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腳底按摩
共找到
16
筆 文章
-
-
2023-11-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健保改革何去何從?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想看本文剛從6年8個月健保署署長的崗位退休下來的醫學院教授語重心長地道出:「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一位曾經當過醫學院院長、參與教育部醫學教育與醫學院評鑑多年的老醫師,分享兩篇美國關心醫學教育的社論,《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指出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造成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另一篇《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如何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在「教師節」(9/28)與「醫師節」(11/12)的期間,在「醫病平台」討論醫師的培育,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的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醫療團隊成員、醫學院師生以及病人團體的心聲。現在年輕世代的醫療人員對職業的價值解讀都有自己的看法,人生就是那麼現實,一定要到一個年齡,或者面對生命即將離去才會頓悟生命。結婚才會感受單身的自由與家庭的幸福感,養小孩才會感受到孩子怎麼那麼麻煩與孩子成長帶來的歡笑。我依然記得大一的外籍英文老師教我們的一首詩「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我們都有很多機會做生命的抉擇,結果也不一定有好壞的對錯,就只能說是自己生命的修行!每位醫療人員投入職場的成長背景不同,會有不同感受。民國68年我當第一年住院醫師,就被指派專責照顧啟蒙老師李俊仁教授與哥哥李伯皇教授手術的腎臟移植病人。當年免疫抑制劑沒那麼好,病人常會有急性排斥或感染現象,真的很累、很無奈,可是看到病人「重生」的感恩,令人開心的成就感只有自己能體會,我也將推動台灣器官捐贈與移植當成自己的醫療志業。在目前商業社會中,很多行為抉擇的第一考量是值不值得?事實上,沒有一個職業像醫療工作者那麼幸運,每天從上班到下班都可以不斷地幫忙病人解除生命上的痛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善事。這是一種修行,也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感受到所謂當醫者的成就感!醫療同業在臉書埋怨工作環境惡化,也到街頭抗議,我覺得政府官員不要期待醫療工作者用「做功德」的心態來活每一天。我也明白當工作不快樂的時候,必然會有情緒的反應,真正受傷害的是醫療品質下降。過去我們常都希望說醫療體系同仁需要有「醫德」,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必須要很誠實的面對人性。七年前我有機會由臨床外科醫師、院長、教授進入健保署擔任政府官員,當時內心就是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實務經驗,把醫療環境做務實改善,讓每位醫療體系的人都很能夠快樂的工作,真正受益的還是我們的民眾,可以得到最好的健康照顧。我明白健保體系是台灣醫療的最重要的基石,在教學門診,我會問年輕醫師為什麼會覺得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他們也無法全方位論述健保到底是哪裡做得不好。其實台灣的健保改革真的不是那麼困難,27年前公衛前輩們規劃這「單一保險人」與「總額預算制度」的確創造台灣醫療奇蹟,傲視全世界。臨床醫療人員卻咬牙切齒覺得被壓榨,醫院管理者的主流論述是強調醫療投資要越多錢才會有好的醫療品質,這個簡單「有錢有享受」的道理是很容易明白。問題是錢從哪裡來?醫界沒有人敢誠實檢討現在的總額有沒有務實使用。改革的精髓是民眾一定要承擔責任,我們以往只會要求醫院、醫師承擔所有醫療品質的壓力。我的朋友跟我分享一個故事:某公司的一名員工,工作認真,每天自願加班到很晚。原以為等待他的是升職加薪,然而他卻被公司開除了。公司解釋,鼓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按時下班,而不是用加班來證明自己工作認真。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沒有選對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國內病人每年平均就醫次數有14次,國外約5次,每位病人門診都需要醫護人力,做檢驗、檢查都需要檢驗師與放射師的接手,點點滴滴都是現實醫療生態的無奈。我覺得當政治家、醫者、企業家的邏輯思維都是以人的福祉爲根本,每一個政黨都需要編織一套故事,來彰顯自己跟其他政黨的差異,保證會為選民大眾帶來更多的益處。每一個政治人物都希望爭取更多的選票,所以候選人可能傾向選擇能夠讓他獲得最高總票數的立場。然而美國甘迺迪總統有時候選擇喪失選票,但是更能建立一致形象的立場。政治領導人和政客之間的差異在於政客願意採取任何立場,只要能夠得到更多選票。這也是我們醫界無法看清的根本問題,太多不必要醫療行為的資源耗費讓我們無法獲得合理對待,一直在總額需增加多少的泥沼打轉。唯有務實去面對每一個醫療行為的醫療資源使用,用心積極的做健保改革才不會累死我們很多大醫院裡面的醫療同仁!我知道要傾聽外界聲音、力求務實的溝通,很多人就舉例說我們在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健保插管急救病人比工人通廁所馬桶更便宜、一顆藥價格比糖果還便宜。怎樣讓健保的資源能夠妥善運用是很有藝術的,我們一年有3億2千多萬件的健保申報件數,健保署只能信任醫療體系都誠實申報。人性就是很微妙,若是大家的醫療行為多加一個症狀的敘述就可讓申報點數更高,可能就會多申報。大家有聽過的「囚犯理論」,當大家不斷地在衝業務量的時候,那結果就是醫療點數超過總額,點值下降;當大家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的時候,那時候總額高於醫療點數,點值就上升。如此,我們不必做那麼累,我們還是可以得到一樣多的錢。當民眾需要「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時,醫師就要善盡告知說明、做好醫病共享決策,醫療品質一定會更好!這關鍵點就是民眾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錢時,他自然會省思判斷他所要求的醫療行為是否真的有需要?醫界主流是想要得到更多總額的錢,在收支平衡下必須提高健保費費率,政府施政要考量整個財政,像工商界老闆是否願意承受負擔健保費增加的成本問題,不是只有我們醫界在同溫層中討論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民眾端是否溝通到位需要更多論述。今年7月1日藥品部分負擔上路,民眾幾乎都可接受這合理的政策,沒有反彈抗議的聲音,表示民眾聽得下去應該是政府官員施政能力的基本要求!當年我們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建立所謂Medicloud的醫療資訊雲端分享,讓醫學中心、診所、民眾都可在診間、藉由健康存摺分享資訊,很成功的減少「重複」檢驗檢查與「重複」開藥,只是「不必要」檢驗檢查在還沒有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之前,還有再努力的空間!兩年前有一位診所醫師的居家醫療照顧申報,那個病人已經死亡了,醫師還繼續申報居家醫療的費用。健保署同仁在資料裡面發現異常,清查結果就發現他虛報的費用是808萬元,他未開慢性病連續處方籤卻也申報診察費,沒有病歷而申報費用、無居家訪視無病歷、沒有藥師期間申報藥師費用等等,我們請他「自清」就繳回來5410萬元,檢察官與法官對這件違法事情相當有意見,覺得健保申報不應該這樣子,採取羈押手段訊問,最後判決這位醫師要捐贈愛心專戶1600萬元、繳公庫2400萬元,全部9988萬元。當時有位醫界前輩攻擊健保署不該如此對待醫師,事實上同仁們根本沒能力干涉檢調依法行政的辦案程序,我非常心疼盡責的健保署同仁受到委屈,不過同仁們倒是很正向的人生態度,說他們挨罵也算是上班領薪水的部分工作!我一直覺得合理的醫療支付必須明確的規範和與時俱進,照顧弱勢也是在健保支付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則。該怎麼做呢?記得當時我們的規劃是將過時的資料做彙整,不同科一定有不同的想法,透過各個分科的討論,然後跨科的討論,到最後再共擬會議討論,這樣互相比較的時候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好的結論,也讓大家覺得比較公平。分享「公地悲劇」(Tragedy of Commons)的故事,那是前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Howard Hiatt說醫療保健與任何其他稀缺資源沒有不同,醫生負責照顧面前的病人,如果每位醫生都只為自己的患者利益行事,最終結果就不一定是公平的。正義是一種保護「公地」的努力,以確保未來醫療保健系統的資源可以永續經營。我知道台灣的健保需要面對人性、相互信任,健保的改革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沒有開始就沒有改變的機會!一位政界好朋友告訴我每個時代都會有結束的時候,有時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金剛經示:有生有滅是自然的循環。最近更能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天上一片雲,做到真心尊重與祝福彼此都能得到快樂,自然能放下內心深處的糾結,追求海闊天空的生命,平常心面對生命的安排,互勉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健保只負責你的生老病死,不負責你快樂?
泌尿科門診,病人不舉。病人:「可開藥讓我老婆滿意,我也快樂嗎?」醫師:「可以,但要自費喔!」病人:「健保包山包海,管那麼多人生老病死,花那麼多錢,難道一點讓人快樂的小錢卻不給付嗎?」台灣健保舉世聞名,窮人不會因為沒錢生了重病沒法醫治,但有錢人傷風感冒也不用自費,尤其現在醫療科技進步,有些抗癌藥物或基因療法藥物動輒上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健保都有給付,但也因如此,醫療支出愈來愈多,但保費無法增加,壓縮的是醫療院所給付及醫護人員的薪水。事實上,目前健保制度之下,醫院最多的利潤來自業外收入,例如停車場或地下美食街,幾家正派經營的醫學中心皆是如此。又如有人說:心臟按摩健保給付不如腳底按摩的錢,一瓶點滴的給付不如手搖飲的錢!這是不爭的事實。長此以往,目前有使命感的良醫可能會愈來愈少,要不然就發展自費項目,真正救人一命、辛苦的科別就愈來愈少人去了,長久以往絕非病人之福。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當局者也知道,只是選舉考量、政治考量,長期以來就你知我知,但沒有人願意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除非有像李明亮前署長那麼有擔當的人再出現—調了健保費後就辭職的人再出世!當然在醫療制度之下,「孤臣無力可回天!」凡我國人又如何能保持健康又快樂?要健康,除了生病時靠健保體制醫治你的疾病之外,平常吸收正確的醫療知識,做好防衛系統,以免重病來時,雖然健保有給付,但可能為時已晚。這當中如何早期發現癌症的觀念是很重要的,例如早期發現就幾乎可痊癒的大腸癌,因為疏於檢查而往生的知名人物如豬哥亮及朱高正,都是極可惜的,令人扼腕的。名武俠小說作者金庸是肝癌去世的,肝癌只要透過定期做腹超及抽血檢查是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的。至於讓老婆滿意、自己也快樂的壯陽藥,一顆也不過區區上百元而已,自己花錢買,讓自己及家人快樂,就不用要求健保給付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 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3-0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優質健保 勿忘醫護人員血汗
給付打折 醫藥界憤怒無奈今年健保總額超過8千億元,主要分配給藥費支出與醫療服務給付,若藥費過高,超出目標值,就做藥價調整(調降);醫療服務量點數若太多,分區業務組就要醫院「斷頭」、「攤扣」管控預估點值。這樣的管理方式讓醫界與藥界已經付出必要成本,卻不得不咬牙接受打折的給付,我們必須有同理心感受其中的憤怒與無奈。最近、藥價調降、缺藥、指示用藥健保給付等問題浮現,都成為健保風暴。藥商在商言商、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只要能有合理利潤,就不該缺藥,若靠保障價格來運作,必然造成藥費大幅度成長,醫界一定又會因點值下降而抗爭反撲。健保支付每一項醫療服務,皆制定給付規範、適用條件與支付點數,目前規畫就既有3895項,新增243項列入討論,先由各專科舉行評量會議,再由各醫院分析成本,挑選代表項(分為手術及非手術)的醫令項目,且每科都需有項目被挑選。健保給付 CPR比腳底按摩便宜醫界以前常批評「急救時的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便宜、氣管插管比水電工通水管更廉價」,2018年時,健保調高CPR支付點數。因應新冠疫情並回應醫療人員強烈建議,「濕化高流量氣治療」、「俯臥通氣治療」也續納入給付。國人心理疾病的相關治療亦是有健保的,除推動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專款給付,也舉行「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的座談會暨協作會議,討論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的分工與合作,這是健保提升國人心理健康值得努力的方向。美國看病 費用高達數十萬元妹妹赴美念書後,在美定居40年。去年底、她腹部突然大痛,救護車7分鐘載送路程計價898美元,在醫院急診觀察室待了5小時,腹痛就莫名其妙好了,但做了超音波檢查,發現輕微腹主動脈瘤,與腹痛沒有明確直接相關,帳單是6600元美金。隨後、她因病毒感染住院一周,帳單是美金1萬6千元。另外、因腹主動脈瘤被轉診至專科醫院做精密超音波檢查,計價美金1350元、電腦斷層美金3850元,因為她有保險,自付的部分負擔581元。美國的醫療費用真的很貴,一般民眾生病時真的會有經濟壓力。妹妹一直覺得美國的醫療品質沒有台灣好,台灣全民健保如此包山包海照顧民眾健康,不是外國人可以想像。國內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等,都因理想與熱情投入職場,日子久了、感受到的卻是健保壓榨這些無奈進入血汗醫療體系的小螺絲。台灣健保的優質醫療是醫療人員用生命精力付出換來的,當看到與我們一樣有全民健保的韓國與英國都出現醫護人員罷工,我們必須盡快徹底改善健保體質,呼籲盡快落實分級醫療與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這是健保改革的核心政策,互勉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21 醫療.指甲.足部
按腳掌痛是哪裡出問題?腳底33穴位看對應器官!3族群不適合足底按摩
●足底有33個穴位,對應不同器官及組織●足底按摩可誘發人體自我調節能力●勿輕忽足部保養,足內肌無力恐引發足底筋膜炎從足底穴位看所對應身體器官周末假期外出遊玩,走路一整天感覺腳痠痛,很多人會想做足底按摩紓壓解痛。專家指出,足底承載人體重量,多達33個穴位,對應不同的器官、組織,透過足底穴位按摩,可以刺激人體、啟動自癒力,增加血液循環,達到紓壓作用;若按壓出現疼痛時,也能反應出疾病問題。中醫師賴信甫表示,足底部位由無數骨骼、關節及肌肉、韌帶所構成,具有支撐人體、負擔行動等功能,位處人體末梢神經與血管的終端,也是血管血液回流的起始點。以往中醫經絡學說,認為足底的經絡僅腎經一條,對應的是湧泉穴,但隨醫學研究發現,足底多達33個穴位,對應到不同器官及組織,當發生病變時,按壓對應的穴位就會產生足底反應,這是生物全息律的觀點。大腦對應的是腳拇趾,肺臟、肝臟對應腳掌的上二分之一,大腸對應腳掌的下二分之一,生殖腺、坐骨神經則對應腳掌最底部。賴信甫說,對足底反應點實施針刺、按摩刺激,透過神經訊號可誘發人體自我調整與自癒,進一步緩解不適症狀。不過,足底按摩只是輔助緩解症狀,當組織器官受損嚴重,失去自我修復能力時,即使按壓足底反射區,亦不具治療功能。久站久坐 足內肌失能致足底筋膜炎職能治療師曾鈺翔表示,足底肌肉包括足外肌、足內肌,現代人因工作久站、久坐,靜態姿勢維持過久,容易造成足內肌失能、退化,出現柔軟性扁平足,恐影響足部結構改變,例如骨頭關節排列、韌帶鬆弛、甚至體表改變,且足內肌無力會使筋膜過度拉扯、壓力點過度壓迫,久而久之就演變為足底筋膜炎,常出現「足跟痛」。曾鈺翔指出,足部是身體最底端,距離心臟最遙遠,因此血液及代謝廢物多半會大量淤積在足部,如果久站、久坐或缺乏運動,足部代謝循環較差,透過足底按摩不僅可以軟化組織,更重要的是能促進血液循環。足底按摩 3族群不適合一般民眾都可以自行腳底按摩,但需要以「微微痠痛的力道」按摩足底反射區,賴信甫建議,可搭配精油按摩,以避免過度磨擦而破皮,或搭配按摩棒精準按壓在各器官反射區。也要避免足底按摩力道過重,否則足底肌肉可能引發自我保護、過度緊繃,曾鈺翔建議,民眾應與按摩師傅反應適合力道,避免按摩後反增疼痛。賴信甫、曾鈺翔提醒,孕婦、足底紅腫發炎、足底有外傷傷口者等三個族群並不適合足底按摩。尤其孕婦足底穴位較容易刺激、敏感,易造成子宮收縮流產;足部有紅腫痛等急性症狀,按摩刺激反而會加劇發炎、延遲修復,建議症狀緩解後再按摩。此外,足底按摩僅能當保養,並不能作為疾病治療,建議民眾有疾病問題應尋求醫療管道。足部反射健康法 先暖身放鬆有「足底按摩之父」之稱的吳若石神父,曾在「足療自癒──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著作中指出,「足部反射健康法」是一種對應療法,從頭部的反應區,也就是從腳的大拇趾開始,依序按壓各反射區,但不是按壓愈痛就愈有效。施作足部反射健康法前,要先暖身放鬆被服務者腳部,可採用以下方式進行:1.腳掌搓兩手手掌掌心相對置於對方腳掌兩側,兩手輕柔的前後搓動腳掌。約每秒2至3次即可。2.腳踝搓兩手掌拇指下方肌肉區,分置於對方內、外踝骨上方;而後兩手小指下方肌肉區置於對方內、外踝骨下方,兩手前後搓動,使對方腳掌呈左右搖擺狀。3.腳掌搖一手置於腳跟處,另一手握住對方腳掌,以順時針方向緩慢環繞,再以逆時針方向緩慢環繞。4.腳趾拉一手握住對方腳掌,另一手食指、拇指捏住對方腳趾,逐一緩緩搖動後,再向上拉引。(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1-30 醫療.心臟血管
按摩前多喝水!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腳底按摩前留意3要點
日前媒體報導,一位五十多歲男子在接受腳底按摩服務時疑似休克猝死,嚇壞店家,按摩是否潛在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進行按摩嗎?其實只要留意以下三項重點,包括「位置」、「力道」、「按摩前的不良行為」,就可以安心享受按摩服務。按摩部位要注意 盡量避開頸部按摩可能引發神經性休克,例如腳底有許多神經系統,按摩可能會過度刺激神經,影響控制心臟節律的神經系統,導致心跳停止,或是造成神經傳導異常,影響心臟的血液輸出。除了腳底外,位在頸部喉頭兩側的「頸動脈竇」也會影響心跳節律,頸動脈竇是血管匯流處,神經分布相當密集,過度按壓可能會造成心跳停止,過去臨床上曾有案例,因此盡量不要按摩頸部。按摩力道不宜太大有些人認為按摩力道大、感到疼痛才有效,但劇烈疼痛可能會造成暈厥,按摩力道太大,也有可能造成骨折,使周邊血管受到間接影響,骨質疏鬆的年長者要特別注意。至於原本血管內有斑塊的病人,也可能因為按摩力道太大導致斑塊破裂、剝離,並隨著血流到腦部造成急性腦中風,而年紀比較大的長者,血管多少都會老化或硬化,甚至可能產生動脈剝離。按摩前小心這些事 心臟病人也能安心按摩按摩前則請注意體內是否水分不足,以免引發「低血容積休克」,如果一整天都沒有喝水,身體產生脫水,在按摩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產生休克。酒精會造成血管擴張、血流減少,飲酒後按摩同時刺激周邊神經,恐影響心臟正常跳動。提醒心臟病人,只要留意上述三項重點,就可以安心享受按摩,有任何疑問,請向心臟科醫師諮詢。(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
-
2023-01-28 醫療.精神.身心
「手滑摔了孩子,啟動憂鬱開關。」雙胞胎媽產後憂鬱症,在月子中心看鏡中的自己流淚!
我是西卡,也是一對混血雙胞胎的媽咪,想用親身經歷告訴媽媽們,你們並不孤單,需要時,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並配合治療且相信你的醫師,還有要相信你自己一定會好起來。身為雙胞胎的媽媽,我的體重掉得很快。生完孩子我大概是56公斤吧,後來體重一直往下掉,最低甚至到了43公斤。很多人問我是怎麼瘦下來的?其實,我在產後罹患了產後憂鬱症。大約有5個多月的時間我沒有食欲,也無法好好睡覺的。要分享我的故事,其實我心裡有許多掙扎。畢竟「憂鬱症」這個詞,讓人們有著許多的誤解,光我聽過的就有:「不知足、抗壓力低、想太多、你就是不夠忙等等」。其實憂鬱症真的不是大眾想像的那樣,它是一個複雜且「需要」治療的疾病,就像你感冒看醫師一樣,如果因為我的分享,能夠幫助正在痛苦掙扎卻遲遲不敢就醫的媽媽們,我覺得很值得!你們不奇怪,你們也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因為懷孕分泌的荷爾蒙讓大腦重感冒了……在月子中心看鏡中的自己流淚當親手把孩子Kyler、Charlie抱在手裡的那一刻,我覺得努力值得了!然而心裡卻有隱隱的疑問焦慮和恐慌,說不上來也找不到出口。因為本身我念的是幼保科系,我內心不停告訴自己「這沒什麼,你可以的」。初期,我的奶量不多,為了寶寶我用雙手不停的擠,還要幫孩子洗屁股。雙手都中獎「媽媽手」,卻使我更加焦慮,也不敢告訴老公和我的媽媽。在月子中心的那段時間,每天照著鏡子,看到鏡子裡的自己和鬆垮垮的肚皮,還有分離的腹直肌,淚水默默從眼角滑落……我覺得眼前人不是我自己,很陌生,陌生到讓我不認識「她」是誰。一切都是正常的?「我還能回到以前的我嗎?」「疤痕會淡去嗎?」「奶水不夠怎麼辦?」「肚子的肥肉會消失嗎?」「一次兩個寶寶我能照顧好嗎?」「我能當一位好媽媽嗎?」「出了月子中心的日子會如何?」心裡多了好多好多的問號和未知以及焦慮,我的心找不到出口,當時的我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有狀況,只能詢問朋友找朋友求助,得到的回應卻是「這都還好吧?生小孩本來就是這樣啊!這很正常好嗎!」於是固執的我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正常的……」,出月子中心回家後,因為「媽媽手」還沒改善,以至於我必需帶著護具,只能在旁邊做一些雜事,我覺得自己好像一隻失去翅膀的小鳥,很多餘,只能看著大家每天忙東忙西,即便家人和老公都說沒關係,要我把手傷養好,但自責感卻越來越重,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睡眠嚴重不足。一直都很獨立的我不知道該和誰開口。「會沒事的……會沒事的……我只要撐過就好!」即便我會在半夜起來餵奶時哭泣、自己洗澡時哭泣、曬衣服時哭泣但我真的不知道我自己怎麼了,為什麼自信一點一點開始消失,為什麼我越來越討厭自己,為什麼寶寶一直哭,我卻不知道怎麼哄,我不是幼保系的嗎?我在幼兒園都這麼多年了!手滑摔了孩子.啟動憂鬱開關直到一件事發生了,因為這件事成為壓倒了我內心的最後一根稻草。某一個週末,老公早起餵完早上的奶後便沉沉睡去,但我又聽到寶寶在躁動,原來是便便了!可是老公已經睡著了,想著他等一下還要起來上班,實在捨不得叫他,我便戴上護具和手套,幫寶寶洗屁股。那時候的寶寶已經蠻有重量了,在洗屁股時偶爾也會亂動,但因為帶著護具拇指不能彎曲,就在脫下尿布的一瞬間,寶寶從我手上滑落,我卻抓不住!我只能反射性地去接住寶寶,但寶寶還是撞到了。接踵而來是寶寶大哭,不停地大哭,我當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依靠職業本能去檢查寶寶有沒有哪裡受傷,嘴裡不停地念著「對不起!對不起!媽媽對不起你!」然後嚎啕大哭,直到徐媽和老公聽到哭聲衝進廁所,我都還止不住淚水,嘴裡說著「我是不小心的,真的是不小心的,我不是故意摔到寶寶的!對不起!對不起!」我媽媽發現了我的不對勁,馬上安撫我,並告訴我寶寶已經沒有哭了,老公也緊緊抱住我,但我就像理智線斷掉了一樣,心裡的恐懼和焦慮翻倍式的爆增,從那一刻開始,我好像變了一個人。當負面情緒吞沒自己對自己極度厭惡、討厭自己、情緒低落、思緒變得混亂、思考變得緩慢、記憶力變差,會莫名的擔心很多可能還沒發生的事情。比如:「我覺得我媽媽會因為照顧寶寶病倒、我覺得疫情會害死寶寶、為什麼我要決定生寶寶,因為我的決定讓身邊的人好累……」每天,諸如此類的想法都像海嘯一樣吞沒自己,整個人變得緊張兮兮,只要些微風吹草動,感覺整個世界就會瓦解,對生活喪失動力,甚至有嚴重的輕生的念頭,走上頂樓各種可怕的畫面,反覆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每天強撐著,直到有一天在和很好的朋友聊天時,我告訴她「我真的快撐不住了,再這樣下去,我好怕我會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有護理背景的好友建議我去就醫,並告訴我目前的情況是產後憂鬱症。這才打醒了我。開朗的人也會有憂鬱的可能我這麼開朗,怎麼可能會產後憂鬱?而且寶寶都很健康啊,也都睡過夜了,我怎麼還會產後憂鬱?直到見到醫師的那一刻——醫師仔細地向我介紹了產後憂鬱症的原因和病徵,所有的指標都顯示著我有嚴重產後憂鬱症,我才知道:產後憂鬱的原因非常複雜,可能與荷爾蒙改變、產後身體虛弱、睡眠習慣改變、人生角色改變,以及夫妻關係改變等都有可能,因為母體在懷孕時承受了荷爾蒙巨大變化,生產後不管是雌激素、黃體素、雄性激素,以及壓力都影響著媽媽。要餵母奶還是要服藥?醫師告訴我:「一旦開始服藥,便不能再餵母奶」,罪惡感又湧上心頭,但媽媽和老公看著日漸消瘦,日日哭泣失眠的我,便鼓勵我依照醫師的建議開始服藥。還記得那天晚上,媽媽和老公陪著我一起最後一次親餵Kyler、Charlie ,「寶貝,對不起,是媽媽沒用,媽媽撐不下去了,如果媽咪可以勇敢一點……」說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徐媽和老公安慰著我:配方奶也是很營養的。於是當天晚上我開始服藥,也開始了產後憂鬱症治療……治療非一蹴可及.身邊的人只能陪伴治療的過程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期間因為各種情緒波動和負面意念反覆回診換藥,每一次換藥都是一段時間的煎熬。醫師解釋「情緒是一個起伏的波動,你的好轉不會是直線向上的」,這讓身旁的照顧者非常煎熬,深怕一個不注意,我就會衝動做出傻事。讓徐媽和老公看著我日日以淚洗面,我可以想像他們看著深愛的人受折磨,心中應該也很不好受……但我克制不住自己的腦袋,好像電線短路一樣不停地反芻思考折磨自己,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家人朋友的鼓勵,相信醫師的治療,盡我所能幫助徐媽跟老公。儘管日日以淚洗面,我還是相信著「我會好起來」,漸漸地,在經過幾次換藥後,醫師和我似乎找到對我有效的藥物,但副作用卻是沒有食欲,嚴重時甚至會想吐,所以我的體重不停的往下掉直到剩下43公斤,醫師再度加入輔助的藥物後才停止……產後憂鬱症的藥物並不是馬上會有作用的,最快也需要一週至兩週才會慢慢看到效果,並且需要時間、耐心、換藥、調適、心理諮商,全部一起做才會逐漸好轉,陪伴者能做的只有「陪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靜方式一天天過去,我的心緒慢慢的可以保持平衡,低落的時間越來越少,平靜越來越多……我告訴自己不能心急,只要能這樣平靜下去就好。直到現在,我仍在和產後憂鬱抗戰,但我已經好了許多,默默的,孩子也滿九個月了,當我感覺比較好時,我會去健走,或是每日晨間運動,建立新的習慣。在治療的期間,我也遵從醫師的指示,建立睡眠儀式,訓練自己的大腦「現在是睡覺時間」,因為睡眠不足對於產後憂鬱症會有很大的影響。我會在大約一樣的時間聽一樣的音樂、聞一樣的氣味、進行一樣的模式,在睡覺前開啟音樂,打開精油水氧機,再搭配腳底按摩,並且把手機放在很遠的地方(以前都是床頭伸手就能拿到的距離)。這樣的做法能克制自己睡前少用手機,也能避免藍光對大腦的刺激,漸漸地,我做夢的次數越來越少,入睡也容易許多。產後除了照顧寶寶,周遭的人也需要常常問一句「媽媽,你還好嗎?最近心情如何?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雖然我還在治療的過程中,但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正在掙扎的你,「你一定會好起來!」我不會跟你說加油,但我會跟你說「我陪你」。※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2-31 醫療.中醫
掉髮、脹氣、孕吐、身體痛都可按!一圖看懂人體10大穴位,跟著按壓抗老養生
穴道是人體經絡氣血輸注的特殊點位,每個穴位都有各自的功效。通過按摩刺激穴道既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保養身體、預防及緩解疾病的效果。究竟網友熱議的穴道有哪些?按摩這些穴道又有什麼功效呢?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網友熱議的「穴道」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穴道與按摩功效。合谷穴鎮靜止痛安神助眠 湧泉穴養腎生髮消水腫觀察網路上對於「穴道」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討論度最高的穴道是「合谷穴」,位在手背虎口處,具有緩解經痛、頭痛、腹痛、牙痛的功效,也能預防感冒、過敏、眩暈等症狀。有民眾就在討論區上請益「每次生理期吃止痛藥都沒用,想問有什麼方式改善」,吸引熱心網友回答「合谷穴對於舒緩疼痛還蠻有效的」、「做瑜伽的膜拜動作,搭配按摩合谷穴很有用」,推薦同樣經痛的女性可以嘗試穴道按摩紓解經痛問題。也有不少人在留言區提到合谷穴能夠治療失眠,並舉例「女兒夜晚哭鬧不睡,按壓合谷穴後就順利入眠」,讓許多飽受失眠困擾的網友躍躍欲試。此外,同樣受到高度討論的還有「湧泉穴」,位在腳底人字狀紋路的交叉點,能夠消除疲勞水腫、改善肌肉酸痛,並提升腎機能。日前有網友就發文表示「運動後鐵腿,反覆按壓湧泉穴後真的舒緩很多」,認為按摩湧泉穴益處良多,讓許多有同樣見解的網友紛紛回應「湧泉穴可以強化腎功能,掉髮、白髮都可以解決」、「去腳底按摩的時候聽說湧泉穴會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跟消水腫都蠻有感的」,以親身經驗分享給網友,並提醒平時可以多按摩穴道來養生。內關穴舒緩胸悶、噁心 還能保健心臟成「救心丸」而位於手腕的「內關穴」則是胸腹不適時的必按穴位,按摩該穴位不但可以改善胸悶心悸,也能緩解脹氣、打嗝、噁心嘔吐等腸胃症狀。有新手媽媽就在部落格上分享自己懷孕時害喜到連喝水都想吐,在網友的建議下嘗試「按摩內關穴,成功緩解孕吐」,減低了孕期的不適與困擾,但也提醒各位準媽媽們,懷孕時有許多禁忌穴道會影響胎氣,叮囑大家在按摩穴道前多做功課再嘗試。更有網友將內關穴稱為「救心丸」,說明揉捏內關穴能增加心臟的氧氣與代謝,並緩解心肌筋攣和擴張心臟動脈血管,表示「平常會按內關穴預防心血管疾病」,透過簡單動作也能強身健體。經絡穴道是人體重要的保健系統,身體不舒服時,不妨看看網友熱議的穴道排行,了解各穴位的按摩功效,緩解不適症狀的同時,也能達到日常的養生保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2-0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腳底就是身體的「解毒地圖」!足部按摩師的「超級排毒穴道」:一天10分鐘,分解體內脂肪
痠痛、生病、手腳冰冷全是因為體內氣血不暢、毒素堆積所造成,而「腳底穴位」,集中了全身臟腑組織對應的反射區,也是打通氣血、讓堆積的毒素能徹底排出的重要開關!編按:其實,每個人的腳底都擁有能夠讀出你的身體不適或現在健康狀況的地圖!若有感到疼痛,或是發現有硬硬的腫塊,所對應到的就是你身上器官變得虛弱的信號。只要按對與臟器連接的位置,就能輕鬆排出潛藏的毒素,改善不適症狀,不需要特殊工具,只要按壓穴位10次,一天10分鐘,就能養出超強抗病力!其實,每個人的腳底都擁有能夠讀出你的身體不適或現在健康狀況的地圖。那就是「腳底穴道」。刺激穴道後為什麼能改善身體狀況呢?所謂穴道,指的是位於骨頭附近,末梢神經集中的部分。只要刺激位於皮膚深處的穴道,就會透過末梢神經傳達至與那個穴道相對應的臟器,因此能達到活化該臟器的功能。此外,藉由刺激穴道,能夠促使腳部血液與淋巴液的肌肉幫浦作用效能提高,也能改善血液與淋巴循環,順暢地將堆積在體內不必要的新陳代謝產物推除。再加上,Matty式腳底按摩一開始會先刺激與解毒息息相關的腎臟與膀胱對應的穴道,在那之後,再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刺激相對應的穴道。若腎臟或膀胱的功能變弱,即使好不容易刺激了穴道,也很難將不必要的老廢物給排出體外。但若事先刺激腎臟與膀胱的穴道,就能以尿液的方式將它快速的排出體外。實際上,在我按壓這些穴道或進行按摩後,透過尿液來達到新陳代謝的廢物排出量,比一般狀況下的排出量還要提升許多的實驗數據。而透過這樣的方式,就能獲得改善身體狀況的高度效果。除此之外,用這個方式也能有效改善水腫、促進分解體內多餘的脂肪,所以也有打造身體曲線的效果。請務必利用按壓腳底穴道,維持健康與保持美麗吧!超級排毒藉由按壓所有的解毒器官來瘦身!總是瘦不下來,也可能是因為身體代謝產物堆積在體內所致。這裡,就要用這個「超級排毒」來刺激身體與解毒相關的所有器官的對應穴道,打造成為易瘦的身體。此按摩會將不必要的新陳代謝產物完全排出,也能達到健康與美肌效果。按壓順序左腳開始:❶大腦 ❷腦下垂體 ❹小腸 ❺左腳的橫結腸 ❻降結腸 ❼乙狀結腸 ❽肛門 ❾輸尿管 ❿直腸接著換右腳:❶大腦 ❷腦下垂體 ❸肝臟 ❹小腸 ⓫上行結腸 ⓬右腳的橫結腸 ❾輸尿管 ❿直腸從左腳開始進行按壓!❶大腦:由上往下刺激腳的大拇趾趾腹位於腳底大拇趾趾腹的就是大腦的穴道。此處使用手的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穴道,由上往下按壓著滑動。將大拇趾以縱向分成4個區塊,各區塊重複按壓10次。❷腦下垂體:大拇趾趾腹中央按壓到底為止位於腳趾拇趾趾腹正中央的就是腦下垂體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外側對準穴道, 垂直按壓到底為止。將此動作重複10次。按壓左腳時,做完步驟❷之後直接前往步驟❹❸肝臟(僅右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上往下按壓著滑動位於右腳小趾的延長線上,腳趾根部的骨頭下方,手指拇指指腹對準的範圍就是肝臟的穴道。將此處縱向分成2個區塊,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處對準穴道,在關節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按壓著由上往下滑動。❹小腸:用2根手指的第2關節按壓著滑動將腳底按照長度分成約4等分,從上面數來第3個區塊,以中趾為延長線分成一半,位於外側的就是小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的食指與中指第2關節,對準穴道往腳跟方向按壓著滑動至腳跟前方為止。將此動作重複10次。按壓右腳時,做完步驟❹之後直接前往步驟⓫❺橫結腸(按壓左腳的情形):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內側往外側按壓著滑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左腳拇趾根部的骨頭下方,在手指關節的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按壓著由內側往外側滑動至小趾根部的骨頭下方。❻降結腸(僅左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上往下按壓著滑動從步驟5橫結腸的穴道右端開始,至腳跟硬的部分上方,手指自然停止的位置為止,就是降結腸的穴道。此處延用步驟5的按壓方式,由上按壓著往下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❼乙狀結腸(僅左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外側往內側按壓著滑動從步驟6降結腸的穴道下端開始,至內側腳踝下方的膀胱穴道前方為止的區塊就是乙狀結腸的穴道。此處延用步驟6的按壓方式,由外側按壓著往內側滑動。❽肛門(僅左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垂直按壓到底為止位於步驟7最後抵達的乙狀結腸穴道左端的就是肛門的穴道。此處沿用步驟7的手勢,垂直按壓到底為止。將此動作重複10次。❾輸尿管:使用手指拇指的指腹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從膀胱穴道的上方開始,至內側腳踝的後方凹陷處為止的範圍就是尿道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拇指的指腹對準穴道,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❿直腸:從內側腳踝開始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至腳踝上方10公分處從內側腳踝上方開始到上方10公分處為止是直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穴道,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至此,左腳按摩結束後,再換右腳按照步驟❶〜❹、⓫⓬、❾❿順序進行按摩按壓右腳時,做完步驟❹之後從這裡開始!⓫上行結腸(僅右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右腳的小趾延長線上,從腳跟的上方開始往腳趾方向前進,到手指自然停止位置的範圍就是上行結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在關節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由下按壓著往上滑動。⓬橫結腸(按壓右腳的情形):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外側往內側按壓著滑動從步驟11上行結腸穴道的上方開始,至拇趾根部的骨頭下方為止的範圍,就是橫結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穴道,並在手指關節的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按壓著由外側往內側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 最後在右腳進行步驟❾❿解毒小建議依照吃飯時的姿勢與水分的攝取方式來左右是否不易變胖在吃飯時,稍微用一點技巧,就能讓自己不易變胖。首先就是姿勢。若用往前頃的姿勢吃飯,就會壓迫到肚子(胃),讓消化變得不良,胃消化的食物停留在為中,導致變胖。吃飯時,要將肚子伸直。此外,若在吃飯時攝取過多水分,會造成唾液分泌減少,也會導致消化不良。吃飯時儘量不要攝取水分,若要攝取的話,建議在飯前或飯後再飲用。書籍介紹腳底按摩 身體排毒地圖 :一目了然的反射區對症按壓圖典,治痠解痛、修復臟器,從頭到腳改善所有不適與常見病症!作者:Matty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1/08/26作者簡介Matty:腳底按摩師。在台灣學習腳底按摩,有20年以上經歷。以台式腳底按摩為基礎,融合世界各國的腳底護理方法,發展出獨特的「Matty式腳底按摩」,可以快速而有效解決現代人常有的腳底問題。讓許多人認識腳底的奧祕,也經常傳授各種在家就可以做的健康小祕訣,深受日本眾多女明星及演藝人員的信賴。經常各種透過演講與課程,面對面教授各種可以幫自己按摩腳底和腳底護理的方法。著有《Matty式足穴10分鐘解毒按摩》《看DVD學Matty式足穴解毒按摩》等。延伸閱讀: 孤獨死指南》妹妹獨自一人在家中過世...呂秋遠:決定「獨居一輩子」該做的10個準備
-
2021-09-28 養生.人生智慧
罹癌到離開僅4個月 愛雅媽媽「最心碎遺言」惹淚
女星愛雅(張艾亞)的媽媽8月15日不幸癌逝,從確定罹癌到離開僅僅只有4個月,愛雅媽媽享壽74歲。愛雅在疫情期間經歷了生離死別,聊起媽媽,她仍止不住滿臉淚水,「我很黏媽媽,習慣傳訊息跟她分享生活大小事,現在有什麼事,也想馬上跟她講,可是媽媽已經不在了。」她至今仍無法相信媽媽走了,「看到媽媽的骨灰,我還覺得這一切不是真的,我是在做夢吧?」失去至親的傷痛,還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平復。母親疫情期間發病 罹癌到離開只有4個月回想媽媽發病過程,愛雅說從去年底開始,媽媽胃口就突然變差,「一開始以為是腸胃問題,但食慾還是沒改善,我媽20多年前有乳癌,就又回去看,但醫生也說沒有復發的跡象。」醫生建議媽媽做其他檢查,發現胰臟有問題,「4月左右確定沒有轉移的癌,但看一段時間,發現骨頭有癌細胞,但找不到是從哪個部位轉移過來的,就先打了一針骨癌的針。」此後媽媽病情每況愈下,「我們一邊找原發癌到底在哪,媽媽也開始胃痛,肋膜積水,4、5月確認癌症有轉移,但後來疫情爆發,醫生無法會診,一直到了6月,才確認媽媽罹患的是很罕見的血管瘤癌,但這種癌症台灣1年不到10個案例,沒有標靶沒有化療,只能試試看。」媽媽的肺部影響最嚴重,「她晚上都無法睡覺,因為會喘不過氣,就像在溺水一樣,7月底住進醫院,她已經沒辦法呼吸。」一夕間長大 母親離世前的告白媽媽抗癌過程表現堅強,她也在一夕間突然長大,從被媽媽照顧的女兒,變成媽媽生病時的靠山。她透露媽媽後期在醫院時睡時醒,「14日她還有醒來跟我說說話,她放不下我們,她比較晚生我,她還是希望看到我結婚生子,只是她看不到了。」她因擔心媽媽病情,吃不下睡不好,這段期間瘦了7公斤,「對媽媽來說,她應該是解脫了,但對活著的人來說,還是很難,我總覺得沒能多帶她走走看看,有點遺憾。」雖然媽媽不在了,但她繼承了媽媽樂觀善良的個性,「我對自己說,媽媽的精神永遠都在,我希望把媽媽的這種善良帶給身邊的人,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延伸閱讀:爸爸不知媽媽已離世 愛雅忍悲代母照顧失智父】愛雅臉書全文:媽,您走一個月了......我始終不敢鼓起勇氣寫下這篇文章,因為如此,似乎必須要面對您已經離開的事實;但,我仍然記得您教我的、您期望我的,我學著實踐。我有一個,像小伙子般的母親走路走超快,性子最急、做事最乾脆,絕對不拖泥帶水;從重病到離世也就四個月,如同她這輩子行事作風。我有一個,從不認為世界上有壞人的母親曾經問過媽媽:您犧牲奉獻為了每一個人,那個最好的朋友,有沒有為了您做過什麼感人的事?她說沒有, 並叮嚀我們也要關心她、給她送點東西,不能說她不好。媽媽說:我這輩子沒碰過壞人啊!—這是張媽媽的金句,而我們以前卻總是笑她無法分辨好人壞人。自從媽媽離開後,才知道媽媽這一生默默幫助了好多好多人,原來,您一直以來都是以身作則的教我們善良。我有一個,為了家犧牲奉獻的母親從小到大的親力親為,讓我在您的保護傘下長大。我從來沒有帶過鑰匙,因為您會等我回家;我從來不會切水果,因為您會幫我們切好去籽放在冰箱;我從來只要張開眼睛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吃,因為您說喜歡看我們吃飽喝足,那就是幸福的模樣。我難過的時候,您比我還難過,因為您說您會保護我一輩子,不要怕,不管如何媽媽都是最好的後盾,才讓我長成一個有愛且堅強、強大的人。正因您的強大,羽翼下背負太多責任而沒辦法有一絲鬆懈,爸爸也需要您24小時照護著,當您有機會可以出門度假放鬆時,您卻說還是在家陪著失智的老公,心裡才踏實。我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在外打拼的孩子們可以放心,所以您願意犧牲、您願意妥協。我有一個,永遠對世界充滿感謝的母親幾次進出醫院,拖著疼痛不堪的身體,媽媽還是永遠面帶微笑對醫護人員說謝謝,感謝他們的付出;彌留之際,護士來病房幫媽媽打針,媽媽都會盡全力的張開眼睛,笑著用著微弱的氣音叫著熟悉的護士名字,握住他們的手,表達感恩。這一生,您教會我們要懂得感謝,即使到了生命的盡頭,媽媽依舊感恩這個世界的一切。媽,我再也聽不到您進門跟我說:我剛剛在捷運上被認出來是愛雅媽耶,好驕傲喔。媽,我再也聽不到,一大早蹦蹦蹦的敲門聲說:吃飯了,熱的、熱的、熱的,趁熱吃才好吃啦!媽,我再也聽不到,您扯著嗓子大聲的罵我們:我的聲音大表示我身體好啊,以後妳們聽不到就會很想念了啦!媽,真的,都像您說的,原來,聽不到是這麼痛!直到如今,我依然覺得您只是在跟我們開玩笑,我依然覺得您晚上還會打給我、視訊我,關心我什麼時候回家?今天吃了什麼? 還要我分享工作照片給您,然後流露出滿意的笑容,說自己這個工廠真不錯,生出三個這麼好的孩子。您走了以後的每一天,都是這麼不真實。這一場重病,我瞬間要從一個被您呵護在手掌心上的孩子,長成一個您可以依靠的臂膀,一開始,很難,很難。我很想再被您牢牢抱緊捧在手心上,更想看見您吃著我煮的飯菜滿意表情;每一兩個小時餵您吃藥、保健品,讓您一看到我就說:啊,不要再喝了啦,拜託拜託!那求饒可愛的燦笑;您在我在身旁睡的香沉樣子;每天我飾演腳底按摩師父,把您按的好痛又笑呵呵的露出慈母微笑。突然發現可以照顧您是多麼珍貴的過程,是老天讓我報答您恩情的機會⋯短短四個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以前您老是說:以後我老了一定沒有人可以照顧我。(因為媽媽這一生在家,總是扮演者照顧者的角色,您太會照顧人了,又是一位厲害的大廚)但您第一次進醫院時,您寫了字條告訴我:妳做事我放心。不知道媽媽給我們三個女兒角色打了幾分呢? 是不是讓您舒舒服服的?所以才能安詳帶著笑容離開。媽,連您生命的最後都在教我成長、茁壯,是不是這樣您才會放心的離開,對嗎?媽媽,我知道您不希望我傷心難過,因為您比我更努力的在過我的人生、更在意我快不快樂。您在病床上無法組織語言的時候,還對著我說:我走了,妳不可以死喔! 因為您知道沒有您的我,可能會活不下去,所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教會我成熟長大面對這一刻......。媽媽,這一課好難好難而祢留我一個人繼續學習。不知道祢現在那裡住的舒服嗎?會不會很想我們?吃的飽穿得暖嗎? 沒有我黏在祢旁邊,祢會不會不習慣呢? 但我相信,這麼善良、這麼有愛的媽媽,一定去了很好的地方。 所以我會把祢以善為本的精神傳承下去;還會帶著祢的愛,好好的活下去。媽媽,請祢放心,生死不會將我們分開,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會帶著滿滿的祝福,還有祢留給我的勇氣往前走。媽媽,謝謝祢,我愛祢。祢將永遠住在我心裡。
-
2020-07-19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維生素B2可防偏頭痛 臨床指引釐清止痛成見
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今天公布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釐清常見的止痛錯誤觀念,也建議偏頭痛時冰敷頭頸部20至30分鐘以緩解疼痛,連續3個月每天服用400毫克維生素B2則可預防偏頭痛。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與台灣護理學會合作,採用GRADE實證臨床指引發展系統,編撰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並在下午舉行權益關係人會議討論符合實務需求的照護模式。計畫主持人、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陳可欣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痛苦是每個人都無法忽視的問題,也沒有病人應該忍受痛苦折磨。推動臨床照護指引是希望改變醫護人員、民眾的印象,疼痛不需要忍耐,可透過好的藥物、照護方式改善。關於止痛的成見,陳可欣說,很多癌末病人在最後一段時日很需要止痛,但不只家屬、甚至連醫護都有錯誤觀念,認為止痛鴉片類藥物用多了會上癮。此外,研究顯示,超過7成術後病人會出現急性疼痛,但也不少人誤認用了止痛藥會延緩復元,都是沒有根據的謠言。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針對成人及兒童急性疼痛照護、成人慢性下背痛照護、成人及兒童癌症疼痛照護等。有關成人急性疼痛,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許玉雲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統計,偏頭痛是導致50歲以下失能、殘疾的首要原因。指引建議,每日服用維生素B2(核黃素)400毫克連續3個月,可有效預防偏頭痛。當偏頭痛發作時,建議冰敷頭頸部20至30分鐘,或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頭、頸、肩或腳底按摩以緩解疼痛。陳可欣說,兒童的疼痛問題應該被正視,臨床觀察,有些住院或需長期治療的孩子因害怕打針,被家長拖著進治療室,結果產生心理創傷,後續尿床長達數週。如果妥善處理兒童疼痛,有助身心發展。指引建議,面對不願配合打針的兒童,轉移注意力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管是播放兒童感興趣的影片、聆聽兒童喜愛的音樂、看萬花筒、圖卡或是吹泡泡或氣球,都可有助減輕疼痛。此外,不少人有慢性下背疼痛問題,慈濟科技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團隊建議,可透過按摩療法或搭配皮拉提斯等運動協助肌肉放鬆。但陳可欣也說,身體疼痛問題應該找出原因,如有些下背疼痛是因為脊椎脫位,卻貿然按摩、整脊,結果下背瘀青一片、疼痛也不能緩解。應與醫師或照護團隊討論,找出最有效的解痛方法。陳可欣說,鴉片類藥物不如想像中恐怖,謹慎使用,它是最有效的止痛藥。輔大醫院藥劑部劉人瑋副主任團隊以實證醫學方法統整現有最佳科學證據,指出鴉片類止痛藥確實能有效改善成人癌症相關疼痛。此外,醫師處方的吩坦尼(fentanyl)貼片的效果比口服嗎啡更好。
-
2020-06-30 橘世代.好學橘
他是按摩師,也是「時尚潮爺」!66歲林天扶:人老,心不能老呀
第三人生也要活得很有態度!跟著具有自我風格魅力的潮爺林天扶與搖滾奶奶楊寶秀,從中學習他們對生命的態度,才發現,原來心境年輕才是真正的青春!一頭銀髮梳得俐落,立體五官搭配整齊的落腮鬍,一身樸素工作袍,蓋不住優雅又瀟灑的氣質。66歲的林天扶不只是台北老字號腳底按摩店的創辦人,更是位「時尚潮爺」,拍過40部廣告、10多支MV,老來開始斜槓,讓他從忙碌的日子中體悟到人生化繁為簡才是最高境界,即使流水年華,也要讓自己成為台北街頭的一抹風景。埋藏在心中的明星夢林天扶出生雲林,初中畢業北上讀書,對台北的第一印象是中華路。「我年輕時就愛漂亮,會去訂做制服,那時候有髮禁,我還買了一頂假髮」,十來歲的他懷抱星夢考上台視與中視歌唱班,還曾上過一年課,後來因故沒有出道,夢想漸漸埋沒在生計壓力中。當時他覺得,「賺大錢的人生才是幸福」,他與朋友合夥創業,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開計程車,滿腦子想著如何賺錢,卻因此賠上健康。他到醫院求診時接觸到腳底按摩,意外讓「指間功夫」成為堅持大半輩子的專業。他指著牆上的證書,驕傲地介紹自己是台北第一批腳底按摩師傅。林天扶笑說,剛開業時,有位客人留著兩撇濃密好看的鬍子,客人笑說「你也可以」,後來他真的開始蓄鬍,配上立體的五官,讓他走在街上幾度被誤認為是外國人。這些年鬍子已經成為他的正字標記,「鬍子改變我的一生,沒有它,我可能就不會拍廣告了。」原來十多年前經紀人上門按摩,注意到他的鬍子與韻味,於是安排拍攝活動、說服他出道,走到人生秋天的林天扶,意外圓了年輕時未竟的明星夢。自在穿梭於各種人生角色林天扶開始了他的「斜槓」人生後,平時是腳底按摩師,卸下工作袍成為銀髮潮流人,面對鏡頭更是專業演員、模特兒,優游於各種身分之間,對生活最大的影響是什麼?他笑說,「走在街上會更注意形象了!」為了更完整詮釋熟年時尚,誠品書店是林天扶最常去的地方,他喜歡翻閱時尚雜誌、了解流行趨勢,從最初參考美國時尚大叔Nick Wooster的穿衣風格,如今對穿搭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不把白髮染黑,讓歲月在外表留下熟齡獨有的印記,平時穿著合身簡約的素T搭配迷彩褲,透出骨子裡不服老的氣息。即使66歲,他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我喜歡藝術、音樂,也愛看畫展」,台北龐大的藝術能量,滿足他對美的渴望,也提供他不斷前進的動力。「人老,心不能老呀!」林天扶說出時尚潮爺真正的祕密,原來保持年輕開放的心,才是他跟著時代前進的關鍵。本文摘自《台北畫刊》,2019年09月 出版【更多精選熟齡故事↘↘↘】。特斯拉CEO的媽媽/梅伊馬斯克:如果男人不需要放慢腳步,我們也不要。。一輩子都在做喜歡的事 劉兆玄最愛孫悟空的灑脫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2-14 新聞.健康知識+
讓身體放鬆提升睡眠品質 睡眠專家教你3個助眠小動作
【文、圖/摘自幸福文化《越睡越瘦的睡眠聖經:改變人生的神奇魔法》,作者友野尚】想提升睡眠品質,讓身體放鬆,從白天的緊張感中釋放出來非常重要。在此介紹幾個簡單的絕招,可讓你在睡前的空檔將身心放鬆並溫暖起來。「這樣做,讓你一覺到天亮!」坊間流傳著各種偏方,我親身實驗過後,去蕪存菁並持續在做的有三項,分別是:「助眠瑜珈」、「肌肉鬆弛運動」,以及「高爾夫球腳底按摩法」。這三個方法都不困難,只需花費一分鐘就可以完成。也不需要太大的工具或特殊的場地,在外出差或旅行的時候都可以做,隨時隨地都可以對自己施展熟睡的魔法。關於瑜珈,我們並不講求姿勢要有多美、多標準,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深呼吸才是最重要的。動作停留的時候要有「啊,好舒服」的感覺,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的身體。上面三樣中,隨便選哪一樣來做都可以,當然也可以三個都做。總之,請打造專屬於「你自己的睡眠儀式」吧!● 「加深呼吸」的助眠瑜珈:眼鏡蛇式白天伏案工作或滑手機,讓我們的身體經常處於前傾的狀態,趁就寢前把背部的肌肉拉開,胸腔打開,讓呼吸變得更深沉。血液循環變好,身體自然就溫暖起來了。●「消除緊張」的肌肉鬆弛運動一整天活動下來,身心都非常緊繃,這時若能放鬆了再睡,熟睡度自然會增加。訣竅在於從臉部到腳趾,全身肌肉都要放鬆才行。●「輕鬆入眠」的高爾夫球腳底按摩腳後跟中央有個「失眠穴」。睡不著的時候,刺激這個地方就對了。建議單腳踩著高爾夫球,以前後滾動的方式按摩腳底,很快就會舒服地想睡了。放鬆身體,召喚熟睡睡前的伸展運動深度呼吸助眠瑜珈 • 眼鏡蛇式STEP 1臉朝下趴著,從腳趾到頭呈一直線延伸。手肘彎曲,手掌平貼在地板上,擺放在胸部的兩側。STEP 2慢慢地伸直手肘,把上半身推起來,下巴略抬、腰往後彎。這時骨盆不可離開地面。停留五個呼吸,十秒的時間。一邊吐氣,一邊回到STEP1的姿勢。消除緊張肌肉鬆弛運動STEP 1仰躺下來,雙手握拳,腳尖翹起朝天花板。全身肌肉用力,拼命繃緊,停留五秒的時間。STEP 2五秒後,一邊吐氣一邊把全身的力氣放掉, 瞬間盡可能地放鬆。如此重複三到五次。輕鬆入眠高爾夫球腳底按摩坐在椅子上,把高爾夫球放在腳底的位置,踩著它,讓它前後滾動。過程中請保持流暢的呼吸,不要憋氣。
-
2020-01-20 養生.運動天地
有效提升腳掌機能 專家教你靠走路以及爬樓梯就能辦到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練腳掌是最好的復健!》,作者松尾タカシ】日常生活中應留意小細節除了做腳掌運動之外,如能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些小細節,更能有效提升腳掌機能。首先建議大家平時盡量赤腳生活。在室內會穿拖鞋的人,如能直接用腳掌踩著地板生活的話,才能一邊感受地板的凹凸不平,一邊取得平衡,充分刺激腳掌,有益腳掌健康;或是到大賣場或上網購買「腳底按摩墊」或是「青竹踏板」等器具,放在家中一角,抽空就站上去踩一踩。「赤腳有益健康」的概念,外出時也是同理可證,建議大家盡量選購鞋底較薄的鞋款。增加步行機會,也能看出不錯的效果。例如「不騎自行車到附近的超商,改用走路前往」、「繞遠路而不走平時常走的路」、「盡量爬樓梯」,留意這方面的小細節,就能聚沙成塔,看出明顯差異。另外,外出時最適合做腳掌運動的地方,其實是在捷運裡。搭捷運時,會左右前後搖晃,所以光是站著就能做運動,對腳掌十分有助益。請大家先從抓著吊環雙腳站著做起,習慣之後,再來挑戰「單腳稍微離地站著」、「不拉吊環站著」等等的動作,效果將更加顯著。如果突然要大家長時間站立會覺得很為難的話,也可以「提前一站離座,站到下車」。但凡事嚴禁過於勉強。走路肯定有益健康,但是如果是在腳掌及臀部肌肉還沒鍛鍊好,身體尚未做好準備的狀態下長時間健走的話,可能將導致關節疼痛等現象。上健身房做運動也要特別留意。諸如游泳或是水中健走,藉由浮力在重力減輕的狀態下做運動的話,並無法確實鍛鍊到抗重力肌,更無法有效鍛鍊到腳掌肌肉。喜歡游泳的人,最好也要做一做腳掌運動。平日步行應注意重心的移動方式想要提升腳掌機能,也應留意平時的步行方式。最適當的走路方式,第一步必須用腳跟確實踩在地面上,其次要使用腳跟至腳掌外側線條,將重心移動至小趾側,接下來,再將重心移動至大拇趾根部,使力量傳達至地面。如果無法將重心從腳掌後方順暢移動至前方,代表你的腳掌機能衰退了。除了擔心自己腳掌機能衰退的人之外,包括目前腳掌機能還沒出現問題的人,最好都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步行方式。在日常的一舉一動中,還有一個動作希望大家特別留意,就是爬樓梯的方式。樓梯乃絕佳的運動場所,有機會大家一定要積極運用。爬樓梯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必須用整個腳掌著地。腳掌踏上階梯時,應刻意使腳尖抬高,才能正確著地。鍛鍊腳掌的步行與爬樓梯的方式走路以及爬樓梯,皆有助於強化腳掌。只要平時多加留意,就能成為十分有效的運動。
-
2019-12-2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腳底按摩能治病?專家:腳底按摩其實和穴位按摩無關
雖然說台灣的腳底按摩風潮,是由瑞士吳神父從國外引進、推廣,才猛然爆紅超過30年,迄今人氣不墜。其實,腳底按摩並不是西方文明的產物,而是古老民族傳統醫學的一部分,宋人羅泌在《路史》中記載:「陰康氏時,腠理滯著多重隨,得所以利其關節者,乃至為之舞,叫人引舞以利導之,是謂大舞」。中醫師張家蓓表示,腳底按摩是利用反射區的概念,等於將人體縮小倒臥在足底,按壓到腳底哪一部位疼痛,就對應到身體的該部位有問題。不過,中醫沒有反射區,中醫足底穴位只有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前1/3的地方,是腎經的穴位。因此,腳底按摩和穴位按摩無關,也和中醫的經絡穴位沒有關聯性,更何況湧泉穴位於腳底深部,無法單純靠手部按壓來刺激穴位,必須透過針灸才能達到穴位刺激的效果。和吳神父一起研究超過37年的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運保系兼任教授鄭英吉表示,腳底按摩是運用反射區區塊,不是穴位定點的概念。他們發現,腳趾是頸部以上的器官如腦、五官等,大拇趾是頭部;以腳掌底部的蹠骨(中足骨)基節畫一連線,上方是人體的上半身,下方是人體的下半身。依據他的經驗,患有巴金森氏症者,按壓腳大拇趾中心的硬塊反應物,並將其推散後,對睡眠、行動力很有幫助。心臟部位就在左腳第三、四蹠骨基節上方;蹠骨的一半是橫膈膜,上半部是胸腔,下半部是上腹腔。胰臟在蹠骨底部、靠近內側的部位有腫塊,按壓會痛,可能有糖尿病。就中醫的觀點,張家蓓認為,腳底按摩不能說是對疾病有治療的效果,除非病症很輕微,但差距仍大。可當成輔助性治療手法,對於身體保養效果應比治病明顯。鄭英吉指出,有腸胃不適、腦神經疾病者,在西醫療法之外,搭配腳底按摩最好,特別是發育中的小孩,經由腳底按摩,長得高壯、情緒穩定;另外,他的病人中有不少癌症等重症病患,經由腳底按摩,精神好,體力好,可減輕化療、放療的副作用,可樂觀對抗病魔。身體健康的人,進行腳底按摩,可以保持年輕,有保養的作用。有些人長期自行腳底按摩,可達到臉色紅潤,臉上、脖子較少皺紋。但在進行腳底按摩前,記得要清潔雙腳,也可適度泡腳或是以熱毛巾熱敷,暖腳、鬆弛筋骨之後,再進行按摩,效果加乘。在按摩後,可以喝杯水,補充按摩時因新陳代謝加速導致體內流失的津液。鄭英吉補充,腳底按摩時間1次約25~30分鐘,從腳大拇趾到腳掌內側、腳背、腳掌外側、腳底,為了方便按摩,可使用身體乳液、按摩油等,配合按摩棒使用、按摩球可以免用油膏。至於公園內的腳底按摩健康步道,則不建議。鄭英吉說,當初的設計是細沙加上鵝卵石,可惜後來施工變成現在的水泥石頭,一旦赤腳踩踏很容易傷及骨膜,因此建議找個適合自己足弓形狀的圓滑石頭,才可以達到安全按摩腳底的效果。另外,張家蓓提醒,足底肌膜炎、糖尿病患、患有凝血障礙疾病者、足部有傷口或感染者如香港腳、嚴重貧血,最好不要進行腳底按摩;而本身血液循環差、手腳容易冰冷者,平日進行腳底按摩,則可促進血液循環。延伸閱讀: 坐按摩椅放鬆筋骨? 這2個時段特別危險不是人人都適合 刮痧 穴位按摩可替代刮痧
-
2019-11-27 科別.骨科.復健
一踩就痛...「足底筋膜炎」這件事不要做!專家傳授6招解決
每天早上起床,腳一踩地,足跟就會出現劇烈的刺痛感?那種痛好像有很多小針在刺,讓人很不舒服,即使找推拿師推拿,但症狀還是沒有改善?當心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可是,不少人會疑惑,明明自己不是「沙發族」,有空就到操場跑步、快走,假日還會到郊外爬山,為什麼還會得足底筋膜炎?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濬哲表示,足底筋膜炎跟運動量多寡無關,講得直接一點,大都是因為退化、過度使用引起。足底筋膜炎會侵犯各年齡層,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尤其以40歲以上中年婦女為多。有9成以上患者會抱怨足跟疼痛、1成表示足部中間或前足部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足底筋膜炎不會致命,所以懶得理它,痛得受不了時就吃止痛藥。吳濬哲指出,足底筋膜炎雖然只是小毛病,不治療則可能會出現腰、髖、膝、踝等併發症;建議當腳底出現症狀時,最好到醫院診治,並做好護足措施,以免造成日後足底筋膜鈣化,最後將難以復原而寸步難行。足底筋膜炎很難根治,即使接受過各種治療,平常如果沒有做好足部保護,減少誘發足部發炎的因子,復發機率相當高。以下6撇步,可解決惱人的足底筋膜炎:撇步1:減少衝擊性活動有足底筋膜炎的人,最好不要做衝擊性大的運動如跳躍、跑步,盡量少踩硬地板及用力踏地;長期站立工作者,須穿合適鞋子,有空檔就坐下來休息,降低足部發炎的機率,並應間歇性休息。撇步2:控制體重體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全身的重量都要經由足部來承受,如果能控制體重的話,相對的,足部的負擔就會變少。少搬重物,也可減少足部的負擔。撇步3:熱敷民眾可以在疼痛處泡熱水或局部熱敷,一天數次,每次約10~15分鐘,可緩解疼痛。撇步4:不要做腳底按摩不少人因做腳底按摩,按出足底筋膜炎。姜義彬表示,做腳底按摩千萬不要硬著頭皮忍痛,疼痛難耐時,一定要請按摩師放輕力道或停止。撇步5:穿對鞋子太硬或太薄的鞋子都會讓足底筋膜受傷,最好穿有包覆性的鞋子,鞋子的後跟鞋墊柔軟性要高,且具有吸震效果;鞋底要軟,才不會碰到痛點。撇步6:腳底拉筋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可以每天做簡單腳底拉筋的運動,幫助舒緩筋膜、小腿肚,讓肌肉增加彈性。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反覆發炎? 先檢視這2點 啪!小腿拉傷腫如麵龜 1個動作沒做足就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