypess補充,身體產熱機制的作用更小,通常只佔總能量消耗不到5%至10%。總而言之,在暴飲暴食之後,就算在寒冷的天氣中運動,也無法燃燒多餘的卡路里,最好的補救方式是在下一頓少吃一點。
-
2019-12-09 科別.骨科.復健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在網路上搜尋「深蹲」,許多文章推崇這是個簡單又有許多好處的動作,形成一股健身潮流,然而,蹲這個姿勢不是很傷膝蓋嗎?究竟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36歲的李小姐是上班族,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最近和同事一起加入健身房參加團體有氧課,課程中有些快速蹲下再站起來的動作,她上了幾堂課後,右邊的膝蓋就不行了,走路也怪怪的,上下樓梯更不舒服,於是來復健科就診。X光檢查發現骨頭沒有異常,超音波下關節則有少量積水,膝蓋穩定度正常,但膝蓋前方髕骨周圍疼痛。醫師建議李小姐先減少運動量,尤其是先避免蹲的動作,接受幾天消炎止痛藥和復健儀器治療,疼痛漸漸改善後,配合運動治療增強肌力,再逐漸恢復運動。像李小姐這樣的案例,其診斷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又稱為「跑者膝」。發生原因可能是本身下肢骨頭排列角度、肌力不足或肌力不平衡等因素,使得膝蓋在彎曲時髕骨移動軌跡異常。另外,蹲的姿勢不正確、加上短期內活動量上升,髕骨軟骨壓力增加,造成磨損而導致發炎疼痛。常見症狀為膝蓋前方、髕骨周遭不適,容易在跑步、蹲、久坐和上下樓梯時引發疼痛。蹲姿時膝關節承受8倍體重壓力蹲這個動作就是膝關節彎曲,而膝關節彎曲的角度會影響關節內的壓力,包含股骨脛骨和髕骨股骨接觸面的壓力都會增加。根據過去力學的研究,走路時膝關節會承受1~2倍體重壓力;爬樓梯會承受3~4倍體重壓力;蹲跪則膝關節會承受8倍體重壓力;而髕股關節則是在膝蓋彎曲60~90度時,壓力達到最大。這也是一般所謂蹲會傷膝蓋的原因,長時間的膝蓋彎曲、過高壓力下,是有可能造成關節間的軟骨磨損或退化,所以會建議減少長時間的蹲、跪姿,例如:跪著擦地板的習慣。不過,除非如同上述案例的李小姐,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又刻意短時間內做了很多蹲下去又站起來的動作,一般情況下膝關節並沒有這麼脆弱,不需要太過綁手綁腳過度擔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動作,例如從坐到站、蹲下去綁鞋帶等,都需要彎曲膝蓋,不會因為膝蓋壓力增加個幾秒鐘就會受傷。在膝蓋沒有受傷疼痛的情況下,適度給膝關節壓力,可以訓練膝關節周邊的組織、強化膝關節穩定度,避免將來膝蓋退化或受傷。一旦因為過度頻繁採蹲姿而傷膝蓋,受傷的部位可能包括關節軟骨和肌腱、韌帶等。因為膝蓋在彎曲時,膝關節內的關節軟骨、半月板壓力會增加,長期不當使用、沒有足夠休息和復原的情況下,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和退化;此外,膝關節的構造除了關節軟骨之外,還有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橫跨關節的許多肌腱等,在蹲的過程中,其實這些構造都會受力,因此,如果姿勢錯誤或過度使用,除了關節軟骨,上述韌帶、肌腱都有可能受傷。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近年來健身界很流行深蹲,這個動作有哪些優點?又該注意什麼? 雖然膝蓋彎曲角度增加會讓關節內壓力增加,甚至造成軟骨磨損,但是所謂深蹲並不是只有膝蓋彎曲而已,深蹲會使用到整個核心肌群,包括下背、臀肌到大腿股四頭肌、腿後肌群、以及小腿肌群,跨過整個髖、膝、踝關節,還牽涉到下肢的肌肉神經控制、協調和平衡能力。所以在正確的訓練下,是可以增加核心肌群和下肢肌力及穩定度。深蹲不需要器材,沒有場地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訓練。深蹲是比較複合式的運動,自己做很容易姿勢錯誤而產生疼痛,因為深蹲姿勢錯誤而來門診求診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如有不適請先停止深蹲,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如教練、物理治療師或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如果本身髖關節、膝關節和腳踝的活動度有限制,或原本就有疼痛,可能不適合深蹲,建議可以從單一關節的訓練開始,比較不容易受傷。例如若有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坐在椅子上,將要訓練的腳伸直離開椅面,腳板背屈往上勾,再用腳畫圓15次(如圖一),可自行增減,但是要讓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覺得酸酸的才有效。平常如果較少運動,筋也會比較緊,可以先做背部、髖、膝還有踝關節的伸展,再來做深蹲比較安全,也降低受傷的機會。如果一開始肌力不足或平衡不佳,也可以先從靠牆蹲開始,站在牆壁前約大腿長度的距離,背靠著牆,向下蹲至大腿平行地板。(如圖二)或是深蹲時放椅子在屁股後面作輔助,一方面做為姿勢的引導:臀部向下、髖關節先啟動;一方面如果不小心往後倒,可作為安全措施。至於一般生活上的蹲姿動作,如前面所述,一般日常生活中是不需要太過拘泥膝蓋彎曲角度,如果有膝關節退化或曾受傷,可以提醒自己先站穩、身體保持平衡再蹲下,動作可以放慢一些,膝蓋對準第二腳趾的方向,不過度偏移並維持穩定,不要在膝蓋彎曲的過程中扭轉,這樣可以避免受傷。 深蹲、半蹲、蹲馬步有何不同? 深蹲是指蹲至大腿與地板平行甚至更低一些,膝蓋彎曲角度大約會到達120度左右,此時臀肌的出力較多;而半蹲是在膝蓋大約彎曲90度左右的蹲姿,在這個角度下,出力比較多的是大腿前上方的股四頭肌。而蹲馬步是武術的基本功,可以穩固下盤,訓練平衡,不同派別也許蹲的姿勢稍稍不同,有些雙腳間距大、有些較窄,蹲姿有些是半蹲有些是蹲到大腿平行於地板;蹲馬步和健身的深蹲、半蹲最大的差異是蹲馬步注重持久,可能是以5分鐘、10分鐘為目標,因此蹲馬步的訓練以肌耐力、平衡為主,而健身的深蹲、半蹲一般來說一次只蹲下去3~5秒,一組做個10~15次,一天兩到三組,可以逐漸增加負重,是以訓練肌力為主。 深蹲注意事項:深蹲是指蹲至大腿與地板平行甚至更低一些,膝蓋彎曲角度大約會到達120度左右。1 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或微向外開,腳底踩穩。2 核心收好穩定脊椎,脊椎保持中立。3 臀部往後坐。4 注意膝蓋朝向第二腳趾頭,不內夾,否則容易傷到內側副韌帶。5 下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6 應避免重心過度向前、膝蓋超過腳尖太多,這樣會使得壓力集中在膝蓋。7 一次蹲下去3~5秒,一組做個10~15次,一天兩到三組。【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8期(2019-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19-12-06 養生.運動天地
重訓只練上半身使血管硬化?教授解析日本研究
讀者詢問:林教授您好,敝人是重訓的愛好者,不過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到上半身的重訓會導致血管硬化??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麻煩您幫敝人解惑,感恩您!! 擷取內文:近年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帶起健身風潮,但有些人只注意局部訓練,調查發現近5成男大生只練上半身,但根據日本針對20歲健康年輕人研究,單純只做上肢重量訓練會刺激正腎上腺素分泌,在短時間內促使血管收縮、血壓提高,與下肢重量訓練相比,血管硬化風險會增加2倍,再加上動作施力不當或出力時閉氣習慣,可能會引發血管栓塞。這段文章雖然有提到「日本針對20歲健康年輕人研究」,但卻沒有提供可資查證的論文,而其餘的段落雖然有引用某某大學教授,但卻還是一樣沒有提供任何可以查證的資料。所以,這樣的文章實在很難讓人信服。我到公共醫學圖書館搜尋,有找到一篇「日本研究」。它是發表於2007年,標題是Resistance training in me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rterial stiffness and blood pressure but does not adversely affect endothelial function as measured by arterial reactivity to the cold pressor test(通過冷壓試驗測量動脈反應來衡量男性的阻力訓練與動脈僵硬度和血壓升高有關,但不會對血管內皮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項研究是日本人做的,又有發現男性的阻力訓練與動脈僵硬度和血壓升高有關,所以應當就是那篇文章所說的「日本研究」。但是,很遺憾的是,在這項研究裡,男性的阻力訓練是全身性的,而非那篇文章所說的「只做上肢重量訓練」。所以,我不得不懷疑那篇文章所說的「日本研究」是否真有其事。如果有的話,那就請把它搬上檯面。不管如何,雖然這篇我找到的「日本研究」有發現男性的阻力訓練與動脈僵硬度和血壓升高有關,但是它卻也發現男性的阻力訓練並不影響血管功能。所以,研究人員還特別這麼說:「鑑於阻力訓練的功能性和生理性益處,我們應該強調,不應該叫人家不要做阻力訓練」(Given these func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benefi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we should emphasize that the practice of resistance training should not be discouraged)。還有,這項研究只調查了12位做阻力訓練的男性,所以實在很難就這樣下定論,說阻力訓練會導致血管硬化,血壓上升。「只要大胸肌!5成男大生重訓只練上半身」,這一點我有同感。在運動俱樂部裡我經常看到年輕人赤裸上半身,對著鏡子扭肩擠胸,一副自我憐愛的樣子。雖然好笑,但可以完全理解。畢竟,胸肌是男性體魄的表徵。不過,胸肌大並不表示身體就健康。我曾經看過一位大胸肌年輕人在跑步機上慢跑,連兩分鐘都撐不下去。這就表示,他太專注於練胸肌,而把更重要的心肺功能給忽略了。我在什麽是最好的運動裡有說,運動最好是(1)持續的,(2)均衡的,以及(3)有適當強度的。我也在重力訓練的必要性裡引用一位哈佛大學的醫生說,光是做有氧運動是不夠的;除非是做重力訓練,否則你會變得虛弱,缺乏功能。所以,我自己一向是重力訓練和體力訓練輪流交替。那篇文章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它所說的「與下肢重量訓練相比,血管硬化風險會增加2倍,…可能會引發血管栓塞」,恐怕是沒有科學證據。原文:上半身重訓導致血管硬化?
-
2019-12-06 橘世代.健康橘
看起來健康卻常喊累 治療師:增肌能改善
50歲吳小姐體態勻稱,但常被朋友念,「妳看起來健健康康的,怎麼那麼容易累?」長時間久坐、出國旅行,只要時間長她就受不了,老公也說她體力太差,到醫院檢測,體脂肪26%,肌肉量在90%以下,經1年運動訓練,終於找回體力與精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庭筠說,體態勻稱或看起來健康的民眾,不一定有肌力。近幾年,肌少症受到重視,但民眾對肌力認知有限,常會有民眾認為有運動就等於增加肌力,這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賴庭筠說,增肌最好的方法是負重訓練,也就是俗稱的重訓,有人會說,長期做有氧運動,肌肉量一直有增加。對完全沒有肌肉量的民眾而言,基本的有氧運動,像是跑步、跳舞、游泳等,有助增加肌肉,但原本就有一定肌肉量,僅做有氧運動,對增肌並沒有效果。賴庭筠說,重訓並非一定要練成「筋肉人」,而是要讓肌肉量達標準值,以一般常見的測量肌肉量儀器inbody,標準肌肉量應該在90%,低於90%就屬於肌少,當肌肉量達標後,後續必須維持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年老後出現肌少症。近年,除了倡議增肌,也提倡身心靈平衡,賴庭筠說,運動不只動一動流汗就好,更希望能「有腦」地運動,如球類運動、脊椎螺旋運動、太極導引等,都需要在過程中動腦,增加身心靈平衡,除了可獲得到運動量,也能增加對腦部的刺激。他也提醒,運動必須持之以恆,維持健康是長久戰,特別近年健身運動興起,當運動習慣已經培養3個月或是更久,突然改變習慣,回到過去不運動的狀態,肌肉量消逝速度及脂肪上升速度皆增加 ,比沒運動前更嚴重。不過,別把運動想成是困難又每天做的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年長者每周進行兩次或以上的全身大肌肉群訓練,建議間隔48小時;每周150分鐘中強程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並加強「平衡」的能力,就能提升肌肉量,還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帶來的死亡風險。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6 養生.抗老養生
顛覆傳統!日本名醫建議: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要從頭培養一個「對健康有益的新習慣」,需要大量的精力,讓人很難提起勁去做,而且即使鞭策自己開始做了,也很難持之以恆。不過我非常幸運,常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運用巧思而活得健康又長壽的長輩,還有成功抗癌的人們,瞭解他們是如何下工夫去實踐他們的健康妙方。這些工夫,並不是「刻意去做什麼」,重點更在於「不去做什麼」。的確,比起從頭培養某些新習慣,改善現有的某些壞習慣,門檻似乎比較低。而且若只要戒掉某些壞習慣,健康就能獲得明顯的改善,也可以讓人理解這些老人家遠離惡習的理由。事實上,這些老人家就活得既健康又長壽,因此可信度十足、說服力滿點。這篇文章嚴選的5個壞習慣,全是來自於這些健康長輩的智慧,也就是「只要遠離這些壞習慣,就可以讓健康獲得飛躍性的改善」。只要戒掉過去一直有的壞習慣即可,所以應該比從頭開始培養新的好習慣要簡單多了。一般健康書總是要你做這個做那個,但其實想要健康,你不用急著做什麼,只要「不做」,就能從此輕鬆甩掉病痛,安心過生活!一、不要運動!尤其「不要跑步」,因為跑步容易導致生病和老化!第一個要建議大家戒除的壞習慣,就是「運動」。對懶得動的人來說,這個提議可能會讓你覺得:「這正是我要的!」只說「運動」太模糊,如果說得更明白一點,或許可以說是「運動競賽」。這裡說的「運動競賽」,指的是含有「與人競爭」、「追求時間成績」,以及「奔跑」這類要素的運動。各位是否都一廂情願地認為運動就一定要「跑」?「運動=跑=累死了」,或許有不少人認為自己做不來運動,壓根兒就不想去嘗試。「運動=跑」這個誤會,不曉得害多少人吃了大虧。人體為了要「跑」,必須讓引擎飛快地運轉,所以得一下子增加心臟的跳動量,還必須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當然交感神經也會急速地活化。如此一來,身體就必須突然進入戰鬥模式,把幹勁提升到最高點。說得更簡單一點,如果突然跑步,身體會嚇一跳,陷入異常興奮,也就是陷入某種恐慌狀態。換句話說,「跑」會讓身體處於一種負擔極大的狀況。如果各位有慢跑的習慣,就等於是經常處在慢性氧氣不足當中,也就是缺氧的狀態。慢跑一方面會讓人陷入缺氧;另一方面因為運動量很大,跑完的時候,也就是缺氧之後,會一口氣吸入大量氧氣,如此一來又陷入氧氣過剩的狀態,製造出極為大量的活性氧來。換句話說,跑步這種行為,等於是自己讓身體遭受到缺氧和活性氧的雙重打擊。相較之下,「走路」基本上風險是零。而且走路沒有年齡限制,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走,不需要特別準備,也不用花半毛錢。我認為走路才是最適當的全民運動。大家必須記住最重要的一點:若想透過運動來改善健康,走路就非常足夠了。二、不要吃藥藥物會毒害你的身體!「藥=毒」,因此必須極力避免吃藥(毒),這是基本道理。如果無論如何都非服藥不可,「量盡量少,期間盡量短」,才是為自己著想。不過有的時候會遇上極為例外的狀況,怎麼樣都必須吃藥。比方說,因為食物過敏──蛋、蕎麥過敏而引發休克,或是嚴重的哮喘發作造成休克,這時若是不立刻施打皮質類固醇(即類固醇),有可能會喪命。或是失去胰島素分泌能力的第一型糖尿病人必須補充胰島素,這些都是例外情況,在這些例子當中,藥就是藥,而非毒。現在正在服藥的人,應該設法提高自我治癒力,努力讓身體可以不再依賴藥物,這才是與藥物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三、不要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你的身體其實不愛吃肉和喝牛奶!成功抗癌者在為癌症病人做飲食指導時,一定都會嚴厲地叮嚀:絕對不能碰牛奶與肉類。這是因為很少有人一邊攝取大量的牛奶與肉類,一邊能成功抗癌的。我完全無意與許多愛吃牛奶、愛吃肉的人為敵,可是為了往後的人生著想,接受這些逐漸被揭露的事實才是上策。看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也會對魚肉有疑問。的確,魚肉是動物性蛋白質,理論上也不應該吃,但魚肉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就這些好處而言,我認為完全沒必要排斥魚肉。此外,根據我實際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如果連魚肉都不吃,一定會有人體內蛋白質不足,所以這部分或許必須平衡一下。四、不要吃太多!減少熱量攝取,反而會讓人活力倍增!有許多數據證明,如果把我們目前攝取的熱量減掉至少30%,我們就可以活得更健康、更長壽。這是幾乎鐵一般的事實,所以我們只能虛心接受。也就是說,七分飽才是剛剛好。然而,這同時也是非常難以實踐的一點。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25x標準體重(公斤)=攝取熱量(千卡)這是每個人平均每天應該攝取的最佳熱量。假設你的標準體重是50公斤,那麼無論你的實際體重是多少(這是重點),「25x50=1250(大卡)」就是你一天應該攝取的熱量,應該很多人都攝取過剩了。標準體重可以用「標準體重=身高─110」的公式來大略計算,所以請計算一下你所需的熱量,再和平日攝取的實際熱量比較看看。怎麼樣?我想計算出來的數字應該小得意外,讓你大吃一驚。幾乎所有的人都攝取了過多的熱量。假設一個標準體重60公斤的人,應攝取的熱量就是「25x60=1500(大卡)」。有許多人平日一定都攝取了超過二千大卡的熱量。平時一餐的熱量約為六、七百大卡,若是大餐,很容易就超過一千大卡了。成功抗癌者在指導癌症病人各種飲食療法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會建議不要吃太多。此外,有一家安養院趁著改善食材的機會,也重新設計出一份低熱量的菜單。結果如何呢?幾乎所有的癌症病人和老人一開始體重都減輕了,大部分的人減了幾公斤,其中甚至有人掉了10公斤左右的體重。然而,每個人都意外地變得神采奕奕,令人驚奇。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一直有人抱怨身體哪裡不舒服、不對勁,減重以後,這種情形卻一下子少了許多。而像是肩膀痠痛、腰痛、膝蓋痛、頭痛、便秘、失眠、憂鬱、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等,也經常會跟著有所改善。也就是說,只是改善超重──說得更直接點,只是減肥,就可以大幅改善健康。五、不要當好人!「好人」就是容易自找壓力的人!你是否經常被身邊的人說「你真是個好人」?沒有嗎?那恭喜你了!若只是客套話,或是偶爾被這麼說說,那就沒有問題,但如果經常有人這麼說你,你最好立刻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如果是成功抗癌者,一定會這麼告誡你。這個建議完全是為了大家好。很久以前就常聽說,癌症病人裡面有很多所謂的「好人」。這些癌症病人都有這些共通點:個性一板一眼,重人情、講義氣,責任心強,很能忍耐,對別人很好,不太會樹敵。不少人在罹癌以後,被建議別再當好人了,便乖乖聽話,不再努力迎合周圍的人,結果治療效果提高了,成功抗癌。如果想要一直當好人,注定就得窮忍耐。因為人與人相處在一起,基本上不可能完全沒有磨擦,絕對會出現衝突,也會有一些嫌隙。「好人」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單方面地一再對周圍的情形讓步。這麼一來,就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而且要一直當好人,真的不是件輕鬆的事。好人或許沒有自覺,但他們確實都承受著莫大的壓力,並累積了不少怨氣。「病由心生」,這已是老生常談,同時眾所皆知,癌症等慢性病的原因或惡化主因,與壓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研究已經發現,壓力會使交感神經處於慢性活躍狀態,讓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降低免疫力。瞭解這個原理之後,「不再當好人」應該才是聰明的選擇吧!書籍資料書名:想健康,先戒掉這些「好」習慣!作者:岡本裕譯者:王華懋出版日期:2013/10/07出版社:平安文化作者介紹/岡本裕醫師日本頂尖腦神經外科名醫,畢業於大阪大學醫學部研究所,畢業後長期進行以癌症為主的臨床研究之後,發覺現今的醫療觀念和做法都已走到極限,於是辭去臨床醫師職務,之後成立「e-診所」,主要提供癌症、慢性疾病等的醫療與諮詢。岡本裕醫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廣不吃藥的生活,看診也盡量不開藥,不僅治好無數患者,也讓許多藥物上癮者重新展開健康生活。他更勇於揭發醫師、政府和藥廠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長期灌輸民眾多吃藥無害的錯誤觀念,是日本著名的「良心醫師」。另著有《90%的藥都不能吃》、《90%的病自己會好》、《90%的病自己會好2》、《90%的醫生都誤解癌症》等書,以自身豐富的診治經驗告訴讀者,其實只要調整生活飲食習慣,就能大幅改善身體、提高免疫力。其所提倡的觀念與做法也受到讀者的廣泛肯定與推崇。
-
2019-12-05 橘世代.健康橘
必讀!橘世代登山準備4招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擔心關節退化不敢爬山,但山雲白袍健康顧問公司醫師、《瘋高山》的作者王士豪表示,若是準備充足並做好健康評估,非常建議橘世代到山林裡樂活。王士豪說,中老年人登山最大威脅是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到了山上,面臨氣溫驟降或是氣壓改變,可能導致突發狀況。若是要挑戰高山或是到出國長時間的登山,最好能到特別的門診,如旅遊門診、高山醫學門診進行評估是否適合這次的旅行。另外,就算只是在近郊的山區走走,也建議能夠定期健檢,了解自身的心肺功能和骨頭關節狀況再去爬山。王士豪說,出發爬山前,也要先鍛煉基本的體能。可以從事跑步、健行等有氧運動來訓練心肺耐力,利用登階訓練來熟悉爬山時的步伐和步態。登階訓練可以走樓梯上樓、坐電梯下樓,或是到簡易的登山步道訓練。但是到登山步道進行登階訓練時,下坡時一定要配合登山杖。王士豪建議,若是要挑戰台灣的百岳,可先至陽明山、七星山等步道練習,了解自己的實力是否足以負荷;欲挑戰國外的高山,則建議先爬過合歡山。爬山之前一定要做足暖身,避免忽然較劇烈的運動對心血管的刺激太大,且最好結伴而行,並將路線和預計下山的時間告知家人,或是搭配穿戴式裝置讓留守的人掌握行蹤。若是不幸發生意外才能在第一時間通報,進行救援、避免遺憾。王士豪表示,若是出發前1個月有急性發作或是慢性病控制不佳的狀況,則建議取消此次行程。因為「山永遠都在」,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才能一輩子安全的爬山。橘世代登山準備●務必搭配登山杖並熟悉使用技巧,例如上坡縮短、下坡放長。●戴毛帽,注意頭部保暖●三層穿搭法,從裡到外為排汗層、保暖層、防風防雨的阻絕層;勿穿牛仔褲和棉質內衣●搭配護膝、護踝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4 科別.心臟血管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案例一:保一總隊第一大隊51歲張姓警務員,2019年10月31日下午在三峽營區內運動時,忽然昏倒休克,他到院前失去呼吸心跳,急救後不治。據了解,張疑有心血管疾病,血壓時高時低,他今天下午在營區內自主運動時,忽然昏倒。其他同仁見狀立刻通報救護人員,但他送醫後仍回天乏術。案例二:警政署保五岡山園區,代為訓練2018年特考班學員,1名37歲的黃姓學員,2019年9月30日上午6點多進行晨訓時,跑1,500公尺,10分鐘後突然昏倒緊急送醫,到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搶救2個小時後宣告不治,讓家屬非常錯愕。案例三:高雄捷運公司賀姓副總經理於2019年9月28日清晨跑步後突然趴倒在地,經搶救送醫仍宣告不治,疑心肌梗塞!近期已發生多起跑步猝死的事故,有不少跑步愛好者有些疑惑,為什麼看起來很健康的人,跑步也會猝死呢?其實跑步時猝死為運動性猝死,其原因及可能潛在疾病有冠狀動脈疾病造成心肌梗塞、肥厚型心肌病、突發的惡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大面積肺栓塞、以及主動脈破裂等。運動本身會增加心臟負荷,長期運動的人群較普通人群,心臟的負荷比較重,這會形成心臟肥厚,易造成心肌缺血猝死比一般人群確實要高很多,但規律運動又有益於心血管。猝死前,身體發出哪些警訊?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一些心臟疾病的潛在徵象,包括:氣促、胸悶、暈厥、心悸等,當意識到有可能會面臨猝死的問題時,就不能不對我們心臟的「四大核心症狀」有所了解,並隨時加以留意猝死發生前的警告徵象。這些徵兆正在提醒我們,要儘早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預防猝死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找出可能引起的原因並加以矯正,而上述的警訊正在對我們透露「心臟」肯定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可能是先天或是後天所造成。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等大結構的問題,使得心臟的收縮功能產生變異也可能是一些小結構出現了問題,如血管裡有非常微小的阻塞,必須進行基因分析等詳細檢查才會發現。在先前的研究中,與運動有關的心因性猝死的發生率在每10萬人年0.6至2.1之間,但平時沒症狀者確難事先辨別出;若運動時有異常症狀如胸口不適、頭暈、異常氣促等,必須赴醫院檢查是否有潛在疾病,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家族病史等)者,在接受運度訓練前最好能先至醫院檢查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並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運動性猝死發生。面臨秋冬之際更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運動前需先有暖身活動,運動後也需注意保暖,以減少運動性猝死發生。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罹僵直性脊椎炎痛到無法走路 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
我專長治僵直性脊椎炎,同時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但我從不避諱告訴病人我也是病友,反而可利用我與病共處的經驗來幫患者和家屬克服恐懼,甚至「因禍得福」,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得到更健康的人生。我22歲發病,那是醫學系大四課業最重的時候。加上住校,發病時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難以從宿舍上鋪下床,幾乎無法上課。另因學校位於山坡,上體育課得騎車下山,我卻連跨上機車都做不到,嚴重影響生活。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我不知道症狀來自疾病,因愛打球,把它當運動傷害。只是走路一拐一拐,常被同學虧是不是「生芒果(台語)」。忍痛幾個月,當兵的哥哥來學校找我,我才知道他在軍中被醫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被驗退不用再服役。心中警鈴大作,教科書說僵直性脊椎炎是遺傳性很高的疾病,若哥哥有,我是否也有?於是去台北榮總掛風濕免疫科門診,沒錯,正是僵直性脊椎炎,我趕緊通知家人檢查,最後家族親戚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幸好家族屬於輕型,多數人只會腰痠背痛、或彎腰彎不下去,外觀看不太出來。但嚴重型若未好好治療,可能造成脊椎與韌帶關節沾黏和變形,甚至無法走路。脊椎沾黏變「竹竿腰」因此,起初沒認真治療,僅疼痛發作才吃藥。直到進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親眼見到患者因脊椎沾黏變「竹竿腰」,駝背或脖子無法動,或是雙腳無法行走得換髖關節,我才覺悟疾病嚴重性,決定面對。那時找藍忠亮主任看病,他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醫生。我遵照醫囑,認真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不再熬夜,避吃動物性食物,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積極治療、調整生活、認真學免疫風濕疾病,病況控制就逐步減藥。健康生活30年來不間斷,每天打球、伸展拉筋、做柔軟操,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也跑步、做地板運動練核心肌群,每周游泳一次。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我一開始走家醫科,夢想進偏鄉照顧社區民眾。疾病引導我投入免疫風濕專科。民國82年到嘉義榮民醫院,發現院內無風濕免疫科,卻有許多患者,身為家醫科主任的我也兼看風濕免疫科,逐日增強轉科動力。下鄉服務結束,我去高雄榮總轉科補受訓,真正投入免疫風濕科。我完成專科訓練後,再回嘉榮服務,共約11年,協助創立「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因能體會病友憂慮,容易把疾病怪罪家人,或不敢結婚生育,所以特別需要身心關懷,而非只用藥治療。十多年前民眾不了解僵直性脊椎炎,診間常見病人帶著全家大小及男女朋友前來,希望提供能不能結婚、能不能生小孩等建議,變成家庭會談。我常舉自己為例,太太懷孕前我倆也憂慮過遺傳問題,但統計上,即使有陽性基因,若生女兒有二成、男孩則是六成機率發病,並非百分百。且有陽性基因,預防可避免症狀;若有病就好好治療、控制。對病恐懼多來自「無知」如今我已婚也有三個兒子。由此可見,患者對疾病的恐懼通常來自「無知」,所以最好提供充分衛教,才能克服恐懼。這也是我為何努力培養衛教團隊,也常寫部落格文章,致力病人衛教與關懷。此外,我認為讓病人走出心靈幽谷的好方法是「自助助人」,等病人調適好後,鼓勵病人加入協會當志工。雖然我被僵直性脊椎炎纏上,但我知道,好好追蹤控制、和平共存,它就不是敵人,反而是引導我維持健康生活的好朋友,即便忙於看診、教學、研究或出國開會,一樣活蹦亂跳、趴趴走,人生更健康。醫學辭典/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簡稱AS,是基因遺傳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常見症狀為脊椎及關節發炎,進而引發下背僵硬疼痛,其疼痛特異性為:「愈動愈不痛、愈不動愈痛。」所以多數患者睡久了會半夜或晨間痛醒,但起床活動後就會好一些。另有少數人合併有周邊關節腫痛、虹彩炎、皮膚乾癬、或泌尿道症狀。僵直性脊椎炎發病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男女比例3:1,診斷上要經過抽血與影像學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治療方面,生物製劑的療效不錯,健保也有給付,另外還有傳統藥物、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等可使用。若沒及早就醫好好治療,後遺症是脊椎沾黏和關節受損,或引發心血管等合併症。除了藥物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保持腸胃道好菌、戒菸避免發炎物質增加等,基本上都能維持得不錯。需注意的是,劇烈運動恐有撞擊,外傷發炎會惡化疾病,建議選非劇烈的運動為佳。魏正宗小檔案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年齡:55歲(53年次)出生地:高雄市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科研究員專長:●僵直性脊椎炎●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興趣:旅遊、運動經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理事長口述/魏正宗醫師
-
2019-11-29 橘世代.健康橘
千萬留意骨鬆最易影響的3部位 改善最佳良方一次學起來
現代人對疾病有觀念,懂得預防3高,但卻容易忽略骨質疏鬆問題。骨科醫師表示,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第4名,若有輕微骨鬆者,除運動外,蛋白質與鈣質補充與均衡飲食,是改善的最佳良方。林口長庚骨科部主治醫師葉文凌表示,人體的骨骼系統是由骨頭及關節形成,骨骼隨著人年齡增長過程中也會不斷成長,但人一過中年如40歲後,骨質流失速度快,使骨質密度逐漸下降,連帶的造成骨骼變脆、容易碎裂,骨折風險自然增加。而骨質疏鬆最容易影響脊椎、髖關節、手腕3部位,其中影響最嚴重的是脊椎,如老年人一滑倒,就可能導致腰椎體壓迫性骨折。在運動上,葉文凌說民眾運動前一定要先做熱身操,並透過被動與主動運動,被動像是去三溫暖、日曬方式,主動則像是體操、跑步等方式,讓心跳增加、身體流汗、熱起來。此外,每日均衡的飲食攝取,如蛋白質與鈣質補充,是骨鬆改善的最佳良方。或也可跟醫師討論後,參考骨鬆藥物補助。預防骨質疏鬆症,民眾可簡易自我檢視身體狀況,葉文凌建議以下方法:1.身體靠牆壁,看是否可緊貼2.膝蓋打直,手盡量往前壓,若可碰到腳尖,表示柔軟度尚可3.至醫院檢測骨質密度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8 名人.蘇一峰
蘇一峰/天氣冷空汙嚴重時,進行激烈運動:其實與自殺無異!
昨日(28日)的頭條大新聞,應該是形象良好又陽光健康的男模明星高以翔,凌晨在中國大陸錄製節目《追我吧》時突然倒下,心跳一度停止送醫搶救,上午十時許浙江新聞證實,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男星正當青壯年時期,平時也無心臟病史,為何會突然倒下心跳停止,變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而背後的隱藏殺手很有可能就是:當天的氣溫+空氣污染指數!!我時常強調,很多人不看空氣品質,紅紫爆時仍出門跑步,「這樣子其實跟自殺差不多」我們一天不運動時的呼吸換氣量就有1萬公升,當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髒汙超乎想像。以下這是浙江寧波當天的即時空氣指數可以得知當天的天氣是:PM2.5與PM10橘紅爆的狀況,PM2.5最高到達將近100左右!!(圖中紅色框)而更慘的是當天還迎接三天來的低溫,溫度下降到10度以下!(圖中藍色框)此時的心肺功能都已經因為天氣冷+空氣污染來到緊繃的狀態了!如果此時又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一面增加心臟負擔,另一面又大量換氣吸入大量的懸浮微粒(PM2.5與PM10)造成心血管系統極大的負擔,就算是平時心血管系統正常的年輕人,也有可能在此時突然出問題!如果當天又是熬夜的過勞狀態,加上大量使用提神飲料,會大幅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發生的機會!(編輯推薦:跨國研究發現只吸一天空氣污染會怎樣?答案是:會死!)NEJM的這一篇研究告訴我們,只有一天的空氣污染就能立即地造成心肺死因的增加!許多人對於空氣污染仍存有姑息的心態,想說只是短短吸一下髒空氣會怎樣嗎?而在八月22刊登在世界最頂尖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NEJM"上的跨國研究告訴你『如果只吸一天髒空氣會怎樣嗎?』NEJM研究回答:『可能會死!』分析的結果發現,每天的空氣汙染指數平均PM2.5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68%PM10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44%簡單來說你本來住在台北,PM2.5平均只有15你飛到某個PM2.5平均95的國家大城市去旅遊 or 發大財此時你每天的死亡率會增加 8*0.68% = 5.44%空氣太差,別在戶外運動!雖然空氣汙染幾乎無所不在,但在戶外活動仍有自保的方法:1. 戴口罩:蘇醫師建議大家平日戴醫療外科口罩就行,不要戴棉布或不織布材質的口罩,因為完全無法抵禦PM2.5;另外,活性碳口罩也不建議,因為其原理是吸附,但汙染粒子太多,一下口罩就「吸滿」了。2. 挑對時間、地點運動:台灣近年興起路跑、馬拉松風潮,但當心挑錯時間跑,可能不僅與運動帶來的好處抵銷,甚至還對身體有害。蘇一峰醫師強調,我們一天的呼吸換氣量有1萬公升,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懸浮微粒數量超乎我們的想像。如果空氣污染嚴重時,還是想要好好運動,該怎麼辦?蘇一峰醫師建議,可改成在室內運動,如果要在室外則建議選擇空氣較好的地方,例如:公園,才不會還沒獲得運動的好處,反而傷了身體。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原文請點此
-
2019-11-28 科別.呼吸胸腔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藝人高以翔在大陸參加節目時突然倒地不治,震驚各方,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認為,表面看起來是心肌梗塞,背後的隱藏殺手很有可能是當天的氣溫+空氣污染指數。市立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發文指出:男星正當青壯年時期,平時也無心臟病史,為何會突然倒下心跳停止,變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而背後的隱藏殺手很有可能就是:當天的氣溫+空氣污染指數!!我時常強調,很多人不看空氣品質,紅紫爆時仍出門跑步,「這樣子其實跟自殺差不多」我們一天不運動時的呼吸換氣量就有1萬公升,當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髒汙超乎想像。從浙江寧波當天的即時空氣指數,可以得知當天的天氣是:PM2.5與PM10橘紅爆的狀況,PM2.5最高到達將近100左右!!而更慘的是當天還迎接三天來的低溫,溫度下降到10度以下!此時的心肺功能都已經因為天氣冷+空氣污染來到緊繃的狀態了!如果此時又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一面增加心臟負擔,另一面又大量換氣吸入大量的懸浮微粒(PM2.5與PM10)造成心血管系統極大的負擔,就算是平時心血管系統正常的年輕人,也有可能在此時突然出問題!如果當天又是熬夜的過勞狀態,加上大量使用提神飲料,會大幅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發生的機會!國外研究告訴我們,只有一天的空氣污染就能立即地造成心肺死因的增加!許多人對於空氣污染仍存有姑息的心態,想說只是短短吸一下髒空氣會怎樣嗎?而在八月22刊登在世界最頂尖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NEJM"上的跨國研究告訴你,如果只吸一天髒空氣會怎樣嗎?NEJM研究回答:『可能會死!』分析的結果發現,每天的空氣汙染指數平均PM2.5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68%,PM10上升10ug,死亡率增加0.44%簡單來說你本來住在台北,PM2.5平均只有15,你飛到某個PM2.5平均95的國家大城市去旅遊 or 發大財,此時你每天的死亡率會增加 8*0.68% = 5.44%空氣太差,別在戶外運動!雖然空氣汙染幾乎無所不在,但在戶外活動仍有自保的方法:1.戴口罩:蘇醫師建議大家平日戴醫療外科口罩就行,不要戴棉布或不織布材質的口罩,因為完全無法抵禦PM2.5;另外,活性碳口罩也不建議,因為其原理是吸附,但汙染粒子太多,一下口罩就「吸滿」了。2. 挑對時間、地點運動:台灣近年興起路跑、馬拉松風潮,但當心挑錯時間跑,可能不僅與運動帶來的好處抵銷,甚至還對身體有害。我們一天的呼吸換氣量有1萬公升,人體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更是平時的10至20倍,空氣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吸進體內的懸浮微粒數量超乎我們的想像。如果空氣污染嚴重時,還是想要好好運動,該怎麼辦?蘇一峰建議,可改成在室內運動,如果要在室外則建議選擇空氣較好的地方,例如:公園,才不會還沒獲得運動的好處,反而傷了身體。
-
2019-11-27 科別.骨科.復健
一踩就痛...「足底筋膜炎」這件事不要做!專家傳授6招解決
每天早上起床,腳一踩地,足跟就會出現劇烈的刺痛感?那種痛好像有很多小針在刺,讓人很不舒服,即使找推拿師推拿,但症狀還是沒有改善?當心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可是,不少人會疑惑,明明自己不是「沙發族」,有空就到操場跑步、快走,假日還會到郊外爬山,為什麼還會得足底筋膜炎?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濬哲表示,足底筋膜炎跟運動量多寡無關,講得直接一點,大都是因為退化、過度使用引起。足底筋膜炎會侵犯各年齡層,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尤其以40歲以上中年婦女為多。有9成以上患者會抱怨足跟疼痛、1成表示足部中間或前足部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足底筋膜炎不會致命,所以懶得理它,痛得受不了時就吃止痛藥。吳濬哲指出,足底筋膜炎雖然只是小毛病,不治療則可能會出現腰、髖、膝、踝等併發症;建議當腳底出現症狀時,最好到醫院診治,並做好護足措施,以免造成日後足底筋膜鈣化,最後將難以復原而寸步難行。足底筋膜炎很難根治,即使接受過各種治療,平常如果沒有做好足部保護,減少誘發足部發炎的因子,復發機率相當高。以下6撇步,可解決惱人的足底筋膜炎:撇步1:減少衝擊性活動有足底筋膜炎的人,最好不要做衝擊性大的運動如跳躍、跑步,盡量少踩硬地板及用力踏地;長期站立工作者,須穿合適鞋子,有空檔就坐下來休息,降低足部發炎的機率,並應間歇性休息。撇步2:控制體重體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全身的重量都要經由足部來承受,如果能控制體重的話,相對的,足部的負擔就會變少。少搬重物,也可減少足部的負擔。撇步3:熱敷民眾可以在疼痛處泡熱水或局部熱敷,一天數次,每次約10~15分鐘,可緩解疼痛。撇步4:不要做腳底按摩不少人因做腳底按摩,按出足底筋膜炎。姜義彬表示,做腳底按摩千萬不要硬著頭皮忍痛,疼痛難耐時,一定要請按摩師放輕力道或停止。撇步5:穿對鞋子太硬或太薄的鞋子都會讓足底筋膜受傷,最好穿有包覆性的鞋子,鞋子的後跟鞋墊柔軟性要高,且具有吸震效果;鞋底要軟,才不會碰到痛點。撇步6:腳底拉筋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可以每天做簡單腳底拉筋的運動,幫助舒緩筋膜、小腿肚,讓肌肉增加彈性。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反覆發炎? 先檢視這2點 啪!小腿拉傷腫如麵龜 1個動作沒做足就容易受傷
-
2019-11-26 科別.指甲.足部
喜歡把腳趾甲剪很短? 用錯方式很容易就會凍甲
台灣氣候嚴重潮濕,冬季又經常陰雨綿綿,雙腳常會因下雨之故而鞋襪浸濕,加上不當修剪手指甲或腳趾甲,很容易遭細菌感染罹患「甲溝炎」。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愉真表示,正常的趾甲形狀應該四四方方,但是很多人喜歡在修剪時,剪到趾縫中、修成圓弧形,感覺比較美觀、也不容易卡髒污;要注意的是,一旦甲肉有傷口、發生碰撞,趾甲很容易陷入甲肉,變成「肉包甲」,進而增加罹患甲溝炎的風險。 腳趾發生甲溝炎的有3大常見原因:第一,腳趾甲過度修剪者,特別是習慣將趾甲修剪成圓弧形,以及趾甲修剪太短太深的人;第二,天生為扇型趾甲者,且經常從事激烈碰撞活動,例如打籃球、跑步;第三,體重過重者,因腳趾承受壓力較大,趾甲容易陷入甲肉中。 然而,甲溝炎會變成灰指甲嗎?黃愉真說明,甲溝炎是因細菌感染發生,而灰指甲是受到黴菌感染,不過反覆感染甲溝炎的病患,通常會有甲床分離的情形,指甲容易受到各種病菌感染,發生灰指甲的風險也較高。 若要預防甲溝炎,黃愉真分享7招保養對策: ❶正確修剪趾甲:趾甲不宜過短,正確平剪成四角型,並將兩側尖角用銼刀磨平即可,千萬勿往趾甲側縫修剪。❷避免留趾甲:每個人趾甲的生長速度不同,建議每2星期修剪一次,避免趾甲過長碰撞兩側甲肉。❸穿著合適的鞋子:選擇具備良好固定及 支撐的鞋子,最好有鞋帶能夠固定,避免過鬆、過緊或尖頭鞋,以減少趾甲反覆擠壓碰撞。❹保養指甲:使用指緣油及乳液保養趾甲,減少甲肉產生乾硬皮。❺撥趾肉運動:每天洗澡完,使用指緣油保養,用手的大姆指扣住腳趾甲溝前端的趾緣向下壓,連續撥3次趾肉、每次30秒,總共4側腳拇趾肉都要完成。❻保持足部乾燥通風:運動後記得更換襪子,洗澡後可以吹乾,避免細菌、黴菌孳生。❼及早就醫:若有任何趾甲的問題,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幫助,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 肝不好易疲勞? 指緣長肉刺可能也是警訊 身上黑痣也可能變成癌! 5點觀察一次看懂罹癌跡象
-
2019-11-26 橘世代.好學橘
退休海巡變熱血鐵人 近年征戰上百場
曾是英勇的蛙人與海巡署金門岸巡總隊長的謝文甲,退休後生活多采多姿,竟擔任金門坑道音樂節的搖槳手,還征戰上百場的鐵人與馬拉松賽事,6月間,才與友人征戰大陸「絲綢之路」單車之旅。14天騎了1340公里,他表示,「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一輩子都不會做」56歲的謝文甲,看起來像40多歲,28年的軍旅生涯,有11年都在蛙人部隊。5年前退休,他當過游泳池救生員、領隊、金門國家公園志工,他常說「不可閒著」,希望每天都過得精彩。他還負責當「坑道音樂節」搖槳手,主要負責大提琴家張正傑等人的安全,多年來,已駕輕就熟,老師遇到他的第一句話永遠是「又是你」。他退休至今參加過上百場馬拉松與鐵人三項比賽,尤其「鐵人三項」騎車、跑步與游泳,更讓他樂此不疲。今年3月在台東舉辦的226公里超級鐵人賽令他印象最深刻,他說,金門到台中的直線距離也不過才236公里。超級鐵人賽既挑戰身體極限、也是跟心魔對抗與煎熬,早上6點鳴槍,先游泳3.8公里,接著騎180公里,最後是全馬(42.195公里),全長226公里,從天沒亮一直到天黑,不眠不休連續十幾個小時。多年來,他在金門籌組了「金門鐵人啦啦隊」與「LSD喇豬屎」等運動同好社群,大家有比賽的資訊就會PO上去,一起揪團比賽,包括廈門、廣西、柳州、台東、嘉義、台北等各地都有他們參賽的足跡。謝文甲最近剛完成1340公里的鐵馬長征,他跟金門風火輪車隊7名友人,一起到戈壁大沙漠騎車,6月27日從甘肅敦煌出發,每天一早5點起床,每人各帶著2張大餅、礦泉水6瓶,就這樣騎車挑戰每日100公里。「絲綢之路」單車之旅共1340公里,騎了14天。他說,絲綢之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的道路,頂著烈日太陽,古人用駱駝走絲路,所不同的是他們騎兩輪體驗,很幸運沒有碰到沙塵暴,但一路飽覽大陸神州風光也夠本了。「運動是有感染力!」謝文甲的老婆本來不愛運動,以前約她騎單車還被罵是「肖仔」,受到他的影響,老婆現在成為他最好的車友,夫妻兩人沒事還會騎車到處趴趴走,夫妻看來比同齡的人年輕不少,他常笑著說,「不是靠歐蕾,是靠運動啦」!立即加入FB社團!充實生命是一輩子的課題,為迎接橘世代的精彩人生2.0,我們創立了【好學橘】社團,邀請各位一起為自己而學!加入>>
-
2019-11-24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爭取SMA肌萎藥物 罕病聯盟向總統府陳情
「蔡總統給藥救命!我們要活下去!」獲兩次總統教育獎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李怡潔,上午表達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治療藥物需求,希望健保署應將SMA藥物排入12月的共擬會討論外,政府相關單位盡早對該藥物進行全給付,她與十名罕病代表隨即赴總統府陳情。她今天在立委陳曼麗、拍攝SMA電影「用心飛翔」的導演施祥德,與50多名病友、家屬等組成的罕病SMA肌萎藥物爭取聯盟,上午表達對SMA治療藥物Spinraza的需求。聯盟表示,該藥美、日、港等國家都已獲給付,台灣卻遲遲未能納入健保,但小患者不能再等。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近日已跟署內內部討論,會將SMA治療藥物Spinraza排入12月中旬的共擬會議議程中,讓專家進行討論。該藥國內目前只有一家廠商有,今年已找該藥廠就藥價部分談三次,但價格部分未能取得共識而使進展趨緩。不過該藥年底前會新增一家藥廠加入,相信應該會有更大的空間可討論。柏麟媽媽現身說法表示,柏麟出生未滿一個月就確診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五個月大、本該能稍微抬起頭,卻因肩頸無力而無法做到,也不太能翻身,再次回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發病。柏麟屬SMA最嚴重型,符合申請恩慈療法的資格,能在爭取健保給付的過程中,使用廠商免費治療藥物,柏麟接受治療至今已兩歲,現在已可正常走路、跑步,雖然偶爾會跌倒,但已讓她欣慰。李怡潔表示,Spinraza是全球首個治療SMA的藥物,2016年12月在美國上市,各國皆因治療的迫切性,在全球39個國家已獲給付,包含鄰近台灣的香港與日本也已給付。但台灣FDA通過該藥至今已過了快一年,卻仍在健保署卡關,遲遲無所進展。病友家長、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劉俊麟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嬰幼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隨著時間,嚴重持續性的肌肉萎縮、無力,最終導致病患行走或進食困難,甚至無法呼吸。而目前全台估計,至少有400名SMA患者,像他自己就有兩個小孩因誤診,直到較大時才確認患有SMA。李伯璋說,健保署一直以來都是支持罕病患者相關藥物治療,只是因藥物價格討論仍有流程,非一時就能決定。此外,Spinraza雖國外都有給付,但並非像台灣健保般全數買單,如日本雖有給付、但採取部分負擔方式,因此不應拿來一起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