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視力
共找到
975
筆 文章
-
-
2024-12-0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追逐「長生不老」 真的可行嗎?不如認真履行養生6件事
到底是妄想,還是夢想,追逐長生不老的美國億萬富豪布萊恩·強生(Bryan Johnson)2024年11月公佈了自己慘兮兮的照片,因為把別人的脂肪注射到他的臉上,產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47歲的布萊恩因為使用許多「奇奇怪怪」的抗衰老療法,於是成為媒體報導的寵兒,全球聞名。這次他想要擁有一張豐腴的「娃娃臉」,藉以吹捧他抗老有成,結果卻事與願違,得到了一張歪曲腫脹且變形的怪臉。為抗老用盡奇招 億萬富豪分享慘痛經歷布萊恩為了維持媒體熱度,近日主動與95萬IG粉絲分享慘痛經歷。手術原定計畫是從大腿和腹部等部位提取脂肪,再將它們注射到臉部,用來恢復臉皮下脂肪的體積,好讓臉部豐腴,看起來不那麼憔悴。然而,因為長期進行自己設計的抗老化飲食,每日攝取的熱量,比標準計算出來的還要少,因此身體沒有足夠的脂肪(顯然太瘦)可以使用,於是迫使他使用別人的脂肪。約注射30分鐘後,嚴重過敏反應發生,臉就開始腫脹,越來越大,最後甚至影響視力。布萊恩和古代秦始皇一樣,都企圖追求長生不老,去年(2023)還把當時17歲兒子的血液輸給自己,期求「年輕化」。由於此舉動,剛好扣住西方古老的「吸血鬼傳說」,以及,近年來科學界剛剛萌芽的「年輕因子」研究,因此瞬間聲名大噪。當時連布萊恩的爸爸也參與進來,布萊恩和兒子塔爾馬奇先各抽出一公升的血液,然後分別注入自己父親的血管內,孫子給父親,父親給祖父,所謂「三代輸血」。背後的想法是,年輕血液裡面含有較高濃度的「年輕因子」,可以修復年老失修的細胞損傷,從而降低人的生物年齡。如同傳說中千年的吸血鬼,雖然沉寂死去多年,但只要吸允到溫暖的新鮮血液,就能再度死而復生。這位富商每年在抗老生活方式上就花費約200萬美元,除全素飲食外,尚需補充100多種營養素,嚴格的運動和睡眠要求。布萊恩出售其電子商務公司Braintree,得款8億美元後,目前的職業是「追求長生不老」和網紅。他宣稱,在採用嚴格縝密的養生方法後,目前擁有37歲的心臟、28歲的皮膚和18歲的健康。但事實上,因為採取嚴格的飲食計劃,其身上的脂肪愈來愈少,包括臉部,所以他實際看起來很憔悴,甚至會誤以為他正處於死亡邊緣,完全不具備群眾說服力,所以決定進行這次的臉部脂肪注射,想要讓人「看」起來很年輕,才能顯現出抗老化成效卓著。記者親身實測:追求長生不老代價太大布萊恩還發行了教戰手冊以及營養素補充包,分享給網友。2024年4月,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記者25歲的福赫特小姐(Maiya Focht),突發奇想,聯絡布萊恩先生,並決定親身嚐試。他們寄來8個包裹(含手冊及補充包),每月首先需購買361美元的「營養素補充包」,號稱有助於改善骨骼健康、抗壓性、增加能量、平衡膽固醇水平、減少發炎和改善認知功能。其中有「堅果布丁」粉、「長壽綠巨人」飲料(口感像減肥檸檬水)、布萊恩品牌的橄欖油以及四種補充藥丸:(1)三顆必需膠囊(含維生素 D、E、B12、碘和鋅等 27 種成分)、(2)一顆必需軟膠囊(含蝦紅素、葉黃素、玉米黃質以及其它多種營養素)、(3)三顆「乙酰半胱胺酸 + 薑 + 薑黃素」丸和(4)一顆「紅麴 + 無味大蒜」丸。試驗前後均進行了血液檢測,因為記者本身只有25歲,加上生活本來也不是很匪類,所以之前和之後,不論膽固醇和各項指標,大體上都正常。但試驗期間,因為擔心外食的餐點和零食不符合「長生不老」手冊的規定,不是健康飲食,所以造成與親友相處的時間減少了,因此感覺有點沮喪,三週試驗結束後,記者覺得有點煩躁和頭痛,此外,維生素D和維生素B12有些小變化,敘述如下。維生素D是一種對能量和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素,試驗前,記者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本來就較低,而約一半美國人也缺乏這種和陽光有關的營養素,大多數的台灣人也同樣不足。試驗後,維生素 D 水平升高了,可能是補充劑發揮了作用。但維生素B12的水平下降了,可能是因為教戰手冊要求最好吃純素,記者嚴格執行,雖然服用了補充劑,B12 水平仍然下降,因此,補充劑似乎沒有吃真正的紅肉那麼好。但布萊恩先生認為,最少需要六週的時間才能從該手冊中獲得全部好處,而記者卻只執行了3週。記者隨後在專題報導中,聲稱自己應該不會想去追求手冊上的生活,除每月需花361美元去買補充包外,還同時要加上一些符合手冊昂貴的飲食雜貨賬單,執行刻板無趣的生活模式。但布萊恩卻反駁道,這是兩人的生活動機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布萊恩告訴《每日郵報》,他的目標是想幫助所有人,努力創造一個「不死」的終極社會。而且你應該為了追求「不死」的崇高目標,就不會在深夜喝酒,外出胡亂用餐,而是會聚集在一起鍛鍊身體、吃健康乾淨的食物才對。養生履行6件事 可望延年益壽筆者長期推動健康養生,雖不敢說,在基因科技長足進步後的未來世界,「長生不老」一定無法實現,但我卻敢說,絕對不會是只靠富商布萊恩的教戰手冊就能達成。另外,筆者整理出個人能做的養生六件重要事項,按其重要性,依序為「無毒生活環境」、「正確且規律的生活方式與作息」、「快樂的心情」、「適當且持續的運動」、「正確的飲食」和「完整定期不過當的身體健康檢查」,若能盡量履行,即可延年益壽。另外,排序第三名「快樂的心情」,其重要性明顯高過第五名「正確的飲食」,也就是說,如果能快樂的執行正確飲食,當然最好。但如果是你必須在路邊享用烤香腸,夜市吃炸雞排或喝杯珍珠奶茶,才能快樂的話,也不應該被強迫而難過放棄,不是嗎? 這次富商布萊恩注射他人脂肪後,已經恢復,相信不久的未來,肯定又會再出怪招,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
2024-12-08 名人.林靜芸
頭暈、沒食欲、肩膀痠、上背痛 居然都是因為眼鏡度數戴錯?
我是整形外科醫師,需要精準的視力。我有近視,所以很重視眼鏡。我的眼鏡除了矯正視力外,還被我當作時尚裝飾的配件。一般女性喜歡買名牌包,我沒有那種嗜好,倒是收集了許多各式各樣的眼鏡,搭配服裝及場合使用。我的眼鏡一直由固定的視光師處理,去年四月我發現眼鏡店裡進了漂亮的鏡框,決定增添一副眼鏡,當時的視光師是新來的,好心提醒我重新驗光。經過檢查,我每邊近視度數各增加75度,戴上新鏡片,確實視物亮度增加,影像也較清楚,我就接受了這個結果,還在心裡嘀咕一直以來信賴的老師傅怎麼沒幫我注意,居然增加75度也沒發現。度數有變,我所有的眼鏡(少說也有20付)鏡片全部重作,只有三副舊眼鏡,鏡框褪流行,沒有被更新。我的日記記錄四月換鏡片,六月我打高爾夫球發現看不到球的落點,自己以為打球距離增加,暗自得意。十月發現戴眼鏡無法看書,必須摘掉眼鏡,視野才會清晰。今年四月,戴眼鏡看不清楚馬路對面招牌的電話號碼,電腦的閱讀有困難。我以為是乾眼症發作,也確實點了人工淚水,休息或是熱敷會改善。但是戴著多焦眼鏡卻看遠看近都不清楚,讓我很沮喪。我懷疑自己視力退化,想到老後視障人生,心情跌落谷底。有一天整理櫃子,發現舊的眼鏡孤伶伶躺在抽屜裡,心想再戴看看評估要不要丟掉,換上舊眼鏡,天哪!周邊忽然明亮清楚,看電腦、看書、開車、打球都沒問題。我之後再找熟悉的視光師重新驗光,原來我的度數沒變,先前二邊各加75度的近視,我等於變成遠視75度,難怪剛開始覺得看遠比較亮,看近困難,到後來看遠看近都看不清楚。平日我出名重視視力,強調配戴正確度數眼鏡的重要,結果居然度過了一年多的視力障礙日子。回想起來,這段時間視力模糊、眼睛疲勞、頭暈、沒食欲、肩膀痠、上背痛,居然都是因為眼鏡度數錯誤。台灣是近視王國,從我的例子可以想見一定有不少人戴的是度數錯誤的眼鏡。眼科醫師經常提醒:定期眼睛檢查,驗光只是其中重要一環,配眼鏡前要確保眼睛肌肉在充分放鬆的狀態。如果白天上班上課勞累,可能假性度數增加,如果驗光數字與實際有落差,對驗光結果有懷疑時,應至眼科看診;有時需放大瞳孔,麻痺睫狀肌,確認度數。我去年在換鏡片的時候,如果有去眼科看診,應該不會發生這種烏龍。度數不正確的眼鏡,會對眼睛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影響生活品質,更有少數情況會導致不可逆轉的長期傷害。度數不足的近視眼鏡可能使配戴者近視加深,度數不對的眼鏡會令配戴者眼睛吃力地運作,有時仍無法看清楚,原因在於矯正不足或矯正過度,都代表鏡片無法提供最佳視覺。而遠視的人,配戴不合適的眼鏡會讓他們無法量測距離,行動障礙(爬樓梯或走路容易摔跤),更是要小心。
-
2024-12-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習慣用熱水灌水管去油?她分享慘痛經歷:整個廚房淹水被水電師傅狂唸
吃完飯碗盤油膩膩的很阿雜,有時洗潔精還不一定洗得乾淨,此時若先用熱水沖過、再搭配洗潔精包準清潔溜溜。熱水能去油是許多家庭的共同默契,如果碗盤沒那麼油,甚至用熱水沖一下就解決了,環保滿分。以前覺得熱水很好用除了沖洗碗盤,廚房流理台每日處理大量髒汙,大約一周水管就會黏膩膩、出現異味,令人皺眉。女星林姿佑於三立「健康零距離」節目中分享,自己以前也覺得「熱水」很好用。因為廚房洗手台碗槽的水管時常很臭、還黏黏的,有時蟑螂也會順著水管爬上來......她老覺得水管那黏稠稠的很討厭,所以每次做完飯、洗完碗,最後她一定會在水槽弄一鍋,然後放漂白水,然後還會燒很大一壺的熱水,從水管灌下去去除油汙。過年水管溶解水淹廚房一直以來林姿佑都是如此做,灌熱水幫洗碗槽水管去油,但某年大年初二,客人正多她要煮飯的時候,驚覺整個水槽至廚房都淹水了!「它大年初二給我溶解!哪一天不溶解偏偏在大年初二,還找不到水電工!(大家都放假)」林姿佑生氣又無奈地說:「真是的,它不會看日子......」於是大過年的她跑去拜託水電師傅,來家中幫她接水管。「超慘的......」因為這樣她被水電師傅唸:「不可以用熱水沖水管,這是大忌!」在場來賓與主持人也當場被嚇到。先了解家中水管狀況其實熱水除油其來有自,因為油汙遇到熱水會液化、變得較易清理,重點是家中的「水管材質」受不受得了熱水灌注清洗。裝修學院校長鄧世民表示:「倒入滾水不一定會傷水管,但大前提是,要先了解家中水管的材質及特性。」一般而言,廚房的排水管是由硬質的膠管製成,理論上可以承受高溫液體,因此倒入滾水、熱湯並不會有傷害水管的問題;但若家中排水管是「軟膠管」或是「劣質水管」,切記不可倒入滾水及熱水,否則將有漏水或溶解危機。除了水管材質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水管的耐熱性,像是水管的年限(老舊)、安裝方式(不牢固)、負載量(量過大)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水管的耐熱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水管損壞。網友們經驗分享:「通常排水管耐溫就60度,用100度的熱水當然會造成漏水,用熱水器出來的熱水就夠了」、「過碳酸鈉是很好用的清潔劑粉,大推」、「洗碗前把油擦一擦再洗會比較好。」「我爸是水電師傅,以前小時候常常被唸,後來也就習慣倒熱水一定會開冷水下去沖」、「60、70度的熱水就可以,不是沸水,而且常常用漂白水加速了軟管壽命結束。」延伸閱讀:.真希望第一次當媽時就知道!超棒的帶娃小妙招,快學起來.新衣服沒洗直接穿?毒物專家:少1動作恐引視力障礙!.別太常帶小孩出去玩,不然他以後很難被滿足?歐陽靖:重點是「媽媽的陪伴」而非玩的形式※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12-04 失智.非藥物治療
邊看邊記 看完分享 看電視也能防失智
愛看電視容易失智嗎?在「這樣生活不失智」一書中,專家指出,只要邊觀看電視邊記住內容,看完後再跟親友討論,就不會只「被電視看」,反而能成為訓練腦力的妙方。從日常生活 增強腦部健康現代人的生活,大多處於高壓、飲食不健康、睡眠與運動量不足的狀態,埋下許多失智症危險因子。其實,日常生活在適性情況下,可透過學習、對事物保持好奇心等方式,就能增強腦部健康,減少失智風險,打造更健康的未來。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達7.99%,失智人口數約35萬人。然而,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處長陳俊佑表示,現在65歲以下年輕失智症人口已有1萬4千人,顯見失智症是全民須正視的議題。陳俊佑指出,國際研究最新發表14項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低教育程度,中年聽力受損、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憂鬱、腦部創傷、缺乏身體活動、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過量飲酒、社會孤立、老年視力下降、空氣汙染等,但仍有55%的失智症患者找不出病因。傳言「忘東忘西是失智症的前兆」,其實並不然。陳俊佑說,現代人生活中常會因為忙碌、壓力而出現短暫記憶障礙,但這情形如果變得頻繁且持續,導致無法完成日常活動時,就必須盡快尋求醫療協助。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教授毛慧芬指出,失智症影響認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語言、知覺、執行功能和社會認知,但可藉由適度挑戰、嘗試新事物,儲備腦本,預防整體腦力退化。認知訓練 注意難易適中進行認知活動訓練時,毛慧芬強調,需注意「難易適中」和「多樣性」,以「再努力一下即可達成」為原則,避免太簡單無益促進腦力,或過於困難影響嘗試動力。認知訓練有專一性,建議應參與多樣化活動,落實多做事、事情多樣化的「多多原則」。「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即面對存腦本的課題。」毛慧芬說,失智症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若要預防失智,平時可以從三動(運動、動腦、人際互動)、飲食、睡眠、不抽菸、不喝酒等方面著手改善,只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就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為提供更多生活健腦活動建議,聯合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出版「這樣生活不失智:科學實證告訴你,量身訂做健腦菜單,生活隨時存腦本!」一書,提供日常生活型態測驗及30招健腦妙方,讓民眾依照自己的生活狀態與興趣,客製專屬的存腦本健康生活。1.規畫旅行規畫旅行是很推薦的健腦方式。從出發前訂機票、找旅館、排行程開始,須不斷動腦,旅途中也須根據突發狀況隨機應變,都十分考驗腦力。2.寫日記寫日記是很好的存腦本方式。藉由回想一天發生的事,組織成包含「人、事、時、地、物」的通暢語句,能訓練記憶力和語言功能。3.看電視後與親友分享看完電視後,主動與親友討論、分享所看到的內容,可從被動地「逛」電視,轉變成記憶力、組織能力訓練。4.欣賞藝文展或舞台劇欣賞藝文展、舞台劇時觀察細節,能訓練注意力,並提高正向情緒、活化大腦。30招日常健腦活動 打造專屬的不失智生活「這樣生活不失智」一書邀請15位預防失智專家,提出生活健腦存腦本的方法,鼓勵民眾依自身日常生活喜好,建立專屬的防失智生活。聯合報提供新書優惠。洽詢:02-8692-5588轉5616、5871
-
2024-12-03 養生.抗老養生
中年抗衰老10策略!早餐吃顆蛋、不要常和另一半吵架都有助提升記憶力!
步入中年的你,是不是也覺得記憶明顯衰退,經常忘東忘西。雖然這個問題似乎很多人都有,也不見得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到了會影響工作的程度,可要注意了。因為現代人很怕的失智症,就和記憶力高度相關,特別是一轉頭即忘了要做什麼事的短期記憶。根據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心理學學院神經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自我評估自己的記憶力很差(稱為主觀記憶問題)與失智風險因素(如高血壓或孤獨感)的相關性比客觀認知測試的表現更強。這項新研究增加了我們對成年人大腦健康的早期變化,使科學家能夠確認身體健康因素在我們大腦衰老中的作用,包括心臟健康、聽力和視力喪失以及高膽固醇等;同時它也幫助科學家瞭解人們可以進行哪些活動來維持記憶力、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如果提早建立一些好的生活習慣,40%的失智症是可預防的。10件事維持記憶力降低失智症風險1.早餐吃顆雞蛋補充蛋白質早餐補充蛋白質,如雞蛋、乳酪等,有助維持血糖穩定。研究發現血糖升高和糖攝入量增加會導致大腦中澱粉樣蛋白斑塊的增加。肥胖及糖尿病患者,身體會產生代謝問題,罹患失智症的幾率是一般人的3倍。2.每周與朋友共進午餐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與其他人互動來保持快樂和滿足,孤獨感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此保持日常社交接觸是重要的。3.不要常與另一半吵架和諧的伴侶關係對人生幸福絕對是關鍵影響。大多數人都知道一段糟糕的關係會帶來心理壓力,長期下來對健康不利,但不知道的是,它也會對大腦造成損害,加速大腦的衰老。4.養一隻狗或貓於1 月份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獨居者中,養寵物與認知能力下降(特別是複合語言認知、語言記憶和語言流利度)的速度較慢有關。飼主更有可能因為遛寵物而養成定期鍛煉的習慣,這也可能有助於建立聯繫並減少孤獨感。此外,照顧一隻毛孩會產生一種責任感和對另一個生命的關心;也有研究指出,當你在拍拍你的狗時,你也會增加快樂荷爾蒙血清素。5.管理壓力應對壓力有助防止認知能力下降。腎上腺素升高會使大腦缺乏葡萄糖,長期會影響睡眠、血壓和許多其他對大腦健康重要的功能。6.穿襪子睡覺良好的睡眠對大腦健康很重要,有助於防止毒素在大腦中積累。如果你不是那麼容易入睡的人,請不要太晚吃東西,吃太飽不容易入睡。也可以試試穿襪子睡,因為冰冷的腳會讓你保持清醒,無法放鬆到讓大腦關閉。7.進行需動腦的活動或遊戲每天玩一下填字遊戲和數獨、或玩棋盤遊戲、閱讀書報雜誌、學習另一種語言等,都能讓大腦被迫集中注意力,有助防止認知能力下降。8.培養愛好不要每天待在家看電視。培養一兩樣興趣,讓你每天起床有一些你想做的事。每天看四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電視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巴金森病等腦部疾病的風險。9.開始運動研究指出,每天六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可以提高血液中一種參與學習和記憶形成的蛋白質的水準,並有助對抗憂鬱。或做一些種植園藝、農務活動,也有助對抗衰老或失智的徵狀。10.清理房子的雜物房子裡雜物太多,很難找到想要的物品,長期會增加大腦混亂,囤積症也可能是強迫症、失智症的症狀。除了上述習慣的養成,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也曾在《聯合報》撰文建議,預防記憶退化,還要將代謝症候群、血管危險因子控制好,預防頭部外傷、降低嚴重感染、並避免不必要的多重用藥(多重副作用),才能有效延緩大腦老化。【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30 醫聲.罕見疾病
37歲的她失去胰臟、膽囊與脾臟 VHL病友盼:健保納救命新藥
「VHL這個病,讓我的生活像是踩在地雷上,無法預測哪一天會出現新的腫瘤。」37歲的陳立妍罹患「逢希伯-林道症候群 」(VHL),會導致全身多處器官異常增生血管瘤與腫瘤。VHL不僅讓她多次進出手術室,更令她無法想像所謂的未來。然而,近期出現的一種新藥,讓她看到久違的希望,但昂貴的價格和健保列入排隊清單的現實,仍讓她不敢奢望。返台確認罹患罕病,人生如同「定時炸彈」般陳立妍小時候隨家人移民菲律賓,16歲時因為走路偏向一邊、經常嘔吐和頭暈,被家人帶往當地醫院檢查。當地醫師為她進行了腦部手術,切除了腫瘤,但未能確診她的病因。直到返台後,經台灣醫師進一步檢查,才確診她罹患了VHL,並發現胰臟也出現水泡。自此,陳立妍的生命便與腫瘤復發、手術和長期治療密不可分。「那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像個定時炸彈,隨時會被腫瘤引爆,完全無法掌控自己的身體。」「逢希伯-林道症候群(Von Hippel-Lindau,VHL)」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源於人體第三對染色體上的VHL基因突變。這種基因異常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的血管和腫瘤異常增生,常見於大腦、眼睛、腎臟及胰臟等部位。腫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演變成癌症,患者因腫瘤生長位置不同,可能面臨視力模糊、行動不便及內臟功能損壞等健康挑戰。由於腫瘤的反覆出現,患者往往需要終身接受檢查與治療,這對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都構成巨大壓力。腫瘤過度增生,讓她失去胰臟、膽囊與脾臟112年,陳立妍因胰臟腫瘤過度增生壓迫膽管,接受了胰臟切除手術,並因胰臟、膽囊與脾臟共用血管,不得不同時移除這些器官。術後,她罹患糖尿病,每天需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同時因脾臟移除導致免疫力下降,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讓她生重病。VHL病友常因腫瘤位置和症狀不同,需要多次進出醫院。陳立妍回憶,曾因小腦的腫瘤一年內復發多次,尤其腫瘤的增生無法預測,有時候剛開完刀不到半年又長出來,那段時間也令她身心俱疲。由於胰臟被移除,陳立妍需要依賴酵素幫助消化,而餐前都要打胰島素,晚上還要補一針,一天至少要注射四次。陳立妍坦言,這樣的生活狀態讓她在工作選擇上受到極大限制,「我不敢選擇壓力大的工作,也避免需要熬夜或頻繁出差的職位。」新藥的希望,渴望擺脫無數次的手術近期,醫界研發出針對VHL的口服新藥,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的增生,讓陳立妍看見能擺脫不斷手術的希望,「如果能用藥物控制腫瘤,就不需要再挨刀,也不會有這麼多後遺症。」並坦言,「如果能早點服用這種藥物,也許就不必切除胰臟,現在的生活質量會好很多。」並表示,雖然病友們對此充滿期待,但昂貴的價格仍讓多數病友無力負擔。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提到:「VHL的手術難度很高,尤其是腎臟、胰臟、脾臟或神經系統的腫瘤。現在有新藥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對於無法手術的病友來說,是新的希望。我們希望政府能加速新藥的審核速度,盡快讓患者受益。」罕病患者的真實故事:
-
2024-11-27 醫療.眼部
白內障不是老年人專利 他近視3000度也中標!白內障何時該手術?
白內障多數是老化引起,但現代人幾乎3C不離身,也導致白內障等眼部疾病年輕化,曾有不到25歲的患者,因近視高達3000度而罹患白內障,醫師指出,視力變差、對比敏感度差、視覺矇矓、辨色力下降等都是可能產生的影響,嚴重可能失明,人工水晶體置換是常見的治療方式,由於傷口沒有縫線,術後6周要避免揉眼睛、過度用眼或讓水進入眼睛,也要避免過度運動,並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 白內障不是老年人專利 高度近視也要特別留意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說,當眼睛水晶體發生混濁現象,導致光線無法穿透水晶體,影像無法聚焦於視網膜,會讓患者視力下降,成因大致可分為老年性、外傷性、併發性、代謝性、藥物性和先天性等。 呂大文指出,60歲以上長者、家族史、長期服用類固醇、糖尿病患者、眼睛曾受創、眼睛發炎或長期虹膜發炎、患深度近視者等,都是白內障的高風險族群,患者的視力會變差、對比敏感度差、視覺矇矓、辨色力下降,嚴重更可能失明。 不過,白內障也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高度近視也要特別留意,過去就曾碰過19、20歲的年輕患者,因為近視度數高達3000度,如果情況繼續惡化下去,水晶體會不斷緻密化,後來就不得不開刀,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年輕型白內障患者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整體而言,一年的白內障手術人數約27萬,已超過人口的1%。 白內障何時該手術?對於白內障的治療,呂大文表示,白內障造成視力模糊而影響工作或生活時,就是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的適當時機,至於人工水晶體的選用,要評估本身需求,年齡、健康狀況、日常生活、工作性質等,醫師則評估患者度數、角膜、視網膜、黃斑部及視神經等是否能發揮水晶體的功效。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分享,自己前段時間看東西都不清楚,晚上開車看路牌時,「右邊眼睛OK,左邊眼睛怎麼看就是模模糊糊的,以為是老花眼,怎麼驗光度數都一直加」,而且看東西色調變得黃黃的,後來才發現是白內障導致水晶體混濁,所以現在兩眼都已置換人工水晶體。 王德原表示,考量開車、工作、看電腦、批公文等需求,所以自己選擇的是「單焦人工水晶體」,並保留275度的度數,所以看近的時候,會有另一副度數淺的眼鏡。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妝品組科長葉旭輝說,依「醫療器材分類分級管理辦法」,人工水晶體為植入式醫療器材,用於取代人體水晶體,一般由玻璃或塑膠材質組成,風險等級屬於第三等級、高風險性,統計至今年11月11日,效期內許可證共176張。 葉旭輝指出,過去3年有92件人工水晶體相關不良案件通報,有35件為術後不良反應,如視力模糊、眩光、頭痛等,或近視問題仍未改善等,其餘57件則和產品本身相關問題,都做過矯正預防措施,如產品回收,或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再次手術。
-
2024-11-26 醫療.眼部
常頭痛、眼睛疲勞…5現象陸續發生 暗示你的眼鏡該換了!
許多人戴眼鏡後,經常會忽略眼鏡是否已經過期,或不適合自己的視力需求。但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視力可能會發生變化,鏡片也會逐漸老化。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怎樣要換眼鏡呢?怎麼知道眼鏡該換了?1.視力模糊:如果你發現看東西的時候,越來越不清楚,這很可能意味著你的視力已經改變,眼鏡度數不再適合你,這時候就該考慮檢查視力,並更換新的眼鏡了。2.頭痛和眼睛疲勞:長時間佩戴不合適的眼鏡,會導致眼睛疲勞,甚至引發頭痛。當你需要不斷地調整眼睛的焦距,才能看清物體時,眼部肌肉會過度使用,從而引起眼部不適或頭痛。如果你經常在使用電腦或閱讀時感到眼睛酸澀脹痛,這也可能是眼鏡度數不合適的信號喔。3.眼鏡磨損或損壞:眼鏡戴久了,鏡片容易出現刮痕,這些刮痕會影響你的視野,讓你看東西變得模糊不清。此外,眼鏡框架也可能會鬆動或變形,戴起來也會不舒服,甚至影響眼鏡的穩定性。4.看夜景變得困難:夜間視力變差通常原因是,眼睛對光線的反應能力減弱,而這可能與眼鏡度數不合適有關。視力變差會增加夜間駕駛的風險,這時候請盡快就醫,看看是否需要更換新的眼鏡來改善夜間視力。5.雙眼視差增加:有時候,你可能會無法同時對焦,或嚴重點,需要閉上一隻眼才能看清東西。如果發現這種情況,應該馬上進行視力檢查,也可能需要更換不同度數的眼鏡,來調整雙眼的視力平衡。無論如何,如果你覺得眼鏡戴起來不舒服,或是覺得用眼很容易累,那就可以考慮換眼鏡了喔!(本文轉載自《粘靖旻眼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
2024-11-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衣服洗完臭臭的?加1省錢小物有效除臭 3招讓衣服就像新的一樣
身為好媽媽,是不是經常為白色衣服穿久會變黃、有異味,而困擾呢!其實,想要白色衣物乾淨如新,可能你要改變清潔的方式了。衣物為何會泛黃衣領袖口之所以會泛黃,大多是皮膚油脂,接觸空氣後氧化所造成的!因為衣服一旦接觸皮膚,勢必會有細菌、油脂或是皮屑的殘留,都是會讓衣服變黃的。尤其白色的織物包括木棉、麻等織紋較粗的材質,還可能會讓肥皂殘留在縫隙中,這也是衣物泛黃的原因之一。避免泛黃,可以這麼做最好的方式是,穿完後馬上洗,否則髒污卡在衣物中越久就會越難清理;即使只穿過一次沒有流汗或臭味,也強烈建議清洗。至於清洗前可以怎麼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清洗前要先浸泡或是局部處理。不論襯衫、Polo衫或是T恤,白色衣物最容易有黃漬污垢的地方,就是領口和袖口。泛黃衣物,3洗淨方法洗衣精這一點你可能沒想到,就是手邊沒有去漬棒時,可以先利用洗碗精救急!先塗在容易泛黃的部位,如果沒有要立刻洗,塗完放着沒關係,並不會傷害衣物;如果要立刻洗,建議塗完5~10分鐘等洗潔精分解髒污就可以下水,總之白衣服當天穿完都要立刻洗。「氧」系漂白水如果是腋下變黃,或是穿久了的自然變黃現象,可以買含有過碳酸鈉成分(sodium percarbonate)的潔衣用品,不會傷害棉、化學纖維或混紡材質的衣服,主婦可以安心使用。先用一盆水加2大匙清潔劑浸泡1~2小時,可以去黃漬和殺菌,之後再丟進洗衣機清洗就可以。加上過碳酸鈉就是「氧」系漂白水,只要實際操作過,就會發現過碳酸鈉比「氯」系漂白水好用,不但不會傷衣服,也不會讓深色衣服漂白。必須分類最好深色、淺色分開清洗為佳,甚至怕白色衣物被染色,最好也跟淺色衣物分開清洗。洗完臭臭,就用小蘇打粉如果洗完還有異味,那就表示沒曬乾或發霉,甚至沒有完全洗乾淨的原因,才會曬乾後還沒穿就有臭味。這時可以善用小蘇打粉,除了清洗時添加,甚至也可以輕灑在洗衣籃裏,中和汗水的臭酸味。如果家中有過碳酸鈉,也可以用來替代小蘇打粉,過碳酸鈉碰到水會變成碳酸鈉,也就是蘇打水,一樣是有除臭的效果呢,不妨試試。延伸閱讀:.台灣塵蟎多!你和寶寶都跟塵蟎睡在一起嗎?活的塵蟎洗不掉,除了買除塵蟎機,這樣做也有用!.新衣服沒洗直接穿?毒物專家:少1動作恐引視力障礙!.別太常帶小孩出去玩,不然他以後很難被滿足?歐陽靖:重點是「媽媽的陪伴」而非玩的形式※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係,聽損的人可能減少或拒絕社交,大腦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認知運作,進而加速失智症的風險。很多人認為老了退化聽不見是正常現象,因而錯失矯正聽力的最佳時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的聽損人口數與年齡分布,並提醒正視聽力問題,減少相關併發症。每年約有13萬人因聽力損失就醫,其中因神經損傷造成的聽力損失約9至10萬人,是聽損最主要的原因,與退化有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少人認為聽力漸差是自然老化現象,不需要就醫,其實聽力減損是可以透過治療與輔具等改善。超高齡社會來臨,聽力改善對於維持正常社交功能、生活品質更顯重要。受疫情影響,近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近年聽損就醫人數,110年11.5萬人、111年12.3萬人、112年13.7萬人,男女就醫比例相近,多好發於中老年人。石崇良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幾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從統計看起來112年人數成長,但與疫情前相比,就醫人數相近,並未出現攀升現象。聽力、視力衰退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有人可能不會因此就醫,石崇良表示,健保就醫數據恐難以反映真實聽損人數,有些長輩就算耳背嚴重,但覺得自己老了自然不會「耳聰目明」,因此不願意就醫。他提醒,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不只有老化,也有因聲波傳導受阻造成的傳導性聽損、因內耳神經損傷導致的感音性聽損,還有混合性聽損、突發性聽損等,建議找出原因,對症治療。突發性耳聾多可逆,及早就醫很重要。石崇良表示,自己在臨床服務時,與患者的關係大多不錯,但有次跟一位患者打招呼後,對方卻沒反應。後來才知道對方因打抗生素造成腎毒性跟耳毒性,導致「突發性耳聾」,這是抗生素藥物的副作用,隨著症狀改善而停藥,聽力就逐漸好轉。聽力受損並非都是正常老化,有可能受到藥物、病毒影響,民眾不要諱疾忌醫。我國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健康台灣的目標就是建立良好的國民生活習慣。石崇良說,適當營養、運動、減少有害物質、壓力管理、睡眠品質、正向社會關係等都是重要條件;長者維持社交活動不只是正向社會關係,更是維持健康重要一環,因此,聽力照顧不可忽視。聽力影響學習,去年放寬兒童人工電子耳給付標準。健保署於106年7月1日起,給付18歲以下嚴重聽損兒童的一耳人工電子耳,石崇良指出,聽力在學習階段相對重要,給付電子耳讓聽損兒童可聽見,正常回歸學校就讀。當時推估每年嘉惠277位兒童,平均年挹注1億6,540萬元。健保署於112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二耳給付。電子耳單耳要價57至58萬元,石崇良說,健保給付以前,若自費使用單邊電子耳,後來同一邊耳朵需要更換,也可以再次獲得健保給付,一人終身可獲兩組給付。近期接到耳鼻喉科醫學會建議,將研擬放寬人工電子耳手術給付,針對放寬3歲至18歲兒童聽損程度,也希望增加單耳全聾者納入健保給付條件;等待醫學會補件後將,將送至專家會議討論。健保快易通APP,分階段進行無障礙友善使用。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聽覺障礙者約13萬人。112年起健保署跟五大身障團體,包含聽障、視障、肢障等啟動溝通討論,希望聽取意見改善,把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打造成更無障礙友善的使用。第一階段針對視覺部分改善,例如字體顏色設計、語音朗讀等。下一階段改善規畫即是針對聽障團體的主要訴求「電話掛號」,目前正在研擬如何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串接到各醫療院所的掛號平台,目前程式開發已經完成,屬於驗證階段,預計明年上路。人工電子耳手術健保給付標準成人(18歲以上).學語後失聰且兩耳聽力損失呈≧70dB HL( 0.5、1、2、4KHz).助聽後開放式語言測試得分
-
2024-11-22 焦點.元氣新聞
諾貝爾眼科青埔店開幕 青埔首間眼科全方位治療中心 與日系品牌HOYA聯手打造 多焦鏡片體驗館
桃園青埔地區 首家眼科診所開幕諾貝爾眼科體系21日在桃園市青埔地區成立第一間眼科全方位治療中心,提供視光完整服務,這是當地居民在視力健康服務上的一大里程碑。透過結合國際治療趨勢,提供目前最新的「全年齡鏡片體驗」等等,為青埔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台灣面臨高齡化趨勢的挑戰根據主計處數據顯示,台灣即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占20%,45歲以上人口則達51%。人口結構的改變帶來了全新的視光挑戰。中高齡族群的視力需求隨之激增,而隨著科技進步與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長時間注視3C螢幕已成為日常行為,進一步導致眼睛相關問題的產生。視光產業的重點已不再僅僅是提供基礎的視力矯正,而是如何應對不同年齡層的複雜需求。消費者對高品質的視覺健康解決方案期待愈加強烈,這為產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HOYA的45周年里程碑2025年同時是HOYA進入台灣市場的第45周年。作為全球領先的光學品牌,HOYA始終秉持「清晰每一天」的品牌使命,透過技術創新與消費者需求導向,為不同族群提供個性化的視力解決方案。本次與諾貝爾攜手合作、成立位在青埔的「多焦鏡片體驗館」,體驗館以差異化服務為核心,致力於滿足高齡化社會中多樣化的視力需求。透過專業的流程,消費者不僅能深入了解不同鏡片的特性,還能在多種模擬生活場景中親身體驗其視覺效果。在多焦鏡片體驗館,顧客可以先行試戴多焦鏡片,感受不同產品的效果,顧客可以像試穿衣服一樣,試戴不同系列的漸進多焦鏡片,從入門款到高階款,全面感受產品帶來的視覺差異,並參與選擇的過程。借鏡日本經驗:差異化服務日本作為全球最早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日本在高齡化服務領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 HOYA 在日本市場更穩居市佔率第一,並成功打造出以多焦鏡片技術為基礎的服務模式。這些經驗成為HOYA服務全球市場的重要基石。台灣借鑑日本青山視光中心的成功經驗,率先引進「多焦鏡片體驗館」,以先進的專業SOP流程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攜手諾貝爾守護青埔當地人的眼視光、帶來清晰視野。面對高齡化趨勢,HOYA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攜手重要合作夥伴,透過專業驗配服務和創新產品,滿足台灣民眾的多元視力需求。45年的歷程讓我們更加堅信,清晰的視覺是每一個人都應享有的基本權利。
-
2024-11-21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照顧失智媽 最怕她走失
失智老人走失是很多照顧者的惡夢,而我則承受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兩年多前,因為外籍看護分身乏術,叮嚀母親自行到公園會合,直到發現狀況不對,急電求援,我已然徒勞無力。那個難忘的冬夜雖然無雨,但母親視力不佳,我很擔心她失足墜落到難以發現的地方,所幸清晨時分,終於得知已被警察帶回。經歷這次震撼教育,我買了定位手表給母親,就算她放入隨手包包,依然可以追蹤,至於隨身攜帶的聯絡資料、門鎖改為從外開啟,或在警局建檔指紋等等,同樣都有幫助。然而,老人畢竟不能植入追蹤晶片,不能全時在旁。同一年底,在一間台南的二手書店,我讓父母並肩看書,料想可以安坐一段時間,未料十分鐘後,現場只有失智老父一人,母親的手表和包包都留在原處。我急忙衝出去尋找,但老城區巷弄複雜,一開始又猜錯方向,只能在本來計畫溫馨跨年的寒夜裡,一邊騎車瞎繞、觸景傷情,一邊歷經人情冷暖、祈禱奇蹟。很謝謝通報走失的民眾和那位認真盡責的女警。母親在二次尋回後,已隨著老病,逐漸無法任性出門,甚至舉步維艱。如今回想起她曾經可以徹夜不眠地走到十公里外的山上,我就一陣酸楚,畢竟幸與不幸都是相對的,照顧失智老人只能更珍惜現在。
-
2024-11-20 醫療.眼部
服用感冒藥後突頭痛、視力模糊 醫揭秋冬這疾病患者暴增3成
時序進入冬季,由於晝短夜長,夜間眼睛瞳孔常處於放大狀態,近期許多民眾服用感冒藥物,容易誘發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三總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說,近日門診收治急性青光眼患者人數,較春夏暴增3成,每2至3天就會收治一例,民眾應多留意。呂大文說,人體眼球內分泌液體,稱為房水,以維持眼球形狀,隅角是排出房水管道,一旦閉鎖將造成房水無法排出,讓眼壓飆高,引發急性青光眼,並常合併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一般來說,正常眼壓為20以下毫米汞柱,但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發作時,眼壓可以飆升至60、70毫米汞柱,如果8小時內沒有及時治療,將有失明風險。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好發秋冬呂大文說,秋冬季節原本就是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的好發季節,除晝短夜長因素外,感冒患者增加也是原因之一,由於感冒時症狀多為流鼻水、咳嗽等,醫師多開立抗乙醯膽鹼藥物,但此類藥物會抑制副交感神經,造成瞳孔放大、隅角閉鎖,引發急性青光眼。呂大文說,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好發於東方人,最容易好發於四大族群,分別是女性,年齡55歲以上、身高160公分以下,遠視100至300度,這些族群要多留意,目前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治療方法,多以雷射及藥物治療,以保持隅角暢通。服用感冒藥物注意相關症狀呂大文提醒,正在服用感冒藥物的患者,應隨時注意有無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一有類似症狀出現,應速就醫,並最好於8小時內就醫,以防喪失視力。
-
2024-11-15 性愛.性福教戰
吃越多效果不會越好!泌尿科醫師指點 吃「藍色小藥丸」必知6件事
對於有勃起功能障礙,性行為不順利,可能導致身、心、感情方面的困擾,因此,就醫諮詢、適度的用藥,都是有其必要的,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而完全不行動。好幸福泌尿科診所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在其臉書粉絲專頁教大家,吃藍色小藥丸該注意的6件事。藍色小藥丸要怎麼吃我之前常常提到,如果真的有勃起障礙問題,吃藥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改善方式。那就有人來問我,他有考慮吃壯陽藥,那吃藍色小藥丸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1.選擇合適的壯陽藥:市面上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壯陽藥,像是常見的威爾鋼(Viagra)、犀利士(Cialis)到草本補品等。不同藥物的效果,和作用時間都不一樣,選擇時應該根據自身需求和健康狀況來決定。最重要的是,在服用任何壯陽藥前,請務必先諮詢你的醫師,或是來掛號,才能保證吃下去安全無虞喔。2.不可自行增加劑量:很多人會覺得,壯陽藥就是吃越多,效果就會越好,但其實每種藥物都有其最佳劑量範圍,超過這個範圍,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如頭痛、暈眩、視力模糊甚至心臟問題。因此,我要強調,絕對絕對絕對不可以自行增加劑量,必須嚴格按照醫師或藥師的指示使用。3.避免與某些藥物同時服用:壯陽藥與某些藥物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特別是含有硝酸鹽類的藥物(如治療心絞痛的藥物)。同時使用這兩者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低血壓,甚至危及生命。如果你正在服用任何其他藥物,尤其是心臟病相關的藥物,一定要事先告知醫師,避免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4.觀察副作用:只要是藥,基本多少都會有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臉部潮紅、頭痛、胃部不適、鼻塞等,這些症狀通常是輕微的且會隨時間消失。但是,如果你出現了視力模糊、聽力喪失、胸痛,或是一直硬著,怎樣都銷不下去,請馬上停止用藥,並尋求醫療協助。5.避免過量飲酒:飲酒可能會降低壯陽藥的效果,甚至引發一些不良反應。特別是大量飲酒會抑制勃起功能,跟壯陽藥正好互斥。為了確保最佳效果,小酌可能無礙,但最好還是諮詢醫生,了解具體情況,以免傷身。6.心血管疾病要小心:壯陽藥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它們會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流向陰莖。如果你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使用壯陽藥前必須非常小心,最好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自行服藥。最後我還是要強調,壯陽藥不適合所有人。像是,有些勃起功能障礙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心理治療或其他治療方式,藥物就可能不一定有用了。無論如何,如果有考慮用藥,或是有其他問題,都應就醫討論。【資料來源】.泌尿科高銘鴻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最好在離開前把錢花光」 施昇輝4大建議助善終
「別為了節遺產稅,在生前轉移財產,最好在離開前把錢花光光!」樂活大叔施昇輝今於退休力論壇中分享,自己與朋友間對於遺產的建議,千萬別在生前轉移財產,房屋土地不要讓親人持分共有,生前最好預立手寫醫囑並公證,同時生前就得花時間整理個人物品,先保障自己列出界線,才是最好的善終。施昇輝也分享自己與父母在家中道別,且全程「不送醫院急診」的歷程。他坦承,決定自己善終容易,決定要讓父母善終,事實上非常困難。他的父親去世時高齡91歲,母親88歲,父母生前沒有請外勞,也沒有坐過救護車,這一路走來所面臨的煎熬、自責,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父母辭世過程,令施昇輝常自我反省、省思施昇輝的父親在2022年7月突然發燒40度,而當時新冠疫情嚴峻,由於擔心自己的父親一進入醫院急診可能就遭到隔離,甚至連最後一面也見不到,因此決定不送醫院,後來,雖證明不是新冠病毒引起,但由於他父親視力很差,也聽不到,牙齒只剩上排有兩顆牙,只能用鼻胃管喝營養飲品,生活品質並不好,遂決定讓父親在家安養,三天後,他父親便安詳辭世。施昇輝的母親有貧血問題,在父親去世前,他的母親曾跌倒,後來檢查發現,骨盆摔碎,因已高齡88歲,所以決定不動手術,在這段時間,他的母親疼痛到夜不成眠,無論如何翻身,都會感覺疼痛,也常必須輸血,由於母親病痛纏身,而施輝昇本身也承受很大壓力,導致衝突、爭執不斷。知道辭世時機點,或可幫助做好準備直到某一天,他演講完去父母家,那一天,母親把吃進去的食物都吐了出來,也開始陷入意識不清,終於脫離病痛、離開人世。對於這段歷程,施昇輝認為若能事先知道父母離開時日,也許就會減少一些遺憾。對於斷食善終,施昇輝認為,這種善終方式雖然很有爭議,但可以事先知道親人道別時間點、做好準備,也非一無可取,不過這還是需要許多共識、討論。
-
2024-11-09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不如打點滴?徐昊平:長輩克服質疑打電競
玩電動不再是年輕人專利,弘道老人基金會舉辦長者電競比賽,並培訓年齡平均逾60、合計逾千歲的「不老戰隊」。基金會高齡友善推廣組長徐昊平說,雖曾遭遇各界「打電競不如打點滴」的質疑,但參與電競戰隊的長輩都是動了真格,有長輩雖說志在參加,實際上以贏得比賽為目標練習,從下午6時練習到凌晨2時,工作人員致電提醒才下線休息。聯合報系今天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徐昊平提到,弘道老人基金會3年前不畏疫情威脅,舉辦首場不老電競賽事,從67位報名長者中,挑出28位不老電競選手,外界人士聞訊,提出各種質疑,有年輕電競選手說「老人反應慢,不想跟他們打」,還有人認為比起打電競,高齡者還不入去打點滴,可見社會對長者學習新事物,仍不友善。「許多長輩玩得比年輕人瘋狂。」徐昊平表示,一位66歲女士報名電競比賽時,連電腦如何開機都不會,激起學習慾望後,不僅追著教練學習,還要求女兒「課後輔導」,女兒則考量母親視力不佳,改造鍵盤、放大電競常用按鈕,順利完賽後,該名女士還重新考上機車駕照,加入不老騎士團,完成環島夢想。另一名高齡女士之所以報名電競,源自於與兒子的一次爭吵。徐昊平表示,該名女士某日煮完飯菜,呼喚兒子出來吃飯,對方卻說還在打電競,女士盛怒之下與兒子大吵一架,關係撕裂一直無法修補,為了給兒子驚喜,她報名電競比賽,成為不老電競選手,與兒子關係和好,兒子還傳授她電競秘訣,並贈送電競滑鼠。不老電競比賽結束後,許多參賽者持續熱衷於電競領域。徐昊平分享,一位大哥在比賽結束後,不但曾赴南韓電競學校交流,還自發性架設網站、組成社群,邀請55歲以上民眾參加時下流行的「英雄聯盟(LOL)」賽事,目前已有57人加入,這些高齡者在練習電競之餘,還會利用線上語音軟體關心近況,話題從健康、旅遊到理財。徐昊平表示,從舉辦電競賽事、訓練過程可見,長輩也可以認真好學、積極向上,不少參賽者在輸掉比賽後,更燃起滿腔熱血,積極練習希望突破;透過電競賽事,也能開啟世代對話,並讓長輩開拓視野、結交朋友,增強社會連結。
-
2024-11-08 養生.營養食譜
柿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買回家能冰嗎?8個常見柿子食用禁忌解答
吃甜柿正當季!秋冬除了吃柑橘、柳丁之外,柿子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季節水果。每年9到12月左右,正是柿子的產季。但不知為何柿子有許多流傳,如農民曆上的「食物相剋圖」畫的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柿餅上的白色粉末應該刮掉?品嘗秋柿前,先了解《元氣網》為您整理關於柿子的幾個常見食用疑問。柿子有哪些健康益處農業部指出,甜柿不僅包含維生素A、維生素C,還有菸鹼素、鈣、磷、鉀、鎂、碘等營養素,維生素C含量尤其高,可與芭樂媲美,比柑橘含量更豐富。《Prevention》也推薦這個秋末冬初的美味,除了同樣推崇它的高維生素C含量,幾乎沒有脂肪,也因柿子的多酚含量特別高,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有助於減輕飯後血糖的飆升(糖尿病人要注意分量才不用擔心高血糖,柿餅要比柿子吃的分量再少些)。另還含有植物化合物,如單寧、黃酮醇、抗氧化劑和大量纖維。柿子眾多的營養價值,可能有助於減少炎症、促進消化、維特視力和心臟健康。如何吃柿子?鮮食、入菜皆宜柿子有不同品種,除了鮮食之外,還可以入菜、做甜點。農糧署指出,柿子可依果實在樹上成熟時能否自然脫去澀味,簡單分為「甜柿」和「澀柿」兩種。其中「甜柿」採收後即可食用,常見的是富有、次郎、花御所等品種。「澀柿」採收後需經脫澀處理,才可以鮮食或加工製成柿餅。因此想要直接吃的,當然要買甜柿。曬成柿餅吃則像蜜餞,柿乾可入菜、煮雞湯。而如果想讓柿子入菜,《Prevention》訪問的達人也透露一個小秘訣,可先將柿子放在冰箱幾天,這樣可以幫助它們更快地成熟和變甜。柿子各種吃法鮮食除了像吃其他水果一樣,切成一塊塊或一片片直接吃,還有另外2種特別的吃法:.「冷凍」:可品嚐Q軟似冰淇淋口感。.「烘烤」:可感受香甜滑順、似卡士達醬風味。入菜則有更多種變化:.快炒:可以切塊搭配雞肉、豌豆等食材。.涼拌:加入菇類、豆腐及胡麻醬。.醬汁:與番茄、紅蘿蔔、冰糖、洋蔥等食材熬製,適合配海鮮或豬肉的「甜柿醬」。.煮湯:煮湯適合用柿乾,愈乾燥的柿乾上面的柿霜愈多,柿霜及柿蒂都有潤肺效果,一起下鍋再加一些紅棗、枸杞、黃耆等中藥材,是秋天很好的養生湯品。柿子常見食用疑問Q1:柿子表面的白色粉末是什麼,需要刮掉嗎?A:柿子表面的白色粉末,是水果自然產生的一種臘質果粉。而經過風乾的柿餅,隨著水分慢慢蒸發,糖分會在柿餅的表層形成一層綿密細緻的白色粉末,刮下來後就是所謂「柿霜」。柿霜是一種中藥材,且因每顆柿餅上只有薄薄一層,要收集到一定的量並不容易,產量少,很珍貴,不須刮除。Q2:買柿子時怎麼挑選?買回家該冰嗎?A:農委會曾分享柿子的4項選購要領:色澤均勻、果面乾淨、萼片鮮綠、果型大且飽滿。常溫儲存約可保存一至二星期,放冷藏則可維持脆度。如果柿子放得太軟了,進冷凍庫還可以做成「冷凍甜柿」。Q3:柿子切開有黑點,是不是壞掉了?還能吃嗎?A:農委會指出,甜柿果實成熟期遇到高溫就容易有黑斑;部分甜柿當種子引起脫澀時,果肉也會有黑褐色斑,都只影響外觀賣相,不影響食用安全。Q4:柿子飯前吃還是飯後吃較好?A:柿子口感較澀,是因單寧酸含量較多,單寧酸會影響胃酸分泌,最好飯後食用,不宜空腹吃。Q5:柿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和螃蟹一起吃會中毒?A:柿子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或是高纖維食物一起吃,容易形成胃柿石。若吃太多或原本就容易消化不良,可能讓柿石堵在胃中產生不適,並非中毒。若要避免這種情形,兩者應分開相隔一段時間再食用。或將柿子去皮吃,較能避免與蛋白質食物產生凝結。常見的蛋白質食物如肉類、豆類、奶蛋類、海鮮等。高纖維食物則有紅薯、菠菜、地瓜、韭菜、竹筍等。Q6:柿子能和優酪乳、牛奶等一起吃嗎?A:同上個問題所述,優酪乳、牛奶富含蛋白質,會在腸胃中產生凝塊,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與腹脹,雖不是中毒,但還是建議應該要分開食用。Q7:哪些人不適合吃柿子?A:1.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此水果在中醫屬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吃了不易消化,可能腹痛、腹瀉。一般人也不宜吃太多。2.須限鉀的腎臟病患,柿子鉀含量高,不建議食用。脫水後的柿餅,維生素A、C會耗損,礦物質較不會流失,限鉀的腎臟病患也不宜吃。3.柿餅的碳水化合物比率相對高,等重的柿子與柿餅,柿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柿子的3倍,糖尿病患要視飲食計畫,計算食用量。4.因柿子屬性寒涼,不建議孕婦多吃。Q8:柿子、柿餅,該吃哪種?A:柿子味甘、澀,屬性較寒涼,慢性病患較不宜多吃。但若柿子加工製成柿餅,經過太陽照曬烘烤鞣酸會消失、不再寒涼,食用可比較放心。【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Prevention》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07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長者身體功能評估用LINE也行得通 六大重點功能 長者輕鬆上手
隨著超高齡化浪潮來襲,臺灣預計於明(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如何讓家中長輩的身體功能維持且健康的老化呢?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心功能可以透過適當的介入策略而維持或回復,進而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並明確點出「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是維持生活品質不可或缺之六項能力。國民健康署提供「長者量六力」自我身體功能評估服務。為提升量六力服務的可近性,國民健康署已建置「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民眾透過手機就可以進行長輩居家自我評估,可早期發現異常,及早介入措施,鼓勵家屬協助長者自評,更能發揮預防及延緩失能的最大效益。「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為長輩關心的節慶提供健康訊息之圖片,讓長者輕鬆轉傳,並藉由設計互動遊戲,進行檢測身體之功能,實用又有趣。「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設計六大重點功能如下:一、一機多人註冊一支手機可註冊5名長者,若長輩無智慧型手機也不必擔心,可經由家屬協助註冊後,即可線上評估。二、多元語音評估有國語、台語、客語及英語,讓不識字及不方便閱讀的長者,選擇熟悉的語言進行評估。三、健康資訊分類依據長者六力進行健康資訊分類,有助於長輩輕鬆瀏覽,並定期推播健康資訊。四、資源地圖運用透過資源地圖的整合,方便查詢居家附近的功能評估及社區課程(活動)之服務據點。五、連結直播課程國民健康署與WaCare遠距健康合作,集結醫師、營養師、藥師、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六力領域的專家直播授課,若自評結果異常,系統會主動推播近期的衛教與運動課程,也可以直接查詢相關課程。六、健康資料連結若評估發現異常,請點選資源地圖查詢居家附近有提供長者功能評估的醫療院所,請專業醫護人員協助長者檢視或評估異常的原因,並提供「長者量六力」註冊資料的個人代碼,將評估結果連結到個人的評測紀錄中,方便長者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健康署以提升健康識能,力行健康生活型態;普及預防保健服務,推廣有效預防及篩檢;提升健康照護品質,改善慢性病控制及預後;營造友善支持環境,增進健康選擇及公平等4大方向,規劃及推動生育健康、婦幼健康、兒童及青少年健康、中老年健康、菸品及檳榔等健康危害防制、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主要非傳染病防治、國民健康監測與研究發展及特殊健康議題等健康促進業務,協同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各級醫療院所,並結合民間團體力量,共同實踐健康政策,為全民打造健康優質的生活環境。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1-06 焦點.食安拉警報
他看到魔神仔又尿失禁 竟是吃到墨西哥「魔菇」
吃了20朵野菇竟看到「魔神仔」還尿失禁?毒物科醫師指出,一名69歲男性某天吃了自己採摘的野菇,之後出現頭暈、尿失禁及幻覺,患者的尿液含有「裸蓋菇素」(Psilocybin)代謝物,疑誤食綠褶菇或赭黃裸傘,含裸蓋菇素類的野菇,在墨西哥一帶用於宗教儀式,當地稱之「魔菇」,該名男子因即時就醫,未因誤食毒菇而威脅生命。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溼熱多雨的環境適合許多種類的蕈菇生長,尤其是雨後山間、農地、草地、竹林經常會長出朵朵小傘狀的蕈菇,若摘下煮食可能讓自身暴露於食品中毒的風險。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科長林澤揚指出,近年受理4例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送驗,因民眾自行採食野菇而引發食品中毒的案例,經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確認有3例為綠褶菇、1例為擬灰花紋鵝膏。綠褶菇全株有毒 擬灰花紋鵝膏損肝、腎和中樞神經林澤揚表示,有毒的綠褶菇與擬灰花紋鵝膏,可能被當成可食用的菇類,綠褶菇全株有毒,生長季節多為春夏秋季,廣泛分布在台灣平原地區,民眾自行採摘誤食機率大,臨床症狀常見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症狀;擬灰花紋鵝膏則含有強烈的毒性成分環肽毒素,可能對人體肝臟、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衛福部暨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成立於1985年7月,並於1986年2月起對外提供免費的24小時中毒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楊振昌說,1986至2023年間共有282位蕈類中毒諮詢個案,平均每年約7.4名蕈類中毒個案,最常通報的蕈類中毒個案為「綠褶菇」。 「裸蓋菇素」會產生迷幻、交感神經興奮楊振昌曾收治一名69歲男性,患者某天下午5時許,吃了自己採摘的野菇約20朵,之後出現頭暈、尿失禁,以及「看到魔神仔」的幻覺,被送至醫院急診就醫、生命徵象穩定,尿液鹼性藥物篩檢出「脫磷酸裸蓋菇素」(Psilocin),為「裸蓋菇素」的代謝物,但因檢體保存不當,無法DNA鑑定,若有照片可協助外觀鑑定,採摘時為白色可能為綠褶菇,褐黃色則可能為赭黃裸傘。 楊振昌說,含「裸蓋菇素」的蕈類俗稱為魔菇,在墨西哥一帶用於宗教儀式,其他地區如北歐則有濫用個案,毒素成分主要為「裸蓋菇素」,其次為裸蓋菇素的代謝物「脫磷酸裸蓋菇素」(Psilocin)與「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會產生迷幻、交感神經興奮、及副交感神經的拮抗作用。楊振昌表示,這類蕈類中毒後30至60分鐘,可產生頭暈、無力、焦慮,及擴瞳、視力模糊、脈搏加速、高血壓等交感神經興奮表徵,並可能有時空錯亂、幻覺及躁動不安,少數人會有反社會行為,多數症狀在4小時內會消失,少數病患的欣快感則會持續至12小時,極少數病患則會有影像倒敘現象,嚴重者主要為兒童,可能會有昏迷、高燒、抽搐及死亡。路邊野生菇類 應遵守「不採不食」食藥署提醒,路邊的野生菇類,應遵守「不採不食」的原則,也不要送給親友,以免因誤食而危害身體健康,如因誤食不明野菇出現生理不適的中毒症狀時,應盡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楊振昌說,要保存蕈類檢體不受汙染,需盡速烘乾,包含日曬4天、平底鍋煎60至70度、低溫烘烤等。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對於蕈類中毒個案建議處置,包含給予病人支持性治療、請病人提供蕈類的照片、以冷藏或冷凍方式,將蕈類檢體寄送至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以提供後續鑑定,包括物種外觀辨識及DNA定序鑑定等。
-
2024-11-05 醫療.眼部
有助預防黃斑部病變 專家建議每周吃2食物補葉黃素、玉米黃素
黃斑部病變是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多攝取蔬菜、水果、魚、蛋黃中的營養素,尤其建議每周吃2次魚、2至4顆蛋黃,就可以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有助於預防黃斑部病變。許惠玉提醒,民眾若有視力模糊、看東西有黑影、直線變曲線、字體扭曲變形時,要當心黃斑部病變上身。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且隨著年齡增加機率大增,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據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2019年發表於美國眼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指出,每天至少吃200公克蔬菜、2次水果、每周吃2次魚,就能降低42%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澳洲雪梨大學2020年發表於臨床營養雜誌「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則顯示,與每周吃少於一個蛋黃的人相比,每周吃2至4顆蛋黃的人,15年後發生黃斑部病變風險降低49%。許惠玉說,魚類如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DHA、EPA),其中DHA能保護眼部感光細胞免受氧化傷害,而EPA能降低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發炎。菠菜、芥藍菜、地瓜葉、綠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奇異果、芒果、葡萄、柳橙等水果則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可減少眼睛發炎、保護視神經。蛋黃也含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澳洲雪梨大學視覺研究中心表示,攝取較高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人,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增加,而蛋黃含有這兩種營養素,每周吃2至4顆蛋黃最為合適,相較於每天吃1顆者,預防黃斑部病變效果增加。由於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為脂溶性營養素,許惠玉建議,可在烹調時加入些許油脂,有助人體吸收,以達到更好的護眼效果。預防黃斑部病變,許惠玉強調,中老年人每天至少需攝取300公克以上蔬菜及2個拳頭大小水果,深綠或黃橙紅色蔬果份量需達三分之一以上,每周吃2次魚、2至4顆蛋黃,就不用花錢購買營養品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此外,戒菸、每周運動150分鐘、減少太陽直射眼睛等也很重要,更建議50歲後應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4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指市場常見1水果,去皮吃降膽固醇!營養師提醒:1天1顆拳頭大小的就夠
芭樂是菜市場中很常見的水果,一般都是不用去皮直接吃,有些人則是不喜歡芭樂籽硬硬的口感,所以會去掉籽再吃,有些人則是會散梅粉增添香氣,各種吃法因人而異;但現在有一個來自印度的研究指出,芭樂去皮之後再吃,對於降血糖、降膽固醇的效果更好,研究是由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所執行的。 芭樂對健康好處很多資深營養師劉純君指出,芭樂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具有許多健康益處:1.富含維生素C: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對皮膚健康有益。 2.高纖維,有助消化:芭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且還能穩定血糖,適合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 3.維持心臟健康:芭樂中的鉀和抗氧化物質有助於降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平衡電解質。 4.低卡路里,有助於減重:芭樂的卡路里低且飽足感強,是減重族群的好選擇,既能提供營養,又不易造成熱量超標。 5.有助於控制血糖:芭樂中的膳食纖維能減緩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是有益的。 6.抗氧化,保護細胞:芭樂富含抗氧化劑(如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茄紅素),可幫助中和自由基,降低細胞受損和慢性病的風險。 7.含有維生素A,護眼健康:芭樂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視力,特別是預防夜盲症。 芭樂的營養豐富且適合日常食用,但應注意適量,以避免攝取過多纖維導致腸胃不適。 印度研究發現:去皮芭樂的好處日前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想要評估帶皮和不帶皮的芭樂,對健康人群的血糖和血脂的影響,因此,招募的45位健康學生,並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其中A組補充400g成熟帶皮芭樂,B組補充去皮芭樂,持續6週,另外15名作為對照,即是C組。 6周之後發現有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都降低了,而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則增加;而去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也是下降的,但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顯著降低,這顯示去皮芭樂可能對血脂和血糖的降低,有更好的影響。 營養師怎麼說?資深營養師劉純君表示,從實驗中可以看出吃帶皮芭樂的空腹血糖跟TG三酸甘油脂都上升,而吃去皮的芭樂組的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都下降,而且好的高密度膽固醇上升。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芭樂果肉含高果膠,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芭樂果肉中的酚類和類黃酮含量,可能在抑制脂質過氧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至於果皮方面,目前沒有特別的研究去分析其成分。 劉純君指出,雖然這篇研究只有45個人,算相對小眾的研究,但從數據上來看,去皮的芭樂對血脂肪來說是有好的影響;至於血糖方面,去皮芭樂並不會讓血糖下降很多,主要是在降血脂方面效用較為明顯,所以血糖偏高的民眾,芭樂削皮吃可以,但是份量還是要節制,一天一顆跟自己拳頭一樣大小尺寸的芭樂,就很足夠了。 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上升無關劉純君提醒,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會不會上升完全沒有相關性,檸檬不甜,一樣會上升血糖,重點是在份量。通常血糖會高的民眾,除了水果吃過多之外,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也是常見的原因;因為太多人都是吃飯配飯再喝飯,甚至飯後甜點也是飯。 舉例來說,配飯-馬鈴薯燉肉、玉米炒蛋、拔絲地瓜、芋頭控肉;喝飯-玉米濃湯、皇帝豆排骨湯、酸辣湯、麵線糊;飯後甜點-綠豆湯、紅豆湯,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來,血糖不高也難。延伸閱讀: .珍珠芭樂、紅心芭樂,你喜歡吃哪一種?一張圖秒懂各品種的營養價值,吃芭樂跟工作效率有關? .吃芭樂籽會便秘?營養師解答:「3種人」真的會很卡 1清洗動作恐害營養流失
-
2024-11-01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症早發現早治療 可延緩退化5至8年
● 全世界每年約990萬人罹患失智,平均3秒有1人● 較新診斷方式有兩種,正子斷層掃描、血液檢測● 最新研究提到視力、聽力退化會提高失智症風險2017-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指出,全世界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3秒就有1人。明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失智症者人數也逐年增加,隨著阿茲海默症新藥的問世,更凸顯失智症早期診斷及介入治療的重要性,至少可以延緩失智症退化5至8年。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培寧表示,近幾年失智症在診斷工具和治療上都有新的突破,失智症如果能提早發現,並且在病程早期就服藥,加上其他非藥物的治療,可以停留在早期階段大約5到8年,對於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及減輕家人的照顧負擔有很大幫助。正子掃描 具有高準確性目前較新的診斷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類澱粉斑的「正子斷層掃描」(PET),因為類澱粉斑是屬於阿茲海默症早期的病理變化,會在大腦產生特殊病變,如果自覺已經有症狀,而且大腦影像檢查發現有類澱粉斑,後續認知功能持續退化的機率高,速度也較快,因此正子斷層掃描具有高準確性;另一種則是「血液檢測」,透過檢測血液中的類澱粉以及濤蛋白的濃度,也可診斷阿茲海默症。不只是阿茲海默症,其他類型失智症的診斷也在發展當中,主要也是利用腦部造影和血液檢測的方式來進行。新藥問世 輕度失智福音王培寧指出,以前會覺得被診斷出早期失智症,卻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可治療,只能提醒患者調整生活或是運用非藥物處方箋來延緩失智症退化,但近兩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通過兩種去除類澱粉斑的藥物,這兩種藥都是針對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症做治療,也就是趁著症狀還很輕微時服藥,如果病程已是中期或晚期,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很明顯,例如神經細胞死亡比例太高或是發炎反應已經太嚴重,此時給藥就起不了作用。「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非常重要。」王培寧強調,有些患者例如高學歷背景的病患,會想辦法掩蓋自己的失智症狀,反而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所以還是要勇敢循著正規管道就醫。遠離失智 多動腦多活動 要遠離失智症威脅,許多失智症徵兆必須注意。王培寧說,從走路姿勢可判斷失智症風險,大腦的疾病會影響動作的功能和速度,造成步態上有些變化;最新研究也提到視力、聽力退化會提高失智症風險,因為該有的聲音或視覺的刺激不夠,而加速大腦退化,尤其中老年人常發生視力和聽力問題,過去沒有特別重視,現在應該正視,其實很容易改善,民眾不要輕忽。如何預防失智症上身?王培寧強調,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留意慢性病的控制、多動腦、多活動等。在運動方面,要結合有氧運動跟肌力運動;飲食方面,可採行地中海型飲食、麥得飲食;多參與適合自己的社交活動,趨吉避凶,遠離失智症風險。
-
2024-10-31 養生.聰明飲食
維生素A比蘋果高60倍!「熱帶水果之王」芒果護眼又養顏,教你去皮切、旋轉切...3種切法不浪費果肉
芒果是夏季的代表水果,栽培品種以愛文芒果最多,其次為土芒果、金煌芒果等,產期從3月到10月,盛產期為6月至7月。 芒果是夏季的代表水果,栽培品種以愛文芒果最多,其次為土芒果、金煌芒果等,產期從3月到10月,盛產期為6月至7月。 台灣的芒果品種非常多,以下整理台灣較常見的芒果熱量、營養成分表:(以下為每100g之含量數值) 土芒果 愛文芒果 金煌芒果 玉文芒果 四季芒果 香水芒果 熱量 (kcal) 53 41 49 61 57 63 膳食纖維 (g) 1 0.9 1.4 0.7 1.8 1.4 β胡蘿蔔素(μg) 571 1152 785 182 742 875 維生素C (mg) 14.3 23.5 8.4 26 15.6 15.5 鉀 (mg) 140 106 104 121 145 143 鎂 (mg) 10 7 9 10 12 9 此外,芒果中的維生素A相當豐富。以愛文芒果為例,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顯示,每100公克中含有維生素A1920 I.U,是蘋果的60倍。芒果5大功效高敏敏營養師說明,芒果中含有維生素C、礦物質鎂、鉀與豐富的膳食纖維,適量攝取能夠增加身體防護力、幫助排便順暢還能養顏美容,以下為芒果的5大功效: 維生素C:抗壓、抗氧、養顏。 礦物質鎂:天然的神經安定劑,能穩定神經、提升睡眠品質。 維生素A:提升夜間暗視力,保護黏膜健康。 礦物質鉀:預防心血管疾病,降血壓、消水腫。 膳食纖維:幫助腸道順暢、增加飽足感。芒果4大禁忌毒物專家招名威提醒,芒果含糖量極高,有4種人需要注意攝取量: 過敏:有過敏體質的人,只要吃芒果,容易出現聲音沙啞、嘴巴紅腫、嘔吐、皮膚癢,甚至是過敏性休克的情況。 開放性傷口:芒果屬於比較燥熱的水果,建議皮膚有傷口、口腔發炎者別吃,否則會加重發炎的情況。 腎臟病:芒果的含鉀量比一般水果高,建議腎臟病患者少吃。 三高族群:芒果營養雖豐富,含糖量也高,過量會造成肝細胞負擔,易導致三酸甘油酯升,建議三高族群要少吃。芒果挑選與保存方法怎麼樣才能挑選到好吃的芒果,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3個挑選秘訣: 看:果皮紅潤、頭尾飽滿 聞:果香濃郁、品質好 摸:蒂頭微凹陷、有果粉佳此外,買到芒果後不急著冰冰箱,放在陰涼處等待後熟,等到香氣濃郁、微軟及果皮出油,即可品嘗芒果酸甜好滋味。芒果怎麼切?正值芒果產季,今年產量豐沛,價格較往年平價,民眾可趁當季正香甜多選購,但芒果要怎麼切才能品嚐完整果肉?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教戰3種切法,包括經典的「井字切」,可以優雅品嚐的「去皮切」,以及方便快速的「旋轉切」。▲芒果怎麼切?農糧署教你井字切、去皮切、旋轉切三種芒果切法。(圖/翻攝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 延伸閱讀 芒果有毒、荔枝吃了上火、西瓜性寒...是真的嗎?「夏日水果3大迷思」營養師一次破解必吃夏日水果》「芒果」竟可降血壓、抗氧化又顧腸道!營養師教你:「這樣吃」就不怕過敏芒果變黑,小心吃壞肚子?專家:長黑斑不僅對人體無礙,還代表●●可能較高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農業E報、毒物專家招名威、農糧署、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責任編輯:曾耀儀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柚子的皮可以吃嗎?柚子皮怎麼利用?4大用途、5功效及3禁忌一次看 「乾眼症」為什麼滴人工淚液卻沒用?誤會大了!眼科醫師打破迷思:乾眼症大多缺的不是水,而是...
-
2024-10-30 焦點.元氣新聞
2024世界視覺日《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記者會
為了提升全球對視覺健康的關注與認識,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四訂為「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為響應2024世界視覺日,以今年的其中一項口號「Love Your Eyes Actions」為主軸,今日(10/9)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擔任指導單位,主辦單位為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並由愛爾康大藥廠作為策辦單位,舉行《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記者會,透過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提升全國民眾對於眼疾狀況的認知度,加深大眾對於視力的健康意識。呼籲大眾愛你眼睛健康,從現在開始。超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眼疾問題你我都須重視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總人口的18.35%,預計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持續增長,視力健康成為現代人必須關注的重大議題。[1] 眼疾問題不僅會影響視力健康,更是嚴重的影響生活品質。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冀望透過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提升台灣民眾對於老年眼睛疾病的認識,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蔡維誼副組長指出:「年紀越小如果近視,又沒有重視且加強眼睛保護的話,度數會隨著年齡快速的增加,平均每年會增加75~100度,進而變成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的人若控制不佳可能會造成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等風險,因此預防非常重要,呼籲民眾可透過每日120分鐘戶外活動以減少視力的惡化。」「LOVE YOUR EYES ACTIONS」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就能預防眼睛疾病,守護清晰的視界。惡視力日趨嚴重,國人對於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度高?隨著科技的進步,台灣人的用眼習慣也跟著改變,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造成眼睛的調節力下降,並且加速眼睛老化的狀況。根據《2024 World Sight Day世界視覺日: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以下簡稱本調查)問卷結果指出,有63.9%的民眾擁有眼睛疲勞乾澀的症狀,雖然在現代好像是一種很普遍的症狀,但其實眼睛已經在發出警訊了。因此,若有出現眼睛不適的症狀,最好即刻改善用眼習慣並找尋合適的治療方式,愛護你眼睛健康。根據本調查結果,有92.8%的民眾認為老花眼是老年常見的眼疾問題,其次為白內障90.9%、黃斑部病變66.2%,可見民眾對於老年眼疾問題有一定的認知程度,而白內障就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疾問題。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王一中理事長提到:「老年眼疾問題是我們都需要關注的議題,尤其是近視的問題,研究顯示[2] 近視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白內障和青光眼的風險20%,黃斑部病變60%,視網膜剝離30%。不僅需要重視幼年的眼睛狀況,老年眼疾問題也一樣重要。」因此,不論你是已有眼疾的患者,或是主要照顧者,唯有提升對眼睛老化疾病的認知,才能及時的愛你眼睛健康。白內障怎麼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術後不再霧裡看花眼球中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為混濁且硬化的現象,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常常出現霧裡看花的現象,這種情形就是白內障在悄悄形成了。根據本調查顯示,有85.6%的民眾知道白內障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而其中在知道白內障治療方式的民眾中,有高達95.2%的人也了解白內障正確的治療方式,可見現代人對於患有白內障需要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有很高的意識。街訪民眾表示:「家人都有白內障的眼疾問題,在接受了白內障手術治療後,認為視野與視線皆變得更好。」過去有些民眾會認為自己只是輕微白內障並不會影響生活,可不可以不管它就好,双眼明眼科張鈞凱醫師指出:「白內障大概九成以上還是因為老化的原因,需注意的是現在高度近視的民眾增加,高度近視會造成白內障的提早七、八年發生。」根據本調查,有將近48.8%的人認為白內障可以使用眼藥水治療,但目前白內障藥水僅能延緩眼疾惡化,奧斯卡眼科張正忠醫師指出:「由於白內障的生成是不可逆的,目前為止尚無任何眼藥、注射劑或是保養食品可以治療白內障。因此,白內障唯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根據本調查結果指出,雖然大部分的民眾都知道白內障需進行手術治療,但仍有58.8%的民眾會擔心白內障手術。最多人擔心的原因是「手術失敗」,其次為影響正常生活、害怕選錯人工水晶體。張正忠醫師提到:「現代醫學的進步,創新的測量與手術設備不僅安全,亦能精準地讓民眾選擇到合適的白內障治療方式,因此白內障手術別擔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守護你的眼睛健康。」眼睛霧茫茫只是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病變亦是需要被重視的老年眼疾問題白內障會造成視力模糊不清,但也有可能是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等!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也會開始增生,這些因子會讓視網膜的細胞無法吸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進而傷到感光細胞,造成黃斑部退化,這種現象就稱為黃斑部病變,會造成患者直線看起來像出現波浪形、視野中心出了黑暗/模糊區域或盲點。根據本調查結果顯示,有66.2%的民眾悉知黃斑部病變亦是老年常見的眼疾問題,而目前常用的治療方式為雷射光凝固治療、光動力療法及眼內藥物注射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田彭太醫師呼籲:「民眾可以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以預防視網膜疾病,若是糖尿病患者也應做好血糖控制,每年定期至眼科檢查。」根據本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5.2%的民眾知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亦是常見的眼睛老化疾病之一,更是目前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據統計,超過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幾乎所有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有6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些罹病超過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約有25%因此失明。[3] 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除了良好的血糖控制之外,可以透過藥物控制、藥物注射、雷射手術或玻璃體切除術的方式治療,但最重要的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關Eye眼疾刻不容緩,LOVE YOUR EYES ACTIONS重視眼疾健康為響應2024世界視覺日,今年在愛爾康藥廠的策辦之下舉辦了《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的活動及記者會,透過街訪形式貼近民眾生活,致力於提升國人對於眼疾健康的認知,不僅僅是長者,眼疾健康是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議題,攜手打造一個健康的視界。在世界視覺日的這天,我們呼籲每一位民眾都要積極關注自己的眼睛健康,並鼓勵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響應世界視覺日。眼睛健康刻不容緩,一起「LOVE YOUR EYES ACTIONS」重視眼疾的保健與治療。參考資料:〔1〕中華民國內政部_113年第24週內政統計通報〔2〕Bullimore MA, Ritchey ER, Shah S, Leveziel N, Bourne RRA, Flitcroft DI.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Myopia Control. Ophthalmology. 2021 Nov;128(11):1561-1579.〔3〕新竹馬偕醫院 衛教資訊_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2024-10-29 養生.營養食譜
南瓜解便祕、防中風!營養師推「搭配5食材」效用加乘 洋蔥、牛肉入列
每到萬聖節餐桌必出現的南瓜,究竟要選哪一種?聽說營養差很多? 不同品種南瓜 營養好處一次看 南瓜有哪些營養好處? 1、眼睛晶亮南瓜富含β-胡蘿蔔素,可轉換成維生素A,幫助眼睛健康,維持昏暗光線中的視力。2、攝護腺健康礦物質鋅可抑制、延緩男性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可保持攝護腺的健康。3、變漂亮維生素C可促進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生成,使皮膚保有彈性、不鬆垮;還能抵抗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幫助淡化斑點。4、保護心血管/防止中風礦物質鉀可穩定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維持電解質平衡、調節肌肉的功能,還可幫助利尿、消水腫。若是身體缺乏礦物質鉀,則會容易疲勞、心律不整。5、增強免疫力維生素A、C、E 等,可幫助抵抗細胞過度氧化、抗老化。還可加強保護力、增強免疫力。6、改善敏弱肌維生素A可維持皮膚、黏膜健康,還可以顧眼睛、幫助抗癌。若缺乏維生素A則會出現掉髮、皮膚乾燥的情況。7、排便順暢南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蠕動,且熱量低、高飽足感,是減脂人的好夥伴。 南瓜跟這些食材搭配 意想不到功效一次看營養師高敏敏提及,南瓜不只營養好處多,搭配不同的食材,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南瓜+綠豆:幫助排便順暢南瓜本身就有豐富的纖維,可以幫助排便順暢,搭配富含膳食纖維、果膠的綠豆,也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順暢。 .南瓜+紅豆:養顏美容配方南瓜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淡斑美白;而紅豆富含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達到消水腫功效。而紅豆多酚除了有抗氧化效果,也可以防止細胞老化、預防皺紋生成。 .南瓜+洋蔥:抗過敏消炎配方過敏和體內的發炎息息相關,所以增強免疫力,也可以改善過敏反應。洋蔥富含硫化物,可以幫助消除致癌物的毒性,也有抗過敏、減少鼻子粘膜腫脹的效果。而南瓜豐富的β-胡蘿蔔素、玉米黃素等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增強保護力、抗發炎的功效。 .南瓜+玉米:護眼配方南瓜中豐富的β-胡蘿蔔素+玉米中的葉黃素,可維持眼睛晶亮,降低藍光傷害眼睛。 .南瓜+牛肉:加速補鐵南瓜中含有維生素B12、礦物質鈷、鋅、鐵等,都有助於製造血液,預防營養不足導致的貧血;而牛肉富含鐵質,也可以幫助補鐵、補血。不過,要注意,不要和「高鈣食物」一起服用,以免降低鐵質吸收! 延伸閱讀: ·南瓜有苦味還能吃嗎?蒸熟後為何有白點?專家解答 教2招輕鬆去皮、切塊 ·南瓜籽別丟!專家大讚「4好處」:還防失眠 1天「別吃超過O量」避免便秘、發胖
-
2024-10-24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年紀漸長當心眼疾 葉黃素養眼又護眼
眼睛是靈魂之窗得用一輩子,但隨著年紀愈長及3C用眼過度,中壯年後可能會出現青光眼、老花眼及白內障等問題,加上光傷害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為了延緩眼疾發生,營養師賴怡帆建議,可以補充葉黃素加魚油的營養品,尤其葉黃素是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可吸收有害藍光,又是超強抗氧化物預防慢性發炎。光傷害 眼疾主因之一除了年紀老化造成的眼睛傷害外,光傷害已是現代人眼睛問題的主因之一,包括陽光直射及3C產品產生的藍光。賴怡帆指出,有兩大疾病與此有關,一是白內障,雖然老化造成水晶體混濁,但藍光的傷害也加速水晶體老化,另一個眼疾就是黃斑部病變,由於中心視力受影響,看物品會不清楚或畫面扭曲,對生活影響很大。加上中壯年後開始進入更年期階段,尤其女性在荷爾蒙分泌減少,乾眼症的症狀也會跟著變嚴重,而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等營養補充品就成了民眾「養眼」的必需品之一。葉黃素 得由飲食補充賴怡帆指出,葉黃素是黃斑部的必要營養素,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得由飲食上補充,例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玉米、蛋黃等,由於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要跟油脂類的食物一起食用,若額外補充營養品也須要在飯後食用,才能讓葉黃素更容易吸收。依據美國FDA的建議,一天只須要補充6毫克葉黄素,就能預防黃斑部病變,不過,賴怡帆表示,曾有調查認為,一個人一天靠飲食最多補充一到兩毫克葉黃素,因此,要吃到足量須要額外補充,而台灣衛福部的建議用量一天上限可以到30毫克。目前葉黃素營養品會加上魚油,是因為魚油中的DHA也是眼睛所需要的脂肪酸,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產品,若是正在就學的學生族群因近距離用眼需求大,可選擇高劑量的葉黃素;而戶外工作者是光傷害的族群,也須要將葉黃素的劑量提高。至於中壯年之後的銀髮族群該如何補充,賴怡帆建議,不要等到眼睛不舒服或乾澀時才使用,尤其女性50歲以上進入更年期階段,加上眼睛疾病可能陸續出現,就須要開始適時適量的補充葉黃素,以備退休後用眼的需求。素食者 可選植物膠囊由於長者素食人口高達兩成,如何選擇可食用的產品,目前有些產品會在包裝上標註全素、純素、奶素等,或是有素食認證標章。另外,民眾也可以檢視外包裝上的原料成分標示,以避免含有來自動物的成分。賴怡帆解釋,用來製作膠囊的「明膠」是屬於動物性的,應選擇使用植物性膠囊,如纖維素膠囊的產品,葉黃素的成份來源多以金盞花萃取物為主,屬於植物性來源,至於DHA的成分,可選擇藻油DHA取代魚油DHA,而民眾服用這類產品,除了減緩眼睛疲勞感,也能讓眼睛看影像更明亮。聯合報將於11月9日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現場也有擺設許多攤位,由專業營養師教導民眾保健食品怎麼吃?希望大家一起來養眼又護眼。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2 焦點.健康知識+
工程師打電腦切黑色背景反而眼睛更酸!深色主題更傷眼的4個真相
現在網頁或app流行「深色主題」,將界面調成黑底白字,讓人覺得酷炫,也有人認為降低亮度能保護眼睛。然而不少研究指出,這種黑色主題對視力反而可能是一種傷害。一名加拿大的工程師表示自己看網頁、寫程式習慣使用黑色主題,但代價是眼睛會莫名其妙覺得很脹,去醫院看診也沒檢查出青光眼之類的疾病,後來他把主題調回原本的白底黑字才解決。為什麼切成深色主題反而讓眼睛更疲勞?可從色彩生理學和色彩心理學2方面來分析:1.高對比眼睛負荷大就人眼肌肉的緊張度而言,高對比度的傷害大於光線量的傷害。例如在陽光明媚的草原上,雖然光線量非常大,但人眼很舒適;但在黑暗屋子里,手機螢幕亮度調到最低,光線量遠低於前者,但仍然刺眼,這是對比度的影響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畫面,高對比度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尤其是工程師每天要看8小時以上的螢幕,所以柔和、低對比度的界面能讓人眼肌肉更放鬆。2.暗適應的傷害人眼看多了黑色介面,轉頭看自然光環境時,會暈眩。當你盯著黑色主題看了1個小時後,切屏到瀏覽器,或者轉頭看同事,都會發生暈眩;反之從明亮環境進入到黑色環境,眼球也需要分泌視紫質來適應,人眼及大腦都要不停的調節。3.視紫質和維生素A和夜盲症暗適應會引發人眼增加分泌視紫質,但視紫質的合成需要維生素A,也就是長期看暗色介面會增加維生素A的消耗。夜盲症是由於維生素A不足、合成視紫質不足而產生的,即使現在還沒有夜盲症,也需要預防。4.人偏好暖色調從色彩心理學看,溫暖的顏色比暗色更舒服。人眼看到的景色,大腦會產生聯想,進而影響心情。看到綠色就會聯想到草原森林,心情不自覺好一點,而看久了暗色或刺激性顏色,心情會較為壓抑。
-
2024-10-21 癌症.其他癌症
「草蜢」蔡一傑患腦部動刀露超長疤痕 醫曝腦瘤患者多是無意間發現
香港男子跳舞及歌唱團體草蜢上個月在美國舉辦「RE:GRASSHOPPER」巡演,團員蔡一傑因病缺席,驚傳免疫系統出問題,20日他透過社群宣布原因是罹患腦瘤,向歌迷報平安:「剛剛做完一個切除腦部腫瘤手術,手術非常順利。」57歲的蔡一傑Po出剃光頭傷疤照,可見從左後腦下方往上到腦中間再到右後腦下方,傷口怵目驚心令人不捨。據了解他已出院返家休息,目前一切安好,歌迷紛紛留言鼓勵,希望他早日康復。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腦瘤即腦部之腫瘤,可分為良性以及惡性。良性腦瘤不含癌細胞,有清楚的界線,不會侵犯鄰近組織,但可能壓迫到腦部敏感區域並造成症狀,因此即便是良性也應及時處理,腫瘤移除後不易復發。惡性腦瘤則可能包含癌細胞,生長快速,常侵犯周圍組織,致命性高。腦瘤患者大多是無意發現,因頭痛、肢體無力、視力模糊就醫,經腦部影像學檢查看出端倪。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鐘子超曾受訪指出,惡性腦瘤因不正常細胞生長較快,當長到一定程度,會出現神經出血症狀、腦壓升高,腫瘤最大約可長至5、6公分;良性腦瘤若無出現症狀,初期可3個月至半年追蹤一次,後續1到2年追蹤,成長速度較慢,卻在大到某種程度後有致命風險。林口長庚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徐鵬偉曾受訪表示,良性腦瘤有可能半途變為惡性,良性腦瘤若長在敏感區,近腦幹、顱底位置等,即使小於3公分也可能出現如同惡性腦瘤的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與腫瘤良、惡性無關。鐘子超表示,腦瘤雖屬癌症,多數病患是因外傷、車禍或頭痛就醫,經電腦斷層、切片檢查確診,因腦部腫瘤不同其他癌症有特別的腫瘤指數,無法進行篩檢,若有突發性頭痛、頭暈難緩解,長達一個月,建議就醫治療。【資料來源】.疾病百科:腦瘤.李敖良性腦瘤為何只剩3年命? 腦瘤良性、惡性比一比
-
2024-10-20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保命防跌可以這樣做
最近名嘴張友驊不幸跌倒病故,引起大家對老人跌倒問題的關注。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高齡者會經歷一次或多次跌倒事件,而這些跌倒事故輕者可能皮肉流血,重者可能導致骨折、頭部受傷,甚至死亡。如何預防老人跌倒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老年人為什麼容易跌倒?這涉及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以生理狀況而言,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的肌力、平衡感和反應能力逐漸下降,若同時有骨質疏鬆、關節炎和視力減退等問題,更進一步增加跌倒風險。尤其是下肢肌力減弱會使站立或行走難以保持平衡,失去重心。另外,許多高齡者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平衡能力或導致眩暈。此外,某些藥物,特別是鎮靜劑、降壓藥和抗抑鬱藥,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影響意識或肢體協調,亦會增加跌倒的風險。從心理層面而言,曾經有過跌倒經驗會讓老年人產生「跌倒恐懼」心理,為了避免再次發生跌倒而減少身體活動,如此一來反而進一步削弱體能與平衡能力,形成惡性循環。生活場域的不安全也會增加老人跌倒的機。如何做好防跌保護呢?建議可以從個人穿著、家居及公共空間的改善著手。以鞋子為例,很多高齡者在浴室跌倒,一雙有良好防滑效果的拖鞋便能防止老人因地面溼滑而跌倒。外出時應選擇合腳、防滑的鞋子,避免穿著過高的鞋跟或容易磨損的平底拖鞋,以確保行走時的穩定性。為防止頭部及髖關節因跌倒而骨折受傷,現在也有廠商研發出具吸收撞擊緩衝材的頭部物保護帽,及可自動彈出保護氣囊的防摔背心。對於行動不便或平衡感較差的老人,則建議適當使用助行器、拐杖、助步車等,有效減少跌倒風險。根據國健署統計,長者跌倒受傷地點52%發生在室內,家居環境的防跌措施不容忽視。以浴室而言,除了浴缸或淋浴空間的防滑墊,也可考慮用透明防滑劑施作在整個浴室。另外,為防止老人從馬桶起身或久站不穩,浴廁也必需安裝適當的扶手。居室空間可能有一些段差或階梯,可考慮設置斜坡板以減少絆倒風險。社區公共空間的設計和改善也對防跌至關重要。社區內道路和建築應設無障礙通道,並盡可能減少騎樓或樓梯間的雜物堆積。在城市規畫上應考慮多設置公共座椅,讓老年人在感到疲憊時有地方可以坐下,避免因體力不支而跌倒。科技進步則為預防老年人跌倒提供了更多創新的解決方案,如跌倒自動偵測系統,可在老人跌倒時自動通知相關人,以確保老年人在跌倒後能得到及時幫助。智能燈光系統、語音控制設備等智能家居技術則可以自動調整光線、檢測異常動作,甚至在老人跌倒後自動報警。也有科技公司正在開發針對老年人的虛擬實境(VR)訓練系統,這些系統可以通過模擬不同場景,幫助老年人提高平衡感和反應速度,進一步預防跌倒。老人跌倒問題是全球性挑戰,防跌不僅需要個人和家庭的關注,更需要社會和科技的全面介入。通過改善個人穿著、家居環境及社區設施,並結合科技的應用,可以顯著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感。關心老年人的安全,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