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花蓮慈濟醫院
共找到
186
筆 文章
-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買BNT疫苗被排台積電、鴻海後面 慈濟院長嘆:救人不能等
國內疫苗短缺,行政院積極協助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洽購各500萬BNT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目前雙方洽購進度都很滿意,接下來由鴻海、台積電去做採購談判。日前慈濟有派人拜會指揮中心,他表達感謝外,仍希望先讓前兩家公司進行,「前路走清楚,慈濟接著做會比較快」。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坦言覺得可惜,但理解部長有苦衷,「牽涉政治有困難度」。行政院日前宣布,台積電、鴻海都提出各捐贈五百萬劑疫苗提案,政府也依循日本捐贈苗前例,發函授權兩家廠商代表政府洽談購買。陳時中表示,會全力協助這兩家疫苗洽購,目前進展「雙方都很滿意」,後續採購洽談仍在進行中,但坦言「買疫苗不是上街買菜,有很多相關程序要進行和談判」。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也有意購買500萬劑德國原廠BNT疫苗,23日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副執行長何日生及律師陳昱瑄至食藥署遞交文件。陳時中表示,慈濟前日有來拜會,雙方交換想法、意見,知道慈濟基金會也很急,更感謝慈濟「為善不落人後的心」,但強調照原來的步驟,先讓前兩家公司進行,若不同團體洽購,擔心進行不順暢,「先路走清楚,慈濟接著做會比較快,仍很歡迎慈濟參加,後續會做出最好安排」。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Delta變異株傳染力比英國變異株厲害,且已入侵台灣,很擔心疫情「回馬槍」,強調疫苗一定要夠,民眾才會有群體免疫,尤其看到美國買疫苗數量是人口的四倍,「未來或許要打第三劑,我們現在都不夠,跟預期量還差太多,疫苗不怕太多,買疫苗當然越快越好,救人的事不能等」。陳時中說讓台積電、鴻海先進行,「慈濟跟著做會比較快」,意味要慈濟再等等。林欣榮表示,「部長好人啦,我猜他可能這批先搞定,下批再來」。慈濟無法順利跟上「先發戰隊」,是否覺得可惜?他認為,部長有他的苦衷、困難,「畢竟疫苗是國家防疫物資,除了商業行為,還牽涉到政治,可能加減有影響,政府有他的困難度」。台灣已到貨疫苗數量,首批3月3日AZ疫苗11.7萬劑(購自AZ藥廠)、4月4日AZ疫苗19.92萬劑(購自COVAX平台)、5月19日AZ疫苗41.4萬劑(購自COVAX平台)、5月28日莫德納疫苗15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6月4日AZ疫苗124萬劑(日本贈送)、6月18日莫德納疫苗24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6月20日莫德納250萬劑(美國贈送),明日莫德納41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將抵台,累計527.02萬劑。
-
2021-06-16 新聞.長期照護
小心長者跌傷就診增染疫風險 國健署:居家防跌5妙招
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為跌倒,現疫情嚴峻,長者長期在家,為避免跌傷致死或因而至醫院就診,增加染疫風險,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防跌5妙招」。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謝至鎠提醒,跌倒會造成頭部受傷、骨折等,嚴重恐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此外,曾跌倒的長者因害怕再次跌倒,不敢隨意走動,常在生活中更加依賴家人,增加健康照護需求及複雜程度,花費更多人力及金錢。據國健署調查,長者室內跌傷地點前3名依序為臥室、客廳、浴室,跌傷主因則依序為滑倒或絆倒、失去平衡或頭昏及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為協助民眾於日常細節開始防跌倒,國健署提供「居家防跌5妙招」。●妙招1:維持居住環境整潔建議保持地板乾燥,讓家具遠離走道,收納好雜物及電線,再去除地毯及踏墊皺褶及捲起的邊緣,於腳踏墊底下加上防滑墊,以避免滑倒、絆倒。●妙招2:充足的居家照明注意室內燈光是否足夠明亮,可加裝小夜燈增加亮度;電燈開關應接近門口,且能輕易觸按。●妙招3:注意樓梯安全樓梯應有穩固的扶手,並收拾整潔,邊緣部位需能辨識清楚,盡量與樓梯面不同顏色並可加裝夜光防滑條;樓梯上方及底部應各有1個電燈開關。●妙招4:注意浴廁防跌措施建議於洗臉盆及馬桶旁加裝扶手,在浴室放置防滑墊,並將沐浴用品及毛巾放置在合適高度,避免拿取時要彎腰或踮腳。●妙招5:注意臥房環境規劃為方便上下床,床的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且床邊應有可放置助行器或拐杖之處,建議加裝沙發椅或協助起身的床邊扶手,讓長者起身、坐下、躺下時更安全;此外,要讓長者能從床上輕易開關燈,並在黑暗中能清楚辨識開關。
-
2021-06-12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節防疫冰粽來了! 水果冰粽熱量低自己DIY超簡單
端午節將至,應景的粽子不可少,但個個餡料「彭湃」又美味的粽子,1顆熱量近5百至6百大卡,有的粽子熱量甚至更高!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教大家製作應景的「防疫冰粽」,在疫情嚴峻的時節,在家動手DIY不僅安全健康,少出門也能防疫!營養師推出端午食譜 在家DIY水果冰粽熱量低又營養花蓮慈院營養師鄭穎倢指出,粽子大部分只有極少量的蔬菜,若1餐只吃粽子不只不均衡,且油膩不好消化,還容易脹氣,一不注意吃太多就會熱量爆表。所以這次特別選用奇亞籽以及新鮮水果包含黃金奇異果、火龍果、百香果來入粽,不僅口味清爽,1顆熱量只有50大卡。將奇異果、火龍果洗淨切小丁,百香果切開取出備用後,以熱水將奇亞籽泡軟,另外再沖泡200毫升的綠茶;將砂糖混勻果凍粉與奇亞籽、3種水果倒入綠茶中攪拌均勻後,分別倒入水果袋中,拉成粽子造型掛起,在室溫中凝固定型約30分鐘後,即可放入冰箱冷藏,再取出就是小巧喜氣的防疫冰粽。留心粽子食材和營養成分 份量上1天最多吃1顆營養師鄭穎倢表示,奇亞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維持良好的腸道機能,還含有微量元素及omega-3脂肪酸,能抑制發炎增加免疫力外,又能增加飽足感,避免攝取過多熱量;水果部分,火龍果有豐富的花青素及甜菜紅素;黃金奇異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比綠色奇異果高;百香果則是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簡單的防疫冰粽,適合全家人一起在家中輕鬆製作,不僅安心健康又無負擔的渡過佳節,也是齊心抗疫的1種方式!「粽子1天以1顆為上限!」營養師鄭穎倢提醒,多搭配蔬菜一起食用,避免營養失衡與消化不良的問題,若覺得吃不飽,可以調整飲食順序,先喝湯再吃菜,最後吃粽子;另外,糖尿病友要注意粽子所含澱粉及油脂份量,建議每餐以半顆粽子為限且做食物代換,以避免影響血糖;腎臟病友在粽子的選擇上以「少五榖、少沾醬」為原則;粽子是糯米製品不易消化,對老人家及腸胃功能較弱者宜細嚼慢嚥且不宜攝取過多,或是選用糯米比例少的五穀雜糧粽,遵循以上原則,慢性病友也能享用應景的粽子。防疫冰粽DIY食譜材料(3顆):1.熱水250ml:分200ml及50ml2.綠茶茶包1包3.砂糖20g4.果凍粉11g5.奇亞籽3g6.水果:百香果25g、黃色奇異果20g、火龍果20g7.透明袋子3個(長寬17*8cm)作法:1.將奇異果及火龍果洗淨切小丁,百香果且開取出備用。2.將50ml熱水加入3g奇亞籽泡軟 ; 200ml熱水加入綠茶茶包浸泡2分鐘成綠茶 ; 果凍粉及砂糖混勻放置小碗備用。3.綠茶中倒入與砂糖混勻的果凍粉、奇亞籽及3種水果攪拌均勻。4.將果凍液分別倒入水果袋中,拉成粽子造型。5.水果粽用洗衣夾夾住袋口掛在室溫凝固定型約30分鐘後,就可放入冰箱冷藏。6.拆開塑膠袋即可食用。小叮嚀:1.在第3步驟過程適度攪拌,避免果凍液凝結即可。2.由於水果入粽容易生水,建議製作完成後2天內盡早食用完畢。★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慈濟有意買莫德納、嬌生疫苗 花慈院:正尋管道接洽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佛光山向政府申請採購疫苗,慈濟基金會有意購買莫德納、嬌生等2款疫苗。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今天表示,在購買疫苗上,透過美國慈濟分會接洽,會以美國、德國大廠為主,若政府需要民間支持,慈濟一定不落人後,特別是針對弱勢族群,會協助補足疫苗接種。林欣榮說,採購疫苗方面,中央開放民間補足政府的不足,如果政府需要民間的支持,慈濟一定不落人後,會盡力幫忙。承諾一定會購買政府核准、安全有效的疫苗,目前透過美國慈濟人認識的朋友,利用管道向大藥廠接洽,以美國、德國大廠為主,安全性效用性非常好,看政府的需求,都可以盡力來補足。林欣榮表示,特別針對弱勢、貧窮或是偏遠地區等不容易接種的人,慈濟會配合政府的政策補足這部分。至於會購買多少劑?他說,像是佛光山有50萬劑嬌生疫苗,郭董500萬劑德國BNT疫苗等,而慈濟會配合政策,有多少需求就買多少量,到時候會再來決定,將由慈濟基金會發文給指揮中心。慈濟基金會在上月31日表示,正透過各種管道多方尋求洽購合法的疫苗,目前還在等待具體結果,希望能購買WHO認證、合法又較好品質的疫苗,並會遵循中央政府規定和作業流程,若有好消息,會再對外說明。
-
2021-05-28 新聞.元氣新聞
台大醫學院前院長楊思標 101歲辭世
台大醫學院前院長楊思標於5月26日下午辭世,享壽101歲,楊思標在台灣醫療史上創立許多「第一」,他的人生更是一部「台灣百年醫療史」,他是台灣光復後,開創胸腔內科的第一人,更是診治與防範肺結核的權威,也是醫療奉獻獎得主。消息傳出,許多醫界人士為這位作育人才無數的大前輩感到哀悼與思念。由7家慈濟醫院設立的臉書專頁「佛教慈濟醫療志業」,昨天披露楊思標過世的消息。楊思標出生於1920年6月4日,畢業於台北帝國大學(現為台灣大學)醫學部,曾任台大醫院及台大醫學院院長。他自1984年即任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董事,參與協助籌備建院,更是慈濟護理專科學校(現更名為慈濟科技大學)首任校長。楊思標也是第一代下鄉田野調查的醫師,在1952年,只因3位前來求診的肺病患者皆來自基隆,讓他遠赴金瓜石礦區展開調查,追蹤出台灣最早因工作環境所導致的疾病─肺塵病;50年代,楊思標推動並召開台灣首度跨院定期「聯合胸腔疾病討論會」。1979年,楊思標擔任台大醫院院長,台大成功完成亞洲第一例、全球第三例的「三肢坐骨連體嬰──忠仁忠義分割手術」。楊思標在擔任台大醫院院長期間,即推動台大與慈濟建教合作,自台大醫院退休後,更卸下名醫光環,關注偏鄉,協助花蓮慈濟醫院逾40年。楊思標於前年夏天及去年年初兩度中風,當時他曾說,要在一百歲時真正退休,在台灣各地遊山玩水,看看好多沒有看過的地方,並曾捐贈台大、慈濟醫院6千萬元。
-
2021-05-2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全台社區篩檢、快篩站報你知! 有症狀、接觸史再前往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激增,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9日宣布,全國防疫警戒升為第3級至28日,不少縣市針對染疫熱點陸續增設更多篩檢站。陳時中提醒,篩檢站目的是讓有疑似症狀或高風險的民眾及早採檢,確診後可盡速隔離,並非給無症狀或沒相關接觸史者「沒事驗看看」。各縣市政府對可接受篩檢民眾規定不同,請洽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確認。若有相關需求之民眾,記得攜帶「身分證」和「健保卡」,除了可透過疾管署的「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查詢離身邊最近的採檢醫院,《聯合新聞網》也整理出目前全台社區篩檢站資訊。更新日期:6/6 22:34全台社區篩檢站資訊台北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鄭州路145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3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地點:台北市雨聲街105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地點:台北市南港區同德路87號【西園醫院】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二段270號【剝皮寮】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地點:台北市士林區文昌路95號【台北榮民總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201號【振興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北投區振興街45號【台大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址:地點待議【國泰綜合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馬偕紀念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健康路131號【康寧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內湖區114成功路五段420巷26號【台北長庚紀念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敦化北路199號【台安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424號【博仁綜合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66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2號【台北市立萬芳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111號【台北松山機場】(6月2日啟用)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340-9號新北市【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地址:新北市泰山區貴子路69號(急診室外)【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地址:新北市板橋區英士路198號(院區急診外)【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地址: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二段6號【永和耕莘醫院】地址:新北市永和區中興街80號(門診騎樓)【新店耕莘醫院】地址:新北市新店區車子路15號【新店交通公園】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109號【新店慈濟醫院】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289號【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794號(急診室停車場旁-孫雅各紀念館)【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地址:新北市三重區新北大道一段3號(院區急診外)【衛生福利部立雙和醫院】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291號(院區外)【山北市民活動中心】地址:中和區莊敬路49巷29弄2號【三重亞東篩檢站】(6月4日開設快篩站)地址:三重區正義南路62號1樓【新莊衛福部立台北醫院】(6月7日開設快篩站)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127號【蘆洲永安公園】(6月7日開設快篩站)地址:新北市蘆洲區基隆市【基隆市立醫院院本部】地址:基隆市信義區東信路282號備註:採線上預約制【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地址:基隆市信義區信二路268號【台灣礦工醫院】地址:基隆市暖暖區源遠路29號【三軍總醫院附設基隆民眾診療服務處】地址:基隆市中正區正榮街100號【基隆市原公車修理廠】地址:基隆市中正路162號宜蘭市【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蘭陽院區】地址:宜蘭市校舍路169號(右側停車場)【羅東聖母醫院】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南路160號(馬仁光紀念大樓外廣場之戶外篩檢站)桃園市【中壢區中正公園】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86號【中路社區篩檢站】地址:桃園區正光路600號(網球場旁停車場)【龍岡社區篩檢站】地址:暫定桃園市中壢區龍岡里龍岡路三段(龍崗大操場天幕)【八德社區篩檢站】地址:暫定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2182-1號(大發休閒公園)【蘆竹社區篩檢站】地址:暫定桃園市蘆竹區東溪路停車場【龍潭區龍潭行政園區】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690號【桃園社區篩檢站】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桃園體育場、德育街旁。【楊梅社區篩檢站】(完工、啟用時間待定)地址:地點待議新竹市【國軍新竹地區醫院】地址:新竹市北區武陵路3號(停車場)【竹科社區篩檢站】(6月3日啟用)地點:新竹市東區篤行路1號(園區原篤行會館前)備註:每日80人【竹苗邊界社區篩檢站】地點:竹市香山區與苗栗接壤新竹縣自費採檢:【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地址:新竹縣竹東鎮中豐路一段81號【天主教仁慈醫院】地址:新竹縣湖口鄉忠孝路29號【大安醫院】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博愛街298巷5號免費採檢:【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地址:新竹縣竹北市生醫路一段2號 【竹北衛生所】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二街89號苗栗縣【頭份社區篩檢站】(6月3日上午10時截止預約)地址:頭份衛生所旁空地時間:6月3日下午1點30分至下午4時【造橋鄉社區快篩站】(6月4日上午10時截止預約)位置:造橋鄉大西村2鄰慈聖路2段322巷1號(造橋鄉綜合活動中心)時間:6月4日下午1點30分至下午4時【後龍快篩站】(已截止)位置:苗栗縣後龍鎮復興里籃球場前面空地【三灣鄉社區快篩站】(5月28日上午10點截止預約)地址:苗栗縣三灣鄉永和村3鄰11號(三元宮停車場)【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地址:苗栗縣苗栗市為公路747號【為恭紀念醫院】地址:苗栗縣頭份市信義路128號【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苑裡李綜合醫院】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和平路168號【大順醫院】地址:苗栗縣大湖鄉中正路48-5號【重光醫院】地址:苗栗縣頭份市中華路1039號【協和醫院】地址:苗栗縣苗栗市中正路1367號【通霄光田醫院】地址:苗栗縣通霄鎮中山路88號【梓榮醫療社團法人弘大醫院】地址:苗栗縣苗栗市新東街125號【新冠肺炎快篩站】地點:竹南科學園區社區公園台中市【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地址:台中市豐原區安康路100號(立體停車場旁篩檢站)【台中慈濟醫院】地址: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在橫跨第一、第二院區的74號快速道路橋下設快篩站)【童綜合醫院】地址:台中市梧棲區臺灣大道八段699號(梧棲院區急診室旁邊的平面停車場)【李綜合醫院】地址:台中市大甲區八德街2號(大甲院區旁邊的平面停車場)【烏日林新醫院】地址: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大里仁愛醫院】地址:台中市大里區國光里2鄰東榮路483號【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地址:台中市大甲區經國路321號【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地址:台中市沙鹿區沙田路117號(沙鹿總院急診側門)【國軍台中總醫院】地址:台中市太平區中山路二段348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地址:台中市霧峰區福新路222號(高架橋下停車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地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癌症中心大樓側門後端B2)【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地址: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內科大樓一樓戶外篩檢站)【台中榮民總醫院】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650號(緊臨台灣大道四段之新門診大樓旁側)【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地址: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一段199號(急診室外側)【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966號(中港樓與敬義樓間的迴轉道)【梨山衛生所】地址:台中市和平區中正路68號【台中國際機場】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航路一段168號彰化縣【溪湖湳底龍水宮】地址:彰化縣溪湖鎮湳底路臨27之1號【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地址:彰化縣埔心鄉中正路二段80號(院外採檢站)【彰化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市南校街135號【彰化秀傳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台灣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一段542號【員林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員林市莒光路456號【員生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員林市莒光路359號【惠來醫療社團法人宏仁醫院】地址:彰化縣員林市惠來街89號【鹿港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鹿港鎮中正路480號【二林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二林鎮大成路一段558號【彰濱秀傳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鹿工路6號【北斗鎮卓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北斗鎮中山路一段311號【和美鎮道周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和美鎮和光路180號南投縣※經基層診所轉介到6家指定院所聯繫進行篩檢【佑民醫院】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太平路一段200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埔里基督教醫院】地址:南投縣埔里鎮鐵山路1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竹山秀傳醫院】地址: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75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南投基督教醫院】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路870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地址: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339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地址:南投縣南投市復興路478號【山腳里集會所】(5月31日 9至12時開放)地址:南投縣草屯鎮虎山路299號(活動中心前廣場)【南埔陳府將軍廟】(6月1日 14至17時開放)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中正路344之46號(活動中心廣場)【埔里仁愛公園】備註:6月2日 14:00~16:00【埔里枇杷集會所】備註:6月4日 14:00~16:00【埔里地理中心碑】備註:6月5日 14:00~16:00雲林縣【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學府路95號【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地址:雲林縣北港鎮新德路123號【天主教若瑟醫院】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新生路74號【林內鄉衛生所】地址:雲林縣林內鄉新興路54號【東勢鄉安南村鎮玄宮】地址:雲林縣東勢鄉安南村安南路2-2號【元長鄉長南、長北村集會所】地址:雲林縣元長鄉長北村元北路32-20號【褒忠鄉新湖村集會所】地址:雲林縣褒忠鄉新湖村新湖22號民宅對面備註:5月26日14:00-18:00【麥寮鄉三盛村福安宮】地址:雲林縣麥寮鄉三盛村仁德西路一段26號備註:5月26日14:00-18:00【崙背鄉詔安客家文化館迴廊】地址: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備註:5月27日9:00-12:00、13:00-15:00【斗南火車站】地址:防疫快篩行動車備註:5月26日至5月28日9:00-15:00【斗六火車站】地址:防疫快篩行動車備註:5月26日至5月28日9:00-15:00嘉義縣【嘉義航空站】(6月2日啟用)地址:嘉義縣水上鄉榮典路1號台南市【東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東區龍山里林森路一段418號備註:每周三、五9:00~11:00【南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南區南和路6號【新營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新營區三民路72號備註:每周一、四9:00~11:00【安南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安南區仁安路70號備註:每周四8:30~10:30【安定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安定區安定里59號之1備註:每周四9:00~11:00【永康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永康區文化路51號備註:每周四9:00~11:00【鹽水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鹽水區武廟路1號備註:每周四9:00~11:00【玉井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玉井區中正路5號【麻豆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巷口里興國路11-1號【台南航空站】(6月2日啟用)地址:台南市南區機場路775號【南部科學園區】(6月8日啟用)地址: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高雄市專責醫院快篩採檢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地點: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高雄榮民總醫院】地點: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地點: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義大醫院】地點:高雄市燕巢區角宿里義大路1號【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地點:高雄市小港區山明路482號【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地點:高雄市左營區軍校路553號【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地點: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號【阮綜合醫院】地點:高雄市苓雅區成功一路162號【國軍高雄總醫院】地點: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2號【天主教聖功醫療財團法人聖功醫院】(本院急診室戶外篩檢站)地點:高雄市建國一路352號備註:平日上午8:30-11:30【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地點:高雄市苓雅區凱旋二路134號【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地點:高雄市鼓山區中華一路976號【義大大昌醫院】地點:高雄市三民區大昌一路305號【杏和醫院】地點: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89號、470號1F【大東醫院】地點: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171-2號【高雄市立鳳山醫院】地點:高雄巿鳳山區經武路42號【高雄市立旗津醫院】(急診外社區採檢站)地點:高雄市旗津區旗港路33號備註:8:30-11:30 每日30名【健仁醫院】地點: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136號備註:平日9:00-12:00【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地點:高雄市岡山區大義二路1號【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地點:高雄市岡山區壽天路12號【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地點:高雄市旗山區大德里中學路60號【義大癌症醫院】地點:高雄市燕巢區角宿里義大路21號【建佑醫院】地點:高雄市林園區東林西路360號社區快篩站【鳳山衛生所】(衛生所大門口)備註:每日篩檢時間:13:30-16:30【鳳二衛生所】(衛生所前小公園)備註:每日篩檢時間:9:00-12:00【三民衛生所】(本和里滯洪池抽水站)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三民二衛生所】(中都里民中心)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前鎮衛生所】(衛生所前空地)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小港衛生所】(衛生所前人行道)備註:每日篩檢時間:9:00-12:00【大寮衛生所】(大寮圖書分館機車停車場)備註:每日篩檢時間:14:00-17:00【鼓山衛生所】(里民活動中心)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左營衛生所】(舊左營國中)備註:每日篩檢時間:9:00-12:00【楠梓衛生所】(運動中心-射箭場)備註:每日篩檢時間:14:00-17:00【高雄國際航空站】地點:高雄市小港區中山四路2號花蓮縣【花蓮慈濟醫院】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地址:花蓮市中正路600號【台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地址:花蓮縣鳳林鎮中正路一段2號【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地址:花蓮縣玉里鎮民權街1-1號【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魚池52號【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地址:花蓮縣玉里鎮中華路448號【國軍花蓮總醫院】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嘉里路163號【門諾醫院】地址:花蓮市民權路44號【花蓮市衛生所】地址:花蓮市新興路200號備註:5月30日上下場次各200人屏東縣【東港快篩站】(6月1日~4日啟用,目前已撤站)地點:東港大鵬灣濱海公園碼頭(小巨蛋前)備註: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00 兩時段各100人【里港社區篩檢站】(6月3日~6日啟用)地點:里港河濱公園備註: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 兩時段各100人【潮州鎮快篩站】(5月30日17:00撤站)地點:屏東縣潮州鎮中山公園澎湖縣【澎湖機場】(5月25日啟用)地點: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村126-5號金門縣【金門航空站】(5月24日啟用)地址:金門縣金湖鎮尚義機場二號連江縣【連江縣衛生局、縣立醫院】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南竿鄉復興村216號(院外)備註:將通知與馬祖遊客確診案1563、案1742民宿、餐廳及觀光景點等足跡重疊者至現場接受篩檢
-
2021-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花蓮+3打破零確診 縣府公布足跡明起餐飲一律外帶
花蓮今天一口氣增加3例,打破零確診。縣府表示,3例在雙北就業、就學、探病,沒被通知匡列,在不知情下回到花蓮才確診。其中光復鄉一例50多歲汽修工,同事在15日就確診,他卻未被匡列,當晚搭火車回鄉,16日到19日連續多天到大農大富森林公園、光復第一市場和光復全聯等地活動。因疫情嚴峻,縣長徐榛蔚宣布,明天起全縣餐飲小吃一律外帶,停止公祭、三級警戒所列的項目若有違規,立即開罰。衛生局長朱家祥說明3案足跡,案3464在新北市擔任汽修工,是50多歲男性。從15日晚間搭太魯閣號火車從樹林回花蓮,光復站下車。16到19日4天,案3464連續多日在大農大富、光復第一市場和光復全聯活動,17日還在第一市場理髮、吃麵,18日出現症狀到葉日昇診所就醫,21日確診。案3464匡列家人7人、診所醫師1人、理髮師1人,共9人,目前居家隔離中。案3641為20歲政大學生,17日搭家人車回花蓮,18日全日在家,19日到郭文勵診所看診,在花蓮市中山路可不可飲料店買飲料,接著到國聯攝影店,當晚不舒服到門諾醫院就醫,20、21日全天都在家。案3641匡列對象分成縣內與縣外,縣內有家人2位、攝影店老闆1位共3人,已居家隔離;縣外有男友1人、同學4人、室友1人,共6人案3871為60多歲家庭主婦,住花蓮市,北上醫院探望家人,17日晚上與家人開車回到花蓮。18日下午到花蓮市市八市場買水果,當晚發燒,到嘉光診所,嘉光建議去醫師篩檢,這名婦人20日到花蓮慈濟醫院篩檢,21日檢驗呈現陽性,確診。此案匡列3位家人,目前居家隔離中。
-
2021-05-10 養生.人生智慧
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編按:人生到了下半場,健康是最大的資產。我們注重飲食、運動,卻常常忽略壓力對身體的影響。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指出,被壓抑的情緒,對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都有影響,也是許多疾病的潛在原因。該怎麼解開情緒的包袱,讓自己擁有真正健康的身體?人的身體是一座機器。長期使用,難免磨損、鈍化、甚至故障。為了延長身體的使用年限,人們費盡心思保養。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嘗試各種健康飲食法……。但很少人意識到,養生,也須養心。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近年來和同為醫師的另一半鄭先安共同推廣「心念醫療」的理念。他們受過正統西醫訓練、擁有醫師執照,卻在診間發現有許多疾病找不出明確的病因。層層追溯,才發現當事人過往所遭遇的挫折與創傷,成了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情緒暗流。這些心念牽動人體的生理機制,影響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等,最終演變為不同形式的疾病。找出心中的壓力源 身體復原力才會變好人的想法,真的會影響健康嗎?其實回顧中西醫的理論,已有不少關於情緒的討論。中醫典籍《素問》提到,「百病生於氣也。」指的即是喜怒哀樂導致氣場失衡,成為疾病的遠因。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特定情緒過於強烈,都會使對應的器官有所損傷。在西醫的研究當中,近年來則興起了探討大腦和免疫系統交互作用的「心理神經免疫學」。例如,主宰人體情緒反應的大腦邊緣系統若感受到壓力、情緒起伏過大,會直接影響免疫系統。聯繫腦內神經元的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過度或過少,可能是罹患免疫疾病、內分泌失衡的原因。鄭先安指出,多數精神科藥物的原理,即是調節人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這種處置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病況,但無法真正解決病因。很多患者因此一再復發,來回進出診間。「真正的治本,應該是消除壓力的源頭。」許瑞云說。臨床經驗顯示,人體修復力的曲線在20、30歲達到高峰,此後開始下降。男性從40歲起就會出現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症狀。女性則是在40歲後半、更年期後,三高比例大幅提高、骨質流失速度增加,罹患慢性病機率也提高。但好消息是,這條曲線並非無法逆轉。「人的飲食、情緒、心念都要改變,身體自然復原的能力才會提升。」許瑞云強調。家人最常互相傷害 解開包袱關鍵在「你自己」幾年前,許瑞云有個患者為健忘症狀求診,發現大腦前額葉有萎縮退化的跡象,必須服用失智症藥物。她發現,患者非常容易擔憂、焦慮。例如,她常叨唸先生和孩子不願跟隨她吃素,甚至認定家人是因為吃肉,消化系統不好而產生口臭。整天操煩的結果,導致她身心壓力極大,頭部長期氣血不足。在許瑞云的診間,這樣的患者並不少。他們的病症不一,但共同點是常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而煩惱。這些「非己的事」,總發生在最親近的家人關係之間:孩子、父母、伴侶。許瑞云認為,50世代在親子關係中有個重要的課題:「放手」。對成年的孩子,要理解他們已經獨立。看見孩子的本質,不要試圖以自己的框架侷限他們。而成年子女在面對年邁的父母時,也要尊重父母的意願,而不是以「我是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實。她舉例,許媽媽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她會以專業醫師的角度,提醒媽媽別吃太多肥肉、肝臟,多少要做點運動。但若媽媽不想照做,她也絕不強求。因為,該如何管理健康是父母的決定,而非孩子該操心的事情。「父母的行為讓『你』擔心,那你的擔心自然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父母的問題。」她直言。相較於把父母當孩子管,為人子女的另一個極端,則是一昧壓抑自己、順從父母。許多孝順的孩子,心中反而會對父母生怨。例如:聽從父母的話嫁娶了自己不喜歡的人或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當後來跟伴侶吵架或鬧離婚時,就會怨懟父母當時不讓自己做決定。就算父母走了,這樣的怨氣還是無法化解,成為生命中沉重的包袱。許瑞云在診間也遇過一位患者,臉部、四肢、頸肩布滿皮疹,即使擦藥也無法根治。她發現,患者長期自我壓抑,其中一個原因是爸爸在童年時對她要求極高,無論表現再好,都無法達到他的要求。即使父親已過世多年,患者每每想起,心中仍有不滿。為了抒發患者的情緒,許瑞云請患者想像過世的爸爸就在眼前,唸出:「親愛的爸爸,謝謝您生我、養我。我帶著愛和敬重,把屬於您的期待和要求還給您。我可以選擇輕鬆自在的做自己,不需要去滿足您的期待。」壓抑的原因消失,患者的心情輕鬆許多,皮膚問題自然改善。「所有與人的關係,都是你和自己的關係。當你可以和自己和解,你就和傷害你的人和解了。」許瑞云指出,關係中的死結能解開與否,和對方無關。喜歡或怨恨,所有情緒都是自己的。當你能夠放下,壓迫生命的情緒包袱也會變得輕盈。不想為夫妻關係傷神 想辦法把婚姻這雙鞋變好穿朝夕相處的婚姻生活,也是許多人壓力的來源。行醫多年,許瑞云看過許多患者為伴侶傷神。怒氣之強、不滿之深,甚至離了婚還耿耿於懷。「夫妻是2個不同背景、不同思維的人要長期相處。有衝突,很正常。」她指出。她觀察,50世代的男女在婚姻中挫敗,和自小所受的教育有關。50後的女性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為了爭取父母的關愛和有限的資源,更需要鞭策自己力爭上游。和任勞任怨的上一代女性不同,她們多半有自己的事業,期待和男性平起平坐、共同分擔家事。但相對的,50後的男性從小到大所習慣的家庭模式,仍不脫傳統的性別分工:父親是一家之主、媽媽照顧家中大小事,從來沒有看到男性在分擔家事、體貼女性的前例可循。觀念上的差異,最終成了婚姻中摩擦的導火線。也正因如此,50歲後夫妻的離婚率較先前的世代更高。許瑞云剖析女性的心態,「她有經濟能力,先生在家或不在家都沒差。離婚反而少一個要侍奉的人。」許瑞云也坦言,即使她和先生感情深厚、2人又都是心念醫療的專家,婚姻中仍有衝突的時刻。例如,她過去習慣10點前睡覺,但先生卻常為忙工作,直到半夜2、3點才就寢,2人在一起後,就開始彼此調整,一個稍微往後延,另一個盡量早睡。還有,2人共赴約會,性急如她5分鐘就可以出門。先生卻常常花半小時來準備。甚至連洗好的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都能是衝突的原因。衝突難避免,怎麼化解?許瑞云比喻,婚姻像是一雙鞋子。穿了磨腳卻捨不得丟,有幾種解方。可以把鞋子改得更符合自己的腳型,或者鋪上鞋墊、穿厚襪子,讓自己適應鞋子。一段關係中,要不試著和對方協商,要不改變自己的想法。例如,先生是夜貓子,太太喜歡早睡早起。那麼,有沒有可能雙方各退一步,11點一起就寢?夫妻一位是急驚風,一位是慢郎中,不如早點預告出門時間,讓慢的人有餘裕準備,急的那位也不用等。2人把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不一樣,是不是就由較常洗碗那位決定怎麼做?改變自己的心態,也會讓舊有的關係有新的氣象。「你不能嫁給貓,卻一直羨慕別人養狗。」許瑞云妙喻。她曾在臉書社團中看到一篇貼文,討論伴侶的10個優點,有人竟然連一個都舉不出來,「如果你看到的都是伴侶的缺點,這段關係真的走不下去。」她建議,一段關係平時就要累積「愛的存款」。衝突發生時,想想對方的好。「我可以一下子想出我先生一百個對我的好,剎那間就沒什麼好氣了。」許瑞云說。不只夫妻,親子、朋友、同事,也都適用這個原則。人生本就不順利 接受現實才能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和先生修行多年,許瑞云認為,人生本就有各種挫折。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50後不得不面對的生老病死自然也是。「我的人生當然也非一帆風順,生而為人,總會有煩惱的時候。」既然人生這麼苦,活著怎麼可能沒壓力?許瑞云提醒,遇到過不去的事,先問問自己事實是什麼?「事實永遠是事實,不要跟它過不去。抗拒事實的人,百分之百會輸。」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後悔,先面對、接受了,才能好好處理,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倘若情緒一時「卡住」,許瑞云建議,不妨利用幾個簡單的練習釋放能量。例如,想釋放壓力,可以做「10秒鐘呼吸法」:心中默念數字,緩慢吸氣4秒、吐氣4秒,最後停止2秒,讓呼吸的速率降至每分鐘6-7次。呼吸和緩,就能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減緩焦慮。此外,走路也是排除負能量的好方法。找一塊草地、沙地,或者任何能夠安全行走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把心思完全放在腳上,專心感受腳趾抓地、腳跟碰觸地面的感覺。不只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讓腦中浮動的情緒下沉,使心神穩定。「生命要真正達到自在,必須學習接受一切的發生。」許瑞云說。50歲後,不論是身體或人生,都有不少挑戰。愈是抗拒,幸福只會離你遠去。懂得讓自己喜悅的生命,自然會健康!原文: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
2021-04-16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得腦瘤22年切除又復發 做好三件事至今無恙
22年來,我有一莫名腫塊存在腦內,曾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和三軍總醫院進行腦瘤相關檢查,當時由三總神經外科醫師林欣榮(現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幫我處理,經過X光、磁振造影(MRI)影像檢查顯示,屬於2至3級腦瘤,因此住院開刀切除。二次復發後,到榮總作加馬刀放射線治療;第三、四次復發則到內湖三總手術,住院約四個月,過程相當辛苦。之後持續接受中醫針灸治療。我從88年3月得腦瘤至今超過22年,雖然每周接受針灸治療,但受到腦瘤影響,身體仍會出現部分傷害。目前我的身體狀況屬無恙狀態,我認為做好以下三件事,是讓我身體保持健康的好方法,也分享給大家。一、保持心情愉快平衡:在多次開刀後,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且不發怒,才能讓身體在平衡下過退休日子。二、必須多活動:每天維持早上散步或跑步約一小時,下午五點左右到活動中心參加活動,以身體健康為目標,開始做相關活動,必須持之以恆。三、暫停開車:每次開車應遵守交通規範,自從林欣榮醫師曾提過以後開車可能要暫停,但我仍繼續開車,直到第三次生病時,才停止開車,讓身體逐漸恢復正常。暫停開車很重要,否則在開車過程中突然病發了,是相當危險的。
-
2021-04-0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腎臟是負責排毒的器官,透過運動流汗,可以加速排除尿毒素,長期規律的運動更能維持血壓的穩定。臺灣目前洗腎人數約九萬多人,有近12%國人患有慢性腎衰竭,不論洗腎病人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第一,而且每年新增加洗腎病人數仍有八至九千人。腎病者下肢循環不佳 運動可促進血液流動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智賢醫師指出,腎病患者的下肢循環通常不是很好,血液容易堆積在雙腳造成腫脹,若是有持續的運動習慣,可以促進下半身血液回流。養成良好運動習慣 守護腎臟健康「運動就是身體的一種補藥。」花蓮慈院的黃意雯物理治療師和楊子儀物理治療師分享在家利用椅子、彈力帶等道具,訓練上、下肢的肌力和肌耐力的方法,強調守護腎臟健康並不難,只要日常生活養成均衡飲食的好習慣,再加上運動,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疾病的風險。出現疑似腎臟異常 應立即就醫有保障針對民眾常發問關於蛋白尿和腎臟水泡等問題,王智賢醫師特別提醒,每個人的體質跟健康狀況不同,建議大家若發現腎臟出現異常症狀,一定要到合格的醫療院所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
2021-04-05 新聞.元氣新聞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坤佶正在醫院門診,他獲報後穿白袍衝入隧道,看到一名幼兒被嚇哭,連忙上前抱在胸前安撫,畫面震撼人心;五歲林小妹妹在事故中丟了手表,醫護人員送她全新童表,昨天轉院時更送上佩佩豬娃娃,她的母親則是擁抱同車李姓傷患,感謝她雖然腿受傷,仍先讓出通道讓她們母女獲救。太魯閣號撞車事故發生後,一張白袍醫師在陰暗隧道內單手將幼兒摟在胸前安撫的暖心畫面,感動不少人。他是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坤佶,也是義消隊長,他昨天回憶,衝入隧道後發現一對母子,母親驚嚇癱倒在地,年幼孩子也被嚇哭,他連忙將幼兒抱在胸前,輕聲安慰。五歲林小妹妹顏面骨折送到花蓮慈濟醫院,她發現心愛的手表不見了,非常難過,護理師前天送她全新童表,讓她重現笑容,她昨天要轉院回林口,仍要搭火車,院方擔心她想起事故會害怕,再送佩佩豬娃娃。此外,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在臉書貼文,哀悼一名資深內科加護病房黃姓女公職護理師,她在事故發生的前一日仍在加護病房工作,原本計畫隔天回到故鄉玉里幫母親過生日,卻在這次意外罹難,院方將集結同事寫下她在台大醫院的點滴,送給她遠在東部的父母,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女兒這十年是如何努力幫助別人,減少失去愛女的哀痛。【記者柯毓庭/新北報導】太魯閣事故造成多人傷亡,消防人員出動一七九人支援,新北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在結束搜救任務,在臉書上貼文向民眾宣導「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請民眾多關心身邊搜救人員。「我們也是人,遍地的黑牌,都是令人難以承受」。貼文指出,救災時隧道內「空氣瀰漫著血腥味」,令人無法忘記,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此時便容易悄悄找上門。「黑牌」是指在救護傷檢分級中,明顯死亡患者,為救護最不優先。
-
2021-04-05 新聞.元氣新聞
太魯閣號事故 白袍醫漆黑隧道緊抱孩童令人動容
太魯閣號事故漆黑隧道現場,白袍醫師緊抱孩童照片令人動容;花蓮縣消防局救護義消大隊長、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坤佶談及當時狀況,「只能用慘絕人寰形容」。救難人員陸續救出民眾,傷者雖分輕傷、中傷、重傷,但即使未受傷,同樣受到驚嚇。帶著年幼孫子的阿嬤因為被突如其來撞擊驚嚇得癱坐地上,身邊年幼孫子也跟著嚇哭。吳坤佶立即將哭鬧孩童抱在懷裡不斷安撫,溫暖擁抱讓小孩不再哭鬧,這個醫師給人溫暖安全依靠的畫面,一旁救護義消蔡哲文看著拍下這個溫情畫面。吳坤佶表示,當天約上午11時左右抵達現場,但因為隧道口沒有空間可行走,只能從火車上爬進去,再貼著軌道沿路切進去,連續反覆深入到最嚴重第7、第8節車廂。他與救災支援兄弟3人一組,把重傷、輕傷作初步分類,遺體則先放在火車櫃旁。「只能用煉獄來形容,令人不忍」,吳坤佶豐富搜救經驗,都沒遇過這麼嚴重狀況,當時卡在隧道裡車廂已經變形嚴重,空氣也很糟,混合著車油、屍塊味道。他提醒救災弟兄要冷靜深呼吸,如果不舒服,就靠牆休息。吳坤佶指出,現場救護人員先進行檢傷分類,所以救護車接轉可以很順利,醫院端也可以很快做初步醫療準備,讓救護過程可以發揮高效,把傷害降至最低。
-
2021-04-02 新聞.元氣新聞
太魯閣號出軌/重大意外大量傷患 健保署籲可「例外就醫」免卡可看診
太魯閣號今上午發生出軌意外,目前已知有37人失去生命跡象,多人受傷就醫,有鑒於過去重大意外事件,健保署今表示,各醫院對於傷患未持健保卡就醫,可採取「例外就醫」受理就醫,享有健保身分就醫,即使未攜帶金錢,也應以先就醫為主。健保署表示,因應此次事件,健保署東區業務組已配合衛福部啟動「緊急醫療應變機制」,協調轄區內各大醫院包括花蓮慈濟醫院、花蓮門諾醫院、國軍花蓮醫院、衛福部花蓮醫院進行大量傷患的分流收治。呼籲各特約醫療院所對於無法取得健保卡或卡片遭毀損等暫無法持健保卡就醫者,請仍依據「例外就醫」予以受理就醫。至於民眾因發生車禍無法持健保卡就醫,健保署於各特約醫療院所備有「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例外就醫名冊」,請醫療院所於名冊上填寫就醫日期、就醫類別(門、住診)、姓名、出生日期、身分證號、連絡電話及地址後,即可以健保身分就醫。洽詢專線:0800-030-598。
-
2021-03-31 癌症.抗癌新知
2021癌症高峰論壇/抗癌新時代 陸海空包圍夾殺癌細胞
跳脫單一治療方式,抗癌進入全新時代。在精準醫療大傘下,免疫細胞或藥物療法有機會挑戰根治癌症,但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之外,對抗複雜性腫瘤使用海陸空包圍,夾殺癌細胞是未來趨勢,例如以病毒感染癌細胞、使用碳11重粒子放射治療取代外科手術等合併多種療法,醫界持續為病患尋找更多治療希望。當前治療已可望挑戰根治癌症,以第三期肺癌來說,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表示,綜觀現況,被稱為局部晚期的三期肺癌,因治療相對複雜,國內病患的五年存活率僅有一成,近年在衛福部核准下,免疫治療可作為無法手術切除的三期肺癌病患的鞏固性治療,為根治帶來契機。徐培菘說,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有一成的患者不適合開刀,即使以放射線合併化療挑戰根治,影像檢查仍可能看得到腫瘤陰影,過去僅能追蹤等待,近年透過鞏固性免疫治療,臨床顯示降低死亡風險三成二,且病患整體存活率近五成,有機會根治。近來被醫師認為最可能治癒癌症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目前最夯,歐美至今已有五種產品上市,主要應用在以B細胞型的血液性癌症為主,最新核准適應症是多發性骨髓瘤,台灣還在臨床試驗階段。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兼任主治醫師、沛爾生醫技術長林建廷指出,CAR-T又稱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以基因轉殖工程把可辨識癌細胞的單株抗體,直接接到T細胞上面形成CAR,進行質跟量改造,成為專一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之後再打入病人體內。林建廷說,在國外急性淋巴性白血球(ALL)已有五年臨床經驗,病情緩解率可達九成,一半以上病患可長期無病存活。然而,儘管癌症治療武器多,但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指出,「癌症治療已經面臨瓶頸」,以惡性腦瘤為例,其突變基因至少超過二百個,同時以雙靶點、多靶點抑制劑及組合藥物治療,效果仍然有限,且在癌症免疫治療上,腫瘤細胞為躲避各方的追殺也會發展出應對方法,例如癌細胞其外泌體的免疫逃脫等。為了解決治療瓶頸,林欣榮以一位大陸南京的43歲眼科醫師為例,他為了對抗復發兩次的惡性腦瘤,於2019年接受恩慈療法,除了手術、口服化學藥物、放射線治療外,也接受了標靶新藥、免疫抗體療法、CIK細胞療法等,等於動用海陸空的力量包圍夾殺,殺死癌細胞。林欣榮說,現在已有外泌體抗體療法,能阻止癌細胞外泌體傳遞,去除癌細胞的抗藥、抗放射線及抑制免疫逃脫,也能使用病毒感染癌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抗體的質量,以提升免疫抗癌療效的「溶瘤病毒」,或研發奈米小分子自然物,以鼻遞方式取代開腦手術、CAR-T免疫細胞療法等,全球更致力於研發腫瘤疫苗「抗癌永遠有希望」。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治癌新知/2021癌症論壇:抗癌新紀元 海陸空夾殺癌細胞
抗癌已進入全新時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對抗癌症要用海陸空包圍去轟炸它。」醫界正不斷為癌患尋找新希望,從基因變異找標靶藥物、利用自己免疫力殺癌細胞,甚至使用病毒去感染癌細胞,未來使用碳11重粒子放射治療取代外科手術。林欣榮說,醫界正在為癌患找到更多新機會。合併多種療法,已有案例見成效。對付惡性癌症,需要合併多種療法。林欣榮說,以腦瘤中成人最常見、死亡率最高的多形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BM)為例,標準療程的口服化療藥,平均存活期只有六個月,因腦癌複雜性太高,多樣的基因變異,無法以單一標靶藥物治療。一位大陸南京的43歲眼科醫師,因罹患惡性腦瘤復發兩次,被判定只能再活三個月。2019年底,他到花蓮慈濟接受恩慈治療,除了手術、新藥腦貼片,也使用免疫抗體療法。最近他說,「可以走來走去,還可以教人保護眼睛的衛教。」林欣榮說,現行的治療方法中,可以檢測基因變異,以進行標靶、免疫抗體、免疫細胞治療,或是進行外泌體抗體療法,去除細胞的抗藥、抗放射線及免疫逃脫。療法多樣化,抗癌永遠有希望。免疫細胞除了CIK激發T細胞外,還有自然殺手細胞的NK細胞,以及樹突免疫細胞的DC細胞。目前花蓮慈濟通過的細胞療法CIK。在未來的抗癌希望,目前眾所矚目的CAR-T免疫細胞,是在T細胞放入基因,協助抓住癌細胞並殲滅,同時喚起更多T細胞或殺手細胞來幫忙。但因製程複雜,治療非常昂貴,約有一成的病人會導致發炎因子風暴。日前傳出感染COVID-19的淋巴癌病患竟癌症痊癒。林欣榮說,花蓮慈濟從2019年起也使用溶瘤病毒幫助病人。這病毒專司攻擊癌細胞,衛福部及研究倫理委員會批准後,第一個病人是五十幾歲的大腸直腸癌末期病人,接連幾次療程,本來只能活三個月左右的病患,至今已存活超過一年七個月。給癌友的一句話:沒有過不去的,永遠有希望。
-
2021-03-16 癌症.抗癌新知
全癌解碼 癌症高峰論壇重磅登場
為了從精準醫療走向精準健康,國家級抗癌戰略型計畫已經展開。「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將於3月27日、28日進行直播論壇,國內22位癌症領域權威,將從國家級抗癌計畫、健保給付、癌症根除計畫,到臨床端最新的基因檢測、標靶、免疫、疫苗、細胞、消融療法,以及刊登於國際期刊的本土肺癌大數據風險預測模型,結合十大病友團體共同直播,一起邁入精準治療時代。「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共同舉辦,兩天論壇中,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將楬櫫國家級「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計畫,健保署長李伯璋主講「健保給付策略大公開」、國健署說明「癌症防治國家政策」、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熊昭報告「癌症風險及預後預測—健康大數據之應用」,期以國家政策的力量,共同抗癌。精準醫療 暢談4大主題精準醫療的四大主題,分別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提出「消化道癌治療現況與給付建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談「肺癌治療策略解密,精準治療續命關鍵」、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談「晚期癌友噬骨痛 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和信醫院副院長陳啟明談「要切除?化療嗎?乳癌的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 」,從臨床端提供治癌策略。抗癌新希望 通盤解析近年癌症治療工具大躍進,國內腦瘤暨幹細胞權威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將通盤解析「免疫、標靶、疫苗,抗癌新希望」、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醫研部長李健逢「解構基因,築構希望: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敲開機會的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周宏學說明「基因檢測配合精準醫療延緩癌症復發機率」、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林建中詳述「聽懂醫師說的第一線治療,肺癌標靶治療新趨勢」、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主講「免疫療法里程碑,三期肺癌挑戰根治」、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兼任主治醫師林建廷首度公布「治癌未來式 CART免疫療法」、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談「肺癌整體治療策略,精準超前部署」。疫苗、飲食等 做好防癌「癌症真的可以預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賴瓊慧主講「透過預防醫學消除HPV相關癌症」、台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說明「台灣肝癌戰役教我們的一堂課:早期診斷與微創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報告「防癌自我掌握,日行蔬果彩虹579」、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兼任護理師譚敦慈傳授「輕鬆防癌這樣做」,透過飲食、生活方式、疫苗,以及早期診斷,做好防癌工作。抗癌的病患如何與癌共存好生活?5% Design Action創辦人楊振甫主講「健康領域導入數位工具,提升癌症照護品質」、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詳述「癌症慢病,心理治療助你走長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說明「完成癌症治療的關鍵營養」,全方位陪伴癌友。病友團體 直播抗癌訊息論壇也讓國內病友團體大集結,計有十個病友團體參與將於粉絲團直播,包括我們都有病、中華民國癌病腫瘤患者扶助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癌症希望基金會、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乳癌防治基金會、肺長壽社團、抗癌戰友會,及聯合報系元氣網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共同將最新的抗癌訊息送到民眾眼前。朱俐靜、邰肇玫 抗癌經驗知名歌手朱俐靜將首度完整分享「罹癌是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教我放鬆跟身體對話」,以「如果」紅遍大街小巷的民歌手邰肇玫將以「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才能幫人打氣」分享漂亮抗癌的心路歷程。論壇開放民眾提問,鎖定您關注的講者,於播出時留言提問。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1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全癌解碼 精準治療的癌症精準治療時代來臨
為了達到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國家級的抗癌戰略型計畫已經展開。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即將於3月27日、28日進行兩天的直播論壇,國內重磅的二十二位癌症領域權威,從國家級抗癌計畫、健保給付、癌症根除計畫,到臨床端的最新的基因檢測、標靶、免疫、疫苗、細胞、消融療法,以及刊登於國際期刊的本土資料肺癌大數據風險預測模型,結合國內十大病友團體共同直播,一同邁進精準治療時代。2021全國首場癌症論壇直播 絕對不能錯過 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共同舉辦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從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揭櫫國家級計畫「從由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健保署長李伯璋「健保給付策略大公開」、國民健康署的「癌症防治國家政策」,到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熊昭的「癌症風險及預後預測—健康大數據之應用」,用國家政策的力量,共同抗癌。癌症治療里程碑 最新治癌趨勢權威告訴你精準醫療的四大主題,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的「消化道癌治療現況與給付建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肺癌治療策略解密,精準治療續命關鍵」、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的「晚期癌友噬骨痛 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和信醫院副院長陳啟明的「要切除?化療嗎?乳癌的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 」,從臨床端,提供治癌策略。治癌趨勢新希望 一次了解精準治癌工具癌症治療工具的大躍進,由國內腦瘤暨幹細胞權威、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通盤解析癌友新希望的「免疫、標靶、疫苗,抗癌新希望」、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醫研部部長李健逢「解構基因,築構希望: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敲開機會的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周宏學「基因檢測配合精準醫療 延緩癌症復發機率」、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醫師林建中「聽懂醫師說的第一線治療,肺癌標靶治療新趨勢」、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免疫療法里程碑,三期肺癌挑戰根治」、國內具有CAR-T治療經驗的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兼任主治醫師林建廷首度公布「治癌未來式 CART免疫療法」、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肺癌整體治療策略,精準超前佈署」。防癌策略計畫書 你不可不知的預防資訊專家們呼籲,癌症真的可以預防,在論壇的第二天,HPV疫苗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賴瓊慧的「透過預防醫學消除HPV相關癌症」、結合影像人工智慧與消融手術的臺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台灣肝癌戰役教我們的一堂課 早期診斷 微創治療」、提倡防癌不遺餘力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防癌自我掌握,日行蔬果彩虹579」,到最貼近民眾防毒生活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兼任護理師譚敦慈「輕鬆防癌這樣做」,透過飲食、生活方式、疫苗,以及早期診斷,做好防癌工作。與癌共存好生活 重拾彩色人生一點都不難對於正在進行抗癌工作的病患,不要擔心,專家們告訴你,要如何與癌共存好生活。5% Design Action創辦人楊振甫的「健康領域導入數位工具,提升癌症照護品質」、癌症心理治療先驅者的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的「癌症慢病,心理治療助你走長路」、真真切切陪伴癌友營養照顧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完成癌症治療的關鍵營養」,全方位陪伴癌友。直播論壇集結國內12大病友團體此次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也讓國內病友團體大集結,包括十個病友團體及聯合報系二個粉絲團加入,並於粉絲團直播,包括,.我們都有病.中華民國癌病腫瘤患者扶助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肺長壽社團.抗癌戰友會.聯合報系元氣網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將共同將最新的抗癌訊息送到眼前。論壇彩蛋 朱俐靜 邰肇玫 分享最動人的罹癌故事知名歌手朱俐靜首度完整分享「罹癌是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教我放鬆跟身體對話」,以「如果」紅遍大街小巷的民歌手傳奇邰肇玫,罹癌後,積極投入病友服務,在論壇將以「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才能幫人打氣」分享漂亮抗癌的心路歷程。看元氣網直播 還有機會獲得電子禮券 論壇中,特別開放民眾網路提問,鎖定您關注的講者,並於播出時留言提問,不僅有機會得到權威講者的親自回答,還有機會參與總金額高達2萬元電子禮券抽獎。 更多訊息請點活動專區3/27(六)、3/28(日)當天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直播節目表
-
2021-03-05 新聞.長期照護
推廣長者用碗喝水 花蓮慈濟醫院發明防嗆咳7字訣
若家中長輩常有食物吞不下、喝水容易咳等症狀,就可能是嗆咳,花蓮慈濟醫院發明「防嗆咳7字訣」,引導長者安心吃喝,其中以碗取代杯子喝水可避免仰頭,減少嗆到機率。花蓮慈院指出,隨著年紀增長,容易發生口腔及咽喉的肌肉功能衰退、舌頭控制力下降,吞嚥協調功能也退化,導致食物或液體沒有進到食道,而跑進氣管引起嗆咳,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等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照護失智症長者的輕安居團隊與復健部語言治療師合作,透過個別評估與環境記錄嗆咳事件,了解吞嚥功能狀況,發明預防嗆咳7字訣「練、正、酸、湯、靜、五、碗」,指引長輩放心喝、開心吃。輕安居護理長陳巧菱解釋,「練」飯前吞嚥健康操,鍛練吞嚥肌群;「正」吃飯坐正收下巴;「酸」飯前喝一小口醋、梅汁或含一小口碎冰,增加唾液分泌;「湯」喝湯半飽吃飯慢;「靜」安靜專心吃;「五」使用5C.C的小湯匙,入口大小剛剛好;「碗」以碗就口頭低低,避免因使用杯子而仰頭喝水。陳巧菱說,7字訣在輕安居實施後,大大改善失智長輩嗆咳問題,目前輕安居團隊也走入花蓮市、吉安鄉及新城鄉等社區據點推廣「預防嗆咳7字訣」,透過7字訣概念傳遞,讓長者遠離嗆咳困擾。專師游亞歆說,在社區據點分享時,最引起長輩共鳴的就是「用碗喝水」,因使用杯子喝水要仰頭,容易嗆到,若用碗喝水,就能降低仰頭喝水的風險。長輩都說,原來預防嗆到這麼簡單。
-
2021-02-16 科別.腦部.神經
腦動脈瘤無聲不定時炸彈 婦駕車陷昏迷醫籲控制血壓
14日年初三,在台東熱門景點池上伯朗大道有汽車衝入稻田,引起遊客圍觀。事後家屬說明,40多歲的女駕駛是因為腦部動脈瘤破裂導致昏迷才出事。花蓮慈濟醫院醫師許晉譯說,腦動脈瘤是「無聲的不定時炸彈」,好發在50到60歲,以三高慢性病患者為好發族群,若能控制好血壓,形成動脈瘤的風險就會下降很多。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主治醫師許晉譯表示,動脈瘤最主要形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血管壁相對脆弱,第二個是失控的高血壓造成血管向外突出。血管脆弱有可能是先天基因問題,後天原因也常跟動脈硬化有關,而動脈會硬化,與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年紀大等原因有關係。不過,即使患者年紀大或者血管壁相對比較脆弱,只要好好控制血壓,形成動脈瘤的風險就會下降很多。動脈瘤的好發年齡約在50至60歲,三高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有抽菸習慣的人為好發族群,許晉譯強烈建議三高慢性病患者戒菸,避免這個有多重危害性的隱形殺手。此外,血管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者,例如某些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血管壁相對較為脆弱;還有有動脈瘤家族史的人,特別是一等親之內,都要格外留意有沒有這類疾病的可能。許晉譯說,動脈瘤不一定會破裂,動脈瘤的大小、形狀、位置、血壓是否獲得控制,是否戒菸,都是影響動脈瘤破裂的關鍵因素。平均來說,每100位動脈瘤患者,每年大約有1位患者動脈瘤破裂,如果控制得好,動脈瘤破裂的風險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多數動脈瘤患者都沒有症狀,只有少數人有頭痛或者複視的症狀。若擔心自己患有動脈瘤,可以透過健康檢查方式做評估。許晉譯提醒民眾平常保持規律的的生活作息、多運動維持血管彈性,有三高的慢性患者要別注意控制高血壓,且強烈建議建菸,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可以降低動脈瘤產生的風險。
-
2021-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嚴峻 花蓮慈濟醫院限探病時間
疫情嚴峻,花蓮慈濟醫院今天宣布,除了住院病人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以1名為原則外,即日起一般病房、加護病房探病時間限縮為每天中午時段1小時至30分鐘,每床每次最多2位訪客,實聯制登記,醫院各出入口也限時開放,並做好防疫措施。慈濟醫院表示,一般病房探病時間為中午11點30分至12點30分;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中心則是中午11點30分至12點,一般病房開放時段1小時,加護病房開放時段30分鐘。另決議除了急診大門維持開放外,醫院各門口皆限時開放。醫院於出入口架設體溫篩檢站,透過紅外線偵測儀確認個人體溫,宣導民眾進入醫院務必全程配戴口罩,住院病人訪客及陪病者則採取實聯制登記,落實詢問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針對有需要採檢個案的狀況,只有要28天內有出境,將施行高風險篩檢分流流程,在急診防疫採檢站進行採檢。由於衛福部桃園醫院醫護接連確診,慈濟醫院表示,COVID-19傳播途徑之一就是環境媒介的傳播,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定,將加強宣導配戴口罩及落實手部衛生的政策。同時也暫時關閉院內用餐區域,避免群聚餐廳用餐,並加強維護休息室及值班室環境清潔。
-
2021-01-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桃園醫院疫情擴大,全台各醫院探病新規(不斷更新)
衛福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疫情持續擴大,短短九天從院內染感惡化到社區感染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因應國內醫院發生疫情,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每日訪客可探視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以1名為原則。以下整理全台各大醫院探病新規。北部.台大醫院最新探病時段規定,一般病房是上午十一時到十二時、晚間六時到七時,每次限兩名訪客。加護病房探視時間只有上午十一時到十二時,每次限兩名訪客。.新北市轄內醫院:限縮探病人數,每天僅開放1人在指定1小時內探望,陪病人數從原先2人縮減為1人,且全數要落實實名制登記。.北市聯醫中興、仁愛、和平婦幼、忠孝、陽明院區一般病房、加護病房的探病時間是每天上午11點至11點半;松德院區一般病房、加護病房探病時間是每天晚間7點至8點;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無加護病房,一般病房探病時間則是每天上午11點至11點半。台北榮總一、開放每日上午11至12時,單一時段可探病,每次限2名。預約的日期與時段,限探訪當日及隔日。預約的日期與時段,限探訪當日及隔日。探病的親友,需攜帶個人的健保卡或身分證件查驗。二、為同時兼顧防疫需求及人數控制,訪客探訪前必須上網以實名預約申請。(「授權碼」為住院病人手腕配戴的手圈第二排數字後6碼,或請洽護理站)。三、如有上述時段以外特殊醫療狀況需緊急探視,請洽醫療團隊並取得「醫療授權碼」(8碼)。.林口長庚醫院(含台北長庚)從1/21起一般病房將全面禁止探病,加護病房則維持每天固定1次探視,探視時段為早上11點至11點半,且每床每次以1人為限。.基隆長庚醫院一般病房禁止訪客探病,每床陪病限1人。加護病房探病時間是上午11點到11點30分,每床每每次限1人,12歲(含)以下訪客暫停入院探視。陪病者採實登記制度,須持「陪賓證」進入醫院。.馬偕醫院(含兒童醫院、淡水馬偕)-台北馬偕及兒童醫院11:30-12:30、16:00-17:00-淡水馬偕11:30-12:30、19:30-18:30以上陪病限1人,探病限2人.振興醫院【一般病房】每時段(10:30-11:30、19:00-20:00)合計至多2人探病。【加護病房】每時段(10:30-11:00、19:00-19:30)合計至多2人探病。【註】陪、探病者須配合填寫登錄資料,若有以下3種狀況「暫緩」陪、探病,包括發燒、類流感等症狀或身體不適;居隔、居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期內,以及12歲(含)以下兒童。.萬芳醫院【一般病房】11:00-12:00、每床訪客限2人。【加護病房】11:00-11:40、每床訪客限2人。【安寧病房】11:00-11:40、每床訪客限2人。【註】具21日內旅遊史民眾勿進入院區,有醫療需求可至急診就醫。因全院出入口門禁管制,務必攜帶健保卡或身分證件供查驗,進入院區配合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該院相關管制措施。病房探訪陪病採實名制登記,且陪病限1人、須攜帶健保卡、陪病證。探病、洽公須在進入醫院前1日線上預約並出示預約畫面QRcode。.國泰醫院自1月21日(週四)起調整探病時段【一般病房】11:00-12:00。每次限2名訪客(不得輪替)【加護病房】10:30-11:00。每次限2名訪客(不得輪替).臺安醫院 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一般病房、加護病房探病:每日2次,每床限制2名訪客(不可輪替)探訪時間:10:30-11:00、19:00-19:30.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陪病人數僅限一人、訪客探病每一時段限2名。一般病房、安寧病房:11:30-13:00、18:30-20:00加護病房:10:30-11:00、18:30-19:00.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陪病、探病人數限一人。探病時間:11:00-12:00.耕莘醫院各病房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1名訪客,每日限探視1次。探病時間:一般病房:11:00-12:00,住院陪病以一名為限成人加護病房:11:00-11:30小兒加護病房及亞急性呼吸照護中心:11:00-11:30護理之家:11:00-12:00 或 18:00-19:00,一天一次(採預約制),一次請以2名家屬探視為限(兒童暫停探視),同時間限1人入內,一次限30分鐘精神科9A病房:探視採「預約制」,請來電02-22193391轉66900,探視時間為週一至週五 11:00-12:00新竹縣各大醫院縣府整理東元醫院、北榮新竹分院、仁慈醫院、大安醫院、新仁醫院、培靈醫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台大生醫分院及竹信醫院9家醫院,除中醫大學新竹附醫禁止探病,其餘8家醫院探病者至多2人,陪病者皆限制1人。>>詳細時間中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病房陪病改為限制1人,請持「陪病證」進入醫院。加護病房探病改為一天一次,每次 30分鐘,每次2人,探病時段 : 上午10:30~11:00。為維護防疫安全,自主健康管理者,請儘量避免至醫院陪探病。.臺中榮民總醫院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且21天內入境返國者禁止陪病。每次僅限2名訪客、訪客需填寫聯絡人資料,探病時間為10:30~11:00、19:00~19:30兩時段。.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每日開放2固定探病時段,10:30-11:00、19:00-19:30。.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僅開放四處出入:第一院區大門、感恩樓出入口、第一院區地下室停車場、第二院區大門。陪病探病:急診:陪病限一人一般病房:陪病限一人,並出示陪病證、訪客探視每床每次至多二人(時段:10:30-11:30)加護病房:訪客探視每床每次至多二人(時段:10:30-11:00)精神科病房取消夜間探病時段、護理之家暫停探訪。.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探病開放時間:加護病房、病嬰室、嬰兒室: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10:00-10:30(限2名訪客)一般病房: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11:00-12:00(限2名訪客)【沙鹿院區】探病開放時間:復健病房、恩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 :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10:00-11:00(限2名訪客)心身科病房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09:30-10:30(限2名訪客).彰化基督教醫院探病者可先上網填寫個人資料、健康聲明暨旅遊史,預約完成之後,於探病時間即可直接至病房探病,方便又快速!探訪人數:每名住院病人每次限2名訪客成人加護/燙傷病房:10:30-11:00、19:30~20:00呼吸照護中心:10:30-11:00、20:00-20:30兒童醫院加護病房、嬰兒照護中心、新生兒照護中心:10:30-11:00、20:00-20:30預約網址:https://cchweb.page.link/tocc.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住院病人陪病者每床1人,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病房探病時間:一般病床:11:30-12:30、16:30-17:30加護病房、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10:30-11:00、20:00-20:30南部.高雄榮總(一)一般病房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0:00-11:00;下午18:30-19:30。(二)成人加護、急診加護、呼吸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中心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0:30-11:00;下午19:30-20:00。(三)燒傷加護病房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1:30-12:00;下午19:30-20:00。(四)嬰兒、新生兒、兒童加護病房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0:30-11:00;下午19:30-20:00。(五)以上病房訪客探視,每床每次僅限2位訪客,前一天請至本院網站申請:https://www2.vghks.gov.tw/WebAppWeb/page/ACMMain.jsp.成大醫院【一般病房】每日(11:30-12:30)探病1次上限兩人、每床陪病者(包括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加護病房】每日(10:30-11:00)探病1次上限兩人、每床陪病者(包括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燒傷中心】每日(14:00-15:00)探病1次上限兩人、每床陪病者(包括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註】病況危急經該院通知來院者不受此限制,進入醫院必戴口罩、消毒手部、量體溫,若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者,勿到醫院陪病與探病。.部立台南醫院【一般病房】11:30-12:30【加護病房】11:30-12:00【註】每床探病訪客人數限2人、每床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下午探病時段則取消。奇美醫院陪病每床1名(含照服員、家屬),探病每日1次、限2名,探病時間:一般病房是上午11:30到12:30ICU加護病房是上午11:00到11:30RCW呼吸照護病房是19:00到20:00.高醫一般病房週一至週日11:30〜12:30,17:30〜18:30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病房週一至週日11:30〜12:00注意事項 1.訪客及人員需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實聯制登記及TOCC詢問2.探視人數2位(具陪伴證)。非探視時段,病房僅能維持1位具陪伴證之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3.0平日夜間22點至翌晨6點 ②週六13點至週一6點0國定假日全天,請憑陪伴證進入本院十全路大門閘口.郭綜合醫院呼吸照護病房:11:00-11:30及 18:30-19:00加護病房:11:30-12:00及 19:00-19:30一般病房:11:30-12:30及 18:30-19:30每床限探病2位、陪病1位,需有陪伴證或探訪證東部.國立陽大醫院探病的規定不變,每床陪病者限一人;一般病房探病每天兩次,每床限兩名;加護病房每日探病一次,每床限兩人。一般病房:上午08:00-09:00、晚上06:00-07:00安寧病房:上午11:00-12:00、晚上06:00-07:00加護病房:(外科)上午10:30-11:00;(內科)10:45-11:15.羅東博愛醫院探病前一日需預約申請單、每日探病時間為9:30-12:30、17:30-20:30,每時段每位病人僅限2人探病。特殊病床探病時間:2樓新生兒及小兒加護病房、嬰兒病房、3.15樓加護病房、14樓呼吸治療中心、安寧病房探病時間為10:30-11:00、19:30-20:00.花蓮慈濟醫院【一般病房】11:30-12:30,合計至多2人探病。【加護病房】11:30-12:00,合計至多2人探病。陪病者以1名為限,每名病人每次2位訪客;非訪客時段請勿前往探視,並落實陪探病實聯制登記。.花蓮門諾醫院【一般病房】10:30-11:00。【加護病房】10:30-11:00。不論普通病房或是加護病房,陪病者以1名為原則,1天只開放探病1次。.衛福部花蓮醫院【一般病房】10:00-12:00,合計至多2人探病。【加護病房】10:30-11:00,合計至多2人探病。【呼吸照護病房】10:30-11:30,合計至多2人探病。
-
2021-01-0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回想這三個月,從自我檢查,確診攝護腺癌,到住院手術。讓我覺得好像經歷了一場奇幻的旅程。不論是心裡上和身體上的感受,都是我這一生永難忘懷,這也是我人生之一場美麗的意外。這一次的攝護腺癌,其實是我自己診斷出來的。因為長期使用波斯卡治療掉頭髮,我也定期的檢查自己的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PSA)的變化。沒想到在今年PSA稍微上升,引起我的注意。隨後檢查游離性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竟然小於百分之十。我在隨後的連續兩個月,檢查PSA都發現指數略為上升,因此立即做了核磁共振(MRI),並且找到病灶。在九月三日經直腸切片檢查確診,雖然病理報告是個低惡性度的攝護腺癌,但考慮到未來自己工作,還有生活秩序的安排,不能讓一個癌症一直存在我的身體裡面,讓我無法有明確的生活中心和方向。所以我決定開刀,將它拿掉。十月十日,我接受了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癌根治手術。主刀醫師歐宴泉從台中特地前來幫我進行手術。科內的同仁以及我的學生廖俊厚、蔡曜州等人,也都在旁為我加油打氣。其實在這之前,有些醫師朋友建議我,不妨考慮放射線治療,或是只要定期追蹤,等到有一天需要手術時再來做。但是身為外科醫師的我,卻很難下決心不將它移除。因為一個癌細胞在身體裡面,究竟它侵犯程度有多深,是否有其它更加惡性度的癌細胞存在裡面,尚不得而知。以我的個性,是沒有辦法忍受這種不確定的事情。十月九日從台中和台北來的醫師們都聚集到花蓮。我們晚上一起在傑米料理用餐。老闆傑米是我們家的好朋友,他精心幫我們製作了精美的無菜單料理,並且讓大家在他的餐廳裡面包場言歡,十足像個手術前的派對一樣,開心的氣氛讓手術前應有的擔心與焦慮消失無踪。十月十日上午,醫院的護理部同仁們一早就來關心。我最親愛的太太,孩子家穎,女兒姿廷一起送我到手術房。在手術房裡,麻醉科醫師黃顯哲與陸翔寧兩位醫師,幫我插管麻醉,從頭到尾全程幫我麻醉監控。在歐宴泉醫師靈活的手指撥弄之間,如行雲流水般使用機械手臂在我的腹腔內廻旋切割。就在很短的時間裡,完美地將我的攝護腺拿得非常乾淨,並且保留了必要的神經血管。在現場看刀的人都說技術真棒,十分精準流暢,正是大師示範,讓手術房裡面其他的泌尿科醫師也上了一堂課。直到手術縫完最後一針,歐醫師離開達文西手術台,宣告手術成功,圍觀的醫師們無不擊掌稱讚。歐醫師犧牲假日,從台中飛越千里來到花蓮,幫我進行這個手術,其實是相當辛苦的。但他說,幫老朋友開刀是他最大的榮幸,這份無價的情誼,更令人感動。手術第一天,身體復原的很快。傷口稍有不適,麻醉退了之後,尿液轉黃,隨即排氣,並且可以下床稍微活動。手術後第二天,窗外花蓮的大山,因為大雨過後水氣濃,竟然出現美麗的彩虹。映照著初升的亮麗陽光。似乎在告訴著我們,這個手術完全成功,而我將會有一個美好健康的身體。手術後第三天,病理報告證實這是個3加4分的攝護腺癌。有點侵犯到攝護腺被膜。出院之後,如果PSA還不能降至最低,應該還要再接受放射線治療,來確保癌細胞完全治癒。不過手術的邊緣是乾淨,而且沒有淋巴腺轉移。當初決定要做手術還是正確的選擇。歐醫師能把攝護腺周圍的組織清得乾淨更是重要。過去我們在照顧接受攝護腺癌手術的病人,總是會問他們,有沒有問題?身體有沒有疼痛不舒服?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懂病人身體的感受。現在自己當了病人,才知道那種微妙的感覺,不是當醫師的人所能體會的。因為攝護腺是位於直腸的上方,平常從肛門指診就摸得到。因此攝護腺手術全部拿掉,這一部分的直腸一定會有因為組織剝離和燒灼後產生的發炎。那種老是覺得有大便在肛門上面的感覺,不是痛,也不是壓力,而是一種脹的感覺。尤其是當要排氣前,會陰部的膨脹感更是沉重。導尿管帶來的不舒服,反而不是很重要。因為它放在尿道裡面,雖然會有一些想要解小便的感覺,可是只要多喝水,淡化尿液的濃度,這種感覺就會漸漸改善。有時候服用膀胱放鬆的藥物也有幫助。腹腔鏡造成的傷口疼痛,平常沒有感覺,只有在咳嗽及打噴嚏的時候,才會有劇痛感。總之,以達文西腹腔鏡手術做攝護腺根除手術並不痛苦,手術後的復原也是很快。這一次的生病開刀,對我的人生啟發很大,也可以說是在我行醫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確診得到攝護腺癌之前,我正好把我下一本書「與苦難同行」裡面的醫病故事寫完。我在寫的時候,雖然講到病人的苦痛,好像我真的能夠體會一般。現在我身歷其境,遭受到打針、住院,進開刀房、接受麻醉、手術、以及術後種種痛苦的考驗,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原來生病的苦痛是多麼的痛苦。對於我所描寫的醫生與病人之間那些苦難相連、生命共同體的故事,到現在才真正有新的體會。我心裡想,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應該會對於那些我所照顧過的病人更好才是。開刀的時候會更加細心,傷口更小。唯有醫生親切的問候,護理人員溫柔的照顧,才能讓病人心靈和身體的苦痛減輕一些。在癌症手術之後,確實會讓人認真地思考未來。因為當你變成一個癌症的患者,未來按照標準流程去做治療,究竟治療的結果如何?癌細胞是否會轉變成為抗藥性?這些都不得而知。想太多也沒有用,重要的就是把自己乖乖的當成一個病人,找一個可靠的主治醫師,讓他來治療你。我則盡量想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做些想做還沒做的事情,多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家人。雖然已經開完刀了,可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不那麼真實。然而,它卻已經是個事實,無可逃避,只能面對。我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年可以做事?不管是五年、十年、或是更長,應該要趕緊擬定計劃,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做滿。生病之後,反而會對人生態度更加積極。想要把這剩下的一段人生旅程精彩的走完。醫學辭典/攝護腺癌攝護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六位,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早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將近95%,甚至有很高治癒機率。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症狀「無感」,多數患者都是因腫瘤侵犯尿道、膀胱頸,出現解尿不順、尿液難以排空的不適感,才有警覺。早期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尿失禁也低於2%,年輕患者可保留神經血管叢,維持原有性功能。郭漢崇小檔案現職:●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年齡:66歲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專長:●婦女泌尿學●尿路動力學●臨床醫學●泌尿生理學經歷:●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
-
2020-12-25 新聞.元氣新聞
衛福部試辦花東遠距醫療 1年服務偏鄉近2000人次
花東地形狹長、偏鄉專科醫師欠缺,隨著資通訊精進、偏鄉網路建設逐步到位,健保署試辦遠距醫療,由偏鄉衛生所醫師看診,透過即時視訊傳送到合作醫院的專科醫師判讀後,作出診斷,今年已看診近2000診次,科別包括眼科、耳鼻喉科與皮膚科,明年還有望擴大到其他鄉鎮。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長李名玉說,衛福部前年5月發布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由部立台東醫院成功分院與高雄長庚率先啟動遠距醫療試辦計畫,部立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也加入行列,接著再擴大到台東11個缺乏次專科醫療的鄉鎮,花蓮縣秀林鄉也在上個月起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透過五官鏡,提供糖尿病人眼底鏡檢查。李名玉說,遠距醫療打破距離限制,透過視訊方式,補足偏鄉次專科醫療不足,藉由醫院與偏鄉衛生所、分院連線,讓醫院的專科醫生透過即時影像判讀病症,並釋出處方箋,讓病患可直接在衛生所、在地藥局拿藥,不需要舟車勞頓,就能享有區域級醫院以上的醫療資源。東區藥務組今天邀集參與遠距醫療計畫的高雄長庚、花蓮慈濟、高雄醫大、台東馬偕醫院代表,及花東兩縣衛生局人員,說明今年度計畫執行狀況,並向協力醫院表達感謝。健保署統計,1到10月遠距醫療已為花東偏鄉服務1867人次。李名玉說,目前遠距醫療費用未全面納入健保給付,衛福部將明年定為「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正研擬相關草案,一旦通過,明年有機會全面納入,且服務範圍也可望擴大,以花蓮為例,除了目前已執行的秀林、豐濱兩鄉,列入「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服務範圍的萬榮鄉、卓溪鄉,都有機會加入。
-
2020-12-23 科別.精神.身心
1分鐘了解思覺失調症!圖解常見症狀與治療藥物
透過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使得「思覺失調症」獲得許多人的注目,但在劇終後,數個社會事件接連發生,讓許多人對思覺失調症產生誤解,以為罹患該疾病患者皆有攻擊性行為,進而感到恐懼、憤怒。你不認識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飽受負性、情緒等症狀所苦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其症狀除了大眾較熟知的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思覺失調症患者也飽受旁人所不知的負性症狀、認知症狀、情緒症狀、解組症狀的折磨,難以脫離。以及不瞭解患者在疾病治療的艱辛歷程,深陷於擔心疾病復發恐懼。 台灣思覺失調終生盛行率約是1%,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罹病時正值於人生最重要時刻,許多患者因為受到疾病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順利工作,失去本來應有的美好人生。對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其實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因為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衰退、不如以往,再加上心中總是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曾有家屬對患者說:「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雖然真摯親情讓人動容,但因為父母會老、兄弟姊妹會有家庭,患者終有一日還是要回歸社會、學習自立。所幸,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發展持續推進中,給予病患有重拾生活滋味的夢想!正性症狀是治療重點,但情緒也需要被照顧!邱南英說明,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的治療多專注於減少正性症狀,但是待患者脫離急性期後,如何使其回歸社會,降低家庭與整體的社會負擔,仍是一大課題。陳紹祖指出,因為常見治療選擇為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透過抑制大腦多巴胺或血清素分泌,減少患者出現幻覺、妄想等正性症狀;但過少的多巴胺及血清素,將導致患者缺乏生活動力或社會退縮,情緒上仍飽受折磨。簡而言之,就是抗精神病藥物雖然能將患者拉出幻覺、妄想中,但許多人在恢復病識感後,卻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感受到明顯壓力,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難以回歸社會。他分享,經常有病友詢問:「醫師,我還可以回去念書嗎」?反映的即是患者對於疾病復發的恐懼感。現在,獨特機轉藥物的問世,使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機會保留良好的身體機能,降低沒來由的情緒問題,增加回歸社會的勇氣。如何讓多巴胺調節得剛剛好,是治療思覺失調症的重要發展趨勢!陳紹祖表示,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出現新獨特機轉,結合既有的抗精神病藥物優點、減少藥物副作用,不過度抑制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以調節方式讓濃度不多也不少,幫助患者生理上維持在適當的平衡狀態。他進一步解釋,除了消弭正性症狀,也能顯著改善負性症狀、情緒症狀及認知功能障礙,讓患者有機會重拾對生命的熱情。提醒患者配合醫囑,接受追蹤;家屬密切關懷,提供支持,在穩定治療下,可以相信自己不會再復發。藥物治療選擇 思覺失調是大腦疾病,勿再汙名化疾病受害者!邱南英表示,除了藥物治療外,現今也有許多資源能幫助患者重新出發,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行為治療、產業治療、社會復健計劃等非藥物治療方式。邱南英說,思覺失調其實是大腦的疾病,患者是疾病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加害者。但,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對患者及家庭的一種傷害;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若社會能再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包容,相信會有更多的思覺失調症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減少暴力、攻擊相關的事件發生,並能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創造好的正向循環。 諮詢專家/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邱南英、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 陳紹祖
-
2020-12-21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日扛米袋上下樓 不到50歲退化性關節炎
「跤頭趺(膝關節)硬硬的,彎不下去也站不直」,若出現這種症狀,恐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表示,老化、體重過重或長期過度使用等因素,都是退化性關節炎主因,但別以為老人家才會有,最近就有一名不到50歲患者,若有關節痛、僵硬,甚至嘎吱作響,一定要立刻就醫。劉冠麟說,一名經營壽司店的黃先生,長年每天扛沉重的米袋,在1樓店面與3樓倉庫間上下階梯,儘管年齡不到50歲,卻因膝蓋痛得受不了求診。劉冠麟表示,除了年齡、體重、過度使用外,新陳代謝、免疫疾病、關節曾有外傷或感染等,也都是退化性關節炎主因。花蓮門諾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郭惟致說,早晨起床膝關節僵硬、疼痛、無力,走路時咯咯作響,上下樓梯或上廁所蹲下、起立有困難等,都是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徵兆,中老年尤其女性好發的五十肩,也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一種。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多,非手術有口服藥物、玻尿酸關節注射、葡萄糖胺等,手術類則有關節清創、高位脛骨截骨術及股骨遠端截骨、單踝人工膝關節置換、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等,細胞治療也能應用在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預防勝於治療,醫師也建議民眾日常生活多注意,過重者最好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避免反覆蹲跪及衝擊性運動。醫師指出,不要動就不會痛是錯誤觀念,建議從事靜態或動態腳踏車、游泳、有氧運動、橢圓機等運動,若是慢跑愛好者,則可選擇較鬆軟跑道,正確運動才可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量,對膝關節能有更好保護。
-
2020-12-11 科別.泌尿腎臟
結石就要減少攝取鈣質?7大常見泌尿科迷思,預防感染千萬不要這樣做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張嘉峰醫師表示,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否則會讓問題更嚴重,張嘉峰醫師整理以下七大常見的泌尿科迷思,提供給民眾參考。你也有泌尿科的難言之隱嗎?網路上資訊紛飛,可是到底怎麼吃、怎麼擦才能真正有效預防感染呢?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張嘉峰醫師表示,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否則會讓問題更嚴重,張嘉峰醫師整理以下七大常見的泌尿科迷思,提供給民眾參考。迷思一:腎結石的人要減少攝取鈣質嗎?不用!張嘉峰表示,腎結石的人要「正常」攝取鈣質,才能預防腎結石的發生。許多民眾誤以為鈣質是造成腎結石的原因之一,因此不敢補充鈣質。醫師分析,如果平常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草酸容易吸收累積在身體中,反而導致結石生成。「草酸鈣」是草酸和鈣組成,是腎結石最常見的結晶成分之一,當正常食物經過腸胃道系統分解代謝成草酸,如有補充鈣質就能將草酸結合起來,隨糞便一起排出體外,所以腎結石患者不用減少鈣質的攝取。迷思二:有結石的人要多喝啤酒讓結石排出來嗎?不能!張嘉峰表示,啤酒富含尿酸,多喝啤酒反而會造成尿酸的結晶,久而久之形成尿酸結石,有結石患者應「減少喝啤酒」,另啤酒上層白色泡泡也是造成尿液酸化、形成尿路結石原因之一,提醒腎結石患者,盡量避免汽水、可樂等高碳酸飲料,以免讓尿液酸化,增加結石機率。迷思三:避免泌尿道感染要喝蔓越莓汁?不對!張嘉峰表示,喝蔓越莓汁無法預防泌尿道感染,蔓越莓汁含有太多糖分,目前臨床上沒有證實能有效預防感染,或許過去在動物實驗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但在人體實驗尚無有利證據能佐證支持此論點。迷思四:女性泌尿道感染,需要常常清洗會陰?不用!許多女性以為大腸桿菌一定沒有清潔造成的,張嘉峰解釋,大腸桿菌是最常出現在泌尿道感染的細菌,即使沒有糞便也會出現在泌尿系統,提醒女性朋友不用特意買清潔液來預防泌尿道感染,因為陰道周邊有乳酸菌形成酸性的系統,自動保護陰部,如果過度清潔液反而會殺死好菌,讓陰部呈現鹼性,反而有害的細菌易入侵,因此常常清潔並沒有辦法改善泌尿道感染的情況,若有症狀應請醫師評估。迷思五:性行為後,一定要趕快把尿排乾淨嗎?不對!許多民眾誤以為把尿排空才不會細菌感染,張嘉峰提到,性行為完後,陰道、尿道周邊環境會改變,容易把外界細菌帶到陰道周邊去,此時排尿會把細菌帶往膀胱裡造成細菌感染,如果沒有尿意不用特別排尿,只要性行為前先將尿液排空,才是正確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方法。迷思六:小朋友包皮過長要趕快割?不用!張嘉峰表示,小朋友的包皮過長只要沒有發炎不用割除,如果有反覆性的發炎,經醫師評估後才考慮包皮手術。一般建議在青春期過後,若有包皮過長、包皮過緊的情況才考慮割包皮。迷思七:小男孩包皮要天天翻開來洗嗎?不要!張嘉峰提醒,青春期之前小朋友包皮與龜頭相黏,如果刻意拉扯反而容易造成受傷,民眾清潔時,不用刻意翻開整個包皮來清洗,反而容易造成正常細菌被損壞引起發炎。發現白色小硬塊時,只需要以清水稍加清潔即可,不需要特別用肥皂翻開清洗。
-
2020-12-04 新聞.元氣新聞
衛福部核准 幹細胞治脊髓損傷 花蓮慈濟第一家
●在脊髓損傷患者受傷處植入幹細胞治療,提高神經恢復機率●癌症、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運動傷害、腦中風、脊髓損傷等,可運用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上周通過衛福部核可,成為我國第一家可採幹細胞療法治療脊髓損傷的醫療院所,院長林欣榮表示,脊髓損傷大多是年輕患者,如錯過急性期治療,後續治療有限,若能直接在受傷處植入幹細胞,可提高神經恢復機率,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五成全癱患者出現功能上有意義的進步。20多歲癱瘓 復健一年能站健保資料庫統計,我國脊髓損傷發生率為每年每萬人2.46件,花蓮慈濟神經外科主任蔡昇宗指出,脊髓損傷多因車禍意外引起,治療若錯過傷後6個月內的急性期,治療效果會出現瓶頸。急性期常見治療方法,為內生性幹細胞搭配高壓氧等多重治療,先前收治一名20多歲因意外引發腦損傷的女性,一度昏迷,四肢無力癱瘓,所幸及時介入,配合復健一年,至今已能站立、騎腳踏車。幹細胞注射傷口 修復神經花蓮慈濟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表示,過去的幹細胞治療鮮少針對神經疾病治療,且治療方式多從靜脈、脊髓腔注射,難以修復神經系統。研究團隊發現,幹細胞直接注射在傷口,一次輸入一億個以上的幹細胞,有助於神經系統的修復連結,過程需透過核磁共振等儀器確認傷口恢復情況,療程至少一年,費用約20萬。獲准8件細胞治療 林欣榮說,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以「困難治療」患者為主,大多是年輕人,平均壽命與一般人差不多,殘疾時間長達40年之久,透過最新治療方式,除了提高生活品質,還能降低患者耗損的社會成本。研究顯示,運用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五成「全癱」患者從原本不能動,到有顯著意義的進步。花蓮慈濟獲准癌症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治療、運動傷害、腦中風、脊髓損傷等8件細胞治療許可,為全台之冠。預防肥胖 也有重大突破除了細胞治療,花蓮慈濟在預防肥胖、體重控制等研究上也有重大突破,研究團隊與長春藤生物科技合作,從芹菜萃取出MTF-5小分子結構成分,動物實驗發現,被刻意養肥的小鼠連續八周餵食此成分,體重減輕三成五,從原本50公克減至30至35公克。這項研究證實,透過MTF-5可提升體內棕色脂肪,促進新陳代謝,燃燒更多熱量,進而減少油膩的白色脂肪(皮下脂肪),並能抑制胰島素分泌,減少體內發炎狀況。林欣榮指出,許多天然食物都含有MTF-5,以芹菜的含量最高,如想透過食用芹菜來達到減重效果,一天得吃上20、30公斤,千萬不要嘗試。
-
2020-11-27 科別.泌尿腎臟
避免泌尿道感染要喝蔓越莓汁? 不對!關於泌尿道七個NG行為千萬別做
你也有泌尿科的難言之隱嗎?網路上資訊紛飛,可是到底怎麼吃、怎麼擦才能真正有效預防感染呢?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張嘉峰醫師表示,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否則會讓問題更嚴重,張嘉峰醫師整理以下七大常見的泌尿科迷思,提供給民眾參考。迷思一:腎結石的人要減少攝取鈣質嗎?不用!張嘉峰表示,腎結石的人要「正常」攝取鈣質,才能預防腎結石的發生。許多民眾誤以為鈣質是造成腎結石的原因之一,因此不敢補充鈣質。醫師分析,如果平常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草酸容易吸收累積在身體中,反而導致結石生成。「草酸鈣」是草酸和鈣組成,是腎結石最常見的結晶成分之一,當正常食物經過腸胃道系統分解代謝成草酸,如有補充鈣質就能將草酸結合起來,隨糞便一起排出體外,所以腎結石患者不用減少鈣質的攝取。迷思二:有結石的人要多喝啤酒讓結石排出來嗎?不能!張嘉峰表示,啤酒富含尿酸,多喝啤酒反而會造成尿酸的結晶,久而久之形成尿酸結石,有結石患者應「減少喝啤酒」,另啤酒上層白色泡泡也是造成尿液酸化、形成尿路結石原因之一,提醒腎結石患者,盡量避免汽水、可樂等高碳酸飲料,以免讓尿液酸化,增加結石機率。 迷思三:避免泌尿道感染要喝蔓越莓汁?不對!張嘉峰表示,喝蔓越莓汁無法預防泌尿道感染,蔓越莓汁含有太多糖分,目前臨床上沒有證實能有效預防感染,或許過去在動物實驗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但在人體實驗尚無有利證據能佐證支持此論點。 迷思四:女性泌尿道感染,需要常常清洗會陰?不用!許多女性以為大腸桿菌一定沒有清潔造成的,張嘉峰解釋,大腸桿菌是最常出現在泌尿道感染的細菌,即使沒有糞便也會出現在泌尿系統,提醒女性朋友不用特意買清潔液來預防泌尿道感染,因為陰道周邊有乳酸菌形成酸性的系統,自動保護陰部,如果過度清潔液反而會殺死好菌,讓陰部呈現鹼性,反而有害的細菌易入侵,因此常常清潔並沒有辦法改善泌尿道感染的情況,若有症狀應請醫師評估。 迷思五:性行為後,一定要趕快把尿排乾淨嗎?不對!許多民眾誤以為把尿排空才不會細菌感染,張嘉峰提到,性行為完後,陰道、尿道周邊環境會改變,容易把外界細菌帶到陰道周邊去,此時排尿會把細菌帶往膀胱裡造成細菌感染,如果沒有尿意不用特別排尿,只要性行為前先將尿液排空,才是正確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方法。 迷思六:小朋友包皮過長要趕快割?不用!張嘉峰表示,小朋友的包皮過長只要沒有發炎不用割除,如果有反覆性的發炎,經醫師評估後才考慮包皮手術。一般建議在青春期過後,若有包皮過長、包皮過緊的情況才考慮割包皮。 迷思七:小男孩包皮要天天翻開來洗嗎?不要!張嘉峰提醒,青春期之前小朋友包皮與龜頭相黏,如果刻意拉扯反而容易造成受傷,民眾清潔時,不用刻意翻開整個包皮來清洗,反而容易造成正常細菌被損壞引起發炎。發現白色小硬塊時,只需要以清水稍加清潔即可,不需要特別用肥皂翻開清洗。(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有尿意就跑廁所是錯的! 預防膀胱炎,這間距去一次才算正常 蛋蛋痛是怎麼了? 泌尿科醫師列4個男人陰囊疼痛常見原因
-
2020-11-27 醫療.泌尿腎臟
蛋蛋痛是怎麼了? 泌尿科醫師列4個男人陰囊疼痛常見原因
陰囊疼痛很常見!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張嘉峰醫師表示,陰囊疼痛在泌尿科急診或門診非常普遍,最常見小朋友被踢到陰囊疼痛,但有時不明原因的陰囊疼痛,可能是鼠蹊部疝氣、睪丸副睪丸發炎、精索靜脈曲張、睪丸扭轉四種原因造成的,若有上述陰囊疼痛問題,張嘉峰醫師提醒務必把握黃金時間緊急處理,才能保住器官功能。男性的陰囊疼痛 可能原因有四種 1、鼠蹊部疝氣(腹股溝疝氣):張嘉峰表示,腹股溝疝氣是指身體的筋膜破損導致腹內器官向外突出的病症。鼠蹊部是人體筋膜最脆弱的地方,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可能發生筋膜裂開的情形,當腹內的器官離開原本位置,筋膜容易在運動、搬重物時,因拉扯摩擦造成陰囊或鼠蹊部疼痛,治療上可運用傳統疝氣手術、腹腔鏡疝氣修補術,將腹膜修補回來。 2、睪丸副睪丸發炎:張嘉峰指出,睪丸是負責儲存精子的地方,當有細菌或病毒感染入侵到陰囊會引起發炎腫痛,其中病毒性發炎可透過自身免疫力得以痊癒,細菌性感染則需要抗生素治療,不論是病毒性、細菌性發炎,醫師說,其疼痛感皆異常明顯,病患可能痛到無法行走,需以輪椅代步,疼痛感也將持續一至兩週才會緩解,醫師提醒如有不舒服者,應及早進行超音波檢查。 3、精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是男性常見的疾病,多見於左側,也可見於雙側或右側,通常先天血管角度構造的異常,導致精索內的靜脈出現迂曲擴張,嚴重可從外觀上看到如蚯蚓狀的突出血管,不僅造成陰囊的悶痛、兩側睪丸萎縮或不育問題,主述有悶悶重重的痛感,與疝氣、睪丸發炎疼痛不同。張嘉峰提醒,若僅有輕微不適,原則上不需治療,若有反覆發炎的疼痛,或是男性不孕症的問題可透過精索靜脈結紮手術、腹腔鏡予以結紮後,其悶痛感可在一至兩週內消失。 4、睪丸扭轉:張嘉峰表示,睪丸扭轉好發於新生兒(<1歲)或青春期成年以前(12-18歲),中年以上不易出現睪丸扭轉,若有一側睪丸扭轉,另一側也會疼痛。治療上多以徒手復位或手術來固定雙側睪丸。值得留意的是,發病的6-8小時是睪丸是治療的黃金期,如果錯過6-8小時黃金治療時間,睪丸功能會受到傷害,尤其超過24小時睪丸發黑,僅存三成左右的功能,呼籲民眾發生睪丸扭轉時,務必把握黃金時間緊急處理,才能保住睪丸功能。 參考資料:慢性陰囊疼痛-淺談精索靜脈曲張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男性頻尿、滴尿只是攝護腺肥大? 小心是尿失禁!日常不要怕做這些事 晚上一直上廁所,為什麼? 50~60歲逾半數都會,3大檢查避免「攝護腺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