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血栓
共找到
1041
筆 文章
-
-
2020-01-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避孕藥可以豐胸?食藥署提醒可能會引發血栓風險
許多女性想要擁有豐滿圓潤的胸型,而去做豐胸手術,或是到處探聽豐胸秘方,舉凡青木瓜燉排骨、喝豆漿等,甚至有傳言「吃避孕藥」可以豐胸。但是食藥署提醒,口服避孕藥可能會引發血栓風險,使用前須經醫生診斷確認,才可開立處方。食藥署在「闢謠專區」提到,月經周期,因為雌激素及黃體素濃度發生變化,會使乳房感到充血,可能導致乳房組織發生變化。由於許多避孕藥含有相同的激素,在開始服用時可以刺激乳房,因此讓人有豐胸的錯覺。但是,胸部尺寸的增加通常有限,且服用避孕藥後的幾個月後,乳房就會恢復到原來的尺寸。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則表示,乳房腫脹是避孕藥的副作用而非功效,常見的副作用還有噁心、嘔吐感、頭痛、血壓升高等,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郭安妮也表示,避孕藥除了有避孕的效果,臨床上通常也會用來調整經期,像是多囊性卵巢、慢性不排卵的女性,便可透過避孕藥讓月經變得較為規律。但是食藥署提醒,有血栓風險,體重過重、肝腎功能不佳、有血栓及中風病史、偏頭痛、糖尿病、超過 35 歲且有吸煙習慣、凝血因子異常、懷孕中及哺餵母乳中的婦女不建議使用,口服避孕藥在我國是被列為處方藥管理,使用前須經醫生診斷確認,開立處方。
-
2020-01-08 科別.心臟血管
中風不是老人的專利 有這5狀況都是高危險群
老年人發生中風,多因為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引起,年輕型中風的發生原因比較不同,例如因為血液凝固不正常容易有血栓及先天血管異常,或是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血管較容易剝離或破裂。但是現在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是因為罹患高血壓等慢性病而不自知,一直未注意血壓、血糖與血脂肪的控制,還有更多數的人是因為平時運動少、飲食作息不正常、抽菸、酗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養」成的。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陳威宏醫師表示,過去民眾普遍認為中風都是年紀大的人才會發生,是老年人的「專利」,但近年來中風年齡有下降的趨勢,一般認為45歲以前發生中風就屬於年輕型中風,目前年輕型的中風已占中風人數的5%~10%,且有逐年增加的情形。事實上,中風的發生亦有部分與疾病有關,無論是老年人或是年輕型的中風,都會面臨疾病引發中風的威脅,哪些疾病會引發中風呢?1、高血壓:過高的血壓容易使得血管的內壁受損,導致膽固醇的堆積,進而加速血管的硬化,同時也容易擠破血管,增加腦出血的危險,在影響中風的「三高」因素中,又以高血壓的影響最為主要,堪稱是元凶,罹患高血壓的中風風險是沒有高血壓者的3~5倍。2、高血脂:血脂中的高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偏高,會導致血管粥狀動脈硬化,其不僅會讓血管壁變得狹窄,一旦血管壁有斑塊掉下來,就會形成血栓,進而阻塞腦血管、引發腦中風,尤其高膽固醇中風風險為正常者的1.8~2.6倍。 3、心臟病:罹患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容易在心臟形成血栓,一旦阻塞住腦部血管,就會引發中風,特別是引發心房纖維顫動(心律不整)時,中風風險更高,其中風風險為未發生心房纖維顫動者的5~17倍,相當驚人。4、糖尿病:糖尿病容易使得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血管容易因而阻塞或是形成血栓剝落,進而引發中風,有糖尿病者引發中風風險是沒有糖尿病者的2~3倍。5、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來源,頸動脈狹窄的原因主要是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或形成血栓剝落,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其引發腦中風的風險是沒有頸動脈狹窄者的2倍。延伸閱讀: 中風都是「養」出來的! 4件要命習慣快戒掉 中風來得突然? 不管你幾歲這個觀念絕對要有!
-
2019-12-29 科別.心臟血管
腦中風十大死因 前3名篩檢能預防
「覺得不對勁的話,打119先送醫院吧,把握黃金3小時。」三總神經外科主任馬辛一29日在首屆未來醫學論壇表示,台灣每年死於腦中風人數超過1萬3,000人,長年位居10大死因前3名。想要達到健康極大化、罹病極小化,對頸動脈、心電圖的預防篩檢,是國人都應具備的養生意識。頸動脈超音波篩檢「為什麼頸動脈的篩檢重要?因為它能及早發現中風徵兆。」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湯頌君表示,腦中風最重要的決定因子是年齡,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則是氣候變化,腦中風病患的一等親家屬,腦中風機會較一般人增加2倍。高血壓、糖尿病都是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預防上要改變生活習慣,且按時服藥。湯頌君指出,臨床上導致頸動脈病變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粥狀動脈硬化,或相對少見的動脈剝離、放射治療後血管病變及動脈發炎等。粥狀動脈硬化過程漫長漸進,從一開始的血管內膜增厚,血管壁出現動脈硬化斑塊,血管內徑狹窄,到最後血管完全阻塞。這些都可藉由頸動脈超音波篩檢,與核磁掃描、電腦斷層等方式確診。篩檢技術預防中風「篩選中風高危險群,利用神經學檢查、心電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從高危險群中找出可能發病者。」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表示,根據篩檢結果,對於血壓、血糖、血脂及心律不整等,其他如體重、戒菸等危險因子控制,使中風防治線往前移,可減少致殘或致死的發生率。高明見說,長照病患100個裡面有70個跟中風後遺症有關,心房顫動跟頸動脈狹窄病變,在10個病患裡可能各佔2個,但都是可以預防篩檢治療的。中風分為短暫性缺血(小中風)、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其中缺血性的治療近年有突破性發展,包括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的普及,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療效更備受肯定。中風復健可客製化「第1次罹患腦中風並接受完整復健治療後,70%以上可以恢復居家生活功能,約5~10%完全恢復可以回職場工作。」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陳信穎表示,復健治療分為急性期、急性後期及慢性期3階段,針對可能產生的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視覺、吞嚥機能、溝通及運動功能等障礙。外骨骼動力服是有效的復健輔助新科技之一。陳信穎介紹,急性期除了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外,還有小分子胜肽治療,及自由基清除劑治療等方式。急性後期可使用功能性電刺激、小分子胜肽治療、復健機器人、人工智慧虛擬實境訓練、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顱外磁刺激術及功能性輔具等。慢性期有幹細胞治療、螺旋氣功儀替代治療等,並可遠距追蹤預防復發。【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19-12-26 科別.心臟血管
「慢病之王」高血壓 患者壽命是不是比正常人短?
高血壓可謂慢病之王,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導致心力衰竭、卒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腎衰竭、主動脈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因此有人提出問題:高血壓患者是不是比正常人壽命短?短多少?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簡單,原因是決定人壽命的因素很多,這裡具體分析如下:高血壓患者是不是比正常人壽命短?短多少?這個問題確實不太好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血壓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壓患者的壽命肯定一般的正常人短,具體短多少,估計很難有人可以回答。筆者也不能例外。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140/90毫米汞柱和(或)高於目標血壓的患者應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啟動降壓藥物治療的目的是通過降低血壓,有效預防或延遲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併發症發生;有效控制高血壓的疾病進程,預防高血壓急症、亞急症等重症高血壓發生。總之,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高血壓的心腦腎與血管併發症發生和死亡的總危險。只有這樣,高血壓患者才能擁有跟正常人一樣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那麼,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有什麼危害呢?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具體有什麼危害呢?高血壓患者的心臟長期處於高負荷的超壓工作狀態中,進而導致患者心臟出現過度勞累的情況,繼而引發心衰。對血管以及其它臟器的危害: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處於長期的異常升高狀態,會導致血管內壁的加厚,進而導致血管內徑變小,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血管變窄。血管變窄,會導致患者血壓的進一步增高,就會導致患者血管內壁受到的壓力增加,進而導致內壁受損,而這些受損之處,正是血液中膽固醇、脂肪類物質的聚集之處,最終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患者出現血栓。血栓的形成又會導致患者併發出其他疾病,如:當血栓在患者腦部動脈處形成,對腦動脈造成堵塞,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腦梗塞,若血栓在心臟冠狀動脈處形成,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肌梗死,嚴重的甚至導致患者心臟缺氧,最終死亡。同樣,除了心臟,腎臟等器官也受到高血壓衝擊,同樣會受到損傷。結語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在其它情況如遺傳、基礎疾病、生活環境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壽命要短,但如果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如果能得到長期有效的控制,日常更加註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他們的壽命跟正常人不會有什麼明顯差別。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2-26 新聞.健康知識+
你以為的暖身食物反而需忌口?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
酒越喝越暖、吃火鍋禦寒……殊不知,有些方法不光取不了暖,還可能損了健康。《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冬季飲食需要“忌口”哪些食物,並送你一份高階“禦寒法”。天冷飲食,有4個忌口1.烈酒不少人認為,冷天喝烈酒驅寒,冬季酒桌上也常以此作為勸酒的“藉口”。其實,喝酒暖身是暫時的假象,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熱量有限,身體無法從中吸收需要的能量。酒精中的乙醚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酒下肚後,血管擴張會讓血液循環與呼吸加快,促使內臟、肌肉等體內的熱量從血液散發到體表,從而讓人感到身體在發熱。但同時,體內已經在變冷了。酒精及代謝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會麻醉中樞神經系統,讓皮膚對外界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也“欺騙”了身體的感覺。喝酒不僅不能暖身,還容易著涼。過量酒精會增加肝損傷、痛風、結直腸癌、乳腺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烈酒”的酒精含量較高,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有害飲酒行為”是指30天內有1次或以上飲酒超過60克,相當於60度白酒喝2兩。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過於辛辣的食物冬天一到,麻辣火鍋再次受到人們追捧,成為“暖身佳品”。辛辣食物能刺激味蕾,但它也會刺激胃腸道,產生痛感、熱感,因而讓人感覺由內而外的“暖意”。這種刺激對消化道是一種挑戰,尤其是消化道敏感、容易發炎的人,更容易造成胃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等問題。吃辣後血管擴張、面紅耳赤、毛孔打開、大汗淋漓,體內積蓄的熱量隨著汗液散發到空氣中,如果突然從室內到室外,毛孔來不及閉合,容易受涼感冒。3.燒烤、油炸食品從食材來說,肉類很適合在冬季攝入,不但可以滿足人體蛋白質需求,還能維持免疫力以及肌肉的活力。同時,高蛋白食物的“食物熱效應”比較高,也是“暖身”食材的首選。但燒烤會在肉的表面塗抹大量植物油傳熱,油炸更是在高溫下讓油和肉、澱粉接觸,不僅產生過多脂肪,還會產生苯並芘、雜環胺、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質。喜歡吃肉的朋友,不妨用煮、燉、蒸的方式來烹調。4.寒涼食物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在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基礎。冬天適宜吃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腰等,有助於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涼性食物最好忌口,如西瓜、黃瓜。吃涼拌菜時,最好放點蔥、薑、醋等熱性食物來中和。 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除了飲食上注意“忌口”,睡眠、運動、心態等都是冬季養生的硬指標,每一項都有講究。睡宜早 養精蓄銳冬天草木凋零,動植物多處於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年的生長做準備。為了順應“冬藏”,人們在起居上也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正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點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動宜慢 微汗即可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此時的鍛煉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所謂“小寒慢跑跳踢毽,暢達樂觀防腎寒”,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此外,運動盡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並應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頭宜暖 胸背足忌涼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年老陽氣弱者更應注意。建議出門時戴好帽子,避免濕髮出門,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性能好的鞋子,並經常用熱水泡腳。心宜平 節制喜怒曬太陽冬季白天短而夜間長,寒冷的天氣、呼嘯的北風、頻發的霧霾,常會讓人們的心情受到影響,引發失落、沮喪等情緒,甚至患上抑鬱症。因此,要注意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節制喜怒,多聽音樂,參加娛樂活動,積極樂觀地面對寒冷的天氣變化。還要多曬太陽,接受“光合作用”,靜心等待寒冷過後的春色。4個壞習慣,其實是保暖誤區冬天雖然要時刻注意防寒,但也要避免這些“保暖”誤區。關嚴門窗不透氣關閉門窗後,由於不通風,室內氧氣逐漸下降,而二氧化碳急劇增加,尤其房間小、人多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根據研究,入睡3小時後,臥室內的二氧化碳會急劇增加數倍,同時細菌、塵埃容易積聚,被吸入體內。所以,晚上睡覺最好不要將所有門窗關緊,可以在客廳留一扇換氣窗,打開臥室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通常來說,開窗半小時,室內空氣就會更新一次。在沒有暖氣的南方,開空調時將溫度調到適宜的範圍,最好再給窗戶留一條縫。蒙頭睡覺易缺氧很多人覺得頭部冷,或尋求“安全感”,習慣將頭埋進被窩。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大腦缺氧,夜裡易做夢,早上醒來頭暈乏力、精神萎靡。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要注意。整晚不關電熱毯在沒有暖氣的地方,很多人習慣整晚開著電熱毯取暖,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這樣會使人體皮膚血管擴張,水分蒸發快,引起皮膚乾燥瘙癢、喉嚨乾渴等症狀。糖尿病患者以及對溫度感知差的老人,容易低溫燙傷。質量差的電熱毯長時間開啟,還可能引起火災。所以,如果用電熱毯取暖,最好睡前通電加熱,入睡時關掉電源。衣著過厚更疲勞人在睡覺時,身體會處於放鬆狀態,此時穿寬鬆的睡衣有助消除疲勞,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倘若衣著過多過厚,不僅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放鬆,次日醒來還會腰酸背痛,且妨礙皮膚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發,更容易出現感冒。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22 養生.營養食譜
富含維生素及植化素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保護心血管健康
想遠離癌症,該攝取哪些食物?要維持血糖穩定,又該怎麼吃?以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為首的三位營養專家,出版了《天然植物營養素》(臉譜出版),介紹75種五色蔬食所含的59種植化素,再化為130道保健食譜,教你如何靠食物提高免疫力、防老抗癌、改善三高、遠離失智。營養學博士的推介吳映蓉自承,她從小愛吃垃圾食物,雖然擁有營養學博士,一直到了走出學術領域、面對民眾,才真的實踐營養教育。繼之前著作,她有感很少人了解「植化素」這種植物性食材常見的天然化合物,因此協同其他專家完成此書。書中詳介含有各種植物營養素的食材,並定下「哪些人要多吃什麼?」的標題,讓想改善不同問題的讀者迅速獲得所需。每則附飲食小叮嚀,比如南瓜雖有改善攝護腺肥大等好處,但若吃太多,臉會變黃。解開植化素的迷思書中也介紹與植化素有關的健康迷思,例如維生素C並非可以治療感冒,而是可加強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接下來的保健食譜,更根據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氣喘等22種常見疾病,設計130道保健食譜。今天介紹三道食譜。吳映蓉表示,粥狀動脈硬化與高血壓都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動脈硬化起因於血中壞膽固醇氧化引起的血管壁病變和發炎反應,促使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進而造成血管阻塞變成心肌梗塞,正確的飲食習慣則是保護心血管的關鍵。保護心血管的食材她說,花椰菜、蘆筍、菠菜、芥藍、韭菜、蔥、甘薯葉、空心菜、酪梨、青椒、紅甜椒、洋蔥、番茄,都是可保護心血管的植物性食材,這次食譜的青椒番茄炒牛肉,青椒及番茄都富含許多維生素及植化素,能抗氧化、清除讓血管老化的自由基,也含豐富的維生素B6及葉酸。要注意的是,牛肉在此食譜中是配角。蘆筍甜椒沙拉這道菜,吳映蓉說,蘆筍及甜椒所含的類黃酮素都是抗氧化高手,能防止壞膽固醇氧化後卡在血管壁。蘆筍中的芸香素,也可強化血管。保健食譜的幾個要訣以涼拌木耳料理為例,吳映蓉表示,黑木耳的植物固醇其結構跟動物的膽固醇長得很像,在腸道中會與接收器結合,降低接收器與膽固醇結合的機會,可以有效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她也提醒保健食譜幾個要訣:一要提高植物食材的比率;二是蔬菜多用「水炒」;三要盡量全食物調理;四注意部分腎臟病人吃蔬菜先燙過再烹調。涼拌木耳材料:黑木耳二至三朵、醬油及烏醋少許、薑、辣椒、香菜都少許作法:1.黑木耳洗淨入滾水川燙約五分鐘,撈起過冷水切絲備用。2.薑及辣椒切末備用。3.將切好的黑木耳倒入醬油與烏醋中攪拌,加入香菜、薑及辣椒,放入冰箱 冷藏冰鎮約一小時再吃,口感會更脆。青椒番茄炒牛肉材料:青椒一顆、大番茄兩顆、牛肉絲100克、醬油、胡椒少許、橄欖油少許作法:1.青椒、番茄洗淨去蒂後切成塊備用。2.牛肉用些許醬油、胡椒醃過備用。3.熱鍋後倒入少許橄欖油,再加牛肉拌炒至熟。4.最後倒入番茄及青椒塊,快速拌炒即可食用。蘆筍甜椒沙拉材料:蘆筍150克、黃紅色甜椒各1/2顆、橄欖油、鹽、水果醋、黑胡椒都少許作法:1.蘆筍洗淨去老皮,切段備用。2.甜椒洗淨去蒂、去籽切絲備用。3.將上述材料以滾水燙過,加入適量橄欖油、鹽、水果醋、黑胡椒調味後,即可食用。
-
2019-12-22 科別.心臟血管
誤以為正常老化而忽視 這病是所有心臟疾病的最終結局
50歲王姓男子從事貿易商中階主管,近年經常至中國出差外,並常需應酬,雖每年健檢,血糖血壓不正常也不在意;直到去年冬天時雖覺得心臟部位出現疼痛、無力、喘不過氣感,但拖了半個月後才在當地就醫,發現是心臟衰竭,心室射出率僅剩25%,經緊急置放心臟支架後仍覺得喘,今年初返台接受醫師進一步治療。收治王姓患者的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心臟衰竭是所有心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部分患者在初期時症狀並不明顯,常會有容易喘、咳嗽、疲累,較為嚴重時則出現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水腫、心悸等問題,但多數患者在出現上述症狀時,因仍可活動,因此不易察覺;特別是年長者,常誤以為是正常老化而忽視,以致病況惡化而耽誤黃金就醫時間。心臟如同身體內的幫浦馬達,負責打出足夠的血液量供各器官使用,以維持身體功能。而心臟衰竭即為心臟幫浦馬達因某些因素,導致功能下降,沒有能力打出足夠血液量來供應身體需求,導致身體產生不適。吳彥雯說,心臟衰竭的好發族群上,以65歲以上老年族群為主,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據統計,年齡55歲以下族群約有4%的機率會罹患心臟衰竭,像她的門診中心臟衰竭患者青壯年反而較多;而除了家族史外,若患者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長期抽菸、喝酒等,都是心臟衰竭高危險群。在相關檢查上,吳彥雯說可透過心電圖、胸部X光、心室射出率等檢測。心室射出率代表左心室打出多少血液,射出率60%代表每次心跳會有左心室血液總量的60%被打出,一般民眾正常值應在60%間,若低於40%則過低,可能出現心臟衰竭。而像王男是冠心症引起的心臟衰竭,且過了快半個月才就醫,已錯失治療黃金期,致血管堵塞嚴重,使心室射出率僅25%,當然會身體不適、喘不過氣。吳彥雯說,王男今年初回台來亞東就醫時,在她與心衰竭中心團隊給予防血栓、降血壓藥物,加上復健、戒菸、正常作息等三個月後,心室射出率從25%升至40%外,透過定期回診追蹤,喘與疲累的部分改善,王男也重拾工作。吳彥雯說,心臟衰竭雖無法完全治癒,但可藉由早期發現治療,加上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控制、手術等,仍可以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
2019-12-15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該放支架嗎?
2019年11月發表的研究顯示,慢性穩定性冠心症的心臟病病人,就算已經中到大面積(>10%)缺血,也可以不急著裝支架或繞道手術。這研究是在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年會時,由紐約大學霍克曼醫師Judith Hochman在大會中發表的,它是美國官方(美國國家健康署NIH跟國家心臟肺臟血液學會NHLBI)用超過十年的時間,花了一億美金所做的研究,有37個國家的5179個病人、320個導管中心參與。研究將病人分為兩組,兩組都使用非常正規的藥物治療(幾乎每個病人都使用他汀的降血脂藥物,其中三分之二使用高劑量),一組只用藥物,另一組除了用藥,還安裝血管支架或是開刀,病人平均追蹤超過四年。主要的結論,就是在這些中大面積缺血的穩定性冠心症病人,放支架或開刀不能讓人活更久,不能預防心臟病發作,但可以減少症狀。這裡說的穩定性冠心症,指的是兩個月內症狀都很穩定,如果是最近才開始的胸悶胸痛氣喘,或是最近開始運動耐力變差的病人,屬於急性冠心症,就跟這篇研究無關,需要立即就醫。在急性冠心症時,放支架是救命的必要措施,可以減少死亡率,提升生活品質,減少日後心臟衰竭的可能性。對急性心臟病發作的人來說,支架不但要放,而且要愈快愈好。這篇研究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支架或開刀組在第一年時心臟病的機會稍高,但是到了四年時,心臟病的機會就稍低,兩者都沒有到達統計學的意義,也許時間更久以後會有所差異,但目前還看不出有何不同。其實2007年COURAGE的研究就發現,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只要按時吃藥、嚴格控管生活作息,效果與裝設血管支架無異。但十二年前那篇研究結果出來時,許多人攻擊它說參與研究病人的病情不夠嚴重,所以參考價值不大。這次的這一篇,把中到大面積缺血的病人都列進來了,還是類似的結論,就是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不管缺血區域的大小,都還可以先用藥物治療,不需急著裝支架或是血管繞道。心肌梗塞有五種類型,少數屬於跟猝死、介入治療跟心臟繞道相關的後三型;1/4的人屬於第二型,是在需求增加(像敗血症、大出血…)時發生;七成以上的心肌梗塞屬於第一型,與血管壁有關,而跟血管狹窄程度無關。我喜歡用「土石流」來解釋這一型的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土石流,血管是公路,心肌梗塞時是血管壁出問題,產生的血栓塞住血管內徑,就像土石流是山壁坍塌堵住道路,兩者都不是中間的路不通引起的。放支架,是修公路,單單靠修公路,是不能預防土石流的,預防土石流靠的是水土保持,反覆的研究都告訴我們,預防心肌梗塞,主要靠的是控制三高、抽煙……這些危險因素,而不是靠放支架。在美國每年有三十到五十萬個支架手術(台灣約三萬多),在美國放支架的病人,大部分屬於急性心臟病,只有1/5是屬於慢性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在這些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中,以前大家覺得小面積缺血時先吃藥,只有當症狀無法用藥物控制時才考慮裝支架,中大面積就要處理。但這篇新的研究告訴我們,在這些慢性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中,就算已經中到大面積(>10%)的缺血時,也可以不急著裝支架或繞道手術。
-
2019-12-12 科別.心臟血管
誤把胸悶痛當胃病 新婚少婦度完蜜月返國突休克
台中一名34歲王小姐,日前才剛新婚和丈夫出國度蜜月,不料回台3天後突然休克,家人緊急CPR、救護人員執行AED電擊後,送往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確診是心肌梗塞,緊急施做心導管手術與低溫治療,成功挽救一命。光田綜合醫院重症醫學暨心臟內科醫師柯君樺表示,病人到院檢查發現心臟左前降枝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右冠狀動脈血栓,經心臟內科黃世忠主任醫師率領心導管團隊搶救,在50分鐘內完成左前降枝冠狀動脈疏通手術、穩定心血管狀況,續進入低溫治療後逐漸清醒,再經2周治療檢查右冠狀動脈血栓也已消失,未來持續復健、服藥和回診追蹤即可。柯君樺說,病患身材纖細、不菸不酒、家族沒有三高及心血管病史,加上女性停經前還有女性荷爾蒙保護心血管,年輕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十分少見。事後評估病患心肌梗塞的風險可能來自於高壓繁忙的工作和籌辦婚事勞累,蠟燭兩頭燒下讓身體不堪負荷,以及蜜月往返台灣、北歐的急遽溫差變化,上述因素都可能引起冠狀動脈內的斑塊脫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致心臟缺血引起致命性心室顫動。呼籲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年輕族群也要注意健康。王小姐說,3個月前她在逛街時突然感覺胸口悶痛,隔天仍覺得不舒服,就像一把火從上腹部燒到胸口,和胃食道逆流的「火燒心」症狀相似,因此誤判自己是胃食道逆流到診所就診,吃藥2個月後未改善,還已安排要進一步做胃鏡檢查,沒想到胃鏡還沒做就先休克倒下,病源竟是心血管。王小姐的先生回想,發病當天,妻子自午夜起已感覺到身體不適,先是胸口悶痛到無法躺平休息、凌晨3點起床吃胃藥,然後清晨6點多時起床走動,突然趴倒在床上發出怪異的聲音,叫她無回應,仔細一看妻子全臉發紫,趕忙撥打119求援。光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黃植謙指出,患者到院時生命跡象微弱,經插管搶救穩定其生命徵象。一般狀況下年輕患者突發性意識昏迷休克到院,大多原因是腦動脈瘤破裂或胸主動脈瘤破裂,而患者在快速檢查確認為心肌梗塞,即時啟動急性心肌梗塞緊急醫療小組救命。柯君樺呼籲,疾病症狀多變,有時胃食道逆流症狀和心肌梗塞部分相似,令民眾混淆誤判,須仰賴專業醫師才能辨別。若民眾和病患一樣非心血管危險族群,卻因胸悶、胸痛,就醫治療腸胃後無明顯改善,甚至症狀愈來愈嚴重時,可至大醫院檢查排除心血管疾病;若本身是心血管高危險族群,如三高族群、有抽菸、肥胖、年長或停經後的女性,有胸悶、胸痛時更要有所警覺,才能預防面臨心血管猝死危險。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心臟內科暨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吳星輝提醒,現代人飲食習慣多偏好高脂、高熱量飲食,同時沒有良好、規律性的運動習慣,都是心血管疾病年齡層越來越下降的原因,過去醫院收治過最年輕的患者是28歲有抽菸及高血脂的男性。
-
2019-12-12 新聞.健康知識+
「怎多一隻腳…」阿嬤晨運完洗熱水澡 竟然中風了
很多阿公阿嬤都習慣在清晨的時候出去散步運動,之後回到家可能習慣去洗個熱水澡暖身,但在冬天要特別留意喔! 之前有位阿嬤本身有心臟病、高血壓的問題,她在早上運動回來之後覺得手腳冷冷,就先去沖熱水澡。洗完澡出來後,阿公剛好在客廳吃早餐,就覺得阿嬤好像怪怪的,像變了一個人,眼神有點渙散這樣。阿嬤就說她很累,要先回房間休息,過一陣子阿公去房間的時候,發現阿嬤一直出現很奇怪的舉動,把自己的左腳一直撥開...「這是誰的腳」...阿嬤說,怎麼多了一隻腳在床上?阿嬤之所以會出現多一隻腳的幻覺,是因為她的右腦急性腦梗塞 ,也就是右腦中風了。她之所以會出現幻覺,是因為右腦中風時會出現一種症狀叫忽略症,這時患者對眼前的事物只看到右邊部分,左邊則完全忽略,所以阿嬤才會覺得左邊的手腳好像不是自己的。阿嬤中風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加上心律不整,導致血栓塞在腦部。雖然當時阿嬤送來醫院時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沒有辦法用血栓溶解劑或動脈取栓術來治療,但幸好後來她復原的狀況還算不錯,手腳慢慢可以活動了。其實不管是什麼年紀,冬天都要更注意保暖的問題,在外面運動回來後不要急著先洗熱水澡,可以先坐下來喝個水、休息一下,讓身體慢慢回暖,才不會讓劇烈的溫差變化導致血管收縮、發生意外。來源出處:林志豪醫師個人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rneuro
-
2019-12-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到底該不該去急診?
【編者按】這星期非常謝謝「一隅」先生的來稿,提醒我們醫界與民眾之間對醫院急診的功能還有許多需要釐清的部分。我們非常慶幸能邀請到台大醫院急診部總醫師劉政亨醫師以他的專業為我們寫出兩篇文章,介紹什麼樣的情形才需要到急診處,並說明不適合看急診的病人到了急診處,在「檢傷分類」的篩選下,是無法得到「馬上看」的好處。台灣這幾年已經邁入尊重秩序的文明社會,自己或親人生病時,特別需要體恤其他病人的看病權利。對一般民眾而言,身心不適又無法緩解的時候,往往是最著急的,但是看著新聞反覆放送濫叫救護車,濫用急診資源的負面新聞,內心難免對於要不要去急診室起了遲疑,甚至有些人忍耐著病痛不敢就醫,最終造成了病情的延誤及自身的損失。事實上,依照筆者在急診室的工作經驗,要求一般民眾判斷出危急病症是近乎困難的事情。即便有豐富的衛教宣導教導民眾認識各種急症,仍然有為數不少的緊急病症有著各式各樣的表現。身為醫療從業人員,更加不能以此苛責病家,或是將責任轉嫁,導致民眾不敢使用急重症醫療資源。急症之所以為急症,正是因為治療的急迫性,一旦延誤將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傷害或難以挽回的後果。為了讓民眾有一個簡單好用的方法可以初步判斷急症,筆者統整了危急病症的主訴,整理出一套可以簡易識別急症的通則,簡述如下:1.快速惡化的病症要注意:身體上的病痛,如果有快速惡化的情況,必須要考慮屬危急病症。例如前兩天感冒,接下來合併發燒及呼吸喘,很可能是快速進展的肺炎,甚至會惡化到呼吸衰竭而導致生命危險;又例如腹部悶痛,在兩天內進展為右下腹痛且不見緩解,極可能為闌尾炎,若不就醫可能導致闌尾破裂併腹膜發炎及敗血症,亦屬高死亡風險。此外,短時間內產生的的胸痛背痛,一樣也是一種快速惡化,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一旦卻診需要儘速由心臟外科醫師接手處理。2.影響功能的病症要注意:疾病如果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減損,也應該要提高警覺!舉例來說,急性心臟衰竭會導致患者胸悶喘不過氣,難以下床。泌尿道感染併發敗血症,可能是老人家突然全身虛弱,無法進食如廁的背後原因。如果劇烈頭痛合併走路歪斜,不斷嘔吐,也暗示顱內有嚴重問題。又例如頭部外傷合併失憶,想不起事發經過,也要當成是一種功能喪失,若再加上危險機轉,老年,有使用抗凝劑等風險因素,則要考慮顱內出血的可能性,若症狀不減反增,務必到急診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安排電腦斷層及進一步診治。3.黃金治療時間的疾病要認識:基本上,各種衛教宣導教育民眾的疾病,多半就是有黃金治療時間的疾病。例如短時間產生的臉歪嘴斜,單側無力暗示著腦血管梗塞,必須盡快到急診由醫師判斷是否適合給予血栓溶解劑或安排動脈內取拴術。此外,胸口悶痛輻射至左肩麻痛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必須分秒必爭到急診安排心電圖檢查,以便在時間內打通冠狀動脈,避免大片心肌壞死。患者路倒如果沒有意識呼吸,可能為突發性心跳停止的狀況,身邊的民眾如果學過CPR,就可以儘速給予胸部按壓並早期求救,早期使用AED去顫。否則的話,血液停止流動五分鐘,大腦就會壞死,即便最終救護車抵達現場把患者救回,也可能會成為植物人。綜觀上述,筆者提出了三項簡單判別急症的參考原則,並列舉了數項危急病症作為舉例。事實上,需要儘速就診的急症不僅於此,當中亦可能有症狀嚴重但疾病本身不危急的情形。筆者希望一般民眾在閱讀本文之際不要拘泥於一個又一個的疾病種類,而應該退回到本文的初衷:用一個簡單的判斷法則,作為病症是否危急的參考。實務上,民眾依照此原則到急診求診,勢必會有一定比例最終判定為非危急病患。舉例來說,腎結石造成的腹側疼痛會高達九級痛(接近產痛),但是在確診後等待碎石術安排期間如果又痛起來,往往只需要症狀控制即可。又闢如急性腸胃炎可能導致患者發燒及上吐下瀉等極度不適,但其實只要維持基本水分及養分攝取,好好修養等待疾病自然病程結束即可痊癒,甚至不需要使用藥物。筆者撰寫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有所困惑的民眾可以參考此原則判斷病痛是否危急,以期能減少不必要的延誤,也希望就診民眾在醫師判定為非危急病症後,亦能耐心配合急診室的診治流程。
-
2019-12-11 科別.心臟血管
別把胸悶當感冒 心肌梗塞好發期症狀要注意
彰化縣溪湖鎮一名65歲男子楊洽聞10天內2次胸悶冒冷汗,卻沒意識到可能是心肌梗塞,第3次發作時就突然失去意識和呼吸心跳,幸好他被及時送醫急救,經過消防隊員、急診醫師和心臟內科醫師接力搶救,終於搶回一命。衛福部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彥翔說,一般急性心肌梗塞都沒有症狀,楊洽聞發作了2次卻輕忽,第3次若不是立即發現和急救,恐失去生命。楊洽聞平常有喝酒、抽菸的習慣,上個月開始出現左胸悶痛和咳嗽,但他認為自己平常身體不錯,以為是感冒了肺部有痰咳不出來,所以只到住家附近的診所看診,回家後胸悶加劇、冒冷汗,他喝了熱水休息半小時感覺好轉,從未想過深入檢查,6天後又發生相同症狀,他依舊喝熱水忍耐半小時度過,沒想到第3次再發生時就直接倒下。楊洽聞當時在診所候診,診所人員立刻通報消防隊,消防隊員將楊洽聞送往彰化醫院,一路上以AED電擊和持續的CPR搶救,到院前一分鐘左右,楊洽聞恢復心跳。彰化醫院急診醫師洪子文研判是急性心肌梗塞,馬上送進心導管室,心臟內科醫師王彥翔發現楊洽聞的心臟動脈已經完全塞住,放了兩支支架才恢復血流順暢。王彥翔表示,楊洽聞可能在事發10天前就已經有血栓,若前2次胸悶時有就醫檢查,發現心血管阻塞並提早處理,就不必經歷這場生死搏鬥。楊洽聞沒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但有45年抽菸史,王彥翔說,香菸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化學物質都會引起血管內皮慢性發炎,增加血栓產生機率。王彥翔提醒,心肌梗塞通常會胸悶、胸痛、冒冷汗或暈眩、嘔吐、心律不整,少數還會痛到左手臂、下巴等,最常見的胸悶狀況是猶如被重物壓住,他說,有胸悶症狀就是老天給予機會及時處置,不可輕忽。
-
2019-12-10 科別.腦部.神經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先天中風危險因子無法改變,但卻可以透過檢查及早控制來降低中風發生的機會,至於後天「養」成的生活型態危險因子,卻是可以努力完全避免的。 除了健檢之外,每個人可以視個別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做一些專為腦中風做的檢查: 1、電腦斷層檢查(CT):最常被使用,其為最普遍、方便的檢查方法,可以馬上看到頭顱內的狀況,如果有疑似中風症狀,電腦斷層是最快可以知道出血性中風還是阻塞性中風。 2、磁振造影檢查(MRI):解析度最好的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早期的腦梗塞,且對梗塞部位及範圍的界定也更清楚,由於磁振造影的檢查時間大約需要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所以較不適合緊急狀況的病人。 3、血管超音波檢查:是一種安全且無傷害性的檢查,其主要利用超音波來測量動脈血管管徑及血流變化,以了解動脈有無狹窄或阻塞現象,為非侵入性檢查,其又可以分為「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及「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 ◆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主要檢查頸部動脈,包括總頸、內外頸動脈、脊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當懷疑有頸動脈狹窄、腦梗塞、暫時性腦缺血或腦血管畸形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另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問題時,也可以安排這項檢查。 ◆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檢查顱內的大動脈,包括中大腦、前大腦、後大腦及基底動脈等,當懷疑有任何顱內血管異常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但是有時會因為顱骨太厚,無法看到顱內血管,視個人的條件狀況而定。 4、腦血管攝影:可以清楚看到頸動脈及腦血管有無阻塞或狹窄,是診斷腦血管疾病最佳的工具,檢查方法是將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打入顯影劑,再利用X光把血管內的情形顯影出來,但其具侵入性,危險性也比較高,費用亦較為昂貴。 5、心臟超音波檢查:除了以上檢查之外,有的醫師還會建議安排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有些中風是因為心臟血栓或是瓣膜疾病,使得血栓跑到腦部阻塞血管因而中風,做這個檢查可以看到受檢者是否這方面的問題。 6、心電圖:可以診斷檢查是否有心房纖維顫動,也就是心律不整的問題,因為心律不整會產生血栓,進而引發中風。 延伸閱讀: 中風不只會嘴歪眼斜 6情況也是常見後遺症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 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
2019-12-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避當歸抗凝血劑等恐怖組合 中國醫建立中西藥比對系統
台灣許多民眾有服用中藥、調養身體的習慣,但若同時在吃治療慢性病的西藥,最怕中西藥交互作用,反而危害健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創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如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就會提醒中醫師不能開當歸等活血化瘀類中藥。衛福部健保署今舉行「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標竿學習分享會」,由12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以「垂直整合團隊運用雲端醫療主動提醒機制」為主軸,提出特色的智慧應用成果分享。其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應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開發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當中醫師開立的藥品,與患者正在服用的西藥不能同時使用時,電腦就會自動輔助發覺潛在相同藥理中、西藥物重複使用,並跳出警示視窗,提醒修改藥囑。中藥與西藥會產生交互作用,絕不是隔一段時間吃就沒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任秘書主任、心臟介入治療科主任的張詩聖說明, 如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形成,但這些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丹參、當歸等活血化淤的中藥材,避免抑制血小板凝固,增加內出血風險。張詩聖表示,經中西藥交互作用及重複系統比對,發現藥囑修改以當歸、丹參活血化瘀類中藥占96%最多。院外中藥相同藥理重複修改處方率為35%,院內醫師開立具風險的中、西藥併用處方比率下降達28.2% ,醫師修改相同藥理重複中、西藥物醫囑率達52%。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創的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許多醫院也都各自發表運用健保雲端系統的加值創新服務內容,如恩主公醫院及國軍花蓮醫院發展重複用藥檢核提醒、台北馬偕及奇美醫院提供高齡用藥整合、台中榮總藥品不良反應資料轉換應用及術前易出血藥品檢核。
-
2019-12-05 科別.腦部.神經
搶救中風老太太 醫師:動脈取栓防止惡化
台南市安南醫院腦中風中心團隊合作,搶救中風76歲林姓老太太,醫師以「動脈取栓治療」方法,搶救存活腦組織,成功阻止病患惡化,她手術後良好,持續積極復健。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說,腦中風是國人10大死因第4名,也是導致65歲以上老人重度殘障主因,尤其最近天氣突然變冷,有心血管疾病長者要更小心。林老太太長期抽菸,3個多月前因當天下午突發性左上肢輕微無力,經安南醫院神經科門診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住院,症狀非常輕微,加上發生時間大於3小時,不符合執行靜脈內血栓溶解術,不過病人症狀卻在隔天早上明顯惡化,主治醫師李建欣評估左側上肢完全無法移動,右下肢也呈現無力,只能勉強可抬腿。安南醫院說,由於林女腦部核磁共振顯示右側中腦動脈有區域梗塞,李建欣與神經外科張哲肇醫師討論後,認為林老太大可能仍有腦部存活組織,由張哲肇緊急執行動脈內取栓治療,手術後病人無明顯併發症,但已無進一步惡化,轉送至復健科治療。林老太太症狀於1個月內持續改善中,左上肢已可水平移動且可輔助站立,跟術前只能勉強抬腿天壤之別。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蔡銘駿說,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除了在中風後3小時內可施行「靜脈內血栓溶解術」外,但症狀無明顯改善。根據最新臨床研究顯示,在24小時內腦部尚有存活組織前提下,執行「動脈取栓治療」3月後,失能量表有明顯改善。
-
2019-12-03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健保給付千萬藥費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病患福音
一名50多歲男子因腎衰竭,長年飽受洗腎之苦,獲姊姊捐腎相救。手術成功,小便如泉水般湧出,但關傷口時移植腎竟然出現局部淤斑,移植腎切片卻檢查發現,這竟是罕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雖積極血漿置換、藥物治療,腎臟仍惡化衰竭。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表示,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是一種先天補體系統病變的疾病,當人體面臨外來刺激時,補體系統會活化反應。但aHUS患者天生缺乏補體調控因子,因此補體系統啟動後會異常活化,嚴重造成全身性血管內皮受損,導致器官衰竭。一般來說,感染、懷孕、手術、補體缺乏,都可能誘發aHUS。以該名中年男子為例,可能是因換腎手術,捐贈者異體抗原呈現給他(受贈者)免疫系統,促使補體系統活化,因缺乏調控煞車而造成惡化。陳呈旭表示,aHUS在尚未發作時無法察覺,一旦發生血管內皮破壞,造成「血管壞到哪,血管栓塞到哪」,除腎臟外,嚴重造成心臟衰竭、腦中風等急重症,被送至醫院,難以第一時間確診。陳呈旭提醒,若患者檢驗呈現血小板下降、溶血反應、器官受到侵害時,應進一步篩檢,做血液及基因檢查,釐清血栓性紫斑症與aHUS,早日發現、對症治療,把傷害減到最小。在治療上,傳統僅能靠血漿置換術等支持性療法,也就是俗稱「換血」,但有時療效不佳。這幾年,注射型藥物「末端補體抑制劑」問世,可抑制補體系統,控制疾病進程,有效降低洗腎率及死亡率,但一年藥費高達千萬元,「賣房子也不夠付」,所幸健保已於今6月將該藥納入給付 。儘管「末端補體抑制劑」治療效果不錯,但陳呈旭提醒,此藥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務必先接種腦膜炎、肺炎鏈球菌疫苗,減少伺機性感染風險。
-
2019-11-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分享老人醫療照顧的經驗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我們非常高興有三位醫學專家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是許多醫學生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在自己步入老年的養生心得,一位是對老人醫療頗有心得的資深家醫科醫師提出的幾點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醫療常識與生活態度,一位是長年在美國行醫的台灣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十幾年來在西雅圖為銀髮族成立的社區健康活動團體。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更多的台灣老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讀者願意在「醫病平台」分享這方面的心得。一、 前言根據內政部2017年的統計,台灣人口的平均壽命是80.4歲。男性77.3歲,女性83.7歲。由於台灣人口的壽命延長,慢性病也隨之增加,難免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治療,同時年紀大了,各個器官也退化,因此醫生的處方和病人的服藥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宜注意長期服用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例如:傷到胃、肝臟或是腎臟等。話說年紀大了難免有慢性病,但如果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加上良好的醫療照顧,老人家還是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生活。在此分享個人在基層醫療照顧老人家一些經驗。二、老人家不要吃太多藥——注意長期服用藥物之副作用病情摘要:病人,女性,九十幾歲。初診時,由家人陪伴來看診。來時一直吐口水,約隔半分鐘就吐一次。之前不曾看過這樣的症狀,覺得很奇怪。進一步問診和檢查後發現,原因是吃了很多藥。這位阿嬤,被診斷有腎臟病、胃炎、心臟衰竭和便秘。除了吃醫生開的藥之外,她的家人很孝順,買許多營養食品給阿嬤吃,例如:克補、鈣片、維骨力、卵磷脂等。進一步X光檢查肺部無異樣;超音波檢查肝膽系統也沒問題,最後診斷是「藥物引起的胃炎」。 治療上,吩咐她營養食品和會傷胃的藥都先停下來,並加開腸胃藥給她。吐唾液的症狀就有明顯改善。阿嬤的小便發現有尿蛋白,加上抽血檢查後發現腎功能指數BUN(尿素氮)和Creatinine (肌酸酐)偏高,表示腎功能不好,可能藥物服用太多,傷到腎臟了。敘述醫學:現在因為醫學進步,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但身體器官因為退化容易出毛病。像這位病人就是腸胃、腎臟、心臟不好,吃了很多藥物和營養食品,因為長期服用而傷到胃腸和腎臟。建議患者除了醫生開的藥之外,營養品不要吃太多,應注意藥物副作用是否會傷到胃、肝臟和腎臟。三、述說Aspirin和Metformin的故事病情摘要:病人七十幾歲的男性,因為腹脹不舒服到一家大醫院看病且住院,治療一個多月症狀沒有改善,因為吃不下、體重下降了四公斤,病人及家屬開始慌了, 醫師甚至告知可能有生命的危險,經友人介紹到門診就醫。除了例行了解病史外,透過雲端去看病人用藥的情形,發現病人 一共服用九種藥物。檢視九種藥物,其中有兩種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會引起病人腸胃不適,就將這兩種藥物停掉。結果經過兩次門診治療,病人腹脹不舒服的情形明顯改善。診斷 : 病人腹脹不舒服,其原因是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所引起的副作用。敘事醫學:老人家腸胃有問題要先看用藥情形,現在透過健保卡雲端就可查出病人的用藥情形。門診時,年長者腸胃不舒服,時常發現是服用這兩種藥物Aspirin(俗稱伯基Bokey)及Metformin副作用所引起的。Metformin是糖尿病的第一線用藥;而病人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醫生常會開立Aspirin來預防血栓。這位老阿伯兩種藥都有服用,所以容易引起腹脹腸胃不適,只要找出原因把藥換了就好了。反之,沒有停藥或換藥,即使開最好的胃腸藥,也沒辦法解決病人的腸胃問題。四、 雖有慢性病但仍可過健康快樂的晚年病情摘要:患者六十多歲女性,從2005年開始陸續來就醫,至今2019年已經十四年了。主要的疾病為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起初,病人會喘、喘到晚上睡不著,腳也有水腫,照胸部X光檢查和心電圖,發現病人心臟擴大,過去有高血壓的病史,診斷為高血壓性心臟病,併發心臟衰竭。 給予強心和利尿劑治療,心臟衰竭的現象即漸漸改善,心臟也恢復正常大小。病人有輕度糖尿病,靠口服降血糖藥即可控制,最近一次抽血,空腹血糖是105mg/dl,糖化血色素6.5%,沒有視網膜、腎臟、末稍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病人定時回診,診所給予持續的追蹤及治療。病人本身生活規律、固定運動、工作不會太累、睡眠充足,病情控制相當穩定。敘事醫學:台灣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以及健保制度的實施,國民的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隨著年歲增長,身體老化,慢性病也隨之浮現,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弱和高血脂症等等。這位病人從2005年開始,即因慢性病的症狀接受治療。雖然有慢性病,但在生活上依然過著健康快樂有品質的生活,偶爾也可以和家人出去旅遊。這個例子可以給上了年紀的人做參考。心裡要瞭解,年齡的增長隨之而來的身體退化是很自然的,已經是中古車,甚至是老爺車了,身體上難免多少會有毛病。要緊的是,應注意生活起居、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要太勞累、睡眠足夠、和醫師保持連繫、按時服藥。如此老年家仍然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晚年。( 取材自 拙著「敘述醫學」,第2版,2017 )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一天喝不到8杯水會怎樣?營養師建議可靠蔬果補水
我們通常都說斷水比斷食對人來說更危險,光喝水不吃東西,身體可以動用全身脂肪蛋白質來緊急供能,維持一段時間,而光吃食物不給水喝的話,機體只能支撐數天。斷食至所有體脂和組織蛋白耗盡50%時才會死亡,而斷水至失去全身水分10%就可能死亡。我們都聽說過一天要喝八杯水的說法,但是很多人都覺得難以做到,那麼喝不夠八杯水,身體就會慢慢變差嗎?身體缺水時,會感到口渴,並且影響體溫調節,如果長期缺水,會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造成靜脈血栓的生成,所以一般對於中老年人都被建議多喝水。此外,缺水還會影響全身的生理功能,造成耳中風、肌肉痛,更可怕的是,會造成皮膚和內臟加速老化、大腦萎縮,影響機體整體功能,愛美的女性朋友要知道,喝水比買使用化妝品要便宜、有效多了。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來維持正常的機體代謝。乍看確實有點難以做到,但這其中,喝的水只占到大半,食物中的水佔一部分。正常條件下進行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喝水1500到1700毫升就夠了,大約是7到8杯。很多人搞不清楚這裡面的杯子究竟有多大,今天告訴大家,像普通的一次性紙杯那麼大就可以了,大家可以參照自己的杯子大小,來調整究竟喝幾杯水合適。另外,如果覺得直接喝水太枯燥,就可以在吃飯時多攝入一些水分,大家平時吃的水果蔬菜中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許多家庭還有喝湯的習慣,在飯間吃一些水果或者飯前喝湯,還可以增加我們的飽腹感,防止熱量攝入過多造成的肥胖,有助於減肥。還要提醒大家,最好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那個時候機體缺水程度就已經比較大了。應該一次少喝,想起來就喝一口。如果覺得水實在寡淡,可以喝無氣蘇打水,無氣蘇打水為了迎合口味,會在裡面加一點甜味劑,沒有熱量卻有甜味。但不要用果汁或飲料代替。即使鮮榨果汁中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很容易造成糖分攝入超標。飲料中的糖分更是超標,喝多了還有引起痛風的風險。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1-26 科別.心臟血管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師討論為宜。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邱淳志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如何控制壞膽固醇?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邱淳志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邱淳志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邱淳志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邱淳志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原文: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4 科別.心臟血管
新型抗凝血劑 可防意外大出血
75歲的林伯伯是退休族,平日身體硬朗,偶爾覺得一陣陣心悸,因有心房顫動和高血壓病史,固定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血栓。沒想到有一天突然跌倒,引發大出血,緊急送醫後連外科醫師都不敢輕易開刀。幸好他的主治醫師發現林伯伯服用的抗凝血劑,有反轉劑可以短時間內恢復凝血功能,立刻施打減緩出血,在醫師開刀後,林伯伯順利保住性命。心房顫動易中風 抗凝血劑防血栓收治該名案例的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俊偉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心房因快速不規律的跳動,而無法有效收縮,心房內的血液流動不佳,容易凝結成血栓。從心臟產生的血栓如同散彈槍,一旦血栓隨著血液流到身體各處,會導致不同器官中風,例如血栓塞到腦部,就會阻塞腦血管造成腦中風,導致失能,「比起一般缺血性中風,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死亡率高出兩倍。」由於心房顫動最嚴重的併發症是中風,以往靠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血栓,病患會先在心臟科門診,由醫師透過各項年齡、性別等危險因子,評估病人中風風險後,再採取口服抗凝血劑,降低中風機率。新型藥劑 可反轉凝血功能為了預防血栓,抗凝血劑相對容易導致流血,若病患有拔牙、手術等需求,最好先告知醫師。李俊偉也提醒,病患要注意防撞、防跌倒、防受傷,也不要做太粗重工作和太激烈運動,降低因碰撞造成出血不止。李俊偉說,目前有一種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當病患忽然發生意外大出血或需要開刀時,可透過施打反轉劑,抑制抗凝血劑的藥效,讓病患恢復凝血功能。但他特別提醒,當意外發生時,保命關鍵就是搶時間,盡快送醫治療才能爭取更多續命機會。誰是心房顫動高危險群?李俊偉說,年齡愈高、罹病率愈高,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都需要留意。不過,心房顫動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偏偏無法預期何時發作,感到心悸、胸悶和喘,應提高警覺。李俊偉說,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是最可以預防的,除了透過藥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外,建議有心房顫動家族史或心悸的患者,健康檢查時安排做心電圖檢查,早期發現,適度預防,避免引發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