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莊人祥
共找到
1911
筆 文章
-
-
2021-11-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隨到隨打「只是說說」? 莊人祥:由地方政府安排
第15輪疫苗自11月25日開打,並開放未於預約平台預約者,可至地方政府指定或安排的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隨到隨打」。不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中央只是建議可以開放隨到隨打的服務,但是否要提供或是如何提供,則由地方政府安排。相較之前民眾一定要預約才能打到疫苗,指揮中心已開放民眾不需預約,即可「隨到隨打」。但有民眾A反映,目前似乎只有台北市公布可直接向醫療院所預約掛號打疫苗,以及可到接種站隨到隨打,其他縣市則無法。A抱怨,自己之前透過預約平台預約到新北市一家耳鼻喉科診所接種疫苗。但之後指揮中心公布可隨到隨打時,他致電診所詢問可否於25日隨到隨打,對方卻露出「又來了」的無奈語氣說:「中央配發的疫苗也沒有比較多」,沒法幫民眾隨到隨打。A質疑指揮中心一直說現在可以隨到隨打很方便,「但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對此,莊人祥表示,中央只是建議可以開放隨到隨打的服務,但實際提供則由地方政府安排。莊人祥進一步解釋,他說,因為現行疫苗大多是多劑型,隨到隨打有些地方需要一直備著人力,因此仍視地方政府以指定醫療院所、預約或是隨到隨打的方式提供接種服務。
-
2021-11-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重複感染多可怕?台大醫揭秘:平均10年來1次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具高傳播力,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高關注病毒株,初步證據更顯示,Omicron較其他高關注變異株更易出現「重複感染(reinfection)」。專家解讀,重複感染並不是少見的事,甚至有研究觀察,每人因此平均10年會感染到1次冠狀病毒。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WHO基於B.1.1.529變異更具傳播的特性,將其列為高關注變異株,並命名為0o(Omicron)。初步證據顯示B.1.1 .529變異株較其他高關注變異株,更容易出現「重複感染」(reinfection),且目前在南非已全國省分快速流行。WHO要求各國,增加對該變異株監測、上傳完整基因定序資料至開放資料庫、透過IHR機制向WHO通報首例或群聚事件,以及各國合作交流訊息,以了解Omicron的流行病學、嚴重度、公衛與社會措施對其有效性、診斷方法、免疫反應、中和抗體與相關資訊。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冠狀病毒有重複感染的問題,且還不少見,像是容易引起普通感冒的有4種冠狀病毒,因為基因不穩定而容易產生突變。過去有研究指出,冠狀病毒突變導致抗體失效,因此每人平均10年會感染一次冠狀病毒。李秉穎表示,過去因為感冒多屬輕症,大多無人注意重複感染。近年因為新冠病毒嚴重度高,若發生重複感染,的確有一部分會導致重症。不過他提醒,打過疫苗民眾或是感染確診過,身體都帶有抗體,即便產生重複感染,在抗體交叉保護效果下,重症跟死亡比率都會下降。李秉穎表示,過去Delta變異株剛出現時,也號稱會免疫逃脫、重複感染,以當時確診數較多的國家如英國、以色列來看,因為疫苗覆蓋率相當高,即便確診Delta,重症及死亡比率都呈下降趨勢。「接下來一定還會出現更多變異株」,李秉穎認為,冠狀病毒會不斷變異,突破免疫能力,不過會逐漸輕症化。他提醒,病毒突變傳播力更強,打疫苗或感染都會有抗體,能預防重症,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還是很多人沒打疫苗,還沒感染過,「病毒不會放過這些人,總有天你會碰到」,呼籲民眾加快打疫苗。Omicron棘蛋白上擁有32個突變,比Delta增加了一倍,現行疫苗採用原始病毒株,是否突變越差越大,影響疫苗效力?李秉穎認為,疫苗效力有待臨床試驗結果,不過以Delta經驗來看,雖然使疫苗效力下降10至30%,但疫苗對於重症保護例仍維持80、90%左右,他預期Omicron有可能再降低疫苗效力,不過也多以輕症為主。除了新冠疫苗,藥廠也積極研發新冠口服藥,我國已和默沙東簽訂採購合約,預計採購1萬份,廠商已將資料送食藥署審查緊急使用授權(EUA),最快12月中可完成。李秉穎認為,新冠口服藥的確有作用,但無法取代新冠疫苗,口服藥雖然可減少重症、死亡,但功能比較像「亡羊補牢」,保護效果仍小於疫苗,因為疫苗是阻止病毒進入身體內,口服藥不能取代疫苗。
-
2021-1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變異株再侵比利時、荷蘭 若遇2狀況春節返鄉恐生變
新變異株「Omicron」來襲,比利時爆出首例個案,無南非旅遊史卻確診,疑病毒向外擴散,同時南非飛往荷蘭班機,也遭爆疑似有61人確診,未來是否將調整高風險國家名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兩國已監測到疫情,但並無社區感染風險,會視狀況進行滾動調整。至於離台灣最近的香港,也有驗出二例「Omicron」個案,是否會讓春節返鄉政策生變。莊人祥說,香港案例同樣僅侷限在旅館,且入境不久馬上驗到,未在社區有流行可能,因此春節返鄉政策,維持將非洲6國,列為其他風險重點高風險國家,將視疫情滾動調整。現階段台灣與非洲直航班機少,新措施暫不會影響到集中檢疫所量能,但未來若香港或鄰近國家,變異株比例變高,或者國內在春節期間出現本土個案或有類似病毒株進到社區,仍有可能調整國內及邊境政策。WHO世界衛生組織也呼籲各國進行邊境監測,包含基因定序、完整定序資料上傳倒GISAID資料庫,分享案例及群聚事件通報。未來專家也會與各國合作,交流疫情訊息。他表示,目前台灣都有如期進行基因定序,但呼籲民眾特別是老年族群要完整接種疫苗。
-
2021-1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變異株高傳染力 指揮中心:春節專案若調整需看2條件
新冠病毒最新變異株「B.1.1.529」來襲,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高度關注變異株,並命名為「Omicron」。因應春節國人返鄉,我國「春節專案」將自12月14日至明年2月14日,放寬民眾可「10+4」或「7+7」檢疫方案,接下來是否因「Omicron」重新調整,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要看是否有本土疫情、或類似病毒株進入社區,可能會有不同作法。「Omicron」目前已取代Delta,成為非洲南部主流變異株,各國紛紛加嚴邊境管制。莊人祥表示,目前已知「Omicron」相較其他變異株更容易出現「重複感染」,但針對其傳染力、嚴重性、治療或藥物、疫苗等效果,仍在研究中。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辛巴威共六國提升為「重點高風險國家」,11月29日零時起,旅客抵台自該國轉機或入境將統一入住集中檢疫所,不適用春節返鄉規定。莊人祥表示,若以上述國家來看,自南非入境我國者人數較多,其餘國家較少,且直飛班機也不多,目前對台灣影響比較小。至於鄰近的香港目前有2例個案,他認為,香港確診者目前僅在旅館中,除非又再擴散出去,風險才會上升,相信香港公布數據應該會很透明。針對春節專案實施在即,莊人祥表示,會隨時根據疫情變化,包括對於這支病毒株的了解,隨時再來調整。並觀察是否有任何本土疫情、或類似病毒株進到社區,可能會有不同作法。不過,我國目前沒有流行任何病毒,目前應該不會有太大調整。我國如何備戰面對「Omicron」?莊人祥說,這病毒傳染力較高,對疫苗效力也可能比較差,我國針對有傳播「Omicron」的國家,暫時維持14天檢疫時間,且需在集中檢疫所,透過邊境防堵,另外也呼籲還沒施打疫苗者盡快施打。
-
2021-1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變異株更易「重複感染」 WHO列4方針警戒
新變異株「B.1.1.529」來襲,並取代Delta成為非洲南部主流變異株取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WHO世衛組織已將其列為高度關注變異株並命名為「Omicron」, 已知相較其他變異株更容易出現「重複感染」,針對其傳染力、嚴重性、治療或藥物、疫苗等效果仍在研究中。他表示,目前WHO要求各國能加強病毒監測及基因定序,也希望完整定序資料上傳到GISAID資料庫,可以分享給其他國家,同時分享案例及群聚事件通報。未來專家也會與各國合作,交流疫情訊息。莊人祥表示,現階段須了解「Omicron」的流行病學、嚴重度、公衛與社會措施對其有效性、診斷方法、免疫反應、中和抗體與相關資訊。國內目前也會持續針對境外移入個案進行基因定序。目前我國境外移入個案有12例,其中有4例為突破性感染個案,有3例接種二劑科興疫苗、1例混打莫德那及BNT疫苗。另外案16678來自東非衣索比亞,20多歲男性,Ct值低於20,案16682為印尼籍20多歲女性,Ct值27,其餘10例Ct值皆在30以上。國內昨日疫苗施打數為34萬6876劑,一劑人口涵蓋率達77.59%,二劑人口涵蓋率達53.30%。
-
2021-11-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少年第2劑BNT 意願強烈者不阻止
第二劑覆蓋率持續攀升,昨首度破五成。但覆蓋率計算方式,被質疑加上「外籍人士」灌水,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現有兩套計算方式,含外籍人士與不含外籍人士,但兩者落差不到三%。而指揮中心暫緩青少年第二劑BNT疫苗施打,昨卻又宣布「有強烈施打意願,則不阻止」。民間捐贈的第十三批BNT疫苗,共九十三點八三萬劑昨抵台。莊人祥說,BNT疫苗量至今仍相當充足,未來第十六輪規畫將提供AZ、BNT及莫德納三款疫苗,供第二劑施打。第一劑也能預約。莊人祥說,美國、日本等國陸續開放五至十一歲兒童施打BNT疫苗,台灣如要修正BNT仿單,將適應症下修至五至十一歲,須先完成修正,再至ACIP委員會中討論,指揮中心已聯繫BNT公司。非洲波扎那共和國出現新冠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擬命名為「Nu」,傳染力恐勝Delta,香港驗出一例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內未監測到確診案例,會持續加強邊境監控。歐洲在台商務協會昨公布二○二二年建議書,對於邊境管制一事,歐商指出,當其他國對外開放,台灣持續鎖國可能使國際人才、貿易和投資於競爭中落於人後。
-
2021-11-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男大生打完疫苗騎車自撞亡?指揮中心回應了
彰化有一19歲男大生在昨日施打完疫苗後,騎車因高速過彎撞上對向路樹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需要警方及衛生局調查,才能得知是打完疫苗或駕車環境導致車禍,實際原因需要後續調查。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昨日新增102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有58件非嚴重不良反應,4例死亡個案,分別接種2劑莫德納疫苗,年齡介於68歲至72歲;2例接種BNT疫苗,年齡介於41歲至76歲,其餘40例則為疑似嚴重不良反應個案。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7%長者遲不打擬增強制措施 催BNT申請開打至5歲童
國內有醫師指出,75歲以上長者第一劑涵蓋率停在73%,仍剩下27%「如一塊鐵板」始終不願意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會持續努力催打,比如在照服中心或第五類族群,可請醫療機構加強指引,例如部分工作人員需要接種一劑疫苗證明,未來也需要強制施打,或有地方縣市以打疫苗送農產品等都是考慮的方向。另外針對美國日前批准BNT疫苗可緊急授權使用於5歲至11歲兒童身上,就連日本也預計最快明年可開打11歲以下兒童,台灣是否會跟進。他則表示,目前食藥署尚未收到BNT申請,欲修正仿單適應症到5到11歲族群,必須先修正後才會經由ACIP討論結果,現已積極跟BNT公司聯繫。指揮中心昨日也公布各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卻被眼尖網友發現,接種分母為內政部統計我國人口數,接種分子卻納入「本國人口和外籍人口」質疑施打率灌水。莊人祥今日回應,施打率有分為兩套算法,我國外籍人士接種也包含移工等,國內則有民眾於國外接種卻未通報,數字估算上有些許落差,但不會差到3%。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4輪混打「鍾愛莫德納」高於BNT 2.3倍 16輪規畫公布
國內正值第15輪疫苗施打,據前一輪14輪開放首度混打的接種結果來看,混打者高達16.7萬人,其中選擇混打BNT有4.9萬人,混打莫德納疫苗11.4萬人,民眾更偏好混打莫德納高於BNT達2.3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到目前為止BNT疫苗量相當多,未來第16輪規畫將以三品牌的第二劑施打為主。至於第15輪疫苗施打預約結果,共有26萬人施打第二劑AZ疫苗、8.1萬人打第一劑BNT疫苗、135萬人打第二劑BNT疫苗,4.8萬人施打第一劑莫德納,4.6萬劑施打第二劑莫德納。莊人祥表示,根據前兩輪狀況,BNT疫苗量充足,預計也會安排在未來第16輪接續施打,但會規畫以施打AZ、莫德納、BNT三款疫苗的第二劑為主,其他民眾想打第一劑也可以到指定院所預約。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4輪逾16.4萬人混打 AZ混莫德納占近7成
指揮中心第14輪首度開放AZ混打mRNA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公布相關統計,BNT疫苗共接種4萬9916劑、莫德納疫苗接種11萬4838劑,累計混打16萬4000多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月下旬、第14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施打期間,首度開放第1劑接種AZ疫苗民眾,可於8週後混打mRNA疫苗,包括輝瑞BNT(Pfizer-BioNTech)或莫德納(Moderna)疫苗。因應12歲至17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可能出現罕見心肌炎、心包膜炎副作用,指揮中心日前經專家會議決議暫緩施打第2劑,將於28日再開會討論是否恢復施打,但近日卻傳出家長仍然能自行帶孩子接種第2劑。莊人祥指出,專家雖然建議12歲至17歲青少年暫緩接種第2劑BNT疫苗,但若是高風險族群或有特殊需求,只要有強烈接種意願者,指揮中心都不會阻止,只是透過專家建議告知第2劑風險。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二劑覆蓋率突破五成!青少年二劑仍暫緩 一情況例外
國內今日疫苗覆蓋率首日突破五成,然而有醫師認為明年二劑覆蓋率頂多六至七成,加上春節檢疫專案有隱憂加上病毒變異,民眾現階段是否仍無法脫下口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現階段即便二劑覆蓋率達八至九成國家,若沒有加戴口罩,仍無法避免疫情傳播。至於國內12歲至17歲青少年仍暫緩施打第二劑,但18歲以上成人,可至指定院所施打第二劑疫苗。莊人祥表示,根據ACIP會議,呼籲暫緩的專家認為,不用每個人都打第二劑,所以有關校園接種或預約都先暫停,但如果有高風險族群或特殊需求,有強烈意願要打的就不阻止。他說,「會讓家長知道接種第二劑的風險,如果還是要帶小孩去醫療院所接種,在了解風險下,就可自行帶去接種。」針對國人整體第二劑接種規畫,目前預計12月中,可達到二劑覆蓋率六成,至於春節的返鄉檢疫部分,無論採行「14+0」、「10+4」或「7+7」皆採檢疫十四天,規定沒有放鬆,請大家放心。至於國內醫護是最早打疫苗的族群,現已施打完二劑疫苗間隔六個月,加上美國認為會將「施打三劑疫苗」視為完整接種,在十二月是否會先施打第三劑加強劑?莊人祥表示,第三劑規畫會於十一月底進行討論,但是否為間隔六個月、施打時間仍沒定案。美方對於第三劑視為完整接種說法,也尚未定案。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一劑覆蓋率77%被質疑灌水 專家笑稱「沒人這樣算」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公布疫苗接種成績,一劑覆蓋率超過七成七、二劑達四成九,但他坦言礙於十一歲以下不符接種資格,一劑覆蓋率恐難再提升;接種成績看似亮眼,卻被質疑灌水,專家笑稱「沒人這樣算」,學者則再提追加第三劑,維持保護力。陳時中昨秀出接種成績單,一劑接種率以十八至廿九歲最高,達九成二,七十五歲以上一劑接種率最低,僅七成三。他說未來一個月,二劑覆蓋率會提升,但已超過七成七的一劑覆蓋率恐難再提高,主因是十一歲以下占總人口一成。接種成績突破陳時中喊的目標,卻被質疑灌水,因為接種率分子是「本國籍加上外籍人士施打數」,分母為「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我國人口數」,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笑說「沒人這樣算」,分子若有外國人,分母也要加外國人,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一直都是這樣計算。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各國疫情再起,經驗顯示二劑覆蓋率達六成仍不足以放鬆口罩及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一旦放鬆疫情勢必再起。另外,不論是否混打,兩劑保護力都會在六個月後明顯下降,接種第三劑兩周後可讓抗體濃度再次回到九成以上,第三劑施打勢在必行。陳時中表示,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本周日就會開會,討論十二至十七歲是否接種第二劑,第三劑接種也會排進議程。未來第三劑接種,會根據一、二劑接種廠牌購買相對應數量,是否混打待專家建議。疫苗開打已邁入第十五輪,仍出現預約不到疫苗、必須臨時加開等情況,經調度,BNT量能已增至近一五四萬劑,足以因應預約人次。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高覆蓋率?分子分母藏魔鬼!台大醫:沒人這樣算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主動公布一張長條圖,呈現全年齡及分年齡層一、二劑接種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全國一劑接種率77.25%,兩劑49.81%。這張圖公布不到一小時,就被眼尖網友發現怪怪,因圖下方定義寫著,接種率的分子是「本國籍接種人數+外籍施打數」,分母卻只有「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我國人口數」,分子、分母範圍明顯不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聽了都忍不住笑說:沒有人這樣算的。黃立民表示,我們關心的是目前在台灣的人的接種率,所以,如果分母是本國人,分子就不該有外國人,如果分子有外國人,分母也要加上外國人。不只感染症專家忍不住笑出來,網路上也熱議連連,酸度爆表。有網友說「再校正回歸就好!沒事!」、「有國中數學程度都知道問題出在哪吧!」還有人說,「大考中心如果要出題,這不能算數學邏輯題,這只能算生活素養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一直都關心在台灣的人的接種情況,台灣從過去到現在,呈報給Our World In Data科學平台的接種率數據也都是這樣算的,需要維持一致性,不能忽然改變算法,但確實估算上都會有一些誤差,分子分母都無法完全精確。莊人祥表示,以分子來說,開放外籍人士接種以來,就陸續有加進來,例如移工就有大約60萬人,指揮中心向全國報告的數字,也已陸續把接種外籍人士算進分子。至於分母,是看內政部統計我國的人口數,可能有些人在國外的也被算進去。
-
2021-11-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5輪搶不到BNT急加開 莊人祥:還剩10萬供民眾施打
第15輪疫苗預約截止,預約BNT疫苗者高達143多萬人,但民眾抱怨預約額滿約不到,加上明日各縣市醫療院所將將開放未符合意願登記或預約者,都可以到診所混打,診所恐難以負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第15輪疫苗BNT施打對象有209萬人,昨日已宣布加開9.5萬劑,施打量能提高153.9萬劑,預約結果僅143多萬人,針對台北市施打量能也增加1.8萬劑,經盤點後還有8千多位名額未額滿。「研判是經過盤點後,有把部分BNT疫苗名額挪至其它院所施打,因此名額有剩。」他表示,昨日針對9個縣市加開疫苗,其他縣市的預約量能也都安排得差不多,大多數也都有剩餘疫苗,若開放民眾到診所施打,不至於難以負荷。
-
2021-11-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5輪疫苗有180萬預約 75歲以上二劑「不到七成」比例最差
國內疫苗接種第15輪疫苗已於今日中午12時截止,有近180萬人預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預約BNT疫苗最多,達143.2萬,AZ疫苗有26.3萬,至於莫德納預約率最差,僅9.5萬人,可於11月25日至12月1日開打。同時指揮中心也公布,國人昨日施打20.6萬人,現階段一劑涵蓋率達77.25%,二劑涵蓋率達49.81%。然而各種年齡層的接種狀況不同,其中第一劑接種率最高是18-29歲,達92%,最低則是75歲以上高齡者,達73%。至於第二劑各年齡層涵蓋率,比率最低是12歲至17歲為0%,現階段仍暫緩第二劑接種,比率最高是65歲至74歲,達77%,另外75歲以上僅65%,陳時中表示,「接種最早者,完成二劑比例高,但相信這一個月各年齡層都會陸續提升。」歐洲疫情再起,WHO世界衛生組織更警告,截至明年3月歐洲死亡人數恐再增加,國內二劑接種率是否應提高至九成,且長者仍要進一步催打。陳時中表示,目前全民涵蓋率達七成七,但仍有兒童族群無法接種,前進的範圍有限。他表示,目前根據我國的人口比例中,可接種疫苗者中,已經完成施打的比例已達八成五,僅剩一成五左右人口尚未完成接種,現在仍要呼籲民眾盡量施打。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接種不良反應通報新增8例死亡,其中有3例接種AZ疫苗,年齡介於47歲至73歲;有3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年齡介於61歲至72歲;有2例是接種BNT疫苗,年齡為49歲。
-
2021-11-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灣疫苗預約率3成8創新低 陳時中:未來會更低
第十五輪疫苗接種對象包含第一、二劑疫苗及混打族群,昨天上午十時開放BNT疫苗預約,下午二時則是AZ及莫德納,截至傍晚五時,共累積一五七點七萬人預約,整體預約率僅三成八,創下疫苗平台新低紀錄,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多數民眾皆已接種,不想打的人也不可能預約,未來預約率應該會更低。最新接種數據顯示,全台疫苗一劑覆蓋率達百分之七十七點一五,二劑覆蓋率達百分之四十八點九。為了刺激打氣,陳時中宣布,自十一月廿五日起,接種第一劑AZ疫苗、滿八周者,除了可到平台預約混打外,也可直接至指定醫療院所混打BNT或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十五輪以接種BNT疫苗為主,至昨天傍晚,已有一二九點八萬人預約,占四成四;AZ疫苗則有廿點八萬人預約,預約率二成八;莫德納疫苗,僅七點一萬人預約,比率不到一成。在第三劑方面,陳時中表示,待年底覆蓋率達六成,國內就可開打第三劑,但目前仍在規畫細節,將參考國外接種時程、間隔時間。國內疫情趨穩,連續十九日本土零確診,但至十一月廿九日仍維持二級警戒,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年十二月將比照去年實施秋冬方案,不會大幅度放寬防疫措施。昨新增七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印尼、柬埔寨、德國、美國、越南、中國等國入境,皆持有搭機前三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最小年齡為十多歲,最高七十多歲。
-
2021-11-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5輪已有157萬人預約 月底屆效AZ疫苗剩6萬劑
今日上午10點開放第15輪疫苗預約,截至傍晚5點,共有157.7萬人預約,預約率達三成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醒,第15輪預約將於明日中午12點截止,若有意願登記混打及施打第一、二劑疫苗者,盡快預約。符合第15輪預約對象包含第一、二劑疫苗及混打族群,莊人祥表示,以預約施打BNT疫苗為大宗,有129.8點萬人預約,占四成四;AZ疫苗則有20.8萬人預約,占二成八;選擇莫德納疫苗者最少,僅7.1萬人預約,不到一成。隨打氣逐漸降低,指揮中心也在11月25日開放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滿8周,若未上平台登記或預約,同樣能前往指定院所預約混打,另外國內向AZ藥廠自購的59.4萬劑即期AZ疫苗,將於月底屆效。莊人祥說,該批僅剩六萬餘劑,目前疫苗分配及診所使用狀況不一,但預計能大致使用完畢。
-
2021-1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秋冬不放寬!第三劑疫苗施打「採三軌制」可能性大
國內至11月29日仍維持二級警戒,對於秋冬季節來臨,各項產業的限制是否加延或放寬。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沒有特別要開放哪一類限制,今年12月會比照去年秋冬方案,不會大幅度放寬。至於國人疫苗施打已經15輪,疫苗二劑覆蓋率達48.9%,盼能在年底達六成覆蓋率,指揮中心今日開放二劑混打免上平台,就能至指定醫療院所預約施打,有媒體詢問,「國人第三劑疫苗施打,是否也能比照辦理?」陳時中表示,第三劑計畫安排還沒完成,會參考國外接種時程及專家建議施打,至於目前疫苗施打採「三軌制」進行,第一軌是預約平台,第二軌是安排合約院所,第三軌是造冊施打,目前會看三種施打效果如何,再來決定第三劑施打,「我想多管道進行的可能性較高。」至於有民眾上上禮拜打完第二劑,昨天又收到預約簡訊,且成功預約第三劑疫苗,認為系統出錯。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有些是醫院已經施打疫苗後,還未上傳資料,因此誤以為民眾還沒接種,未來會自動排除該情況。至於有民眾七月中打完莫德納疫苗,發現過一個月後頭髮掉光,認為跟疫苗副作用有關。他表示,目前尚無看到相關不良反應的通報,認為掉髮副作用並不是很常見。針對疫苗不良反應通報,莊人祥表示,昨日新增96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44件非嚴重不良事件、2例死亡、50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其中2件死亡案例都跟接種AZ疫苗有關,年齡42-80歲,為接種後12-57天發生。
-
2021-1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 指揮中心:同品牌為原則
各國陸續接種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國內感染專家建議,先讓第一到第三類高風險族群、長者和慢性病患等免疫力差者提早接種第三劑。指揮官陳時中昨於立法院表示,接種第三劑以同品牌為原則,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將於月底舉行專家會議討論第二、三劑間隔時間、青少年第二劑BNT疫苗等議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第三劑規畫對象為高風險優先族群或所有打過二劑的人,各國作法不同,正蒐集各國實行情形和第三劑用法,將提至專家會議。指揮中心正與廠商洽購第三劑或次世代疫苗,現已確定購買莫德納兩千萬劑,AZ、BNT則洽談中。至於第十四輪加開一般民眾混打,首日十一月廿日全台約一點一萬人混打BNT、混打莫德納者約二點六萬人,暫無接獲相關不良事件通報。另外,澳洲藥物管理局公告,在綜合考量疫苗資料文件和新冠疫情嚴重性後,決定授予高端疫苗「審查資格認定」。高端表示,此項資格認定是申請澳洲疫苗緊急使用許可(類似EUA)的關鍵步驟,代表高端疫苗可透過此資格,加速澳洲查驗登記的審查程序,已著手準備申請文件,將盡快正式申請疫苗緊急許可。
-
2021-11-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接種規劃 莊人祥:11月底ACIP討論
許多國家陸續接種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我國感染專家邱政洵建議,應先從第一到第三類高風險族群、長者和慢性病患等免疫力差的人提早接種第三劑。但對於第三劑的規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1月底將舉行ACIP專家會議,針對第二、三劑間隔等進行討論。莊人祥表示,針對高風險優先族群或所有打過二劑的人,各國有不同作法,會將各國實行情形和第三劑用法,於專家會議時報告,最後再請專家作出建議;屆時第三劑的規畫也與接種第二劑後達六個月的人數有關。而指揮官陳時中今早於立法院表示,第三劑接種以同品牌為原則,但其他國家也有建議打mRNA疫苗。莊人祥則表示,不論是打AZ、BNT、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都會與廠商洽談第三劑或次世代疫苗的購買計畫。目前已確定購買莫德納第三劑或次世代疫苗2000萬劑,因此明年第三劑接種有這麼多疫苗數量的準備,AZ、BNT也還在洽談。至於青少年第二劑BNT疫苗接種計畫是否已定案,莊人祥則表示,一樣會在11月底的ACIP專家會議討論。另外,針對歐洲疫情再起,莊人祥表示,疫苗的確對於疫情控制很重要,但不是主要因素,戴口罩等非藥物介入措施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國仍嚴守邊境,雖有春節「7+7+7」、「14+0+7」或「10+4+7」也都是在邊境嚴守下保持適度放寬,因此歐洲疫情上升,仍用檢疫措施阻絕國外疫情進入國內。
-
2021-11-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內稱混打保護力多5倍? 莊人祥:瑞典數據最貼近現況
台大醫院日前公布「AZ混打莫德納」疫苗的研究結果,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高於二劑AZ疫苗,且顯示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可達100%,是二劑AZ疫苗的5倍,但該研究被質疑與國外瑞典公布的結果,相差甚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大醫院公布的混打研究中,接種二劑AZ疫苗後,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僅10%至20%,但「AZ混打莫德納」則可接近100%,對比瑞典研究中,接種二劑AZ疫苗後,對抗Delta變異株保護力達50%,混打則有68%,兩者數據不同。他指出,由於台大醫院採取中和實驗,把施打二劑疫苗者的血液與Delta變異株進行混合,再進一步測量抗體,「是屬於實驗室資料,僅能做為參考。」但瑞典研究是觀察疫苗組跟沒打疫苗者,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是屬於真實世界的數據觀察。根據瑞典數據,分別得出混打者保護力達68%、二劑AZ疫苗則達50%,兩者保護力相差18%。莊人祥表示,真實世界研究結果,與實際情況較為接近,若是實驗室研究成果,後續也會作為人體實驗,或者真實保護力的參考。
-
2021-11-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6輪免上平台就能混打疫苗 莊人祥:可自行到醫療診所預約
國內正值第14輪疫苗混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第15輪可維持同品牌施打,也能混打,總計409萬人符合資格。在11月18日之前表達並登記混打意願者,可於11月23日進行預約;若無法預約,則可等第16輪意願登記,或免上平台,自行到醫療診所預約混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第15輪施打對象包含要打第一劑BNT疫苗、莫德納疫苗的人數,總計73萬人;要打第二劑BNT疫苗者有244萬人;要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者有15萬人。若是於9月30日前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者,可準備打第二劑疫苗,共有77萬人符合資格,有登記混打的人約8.6萬人。他強調,有部分民眾在第14輪無法意願登記,但又想要混打者,可以在第16輪開放民眾到診所自行預約混打。針對國內目前疫苗接種進度,昨內施打數達29.4萬劑,一劑人口涵蓋率達76.95%、二劑人口涵蓋率達46.8%,至於第三劑疫苗疫苗,是否採行混打,莊人祥說,本月底將由ACIP會議討論,包含第三劑混打及施打評估、疫苗品牌、施打順序及對象進行討論。第15輪疫苗也將於11月23日上午10點起開放BNT疫苗預約,同日下午2時則開放AZ、莫德納疫苗預約,預約截止日期均為11月24日中午12點止,並於為11月25日至12月1日同步開打。
-
2021-11-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灣、瑞典AZ疫苗混打效果差很大 指揮中心釋疑
台大研究顯示,AZ混打莫德納疫苗抗Delta效果是2劑AZ的5倍,與瑞典研究僅多18%有落差。指揮中心解釋,台大的研究主要在實驗室進行,瑞典則是在真實世界中進行。台大醫院今年6月到8月間在國內進行AZ、莫德納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混打試驗,昨天召開記者會公布試驗結果。台灣大學副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表示,台大研究發現,AZ混打莫德納的抗體濃度比打2劑AZ來得高,對抗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保護力更是2劑AZ的5倍。但,張上淳強調此為實驗室數據,不代表真實世界中亦有同等保護力。不過,另有一項瑞典研究顯示,接種2劑AZ疫苗對抗Delta變異株有50%保護力,令外界好奇,為何與台大的研究結果差這麼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下午表示,台大醫院的研究主要在實驗室裡進行,研究團隊將接種2劑AZ、AZ混打莫德納者的血液,和Delta變異株混合,再檢驗是否有抗體反應。相較之下,瑞典的研究主要是在真實世界中進行,莊人祥說,該研究發現,同樣面對Delta變異株,接種2劑AZ者,相較於沒有接種疫苗者的保護力約50%,而AZ混打莫德納者保護力約68%,二者差距約18%。莊人祥指出,通常真實世界研究結果比較接近實際的情形,實驗室研究成果大多做為疫苗後續進行人體試驗、真實世界疫苗保護力的參考資料。指揮中心也表示,接種2劑AZ疫苗對於預防重症、死亡的保護效果都不錯,副作用也比混打來得輕微,混打與否各有利弊。
-
2021-11-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自費打流感竟成新冠疫苗 40歲女成BNT混打AZ個案
台北市診所又見打錯針,一位民眾原預計要接種流感疫苗,卻誤打成AZ疫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為40多歲女性,已施打過一劑BNT疫苗,為「BNT混打AZ」個案,目前身體無異狀,也暫停該診所進行接種服務。根據北市衛生局表示,這位民眾曾經在10月18日接種過第一劑BNT疫苗,原定在11月18日要自費施打流感疫苗,卻因診所未落實三讀五對,誤打成AZ疫苗,限已經啟動健康關懷追蹤,安排下周四進行回診。莊人祥說,目前流感疫苗誤打成新冠疫苗案例僅2例,且都發生在北市,之前一例為誤打成莫德納疫苗,這次個案則是誤打成AZ疫苗,兩案都曾經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因此誤打後,也都視為「完整接種」,若後續要補打流感疫苗,只要見隔七日後施打也沒問題。北市衛生局也調查,已有1220名民眾透過疫苗預約平台第14期,於該診所預約施打,截至11月20至24日,尚有660名民眾分別預約接種AZ及BNT疫苗,也經由衛生局安排轉介至鄰近醫療院所,不影響民眾接種疫苗權益。
-
2021-11-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開放混打逾18萬人完成預約 莫德納多於BNT
第14輪COVID-19疫苗混打自今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開放預約,限時6小時,逾18萬人完成,預約率68.1%,選擇混打莫德納多於BNT,最快20日開打,施打日期延長至24日。第1劑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的民眾,可在今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至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進行混打輝瑞BNT(Pfizer-BioNTech)與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接種預約,施打時間為11月20日至24日。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數據,接種第1劑AZ疫苗的民眾,符合混打預約資格共26萬8984人,截至今天下午4時預約截止,共有18萬3295人完成預約,其中選擇混打莫德納約12萬4079人、選擇輝瑞BNT約5萬9216人,預約率為68.1%。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再次提醒,想混打的民眾如果來不及登記意願或預約,目前正研議開放直接到醫療院所預約混打。指揮中心指揮陳時中也表示,未來第15輪也會持續開放混打,滿足民眾需要。
-
2021-11-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來不及登記混打怎辦 指揮中心研擬免上平台到診所混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開放已進行意願登記混打的民眾,可以至「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預約接種,符合資格者達28萬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截至上午11時,已有16萬人預約,施打日則延長至11月24日。然而有第14輪民眾表示,來不及登記混打,可以補救嗎?還說「先前已預約第14輪無法登記混打,並不公平。」陳時中回應表示,上個月及本月初都有再三跟民眾說明,當月會開放混打,前提要考量到貨日期,且先滿足第一劑要打莫德納的民眾,如今也盡速在第14輪加開供民眾選擇了。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若來不及做混打意願登記的民眾,待這一輪混打民眾完成預約跟接種後,將研議未來不必透過預約平台,也可直接到醫療院所預約登記混打。
-
2021-11-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登記限6小時、預約也限6小時 混打挨批「趕火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天宣布開放混打,昨天限時六小時開放混打意願登記,約廿八萬多人完成登記,登記人數以「BNT及莫德納」皆可最多,完成意願登記後,今同樣「限時六小時」開放預約接種時間,最快廿日開打。混打從政策宣布到開打僅三天,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人殷殷期盼加上第十四輪醫院還有施打量能才盡速開放施打。討論多時的混打終於開放,但從政策宣布到明天開打,只有三天,一路像趕火車,光是意願登記僅「六小時」,不少民眾批評,沒有足夠的考慮時間,且工作一忙就錯失意願登記的時機。混打資格為九月廿五日前接種第一劑AZ疫苗,且未打第二劑的十八歲以上民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符合混打資格者有九十七萬人,昨開放意願登記後,約有廿八萬多人完成登記,占整體的二成八。同時選擇BNT及莫德納最多,單選莫德納居次,單選BNT位居第三。莊人祥表示,已經完成混打意願登記的廿八萬多人,今天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可至接種預約平台預約接種時間。接種時間從廿日起至廿一日。日前指揮中心曾表示,混打僅開放至預約平台預約,不提供隨到隨打。不過,陳時中昨稱,既然已開放混打,只要符合混打資格者,預約殘劑也能混打。
-
2021-11-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扯!台南16歲青少年「BNT誤打高端疫苗」 理由瞎爆
台南一名16歲男學生被爆出接種BNT疫苗,卻誤打高端疫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該診所沒有三讀五對,也沒有仔細詳看民眾年齡,故停權一周施打,未來也無須再補打高端二劑,直到青少年開放BNT二劑施打,再行補打即可視為完整接種。莊人祥表示,這一名青少年曾在10月20日家長陪同下前往診所接種,醫護人員雖有插入健保卡,卻未仔細核對年齡身分,僅表示「長著較壯碩,以為是成人」,因此原預計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卻誤打成高端疫苗。然而高端疫苗卻只限20歲以上成人施打,該名少年僅16歲就接種高端疫苗,指揮中心了解個案並無副作用,但未來必須等到國內開放青少年第二劑施打後,才可以施打一劑BNT疫苗,且視為完整接種,然而國內遲遲未開放青少年BNT施打,體內僅一劑高端保護力,BNT接種恐怕遙遙無期。「目前國內無論施打AZ、BNT或莫德納誤打,仍然視為完整接種,沒有重新補打。」他表示,該名青少年若有到美國就讀需求,若僅接種一劑BNT疫苗,無法入境,則依規定再接種第二劑BNT疫苗即可。
-
2021-11-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2劑高端無抗體?醫護混打成4劑戰士 陳時中:無特別副作用
國內有醫師分享,一名醫護人員參加高端疫苗臨床試驗,並且接種過二劑高端疫苗,之後第三劑與第四劑選擇混打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對於該案施打四劑與混打疫苗,尚無特別副作用。BillyPan 潘建志醫師在臉書分享,台灣第一例施打過兩劑高端,且混打AZ加莫德納,共完整4劑的真實個案。曾經在2月底參加高端臨床實驗打第一劑,3月底打完第二劑高端,抗體快篩顯示陰性,以為打的是安慰劑組,並以醫護人員等高風險身分,在6月及9月混打AZ及莫德納疫苗。沒想到事後經醫院通知,發現自己是參加的是疫苗組,於是他從今年3月至9月,半年內施打了四劑疫苗,目前身體狀況正常,也無出現血栓和心肌炎等相關症狀,且現階段因工作需要進行多次鼻咽拭子PCR篩檢,皆為陰性。但醫師懷疑,施打前兩劑高端後,為何測不到抗體,直到混打AZ和莫德納後才有抗體生成。陳時中表示,當時這位個案參與實驗但還沒解盲的醫護人員,因在醫院工作,緊急加打了AZ和莫德納疫苗,但目前針對該案的副作用仍尚最新統計。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據高端發表在《刺胳針醫學期刊》的報告,針對實驗組903人有測驗抗體,針對這些二劑施打者追蹤57天後,有903人出現中和抗體,只有2位沒有測出來,當然陽性率是99.8%。這位個案應是使用一般商業化的抗體快篩,操作是否正確或檢驗項目不同,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