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醫療.腦部.神經
搜尋
自律神經
共找到
369
筆 文章
-
-
2024-04-24 醫療.精神.身心
又在搖了嗎?常有搖晃感、失眠…三族群小心「地震幻覺」
最近地震頻傳,引發民眾恐慌,許多人感到焦慮不安,地震後仍不時有搖晃感,產生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大地震之後出現搖不停的「幻震」,是一種壓力反應。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會感到精神繃緊、緊張及害怕,接著冒冷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驅使身體做出想逃跑的自動反應,這些都是正常生理現象。李信謙提到,地震頻繁讓壓力反應疊加,一旦負荷超量,會對身心造成極大影響。三族群好發「假性地震症候群」地震過後一天,不安全感應該會慢慢消除,但有些人會感到強烈的恐懼,甚至有死亡威脅感。李信謙說,有三族群好發預期性焦慮,可能罹患「假性地震症候群」。1.曾經居住在震央處、重災區者,感覺身歷其境。2.個性本來就容易緊張者,一逢壓力就干擾身體系統。3.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會因為天災帶來心理上極大的壓力。容易緊張、精神疾患 別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假性地震症候群的狀況,又稱為「幻震」、「地震幻覺」,李信謙指出,這類患者需要外力介入,給予居家安全、救援資源等保障,或是諮詢專業醫師求助。容易緊張、罹患精神疾病者,則需要傳達正確的訊息,不要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假新聞,例如:住哪層樓最危險、將發生更大的地震等。若心理焦慮造成睡眠困擾、影響日常、變得疑神疑鬼,應就醫接受心理輔導,評估是否開立藥物緩解症狀。恐慌不安會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李信謙建議,判斷資訊正確、預備逃生措施、維持規律作息,是災後自我復建要點,保持正常生活,有助於降低壓力反應。(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09 醫療.消化系統
22歲女常拉肚子到無法上班竟是大腸激躁症,醫師透過「這術式」妙手回春,8重點可預防!
仁愛長庚聯盟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醫師葉宏軒分享一名22歲女子從幾年前開始,不知何故常發生嚴重肚子絞痛和拉肚子,嚴重到無法正常上班,更不敢出遠門或參加戶外活動。相關的消化道檢查都正常,後來診斷為大腸激躁症(或簡稱為腸躁症)。所幸經接受星狀神經節阻斷術(SGB)多次治療後,她不再拉肚子,其他症狀也獲得明顯改善。什麼是大腸激躁症?大腸激躁症(或簡稱為腸躁症)特徵是為慢性腹痛、大便習慣改變,但沒有任何器官病變,通常以年輕女性居多,臨床表現為慢性下腹部疼痛、絞痛,合併便意感,壓力或飯後症狀會加劇,大便後疼痛會改善。目前並不完全確定其成因,有可能與遺傳及環境因素、腸道對食物和壓力敏感度增加,以及免疫系統有關。診斷上要先排除腸道結構問題,例如大腸鏡檢查腸道無病灶,排除大腸癌或其他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的相關症狀診斷還包括:1、解便後疼痛會減緩。2、疼痛時大便次數增加。3、軟便。4、明顯的腹脹。5、大便有黏液。6、會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當飽餐、大麥、小麥、巧克力、牛奶、酒類飲料、咖啡、壓力等都會讓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加劇。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透過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可改善大腸激躁症星狀神經節阻斷術是透過將麻醉藥物準確地注射至星狀神經節周圍,暫時阻斷交感神經的功能,讓這部分由交感神經調控的血管擴張,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的緊繃程度,透過類似「電腦重開機」的概念,釋放身體中的記憶體,緩解頭頸部及上肢的不舒服。葉宏軒指出消化道的活動是由神經系統控制,除消化道的開始端如食道吞嚥和末端的肛門排便可以自主控制,其餘胃腸活動都是受自律神經所支配,無法自主控制。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胃腸的症狀,就是一種因精神緊張而引起的疾病,原因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大腸運動異常與分泌功能異常。大腸激躁症的預防重點:●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或是如糯米等較難消化的食物,儘量避免食用乳製品。●飲食宜儘量清淡,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適量攝取蛋白質,少食用易產氣的食物。●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勿過度勞累。●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強化腸胃機能,提升身體免疫力。●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愉快心情,減輕工作壓力,抒發情緒的方法。●適量補充益生菌、乳酸菌或比菲德氏菌,可改善腸躁症的症狀。●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資料來源:大腸激躁症 元氣百科
-
2024-04-05 醫療.耳鼻喉
地震後感覺晃不停?頭暈不適竟跌落高鐵軌道!醫師解析:6種狀況常有頭暈問題,有一症狀要小心是中風前兆
規模7.2的大地震,許多人震到心驚恐慌,後續出現大大小小的餘震,讓人覺得「好晃」,甚至旁人說地震停了,還始終覺得持續在搖,直呼是不是該吃止暈藥?高鐵板橋車站在2024年4月5日下午2時18分發生民眾掉下月台的意外事故,高鐵公司表示,落軌旅客自述因身體不適、頭暈跌倒,掉下月台,獲救後意識清楚,未被撞擊。此事件造成受影響時段內的3班次列車緊急停車,目前高鐵已恢復正常營運。「地震是不是還沒結束」的錯覺與疾病有關嗎?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表示,地震後仍感覺搖不停,可能跟睡眠不佳、過度操勞、心理因素、自律神經系統或其他其病有關。平常沒有頭暈問題的人,地震停止後,很快就沒有搖晃感,但平常就有頭暈目眩、偏頭痛的人,易產生「地震是不是還沒結束」的錯覺。「暈眩」可分為哪幾種類型?與那些問題有關?有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前兆?「暈」是感覺到身體不平衡,像是站不穩快失去平衡;「眩」會有一種天旋地轉感,甚至想吐。康宏銘說,暈眩主要可分為二種類型:中樞型及周邊型,中樞型指的是跟中樞神經系統有關,即為中風、腦出血、腦腫瘤、基底動脈循環不良等腦部的問題。康宏銘強調,有三高、動脈硬化、心臟病疾病的人,若暈眩感不止,要小心急性腦中風的前兆,盡快依「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檢查臉部表情是否不對稱或嘴角歪斜、單側手腳是否有無力現象、說話有困難,只要三症狀符合其一,有72%的可能性是急性腦中風,要趕緊撥打119送醫。周邊型的暈眩指腦部之外的原因,主要跟內耳有關,常見四種狀況:1.前庭神經炎:常發生在感冒之後,病毒或細菌誘發平衡失調,暈眩感可能會持續數天,可用止暈藥物治療改善。2.前庭性偏頭痛:被喻為「文明病」,當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太熱太冷時易發生,上述原因讓血管脹縮引發頭痛、眩暈、平衡障礙等。3.耳石脫落:主因為年紀大、頭部外傷、長期噪音傷害、慢性中耳炎等,當頭部姿勢改變時,耳石掉進半規管內而有眩暈感。4.焦慮情緒:「知覺性頭暈」易發生在焦慮患者身上,急性眩暈過後,暈的記憶暫留在腦海裡,可服用抗焦慮藥物來穩定情緒。有暈眩狀況的族群該如何就醫?如何避免復發?康宏銘提醒平常就有暈眩毛病的族群,可諮詢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現在還有暈眩的專門門診,查出致病的原因。另外,低血壓也會使人頭暈眼花,嚴重時有休克、致命危險;經常頭暈者,亦要留意低血壓、注意血壓監控。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31 醫療.巴金森病
看不見的巴金森病症狀 三總病友會細談非藥物治療助一臂之力
五十多歲的龐女士罹患巴金森病,除了手抖症狀非常嚴重,無法處理生活大小事之外,也有經常想吐,有便祕狀況,即使使用藥物治療也難以控制。 巴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神經系統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中腦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導致無法產生足夠的多巴胺。典型的症狀包含:📍靜止性顫動📍肌肉僵硬📍運動遲緩📍平衡失調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中樞神經科宋岳峰主任指出,除了這些動作症狀外,巴金森病患者還經常出現一系列的非動作症狀,包含:📍睡眠📍自律神經📍認知📍情緒📍幻覺📍衝動控制📍知覺障礙有些症狀可能在動作障礙出現前10年,甚至前30年就出現,而這些症狀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往往比動作症狀更大,不僅影響了身體的基本功能,還潛在地影響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健康。 非動作症狀與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一、睡眠障礙:除了常見的失眠問題外,患者可能會遇到日間嗜睡、睡眠呼吸障礙及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出現與夢境相關的肢體動作)等。這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加劇其他症狀,如疲勞和情緒不穩。二、自律神經功能障礙:包含低血壓、消化問題、尿失禁、性功能障礙、嘴巴乾及手腳冰冷等。三、認知障礙:巴金森病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機率比非巴金森病患者增加了4至6倍。相較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造成的失智偏向於思考反應變慢,尤其是空間視覺、專注力與執行能力的下降。四、情緒障礙:約有4成的巴金森病患者有憂鬱症,其他症狀包含焦慮、易怒和情緒波動。這些情緒障礙可能是大腦病理變化或生活中的困擾所導致。五、幻覺:幻覺的產生原因跟藥物的副作用及病程進展有關係,若疾病初期即出現幻覺,要排除是否為路易氏體失智症。六、衝動控制障礙:常與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有關,包含衝動性消費、賭博、暴食、性慾增加、囤積症等。七、知覺障礙:包含視覺/嗅覺退化、不寧腿症候群及各種疼痛等等。 針對非動作症狀我們可以做什麼?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巴金森病的非藥物治療包含有蒼白球燒灼術、加馬刀立體定位手術、深腦電極刺激術(DBS)及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rTMS)。國防醫學院院長陳元皓教授表示,目前對於難治型的憂鬱症狀,可以考慮以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rTMS)治療。而深腦電極刺激術(DBS),除改善巴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症狀效果明顯,研究顯示DBS也對非動作症狀有一定的幫助,對於睡眠障礙、疼痛及自律神經失調可能產生正面影響。也提醒不同病患適合的非藥物治療亦不同,不論何種治療方式,都需要先諮詢主治醫師,進行充分溝通。龐女士發病滿5年後決定接受腦深部電極刺激術(DBS),術後恢復十分良好,從完全不能動到與一般人走路無異,僅花了2至3週就恢復。如今已過了2年,龐女士說,雖然現在還是站不久,需要每半小時就休息一下,但是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出門買菜、煮飯,或從事最喜歡的織帽子、打毛衣,讓心情變得輕鬆愉悅不少。 三總病友會邁入第六年 醫病線上即時互動國內有如幸福巴士Facebook社團等多個巴金森病病友協會及病友團體,透過舉辦多元的講座,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幫助病友及其家屬更深入了解巴金森病相關議題。幫龐女士治療的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每年也都會舉辦巴金森病病友會,今年更已邁入第六年。活動每年都邀請嘉賓分享巴金森病相關主題,例如藥物新知、復健運動,甚至是結合中醫的治療,並藉由活動促進病友之間的情感連結,另三總巴金森病友會同時也建立了Line官方帳號,不僅提供最新醫學資訊,更透過即時回覆解答病友與家屬相關問題,使溝通更加方便迅速。這種即時的互動不僅能夠讓巴金森病患者得到更多的溫暖與關懷,同時也有助於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3-29 醫療.精神.身心
心跳加快、發抖、覺得快要死了...大家誤會「恐慌症」和「恐慌發作」了!醫師揭恐慌發作的「12大症狀」
在疫情肆虐的時代,焦慮成為大家的共同經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放心、不確定、不安全的事物,就會緊張、不安和焦慮,嚴重時我們就會用「恐慌」來形容。但如果不時地出現心跳加快、發抖、快暈倒、覺得自己身體失去控制、失去自我的症狀,以至於一直擔心自己會重複發作,就會變成「恐慌症」。恐慌症是什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邱震寰說,在說明恐慌症之前,先定義一下精神醫學所謂的恐慌或是恐慌發作(panic attack)。它指的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舒服,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並在這段時間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症狀,包括: 心跳加快或是心臟怦怦直跳 流很多汗 發抖 呼吸很急或喘不過氣 胸悶 噁心 肚子不舒服 發寒或發熱 頭腦昏沉或快暈倒 身體麻木、感覺異常 覺得失去真實感、失去自我感覺 覺得快要失去控制或快瘋了邱震寰解釋,「恐慌發作」和「恐慌症」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恐慌症是「恐慌發作」以後,變得非常怕它發作,這個長期擔心的狀態叫做「恐慌症」。通常,恐慌症會有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患者一直擔心自己「恐慌發作」。第二階段:患者把「恐慌發作」時的環境或身體徵兆產生錯誤連結,例如發作時正好在密閉空間中,有些人就因此不敢搭乘大眾運輸、計程車、飛機等,覺得會恐慌發作;或是有些人只要稍微心跳上升,或是呼吸稍微變快,就覺得恐慌快要發作。在恐慌症的第二階段,患者會把「恐慌發作」時的環境或身體徵兆產生錯誤連結,例如發作時正好在密閉空間中,有些人就因此不敢搭飛機,覺得會恐慌發作。為什麼會得恐慌症?恐慌發作的原因不明。有研究結果顯示,在恐慌發作之前的幾個月到一年,患者可能有一些生活的巨大變化,面臨重大壓力。但事實上,任何精神、身體狀態都有可能出現突然的自律神經混亂的情形。恐慌發作的那個時間,常常患者沒有在做什麼特別事情,例如只是在看電視,突然心臟加快、覺得快要瘋掉,是一個沒來由的發作狀態。【延伸閱讀】「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恐慌症如何檢測?邱震寰說,恐慌症不是用「檢測」的,精神科醫師是以患者的行為、感覺來做診斷。只要患者常有上述12種「恐慌發作」的症狀,讓自己時時處在擔心的狀態,就是「恐慌症」。恐慌發作時該怎麼辦?恐慌發作的人,往往會處於無法控制的狀態,需要透過外力來改變,因此邱震寰會建議患者就醫治療。不過,有些患者就醫後,變成只要覺得自己快要發作就吃藥,導致一直服藥的狀態,這樣反而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民眾如果懷疑自己有恐慌症,要先了解「恐慌症」這個疾病,同時也要了解自己的狀態,尋求正確治療。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網站指出,要應付恐慌症,除了藥物外「自我對話」也很重要。可以多告訴自己這10點:一、告訴自己,這感覺只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二、它們雖然不舒服,但卻是無害的三、不要增加負向的想法,自己嚇自己四、描述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實際你可能怕的是什麼?事實上什麼並沒有發生?五、等它過去,不用對抗或逃避,接受它六、注意當你停止災難想法,它自己漸漸消失七、當它是改變的機會,學會應付,學會成長八、想像克服成功時的感覺,自我激勵九、當你有進步時,思考下一個計畫十、以一個放鬆輕易的態度方法開始,不要急要應付恐慌症,除了藥物外「自我對話」也很重要。恐慌症如何治療?針對恐慌症的患者,醫師會以藥物治療、肌肉放鬆練習、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病人的症狀。一、藥物治療:減少恐慌發作的次數與嚴重性,恢復信心。二、肌肉放鬆練習:訓練患者有一點點「恐慌發作」的感覺,就進行放鬆練習。慢慢地,患者會發現症狀沒有發作,覺得自己可以控制身心狀態。三、認知行為治療:許多患者會把恐慌發作時的周遭環境或狀態做錯誤連結,認知行為治療就是讓患者一步步面對壓力,循序漸進地適應他害怕的事物或環境。例如認為自己在密閉空間就會「恐慌發作」的患者,可以讓他適應有點密閉的空間,再慢慢增加密閉的程度,讓患者漸漸不再害怕。【延伸閱讀】半夜躺在床上突然喘不過氣...為何「恐慌症」往往在你休息時發作?參考資料: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自律神經失調?認識恐慌症責任編輯:劉芮菁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有小酌習慣,反而容易養成易瘦體質!醫師公開:減肥適合喝4種酒,快收藏~ 組織胺不耐是什麼?是過敏嗎?想避免,「高、低組織胺食物」一次看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她喪子差點壓力過大心碎致死 心碎症候群背後藏「身心議題」
「心碎」真的可能致死。一名50多歲女子,正經歷喪子之痛,天天以淚洗面,某晚突然胸悶暈厥送醫,女子心肌酵素上升,急診判定「心肌梗塞」,送進導管室治療,放置導管後,竟發現冠狀動脈並未堵塞,左心室卻呈現章魚壺狀,結果為罕見的「心碎症候群」,經投藥治療後,所幸救回一命。心碎症候群、心肌梗塞症狀難辨別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患者多數因情緒壓力引起,九成患者為女性,特別是更年期過後的女性,最容易引起心碎症候群,學界推測與女性荷爾蒙缺失有關。除了該族群以外,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有抽菸、酗酒等習慣者,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的表現方式與心肌梗塞相似,初期會感覺到胸悶不適,有時伴隨「劇烈疼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送到急診時,醫療人員難以透過症狀辨別是心碎症候群還是心肌梗塞,甚至連心電圖、檢測心肌酵素,兩者表現都完全一致,僅能透過導管手術釐清心臟冠狀動脈釐清,是梗塞還是心碎症候群。劉力瑋表示,當被判定是心碎症候群時,僅能透過支持性療法,改善症狀,並且投以心臟衰竭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鹽皮質類固醇、乙型受體阻斷劑、利尿劑等,心臟功能約能在一周至八周左右開始好轉。心碎症候群與心肌梗塞一樣都具有危險,據研究,心碎症候群是患者處於嚴重高壓時,腦內邊緣系統異常,交感神經過度活化,血壓快速升高,讓左心室變大,且會呈現如日本傳統捕捉章魚的「章魚壺」形狀,因此,心碎症候群還有另一個名稱為「章魚壺心肌症」。呈現章魚壺的狀態下,心尖收縮能力變差,血液難以被運送到全身,患者有機率會休克,有些則會誘發致死風險極高的肺水腫、心衰竭、心律不整等。據統計,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約有1%到3%的機率死亡。正經歷重大創傷 增心碎症候群發生率劉力瑋表示,蠻多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發病時,正經歷生命中,重大的創傷,如喪親、失婚、失戀等。患者多數藏有「身心」課題,若遇到心碎症候群的患者,也會同身心科醫師,透過長時間的心理調適,才有助於預防心碎症候群再次發生。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劉育嘉表示,現代人生活繁忙,時常疏忽情緒,累積許久就會成為壓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被診斷具有身心問題,醫師會嘗試協助患者逐步與情緒共處,先理解再排解。第一步建議,讓自己認識情緒,學習觀察以及了解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會產生各類不同的情緒;第二步是不要排斥負面情緒,生氣、難過、悲傷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重要的情緒,背後都代表著身體反應的訊息,情緒沒有對錯,迎接情緒需要花時間練習。第三步則是表達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背後代表的原因後,開始慢慢表達情緒,學習去描述,不只幫助自己了解當下的狀況,也能讓身旁的人可以理解自己,讓溝通更有效率;第四步是調節情緒,當得知自己會受情緒影響,可透過練習幫助自己調節到舒適的程度。劉育嘉表示,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每一步都很難,特別是踏出的第一步是最難的,不過當患者有意識要面對情緒,就已經做到「自我察覺」,也就是踏出第一步,如果已經進入第一步,再往下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卡關,建議可以尋求醫療或是心理諮商的協助,由專業人士的帶領可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劉育嘉表示,情緒是一座大山,這個山是讓人生豐富的資源,只要妥善認識,能大幅降低壓力對於人類的傷害,也能避免心碎症候群等其他身心疾病的發生率。劉育嘉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成大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總醫師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專長:失眠、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自律神經失調、創傷後壓力疾患、失智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器質性精神病劉力瑋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南市立醫院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學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台大醫院心臟科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住院醫師專長:高血壓、高血脂、心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末梢血管疾病、糖尿病、冠狀動脈旋磨術、頸動脈支架術
-
2024-03-05 養生.運動健身
台大教授:走入森林能降低血壓!「森林療癒師」教民眾融入大自然,體驗慢活少生病
所有人無論社經地位高低、資源多寡,都平等地擁有森林海洋、微風藍天、繁花綠草,這些大自然的元素,是焦慮世代對抗憂慮與壓力的資源。近年來,無論是走進森林、園藝療癒或是路跑,都被實證能夠解憂紓壓,也都衍生出新的角色與商業模式。台灣首批認證34位療癒師 教民眾融入大自然台灣第一批森林療癒師去年十月出爐,透過農業部林業署的「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完成核心課程、活動課程及實習課程,始能獲得認證,首批共卅四名,年齡分布廣,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包括醫療人員、心理諮商、劇場工作者、森林系研究生,還有太極拳專家等。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與林一真、袁孝維兩位教授,同為台灣森林療癒研究主要推手,余家斌受訪時表示,目前平台註冊破四千人,實際參加課程者約一千二百人,今年預計還會誕生五、六十位森林療癒師,「拿到林業署證照後可自由接案,有學員自行創業。」例如去年雲林縣曾招募最新出爐的森林療癒師,帶民眾進入森林體驗五感慢活;首批獲得認證的台大森林系學生林家民,在台灣第一家專門體驗森林療癒的公司「森林邦」擔任知識長。科學實證 森林療癒助健康台灣森林占全島六成,幾乎人人都會走森林步道,為何還需要森林療癒師?余家斌表示,若把森林比喻為硬體,森林療癒師就是軟體,協助民眾避免危險因子,遇險時有效處理,還能以專業引導民眾打開感官、融入森林環境。每位森林療癒師設計的體驗不盡相同。余家斌喜歡帶學員「尋找森林裡的彩虹」,即尋找各種顏色,大家會發現,原來森林不是只有綠色,曾有學員找到金色—來自一顆掛在樹上的金色蟲蛹。還有「聲音地圖」,拿紙和筆到森林找地方坐下,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在紙中央,聆聽周遭水聲、風聲、蟲鳴鳥叫,然後畫下來。透過沉浸體驗使活力增加,負面情緒便可減少。「森林,是讓人身心靈休息、恢復的地方。」余家斌表示,森林療癒是以個人健康出發,透過體驗活動與自然連結,從而得到身心平衡的健康促進效果。他說明,森林療癒功效有科學實證,涵蓋心血管、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心理健康四大層面,像是改善心理健康、改變腦波、提升免疫力、有助自律神經功能調節,「只要從都市走入森林就有降低血壓的效果。」自然療養 德日韓盛行已久利用森林作為保健與治療場域,是國際新興趨勢。以德國的自然療養基地為例,由醫師開立自然處方箋,民眾可在林間散步、做森林瑜伽、享用植物養生餐,改善身心狀態,德國政府很早就認可合法性,自然療法費用也能由醫療保險支付。目前德國約有三百五十處已認證的自然療養基地。日本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改善健康的文化,近年由非營利組織在各地推動森林療癒,因農村人口外流問題嚴重,為活化在地資源,發展出結合地區的健康旅遊產業。南韓較晚引進森林療癒,但在政府重視下發展迅速,成立森林福祉中心,提供全年齡療養模式,主要經費由南韓樂透盈餘支付。余家斌期待,森林療癒成國家政策,讓健保資源少花在「治病」,更多在「預防」,縮短晚年臥床時間。3項體驗 做自己的森林療癒師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推薦三項體驗活動,讓民眾可以做自己的森林療癒師。1.森之呼吸:在山林裡找一個舒適的地方,站或坐皆可,利用山上空氣進行森之呼吸。想像肚子是一顆氣球,鼻子吸氣五秒鐘把肚子灌飽,停留五秒後,吐氣五秒。走累時可以用來調整呼吸。2.聲音地圖:聲音地圖是很好的沉浸方式,帶著紙筆,找地方坐下閉上眼睛,花十分鐘仔細聆聽周遭環境,想像自己在紙中央,畫出聽見的每一種聲音。如有同行者,可以尋找彩虹顏色,各自用手機拍下再一起討論,會發現同一種顏色每個人找到的元素都不同。3.北歐式健走:跟登山杖不同,登山杖底下是尖的,健走杖是斜的,在較平坦地方使用。平時走路只有腳出力,拿健走杖時手臂要擺動用力,讓腳的壓力減少百分之三十,還能訓練到上半身。余家斌提醒出發前務必要確認氣象、身體狀況、準備行程計畫並讓親友知道,事先查好山上溫度,採洋蔥式穿法,記得手機充滿電以及把行動電源放在防水袋內。做好行前準備,就能安全愉快地進行森林療癒。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9 醫療.腦部.神經
一直手麻怎麼辦?要看哪科?5大原因、自我檢測、舒緩方法一次看
手麻是許多人都會有的老毛病之一,常常認為只是手被壓到的暫時性不適,但其實很有可能是疾病警訊喔!以下為您介紹造成手麻的疾病原因,以及正確舒緩方式,馬上來看看吧~手麻5大原因根據名冠診所資料說明,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簡單來說,可以分為神經性及血管性的問題。手麻通常是周邊神經(peripheral nerve)受到壓迫或發生病變時,身體發出的警訊。手部神經有尺神經(ulnar nerve)、正中神經(midian nerve)、橈神經(radial nerve)和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只要神經受到壓迫就可能產生麻木感。從手麻的不同症狀初步判斷可能的病因:.頸椎間盤突出:手麻並有痠痛感,從頸部沿著手臂至特定手指,彷彿有電流通過的感覺,轉頭或仰頭會更明顯。.腕隧道症候群: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一半會麻,按壓局部更明顯。.肘隧道症候群:無名指及一半小指會麻,按壓局部更明顯。.自律神經失調:單側或雙側從肩、上臂、肘到腕有麻感,時好時壞,與頭頸姿勢較無關係。.自律神經失調:雙側全部的手指(末端)麻,有冰冷感,手掌特別是指尖皮膚顏色暗紅或紫,與頭頸姿勢較無關。手麻原因一:頸椎間盤突出出現在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可能出現肩頸痠痛、手臂麻木無力或痛等症狀。如果懷疑有椎間盤突出,應及早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詳細的評估和治療,並制定適當的預防策略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手麻原因二: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的特徵是,手指內側的痠麻(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大拇指處)。而它的症狀多發生在晚上,可能睡到一半手被麻醒,起來甩一甩會比較舒服,若遲遲無處理,就可能在手部運動方面出現問題(如用筷子夾東西夾不起來)。.手部的痠麻.痠麻之後可能會有痛感.更嚴重可能手部運動方面就會出問題,如手指無法做精細動作手麻原因三:肘隧道症候群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說明,手指外側麻(小拇指、無名指靠小拇指處)則就可能是尺神經壓迫的「肘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不像腕隧道症候群如此常見,其常見於重複用手肘、彎曲伸直者(尺神經拉緊、受力大),長久不適當的受力下,就會造成手部痠麻,如拉小提琴等音樂家的可能性相對較高。手麻原因四:自律神經失調郭育祥醫師曾於郭育祥診所網站指出,手麻患者們前往醫院就醫,經過一連串電神經學檢查,如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還有影像檢查等,還是無法確診。直到來到我的門診,才知道手麻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衡」所引起。自律神經失衡會造成手腳感覺的異常,如麻痺、感覺遲鈍、觸電痛感、疼痛等,且經常會合併呼吸困難的症狀。主要還是跟情緒、壓力有關。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通常會建議患者們進行腹式呼吸,並試著找出壓力來源,嘗試化解。手麻原因五:末梢循環不良生活習慣太偏向靜態、抽菸、本身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是末稍血液循環不良常見原因。血液無法正常順流至末梢,而造成手腳冰冷、麻感。一分鐘自我檢測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李信賢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式,運用法倫氏檢查(Phalen test)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並持續一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或刺痛,就可能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他表示,通常病人手部感覺會變遲鈍,尤其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手握力會變差。此外,王文妤物理治療師曾分享,肘隧道症候群症的自我檢查可透過輕敲肘部內側,看是否有麻痛的症狀發生;或試著完全彎曲或伸直肘部,觀察是否有麻痛感產生,這種動作可能引起肘隧道區域的壓力變化。針對頸椎間盤突出得自我檢查,動晰物理治療所說明,可將您比較不舒服的那一側的手往上抬,並往耳朵靠近。若是您的症狀因此「減緩」了,代表您很有可能有椎間盤突出。手麻舒緩方法如果長期間手腕活動量大,容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而肘隧道症侯群是長期手肘彎曲、例如長時間講電話,中午趴睡,手拿3C產品追劇、長期屈肘使用智慧型手機、晚上撐著手肘側睡、長期間手臂反覆彎曲就會造成手麻症狀。朴子醫院復健科汪珮容治療師介紹手部伸展運動,腕隧道症候群可以學習手腕伸展運動,例如手肘伸直:一手掌輔助把另一手手掌掌面後拉,直到手腕部感受到被牽拉的感覺,每次10-20秒,重覆2~3次。手掌上拉法。(圖/翻攝自朴子醫院。)另外手掌可以作伸握動作:伸直3秒、握拳3秒、重覆數次,讓不同肌腱在腕隧道內達到舒緩的壓力。手麻要看哪一科?神經內科吳禹利醫師曾受訪說明,手麻可以去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而復健科可以透過一些運動、熱敷措施舒緩不適感,也是好的選擇。若需要開刀,或是手麻發生在關節附近,也可選擇前往骨科就診。資料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神經內科吳禹利醫師、朴子醫院復健科汪珮容治療師、名冠診所、郭育祥診所、臺中慈濟醫院、動晰物理治療所、王文妤物理治療師 老骨也能回春!讓你身體變「軟Q」的15個生活好習慣 「大便」很臭不是正常的!急診醫師告訴你:搭配「這2種顏色」出現,器官可能正在發炎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2 焦點.健康你我他
新年健康新祈願/調整作息勤潔牙 顧好腸胃防肌少
去年我有四顆牙齒陸續斷裂,刷牙時有血絲。用完餐,胃部常曖氣、悶脹,還可能在飯後5個小時發生嘔吐,體重一度掉了近6公斤。到家醫科就診,醫師説我的胃功能不彰,要求我避免吃糖果點心以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咖啡與茶等飲料也成了禁忌;每天吃足量蛋白質、鈣質、蔬果、主食及優質脂肪,烹調方式以蒸煮取代煎炸,經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後,已有所改善。但我不放心,在好友推薦下,向另一位消化道專科醫師求診,他聽完我的主訴,認為應該不是腸胃問題,判斷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囑咐我進食細嚼慢嚥,吃完飯後散步助消化,正常睡眠,平時要放輕鬆、放慢步調。至於牙齒,感謝牙醫師為我打造一套非常酷的活動假牙,並且因應我晚間睡眠時有磨牙習慣,要我配戴咬合板,降低齒裂風險;牙周病科醫師也細心地為我治療,要求我除了喝白開水外,其餘飲食後都要刷牙;睡覺前要用牙刷、牙間刷、牙線徹底潔牙;定期用牙菌斑顯示劑檢查牙齒是否刷乾淨。依照醫師囑咐調整生活作息,目前症狀已改善,體重也增加了3公斤。期待新的一年,持續維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少吃禁忌食物及飲料,維護口腔衛生,期待提升消化吸收力,預防肌少症或骨質疏鬆症上身。
-
2024-02-12 醫療.精神.身心
過年報復性熬夜,作息打亂恐成失眠一族!治療師授「做好6件事」助一夜好眠
俗話說:「初三睏甲飽。」春節連假從小年夜開始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可以睡晚一點,但是熬夜打牌、追劇導致生理時鐘紊亂,明明很累卻睡不著,或是躺下沒多久就中斷睡意,成了失眠一族。怎麼做才能夠一夜好眠?破壞睡眠節奏 失眠惡性循環許多人以為撐到周末假期可以補眠,消除累積的疲勞,但結果可能不是如此。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熬夜會傷身、打亂作息之外,若有不良的補眠習慣,還可能造成下一波失眠,變成惡性循環。多睡、少睡、晚睡、午睡都會破壞身體的睡眠節奏,損耗的細胞無法進行修補,增加罹患慢性病、失智症的風險。據統計,一般人平均睡眠時間約6至8小時,不建議睡超過9個小時。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慢性病、藥物、呼吸中止症,以及壓力大、吃太飽、睡前仍無法靜下心等,只要出現失眠問題,建議就醫檢查、找出問題,才能對症治療改善。調作息調飲食 睡前不要興奮想要揮別惱人的失眠困擾,維持良好睡眠品質,林儒宜說,可透過生活作息調整、飲食調理、泡澡、正確用藥及營造睡眠好環境等方法改善,尤其要平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負責啟動身體、後者可讓身體恢復到放鬆狀態,因此,睡前應慢慢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試著大口深呼吸、冥想,做簡單舒展運動,能降低焦慮幫助入眠。林儒宜強調,睡前應避免誘發神經變得興奮,平常要養成規律的作息,尤其不要睡超過中午,控制晚上的就寢時間,才能調整好自律神經功能。即使是過年,也不要太放縱「報復性熬夜」,一旦打亂睡眠規律,要花更多時間調回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8 醫療.腦部.神經
年節喝酒小心樂極生悲!喝酒不只是傷心、傷荷包,而且也會「傷神經」
年節到了,各種聚會更多,提醒民眾要注意!一位年輕人進診間告訴我,前天開始右腳踝及腳板外側開始麻木,測起來比較像周邊神經的問題。 他接著提到,之前開車可以直接腳踝左右轉動踩煞車跟油門,現在得要把整隻腳連同腳板抬起,左右平移才能夠踩踏。我試著在右膝蓋外緣腓骨頭後側輕敲,刺激腓神經處,果然引起右腳踝的外側刺麻。年節喝酒小心樂極生悲我問他:「你最近有沒有喝酒?」他嚇了一跳,一副被窺見秘密的模樣,不好意思的問:「喝酒會這樣啊?」我說:「你喝酒喝太茫了!側睡壓太久,把腳的腓神經給壓傷了!」接著我要他腳跟著地走路,右腳做不到! 顯然腓神經的感覺跟運動功能都受損了!他的情況還不算是最嚴重的,預計這樣的急性神經炎,6個星期內有機會完全復原。然而另外一個病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經常酒醉,兩個月前他喝完酒之後,更連續一動也不動睡了兩天48小時。起來之後左手完全癱瘓,左腳也沒辦法正常走路,看起來像是中風的模樣!他來復健科門診,詳盡的神經學檢查起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左側臂神經叢損傷影響手部功能,左側下肢腓神經損傷造成垂足,只能拖著腳板走路。因為爛醉如泥,兩天一直保持固定姿勢,造成長時間的神經壓迫,現在還在持續復健當中。喝酒不只是傷心、傷荷包,而且也會「傷神經」慢性酒精中毒造成腦部酒精性腦炎,提早失智退化,行走和自理功能受損~ 這樣不可逆性的中樞神經病變,是患者家庭最深切的痛。然而除此之外,三五好友遇到假期開趴,酒酣耳熱不知節制,爛醉如泥,睡醒之後發現突然手動不了、腳動不了!表淺的神經壓迫損傷,造成的急性神經炎,更常常讓人嚇壞了。這種週邊的神經損傷,大部分還是屬於可逆性的神經失用(Neurapraxia):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為暫時性的生理性阻斷,一般神經傳導功能於數日至數周內自行恢復。把握急性期,正確合宜的使用類固醇用藥,可以降低急性發炎的神經損傷,也不用擔心類固醇使用,引起所謂月亮臉及腎臟功能障礙等問題。可逆性的神經失用最有名的例子,是所謂的蜜月麻痺(Honeymoon Palsy),蜜月夜先生擁著妻子,妻子頭就枕著先生張開的上臂甜蜜沈睡,一覺醒來發現先生的手腕翹不起來,手指伸不直了~「垂手」可得,卻是一點都不開心!進一步的神經學檢查可以發現,掌管手腕手指伸展的橈神經在上臂處被長時間壓迫,導致暫時性的神經損傷,一般應該6週內有機會完全復原。然而更嚴重的,就是軸突斷裂(Axonotmesis),軸突在髓鞘內斷裂,神經鞘膜完整,遠端神經發生退行性改變,一般在3到6個月內神經可以恢復, 然而過程就更辛苦了。上述那位沈睡兩天,左側上下肢都不能動的患者,就是這樣的情況。等待神經復原的過程中,我們持續以電刺激協助沒有神經支配功能的肌肉,使其持續收縮,防止萎縮!但無法避免的,他的肩關節跟手還是出現明顯的腫脹疼痛,甚至關節僵硬,活動度受限~就是的所謂的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舊稱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復健之路因此辛苦許多!要分辨神經損傷的程度,是比較輕度的神經失用,或者是比較重度的軸突斷裂,電生理檢測~包括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是一個好的診斷工具。同時也可以看出是否有進行性神經損傷或是神經已經在逐步修復當中!因為這一類病變大多是屬於週邊神經損傷,如果神經學檢查有出現神經恢復的跡象,通常都有機會可以完全恢復,只是時間長短不一。然而臨床上,極少數的神經斷裂(Neurotmesis)仍可發生,導致個案必須接受之後的神經縫合修補,甚至肌腱轉位(Tendon Transfer)手術。在等待修復的過程當中,肌肉缺乏神經的供養,容易導致廢用性萎縮,甚至也會引起關節僵硬、自律神經障礙……等問題。患者一定要配合積極復健治療,包括電刺激及關節活動訓練,讓肌肉持續性被動收縮,並且防止關節的攣縮。復健科副木輔具的處方使用,如AFO(Ankle Foot Orthosis, 俗稱垂足板)可以協助患者維持較正常的步態,而不致於拖曳著腳,增加跌倒的風險。慢慢又靠近年底了,越來越多的酒席、聚會、開趴…… 真的要提醒大家,喝酒要適量, 切莫樂極生悲!👉 更多復健小知識-🔎主頁連結🔗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網站IGFB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授權元氣網刊登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18 養生.運動健身
百歲人瑞長壽獨門功夫!中醫師:「光腳走路」對1器官尤其好,但3族群別輕易嘗試
長壽養生的方法大家都好奇,過去有新聞表示在屏東內埔有位百歲人瑞,她的身體相當硬朗,不但不用人攙扶著走路,甚至還可以走40、50度的階梯600~700階,臉不紅、氣不喘的讓鄰居嘖嘖稱奇。當被問到她的養生秘訣時,她說除了每天凌晨5點起來運動之外,最特別的就是她喜歡不穿鞋子走路,而光著腳丫子行走,也就成了她長壽的獨門功夫。 就像上述例子當中的人瑞阿嬤的養生法,「赤足」簡單說,就是不穿襪子或是鞋子,而是光著腳丫子,這個概念是在這幾年開始風行的。中醫師林君玉指出,其實在原始社會中的人本來就是打赤腳,後來是因為發明了保護腳掌的鞋子,人類才慢慢變得不喜歡赤腳行走。不過在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國家,近來又興起認為赤腳是健康的行為,甚至演變成赤腳是一種休閒時尚,而且認為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這樣的概念和中醫養生的觀念不謀而合。 「其實赤腳的好處還真不少!」林君玉說,不只在山林間常常可以看到長輩赤腳運動,這幾年赤腳運動在台灣也慢慢風行,更當紅的是「被動」運動的腳底按摩,不只大陸觀光客來台紛紛搶著嚐鮮體驗,就連韓國明星來台灣,也搶著要感受一下台灣盛行的腳底SPA,可說是體驗過的都說好。 其實腳底按摩是一種民俗療法,強調的就是被動的運動方式,不管是主動的赤腳運動或是被動的透過腳底按摩運動,醫師就中醫觀點提出赤足運動的3大好處: 按摩腳底穴位,有助氣血通暢人的腳部是由骨骼、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組織組成的運動器官,根據統計,成年人總共有206塊骨骼,其中52塊是在雙腳上,由此可知,腳部的構造有多精細。而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足部在人體的最末端,很多的身體廢物透過循環,很可能沉積在腳底,不利於健康,通過腳底按摩,可分解累積在腳底的有害物質,可以使這些身體的廢物,經由汗液、尿液排出體外。另外,就中醫的反射原理來說,腳是人體臟腑器官的縮影,腳底有相當多的穴位,這些神經末梢穴位和大腦緊密相連,也各自有相對應的體內器官,是人體所有身體器官的反射區,所以,腳才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人們在走路、跑步、跳躍時,足部神經末梢對地面微小的凹凸不平都能及時感知,腳底按摩也就是根據這樣的原理,認為常常刺激按摩穴位,對活血化瘀、疏通經絡、通利關節有一定輔助作用。將有助於人體小宇宙運行通暢,所以,經常會聽到中醫師建議患者,有意識地做赤腳運動,趁機按摩刺激調整身體各種器官,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 赤腳接地氣,有助頭好壯壯地氣就是自然界中的能量,中國新聞媒體曾報導,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脫下鞋子有秩序的在操場沿着走廊慢跑或是快走運動,老師也說這群孩子在接受一段時間的赤足運動訓練之後,大多數人的身體都感覺變強壯了,不但身高、體重增加,就連感冒的機率都大大降低,對岸大大讚揚赤腳接觸地面接收地氣的好處。 就像登山客在登山途中,有時候也會脫掉鞋襪在草地上走走,感覺雙腳解放接觸地面的舒暢,林醫師同時提及,看看以前的農夫幾乎天天都是赤腳在果園農田耕作,人的身體就是—個導體,赤腳踩踏在土地上,有一種放電的功能,釋放身體中無益之靜電及多餘的生物電,吸取地氣有益身體健康,後來鞋子隔絕了土地,以致人體內的靜電無法釋放,也破壞了人體電能的平衡,古人說「人得天氣而生,禀地氣而長」,脫掉鞋子光著脚丫子直接接觸地面,既能按摩脚底穴位,還能接地氣,就中醫觀點來說,脫掉鞋子直接踩土地,遵從自然規律,借助自然界的能量來平衡健康,是最方便的養生方法。 赤腳活動,有助腦、足健康腳底的反射區相當密集,尤其是腳趾對應腦部及自律神經的部分更是密集,因此,只要對特定區域進行拍打或是按摩等刺激,通過中樞神經的反饋作用,就能增加對應部位的血液循環,腦部的血流量提升,促進新的神經細胞生成靈活腦袋,在國外還有推行嬰兒的腳底按摩,透過清輕柔的按摩刺激,提升小寶貝的腦部發育。3族群別輕易嘗試「赤足運動」 在享受赤足運動之前,家庭醫學科醫師葉姿辰特別叮嚀,赤足運動應該循序漸進,畢竟腳已經習慣被鞋子保護,突然直接接觸地面還是必須一段適應期,而且小孩子和糖尿病患者以及皮膚病患者並不建議赤腳運動。 1.糖尿病的患者長期糖尿病的患者,大小微血管、神經、肌腱等部位都容易神經病變,使得對腳的保護性感覺減退,對於冷、熱、壓力的感覺都不明顯,所以就算有外傷患者常常也不太容易察覺,假若貿然嘗試赤腳運動的話,初期腳上皮膚難免受傷產生紅、腫、熱、痛的炎症反應,患者假若沒有加以注意,傷口就可能合併嚴重感染、壞死,形成癒合不良或潰瘍,甚至出現蜂窩性組織炎及截肢悲劇,再加上糖尿病患者通常合併有下肢血管狹窄或阻塞,因此血流供應至足部顯著減少,更容易讓腳上傷口受傷程度更加嚴重。 2.腳部皮膚病患者至於腳上有皮膚病的患者也不適合赤腳運動,因為這類患者平常角質層就受損,很容易因為細菌感染引發足部的潰爛損傷,赤腳運動的時候更容易使得受傷情況加重,或者導致新長出的嬌嫩皮膚受損,容易出現外傷,這些都不利於新生皮膚的恢復,葉醫師指出,診間有些民眾會詢問坊間一些治療偏方,當中最常聽到的包括浸海水、浸醋或是赤腳運動走沙灘等,其實這些偏方,通常未經科學研究證實,並不建議使用,尤其是沙灘常有尖銳物,不小心受傷更是得不償失。 3.未成年的小孩有不少資料顯示赤足運動對小孩的正常足踝部發育有很多好處,所以掀起讓小孩也赤足運動的風潮,其實太早讓孩子赤足運動,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急性扭傷,傷害到孩子的腳部健康,另外,小孩子當然比較不會注意地面安全,除了需要防止外部扎傷等傷害之外,醫師特別提醒,小孩大約在三歲的時候,腳部肌肉力量才會慢慢成熟,應該至少三歲過後,再嘗試赤腳運動才不會腳踝扭傷或受傷。延伸閱讀:.運動一定要穿運動鞋?除了保護足部,也能保護1部位,挑選運動鞋8撇步 .走路腳拖地小心是「垂足症」! 醫揪「危險姿勢」:5職業易發生
-
2024-01-15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捨不得不快樂
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活得快樂。我們也會把自己的願望投射出去,面對新的一年或到了誰的生日,我們自然會送出「新年快樂!生日快樂!」的祝福。快樂,是生命最根本的狀態。小草沒有不快樂,小花沒有不快樂,就連一陣風吹過去,都沒有不快樂。小貓小狗會生氣,但討厭的事一過,他們很快就回到原本的快樂。只有人,會隨時進入煩惱的境界,很難一直快樂。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一家人難得團聚,也用心準備了大家愛吃的飲食,但只要一句話,就能勾起過往的不愉快,破壞了原本期待的快樂。或者終於下班可以放鬆自己,卻忍不住要打開手機,非要追到什麼嚴重的大新聞才罷休。無論是遠方的災難、不同意見的衝突、某些人的挑釁……都好像比我們的快樂更重要,值得我們為它陷入煩惱,為它憂傷,為它不平,為它失眠。這種不快樂的樣態,是人類才有的本事。即使沒有真正的危險,光是透過資訊就可以刺激腦部掌管恐懼的杏仁核,讓身心進入緊繃的狀態。特別是現代生活的步調非常快,讓我們很容易被瑣碎的小事刺激出情緒,進入腦海裡創傷的境界。這種負面的迴路相當強勢,短時間就能透過自律神經不成比例地擴大並反映在身心各層面。我們根本來不及踩剎車,已經陷入煩惱,難以自拔。隨時不快樂,自然在身心造出一個固定而僵化的神經迴路,讓自己更難快樂起來。一個人如果經常心情不好,血清素分泌會減少,腦部神經細胞會加速老化,不只認知能力會下降,就連身心機能都容易退化。每個專家都知道,光是灌輸正面的念頭,是很難克服負面情緒的。我通常會鼓勵正在和負面心情奮戰的朋友,不要忙著勸自己,而是直接去進行本來就能帶來好心情的活動。我會問他,如果他心情很好會想做什麼?如果他喜歡唱歌跳舞,我會再進一步問他多久沒有唱出聲音、多久沒有讓身體動起來?通常他只要把這個嗜好找回來,心情自然會好轉,而原本的煩惱就算沒有完全消失,也已經不那麼重要。除了唱歌、跳舞、讓身體動起來,有些人還會透過彈琴、畫畫、照顧植物或撫摸寵物,讓這些樂趣帶來的愉快感受回饋到大腦,活化神經元,而使得和愉快相關的神經元連結愈來愈豐富。這一來,他更容易體會到放鬆和快樂,就像身心已經建立起一種「隨時回到快樂」的預設反應。就是這麼簡單!放過腦海的規畫,投入身心的放鬆和愉快,這本身已經在選擇快樂。這種選擇含著一個大祕密,也就是,一個人愈享受快樂,愈容易快樂。透過享受身心放鬆的快樂,我們不光在頭腦、同時也在身體建立新的迴路。這種享受,不斷地重複,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洗腦」──從身到心,從心到身,把每個細胞、每個反應都變成了快樂。只有這樣子,我們才來得及為負面的情緒踩剎車,並同時改變個人的慣性,而能從人生的不愉快和痛苦走出來。快樂原本就在我們的心中。守住心,用享受的方式讓自己恢復快樂的能力,而可以克服物質或環境的障礙。容易快樂的人,不光比較年輕有活力,遇到事情更可以靈活而從容地去面對,不會非要怎樣不可。我們愈享受,愈快樂。甚至,捨不得不快樂。
-
2024-01-10 醫療.精神.身心
國防部因中共衛星而連發警報,精神科名醫示警:2類人易受影響
國防部下午多次對民間出國家級警報,示警中共衛星火箭通過台灣南部上空,引發民眾恐慌。精神科醫師提醒:此類警訊對曾經歷戰爭年代、有創傷經驗的長者,與本身已有精神疾病者2類民眾影響較大,如果情況反覆出現,即便是一般民眾也會受到影響,增加精神相關症狀出現機率。「火箭簡訊」透漏戰爭風險,對於經歷過戰爭的民眾容易喚醒沉睡的記憶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指出國防部發出「火箭簡訊」透露戰爭風險,恐會造成民眾對不幸經驗的想像,內容包括殘破景象、身體受創、財產受迫害等情況,引發精神嚴重創傷可能性。葉啟斌指出,對於曾經經歷在類似精神創傷的「老榮民、老兵」,或曾經歷戰爭的民眾,再次暴露於類似訊號,恐會重燃過去印象,回想起經歷災難那一刻,導致睡不好、容易發脾氣,甚至注意力無法集中、容易分神,甚至造成生活失序。已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容易陷入負面思考迴圈,導致疾病再發「焦慮症、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或本身容易失眠、較敏感的民眾,也會因類似刺激帶來壓力。」葉啟斌說,有精神官能症狀的民眾,容易因為一次壓力就超過容忍度,陷入反芻性思考,即負面思考迴圈,真正想做的事反而無法執行,深陷想像、擔心裡面,引發焦慮症發作,或導致疾病再發機率。葉啟斌表示,對一般民眾來說,一次警訊造成影響的機率不大,但呼籲民眾仍要把注意力引導回該做的事情,且若反覆發生類似事件,影響層面恐會擴大,引發精神相關疾病的風險恐會增加,值得後續觀察。自體療育機制可改善,醫師對2類人提供改善建議葉啟斌說,人體有自體療癒機制,受簡訊引起恐慌,只要經過數日就能平復,若超過一周仍坐立不安,則建議可至精神科就醫。醫師一般會先進行「認知治療」,告知患者別在陷入迴圈式的思考,接著進行「放鬆治療」,以深呼吸的氣息調整方式,達到緊繃情緒的目的。針對曾經有類似經驗的老兵,則可用書寫方式,將心中恐懼寫出來、化解擔心。若上述方式成效不佳,患者情緒仍無法調整過來,才會進行用藥,主要以自律神經調整藥物為主,嚴重者才需使用抗焦慮藥物。國軍台中總醫院衛教文章提供精神官能症的日常注意事項:1.病人需要他人的關懷、支持、鼓勵,來面對現實環境。2.罹患精神官能症並不可恥,病人應勇於面對現實,接受診斷和治療。3.減少長期對瑣事時時有過度的焦慮、擔心或不安。4.避免壓力造成突發的心理恐慌。5.不要為不合理的事物陷入重複思考所苦,或明知不合理仍揮之不去,得要完成一些動作才安心的情況。6.可多做深呼吸或是肌肉放鬆訓練。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31 醫療.精神.身心
憂鬱症和焦慮症該如何治療?用解決不適症狀為由鼓勵患者積極就醫
憂鬱和焦慮像是兩個互相連動的齒輪,當人體處在緊繃狀態,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後續可能就會出現無法放鬆、坐立不安、喘不過氣、心悸、腸胃道症狀等。如果症狀多、持續時間長、影響到生活,就要尋求醫療協助,醫師會在診斷過程中給予輕度的心理治療,藥物則偏向臨床輔助治療。醫師建議,前幾次治療建議密集就醫,也要留意第一至三次的大發作,否則很可能會演變為難治型憂鬱症。使用藥物或認知治療,須視症狀是否達到疾病程度。對於有憂鬱或焦慮情形的患者,該使用藥物或認知治療?台北榮總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及腦科學研究教授李正達說,臨床上需要檢視症狀的強烈度,是否到達「疾病」的程度,如果病人在就診的當下,已經出現猶豫、焦慮、吃不下或睡不著,甚至死亡念頭等,如果非藥物治療有限,可能就會同時運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李正達指出,現階段的主線用藥,常見的有抗憂鬱劑,增強血清素或正腎上腺素的藥物;針對急性症狀,如焦慮、失眠、緊張、自律神經失調等,臨床上可能會運用一些鎮靜安眠藥,達到症狀緩解。這些屬於比較基礎的一般臨床用藥,李正達說,如果病人的症狀相對更頑固、更難治療,可能就會運用其他類別的藥物加強治療,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劑量較低,一般來說都能夠增強抗鬱劑在抗憂鬱焦慮方面的效果。認知行為治療,引導病患拆解、看見事情的全貌。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也會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李正達表示,主要是用在症狀不那麼嚴重的個案。當人在面對強大的壓力源時,對壓力的感受本來就會增加,伴隨的就是憂鬱、焦慮的情形,如果有機會了解個案到底受到什麼樣的心理社會壓力影響,以及個案的應對、思維等,或許就有機會從中給予指導和心理治療。李正達以工作上的壓力為例,當上司交付一個難以解決的新任務,有些人就會覺得完蛋了、一定沒有辦法達成,接著馬上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才沒辦法完成,也就是把事情「嚴重災難化」,或者有點以偏概全,例如當天沒辦法做完,就覺得這輩子沒有辦法做完,沒有辦法看到事情的全貌。用「正念」摒除外物,將思緒轉回自己的內在。「我們遇到這種個案,就是想辦法跟他『夥伴化』。」李正達說,也就是讓患者知道自己是有人陪的,並從討論中找出新的解決策略,對於以偏概全的情形,就會協助將事件拆解、階段性完成。其餘非藥物的方法,李正達提到,也可以使用「正念」的模式,暫時讓自己不要把思緒聚焦在外界的事物,而是完全聚焦在內在的狀態,例如把右前臂慢慢用力,再慢慢放鬆,感受自己肌肉的張力,也可以慢慢吸氣和吐氣,將思緒從外界移到自己的內在。藥物治療無效,可與醫師討論腦神經刺激治療。李正達表示,如果已經遵照醫師開立的處方與療程,服用抗鬱劑等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還是覺得情緒很低落,就可以尋求醫師進一步協助,執行腦神經刺激治療,因為這類治療目前仍屬於自費項目,通常要尋找有一定品質的醫療院所,目前核准的有經顱微電流刺激(CES)和重覆透顱磁刺激(rTMS)等,最短療程需要三星期。李正達建議,因為有些人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到每天都度日如年的程度了,前幾次治療,最好能夠密集就醫,例如一個禮拜就醫一次,如果調整後控制得好、已經有進步的空間,漸漸地就可以調整為二、三周,甚至一個月回診一次。李正達說,只要穩定治療,建議大概半年回診一次,在狀況穩定之後,就可考慮使用比較低的劑量,主要是為了避免復發,因為半年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很穩定的狀態,但如果患者處在高壓生活環境,本身又容易焦慮,就會建議再追蹤久一點。歲末年終,加上氣溫驟降,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觀察,近期憂鬱症發病人數增加,不僅住院憂鬱症病人數上升,門診也觀察到不少憂鬱症復發個案,此現象與日照不足、節氣循環均有關係。與憂鬱症身體症狀表現類似的「焦慮症」,則與病人生活壓力有關,受氣候、季節影響較小。但醫師指出,隨心理健康識能提升,民眾對於憂鬱症病識感提升,但仍有不少患者罹患焦慮症卻難自覺。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尚文近期遇到一位病患,至醫院就診時,狀況就像電影「怪胎」中描繪的社交恐懼症患者。他表示,該患者是一位大學生,因個性容易焦慮緊張,在學校上課時,擔心背後的眼光,只敢坐在最後一排,跟女同學說話時,更是緊張到必須閃躲,經診斷屬於焦慮症,除給予抗焦慮症藥物服用,也安排心理諮商,雙管齊下解決患者病況。睡眠、食欲、腸胃功能差,大腦認知功能也受影響。張尚文表示,焦慮症、憂鬱症患者常伴隨身體症狀,除常見的睡眠品質不佳,患者也會出現偏頭痛、肌肉痠痛、頻尿等病症;大腦認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兩種疾病都會導致病人記性不好,容易忘東忘西。此外,張尚文說,患者也常有腸胃道症狀,例如缺乏食欲,或飲食後腸胃蠕動異常導致腹部脹痛、消化不良或胃潰瘍等。症狀與一般腸胃病症難以區分,但三分之一甚至半數的腸胃科病人都有焦慮症狀,醫師除使用制酸劑等壓制症狀,也會開立抗焦慮藥物,幫助患者放鬆神經。焦慮症者敏感、想太多;憂鬱症者情緒低落、提不起勁。焦慮症、憂鬱症的區別,主要是情緒表現、致病因子不同。張尚文表示,兩者身體症狀類似,但憂鬱症患者情緒表現比較低落,焦慮症患者表現則較為敏感。若以致病因子區分,兩者雖然都有記性不好的表現,但焦慮症患者致病原因是對於周遭事件、訊息過於敏感,「看太多、想太多」注意力不集中;憂鬱症患者則是對事物提不起勁,「什麼都不想看」,因此記不起事情。抗焦慮藥物「治標」,抗憂鬱藥物「治本」。至於憂鬱症及焦慮症的藥物治療,張尚文表示,兩者用藥類似,臨床上針對憂鬱症患者,除給予增加血清素的抗憂鬱藥物以外,若病人合併焦慮症,會開立速效抗焦慮劑,幫助快速壓制症狀。意即抗焦慮藥物先「治標」,服用1至2周,焦慮源終止或症狀緩解即可停藥;抗憂鬱藥物則用來「治本」,每個療程需服用6周至3個月。另外,隨醫藥科技進展,抗憂鬱劑除能增加血清素,也能增加腎上腺素、多巴胺、褪黑激素等神經傳導物質。有疾病家族史者,仍可靠調適壓力避免發病。張尚文表示,憂鬱症可細分為生物體質憂鬱症,與外在環境壓力引發的壓抑型憂鬱症等;焦慮症也是部分與體質有關,但也與情緒長期壓抑有關係。憂鬱症、焦慮症的家族遺傳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0倍,即家族中有疾病史的民眾較易罹病,但有家族史者在全部患者中占比僅約一成。除與基因遺傳有關,黃薇嘉說,焦慮症、憂鬱症也受家庭環境養成影響。因此,即使家中有基因遺傳因子,民眾也不必過度緊張,如果能學會調適壓力的方法,就不容易演變為焦慮、憂鬱症,可尋找紓壓方式,例如手作、運動、冥想、做瑜伽等,都對病情有助益。自律神經失調 常與焦慮、憂鬱症共病有些憂鬱症、焦慮症病人就醫意願不高,身邊的人如何協助患者就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黃薇嘉表示,以焦慮症而言,當症狀開始影響旁人,且被察覺時,通常焦慮程度已經相當嚴重,建議民眾可用「身體症狀」作為勸說病人就醫的基礎,焦慮症、憂鬱症病人都常吃不好、睡不好,或自律神經失調導致頭暈、頭痛、胸悶等症狀,旁人若鼓勵病人就醫解決上述問題,接受度會比直接點出焦慮症、憂鬱症來得高。坊間許多書籍提到「自律神經失調」。黃薇嘉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的專業術語是「身體化症狀」,臨床表現包括持續性頭暈、胸悶等,且嚴重至影響生活。根據國內近期大規模研究,自律神經失調與焦慮症、憂鬱症共病比率高,近三分之一患者合併焦慮或憂鬱。民眾若長時間出現無特定病因的身體不適,建議可至精神科就診。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31 醫療.精神.身心
女性患者遠多於男性!輕鬱症、重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怎麼區分?
近年國人精神疾病就醫人數上升,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精神疾病的問題應該要做全盤考量,健保只是政策的一環,不能只重視疾病本身,應從早期的心理健康促進著手預防。他同時呼籲,民眾除了注意自身情緒問題,也要扮演親友的「守門人」。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近年國人憂鬱症、焦慮症等負面情緒就醫狀況。誘發憂鬱、焦慮等症狀的原因多重,不只是心理因素,生理疾病也會引起相關症狀。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精神問題會引起生理症狀,如血壓高、腸胃道症狀、腸躁症等;反之,生理問題也會造成精神疾病,例如慢性病或是重大疾病的壓力,也會造成焦慮及憂鬱。5人就有1人服用安眠、鎮定藥物,可見失眠問題嚴重。根據健保統計,從106年到111年,包括輕鬱症、重鬱症、焦慮症等就醫人數都逐年增加,石崇良表示,國人精神疾病的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略窺一二,分別是「物質濫用」及「失眠狀況」。111年使用安眠、鎮定藥物的申報量高達11.2億顆,使用人數高達453萬人,以我國人口推算,約5人就有1人服用。石崇良表示,安眠藥使用量反映國人失眠問題嚴重,雖然失眠原因不全然是憂慮、焦慮導致,但也代表國人壓力管理的需求。他也引用國外研究表示,疫情期間酒精等物質濫用狀況增加,加上疫情改變精神疾病患者的就醫規律,影響病情控制,也讓就醫人數呈上升趨勢。女性就醫人數遠高於男性,老人憂鬱常被忽略。若依照性別比例來看,各類精神疾病,女性就醫人數的占比都達總數的六成,遠比男性多。石崇良表示,傳統刻板印象影響之下,男性常忽略自身就醫需求,特別是精神疾病容易被標籤化,常諱疾忌醫。精神衛生法推動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希望把精神疾病去標籤化,將其視為需要穩定就醫治療的慢性病。以就醫年齡來看,因廣泛性焦慮症、重鬱症、輕鬱症等就醫患者,以60-69歲族群最多。而男性在重鬱症的每十萬人口就醫率中,更是年紀愈大、就醫者愈多,從111年的數據來看,60-69歲有890人、70-79歲1,033人、80-89歲1,083人,90歲以上則達到1,192人。石崇良提醒,不要把老年人的憂鬱症狀誤為「老化」,長者常被認為「老了就不愛動、對事情提不起勁」,更容易讓老年憂鬱症被忽略。1925安心專線提供心理諮商、評估轉介服務。石崇良表示,精神疾病的防治,要從早期的心理健康促進下手。他以癌症來比喻,及早篩檢、早期介入治療以阻斷疾病發展,甚至走在更前端,著手危險因子的戒治、環境改善等。衛福部1925安心專線(依舊愛我)有全年無休的心理諮商,當面對情緒困擾、壓力或自殺問題等,可以提供輔導、評估轉介等功能。心健司也有「心情溫度計」,透過簡單的問題讓民眾自我評估心理狀態,並提供求助建議。石崇良呼籲民眾,一起扮演「自殺守門人」,關心身旁親友,做好「一問二應三轉介」:一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二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三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心理治療給付長期偏低,將檢討調整。針對年輕族群,衛福部也提供15至30歲民眾3次諮商補助,其中建立正確的就醫觀念,就是目標之一,希望讓民眾勇於求助。根據統計,使用該諮商補助者有三成屬於高風險,石崇良說,透過諮商讓高風險民眾被發現並及早就醫。另外,心理治療的給付長期偏低,健保署也將著手檢討。一次「支持性心理治療」,必須由精神科醫師下診斷,心理師進行,至少要10分鐘,健保給付97點,換算成實際金額可能不到80元。石崇良表示,113年將著手「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檢討,會通盤檢討醫療服務,心理治療已經納入排程,最快114年有望調整。近年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就醫人數逐年上升,健保醫療費用也增加。健保統計,憂鬱症的就醫件數111年達266萬件,與106年相比成長7%,費用也增加到45億點;焦慮症111年就醫件數165.7萬件,與106年相比成長42%,醫療費用來到15億點。疫情加速社會變遷,適應困難者更易有負面情緒。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表示,憂鬱症、焦慮症出現增加趨勢,一來可以歸於醫療資訊發達、就醫率增加,二來是新冠疫情加速社會變遷,適應困難者更容易發生焦慮或憂鬱。憂鬱症的評估,須根據症狀嚴重程度、病情、持續時間等研判。成年人連續2年,幾乎天天悶悶不樂,或是青少年連續一年情緒低落或容易亂發脾氣,臨床上判斷為「輕鬱症」;連續2周以上持續低落、提不起勁,並符合美國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9項指標一半以上者,臨床診斷為「重鬱症」。另一方面,焦慮症可分為分離焦慮、畏懼症(包含社交畏懼症)、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方俊凱表示,各種焦慮症表現出的症狀差別不大,通常是自律神經失調、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手腳發抖等,但誘發的原因則不同。「分離焦慮」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分開引起;「畏懼症」可能是害怕特定物品(如蟑螂),或是害怕社交;若是什麼都可能引起焦慮,就屬於「廣泛性焦慮」。輕鬱症、重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怎麼區分?輕鬱症病程持續較長,一般在兩年以上,但症狀相對輕微,還不至於喪失日常生活功能。重鬱症為陣發性,時間較短但症狀嚴重,已妨礙正常生活能力。廣泛性焦慮症焦慮症的一種,對許多事情過度焦慮及擔憂,容易慌亂緊張,不像其他焦慮症,與特定情境有關。女性患者遠多於男性,與荷爾蒙變化有關。不論是焦慮症還是憂鬱症,女性就醫人數都比男性多,特別是重鬱症、輕鬱症以及廣泛性焦慮症,女性就醫數約比男性多一倍。以輕鬱症為例,111年女性就醫人數134,993人,比男性69,844人多將近一倍;111年廣泛性焦慮症就醫女性163,380人,也比男性89,754人多近一倍。方俊凱說,女性受生理影響,月經周期會帶動女性荷爾蒙(動情素)影響,例如月經前後或是更年期前後情緒較不穩定,即受荷爾蒙變化影響。其中「社交畏懼症」是少數男性就醫次數多於女性的精神疾病。方俊凱分析,男性在社經地位上承擔相對重的責任,又較不願意和親朋好友談論內心話,容易導致不想社交,進而演變成畏懼症。社交畏懼症男性較多,患者普遍年輕。若從就醫年齡層來看,重鬱症、輕鬱症以及廣泛性焦慮症的就醫高峰,106年到110年落在50-59歲,111年則落在60-69歲。方俊凱說,這個年齡層處在退休階段,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事情改為線上處理,這類族群對於電腦資訊的掌握相對較弱,而以往的工作技能一旦無法發揮作用,就容易出現適應障礙,連帶會導致憂慮、焦慮加劇。不同於上述疾病,社交畏懼症(約兩千人)及分離焦慮症(每年僅百餘人)患者較年輕。方俊凱說,社交畏懼症與人生經歷有關聯,如果沒有經過適當教導或自我成長不足,面對人際互動問題會有恐懼。加上疫情期間缺乏實體互動,學生一入學就碰到疫情,同學變成「一個帳號」,也會加劇適應困難。特別是疫情下,社交畏懼症跟畏懼症有些重疊,因為害怕感染而避免與人接觸,導致社交焦慮。輕鬱症治療建議輔以心理諮商,重鬱症以藥物為主。治療用藥上,方俊凱表示,以往焦慮症會給予鎮定劑,憂鬱症則是抗憂鬱劑,但是因為這兩者都與血清素不穩定有關,因此現在傾向都先給予「抗憂鬱劑」調控血清素,狀況比較差者再輔以「鎮定劑」,避免直接使用鎮定劑可能產生依賴感。另外,在輕鬱症跟重鬱症治療上,輕鬱症因為持續時間比較長,問題可能落在生活型態或是社會環境等,建議要加上心理諮商;而重鬱症則是以藥物為主,諮商為輔,希望讓多巴胺、血清素盡速提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7 醫療.骨科.復健
喝酒傷心、傷荷包也「傷神經」!中樞神經病變可能讓你提早失智退化
四天連假剛結束,一位年輕人進診間告訴我,前天開始右腳踝及腳板外側開始麻木,測起來比較像周邊神經的問題。 他接著提到,之前開車可以直接腳踝左右轉動踩煞車跟油門,現在得要把整隻腳連同腳板抬起,左右平移才能夠踩踏。我試著在右膝蓋外緣腓骨頭後側輕敲,刺激腓神經處,果然引起右腳踝的外側刺麻。醉酒側睡壓神經 急性神經炎我問他:「你最近有沒有喝酒?」他嚇了一跳,一副被窺見秘密的模樣,不好意思的問:「喝酒會這樣啊?」我說:「你喝酒喝太茫了!側睡壓太久,把腳的腓神經給壓傷了!」接著我要他腳跟著地走路,右腳做不到! 顯然腓神經的感覺跟運動功能都受損了!他的情況還不算是最嚴重的,預計這樣的急性神經炎,6個星期內有機會完全復原。然而另外一個病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經常酒醉,兩個月前他喝完酒之後,更連續一動也不動睡了兩天48小時。起來之後左手完全癱瘓,左腳也沒辦法正常走路,看起來像是中風的模樣!他來復健科門診,詳盡的神經學檢查起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左側臂神經叢損傷影響手部功能,左側下肢腓神經損傷造成垂足,只能拖著腳板走路。因為爛醉如泥,兩天一直保持固定姿勢,造成長時間的神經壓迫,現在還在持續復健當中。喝酒「傷神經」!中樞神經病變不可逆喝酒不只是傷心、傷荷包,而且也會「傷神經」!慢性酒精中毒造成腦部酒精性腦炎,提早失智退化,行走和自理功能受損。這樣不可逆性的中樞神經病變,是患者家庭最深切的痛。然而除此之外,三五好友遇到假期開趴,酒酣耳熱不知節制,爛醉如泥,睡醒之後發現突然手動不了、腳動不了!表淺的神經壓迫損傷,造成的急性神經炎,更常常讓人嚇壞了。這種週邊的神經損傷,大部分還是屬於可逆性的神經失用(Neurapraxia):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為暫時性的生理性阻斷,一般神經傳導功能於數日至數周內自行恢復。把握急性期,正確合宜的使用類固醇用藥,可以降低急性發炎的神經損傷,也不用擔心類固醇使用,引起所謂月亮臉及腎臟功能障礙等問題。蜜月麻痺屬可逆性神經損傷可逆性的神經失用最有名的例子,是所謂的蜜月麻痺(Honeymoon Palsy),蜜月夜先生擁著妻子,妻子頭就枕著先生張開的上臂甜蜜沈睡,一覺醒來發現先生的手腕翹不起來,手指伸不直了~「垂手」可得,卻是一點都不開心!進一步的神經學檢查可以發現,掌管手腕手指伸展的橈神經在上臂處被長時間壓迫,導致暫時性的神經損傷,一般應該6週內有機會完全復原。然而更嚴重的,就是軸突斷裂(Axonotmesis),軸突在髓鞘內斷裂,神經鞘膜完整,遠端神經發生退行性改變,一般在3到6個月內神經可以恢復, 然而過程就更辛苦了。上述那位沈睡兩天,左側上下肢都不能動的患者,就是這樣的情況。等待神經復原的過程中,我們持續以電刺激協助沒有神經支配功能的肌肉,使其持續收縮,防止萎縮!但無法避免的,他的肩關節跟手還是出現明顯的腫脹疼痛,甚至關節僵硬,活動度受限~就是的所謂的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舊稱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復健之路因此辛苦許多!電生理檢測分辨神經損傷程度要分辨神經損傷的程度,是比較輕度的神經失用,或者是比較重度的軸突斷裂,電生理檢測~包括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是一個好的診斷工具。同時也可以看出是否有進行性神經損傷或是神經已經在逐步修復當中!因為這一類病變大多是屬於週邊神經損傷,如果神經學檢查有出現神經恢復的跡象,通常都有機會可以完全恢復,只是時間長短不一。然而臨床上,極少數的神經斷裂(Neurotmesis)仍可發生,導致個案必須接受之後的神經縫合修補,甚至肌腱轉位(Tendon Transfer)手術。在等待修復的過程當中,肌肉缺乏神經的供養,容易導致廢用性萎縮,甚至也會引起關節僵硬、自律神經障礙……等問題。患者一定要配合積極復健治療,包括電刺激及關節活動訓練,讓肌肉持續性被動收縮,並且防止關節的攣縮。復健科副木輔具的處方使用,如AFO(Ankle Foot Orthosis, 俗稱垂足板)可以協助患者維持較正常的步態,而不致於拖曳著腳,增加跌倒的風險。慢慢又靠近年底了,越來越多的酒席、聚會、開趴…… 真的要提醒大家,喝酒要適量, 切莫樂極生悲!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3-12-18 醫療.指甲.足部
穿高跟鞋拇趾外翻近40度痛到像火在燒 未治療可能引發全身骨骼、關節問題
張小姐因工作關係每天需要穿著高跟鞋,大拇指內側長期與鞋面摩擦,半年前開始無法久站,走路不到半小時,腳底就痛到像火在燒,拇指呈現ㄑ字型根部又凸又腫,就醫檢查時拇趾已外翻將近40度。 萬芳醫院骨科醫師陳建樺表示,拇趾外翻雖然不是急症,但是病發時卻會讓人痛到難以忽略,若不積極治療還有可能會引發全身骨骼和關節歪斜、自律神經失調等併發症。 什麼是拇趾外翻? 該如何治療變形腳趾? 「拇趾外翻」的患者腳背第一掌骨與大拇趾間的關節會呈現外凸彎曲。陳建樺醫師提到,拇指外翻常會伴隨其餘腳趾的擠壓變形、足部疼痛外翻,外觀上大拇趾會往第二拇趾偏移15度以上,使大拇趾、第二拇趾交疊,使第二拇趾異位,導致穿鞋時摩擦不適,大拇趾根部的骨頭突出且紅腫發痛。 陳建樺醫師表示,拇趾外翻初期可以先透過消炎止痛藥、改善穿鞋習慣,減輕病情惡化,不過無法根治外翻,當保守治療一段時間後疼痛感仍未緩解,病人可以考慮接受大腳趾外翻手術,矯正腳趾變形並重整腳趾平衡。 拇趾外翻70%與遺傳有關 但高跟、窄頭鞋是加速劑 不過,術後仍需配合良好的穿鞋習慣,挑選寬楦頭鞋子,減少穿著高度超過一吋的寬楦頭鞋子,偶爾也可以使用足部輔具,如五指襪、大拇指分隔墊等避免復發。 陳建樺醫師提醒,雖然拇趾外翻約有70%和遺傳有關,扁平足、韌帶鬆弛、少數神經系統疾病及類風濕關節炎等也是好發族群,不過,高跟、窄楦頭的鞋子仍是加速拇趾外翻惡化的催化劑。 因為穿著高跟鞋時,墊高的鞋跟會造成身體重量往前足的方向壓迫,此時較窄的楦頭就會把大拇指以及小指往足部的中線擠壓。陳建樺醫師表示,當大拇趾內側的關節囊因為長時間反覆的擠壓而鬆弛後,就會產生畸形。因此,建議民眾應避免窄楦頭、高跟的鞋子,減少大腳趾外翻產生的可能。 【延伸閱讀】大拇趾外翻不一定是高跟鞋的錯 5常見原因曝!如何治療、選擇鞋子?不只外觀!「大拇趾外翻」姿勢、步態、關節都受影響 拖延治療恐需手術【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9737】(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5 醫療.耳鼻喉
東北季風來襲,過敏性鼻炎一醒來噴嚏打不停!起床先做「這幾件事」可大幅緩解症狀
天氣變冷,東北季風來襲時,許多人的鼻子就像氣象台,一起床就猛打噴嚏,打到頭昏眼花,鼻涕眼淚直流,直到中午才會慢慢停止。中醫師建議,過敏體質者要注意保暖,早晨起床前,先在被窩裡動一動,起身後先穿暖衣服,然後喝杯溫熱開水,之後將雙手摩擦生熱後,在鼻翼周圍按摩20下,長期下來,可大幅緩解過敏性鼻炎症狀。2要素誘發鼻過敏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表示,這些鼻過敏的症狀,主要是接觸到過敏原,常見如塵蟎、黴菌孢子、花粉等,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其次是自律神經功能異常,引發副交感神經反射,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鼻子過敏,例如突來的冷空氣、溫差變化,情緒改變、異常氣味等。鼻過敏的患者,常見鼻塞、噴嚏、流鼻水、鼻子癢、眼睛癢等症狀,嚴重時還會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和無法安穩入睡,不但妨礙工作和課業,可能還會影響情緒,且鼻腔反覆發炎會增加呼吸道病菌感染的機率。戴滋慧說,近日因免疫負債關係多種病毒齊發,攻陷校園,家戶接觸可能間接危及家中長輩,此時更要保護好呼吸道,避免鼻過敏發作,阻絕病菌於人體之外。過敏性鼻炎主因「脾肺氣虛」 宜每日早晨飲用溫熱飲中醫稱過敏性鼻炎為「鼻鼽(ㄑㄧㄡˊ)」,病因主要是「脾肺氣虛」,又因風寒濕邪侵襲,而使肺經受寒所致。戴滋慧表示,在保健上,可透過每日早晨飲用溫熱的「防敏茶飲」,包括黃耆、白朮、防風、甘草、紅棗、枸杞等中藥材煎煮而成,可調整過敏體質。黃耆可以大補肺氣,抵抗過敏原的刺激;白朮可健脾燥濕,止鼻水,增強腸胃免疫功能;防風具溫散風邪作用,可提升人體抗菌能力;枸杞、紅棗可補益肝腎,穩定自律神經,幫助呼吸道抵抗溫差變化。戴滋慧建議,可使用高壓煎煮鍋熬煮成即飲藥液,平日只要冷藏保存,起床後溫熱即可飲用。過敏性鼻炎患者生活保養5撇步1.作息要注意保暖,早晨起床前先在被窩裡動一動。起床後穿好衣服先喝杯溫熱開水,也可戴口罩保暖,隔離過敏原。2.平常可按摩「迎香穴」來保持鼻子通暢,方法是將雙手摩擦發熱後,在鼻翼周圍按摩 20 下。3.少喝生冷飲料或吃涼性蔬果,如椰子、西瓜、白菜、白蘿蔔等。4.定期清潔窗簾和換洗寢具,可使用抗過敏防蟎床組,每兩周清洗一次。5.可搭配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將濕度控制在 55-65%,防止黴菌滋生及塵蟎繁殖。(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3 醫療.耳鼻喉
醒來噴嚏打不停怎麼辦?醫教你「5招」告別鼻子氣象台
天氣變冷,有人過敏體質一起床就打噴嚏,打到頭昏眼花,鼻涕眼淚直流,要到中午才會慢慢停止,對此中醫師建議,過敏體質者,起床前先在被窩裡動一動,起身後先穿暖衣服,然後喝杯溫熱開水,之後將雙手摩擦生熱後,在鼻翼周圍按摩20下,長期下來,可大幅緩解過敏性鼻炎症狀。接觸到過敏原 導致鼻子過敏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表示,這些鼻過敏的症狀,主要是接觸到過敏原,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常見如塵蹣、黴菌孢子、花粉等。其次是自律神經功能異常,引發副交感神經反射,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鼻子過敏,例如突來的冷空氣、溫差變化,情緒改變、異常氣味等。患者經常鼻塞、噴嚏、流鼻水、鼻子癢、眼睛癢等,嚴重時還會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和無法安穩入睡,不但妨礙工作和課業,可能還會影響情緒,且鼻腔反覆發炎會增加呼吸道病菌感染的機率。5招告別鼻子氣象台戴滋慧表示,過敏性鼻炎患者作息要注意保暖,尤其早晨起床前先在被窩裡動一動,起床後穿好衣服先喝杯溫熱開水,並可以按摩迎香穴,來保持鼻子通暢,方法是將雙手摩擦發熱後,在鼻翼周圍按摩20下。此外,戴滋慧表示,過敏性鼻炎患者平日要少喝生冷飲料或吃涼性蔬果,如椰子、西瓜、白菜、白蘿蔔等。窗簾和寢具,可使用抗過敏防蟎床組,每兩周清洗一次,也可搭配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將控制濕度在55-65%,防止黴菌滋生及塵蟎繁殖。戴滋慧表示,中醫稱過敏性鼻炎為「鼻鼽(ㄑㄧㄡˊ)」,病因主要是脾肺氣虛,又因風寒濕邪侵襲,而使肺經受寒所致,在保健上,也可透過每日飲用溫熱的防敏茶飲,調整過敏體質,其中藥材使用黃耆來大補肺氣,抵抗過敏原的刺激;白朮來健脾燥濕,止鼻水,增強腸胃免疫功能;防風來溫散風邪,提升人體抗菌能力;枸杞、紅棗來補益肝腎,穩定自律神經,幫助呼吸道抵抗溫差變化,該院中醫科有用高壓煎煮鍋來熬煮成即飲藥液,平日只要冷藏保存,起床後溫熱即可飲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11 焦點.健康知識+
常被靜電電到是身體缺氧?教授告訴你靜電產生原因及避免方式
讀者Shirley在2023-11-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近日收到朋友間轉發的一則發布在『早安健康』文章,標題是「『常被靜電電到可能是身體缺氧!樓中亮醫師教你3招補水除靜電」。內文提到『如果你是不分四季都容易靜電的人,需要留意可能是身體「缺氧」而引起的;過度疲勞最容易讓身體處於「缺氧狀態」,長時間缺氧可能會讓自律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變得亢進,而副交感神經變差,就容易有心跳變快、血壓變高等狀況,嚴重可能會導致心血管、慢性病或失智症等疾病發生。搜尋了一下,網路上的文章多是中醫師提到,或大多引用同一來源。在國外網站沒有看到類似見解,因此想請教一下教授,『容易靜電的人,是身體缺氧所引起』,是真的嗎?」沒錯,的確是有一大堆中文網站(包括一大堆掛羊頭賣狗肉的健康醫療網站)發表類似的文章,而它們的來源幾乎都是樓中亮醫師(中醫師)。而毫無意外的是,這些資訊完全沒有提供任何科學證據。我用static electricity shock susceptible hypoxia等字在谷歌和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也搜不到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常被靜電電到可能是身體缺氧」這樣的說法。所以,我的結論是,此一說法是樓中亮中醫師自己想像出來的,而至於他所說的「可能會導致心血管、慢性病或失智症等疾病發生」,當然也是他的天馬行空。在搜索的過程中,我看到一篇最可信,又最具知識性的文章,所以決定把它的重點翻譯給大家看。這篇文章是英國伯明翰大學發表的Static Electricity – shocks and how to avoid them(靜電 – 電擊以及如何避免)。重點翻譯如下:大多數現代鞋子都有高度絕緣的塑膠鞋底。當您行走時,鞋底會積聚靜電。如果地板也是絕緣的,那鞋底就更會積聚靜電。鞋底上的電荷會在您的身體上引發靜電,而這種電荷表現為高電壓。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曾記錄到高達 15,000 伏特的電壓。儘管5,000V 電壓是很常見的,但許多人不會因為低於4,000V 的靜電放電而感到電擊。為什麼我會被電到,而同事卻沒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有些人比其他人對電擊更敏感。對大多數人來說,感受到電擊的閾值範圍是 2,000-4,000V。其次,您可能比其他人儲存了更多的靜電。這取決於你的身體和腳的大小,以及鞋底的厚度!更大的身體、更大的腳和更薄的鞋底意味著必須儲存更多的電荷才能產生相同的電壓。這給出了更高能量的靜電放電。第三,你可能比其他人產生更多的電荷。這可能是由於鞋底的材料或您走路的方式造成的。如果坐著時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衣服的材質和/或椅子的材質造成的。靜電電擊對健康有危害嗎?幸運的是,這種靜電放電幾乎沒有風險。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最大的風險是電擊可能導致您意外受傷。例如,您可能會突然收回手臂並撞到某物。如何防止靜電電擊?如果沒有任何明顯的東西,那麼它將歸結為反覆試驗,而您可能必須進行試驗。嘗試赤腳工作一段時間(小心!),看看這是否有助於消除/減少電擊。 嘗試穿不同鞋底的鞋子,最好是天然材料鞋底(例如皮革)的鞋子和/或不同材料的衣服。您可以嘗試使用加濕器將空氣濕度提高到 40-50% rh。(健康和安全部門可以檢查您工作場所的濕度,或者您可以使用園藝店的廉價濕度計檢查濕度。)當我下車時受到電擊又如何?坐在車內,由於衣服和座椅之間的接觸和移動,汽車座椅和人的身體會產生靜電荷。當該人離開座位時,會帶走一半的靜電荷。當他下車時,他的身體電壓會因這種電荷而升高 – 10,000 伏特的電壓並不罕見。當他的手接近金屬門時,會發生靜電放電和電擊。在您離開座椅和接觸地面之前,請握住門框的金屬部分,通常可以避免電壓積聚。這為您身體上的電荷提供了返回耗散路徑。如果您在離開座位時忘記握住金屬門部分,則在觸摸金屬門之前先觸摸玻璃窗通常仍然可以避免電擊。玻璃的導電性足以消散電荷,同時防止快速放電。註: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的Hot and bothered by static electric shocks,也值得參考。原文:常被靜電電到是身體缺氧?會導致心血管、慢性病或失智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0 醫療.心臟血管
如何正確量血壓?一次看懂血壓計種類、左右手、姿勢、血壓標準及注意事項
很多人習慣上醫院看醫師時,才「順便」量血壓,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提醒,血壓監測應使用「居家血壓」而非醫院血壓,原則上把握收縮壓低於130mmHg、舒張壓低於80mmHg,遵循「722原則」,也就是連續量7天、每天量2次、每次2遍,間隔1-2分鐘取平均值。舒張壓隨年齡降低,收縮壓更要控制好。洪惠風說,血壓分為收縮壓跟舒張壓兩個數值,會隨年齡增長逐漸增高,但舒張壓到了50-60歲會開始下降,收縮壓則在80歲左右開始下降。「不要因為舒張壓低就不吃藥。」洪惠風說,有的人在七、八十歲時,舒張壓會掉到40、50mmHg,但還是要控制好收縮壓,不要把舒張壓當作低血壓,很多人說自己「血壓太低」,其實是指舒張壓。而收縮壓與舒張壓數值差得愈多,就代表血管愈來愈硬。如果收縮壓突然降低,可能是胃出血、感染敗血症、心臟衰竭等,要就醫找出具體原因。至於低血壓,臨床上最常碰到的是姿勢性低血壓,測量方式為,先躺著休息5分鐘後、躺著量一次血壓,接著立刻站起來,站1分鐘後再量一次血壓,之後再站2分鐘再量一次,如果站著的收縮壓降低20mmHg以上,或舒張壓降低10mmHg以上,就是姿勢性低血壓,有些人會因為藥物、脫水、糖尿病造成自律神經病變等導致,女性月經也可能影響。血壓數值分期 .低血壓:收縮壓<90;舒張壓<60.正常血壓:收縮壓<120;舒張壓<80.前期高血壓:收縮壓120-129;舒張壓<80.第一期高血壓:收縮壓130-139;舒張壓80-89.第二期高血壓:收縮壓140;舒張壓90研究:血壓低於130、80,能減少中風、心肌梗塞發生率。有些人認為「年紀越大、血壓就可以容許越高」,洪惠風說,這是錯誤的觀念,雖然年紀大血壓高是老化現象,但不代表可以放任血壓愈來愈高。因為東方人較容易中風,而中風和血壓的關聯最大,他說,兩年前有一項研究,以60到80歲的華人進行實驗,並將受試者分2組,分別為收縮壓130mmHg以下,和150mmHg以下,比較哪組活得久、誰比較不會中風、誰比較不會心肌梗塞、誰比較不會心臟病等。經過3年多追蹤發現,130mmHg那組,減少三分之一中風發生率、三分之一心肌梗塞發生率、四分之一心臟病發生率。所以60到80歲的「家中血壓值」,也應該要控制在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0mmHg以下較恰當。連七天測量,日後以血壓較高的手臂為基準。至於正確的血壓量測方式,洪惠風表示,第一件事從挑血壓計開始,盡量挑選手臂式的,較手腕式來得準確,同時也要挑選具有認證的大廠牌產品,不要選擇來路不明的商品。血壓計買回家後,先進行連續約7天密集測量,第一天右手量完立刻量左手、第二天左手量完立刻量右手、第三天再換過來,之後知道哪隻手血壓比較高,要以較高那隻手量出來的為主,因為比較能代表中央血壓,和日後會不會心肌梗塞或中風最有關係。722原則:連續量7天、早晚各1次,每次2回取平均值。為鼓勵民眾精準掌握血壓,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推廣「正確測量血壓722原則」,口訣是「7、2、2(請量量)」。花蓮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翰興說,第一個「7」是連續量7天;第一個「2」是早晚各量一次,早上指的是剛起床如廁後時,晚上則是睡前1小時,這兩個時段的意義,都是在人比較放鬆的時候,減少環境因素干擾;第二個「2」是每次量兩回,意義是要取平均,減少誤差,建議兩次測量間隔1到2分鐘。量的時候坐著,不要講話,若遵守「722」原則,一天就會得到4個血壓數字,一周有28個,去掉一些極端值,讓血壓的數字更精確。「722」更重要的意義是讓病患居家測量,有時隔2、3個月回診,透過大數據,就可以知道是否有季節性的變化,一目瞭然。每次量血壓前,都要先休息5分鐘,避免看電視、說話。洪惠風提醒,每次量血壓,都要先休息5分鐘左右再開始測量,而吃完飯、洗完澡、運動完、憋尿等狀態量出來的不準,所以都要排除。另外,有些人有「白袍症候群」,在醫院血壓跟家中不同,通常家中血壓比較低,要以家中血壓為準。由於每個人狀態不同,洪惠風說,有些人清晨血壓高、有的上午高、有的下午高,將異常狀態統統排除後,基本上會是清早起床1小時內、睡前1小時內,也就是高血壓學會等單位建議的「722原則」。洪惠風表示,量血壓時還要注意,雙腳平放於地、手部和背部要有依託、環境要溫暖不吵雜等,同時也要避免說話,也不要邊看可能影響情緒的電視節目。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5 醫療.新陳代謝
常常吃飽想睡?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徵兆!營養師簡單3調整,防飽睏、心血管疾病
一般民眾吃飽飯後常見「飽睏」的現象,雖說常見,不過也可能增加糖尿病、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且這現象其實也可能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徵兆。改善飯後想睡覺、預防糖尿病,嫚嫚營養師建議可簡單的調整飲食,對於生活和健康也都更有幫助。 為什麼常吃飽飯就想睡覺?營養師指2大可能原因! 嫚嫚營養師表示,吃完飯、吃太飽想睡覺的原因,目前學界普遍支持的觀點有兩種。一是和血糖有關,其次是和自律神經有關。 血糖大幅波動:關於血糖,當人在吃完飯、尤其是吃太飽、或是升醣指數較高的時候,血糖波動會急遽升高,身體就需要分泌較多的胰島素讓血糖快速下降,並將轉換的葡萄醣分配到各細胞當中。在這血糖波動明顯的過程當中,人體就會感覺到疲倦,甚至有些昏迷、想睡覺。 自律神經切換:至於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可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於身體而言前者像是油門,後者像是剎車。當人在尋找食物時,交感神經就會較為亢奮,而當吃完、吃飽之後就會切換到副交感神經進行運作,也就會較為放鬆,甚至是想睡覺。 其他影響因素:其他像是環境溫度,較冷的環境也可能使人想睡覺或更想睡覺,例如像是冬天吃完火鍋或熱湯,這當中的可能因素就包括環境溫度、心理的滿足放鬆程度、血糖波動,當然也包括食物本身的影響。 留易飽睏可能增心血管風險,也可能是糖尿病/初期徵兆! 若是血糖波動大,易增糖尿病風險。民眾在吃飽飯後常有想睡覺的情況,可多觀察自己的飲食狀態。嫚嫚營養師提醒,像前述這種因血糖波動大而想睡覺的情況,長期下來容易提高氧化壓力、發炎反應,增加高血糖、糖尿病、以及各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糖尿病/初期也易飽睏,且更嚴重。糖尿病或糖尿病初期患者,也常見會有吃飽想睡的情況,且比一般人更明顯、睡意更重。原因在於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將血糖壓下,細胞也難補充足夠的能量,因此也會感覺到疲倦。和一般人因血糖波動大而使「身體疲倦」相比,此情況較像是「能量不足」,因此昏迷、沉睡也會相較明顯,例如較難叫醒,會需要他人搖醒。 防血糖波動引飽睏、糖尿病,營養師簡單3調整更助健康! 改善因血糖波動而飯後想睡覺,避免增加心血管等慢性疾病風險,也維持生活工作等效率,嫚嫚營養師建議可從飲食份量、順序、內容進行簡單的調整。 飲食份量:飲食份量建議吃八分飽就好,因為在吃太飽的情況下就是會出現血糖波動而想睡,也增慢性疾病風險。吃八分飽也是各種長壽方法常見的秘訣之一。 飲食順序:順序上建議以菜、肉、飯的方式進行,讓纖維先墊胃,有助胃排空時間延長、也減緩血糖上升速度。如果有湯品,清湯可擺在菜的前面增加飽足感;若是玉米濃湯、南瓜湯等為澱粉類的湯品則在飯後;勾芡類例如酸辣湯,也安排在飯後為佳,但避免為佳。不過若是消化不佳的族群,包括年長者,就不宜延長胃排空時間,在飲食順序上就建議以原本的方式進行即可,緩和血糖波動可用另兩種方式進行。 飲食內容:至於飲食內容,建議挑選原型食物、高纖低升醣、澱粉酌量、避免單一。精緻類食物大多都有高升醣的特性,建議選擇原型食物。高纖低升醣則如各蔬菜、全穀雜糧類等。像是白米雖然也有它的營養,但與糙米相比精製程度比較高、又是澱粉,就會建議酌量。而許多人正餐會只吃顆饅頭、吐司,或是叫一碗麵,沒有其他的蔬菜或蛋白質等營養,這樣單一的吃法其實大多就只吃到澱粉,尤其吃麵常會讓人忽略其他營養。 其他小撇步:嫚嫚營養師也建議可以飯後走動走動,約走個10分鐘也可以避免血糖波動大,並培養運動習慣。若有午睡習慣可睡個20分鐘,可讓身體稍作休息,但不宜超過30分鐘,以免擾亂作息,或是進入深沉睡眠後又得醒來反而更累。而在午睡之前,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也可以先喝個咖啡,讓咖啡在身體午睡這段期間發揮作用,咖啡發揮作用也正好約20分鐘左右,如此可讓下午更有精神。 《延伸閱讀》 .抗性澱粉助減重、控血糖!冷藏方式對了,白飯也能變抗性澱粉。 .簡單熱門的減肥組合技!168+211+飲食順序,穩瘦又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12-03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清醒的呼吸 現代人最需要的療癒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有些朋友會遭遇心情很大的轉變,個性從開朗樂觀變得陰暗消沉。進入這樣的狀態,人當然會想要盡快走出來。面對心情的動盪,我們的頭腦會不斷想找原因,反覆回想細節,試著規勸自己、說服自己別這樣或別那樣。但常見的情況是,愈想,愈進入一種思考和感受帶來的萎縮。原因還沒找到,已經把自己折磨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是事件本身帶來痛苦的好幾十、幾百、幾千倍。我常提醒身邊的朋友,我們透過緊縮、狹窄、局限的身心狀態來和周邊互動,自然會把生活處處都看成問題。如果我們再用同樣的狀態來找原因,無論是往環境或往自己身上找,都只會把困難擴大,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真正得到解答,反而是透過放鬆,減少身心內耗,才可能跳出萎縮,讓問題得到解決。至於如何放鬆,我多年來一直介紹的呼吸,或說清醒的呼吸練習,正是一個隨時可以採用的工具。呼吸本來就是人類的生存本能,是維繫身心運作的重要功能。只因為我們的注意落到重複的念頭和情緒,被腦海的境界完全佔領,也就把身體本來就有的能力給忘記了。許多人心裡有事,要不就不自覺加快呼吸,要不甚至忘記要呼吸。這時需要做的,也只是清清楚楚回到眼前的一口呼吸,把呼吸頻率慢下來,讓注意力從頭腦轉到身體,讓人從額外的緊繃鬆脫開來,讓身體進入一種舒暢、安全的狀態。我時常推薦給朋友的具體方法是「1分鐘6次的諧振式呼吸」,這是一個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練習。對剛接觸的朋友,可以是吸氣吐氣都5秒,或吸氣4秒、吐氣6秒。雖然有秒數的指示,但做的時候可以不看錶,在心裡默默讀秒就好。面對生活的考驗、疲憊和倦怠,我們不是一再檢討受傷的成因,也不特別花力氣去排除心裡的擔憂或勸自己,只是將自己完全交給當下的呼吸,再下一個呼吸,下下一個呼吸。無論浮出什麼念頭、任何感受,知道了就繞過,不要進入念頭和感受帶來的劇本,只要回到呼吸就好。用這樣的步調來重複,幾分鐘後,它會帶動大腦、心臟和自律神經系統的連貫性,讓身心各部位同步,達到一致。這時,身心進入一種奇妙的狀態,運作起來變得輕鬆,同時又很有效率。肩膀的緊繃開始消失,腦海的念頭也變少,人自然感到舒暢,快樂起來。透過諧振式呼吸,進入放鬆而療癒的狀態。這裡頭其實含著心理療癒專家採用身體工作(body work)的奧祕──透過身體的動,讓身心恢復柔軟與彈性,也同時透過全身各角落的迷走神經向大腦回傳「可以放鬆,一切平安」的訊號。就這樣,我們沒有告訴自己必須快樂起來,卻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改變了腦對現實的認知和詮釋。在這一生,我們不免跌跌撞撞,有時失去了重心和方向,不光看不清自己,也對人間帶來錯誤的詮釋和心態,造出自己和身邊更大的痛苦和反彈。透過清醒的呼吸練習,讓我們在混亂中可以一再回到身心的放鬆和自在,重新站穩,重新整頓自己。面對生命的考驗,充滿勇氣,恢復彈性應變的能力。在充滿變化的時代,這可能是現代人每天最需要的療癒。
-
2023-12-02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影響食衣住行 專家建議助病友家庭
巴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腦部黑質神經細胞退化,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不足,不只影響肢體動作,讓巴友出現動作緩慢、肢體僵硬等症狀,其它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可能受到影響,產生自律神經障礙姿勢性低血壓、手腳冰冷、便祕等症狀。除了治療方式、調整用藥,其實巴金森病對於生活的影響使全面性的,巴友家庭要面對的疑問可能涵蓋食、衣、住、行、心情調適等各層面,該如何解決,看專家怎麼建議。食:巴金森病友有什麼飲食禁忌?有可以減緩巴金森病程的飲食指南嗎?目前沒有任何針對巴金森病友提出的飲食禁忌,建議藥物與飲食間隔半小時以上以增進藥效的吸收程度。巴友可以透過規律服藥、規律運動,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達到減緩病程的目的。正常生活作息則是以健康為目的,不熬夜、不要有不良嗜好,如菸酒等。飲食也是採取健康飲食的方針,以不增加身體負擔為主軸,少鹽、少油、少糖。巴金森病被認為是大腦中黑質組織的多巴胺神經細胞不明原因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地中海飲食已被證實對於腦神經系統的退化有一定的助益,雖然目前未有大規模臨床試驗,研究巴金森病與地中海飲食兩者關係。但仍建議巴金森病友可以嘗試採取地中海飲食,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衣:巴金森病友要怎麼選擇服裝、輔具,讓巴友著裝更便利呢?巴金森病友約6 成以典型顫抖症狀為主、4 成以僵硬為主,服用藥物有時仍會受症狀影響生活。特別是巴友到了病程中後期,肢體及精細動作的能力會逐漸受影響,如吃飯、穿衣、走路平衡等等。因此需透過早期治療及積極運動復健,以延緩疾病退化。然而隨著疾病的進展,日常生活功能日漸退化時,即會面臨到使用生活輔具的情況。以穿衣而言,上衣及褲子可選擇寬鬆好穿脫,鬆緊帶、魔鬼氈取代拉鍊、鈕扣等等,便於穿脫的款式,以降低穿脫難度。穿衣建議先從肢體僵硬的一側開始,脫衣則是先脫肢體較佳的一側。建議巴友及早建立如規則服藥、記錄藥效、規律運動、正確穿脫、上下床等習慣。住:家人罹患巴金森病,家裡環境要怎麼調整或改造呢? 巴金森病分為5 期,若巴友屬於前3 期,照顧者可以陪伴巴友規律服藥,協助他們找尋喜歡的運動,同時協助他們將生活模式固定。特別是巴友服藥後對於藥物的反應,除了要請巴友自己記錄以外,也建議照顧者用第三人的視角記錄變化,提供醫師較為客觀的參考。當巴友進入到後面2 期時,才建議改建家中的設施。目前政府推動的長照2.0 服務中,如果個案經過評估,長照需要等級(CMS)達到2 級(含)以上,每3 年可以有4 萬元改善居家無障礙環境的補助。同時該項服務,也會有專業人士協助評估,巴友需要哪些無障礙環境及長照資源。巴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從心態到居家環境,需要隨著病程滾動式調整,不管是巴友或是家屬都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行:巴友身體僵硬、容易跌倒,外出時拐杖開始不足以應付,該怎麼選擇輔具?許多長輩在意他人的眼光,會認為使用輔具,等於把自己生病的事暴露在眾人的目光之下。這表示長輩可能尚未接受自己罹病,照顧者協助告知或幫助巴友理解疾病,是很重要的工作。巴友不愛拿輔具,照顧者可以先了解巴友不喜歡的原因,如果是擔心眾人目光,可告知後續跌倒失能的風險,如果是不喜歡款式,則到輔具中心或店家找尋喜歡或適合的款式。有輪子的助行車通常款式較多,也比較日式,深受長者喜愛,但如果巴友是「連站姿都有平衡問題」或「步態容易前衝」,就不適合用有輪子的助行推車。心情調適:家人確診初期情緒低落,很擔心自己會快速惡化,該如何幫助巴友調適心情?許多巴友積極面對疾病,配合規律運動,如太極拳、腳踏車、瑜伽、韻律操、小跑步、走路等。可讓藥物治療的效果發揮得更好,理解疾病,並且積極面對,可以大幅降低情緒低落的情況。如果巴友出現嚴重情緒低落,照顧者也無法從旁協助改善,則建議立即就醫。也建議多與病友團體接觸,相互鼓舞,分享資訊。照顧者協助觀察巴友的治療效果,當服藥改善症狀後,即時給予巴友鼓勵,讓巴友看見進步以及改變。對照顧者而言,建議可以先陪伴巴友,維持固定的生活作息,找尋喜歡的運動方式,定時服藥,當這些生活習慣建立起來後,情緒也會慢慢恢復。以上內容摘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巴金森病88問》,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台約有8萬個家庭受巴金森病所苦,多數病友疾病歷程很長,症狀與治療方式存在個別差異,《巴金森病88問》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可至電子書平台「琅琅悅讀」免費閱讀全書。📖免費閱讀更多巴友故事與實用建議>>>《巴金森病88問》
-
2023-11-25 醫療.中醫
暴肥、長痘痘、月經不順...是內分泌失調嗎?該看哪一科?中醫師推3食材助調理
長痘痘、月經失調就是內分泌失調嗎?「內分泌失調」可能沒你想得這麼簡單!以下為您介紹內分泌失調症狀、原因,以及治療方式。內分泌失調是什麼?新北市藥師公會說明,所謂「內分泌失調」代表荷爾蒙的不穩定狀態,分泌過多或過少,都會損害身體。內分泌指的是分布在人體內的激素,經過血管、血液循環到身體各部位,由於沒有獨立管腺,所以稱為內分泌,包括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腺、腎上腺、睪丸、卵巢、胰臟功能等都跟內分泌有關。啟新診所亦指出,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尤其是女性受內分泌失調之苦的人,不勝其數,更要加強認識與防範。內分泌失調的原因是什麼?跟月經有關嗎?男女性都有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其原因相當廣泛,霍普金斯診所以下列出內分泌失調的8種可能因素:.遺傳因素:有些內分泌失調原因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某些內分泌疾病在家族中可能有較高的風險。.生活方式和營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和睡眠障礙等,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原因。.環境因素: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藥物或有害物質中,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例如某些農藥、塑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s) 等。.腺體問題:某些腺體的功能異常,如甲狀腺、腎上腺、腦下垂體等腺體出現問題,可能導致相應激素的分泌不足或過多,進而引起內分泌失調原因。.荷爾蒙治療:一些醫學治療,如使用激素或荷爾蒙療法,可能干擾自然的內分泌平衡。.生理階段:女性在生理階段如月經週期、懷孕、哺乳、更年期等,身體會產生較大的激素變化,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原因。.疾病和手術:某些疾病和手術可能影響內分泌器官的功能,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等。.藥物使用:某些藥物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例如某些抗生素、心血管藥物、抗憂鬱藥、安眠藥等。內分泌失調症狀有哪些?「這激素」過少恐不孕新北市藥師公會指出,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包括腦下垂體、腎上腺、甲狀腺、胰島素和性腺,這些腺體相互聯繫調節,對器官的機能活動有重要影響。若內分泌系統不正常,可能出現以下症狀:.影響皮脂,長痘痘.導致肥胖.新陳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慢性疲勞症候群.自律神經失調.心血管和腫瘤此外,主宰女性健康的三大內分泌:「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若稍有不平衡就會出現不適症狀。新北市藥師公會分別列出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的功能,以及分泌異常可能導致的症狀:功能.雌激素:主要影響女性的第二性徵,促使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發育成熟,讓肌膚光滑細緻。.黃體素:可讓子宮內膜有良好的分化、脫落,形成月經。.雄激素:可刺激女性的性慾。症狀 內分泌失調如何治療?可以看哪一科?若發現自己有內分泌失調相關症狀,建議去內分泌科或婦產科就診。內分泌失調該如何治療?以下霍普金斯診所列出6大治療方式:1.藥物治療:對於某些內分泌失調,醫生可能會開出藥物來調節激素水平,例如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胰島素注射治療等。2.激素治療:對於一些內分泌腺體功能不足的狀況,可能需要進行激素替代治療,以補充體內缺乏的激素。3.手術:在一些嚴重的內分泌失調情況下,可能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異常腺體或腫瘤,以恢復正常的激素分泌。4.改變生活方式:有些內分泌失調與生活方式有關,如過度的壓力、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等、睡眠問題,改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對恢復內分泌平衡有幫助。5.營養補充:在某些情況下,營養補充劑可以幫助改善特定的內分泌問題,例如維生素D補充對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可能有幫助。6.避免激素干擾物質:有些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減少接觸這些激素干擾物質可能對內分泌失調有幫助。內分泌失調吃什麼改善?中醫推3類食材調理真如中醫診所指出,平時飲食方面最好以清淡為宜,少吃寒涼、油炸、辛辣食物。若欲以食療養肝、養腎、補脾胃,調理內分泌問題,則可以選用以下食材:1.養肝食材肝在五行中對應「木」,顏色對應「青色」,所以深色蔬果如花椰菜、蘆筍、菠菜、葡萄、藍莓等一定沒有錯;多吃甘味的食物如南瓜、栗子、核桃、紅棗等也可以。蛤蜊湯、鮭魚、薑黃、豆腐、柑橘等也是常見養肝食材。肝喜疏暢條達,壓力大的族群也可喝喝疏肝解鬱的花草茶如薄荷、玫瑰花、洋甘菊等。咖啡的綠原酸、綠茶的兒茶素,也都能養肝。2.養腎食材養腎就選黑色食材如黑木耳、黑米、黑豆、黑芝麻、黑蕎麥、龍眼肉、海帶、烏骨雞等。堅果類、枸杞、干貝、山藥也都很不錯。所以,常見的桂圓紅棗茶就十分適合啦!3.補脾胃食材穀類如米、小米、小麥等是健脾首選。黃色食材如南瓜、玉米、番薯、黃豆、木瓜等也都相當好。另外,薑、蓮藕、山藥、秋葵等,也都有益於脾胃。平常也可以簡單的四神湯,含有蓮子、茯苓,可調補脾胃。資料來源:Dr. Williams、啟新診所、霍普金斯診所、新北市藥師公會、真如中醫診所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真有所謂內分泌失調嗎?.內分泌失調都跟它有關!醫曝腦下垂體功能異常會造成哪些症狀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4 醫療.眼部
眼睛紅紅的「結膜下出血」是中風前兆?眼科醫列6可能原因破迷思
雙眼通紅的「結膜下出血」讓人怵目驚心,其成因與相關的眼睛保健為何? 結膜下出血 血管破裂所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說明,結膜下出血就是結膜下的血管破裂,造成眼白紅腫,類似皮膚上的「瘀青」概念,但血液在眼球並不外流,而是積存在透明的結膜下,導致眼白明顯發紅。 與中風無直接相關 這些原因都可能發生 北醫附設醫院、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曾針對結膜下出血提出研究報告,顯示有結膜下出血症狀的人,中風機率較一般人高,然而其他國際上的大規模流行病研究,扣除共病對數據的干擾後,結膜下出血與中風無「直接」關聯,不必過於擔憂。 常見舉重、便秘、高血壓、劇烈咳嗽、打噴嚏、或用力過度等情形下,結膜下的微血管或小動脈可能會破裂出血,造成眼睛紅腫。 多數無感 眼睛出現不適快就醫 大多數病人並不自覺結膜下出血,通常是被他人指出或照鏡子時發現。如果無疼痛或模糊視覺,就無需過度擔心,即便出血範圍較大,亦不會對眼睛造成問題。但如果眼睛感到不適,如腫脹感,疼痛或有其他症狀,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結膜下出血,建議至眼科掛號進一步診斷。 日常這樣做幫助修復 避免出血症狀 治療過程中,紅眼症狀需要一到兩週才會完全消退,就像瘀青消退的時間一樣。另外,如果長期反覆多次出血,要懷疑有有凝血異常疾病,建議檢查凝血因子是否正常、有無血友病史,大多數的人都是某條血管特別脆弱,一直反覆破裂,這時候注意減少用力、多吃維他命C幫助修復,或能避免出血症狀頻繁發生。 控制血壓、避免過度用力 飲食清淡為宜 張延瑞提醒,結膜下出血相關的眼睛保健,第一個還是要控制平日的血壓,血壓太高的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會流血不止,年紀稍微大一點、血管硬化的族群也要特別注意,其次重訓、提重物導致腹壓上升、外力刮傷或刺傷眼睛等狀況,都有可能導致結膜下出血。 平日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主,中醫所謂的「火氣大」指的就是食物屬性較為燥熱,存在體脂肪或血液當中,造成血管刺激,就會產生發炎、腫脹等狀況,都有可能會讓出血容易發生,日常重口味、醃漬、添加香料的東西適度的吃,不宜吃太多。 【延伸閱讀】13歲男童染A流後「急性腦病變」 行為異常、性格改變仍在治療中明明很累卻怎樣也睡不著,小心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995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22 醫療.腦部.神經
突然出現無法解釋的手腳麻木?醫師示警恐罹這種病:嚴重將插管
民眾常見手麻、腳麻症狀,若症狀來得又快又急又廣泛,影響範圍沒辦法由常見神經壓迫位置解釋,醫師提醒可能是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超過7成患者在手麻、腳麻症狀出現前一個月會有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使用化療藥等事件,間接造成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突然出現雙腳麻木感 需扶牆壁才能走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有一名60歲莊姓患者,平日都在辦公室負責行政業務,近年被診斷高血壓並定期服藥,偶爾出現背痛合併左腳麻,但通常休息幾天就好,依次腸胃炎康復後,卻突然出現左腳的麻木感,不僅症狀與過去不同,休息後也沒有改善,短短幾天內的左腳麻竟延伸到大腿,右腳同樣的位置也出現麻木感,甚至需要扶著牆壁才能緩慢行走。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神經內科醫師吳孟儒表示,莊姓患者到醫院接受神經學相關檢查,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經過1周的血漿置換及藥物治療,症狀緩解不少,經過3個月積極的復健訓練,行走狀況終於恢復到平常的水準。格林-巴利症候群 76%患者症狀出現前一個月有前驅事件吳孟儒指出,手腳的麻和無力如果來得又急又快又廣泛,影響的範圍沒辦法由常見神經壓迫的位置解釋,就得小心是不是得了格林-巴利症候群,台灣每年大約有400個案例,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以成年人居多。76%的患者症狀出現前一個月會有前驅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接受疫苗施打、使用化療藥物或手術,可能間接造成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進而導致周邊神經髓鞘或神經軸突被攻擊。吳孟儒指出,格林-巴利症候群病人通常從雙側腳背開始麻,快速往近端的大腿延伸,接著雙側手掌開始出現症狀,並往手臂方向延伸,同時會合併肢體無力,造成患者走路不穩、容易跌倒,雙手因握力不夠而無法拿碗筷吃飯。少數患者可能複視、呼吸窘迫 嚴重需插管有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複視及吞嚥困難等症狀,有的則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容易頭暈、尿滯留、血壓起伏不定,甚至是呼吸窘迫而需要暫時性插管輔助呼吸治療。吳孟儒指出,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神經學評估,神經電生理檢查、腦脊髓液的化驗及血液抗體檢查,能幫助準確診斷格林-巴利症候群。及早接受治療,可減緩周邊神經因發炎反應而被過度破壞。
-
2023-11-21 養生.聰明飲食
「快樂激素」幫助度過憂鬱秋季!不止香蕉,這幾類含色胺酸食物都能吃出好情緒
● 秋天易引發憂鬱症,容易失眠、易怒、情緒低落● 避免憂鬱,運動、調節飲食、社交刺激能改善● 香蕉可擺脫憂鬱? 營養師:香蕉皮才是秋末了,氣溫變化大,容易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季節性憂鬱」,日本將其稱為「秋乏」,女性相對於男性,容易被誘發。秋乏容易讓人身體疲憊、疲勞難消除、憂鬱或心情沈重。面對秋乏,可透過運動以及飲食調節,幫助度過「令人憂鬱的季節」。幫助人體製造足量血清素 度過憂鬱秋季秋季的白天日照減少、氣溫降低,人體得開始適應時令,容易讓人感受到情緒低落,如果本身有憂鬱傾向,症狀可能因此加重,出現「季節性憂鬱症」,症狀包含失眠、疲倦、易怒、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負面思考等。不少精神疾病患者,也容易在秋天時症狀失控。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賴思吟表示,造成情緒低落或是負面思考的原因非常多,如基因、後天環境等,如果要短暫度過季節性憂鬱症,可以增加腦中血清素,幫助情緒穩定。研究顯示,血清素是人體穩定情緒的重要物質,因此,坊間將血清素稱為「快樂激素」或「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具有幫助腸胃道蠕動、協助製造褪黑激素、增加睡眠品質等作用。人體的血清素無法自行製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色胺酸」,人體才能合成。如果要讓身體有足量的血清素,就得多吃含有色胺酸的食物。去除香蕉皮 香蕉幾乎不含色胺酸香蕉被視為是「色胺酸之王」,也被稱為是「快樂食物」。不過,賴思吟指出,香蕉中富含色胺酸的部分是「香蕉皮」,如果去除香蕉皮,香蕉本身幾乎不含有色胺酸,因此,如果民眾希望透過食物攝取足量的色胺酸,香蕉並非推薦的食物。含有色胺酸的食物非常多,賴思吟說,如果依照國健署的每日營養建議,吃足六大營養素,就能攝取足夠的色胺酸。根據食品營養概論,每人每天色胺酸的需求量為每公斤3.5毫克,以一位60公斤體重的民眾計算,每天色胺酸的建議攝取量為210毫克。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的大紅豆含有659毫克色胺酸、黃豆含532毫克、白帶魚含403毫克、小魚干含540毫克、火雞肉491毫克、黑豆466毫克、生腰果382毫克、鮭魚391毫克。賴思吟表示,豆類的色胺酸含量多,平時可多攝取,但要幫助合成色胺酸,建議可多吃維生素B群,維生素B6可以幫助色胺酸合成血清素,富含B6食物,如肉、肝臟、蛋豆類、小麥胚芽、花生等。●哪些食物含色胺酸?.乳製品:牛奶、優酪乳、優格、起司等。.豆魚蛋肉類:黃豆、黑豆、雞蛋、魚等。.全穀雜糧和堅果類:燕麥、穀物、南瓜子、黑芝麻粉、核桃、葵瓜子等。.其他:壽司的海苔片、乾香菇也含色胺酸。大啖油炸物、甜品 增加身體負擔更憂鬱面對負面情緒,有些民眾會選擇「大吃」舒壓,或是吃具有「香香味」的油炸物,賴思吟表示,情緒不好時,吃甜點或是油炸物,當下大腦可能會感受到愉悅,但這類的食物幾乎攝取不到營養素,過度攝取油脂,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例如脂肪的增加、代謝異常問題,也會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賴思吟建議,平時的飲食方式,宜應攝取六大營養素為主,同時搭配運動,維持正常睡眠的時間,時間到了就該放下手機,讓身體恢復平靜,增加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