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豬頭皮)
腮腺炎由急性濾過性病毒引起,因病毒侵襲腮腺,造成腮腺或唾液腺腫大且疼痛,致使臉頰發炎腫大,因此又被稱為「豬頭皮」。
- 症狀: 臉部疼痛 臉部腫脹 頭痛 發燒 噁心 畏寒 喉嚨痛 腮腺腫大
- 併發症: 顏面神經麻痺 腮腺膿瘍 蜂窩性組織炎 臉部凹陷 臉部畸形 睪丸炎 卵巢炎 腦膜炎 耳聾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腮腺炎由急性濾過性病毒引起,因病毒侵襲腮腺,造成腮腺或唾液腺腫大且疼痛,致使臉頰發炎腫大,因此又被稱為「豬頭皮」。
睪丸通常合併副睪同時發炎,正常情況下,睪丸與血液之間有一道屏障,使細菌不易進入副睪及睪丸。當泌尿道發生反覆感染,病患抵抗力下降,尿道內壓增加時,細菌會由尿道進入輸精管到副睪,造成感染發炎。睪丸炎患者中有部份的人,因睪丸變小、變軟,無法製造精子引起不孕症
甲狀腺癌依其組織形態之不同,可大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未分化癌四類,其中以「乳突癌」所佔比例最高,其他的癌則較少。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低,容易治癒。
卵巢炎是指卵巢受到感染,引起發炎現象,大多繼發於輸卵管炎,很少單獨發生。
德國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由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傳染力極強,經由飛沫感染上呼吸道後潛伏期約14~21天,臨床症狀為感冒常見的疲倦、輕微發燒、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脹等,約有半數患者會出現不規則丘疹,發疹從臉和頸開始,狀似紅色針頭細疹,接著散見上肢、軀幹及下肢,24小時後遍布全身,典型的病例出疹狀況只會維持約三天,經治療預後佳,併發症少,且終生得以免疫。 德國麻疹病癥溫和,但如果懷孕三個月內的孕婦感染德國麻疹,將可能造成「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使胎兒主要器官受損或畸型,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智能不足、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恐造成死產、流產。因此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婦女應特別注意。 德國麻疹目前已有疫苗可以使用,流行病例減少許多,目前的防治重點多放在孕婦感染。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還在母體時,心臟發育不良而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在懷孕初期約三到八週時,胎兒的心臟會從幾個細胞生長成的血管,慢慢分化為左右心房與心室、上下腔靜脈、肺動脈、主動脈及肺脈等構造,在腔室之間還會形成瓣膜,這個過程如果受某些特殊的外在或內在因素影響,阻礙到心臟正常發育,就會導致心臟先天畸形。 按照臨床症狀之不同,先天性心臟病又可分為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及阻塞型心臟病三大類。其中,發紺型心臟病主要症狀是病童身上出現發黑、發紫或缺氧的現象,原因是血液中含氧量過低,最有名的是法洛氏四合症,其他像是單一心室、右心室雙出口、大血管轉位、肺靜脈迴流異常、三尖瓣或肺動脈瓣閉鎖等,也都屬於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則是在心臟或大血管之間出現由左到右的分流,包括心房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等,最後易發展為心臟衰竭。至於阻塞性心臟病則包括了主動脈狹窄與主動脈窄縮、肺動脈狹窄等。 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得以在五歲前自癒,但絕大多數需要動外科手術,例如心導管治療術、氣球導管心房中膈造口術、開心手術等,另有內科治療,針對不同的病情投以藥物、限制鹽分和水分,或補充鐵劑和綜合維他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