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膀胱炎
共找到
73
筆 文章
-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尿路結石治療 4大醫療院所
林口長庚醫院非不得已才動刀 震波碎石門診搞定健保資料顯示,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前20名醫療院所,林口長庚排名第一。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任、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謝明里表示,林口長庚的病患來源多是自行就醫、轉診次之,多數可採取保守療法,或門診震波碎石手術處理,所以門診量高,但手術量沒有非常高。加上患者遵從性高,治療後三個月到半年回診追蹤,也讓門診量相對高。謝明里表示,林口長庚醫師與設備陣容完整,大多數泌尿道結石患者初期僅需給予水分,小結石就能自行排出。尿酸過高患者,則採取藥物治療。保守性療法不適用時,採進階治療,腎結石小於2公分、輸尿管結石小於1公分,可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此為門診手術,無須住院。若腎結石大於2公分、輸尿管結石大於1公分,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成功率低於五成,建議改採內視鏡手術。以輸尿管結石來說,可採輸尿管鏡手術,從膀胱經輸尿管,抵達結石處,以雷射擊碎結石。此外,體外震波碎石術失敗者、結石大於1公分且X光片不顯像,如尿酸結石者也適用。臨床最怕遇到鹿角結石患者,通常需採取經皮腎臟取石術,若還是無法處理,才會採取傳統開腹手術。通常結石患者治療後,五年內至少有半數可能復發,再度手術機率高,林口長庚近期發展軟式腎臟鏡,增加以內視鏡抵達結石的機會,避免開腹。亞東醫院抽菸、肥胖患者多 再忙都要起身排尿為何亞東醫院在收治泌尿道結石患者及手術數量能位居全國第二名、醫學中心第一?該院泌尿外科主任鍾旭東解釋,應與醫院位置有關,地處新北市板橋,鄰近土城、樹林,上班族及勞工族群眾多,這些都是潛在高風險族群,天熱時汗多、少喝水,就容易罹病。此外,亞東醫院泌尿科醫師眾多,處理泌尿道結石經驗豐富,醫療團隊想辦法節省診治流程,讓患者在最短時間緩解疼痛。鍾旭東觀察門診患者發現,泌尿道結石患者以男性居多,其中抽菸比率特別高,且大部分病友體型較為肥胖,容易合併代謝疾病,以致身體新陳代謝速度較慢,一旦腎臟排出雜質的速度比尿液生成還要快,堆積雜質,就會變成小結石。執醫十幾年,鍾旭東表示,光從病人神情就可以感受結石之苦。因自己體型胖胖,看診時久坐少動,也屬於泌尿道結石高風險族群,擔心有天也會嘗到苦頭,不敢大意。為此,鍾旭東要求自己,即使再忙,每三個小時都要起身尿一次。另在診間準備一壺茶,利用空檔多喝水。假日多跑步,如果真有小結石,也可順利排出體外。在飲食上則力求清淡,不可過鹹、過油,也少碰高膽固醇,盡量避免食用高普林食物,以及豆乾、豆腐等豆類加工品,吃火鍋時,絕對不喝湯底。新店耕莘醫院結石疼痛是好事 提醒盡速就醫處理「夏天是泌尿道結石好發季節。」新店耕莘泌尿外科主任廖俊厚指出,泌尿道結石復發機率相當高,只要有過痛徹心扉的感受,都不想再來一次。至於該醫院為何能夠吸引眾多患者就醫及手術?廖俊厚謙虛地說,應該是做出口碑。不過,就醫師立場來看,患者有多痛並不是診治重點,重點在於阻塞位置,以及是否能順利排除。如果結石卡在輸尿管,患者可能痛到打滾,無法排尿,但這問題還比較好解決;如果結石卡在腎臟,大部分患者只覺腰痠,身體略微發燒,因為痛感低,容易被忽略,一旦結石卡住時間過久,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出現棘手且不可逆的後遺症。從這個角度來看,泌尿道結石患者還是痛一點較好,因為疼痛會提醒趕緊就醫。反之腎結石拖久,腎臟功能受損,可能危及一輩子健康。廖俊厚說,「多喝水是最重要的預防之道。」維持尿尿頻率,結石的機率相對低很多。最怕的是,宅男宅女或緊盯電腦的上班族,因長時間坐著,少動、少喝水,幾乎不太上廁所,如果又常吃容易引發結石的食物,當然就是高風險族群。此外,泌尿道結石也與體質有關,很容易復發,建議定期回診,除了多喝水、注意飲食習慣之外,還應多運動,即使有小顆結石,也可能自行排出體外。台北書田診所結石引發尿路感染 男多尿道炎、女多膀胱炎依據健保署108年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統計,在診所治療者,台北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門診患者最多,108年有7402件;而在手術治療上,書田也有85件,包含膀胱鏡取石術的36件、輸尿管鏡取石術及碎石的49件,皆為基層診所第一,遙遙領先其他診所。對此,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院長、泌尿科主治醫師蔡培斌表示,書田診所從27年前創立時,就是以泌尿專科開始,泌尿科除了管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的病痛外,也管男性生殖系統的疾病。此外,腎上腺及後腹腔發生腫瘤,也屬於泌尿科的範疇。除了內視鏡、雷射碎石等設備完善,蔡培斌說,目前專任加特約醫師共20位,不輸地區醫院泌尿科醫師規模,可能也是患者信任書田的主因。蔡培斌表示,結石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男女尿路感染好發症狀不同,男性為尿道炎、攝護腺發炎等,女性則較常見膀胱炎。他說,要解決結石疼痛,一般以補充水分,給予止痛劑、化石藥物等為主,並配合觀察治療。但要根本解決,還是得將結石取出或擊碎後讓其自行排出。書田因設備完善,體外震波碎石在門診就可處理,一般來說不需住院;若結石太大,則可以內視鏡碎石處理,多數患者只需觀察住院1至2天即可出院,相當方便,相信也是讓患者信賴、治療人數多的主因。
-
2020-06-20 科別.泌尿腎臟
妙齡美甲師一天頻尿高達3、40次 原是這病因好發在女性
30歲的蔡小姐,從事美甲工作數年,也屢獲全國性美甲比賽大獎,近半年來飽受頻尿之苦,一天上廁所的次數高達20至30次,晚上也要起來4至5次,連幫客人彩繪指甲時,也必須頻頻向客人說聲對不起,暫時離開去上個廁所,已嚴重影響工作,經衛福部新營醫院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接受口服藥物以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後,才有改善。蔡小姐求診時表示,半年來總是覺得一直想尿尿,雖然總是想要忍住不尿,但是那種一陣一陣下腹痙攣疼痛感,會不停地襲上來,直到尿液排出才會比較舒緩一些。頻尿的症狀,使得的他一直不敢跟朋友出去玩。她也曾經就醫,醫師告訴她可能是膀胱發炎或是膀胱過動症,服藥後症狀卻始終無法改善。為了小便,工作被打斷、晚上失眠,下了班也只敢待在家裡,讓她困擾不已!經衛福部醫師詳細問診以及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在膀胱鏡檢查時發現,膀胱黏膜有多處出血點與破皮的現象,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在醫生建議下接受口服藥物以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治療後,頻尿與下腹悶痛的情形漸漸有改善,不僅在上班時,不再為頻尿所困擾;下班之後,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晚上睡眠也改善,整個人都精采了起來。衛福部新營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建升表示,間質性膀胱炎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疾病,它好發於女性,尤其是30至40歲間。主要症狀包括頻尿、急尿、下腹部漲痛或是會陰部疼痛,尤其是在憋尿的時候,疼痛感會特別明顯,排尿後痛感則會減輕。長期下來,這些症狀除了造成身體不適,對於情緒精神,甚至性生活方面影響甚鉅,病患往往會合併焦慮與憂鬱症狀。間質性膀胱炎並不像泌尿道感染一樣,是由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它的成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膀胱黏膜層的破損,尿液物質滲入膀胱壁刺激之後,產生症狀,在膀胱鏡檢查時會有獨特的表徵(如多處出血點與黏膜潰瘍破皮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與膀胱過動症的表現也很像,都是以頻尿為主,但是,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在膀胱漲尿時會有下腹的疼痛感,而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則無。陳建升說,針對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以恢復膀胱黏膜的完整性為目標,目前治療藥物採玻尿酸的膀胱灌注或口服藥物為主,除此之外,也可以灌注肝素或以肉毒桿菌施打、內視鏡膀胱水擴張或是膀胱黏膜潰瘍切除手術對某些患者也會有幫助。建議患者盡量避免吃含鉀離子或柑橘類水果、煎炸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濃茶、酒及碳酸飲料;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必須要有耐心,持續地接受治療,調整生活作息,才能讓膀胱恢復健康。
-
2020-06-06 科別.泌尿腎臟
小弟弟有異味 太太性致缺缺
小婷婚後多年遲未生子,面對長輩催生,夫妻倆都滿心期待新成員,但每當想要愛愛之前,小婷卻常聞到異味而打消性致,次數從「做一休二」,變成「月底發薪」,最後淪為「三節獎金」,老公無計可施之下前往就診,才發現因長期包莖導致包皮裡藏汙納垢,所幸手術後感情加溫,小倆口正期待新生命到來。造成無法受孕的原因很多,其中夫妻性生活不契合,做愛次數顯著偏少,往往是無法順利增產報國的主因之一,上述案例中的丈夫有包莖的問題,雖然太太曾試著協助清洗乾淨,以改善異味,但每當將包皮往下拉清洗的過程,經常有異味飄出,且先生直喊疼痛,總以「已經很乾淨了」為由搪塞,日復一日之下,往往消磨夫妻間的感情,也使求子之路更加艱辛。包皮過長雖不影響排尿,但因包皮會分泌包皮垢,如同頭皮屑一般,通常只要將包皮翻開來清洗,並不會造成大礙,不過若包皮長到無法往後推或翻出,使包皮垢累積並散發惡臭,當長期刺激陰莖頭,就容易引發包皮炎或陰莖炎,一旦細菌上行感染,會造成膀胱炎、腎臟發炎或前列腺炎。尤其包皮垢感染容易導致泌尿道發炎,甚至誘發前列腺炎,進而造成頻尿、尿急、排尿不順,以及下腹、下腰、會陰、腹股溝部、陰囊及睪丸處疼痛。包皮垢不但影響自身健康,還可能使另一半陰道感染,因男性包皮內大量的包皮垢和分泌物,會使包皮黏膜上皮細胞的防禦能力下降,加上局部環境溫熱潮濕,有利於人類乳突病毒入侵,就容易在發生性行為時傳染給配偶,誘發子宮頸癌。至於傳統割包皮手術時間約30分鐘,術後疼痛感較明顯,且需多次返院換藥,照護上較費心,若是採「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切除過程約5分鐘,只需將外型有如「開瓶器」的吻合器套上陰莖後,由特殊環狀刀片搭配縫合鋼釘和矽膠縫合圈,切斷過長的包皮,並協助傷口癒合,術後傷口平整,縫合鋼釘約5至7天開始自動脫釘,一次性的醫療器材能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因此,提醒長期飽受包皮炎、龜頭搔癢、紅腫、疼痛、分泌物或包皮垢的男性朋友,應積極接受治療,才能兼顧自身與配偶的健康。
-
2020-04-12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 八旬翁尿中有膿
年長男性注意,若頻繁解不出尿、甚至尿中有膿,可能是攝護腺肥大問題。一名住在安養中心80多歲的老翁,之前就有頻尿但出現量少、解尿不順情形,原覺得是年長而不以為意,但三個多月前發現尿中有膿,在女兒陪同下就醫發現是攝護腺肥大、並有兩公分大的結石,經手術治療加上醫師所開抑菌、增加膀胱收縮藥物下,情況明顯改善。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收治該病患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攝護腺肥大與男性荷爾蒙有關,也是男性獨有的問題,所伴隨常是排尿不順症狀,以往都發生在60歲以上男性,但近年發現有年輕化趨勢,40、50歲患者也大幅增加,他以自己近年臨床患者統計,50至70歲的患者就占約六成。造成攝護腺肥大之原因,殷約翰說,最主要是隨年齡增長,男性荷爾蒙的刺激造成組織增生;另外,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晚睡,或是體重過重、肥胖,過油過辣高脂等飲食習慣,肝硬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頻尿、量少、排尿慢他說,攝護腺肥大會引起患者排尿障礙,常見症狀有頻尿、排尿慢、尿流細小、有餘尿感,或夜尿次數增多;到後期時則可能出現膀胱炎、尿道炎,而泌尿系統癌症等也可能引起血尿。在檢查上,他說,透過病史詢問、指診、超音波、膀胱鏡、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等都是方式之一。如上述患者雖沒有血尿,但經超音波檢視後,發現其攝護腺比原先肥大、膀胱內有一顆約兩公分大的結石,一般來說結石大於一公分、卡於膀胱頸或尿道,就會出現明顯的排尿困難。而同時也發現老翁有疝氣的問題,主要原因與便秘一樣,攝護腺肥大患者因為尿不出來,所以膀胱就需用力,以致腹壓升高,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股溝疝氣。不過,殷約翰說,因考量老翁年邁且不影響攝護腺割除,故暫不處理。輕症口服藥能改善而在治療上,殷約翰說,若症狀較輕微,多數患者以口服藥治療就能改善,若合併有出血、膀胱結石、腎功能受損或排尿困難而影響生活時,則建議透過手術治療改善。在考量老翁身體狀況尚可下,以手術將攝護腺摘除、結石取出,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三天後即出院;並開立抑制細菌、增加膀胱收縮藥物,助解尿順利,兩個月後回診時,解尿情況已改善。多蔬果、少辛辣如何防護攝護腺肥大,他建議日常生活可多吃蔬果,減少便秘;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酒等,以免交感神經收縮更厲害;而服用可能影響膀胱收縮藥物時,應向醫師諮詢後再服用,以免症狀加劇;很重要的是,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應定期接受檢查。
-
2020-03-08 科別.婦科
30至40歲女性常見健康問題有哪些?醫提醒小心相關病症
今天是婦女節,對忙碌的現代女性來說,該忙的還是要忙,該煩惱的事不會消失。但是,不管你正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都不能不照顧自己的健康。30歲以後,人生會經歷幾個分水嶺,身心靈的風暴,也會在不同階段出現。如何在各個階段安步當車,飲食、運動和心靈調適,不可或缺。30到40歲這個階段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有哪些?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婦幼醫學中心主任徐明洸說,輕熟女常見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缺鐵性貧血等症狀。育齡常見 子宮肌瘤、內膜異位徐明洸說,現代女性多晚婚,較晚生小孩,因而容易有上述的病症出現。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原本屬於子宮裏面的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外面,隨著每個月經血來潮,在其他地方引起慢性發炎。他表示,這些組織除散落在腹腔或腹膜表面,也有可能長在卵巢或子宮肌層,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其症狀有經痛、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也因經血量多,長久下來就延伸出缺鐵性貧血等病徵。徐明洸提到,子宮內膜異位症不是惡性疾病,但很常見、也是慢性疾病,目前可透過手術、口服藥物治療,建議尋找嫻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科醫師診斷治療。熬夜、不當節食 帶來健康問題處於輕熟女階段的女性,看似活力旺盛,但雌激素分泌開始下降,工作或玩樂熬夜、不當節食等,可能帶來各種健康問題。徐明洸說,現代人習慣熬夜,飲食也不健康,經常暴飲暴食,吃下過多脂肪、高油和高鹽的食物,首先就得面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問題,這些都是誘發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以輕熟女來說,若生活型態不正常,更容易有心血管疾病,乳、胃癌致癌率也提高。因此建議不分年紀、性別,想要身體健康,最好還是保持作息規律、定時定量飲食。兼顧養兒育女與工作,職業婦女兩頭燒的困境,如何平衡?徐明洸表示,現在的家庭多半是雙薪家庭,也早已沒有所謂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建議先多跟丈夫溝通,共同分擔家務、照顧孩子。以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小孩距離先生公司較近,可請先生協助接送,洗衣、曬衣或打掃等簡單家務事,兩人共同承擔,還能促進彼此感情。如果雙方都得加班工作,家中長輩若許可,也可請祖父母幫忙帶孫,最重要的是兩夫妻的和諧與溝通,才不會讓其中一方累垮。選低GI澱粉類 快走慢跑都好至於輕熟女的飲食方式和運動,徐洸明表示,現在許多上班族、小資女多半是外食族,建議多菜少肉,挑選各類蔬果,台灣葉菜類、水果種類多,例如芭樂、番茄、地瓜葉等都是好的食材。他說,現代人飲食精緻又吃太多,體內用不完的多餘醣分轉換成脂肪,若怕吃澱粉類會變胖,則可挑選低GI澱粉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燕麥粥、糙米飯。平時則除蔬菜,也可多攝取魚類、瓜果、豆類、瘦肉類,均衡攝取營養,就能保持青春活力。至於運動部分,他建議可以快走、散步或慢跑,只要一雙好的運動鞋就能開始,不僅達到增加心肺功能,也提升柔軟度,且到公園、運動場也能邊運動邊欣賞風景舒緩壓力,孕婦則建議嘗試游泳。常見尿道、膀胱炎 多喝水別憋尿建議這階段該做的健檢項目?他說,女性相關的健檢有子宮頸抹片、骨質密度分析、婦科超音波、人類乳突病毒檢查和乳房攝影跟超音波等。建議輕熟女定期婦科檢查,有性行為、30歲以上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35歲以上每年做乳房超音波檢查,預防子宮頸癌或乳癌病變。最後,徐洸明提到,女性尿道較短,加上離肛門近,容易造成如大腸桿菌之類的細菌感染,經常罹患尿道炎、膀胱炎。有些職業例如百貨公司櫃姐、銀行行員、老師,經常長時間工作,一忙就憋尿,更是容易患病。他提醒,女性同胞不論年紀,最好都不要憋尿、多補充水分,排尿及排便後要擦拭時,由陰道口擦至肛門,即由前往後擦拭,避免肛門周圍細菌的傳播。輕熟女健康表單怕發胖菜單● 可選低GI澱粉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燕麥粥、糙米飯。● 外食族建議多菜少肉,挑選各類蔬果。並攝取魚類、豆類、瘦肉類等蛋白質,維持營養均衡。小心相關病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缺鐵性貧血、尿道炎、膀胱炎建議健檢項目● 有性行為、30歲以上者,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預防子宮頸癌。● 建議35歲起,每年應定期做理學檢查與乳房超音波檢查。有乳癌家族史者更應定期追蹤。● 骨質密度檢查
-
2020-02-10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切除就萬事OK?如果你也這樣想恐害腎衰竭
 72歲男性,4年前曾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術後排尿良好,最近1個月出現尿血及排尿不順而求診,經檢查診斷為復發性攝護腺肥大合併出血。靜脈腎盂攝影發現攝護腺肥大並阻塞排尿,超音波顯示膀胱內有明顯凸起,經由膀胱鏡檢查確認尿血是由攝護腺肥大造成,同時也引起尿道阻塞;膀胱內的凸起是攝護腺肥大的組織推擠形成,膀胱本身無其他病灶。 攝護腺肥大會引起尿血?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攝護腺肥大不只是引起頻尿、多尿、夜尿、排尿困難、有餘尿等症狀,同時也可能攝護腺出血造成尿血,加上攝護腺肥大患者大多年紀較大,常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多少都有服用抗凝血劑,更增加了尿血的機率;除了攝護腺肥大外,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癌症等也可能引起尿血。 治療方面,大多數患者以口服藥治療都能獲得改善,但倘同時合併有出血、膀胱結石、尿滯留、腎功能受損、排尿困難影響生活等症狀時,建議接受手術治療改善。 手術後攝護腺就不存在?殷約翰提到,門診常會遇到患者以為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後,攝護腺就永遠沒問題了,事實上攝護腺在開刀後外皮依然存在,手術只是刮除中央肥大的攝護腺。根據統計手術後有15-20%會再次出現相關的排尿不順症狀,8.3%有需要再次手術的可能。 最後,殷約翰提醒,當出現尿血症狀時,應積極就醫找出原因治療。攝護腺肥大長期阻礙排尿會造成膀胱及腎臟功能破壞,甚至引起腎衰竭。然而,攝護腺肥大在手術後仍有復發的可能,且攝護腺癌的風險仍在,在治療後仍應持續追蹤,以免太晚發現病灶。 延伸閱讀: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男性年過50頻尿到怕 超過這時間水少喝! 
-
2020-01-15 科別.婦科
舒服到忘記! 月亮杯竟忘在體內一周引膀胱炎
生理期的衛生用品愈來愈多元,近年引進台灣的月亮杯,也有愈來愈多女性使用,去年有位網路作家自爆月亮杯忘了拿,結果放在體內一周,引來急性膀胱炎,腹痛掛急診趕緊接受治療才免於感染持續惡化;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說,月亮杯若好好使用是非常安全的用品,反而是使用棉條風險相對高。郭安妮說,月亮杯只要擺放好,定時取出,是相當安全的產品,也能達到環保的效果,自月亮杯問世後,尚未有女性因為月亮杯使用不當求診,反而是使用棉條的女性,常常會忘記更換,一條棉條從早用到晚,非常容易造成陰道感染,出現念珠菌、黴菌等,增加泌尿道感染或是輸卵管發炎等機會。曾有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下體不斷分泌出黃色的分泌物,才發現自己已經棉條放在陰道長達三天,嚴重念珠菌感染,必須要連續吃七天抗生素才逐漸好轉。郭安妮說,臨床上最常見到使用生理用品出現感染的產品,其實是「棉條」,現代女性多數有工作,一忙起來常常會忘記取出,加上使用棉條幾乎無感,因此,棉條造成感染者非常多。她說,無論是衛生棉、棉條、月亮杯等生理用品,每隔三小時就應該要更換、清理,否則很容易陰道感染,也建議生理期時,不要穿不透風或過緊的褲子,降低感染機率。
-
2020-01-08 科別.泌尿腎臟
影/七旬翁出現血尿 原來是攝護腺肥大
男性注意,攝護腺即使動過手術,還是有可能再度肥大。一名72歲男性四年前曾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術後正常作息,最近一個月感到排尿不順並出現血尿而求診,經檢查診斷為復發性攝護腺肥大合併出血。後經再次攝護腺切除手術後,症狀改善。收治該病患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該男到院時表示出現大量血尿,經靜脈腎盂攝影與超音波檢視後,發現其攝護腺比原先肥大、膀胱內也有明顯凸起,再經膀胱鏡檢查確認血尿是由攝護腺肥大壓迫造成出血,同時也引起尿道阻塞而解尿不順,膀胱本身無其他病灶、亦無結石。殷約翰說,經進一步詢問該名患者,發現本身有心血管疾病而有服用抗凝血劑,導致更容易產生大量血尿。經攝護腺切除手術後,尿血症狀改善,排尿也恢復暢通。殷約翰說,攝護腺肥大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是男性獨有的問題,以往都發生在60歲以上男性,但近年臨床發現有年輕化趨勢,40、50歲患者增。而攝護腺肥大不只引起頻尿、夜尿、排尿困難等症狀外,同時也可能造成血尿。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癌症等也可能引起血尿。他說,而在治療上,多數患者以口服藥治療都能改善,但若合併有出血、膀胱結石、腎功能受損或排尿困難而影響生活時,則建議透過手術治療改善。殷約翰表示,攝護腺經手術後是可能再次肥大的,因患者手術只是刮除中央肥大的攝護腺,外皮依然存在。而據統計,手術後仍有15%到20%患者會再次出現排尿不順等症狀,8.3%有需要再次手術的可能。在醫學上,攝護腺肥大的原因仍然未明,但與肥胖、飲食、本身有慢性疾病有關聯性,他呼籲成年男性應少吃加工食物、避免辛辣、菸酒並適度運動維持體態。
-
2020-01-07 養生.更年期變化
婦人更年期脾氣驟變 補充女性荷爾蒙獲改善
一名50歲婦人平常在公司總是笑臉迎人,但不久前母親罹癌,加上兒子出國學費高,導致一時壓力過大,讓她經常莫名感到胸悶、心悸,也因精神狀況差,在辦公室對人頤指氣使,經輾轉就醫確診為更年期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給予補充女性荷爾蒙一周後,才漸漸恢復以往親切和藹模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茂森指出,這名婦人工作能力強,十分獲得主管肯定,但這陣子因為忙著協助母親治療癌症,又得籌錢支付孩子留學費用,排山倒海的壓力讓她不自覺出現睡眠不安寧、人際關係變差,莫名感到胸悶、心悸、下腹疼痛等症狀,令她十分苦惱,職場關係也因而惡化。但她遍訪各大醫療院所,都被診斷為心律不整、憂鬱症、慢性膀胱炎等,甚至經儀器檢查,身體各項數值皆正常,被同事、家人誤認為沒病裝病,更令她有苦難言。張茂森說,以女性生殖內分泌學的角度而言,女性一生會遇到三次危機,第一次是青春期,第二次是懷孕期,第三次是更年期,共同特色為身體的性荷爾蒙起了極大變化,若沒有妥善處理,恐會造成身心負擔,加上近20年來,因少子化、高齡化的結果,使女性花費更多心思栽培孩子,加上父母年邁需要照顧,因此50幾歲被當作「夾心餅乾」的婦女,經常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他說,50歲是漸漸進入更年期的年齡,體內動情激素明顯下降,當缺乏女性荷爾蒙的支持,會出現體力變差、器官機能退化、力不從心等,但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改變;若是自律神經失調,則會使抗壓性下降,當壓力大到無法應付時,就會出現頭痛、胸悶、心悸、恐慌、莫名其妙情緒低落、睡眠障礙等。因向外尋求協助時無法精確描述症狀,更年期婦女經常得不到親友的關懷與支持,但這群看似無病呻吟的群體,卻又在家庭與社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幸透過給予適當的女性荷爾蒙補充,降低興旺的交感神經,與提升低落的副交感神經,就能有效改善症狀。張茂森提醒,當更年期婦女為自律神經失調所苦時,不應被視為「病人」與「家庭負擔」,周遭的人更應提供強而有力的心理支持,並鼓勵她們積極治療,才能協助更年期婦女重返家庭與職場。
-
2019-12-31 科別.泌尿腎臟
女性頻尿漏尿骨盆痛 改善新選擇試低能量震波
高醫體系婦產科及泌尿科兩年前引進低能量震波療法,將低能量震波治療應用於膀胱過動症、應力性尿失禁以及慢性骨盆腔症候群的患者,藥物治療無效或是害怕開刀的患者可以到門診諮詢,不失為一個新的治療選擇。47歲張小姐說,平時深受頻尿困擾,平均15至20分鐘就要跑一次廁所,害怕的不太敢出遠門。輾轉求診到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門診,膀胱過動自我檢測表前測10分,診斷為膀胱過動症。經醫師建議接受8周的體外低能量震波治療後,降為5分,現在可以拉長到1.5至2小時才去上廁所,生活品質得到大大的改善。46歲盧小姐表示,最近發現自己感冒咳嗽時會漏尿,原本不以為意,但似乎有逐漸變嚴重。經尿路動力學檢查發現棉墊測試1.8克,診斷為輕中度應力性尿失禁。接受8周的體外低能量震波治療,治療後第9周的棉墊測試改善到0.4克,幾乎完全沒漏尿感。70歲的黃太太一年半來總覺得肛門口左右兩側約2公分處有壓痛感,四處求醫,藥物治療後疼痛感並無明顯改善,經評估過後為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她說,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打完3次,壓痛感改善了九成,經過4周治療後壓痛感完全改善,不再服用止痛藥物,她很高興。小港醫院副院長龍震宇表示,骨盆底功能障礙是因骨盆底肌肉及韌帶缺損導致的一群疾病,包括慢性骨盆腔疼痛、尿失禁、膀胱過動症及間質性膀胱炎等各種慢性疾病,常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這些疾病目前的治療方式相當多元化,如藥物治療、行為治療或是手術療法。龍震宇說,目前臨床應用低能體外量震波,用來改善組織修復在肌腱骨骼交界處、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皮膚傷口和軟組織修復及男性勃起功能障礙。
-
2019-12-25 科別.泌尿腎臟
尿得乾淨反而膀胱發炎 醫師警告女性這個動作超危險
不是尿得乾淨等於不會發炎,一名30多歲的女性,工作忙碌,每次都憋到不能再憋才去上廁所,為了抓緊時間上班,每次都會「用力排尿」以瞬間完結如廁時間,擔心尿沒排乾淨,最後還會用手加碼推下腹部兩下,盡可能把尿液排出,某次健檢發現尿液中有潛血反應,起初以為是膀胱癌,最後證實是排尿的錯誤動作,讓膀胱發炎。研究顯示,女性若是長久以來用力解尿,膀胱會失去彈性,也可能因為腹部加壓,導致骨盆底肌肉鬆弛,增加尿失禁、骨盆底器官脫垂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表示,適度腹部力量排尿並不會導致上述的風險,但若是習慣擠壓腹部,達到完全解尿的方式,就會增加風險,特別是「膀胱三角區炎」。葉劭德說,臨床上有非常多的女性,習慣用手擠壓腹部,好讓尿液可以排乾淨,這個動作非常危險,長期擠壓腹部,膀胱的三角區會首當其衝,血管容易破裂,進而造成發炎,像是該名個案,透過尿液潛血發現有出血的症狀,初期會以為是膀胱癌、泌尿道癌等。葉劭德說,為了釐清不是癌症造成,有時候還要做到膀胱鏡才能確認,大多的情況,女性常常是反覆性膀胱發炎或是早期的間質性膀胱炎,且多數女性患者都有用手擠尿的習慣。他強調,女性鮮少有膀胱出口阻塞的問題,排尿時,無需加碼擠壓,正常放鬆排尿即可,也不用擔心尿不乾淨,尿液在膀胱中會造成病變,若是為了對準馬桶,腹部微微用力即可,不用用吃奶的力量排尿,這些都有損膀胱功能。
-
2019-12-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光靠手術和化療「營養」也是戰勝大腸癌關鍵因素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喜好油炸、燒烤類食物,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也是大腸直腸癌蟬聯11年癌症榜首的原因。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成效不錯。治療大腸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是手術,第一期治癒的機會幾乎到90%,第二期有70%~80%,第三期也將近50%~60%以上,即使到了第四期,如果還是能夠開刀的話,五年的存活率還有40%,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轉移腫瘤的切除,很積極,除了標靶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外,就是只要有轉移的地方,能夠切除就能夠治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機會。 治療大腸直腸癌時,依治療方式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副作用,以放射線治療來說,也就是俗稱的電療,可能讓周遭器官受影響,引起發炎。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放射線治療若影響到小腸,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小腸發炎;若影響到膀胱,則會帶來放射性膀胱炎,造成血尿。在接受化學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同,反應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有些藥物則會容易造成掉髮,有些則會讓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手腳發痲,碰到冰會像被電到,定位感不佳、變得較笨拙等問題。 接受標靶治療時,若使用抗表皮因子生長藥物,會影響表皮生長,因此病人容易長痘痘、甲溝炎。若用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則可能造成病患高血壓、蛋白尿、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問題,因此曾有出血、中風病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這類型的藥物。陳鴻華醫師表示:「接受治療時,有些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化療後有些人會掉髮,但只要之後不使用藥物後,頭髮就會再長出來,所以別太擔心。如果用藥後噁心嘔吐的情形嚴重,現在也有效果不錯的止吐劑,能減輕病人的不適。至於用藥後產生的高血壓,也需要用藥去控制、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營養支持改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說道,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的目的在於避免患者體重下降、減輕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提高對治療所引起副作用的耐受力,並降低感染的機率、以及修補因治療對於身體組織造成的損害。營養支持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如果在癌症治療時,患者吃得下、胃口還可以,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熱量的食物。病患能吃就很重要,只要吃得夠,不一定需要補充其他營養品。若怕營養不夠,現在市面上營養品非常多樣化,各自有強調的特性,像是魚油多一點、蛋白多一點,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比較、選擇。由口進食是最好的情況。第二種情況是病人的腸胃道暢通但實在吃不下,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考慮用鼻胃管、腸管灌食,但若能由自己進食,讓腸胃道吸收營養還是較理想的狀態。第三種狀況是患者腸子吸收不良、腸子沾黏、阻塞,必要時就得從靜脈給與營養。 營養支持對於癌友來說相當重要。「好的營養支持,不僅可延長壽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吃的感覺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照顧過許多患者,有人在狀況不好時最後的願望是想喝點熱湯,感受熟悉的味道。」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若加上營養支持,就可以讓病患多活兩個月。營養支持可讓癌友較有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起來活動,甚至到外面社交,而這些都要有足夠營養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體力根本無法達成。迎戰大腸癌 營養充足很重要!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夠進食最重要。飲食中要盡量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對於所有的組織修補都需要,患者接受手術前,醫師都會先檢測病患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若數值降很低,表示癌友營養不良,蛋白質都被消耗掉了,組織修復能力一定不好。同樣的道理,蛋白質低的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一定比較差。也就是說,當體內蛋白質足夠,才有夠本錢接受各種治療。陳鴻華醫師強調,營養支持基本上一定要有高蛋白。蛋白質會被消化分解為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然後被細胞吸收,並將胺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此外,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游離胺基酸是麩醯胺酸,存在肌肉、肝臟、與腸道各處,可是相對來講消耗也快,需要的時候可以補充。目前台灣醫學研究團隊也有人體臨床實驗研究探討「小分子褐藻醣膠」與免疫、發炎或癌症藥物的關聯,作為癌症治療在營養方面的支持,目前持續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此外, 2019年的一篇文獻中,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多數研究都指出,在腫瘤治療期間,適當及足夠的營養決定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陳鴻華醫師提醒道,要百分之百預防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困難,即使是同樣一家人,遺傳因素相同、生活環境也相同,依舊是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就不會。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遠離一些導致癌症的因素。像是我們該盡量減少紅肉、加工肉品(例如香腸、肉鬆、熱狗等)。飲食選擇,還是天然的最好。務必遠離有害物質,絕對要戒菸,飲酒不過量。大家可能會以為檳榔只和口腔癌有關,其實吃檳榔也會傷害到腸胃道,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最好還是要遠離這些有害物質。空氣汙染也是致病原因。除了遠離有害物質、選擇天然食物之外,也得定期做篩檢。50歲以上的族群可先做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陳鴻華醫師提到,「大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陳鴻華醫師呼籲民眾,為了愛你的家人,從今天開始改變生活、注重健康、關切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疾病後,也絕對不要放棄治療,讓我們都能健康“腸腸”久久,遠離腸癌威脅,戰勝癌症,打造「腸」久人生。原文: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