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9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蕃茄
共找到
94
筆 文章
-
-
2020-03-15 養生.營養食譜
自做泰式料理 爽口又開胃
氣溫漸漸升高,清爽的餐點就成為日常中的首選,尤其是泰式料理,酸甜滋味既開胃又爽口。擁有十年以上插花經驗的鍾小姐,現在是一名插花教授,不只對花藝有研究,對料理亦有琢磨。她分享三道拿手的泰式料理,包含泰式涼拌青木瓜絲、泰式打拋豬和泰式絞肉煎蛋,作法都相當簡單。她說,每次端上桌,家中長輩、小孩都相當喜愛,配飯一口接著一口。對於在家自製泰式料理,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校園營養講師簡鈺樺說,泰式料理中很常使用一些像是檸檬、魚露、香茅、糖、辣椒椰奶或蝦醬等來入菜,其中有一些非常推薦居家料理使用,像是檸檬或是香茅,提升美味同時不會有過多鈉含量攝取的風險。以泰式涼拌青木瓜絲來說,簡鈺樺表示,這道就是非常爽口的料理,適合夏季開胃外,也很鼓勵家中若有胃口變差的長輩,透過偏酸且清爽料理有助於唾液分泌,進而提升進食的意願。唯要注意的是花生的部分,若長輩適口性不佳,可以把它搗碎一點再加入。簡鈺樺說,泰式打拋豬中則有許多現在推崇的辛香料,像是辣椒素及蒜素,有部分研究指出上述辛香料可提升體內代謝率,大蒜切碎後甚至對於免疫力提升有所助益。不過她說,因為泰式打拋豬是很典型會加入糖、檸檬汁泰式料理,她會建議糖的部分調低比例,避免過多精緻糖的攝取。至於泰式絞肉煎蛋,簡鈺樺說,很適合兒童、青少年及長者補充蛋白質,不過建議在豬絞肉部分可選擇油花比例較低的,或是將絞肉換成吻仔魚,也是不錯的變化方式。泰式絞肉煎蛋材料:雞蛋、豬絞肉、蔥花、胡椒粉、鹽作法:1.先把所有材料攪拌均勻。2.鍋子預熱後,加入少量油,再將蛋液全倒入鍋中,並用筷子快速攪拌蛋液。3.轉中火直到將蛋煎成金黃色後翻面。4.當另一面也呈現金黃色,即可起鍋。泰式打拋豬材料:豬絞肉、九層塔、番茄、辣椒碎末、大蒜碎末、米酒、魚露、醬油、糖、檸檬汁作法:1.先將辛香料爆香,放入絞肉一起拌炒。2.絞肉變色後加入醬料調味。3.起鍋前加入蕃茄和九層塔即完成。泰式涼拌青木瓜絲材料:青木瓜、辣椒、蒜末、鹽、番茄、香菜、魚露、檸檬汁、細砂糖作法:1.將青木瓜去皮、去籽後切成絲預備。2.辣椒、蒜頭切末,加入調味料拌勻備用。若想添加蝦米可在此階段加入。3.青木瓜絲加入鹽巴抓勻靜置30分鐘。4.瀝掉多餘鹽水。5.倒入調味料攪拌放置30分鐘。6.裝盤前加入蕃茄及香菜即完成。
-
2020-03-15 橘世代.好學橘
理工碩士辭百萬年薪!把科技帶回鄉,當起田園詞人
理工科畢業的碩士生喜歡詩詞,投入科技業5年後,放棄百萬年薪返鄉耕種。現年43歲的賴志昇一度讓家族長輩不理解他的選擇,但他認為,民以食為天,只要肯做,用心栽培出健康好吃的農作物,生活更有意義。賴志昇是宜蘭青農返鄉的例子。喜歡詩詞的他平常除了背誦也會作詩,但念的是理工科系,從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有機高分子研究所畢業後,投入PCB領域工作,上下班不必打卡,但24小時責任制,生產線若有不順,連半夜都沒辦法睡覺要趕緊處理,工作範圍包山包海,收入雖不錯,但壓力也大。婚後他與妻子開始思考,是否要繼續待在高壓且削價競爭的科技業?如此反覆思考3年才下決定,38歲返鄉,給自己訂下2年奮鬥時間。他說,壯圍鄉以栽種新疆哈密瓜出名,如此鮮甜品種也只有在壯圍環境氣候才種得出來,品質好的每台斤從80元起跳,他心想如果一分地能夠種出2000顆、每顆賣300元,3分地就有180萬元進帳。賴志盛如此打盤算著,後來才發現栽種哈密瓜除了蟲害,還有病菌,每當快收成時植株病了長不大,他父親從事裝璜業,家人無法教他,於是尋求外界資源,包括鄰農及農業改良場都是請教對象。溫室以1200萬元蓋成,賴志昇透過壯圍鄉農會向中央申請補助600萬元,蓋了3分地溫室,後來又得知大同公司正在推動智慧型農業,也包括補助智慧型溫室設施,他鼓起勇氣提計畫,由董事長林郭文艷親自聽取簡報,會中有人笑稱「這個年輕人真不怕死」,私下佩服他勇於突破嘗試的勇氣,成了該公司補助智慧農業設施的第一座示範溫室。賴志昇說,他相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智慧溫室可以遠端控制,包括自動灌溉施肥、陽光天窗開關及冷暖溫度控制等,但賴志昇第一年在溫室栽種番茄,帶回幼苗沒經過消毒滅菌處理就直接種,引發病蟲害,他不怕失敗再接再厲,請教專家與細心呵護,終於種出好吃鮮甜的果實,在網路打開知名度,同時也開放採果,鮮紅欲滴的小番茄每斤可賣到150元,常有消費者稱讚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番茄。「忍不住一顆接一顆」,壯圍鄉農會理事長林听洲說,蕃茄鮮甜且皮薄,清洗時不小心稍微用力,險些破皮,就是如此嬌貴好吃。賴志昇說,強摘的果子不甜,一定要等到鮮紅才能摘,他以玉女番茄嫁接茄子的嫁接苗栽種,植株健康且肉質細緻。因為無毒栽培產量不多,縣政府頒給「宜蘭嚴選」標章掛保證,總算讓他有信心跨出第一步。但賴志昇仍忘不掉心中最愛的詩詞,北宋詞人張先《天仙子》詞中提到「雲破月來花弄影」,美的像一幅畫,遂以詩情畫意的「花弄影」做為農場名稱,樂於與遊客分享他的世界。【更多精彩延伸閱讀↘↘↘】。回收美麗再利用!婚禮鮮花轉送療養院,幸福不凋零。樂齡創生 日進斗金 日本上勝町「樹上長出錢」。60歲退休員警讓魚骨重生 開拓漁村文創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3-03 養生.聰明飲食
「蕗蕎」嗆辣開胃 台灣原住民的防疫偏方
17年前的SARS疫情狂掃世界、今年的新冠肺炎風暴龍罩全球,坊間都流傳許多健身防疫飲食偏方,除了傳統中藥或食補方帖,其實台灣原住民也有防疫偏方,就是食用蕗蕎防疫健身。蕗蕎阿美族語為「根閙」,卑南族語「達隔閙」,排灣族稱「lukiu(路奇捂)」。台灣坊間常流傳防疫偏方,從鳳梨﹑蜂膠﹑蕃茄汁﹑精力湯﹑大補茶﹑養生鍋﹑抗疫菜等不勝枚舉,如今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這些偏方又再被流傳,不過,原住民如何食用蕗蕎?引人好奇。蕗蕎正名為「薤(讀蟹)」源自大陸,因此它的英文名稱就是Chinese Onion;蕗蕎又稱火蔥、蕎頭、辣韭或小蒜,栽培歷史悠久,台灣由早期移民從大陸傳入,日本人也喜愛吃此菜。台東的原住多數是混合香菜、辣椒、蒜末、薑末拌醬油,再抓一小把蕗蕎蘸沾混合香菜、辣椒、蒜末、薑末的醬料直接吃下肚,辣到讓人渾身冒汗,原住民相信這樣吃,對防疫有幫助。另一種吃法用蕗蕎沾鹽巴,直接吃。排灣族獵人魯瓦說,蕗蕎(lukiu)是天然殺菌食材,也是很好的開胃菜,如果上山打獵,他都會帶1把,餓了沾鹽巴配飯就很開胃,也會配烤肉來吃,老人家代代相傳,說吃蕗蕎能殺死身體裡面的壞東西。阿美族人也愛吃蕗蕎,因嗆辣,他們另叫「火蔥」,傳統吃法是沾鹽巴生食或配鹹豬肉來吃。另卑南族人蔡宗義表示,蕗蕎他們叫達隔鬧,平時家裡的涼拌菜,通常把蕗蕎洗一洗後,就配上香菜、辣椒和蒜頭,淋上醬油,就能直接吃,有助增加身體免疫力。台東市一心中醫診所院長林聰明說,新冠肺炎有如古代的瘟疫,不論東、西方國家,每隔一段時間,數十年或數百年就會發生一次,古代發生瘟疫,醫藥不發達,不像現代能研發出相應疫苗或藥物,在古代抵抗力強的人,就熬得過,抵抗力弱的人就熬不過,該死的死,不該死的活下來,瘟疫就自然消失,跟新冠肺炎疫情一樣,有人感染病毒沒有症狀,有人發病就是重症,甚至死亡,差別在於人的抵抗力高低。林聰明說,坊間流行的抗疫偏方,什麼喝蒜水、薑汁、養生鍋、精力湯等對抵抗新冠肺炎,根本沒有效,雖然吃了,不傷身,但他呼籲民眾千萬不要拚命吃這些偏方,已生病的人更不要去吃什麼偏方,這樣無助抗病與治療,正確作法還是就醫。他說,中醫強調「固本培元」就是要增強自己的抵抗力,當然依季節中醫有不同的食補藥材,那都只是輔助,最重要的自己的生活作息要規律,飲食要正常、不偏食、少油少鹽少糖,還要適量運動,天天保持心情愉快,身體自然健康,抵抗力就強。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