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科別.感染科
搜尋
莊人祥
共找到
1846
筆 文章
-
-
2020-09-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沒有陳時中的指揮中心 只管新冠肺炎不答美豬牛
國內新增一名境外移入個案,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舉行臨時記者會,說明個案以及口罩議題,游發言人莊人祥主持,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並未出席。然而今天有媒體詢問,是否也可詢問有關含萊劑美豬牛問題,莊人祥表示,雖然衛福部是指揮中心一分子,但只管新冠肺炎。昨天衛福部公布含萊劑美豬開放標準,以及說明產地如何標示,然而民眾、攤商對許多執行細節仍有許多疑惑。但衛福部食藥署被下令禁言,陳時中日前也表示美豬牛問題「唯我是問」。今天下午舉行的指揮中心記者會,只有發言人莊人祥和物資組長蔡壽洤出席,有媒體詢問是否也可確認美豬萊劑標準細節。莊人祥表示,美豬美牛確實屬於衛福部業務,雖然衛福部是指揮中心重要的一份子,但是指揮中心只管新冠肺炎。國內新冠肺炎今又新增一境外移入,為40多歲本國籍男性(案493),長期居住於菲律賓經商,9月3日獨自返國。目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5人,由於同班機前後二排皆無其他乘客,接觸者皆為機組員,因全程有適當防護,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
2020-08-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機場改深喉唾液採檢 風險較低一樣準確
指揮中心昨宣布九月一日起,機場將改以深喉唾液採檢,不需由醫療人員操作,可減少一半採檢人力。學者認為,執行深喉唾液採檢時的感染風險較低,且準確度與咽喉拭子一樣,確實可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七月二日至八月廿四日期間,機場檢疫人員對一千兩百廿六位旅客同時施以「深喉唾液」與「咽喉拭子」檢體做核酸檢測,發現廿四位陽性,當中有十二人兩項檢體都陽性,八人唾液陽性但咽喉拭子陰性,四人唾液陰性但咽喉拭子陽性,分析發現兩項檢驗結果一致性高。莊人祥表示,執行咽喉拭子採檢,需要一位醫師、一位護理人員,改為深喉唾液之後,只要一人監督受試者按照一定步驟確實執行即可,監督者不需醫療人員資格,大幅減少醫療人力;唾液採檢陰性的旅客如在入境檢疫十四天內有症狀,仍會被通報並再次以咽喉拭子採檢,不影響防疫安全。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深喉唾液採檢的感染風險較低。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說,入境檢測改用唾液操作上更簡單。
-
2020-08-31 科別.感染科
桃園再增一例登革熱三度就醫才確診 籲院所提高警覺
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新增一例本土登革熱病例,這名50多歲男性三度就醫才因手臂前胸出疹而被通報檢驗,今確診為第一型登革熱。目前懷疑感染源可能在桃園市桃園區,可能與長安里群聚事件有關,不排除社區中可能存在不顯示性感染者。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這名居住於桃園區中泰里的50多歲男性,21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關節痠痛、全身無力等症狀,22日起陸續就醫三次,被收住院,28日手臂及前胸出疹,醫院懷疑是登革熱,快篩發現是陽性,今確診登革熱第一型。莊人祥表示,個案平時常在桃園住家和龜山區母親家及兩區傳統市場活動,初步懷疑感染地在桃園區,可能與長安里群聚事件有關,不排除社區中有不顯性感染者。衛生單位已經在個案及母親住家附近進行孳生源清除作業、病媒蚊密度較打、緊急成蟲化學防治。要特別提醒桃園當地醫療院所,如果有發燒關節痛頭痛眼窩痛,要特別提高警覺並且通報。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14例居住桃園市,1例居住新北市,多為桃園市桃園區長安里群聚個案;另累計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
-
2020-08-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9月起機場改驗唾液 指揮中心:不影響防疫安全
對於媒體報導,桃園機場在9月1日起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採檢從原來的「咽喉拭子」改為「深喉唾液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過去一個多月已經比對過兩者的檢驗結果,發現一致性高,採行後檢疫天數及症狀採檢原則不變,並不影響防疫安全。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年4月時曾說,這是SARS時用過的方法,對於採檢人員來說感染風險相對較低。莊人祥表示,桃園國際機場於7月2日至8月24日期間,對1226名旅客同時採集「深喉唾液」與「咽喉拭子」檢體及送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發現,深喉唾液及咽喉拭子檢體皆陽性共12人、深喉唾液為陽性但咽喉拭子為陰性有8人、深喉唾液為陰性但咽喉拭子為陽性有4人、兩者皆陰性計1202人。經分析統計。兩者檢驗結果一致性高(Kappa值0.66)。不過由於深喉唾液採檢並未定義黃金標準,故不特別計算敏感性。指揮中心說,機場入境旅客「深喉唾液」採檢陰性的旅客,於入境檢疫14天期間,若症狀未改善或持續, 依現行作業將還是會被通報及再次採檢,不會影響防疫安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年4月曾經表示,香港很早就有報告指出唾液檢體可以得到陽性結果,台大也從第二個照顧到的確診個案開始試用類似方法。作法是用漱口的方式,讓病人含10至15毫升生理食鹽水,盡量漱到喉嚨部位,並吐到無菌容器,再進行檢測,確實有驗到病毒。張上淳說,這個方法早在SARS期間有試用過,可避免咽喉採檢,以及病人作嘔造成醫護感染風險。但唾液檢測的敏感度是否百分之百,還需要經過驗證。「我們從香港的報告中發現,是可以用唾液的檢體,也可以得到陽性結果。而台大醫院照顧第二個案開始,也有曾經利用漱口水法,讓病人含著生理食鹽水,漱口到喉嚨比較後面的部位後,再吐出在無菌的罐子內,再來做檢測,是可以得到陽性的結果,而這樣的檢測方式,也曾經運用在SARS當中。」張上淳表示:「因為採集喉嚨檢體時,患者容易不適咳嗽,很容易增加飛沫噴出來的機會,讓醫護人員覺得相對危險,但利用漱口的方式是可以取代掉其他的採檢方式,但只是敏感度是否有到100%還需要經過驗證。」
-
2020-08-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捷克議長訪台 我防疫醫師隨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又新增一例菲律賓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是四十多歲本國籍男性(案四八八),今年二月至菲律賓工作,八月廿七日返國;另外,捷克參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今天率九十多人團抵台,指揮中心首次加入防疫醫師隨行模式,嚴陣以待。案四八八在菲國當地八月廿日曾出現喉嚨痛症狀,但未就醫,八月廿七日返國入境時,在機場完成採檢後,前往集中檢疫所隔離檢疫,昨日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無不適症狀,隔離中。我國「外交泡泡」模式今天迎來人數最多的捷克團,莊人祥強調,捷克團將採取更高規格防疫措施。除全團進行三次採檢,含登機前、入境台灣後及九月一日在台二採,還首次加入「防疫醫師隨行」模式,考量參訪行程有些地點並無接待「外交泡泡」人士經驗,像是立法院、重要商業團會議等,防疫醫師將隨行防護。
-
2020-08-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莊人祥:多方洽購新冠肺炎疫苗 運送不成問題
外媒報導,外界看好的mRNA新冠肺炎疫苗必須儲存在極低溫環境,運送恐成瓶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台灣正多方洽購疫苗,運送應不成問題。全球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疫苗被視為終止疫情、經濟復甦重要關鍵,各國臨床試驗正如火如荼展開中。有媒體報導,國際間研發出來的候選疫苗,以mRNA疫苗最被外界看好,但因運送過程必須儲存在攝氏零下20度至70度低溫,疫苗運送問題恐成一大瓶頸。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目前國際間只要是進入臨床試驗第三期的疫苗,台灣都在多方洽購中,至於運送應該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
2020-08-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捷克團明來台 指揮中心首次加入防疫醫師隨行重點行程
捷克參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將於明天率團多達90人參訪團抵台訪問,捷克團將採比美國、日本政要來台更高規格的防疫措施,全團將進行三次採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防疫規模更勝美國部長模式,首次加入防疫醫師隨行,立法院等重點行程都會有防疫醫師。莊人祥說,捷克團成員在登機前需附登機前三天內陰性證明報告,明天住進到飯店後,會專門給空間由醫師協助檢驗,待9月1日會再採檢一次,捷克團人數雖多,但是整個防疫保護規格,應該不輸當初美日「外交泡泡」團。其中,為因應人數眾多的捷克團,指揮中心首次決定加入「防疫醫師隨行」模式,莊人祥說,考量這次參訪行程中有些地點沒有接待「外交泡泡」人士經驗,「我們自己選重要的點,防疫醫師隨行督導是否落實防護」,地點包含立法院、重要商業團會議等,防疫醫師才會跟著去。「這次參訪行程沒有指揮中心」,莊人祥表示,這次專訪同樣是專機來回,由專車接送,成員都會固定座位,外交部也會有專人隨團,跟著賓客到任何一個點;另外包含飯店及立法院等參訪地點都有事先探勘,如路線怎麼進來、搭電梯也要管控,廁所也要分流。莊人祥再次以立法院為例,他說,都會掌握捷克團成員會用到哪些廁所,這些廁所都要特地貼標示,別人不能用,且使用完畢須儘速清潔消毒;電梯也同理,會標註哪些電梯一般人可用、不可用,上述防疫重點防疫醫師都有與場地管理相關人士開會說明。
-
2020-08-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彰化血清報告今出爐 前疾管局長告訴你「重點在這」
彰縣抗體血清調查今早出爐,初步結果完成近4841名高危險族群抗體檢驗,中和抗體陽性者共4人,高危險群陽性率是萬分之八點三,確診者則全數都具中和抗體,顯示社區安全。但是除了社區是否安全外,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認為,這分報告揭示的檢驗方法以及具保護力中和抗體持續了五個月,對未來疫苗研發來說別具意義。六位同儕審查委員其中之一的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在審查報告中給了「誠屬不易」評價。蘇益仁於會後受訪表示,這次計畫在執行面上十分困難,包含公衛學者訂定研究方向、病毒學家分析實驗室結果,以及需要衛生局動員人力,三種不同層次的合作,在學術界少見如此完整的組合,且三個月內便完成近五千人的結果,「非常不簡單」。蘇益仁表示,這分報告對未來疫苗研發上有兩個重大意義。一是開發疫苗最大的障礙在於做完動物實驗後,除了在一般實驗室做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也必須在P3實驗室做中和抗體反應,確認疫苗效果。如果用ELISA測試N抗體加上S抗體的結果便可取代中和抗體的結果,或可應用於疫苗臨床試驗審查上,省卻等待P3實驗室的時間,加速審查。二是確診病例都有具保護力的中和抗體,且維持五個月仍具有高效力。蘇益仁表示,這表示施打疫苗後,保護力可維持很久,「不會打兩、三個月後抗體就掉下來」,但仍要繼續追蹤一、兩年後的抗體效力如何,才可漸漸確認多久需要再次施打。至於國際近期傳出二次感染案例,蘇益仁則表示,這些報告未說明測試何種抗體,因此無法判斷究竟是因為抗體保護力下降還是病毒變異造成,且這都只是個案,「對新冠肺炎疫苗的保護功效,還滿樂觀的」。而這次的血清抗體研究中,感染高風險族群只發現四個抗體陽性,據了解,其中三者皆為白牌車司機群聚案相關接觸者。對此,蘇益仁則透露,今年四月指揮中心曾開專家會議,欲確認浙江台商是否為白牌車司機感染源。他當時便在會議上堅持不可說浙江台商為「確定」感染源,只能說是「可能」感染源。「那時候就說,如果彰化地區做了以後都沒有人有抗體,只有一個人出現抗體才能確認」,此次看到報告,蘇益仁表示,也很想問問彰化這件事,但既然報告裡沒提到個案,「就不方便提了」。對於白牌車司機疑雲,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表示,案19白牌車司機感染源仍是浙江台商最可疑,重申「沒有其他來源可能性」,解釋白牌車司機發病在今年1月25日,據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說法,有中和抗體陽性的兩名工作地接觸者,是在1月27日左右與白牌車司機接觸,研判不是感染源。
-
2020-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趕快預約!疫情效應…流感疫苗10月開打恐搶翻
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公布,今年六〇五萬劑四價公費流感疫苗於十月五日起全面開打,無需分批接種,符合公費資格對象都能接種。臨床醫師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絕對盛況空前,自費疫苗可能也一針難求,已有診所八月初開放預約,迄今五百多人搶先預定。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今年十月一日逢中秋連假,將延至十月五日施打。去年疫苗量不足,分批到貨,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會在開打日前備齊,足以應付需求,呼籲公費對象如期接種。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多熱門,就看「勤洗手、戴口罩」能控制疫情多久,但可預期的是流感、新冠肺炎疫情雙雙升溫,以往不願意打流感疫苗的公費對象會搶著接種,預估公費流感疫苗會提前用罄。今年各醫療院所預購自費流感疫苗數量明顯增加,預估總量破百萬劑。林應然指出,往年九月才接受預約流感疫苗,但現已有一多百組民眾訂下自費疫苗,許多人一訂就是四、五劑;王杰凱小兒科診所也提早一個月預約,已有五百多人預約。
-
2020-08-26 科別.兒科
開學周在即 國內腸病毒上升5%蠢蠢欲動
因新冠肺炎,今年國內腸病毒疫情幾乎沒有流行,但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發現,雖台灣腸病毒疫情攘在低谷,但上周疫情上升5%,與各國疫情趨勢雷同,日本、泰國、韓國腸病毒上周也輕微上升,中國大陸的疫情持續上升,下周是開學周,呼籲師長注意, 別讓衛生管理鬆懈。孩童在校園中群體互動頻率變高,感染風險增加,甚至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雖然目前社區中腸病毒少,但仍有零星個案,下周開學後,要繼續落實口罩政策及用肥皂勤洗手觀念,降低傳染風險。台灣腸病毒全年都有感染個案,一般以四月到九月為流行期,酒精並不是萬能,對像腸病毒等不具外套膜的病毒無法以酒精消滅,只能以稀釋含氯漂白水作為消毒水。消毒水製作步驟簡單,需準備十公升的清水,倒入100c.c.含氯漂白水即可完成。疾管署再次強調,腸病毒並非幼兒專利,青少年甚至是成人都有感染的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由於5歲以下幼兒仍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避免交叉感染,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5歲以下幼童為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持續嘔吐、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就醫,若未及時治療,發病後3至7天內易引發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
-
2020-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趕快預約!公費流感疫苗10月5日開打 莊人祥鼓勵一般民眾自費接種
有許多學者預測新冠肺炎可能在秋冬再次大爆發,屆時若流感疫情也進入流行期,未來新冠肺炎與流感的臨床判斷上將更加困難,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今年605萬劑四價公費疫苗將於10月5日開打,符合資格的對象同時開打,籲流感高風險者儘速接種,可有效降低流感流行。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新冠肺炎與流感疫情齊升仍待觀察,他以目前正是冬季的紐西蘭、澳洲為例,民眾戴口罩、勤洗手,讓南半球國家流感疫情低走,今年國內流感疫情是否會變多也還要觀察。但莊人祥坦言,如果在冬天發燒就會很難區分流感或新冠肺炎,只要施打流感疫苗就能降低感染風險,強調為防冬季流感,疾管署已準備在10月5日開放施打六百萬劑公費四價流感疫苗,「今年不是10月1日開打,是因為當天正逢中秋連假。」2019年的公費流感疫苗採分批施打方式,為減少傳染風險,以群聚、接觸人群多的國小至高中學生、醫事人員為首批施打對象,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則為第二批施打對象,之後才輪到其他孕婦、高風險慢性病等對象施打。莊人祥強調,今年疫苗數量足夠,所有符合資格的對象都可從10月5日起開打,流感疫苗施打後需約2周後才會產生足夠抗體,提醒民眾在開打後可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件,前往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保護自己之外,還可保護身邊親友。莊人祥也指出,鼓勵非公費資格的其他民眾可自費施打流感疫苗,另外,對抗流感的另一武器「抗病毒藥物」目前有約兩百三十萬的充足儲備量,強調今年二月至四月也是流感季,當初也是流感及新冠肺炎一起,臨床上都有相關經驗,民眾繼續保持衛生習慣,對於冬季防疫有信心。
-
2020-08-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政風查彰化進入第二階段 莊人祥:還需5天調查後說明
日前彰化公布自美返台的10多歲少年確診個案,引起軒然大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政風處查彰化進入第二階段,還需約5天調查時間,後續將由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指揮中心今上午召開臨時記者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目前政風處調查彰化衛生局的進度,他說已完成第一階段調查,主要是針對民眾、醫院在接到要去採檢的一些反應與過程進行調查,這過程已在報告裡,中央將針對通報系統上是否有些要修正部分納入考量,指揮官陳時中將會擇日公布調查結果。至於第二階段,莊人祥說則針對衛生局還要進行執行方面的調查,預計還需要5天時間才會有結果出爐。另外,至於上海市衛健委今天上午通報,23日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5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例為台灣居民,在台灣生活,8月15日自台灣出發,當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事。莊人祥表示,已跟陸方聯繫上,但目前還沒接獲中方通知詳細個資,指揮中心初步了解,個案在15日到19日連續採了5天,前後2天都是陰性,只有中間1天檢測出陽性,需陸方進一步更多資料才能釐清。
-
2020-08-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詹長權:血清抗體研究 非渲染漏網之魚
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萬人高風險族群血清抗體檢測研究計畫,原定明天公布的期中報告取消。台灣微生物學會昨舉辦新冠肺炎檢測研討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學理上確實需要做抗體檢測,可從中了解防疫成效,彰化報告值得期待。部分專家認為抗體檢測有助於擬定防疫政策,以及疫苗研發,但也有專家提醒應小心解讀,且現階段不急著做。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說,血清抗體研究目的並非在渲染漏網之魚,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一定會漏掉。」抗體是病毒和人類戰爭後,人類所獲得的武器,也是病毒留在身體裡面的免疫訊息,對於防杜未來疫情有所幫助,希望國人正面看待,只可惜現在卻蒙上了「不要做、很不好」等負面形象。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說,台灣很多防疫措施是有效的,但仍然要「用科學的角度去看待研究,而不是政治角度。」她強調,在國人尚未施打疫苗前,了解族群中的抗體基準線是很重要的,這可知道病毒進來台灣的自然進程,特別彰化縣曾發生感染源不明的白牌司機群聚案,仍有很多資訊未知。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未曾用「普篩」這個詞,也不贊成全民測抗體,但應討論如何尋找檢測抗體的目標,台灣居家檢疫有效防疫,但社區中無症狀者人數還是未知數,血清抗體檢測可解答這個問題。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說,抗體檢測結果須謹慎解讀,因為即使出現中和抗體,也很難排除是其他人類冠狀病毒所造成的抗體交叉反應。目前指揮中心專家不贊成抗體普篩,另考慮測高風險族群抗體,但現階段無急迫性,可等疫情結束再做。李秉穎說,找到少數抗體陽性者,可能害他們被排擠,在本土案例持續歸零狀態下,防疫政策也沒必要因此調整。
-
2020-08-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效益等於零?入境普篩 防疫界激辯
防疫之戰未歇,但醫界、公衛界以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卻陷入是否入境普篩、血清抗體檢測等泥沼。昨天「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中,贊成及反對針鋒相對,台大公衛學院認為「自高風險地區來台者應入境檢查」,台大名醫、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則認為,現在疫情穩定,沒這個必要。該研討會由微生物學會等三大學會舉辦,壁壘分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致詞時特別表示,此會議被媒體稱為防疫界「八二三砲戰」,希望雙方純就學術面討論,「點到為止」;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理事長薛博仁也強調,純粹是一場學術交流,不是辯論,希望講者演說完畢後給予掌聲。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至今全球已兩千三百萬人確診、八十萬人死亡,目前我國重點是「如何找到不明感染者」,入境篩檢主要針對「高風險群做入境檢查」,低風險和中低風險群則維持原先政策,藉此縮短檢疫,節省居家檢疫補償支出,「我也沒說馬上要做,而是可以試試看」。視訊解誤會?莊人祥:謝謝再參考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贊成高風險區檢測,藉此避免秋冬疫情擴大,建議指揮中心或許近期開會時,可透過視訊會議與地方討論、溝通來減少誤解,避免再度造成地方與中央認知不同。莊人祥回覆,「謝謝建議、會再參考」。李秉穎則認為,國內實施入境核酸普篩成本非常高,一天需四二○萬,但目前我國疫情穩定,沒必要再做普篩,因無本土流行疫情時,效益等於零,所以不必要。此外,普篩主要是針對抗體,但抗體普篩恐有「偽陽性」,易造成民眾恐慌。再者,入境篩檢是陰性而縮短檢疫為五到七天,這是很危險的,如沒抓到漏網之魚,擔憂疫情會如蜘蛛網般散開。他還提及冰島實施普篩,但防疫成績也沒台灣來得好。會後提問時,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說,疫情期間思考事情應站在對方立場,而不是「我認為它怎麼樣」,公共衛生為研究資料,並做合理解釋,為「學術討論,而非看報討論」;而冰島近期有檢討作法,台灣應尊重他國研究成果,不要妄下評論。
-
2020-08-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政風調查結果公布前夕憂對立? 血清報告取消引揣測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新冠病毒萬人血清抗體調查計畫」,原定25日上午10時30分公布5千人檢驗結果的期中報告,主導計畫的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今晚宣布將延後公布,並通知彰化縣政府。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他也是接到台大公衛學院取消期中報告的通知,目前正在聯絡相關事宜。針對最近多起從台灣出境,被檢出新冠肺炎陽性反應,是否台灣隱藏著無症狀患者引發疑慮,各界寄望彰化縣政府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從6月11日起進行的「彰化萬人血清檢測」結果,做為台灣是否有社區感染的指標及有助於疫苗開發。不過,因台大公衛學院主張普篩立場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做法不同,在此心結下,當時陳時中僅給予「祝福」。沒想到,此項萬人血清檢測到8月初已篩檢約4000人,依台大公衛學院透露,已顯示部分受檢者「曾感染新冠肺炎」,且其中有人已產生「中和抗體」,但具體結果要等到8月25日公布的「期中報告」,會比較明朗。當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部分人士則質疑這份報告的代表性,預先消毒。在各界在關注期中報告即將公布之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接到檢舉,指彰化縣衛生局未依程序採檢未有新肺炎症狀的居家檢疫少年,彰化縣衛生局超前部署做此更嚴格篩檢, 除遭中央流行疫情揩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令政風處調查,隨後從總統、副總統到行政院長都出面力挺陳時中,掀起了此一採檢風暴,衛福部並預定明天公布政風調查結果。地方人士研判,府院黨及網軍如此大動作打壓彰化縣,除了怕藍營縣市跟進,防疫與中央不同調,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彰化縣採檢居家檢疫與萬人血清抗體檢測混為一談,強力指摘彰化縣對居家檢疫者違反程序,甚至不專業,會成為防疫破口,藉以質疑萬人血清檢測的不正當與正確性。巧合的是,公衛專家出身的前副總統陳建仁也針對彰化縣萬人血清檢測,也質疑其正確性,加 上今天在台大醫學院,由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針對此一血清篩檢,包括詹長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等正反兩方都有不同看法與論辯,因此25日上午的彰化萬人血清抗體調查計畫期中報告,更引發注目。有人認為在此對立氛圍下,避免失焦及升高對立,有人建議暫緩發表,但彰化縣長王惠美本月21日仍然表示,因為相關通知與作業都已就緒,不可能取消,況且如果取消,更讓詆毀者如願,讓彰化萬人血清抗體篩檢失去立足點,仍要如期舉行。不過,這項計畫是由台大公學院主導,相關經費也由台大公衛學院支應,彰化縣政府表示,只是提供協助,雖然縣府已完成期中報告的場地準備,但仍尊重台大公衛學院取消的決定。彰化縣長王惠美則再度強調,中央地方防疫一條心,尊重台大公衛團隊專業評估,一起守護縣民的健康。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普篩正反意見交鋒 李秉穎:疫情穩定沒必要普篩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國內對到底是否入境普篩吵得沸沸揚揚,不過學者各有看法。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血清抗體篩檢可促進疫苗研發;台大兒醫小兒部主治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則說,疫情穩定,沒必要普篩。由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今天在台大醫學院舉行。上半場請來長庚大學施信如教授、台大醫院品管中心主任陳世英,講述免疫護照與抗體檢測等議題。下半場則針對普篩進行正反論述,正方請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反方則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等學者進行討論。陳秀熙表示,新冠疫情至今全球已有2300萬人確診、80萬人死亡,雖各國防疫措施不同,他認為國內至今防疫重點是如何找到不明感染者,他主張於不同地區及流行時期進行連續性抗體血清監測計畫,將有助國內評估各地區傳播情形、無症狀感染個案,了解群體免疫力。陳秀熙說,居家檢疫為什麼有7天、5天等,其實每個國家都在測驗怎樣可縮短檢疫時間,不是說馬上就要改到這樣,並非要勉強政策,是提出可能性,也是節省到居家檢疫補償支出,「我也沒有說馬上就要做,而是可以試試看」,如果成效很好就可以做,每個國家都在測試這個東西。不過他也說,高感染區域當然需大規模調查,即使是西班牙等國家,雖感染率很高,但是還沒有達成群體免疫,還是需要疫苗。而如何證明台灣的感染率真的很低,必須要有效的去找到可能接觸的感染源,包括境外、居家檢疫、接觸者、人口密集機構等。這就是調查的目的。李秉穎則表示,剛開始主辨單位用了一張「不會讓它發生」的圖,這是有次媒體提到台灣會不會需要封城的時候,他提出的說法,並非指普篩;他開玩笑說,主辦單位用這張圖「心態可議」。李秉穎說,全民核酸普篩的成本非常高,初估一天需420萬或更多去做防疫,但對於防疫沒有額外幫助,因無本土流行疫情時效益為零,所以是不必要的。萬一放一個人進來,如以R0值為3,像蜘蛛網一樣傳出去經5次傳播鏈下,感染人數應約1093人、重症人數164人,但台灣現在本土病例數已多周為零,所以說社區恐有幾百人感染是不可思議的講法。他也說,入境若篩檢是陰性可縮短檢疫為5到7天一事,覺得是很危險的事,如沒抓到漏網之魚,他擔憂疫情傳播會如蜘蛛網般散開。只要有一個破口出來就是封城,如奧克蘭解封又封城就是有一個破口,如果漏一個進來台灣,國人都是無可乘受之重。即便是常提到的冰島,是因人口很少才有辦法普篩,但就算做了防疫成績也沒有比我們好,他認為疫情達到穩定之後做普篩,是沒有必要性的。另外,媒體也有提到偷渡感染的可能性,李秉穎認為需注意,如越南也有中國偷渡客,是否會發生在台灣,是有可能的,且正在發生之中,若沒抓到的進來也沒經過檢疫,這問題恐比討論核酸普篩抗體普篩的問題還要嚴重得多。在提問時段,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提出贊成高風險區要檢測,來避免秋冬疫情擴大,是比較長遠的想法。另外,也建議指揮中心或許近期開會時,可透過視訊會議與地方討論、溝通來減少誤解,避免再度造成地方與中央認知不同。對此,莊人祥回覆,「謝謝建議、會再參考」。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與專家皆認為有需要測抗體 難在解讀和時機
彰化縣衛生局在入境旅客居家檢疫進行核酸檢測,因與中央不同調,引發政治風暴。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針對四類風險族群的血清抗體檢測研究計畫,期中報告將於8月25日出爐,格外引人注目。台灣微生物學會今舉辦新冠肺炎檢測研討會也討論到此事,有專家認同抗體檢測重點不在於揪出漏網,而是對於長期防疫政策的擬定具有重要性,也有專家認為要小心解讀,且現階段不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學理上確實有需要做抗體檢測,可從中了解防疫成效,彰化報告值得期待。彰化縣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採檢對象包括確診個案及接觸者、居家檢疫、居家關懷、對照組、長照據點長者及工作人員。研究人員將分析符合受檢資格民眾,了解各族群、年齡等抗體分布的情形、社區感染的程度,彰化縣衛生局預計8月25日公布大約3000人之初步結果。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今於研討會最後之問答時間強調,血清抗體研究的重點不是在找出有沒有漏掉,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一定會漏掉。」台灣防疫做得很好,案例很少,抗體研究更是像是挖寶一樣,但目的絕對不是要渲染什麼,而是相信這樣的研究可以為國人帶來很好的資訊。詹長權說,抗體是病毒和人類的戰爭過後,人類所獲得的武器,也是病毒留在身體裡面的免疫訊息,「抗體資訊是防疫的寶藏,不是一個不好的東西」也是大部分國家都在嘗試去挖掘的寶藏,對於防杜未來的疫情有所幫助。他感嘆,國內對於彰化血清抗體調討論紛紛擾擾,大多是負面的而且夾雜許多衍生的想像,單方面呈現「不要做、很不好」。但是取得了解病毒之戰所留下的資訊是好事,希望國人可以分辨。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也在研討會上指出,在台灣民眾還沒有打疫苗之前,了解族群中的抗體基準線是很重要的,有助了解病毒進來的自然進程。特別是彰化縣曾經發生感染源不明的白牌司機群聚案,至今仍有很多資訊未知。儘管台灣很多防疫措施是有效的,但仍然要「用科學的角度去看待研究,而不是政治的角度。」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提醒,台大醫院也有針對高風險族群做抗體檢測,必須要謹慎解讀,因為即使出現中和抗體,也很難排除是其他人類冠狀病毒所造成的抗體交叉反應。李秉穎說,指揮中心專家委員會曾經討論過抗體篩檢,目前共識是不贊成抗體普篩,但針對高風險族群的抗體,覺得可以考慮做,但是沒有急迫性,可以等到疫情結束之後再來做。現在就去挖掘少數有抗體陽性的人,可能害這些人蒙受排擠,在本土案例持續歸零的狀態下,也沒有必要因此調整防疫政策。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強調,他個人從來沒有用過「普篩」這個詞,他也不贊成所有民眾去做抗體篩檢,而是要討論如何設定尋找檢測的標的。台灣居家檢疫有效防疫的同時,無症狀還是多少會存在社區,問題是有多少?該如何推估?解答這個問題,對於台灣的疫苗發展是有幫助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會後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做血清抗體研究,的確是有學理上的需要,可以從研究中瞭解到過去防疫做的好不好,指揮中心對於周二初步結果發表也是蠻期待的。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者「免疫護照」 專家:約維持半年保護力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目前為止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突破2300萬人,死亡人數也突破80萬人,而疫情同時嚴重衝擊經濟,有人提出「免疫護照」概念,主張檢驗沒有病毒後,應可恢復工作。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感染者康復後會產生保護性抗體,但目前並不確定是否會有二次感染;其次在是否有保護力上,就目前看來,1、2月分感染新冠病毒者,至少半年後還有抗體。由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今天上午於台大醫學院舉行,邀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台大醫院品管中心主任陳世英、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等學者進行討論。首位登場的教授施信如,講述免疫護照相關議題。她說,新冠肺炎病毒進展快速且會變異,如起初從中國開始時,覺得老年人較會得,年輕人不會得,後來臨床才發現28、30歲的成年人、有在運動健身者、甚至小朋友也會得到;而從臨床症狀來看,大部分都出現嗅覺、味覺喪失,並有侵犯到神經的情況。同時她也提到,長庚院內所收治的新冠重症病人,發現有引起血栓的現象,這都值得進一步研究。她也說,免疫護照這類證明,意在讓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的人復工,但世衛組織稱,尚無證據表明感染病毒康復且有抗體的人不會受到第二次感染;其次,免疫保護力是否能夠維持長期,目前看來,1、2月分感染新冠病毒者,至少半年後還有中和抗體。如果有人拿到免疫證明後到處工作、旅遊,需要觀察一陣子,確定他真的不會被感染。
-
2020-08-2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肺炎檢驗研討會 台大公衛教授出席引關注
由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今天上午在台大醫學院舉行。包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台大醫院品管中心主任陳世英、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等學者進行討論。由於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因實施精準篩檢未通知中央,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要求政風單位介入調查,而台大公衛與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合作的萬人血清抗體檢驗,也連帶引發爭議,詹長權、陳秀熙今出席研討會,引人關注。研討會不開放媒體進入,提供線上直播。莊人祥致詞時表示,有媒體說是今天823炮戰,期待大家過程中針對目前政策與未來政策提出解方。同時他擔任主持人,介紹施信如教授將講述免疫護照相關議題。莊人祥說,截至目前為止,有65家醫學醫療資機構具有病毒檢驗能力,1天可檢驗逾7400件,會持續針對檢驗量能擴充外,也希望優化檢驗流程,很多醫學中心已經導入自動化大型檢驗儀器,希望這段時間積極奠基檢驗量能因應以後的大流行。他並特別對全國各醫師、檢驗機構等國家隊致上最高敬意,希望一起繼續努力控制疫情。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普篩花8億醫療崩? 專家:假設太悲觀
中央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強調,政府不做入境普篩,因試劑無法百分之百準確,花費八億多元反造成醫療體系崩壞。但專家質疑,指揮中心假設的PCR檢測特異性偏低,考量醫療資源,輕症確診者不一定要全住進醫院,質疑政府想做可以用各種配套執行,不想做可以用不同方式反擊。黃立民:應讓試劑變好、降低偽陽性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指揮中心於四月廿八日簡報指出,PCR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是百分之九十五和九十九點九九,昨天假設的PCR檢測特異性過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主要是參考六月「新英格蘭期刊」發布數據。但黃立民更質疑,「那國內四百八十七個確診病例,是不是有百分之五是假的?」黃立民認為,指揮中心的假設過於悲觀,強調情境模擬的參數很重要, 使用過於保守的參數,狀況就會更糟,接近真實狀況,才能以科學方式討論,做出合適的判斷。指揮中心要做的應是讓試劑變好、降低偽陽性,國內就能做到入境普篩。他並指出,目前實驗室幾乎都會使用兩組基因檢測,降低偽陽性,「實驗室中PCR檢測特異性都是百分之一,甚至更低」。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說,以目前PCR檢測為避免偽陽性,也會檢驗三組基因釐清。楊志良:台灣能靠鎖國撐下去嗎?楊志良則說,問題根本不是陳時中說的那些,台灣主要是兩個問題,首先是做不出試劑,韓國、日本、德國都能做出核酸試劑,台灣至今做不出來,於是要求檢疫十四天;其次,政府不將錢花在疫苗研製,拿去用在紓困、三倍券,生技單位至今只能做到第一期人體試驗。楊志良表示,就算陳時中說的偽陰性、偽陽性問題存在,但台灣能用鎖國方式撐下去嗎?新冠病毒沒有二、三年不會結束,台灣能用死撐的方法再撐半年嗎?民眾能再洗手半年,戴口罩半年?「如果不用普篩,一定會破功,這個做法繼續下去結果就是完蛋!」前衛生署長葉金川也說,檢驗與檢疫通常並用,但如果可以入境普篩,可部分取代檢疫,縮短或免除檢疫,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訪台就是靠檢驗而不靠檢疫,再加上外交泡泡,可見檢驗絕不是一無是處。
-
2020-08-2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普篩模擬遭疑高估偽陽 指揮中心:參考權威期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模擬推估入境普篩下可能有1.2萬偽陽性個案,但外界質疑數字可能失真。指揮中心回應,試劑敏感度、特異性是以權威期刊數據為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提出入境普篩推估數據,以台灣從1月至今居家檢疫人數約25萬人,假設以盛行率0.2%推測,預計有500人受到感染。若入境者全部在入境時進行篩檢(試劑敏感度90%、特異性95%),得到的答案,500名陽性個案,會有450人確診,但50人是偽陰性。在24萬9500陰性個案中,有1萬2475例偽陽性。有醫師質疑,此偽陽性太高。指揮中心4月也曾對外表示,PCR核酸檢驗的特異性為99.99%。特異性95%和99.99%會對推估偽陽性人數有很大落差,特異性愈高,偽陽愈低。以99.99%特異性換算,台灣25萬入境旅客的偽陽性只有25人;若特異性只有95%,造成偽陽性的人數會高達1萬2475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晚間受訪時表示,根據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8月刊登的文章,是以PCR檢測的特異性為95%、敏感性為90%最高值來做說明。英國醫學期刊(BMJ)5月份也以PCR檢測的特異性為95%、敏感性為70%做說明。莊人祥說,這兩份期刊發布的日期都比指揮中心在4月對外公布時來得晚,因此指揮中心以這兩份檢驗數據當作依據,來說明入境普篩可能會出現的偽陽性和偽陰性人數。此外,彰化執行無症狀居家檢疫者破千人,找到一例確診,沒有任何一例偽陽性;莊人祥說,這代表台灣檢驗的特異性很高,可能因核酸檢測的Ct值設定35以下判定陽性,驗到偽陽機率就低。若Ct值設定在40,偽陽性就會偏高。
-
2020-08-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變異病毒曾染台灣? 莊人祥:3月就消失 影響不大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日前發表最新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的變種病毒,從中國武漢最先出現後,先後傳到新加坡以及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期刊的內容,該變異病毒在新加坡造成群聚,但在台灣並沒有傳播出去,且3月後就消失了,對人類的影響不大。期刊指出,新加坡研究團隊從1月到3月間於一組群聚感染的病例中,發現新冠肺炎的變異病毒,毒性比新冠病毒毒性低,同時,台灣回報的病毒資料庫中,也在今年2月從武漢返回台灣的旅客中,也發現同樣的病毒。
-
2020-08-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建議國安專家入駐指揮中心改善訊息流 陳時中這樣回應
彰化採檢無症狀居家檢疫者風波,前疾管局(疾管署前身)副局長施文儀指出,「不相信疾管署半年來完全毫無所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卻被蒙在鼓裡,訊息流一定有問題,建議國安會諮詢委員適時進駐,速檢討改進,對此,陳時中表示,向他們請教溝通。施文儀以17年前SARS疫情間為例,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入駐當時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祕密建構決策架構的訊息流、命令流。施文儀說,這次指揮中心也可尋求外部專家協助或由有防疫經驗國安會諮詢委員適時入駐,進行內部命令流程序檢查、修正。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也會將適時讓國安會諮詢委員入駐指揮中心等建議回報指揮官陳時中,但陳時中今回覆,「國安會加入或進駐是不用啦」,但相關業務指揮中心也會向他們請教溝通。
-
2020-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彰化採無症狀居檢者風波 指揮中心同步調查其他10縣市
彰化縣衛生局2月以來針對無症狀居家檢疫者進行核酸篩檢,檢驗約1000多人,為釐清其他縣市是否也有類似情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已要求疾管署針對其他10多個縣市進行調查,發言人莊人祥今僅簡單回應,目前沒有其他縣市有相同情形,但會持續調查。政風處調查彰化縣衛生局風波,引發各界砲轟,陳時中昨日上廣播節目接受專訪表示,地方雖有權管之責,但指揮中心成立後,地方執行需由中央授權。事前不知情,啟動調查曾與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通電話,此案不能淪為各說各話,政風處將釐清案件,預計結果五天內出爐。針對彰化縣衛生局採檢居家檢疫未有新肺炎症狀少年,遭到府院黨和網軍圍剿,飽受內外壓力的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今天上午親上火線說明,強調「彰化就是比中央做得多一點」,如果可以從頭來,他還是會做。
-
2020-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暫無12國入境全篩 不排除取消「菲律賓模式」
國內邊境策略仍是以居家檢疫14天為主,僅菲律賓入境全面篩檢,有媒體報導指出,指揮中心研擬將入境篩檢擴大至12國,指揮官陳時中今上午僅回應,「菲律賓模式」有用就做,指揮中心下午也再次發新聞稿澄清,我國暫不調整入境篩檢措施,甚至不排除取消「菲律賓模式」。陳時中今出席廣播節目後被媒體詢問,再次對擴大套用「菲律賓模式」至其他國家及可能國家名單表態,強調仍在評估菲律賓模式是否有效益,強調如果做了沒意義,就不會擴大實施,對防疫有益自然會擴大執行國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澄清,因應國際疫情仍然嚴峻,指揮中心目前確實有針對高風險國家進行評估,我國對高風險國家或地區疫情發展保持高度關注,積極評估各項防治措施可行性,但未來會如何處置,目前尚無具體方案,若有進一步措施,將主動對外說明。自7月26日菲律賓入境台灣所有旅客全面採檢,「菲律賓模式」為自菲律賓飛抵台灣所有旅客,一律須配合相關檢疫措施,國人及持居留證或居留簽證、移工、境外生、外交公務等外國籍人士,無論有無症狀,入境時均須於機場完成採檢。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會在菲律賓入境全篩執行一個月後,也就是8月26日後進行政策評估。截至目前,菲律賓入境全篩共發現13名確診者,僅有兩人是透過全篩發現無症狀入境者,「一人是確診者同住家人、一人入境第二天出現症狀,原先標準也能抓出無症狀感染者。」菲律賓入境全篩經評估後,「菲律賓模式」效果佳即繼續推行,若成本效益不佳,甚至不排除取消「菲律賓模式」,恢復成健康評估有症狀者由機場攔檢後送採檢,無症狀者則居家檢疫十四天,居檢期間有症狀者由衛生單位評估送醫採檢,但莊人祥強調,經評估後會再做處置。
-
2020-08-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彰化衛生局採檢案吵什麼?正反論點一次看懂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美國返台無症狀少年發現確診新冠肺炎,指揮中心卻大動作找政風單位介入調查,一番美意為何釀成爭議,令外界霧裡看花,整起事件來龍去脈及正反論點一次看懂。一名美國返台的少年(案485)在居家檢疫期間確診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他無症狀卻被彰化縣衛生局採檢送驗,違背目前「有症狀才採檢」政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政風單位介入調查,如此大動作調查引發正反議論。說起政風單位,難免讓外界產生和貪汙、利益迴避、公務機密等較負面的聯想,彰化縣衛生局揪出隱藏的確診個案明明是好事一樁,不免讓外界好奇指揮中心這麼做的背後原因。消息一出,各界譁然,不僅彰化縣縣長王惠美替衛生局人員抱屈,醫界、公衛界也有專家替彰化縣衛生局鳴不平。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秘書長蔡明忠今天發出「給部長的一封信」,不解彰化縣衛生局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涉及了什麼貪瀆不法,竟要掌理廉政、貪瀆的政風單位介入調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則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說法,年輕且無症狀的感染者是全球大流行主因之一,彰化縣衛生局積極檢測、避免疫情擴散,不解指揮中心為何要以政風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中首度回應此事,他強調,政風是各政府單位中對於廉政、調查、宣導、輔導的單位,是具有法律背景的第三方單位,請政風單位介入調查目的在於杜絕外界對指揮中心「吃案」的疑慮,而非將彰化縣衛生局視為犯罪,也不是為了做什麼處分才這麼做,只是希望釐清事實。陳時中說,根據現行規定,居家檢疫者一旦出現症狀,隨時可聯絡衛生局安排就醫進行公費採檢,無症狀者並不在公費採檢之列,而這名個案明明沒有症狀如何能到醫院採檢,是不是居家檢疫體系出現漏洞,這是他接獲此案時,腦中冒出的第一個疑問。陳時中指出,經初步了解,發現彰化縣早從2、3月就主動針對無症狀者介入採檢,至今採檢超過千例,僅檢出1例確診,也就是這次從美國返台的個案,但指揮中心對此狀況卻毫無所悉,才會透過政風單位介入調查,希望釐清事實,也認為地方政府若有不同想法,應和指揮中心討論,上下防疫一條心。今天稍早有傳聞指出,彰化縣衛生局以地方政府預算替無症狀者採檢,並不是使用公費預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也坦言,若地方衛生局有額外經費替民眾採檢,只要個案同意接受採檢即可,無需經過指揮中心同意。但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今天下午受訪時卻說,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民眾無論有無症狀,只要有採檢需求,彰化縣衛生局都會協助安排採檢,並由醫院向中央申請採檢費用,明顯與指揮中心訂出的「有症狀才採檢」的公費採檢條件不符。指揮中心醫療應變小組副組長王必勝傍晚在臉書發文指出,每一項防疫政策的形成,是考量現實的防疫成效、國內外形勢的判斷、專家學者的諮詢、數字學術的解析等才做出的決定,既然「防疫視同作戰」,就需要有指揮中心統合中央、地方的力量,貫徹並落實相關措施。王必勝說,如果每個地方政府都以超前部署為名擅自行動,不僅防疫工作混亂,也會造成各地民眾權利義務出現落差,若有好的建議應交由指揮中心討論,真的可行就讓大家一起實施,才能有效率運用有限資源,而不是亂槍打鳥、擅自行動。綜觀這次事件,彰化縣衛生局雖秉持超前部署美意,主動替許多無症狀的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民眾安排公費採檢,卻也因為不符合指揮中心訂定的採檢條件,讓美意變質為爭議,彰化縣衛生局為何這麼做、整起事件來龍去脈,仍有待政風單位進一步調查釐清。
-
2020-08-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彰化「逆時中」 陳時中下令政風調查
前天新增一例長住美國十多歲本國籍少年,返台迄今均無症狀,但彰化衛生單位在居家檢疫第十天前往檢驗,意外找出一名無症狀感染確診者,不符合指揮中心篩檢作業程序,而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已下令政風單位調查彰化衛生局。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執掌廉能、送禮等督導事項的政風處首次出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調查重點為釐清「依中央規定不採檢無症狀者,地方衛生局為何採檢?」再者還有多少無症狀者同樣被採檢?最快一周內結果出爐。依據指揮中心新冠肺炎社區監測通報採檢規定,就醫者要有相關症狀,才符合採檢資格。今年四月四日曾有一名南美旅遊團無症狀者在居家檢疫期間採檢確診,當時個案「主動」向衛生單位要求檢驗,但這次確診無症狀少年卻是「被動」接受衛局檢驗。衛生局額外篩檢,意外找出無症狀少年個案,外界懷疑確診少年身分特殊或相關單位有隱匿情節之嫌,才讓指揮中心祭出鐵腕;莊人祥強調,「這次調查並非衛生單位有錯。」若彰化衛生局有不合規定行為,是否予以懲處,他不願多透露,僅表示,先調查再說,沒有預設立場。儘管指揮中心出手查辦,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卻在臉書貼文,公開讚許彰化縣衛生局,專業跟得上世界公共衛生主流,如所有縣市都積極檢測找出無症狀者,就可堵住無症狀個案進一步傳播,避免疫情擴散社區;疾管局前副局長施文儀也說,「篩檢通報採檢條件外對象,並不會對防疫有負面影響,不是故意逆時中。」此外,國內昨新增一例菲律賓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六十多歲本國籍男性(案四八六),其妻子八月二日在菲律賓發燒,當地就醫採檢為陰性,兩人八月十二日返台,妻子入境主動告知曾發燒,送醫經X光診斷為肺炎,但三次採檢均為陰性。個案入境時無症狀,於機場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檢疫,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八月十四日及十五日反覆發燒,十五日檢疫所安排就醫採檢,於昨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至於案四八六妻子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如後續出現疑似症狀,將送醫檢驗,釐清病因。至於馬來西亞一名來自台灣的確診病患,莊人祥說,該個案在台時包含妻子等五名接觸者,核酸檢驗或血清抗體昨出爐,皆為陰性,研判在台感染機率低。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彰化無症狀者採檢陽性 醫師:中央與地方標準應一致
國內昨天新增一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自美返台的少年在彰化居家檢疫時,雖然沒有症狀,但仍由衛生局抽檢,檢出陽性,各方關注為何沒有症狀仍被抽檢,不符合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則表示,沒有症狀者即使被檢出陽性,也不太會傳染,但是中央與地方針對到底該不該花資源去找出無症狀感染者,做法應該一致。指揮中心今天面對媒體的質疑時,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請政風單位介入了解,為何會有無症狀者仍被採檢的情況。而根據中央社的報導,不僅該名少年受檢,有民眾從國外回台,在居家檢疫期間接到彰化縣衛生局來電,告知回台幾天都沒有症狀,但為了避免有無症狀感染的風險,詢問是否願意接受鼻咽採檢。無須付採檢費用,但須自付掛號費。這位民眾表示,當時他從高風險國家返國,覺得採檢得知自身健康狀況也好,就接受採檢。原本以為,這是全國都採用的例行措施,直到自美返台少年一案揭露後,他才知道「原來不是正常程序」,感到傻眼;且他有另一名朋友也從國外回來到彰化居家檢疫,一樣也被採檢。台南市衛生局則表示,目前針對居家檢疫中無症狀的個案,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如果有探病或奔喪的需求,可以在居檢第5天以後,自費採檢,如果陰性即可依規定外出,台南市之前有因此而自費採檢的個案,都未檢出。除此之外,可採檢個案包含不符合通報條件的肺炎或嗅覺、異常個案及不符合通報定義的發燒、呼吸道症狀、不明原因腹瀉,醫師認為有必要採檢者。但是,無症狀的居家檢疫者並不在其列。陳志金表示,無症狀者即使被檢出陽性,應該也是弱陽,傳染給他人的機率相對低。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地方採檢揪出無症狀個案政風要調查 彰縣衛生局長回應了
國內昨新增的境外移入個案,為10多歲本國籍少年長住美國,8月5日返台探親時確診,但少年迄今無疑似症狀,彰化衛生單位卻在他入境台灣居家檢疫第10天突然檢驗,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下令政風單位對彰化衛生局進行調查,對此彰化縣衛生局今天指出,靜待調查,沒有意見。一名長居美國的台籍少年回台探親,沒有症狀,居家檢疫期間由地方政府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也宣布他確診新冠肺炎,卻被質疑居家檢疫者沒有症狀為何需要採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對衛生局進行調查。由於該少年家住彰化,他被彰化衛生局採檢,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當時程序沒有問題,中央既然說要做政風調查就等待調查,沒有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