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莫德納
共找到
2508
筆 文章
-
-
2021-08-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正反撲中國大陸多個都市 台大公衛:不樂觀
Delta病毒肆虐全球,現在已正式回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起源地,中國。台大公衛學者今指出,中國疫情在7月後節節升高,目前已逼近每天150人確診,最令人憂心的是,經過基因定序確認,高傳播力的Delta病毒已擴散北京、南京、廣東、澳門等多省份。各省官方嚴查健康碼、擴大檢測、出入澳門之旅客須出示12小時內陰性證明。台大公衛提醒,中國疫苗效力較弱,台商應自行加嚴公衛防疫措施,包括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手部衛生等。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指出,Delta病毒已突破中國防線,最近每日確診150人,各省份防控升級。北京機場、車站都嚴查「健康碼」,民眾返回北京必須進行14天健康監測,第一天、第七天都要做PCR檢測,北京與發生Delta案例的15個城市之間的航班都取消。南京出現「棋牌室」群聚感染,多為已打疫苗的長者,完整接種兩劑仍發生突破性感染,對此,南京市8月5日啟動第三輪大規模核酸監測。廣東珠海有通關人員確診,8月3日啟動全員PCR檢測,機場和汽車客運站都嚴查「健康碼」,開學前要求所有師生返回居住地,進行14天自我健康管理。澳門當地也出現delta病毒,8月5進入及時預防狀態,要求所有居民三天內都要做PCR檢測,關閉電影院、酒吧等娛樂場所,對出入境旅客要求加嚴,旅客必須出示12小時內陰性證明,不再接受24小時內的陰性證明。中國這次是否能學到過去武漢經驗、充分控制住Delta病毒?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他不樂觀。陳秀熙分析,首先是國藥、科興疫苗保護力較弱,完整接種後所發生的突破性感染,很可能比莫德納和輝瑞疫苗更嚴重。再者是delta入侵中國前,已發生過有水災群聚,中國的公衛防疫措施也沒有嚴格遵守,這波擴大檢測是否足以即時阻擋隱性感染?他不確定會有效。陳秀熙提醒,台商在中國務必要提高警覺,自行採取比較嚴格的NPI措施,檢測之後迅速隔離,阻止隱性感染傳播和蔓延。
-
2021-08-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帛琉疫苗為台人保留兩千劑 三種可選還送50元美金
帛琉旅遊泡泡確定重啟,重啟後的首航將於8月14日出發,由於帛琉政府提供疫苗施打,還開放自由行,讓不少民眾心動,預約、訂購電話不斷。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今表示,若旅客在觀光旅遊之餘,也有打疫苗的需求,將提供2000劑的疫苗,如輝瑞、莫德納與嬌生三種疫苗可提供旅客預訂。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長雷均表示,帛琉至今仍維持零確診長期記錄,疫苗施打率也超過九成以上,達到群體免疫成效,帛琉當地相關旅遊業者超過145家均受過防疫訓練及取得防疫安全證照,為帛台旅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旅客在帛琉旅遊期間仍須遵守當地相關防疫規定。雷均說,若旅客在觀光旅遊之餘,有打疫苗的需求,帛琉政府將提供2000劑的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與嬌生三種疫苗,可供旅客預訂,旅客可在到達當日,在帛琉國際機場免費提供旅客施打,並提供疫苗施打證明。至於預約方式,雷均表示,預訂流程為旅客行程確認後, 以email向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聯絡(taiwan.tvc@gmail.com) 。此外,帛琉觀光局也提供每人50元美金給台灣旅客在帛琉使用,帛琉觀光局台灣事處將在桃園機場發放旅遊金兌換卷,由旅客抵達帛琉後到帛琉觀光局領取美金50元現金。
-
2021-08-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苗栗宣布開放AZ滿10周者打第2劑 總量不到5千打完為止
苗栗縣政府下午宣布,即日起開放6月10日前已接種第1劑疫苗且間隔滿10周者接種AZ疫苗第2劑,全縣18鄉鎮市衛生所與13家醫療院所提供AZ疫苗施打第2劑預約及接種服務,請符合資格的民眾盡速預約施打。接種疫苗時記得攜帶雙證件(身分證、健保卡)與疫苗接種紀錄卡準時報到,縣府表示這波AZ疫苗為第4輪平台剩餘數,數量不到5000劑,用罄為止。苗栗縣衛生局指出,新冠疫苗混打規定,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將針對專責醫療院所(包括設置專責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或採檢院所)第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已列冊第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列冊風險第1及第2風險等級者),預計階段性自本周起開放接種AZ疫苗超過10周以上者,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完成第2劑,但這部分仍需由疾管署撥配疫苗至各專責醫院,屆時將請各專責醫院配合接種作業。另外,今年全國運動會10月16至21日在新北市舉行,8月1日起已陸續於新北市及高雄市舉行資格賽,為預防賽事期間參賽隊選手、職員跨區移動可能造成風險,且讓選手在運動場館進行訓練及比賽期間可多一層保護力,縣長徐耀昌指示規畫讓第1梯次148名選手、教練及隊職員優先施打疫苗,以確保參賽選手健康並安心參賽,為苗栗爭取最好成果,接種事宜現已進行規畫,未來第2梯次選手將視疫苗剩餘及調度情形於賽前再安排。衛生局表示,苗栗縣今天疫情維持平穩,至8月11日已連續20天無新增本土案例,但民眾防疫仍不可鬆懈。全縣迄今累計本土病例549例、境外移入14例,其中3例死亡;疫苗接種方面,至8月10日累計接種16萬8032人次施打,疫苗接種使用率達94.51%,18歲以上人口疫苗覆蓋率達36.44%。
-
2021-08-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16日起預約 蔡炳坤:接受度要看接下來實際接種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第6輪新型疫苗開始接種高端疫苗;屆時有60萬劑可供接種,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天表示,民眾單選高端人數有18.2萬人,其他是複選,國人對高端的接受度,要看接下來高端多少人預約?多少人實際接種?才能看出國人的自由選擇,北市府尊重市民選擇。蔡炳坤也提到,接下來恐會進入很高的期待期,因下半年不僅有第一劑需求,也有數百萬人將陸續該打第二劑,所以下半年台灣民眾,對疫苗需求將相當殷切,北市府也期待,下半年的疫苗數量,能因應民眾的期待。另外,對於「帛琉旅遊泡泡」已被衛福部長陳時中簽核,確定8月14日重啟,且帛琉釋出2000劑疫苗給遊客,對於出國打疫苗?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帛琉喔,為了打疫苗還要花飛機票?但如果是順便旅遊也還可以。」有民眾向媒體投訴,花博接種站過去拉12條動線,今天卻未比照辦理,導致大家排隊現場亂成一團,蔡炳坤表示,今天花博是仁愛醫院提供接種服務,但接種從下午兩點開始,因這次是莫德納疫苗,民眾提早到花博,導致比較多民眾排隊,尤其今天僅接種731人,只開兩條接種線,下午兩點是開始接種後,很快就消化掉人流。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3.3萬醫護混打莫德納 8月13日配發首批、基層醫師也想打
國內第五輪開打莫德納疫苗,其中有3.3萬名醫護若已接種過第一劑AZ疫苗,也可混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3.3萬劑疫苗8月13日周五會先將已退冰的幾千劑疫苗發出,最後一批8月17日下周二,再將剩下的量配發出去,並陸續施打。至於基層醫師反映,醫護混打只開放列冊風險第1及第2風險等級者,僅專責醫療院所、專責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或採檢院所,已列冊第一線醫護工作人員,才可以換打莫德納,希望基層醫師也能列入混打對象。陳時中指出,現在國內很多人都需要疫苗,醫護都有相當必要性才會排在第一類,我們會陸續盤點疫苗數量,並盡量滿足各項族群。對於目前國內接種疫苗人數,昨日單日僅3.2萬人施打,陳時中表示,應該是延續第四輪最後一批尚未打完的人數,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 37.18%,劑次人口比 39.48(劑/每百人)。至於國內專家及國外研究指出,AZ疫苗二劑施打間隔44周至45周抗體濃度高,指揮中心可考慮延長二劑時間。對此,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AZ超過12周打第二劑的免疫反應不錯、預防效果不錯,ACIP委員建議的是8-12周施打沒有問題,指揮中心也是建議10-12周去打,但萬一如果有些狀況超過12周打,也是沒有關係的。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赴美催莫德納疫苗? 陳時中:若有必要願意做
國際間頻傳COVID-19疫苗出貨延遲,南韓本週將派代表團赴美國抗議莫德納兩度延遲交貨,台灣是否比照赴美催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若有必要性,任何作為都願意做。南韓政府今年共採購4000萬劑莫德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但僅到貨245.5萬劑。據國內多家媒體引用韓聯社報導,南韓本週將派代表團赴美,抗議莫德納兩度延遲交貨,要求廠商不可再發生類似情況。今天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有媒體問及,中央如何看待韓國派專人前往美國,催促莫德納藥廠準時交貨COVID-19疫苗一事,陳時中認為,各國作法不同,派人直接面談確實可了解買賣雙方的想法。陳時中說明,台灣則是選擇透過台灣駐美代表處,或與莫德納總公司視訊聯繫,同樣是透過多重外交管道,即時掌握莫德納疫苗供應情況。若親自赴美國催貨有其必要性,「我們任何作為都願意做。」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竹縣第2劑AZ疫苗2000名額 明起預約8月14日開打
新竹縣今天0確診。今起至17日實施中央預約平台第5輪莫德納疫苗接種,竹縣規畫8個接種站和13鄉鎮市衛生所施打,針對AZ疫苗第2劑接種,竹縣將於8月14日辦理第2梯次接種,8月12日上午10點起開始預約,名額2000人。衛生局表示,竹縣首梯在8月9日,為已接種第1劑AZ疫苗的鄉親開放第2劑接種,第2梯次將在8月14日舉辦,對象是6月10日前已接種第1劑AZ疫苗的民眾,地點在台大醫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台大醫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和湖口王爺壟運動公園3處接種站,名額共2000人。預約時間為8月12日上午10點至8月13日中午12點,額滿為止,請符合資格的鄉親掃描QR-code或至3家院所網站預約報名。中央預約平台第5輪接種今天開打,衛生局共規畫台大生醫竹北、北榮新竹、仁慈醫院、縣體育館、中醫大、台大生醫竹東,及新增的豐田國小與台元科技園羽球館,共8個接種站,縣長楊文科也前往竹北市西區首個中型接種站豐田國小,關心民眾接種情形。衛生局指出,新竹縣目前有4個大型接種站、1個中型接種站、8家醫院、13鄉鎮市衛生所和37家診所合計共63個站點提供接種服務,並持續設置中、小型接種站,包含寶山雙溪接種站、新豐松柏站、新埔文山里活動中心皆陸續規畫中,一旦疫苗到貨足夠,立即啟動接種站依序為民眾施打疫苗,照顧偏遠社區的鄉親。另外,為強化開學後校園安全,7月開始安排縣內各級學校教職員工的疫苗接種,在疫苗撥配數量不足的情況下,積極爭取調撥,目前已接種9400多人,接種率達80.72%,尚未接種的教職人員,也持續規畫中。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8月23日打高端夠嗎? 陳時中:這兩天會再到貨達60萬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第六輪將接種高端疫苗,並於8月23日開打。不過陳時中日前表示,要等高端疫苗達到50萬劑時才會考慮開打,而截至目前完成檢驗封緘的高端疫苗僅有35萬劑。陳時中今天表示,這兩天陸續還會有批次疫苗會檢驗封緘完成,至少會有60萬劑。陳時中表示,雖然目前檢驗封緘完成的的高端疫苗數量還沒達標,但這兩天至少會達到60萬劑。他說,雖然指揮中心希望至少有80幾萬劑,但還要看檢驗的結果。還沒檢驗完不能說一定會過,但經過檢驗封緘後達到60萬沒有問題。由於意願登記還沒完成無法對外報告開放到哪個年齡層,僅能對外說明願意接種高端者有106萬人。而因應疫苗短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日赴歐催貨,外界詢問陳時中否也會考慮去美國催莫德納疫苗到貨。陳時中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讓疫苗早點到貨,「任何作為我們都願意做」。另外,許多民眾擔心一直等不到疫苗接種,搶打殘劑,但各地開放條件不一。陳時中表示,殘劑就是很少,指揮中心只對大方向有要求,細節為讓地方運作更順暢,由地方自行調整。但陳時中表示,殘劑因為很少,只要是符合現在資格的人可以打就去打,不見得要排序,如果缺乏彈性反而會阻礙到要打的人,很能浪費更多;不過當然不能假借殘劑名義行不當行為。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六輪高端疫苗23日開打 意願登記到周五中午12時
意願平台第五輪今起開放施打莫德納,將預計施打48.7萬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第六輪將接種高端疫苗,將在8月13日12時進行結算,如有意願接種高端疫苗者,可儘速上網登記。第五輪疫苗接種今開打,包含1至3類對象及孕婦接種第二劑莫德納,65歲以上長者、53-55歲第九類第一劑莫德納,另外3.3萬劑則保留給專責醫院一線醫護,接種第一劑AZ滿10周者可混打第二劑莫德納。陳時中表示,7月27日起將高端疫苗納入意願登記,此期意願登記將於8月13日中午12時結束並進行結算。第六輪接種疫苗為高端疫苗,可預約時間自8月16日上午10時起至8月18日中午12時截止;施打期間預計自8月23日至8月29日止,並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開放預約接種對象將依據意願登記結算情形決定。指揮中心再次提醒,請民眾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開放意願登記時,先進行意願登記,後續符合預約資格者才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系統平台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登記之意願,提供符合預約資格者進行預約接種,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延後2劑? 台大公衛:AZ逾45周更佳、莫德納逾4周未知
台灣疫苗短缺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透露有考慮再次延長莫德納兩劑間隔周數,但除了參考其他國家的接種間隔之外,未提出相關實證,正當性及可行性都受到挑戰。台大公衛多名公衛學者,今歸納最新研究指出,AZ疫苗兩劑間隔越長,抗體濃度越高,間隔44到45周明顯高於其他周數,建議缺疫苗國家可延長AZ接種間隔。至於輝瑞或默德納等mRNA疫苗,可觀察到無論接種者是否曾確診,第一劑接種後27天的抗體濃度,都很接近完整接種兩劑,但第28天後抗體濃度能否維持?還需要更多證據支持。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表示,為解決各國貧富差距、疫苗供應不均問題,牛津大學研究AZ疫苗拉長兩劑間隔的可能性。研究人員邀請18至55歲且參加過AZ疫苗一二三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回來受試,分為三組,包括兩劑間隔44至45周的30人,隔15至25周的116人,隔8-12週的115人。結果顯示,間隔44至45周這一組,抗體濃度最高;兩劑AZ間隔越長,抗體濃度越高,而且六個月後仍維持相同效果。因此研究者認為,針對比較缺乏疫苗的國家,可以考慮延長第二劑AZ的間隔時間,以供給更足夠的人口先打第一劑。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指出,國際研究持續探討疫苗保護力的持續性,根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不論輝瑞或默德納等mRNA疫苗,第一劑接種後的抗體濃度,會隨接種後的天數增加而提升。接種第一劑之後21至27天,抗體濃度反應已經相當高,相當接近完整接種兩劑後的抗體濃度。陳立昇表示,疫苗短缺之下,單劑施打是否足以應付疫情?可以參考這類研究。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研究顯示,第一劑mRNA疫苗還是產生了相當大的保護力,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種族間是否有差異?第一劑接種28天之後,抗體濃度表現如何?這些都還需要更多研究支持。陳秀熙表示,如果有更多資料去解答上述問題、支持延長間隔,台灣打過一劑莫德納的民眾如果要延長接種間隔,會有更好的科學基礎。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擔心打不到第二劑?李秉穎:小心空窗期就沒問題
國內疫苗專家、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晚在上談話節目中表示,國內疫苗供應出現中斷,有些人擔心已打了第一劑會接不上打第二劑,但事實上只要小心第一劑之後的防疫空窗期就好,第二劑愈晚效果愈好,同時未來打AZ與莫德納後可不可以混打國產疫苗,效果如何?開打之後就馬上會有相關實驗進行,大約兩到3個月就有結果。他在「年代向錢看」節目中表示,Delta變種病毒變成目前全球最具優勢的病,是有一點出乎意料的,因為當初醫界比較關注的是南非變種病毒(Beta)病毒,因為不管對人體的自然免疫或疫苗的免疫來說,Beta的防護力是最差的,但可能Delta有一些生物上的優勢造成目前的情況。而對於病毒感染來說,第一波是針對活動力比較強的年輕族群,這也是美國目前患者以年輕人、兒童居多的原因,美國雖然疫苗涵蓋率高,但疫情再創高峰,而年輕人的死亡率相較年長者較低,但可能出現心肌炎,主要是病毒引起血管栓塞,可能引發冠狀動脈的問題,而在成人病例裡就觀察到心肌炎,可能是病毒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傷害心肌,而且即使痊癒後,未來終其一生都留下不可逆轉的傷害,心臟功能受損。而針對高端疫苗之前有傳出兩例的顏面神經麻痺不良反應,李表示,一般人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機率就不算太低,約十萬分之十幾,包括莫德納、BNT及AZ疫苗注射後也都有發生,但因為並沒有比未打疫苗者的比率高,所以認為兩者無關,高端的情況也沒有辦法判斷兩者的因果關係,但會持續追蹤。國內疫苗到貨短缺,未來AZ與莫德納是否可以混打國產疫苗?李秉穎表示,混打一定要有抗體試驗,不能隨意混,而目前國際上有混打實驗的只有AZ混莫德納,與AZ混BNT,至於莫德納能不能混打高端,國內未來開打高端後,相信馬上就會有相關的混打實驗進行,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就會知道效果與安全性如何。至於大家擔心可能等不到第二劑疫苗,李秉穎表示,從過去疫苗學上的研究,兩劑中間的間隔1個月或2到3個月,都是有效果的,AZ疫苗最近更研究,兩劑間隔1到3個月的抗體,比起兩劑間隔10到11個月的人要低,間隔愈久反而對免疫系統的效果有促進作用,不會因太久而失效,但缺點是第一劑的保護效力比較低,之後的空窗期感染機率會比較高。另外,國際藥廠目前紛紛針對疫情研發口服用藥,目前抗病毒藥物瑞德西偉是注射的,同時愈早用愈好,口服會比較簡單,像是流感用口服的抗病毒藥物,不過降低重症與死亡的效果遠遠不如疫苗。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短缺 陳時中允保留第2劑
六月至今,我國已有三百多萬人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依照指揮中心規定,最晚必須在第十二周接種第二劑,但疫苗短缺,許多人擔心第二劑遙遙無期。指揮官陳時中昨保證,第二劑數量予以保留,除非將來允許混打,才會另作打算。陳時中表示,莫德納疫苗約有八百多萬劑,一人兩劑,可供四百多萬人接種,現在已有三百多萬人打過第一劑,但未來能打到第一劑者相對少了。立委質疑,加拿大政府莫德納施打時程為「最短三周,最長十六周,最佳間隔四周」,批評指揮中心研擬延長兩劑間隔,缺乏正當依據。陳時中解釋,針對最佳接種時間,各國說法各有不同,臨床研究也不同,指揮中心首要目標為讓更多人打到第一劑,提高人口覆蓋率,並保障第二劑的量。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迎戰新學期 陳時中:老師打得到、學生也有機會
各級學校將展開新學期,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指示,會讓所有老師在開學前打疫苗,不過近期疫苗告急,基層教師憂心政策恐跳票。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來的目標是讓既有的老師,在開學前14天打疫苗,其餘老師有必要也不排除給予協助。陳時中坦言,老師會以現在要去上課的為主,未來新進的很難去掌握,但施打率要達到一定情況。他表示,原來目標是既有的老師開學前14天打,現在的老師大部分都有造冊且施打完畢,未來新進的盡量以預約平台登記,有必要的話也不排除施打。基層幼兒園老師是否也要造冊或預約?若新進老師或代理老師沒造冊,是否打不到?陳時中說,這是教育單位或學校的要求,依照指揮中心規劃,只能讓原有列冊的人員施打,因為各行各業都有重要性,現在希望老師打疫苗到一定程度,讓學校群聚可能降到最低,至於有人不打、有人要選疫苗,這些事我們無法控制,只希望能達到一定百分比。即將開學,防疫計畫目前初步方向?陳時中說,學校防疫作為長期都維持很好的秩序,近期會跟教育部開會做整體檢討,看有些地方是否需要再改進。國外發現確診年齡下降,年輕人染疫也可能轉重症,未來開學後如何防範疫情?陳時中說,有些疫苗施打率很高的國家,像以色列打五到七成,但這兩天每日確診個案超過3000人,若用以色列全國800多萬人染疫比例換算,相較台灣有一萬人感染。他表示,各種可能防疫手段都要做,但強度不能高於忍耐度,造成疲乏和反效果,兩者需要去平衡。陳時中也透露,開學後學生也有機會施打疫苗,也和相關廠商對於適應症年齡下修,到時開學有可能可以打得到。面對補教業開放但K書中心尚未開放,陳時中說,因K書中心管理不容易,現在圖書館也有開,若可以在家裡或圖書館,空間是比較充裕的,也會看業者反應和指引是否符合防疫需求,但網咖目前不開放,這部分會再晚一點,如同大家擔憂變異病毒、疫情擴大等問題,我們也希望不要太快出現防疫疲乏,希望兩邊尋求平衡,會很謹慎做相關調整。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昨新增5例疫苗接種後死亡 38歲女待解剖釐清死因
國內疫苗接種達922萬8263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37.11%、劑次人口比達39.32%。昨天新增74例接種疫苗後不良事件,其中有五例死亡、31例嚴重事件。本次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的38歲女性個案,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計8月13日解剖,才能進一步說明。莊人祥表示,新增五例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個案為二女三男,皆為接種AZ疫苗,年齡介於38歲至62歲,為接種疫苗後一日至20日之間發生。至於施打疫苗後死亡解剖部分,累計已解剖135例,其中87例與慢性病相關,6例待釐清。另外,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新增31件,其中27例為接種AZ疫苗,為17女10男,年齡為22歲至78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4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心肌梗塞、脾梗塞、下肢血栓、血小板低下、顏面神經麻痺、腦炎、蜂窩性組織炎、頭痛與視力模糊、胸痛與心悸及皮膚起疹等。另有四例為接種莫德納疫苗,為一女三男,年齡介於23歲至73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3日之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心律不整、格林-巴利症候群,及診斷未明之頭暈與嘔吐等。而有民眾表示,打完兩劑莫德納疫苗隔天耳聾、耳鳴,住院觀察七天還沒恢復聽力。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樣的案例美國也研究過,認為和疫苗無關,但本土接種疫苗都可以提報不良反應也會尋求VICP的關聯性認定。針對今天公布新增的五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有兩例接種過疫苗,羅一鈞表示,案15900在6月9日和7月1日都在美國打過BNT,抵台時已超過14天,屬於完整接種;案15901在6月12日和7月9日分別打過BNT疫苗,也接種滿14天,屬完整接種。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以台灣本土案例來看,打完兩劑還沒滿十四天而染疫的有五例;打完兩劑滿十四天的有六例。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風險醫護AZ混打莫德納 陳時中:第二波規畫4.4萬劑
為提高一線醫護防護力,指揮中心日前開放混打,並以專責醫護為優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先前第一波第一劑打AZ的專責和採檢站接觸病毒機率高的醫護人員,第二劑希望混打者,經過計算統計共有3.3萬人,已經陸續發下去。至於第二波第一劑AZ、希望混打的醫護,目前也準備4.4萬劑,提供高風險醫護施打。陳時中表示,先前開放1到3類及孕婦共6.8萬人可接種第二劑莫德納,後來經過專家同意,專責醫院採檢醫護可混打,但目標先讓1-3類人施打。陳時中說,明天開始第五輪施打,也會先釋放3.3萬劑,給之前打第一劑已滿10周以上高風險醫護混打;至於陸續有醫護時間將滿10周,但時間還未到,未來一個月會準備4.4萬劑莫德納,陸續放給高風險人員,包括先前打第一劑AZ的第一類1-1、1-2專責病房專責照護人員、專責病房專責非照護人員及孕婦混打。陳時中表示,高風險人員維持不變,根據滿足時間往下放,讓想打的醫護都打得到,而疫苗量都會互相排擠,醫護的用量是絕對不會,一開始不論第一類或接下來嚴峻時一到三類,預約上第一類人都是更優先,比其他人更前面。基層醫護希望第二劑也能混打,陳時中說,要根據疫苗數量,這週會先發出3.3萬劑,時間到後接下來的4.4萬劑給第一線,目前的量只能給風險最高,還有很多人在等莫德納,也等很久,所以還是要根據量去分配。有3.3萬人滿10周的人,有民眾尚未施打疫苗,但查詢健保快易通app,卻被登錄是打過疫苗,發言人莊人祥說,建議這位查得到民眾,可看一下哪個醫療院所接種的,還有接種時間,請到原來的醫療院所請他更正,因為可能是有另外的民眾接種紀錄誤植。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外文獻顯示莫德納優於BNT?指揮中心:都有保護力
全球各國受到Delta變異株侵襲,疫苗保護力紛紛下降,國外最新研究顯示,對抗新冠Delta變種病毒上,莫德納的效力優於輝瑞/BNT疫苗,可能是對抗變種病毒的最佳疫苗。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針對病毒感染、有症狀者,莫德納保護效果看起來比較優,但二種疫苗都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不會說哪個比較好,但會持續觀察。路透報導,醫學論文預印本平台《medRxiv》8日公布兩份研究報告顯示,輝瑞疫苗在對抗Delta變種病毒上,可能沒有莫德納有效。第一項研究指出,從美國梅奧診所醫療系統(Mayo Clinic Health System)的5萬多名病患中發現,莫德納疫苗的效力在今年初有86%,到了7月,即疫情以Delta變異株為主流時,效力降至76%。輝瑞則是從76%下降42%。羅一鈞表示,這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梅約診所,針對年初和7月份,英國株和印度豬二波不同流行做二種疫苗保護效果的比較,看起來保護力莫德納86%降為76%,BNT輝瑞82%降為42%,看起來保護抗體力效價高,認為莫德納比較優,但是這是針對有症狀感染,還是有一定的保護效果。至於是否會因此多加採購莫德納?羅一鈞說,不會因為這樣建議哪個較好,上述是第一個結論說莫德納優於BNT,我們會繼續觀察,但各種疫苗都有一定的保護效果。美國疫情嚴峻,不只Delta印度株肆虐,還有秘魯Lambda變異株病例也不斷增加,有專家示警應升級美國防疫等級,列為高風險國家名單,陳時中說,各國都差不多,目前都維持在高峰。以歐洲來看,英國、西班牙、法國都很嚴重,西班牙近期疫情升溫,在這標準下很多國家都會列入。陳時中說,台灣對於入境者管理強度都一樣,一些集中檢疫所、一些集中在防疫旅館,次數也一樣,如果全部集中檢疫所,要因應突然疫情變化時,量能可能會不足,還是要保留給疫情再起的重要緩衝空間,因此目前沒有計畫要變更管理。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第二劑別怕打不到 陳時中:有計畫可打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曾表示,要在開學前讓所有老師打疫苗,提供學生、老師有更好保護。如今國內疫苗「告急」,基層教師質疑,第一波正式教師已接種疫苗,但第二波代理代課老師、新進教師沒下文,9月1日前「跳票機率可能很大」。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來的目標是讓既有的老師,在開學前14天打疫苗,其餘老師有必要也不排除給予協助。學校即將展開新學期,至今還有許多老師尚未施打疫苗,基層教師擔心疫苗政策再度跳票。陳時中坦言,老師會以現在要去上課的為主,未來新進的很難去掌握,但施打率要達到一定情況。他表示,原來目標是既有的老師開學前14天打,現在的老師大部分都有造冊且施打完畢,未來新進的盡量以預約平台登記,有必要的話也不排除施打。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先前六月中有300多萬名接種第一劑莫德納,間隔12周後將在9月中湧現,但還有許多民眾沒打第一劑,未來如何安排施打?陳時中說,有些假設情況很難回答,只能就現在的目標和方向,「我會講說,我們有800多萬劑估計要給400多萬人打,現在已經打300萬,未來能打到莫德納第一劑的人相對少」。美國(CDC)7月22日公布指引,如果打BNT或莫德納,一定要打2劑才能有足夠保護力,且BNT或莫德納不能互換,未來台灣是否仍考慮混打BNT?陳時中說,的確是有計畫,但沒有相關報導和研究指出第一劑莫德納混打無別選擇,現在以現有劑量會分做二劑來打,因此有400人可以打,但不排除根據科學證據混打,也會根據整體進貨時間去做安排。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認為,加拿大中央政府官網對莫德納施打指引寫得非常清楚,最短3周、最長16周,但官方建議最佳間隔則是4周,認為指揮中心先前說,「不排除再延長莫德納第2劑間隔」,並舉加拿大16周為例,只揭露部分事實。陳時中回應,最佳接種時刻,各有說法不同,臨床研究也各有不同,根據讓更多人即時打到第一劑提高人口覆蓋率為首要目標,另外是保障第二劑的量予以保留。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完整接種疫苗的人 99.99%沒發生破防重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的分析,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人,超過99.99%沒有因突破防線的感染而必須住院或死亡的狀況。截至8月2日,美國有超過1.64億的人完全接種疫苗,其中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只有不到0.001%(1,507人),住院的則不到0.005%(7,101人)。在所有突破防線的確診病例裡,大約四分之三是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根據CDC數據,大約1,500的死亡人數裡,有五分之一死於新冠以外的其他疾病,雖然他們發生突破防線的病毒感染。CDC自5月以來,一直專注調查完整接種疫苗者的住院或死亡病例。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兩位前CDC官員:按年齡打必然庫存告急?根本原因在此
明天公費新冠疫苗將進入第五輪預約接種,特別的是,第五輪是首度大規模以「莫德納第二劑」為主的梯次,將接種48.7萬人。對照中央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佈之庫存,目前莫德納剩63萬劑、AZ僅存39萬劑,以台灣接種速度之快,庫存已快探底,連指揮官陳時中都在昨天坦言「現在就是告急」。「現在的困境,是決策的結果,」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首任疾管局局長張鴻仁指出,現在疫苗探底的困境,其實是疫苗不足下,採取按年齡接種的必然結果,更深的核心問題在於「疫苗不足」。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也說,接種策略沒有絕對的金科玉律,問題根源是疫苗不足,台灣必須死皮賴臉「盧」疫苗,不要顧面子。張鴻仁分析,台灣公衛體系打疫苗向來很有效率,加上疫苗不足的現實,中央一個月前決定接種策略時,難道不知道嗎?既然知道,當初就應該可預見現在會有存量探底的必然結果。「除非還有疫苗在口袋,是我們不知道的」,因為疫苗充足的地方,都可以按照年齡往下打,最不會引起特權不公等爭議。張鴻仁補充道,醫護等第一線感染高風險、五、六十歲以上有慢性病等重症高風險群,毫無爭議應最優先應接種,但接下來,疫苗不足下,四、五十歲以下的年齡層還有區隔的意義嗎?或許沒有必要按照年齡往下打,反而應勇於擴充類別。何謂擴充類別?他舉例說,比如分配給傳播和感染風險偏高、迫切需要疫苗保護的族群,例如會接觸大量人群的工作者,包括大眾運輸司機、攤商、收銀、老師等,甚至是失聯移工。但因為一個月前選擇按照年齡往下打,上述這些迫切族群反而還沒打,心急如焚。「如果口袋裡還有疫苗馬上要進來,他的決策就是對的,」張鴻仁說,因為在疫苗充足的地方,都是按年齡往下打,照這樣做比較簡單,可達到形式上的公平,也不需要跟人辯論。指揮中心口袋裡還有沒有疫苗要來,「我們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並不是說他這樣做一定錯,而是要提出一個問題,大家可以思考:這樣做是不是錯了?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疫苗的保護力分成「降低死亡」和「降低傳播」兩方面,要解決不同面向的問題,執行上有很多不同的策略可以選擇。基於降低死亡的優先考量,如果還沒有超強傳播力的變異株,按年齡打是沒問題的,問題複雜化就在於病毒不斷變化,高傳播力問題也要討論施文儀說,對台灣來說,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決定疫苗要優先解決死亡或傳播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疫苗不足、快見底了。這很難解決,畢竟「來源國出問題就沒有辦法,高端產量也『高』不起來。」所以現在唯有死皮賴臉、使盡吃奶力氣去「盧疫苗」,不要顧面子也不要怕不好意思。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中以下教師開學前接種疫苗恐跳票? 基層師憂打不到
行政院長蘇貞昌曾表示會在開學日前讓所有老師們打疫苗,提供學生與老師都有更好的保護,未料現在卻傳出施打量能不足,有基層教師質疑,第一波正式教師都已陸續接種疫苗,但第二波的代理代課教師、新進教師卻還沒下文,眼看9月1日即將開學,四處詢問得到的消息都是「跳票機率非常大」,呼籲政府應履行承諾,讓教師在開學前兩周接種疫苗,好讓師生都能安全回校園。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葉青芪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曾承諾,開學前會讓每個老師都能接種第一劑,第一波七月底就已陸續接種完畢,但學校是學期制,8月1日學校仍會有新教師,包含新進教師、代理代課教師、課後班老師等,現在卻不知道疫苗在哪裡。據了解,若以台北市為例,第二波造冊名單包含高中758人、國中765人、外僑學校19人(含美國學校7人),共計1542人;國小以下共5791人,目前仍尚未接種疫苗,何時能安排接種也是未知數。葉青芪表示,疫苗撥補是每周二、六,9月1日即將開學,若本周六再不啟動疫苗施打,恐怕無法在開學前14天讓每位教師都能接種疫苗。他說,蘇貞昌的承諾跳票,當時分兩波接種,現在卻無下文,對被放在第七類的老師而言有「相對剝奪感」,到底是疫苗不夠?還是分配規畫的問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也說,目前全國超過8成教師都已施打第一劑疫苗,但代理、代課老師、新進老師約佔總體教師1成,雖然人數不多,但不管量多、量少,疫情指揮中心也應照著先前承諾,讓他們在開學前兩周接種疫苗施打,「理當要有所準備」。不過,國內疫苗到貨量不理想,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也說,已接種第1劑莫德納的民眾若無法在時間內接種第2劑,可能會造成疫苗保護力下降,但「總比完全沒打來得好」。侯俊良表示,接下來面對開學,大家都希望每個進入學校的人都有保護力,指揮中心必須趕快因應。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副理事長王瀚陽也認為,「一定要讓老師、補習班老師都能趕快打到疫苗」。他說,接下來準備開學,老師沒疫苗打,風險更大,且現在代課老師比例高,呼籲教育部應盡快提出到底該怎麼辦,學生比例太高,一定要保護學生。王瀚陽說,現在的麻煩就在於,有些低年級導師可能是代理教師兼任,希望政府能趕快有疫苗接種方案,不要拖延,如果真的沒辦法讓所有基層教師都接種第一劑疫苗,建議可採「分流上學」,不要一次全復課。
-
2021-08-10 醫聲.疫苗世代
疫苗新知/對抗Delta變種病毒 最新研究:莫德納優於輝瑞疫苗
最新研究指,在對抗新冠Delta變種病毒上,莫德納的效力優於輝瑞/BNT疫苗,可能是對抗變種病毒的最佳疫苗。路透報導,醫學論文預印本平台《medRxiv》8日公布兩份研究報告顯示,輝瑞疫苗在對抗Delta變種病毒上,可能沒有莫德納有效。第一項研究指出,從美國梅奧診所醫療系統(Mayo Clinic Health System)的5萬多名病患中發現,莫德納疫苗的效力在今年初有86%,到了7月,即疫情以Delta變異株為主流時,效力降至76%。輝瑞則是從76%下降42%。領導研究的桑達拉拉揚博士(Venky Soundararajan)表示,雖然這兩種疫苗仍然有效於預防重症住院,但對今年接種過輝瑞或莫德納疫苗的人來說,可能很快就需要施打一劑莫德納加強針。另一份研究指出,加拿大安大略的老人安養中心的居民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產生比輝瑞更強大的免疫反應,特別是針對令人擔憂的變種病毒。領導這份的多倫多「魯能費爾德-塔能鮑姆研究所」(Lunenfeld-Tanenbaum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吉格拉斯(Anne-Claude Gingras)表示,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高的疫苗劑量、加強劑和其他預防措施。輝瑞發言人回應說,他們仍然相信,在全面接種疫苗後的6至12個月內,可能需要第三劑加強劑,以保持最高保護力。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前後宜減腰圍!研究:肥胖恐讓疫苗效果打折
● 肥胖、腰圍超標者新冠重症率高● 代謝症候群體內長期慢性發炎,疫苗效果打折● 有氧運動、三低一高飲食,遠離病毒你也是游泳圈肥胖一族嗎?根據統計,台灣45歲以上民眾,高達一半人口有腰圍過大、過重及肥胖問題。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但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高,重症和不良預後的機率也大幅提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肥胖者、內臟脂肪過高的人,打疫苗效果恐打折,提醒接種疫苗前後,都要落實減腰圍,消除內臟脂肪。染疫恐成重症 預後較不佳三高慢性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有5項指標,包含腰圍過大的內臟脂肪、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脂,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指出,其中以血糖、肥胖指數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最高度相關。根據國外統計,肥胖者不但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高,其重症和不良預後的機率,也大幅提升。蔡克嵩說,肥胖人口較多的國家,疫情的嚴重性和死亡率比起其他國家高。尤其肥胖所引起的內臟脂肪囤積、腰圍大小,與新冠肺炎確診重症率有關,臨床發現,腰圍超標者的肺部組織受損程度,顯著高於一般人,顯示內臟脂肪囤積,確診預後更不佳。代謝症候群患者 接種反應差為什麼內臟脂肪過高,甚至是肥胖者接種疫苗效果打折扣?杜思德表示,代謝症候群患者因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導致體內「清道夫」巨噬細胞活性降低,體內B細胞抗體下降,和殺手T細胞的反應受損,進而讓疫苗接種後反應不佳。杜思德指出,國外研究顯示,腰圍過大者接種疫苗後抗體濃度較低,這是因為疫苗作用必須透過免疫細胞做出一系列的反應,但是內臟和皮下脂肪組織所產生的促炎因子,會使免疫反應失調,或免疫細胞反應降低,導致疫苗接種結果不如預期。減重多運動 飲食三低一高以成年男性來說,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是小於80公分為佳。至於肥胖的標準,杜思德提醒,BMI值在24至27為過重,BMI值大於27則為肥胖,上述皆可能為代謝症候群患者或高風險者,因此在接種疫苗前後,都要落實減腰圍、消除內臟脂肪,才能在疫情中自我保護。疫情警戒降為二級,民眾可戴口罩多到戶外動一動,蔡克嵩建議,代謝症候群及肥胖族群,可以多做中度的有氧運動,如健走、騎自行車、游泳、慢跑,以抵抗體內的發炎作用;飲食部分則掌握「三低一高」原則,透過低油、低糖、低鹽與高纖的飲食,控制好三高指數,定期量測腰圍減重,才能真正遠離新冠肺炎重症的威脅。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莫德納疫苗快用光 兩劑間隔恐再延長
AZ、莫德納疫苗即將用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坦言「疫苗存量現在就很告急」,並直言現階段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者,比能接種的人要「多很多」,正積極和廠商聯絡,另可能再延長接種第一、二劑間隔時間,如此一來,保護力確實可能下降,但仍比尚未接種者高,「有打比沒有打的好」。AZ、莫德納疫苗分別在六、七月擴大施打,預計需接種第二劑的民眾,將在八月底與九月中旬湧現,但國內疫苗嚴重不足,又以莫德納缺貨更為嚴重。據統計,國內仍有三百九十七萬人非莫德納不打,至於打過第一劑的三百多萬人何時可以打到第二劑?陳時中昨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一開始政策就很清楚,要先滿足第一劑的涵蓋率。關於莫德納疫苗兩劑間隔時間,指揮中心規定,除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以及孕婦等四類維持兩劑間隔廿八天;其他類別對象均十至十二周。因無法掌握進貨時程,陳時中表示,施打間隔需依據疫苗到貨情形,做滾動式調整,有可能再延長時間。不過,延長第二劑接種時間,疫苗保護力恐受影響,媒體於昨天記者會上多次提出質疑,陳時中一開始並未正面回應,只說,先前接種政策已很明確,主要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必須考量尚未接種第一劑者,目前認為增加打第一劑涵蓋率比打滿第二劑更為重要。經兩度追問下,陳才坦言,確實有可能發生保護力下降的情形,但保護力仍比尚未接種者還要高,「有打比沒有打的好」;如果提高第一劑覆蓋率,對整體社會來說,相對保護力較強。另有民眾「意外」收到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預約簡訊,但與第一劑間隔不到十周。陳時中說,確實出現誤植情況,約一千五百人完成預約,只要成功預約,就會提供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原因在於接種單位與醫療院所幫民眾接種第一劑疫苗時勾錯身分別,將第六類、第八類勾成第三類,已進行更正。美國研究證實,打流感疫苗可降低新冠重症。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染疫前接種過流感疫苗者,住進加護病房或急診機率確實較低,建議民眾踴躍接種流感疫苗。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食藥署幫這些人打特權疫苗? 食藥署喊冤:不是我造冊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再爆,衛福部食藥署利用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之名,再將「疫苗生產及疫苗倉儲物流人員」共2335人,偷藏至第二類特權疫苗施打名單中,更拒絕公開相關細部數據資料,形同黑箱特權疫苗。但食藥署主秘李明鑫表示,疫苗廠、疫苗倉儲物流人員並非由食藥署造冊,「要問疾管署」;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倉儲、物流人員確實由疾管署負責造冊,但疾管署從未接獲立委要求提供相關人員名單。林奕華指出,早在7月初就已行文衛福部,詢問第二類優先接種對象、被用小字列為備註所謂的「疫苗生產及疫苗倉儲物流人員」到底有哪些疫苗廠、又各有多少人?但食藥署不但遲遲不願意提供,也不願意說明無法提供的正當理由。李明鑫表示,之前就已提供給立委相關人數名單,且從上次被指控超打疫苗時就解釋過,食藥署不是只有正式員工,還有編制外的人力,都在幫忙審核防疫物資;且上次對外澄清以來,食藥署也沒有增加疫苗接種造冊人數。至於立委質疑的疫苗廠、疫苗倉儲物流人員並非由食藥署造冊,「要問疾管署」。莊人祥則表示,倉儲、物流人員確實由疾管署負責造冊,且之前這些人員都已經過ACIP委員同意列為第二類接種對象,因為這些疫苗運送有任何人感染,就會造成疫苗運輸出現問題。不過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從未接獲立委提供相關人員名單。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告急 仍有近四百萬人堅持「非莫德納不打」
第五輪莫德納疫苗將在8月11日開打,但我國莫德納疫苗存量告急,指揮中心昨預告,能夠打到完整兩劑者,已不到一百萬人。但是單選莫德納的民眾不但沒有減少,截至下午五時的人數還截至一時的數據,增加0.01%,人數來到399萬2661人,佔比29.94%。而避免打不到疫苗,AZ、莫德納和高端三疫苗都選的民眾則在四小時內較增加0.1%,人數為70萬6727人,佔比5.30%。莫德納昨天到十萬劑,但有多少人能夠打到第二劑,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記者會時未正面回應,僅表示,還是要看到貨量,但政策一開始就很清楚,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我國疫苗登記狀況截至下午五時,完成意願登記完成總人數達1333萬8141人,較三小時前新增396萬2084人。其中多達1207萬4701人願意打莫德納疫苗,更有399萬2661人「非莫不打」。選擇AZ和莫德納疫苗者則有725萬1064人,佔比54.36%、三種疫苗都選者有70萬6727人,佔比5.30%。至於單選高端疫苗則沒有太多變動,人數達18萬1109人,佔比維持1.36%。
-
2021-08-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肥胖、內臟脂肪超標染疫重症高 疫苗效果恐也打折
台灣45歲以上民眾,高達一半人口有腰圍過大、過重及肥胖問題。國外早已有研究指出,肥胖者不但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高,重症和不良預後的機率也大幅提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今天表示,內臟脂肪過高,疫苗效果恐打折,並提醒接種疫苗前後,都要落實減腰圍,消除內臟脂肪。為什麼內臟脂肪過高,甚至是肥胖者接種疫苗效果打折扣?杜思德表示,代謝症候群患者因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導致體內「清道夫」巨噬細胞活性降低,導致體內B細胞抗體下獎,和殺手T細胞的反應受損,進而會讓疫苗接種後反應不佳。他指出,國外研究也顯示,腰圍過大者接種疫苗後抗體濃度較低,這是因為疫苗的作用必須要透過免疫細胞做出一系列的反應,但是內臟和皮下脂肪組織所產生的促炎因子,會使免疫反應失調或免疫細胞反應降低,導致疫苗接種結果不如預期。杜思德提醒,腰圍過大又有三高不佳紀錄的民眾,也就是代謝症候群患者,接種疫苗前後都要落實減腰圍消除內臟脂肪,才能在疫情中自我保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建議,疫情解封後,代謝症候群及肥胖族群可透過中度的有氧運動,如健走、騎自行車、游泳、慢跑抵抗發炎作用。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今天指出,三高慢性病是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高危險群之一,腹部肥胖又是三高前期重要指標,提醒成年男性應小於90公分,女性應小於80公分,加上控制三高,才能真正遠離新冠肺炎重症的威脅。
-
2021-08-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仍有397萬人搶打 陳時中: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
「非莫不打」仍有397萬人,但我國莫德納存量已告急,指揮中心昨預告,能夠打到完整兩劑者,已不到一百萬人,莫德納昨天到十萬劑仍不夠,至於多少人能夠打到第二劑?指揮官陳時中未正面回應,僅表示,還是要看到貨量,政策一開始就很清楚,要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媒體今天詢問,397萬人搶打莫德納,但存量不足怎辦?將希望都放在國產疫苗?陳時中說,還是要看疫苗到貨量,到貨會立刻有相關安排,政府也有訂購,一方面從Covax、AZ莫德納與BNT。現在多少人在等二劑?打過第一劑的人在等待中,會不會保護力消失都打不到?指揮中心是否考慮莫德納混打BNT?陳時中說,還是要根據科學基礎,而政策一開始就很清楚,要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中央也希望第二劑能在時間內施打,但顧慮到一部分是完全沒有打,考量群體免疫,當然是第一劑的涵蓋率越高越好。他再度重申,疫苗施打策略是涵蓋率越高越好,因為一劑有一定保護力,以全人口來看,打全部的人保護力比較強,疫苗充足希望盡量滿足所有人,但全球都在搶疫苗,會根據到貨情況做最適當安排。發言人莊人祥昨說,我國預計莫德納到貨量為855萬(自購+外贈),當中290萬人打完第一劑、15萬7千人打完第二劑;855萬疫苗量除以2,等於國內有427萬人確定可以打完整兩劑疫苗,第5輪疫苗預計分配約50萬劑莫德納,其中有43.5萬人打第一劑、6.5萬人是打第二劑;43.5萬加上先前290萬人已打第一劑者,共計約333.5萬人,第五輪打完第一劑疫苗會有333.5萬人,用427萬人去減333.5萬人,剩下能夠打滿第二劑疫苗者,人數不到100萬人。
-
2021-08-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系統錯誤非接種對象也能預約莫德納 指揮中心:照打
第五輪莫德納將在十一日開打,主要開放給一到三類對象以及孕婦可施打第二劑,並開放65歲以上長者及53歲以上第九類對象接種第一劑。但不斷傳出系統誤植狀況,有些非接種對象也可預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研究之後約有一千多民眾誤植,但已經預約者就持續施打。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系統誤植主要是一開始接種第一劑時,接種單位將身份別誤植,包括把75歲以上長者的代碼勾錯,另外有民眾非一到三類對象但可能被錯誤歸類到一到三類。最近有些醫療院所發現身份類別有錯,已在更正,也有在更正前就抓到個案,但這些人還是可以收到預約簡訊。目前初步掌握錯誤約有1500案左右,但考量預約作業已結束,已經預約者會一併接種。
-
2021-08-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立陶宛捐贈1.9萬劑疫苗 完成封緘今放行
立陶宛捐贈我國的AZ疫苗,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完成檢驗封緘,扣除抽查樣品共1.94萬劑,下午即可放行,投入接種作業。立陶宛捐贈加上我國自購、日本捐贈等疫苗,AZ共有585.4萬劑疫苗到貨。另外,昨天抵台的莫德納疫苗,也已進入封緘檢驗流程,食藥署研檢組長王德原表示,預計8月16日可完成封緘。立陶宛捐贈的兩萬劑AZ疫苗,批號ABY9147,效期至10月31日。經食藥署派員赴低溫倉儲現場查核運送冷鏈等並抽取600劑樣品進行疫苗異物檢查,現地封存疫苗後將樣品攜回食藥署國家實驗室進行檢驗,經審查文件資料與檢驗皆合格,共放行1萬9400劑。另外,我自購的莫德納疫苗第五批到貨,共1批、9萬9600劑。該批疫苗批號為3004960,效期至明年2月1日,食藥署昨天派員赴倉儲現場監督拆箱、核對疫苗批號、清點數量、查核運送冷鏈,抽取600劑樣品進行疫苗異物檢查,並將樣品攜回食藥署國家實驗室。王德原說,這批疫苗將於8月16日完成檢驗封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