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共找到
10
筆 文章
-
-
2021-08-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有癌症在做XX治療,可不可以打疫苗?」哪種疫苗較適合癌症病患?
近期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台灣惡化,而台灣也進入了三級警戒,隨之新冠疫苗接種的議題也受到國人高度的關注。在這段時間有許多的癌症病友都對新冠疫苗接種有許多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有 「我在做 XX 治療,可不可以打疫苗?”,"哪個疫苗較適合癌症病患?」。因此在此整理了幾個病友常見的問題,並依現有的實證醫學以及近期更新的美國 NCCN 指引的建議予以回答。癌症病患可不可打新冠疫苗?可以!在現有 COVID-19 疫苗的臨床試驗,都只招募了極少數罹癌的病患,因此疫苗使用於這些病患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數據相當有限。但是幾個大型的研究都證實了癌症病患感染了新冠肺炎後有較高機率出現併發症及有較高的死亡率。除此之外,癌症本身或是癌症的治療都有可能使病患的免疫機能較差,而被感染新冠肺炎後會有較長的時間具有感染力,也比較容易衍生出變種病毒。因此,許多美國的專家以及腫瘤治療的學會/組織都是強烈建議癌症病患及其照顧者/同住者儘早接種疫苗。而在美國廣泛的接種癌症病患後,暫時未有任何報告顯示癌症病患施打疫苗後有較高的風險。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癌症病患因免疫力較差,由疫苗誘發出的免疫反應也可能會比健康人群弱,因此縱使完成疫苗接種,癌症病患仍須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準則。我正在接受癌症的治療,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可以!接受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及放射治療的病人都可以接受疫苗接種。其中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及放射治療在接受治療的任何時間都可以接種疫苗。接受固態腫瘤的常規化療的病患 (如大腸癌物、肺癌和乳癌) ,暫時最佳注射疫苗的時間還未釐清,因此美國指引是建議儘早接種疫苗,而國內專家則是建議白血球恢後,以及在下一輪化療一星期前注射。血液惡性疾病的病患接受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或是高強度的誘導性化療時,往往會造成較嚴重的免疫功能的抑制,因此需要等免疫功能恢復後再做施打。免疫治療的作用會增強會使病患的免疫增強,學理上有可能會增加疫苗的副作用,但暫時無任何研究有發現這樣的趨勢,因此美國指引是建議同日施打,以減少病患反覆進出醫院的機會,但也有部分專家建議錯開疫苗及免疫治療的注射,以利區分個別的副作用。接受大型手術的病患則是建議術後休養一段時間後再進行疫苗接種,這樣比較容易觀察手術後的併發症。較為特殊的是接受脾臟切除手術的病患,有可能會導致免疫抑制,因此需要等二週以上尚可接種疫苗。我有癌症,我應該打哪一個疫苗?都可以,不需挑選疫苗!現在國際上主要的幾種疫苗包括: mRNA 疫苗的輝瑞/BNT、莫德奈/Moderna,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嬌生/Johnson疫苗、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都有個別完成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並驗證對預防新冠肺炎有顯著的效果。但由於各個疫苗的試驗是在不同的場景下進行,而且實驗設計也不盡相同因此無法互相比較。近期 Nature Medicine 也發表了一篇 40 萬人次的研究報告,比較 AZ 疫苗與 BNT 疫苗在英國使用的狀況,並沒有發現兩種疫苗在效果上存在任何差異。對於癌症病,暫時沒有任何證顯示哪種疫苗在安全性及保護力上較為優越。而在安全性上,mRNA疫苗不含活病毒,而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腺病毒載體已被修改不具複製能力,因此這兩種疫苗學理上都可用在免疫力較差的癌症病患。 AZ 疫苗與血栓副作用隨著台灣如火如荼的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疫苗相關的議題持續被高度關注。國內現有的兩個疫苗分別為 mRNA 疫苗的莫德奈/Moderna,以及腺病毒載體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因為AZ 疫苗的施打在國外出現數件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的案例,而導致部分病患死亡的情形,引發國人對 AZ 疫苗的一些疑慮。因此在此整理了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的相關資訊以及注射 AZ 疫苗後的注意事項。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在歐洲及美國進行廣泛的疫苗接種後,陸陸續續有報告發現極少部份的病人在接種了腺病毒載體疫苗後(嬌生,AZ),出現了罕見部位的靜脈血栓,例如腦靜脈竇血栓或腹內靜脈血栓,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等症狀。這樣的副作用被命名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hrombo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其發生率依歐盟及美國衛生主管機關公布的統計資料,約百萬分之十,而國內統計至今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目前雖未找到確切的危險因子,但似乎於較常見於中年女性,發生時間大多於注射疫苗後 5 至 20 天內。現在已有些研究開始釐清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發生的機轉,近期一篇發表在 Nature 的研究發現,部分的人在接種腺病毒載體的新冠疫苗會造成體內產生異常抗體,這些異常抗體會以特定方向及排列黏附在叫做PF4的血小板蛋白上,而其他抗體和血小板會跟著附著上去,導致血栓產生以及大量的血小板被消耗掉。目前報告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個案皆有檢驗到PF4的抗體,而現在疾管署也開始協助醫療院所進行檢測來協助此副作用的診斷。AZ 疫苗安全嗎?我是否適合打 AZ 疫苗?WHO、美國的CDC/ACIP、 歐洲的EMA以及國內的ACIP都有針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血栓風險做過探討,結論皆為:發生率低,接種的益處遠大於其風險,並且持續支持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施打。許多病患常會問自己的狀況是否適合打 AZ 疫苗,事實上除了似乎比較常見於較年輕的女性之外,暫時尚未發現有確切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因此疾管署僅建議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或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者,或是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另外,若病患對流感疫苗、常效型生長素 pegfilagrastim 或是皮下型 rituximab 有過敏史,因含有相同成份,則較需特別注意是否也對 AZ 疫苗過敏。我注射後該注意什麼?施打 AZ 疫苗後 4-28天內須注意是否有以下症狀:◎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任一皆為腦靜脈竇血栓之可能症狀)。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之可能症狀)。 ◎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之症狀)。◎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之可能症狀)。◎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或紫斑。如有上述症狀,有可能是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應盡早就醫檢查。
-
2021-07-31 醫療.心臟血管
慢病最愛問【血栓】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血栓病患不能打疫苗? 幾個自我檢測破除迷思
前陣子施打疫苗後猝死或血栓的新聞層出不窮,搞得人心惶惶,在政府力拚疫苗施打率的情況下,民眾心裡不禁納悶到底哪些人絕對不能打疫苗?打疫苗之後,有多少機率會造成血栓呢?如果本來有血栓的病史可以打疫苗嗎?小藥師幫大家整理一些相關的問答! Q1.哪種人「絕對不能打」新冠病毒的疫苗?1.對先前注射的新冠病毒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2.曾對MRI顯影劑、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者,請告知並諮詢您的醫療人員,以防對某類有相同成分的疫苗過敏。3.對疫苗有潛在嚴重過敏反應者,則可利用下表做過敏風險評估:Q2.看新聞感覺打疫苗會血栓或猝死,這些機率高嗎?病毒載體疫苗(如AZ, Janssen)施打後,全球累積數位病例是發生罕見部位的靜脈血栓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的狀況。在歐洲跟美國,其發生率約百萬分之十。粗估血栓約為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Q3.有腦中風病史,可以打疫苗嗎? 可以。因為,目前研究認為,施打疫苗後產生特殊免疫反應引起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多數腦中風的原因不同。Q4.有血栓相關疾病病史可否施打疫苗?大部分人可以。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一般靜脈血栓病史的人,施打疫苗後會提高產生此不良反應的機率。但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病毒載體疫苗(如AZ)。 Q5.我有在服用抗血栓藥/抗凝血藥,可以打疫苗嗎?打之前要停藥或調整嗎?可以。由於新冠肺炎疫苗為肌肉內注射,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可能造成局部肌肉內血腫,但打疫苗的利大於弊,故建議施打疫苗。以下是藥物的說明及注意事項:不管是服用哪種抗血栓藥/抗凝血藥,若施打前幾日內有出血傾向(例如:不明原因的皮下出血或牙齦出血),或您有其他關於服藥的問題,建議還是先與醫師先進行討論,評估且確認風險後,再決定是否施打疫苗。資料出處:1.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21 Apr;9(4):1423-14372.CDC: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for Use of the Janssen (Johnson & Johnson) COVID-19 Vaccine After Reports of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Among Vaccine Recipients — United States, April 20213.台灣腦中風學會【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居家防疫動起來 「超慢跑」簡單效果好-中風後的復健長路 風友「要認真」定目標-莊昕悅營養師/腎臟不好的糖友怎麼吃?3個小技巧攝取低蛋白飲食又兼控血糖
-
2021-07-2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莫德納副作用很強嗎?只打一劑保護力有多少?新冠疫苗關鍵十問專家解惑
台灣接種新冠疫苗工作如火如荼,但隨著疫苗覆蓋率愈來愈高,施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事件、對疫苗品質有疑慮的相關報導,也引發民眾的焦慮,不少人明明想「靠近」疫苗,卻又擔心。臺大醫院在6月22日舉行記者會,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新冠肺炎是新興傳染病,相關資訊多且龐雜,也因混亂而導致民眾恐慌焦慮。台大醫院成立科學防疫小組,針對新冠肺炎進行研究與知識建立,並設立肺炎知識專區,為民眾解答關於疫苗的眾多問題。查小喵出任務,彙整民眾面對新冠疫苗最焦慮緊張的十大問題,運用6月22日台大醫院記者會內容、台大醫院「知識就是力量」共筆資料、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MC)6月29日記者會資料、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記者會7月1日舉辦的記者會資料及疾管署新冠疫苗Q&A、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的回應,幫大家解惑,期盼大家認識疫苗不緊張。【疫苗的接種時程】Q.1 如果僅接種1劑新冠疫苗,保護力可以達到多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根據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輝瑞第一針效果有 52%、莫德納為 69.5%。在莫德納的臨床試驗中,有7%受試者忘了打第二針,這些人持續追蹤下去,發現他打完第一針14天之內,保護效果就達到50%,過了14天達到92%。嬌生疫苗只要打一針,保護力為 66%,AZ 一針的效果則是76 %。如果只打一針,mRNA疫苗不見得比AZ優。 國際實際使用經驗,黃立民說,在以色列觀察發現, 只打一針輝瑞的防護力是54%, 跟臨床試驗差不多。在蘇格蘭,只打一針輝瑞防護力為91%、AZ為88%。在南韓,只打一針輝瑞是 89% ,只打一劑AZ是86%。黃立民說,只打一針的效果好壞,決定於當時的環境。如果大環境才剛開始施打疫苗,大家都不打,防疫不好,疫苗效果就不是那麼好。但如果打一針時,疫苗都已經普遍打了,被感染機會本來就降低了。但mRNA疫苗的第二針一定要打,這是非常重要的。Q.2 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要間隔多久?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根據免疫學原理,接種完第一劑疫苗後,若免疫系統記得這一針,那之後不管隔多久補第二針,保護效果都可以持續。但如果免疫系統忘記第一針,那就必須重新來過。目前政府規定,AZ疫苗第一和第二劑間隔至少8週以上,莫德納兩劑接種間隔至少28天。黃立民說,根據AZ疫苗的臨床試驗結果,兩劑間隔小於6週、間隔6到8週、間隔9到11週跟間隔大於12週,其保護效果分別是55%、59%、63%和81%,亦即間隔12週保護力最高,間隔到16週效果仍非常好。Q.3 新冠疫苗是否可以混打?混打是不是有方向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目前並不建議疫苗混打,除非接種第一劑時發生症狀並通報不良反應,且經醫師評估不適合再接種同樣或類似成分疫苗,可接種另一廠牌疫苗。建議依原第一劑接種廠牌的建議間隔,按時完成第二劑接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6月22日疫情記者會表示,確實從國際資料可知,先打AZ後再打輝瑞BNT疫苗,防護效果更好、沒有特別嚴重不良反應、副作用比例比較高。但指揮中心專家仍不建議混打的原因是,目前的國際資料,都是AZ打完打輝瑞,並不是台灣現在有的莫德納疫苗。張上淳說,雖然輝瑞跟莫德納都是mRNA平台疫苗,但精確來說,是兩家不同公司的產品,是不是能這樣推論?嚴謹的科學會希望有其他的資料來佐證。黃立民說,目前很多歐洲國家已建議混打。根據最近一個西班牙做的研究,追蹤 663人, 第一針打AZ的人,第二針中1/3的人不打、 2/3 打輝瑞BNT疫苗,觀察抗體變化。 結果第二針 打輝瑞疫苗者,抗體的幾何平均值從71跳到7700,增加100倍, S蛋白的抗體從98跳到3600, 中和抗體的陽性率從34%跳到100%。因此,第一針打AZ、第二針打BNT,混打效果非常好。但當然副作用增加,發燒會增加一點 。目前已經有些國家建議可以混打,但需注意方向性,第一針打AZ、第二針可以打mRNA,但如果第一針打mRNA,那第二劑也建議打mRNA。Q. 4 疫苗對變種病毒是否有足夠防護力?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簡稱為SMC)6月28日公布的資料顯示,針對目前台灣有社區群聚的英國變種病毒株(Alpha)和印度變種病毒株(Delta),輝瑞/BNT疫苗應對Alpha株,若完整接種2劑保護力為92%,在住院的保護效果則接種單劑就有8成保護力、接種兩劑達到95%;在死亡的保護效果,70歲以上接種單劑就有85%。應對Delta株,完整接種兩劑的保護力是79%,對住院的保護效果則接種單劑也有94%。牛津/AZ疫苗應對Alpha株的保護效果,完整接種兩劑為73%;住院保護效果,接種單劑為76%、兩劑為86%。應對Delta株,完整接種兩劑為60%,住院保護效果則是單劑有71%、兩劑則有92%。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在SMC6月29日舉辦的記者會表示,如果去看疫苗保護力,在病毒學上中和抗體的效價越高,可能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越強。不過必須認知到,事實上無法比較出哪個疫苗比較好,因為除了中和抗體效價外,還有其他免疫系統的強化因素需要考慮。雖然從AZ疫苗的效價來看,對變種病毒保護力會下降一些。不過在變種病毒中,大家擔心的印度變種株Delta,其實對疫苗保護力影響較小,反而是研究顯示,巴西與南非變種保護力較為明顯下降。黃立民說,南非株的1484K是很早的突變點,已經知道突變對疫苗中和抗體效果變差,可是很多病毒並沒有逃脫疫苗的掌握,如果疫苗可以打到很高的抗體,還是可以對抗病毒。因此英國的接種策略是盡快讓大家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且接種疫苗也可以讓重症降低。因此目前遇到變種病毒的策略,就是讓抗體提高,另一個就是做新的疫苗,但後者需要時間。Q.5 台灣的疫苗覆蓋率要達到多少才能解封?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在7月1日媒體工作坊中表示,疫苗覆蓋和解封問題沒這麼簡單,因為打疫苗並非百分之百防護效果,可能10%~30%的人還是會感染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風險,但沒辦法絕對阻絕呼吸道黏膜帶有病毒的狀況,意即所謂的無症狀感染。 英國研究發現,接種AZ疫苗對有症狀感染保護效果有72%,但對無症狀保護效果幾乎沒有。打疫苗後若接觸病毒,可能不會發病確診,但可能短時間身體會帶病毒,還是可以傳播給其他人,因此在疫情還沒結束之前,還是要持續戴口罩。黃立民指出,根據國外經驗,當社區疫苗覆蓋率到三、四成,就會有感,會開始覺得病毒傳播變慢、個案出來速度變慢。可以合理、審慎樂觀估計,打到三到四成,台灣疫情會比較好控制。【疫苗的不良事件】Q.6 莫德納疫苗副作用很強嗎?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皓翔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莫德納疫苗的第二劑副作用比例高,且比AZ疫苗高。台灣目前的狀況,莫德納還沒開始接種第二劑,因此臨床上是不是副作用比較高,目前還沒有資料。根據指揮中心疫苗介紹,莫德納疫苗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92%)、疲倦(70%)、頭痛(64.7%)、肌肉痛(61.5%)、關節痛(46.4%)、畏寒(45.4%)、發燒大於38度(15.5%)。另在接種後不良反應方面,常見為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不常見為接種部位搔癢及罕見不良反應為顏面神經麻痺、臉部腫脹。根據SMC在6月29日發佈的「施打mRNA新冠疫苗後出現心肌炎的病例研究」專家意見指出,有研究找出2017年至2021年的二到四月間有的急性心肌炎的病患,再找出過去二十年內所有可能與疫苗相關的心肌炎病患。研究發現其中四位在接種疫苗後,五天內有急性心肌炎,三位是23到36歲的男性,一位是70歲女性。四位都有施打兩劑的mRNA新冠病毒疫苗(其中兩人打莫德納疫苗,兩人打輝瑞疫苗),都有嚴重的胸痛症狀和心肌受傷的現象,但住院接受治療後均在二到四天內出院。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加護病房副主任巫龍昇解讀上述研究指出,以這麼少的樣本其實只有關聯性,很難推估出疫苗和心肌炎之間的病理機轉與危險因子。臨床上不論是否與疫苗有關,心肌炎本來就有可能發生,此研究中提到目前無法證實心肌炎與疫苗的相關性,此結論也與美國CDC相同。巫龍昇指出,這不是第一篇有關疫苗施打後出現心肌炎的案例報告,美國CDC目前確認的案例是393位,但美國施打mRNA新冠疫苗的人約有一億七千萬人,換算之下與心肌炎事件有關的僅約百萬分之23,實屬少見,希望民眾不要太過恐慌。Q.7 年長者打AZ是不是比較安全? 張皓翔:AZ疫苗可能造成極罕見的血栓風險,而此風險發生在60歲以下族群比較明顯,因此歐洲國家可能因為人種發生血栓比例較高,有某些國家限定60歲以上打AZ。至於說,施打疫苗後死亡率比較,各種不同疫苗其實都有人接種後發生不良事件的死亡通報,AZ在打完之後,死亡率並沒有比其他疫苗高,甚至是比較低的情況。如果擔心施打疫苗後死亡的問題,其實AZ相對反而安全。Q.8 台灣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後,傳出許多猝死案,與疫苗有因果關係嗎?李秉穎表示,接種新冠疫苗的人之後發生死亡的死亡率,是不是有高於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必須要以科學研究來釐清。比對健保資料庫,各年齡、性別,接種疫苗後死亡與沒接種疫苗後死亡,兩者相比並沒有超過背景值,表示死亡是與疫苗沒有因果關係,沒打疫苗的人也因為年長者有各種疾病會發生死亡。此外,專家也以不同疾病別進行監測,發現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觀察值也都沒有超過期望值,因此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打了AZ疫苗對年長者會有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李秉穎也說,跟國際比較,不分年齡接種疫苗後死亡率在英國是百萬分之20.9,台灣是百萬分之19.6,並沒有高於其他國家;如果只看75歲以上死亡率, 台灣是百萬分之87,韓國是百萬分之146,台灣的死亡率也沒高於其他國家。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皓翔說,台灣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一些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的死亡個案,類似的狀況在其他國家剛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時也有出現,如美國、韓國。張皓翔說,這些通報個案會透過科學方法,釐清死亡是否與疫苗有關,包括檢視特定族群接種疫苗後死亡率有沒有超出背景值,如果有接種疫苗者死亡率與沒接種者並無明顯超出,那死亡應該與疫苗沒有關連。相關的個案會以解剖來釐清死因。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6月29日記者會說明,目前累計240例疫苗接種後通報不良事件的死亡個案,年齡為41至101歲間,其中186人為75歲以上長者。目前已完成解剖44人,其中33例與慢性病相關,其他死因分別為1人為吸入食物窒息,2人死於頸椎骨折,1例嗆噎窒息、1例顱內出血死亡,2例疑因肺炎病逝及2例泌尿感染死亡。Q.9 新冠疫苗中,重組蛋白疫苗是否比mRNA疫苗及腺病毒載體疫苗差?李秉穎說,只看安全性的話,美國重組蛋白的Novavax疫苗公布的資料沒有特別嚴重不良反應,台灣的高端、聯亞的重組蛋白疫苗本身的不良反應,初步資料看來,發燒的發生率不高。mRNA疫苗立即型過敏發生率比較高 ,可能有罕見心肌炎、心胞膜炎問題; 腺病毒載體疫苗立即過敏反應也比較高,可能會發生罕見血栓。因此以安全性來看,重組蛋白疫苗不亞於其他疫苗,有效性方面,還不是很清楚。但Novavax根據最新三期臨床試驗報告,保護力達89.7%跟mRNA蠻類似。 Q.10 血栓副作用如何監測?張皓翔說,接種AZ疫苗後可能發生極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問題,會發生在腦部、腹腔、下肢,在皮膚表現則會紅點、紅疹。因此建議施打AZ疫苗的民眾要注意血栓相關症狀,若有疑慮,隨時跟醫師聯繫、討論。根據指揮中心疫苗介紹,AZ疫苗與注射後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可能有關聯,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要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本文轉載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小喵出任務】新冠疫苗關鍵十問 專家共筆來解惑,原文網址: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427)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是高危險群嗎?哪些人施打新冠疫苗易誘發血栓
疫苗施打以來的猝死案件,引起許多民眾恐慌,尤其是AZ疫苗與血栓的關係。但研究發現,因施打新冠疫苗引起血栓的事件,目前全球個案數少,且血栓問題在西方白種人比較常見。Q:接種新冠疫苗後,仍可能感染新冠肺炎嗎?疫苗保護力並非100%,接種疫苗後,仍有少數機會感染新冠肺炎,但即使感染,也可降低重症機率。因此即使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Q:打完疫苗出現什麼症狀,必須要緊急就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指出,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可能會造成注射部位疼痛、發燒、倦怠、頭痛等症狀,各種疫苗產生比率略有不同。這些副作用通常只要休息1-2天,或服用一般退燒止痛藥治療就會緩解。但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打完輝瑞╱BNT疫苗,大約每100萬人有4.7人發生;打完莫德納疫苗,大約每100萬人有1.3人會發生,需要立即就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張皓翔表示,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對流感疫苗有過敏反應者,不能施打新冠疫苗。若過去沒有打過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等,也能放心施打新冠疫苗。Q:施打新冠疫苗,什麼樣的人容易誘發血栓?張皓翔指出,因施打新冠疫苗引起血栓的事件,目前全球個案數較少,粗估每十萬人中有0.79~3.77人,而染疫住院後靜脈血栓比率則為3~20%。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AZ疫苗。呂俊毅指出,今年3月左右,部分國家發現打完AZ疫苗,有人會出現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副作用,曾經停用或限制疫苗的使用者年齡。但研究發現,血栓問題在西方白種人比較常見,AZ疫苗大約每10萬人有1人,嬌生疫苗則大約每100萬人有3.5人。但相對於感染新冠病毒,疫苗帶來的風險非常低,打疫苗明顯利大於弊,多數國家仍開放使用AZ疫苗,且視為安全有效的疫苗。Q:根據臨床試驗結果,新冠疫苗保護力有多少?目前國際間緊急授權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AstraZeneca(AZ)、Pfizer-BioNTech、Moderna與Janssen等廠牌,在完整接種兩劑(或一劑)後,對預防PCR確診SARS-CoV-2(疫苗株或D614G株)之有症狀感染,其保護力約有六至九成。Q:打疫苗後出現發燒疲倦等副作用,如何緩解?可服用哪類止痛消炎藥物?打完新冠肺炎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包含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倦怠等。張皓翔指出,其中又以年輕人反應較為激烈且常見,較容易出現不良接種反應的時間點,分別為接種第一劑AZ疫苗、接種第二劑輝瑞疫苗及莫德納疫苗。可使用普拿疼、非類固醇類處方藥物,但不建議預防性服用(接種前服用)。一般來說,接種後若出現發燒等免疫反應,約兩天內會舒緩,若超過兩天且為高風險暴露者,務必進行採檢通報。Q:如果不想吃西藥,中醫有緩解副作用不適的方式嗎?中醫師黃小茹指出,在中醫理論,施打疫苗是將少量輕微的外邪直接感染人體,如果身體機能良好,正氣能驅除外邪,稍做休息就恢復。身體狀況較差的人,無法將外邪驅除,開始肌肉痠痛、發燒與倦怠,如果外邪進入了「中焦」,就會直接影響腸胃系統,出現腹瀉、噁心或食欲不振。中醫可以藉由辯證治療以上的症狀。「正氣不足」發燒畏寒、肌肉痠痛明顯的人,可以柴胡桂枝湯清除在表層的外邪緩解症狀;若是「三焦水道」不疏通,出現腸胃的症狀,可以五苓散或藿香正氣散,溫陽化濕幫助腸胃的風邪外散,根據不同體質再加入散外邪、扶正氣、散濕氣。預防血栓則可以酌加活血化瘀或滋陰養血的藥物。如果施打部位痠痛,可以塗抹紫雲膏或一條根,幫助局部消炎並促進循環,讓痠痛更快緩解。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台大醫院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副作用比例較流感疫苗高 新冠疫苗4廠牌副作用比較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0期文/郭岳潭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為了降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接種疫苗效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布已編列40億元經費,6月7日起,符合公費資格者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也就是指全民都可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只是接種順位早晚的差別。根據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的疫苗資訊,自藥廠採購的AZ疫苗、莫德納疫苗,以及COVAX配送的AZ疫苗,再加上日本無償提供124萬劑AZ疫苗,以及美國提供250萬劑疫苗,還有緊急授權使用的2家國產疫苗,預計8月底將有1000萬劑疫苗到位,屆時將啟動大型接種計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目前新冠疫苗根據製成使用技術,主要分為mRNA、腺病毒載體、重組棘蛋白、減毒等,透過將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質片段注射至人體內,誘使免疫系統產生可長時間抵擋病毒入侵的抗體。目前的新冠疫苗大多需要接種2劑,只有嬌生疫苗例外,通常第1劑疫苗可以激發免疫力,但其強度可能未理想,抗體持續時間也可能較短,是為免疫系統打下地基;第2劑疫苗,則能夠強化免疫反應,讓抗體持續時間更長,依照標準時程打完2劑疫苗,才會有完善的保護。黃玉成表示,如果是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另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患,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國際認證4種新冠疫苗❶AZ疫苗AZ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根據臨床試驗資料分析顯示,接種間隔12星期且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可達81%、降低重症風險100%。目前建議2劑間隔至少8星期,而間隔10~12星期,疫苗接種效果更佳。黃玉成指出,根據AZ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常見的副作用及頻率,前3大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54.2%、疲倦53.1%、頭痛52.6%,再依序為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超過38度7.9%。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硬塊、嘔吐,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食慾下降、頭暈、腹痛,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黃玉成提醒,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是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何一種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日前國內發生首例接種AZ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該名30多歲男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7天後出現持續性頭痛、腹痛,急診就醫發現是施打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經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才保住性命。黃玉成指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為接種AZ疫苗後,非常罕見的併發症,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他提醒,對於AZ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❷莫德納疫苗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約為94.1%,依國際指引及衛福部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8天。黃玉成指出,根據莫德納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92%、疲倦70%、頭痛64.7%、肌肉痛61.5%、關節痛46.4%、畏寒45.4%、發燒超過38度15.5%。其他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為接種部位搔癢,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顏面神經麻痺、臉部腫脹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黃玉成表示,莫德納疫苗沒有特別的禁忌症,如果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疫苗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則不建議接種。❸輝瑞疫苗輝瑞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7天後保護力約為95%、降低重症風險達95%。根據輝瑞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84.1%、疲倦62.9%、頭痛55.1%、肌肉痛38.3%、畏寒31.9%、關節痛23.6%、發燒超過38度14.2%。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腫脹、泛紅、噁心,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不適,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任一側臉部麻痺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黃玉成強調,對於輝瑞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應避免接種,而未預期的嚴重不良反應非常罕見,通常發生在接種輝瑞疫苗後數分鐘至1小時內,包括:呼吸困難、臉部及咽喉腫脹、心跳加速、全身紅疹、暈眩及身體虛弱等症狀。❹嬌生疫苗嬌生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1劑接種,保護力約為57~72%、降低重症風險達86%。根據嬌生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括:注射部位疼痛49%、頭痛、疲勞、肌肉疼痛38%、發燒超過38度0.3%。黃玉成表示,根據美國FDA報告顯示,與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相比,嬌生疫苗的副作用較為輕微且和緩,且無個案在臨床試驗中出現過敏反應;只有極少數個案,可能出現極罕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分之5,在全球接種嬌生疫苗的700萬人中,僅有8例,接種新冠疫苗整體益處仍大於風險。新冠疫苗副作用,適當休息數天可復原黃玉成說明,接種新冠疫苗後,應在現場觀察至少30分鐘,等待無不適再離開,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比例較流感疫苗高,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千萬不可按揉、可適度冰敷;而接種疫苗後產生的發燒反應,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另外,其他可能症狀,例如: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通常症狀輕微,適當休息即可於數天內自行復原。黃玉成也提醒,新冠疫苗接種後,需要2星期後才能產生免疫力,且接種2劑才算完成接種,雖可降低罹患新冠肺炎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仍需做好勤手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才能避免因暴露病毒而受到感染。黃玉成補充,目前國內已通報多例疑似新冠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事實上,不良事件並不等於副作用,不良事件是指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另外,根據衛福部建議,目前新冠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且新冠疫苗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最好間隔至少14天。10大類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22日在疫情例行記者會宣布,自7月1日起,開放第一至第八類接種對象「自由選擇」疫苗廠牌,包括AZ疫苗或莫德納疫苗,6月25日公布,疫苗殘劑供未開放類別候補登記;若已完成第一劑疫苗,可依建議接種第二劑時間,以同廠牌完成接種。根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開專家會議,目前公費接種順位:第1類:醫療院所執業醫事人員。 第2類:中央及地力政府防疫人員。例如:海關、警察、消防員、海巡。 第3類: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例如:國際航空機組員、港埠第一線作業人員。 第4類:因特殊情形必須出國者。 第5類:機構及社福照護照顧者與受照顧者、洗腎患者。例如:長照機構住民、照護者及其服務對象。 第6類:75歲以上長者、孕婦。 第7類:維持國家安全運作及社會機能正常之必要人員。例如:軍人、憲兵、運輸及倉儲業者、高中職以下學教職員、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雙北基桃計程車司機、外送員……等。 第8類:65~74歲長者。 第9類: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 第10類:50~64歲以上成人。延伸閱讀: 。莫德納疫苗大規模開打,這些是『正常』可能會發生的皮膚反應,不用太緊張 。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猝死頻傳,我該打嗎? 陳亮恭建議4類人先暫緩
-
2021-06-2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腦中風病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嗎?該打哪一種?
AZ疫苗開放大規模接種以來,累計全台超過六十死,雖然死因是否與疫苗都仍待釐清,不過絕大多數均有慢性病,尚未施打的長者及其家屬開始卻步觀望。許多人都想問,諸如腦中風、巴金森氏症、洗腎、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到底能不能打疫苗?對此台灣腦中風學會就建議,對於曾經發生過腦中風、或者本身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病人,施打疫苗在世界各國都是被明確建議的,施打疫苗雖然有一定比例會在施打後身體不適、或發生疫苗相關的可能副作用,但整體而言施打疫苗的好處是遠大於可能的風險。以下是台灣腦中風學會整理腦中風患者施打疫苗等相關問題供大家參考判斷:Q1: 哪一種疫苗比較適合腦中風病人?不同種類的新冠肺炎疫苗(COVID-19疫苗)是否對於降低腦中風病人的感染風險,或者增加特定疫苗的相關併發症,有關其間的差異目前仍未有定論。隨著施打疫苗的人數越來越多,疫苗的可能併發症之報導及研究也隨之增加。例如與腺病毒疫苗施打(如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AstraZeneca,簡稱 AZ)和強生/楊森(J&J)疫苗等)相關,由特殊免疫反應引起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簡稱 TTS),發生率約為數十萬到數百萬分之一不等,發生對象多為年紀輕,且女性偏多。至於其他種類的疫苗,如施打 mRNA 疫苗(莫德納,輝瑞等)後,則亦有罕見的急性心肌炎的個案報告。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建議,除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 AZ 疫苗外,並未限制或者建議腦中風病人使用特定的疫苗種類。因此,絕大多數的腦中風病人,皆能施打目前政府核准的疫苗。另外,若您過去的腦中風型態是屬於腦部靜脈栓塞或者特殊原因引起的腦中風,如特定免疫或血液疾病相關疾病,則建議您與您的醫師討論之後決定。Q2: 有腦血管栓塞病史,可以打疫苗嗎? 可以。若您過去的腦血管栓塞是屬於腦部靜脈栓塞或與特殊免疫或血液疾病相關,則建議您與您的醫師討論後決定。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產生之罕見血栓併發症,目前的研究認為上是體內免疫反應產生特殊抗體,例如 anti-platelet factor 4 抗體,而引起血栓,與多數腦中風栓塞的血管病變或心律不整產生血栓的機轉不同。此外,疫苗可降低感染新冠肺炎本身引起之血栓風險,並減少重症比例及死亡率,因此有腦血管栓塞病史的病人仍可接種新冠肺炎疫苗。Q3: 腦中風之後多久才可以打疫苗? 腦中風並非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禁忌症。但由於腦中風病人,在剛發作之急性期,可能會出現中風症狀惡化、再次中風、心臟血管事件、感染等相關併發症,因此建議在中風急性期(大約1~2週)過後,經醫師評估整體身體狀況已穩定,再施打疫苗。Q4: 打疫苗前,抗血栓藥/抗凝血藥要停藥或調整嗎?由於新冠肺炎疫苗為肌肉內注射,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可能因藥物影響凝血功能而造成較高機會之肌肉內血腫,但由於施打疫苗之好處仍高於肌肉內出血或血腫之壞處,因此,使用此類藥物並非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絕對禁忌症。以下將依照病人可能服用的藥物進行相關施打說明及注意事項:若您服用為單線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在施打疫苗前並不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但施打疫苗後,建議加壓施打處至少兩分鐘以上,並確認是否止血或有血腫狀況。接種完疫苗後也不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但需要在施打完1-2天隨時注意是否有血腫狀況,若有注意到腫塊逐漸增大等狀況,需進一步評估肌肉內出血或血腫狀況。若您正在服用雙線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合併保栓通),在施打疫苗前並不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但若預定施打疫苗時間與服藥時間非常接近,建議可考慮先暫緩服藥,待施打完成後確認無血腫擴大後,再服用當天藥物。建議施打完成時,加壓施打處至少5~10分鐘。在施打完後1~2天隨時注意是否有血腫狀況,若有注意到腫塊逐漸增大等狀況,需進一步評估肌肉內出血或血腫狀況。若您服用的抗凝血劑為口服維他命K拮抗劑(如:warfarin),在施打疫苗前請確認您最近回診的凝血功能檢查(INR),若皆穩定且小於3,可直接進行疫苗注射;若您最近的INR指數不穩定或超過3,建議在施打疫苗前,與您的醫師先進行討論。施打當天,若預定施打疫苗時間與服藥時間非常接近,建議可考慮先暫緩服藥,並在施打完成確認無血腫擴大後,再服用當天藥物。施打完成後,加壓施打處至少5~10分鐘,並確認是否止血或有血腫狀況。在施打完後1~2天隨時注意是否有血腫狀況,若有注意到腫塊逐漸增大等狀況,建議進一步評估肌肉內出血或血腫狀況。若您服用的抗凝血劑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如:普栓達、拜瑞妥、艾必克凝、里先安),施打前不需特別做凝血功能檢查。施打疫苗前您並不需要調整藥物劑量。若預定施打疫苗時間與服藥時間非常接近,建議可考慮先暫緩服藥,待施打完成後確認無血腫擴大後,再服用當天藥物。建議施打完成時,加壓施打處至少5~10分鐘。在施打完後1~2天隨時注意是否有血腫狀況,若有注意到腫塊逐漸增大等狀況,需進行進一步評估肌肉內出血或血腫狀況。若您發現施打疫苗前幾日有注意到有出血傾向(如不明原因的皮下出血或牙齦出血等),或您有其他關於服藥的問題,建議您於施打疫苗前與您的醫師先進行討論。若您同時使用抗凝血劑及抗血小板藥物,建議您的注意事項參照服用抗凝血劑之患者。Q5: 打完疫苗後,要注意什麼嗎?接種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含:.發燒(≥38℃):大多於接種完2天內出現,如您未患有需限制水分攝取的原因(如嚴重心衰竭),建議多喝水休息。一旦發燒,也可服用醫師開立的退燒藥減輕不適感,但不建議預防性使用退燒藥。然而,如果發燒持續不退或合併其他不適症狀,仍可就醫。此外,若於接種2天後仍持續發燒,建議就醫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其他原因。.局部(接種部位)疼痛、紅腫、倦怠、肌肉關節疼痛、頭痛、噁心、嘔吐、畏寒:通常症狀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若症狀持續抑或惡化,應儘速就醫診療。如您有服用抗血栓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也請觀察局部血腫瘀青狀況。.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請於休息區觀察30分鐘以上,確認無恙後再行離開。如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等症狀,請儘速告知注射現場醫護人員進一步評估。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發生時間較常見於施打 AZ 或嬌生疫苗後 5~20 天內。如您於接種 AZ 或嬌生疫苗後有以下症狀之一:1.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2.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3. 下肢腫脹或疼痛;4.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5.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如若確診,也能依治療指引進一步處理。.心肌炎與心包膜炎:在接受 mRNA 疫苗(輝瑞BNT或莫德納疫苗)之後發生的罕見併發症,較常發生在年輕成人跟青少年,通常在第二劑注射之後的幾天內出現。 若您於注射 mRNA 疫苗後出現胸痛、喘、心悸的症狀請儘速就醫。其他不良反應:如出現腋下淋巴結腫大、顏面神經麻痺、肢體無力、嗜睡、蕁麻疹等症狀,可就醫請醫師進一步評估。 接種疫苗後,若沒有注意到有明顯之肌肉血腫擴大的狀況,請持續服用您常規之預防中風之抗血栓藥物。若您有任何其他不良反應,或有自發性出血點等上述懷疑疫苗相關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建議您立即就醫。最後提醒您,接種疫苗後,保護力並不會即刻發生,也無法完全除卻未來被新冠肺炎感染之可能,仍請您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減少聚集,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參考資料: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Dq7GIwfpZj0TlfqvYBDRAQ(本文轉載自台灣腦中風協會: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2%20&news02=113261976660d02093a6e09)
-
2021-06-2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打完新冠疫苗後可以揉嗎?施打前後你該注意的事
政府正在推動新冠疫苗施打計畫,網路出現各種版本的「打疫苗時的注意事項」、「打疫苗前或後要做的事」,坊間也流傳各種跟打疫苗相關的傳言。到底打新冠疫苗前後該吃、該做、該注意什麼?查核中心彙整這些疑惑,採訪多位專家學者,為大家解惑。協助解答的專家,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中央研究院生醫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與COVID-19門診醫師張皓翔,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俊良、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醫生鄭鈞文、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科醫師郭志熙、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等。另外,也特別感謝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協助檢索研究文獻。飲食篇Q1.打疫苗前可以喝酒嗎?醫師並不鼓勵民眾飲酒。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打疫苗前喝多少酒會干擾免疫功能。齊嘉鈺指出,有部分研究指出,過度飲酒會造成免疫力下降,但打疫苗前喝多少酒會干擾免疫功能,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只是本來健康的生活就不鼓勵過度飲酒。邱南昌和何美鄉均指出,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打疫苗前不能喝酒。不過,醫師一般都不鼓勵民眾喝酒。Q2.打疫苗前後,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打疫苗前後補充維生素有助免疫。邱南昌指出,可以補充維生素,但沒有證據顯示補充維生素對打疫苗的效果有幫助。Q3.打疫苗前後要吃保肝產品嗎?疫苗跟肝臟代謝無關,沒有必要吃保肝產品。在第1013號查核報告中,查核中心採訪張皓翔和陳俊良。張皓翔指出,打新冠疫苗是刺激身體產生免疫反應,與肝臟的代謝沒有關係,所以沒有必要吃保肝產品。陳俊良說明,沒有證據顯示施打疫苗會損傷肝功能,而中醫觀點的「肝」包含自律神經系統,這跟打疫苗沒有直接關係,亦不建議民眾自行服用中藥。Q4.打疫苗前必須禁吃澱粉,才能降低身體發炎指數?沒有這個禁忌。在第1013號查核報告,查核中心採訪張皓翔指出,無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是其它疫苗,都沒有「不能吃澱粉」的禁忌。Q5.聽說喝醋,可以預防打疫苗之後可能產生的血栓?這個說法沒有科學證據。施打疫苗後的凝血反應,其原理與一般血栓不同,是「特殊免疫反應」而造成的血栓,目前尚未有預防方法,若不幸發生,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傳言說的「喝醋」能預防打疫苗後的血栓,並不正確。作息篇Q1.打疫苗前該吃飽還是空腹?按照日常的生活習慣就好。邱南昌指出,沒有證據證明空腹對打疫苗的效果有幫助。打疫苗前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民眾要施打疫苗前,如果吃飯、喝溫水能緩解心情,可以依照一般的生活習慣,但不需要過度飲食、喝水,反而造成身體不適。Q2.打疫苗前可以劇烈運動嗎?接受醫療行為前,不建議劇烈運動。邱南昌指出,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打疫苗前不能劇烈運動,但是醫師並不鼓勵這樣做。因為打疫苗屬於醫療行為,在醫療行為之前都不建議民眾做太劇烈的運動,以免到時接種疫苗後產生不舒服,會無法分辨是因為劇烈運動還是疫苗導致。Q3.打疫苗後,是否需要多喝水、充足睡眠?打完疫苗,要保持健康生活與均衡飲食。在第1019號查核報告中,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醫師鄭鈞文指出,「多喝水」、「充足睡眠」的建議,是希望民眾能維持最佳的身體狀態,有助維持最佳的免疫反應。常見施打疫苗的副作用中,如體溫高、發燒,而多喝水有助緩解高燒症狀。從這個角度來說,會建議民眾打完疫苗可以多喝水。何美鄉則指出,吃飯、喝溫水、正常睡眠都是維持健康狀態的方式,在健康身體狀態下,應能減緩疼痛、疲倦這類不良反應的風險。Q4.打疫苗後可以揉打針處嗎?不要揉打針處。邱南昌指出,不建議民眾揉預防接種的打針處,因為去揉打針處可能會讓它反應更劇烈、紅腫的機會更大。用藥篇Q1.我擔心打完疫苗會發燒,我要「提早」吃消炎藥、退燒藥嗎?不建議打疫苗前先吃退燒藥或消炎藥。齊嘉鈺指出,關於消炎、退燒藥這類「鎮熱解痛」的藥物是否影響免疫反應,已經被討論了很多年。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不建議使用藥物來預防接種後出現的不適症狀,以免藥物干擾免疫反應,導致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下降。Q2.我擔心打疫苗後會出現過敏症狀,打疫苗前,需要預防性服用過敏藥嗎?不建議預先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以免掩蓋過敏症狀,延誤就醫。齊嘉鈺指出,目前只有很少數的研究提到,舒緩過敏症狀的「抗組織胺藥物」和免疫系統的調節有關,所以使用抗組織胺的藥物是否會影響抗體產生,臨床的證據一樣很少。齊嘉鈺指出,美國CDC針對「抗組織胺藥物」,不建議在接種疫苗之前使用來預防過敏反應。主要原因是,如果有些人接種後出現過敏反應,但預防性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可能會掩蓋過敏反應的症狀,造成延誤診斷與治療的風險。何美鄉也補充,過敏、發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不建議先服用藥物預防。Q3.打完疫苗後發燒,如果吃消炎藥、退燒藥,是否會降低疫苗的保護力?打完疫苗若發燒、肌肉疼痛等不適,可吃解熱鎮痛的藥物來緩解。齊嘉鈺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打完新冠疫苗,民眾若有局部或全身不舒服的症狀,例如疼痛、輕微發燒,都可以使用解熱鎮痛的藥物來緩解症狀。齊嘉鈺補充,在莫德納、輝瑞、AZ疫苗的臨床試驗中,都是容許受試者在接種後有不舒服的症狀,諮詢醫師後可以使用NSAID的藥物。最後的保護力分析上,沒有特別提到這些藥物會干擾保護力。Q4:過去有「心血管疾病」、服用「高血壓藥」、「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藥物」的民眾,可以打AZ疫苗嗎?可以打AZ疫苗。鄭鈞文表示,疫苗引起的血栓和「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藥物」機轉並不相同,平常服用這些藥物的民眾,都可以施打AZ疫苗。另外,過去曾經中風過、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也能放心施打。有三高的民眾若感染新冠病毒,變成重症的風險高,更應儘速施打。郭志熙表示,服用這些藥物的民眾,並沒有被列為施打禁忌對象。且這類民眾因為屬於高危險感染者,建議還是要盡量接種疫苗,以防新冠病毒對身體造成的危害。Q5:臨床上,服用哪些藥物的民眾,須暫緩停用藥物,才能施打AZ疫苗?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要把吃藥和打疫苗的時間錯開;正在服用避孕藥或賀爾蒙治療的民眾,要請醫師評估。鄭鈞文說,指揮中心建議,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會讓免疫反應變弱,如果施打疫苗,可能反而減弱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有在服用這類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如要施打AZ疫苗,應該要跟主治醫生討論,把吃藥和打疫苗的時間錯開。鄭鈞文說,各國研究中並未發現服用避孕藥或接受荷爾蒙治療,與疫苗接種後的血栓風險有關,陸續都取消這項接種禁忌。如果民眾不確定自己服用的藥物是否會對疫苗造成影響,應請醫生評估。Q6:哪類人打AZ疫苗後,可能會產生「凝血、血小板低下造成的血栓」?過去曾有「肝素引起血小板低下症」、「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患者需注意。蘇彥伯和鄭鈞文皆指出,過去曾有「肝素引起血小板低下症」、「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患者,應盡量免接種「滅活減毒」、「腺病毒」的疫苗,例如AZ、嬌生疫苗,改接種mRNA、次單位蛋白疫苗。其他常見問題篇Q1.懷孕婦女可以打疫苗嗎?若無特殊禁忌症,孕婦也能打新冠疫苗。齊嘉鈺指出,在疫苗實驗中,基於安全性和倫理的考量,受試者都沒有涵蓋小孩和孕婦,因此疫苗對孕婦和孩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無法從臨床試驗得到結果。不過,目前美國CDC和WHO的建議是,孕婦如果感染到新冠,變成重症的機會也很高,若沒有特殊禁忌症,可以先打疫苗來得到保護。Q2.打完疫苗,哪些狀況要特別留意?打完疫苗,要在接種處所停留觀察30分鐘;後續要持續留意是否有嚴重過敏休克、劇烈頭痛、嚴重胸痛、呼吸困難、皮膚出現自發性血點等,都要儘速就醫。齊嘉鈺指出,一般會希望民眾在身體健康的狀況下接種疫苗,不要在有急性疾病的時候接種疫苗,例如正在發高燒、急性感染期間,就不建議打疫苗,因為打疫苗後可能會加重發燒的症狀,讓身體更不舒服。齊嘉鈺也建議,由於新冠疫苗是新的疫苗,各國都還在追蹤它可能的副作用,目前知道某些人會對疫苗成份過敏,因此接種疫苗後30分鐘要注意有沒有急性過敏反應,或是後續追蹤是否有血栓的症狀。參考資料【錯誤】網傳「去打新冠肺炎疫苗前,要吃飽再去,並建議先喝250CC溫水,可避免不良反應」?【錯誤】網傳「打新冠疫苗前兩三天,禁止攝取所有的澱粉,讓身體發炎指數下降,每3個小時吃一顆維他命C,所有保肝的產品都要吃」?【事實釐清】網傳「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建議:不要預防性的服用普拿疼或是NSAID之類的藥物,因為可能會影響疫苗的效力」?CDC〈Interim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for Use of COVID-19 Vaccines Currently Author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本文轉載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小喵出任務】施打新冠疫苗心慌慌 查小喵幫你問專家,原文網址: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801)
-
2021-06-1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75歲以上如何預約接種AZ疫苗? 各縣市相關措施一次看!
社區內設置接種站 方便年長者接種疫苗端午連假過後,日本捐贈的124 萬劑AZ疫苗將要開打,第1到第6類的對象通通都可以打,第7類則需要造冊備准。有鑑於一到六類恐無法達到100%接種,且有許多民眾認為65歲-75歲這段族群沒有被納入;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說,若施打率不高,就是會往下開,65歲以上長者是下一波重點。莊人祥表示,6月15日起會開放年長者至社區診所接種,針對年長者的疫苗接種策略,基本上會沿用流感疫苗的方式,由各地方衛生所在轄區內廣設接種站,由里長在社區內設站,安排長者進行施打,另外6月15日起也能在診所接種疫苗,指揮中心近日內也會公告能夠施打疫苗的合約院所名單,方便民眾預約。「75歲以上長者」施打資格開放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施打,只要為民國35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或具原住民身分之證明文件且為民國45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均符合接種資格。同時,75歲以上長者,不限其居住地或戶籍地,均可就近完成接種作業。各縣市長者施打疫苗的相關措施台北市柯文哲說,明早8時開放網路預約,85歲以上長者網預約太辛苦,請兒孫輩幫阿公輸入,北市有28家醫院、診所135家和12家聯醫門診部健康中心,原則上可以預約盡量預約,有數位落差的,會透過里幹事、鄰長送通知單送到每一戶信箱,哪一里去哪一家醫院去打,有對應時段。今晚就會準備好,最慢明天請里幹事去發。新北市📣【重要通知】新北市獲中央分配的8.3萬劑AZ疫苗即將於下周二(6/15)開放施打!〓施打對象〓1⃣ 85歲以上長者2⃣ 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3⃣ 洗腎患者4⃣ 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新北市民政局 規劃分區、分里、分時段方式,在各 #區公所官網 公布詳細接種時間和地點。長輩的施打求穩、不求快,分批接種可大幅降低群聚風險,區公所會派 #接種大巴 接送長輩前往醫院,有需求的民眾也可撥打新北市4大計程車隊專線,將有 #接種小黃 優先派車(自費)。🔺皇冠大車隊:4128-333/手機5510🔺台灣大車隊:4058-8888/手機55688🔺大都會衛星車隊:4499-178/手機55178🔺大豐衛星車隊:2918-3000/手機55100若市民朋友家中有85歲以上長輩,請協助他們查詢疫苗接種資訊,針對獨居及需要協助的長者,區公所會派員主動聯繫。市府團隊能理解大家想趕快打疫苗的心情,也會努力爭取更多數量,請市民朋友耐心等候,我們會努力讓大家都可以打得到。#新北市第三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我的新北市🔴新北市COVID-19疫苗施打規劃🔴🔺施打對象▪️ #第一階段 (6/12-6/17接種)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85歲以上長者;#洗腎患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 #第二階段 (視中央到貨後,5天內陸續接種)居家式及社區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80-84歲長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 #第三階段 (視中央到貨後,5天內陸續接種)75-80歲長者(原住民65-74歲長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接種地點▪️ 第一至第三類人員:21間合約醫院、29家衛生所(院內)▪️ 長照社福機構及洗腎患者:長照社福機構▪️ 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65-74歲長者):21間合約醫院、29家衛生所(院內);中、大型接種站🔺施打方式▪️ 第一至第三類:線上預約( 6/13起陸續開放預約,可至 https://reurl.cc/3aYKv8 查詢 )及造冊▪️ 長照社福機構、洗腎患者:轄區衛生所安排200隊 #機動接種隊,入機構施打▪️ 75歲以上長者:分區、分里、分時段輪流接種( 可至https://reurl.cc/0jXKa6 查詢);保留部分合約院所線上預約名額( 6/13起陸續開放預約,可至 https://reurl.cc/3aYKv8 查詢 )台中市台中市75歲以上長輩逾13萬人,由里長造冊及通知,可按排程到快打站接種,不用預約,如有行動不便者市府會安排到府施打。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非台中市籍的長者可以選擇跟合作醫療院所預約,但市府的快打站依名冊施打,只限定台中市籍。台南市從6月15日起施打,免預約、免排隊,全數皆由區公所里幹事進行個別通知,以在地合約診所與衛生所為主要施打地點,無須預約。首波15日到20日會以85歲以上(民國25年12月31前出生)、75歲以上(民國35年12月31日前出生)領有重大傷病卡或具原住民身分的長者為優先,第二波則為75歲以上以及65歲以上具有原住民身分的長者,接種日期待下波公布。高雄市高齡長輩接種時程分3波 免預約、免排隊,一定打得到接獲通知單的長者依通知書順序前往接種,不用預約;若沒接到通知書,或戶籍在外縣市但居住在高雄的長者,可直接聯繫區公所。第一波施打6月15日到17日,對象為87歲以上長者(民國2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第二波施打6月18日到22日,對象為80到86歲長者(視疫苗撥補狀況通知)第三波施打暫定6月23日起,視疫苗撥補狀況通知,對象為75歲到79歲長者(民國31年1月1日至35年12月31日出生)宜蘭市15日起各鄉鎮村里幹事會主動對符合施打資格長者(88歲以上),發送「施打疫苗通知單」到家戶;至於88歲以下長者,待後續疫苗再配發時,逐次降低施打對象年齡。基隆市基隆市75歲以上長者有2萬3700多人,市府擴大設立27個施打站。透過里鄰及區的系統來通知施打,不需要預約;以年紀較大者優先、再打次高年齡層,預計5天左右可完成作業。桃園市全市設置25個接種站,下周一前里長會送達通知書,民眾依記載時段帶著通知單、健保卡及身分證到場施打,免排隊、免預約;若沒有戶籍,里長里幹事簽名就可以就近接種。對81歲以上長者分3天分齡施打,15日施打88歲以上長者、16日施打84歲以上長者,17日施打81歲以上長者。若有錯過者,17日會安排2個時段補接種。施打完81歲以上長者後,會對75歲以上長者逐步施打。新竹市新竹市75歲以上長輩打疫苗免預約 通知單今、明發送設6個疫苗接種站,2.4萬名長輩先打。安排80歲以上長者與65歲以上原住民接種,避免群聚,將造冊發「COVID-19疫苗接種通知書」,請長者依通知書上的施打站地點、時間,憑身分證、健保卡、通知書、意願書前來接種疫苗。若戶籍不在竹市、但有居住事實,請聯繫鄰里長由公所協助造冊;若有需要,可免費預約計程車或復康巴士前往。苗栗縣縣府規劃40場接種站,符合施打資格的民眾需先至所屬鄉鎮市的Google表單進行預約,不過縣府12日上午發出「緊急通告」表示,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通告所有接種需於15日開始,所以暫緩報名。彰化縣彰化75歲以上長者將以「萬人快打」 方式預約施打,為了避免群聚,都不採現場報名,為避免特權,也都以電話預約留下紀錄。6月11日至13日上午8時至12時開放預約,民眾可致電27家衛生所,每通電話限預約2人,必須為配偶或直系親屬。另彰化縣25家醫院及58家診所等合約院所,可採電話或網站預約,不限彰化縣籍。南投縣第六類提供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撥配量為1萬1304劑,衛生局已依比例,將疫苗分配至全縣49家各鄉鎮市衛生所、醫院及合約診所提供接種服務,南投縣訂於6月15日上午9時起,由各接種服務機構同步開放電話接種預約,6月16日上午9時開始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雲林縣雲林縣針對高齡長者接種策略,是依戶政系統造冊,行政區規劃接種場次後,由鄉鎮市公所村里幹事通知民眾,民眾依通知單前往接種,獨居或行動不便者村里幹事會協助接種。接種順序分3梯次,第1梯次為85歲以上,約1萬7503人;第2梯次為80至84歲,約2萬104人;第3梯次為75至79歲,約2萬2060人。嘉義縣嘉義縣優先提供85歲以上高齡長者接種,透過戶政系統資料,由村里長逐一進行調查,再由衛生所通知接種,民眾可至轄內4家醫院、18鄉鎮市衛生所、43家合約診所,除阿里山鄉、大埔鄉在衛生所接種外,規劃16鄉鎮市社區擴大接種站。屏東縣屏東縣獲撥2.9萬劑AZ疫苗,全縣48處中大型注射地點同步啟動,接到村里長或村里幹事通知施打時間及地點後可前往接種,不用預約。長者依年齡級距通知施打,第一批是年滿85歲以上優先;75歲以上、未滿85歲的長者,則依後續中央疫苗撥補數量,公佈施打的年齡級距。花蓮縣花蓮擇定5處接種點,6月15日花蓮縣第二類至第五類相關人員開始施打疫苗,75歲以上長者及6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開放疫苗預約接種,後續依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時間及配發疫苗數量,依序通知民眾施打,13鄉鎮市衛生所會以電話預約方式受理,或採網路預約。台東縣8000劑AZ疫苗到位,縣府目前正規畫討論相關施打期程及方式,預計下午3點半開記者會對外說明。目前已委請各鄉鎮市長及村里長們協助,針對縣內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進行調查,先造冊掌握施打意願。澎湖縣澎湖獲配發12300劑疫苗,規劃16日開打採預約、分流,第6類75歲以上長者,衛生局已發函各鄉市公所協請村里辦公室造冊,屆時請長者持健保卡至社區接種站施打。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用電話向衛生所、部立澎湖醫院預約,由院所依序通知安排注射。金門縣金門獲配1萬1200劑AZ疫苗,7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長者採電話掛號「預約制」,金門醫院則可使用網路掛號預約。疫苗接種合約院所包含社區大型接種站、金門醫院院本部及烈嶼院區、5鄉鎮衛生所、傅仰賢診所、陳水湖診所、吾家內心情診所。疫苗接種QAQ1:不同廠牌的COVID-19疫苗,效果是一樣的嗎?目前核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均經過衛生主管機關審查其效果與安全性符合標準,可以有效預防COVID-19有症狀感染、重症或死亡。Q2:接種COVID-19疫苗前有什麼注意事項?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以避免疾病本身的症狀與疫苗不良反應相互混淆。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與注射後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可能有關聯,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Q3:接種COVID-19疫苗後若出現這些副作用,請盡速就醫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無恙後再離開。另外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改善請儘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由於國外於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出現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大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8天內,若接種後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釐清病因、給予適當治療。◎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Q4:2劑疫苗的接種間隔要多久?以目前台灣到貨的疫苗而言,AZ疫苗2劑接種須間隔8週以上(指揮中心標準為10~12週)。Q5:對雞蛋或牛奶過敏,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目前COVID-19疫苗並未含雞蛋或牛奶的成份,故對雞蛋或牛奶過敏者,並非COVID-19疫苗接種禁忌症。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施打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Q6:有過敏體質,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需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接種前告知醫師自己的過敏史,由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接種後也應在醫院休息30分鐘,以確保安全。Q7:接種完COVID-19疫苗後多久我可以得到保護力?◎疫苗注射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疫苗接種後一般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COVID-19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取得緊急使用授權之臨床試驗資料顯示,需接種兩劑之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後7至14天開始產生保護力。◎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推行疫苗政策國家如以色列的實證顯示,接種一劑Pfizer/BioNTech疫苗後14~20天保護效力近六成,但疫苗保護力持續多久未知,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所需劑次,才能具足夠保護力。◎需注意的是,接種疫苗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COVID-19。因此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Q8:接種COVID-19疫苗後,我仍需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嗎?疫苗保護力並非100%,且目前接種疫苗的人數仍為少數。故在疫苗涵蓋率仍不高的情況下,為預防疾病的發生、保護易感族群,建議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2021-06-04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接種AZ後發燒 通常48小時可緩解
接種AZ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副作用反應包括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惡心等症狀發生。這些症狀年長者發生頻率低於年輕人,通常症狀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根據AZ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一般副作用發生頻率,最常見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占54.2%、疲倦53.1%、頭痛52.6%,其他副作用則有肌肉痛44.0%、畏寒31.9%、關節痛26.4%,而發燒38℃以上則為7.9%。AZ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疫苗,施打第1劑發生副作用頻率會高於第2劑。AZ疫苗接種劑次為2劑,完成2劑接種可預防63%有症狀感染的風險,且臨床試驗資料分析,打完第1劑的22天後有71%的保護力,當接種間隔12周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達81%。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而此疫苗與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可能具關聯,接種前應與醫師討論、評估。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