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 名人.好食課
搜尋
腸道蠕動
共找到
307
筆 文章
-
-
2023-09-04 養生.聰明飲食
常放臭屁或一天排便逾3次是腸道不健康 專家授10大改善方法
衛福部說,台灣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其實腸道健康不僅與預防大腸癌有關,與各方面的健康都息息相關,日本是非常重視腸道健康的國家,依照日本腸胃醫療機構統計,有4大類的人出現特別需要進行腸活,因為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深深地被腸道問題所困擾。所謂腸活就是積極調整腸道健康,並且以生活方式持之以恆地維持健康的腸道,日本也找出10大腸活方法,藉由調整生活方式與飲食,好好做到腸活這件事。需要腸活的4類人大便需要很用力的人排便不要過度用力也不要過度花時間非常重要,強迫排便可能會對肛門和腸道造成壓力。如果在約5分鐘的嘗試後未能成功排便,應該不要再強迫,稍後再嘗試。提高腳的姿勢可能有助於排便,使用一個小凳子墊腳可以更容易採取自然的姿勢,減輕腸道的彎曲,使排便更加順暢。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和進行適度的運動有助於預防便秘。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內便便的柔軟度,而運動則可以刺激腸道活動。困於頻繁的拉肚子與便祕循環的人便秘或腹瀉「反覆出現」原因很多,一種可能是腹部肌肉較弱,腹部運動不足是便秘的一個原因。有的人過度依賴瀉藥,固然瀉藥是緩解便秘的一種方法,但必須遵循醫生的建議。不要自行決定使用,按照正確的方法使用。有的人可能是腸道菌相失衡,造成常到黏膜發炎而過度敏感。一天排便超過3次的人每天排便1到3次被認為是正常範圍。然而,如果出現了最近突然排便次數明顯增加的情況,這可能是有某些原因,建議可以去諮詢醫師。建議大家也關關心自己每天排便的次數與時間。常放臭屁的人放屁的氣味通常與食物和腸道菌的活動有關。腸道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菌,它們參與食物的分解和消化過程,並產生氣體。這些氣體通常是二氧化碳、甲烷、氫氣和硫化氫的組合,它們可以產生不同的氣味。某些食物,特別是高纖維、高蛋白質或硫化物含量高的食物,容易導致放屁的氣味較重。此外,腸道菌相與健康狀況可能會影響放屁的氣味。某些腸道疾病或腸道菌不平衡可能導致氣味較為不正常的情況。日本推薦,腸活的10大方法1.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有助於腸道功能順暢。2.攝取益生菌補充好菌可以調整腸道菌相。醫學之父-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曾說「百病始於腸道」。經過現代醫學證實,腸道菌相不僅影響消化道健康而已,很多的疾病可能都跟共生菌失調有關,它們還透過內分泌、神經系統影響人體多種系統的健康,參考專文:益生菌是什麼? 有什麼功效? 該怎麼挑選與保存? 一次了解益生菌的10大問題。3.多吃發酵食物發酵食物如優格、泡菜、味噌、康普茶等含豐富天然益生菌、益生菌、寡糖、消化酵素等,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所謂發酵食品,簡單來說是使用包含酵母菌、乳酸菌、黴菌等等的微生物把食材加以發酵、進行物質的轉化,目的是讓食物能夠長久保存、提升營養、或是發展出讓人喜好的風味。這些微生物在發酵時產生非常豐富的代謝產物,食用後可以幫助腸道內有益菌生長;依據一些最新的醫學證據發現,還可能有調節血脂、血糖、免疫等等的廣泛健康功效。參考:日本健康的發酵食物-甘酒、味噌、醬油、鰹節、鹽麴、麴水、納豆。日本流行的腸活飲品是什麼?甘酒、麴水、優格、康普茶、青汁。4.攝取食物纖維多攝取富含食物纖維的蔬果(如海帶、香菇、牛蒡等)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和正常排便。5.攝取寡醣攝取富含寡醣的食物(如香蕉、蜂蜜、洋蔥等)有助於腸道中有益菌的生長。6.攝取多酚多酚如藍莓來源的花青素、或是綠茶來源的兒茶素也都被研究指出有益腸道環境,幫助益菌生長。7.保持足夠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身體的修復和恢復,也有利於腸道健康。有的益生菌產生的天然GABA提供了很多舒緩、安寧、調節的作用,而且這些益生菌也可以產生色胺酸,色胺酸之所以又稱為生理時鐘胺基酸,是因為它是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而且也是血清素的前驅物,褪黑激素或血清素都對人體的生理時鐘調節非常重要。參考:晚安益生菌(2022改名為好菌家睡益益生菌)的睡眠實驗。8.多運動運動有助於刺激腸道活動,促進正常排便。9.進行腸道按摩輕輕按摩腹部可以幫助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10.紓壓追求無壓力的生活避免長期的壓力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可以減少壓力對腸道的不良影響。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02 醫療.消化系統
每天要觀察自己的大便!出現「4大便」是腸胃警訊!醫曝「7便便形態」這種最危險
你的消化道健康嗎?很多人會以「有沒有便秘」來判定消化道是否有疾病。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透過便秘來判斷腸胃健康是錯誤的觀念。他建議民眾「每日都要好好看一下自己的大便」,透過觀察大便的7種類型,可以判斷消化道是否健康,並傳授改善不好大便形態的方法。什麼是大便類型?醫學把大便類型依照「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分類,將人類的大便類型分為7種,這個分類法,是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希頓(Heaton)和路易斯(Lewis)於1997年提出。「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可以幫助了解腸道功能和消化系統的健康狀況,不同類型的大便可能與不同的疾病風險有關。.第一型: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這種大便表示有嚴重的便秘,可能由缺乏水分、纖維或運動引起。這種大便會給肛門帶來壓力和疼痛,可能導致肛裂或痔瘡。.第二型:香腸狀,但表面凹凸這種大便也表示有便秘,但不如第一型嚴重。它可能與飲食不均衡、壓力或藥物副作用有關。這種大便也會增加肛門受傷的風險。.第三型: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這種大便是正常範圍內的一種,但仍然有些乾燥。它可能意味著你需要多喝水或增加纖維攝入。.第四型: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這種大便是理想的形狀,表示你的腸道功能良好,食物在大腸中停留的時間適中。這種大便容易通過,不會給肛門造成負擔。.第五型: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這種大便也是正常範圍內的一種,但有些過軟。它可能與飲食中含有過多的水分或纖維有關,或者與情緒波動或激素變化有關。.第六型: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這種大便表示有輕度的腹瀉,可能由食物不耐受、過敏、感染或壓力引起。這種大便會使肛門灼傷和發癢,並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第七型: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這種大便表示有嚴重的腹瀉,可能由細菌、病毒、寄生蟲、食物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這種大便會導致身體失去水分和電解質,並可能引起脫水和其他併發症。出現以下大便類型,請儘快就醫黃軒表示,如果大便持續呈現以下情況,應該儘快就醫。太硬的大便、太水瀉的大便,都是消化道不正常的情況,都應找出原因並避免嚴重的後果。1.第一型: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2.第二型:香腸狀,但表面凹凸3.第六型: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4.第七型: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黃軒也表示,若每周排便7次,並且大便在第三型(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和第四型(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是理想的便形態,代表你的消化道健康度最佳,可以不用看醫生!若排便不頻繁(每周僅4次),且排便的都是糊糊水水的第五型(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至第七型(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那不是大便順暢,那可能意味你的大腸疾病風險開始增加,最好快點去看醫生!如何改善你的大便?如果想改善你的大便形態,黃軒提醒可以嘗試以下一些方法:1.多喝水水分可以幫助軟化糞便,使其更容易通過。建議每天至少喝六至八杯清水 。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纖維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和水分,促進腸道蠕動。建議每天攝入25至30克的纖維,可以從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堅果等食物中獲得 。3.適當運動運動可以刺激消化系統的活動,加快食物在腸道中的轉移。建議每天至少做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走路、跑步、游泳等 。4.調整排便姿勢排便時,可以嘗試蹲姿或在腳下墊一個小凳子,以減少直腸彎曲的程度,讓糞便更容易排出 。5.按摩穴道好像也有人提出'按摩一些有助於促進排便的穴道,例如足三里、大橫、氣海等,可以放鬆腸道肌肉,增加血液循環,改善便秘。6.除了以上的方法外,還可以嘗試一些例如益生菌、芒果等助排便食物。但在使用之前,應該先向醫生咨詢,以確保這些方法是否對你安全和有效。出現2情況要當心1.如果便秘問題持續超過三個星期,或者伴有嚴重的疼痛、出血、發燒或體重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排除任何潛在的嚴重問題。2.如果大便呈現有異常的顏色改變成黑色、紅色、灰白色,或氣味又超臭持續存在;這時,不管是哪種糞便形狀,你應該及時求助醫生,因為這些也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徵兆。看完以上黃軒醫生介紹的「7種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及改善大便方法,有沒有更了解你的大便。黃軒提醒,「有便秘」要看醫生,但「沒有便秘」也別以為自己就沒有消化道疾病,別忘了每天都要觀察你的大便,如果大便一直都是稀糊、水瀉形狀,請記得,這樣形狀的大便是不正常,務必趕快看醫生,以確保腸胃健康。延伸閱讀:.吃對早餐更長壽!營養師授「優格燕麥杯」食譜,補足纖維、鈣質、蛋白質.大便浮水上面是有問題?醫指出2種可能 3招助改善腸道健康.解出綠色大便是健康出狀況嗎?2張圖看懂糞便顏色及型態密碼
-
2023-08-28 醫療.消化系統
「軟便劑」一天能吃幾顆?5大副作用要注意!先試試10大助排便食物
許多人飲食西化、生活不規律,深受便秘之擾需要使用軟便劑、瀉藥才能順利排便,但長期使用藥物輔助,會使身體產生依賴性甚至可能讓腸道失去原有機能,造成日後需仰賴藥物輔助才能順利解便。曾有醫師分享,一名30歲女性,因長期便秘,必須靠瀉藥、酵素才能順利解便,在就醫做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全大腸粘膜呈現「豹紋」顏色黯淡、黑黑的,變成「黑腸症」。軟便劑是什麼?會有副作用嗎?一天吃幾顆?什麼時候吃?軟便劑使用須知一次搞懂。軟便劑是什麼?5大副作用要注意軟便劑有暫時緩解便祕之作用,根據臺大醫院藥師邱千慈解釋,軟便劑代表藥物為含docusate sodium成分藥品,是一種介面活性劑,可在腸道中促進混和脂肪和水,使糞便軟化,更容易排出,但效果不強,因此通常與其它藥物合併使用,以及有些人在使用軟便劑時,可能會產生以下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腹瀉 腹痛 發疹 肝毒性 尿液/糞便變色3種常見軟便劑便秘的定義為一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主要是腸道蠕動緩慢不足、攝取水份不足使糞便變硬,或是壓力、藥品、疾病等因素導致,當發生便秘或因水分攝取不足導致排便困難、疼痛,有些人會選擇使用軟便劑或瀉藥幫助排便。根據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外科醫師周則中指出,治療上常用的軟便劑有以下3種: 由於軟便劑藥效溫和,通常與刺激性瀉藥合併使用,約在服用後1~3天才會發揮藥效作用,且不可與礦物油類瀉藥同時使用,使用軟便劑期間應多喝水。在使用軟便劑時,應大量喝水。4原則正確使用軟便劑軟便劑僅能暫時緩解便秘症狀,想要徹底改善便秘,應調整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才能根本解決。正確使用軟便劑,應注意以下4項原則:1. 先了解排便習慣在使用軟便劑前,應先了解自身排便規律,並確定是否其它疾病或藥物而導致便秘。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王蒼恩表示,有些人一天排便三次或是三天排便一次,只要排便沒有困難就不算便秘,真的不得已再來服用這類藥物,且只要症狀有改善即可停藥。2. 使用時間不超過7天不建議以軟便劑作為長期排便輔助,臺大醫院藥師邱千慈指出,由於軟便劑會改變腸壁細胞的穿透性,會使原本一些難以吸收的廢物吸收進入體內,建議使用軟便劑不連續使用超過七天。3. 先試溫和型藥物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建議,使用軟便劑的原則應先從嘗試溫和型口服藥物開始,並每天攝取2000c.c以上的水分、充足纖維質以及搭配運動。4. 勿自行增量鍾雲霓醫師也提到,如果使用軟便劑後還是一樣有便秘問題,應先尋求專業醫師建議,使用間接輔助藥品,不得自行增量,且不該長期使用任何改善便祕藥物。推薦10大食物助排便想改善便秘,除了運動、多喝水之外,調整飲食習慣也很重要。營養師程涵宇發文推薦10大食物,不使用軟便劑也可以達到排便自由。 黑棗:含有非水溶性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並軟化糞便易排出、山梨糖醇可留住腸道內的水分,以及含有酚類化合物有助刺激腸道好菌生長。 蘋果(帶皮吃):除了含有非水溶性纖維也有水溶性纖維,經腸道菌發酵形成短鏈脂肪酸後,可幫助腸道吸收水分,將糞便軟化並加速排出。 奇異果:含有天然酵素、寡糖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和脹氣。奇異果含有天然酵素、寡糖,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問題。 無花果:無花果素有助促進蠕動、軟化糞便。 柑橘類:富含可溶性果膠纖維,可加速結腸運轉時間進而減少便秘,並含有柚皮素,可增加腸道水分含量,使糞便順利排出。常見柑橘類如柳丁、葡萄柚、橘子等。 地瓜:富含不溶性纖維增加糞便體積助排便,以及水溶性果膠有助糞便軟化,同時含有一種難以被小腸吸收、熱量低的澱粉「抗性澱粉」可促進腸道好菌生長,增加糞便體積。 奇亞籽:纖維密度高和水接觸後,會形成凝膠稠狀,有助糞便軟化容易排出。 亞麻籽:除了含有豐富纖維,還能增加糞便體積、縮短通過腸道時間之外,且因所含油脂含量高,對腸道有潤滑作用,也可幫助糞便順利排出。 燕麥:研究指出,每日飲食中加7~8克的燕麥,可代替瀉藥,以達到解便效果。 火龍果:含豐富膳食纖維、果膠及水分,適合想解便秘且易水腫者。【延伸閱讀】 20多年抗癌成功!陳月卿教你:「全食物」這樣吃,每天清除癌細胞
-
2023-08-28 養生.聰明飲食
降三高、防癌還能增免疫力 高纖、高鉀的芋頭一類人不宜多吃
口感綿密的芋頭是許多人愛吃的食物,每年夏末到初秋,芋頭口感最佳。芋頭富含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B群、鉀等營養素,具有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降血壓、提升免疫力、防癌等功效。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芋頭屬於主食根莖類,可以取代米飯食用,尤其熱量(每100克121大卡)比白米飯熱量(每100克140大卡)還低,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促進腸道蠕動、助消化,而小芋頭的澱粉、纖維含量及熱量又比一般芋頭低,很適合減重者食用。芋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E、色胺酸等營養成分,小芋頭的含量更高,抗氧化力強,不妨趁盛產時節多吃芋頭或小芋頭,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降三高、防癌,有助於改善代謝症候群。芋頭鉀含量很高,不僅可以降血壓,更具利水利尿作用,劉怡里認為,芋頭可以烹煮芋頭粥,適合高血壓或水腫的人食用,但限鉀的腎臟病人不宜吃太多。值得一提的是,芋頭含有豐富的皂素,具抗氧化作用,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延緩老化;還含有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可提高人體的抵抗力,促進肝臟解毒,鬆弛緊張的肌肉及血管。劉怡里提醒,芋頭含有草酸鈣,不可生食,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皮膚發癢。在中醫來看,芋頭屬於發物,有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多吃,避免讓症狀更嚴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6 養生.聰明飲食
降低膽固醇怎麼吃?4類地雷食物要注意!飲食5原則幫你遠離高膽固醇風險
你有多久沒去做健康檢查?當看到健檢報告的紅字後是否心驚膽戰?而膽固醇指數超標是很多人容易紅字的欄目。當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之濃度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血脂症。想要改善或避免膽固醇過高及高血脂問題,可以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元氣網》整理了避免膽固醇飆高、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方法,一起來看看要怎麼吃,才能讓健檢報告的膽固醇那欄不出現紅字。降低膽固醇飲食5原則想要改善或避免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可以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保持清淡飲食的習慣。而「清淡飲食」是很籠統的說法,並非所有食物用汆燙的方式烹煮,就能降低膽固醇,而是食物選擇及「量」的問題。要降低膽固醇,首要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建議應控制在每天總熱量的7%以下。以下「飲食5原則」請應用在每天的飲食當中,照著吃,惱人的膽固醇會天天遠離你。1.以白肉代替紅肉由於紅肉的油脂含量較高,吃多了較容易囤積膽固醇、脂肪、熱量,因此若要吃肉,建議以白肉為主。但不管是白肉、紅肉,都含有動物性脂肪,不建議過量食用,才能降低膽固醇,避免心血管疾病。成年人1天約5份蛋白質,每份約1個拳頭大,建議依照比率調配,不要只吃肉類。該如何區分紅肉、白肉?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最簡單方式是以幾隻腳來判別,例如,4隻腳的牛、豬、羊,就屬於紅肉,2隻腳的雞、鴨,以及沒有腳的魚,就屬於白肉。如果從營養學來區分,則是以肉類中含有的肌紅蛋白含量來區分,牛、豬、羊等肉類的肌紅蛋白較高,所以稱為紅肉。.推薦食物:雞、鴨、魚肉、花枝2.多吃蔬菜水果研究發現,每天補充10公克以上的可溶性纖維,可降膽固醇3%到5%。蘋果、四季豆等這些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在消化過程中能夠在腸道中形成一種凝膠狀物質,包覆食物中的膽固醇,這有助於減少膽固醇的重新吸收,並增加膽固醇的排出,因此對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很有幫助。不過,如果食物中的膳食纖維是不可溶性,像是芹菜或空心菜,則不能直接代謝膽固醇。但這些食物也同樣重要,因為它們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並且能增加飽足感,也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順利排便。.推薦食物:蘋果、木瓜、奇異果、芹菜、空心菜3.多吃豆類製品根據加拿大多倫多聖邁克爾醫院近期發表在《營養學雜誌》上的新研究顯示,大豆蛋白確實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豆類富含豐富的植物蛋白,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不含膽固醇,且富含纖素及植化素,有助降低膽固醇。是素食者的優質蛋白質來源。.推薦食物:黃豆、黑豆、毛豆、豆腐、豆漿、鷹嘴豆4.多吃全穀類食物全穀類食物含有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主要因為全穀未經加工,保存了含有胚乳、胚芽及麩皮的完整穀粒,同時還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鎂、鐵及鋅等,其中鎂及鉀有助於血壓的控制。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未精製的穀物可幫助降低膽固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且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若要吃澱粉,建議把愛吃精緻澱粉(白飯、白吐司)的習慣改掉,改多吃未經加工的全穀類食物。.推薦食物:全麥、燕麥、大麥、糙米、五穀饅頭、雜糧麵包5.烹調時使用「好油」好油:可選擇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橄欖油、芥花油或苦茶油等,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葵花籽油或大豆油等,均有助血脂肪的控制。每日建議量為3到7茶匙,換算約15到35公克。因高溫油炸會使好油變差,如自由基、多環聚合物的產生、過氧化物的生成等,建議低溫烹調或涼拌再加油就好。劣油:例如飽和脂肪酸較高的豬油、牛油等動物性油脂,或是椰子油或棕櫚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烘焙用的酥油等,都不利血管健康。化學油脂:是指人造脂肪,即氫化植物油,如含反式脂肪高的植物性奶油、食用油、酥油等,常見於糕餅點心,研究發現會增加血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機會,少吃為妙。.推薦食物:初榨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芝麻油、葵花子油易致高血脂的4類地雷飲食對於有高膽固醇、高血脂的人而言,飲食的地雷就是「高油脂」、「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少纖維」等食物。1.高油脂食物泛指肥肉及所有油炸食品等,具高熱量,若攝取過多就會造成肥胖,容易轉換成膽固醇囤積,此外還易容易誘發身體發炎,進而影響血管健康。2.飽和脂肪食物:豬油、牛油、棕櫚油、椰子油及絞肉製品等所含飽和脂肪的量較高。3.反式脂肪食物:隱藏在奶精、人造奶油及中西式糕餅零食等,都會造成壞膽固醇上升,容易引起血管病變,是造成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4.少纖維食物:纖維在體內可促進膽固醇代謝,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果及全穀類,同時含豐富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附帶的成分有助於降低身體發炎反應。若攝取過少纖維,易影響血脂肪代謝,進而引發高血脂。降低膽固醇從日常飲食做起!看完以上介紹的降低膽固醇飲食方法,知道平日三餐的飲食要怎麼吃了嗎。「以白肉代替紅肉、多吃蔬菜水果、多吃豆類製品、多吃全穀類食物、烹調時使用好油」,在選擇要吃什麼前,務必想起「降低膽固醇飲食5原則」。也要避免常吃4類地雷飲食,少吃「高油脂食物、飽和脂肪食物、反式脂肪食物、少纖維食物」,才不會前功盡棄又不小心讓膽固醇飆高。延伸閱讀:.高血壓與高血脂關係密切!「7大飲食禁忌」一次公開 .紅茶、綠茶、烏龍茶,哪些茶助降血壓?研究曝只有3種茶有效.燕麥、魚油...「10種清血管食物」一次看!有助降膽固醇參考資料.高血脂患者 多吃8大類清血管的天然食物.吃白米還是糙米好?「這1類」食物幫助降血壓,還有減重效果.如果膽固醇數值過高需控制該怎麼吃?一次看懂可吃哪些食物
-
2023-08-20 養生.聰明飲食
全穀米怎麼煮才能讓家人願意吃?營養師提醒別以為健康就多吃
「一天不吃澱粉,就會減少熱量來源,它是人體主要熱量來源,不能完全不吃。」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陳穎比喻,澱粉之於人體,就好比汽油之於車輛,為人體必須,更是燃燒熱量的來源,可直接分解產生葡萄糖,讓人體吸收利用。蛋白質與油脂雖也可作為熱量來源,但須經轉換成葡萄糖,人體才能作為主要熱量來源。一天三餐主食中,至少有一餐吃非精緻澱粉。陳穎說,要避免攝取的是白米、白麵粉等「精緻澱粉」,推薦吃的則是外層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的胚芽米、糙米,以及玉米、燕麥、紅豆、紅藜等「全穀及未精緻雜糧」。「很多人誤將玉米、馬鈴薯當青菜。」陳穎提醒兩者都屬於主食類,蓮藕、地瓜也都是主食類,但是磨成粉精緻後,營養就大大減低,所以建議吃其原型較佳。陳穎建議,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澱粉主食來源為全穀及未精緻雜糧,也就是三餐有一餐吃這類食物。她經常在外演講,統計在場參與者的飲食習慣,發現女性對於全穀雜糧的接受度較高,男性則相反。白米混雜糧,烹煮前先浸泡,漸進式調整飲食習慣。「媽媽們煮飯常見的困擾是,先生、兒子不愛吃全穀雜糧。」陳穎傳授自家煮一鍋飯就能皆大歡喜的小撇步,將白米放在下層,浸泡後的糙米、什穀米、蕎麥、燕麥等則在上層,接著放進電鍋煮熟,同一鍋分層,各取所需,想吃什麼飯自己挖。她說,若家中成員牙口不好,為避免全穀類食物吃起來太硬,建議煮飯前可先泡熱水,例如中午要煮、早上就先泡,比例可從白米2、雜糧1混合,進而調整成1比1。要是還覺得太硬,可加入口感較軟的南瓜、地瓜或紅豆、綠豆煮成飯,增加飲食多元變化。但要提醒的是,黑豆、黃豆非全穀雜糧,而是蛋白質來源。白米、全穀雜糧熱量差不多,別以為健康就「多吃一點」。「每日飲食指南裡,一天最好要吃到1.5碗份量的全穀雜糧。」陳穎分析食物代換,同樣都是飯類,2碗稀飯是1碗飯的熱量,若改成八分滿的地瓜、芋頭,差不多是半碗白飯的熱量。陳穎點出許多人的飲食迷思,認為改吃全穀雜糧,份量就能多一點?答案是白飯或全穀雜糧的「熱量都一樣」,全穀雜糧不是低卡食物,不代表可以多吃,只是全穀雜糧多了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其澱粉量並沒有少太多,同體積的熱量還是一樣。口感較硬、需多次咀嚼,較有飽足感也不會吃太多。「全穀雜糧的好處是吃不多,減重者可以多利用作為主食來源。」陳穎建議吃硬一點、咀嚼多次、較有飽足感的纖維食物,因為進食速度慢,份量相對就吃不多,要是容易咀嚼吞嚥,很容易就會吃過多。此外,全穀類富含維生素B群,有助於神經發育和身體代謝等。陳穎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全穀雜糧,有些人腸胃不好易脹氣、需限制磷攝取量的腎臟病後期患者等,須經營養諮詢門診評估,營養師會給予建議。營養師推薦優質澱粉.紅地瓜含有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可增加血管彈性;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通便,對便祕有不錯效果。《本草綱目》記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小米《本草綱目》記載,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小米比白米的色胺酸多出7倍,色胺酸有放鬆情緒、穩定神經等作用。.台灣紅藜被譽為料理界的紅寶石,其膳食纖維是地瓜7倍,富含鉀、鈣、鎂、鐵、磷等礦物質,還有植化素能抗氧化,具有保健功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0 養生.聰明飲食
抗性澱粉能讓血糖緩慢上升 詳解抗性澱粉食物來源及該如何吃
不少減重的民眾、糖尿病患者對「澱粉」避之唯恐不及,擔心容易造成肥胖,或導致血糖快速上升,生活中只敢吃蛋白質、蔬菜類。但專家表示,若挑選「抗性澱粉」就不必擔心,它不易吸收、具飽足感,且能延緩血糖上升。除了選擇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把一般澱粉「放涼」,也是增加抗性澱粉的好方法。抗性澱粉有助減肥嗎?體積大、不易吸收、加速腸道蠕動,間接達到減肥效果。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劉伯恩表示,抗性澱粉定義是「不會被人體吸收的澱粉」,其優勢為不會被人體消化系統分解為葡萄糖、由小腸吸收,故減肥民眾能放心攝食,建議選擇馬鈴薯、香蕉、糙米等食物。抗性澱粉升糖指數(GI)低,能讓血糖緩慢上升,胰島素慢慢作用,也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劉伯恩說,抗性澱粉具有「體積大」、「不易吸收」的特質,能夠拉長胃的排空時間,維持長時間的飽足感,同時減少葡萄糖吸收量,達到減重效果。抗性澱粉也能在人體形成一層「物理薄膜」,阻擋油脂、糖分吸收,也能促進體內環保,加速腸道蠕動,故便祕病人也可多吃抗性澱粉。抗性澱粉攝入後,人體吸收的比率約為30%至40%;如為非抗性澱粉,則80%都會被人體吸收。抗性澱粉為什麼能幫助瘦身?原理類似「膳食纖維」,但吃起來更有甜味。他表示,抗性澱粉瘦身原理與「膳食纖維」類似。依照衛福部國健署建議,一般成年民眾每日應攝取25克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多存在於葉菜類食物中,但該類食物60%以上由水分組成,膳食纖維含量僅約40%;抗性澱粉在食物中的組成比率雖依種類而有不同,但由於水分較少,至多僅占二成,且多為固體食物,攝入體積不必像膳食纖維那麼多,且「抗性澱粉比較人性化,比起較乏味的膳食纖維,能讓人嚐到甜味。」劉伯恩指出,抗性澱粉可分為四大類型:.第一型接觸消化酶也無法分解,惟經完整咀嚼或研磨後,仍可被少量分解,如全穀雜糧類。.第二型完全無法分解的澱粉,如綠色、未成熟的香蕉。.第三型可還原型的澱粉,食物經冷卻後澱粉結構改變,成為抗性澱粉,如冷卻後的白飯。.第四型以化學方法製造的修飾澱粉。如何增加抗性澱粉?別再趁熱吃,放涼至15-20度,就能提高抗性澱粉比例。「台灣人習慣『吃飯趁熱』,實則很不健康、容易肥胖。」劉伯恩表示,他二十多年前在美國就看到當地麵包常以冷凍處理,藉此增加抗性澱粉含量,台灣則強調「剛出爐更好吃」,民眾常為此大排長龍購買,「所以外國人吃麵包比較不會胖。」他建議,剛煮好的白飯溫度落在攝氏40度左右,若稍微放涼到15至20度,就能提高抗性澱粉的比率,也能減少胃酸分泌,但也不要放到太冷,以免傷胃。稀飯則容易造成血糖上升,糖尿病民眾應避免。麵包可在冷凍後稍微回溫後食用,但不要過度加熱。挑選麵包時也可選擇蕎麥製成的麵包等含麩質較少的種類。烹煮方式會影響抗性澱粉嗎?避免高溫油炸、煮太熟,才能保留抗性澱粉。至於食物烹調方式,如何保留抗性澱粉?劉伯恩說,民眾烹調時可避免高溫油炸的調理方式,油炸時油溫通常超過攝氏180度以上,容易破壞、改變抗性澱粉化學結構。烹調含有抗性澱粉的蔬果時,也切忌「煮太熟」,以熱水短暫汆燙即可。抗性澱粉建議在白天食用,因會促進腸胃蠕動,若太晚攝入容易影響睡眠。劉伯恩表示,不少減重民眾除了改變食物選擇,也風行「168斷食法」,即16小時空腹、8小時進食,屬「限時減重」;但學術派的醫師、營養師,則較推崇「限量減重」,藉由控制食物量達到減重效果。劉伯恩指出,限時減重的方法一開始雖能看見效果,但因空腹時間膽汁無法分泌,累積在膽囊中,容易造成膽結石、膽囊發炎,且空腹時間太長,人體細胞分裂無法進行,長時間下來會產生問題。加上因進食時間減少,民眾會在短時間內食用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膽固醇過高。兩種減重方法應該並行,12小時進食、12小時空腹較為合適。抗性澱粉攝取須知.米飯稍微放涼再吃,但不要放到太冷,以免傷胃。.麵包可在冷凍後稍微回溫後食用,不要過度加熱。.抗性澱粉會促進腸胃蠕動,建議白天食用,太晚攝入易影響睡眠。.避免高溫油炸、煮太熟,破壞抗性澱粉化學結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對水果助減重!低熱量、高纖維…減肥可以吃的10種水果推薦
天天五蔬果,國健署建議18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而如果能在增加纖維攝入量的同時也幫助減肥,那就太好了!《元氣網》整理10項有助減重的水果,想要減肥的人,可以選擇以下這些水果來維持均衡飲食兼體重控制。1.蘋果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蘋果的熱量低、維生素含量豐富,膳食纖維含量也不低,因此蘋果被視為「減肥聖果」。蘋果的果皮營養價值高,吃蘋果時建議連皮一起吃,對健康最有益。蘋果是屬於低GI水果,適合糖尿病人、減肥的人、有三高問題的人食用,但如果是腸胃炎發作的人,則去皮後再吃即可。2.奇異果奇異果維生素C含量高,也是低GI值水果,研究發現其具備緩減血糖上升的效果。它還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刺激腸道蠕動、加快脂肪分解速度使排便順暢,有助減輕體重。有人早上會以奇異果取代早餐,不過營養師提醒,若以奇異果取代早餐來瘦身,應同時配顆茶葉蛋,以免蛋白質攝取不足。3.香蕉香蕉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清除宿便;抗性澱粉會產生飽足感,可減少正餐及點心攝取,同時也有助於腸道保健、血糖、體重控制。但營養師指出,抗性澱粉存在於青色未成熟的香蕉裡,隨著香蕉熟成抗性澱粉變少、糖份變高,所以想要減重的朋友要選擇未成熟的青色香蕉,才有這樣功效。且雖抗性澱粉有助體重控制,仍需注意熱量攝取,香蕉每根約90大卡,大量食用反而會攝取過多熱量,造成肥胖及腸胃不適。4.芭樂芭樂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不含膽固醇。相較於蘋果、橘子和葡萄,這種水果含有的糖分更少。它是協助減重並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絕佳水果之一。5.番茄番茄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減少保留的水分並抑制瘦體素阻抗性(leptin resistance)。瘦體素是一種蛋白質,具有抑制食慾、控制體重的作用。番茄熱量低;大番茄一顆熱量約29大卡;小蕃茄10顆(重量約133公克),熱量僅44大卡。膳食纖維含量高,相當於一碗煮熟高麗菜,維他命C相當於一顆橘子,是點心的好選擇。6.芒果芒果的糖分高,一般人認為芒果吃吃會容易胖。但芒果纖維也高,適合減重飲食。芒果還能降血壓並有助於血糖調節,這兩者都在新陳代謝中發揮作用。橋新陳代謝好,對於體重控制有直接幫助。7.檸檬富含維生素C的檸檬,許多人會把它視為美白的聖品。但其實檸檬中含有營養的物質也許多,最主要促進新陳代謝。多吃檸檬不但可以美白,還能瘦身,可說是一舉多得的一種水果,但在吃這種比較酸的水果時,記得絕不能空腹吃。8.葡萄柚葡萄柚是水果中,對減肥非常好的一種。葡萄柚的卡路里含量比較低,即便多吃了,也不會影響到瘦身。重點是葡萄柚中的鉀元素含量高,可以減少堆積在下半身的脂肪及水分,想要擺脫酪梨型的人不可錯過。9.漿果類漿果(藍莓、覆盆子、桑葚、黑醋栗、草莓等)熱量低、纖維含量高,一項研究顯示,與吃65大卡含糖零食的人相比,吃65大卡漿果的人,在晚餐時少吃了133卡路里。另一項追蹤20年、調查超過13萬名成年人飲食模式的研究,發現漿果是維持健康體重的最佳水果之一。10.柑橘類一顆中等橘子約含60大卡和3克纖維,而葡萄柚約含100大卡、4克纖維。柑橘類因高含水量和高纖維,被列為低升糖指數的水果,可穩定血糖、維持飽足感更久。最後要提醒大家,水果甜度高,拼命吃水果不可能變瘦,還會吃出「脂肪肝」。均衡的飲食,才是能讓身體健康新陳代謝的正解。【資料來源】.《EVERYDAY HEALTH》7 Top Fruits to Support Weight Loss.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07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飯前吃和飯後吃,效益不同!哪些水果不適合空腹吃?
夏天是水果的盛產季節。談到吃水果,是要在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是很多人的疑惑。而其實,飯前和飯後吃水果所帶來的效益,確實也是不同的。飯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飽足感,來減少正餐的攝取,對於正在減重的人,更了解攝取份量且有助於體重的控制。飯後吃水果對營養素會有更好的吸收、並促進消化、腸道順暢。吃水果份量根據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水果每天攝取為2-3份,一次攝取量為一個拳頭的大小.要平均分散在三餐,不建議一餐就吃到足量水果哪些水果不適合空腹吃?.富含水果酵素的水果:如:木瓜、鳳梨、奇異果,水果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空腹吃反而會造成腸胃黏膜的刺激,所以建議這類的水果應該飯後吃,有助於消化、腸道蠕動。.富含單寧酸水果:如:柿子、番茄,單寧酸會和胃酸形成不溶解的塊狀物質,而引起胃痛、胃脹、消化不良。.富含果酸、有機酸的酸性水果:檸檬、柳丁、橘子、山楂、草莓、蔓越莓,這些物質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食道逆流、加重胃潰瘍的不舒服。.糖份高的水果:荔枝、甘蔗、釋迦、芒果等會促進胃酸分泌。建議如果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民眾,比較不建議在餐前、空腹時食用以上所列的水果。(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3 癌症.飲食與癌症
預防癌症到底該怎麼吃?針對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的防癌食材一次看
擔心癌症上身嗎?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已連續超過40年名列頭號殺手,若想遠離癌症,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可或缺,但我們可以吃些什麼來預防癌症?而針對前幾大癌症的高風險族群,如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等,又可以怎麼挑選適合的「防癌食物」?想預防肺癌請吃...一般會認為白色食物像是糖、鹽、麵粉等吃多容易有害健康。然而,白色水果、蔬菜這類的白色食物對於患有肺部或支氣管等疾病的人,則是有很大的益處。1.白色蔬果白色食物中所含的花黃素(anthoxanthine)具有溫熱性質,可緩解咳嗽、去痰。白色蔬果包括桔梗、蘿蔔、洋蔥、黃豆芽、梨子等,但因花黃素易溶解於水中,快速清洗後,最好在短時間內做好料理,避免浸泡在水中過久。2.優格《美國醫學會腫瘤期刊(JAMA Oncology)》中的一項研究發現,常吃優格或喝優酪乳和沒有攝食的人相比,罹患肺癌風險比較低。3.綠茶發表在美國癌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Cancer)的研究發現,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人,可以降低肺癌的風險。4.全穀類、糙米維生素B可降低肺癌的風險,B群存在於全穀類、魚、瘦肉、雞蛋裡。糙米富含礦物質硒和維生素E ,可以增進肺部健康。5.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和其他十字花科的蔬菜可以預防肺癌和改善阻塞性肺炎和氣喘的症狀。6.胡蘿蔔、紅紫色蔬菜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可以預防肺癌,包括胡蘿蔔、各式紅紫色的蔬菜如紫色高麗菜、茄子等。想預防肝癌請吃...肝病最主要的原因來自肝炎,當肝臟負擔過荷導致發炎,B型肝炎、C型肝炎持續超過半年,可能造成肝臟纖維化、壞死、肝功能異常,甚至肝硬化,有極高可能導致肝癌。另外高風險群也包括家族史、抽菸飲酒、糖尿病患者、肥胖以及生活作息不佳者。另外除了肝炎,近幾年也有一個危險因子逐年上升,那就是「脂肪肝」。脂肪肝其實不是油或脂肪吃太多才會有,愛喝酒、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減肥不當的人,也會使得身體營養不良、不均衡,讓脂肪在肝臟堆積。目前醫學上雖然沒有研究證明哪些食物可以預防肝癌,但以下列舉對保護肝臟有幫助的食物:1.優質脂肪健康的脂肪攝取可以支持細胞生長和保護器官,包括橄欖油、芥花籽油、酪梨、堅果類、瓜子類、魚類等。2.燕麥燕麥是增加膳食纖維的好方法,膳食纖維對維持良好消化至為重要。此外,燕麥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β - 葡聚醣可以對抗發炎、幫助調節免疫系統,在針對小白鼠所做的實驗,燕麥中的 β - 葡聚醣可以幫助減少肝臟所儲存的脂肪,也對保護肝臟有所幫助。3.大蒜有研究發現,蒜素目前已被證實可以防止腫瘤增生、抑制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與代謝。但要注意,加熱之後會降低蒜中的抗癌有效成分,最好能將生蒜切薄片或拍碎後,放置常溫中10分鐘,讓空氣與之接觸,能讓蒜中的蒜胺酸、蒜酶轉化為蒜素,提高抗癌效用。4.葡萄和莓果類食物葡萄和莓果類食物是白藜蘆醇的理想來源,白藜蘆醇在細胞和動物研究中,證實具有抗胰臟癌的效果,可以壓抑癌細胞的生長、加速癌細胞死亡,另外莓果類食物也含有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有助預防癌症。5.咖啡咖啡之所以能減輕肝病惡化,據推論可能是喝咖啡較不會罹患糖尿病,而糖尿病與肝病,如脂肪肝息息相關;也有推論是咖啡能夠減輕人體內的發炎反應,和緩肝臟發炎,因此能夠減少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發生。第3種推論則是咖啡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減輕對肝臟的損害。想預防大腸癌請吃...大腸癌發生的原因之一,有不良的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建議可從改善飲食著手,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促進排便,幫助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停留腸道過久,而引發不好的變質機率。推薦以下幾種防癌食物:1.富含 Omega-3 的魚類營養師劉怡里指出,「魚類」如秋刀魚、鯖魚、虱目魚,皆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有抑制發炎的功效,其中秋刀魚的Omega-3含量高且價格便宜,加上此魚種屬於小型的深海魚,食用起來也很安全。不過秋刀魚內臟油脂含量高,建議避免攝取。2.番茄含有豐富β胡蘿蔔素的「番茄」,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尤其煮熟、加了油進去的番茄,β胡蘿蔔素吸收更高。若不敢吃番茄的人也可以用地瓜葉、南瓜替代。3.燕麥或薏仁燕麥和薏仁都有黏黏滑滑的口感,具有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4.豆類食物豆類食物中含有葉酸,具有修復的功能,若大腸癌病人痊癒,在事後預防也可以多攝取豆腐或豆干、豆皮(非油炸)等食物,補充葉酸。5.綠茶、薑黃「薑黃」有抑制發炎的功效,若不喜歡薑黃,也可以選擇以「綠茶」取代,咖啡因沒那麼高,一天可喝2杯。另外,想預防大腸癌要盡量避免這兩類食物:1.加工重組的食物加工重組的食物缺乏自然養分,雖然可以充飢,但長久攝取下來,身體的營養會變得不均衡。過多的紅肉攝取,會代謝出許多硫化物,破壞大腸中的生態,造成壞菌繁殖較快、益生菌不足。而非天然成分的奶茶、人造奶油等食物,會累積許多壞油脂在血管內,造成病變,同時破壞腸道修復,導致黏膜被破壞,長期發炎的腸道就有癌化、長瘜肉的可能。2.太過冰冷的食物冰冷的食物易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風險、病變,影響消化,不利於油脂的吸收,雖然身體會自行調節體溫,但太常吃冰冷的食物還是會影響消化的能力,建議不要太常吃。想預防乳癌請吃...有許多因素會導致乳癌,其中一個常見因素就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健康的飲食雖然無法神奇地治癒乳癌,但根據研究,還是有些食物能有助降低罹患乳癌發生的機率。1.海藻類食物哈佛大學公衛研究人員指出,餵食海帶的老鼠比不吃者,產生乳癌的比率較低。同樣的,日本婦女罹患乳癌的比率是美國的1/3,也可能是因海帶吃得多的關係。海帶、綠藻含葉綠素,具抗癌作用,而它所含的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也可對抗自由基。2.大豆食物多吃如豆腐、味噌等大豆食物,大豆含genistein,為一種天然的植物性動情激素,能和乳房接受器結合,而減少乳房細胞接受器和致癌型式的動情激素結合。另外素食者也比一般人罹患乳癌的機率低,這可能與她們體內「脫氫異雄固酮(DHEA)」的值較高有關。DHEA全名為「脫氫異雄固酮」(dyhydroe-piandrosterone),是人體內最多的固醇類荷爾蒙,能夠轉換為男、女性五十種以上的荷爾蒙,因此也被稱為「超級荷爾蒙」。3.菇類多吃如香菇、舞茸、松菇、靈芝等菇類食物,舞茸能刺激免疫機能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舞茸的D-fraction,為舞茸中的活性成份,雖不能直接殺癌細胞,但可以活化免疫系統,來對抗乳癌。香菇含多醣類稱為lentinan,能活化免疫系統。靈芝的有效成份也為多醣體。4.十字花科蔬菜多吃如高麗菜、孢子甘藍、花椰菜、綠花菜、甘藍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生吃、川燙或蒸煮方式,是保留抗癌營養素最佳的烹調方法。十字花科蔬菜含硫化合物,稱為吲哚(indole),能經由減少身體的動情激素來避免誘發乳癌的生長。有研究指出,十字花科蔬菜能將身體中的動情激素由癌症誘發型轉成抗乳癌型,indole中的indole-3-carbinol具有抑制乳房癌細胞產生的功能。5.深海魚類每週至少吃3次深海魚,如鮪魚、鮭魚、鱈魚、沙丁魚。深海魚含Omega-3脂肪酸,會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前列腺素會引起發炎反應,抑制免疫系統對癌細胞辨識的能力。在英國有針對24個歐洲國家之乳癌和結腸癌死亡率之研究,發現多吃動物性脂肪者容易得癌症,而魚消耗多的國家則癌症發生率較低。例如芬蘭,發現比起良性纖維瘤的患者,乳癌患者乳房組織的EPA、DHA含量較低。而在愛斯基摩,常吃高量的Omega-3脂肪酸者也較無乳癌發生。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資料延伸閱讀: 原來黑木耳加兩種料,就是最強的「血管清道夫」!16種食物清血排毒防中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1 焦點.健康知識+
便秘按肚子、胃痛按手腳!中醫師教你按「14個護腸胃穴道」緩解不適、改善脾胃功能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作息不規律,常有便秘、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在胃痛發作時,胃乳及胃藥是多數人緩解疼痛的第一選擇,除了藥物緩解之外,中醫方面穴道按壓也有助於緩解疼痛。本篇由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院長 黃千瑞中醫師帶您了解腸胃穴道及日常養生術。文末加碼教你1招瑜珈及揉腸運動,改善便秘、提升消化機能。腸胃出狀況 穴道助緩解1.便秘、腸道蠕動不佳,按壓「八髎穴」、「下脘穴」、「天樞穴」、「關元穴」「八髎穴」位於尾骶骨,八個穴位包含「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一對。「上髎穴」可預防及緩解婦科與腰部疾病;「次髎穴」可改善生殖、泌尿系統及減輕婦科疾病;「中髎穴」故常用於緩解腰骶痛、大小便不順暢及婦科問題;「下髎穴」有助改善痛經之效果。除了八髎穴,黃千瑞中醫師也建議,以順時針輕按下脘穴(位在肚臍上方2寸)、天樞穴(位在肚臍兩側2寸)、關元穴(位在肚臍下方3寸)等肚臍周圍穴位,有助改善排便問題。2.胃痛、胃痙攣等急性胃痛,按壓「內關穴」、「足三里穴」內關穴有助緩解胃痛、噁心想吐,有健腸胃、安心神之效,還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改善失眠等效用;足三里穴可緩解胃痛,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等作用。內關穴位於手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約三指處),以食指及中指,兩指輕按揉內關穴,每次二至三分鐘;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凹陷處,往下約4指併攏寬,以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每次五到十分鐘。3.胃食道逆流,腹脹、火燒心等,按壓「內關穴」內關穴除了有助改善胃痛,也可用於改善胸部、上腹部氣機與臟腑功能。如胸脅苦滿脹痛、胃酸上逆的心悸或火燒心、或胃氣上衝的噁心嘔吐感等,都可按壓內關穴改善。4.腹瀉時,按壓「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止瀉黃千瑞中醫師表示,六腑下合穴,當疾病所屬內腑的不同,而取其相應的下合穴治療。六腑下合穴中的「上巨虛(大腸下合穴)」可通調大腸腑氣,改善清濁不分,調理腸腑而止瀉。上巨虛穴位於小腿前外側,正坐屈膝,在外膝眼下6寸之處,或上述提及之足三里穴直下3寸之處,以手指腹揉約二至三分鐘,小腿兩側輪流按揉。5.食慾不佳,按壓「豐隆穴(胃經絡穴)」夏季炎熱,不少人都有食慾不佳、吃不下等狀況,刺激豐隆穴可改善慢性腸胃病,消除胃脹感,有緩解胃脹、打嗝及改善食慾不佳之作用。黃千瑞中醫師解釋,絡穴為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的聯絡點,可用於治療互為表裡經的臟腑與經脈的共同病症。夏天濕熱,按摩豐隆穴,有助利濕和胃,減緩體內濕氣堆積進而影響脾胃功能。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前,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之處,以大拇指或食指指節重按約三分鐘。.腸胃道症狀:便秘、腸道蠕動不佳→緩解穴位:八髎穴、下脘穴、天樞穴、關元穴.腸胃道症狀:急性胃痛、胃痙攣等→緩解穴位:內關穴、足三里穴.腸胃道症狀:腹瀉→緩解穴位: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腸胃道症狀:食慾不佳→緩解穴位:豐隆穴(胃經絡穴).腸胃道症狀:胃食道逆流,腹脹、火燒心等→緩解穴位:內關穴按壓「太衝穴」情緒調解 改善胃痙攣、腸躁症壓力大、情緒緊張,有可能引起胃痙攣、腸躁症等症狀。黃千瑞中醫師解釋,「太衝穴」為肝經穴位。肝主疏泄,中醫的肝包含情緒調解,當壓力過大,引起胃痙攣或腸躁症,即為肝氣犯胃引發的狀況,按摩太衝穴有助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也常用於緩解高血壓、失眠及糖尿病。太衝穴位於腳背上,第一和第二趾縫往上約1寸交叉、凹陷處,以手指或鈍圓形按摩器材,點按左右腳的太衝穴,按摩後喝溫一杯開水,以利氣血循環。除了以穴道改善腸胃道症狀之外,對於虛寒型腹瀉或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因為脾胃運化陽氣不足、脾胃虛弱,平常容易有四肢不溫、完穀不化或遇到生冷食物便胃痛軟便等情形,中醫也常以「三伏貼」熱藥物的外敷法,來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溫陽祛寒及改善腸胃功能。日常養生 調理腸胃飲食西化、作息不規律,引發腸胃道疾病,如腹脹、腹瀉、便秘幾乎是不少人的日常困擾。想改善腸胃道問題,除了調整飲食,黃千瑞中醫師也提供日常腸胃保健相關建議:1. 按壓4穴道,保健腸胃.中脘穴(胃的募穴).天樞穴(大腸的募穴).胃俞穴.大腸俞穴2.四神湯四神湯(含山藥、茯苓、芡實、蓮子),四神湯為平補藥膳,適合脾虛濕盛者,不論虛寒或燥熱體質都可以適量服用。黃千瑞中醫師提醒,購買現成四神湯時,須留意是否以薏苡仁代替芡實,雖然兩味藥同有利水滲濕的效果,但薏苡仁性微寒,不利於素體虛寒者服用。3.洛神荷葉茶洛神花具有豐富果酸,可去油解膩;《本通玄》記載荷葉「開胃消食」;烏梅生津止渴。材料:洛神花2錢、荷葉1.5錢、烏梅2顆。作法:將所有材料洗淨瀝乾後,置於鍋中加入800毫升的水煮沸。燜泡10分鐘濾渣後,即可飲用。瑜珈「TTK三式」 改善便秘、提升消化機能壓力大也會間接影響腸胃的健康,而瑜珈是很好的舒壓方式,規律練習可以明顯改善因壓力所造成的消化道問題。印度瑜珈冠軍Sujit老師教你「TTK三式」:站立、伸展、扭轉,還能解便秘:第一式 Tadasana站姿山式伸展與雕塑腹部側邊肌肉群、燃燒內臟多餘脂肪和腹部贅肉,練習步驟:1.站姿,雙腳併攏或微開站立。脊椎挺直向上延伸,肩胛骨放鬆,腹部內收。十指互扣,手掌往外,手臂向前伸直,不要過度伸展手指。2.吸氣,雙手往上高舉。3.腳跟向上,感覺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口、脊椎、上背及雙手都在一直線上。此時,只有腳尖碰觸地面,保持平衡,停留五至十個呼吸。4.腳跟放回地面,再慢慢放下雙手,休息幾個呼吸後,重複五至七回。站姿山式(Tadasana)第二式 TiryakTadasana風吹樹式伸展與雕塑軀幹側邊的肌肉,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練習步驟:1.雙腳併攏或微微打開,膝蓋打直,手臂貼在身體兩側,脊椎向上延伸。2.吸氣,左手放在腰部,右手往天花板高舉。3.吐氣,身體往左彎。感覺右側身體往上延伸,膝蓋保持打直,上下身體保持端正,停留五至十個呼吸,上半身回正,再換邊練習。4.左右邊重複練習五至七回。5.熟練後,也可將放在腰部的左手往上舉起,與右手互扣,雙手朝天花板伸展。第三式 Kati Chakrasana站姿扭轉扭轉伸展上半身、溫和按摩腹腔消化系統。練習步驟:1.站姿,雙腳併攏,膝蓋打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脊椎打直,挺胸。2.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向兩側抬高至肩膀高度。3.吐氣,上半身向右旋轉。左手抓右肩膀,右手繞過背部,扣住左邊腰部。頭盡可能向右後方轉,背部打直,停留五至十個呼吸。感覺腰部與腹部肌肉的伸展。4.吸氣,雙手放鬆,回到站姿。休息幾個呼吸後,換邊練習。5.左右邊重複練習五至七回。揉腸運動 促進腸蠕動腸胃不健康,不僅會影響肌膚乾燥,也會累積身心壓力,造成免疫力下降。日本美腸協會代表董事小野咲推薦「揉腸」,洗完澡後、放鬆時做揉腸運動效果更加倍,嚴重便秘時,試著睡前躺在床上試做此運動,使積累的宿便更容易排出:基本的揉腸運動:促進腸蠕動:(1)雙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併用,揉壓腸上的肌膚。(2)揉側腹時,力道約為第一指節陷入的程度。小腸穴道這樣按:治便祕和拉肚子(1)肚臍左右約2跟手指頭處的穴道,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一邊吐氣一邊按。(2)肚臍上下的穴道,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按壓。脹氣的揉腸運動:解決腸胃蠕動不順暢(1)雙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順時鐘輕敲肚臍的周圍。(2)順時鐘輕敲肚臍周圍,慢慢擴大至整個肚子都敲到。有規律地敲擊給予刺激,持續10分鐘以上就會出現效果。腸胃穴道衛教資料提供: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院長 黃千瑞中醫師延伸閱讀:.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高敏敏曝「8種罹癌食物」.胃食道逆流、腸躁症...7種「常見腸胃道問題NG食物」大公開!.「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有這些症狀要當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1 名人.好食課
水果膳食纖維會因果汁機攪拌消失嗎?3原則讓果汁喝得更健康
夏天一杯果汁,冰冰涼涼清爽又解渴!然而乍聽之下很健康的果汁,其實也存在熱量陷阱喔!今天就由好食課Oliver楊哲雄營養師與您分享果汁應該怎麼喝才會更健康~掌握3原則,讓您輕鬆喝果汁無負擔.注意水果份量:水果雖然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然而多吃無益,甚至會造成肥胖。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攝取2-3份的水果(約莫是2-3個拳頭大小),所以各位打果汁時要自行衡量添加的水果份量喔!.加入蛋白質:果汁吸收快,會導致血糖突然升高,讓人昏昏欲睡。所以建議可以添加蛋白質,例如鮮奶、優格、優酪乳、蛋白粉等,增添風味之餘還能讓營養更均衡。.無糖更健康:台灣水果普遍都很甜,所以不太需要額外再添加糖。注意這邊的添加糖包含「蜂蜜」,別被看似天然的蜂蜜迷惑了,它就是糖的一種,還是少吃為妙!迷思破解區.膳食纖維會因為果汁機攪打而消失?並不會!膳食纖維還是100%的留在果汁裡面,前提是要把果渣都喝掉喔!膳食纖維可謂是果汁中的寶貝,能避免血糖劇烈上升之外,還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的發生。.喝果汁可以減肥?並不會!而且水果富含果糖,過量攝取會導致肥胖以及脂肪堆積。建議每天還是吃2-3份的水果就足夠了!此外,(蔬)果汁多半都只有醣類,營養素並不均衡,因此也不建議當成代餐來喝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果汁學問大!】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0 養生.聰明飲食
薏仁有助預防癌症,特別是「這2癌」!薏仁11個功效,7種人請少吃
隨著氣溫慢慢升高,面對逐漸濕熱的天氣,中醫講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此時應更注意生活起居,適應節令變化,增加免疫力做好養生。此時的養生聖品推薦「薏仁」,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薏仁熱量不高,卻有飽足感,且薏仁含有多醣體,有助提升身體對癌細胞的防禦能力。但薏仁好像有很多種類,像是紅薏仁、小薏仁、大薏仁、白薏仁等,到底差別在哪?吃薏仁有什麼禁忌嗎?薏仁算是澱粉還是蛋白質食物嗎?專家一次解答!薏仁能預防癌症?是的。「薏仁」又名薏米、薏苡仁、苡仁,其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消水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的功能。中醫師葉育韶表示,薏仁因含有多醣體,適度補充這類食材增加自然殺手細胞及T細胞,活化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促進抗體產生,有助抑制癌細胞生長,提升身體對癌細胞的防禦能力。另外薏仁中也含有一種叫「薏苡仁酯」的物質,這是一種重要的抗癌劑,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幫助預防胃癌及子宮癌。不過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也提醒,千萬不要因為薏仁能抗癌,就只吃薏仁,尤其癌症患者需要各種不同能量,才能與病魔對抗,在吃薏仁的同時,一定要搭配其他食物、均衡飲食,才不會排擠其他營養。薏仁有什麼功效與禁忌?薏仁除含有蛋白質、脂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外,還含有多種植化素,包括薏苡素、薏仁酯、薏苡多醣及其它植物固醇類或酚類化合物,功效甚多:1.抗癌:薏仁含的薏仁酯、薏苡多醣在抑制腫瘤、提高免疫力上有良好功效。2.益腸胃:薏仁富含水溶性纖維,有助腸道健康,適合脾胃虛弱者。3.降血糖:薏仁中的「薏苡多醣」有顯著降血糖功用。4.降血脂:薏仁中的脂肪酸及豐富的水溶性纖維,能顯著改善血脂。5.降膽固醇:能加速肝臟排除膽固醇,效果比燕麥還好。6.減重:膳食纖維豐富,能助排便、增飽足感;豐富的維生素B2,可促進營養吸收和代謝。7.調節女性荷爾蒙、助孕:薏仁可調節女性荷爾蒙,促進分泌黃體激素,促進卵巢分泌雌激素。另根據農委會資料,紅薏仁能分離出促進排卵的活性成分,幫助不孕症婦女排卵、懷孕。8.抗菌、消炎:薏仁含多種能抗菌、消炎、抗過敏的酚類化合物。9.抗痙攣:含有類似肌肉鬆弛劑的成分,可抗痙攣。10.養顏美白:含有維生素B1、鈣、磷、鐵、水溶性纖維、蛋白質、油脂等營養素,能軟化皮膚角質、保溼抗皺、滋潤肌膚、除痘去斑,造就了眾多薏仁化妝水的產生。11.抗氧化、抗老:維生素E的抗氧化功能,能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延年益壽。7種人少吃依照中醫觀點,有下列情況者,應謹慎食用薏仁:1.糖尿病患:薏仁澱粉含量多,熱量很高,須注意攝取量。2.腎臟病患:薏仁的鉀、磷含量高,當成主食容易吃多,增加患者負擔。3.孕婦:薏仁能利尿,水分排出較多,以至於減少羊水量,嚴重者恐導致流產,故不宜多吃。4.女性經期:薏仁性屬寒涼,生理期若食用過多,容易排經不順、加劇經痛。5.虛寒體質者:不適宜長期吃薏米。6.便秘的人:薏仁有利溼功效,吃多會讓便秘更嚴重。7.少汗或頻尿者:須嚴格控制食用量。真、假薏仁怎麼分?簡單來說,稱為糙薏仁、紅薏仁、精白薏仁與大薏仁的都是真的薏仁;而從歐洲和澳洲等地進口,以小薏仁、洋薏仁和珍珠薏仁為名的則是假的薏仁,它們其實是精製大麥,其顆粒較小呈橢圓形,且腹溝極淺近乎線狀。市售的薏仁中,僅少部分是台灣本土產,絕大部分是從寮國、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地區進口。台灣本土產的薏仁都屬於糙薏仁(即俗稱的紅薏仁),特色為顆粒較小、麩皮顏色較紅有光澤,且腹溝較窄較深。而進口的糙薏仁,其特徵為顆粒較大、麩皮顏色從偏黃褐色至紅棕色都有,且腹溝較寬較淺。此外,從越南進口的有些糙薏仁,其麩皮顏色偏紅棕色,與台灣本土產很難區別。而市售精白薏仁和大薏仁的特色則為顆粒較大、顏色較白且腹溝較寬較淺。紅薏仁、白薏仁差在哪?經過精白作業去除麩皮的是白薏仁,大粒種體積大,市面上約9成是進口;而紅薏仁顆粒較小約白薏仁的一半,大多國產,保有暗褐色麩皮。紅薏仁的麩皮富含「薏仁酯」,維生素B群、膳食纖維等營養價值都要比白薏仁高出很多,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養生好食材。不過紅薏仁的澱粉含量不少、熱量高,糖尿病人食用要當心,孕婦也不適合多吃。紅薏仁顆粒較小,約白薏仁的一半,但養價值比白薏仁高紅豆薏仁湯對身體的好處?將薏仁和紅豆一起煮成湯,是消腫、減肥的好幫手,中醫利用它這種「清」的性質,來為人體除濕。紅豆含有一種皂鹼,有健胃、生津、益氣、消腫及解毒等功能,對於治療腳氣病效果極佳,還有預防便祕、增進排便順暢的效果,適合濕性體質的人。薏仁則是含有薏苡素,可清熱排毒,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且所含蛋白質可分解蛋白質酵素,軟化皮膚的角質層,讓皮膚更顯光滑有彈性。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腸道癌症發生。薏仁是澱粉嗎?是喔!家庭醫學科李文祺醫師曾在臉書粉專上發文提到,有些食物中潛藏澱粉,例如薏仁的澱粉就超過蛋白質,如果無法正確分辨食物中的潛藏澱粉,將導致身體在無形中攝取過多的熱量,一不小心可能造成肥胖。除了薏仁,其他豆類像是紅豆、綠豆、大紅豆、皇帝豆、蠶豆、豌豆仁、鷹嘴豆等,它們所含有的澱粉都超過蛋白質含量,食用上須特別注意。延伸閱讀手上冒出一粒粒小水泡,奇癢無比?皮膚科醫師:「汗皰疹」別擠破!水泡破掉會...
-
2023-06-30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1圖揭「夏季18種水果熱量、含糖量」 !第一名是它,吃2瓣=1碗飯
夏天狂飆高溫熱暈,你都吃什麼水果來消消暑?營養師程涵宇整理了18種夏季水果熱量排行,熱量第1名的水果熱量是排最後一名的4倍是不是差超多!同步也附上含糖量,快來看看誰上榜了!  (以下為每100g)熱量NO1、榴槤 1瓣/132Kcal/糖18.4g水果之王榴槤的特殊風味總是讓人吃過聞過都難忘,豐富的維生素C和葉酸增強身體保護力,也有豐富膳食纖維助排便。雖然好處多多,同時也是熱量冠軍!兩瓣榴槤就有大約200大卡的熱量,換算下來約等於0.7碗飯熱量,主要原因在於榴槤除了碳水化合物、糖,還含有蛋白質及脂肪,記得適量吃。 熱量NO2、釋迦 1/2顆/104Kcal/糖16g甜甜又富含膳食纖維、鉀離子、蛋白質,吃起來不酸但維生素C超高,100g即滿足一日所需維生素C需要,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不過也是要注意,釋迦熱量排行第二,吃掉一顆大顆的釋迦甚至等於吃掉2碗白飯! 熱量NO3、香蕉 0.7根/85Kcal/糖18g一根中型香蕉熱量是120大卡。臺灣產香蕉真的是又甜又好吃,購買、食用都超方便!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除了是運動員最愛,研究也發現也助眠的效果,不過建議吃香蕉一次吃1根最剛好! 4、櫻桃10顆/75Kcal/糖8g豐富花青素抗發炎,但鐵質含量超低,非補鐵好食材。 5、龍眼12顆/72Kcal/糖15.2g維生素C超高的水果而且酸味低,12顆龍眼就能滿足一日維生素C需要,超級豐富維生素C抗氧化。 6、荔枝5顆/65Kcal/糖14.1g荔枝低纖熱量高,10顆就有130大卡熱量偏高,好吃不酸維生素C高,10顆就能滿足一日維生素C需要。 7、百香果 1.5顆64Kcal/糖9.7g超高膳食纖維,幫助腸道蠕動健康。 8、葡萄16顆/64Kcal/糖15.6g紫葡萄豐富花青素抗氧化。 9、奇異果1顆/56Kcal/糖9.3g高C提振精神,含有奇異酵素幫助消化大餐後吃好適合。 10、鳳梨1/7顆/53Kcal/糖11.6g鳳梨酵素助消化,大魚大肉後吃最適合。 11、蘋果1顆/51Kcal/糖11.1g槲皮素含量豐富,連皮吃補纖維更健康! 12、紅龍果1/4顆50Kcal/糖9.2g真補鐵水果。 13、芒果2/5顆50Kcal/糖9.8g豐富維生素A照顧眼睛健康。14、水蜜桃1/3顆/39Kcal/糖6.4g纖維量適中減少腸胃負擔。 15、芭樂1顆(小)/38Kcal/糖6.2g超高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又低熱量推薦天天吃。 16、美濃瓜1/6顆/37Kcal/糖8g高鉀穩定血壓。 17、水梨1/3顆/34Kcal/糖6.8g清熱潤肺低磷鉀,腎臟病人也適合吃。 18、西瓜0.8碗/33Kcal/糖7.8g男生比女生更要吃!整個夏天盛產的水果竟然西瓜熱量最低,低到比芭樂還低。但吃西瓜熱量不爆表,最重要還是份量要控制,每次吃0.8碗量剛剛好。紅西瓜含有茄紅素抗氧化,有助心血管健康及改善早期攝護腺肥大,此外,含有的瓜胺酸穩定血壓,最特別的是能幫助血管擴張;義大利研究發現,一天吃5份紅西瓜所攝取到的瓜胺酸citrulline,可以改善輕微的男性勃起障礙, 進步程度上約有8%的人可以由香蕉進步成小黃瓜。延伸閱讀: ·「這些水果」不甜卻容易讓你胖!專家黑名單曝 小番茄、檸檬上榜 ·水果撞傷、凍傷還能吃嗎?營養師解答了 1情況切掉還是會害肝腎發炎 
-
2023-06-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久坐不動易罹癌!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確診大腸直腸癌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傳罹直腸癌過世,享壽67歲,再度引發國人對此疾病的關注。大腸直腸癌連續15年蟬聯10大癌症首位,且有年輕化趨勢,除與飲食習慣有關,久坐不動也是危險因子。平均每31分鐘 就有1人確診大腸直腸癌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大腸為ㄇ字型,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略分為右側大腸癌(升結腸、盲腸)、左側大腸癌(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症狀有些許不同。右側大腸癌以腹脹、腹痛、貧血最常見;左側大腸癌則以大便習慣改變、細便、血便為主,因阻塞關係會有腹痛表現。直腸離肛門近,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排便改變等,一般人容易誤認為痔瘡,因而延誤就醫。大腸癌發生率高 「久坐」也是危險因子為什麼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有幾項危險因子要注意,包括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肥胖、抽菸。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燒烤的烹調習慣,並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的攝取,可多補充蔬果以及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要注意的是,「久坐不動」也是致癌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會讓大腸癌風險增加8%、肺癌增加6%、子宮內膜癌增加10%。蕭主任解釋,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型態都偏靜態,上班坐在辦公桌前,回家坐在電視或電腦前,耗費的體力較少,久坐會讓腸道蠕動跟著變慢,增加腸道發炎機會,加上因活動不足而導致肥胖,新陳代謝變差,成為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此外,長時間待在室內,會減少曬太陽的頻率,人體中合成的維生素D就會缺乏,而維生素D已被證實可保護腸道、降低腸炎或腸癌發生的機率,建議上班族要抽空起身動一動,午休到戶外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如有家族史 40歲以上定時做糞便潛血檢驗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瘜肉演變而來,如果發現瘜肉該不該切除?蕭奕宗醫師說,瘜肉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其中腺瘤性瘜肉最有可能癌變,若發現超過1公分的瘜肉,建議都要切除,尤其年紀愈大,腺瘤性瘜肉的機率愈高。大腸直腸癌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第1期的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期有80%,第3期則為65%,早期治療非常重要。無論是否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建議40歲以上每年就要做糞便潛血篩檢,目前政府補助方式為50至74歲每2年免費1次糞便潛血檢查。此外,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每周規律運動(每周3天、每次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假日多從事戶外活動以紓解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延伸閱讀:.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8種罹癌食物」台灣人幾乎全吃過.大腸癌的糞便是什麼顏色?藍莓色大便又是什麼問題?名醫教觀察糞便.長年吃素怎麼還會得大腸癌?營養師曝:要挑對食物種類和烹煮方式才有效★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3 養生.聰明飲食
富含葉酸、葉黃素、鉀!專家詳解羽衣甘藍營養功效及料理方式
羽衣甘藍是多年來在國外非常流行的一種超級食物,各路養生健身達人都非常推崇它,而日本大為流行的青汁,羽衣甘藍也是主角成分之一。連好萊塢養生教主葛妮絲派特洛都親身在自家網站分享羽衣甘藍烤脆片,想要自己試著做羽衣甘藍脆片,也可以參考韋恩的作法。然而羽衣甘藍台灣不久之前還算少見,身價也很不凡,想吃幾乎都還得靠進口,但是最近因為種植技術的克服,所以也能逐漸普及到在大賣場也買得到了。羽衣甘藍之所以被美稱為蔬菜之王,是因為它的熱量超低,但是各種營養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葉黃素、鈣質、葉酸、纖維素都超級豐富,簡直就是個天然的濃縮綜合維他命。以下就為大家分析在食物營養密度評比中,為何羽衣甘藍能夠勇奪所有食物的第一名。羽衣甘藍的身世羽衣甘藍與高麗菜、青花菜、大白菜、小白菜、大頭菜、青江菜、油菜、芥菜、白蘿蔔等等都屬於十字花科的蔬菜,更嚴格的來說,羽衣甘藍應該算是這些十字花科蔬菜的原型,日後才透過突變或育種等手法衍生出這些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羽衣甘藍有一種特殊的苦味,因為纖維質豐富也讓質地有點粗糙,所以口感與風味其實不是很討喜,所以一直被人們忽視了很多年,直到近年來研究它的高營養價值後,才又重回到大眾的餐桌。羽衣甘藍有不少品種,但共同的特點就是葉片不會結球,葉片邊緣有鋸齒或皺褶,這也是為何他被命名為羽衣甘藍或是羽葉甘藍的原因,而且呈現深綠色,所以屬於深綠色蔬菜的一種。羽衣甘藍原產於地中海一帶,喜好攝氏20度附近的冷涼環境,對台灣來講栽種不太容易,所以羽衣甘藍之前在台灣並不普及,價格也不親民,直到近年來許多農民投資高成本的環控溫室,提供羽衣甘藍比較適合生長的環境,這才讓羽衣甘藍普及到各大賣場,讓更多人可以享受,如圖片中韋恩之前曾拜訪過的三欣園藝,就以生菜花束等特殊精緻包裝供應Jason’s Marketplace等高檔超市。羽衣甘藍的高營養密度知名的營養醫師福爾曼 (Dr. Fuhrman) 曾經將所有的食材進行總和營養密度(Aggregate Nutrition Density Index, ANDI)的計算,計算原理是H= N/C (Health = Nutrients/Calories) ,也就是將食物的營養除以熱量,評比之下,羽衣甘藍營養密度高達1000分,高居所有食物的第一名!以下摘錄 Dr. Fuhrman Aggregate Nutrition Density Index 福爾曼醫師的營養密度評比:可見羽衣甘藍營養有多豐富,而深入分析後,可以了解羽衣甘藍擁有的特殊營養主要有以下:葉酸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會不斷產生新生的紅血球。 葉酸屬於維生素B群的一員,是產生紅血球的必需輔酶,所以是造血不可或缺的一種營養。羽衣甘藍含有豐富葉酸,葉酸含量是高麗菜的 1.5 倍以上。每 100 克新鮮羽衣甘藍含有 120 微克的葉酸。 18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對葉酸的每日需求量為400微克,所以只要吃下100克羽衣甘藍就可以可以提供1/4以上的每日需求量。而依「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備孕中的婦女在孕前1個月至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葉酸,哺乳婦女每日攝取500微克葉酸,以供母體、胎兒及所哺乳嬰兒所需。所以容易貧血的女性或是備孕期開始更值得多吃點羽衣甘藍。鈣根據營養調查顯示,台灣人普遍缺鈣,尤其許多台灣人因為乳糖不耐或是吃素不喝牛奶,所以鈣質的攝取是不足的。鈣與骨骼和牙齒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對於年長者的行動力維持來說更是重要。而且鈣不只對預防骨質疏鬆有幫助,近年來更重視鈣對於舒緩壓力、使體內離子平衡、幫助肌肉放鬆各方面的效果。每100克羽衣甘藍的鈣含量約為220毫克,可以說是常見蔬菜中最高的,與菠菜(70毫克/100克)相比幾乎高三倍。與牛奶相比,一杯牛奶(200 毫升)含有 220 毫克鈣,而 100 克羽衣甘藍就含有 220 毫克。 所以簡單來說,羽衣甘藍的含量是牛奶的兩倍。以50歲以上的中高年齡者,鈣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所以100克的羽衣甘藍就可以補充超過1/5每日所需的鈣了。維生素K維生素 K 同樣對於維持健康的骨骼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促進鈣沉積到骨骼中。100克的羽衣甘藍就含有高達210微克的維生素 K。 19歲以上男女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天120微克,所以只要吃100克的羽衣甘藍就可以完全滿足維生素K每日之所需了。膳食纖維羽衣甘藍還富含膳食纖維,每100克的羽衣甘藍裡含有高達3.7克的膳食纖維。 比起高麗菜的1.8克/100克高出許多,甚至超過了以高纖著名的番薯(3.5克/100克),而且熱量與糖分比番薯低多了。羽衣甘藍裡的纖維大部分是不溶於水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這種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特別能增加大便的體積並刺激腸道,有助於改善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葉黃素羽衣甘藍屬於深綠色蔬菜,含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特別是其中的葉黃素。現在大家已經熟知葉黃素保護眼睛的功效,可以阻擋有害光線對視網膜黃斑部的氧化傷害,它的抗氧化性也有助於預防白內障,因此可以說是一種對維持眼睛健康非常有益的營養素。綜合維生素A、C、E羽衣甘藍含有多種可以抗氧化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這些多樣的抗氧化劑具加成作用,對於對抗自由基、延緩老化,幫助皮膚美白、減少細紋等有多重效果。鉀羽衣甘藍含有鉀,鉀有助於維持和調節體內細胞的滲透壓,可以期待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和水分,所以也有消除水腫的效果,也能維持電解持平衡,維持神經作用正常。GABAGABA本來就存於自然界中,許多植物天然含有微量GABA,只是濃度多半不高,無法讓人攝取到足夠的GABA。日本有一家位於靜岡縣的株式会社増田採種場,在2018年經過特殊的育種進行新品種開發,成功推出含有高含量GABA的有機羽衣甘藍,並以特殊製程進行乾燥,保留最高的GABA,生產出100%羽衣甘藍青汁。這個高GABA青汁經過審查,還獲得日本的健康食品認證,因此這個旬搾り青汁GABAケール【機能性表示食品】,可以宣稱降血壓的保健功效,不過不是所有的羽衣甘藍都能有這麼高的GABA。鎂鎂是對於骨骼發育很重要的一種巨量礦物質,而且有助於人體各種新陳代謝的正常運作,如可以活化產生能量的酵素,另一方面可以維持神經的正常運作,也可以幫助肌肉的放鬆,也可以降血壓,幫助心血管系統的健康。羽衣甘藍是含鎂很豐富的蔬菜,鎂存在於葉綠素的核心之中,而每100克的羽衣甘藍含有88毫克的鎂。羽衣甘藍推薦吃法羽衣甘藍最簡單的吃法是做沙拉,或是打成青汁、綠拿鐵飲用,其他清炒、川燙等一般吃法也都很好。但是羽衣甘藍有一種特殊的烤羽衣甘藍脆片食譜最為特殊,連小朋友都可以接受,當零食吃可以取代一些垃圾食品,又營養又健康,而且又簡單安全,讓小朋友一起幫著做,也是很好的食農教育。怎麼輕鬆做烤羽衣甘藍脆片1. 將烤箱預熱至 100 度(不要太高溫,以免破壞營養)。2. 取橄欖油均勻淋在羽衣甘藍上。3. 羽衣甘藍置入烤箱低溫慢烤1小時至微黃變脆。4. 視喜好撕成小片,以胡椒、海鹽調味。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0 養生.營養食譜
夏日減重偽麵條料理!營養師推薦一高纖高鉀蔬菜,助腸道蠕動、防水腫
夏天到,又是減肥旺季!營養師劉怡里提醒,減重時,三餐飲食應將碳水化合物熱量攝取降低,約占總熱量45%至50%,蛋白質熱量攝取拉高到15%至20%,脂肪熱量控制在總熱量的25%到30%以內,就可以輕鬆健康減重。劉怡里建議,減重者可以試著將晚餐的澱粉量減少,或是在白天時將澱粉食用完畢,晚上只攝取蔬菜和蛋白質食物。不過,晚餐不吃澱粉的前提,是要「提早睡覺」,否則容易肚子飢餓,半夜想進食而影響減重效果。在減重期間,劉怡里指出,可以選擇食用雜糧根莖類澱粉,例如馬鈴薯、地瓜、南瓜、玉米等,富含高膳食纖維及植化素,可以增加飽足感,同時提高抗氧化效果。劉怡里設計一道夏日減重偽麵條料理「茭白筍炒蛋」,富含高纖高蛋白,很適合作為減重晚餐。首先要將茭白筍切絲偽裝成麵條,實際上是高纖高鉀的蔬菜,可以幫助腸道蠕動,預防水腫;且有豐富的葉酸,有助於提振精神和維護血管健康;還有優質蛋白質雞蛋,含有完整必需胺基酸,可以幫助減重時,達到避免肌肉流失的功能。茭白筍炒蛋食材:茭白筍3支、雞蛋2顆(一人份)調味料:醬油、鹽巴、白胡椒、白醋作法:1.茭白筍洗淨,切成絲狀。2.雞蛋打勻加入些許醬油和白醋備用。3.將茭白筍放鍋中,快炒到全部都沾到油,加入50cc的水、少許鹽巴、白胡椒調味,煨煮一分鐘左右到水分收乾。4.再加入雞蛋液等稍微成形後,跟茭白筍翻炒一下,即可盛盤上桌。(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8 醫療.泌尿腎臟
長期便秘竟是大腸無力症?醫指常見6大原因,飲食調整等3招助改善
便祕是日常相當常見的問題,建議盡早檢查釐清原因,例如「大腸無力症」,這種便秘往往會比一般的便秘更加嚴重些。禾馨醫療大腸直腸科陳威智醫師指出常見原因,並教檢查出此症的民眾如何改善及治療。 長期便秘竟是大腸無力症?醫指常見6大原因。 便祕和大腸無力症的關聯?陳威智醫師指出,一般人排便的次數可為1天至3天一次不等,超過3天沒有排便就可以視為便秘,而大腸無力症則可能達到5-7天或是更久,且需相當用力或以藥物輔助,而結果往往也差強人意。 大腸無力症常見6原因:大腸無力症原因大多還有待研究,目前許多研究認為大多和遺傳有關,例如左下腹的乙狀結腸較長,此處為大腸主要吸收水分、堆積糞便之處,較長也就難以推進、容易堆積糞便。其他引起大腸無力症的因素也包括腸道神經節較少、或是運動較少、人體老化等,使得蠕動的速率、頻率較低,形成無力。另外,自小沒有養成固定排便習慣、或是生活工作等形成的心理壓力、以及荷爾蒙影響也都有可能有所關連,荷爾蒙影響也正是為什麼便祕較常發生在女性族群身上。 長期便祕可能增加腸癌發生率?提醒民眾,便秘情況不論是否為大腸無力症,糞便毒素長期累積在身體當中,都有可能形成慢性發炎、甚至增加腸癌發生機率,應盡早改善。 如何飲食改善大腸無力症?醫指3方向調整有助改善! 陳威智醫師表示,即便是診斷出大腸無力症,一樣可以透過飲食方式進行改善。飲食方向需每日攝取足夠的水分,一日至少2000c.c.。攝取高膳食纖維蔬果,可選擇鳳梨、奇異果、火龍果、草莓等。另外油脂也相當重要,許多減重者、特別是女性,常會因為控制飲食而缺乏攝取油脂,但油脂也是人體必需營養,缺乏也容易造成便秘,建議每日應至少攝取30c.c.,這從雞胸肉上也能攝取得到。並也建議避免油炸、手搖飲、辣物等高油脂、高糖份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腸道負擔。 治療便祕、大腸無力症3方向!醫籲盡早檢查排除常癌可能。 藥物治療:陳威智醫師也表示,治療便秘、大腸無力症最基本的第一步建議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上述飲食調整若遲遲未見改善,接下來就會是藥物治療,例如增加腸胃蠕動的軟便劑、或較激烈一點、刺激腸道的灌腸。不過也得留意部分藥物可能使腸道出現依賴性,停藥腸道蠕動可能就又下降。因此用藥前還是鼓勵民眾先進行檢查,並與醫師詳細討論後開立藥物為佳。 手術治療:若藥物也還是無法改善,接下來則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截腸手術,顧名思義就是截下其中一段腸道,縮短排便所需經歷的過程,達改善便秘的效果,切除的部位大多是較長、引起大腸無力症的乙狀結腸。陳威智醫師表示,這項手術常見也運用在腸癌治療,視醫師技術通常相當安全、後遺症機率可說近乎於零,現也隨醫學進步,手術有別於以往的開腹手術,多以腹腔鏡微創手術進行,在經驗充足的醫師手術下,無傷害到輸卵管等器官不會造成不孕。 陳威智醫師也提醒,便祕的原因其中也包括腸癌,因腫瘤阻塞腸道而引起便秘,提醒若發現自己排便習慣改變,應盡早檢查,以例排除腸癌的可能性。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大腸癌篩檢男比女少原因曝!糞便潛血檢查8步驟在家自己做.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高敏敏曝「8罹癌食物」台灣人全吃過!.一圖看懂大腸鏡需多久做一次?應從幾歲開始做?醫:3高危險族群需當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8 養生.營養食譜
「酪梨」含6大營養素,每天四分之一顆就足夠!最推薦的食用方式這樣吃
酪梨富含油脂,熱量非常高,100公克就有73到80大卡,大家可以從熱量來斟酌每天吃多少酪梨的份量,建議一天半顆或四分之一顆就足夠。酪梨富含營養又有飽足感,不僅被奉為「超級食物」,還被許多人當作「減肥聖品」。但FiTLO營養師何埻安提醒,酪梨熱量非常高,100公克就有73到80大卡。吃過量的酪梨反而容易胖。有些人每天早、中、晚餐各吃一顆酪梨,一天吃三顆就過量了。事實上,減肥需要各種營養素做搭配。每種食物食物都有它的營養價值,應該均衡攝取各種顏色的蔬果、優質蛋白質、全穀雜糧類和好的油脂。如果迷信單一「超級食物」,誤以為每天大量得吃就會健康,反而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所以酪梨雖然營養,但也不能吃太多!酪梨的營養成分與功效有哪些?何埻安指出,酪梨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群,以及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多種植化素。特別的是,酪梨高含量的油脂屬於Omega-9,這是比較好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酪梨對健康的益處主要在於抗氧化、幫助排出不好的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一、Omega-9:酪梨的脂肪含量很高。它所含有的脂肪屬於Omega-9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很好的油脂型態,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而且它不像動物性來源的脂肪會卡在血管壁上,增加動脈硬化、高膽固醇血症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二、膳食纖維:酪梨同時含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水溶性纖維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非水溶性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三、維生素A:酪梨含有的維生素A包含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有助於皮膚和眼睛的健康,讓皮膚比較漂亮。尤其玉米黃素、葉黃素可以預防眼睛的黃斑部氧化。四、維生素E:酪梨的維生素E在和屬於Omega-9的油脂作用下,可防止血管氧化,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五、維生素B群:酪梨中的維生素B群以葉酸(維生素B9)最多,不但是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對孕婦來說,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血管病變。六、植化素:酪梨含有多酚類、類黃酮類等植化素,包括葉黃素、玉米黃素,可幫助抗氧化、消除人體內不好的自由基,也可以防止壞膽固醇的產生。酪梨牛奶是很推薦的食用方式,可以同時攝取到蛋白質、糖分和脂肪三大營養素,而且有飽足感。酪梨怎麼吃最健康?新鮮的酪梨可以每天吃,要注意的是控制熱量,因為酪梨富含油脂,熱量非常高,100公克就有73到80大卡,大家可以從熱量來斟酌每天吃多少酪梨的份量,建議一天半顆或四分之一顆就足夠。酪梨牛奶是很推薦的食用方式,不只是因為酪梨和牛奶很搭配,在營養的角度來看,喝酪梨牛奶可以同時攝取到蛋白質、醣分和脂肪三大營養素,而且酪梨牛奶有飽足感,大概一天喝一杯,可使用四分之一顆酪梨,製作成400c.c.的酪梨牛奶。酪梨的禁忌酪梨是富含營養的食物,但不建議對乳膠過敏或有腸躁症的人吃酪梨。一、對乳膠過敏的人:酪梨含有乳膠蛋白,對乳膠過敏的人吃酪梨會產生急性過敏症狀。二、腸躁症患者:酪梨含有豐富的纖維,容易產氣。而腸躁症患者容易脹氣,建議先避開容易產氣的食物。酪梨該怎麼挑選?何埻安說,可以挑選新鮮綠皮的酪梨,這種酪梨是剛摘下來的,可以買回家後在室溫放個三、四天,等它熟了再吃。當酪梨的蒂頭可以輕輕拔起,表示酪梨已經熟成。如果挑選比較熟的酪梨,整顆紫紫軟軟的,買回家就要盡快吃完。農委會的農業主題館網站則建議,酪梨接近熟成時會有這三個徵兆:.果柄會由綠轉黃。.果實外皮會由光滑變得粗糙,比較沒有光澤。.有些品種的酪梨熟成後,果皮會出現紫色或黑色斑紋。要提醒的是,如果酪梨果皮呈現黑色,表示酪梨過熟,不適合購買食用。市售酪梨通常分後熟(軟的)和未熟(硬的)兩種,如果要馬上吃,可以買軟的,如果希望買回去能多放幾天,可以買硬的。酪梨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群,以及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多種植化素。特別的是,酪梨的油脂屬於Omega-9。推薦的酪梨料理除了酪梨牛奶之外,酪梨還可以怎麼吃?農委會《鄉間小路》雜誌介紹了幾道夏日輕爽的酪梨冷食料理:一、酪香拼盤材料:嫩豆腐1盒、皮蛋4個、酪梨1個。調味料:柴魚片2大匙、醬油1大匙、冷開水4大匙、糖2大匙、蔥末2大匙作法: 嫩豆腐置於盤中央 皮蛋去殼,對半切分,備用。 酪梨洗淨、切為兩半,取出果核、剝去外皮,再切成半圓形塊狀,與皮蛋置於盤中。 淋上調味料即可食用二、麻豆沙拉材料:酪梨1個、蝦仁2兩。調味料:鹽1小匙、酒1大匙、胡椒粉1/4小匙、沙拉醬3大匙。作法: 酪梨對半切,取出果核、剝去外皮,再切成半圓形片狀,備用。 蝦仁以鹽略撮、用水洗淨後瀝乾,加上鹽、酒、胡椒粉浸泡20分鐘,放入滾水燙熟撈起。 燙熟的蝦仁放置於盤中,旁邊圍上酪梨片,淋上沙拉醬即可食用。參考資料:農委會農業主題館-酪梨選購要訣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鄉村食譜:酪梨延伸閱讀: 夏天浴室潮濕發霉?「咖啡渣」就可解決!達人教你在家自製天然「浴廁殺菌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8 養生.營養食譜
做菜抗癌三寶是常見3種辛香料 營養師曝防癌飲食的重要3訣竅
【本文重點】添加辛香料到餐點中有助於預防癌症。青蔥含微量元素硒,抗菌、抗發炎、舒張血管、維持腸道健康;薑的成分可抑制腫瘤生成;大蒜富含蒜素、類黃酮,具防止腫瘤增生的效果。此外,每日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與益生菌可降低腸癌的發生率。飲水量應為體重x30。以上方法皆有助於排毒,增加代謝功能。--by ChatGPTTIP1 每天添加辛香料到餐點中•青蔥含微量元素硒,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對預防胃癌有功效。硒也能幫助合成麩胱甘肽,麩胱甘肽有抗氧化的作用。常有人不喜歡蔥的刺激性氣味,這味道來自於有機硫化物、蒜素的揮發性成分,可以降低體內氧化壓力,幫助代謝有害物質,降低癌症的罹患率。另外,青蔥還有抗菌、抗發炎、舒張血管、維持腸道好的菌相⋯⋯等好處。•薑它的抗癌活性成分有薑酚、薑辣素、薑醇。其中的薑辣素進到人體後,有抗發炎與抗氧化的功能,有助抑制腫瘤生成。有些研究發現薑醇的功能可以抑制癌細胞移轉。一般市場上常分為:嫩薑、老薑、乾薑,其中老薑的薑辣素含量較嫩薑多,而乾薑外皮粗厚,通常搭配中藥材一起煎煮。•大蒜有人稱它抗癌之王,富含的蒜素、類黃酮具有防止腫瘤增生的效果,可抑制致癌物亞硝胺,還能增強免疫力,對於胃癌、大腸癌等有預防作用。吃蒜最有效的方式是生食,而且要蒜素跑出來必須先把大蒜切開,所以早期媽媽煮菜會把大蒜拍裂,這樣做是對的;再等10到15分鐘之後,也剛好是備料的時間,蒜素就會產生。吃西式餐點時,會碰到把大蒜泡在橄欖油裡,有研究發現,大蒜保存在橄欖油中,可以加強植化素的功能,大家也可以試看看自製。TIP2 每天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與益生菌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有毒物質排出,降低腸道黏膜病變風險,減少腸癌的發生率。高纖食物來源:•全榖雜糧類:燕麥、薏仁、全麥饅頭、地瓜等。•豆類:豆漿、豆干、毛豆等。•蔬菜類:花椰菜、地瓜葉、香菇、黃豆芽、黃秋葵等。•水果類:柳丁、芭樂、奇異果等。很多的研究都發現腸道的健康跟癌症呈現正相關性,所以膳食纖維加上蔬果攝取不足,可能跟很多癌症都相關,例如:乳癌、肝癌、胰臟癌、攝護腺癌、肺癌、胃癌等等。所以,在此鼓勵外食族群真的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腸道,如果無法攝取足夠的蔬果,也可以輔助適當的益生菌保健食品來照顧好腸道環境的健康。TIP3 每天水分要足夠水是身體最重要的解毒成分,參與人體消化、吸收、循環、代謝等運作,我們身體各個器官都需要水分運作,所以喝水對抗癌非常重要。成年人每天要喝多少水?健康成年人每天飲水量計算:體重x30例如,女生50公斤一天總水量是:50x30=1500c.c.這些水分,包含食材中的水跟額外喝進來的湯湯水水,如果遇到流汗更多的時機,可以再多補充水分,來達到排毒增加代謝的功能。薑黃花椰菜炒甜椒材料:白花椰菜100克、甜椒50克、蘑菇60克、薑黃粉1小匙、蒜頭3瓣、橄欖油15c.c.、鹽適量、黑胡椒適量作法:1.乾鍋煎蘑菇,稍微軟後加橄欖油、蒜片爆香。2.加入白花椰菜、甜椒炒熟。3.撒上薑黃粉、鹽、黑胡椒調味即完成。●虱目魚菲力燴蔬菜材料:冷凍虱目魚菲力150g、水60c.c.、金針菇60g、洋蔥¼顆、胡蘿蔔5公分段、薑絲5g、水60c.c.、醬油1大匙、味醂1小匙、蘿蔔泥50g作法:1.胡蘿蔔去皮切絲;洋蔥切絲;金針菇去蒂頭後對半切;虱目魚菲力撒上鹽靜置15分鐘。2.起一油鍋,將虱目魚菲力煎至表面上色起鍋備用。3.同一油鍋,薑絲、洋蔥續下胡蘿蔔和金針菇拌炒。4.加入下水、醬油味醂一大匙煮滾。5.續下煎好的虱目魚菲力煮一下,起鍋前下蘿蔔泥拌一下即完成。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2 養生.聰明飲食
小滿過後暑氣漸熱,多吃「這七種」蔬果可消暑養生
小滿的節氣意象,過往「祭三車」祈禱稻穀豐收小滿,象徵稻穀漸漸結實飽滿,雖仍未成熟,農夫可以想像未來作物成熟之景,帶來豐收的盼望。2023年「小滿 」已於5月21日到來,此時會跟著進入梅雨季。過往的民間習俗會在小滿「祭三車」,三車指的是水車、牛車、絲車,農夫配合節氣依時耕作,紛紛踩水車「搶水」用於灌溉,同時透過祭拜水車、牛車祈禱水源豐盛,耕作順利,稻穀能夠順利成熟豐收。「小滿雨水相趕」,台灣正好進入梅雨季節,農委會建議農友們,最好能疏排溝渠、清理雜草,減低梅雨期間作物的損失。小滿養生重點:袪暑利濕,吃苦護心防上火建議可以吃一些苦類蔬菜,這類蔬果通常是「甘涼」或「甘寒」,來順應節氣養生,這樣一來濕氣就不會滯留在人體中,可以提振精神和維持人體的氣血舒暢。營養師建議小滿過後,為消除暑氣,可以吃以下幾種食物進行養生:黃瓜:清熱解暑天氣漸熱,吃黃瓜很解暑。黃瓜性寒涼,水分也特足,爽快又清熱。很多人不吃把黃瓜把,嫌棄它口感澀,沒水分,其實黃瓜中含有較多的苦味素,尤其是尾部,能降火、開胃,吃的時候可千萬別把它扔掉了。另外,黃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的吸收,想瘦身的人可以適當多吃些。蒜薹:溫通活血蒜薹是小滿時節應季蔬菜,有溫中下氣之效,適合這個季節給身體補充陽氣。雖然天熱了,但有些人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這是胃寒的表現,吃些蒜薹有溫補的作用。另外,蒜薹中還含有辣素、大蒜素,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櫻桃:養胃祛濕小滿櫻桃熟,酸甜可口的櫻桃可以益脾養胃,祛風勝濕。櫻桃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C,適量食用有養顏潤膚之效。另外,櫻桃中維生素A含量較高,用眼較多者吃些很好。推荐一款冰糖櫻桃飲:櫻桃洗淨榨汁,調以冰糖當飲料喝,能養胃,對食慾不振、腹瀉也有一定的食療作用。苦瓜:清熱解暑中醫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暑,明目解毒之功。涼拌苦瓜最為簡單,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薏苡仁:祛濕健脾薏米又叫薏苡仁,性涼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除痺、清熱排膿的功效。薏米對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泄瀉、消化能力減退,體內有「濕氣」的人群尤為適宜。薏米最好的吃法: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沖服。竹筍:吃苦嘗鮮,促進排便綠竹筍是除苦瓜外是典型的「苦味」蔬菜,富含纖維和蛋白質,能防止便秘、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的效果。綠竹筍最好的吃法:跟排骨一起燉湯,可吸附油脂,減少攝入的油脂量。蕪菁(大頭菜):祛濕解毒蕪菁是中國傳統蔬菜,中醫認為具有開胃下氣、祛濕解毒的作用,用於改善食積不化、消渴之用。通常將肉質莖進行醃製,醃制後的大頭菜呈黃褐色,甘鹹適中,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大頭菜最好的吃法:切絲與豬肉共炒,味道鮮美。參考資料:橘世代:節氣小滿習俗「2件事」必做!4生肖財運大爆發元氣網:入夏第二節氣小滿 營養師建議吃這5種食物最養生農委會節氣資料
-
2023-05-15 焦點.元氣新聞
糖尿病是否建議吃素?醫師推薦多元營養這樣吃
50歲的林先生被診斷患有糖尿病,他聽其他病友說,糖尿病適合吃素,便開始了素食生活,三餐吃素不吃肉,沒想到糖尿病情況卻不如預期。其實,素食中有一些過度加工的仿肉食品,會讓糖友攝取過多糖、鹽、油脂和熱量,素食者大多沒有補充蛋類和奶類,容易造成營養不充足。糖友想要做好健康管理,建議還是掌握多元飲食原則,才能事半功倍、健康加分。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國民健康署考量現代人生活趨於靜態,熱量消耗減低,造成各式代謝相關慢性病盛行,因此參考最新流行病學研究成果,提出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糖友和大多數人攝取6大類食物,才能得到多元的營養。每個人所需的營養,會依年齡、體型、活動量有所不同。(註*)以每日需要1500大卡為例,建議每日攝取全榖雜糧類2.5碗(其中1/3為未精緻)、豆魚蛋肉類4份 (1份以7公克蛋白質計算)、乳品類1.5杯(1杯=240毫升)、蔬菜類3份(1份=100公克生重)、水果類2份 (1份=100公克可食部位)、油脂與堅果種子類4份,其中油脂3份,堅果種子1份 (1份以5公克脂肪計算)。(註*)每人每日熱量大卡攝取計算,可透過中研營養資訊網查詢。糖友聰明吃,「飲食陷阱」小心閃吃飯學問大!常見許多糖友以為自己吃得很健康,殊不知自己正狂踩看似安全的「飲食陷阱」,讓我們一一來破解這些飲食迷思:【飲食陷阱1】以為「吃素」就代表「健康」吃素仍要注重多元攝取六大類食物營養,若只吃特定幾種食物,長期下來缺乏多元營養,素食中的加工食品也可能會添加過多油跟鹽,造成身體的負擔。【飲食陷阱2】三餐只吃燙青菜、水煮食物油脂也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油脂攝取不足會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攝取,長期之下可能造成這些維生素的缺乏,並隱藏其他健康風險。【飲食陷阱3】外食族吃蕃茄炒蛋、宮保雞丁,以為吃鹹食就很安全?若非吃素的人,外食便當常會吃到蕃茄炒蛋、宮保雞丁等醬料濃稠食物,大多添加過多糖份與鹽份;麵線羹、蚵仔煎等勾芡食物採用精緻澱粉,高GI且熱量高,丸子等加工製品也是有較多油脂的食品,糖友少吃為妙。【飲食陷阱4】補充營養多喝湯飯前一小碗湯,能夠增加飽足感,減少主食的攝取量,但不能覺得湯很美味就多喝幾碗,尤其是味道濃郁的湯,糖份、鹽份、脂肪含量通常也很可觀,糖友宜淺嚐即止。【飲食陷阱5】吃南瓜很健康,所以把南瓜當主食吃?很多民眾以為南瓜是蔬菜類,其實南瓜屬於澱粉類,吃多了一樣會攝取過多糖分,建議糖尿病患者少量攝取,或是以南瓜取代部分米飯,若該餐有吃南瓜,就減少飯量,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糖友每餐營養怎麼吃?5招教你輕鬆遠離飲食陷阱糖尿病飲食禁忌多、好麻煩?其實,只要透過事先計畫、正確觀念,糖友也可以輕鬆吃美食,建議糖友日常飲食把握以下5大原則:1.湯品選用清湯:用餐時可先喝清湯,增加飽足感,再多吃一些蔬菜類及優質蛋白,最後再吃澱粉類和水果。2.注意烹調方法:減少使用沾醬、調味料等,少吃醬菜和醃漬物,可搭配天然調味料提味,減少鹽份的攝取。3.多吃原型食物減少加工食品:食物盡量以少加工的原型食材為主,丸餃等火鍋料、臘肉等都要淺嚐即止。4.不要讓自己餓過頭:下午茶和消夜可選擇超商的茶葉蛋、小型的地瓜帶皮吃,或是用營養補充品代替零食點心,以免自己因為太餓、隨便亂吃一通,或是吃下比平時還多的食物。5.留意蛋白質的攝取:糖友飲食需攝取多元充足的營養,特別留意蛋白質攝取,才有助於健康維持。年紀大的長輩更需要取充足蛋白質,增加肌肉量,建議搭配市售的糖尿病配方營養品,更方便有效率的補充營養。專業醫師唯一推薦,糖尿病專用營養補充品有些糖尿病患者胃口不佳、牙口不好,或經常外食,該如何攝取充足的營養?台灣研發製造、專為國人需求所設計的「力增飲」,是超過100家醫院使用、10000位醫護選用的專業營養補充品。「力增飲」糖尿病配方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無糖、低GI,有16%蛋白質黃金比例,提供糖尿病患優質的蛋白質,補充營養、少負擔;並添加優質脂肪酸組合和關鍵營養素:鉻、鎂、鋅……等,幫助調節生理機能;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和排便順暢,有益健康維持。「力增飲」品牌旗下的力增糖尿病配方通過衛福部認證之檢驗單位檢驗合格,同時也是專業醫師唯一推薦的糖尿病專用營養補充品,順口好喝,是糖友隨時充電、攜帶方便的多元營養神隊友。
-
2023-05-12 養生.聰明飲食
排便不順,只吃蔬菜沒有用!營養師建議 比吃沙拉更多更好的選擇
根據衛福部指出,成人每日建議攝取大約20~35公克的膳食纖維,你每天都有吃足夠的膳食纖維嗎?膳食纖維是種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它可促進腸道蠕動、便便排泄以及防止便秘,還能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率。對此,營養師表示,只要掌握好飲食的技巧,就算三餐都是外食,一樣可以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營養師沈宛徵於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膳食纖維是很重要的營養素,除了幫助排便、還可以調節膽固醇、增加飽足感,進而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然而9成台灣人總是攝取過少的膳食纖維,幾乎只攝取衛福部建議攝取量(25~35公克)的一半。其實,不是只有蔬菜才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只要掌握好擇食的技巧,就算三餐都是外食,一樣可以補充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外食族如何攝取膳食纖維? 外食族的三餐經常都吃高油炸物品,因此很常消化不良,造成排便不順,但要怎麼吃才能吃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呢?對此,沈宛徵表示,除了蔬菜水果之外,「全穀雜糧類」與「堅果類」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他也分享早餐、午餐、晚餐、點心的飲食方法,幫助外食族補足膳食纖維。早餐:選擇雜糧饅頭、全麥麵包、地瓜等作為主食,再搭配一小碗生菜沙拉或水果優格;或是有加蔬菜的三明治、蛋餅取代精緻澱粉飯糰、包子、麵包。飲料部份,高纖豆漿除了是很好蛋白資來源,也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道蠕動幫助大。 午餐/晚餐:到自助餐用餐是外食族能夠輕鬆補充膳食纖維的方法,建議每餐至少選擇2~3種葉菜類跟1份豆製品,可補充約8~11公克的膳食纖維。此外,麵攤或小吃店的餐點,通常蔬菜量都偏少,可以加點燙青菜或青菜湯來補充膳食纖維。 點心:便利商店販售的切片芭樂、奇異果、香蕉等其他水果,都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其中,「堅果種子類」也是能補充膳食纖維的優質點心,每百克的堅果就含有7公克左右的膳食纖維,其中又以開心果、花生的膳食纖維含量特別多。建議民眾,堅果的熱量偏高,建議1天只要吃5~10顆即可;或是1週吃2次,一次吃一把的量。保健食品也能補充膳食纖維 沈宛徵表示,外食族若要補充膳食纖維,除了改變飲食型態外,補充保健食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也要特別留意幾點,像是全穀類食品要留意營養標示、燕麥片產品要留意含糖量等,才能健康補充膳食纖維。 全穀類食品要留意營養標示:根據衛福部全穀類產品標示原則,全穀成分應含配方總重量51%以上,才是真正的全穀類食品。因此購買前要仔細確認營養標示。 燕麥片產品要留意含糖量:三合一沖泡式燕麥片多數是透過糖、鈉來增添風味,建議優先選擇加工過程較少的原片燕麥片、快煮燕麥片。此外,還要留意每包燕麥片的糖含量不要超過5公克,才不會過量攝取糖份或鹽份,影響心血管健康。 以水果代替果汁:水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但不代表果汁能夠替代水果。許多市售果汁基於口感考量,在製作成果汁時都會過濾果渣,這樣會讓水果的纖維素與膳食纖維也會一併流失,甚至還添加不少糖來調整風味。所以想要攝取完整的膳食纖維與其他維生素,建議把握 「能吃水果就吃水果,不喝果汁」的原則。【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431.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8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腦部老化 營養師教你把握3原則養成有益大腦健康飲食習慣
● 遵循國健署建議,吃出健康大腦● 多攝取蔬果雜糧,增加腸道蠕動● 細嚼慢嚥助消化,把握「均衡、適量、規律」原則現代人生活忙碌,幾乎天天吃外食當「老外」,長期下來營養不均衡,免疫力變差又易發胖,甚至可能影響腦部健康。想要補腦、預防大腦退化,不能靠單一營養素,例如過分攝取「超級食物」,雖然有特別高的抗氧化物、維生素,但飲食應把握「均衡、適量、規律」原則,才不會適得其反。養成有益大腦健康的飲食習慣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均衡飲食有益腦部發展,最簡單方式為遵照國健署推廣的「我的餐盤」,記住6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控制分量和少油炸,外食族也能吃得健康。陳姿吟強調,盡量避免睡前2小時進食,以免增加腸胃負擔。患有三高、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民眾,建議向營養師諮詢微調「我的餐盤」內容,且注意飲食規律,依每個人的生理時鐘定時定量。多吃天然原型食物 避慢性發炎要促進大腦健康,陳姿吟建議,多吃蔬果、五穀雜糧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尤其是吃原型的天然食物,不僅增加腸道蠕動、加速消化吸收,更能促進大腦運作。腸道被譽為「第二大腦」,除了消化功能,腸道中的微生物群也對身心健康產生影響。日常生活少不了加工食品,飲食應避開加了太多糖、鹽、脂肪的泡麵和培根,多吃原型食物幫助身體抗發炎,遠離老化、肥胖。天然的原型食物搭配健康烹調方式,能保留最多營養價值,陳姿吟特別推薦私房紓壓料理,透過備料和手作過程釋放積累的壓力。【三色肉丸】(4人份)材料:瘦絞肉200克、板豆腐80克、金針菇100克、玉米粒50克、馬鈴薯50克、毛豆仁50克號、太白粉1碗作法:1.將瘦絞肉加入五香粉、胡椒粉、米酒、鹽拌勻,在大鍋中以同一方向甩打至具有黏性。2.加入切成細末的金針菇,並將板豆腐壓碎,一起絞打入味。3.將毛豆仁的種皮去除,馬鈴薯及毛豆仁切成粗粒狀。4.肉泥分成12等分,滾成圓球狀,表面沾上一層薄太白粉。5.分別沾黏滾附玉米粒、馬鈴薯粒、毛豆仁碎粒,用手幫忙壓緊。6.電鍋蒸10-15分鐘,以細竹籤插入肉丸中心檢查,沒有任何沾黏即可。【番茄海鮮燉飯】(4人份)材料:白米或糙米280克、大番茄1顆、鴻喜菇150克、雪白菇150克、蝦仁90克、花枝120克、毛豆120克、起司片4片作法:1.花枝切片、蝦仁去腸泥,用薑片、米酒、少許鹽醃漬去腥備用。2.將米洗好後放入電鍋內鍋,並將整顆番茄去蒂頭、底部劃上十字刀。3.所有食材與2匙橄欖油、黑胡椒、羅勒葉、少許鹽放入電鍋內鍋中,番茄放正中央,起司片切半均勻鋪在最上方。4.內鍋加水1.5杯、外鍋加水1.5杯。5.電鍋跳起後,再多悶15分鐘。6.將番茄攪碎,與起司均勻拌入飯裡即可。想知道更多請看【免費線上課程】營養師的3堂料理課:感受融入生活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紓壓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3 醫療.消化系統
吃益生菌改善便祕卻沒比較順,問題出在哪?醫曝何時吃比較好
【本文重點】便秘是現代人生活中常見問題,益生菌能改善便秘,但要確保益生菌產生短鏈脂肪酸之能力夠,或菌量充足,才能發揮效果。建議採用具有耐酸能力的益生菌,或加入耐酸保護膜的產品,以確保抵達腸道。天然食物如優酪乳、優格、泡菜等也含有益生菌,可增加腸道益生菌。嚴重便秘時,需改善飲食生活習慣及運動,若無改善,可考慮藥物協助。--by ChatGPT便祕是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困擾,市售標榜解決便祕的藥物與益生菌相當多,特別是很多人怕吃藥,會以益生菌來改善便祕問題。但到底要怎麼吃,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讓胃腸科醫師為你解答。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也是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表示,便祕是胃腸科門診常見的毛病,在普羅大眾的盛行率是17%,也就是說每六個人就有一個有便祕問題。便祕好發於女性及年長者,在老年人口中1/4的男性和1/3的女性經常為便祕所苦。而常見有關於益生菌的問題,解答如下。Q:許多人吃益生菌改善腸道,卻沒有比較順暢,問題出在哪?某些益生菌可以改善便祕,是因為它們可以釋放短鏈脂肪酸到腸道裡,短鏈脂肪酸具有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因此可以改善便祕。也有許多人花了很多錢吃益生菌,排便也沒比較順暢,這是因為所吃的益生菌「產生短鏈脂肪酸之能力不足」或「菌量太少」,使治療效果不彰。Q:何謂益生元?哪些食物富含益生元?「益生元」是指能夠促進益生菌生長的物質,簡單來說就是益生菌的食物。能夠促進人體益生菌生長的益生元主要是膳食纖維和寡糖(如果寡糖和菊糖),許多食物富含益生元,如蔬菜(花椰菜、地瓜葉、高麗菜、胡蘿蔔、蘆筍)、水果(香蕉、芭樂、蘋果、木瓜、橘子)、全榖根莖類食物(糙米、燕麥、藜麥、玉米、薏仁、山藥、馬鈴薯、地瓜)及豆類(黃豆、毛豆)。胃酸會殺死益生菌,怎樣吃才能讓益生菌抵達腸道?想要讓益生菌不被胃酸破壞、順利抵達腸道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吃「具有耐酸能力的益生菌」;第二個方法是:有些產品會在益生菌外表包上「耐酸保護膜」,使益生菌得以順利通過胃部,在進入腸道之後,才被釋放出來,發揮功能。Q:如何挑選益生菌?什麼時間吃比較好?挑選益生菌把握以下原則:1.益生菌具有臨床實驗證實其改善問題的效果。2.益生菌製品必須可以通過胃酸的考驗,讓益生菌不會在胃裡就被胃酸破壞殆盡。3.益生菌的菌數必須充足。一般而言,選擇較大的廠牌出產的益生菌製品可能比較有保障,如果品質有什麼問題,也較有機會獲得賠償。益生菌百百種,具有不同生長特質。有些菌種在飯前30分鐘吃,於人體腸道的存活率較高;有些菌種如果跟著燕麥或低脂牛奶一起吃,存活率比較高;也有某些菌種飯前、飯中、飯後吃,存活率相同。所以各種益生菌的最佳攝取時機不盡相同,基本上益生菌製造商有義務作好臨床測試,並標註於包裝上,讓消費了解該益生菌最好飯前、飯中還是飯後吃。Q:哪些天然食物含有益生菌?許多食物含有益生菌,如優酪乳、優格、乳酪、納豆、泡菜、味噌、康普茶,可以經由攝取這些食物,增加腸道的益生菌。另外,經由吃新鮮的蔬果取得「益生元」,來養腸道好菌,也是一個非常簡單而有效增加腸道益生菌的好方法。Q:便祕嚴重不得已需要藥物協助時,建議怎麼做?有嚴重便祕問題的病人要注意每天至少需吃7份以上的蔬果,增加腸道的膳食纖維,促進排便;另外,每天至少要喝2000c.c.以上的水,來濕潤糞便;同時,要多運動,以促進腸道蠕動。如果經由飲食生活習慣的改善仍無法改善便祕時,可以考慮使用軟便劑、瀉劑或浣腸劑來解決問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3 醫療.消化系統
吃香蕉有助排便、吃蘋果能止瀉?醫:重點在吃得正確才有效
【本文重點】排便問題是台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常見原因包括生活型態、壓力以及不良飲食習慣。醫生建議通過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按摩腹部以刺激腸道蠕動、以及正確飲食等方式改善便祕問題。此外,不同熟度的香蕉對排便有不同效果,可以適當選擇食用。蘋果也有幫助糞便成型和刺激腸道排便的功效,但食用方式也有差異。另外,便祕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便秘嚴重的患者應尋求醫療協助。--by ChatGPT排便問題是國人一大困擾,生活型態、壓力、飲食習慣不佳,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屏東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群峰表示,便祕原因百百種,養成固定良好排便習慣、適時按摩腹部促進腸道蠕動、正確飲食等,都有助於改善便祕,每天都要注意排便習慣和糞便狀況,若有任何異常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Q:吃香蕉可以助排便,為什麼我吃了沒有效果?林群峰表示,食用不同熟成狀態的香蕉,對排便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如較生的青香蕉富含「鞣酸」,吃下肚後會與胃裡的蛋白質結合,形成較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有助於拉不停的急性腸胃炎患者產生止瀉的功用。再者,青香蕉含鉀離子,能補充病人因腹瀉而流失的人體重要元素。而當香蕉愈趨成熟,內含的鞣酸就會消失,產生山梨醇、膳食纖維等促進腸道蠕動的成分,還有能活化益生菌的果寡糖,幫助消化道健康順暢。因此,民眾可以視自身需求,食用不同熟成階段的香蕉。Q:為什麼蘋果同時被稱為「能止瀉」、「助排便」的食物?林群峰指出,蘋果吃法也有學問,單吃果肉可補充水溶性膳食纖維,在人體內形成類似膠質的物質,有助於糞便成型、幫助止瀉;若有便祕困擾的民眾,則可以連皮一起吃,因果皮富含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和吃蔬菜是一樣的道理,無法消化的纖維與食物殘渣結合,能擴大糞便體積,藉此刺激腸道、幫助排便,「不同吃法,不同功效。」他進一步補充,蘋果內的「果膠」有助於改善「腸漏」現象,當生病身體不適時,果膠能填補腸道內的小孔隙,避免細菌、病毒「漏」出來,跑進血液或是其他地方擴大發炎反應。甚至有研究指出,果膠能降低人體吸收造成癌症的「galectin蛋白質」,「雖然還是一些假說,不過可以看得出來,果膠對人體是有好處的。」Q:硬要把便便擠出來,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會有危險嗎?林群峰指出,許多研究證實,心血管疾病和便祕有正相關,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便祕的機率,比一般正常族群高二到三成左右。一部分是因為利尿劑、鈣離子阻斷劑等降血壓藥物,會排出病人體內水分、放鬆血管平滑肌,降低中風、心臟病的風險,但也造成糞便含水量低、腸道平滑肌鬆弛導致便祕。另外,若病人長期臥床,改變排便習慣、腸子降低蠕動,也都會加重便祕的狀況。而當便祕嚴重的病人在困難解便時,平均的血壓又會上升15到29毫米汞柱(mmHg)左右,即使結束排便,升高的血壓也會持續1到2個小時,如此惡性循環。「但不是要病人不吃這些藥物。」林群峰認為,必須尋求其他辦法調整,解決患者的困擾。Q:便祕到什麼程度需要就醫?並非出現排便異常就是罹癌,但林群峰提醒民眾仍須提高警覺。首先是「排便習慣改變」,長期都正常解便或容易腹瀉,突然變成便祕,這就是習慣改變,必須注意。再者,排便伴隨腹脹、腹痛的狀況也要小心。然後是民眾最熟悉的「血便」,若糞便上沾染的是鮮紅色血水,有可能是痔瘡破裂導致;若出現暗紅色、黏稠等現象,再加上體重減輕、食欲不振,就有高風險是大腸癌,需就醫檢查。還有,當患者感覺急需大便,但又無法順利排出,出現「裏急後重」的狀況時,有可能是直腸長了腫瘤,刺激腸道產生便意,若民眾有上述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Q:上班族早上趕上班,如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通常建議病人早上排便,我自己也是這樣。」林群峰說,人體腸胃系統存有「胃結腸反射」,由副交感神經主導,屬正常生理反應,當食物進入胃部初步消化後,進入腸道刺激蠕動推送糞便產生便意,「很多人常吃了大餐後會想大便,就是這個道理。」相關研究指出,早晨空腹進食,會刺激該反射活躍,所以建議民眾配合人體自然本能反應,於早上養成排便好習慣。但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早上急著上班打卡,趕著出門沒時間排便怎麼辦?他說,一整天忙完下班後,可在較有餘裕的晚餐後固定排便。他鼓勵有慢性便祕困擾的民眾,要固定時段持續嘗試,一開始可能會很難,蹲個十幾分鐘都沒有效果,「這也沒有關係」,持續每天去蹲15分鐘,培養良好排便習慣,有助於改善便祕。逆時針按摩+熱敷幫助排便順暢林群峰教導一個幫助解便的好撇步,將手從肚臍往右下2分公分的位置開始,面對自己逆時針沿著升結腸、橫結腸、乙狀結腸繞行按壓,每天5分鐘,可搭配溫毛巾熱敷。再者,他也建議勤做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肌,不只解決女性漏尿問題,也有助於排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3 醫療.消化系統
為何該把握早餐後排便?醫揭3大便祕原因:改善便祕飲食3重點
【本文重點】由於現代生活習慣,如高工作壓力、缺乏運動和不足的膳食纖維,人們經常會經歷便秘。然而,人們對什麼構成正常的排便存在誤解。據陳樞鴻醫生表示,每三天、三次一天、或一周兩次的排便都是正常的。如果三天沒有排便,或排便困難,可能會懷疑有便秘。如果超過一周沒有排便,可能會提示結腸不動症,這可能需要進行結腸切除手術。--by ChatGPT近期「缺藥」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其中軟便用的「氧化鎂錠」也在缺藥之列。根據健保署統計,這款藥物國人每月的健保使用量約二千萬顆,顯示排便問題是國人一大困擾。老化、生活型態、壓力、飲食習慣不佳,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當便便「硬」是不出來,該怎麼辦?多吃纖維、吃益生菌就有用嗎?讓腸胃科醫師幫你建立正確的觀念。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運動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常有便祕問題,但對便祕卻有錯誤觀念。汐止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說,許多民眾認為每天排便才屬正常,但其實排便每三天一次、一天三次或一周排便兩次以上都屬正常。若三天未排便或出現排便困難,就應懷疑是便祕;若一周以上都未排便,則可能患有大腸無力症,嚴重時須切除大腸。超過三天未排便,糞便乾硬如羊屎,時間達30分鐘,都算便祕。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以廣義便祕來說,如果排便時,糞便過乾、過硬、呈現如羊屎的顆粒狀,或排便時間長達30分鐘,或是排便後一直覺得排不乾淨,也可稱為便祕。許多民眾少吃纖維、少喝水、不運動,門診因便祕就醫的患者愈來愈多。此外,便祕好發族群為年長者,而服用阿茲海默症、精神疾病等藥物都可能引起便祕,若服藥後出現便祕,應與醫師討論更換其他藥物的可能性。而患有大腸激躁症時,也可能出現便祕問題。三大便祕原因:壓力情緒、久坐、纖維吃太少。陳樞鴻指出,便祕好發原因有三:1.工作壓力、情緒影響:如上班時有便意卻無法排便,長期下來,恐引發便祕,因此有便意時應盡速排便。而情緒不佳時,也會影響排便,建議平時應適時放鬆心情、紓解壓力。2.飲食少膳食纖維、少喝水:一般人認為,鳳梨、芹菜等有粗粗的纖維,才算是高纖食物,其實五穀雜糧類也富含纖維,但許多年輕女性為減重而不吃飯,反而多吃餅乾、蛋糕等少纖維的精緻澱粉,且又吃得少,使糞便量少、不易排便。即使減重,也應多吃蔬菜攝取纖維,食量也不宜過少,並每天喝水1500至2500cc,才能有助排便。3.久坐:現在許多工作性質需要久坐,也會增加便祕機會。建議平時每天應快走20至30分鐘,尤其游泳是很好的運動,或是在水中散步,如此全身性的運動對關節傷害低,又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年輕女性怕胖吃太少、糞便量不足易便祕。「對於排便,我常建議病人不要在乎量多、量少,只要有上就好。」糠榮誠說,排便量與進食量有關,如果今天吃得少,排出的糞便就少;如果今天去餐廳吃大餐,上的量就多。而許多年輕女性為保持身材,平時吃得很少,相對的糞便量累積不足,排便量少,就有很大的機會引發便祕。但若超過七天沒有排便,應懷疑罹患「大腸無力症」。陳樞鴻說,大腸無力症可能是先天腸道神經傳導異常所致,但也好發於20、30歲年輕女性,原因是長時間控制體重,飲食量少,打亂排便習慣,此時即使吃10顆瀉藥也不會排便。糠榮誠說,一般人吃兩顆瀉藥就已經瀉到不行,門診卻遇過年輕女性吃到50顆瀉藥,或故意吃壞掉的蛋糕都不會排便。七天沒便便,就要懷疑是患「大腸無力症」。大腸無力症為不明原因大腸神經節減少,腸道蠕動速度變慢,幾乎不會排便,發生率約占便祕患者中2%,症狀為腹脹、腹痛,影響生活。治療上多先給予軟便劑及刺激腸道蠕動藥物,當症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時,就需開刀切除大腸,避免糞便阻塞大腸造成壞死、破裂,引發敗血症,病情嚴重時恐危及生命,手術切除大腸後,將小腸與直腸縫合,可恢復正常排便。陳樞鴻說,長期便祕無法順利排出身體毒素,恐出現皮膚顏色暗沉、長痘痘,或腸道粘膜病變,而出現息肉,若帶有致癌基因,恐引起大腸癌等問題。因此,應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若超過一個月排便不順,或已出現腹痛、腹脹、食欲下降,影響工作生活時,應速就醫檢查。年輕女性便祕可能是受飲食影響,但年長者卻可能是罹患腫瘤,須及早檢查、治療。忙完再去上?便意不能忍,良機一過只能硬擠。何時是最好的排便時間?糠榮誠說,早上睡醒後常有腸道排便反射,這時可多喝水,吃完早餐後,走動一下,應該就有便意,這時排便比較輕鬆。若是下班回到家才排便,這時多半排便要很用力,就會很辛苦。因此,有便意時應盡速排便,如果忍下來,便意就會慢慢消失,長期來說,大腦反應機制會認為,這個人好像不需要排便,最後只能用「硬擠」的方式,才能把糞便擠出來。陳樞鴻說,建議排便時不要看書、滑手機,時間應控制在5至10分鐘內完成,避免過度用力形成痔瘡、肛裂,民眾應對便祕有自覺,保持正常飲食習慣,多喝水、多運動。國人便祕問題嚴重,最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飲食金三角」,包括膳食纖維、水分及油脂。營養師劉怡里說,解決便祕問題首先多吃膳食纖維,但國人常有迷思,以為一定要吃非水溶性纖維才有助排便,但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常同時存在,更重要的是吃對高纖食材及份量足夠。另外,水分及油脂也不可少,每天應喝白開水2000c.c.,並攝取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等,以遠離便祕。新光醫院營養課長廖淑芬說,國人膳食纖維嚴重攝取不足,依國健署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調查指出,國人每天蔬果攝取低於3份者占比高達86%,不足2份占比也是86%,全穀雜糧類每天吃到3份以上的也僅有49%,由此可見,國人飲食還是以肉類為主。兩類膳食纖維同時存在,份量吃足最重要。劉怡里說,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其中水溶性纖維食材,包括蘋果、胡蘿蔔、海帶、海菜、木耳、菇類等,可以幫助穩定血壓、降膽固醇。非水溶性纖維食材,包括如糙米、糙薏仁等全穀雜糧類,以及毛豆等豆類、堅果類等,可以增加糞便體積,有助排便。但攝取時,不能完全考量水溶性纖維或非水溶性纖維,原因是這兩者常同時存在。如蘋果皮為非水溶性纖維,但果肉是水溶性纖維;秋葵的皮是非水溶性纖維,其中黏黏稠稠部分則屬於水溶性纖維,吃的時候很難將兩者區分。劉怡里指出,若要預防便祕或讓排便順利,應先從六大類食物中挑選含膳食纖維的食材,並把份量吃足。全穀雜糧類、豆類、蔬果及堅果類,多富含纖維。劉怡里表示,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類、蔬果及堅果類,從中可選擇每百公克重量含3克以上纖維的高纖食物,或每百公克含纖維2至3克的中纖食物,如全穀雜糧類有糙米、糙薏仁、地瓜、燕麥、綠豆、紅豆等;水果有芭樂、小番茄、奇異果、柑橘類、香吉士等;蔬菜為地瓜葉、空心菜、綠花椰菜、秋葵、竹筍、蘆筍、牛蒡等。此外,豆類可選皇帝豆、毛豆、黑豆、豆漿等,菇類則如金針菇、香菇等。低纖食物則為纖維2克以下,如高麗菜、洋蔥、嫩豆腐、白飯、油麵、白土司等,如果攝取較多的低纖飲食,也不容易排便。一日膳食纖維,三分之一來源須是全穀雜糧類。劉怡里說,攝取膳食纖維的份量也必須足夠,每天應攝取25至30克的膳食纖維。建議設計菜單為每天吃兩碗全穀飯、一杯300c.c.豆漿,高纖蔬菜2碗,高纖水果2碗,以及一湯匙花生或芝麻等堅果類,就可達到應有的攝取量。蔬果份量方面,廖淑芬指出,依國健署建議,女性每日蔬果攝取量為4份蔬菜、3份水果,男性為5份蔬菜、4份水果,換算每餐都應有1至2盤蔬菜,但許多人早餐不吃蔬菜,因此午、晚餐平均要有2至3盤蔬菜。另糙米、地瓜等全穀雜糧類也含有纖維,一天膳食纖維約三分之一來源須是全穀雜糧類,國人應多吃雜糧飯、蔬果,才能避免便祕,而超商販賣的地瓜,就是民眾可隨時取得的膳食纖維。除了足夠纖維,要避免便祕,一定要多喝水。廖淑芬說,每天應喝水2000c.c.,或是依體重每公斤攝取30c.c.水分,如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需喝水1800c.c.。尤其天氣漸漸炎熱,從事戶外工作、運動時要注意補充水分,但不要以為喝咖啡、茶就是喝水,其實這兩類飲品都容易利尿,反而會增加排尿量,因此還是要多喝白開水。多攝取膳食纖維、多喝水的同時,還要注意適量攝取油脂。廖淑芬表示,如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等,許多年輕女性為減重不吃任何油脂,反成為便祕一族,平時可以用橄欖油拌燙青菜,以潤滑糞便,協助排便順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0 養生.抗老養生
「穀雨」溫暖雨量多,易致身體濕邪!5穴道2食補養肝又養脾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農曆三月中,即陽曆4月19—21日,斗指辰,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此節氣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幫助很大。據《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民間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造字不要上天的獎勵,只求老天讓人民五穀豐登,故天雨穀粒,給人間下了一場穀子雨。這一天就叫作穀雨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穀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唯一將物候、時令與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一個節氣。「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已結束,極利於農作物中穀類作物的生長。 穀雨節氣 著重肝與脾的調養時序進入「穀雨」,氣溫更暖和,雨量漸漸增多,是非常適合穀類植物生長的時節,台灣的稻田約在此時結出幼穗,人們常說這個時節是「雨生百穀,夏將至」。但由於穀雨時節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變大,在潮濕的環境下,濕邪更易侵入人體,那麽中醫認爲穀雨時節應該怎樣預防疾病?有哪些膳食可以幫助我們調養身體呢?一、肝:春季肝氣本來就相對其他季節來得旺盛,若在這時期感到口乾、口苦、眼出血,易怒或是睡眠不穩,很可能就是肝氣不舒所導致的症狀。此時應當保持平穩的心情,把握好天氣出外踏青健行,或是在室內從事適當的有氧運動,透過活動肢體不僅能夠紓壓也可疏肝理氣。同時,減少熬夜以提升肝的修復能力,有了充沛的睡眠,才能提升正氣去對抗外界邪氣。飲食方面則是要避開吃辛辣及過酸的食物,以免會使肝木更旺。二、脾:春季肝木過旺容易剋脾土,在此節氣中過食生冷食物,脾胃功能就會更加下降,出現消化方面的症狀,像是脹氣、打嗝、食慾低下及排便不成形等症狀。同時,穀雨後降雨量開始增多,外界濕氣加重,過多的溼氣堆積在身體,人體就會容易覺得疲累、頭暈頭重、噁心想吐、全身痠痛或水腫。在這節氣中的飲食要避開生冷寒涼的食物與甜食,並且記得打開除濕機減少外濕對身體造成影響。 穀雨調養食療:紅豆薏仁湯與四神湯1.紅豆薏仁湯•紅豆:味甘酸、性平保健功效:1.含有皂鹼,有健胃、生津、益氣、消腫及解毒等功能。2.纖維質含量豐富,有效刺激腸胃蠕動、利尿、增進排便順暢的效果。3.可幫助排除體內水分作用,改善浮腫,適合濕性體質的人。•薏仁:味甘、性平保健功效:1.含有一種薏苡素,可清熱排毒,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2.代謝水分濕氣、美白、潤澤肌膚、健脾補肺、清熱、利濕、。3.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廢物,。 2.四神湯四神湯顧名思義是由四味藥材所組成---山藥、茯苓、芡實、蓮子。此四種藥材溫和,皆有平補脾胃的功能。•山藥:古名薯蕷,味甘,性平;有補脾養胃的功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安神、小便、消水腫的功效•芡實:味甘、澀,性平;治療遺尿頻尿、夢遺滑精、泄瀉帶下•蓮子:味甘、澀,性平;有補脾澀腸之功 5穴位保健助節氣調養1.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按摩內關穴有助消除脹氣、和胃止嘔,也有調節自律神經的作用,幫助入眠、舒緩壓力。•位置:手心向上,從手腕橫紋條的中心點,往手肘的方向約3橫指處。•按摩方式:用大拇指按壓的方式來進行按摩,每次5秒鐘,左右手各5分鐘,可早晚進行一次。2.陰陵泉穴屬足太陰脾經,有消除脾濕、健脾理氣的功用,也可以緩解腹脹、水腫、腹瀉等症狀。•位置:小腿肚近大腿交界處側邊,往前約一指寬凹陷處。•按摩方式:用拇指指端按壓,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力度適中有感覺到酸脹即可,每天按揉10分鐘。3.地機穴屬足太陰脾經,按摩此穴位可暢通脾經的氣血,改善腹脹、腹痛等脾胃疾病。•位置:在陰陵泉穴位置與內踝尖連線上。以側坐或仰臥姿勢,從陰陵泉穴往下4橫指,在脛骨內側緣處。•按摩方式:用食指指腹點按地機穴周圍,力度適中有感覺到酸脹感即可,每次1 –3分鐘,可早晚進行一次。4.太衝穴屬足厥陰肝經穴,按摩可調理肝血、補氣,還有助減壓、安神的功效。•位置:在腳背的最高點,腳拇趾與腳食趾指縫交界點,往上2橫指(食指跟中指)處。•按摩方式:用大拇指揉按,力度適中即可,每次按摩4–5分鐘。5.行間穴屬足厥陰肝經穴,也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按摩這個穴位能幫助打通肝經,有疏肝理氣、清肝瀉火的功效。•位置:在腳背大腳趾和第二趾之間邊緣的凹陷處。•按摩方式:用大拇指揉按,力度適中即可,每次按摩4–5分鐘。穀雨,延續清明的狀態,天氣容易陰晴不定,更加潮濕的空氣也讓人體健康容易受影響。因為環境濕氣變重的關係,身體也容易受到濕邪入侵,讓脾胃的抵抗力降低,脹氣、食慾不佳等消化道問題也容易出現。此時應以「袪濕健脾」為原則飲食,透過排濕氣食物,將身體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避免水腫、濕疹、大便濕軟、精神易倦沈重等問題,脾胃強健後,免疫力自然提升! 參考資料1.維基百科2.行政院農委會官方網站3.《百家講壇》 中醫話節氣 6 穀雨4.醫砭 經穴庫5.台中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官方網站(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8 焦點.健康知識+
打嗝、嗝氣不一樣?愛嚼口香糖易嗝氣 打嗝超過48小時需注意
打嗝、嗝氣、放屁,都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也與腸胃道的氣體有關,這麼多的「氣」到底哪裡來的呢?「氣」太多造成困擾如何處理?一名年輕的電子公司老闆,進到診間後,不斷打嗝。需要時常與客戶開會甚至出國視察的他,打嗝已經嚴重造成工作與生活上的困擾。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緊湊的工作步調以及龐大的壓力,讓他無法在正常時間好好吃飯,吃東西只能狼吞虎嚥,所幸透過飲食習慣改變並使用控制胃酸與消除緊張、壓力的藥物,便不再打嗝。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下班喝酒應酬、深夜來點宵夜舒壓、週末聚會吃到飽⋯這種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常引起腸胃脹氣、嗝氣、放屁等症狀,這些「氣」若太多太頻繁,恐造成生活困擾,也可能是身體的警訊之一,除了該重新檢視生活習慣外,如果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未改善,可能需要進一步找醫師診斷。打嗝:打嗝原因多且複雜 「吃進去」的氣太多最常見打嗝是一種神經自主的反應,是因為身體控制橫膈膜的膈神經受到刺激,引發橫膈膜肌肉收縮,同時間聲帶緊閉,就會產生「嗝」的聲音。膈神經從中樞神經一路往下來到橫膈膜,這條路上若受到影響,就可能引發打嗝反應。例如吃太多將食道與胃撐大,連帶影響到膈神經;喝碳酸飲料、酒、嚼口香糖、含口含錠讓人不自覺會吞入過多空氣;胃酸逆流、喉頭發炎;亢奮、情緒起伏太大,甚至溫度變化也可能刺激膈神經引起打嗝。如果只是一時的打嗝,各地都有流傳一些偏方,在無害的情況下試試無妨,例如突然被嚇一跳、拿杯熱水慢慢將之吹涼等,然而,若打嗝情況持續48小時未見改善,仍建議就醫。在肝膽腸胃科,因打嗝求診以男性居多,這類型的病人往往因為工作壓力大、吃太快、胃酸逆流而打嗝不斷,造成困擾。在治療上,會建議改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並針對胃酸逆流跟精神壓力合併用藥,就能改善。打嗝超過48小時需注意然而少部分打嗝的成因可能比想像中複雜。若超過48小時尚未緩解稱為「持續性打嗝」,超過1個月以上,醫學定義為「頑固型打嗝」。病患胸腔、胸廓可能因為肌肉拉扯感到不適,甚至連喉嚨、頸部都不太舒服,無法順利吃飯、喝水,影響工作、睡眠。此時可能代表著有更嚴重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抽絲剝繭,或利用侵入性的檢查如腸胃鏡、抽血,甚至要轉介其他科別醫師來找出真正的病因,對症處理。頑固型打嗝有可能與代謝、藥物有關,例如有酗酒習慣導致長期營養不良而引起;糖尿病控制不好導致神經病變、肌肉病變;有腎臟病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如低血鉀、低血鈉,常會抽筋,引起神經異常反應。藥物方面,如麻醉用藥、鎮定劑、化療用藥、類固醇,以及一些巴金森氏症的用藥;體內安裝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其中的微弱電流也可能刺激膈神經引起打嗝。而頸部到胸廓的腫瘤,例如甲狀腺癌、食道癌,也可能刺激到膈神經;另外,打嗝也牽涉到迷走神經的自主反射,也可能是中樞神經出了問題,如腦中風、腦部感染發炎、外傷或腫瘤等。不過這類型的病人佔比不大,不必過度焦慮。隔氣:吃太快、愛聊天,吞進太多氣體嗝氣相對打嗝單純些,多半與飲食習慣不良,如吃太快、邊吃飯邊說話,吞進過多的氣體有關。也因此諸如嚼口香糖、口含錠、喝碳酸飲料、抽菸等行為都有可能不自覺吃進更多氣體,引起嗝氣。也有人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出現功能上的異常、較為敏感,如同罹患腸胃炎一樣,時常感覺腹部脹脹的,想把氣排出來。少部分長輩因為假牙不適、牙口差,導致咀嚼功能不好,一口飯一直嚼、嚼不爛又一口吞,也可能吃進過多空氣導致時常想嗝氣。這樣的情況就必須找牙醫師處理口腔問題。有些門診病人因為覺得氣體很多,時常想要嗝掉氣,造成困擾而求診,醫師通常還是會先從病人的飲食習慣問起,再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安排胃鏡,檢查有沒有腸胃發炎或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嗝氣這種情況多半可以靠一些方法改善,例如飯後多走動,促進消化,讓氣體向下移動排出。相較氣體往上嗝出,氣體向下排是較好的方向,因為嗝氣可能排出的是食道中的氣體、也可能是來自胃部的氣體。若是從胃上來的氣,含有揮發性的酸性物質通過賁門到了食道,食道不像胃有黏膜保護,也很敏感,長期下來就有可能造成食道灼傷。排氣:產氣食物常是元兇排氣(放屁)的氣體來源除了吃東西連帶吃進去的空氣外,在腸道內,食物經過發酵後也會產生氣體,有時食物(尤其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殘渣產氣,或者腸道內處於壞菌多、益生菌少的不平衡狀況、便秘等,都可能讓腸道的氣體過多,讓人感覺腹脹不舒服,又或者頻頻放屁。女性因為腸道附近有子宮與卵巢,腸道先天比起男性來得長,也更多彎曲,所以先天上較容易有脹氣問題,就像是折氣球,越長的氣球,彎折愈多氣就容易堵住,容易感到腹脹甚至便秘。如果時常覺得腹脹、頻繁放屁,首先可以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吃多了產氣的食物,以一週為單位,一樣樣排除,進而在平日飲食避開容易導致產氣的食物。太油的食物也需要避免,有時候肚子裡鼓鼓脹脹的未必是氣,而是吃進不好消化的食物,會讓腸道蠕動速度變慢,產生腹脹的感覺。許多民眾喜歡的無糖口香糖中含有的木糖醇或一些優酪乳、食品中添加的寡醣,分子較大,人體無法分解吸收,可能干擾腸道運作,容易產氣、引起腹脹,也需要格外留意。「氣」能夠有效排解倒還不是大問題,有時脹氣嚴重,不管怎麼動都無法讓氣排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讓人難受。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脹氣問題,最常用的是消脹氣藥物例如Gascon,具有改變氣泡表面張力效果,讓氣泡凝結在一起,讓吸附在胃腸道的氣體比較可以透過打嗝或放屁等方式排出體外。坊間的益生菌或消脹氣的非處方用藥,偶爾使用無妨,但如果時常感到脹氣、頻繁放屁,造成不適,尤其如果嚴重腹痛、持續性的拉肚子、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如過去幾十年都是便秘,突然變成拉肚子),體重無原因下降,脹氣導致沒胃口、呼吸不順等,就要趕緊就醫,找出問題,例如是否是腸道發炎或腫瘤。雖然少數情況下,嚴重脹氣、無法放屁,可能與腫瘤堵塞住腸道有關,不過,脹氣、放屁並非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民眾不必過度焦慮。改善飲食習慣 腸胃順暢不生氣不管是打嗝、嗝氣或是脹氣、放屁,當頻率過高或嚴重程度大到造成身體不適時,就要注意,多半與自身飲食習慣、生活壓力有關,也是健康的警訊之一。除了就醫找出病因、接受治療外,若能先從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做起,包括慎選吃進口中的食物、減少吃讓自己容易產氣食物,避開碳酸飲料、酒精;不要邊吃飯邊聊天、飯後走動一下,相信能慢慢找回腸胃的平衡,腸保平安、「不生氣」。容易產氣的食物 蔬菜類:綠白花椰菜、高麗菜、紅白蘿蔔、大頭菜、大小白菜、芥蘭菜、洋蔥、蕈菇等。水果類:蘋果、西瓜、柑橘、果乾製品。蛋白質類:豆漿、豆腐、豆乾、牛奶、羊奶。澱粉:麵、麵包、芋頭、玉米、蓮藕、馬鈴薯、糯米;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等。飲料:碳酸飲料、酒精、咖啡。其他:含寡醣、木糖醇的食品;油炸物、甜食。【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9期(2022-07-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