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脂肪肝
共找到
385
筆 文章
-
-
2024-11-26 醫療.新陳代謝
三餐先吃蛋白質助控糖!進食3步驟 澱粉一定要後面吃
營養學專家洪泰雄分享,友人落實三餐「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澱粉」,讓糖化血色素(HbA1c)從9%降到5.7%,還被醫師建議停用降血糖藥。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認可「湯、肉、菜、飯、水果」等用餐順序,確實有助於控制血糖。「三餐先吃蛋白質」有助控糖洪泰雄在臉書表示,三餐先吃蛋白質的飲食策略原則,重點在於蛋白質約占每餐25%至30%、蔬菜應占50%,碳水化合物則占20%至25%,保持各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或長時間空腹。控糖進食3個步驟:第一步是蛋白質如肉類、魚類、蛋、豆腐、豆類等;第二為食用蔬菜如綠葉蔬菜、花椰菜、茄子等富含纖維的食物;第三步是碳水化合物如糙米、地瓜、藜麥等低升糖指數的全穀類。雖然友人落實三餐先吃蛋白質,讓糖化血色素從9%降到5.7%,但洪泰雄表示,另需結合其他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減少精緻糖與澱粉等攝取量,增加運動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規律生活作息,減少壓力。糖尿病患如想比照辦理,建議在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確保飲食均衡,且符合個人健康狀況。先吃蛋白質或蔬菜皆可 澱粉與水果一定要最後吃陳威龍贊同「三餐先吃蛋白質」飲食策略,他認為,主要關鍵不是在於先吃蛋白質或蔬菜,而是最後再吃澱粉與水果,順序就是湯、肉、菜、飯、水果,「如果有湯,先喝湯再喝水,第二個就是肉,也就是蛋白質,接下來是蔬菜,第四個是澱粉,最後才是水果。」陳威龍說,實施這套進食順序,讓胃先消化蛋白質、蔬菜等食物,再吸收澱粉,血糖就也不會立刻飆升;當食物進入胃,會刺激人體的腸道分泌腸泌素,其中GLP-1會讓胃的蠕動變慢,增加飽足感並降低食慾,也會刺激人體分泌胰島素,不會吃下太多澱粉。陳威龍說,吃下蛋白質,較不會刺激人體分泌胰島素,胰島素除了幫助降低血糖,也是合成脂肪的荷爾蒙,一但血糖飆升,胰島素容易把過多的能量轉變成脂肪囤積起來,久而久之造成肥胖、脂肪肝。進行中高強度活動者不適合先吃蛋白質陳威龍強調,「三餐先吃蛋白質的飲食策略是利大於弊」,可以幫助族群有糖尿病患,以及正在減重的人。不過,將於進行中高強度體育活動,或對熱量有一定需求的民眾,因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即時能量,若先吃蛋白質再吃澱粉,可能適得其反。陳威龍舉例,很多足球或籃球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或中場休息時,常吃一根香蕉,若改成吃兩顆蛋,可能來不及提供及時能量,「就會比較沒有力氣。」
-
2024-11-25 養生.聰明飲食
降低發炎反應並提升免疫力?教授解析酥油到底有無健康益處
臉書朋友Sherry在2024-11-7傳來簡訊:林教授早安,剛剛我男友發了一個新聞,裡面說的是酥油對腸道的修復效果,因為我看了覺得非常的詭異,想了解是否正確,也因搜尋教授網站上面沒有提及到酥油,所以想詢問教授,感謝您!(註:Sherry在下一個簡訊裡說她購買了我整套的《餐桌上的偽科學》系列書籍,雖然還沒看完,但很開心已經戒掉了所有的維他命,改以原型食物為營養來源)Sherry所說的新聞是一篇2024-11-7發表在《三立新聞網》的文章不是橄欖油!「1種油」能修復腸道細胞、抗發炎:堪稱天然仙丹。它的第一段是:一般會認為飽和脂肪酸較不利健康,但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酥油(英文稱為 Ghee,也稱無水奶油),含有較高濃度的丁酸,有助於腸道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對於腸漏症患者而言,是一種天然的「仙丹」,可以降低全身發炎反應,並提升免疫力。這篇文章還有這兩句話:1.李思賢表示,酥油幾乎只含脂肪,因此對乳糖或牛奶蛋白過敏的人來說,是一個更為安全的選擇。2.他表示,酥油和奶油都含有少量天然的反式脂肪(不同於人工反式脂肪),及共軛亞油酸(CLA),這些成分有助於體重控制,並可能提供一些健康益處。其實,有關酥油對健康的好處已經在網路上流傳20多年了,只不過吹的牛是一年比一年大隻。例如冒牌醫生柏格在2024-10-14發表的Ghee: Benefits, Nutrition, and How to Use(酥油:好處,營養,以及如何用)。它的第一段是:幾個世紀以來,酥油一直是傳統印度美食和阿育吠陀醫學的基石。這種金色的澄清奶油不僅是一種豐富可口的烹飪脂肪,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您的健康和福祉。了解酥油的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好處,並了解如何將這種多功能脂肪融入您的健康習慣中。上面這段話裡說「酥油一直是傳統印度美食和阿育吠陀醫學的基石」,但其實酥油的境界是遠高於「美食」、「醫學」。「醍醐灌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而它其實是一個極其崇高的印度宗教儀式,其中所使用的「醍醐」就是「酥油」,請看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漢典,教育部成語典。用Ghee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標題搜索,會出現133篇論文,而絕大多數是出自印度,足見這些酥油論文是沾了印度之光。這133篇論文裡,沒有任何一篇是跟「腸道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腸漏症」,「全身發炎反應」,「提升免疫力」,「乳糖或牛奶蛋白過敏」,或「體重控制」有關聯。至於酥油所含的丁酸和共軛亞油酸跟這些身體情況的關聯性,頂多也只是擦邊球。(請看下文)英國營養學期刊在2022-11-14發表Effects of diets rich in ghee or olive oil o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healthy adults: a two-period, crossover, randomised trial(富含酥油或橄欖油的飲食對健康成年人心臟代謝危險因子的影響:一項兩期交叉隨機試驗),結論是:與橄欖油相比,以飽和脂肪為主的酥油對血漿載脂蛋白B 和非HDL 膽固醇的影響較大,為現有建議用富含不飽和脂肪的膳食脂肪取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膳食脂肪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英國營養學期刊又在2024-6-18發表The effects of replacing ghee with rapeseed oil on liver steatosis and enzymes, lipid profil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以菜籽油取代酥油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脂肪變性和酵素、血脂、胰島素抗性和人體測量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結論是:使用菜籽油代替酥油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脂肪變性和酵素、血糖變數和人體測量結果。克里夫蘭診所在2021-5-12發表Better Than Butter? Separating Ghee Fact From Fiction(比奶油好嗎?將酥油事實與虛構分開),其結尾是:註冊營養師Candace O’Neill澄清了有關酥油的三種常見健康聲稱:1.奶油和酥油的乳糖和酪蛋白含量都很低,所以沒有所謂的「對乳糖或牛奶蛋白過敏的人來說,酥油是一個更為安全的選擇」。2.酥油含有約 1% 的丁酸,這與結腸產生的丁酸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您也可以透過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豆類)來獲得大量的丁酸。這些食物是改善結腸健康的更好方法。3.酥油和奶油含有一種稱為共軛亞麻油酸 (CLA) 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減少脂肪量,但不管是酥油還是奶油,CLA的含量都是微乎其微。(註:請看我發表的共軛亞麻油酸,減肥,無副作用?)這篇文章的結論是:選擇酥油應該是個人喜好的問題,而不是基於任何感知到的健康益處。 酥油中含有的潛在化合物並不足以改善您的健康。原文:酥油是仙丹,李醫師醍醐灌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 帶領醫護轉守為攻 深入社區設點看診
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是守護台南山區醫療的唯一地區型綜合醫院,區域內約有13萬人口,以高齡長者為主,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帶領醫院「轉守為攻」,即使醫護人力吃緊,依舊主動深入社區設點看診,進一步宣講、篩檢,希望能幫助長者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守護偏鄉 及早治療預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成立於2001年,服務對象以高齡長者居多,在新化分院服務約5年的張耀仁認為,「醫師不應只在醫院看門診,更要走出醫院、走進社區。」近年他率領醫療團隊與在地社區、廟宇等合作,將門診資源導入山區鄉鎮社區,讓醫護人員能夠向外延伸提供服務。隨著醫療技術與時俱進及民眾健康意識提升,疾病型態不斷改變,身為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張耀仁指出,早年很常見的胃癌病例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等文明病逐年增多,三高族群也增加不少,主要與現代飲食習慣造成代謝症候群有關。「長者常見因三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醫,但很多人都是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會就醫。」張耀仁說,新化分院於是決定主動出擊,除替長者治療慢性病外,更要讓民眾在疾病尚屬早期發展時,就及早介入治療並預防,守護偏鄉民眾的健康。患者致謝 醫護付出值得張耀仁分享,之前有一名婦人因肚子不舒服就診,檢查發現膽囊發炎,建議婦人應前往大型醫院進一步治療,且可能需要開刀,後來婦人完成手術治療後,在家屬陪同下回診,家屬說「若再不開刀,恐會危及生命。」一再向他表達感謝之意。「醫師就像病人的垃圾桶」,張耀仁認為,來醫院看病的人,大多是身體不舒服、都不太開心,很多人是來「倒垃圾」的,所以每當患者反饋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會讓醫護同仁感到「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更是幫助一個家庭。籌建宿舍 將供日照服務現今護理人力吃緊,醫護人員都要身兼多職,新化分院目前病床有64床,包括急性病床47床及慢性病床17床,但只開到40床,院方除積極招募醫護人員外,因醫院地處偏遠也籌建員工宿舍,以留住人才,未來宿舍1樓會規畫長照關懷據點提供日間照護服務,肩負起衛福部照顧偏鄉民眾之責任。張耀仁強調,新化分院除有總院積極協助提升優質醫療照護外,更積極與成大醫院合作經營,建立各種合作模式,創造醫院及偏遠地區就醫民眾雙贏局面。養生祕訣 每天走8千步現代人的文明病日益增加,張耀仁是肝膽腸胃科醫師,因此他的養生祕訣很簡單,強調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三餐以多補充蛋白質及蔬果為主;每天走路8000步以上或是快走運動,若工作忙碌,就會在醫院上下樓時多爬樓梯,維持一天的運動量。張耀仁的兒子很喜歡打籃球,假日閒暇時,他會陪小孩玩一下籃球,雖然可能無法下場對打,但他會在場邊幫忙撿撿球、簡單投籃互動,不僅能夠運動,更能促進親子關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此要活在當下,心存感謝。」張耀仁面對工作壓力大時,會先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重新思考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平時則喜歡到花東地區走走,看看優美的風景,有時候也會到棒球場看場球賽,跟旁邊的人喊一喊,發洩一下情緒或壓力。張耀仁●專長:一般內科、腹部超音波、胃鏡出血潰瘍止血術、食道靜脈結紮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現職: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成大醫院住院醫師台南市立醫院腸胃科總醫師衛福部台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4-11-08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不靠運動!她早餐改吃「2食物」 3個月狠甩5公斤又告別脂肪肝
注意飲食絕對是維持健康的首步。近日臺灣有醫院在網上分享病例,指1名體重76公斤、患有長期輕度脂肪肝的30多歲女病人前來複診,出現驚人變化,不但3個月內減掉5公斤,就連脂肪肝都不見了。女病人並沒有運動,只是早餐改吃2種食物--冷凍過的蕃薯和剛熟的香蕉,就有如此成效!而醫生得知後,也在帖文分析這樣吃對減重的好處。臺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於10月29日在Facebook個人專頁分享病例,指近日有1名30多歲、患有長期輕度脂肪肝的女病人覆診,檢查結果顯示「脂肪肝消失了」,而且3個月內就減了5公斤,從76公斤降至71公斤。錢政弘好奇問對方是不是靠運動瘦下來的,沒想到女病人竟表示「沒有運動」,唯一改變的是飲食習慣。原來女病人改變了早餐食物,之前她都習慣吃麵包做早餐,這段時間不再吃了,而是改為每天會吃100至200克凍過的蕃薯及1個剛熟的香蕉,有時會再加多2個蔥雞蛋及黑咖啡。另外,她晚上也盡量不吃澱粉,慢慢就瘦下來了。蕃薯要冷過才吃?而她早上吃的蕃薯都是前一天蒸熟後再放冰箱保存,翌日早上才吃。錢政弘解釋這麼做較有益處,因為蕃薯中的澱粉在冷藏後結構會改變,形成「抗性澱粉」,由於身體較不容易消化吸收抗性澱粉,故可避免高血糖。另外,錢政弘表示,香蕉愈熟,抗性澱粉就會轉變成葡萄糖及果糖,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影響減重,但女病人選擇了初熟香蕉,亦即表皮沒有黑點的,這類香蕉的抗性澱粉含量同樣較高,比較適合減重。錢政弘又指,「水煮蛋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早餐可以吃水煮蛋」,不過要記得料理及享用燪蛋時不要放油及調味,「吃起來沒負擔又營養」。延伸閱讀:致命甜香!初生女嬰身上散發楓糖味屬罕見病警告終需換肝保命生收兩個肝癌病人「都不喝酒」卻有一共同習慣致癌:根本沒想到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
2024-11-07 養生.健康瘦身
從外貌可看出體脂肪堆積方式 醫師曝一種肥胖身形「患病風險更高」
體脂肪是衡量是否肥胖的標準之一,對想要減肥的民眾來說,就像是進行一場與身體脂肪的抗戰,而身體脂肪又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日本Medical DOC網站就請東京減重治療診所的高橋醫師和大家分享兩者有什麼分別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肥胖對健康有壞處嗎?肥胖除了對身材造成影響之外,是否真的會增加疾病風險呢?對此高橋醫生表示:「肥胖是導致高血壓、血脂異常、第二型糖尿病、癌症、脂肪肝等疾病的因素。」有研究指出,大腸直腸癌、肝癌、子宮癌和乳癌這些癌症都與肥胖有關。除了慢性疾病與癌症,肥胖也可能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骨關節炎,對身體健康來說並不有利。身材與脂肪堆積方式有關,你屬於哪種類型? 高橋醫師表示,肥胖有各種分類方式,而根據脂肪堆積的類型,可以分為「皮下脂肪肥胖」和「內臟脂肪肥胖」兩種。皮下脂肪肥胖是指脂肪堆積在皮下,特別是下半身,如下腹、臀部和大腿的部位,也就是較常見於女性的「梨形身材」。而內臟脂肪肥胖則是屬於「隱性肥胖」,雖然外表看不太出來,但脂肪堆積在內臟周圍,使體脂率相當高。有些人如果是「蘋果身材」,也就四肢纖瘦、但小腹突出,很可能就是屬於內臟肥胖類型。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哪個更不健康?高橋醫師指出,無論是積累在皮下或是內臟的脂肪都會增加疾病風險,然而「內臟脂肪肥胖的人面臨更高的風險」。這是因為內臟器官上的脂肪很容易影響器官本身的功能,尤其要注意「脂肪肝」所引發的肝硬化、肝癌、病毒性肝炎等肝臟疾病。要注意的是,這並不代表只是下半身肥胖的群眾可以鬆一口氣,因為皮下脂肪堆積通常也會連帶影響到內臟脂肪的堆積。高橋博士也提醒民眾,除了因為在意外表而減肥,更重要的是了解肥胖帶來的疾病風險,像是有些人為了美觀會去進行抽脂,雖然皮下脂肪的細胞數量減少了,但可能使脂肪直接沉積在內臟,造成其他健康隱憂,保持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是燃脂的基本之道,民眾也可以向專業的醫療機構問診尋求建議。
-
2024-11-01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 但為何醫生不建議補充保健食品?
佛羅里達州腸胃科醫師薩哈布(Joseph Salhab)認為,每個人的飲食都需攝取更多的維生素E。他近日在抖音(TikTok)發布的影片中稱,研究顯示,持續攝取維生素E的人,某些腸道疾病與脂肪肝的發生率較低。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薩哈布說,維生素E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保護肝臟免受氧化壓力的傷害,有助修復肝臟,並增強免疫力。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今年稍早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E對脂肪在肝臟中積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保護作用;這種疾病可能造成肝臟嚴重損傷,並增加罹患心臟病與肝癌的風險。成人與13歲以上的青少年每日維生素E的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 (mg),兒童則低於此數。維生素E保健品 服用不當副作用大一盎司杏仁堅果約含6.8毫克維生素E,2湯匙花生醬約含2.9毫克,半杯煮熟的菠菜含1.9毫克,半杯切片芒果約含0.7毫克。薩哈布也推薦酪梨、黑莓、奇異果、蔓越莓、榛果、松子與橄欖油。不過,薩哈布不建議服用維生素E保健食品。他說,如果服用不當,會有很大的副作用,他力薦從飲食中攝取這種營養。飲食均衡不太會缺維生素E 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最新的研究指出,即使15毫克是維生素E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但保健食品往往含有數百毫克。過量的營養補充品可能導致維生素E中毒,引起出血、噁心、腹瀉、其他腸胃症狀、肌肉無力與頭痛。不過維生素E中毒與缺乏症都很少見,平日飲食均衡者不太會缺乏維生素E,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或由於脂肪吸收或代謝問題。薩哈布強調,適當的飲食對肝臟健康十分重要。(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10-28 焦點.健康知識+
吃太淡會胃食道逆流?油吃太少容易失智?專家破解日常飲食觀念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胃酸的原料是鹽巴」,但專家表示,人體不是化學式直接推導,從氯化鈉到氯化氫是一連串複雜的生化反應過程,傳言簡化、跳躍,傳言說法錯誤。 (2)傳言說「腦部全部都是脂肪,吃油吃的少、容易失智」。但專家表示,腦部是膽固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但膽固醇不等於脂肪,傳言說法錯誤。 (3)傳言說「晚餐後吃水果,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直接造成脂肪」。但專家表示,果糖與三酸甘油脂有關,但三酸甘油脂不是膽固醇,傳言混淆二者、傳言錯誤。網傳「錯誤認知 少糖少油少鹽?」影片,提到只有少糖是對的,少鹽跟少油都是錯的,「胃酸的原料是鹽巴,我們吃太淡、胃酸酸度不夠」,以及「吃油吃的少,腦細胞補充不足、容易失智」,「晚餐後吃水果,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直接造成脂肪」。但專家表示,歷次飲食調查國人鈉攝取量、油脂攝取量、糖份攝取量都超標,而蔬果攝取量不足,傳言說吃太淡,鼓勵吃油、避免晚餐後吃水果,傳言說法錯誤。 此外「腦部全部都是脂肪」說法也是錯誤,腦部是「膽固醇」含量高,膽固醇不等於脂肪,脂肪是由脂肪酸所構成,膽固醇是脂質中的特殊衍生物,傳言混淆二者。 同樣的,傳言提到「晚餐後的水果,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也是混淆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醣類與三酸甘油脂有關,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都是脂質,但三酸甘油酯是脂肪,膽固醇則不是,且人體膽合成固醇的來源是動物性脂肪,也許水果無關。說少糖少油少鹽是錯誤認知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錯誤認知1#少糖 #少鹽 #少油#胃酸#腦部脂肪#好油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查證解釋: (一)臺灣人普遍鹽分攝取超量 不存在吃太淡的情況 傳言提到「我們吃的太淡」、「少鹽是錯的」。MyGoPen 致電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她表示台灣外食情況普遍,多數人都是吃太鹹,歷次的飲食調查都顯示國人吃太鹹,衛福部、營養師們也都宣導民眾要減鹽飲食,傳言卻說「我們吃的太淡」、「少鹽是錯的」,不但不是現狀事實,而且學理錯誤,胃酸雖然是鹽酸、鹽酸是「氯化氫」,食鹽是「氯化鈉」,但傳言說法錯誤連結二者。 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衛福部於 2011 年公布、2019 年更新的資料,成人每日鈉的總攝取量不宜超過 2400 毫克、相當於 6 公克的鹽,但是兩次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人鈉攝取量都超標,特別是年輕世代都比過去吃的鹹,19 到 30 歲男、女性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 4599 毫克及 4096 毫克,達到建議上限的 1.9 倍及 1.7 倍。人體不是化學式 而是複雜的生化反應 傳言提到「胃酸的原料是鹽巴,吃太淡、酸度不夠,會胃食道逆流」。相關的說法 MyGoPen 已於 2021 年提出「【誤導】低鹽飲食罪惡的建議?造成胃無法產生胃酸?醫:過度解讀」查核報吿,報告中諮詢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表示食鹽是氯化鈉(NaCl),胃酸的主要成分為氯化氫(HCl),但人體不是化學式,傳言資訊錯誤,臨床上常見胃酸分泌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惡性貧血、使用制酸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是曾經胃切除、胃繞道手術等等。 MyGoPen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台灣內科醫學會所出版發行的《內科學誌》於 2015 年的登載的「胃酸相關胃腸疾病之最新診治新進展」,提到: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hydrochloric acid,HCl)與少部分氯化鉀(KCl)和氯化鈉(NaCl)。並提到「酸的製造源自細胞內 CO2 經碳酸酐酶水解成H+與HCO3-,氫離子和鉀離子經H+K+-ATPase pump交換後與氯離子一同打出細胞外。為維持胞內電荷與酸鹼平衡,壁細胞底側部有 Cl- 與 HCO3- 的交換,NA+K+ ATPase(鈉鉀ATP 酶)主動運輸....」。由上述資料可知,胃酸的成分雖然包括氯化鈉,但是胃酸分泌是非常複雜的生化反應過程,傳言直接說「胃酸的原料是鹽巴」一句話帶過,傳言過度簡化、傳言易誤導。MyGoPen 查詢相關傳言出處,國際上流傳最廣的應屬美國自然療法醫師喬爾·瓦拉赫 (Joel Wallach),他鼓吹「你需要更多鹽」、「低鹽飲食會導致胃酸逆流」、「任何建議低鹽飲食的人,都應該被關進監獄、被處以死刑」。MyGoPen 曾於 2023年10月7日提出「【誤導】阿茲海默症都是吃降膽固醇藥造成的?錯誤說法!醫師詳解」查核報告,報告中引述美國的消費者保護非營利機構官網,內容指出 Joel Wallach 在加州創立傳銷品牌、販賣各種營養補充品。 (二)吃太油會先高血脂、肥胖 而非保護腦細胞傳言提到「腦部全部都是脂肪,油吃的少,腦細胞補充不足、很容易失智症」。蘇秀悅表示,就像六大類營養每一種都各有角色、缺一不可的觀念,油脂也不是越低越好,大腦雖然是人體膽固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但是飲食中吃進去的膽固醇、不等同於腦細胞的膽固醇,蘇秀悅以減肥為例,減肥是減掉肥肉、是減掉「皮下脂肪堆積」,而不是減掉腦細胞,傳言的說法無法解釋減肥,傳言邏輯錯誤,並且錯誤連結不同的知識片段,傳言說法錯誤。 蘇秀悅強調,根據飲食建議油脂類佔全天總熱量的比重應低於 30%,但是過去相關的飲食調查都顯示,國人的油脂攝取量落在 35 到 37%之間,不但超量攝取,而且攝取的都是飽和脂肪酸、不好的油,因此營養師通常建議民眾少吃肥肉、雞皮、豬皮等動物性油脂,改成攝取好的油脂,而不是改成無油,無油飲食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只有膽囊發炎、胰臟發炎、乳糜胸等等的病患才會吃屬於「治療飲食」的無油飲食,且甚至嚴格到總脂肪量要小於 15 克。蘇秀悅強調,健康不是一直「限制」、而是怎樣「組合」,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油炸、油煎的食物,像是鹽酥雞、滷肉飯、乾麵等又油又鹹的食物,大概就能達到低於 30% 的建議比例。 傳言說「很多失智症會建議大家花生油」,蘇秀悅強調沒有人在講失智要吃花生油這種事,從未有這樣的連結,避免失智症的重點包括避免腦部害,避免心血管疾病、避免中風、良好的生活形態等等,而不是單一個因素、吃不吃花生油的問題,健康的飲食形態才能預防失智症,而不是哪一種特定的食物,例如「地中海飲食法」,多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的油類,像是橄欖油、苦茶油等。脫色脫臭是必要製程 增加油品穩定性 傳言還提到「一般油其實是高溫萃取、脫色脫臭」、「抽油煙機裡面的油如果是黏稠的,趕快丟掉不要吃」。相關的說法食藥署曾經公開闢謠「Line 流傳『多數人吃的油是化學油!』,這是真的嗎?」,指出一般食用油脂的製作必需經過「油脂抽取」及「油脂精製」兩部分,油脂抽取都必須加熱,包括「壓榨」、「萃取」二種方式,且二種都會加熱,但只經過壓榨或萃取流程所取得的粗製油脂,外觀會較混濁,懸浮物、不純物等會加速油脂劣變產生油耗味,因此必須「精製」,或是稱為「精煉」(refining),以及「脫色」(bleaching)、「脫臭」(deodorization)等步驟,以增加安定性及保存性。傳言說油品高溫萃取、脫色脫臭不好,為錯誤說法。 (三)水果與三酸甘油脂有關 不等於膽固醇傳言提到「晚餐後吃水果,水果有很多的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直接造成脂肪肝」。蘇秀悅指出,傳言說法胡亂瞎扯,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約有 7 到 8 成是身體自己合成的,其餘才是飲食吃進去的;但植物的膽固醇是零,豆製品也沒有膽固醇,所以就算是吃全素的人,體內也有自行合成的膽固醇,而人體合成的膽固醇的來源通常是食物中的動物性脂肪、也就是飽和脂肪酸,但絕大多數的水果油脂含量都非常低,就算有些農產品、例如酪梨含有豐富油脂,但是也是屬於植物油,不是動物性脂肪。 水果屬於碳水化合物,MyGoPen曾於 2024 年 8 月 9 日提出「【錯誤】膽固醇高和血脂高的人更應該多吃雞蛋和肥肉?不實說法!醫師詳解 」查核報告,該報告中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碳水化合物吃進人體後會先轉成三酸甘油脂,三酸甘油脂可以進而做結構式的改變、變成膽固醇的來源,但人體大部分的膽固醇來源是身體自行合成、其餘才是飲食攝入。由上述資料可知,傳言「晚餐後的水果直接變成膽固醇」的說法錯誤。每天三蔬二果 份量比時間更重要 蘇秀悅補充表示,吃水果不是晚上吃就一定不好,重點是吃的「份量」,如果狂吃一大盤水果、猛喝果汁,即使是在白天,也是錯誤的飲食飲食形態,所以吃水果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吃當季水果、份量不要太多,醣類和三酸甘油脂有關,但是和膽固醇沒有直接關係,根據衛福部的官版建議,每人每天應該「三蔬二果」,一天最多就是二份水果,一個小蘋果、一根小香蕉這樣的份量,而且應該吃原型水果,這樣才能吃到纖維和更完整的營養,喝果汁無法代替吃原型水果。 蘇秀悅提醒民眾,傳言說法只是利用片段正確、甚至極小部分正確的資訊,跳躍、擴大地敘述,變成完全錯誤的飲食主張,像這樣有害健康的資訊民眾千萬不要誤信、誤傳,民眾如果有任何跟營養有關的問題都可以詢問營養師,目前各大醫院都有開營養諮詢門診。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說「少鹽、少油是錯的」,並且鼓勵多吃鹽、多吃油,傳言說法完全背離臺灣民眾日常飲食的型態,臺灣民眾面臨的是吃太鹹、吃太油的問題,以及衍生的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共病的糖尿病等「三高」問題,還有肥胖、腦中風、心臟病等風險,傳言悖離現實、說法錯誤,且有關胃酸、失智等說法也是錯誤資訊。 而「晚餐後吃水果,直接變膽固醇、脂肪肝」的說法,學理上水果與三酸甘油脂有關、三酸甘油脂不等同於膽固醇,而人體合成的膽固醇來源為飲食中的動物性脂肪,與水果無關,傳言說法錯誤。衛教資源: 國健署 正確飲食習慣 諮詢專家: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營養室主任 - 蘇秀悅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0/sugar-oil-salt.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25 醫療.消化系統
身體沒有不舒服也適用 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有助維持腸道健康
維持腸胃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腸道甚至有人體「第二大腦」的稱號。即便你沒有立即性的消化系統不適症狀,建立某些習慣能幫助你的腸道保持在最佳狀態。以下是專家提供的5項建議,有助你的消化道健康。1.在正確時間吃得正確大多數專家都同意,照顧腸道健康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正確的食物。由於腸道含有數十億細菌,均衡飲食對於在腸道內建立良好的菌叢至關重要。 具體的作法包括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並表示限制紅肉和超加工食品,因為後兩者都會對腸道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量20至35公克的膳食纖維。【延伸閱讀:膳食纖維為何重要?攝取不足會如何?每天應該吃多少?】除了吃什麼很重要,但什麼時候吃也同樣關鍵,尤其是對於那些患有胃食道逆流的人來說。專家建議,將晚餐和睡覺時間間隔至少2小時,可以緩解許多夜間胃酸逆流的症狀。另外,與其傳統的三餐大餐相比,全天分散進食小餐點也有助減少胃酸逆流。2.留意腸道變化專家指出,留意你的日常排便習慣,因為它們可以洞察你整體的健康狀況,重要的是別忽視某些症狀或某些糞便特徵。偶爾出現的腹瀉和稀便是多數人都會遇到的情況,然而如果這種情況開始頻繁出現,那就是一個警訊。其他像是糞便中帶血、夜間跑廁所、稀便持續數天,以及伴隨胃腸症狀的體重減輕,都可能是乳糜瀉、發炎性腸道疾病、腸道感染或其他腸胃疾病的徵兆。即便你的排便習慣沒有改變,如果符合某些篩檢的要求,也可能需要積極進行。例如國健署針對罹患癌症高風險族群提供的五癌篩檢,其中一項為了降低大腸癌死亡率,50至74歲民眾可每2年進行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3.規律運動身體活動對於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便秘患者而言更是如此。專家解釋,運動是有益的,因為它有助食物通過結腸的速度。研究還顯示,身體活動不僅能幫助緩解便秘和脂肪肝疾病,還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並產生對我們健康有益的腸道細菌。專家建議每週進行3次、每次30分鐘的高強度體能活動。但即便是低強度的活動,例如每天散步30分鐘,也可能是有益的,關鍵是全天盡可能多走動。4.喝足夠的水並避免人工甜味劑有研究表明,攝取足夠的水有助於消化過程,尤其是當人們在喝水的同時吃高纖維飲食時。此外,喝足夠的水還可以促進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延伸閱讀:除了喝水還能怎麼解渴?吃蔬果有助補水嗎?】但喝多少水才算足夠?每天的飲水量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健康狀況、活動量和性別。舉例來說,成年人平均一天所需的飲水量為體重x30cc,以50公斤女性而言,最少需要1500cc。另外要再加上汗水蒸發,建議喝足2000至2500cc。專家補充,避免飲用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很重要,因為一些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劑可能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如果你需要甜味劑,可以選擇天然甜味劑,例如蜂蜜。5.限制酒精攝取量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使用針對腸道健康來說.酒精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是兩種常見但可能潛在危害的物質。專家指出,大多數人都熟悉過量飲酒的壞處,尤其是對肝臟健康的影響,但酒精也會直接刺激腸胃道。像是有些人在喝了大量酒精後,出現胃痛和排便不規則的症狀並不罕見,即使攝取量未達到導致噁心和嘔吐的狂飲程度。不太為人所知的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對腸道健康的威脅。人們常常認為這些藥物是無害且安全的,因為它們是非處方藥,但如果使用過量,它們可能導致胃和腸道的發炎。【資料來源】.5 Gastroenterologists on the 1 Thing You Should Do Every Day.腸道竟是你第二大腦 七個令人驚奇的事實
-
2024-10-22 養生.運動健身
女子在家超慢跑3個月「脂肪肝、腎結石都消失」她驚喜:沒節食狂瘦6公斤
現在流行超慢跑這項新興有氧運動,一名女子自稱實施三個月的原地超慢跑後,不僅體重顯著下降,連脂肪肝和腎結石都消失了。一名女網友在小紅書分享三個月在家進行原地超慢跑的成果,她自稱由於體重一路飆升,今年6月去醫院健檢還診斷出脂肪肝和雙腎結石,因此每天早上開始實行超慢跑。她日前再度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肝膽、胰臟、脾臟、雙腎都沒發現異常。她開心表示經過三個多月來的努力,在沒刻意節食的情況下體重從71公斤降到65公斤,原本的脂肪肝和雙腎結石都已消失了,連睡眠、便秘和婦科都意外得到改善。她對平時不運動的初學者提出建議,從單次五分鐘開始跑,每天跑幾次無上限,跑兩天後看身體反應來做增減。等身體完全適應,若要減脂一次做30分鐘、降低血糖一次做15分鐘,最高上限可提高到單次一小時,但以不超過一小時為限。「只要站得住就能做」消耗能量比散步多2.5倍體適能教練徐棟英分享超慢跑的訣竅,在家做超慢跑運動,不受天氣與器材影響,只要跟著節拍器,甚至還可以邊追劇、看球賽等慢慢跑,建議可以在吃6、7分飽、休息5分鐘後就進行超慢跑。而且超慢跑對身體有「不痠、不痛、不硬、不喘」4個回饋,消耗能量還比散步多2.5倍,有人在三到六個月內就瘦了20、30公斤。超慢跑4要領1.前腳掌先著地,且不能太用力。2.膝蓋保持彈性微曲,即使換腳都不會伸直。3.跑步聲音愈輕量愈好。4. 小步伐,可以搭配節拍器或有節奏的音樂。
-
2024-10-21 醫療.消化系統
29歲女吃素半年吃出中重度脂肪肝!醫解析長期吃素為何會加重脂肪肝
大家普遍認為,脂肪肝一般是超重肥胖者才會得的病。但是,近日一則「29歲女子吃素半年吃出中重度脂肪肝」的新聞沖上熱搜。新聞中,這名29歲的女士在體檢中查出了輕度脂肪肝,於是下定決心減肥,還戒掉了葷腥和精米、精面,每餐只吃水煮菜加蒸雜糧。半年後,該女士體重減掉了5千克左右,但去醫院複查卻發現脂肪肝不僅沒消失,反而還變成了中重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脂肪肝是怎麼形成的肝臟是我們體內最大的「加工廠」,能量代謝或組織修復所需的物質,如蛋白質、糖及脂肪等,大多是在肝臟中合成後運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的。脂肪肝的形成是由於肝組織內脂肪聚集,肝臟合成的脂肪或輸送至肝臟的脂肪過多,轉運出肝臟的脂肪減少,導致肝臟脂肪出入失衡引起的一種疾病。肥胖、飲酒、糖尿病、營養不良、不當用藥、妊娠以及感染等都是誘發脂肪肝的危險因素。若不重視,脂肪肝還會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各種慢性疾病,甚至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脂肪肝一般可分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見的肝臟疾病,改變生活方式如健康飲食、運動鍛煉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中至關重要。飲食結構失衡的危害新聞裡的女士為治療輕度脂肪肝而調整飲食,但調整後飲食結構失衡,不能滿足身體對各類營養素的正常需求,反而加重了脂肪肝。正常情況下,碳水化合物是機體主要的能量來源,約提供50%~60%的能量。在機體供能營養素不足,或長期處於饑餓狀態時,體內貯存的脂肪會迅速分解,經過代謝產生能量;當脂肪供能也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時,將會分解蛋白質產生氨基酸來獲得能量。脂肪提供能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產生這些化學反應的主要場所在肝臟。當機體的脂肪湧入肝臟進行代謝供能時,由於某些來源於肉類及其他食物的營養素缺乏,引起脂肪代謝供能的關鍵化學反應出現異常,便可導致脂肪在肝臟聚集。同時,長期不攝入肉類、豆製品、奶類等食物,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影響體內載脂蛋白的合成和功能,影響機體對脂質的代謝和利用,導致脂肪在肝臟中積聚。如何正確緩解脂肪肝新聞中這位女士發現輕度脂肪肝後,進行了積極應對,這種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具體操作方法出現了偏差。下面,給您介紹三個可以緩解脂肪肝的正確方法。第一,改變飲食模式,但不能盲目減重。健康的飲食要求每天均衡攝入多種食物,為機體提供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包括穀薯類、蔬菜類、水果類、肉類、蛋類、奶類、豆類及其製品、油脂等。第二,日常飲食要做到「三減三少」,「三減」即減少在外就餐頻率,減少食用加工肉類及其製品,減少紅肉的攝入;「三少」即做飯時要注意少油、少鹽、少糖。第三,適量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避免久坐不動,可以通過有氧運動消耗體內多餘脂肪,如做瑜伽、游泳、慢跑、快走、騎行等。此外,建議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遵醫囑進行治療。(通訊員 顏覓 陳亞男 特約記者 楊正強 整理)
-
2024-10-06 醫聲.罕見疾病
精準中西醫合療 罕病男孩重拾畫筆、大聲唱歌
「天啊!我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這段經歷都可以寫成一本書了,我是不是要開始著手寫稿出書!」23歲的涂博俞侃侃而談。陽光開朗的形象,讓人難以想像他罹患罕見疾病「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坐在病床上的他,僅用塊薄毯覆蓋纖細下肢,幾個月前還曾想放棄治療,讓媽媽每天以淚洗面。怪病致走路障礙、大小便失禁,基因檢測揭祕。2021年盛夏,熱愛運動的博俞開始覺得走路「怪怪的」,左搖右晃像是酒醉,也無法久站,起身費力,大小便失禁,想尿時尿不出,不想尿時膀胱有脹感,「我原先是業務,某天晚上跑客戶時,肚子忽然不舒服,還來不及到廁所,括約肌就失控,非常狼狽。」家住台中的母子倆四處求診,接受各種檢查,試過許多藥物、復健、保健食品,卻找不出病因;後經介紹自費進行基因檢測,但因情況特殊,還需將資料和血液送至美國,三個月後確診為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又稱腎上腺脊髓性神經病變型,Adreno-myeloneuropathy, AMN)。罕病難治,陽光男孩一年半後完全無法行走。AMN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罕見疾病「腎上腺腦白質病變(Adrenoleukodystrophy, ALD)」的一種類型,約佔40%至45%,好發於20至40歲。當ABCD1基因發生缺損,細胞中的過氧化小體無法代謝長鏈脂肪酸(very long-chain fatty acids, VLFCA),進而堆積在腎上腺,影響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出現腿部僵硬、全身無力、無法控制括約肌、感覺失調等症狀,甚至可能發生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導致休克、嘔吐、甚至是昏迷。雖找到病因,卻尚無針對已有神經病變成年患者的治療,博俞僅能定期施打抗生素延緩惡化,且原先勉強藉助行器移動的他,在腳意外燙傷後,病情急速惡化到無法行走,加上服用類固醇,全身腫到像水牛,翻身、起身需他人協助。幹細胞移植順利,卻只能暫時保住性命。2022年爽秋,博俞忽感心臟被掐住般一瞬悶痛,旋即失去意識,急救檢查出是肺栓塞所致,加上類固醇引起的脂肪肝。醫師建議接受幹細胞移植,並幸運地在一個月內找到幹細胞全吻合的配對者,移植後一周內,各項數據恢復快速,也沒出現排斥反應或感染。命雖暫時保住,未來仍彷彿看不見底部的懸崖,「那時有跟媽媽討論,若沒有其他方法,是否就順其自然,發生狀況時放棄急救,不讓痛苦延續,也減輕家人負擔。」但朋友無意間看到花蓮慈濟醫院的中西醫合療資訊,讓母子重燃希望。西醫辨病+中醫辯證,症狀奇蹟好轉。花慈院長林欣榮表示,當前醫學界認定AMN患者病入膏肓或難以治癒,但慈濟醫院運用基因定序等先進技術,從傳統中藥中尋找精準藥材,逆轉並改善患者症狀。花慈副院長何宗融說,西醫是辨病論治,依照疾病診斷治療,中醫則為辨證論治,綜合觀察、分析出疾病的性質再治療;但由於中草藥不似西藥般利用新工具分析,建立完整資料庫已久,因此需靠基因研究專家、花慈顧問張建國「燒腦」找精準藥材,補上合療內的中醫拼圖。要找到治療藥物,須先了解致病機轉,張建國表示,AMN起因於ABCD1基因缺損,但研究發現,增加相似基因ABCD2、ABCD3的表現量,有助於改善症狀,目前已確認蒲黃、遠志、川楝、浙貝母、黃耆等十種中草藥正有此效,並可多標靶治療;林欣榮也說,中草藥一帖200元左右,比動輒幾千萬的基因治療便宜許多。首例精準中西醫合療、症狀大幅改善的AMN患者。此外,加上西醫的「經顱磁刺激治療(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及中醫針灸,博俞的手部動作及下肢觸覺、移動、大小便等等功能明顯改善,食欲、氣色恢復正常,能開始執筆寫字、畫畫,或是大聲唱歌,「整體身體狀況進步中,也提升自信,自己有動力往未來前進,更清晰可見未來的樣子。」博俞是首例精準中西醫合療且症狀大幅改善的AMN患者,何宗融說,預計將成果投稿至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提供給全球醫界參考。目前博俞每天三餐服用中藥,每月一次到花慈住院三天,接受進一步治療,本性樂觀的他,也一直在各大社群軟體分享自己的治療紀錄與心路歷程,「痊癒後,我會邊跑業務邊分享自己的經驗,也想出書增加影響力,更希望有導演拍攝這段故事,鼓勵更多人。」
-
2024-10-02 焦點.健康知識+
研究發現臉部溫度可預知疾病!有糖尿病和脂肪肝者,眼周溫度較高
根據一項新研究發現,臉部不同區域的溫度與老化和慢性疾病有關,包括鼻子、眼睛和臉頰,例如患有高血壓的人臉頰溫度較高;有糖尿病和脂肪肝的人,眼睛周圍的溫度較高。鼻子、眼睛和臉頰的溫度與慢性疾病有關根據刊登於生命與醫學科學期刊《Cell-Metabolism》一項研究發現,臉部不同區域的溫度變化與老化及慢性疾病有關。研究人員指出,人體核心體溫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而鼻子溫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速度比臉部其他部位來得快,這意味著鼻子溫暖的人的體溫年齡更小。但眼睛周圍的溫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研究人員收集了2800名年齡從21歲到88歲之間的人的測試數據,發現了幾個臉部溫度與老化和健康有顯著相關的部位,包括鼻子、眼睛和臉頰,這些溫度變化可能無法透過觸摸察覺。其一結果顯示,與健康的參與者相比,患有糖尿病和脂肪肝疾病的參與者,眼睛周圍的溫度往往更高,其體溫老化更快。另一方面,鼻子變冷和臉頰變暖可能表示你的血壓正在上升。患有高血壓的人通常臉頰溫度較高。研究人員認為,溫度升高是由與發炎相關的細胞活動增加所引起的。而接下來,研究團隊希望可以預測睡眠障礙和心臟問題。運動有助减少體溫年齡此外,為了了解運動是否會影響溫度與老化,他們要求 23 個人連續兩週每天至少跳繩 800 次,結果這群人的體溫年龄减少了5歲。研究團隊以此開發了一種老化時鐘模型ThermoFace,希望未來能將臉部熱成像技術應用於臨床,在早期疾病診斷和預防方面發揮作用,讓人們得以更健康的衰老和早期發現慢性疾病。3招預防控制慢性疾病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資料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代表約有4至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的三高數值已有異常。由於三高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不易察覺自身健康可能已面臨危害。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日常遵守以下3件事,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包含戒菸、節酒、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定期健康檢查及異常追蹤,才能預防三高及控制慢性疾病的發生。1.722量血壓:建議民眾可居家自我血壓量測,以「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2.定期健康檢查:民眾可善用各場域之健康檢查,如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職場勞工健檢、公務人員健檢或自費健檢等,關心自己的血壓、血脂及血糖等數據變化。3.健檢紅字,定期追蹤:健康檢查有紅字,要加以重視,應儘速至醫療院所進行追蹤。【參考資料】.《Heatlh Day》Doctors Could Soon Use Your Facial Temperature to Diagnose Diabetes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Cell-Metabolism》Thermal facial image analyses reveal quantitative hallmarks of aging and metabolic diseases .衛福部
-
2024-09-21 養生.聰明飲食
喝綠茶8大好處,消脂及預防多種慢性病!別用沸騰的水,泡綠茶最適水溫揭曉
你喜歡喝茶嗎?你愛喝的是哪種茶?喝綠茶可以預防多種慢性病,是很好的茶飲選擇。泡綠茶以70~80度之間的水溫最適合,而最適當的喝茶時間是上午。喝茶有益健康,前提是純粹的茶,不是加糖加料的手搖茶飲。研究顯示,茶葉含兒茶素、多酚類、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曾受訪指出,這些抗氧化物質有抑制血脂肪代謝合成作用,可以預防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中以兒茶素的研究最多,對抑制脂肪肝形成、降低體重等都有所助益。而不同的茶所含的抗氧化物質不同,茶葉被發酵得愈久、兒茶素含量愈低。未發酵茶綠茶,保留的兒茶素最多。而多酚類包括茶黃素、茶紅素,多存在於紅茶等發酵茶或烏龍茶等半發酵茶中。普洱茶則屬於全發酵的茶種,幾乎沒有兒茶素。各種茶都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好處,綠茶的好處更是多,多喝有助於降低多種慢性病風險。以下整理喝綠茶的諸多益處。喝綠茶8大好處1.燃燒脂肪,促進新陳代謝2.提高注意力和思維清晰度3.消除口臭、維持口腔健康4.降血壓、膽固醇5.調控血糖,降糖尿病罹患風險6.降中風、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7.降阿茲海默症罹患風險8.預防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肺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等多種癌症綠茶正確泡法 70~80度水溫最佳《Prevention》網站建議,綠茶不宜在沸騰的溫度下沖泡,否則會燒焦葉子並使其味道苦澀。大約70~80度之間是最理想的水溫。如果沒有溫度計可測,可注意水煮沸用冷水冷卻一下即可。綠茶一天能喝多少?何時喝最好?喝茶是有利健康的選擇,多數研究指出,每天喝3到5杯沒問題。但有些人把無糖茶當水喝,則不建議,營養師提醒不可用茶仍取代水,因茶中仍具有刺激性的咖啡因,空腹喝茶對於腸胃道是一種刺激,也要避免在睡前喝茶。那何時喝最好?開業中醫師陳潮宗建議,上午喝綠茶最適當,可幫助脾胃運化,讓五臟的功能表現得更好,有利代謝。什麼人不適合喝綠茶?此外,綠茶屬未發酵茶,單寧酸含量較高,容易在胃中和蛋白質結合,造成胃不舒服,因此有胃炎等腸胃疾病者較不宜飲用。另外,單寧酸也會阻礙鐵質吸收能力,所以飯後一小時內也不建議喝綠茶,以免影響鐵質吸收。【參考資料】.《Prevention》Exercise may help you store fat better, new research suggests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14 養生.聰明飲食
外國研究:早餐在「1時間前」吃完,有助降低糖尿病發生風險!晚上也更不會想吃宵夜
糖尿病可以說是21世紀最常見的文明病,一旦發生糖尿病,未來出現中風、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各種疾病的風險都會升高,防治糖尿病可以說是維持健康的第一步。最新研究指出:早上8點半以前吃完早餐,就有助降低糖尿病發生率,出自「內分泌學會年會」。要如何預防糖尿病?研究指出,預防糖尿病要從早做起!建議只要早一點吃早餐,就有助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風險,這項研究是芝加哥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近舉辦的內分泌學會年會中所發表。研究人員總共分析10575位成年人的數據,他們發現,早餐越早進食的人,血糖較低外,胰島素抗性也較低 ,特別是早上8點半前就開始吃早餐的人,胰島素阻抗顯著降低。所謂胰島素阻抗,指的是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致使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中提供能量。由於細胞一直無法取用到葡萄糖提供能量,人體為了增強吸收能量,會促使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導致患者血中出現高濃度胰島素,出現胰島素阻抗時,正是早期糖尿病的徵兆。研究領導人Marriam Ali博士表示,他們的研究顯示,進食的時間點會影響人體代謝功能,建議想要預防糖尿病的人,可以先從提早食用早餐做起。越早吃早餐越健康?早一點吃早餐會影響新陳代謝機能嗎?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表示,人體一整天的荷爾蒙變化,確實是早上8點時最高,之後則慢慢下降,但是否越早吃早餐、越不會發生胰島素阻抗?目前仍無確實答案。他說「8點半前吃早餐」代表許多意義:1.這些族群比較早睡早起、2.這些族群生活比較規律、3.這些族群比較注重健康,這些條件都足以讓人比較健康。其實過去就有很多研究發現,規律吃早餐的人BMI值較低、吃完早餐後的生食產熱效應較高,消化代謝熱量能力好,更能增加熱量的消耗。而且午、晚餐較不易餓、進食的量較低,並且有助減少夜間胰島素敏感性,晚上不易想吃宵夜。延伸閱讀:.醫公開自己每天的早餐菜單:「1食物」絕對不碰!不怕吃胖、脂肪肝上身.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3 養生.運動健身
脂肪堆在肝臟心臟最危險!研究顯示「做一事」有助脂肪安全存放
大部份人運動的目的,都是為了減掉脂肪。但一項新研究指出,它其實也可以促使我們更健康的將脂肪儲存。運動幫助減脂,也能儲存脂肪根據《CNN Health》報導,發表在《代謝》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運動對健康的許多方面都很重要,不但能幫你減掉脂肪,甚至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儲存脂肪。為什麼是「儲存」脂肪?會有這樣的疑問也是正常的,因為多數人對「脂肪」的理解都是負面的,認為它只會造成肥胖及疾病。《CNN Health》訪問丹佛國家猶太健康中心(National Jewish Health)心血管預防與健康安德魯·弗里曼博士(Dr. Andrew Freeman)指出,脂肪組織本身對健康很重要,它是我們額外能量的重要儲存庫。這種組織過去被認為僅具有儲存能量的功能,但研究人員才剛開始了解到它具有多種功能。因此,擁有一定程度的脂肪是有利的。大多數人,即使是經常運動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多會增加。然而有經常在運動的人,其脂肪細胞顯示出增加脂肪儲存量的特徵——血管數量、蛋白質成分和更少的發炎細胞。他們的皮下脂肪組織具有更大的容量,當體重增加了,但仍保持身體活躍,定期運動鍛煉,如此可以將脂肪儲存在那裡,而不是跑到更危險的地方,如心臟或肝臟。如果我們有能力將脂肪儲存在對的位置,那麼進入肝臟、心臟及所有其他地方的脂肪就會減少,也將會減少對身體健康的傷害。「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的區別過多的體脂肪確實會危害健康。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簡銘男曾受訪指出,肥胖大致可分為「皮下脂肪型」及「內臟脂肪型」肥胖。相較而言,皮下脂肪其實是較無害;至於男性常見圓滾滾的啤酒肚,則是對健康危害甚大的內臟脂肪,可能引起各種慢性病,如三高、心血管疾病與脂肪肝。.皮下脂肪型:脂肪大多堆積在軀幹、四肢、大腿和臀部等下半身的皮下位置,像酪梨般上瘦下圓,因此被稱「酪梨型」肥胖或「梨形身材」。.內臟脂肪型:脂肪多堆積於腹腔的肝臟和胸腔的心臟等臟器周圍,看起來像蘋果般地上圓下瘦,因之稱「蘋果型」肥胖,常見於大腹便便的男子。讓運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如何,請開始運動吧!弗里曼建議早上第一件事就先運動。一早的運動「像咖啡一樣」,是一種天然興奮劑。運動的種類、方式很多,你可以設定每天做30分鐘費力的活動,也可以每天散步一大段路,重點是,你必須找出一項可以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的運動。【參考資料】.《CNN Health》Exercise may help you store fat better, new research suggests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13 養生.健康瘦身
腹部脂肪難消除?新研究指定期做一件事可以讓這些脂肪更健康
一般認為,腹部脂肪可能為健康帶來危害,不過有沒有運動習慣或許是關鍵。近期刊登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期刊的小型研究顯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長期定期運動的超重或肥胖者可能擁有更健康的腹部脂肪。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組肥胖成年人,其中16名參與者每星期至少運動4次,並且持續至少2年,而另16名則從未定期進行體能活動,藉此探討多年定期運動對脂肪組織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採集了兩組受試者的腹部脂肪組織樣本後,發現了不同的結構和生物學特徵。例如鍛鍊者的組織儲存脂肪的能力更強,並且該組織的功能與非鍛鍊者的組織不同。運動組的組織樣本往往含有較多的血管和有益的蛋白質,這種差異意味著發炎的可能性較低,甘擾新陳代謝的膠原蛋白也較少。為什麼這樣的差異很重要?因為脂肪儲存在體內的位置會對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與身體更深層(例如器官周圍甚至內部,或稱內臟脂肪)儲存脂肪的情況相比,儲存在皮膚下(即所謂的皮下脂肪組織)的脂肪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性較小。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有何不同?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都是腹部脂肪的種類。皮下脂肪是儲存在皮膚下方的脂肪,是可以用手指捏住的類型,內臟脂肪則不同。內臟脂肪位於腹部肌肉後面,肉眼看不見。它包圍著你的胃、肝臟、腸道和其他器官。該研究的作者之一、Jeffrey Horowitz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除了作為消耗卡路里的一種手段之外,幾個月到幾年的定期運動似乎還能改變你的脂肪組織,讓你在體重確實增加時更健康地儲存身體脂肪。」要注意的是,增加儲存脂肪的能力並不等於增加脂肪,後者需要的是暴飲暴食,也就是攝取的卡路里超過你所消耗的。在後續研究中,研究人員還將檢查運動者和非運動者生長的脂肪組織其功能是否不同,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與健康相關的差異。內臟脂肪過多會如何?內臟脂肪的累積容易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超重或肥胖的人患這種疾病的風險較高。過多的脂肪會在肝臟中積聚,並可能導致肝硬化或癌症等疾病。減少內臟脂肪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據克里夫蘭診所的資料,你可以透過與減肥和降低全身脂肪相同的飲食和運動計畫來降低內臟脂肪指數。減少內臟脂肪的具體方法包括運動、健康飲食、增加睡眠、減輕壓力和限制飲酒。1.運動你應該嘗試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項目可以包括有氧運動或肌力訓練。2.健康飲食健康飲食包括瘦肉蛋白、全穀類、低脂乳製品、水果和蔬菜。盡量限制反式脂肪、精製糖、鈉和加工食品的攝取。3.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內臟脂肪增加的風險,你應該嘗試每晚至少睡7個小時。4.減輕壓力壓力會活化體內一種稱為皮質醇的賀爾蒙,更多的皮質醇會激活身體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從而引發更多內臟脂肪的儲存。5.限制酒精攝取量飲酒過多可能會增加身體儲存的內臟脂肪量。【資料來源】.Long-term exercisers have ‘healthier’ belly fat.Regular Exercise Can Lead to ‘Healthier’ Belly Fat.Exercise May Result in Healthier Types of Belly Fat.Cleveland Clinic: Visceral Fat
-
2024-09-0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探病送禮怎麼送?營養師解說常見8款 2情況要慎選
探病送禮有學問,並非覺得不錯就送給對方,也得考量對方是否真能使用,或者反而多增加一些困擾。嫚嫚營養師指出常見8種伴手禮,以及當中的營養、送什麼概念的,還有部分族群應避免的。 8種常見食物型探病伴手禮是送什麼的?哪些人不適合? 嫚嫚營養師表示,以食物型的伴手禮來看,天然食材製作的普遍都能送,不過也要注意有些其實偏向於藥物,甚至是來路不明的藥物,就不建議作為探病伴手禮。 雞湯、魚湯:手術、產後需要修復,或較難下嚥又需要補充營養等。雞肉或魚肉含優質蛋白質等營養,透過熬煮能煮出較小的胜肽、胺基酸,不只較容易攝取、也較容易吸收、幫助病後或術後恢復。不適合的族群和雞精、滴雞精等類似。 雞/魚精、滴雞/魚精:似濃縮雞/魚湯,經過脫油處理,可降低油脂、熱量攝取,適合族群也相近,而且是現成的,能節省時間,也方便分食、方便送禮。而現代技術也會視廠商再結合其他養生效果,例如抗疲勞等。不過楓糖尿症、痛風、急性高血壓、腎臟病、魚類海鮮過敏就不建議食用,3歲以下孩童則減量。 燕窩:適合族群大致同雞精,主材料是燕子的口腔中的膠質分泌物,主要營養在於蛋白質,其他也包含碳水化合物、微量礦物質,這些多元營養有助身體恢復。燕窩酸、表皮生長因子等特殊營養,研究認為可助抗氧化、抗發炎、促進代謝及修復,包括皮膚和黏膜,特別是產後養顏美容,不過還盼更多研究證實。一般而言,只要不會對蛋白質過敏,各族群幾乎都能吃,不過需要留意冰糖等調味,可能影響體重等。 蜆精:主要養分在於肝醣,肝醣足夠的情況下有助護肝、抗疲勞、提振精神、增強體力等,也如雞精一般,是一種普遍族群多能食用的品項之一。不適合的族群包括各類肝病患者,例如脂肪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肝癌等,以及痛風、急性高血壓、腎臟病、海鮮過敏者。 人參:因為普及、食材相對少見、又確實有人蔘皂苷等幫助調節免疫的營養,像是人人能用的高檔的禮品。不過實際上為中藥材的一種,效果往往較強,並非人人能用。亞洲參偏溫、較補,較適合體虛、長者等,對青壯年可能就容易補過頭。西洋參則偏涼、溫和,各年齡層可適量飲用。但不論如何都不宜和藥物一起使用,有用藥者注意。 靈芝:多醣體、三萜類化合物是主要養分,特別有助調節免疫力,也有不少研究正著重於抗腫瘤。不過和人參一樣是中藥材的一種,效果可能過強,不適合用藥者、懷孕、哺乳中的婦女。 水果:本就是國民每日6大營養之一,是普遍皆可送的,尤其國人普遍蔬果補充不足。當中的各種維生素、植化素等,對人體皆有利抗氧化、抗發炎、維持免疫力等各種好處。若是腎臟病需要限鉀則留意不宜。 中藥補品、藥酒:大多初衷是補身體,視內容物,通常為動物性的蛋白質或植物性營養。但中藥畢竟是治療用,需先診斷,不宜作為禮品。藥酒則當中含有酒精,為發炎物質的一種,一般不適合病人。若來路不明還潛藏其他風險。不具專業研究證實、也不知道補什麼、又有風險,各族群都不建議送。 探病伴手禮大多能送雞精等,但2種情況還是得要慎選! 一般情況,普遍能送:整體來看,雞湯、魚湯、雞精、滴雞精、燕窩、蜆精、水果等以天然食材為主的大多普遍都能送,但要留意不適合的族群。嫚嫚營養師也表示可從情境參考,也考量病人的便利性,畢竟未必有機會當下就詢問醫師、營養師。 用藥者,避免藥物型(中藥材):以藥物來說,若因某些疾病有服用藥物者,為了避免不確定是否會有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物等風險,藥物、中藥類、中藥材的伴手禮就不適合,例如人參、靈芝等。 部分疾病、狀況、不知道,避免食物型:從疾病和身體狀況來看,不清楚對方疾病狀況者,都建議避免送食物型的伴手禮。即便是雞湯、雞精、水果等普遍能送的,也未可知是否有沒注意到的事情。例如限鉀限磷的腎友需嚴格限制鉀攝取量等。這樣的族群大多可以考量相對應的大廠牌營養補充品,不過也需要先確認。 探病伴手禮未必要送吃的,不知送什麼,可送祈福小物! 嫚嫚營養師表示,探病送禮最主要還是得看病人需要什麼,透過病患從醫生了解是最準確的。但若是問不到、不確定、怕打擾,可選安全牌,如前述提到的天然食物型。若安全牌也不知是否適合,也可送祈福小物,例如送花表示關心,花對於台灣人也較少有花粉症等情況。也可以送上祈福小物,例如紫水晶、能量石、健康御守等。探病送禮在心意,先確認情況再準備,更助送禮到位免困擾! 《延伸閱讀》 .人參好處多、禁忌也多!別亂補、別亂送,注意4點避免副作用。 .保健食品、營養食品≠健康食品!一張圖看懂要怎麼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9-03 醫療.消化系統
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大腸瘜肉 遠離瘜肉癌化三餐可以這樣吃
腸道長瘜肉,千萬不可輕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超過9成的大腸癌是從「瘜肉」演變而來,國人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瘜肉,考量大腸癌發生率及年輕化現象,建議40歲就可進行大腸鏡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瘜肉或大腸內腫瘤。鄭乃源說,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逐年上升,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平均每半小時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大腸癌蟬聯15年國人癌症之首,大腸癌好發部位以直腸及乙狀結腸最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103年至112年89022筆接受大腸內視鏡受檢者,發現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瘜肉。10年前瘜肉檢出率為59.07%、10年後來到75.78%,增加近3成,且有瘜肉者當中,近2成為易癌化的腺瘤型瘜肉。瘜肉可分為增生型、發炎型及腺瘤型,鄭乃源說,腺瘤型瘜肉易有癌變機會,研究顯示,超過8成大腸癌與腺瘤型瘜肉相關。有些瘜肉的外型平坦扁平,看起來與周遭黏膜相似,比較難發現,被喻為年輕人大腸癌的隱形殺手。幾歲要做大腸鏡檢查?鄭乃源指出,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30歲後可進行第一次篩檢,定期篩檢大腸鏡並及時切除腺瘤型瘜肉,可使5年內腺瘤型瘜肉再發生率降低6成,甚至腸癌期別發現期數也往前。大腸癌是吃出來的,鄭乃源強調,攝取過多加工肉類、蔬果吃不夠、久坐不動、肥胖、抽菸和過量飲酒,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從患有腺瘤型瘜肉者的生活型態分析,發現30.3%有抽菸習慣、32.84%喜愛吃重口味料理、51.35%體重過重、64.59%經常飲酒、64.08%有脂肪肝。遠離大腸瘜肉三餐這樣吃早餐│蛋白質+全穀雜糧・雞腿排蔬菜全麥三明治1份・無糖豆漿1杯午餐│多元營養素均衡攝取・煎鮭魚排1掌心・花椰菜+玉米筍+彩椒1碗・五穀飯1碗・蘋果1顆晚餐│適量全穀雜糧搭配多樣蔬菜與蛋白質・紫米飯或糙米飯1碗・涼拌木耳+青江菜+高麗菜共1.5碗・番茄炒蛋半碗+豆干2塊+燙花枝半碗在生活習慣及腸保健康方面,聯安營養師徐景宜建議,從飲食習慣、規律運動、補充益生菌、定期健檢著手,有利於腸癌防患於未然。・飲食習慣:每日攝取至少2000至3000cc的水、多吃原型食物、以白肉如雞肉、魚肉取代紅肉;主食優先挑選全穀雜糧,避免超級加工食品。・規律運動:實踐531原則,即每周5天、每天30分鐘、心跳達110下以上有氧運動,幫助預防肥胖和降低大腸癌風險。・補充益生菌:益生菌能改善腸道菌群平衡,並且提升腸道的免疫功能,為腸道建立一道健康屏障。・定期健檢:建議30歲起,安排完整的大腸鏡檢查,依檢查結果安排每2至3年進行定期檢測。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03 醫療.消化系統
逆轉脂肪肝3類食物務必忌口 專科醫曝飲食5重點助預防及改善
隨著台灣肥胖人口增加,有脂肪肝的人數愈來愈多,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最新統計,台灣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元氣最愛問」節目邀請好心肝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姿伶探討如何防治脂肪肝,許多人因為不良生活型態而罹患脂肪肝,建議應「循序漸進」進行調整,適度運動、飲食均衡外,切忌「酒、油、糖」攝取勿過量。一名少女有過胖問題,正餐改吃水煮蔬菜,一段時間後體重仍沒有下降,原來是媽媽擔心女兒營養不足,煮排骨湯滋補,並且加「油」提升口感,導致減重失敗。林姿伶說,常看到體重過重的兒童,父母也是相同體型,儘管跟脂肪肝相關的基因超過60個,但是除了遺傳基因以外,更關鍵的還是生活型態。飲食習慣 循序漸進改善台灣美食誘惑太多,通常都是糖分過高例如珍珠奶茶,或是油炸物過多像臭豆腐、炸雞排,較難做到馬上忌口,林姿伶建議,應採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調整,例如原本一天一杯手搖飲,可以拉長時間為三天一杯、一周一杯,而不是馬上禁喝,不過,當然還是應多喝水。脂肪肝又發炎 趕緊就醫林姿伶指出,門診曾有一位肥胖的男性脂肪肝病患,經過飲食控制及踩飛輪運動後,從體重過重變成型男,但是過沒多久,他回復原本生活型態,沒運動、飲食沒有節制後,又復胖了。因此,預防或改善脂肪肝及肥胖問題,重要的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會有效果。脂肪肝很常見,C肝患者與脂肪肝的關係較高,林姿伶特別提醒,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但並不是每個脂肪肝都會演變為肝癌,若被告知有脂肪肝先不要慌張,聽從醫囑即可改善,但若是「脂肪肝且有發炎情況」,一定要積極治療,不可放任不管,以免引起細胞受損,引發慢性發炎、肝硬化,嚴重可能會罹患肝癌。脂肪肝形成3大原因1.飲酒習慣:任何酒類都可能導致脂肪肝無論紅白酒、威士忌或啤酒等酒類,偶爾可以小酌,但要適量。2.新陳代謝問題: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要注意新陳代謝問題,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等,務必要遵守醫囑、按時服藥。3.體重情況:過重或過輕都有可能脂肪肝無論體重過重或過輕都可能有脂肪肝,即使是瘦子也可能是「皮包油包骨」,門診曾遇過有跑馬拉松、外型看起來很健康的脂肪肝患者,因此定期健診很重要。預防及改善脂肪肝飲食5重點1.果汁、果乾不多吃,不可用水果餐取代正餐。2.堅果類一日食用三到五顆即可。3.保健品不是拿來贖罪的,切勿大吃大喝後,為了安心一次攝取過多保健品。4.好的食物是拿來取代有害食物,不需要過量攝取。5.不要再有「以形補形」的錯誤觀念,動物肝臟營養高,但熱量高、膽固醇高。
-
2024-08-31 養生.聰明飲食
醫公開自己每天的早餐菜單:「1食物」絕對不碰!不怕吃胖、脂肪肝上身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問:「明明吃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麵包愈鬆軟油加愈多 早餐1改變身體有變化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說,自己這時候都會問:「你早餐吃什麼?」,而大多數人的回答不是「三明治」就是「麵包」,這2樣都是屬於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對此,錢政弘指出,吐司和麵包是用油去揉麵粉做出來的,越鬆軟好吃的麵包,油加越多,早餐要換吃別的,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等。他分享曾經有一位70 多歲的老太太就告訴我,自從半年前早餐停止吃三明治之後,體重陸續降了7 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雖然午餐和晚餐吃的量也有減少,但是她認為早餐的改變影響最大。因此,錢政弘便請教她現在早餐改吃什麼?老太太回答:「我是買大賣場的燕麥當早餐,每天在家自己煮,像煮稀飯一樣煮燕麥,加上一點青菜和絞肉或是蛋,煮成像鹹粥。」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 餐後血糖上升慢你是不是覺得這個食譜真的很簡單?錢政弘表示,對大多數的媽媽來說,煮一碗燕麥粥肯定沒什麼難度,只是以前真的不知道早上都吃「含油澱粉」會造成脂肪肝。燕麥雖然也是澱粉,但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接近天然植物原型,食用後血糖上升慢,不像白飯和麵包容易讓人發胖。醫師早餐這樣吃!避開甜的、軟的麵包至於不少人也會想問醫師的早餐都吃什麼?錢政弘提及,我的早餐很簡單,每天早上我要幫小孩準備早餐,時間有限,最常吃水煮蛋,不是真的水煮,而是用電鍋蒸熟,沒有調味,再加上全麥麵包或腰果饅頭。有時間的話就去外面買吃豬排起司蛋餅、豬排飯糰等,基本上不會吃甜的軟麵包當早餐,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4 養生.聰明飲食
豆漿降膽固醇又助減肥!專家驚揭「5種人」小心喝:有脂肪肝的人竟也中
豆漿是一種由大豆經過浸泡、研磨、煮熟製成的飲品,是許多人喜愛的素食飲品之一。相較於牛奶,豆漿的營養價值更高。豆漿營養價值豐富 常見作用一次看對此,台大生物產業學系教授洪泰雄分享豆漿的營養素:1.豐富的植物蛋白質: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是素食者的重要蛋白質來源之一。2.降低膽固醇:豆漿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鐵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另外又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數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豆漿中的植物固醇能降低膽固醇水平,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3.預防乳腺癌:豆漿中含有異黃酮,這是一種植物化學物質,有助於預防乳腺癌。4.維生素豐富:豆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和保護神經系統。5.有益消化道:豆漿中的大豆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6.幫助減肥:豆漿中的大豆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消化時間較長,能夠讓人感到飽足,有助於減少進食量,達到減肥的效果。非人人適合飲用豆漿 這5種人當心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豆漿。洪泰雄指出,以下是不宜飲用豆漿的人群:1.腎臟功能不良者:豆漿中含有一定的鈣、鉀等礦物質,對於腎臟功能不良的人來說,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2.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大豆中含有一些物質可以干擾甲狀腺的功能,因此甲狀腺機能亢進者不宜飲用過多的豆漿。3.體內有荷爾蒙依賴性疾病者:大豆中含有一些植物雌激素,對於體內有荷爾蒙依賴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的人來說,可能會對疾病產生影響,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飲用。4.脂肪肝患者:豆漿中含有一定的脂肪,對於脂肪肝患者來說,可能會加重病情。5.過敏體質者:有些人可能對大豆蛋白質過敏,建議先做過敏試驗,確認自己是否對大豆蛋白質過敏。總體而言,豆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健康的飲品,但仍有一些人需要注意不宜飲用,如果有任何疑慮,建議先咨詢醫生的建議。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2 醫療.新陳代謝
每天運動,糖尿病患血糖竟反而不穩!醫:「這種運動習慣」一定要改
糖尿病患想透過運動促進健康,反而使血糖忽高忽低,偶爾還出現頭暈、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家醫科醫師指出,糖尿病、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疾病,與胰島素阻抗相關,阻抗指數高,血糖容易上升,運動量劇烈變動引起胰島素阻抗變動,而影響胰島素劑量需求,應循序漸進地調整飲食與運動內容,並與醫師密切配合。糖尿病患一運動竟出現低血糖症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說,有名40多歲男性糖尿病患者,以胰島素控制血糖,至門診時檢驗顯示空腹血糖212mg/dl(控制目標值為80至130),餐後血糖268mg/dl(控制目標值80至200),糖化血色素8.6%(控制目標值5至7),胰島素阻抗指數2.5(正常值小於1.5),給予運動與飲食衛教,並調整胰島素劑量。這名患者飲食量大致均衡穩定,平時很少運動,驗血前幾天想起衛教說要運動,便開始每天做1至1.5小時的中強度運動。結果回診檢驗時發現,空腹血糖為68mg/dl,餐後血糖108mg/dl,胰島素阻抗指數1.6(正常值小於1.5),偶爾出現頭暈、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每日運動量劇烈變動 胰島素阻抗也跟著變何一成判斷,這位患者是因為每日運動量劇烈變動,引起胰島素阻抗變動,而影響胰島素劑量需求,胰島素阻抗指數高,血糖容易上升,因為胰島素能幫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人體細胞,特別是肌肉、肝臟和脂肪的細胞,進行代謝、產生能量。胰島素阻抗是指,人體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阻抗指數越高,敏感性就越低,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因此身體就需要更多胰島素,以協助血糖的代謝,如果胰島素仍不足,就會使得血糖濃度升高。何一成指出,運動會使胰島素阻抗降低,同樣的血中胰島素濃度,進入細胞的血糖增加,所以血糖就會降低,運動量大,改善胰島素阻抗就多,運動量少,改善胰島素阻抗就少,當運動量突然劇烈變動,也會使得血糖變動幅度變大,以這位患者為例,建議每天規律運動,如想增加運動量,應逐步增加,並與醫師討論調整胰島素劑量,之後再檢驗顯示空腹血糖108mg/dl,餐後血糖138mg/dl,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值。改善胰島素阻抗 靠漸進式調整飲食與運動何一成強調,改善胰島素阻抗,要靠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飲食方面,應避免攝入過量的碳水化合物,並減少攝取脂肪、糖、紅肉等,建議高纖維飲食,如足量的蔬菜、水果、全穀物等;運動方面,伏地挺身、彈力帶、啞鈴等阻力運動,以及游泳、快步走、跳繩等有氧運動,都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何一成提醒,糖尿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同時可能誘發多種慢性併發症,要循序漸進調整飲食及運動,避免突然劇烈變動,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積極追蹤,血糖才能穩定,達到控制的目標值,除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都與胰島素阻抗相關,同樣不可輕忽。【疾病百科】糖尿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2 養生.健康瘦身
吃不多仍瘦不下來,早餐吃什麼是關鍵!醫建議早餐戒吃2東西
你早餐都吃什麼?名醫提醒,對想減重的人來說,早餐不建議吃三明治或麵包這類精緻澱粉食物,不但瘦不下來,而且容易形成脂肪肝。早餐吃三明治、麵包容易胖 改吃燕麥體重降早餐是一天開始很重要的一餐,但對許多早上趕上班上課沒時間的人來說,早餐經常都是隨便吃。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分享,在診間常被患者問「想減重,早餐可以吃什麼?」錢政弘引用他自己的出版《你可以不生病》裡的例子說明。病患常詢問「我明明吃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此時他會追問病人:「早餐吃什麼?」而多數的回答不是「三明治」就是「麵包」!錢政弘指出,這2樣東西都是屬於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建議少吃。早餐最好換吃別的,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等。錢政弘更舉一位70多歲老太太的例子,老太太說自從半年前早餐停止吃三明治之後,體重陸續降了7 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雖然午餐和晚餐吃的量也有減少,但是她認為早餐的改變影響最大。錢政弘問她現在早餐改吃什麼?老太太說都買燕麥在家自己煮,「像煮稀飯一樣煮燕麥,加上一點青菜和絞肉或是蛋,煮成像鹹粥。」錢政弘指出,早上吃「含油澱粉」會造成脂肪肝。燕麥雖然也是澱粉,但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接近天然植物原型,食用後血糖上升慢,不像白飯和麵包容易讓人發胖。錢政弘說他基本上也不會吃甜的軟麵包當早餐,他透露自己的早餐內容也很簡單,因時間有限,最常吃水煮蛋(其實是用電鍋蒸熟,沒有調味),再加上全麥麵包或腰果饅頭。而如果比較有時間時,就會去外面買豬排起司蛋餅、豬排飯糰等,營養的早餐掌握3要點錢政弘醫師的建議其實與之前台灣癌症基金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不謀而合,營養師徐桂婷表示,研究顯示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但最受國人喜愛的早餐組合前10名都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前5名早餐組合都是「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建議早餐營養應要掌握3要點:.增加纖維攝取.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低GI食物優先【參考資料】.《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8-20 養生.聰明飲食
大啖生魚片隔日上吐下瀉險喪命 醫師提醒3類人別生吃海鮮
夏天是玩水的季節,不少人到海邊戲水會順便安排至漁港大啖美食,海鮮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不過,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提醒,癌症、糖尿病、肝病患者等免疫功能較差的族群,要避免生食,否則易導致食物中毒,出現嚴重症狀或併發症。海洋弧菌 又稱創傷弧菌曾任急診醫師的陳威龍分享,一名65歲的慢性肝炎患者,因食用含有海洋弧菌的生魚片,險些因敗血性休克而喪命。這位民眾吃了生魚片後,當下沒有出現異常,但隔日卻開始上吐下瀉,原以為是吃壞肚子的腸胃炎疾病,自行服用成藥緩解症狀,直至晚間病情加重,四肢癱軟無力才緊急送醫。到院時,患者已經意識模糊、陷入敗血性休克,陳威龍聽聞患者曾食用生魚片,研判是海洋弧菌惹禍。海洋弧菌又稱「創傷弧菌」,致死率高,不時有民眾誤食而死亡的案例。這種細菌在適宜的溫度(20℃-27℃)下會快速繁殖,除了在海水中,海洋弧菌也會依附在海洋生物身上,隨海鮮一起被捕撈上岸。鮮魚魚刺刺傷 也會致病陳威龍提醒,海洋弧菌無法在高溫烹煮下生存,所以生食方式會將海洋弧菌一起吃下肚。一般健康情況良好的民眾,吃到被海洋弧菌汙染的生食通常不會有嚴重併發症,大多是輕微惡心、嘔吐。但免疫功能較差的族群,例如:癌症、糖尿病、肝病患者,就難以抵禦外來細菌的入侵,可能出現嚴重反應。臨床經驗顯示,感染海洋弧菌的重症患者,若未即時救治,大多會在住院48小時內因為多重器官衰竭、猛爆性敗血症死亡,死亡率超過50%。除了生食致病,購買生鮮若不慎被魚刺刺傷,也會因感染海洋弧菌而進展為壞死性筋膜炎,甚至出現敗血性休克,必須給予強效抗生素治療。以這名慢性肝炎患者為例,陳威龍強調,日常要顧好肝臟,避免影響消化食物、儲存物質、代謝解毒及製造凝血因子等功能。肝功能不好,細胞免疫功能也會降低,掌握護肝4大原則,從規律生活做起,否則吃再多保健食品也僅是治標不治本。護肝保健4大原則1.戒菸戒酒:戒酒是遠離酒精性肝病的不二法門;抽菸會影響體內氧與鐵離子等運輸,進而影響到肝臟健康。2.優質食物:多攝取含有鎂、葉綠素、維生素A及C的新鮮蔬果,另攝取優質油脂Omega-3,幫助抗氧化。3.充足睡眠:給予肝臟充足的休息時間;若睡眠不足,導致肝細胞無法進行修復,反過來影響精神狀態。4.規律運動:避免因肥胖而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廢物順利排出體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17 焦點.元氣新聞
肝基會30周年 總執行長:B肝、脂肪肝防治仍有努力空間
肝癌曾被視為台灣的國病,肝病學術基金會(肝基會)成立30年,今天舉辦周年慶,總執行長楊培銘說,肝癌初期沒有症狀,亟需篩檢才能防治,肝基會30年來進行900餘場篩檢,服務70萬人次,促成衛福部B、C肝篩檢政策;台灣將在2025年達成C肝清除目標,但B肝還需努力,鼓勵民眾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並防治脂肪肝。楊培銘表示,肝基會推動B、C肝篩檢倡議,30多年做了70萬人次,但國家撥出經費,推動「類普篩」政策,讓45至79歲民眾公費篩檢後,3年內即完成600多萬人次篩檢,可見政策力量重大,基金會提出倡議,政府再提出政策,讓肝癌防治至關重要的篩檢策略,在台灣繼續推行,「未來更重要的是,病人篩檢出來一定要就醫。」C肝只要驗出病毒,用藥2、3個月內,98%以上可以根除。楊培銘說,藉由篩檢、用藥,台灣在2025年清除C肝沒有問題,B肝是下一步努力目標,民眾一定要出來篩檢,抽血檢測肝功能、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異常者,也要積極就醫接受治療。國內一直存在B肝持續用藥或治療中停藥的爭議。楊培銘說,台灣B肝用藥標準與國際做法仍有差異,許多國家是E抗原陰性的B肝患者可持續用藥,但在台灣,因健保規範等因素,用藥3年即須停藥;另,未來是否放寬用藥門檻,讓肝功能異常、病毒量高者,即可開始治療,也還有討論空間。另,楊培銘表示,除B、C肝防治以外,脂肪肝是未來需要注意的課題,不論是酒精性、非酒精性肝癌,都會演變為肝癌、纖維化、肝癌的三部曲,此類「新興肝病」應受到更多關注,才能讓台灣成為沒有肝病的國度,鼓勵40歲以上民眾每年自費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如發現中度以上脂肪肝,必須積極追蹤。楊培銘表示,肝癌的發生與台灣B肝、C肝盛行率高有關,近年來B肝、C肝藥物給付,肝癌整體發生率緩慢下滑,但台灣成年人每年仍有7000餘人死於肝癌,5000餘人死於肝硬化,定期追蹤及早發現肝癌及早治療,是根除肝病、消滅肝病最重要的方法,全民腹超的活動,即是消滅肝病最重要的手段與工具。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衛福部關心肝病防治,推動多項計畫,近期就會對外展示成果;衛福部亦向行政院爭取600億經費,將推動四癌篩檢、心理健康等項目,照顧民眾健康,讓健康台灣不只是口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7 醫聲.肝病清除
對抗肝病的最新全民運動:「今年超了沒?」,核心2原則可預防肝癌與肝硬化!
三十年,對於肝基會來說,是一段充滿愛與堅持的漫長歷程。這本書記錄的不僅是我們對抗肝病的歷史,更是一部充滿愛心與勇氣的篇章,見證了每一位肝基會成員、義工、患者暨家屬及全國愛心人士的無私付出。自2021年起,基金會更在全國愛心人士挹注支持下,推動全民腹超運動──「今年超了沒?」提醒民眾重視肝臟健康,希望加速肝病消失。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成立的宗旨緣由「我們是為病人而存在的!」、「病人有痛苦,我們要想辦法解決!」這是宋瑞樓教授對醫學後輩的教誨,在我學生時代即耳濡目染。也因為宋教授的叮嚀及教化,三、四十年前,長期面對許多肝病末期病人的痛苦及其家屬的辛酸,「解決病人的痛苦」這句話成為我午夜夢迴揮之不去的使命任務。感謝兩位貴人何壽川先生與陳由豪先生的愛心相助,以消滅肝病為宗旨的「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終於在三十年前成立了。 因為眾志成城,正確的保肝知識逐漸深入人心,加上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肝癌及肝硬化的死亡人數逐年降低,肝癌也終於由癌症死因的第一名退居第二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也退出了國人十大死因之外。然而,仍然有許多病人因為我們努力不夠,發現得太晚而未能得救,以及因為醫療極限尚待突破,而未能獲得有效的治療。「病人的痛苦,要想辦法解決!」宋教授的遺訓提醒我們,要繼續努力,早日達成消滅肝病的使命,讓臺灣早日脫離肝病的魔咒。 透過保肝口號,倡議保肝政策消滅國病基金會也陸續推出各種琅琅上口的保肝口號,例如「肝病、國病、本土病」、「愛肝、保肝、好心肝」、「三分鐘免肝苦」,乃至全民腹超運動──「你今天超了沒?」等等。消滅國病的第一步就是「人人都要抽血驗B、C肝」。經由基金會長期的倡議與努力,政府逐漸積極參與保肝大業。例如B肝、C肝帶原者可以健保給付,至少每半年可以做一次的腹部超音坡及抽血檢驗。肝基會歷年倡議的政策里程碑:●2011年起在年齡限制下,開放民眾終生可以驗一次B肝、C肝。放寬B肝抗病毒藥物的使用。●2017年開始,C肝病人終於可以有條件健保給付免費服用口服C肝新藥。●2019年健保全面給付C肝新藥。基金會希望結合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達到消滅肝病的目標。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運動腹部超音波檢查無痛,是揪出肝臟等病灶的重要利器,尤其對肝病診斷價值更高。因此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就積極呼籲推動B、C肝病友一定要定期做腹部超音波。自2021年起,基金會更在全國愛心人士挹注支持下,推動全民腹超運動──「今年超了沒?」,在每年七月世界肝炎日前後,聯合台灣各大醫療院所,同時同步為全國民眾免費做腹部超音波檢查。連續四年,擴大連線,逐年從最初的12家、16家、24家,擴增至30家醫療院所,涵蓋全台並擴及離島,每次動員上百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與六百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成為台灣新保肝運動,喚起國人正視腹部超波檢查的重要性。這項遍及全國的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服務,至2023年已服務9780人,檢查結果發現民眾肝癌高危險群(疑似肝癌與肝硬化)人數有304人,比例高達3%左右,且每年均有過半民眾有脂肪肝,實為重要警訊。肝基會盼以此建立重要觀念:●有B、C肝的民眾,至少每半年要接受超音波檢查。●40歲以上民眾,即使沒B、C肝也要每年「超」一次。民眾重視肝臟健康,就有希望加速肝病消失。基金會最後一順口溜提醒民眾──「不管你是班超、曹操、蔣光超,每年都要『超一次』」。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09 養生.聰明飲食
蔬果汁竟比奶茶還甜!營養師揭「超商果菜汁」驚人含糖量,喝1瓶就快超標
許多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會習慣到超商買瓶蔬果汁來喝,但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提醒,看似健康的果菜汁,一瓶400毫升含糖量竟高達26.4公克,相當於6.6顆方糖,甚至比奶茶還甜!若每天喝1.5瓶,一日含糖量直接超標,不僅沒補充到纖維質,還可能讓身體吸收過量糖分,導致肥胖上身。「你知道在超商買任何一瓶飲料,可能攝取進去的含糖量有多少嗎?」吳榛槿表示,根據國健署建議,每人每日精緻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以一名30歲、體重50公斤的女性上班族為例,每日建議攝取熱量1,500卡,其中糖分應低於37.5公克(約等於4顆方糖),而400毫升果菜汁的含糖量有26.4克,一瓶就佔了建議攝取量的70%。超商蔬果汁不含纖維質、糖分過高吳榛槿指出,別以為蔬果汁就很健康,因為蔬果汁、果菜汁這類飲品,是由原型食物加工變成飲品,會讓原本所含的豐富纖維質流失。「但纖維其實對血糖有緩衝效果,缺了這層保護,糖分就會被身體更快速的吸收,再加上為了提升口感而添加的糖,更容易讓飲用蔬果汁的民眾攝入過量糖分。」吳榛槿舉診間個案為例,一位30歲的女性業務上班族,三餐外食必須常常應酬交際,但為了保持身材,嚴格控制精緻澱粉的攝取,完全不吃宵夜,未料體重不降反升,最讓她困擾的是,四肢瘦瘦的她卻小腹突出。進一步問診後才發現,原來該名患者自覺蔬果攝取量太少,養成每隔1、2天就飲用一瓶蔬果汁的習慣,看似健康的選擇,卻導致果糖、精緻糖過度攝入,後續更被診斷出患有重度脂肪肝,體脂率也超標。所幸透過飲食調整,戒除飲用蔬果汁後,不僅改善胰島素阻抗問題,在4個月內就瘦了將近10公斤。檸檬飲每毫升含糖量比奶茶還多吳榛槿表示,常被大眾誤認為健康的飲品,除了蔬果汁之外,還有市面上常見的檸檬飲,「1瓶約375毫升的檸檬飲,看似成分單純,但實際含糖量28公克,與一瓶600毫升奶茶含糖量僅差了5.6克。」換句話說,檸檬飲每毫升的含糖量其實比奶茶還要多。不少研究中都指出,吃糖與吸食毒品海洛因、可卡因所誘發的腦中活躍區域完全相同,一旦「糖上癮」就很難戒除。吳榛槿進一步解釋,當糖份進入到體內,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而處理不完的糖則會成為脂肪囤積,造成身體長期慢性發炎。「更可怕的是,糖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僅需4天就可以看出變化。」吳榛槿提醒,攝取過多糖分可能還會影響記憶力、專注力、反應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即日起開始減糖,戒除糖癮,避免含糖飲料造成肥胖、發炎等多種疾病。【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226.html】
-
2024-08-09 養生.聰明飲食
便秘好朋友不是早餐店奶茶 專家揭幫助排便第一名的飲料是它
排便是人生中許多大事之一,一旦便秘不僅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還可能導致胃痛、腹脹和脹氣等症狀。當你處於這種不舒服的情況,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例如找到合適的食物或飲料來幫助排便。【延伸閱讀:為何每天大便對健康很重要?最新研究從腸道微生物組成揭關鍵】事實上,便秘的原因很多,像是纖維攝取不足、脫水或吃太多加工食品等都可能導致。因此,專注於增加纖維攝取量和喝大量的水有助預防便秘,但當便秘發生時該怎麼辦?專家指出,除了喝水保持水分之外,咖啡是緩解便秘的最佳飲品之一。咖啡如何有助排便?許多人在早上喝完咖啡後就覺得需要去洗手間,其實有幾個關鍵原因。其一,喝咖啡會與消化系統交互作用。它會刺激腸胃道,從而增加腸道蠕動。也就是說,喝咖啡會使結腸肌肉收縮,這通常會導致排便。另一原因是,咖啡可能會增加胃酸產生,進一步幫助消化。此外,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的咖啡會促進胃泌素分泌,這種荷爾蒙也會增加排便相關肌肉收縮。專家指出,對於許多人來說,早上喝溫熱的液體就可以刺激排便。不過,人們對咖啡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敏感。整體而言,如果你喜歡喝咖啡,可以繼續享受咖啡的美味以及隨之而來的消化運動。倘若你不喜歡咖啡,當你便秘時不妨可以嘗試喝咖啡。咖啡好處有哪些?咖啡除了含有廣為人知的咖啡因之外,咖啡還含有大約一千種不同的植物化合物。專家指出,雖然你喝多少咖啡以及如何喝咖啡會對健康產生影響,但你的一杯咖啡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對你的身體有益。1.降低糖尿病風險多項研究表明,經常喝咖啡可以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即便是無咖啡因咖啡也是如此。2.預防神經系統疾病每天定期攝取咖啡因,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風險。3.肝臟益處咖啡已被證明對肝臟健康有益,可幫助降低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4.降低癌症風險研究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和大腸癌的風險較低,這兩種癌症是世界上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5.遠離憂鬱症多項研究發現,一個人喝的咖啡越多,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就越低。【資料來源】.The #1 Drink To Help You Poop, According to a Dietitian.This Should Perk You Up: The Surprising Health Benefits of Coffee
-
2024-07-28 癌症.肝癌
健保大數據/肝癌總人數逐年上升:65歲以上最多 男為女2倍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被稱為「國病」的肝病,隨著多年來的B肝疫苗接種,B、C肝炎篩檢、追蹤、治療及肝癌治療等計畫,肝癌每年新發生診斷人數、標準死亡率均有下降趨勢。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你了解肝癌患者人數變化與治療現況。隨著B型肝炎疫苗接種、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以及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新藥之治療,肝炎防治多年來已見成效,如今又搭配國家114年消除C肝的目標,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肝病消除僅差最後一哩路,他呼籲,一定要落實B、C肝炎病毒篩檢及定期追蹤,反轉過往「肝病被稱為國病的羞辱」。曾見晚期肝癌病人受苦,多年肝癌防治終見成效。「晚期肝癌病人,皮膚泛黃、腳踝水腫,尤其腹部嚴重積水,肚子大大的,但四肢卻十分瘦弱。」石崇良說,罹患肝癌不會痛,不容易早期診斷,發現時多已出現黃疸、腹水等肝硬化晚期症狀,並演變為肝癌。過去他擔任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時,常收治肝癌晚期患者,每次看到病人定期到急診室「放水(台語,抽腹水)」,表情十分痛苦,毫無生活品質,他於心不忍。長期以來,政府推動多項肝癌防治計畫,從民國73年針對B肝帶原母親產下的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75年起全面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多年來也針對懷孕媽媽進行B肝抗原血液檢測、新生兒推廣B、C型肝炎篩檢,以利早期篩檢、早期發現,「這是對的政策」。B、C型肝炎論質計酬計畫,追蹤率達九成。石崇良指出,99年推動全民健康保險B型肝炎帶原者及C型肝炎感染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針對肝炎帶原者定期追蹤檢查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等,該計畫病人追蹤率都達九成以上,而未加入計畫者追蹤率僅七成。據癌症重大傷病新申請領證數期別統計,肝癌一期患者約占三成,而目前B、C肝病人照護率為五成,希望納入人數可以持續增加。如今肝癌完全符合國家防治癌症五步驟,包括倡議戒酒的健康促進、實證評估及篩檢、B及C肝的預防性治療,及早期診斷、精準治療。針對血液透析病人,每年篩檢一次並上傳結果,給予額外獎勵,及早發現感染B、C肝炎的病人。新發生診斷,肝癌為五癌中唯一下降者。台灣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增加,65歲以上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石崇良說,以癌症重大傷病新申請領證數期別統計,乳癌每年新發生診斷人數,107年為1.3萬多人,112年增為1.6萬多人;結腸、直腸及肛門癌(簡稱大腸癌)從1萬3900多人增至1.5萬多人;子宮頸癌由3,786人增至4,565人;口腔癌由7,796多人增至7,979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簡稱肺癌)更從1.4萬多人增至1.8萬多人。肝癌相對其他癌症,自107年新發生診斷為1萬496人,112年降為9,488人,為五癌中唯一呈下降趨勢的癌症,且肝癌標準化死亡率也逐年降低,顯見肝癌篩檢、追蹤已有具體成效。近年來,C肝藥物治療可說是最成功的計畫。石崇良說,全國C肝患者估計32萬人,隨著國家推動明年消除C肝目標,其中非高風險患者治療人數已逾八成,預計明年整體可達到微根除目標,相較於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2030年的根除目標提早達標,最後目標是治療所有的C肝病人,根除C肝。健保陸續給付C肝用藥、免疫合併標靶療法,為病人省下大筆藥費。石崇良說,健保署去年8月宣布,免疫合併標靶藥品療法列入晚期肝癌第一線用藥,為患者每年省下3百萬藥費,延長餘命中位數約5.8個月,接近半年。健保署也自106年起給付C肝用藥,目前C肝藥物一人藥費約18萬元,且108年起不限肝纖維化、治療經驗,110年10月將原限消化系內科或消化系兒科專科醫師處方使用,放寬不限處方醫師資格,讓病人用藥可近性更高。石崇良說,自106年至今年4月,使用C肝全口服藥物治療人數已達16萬6,209人,這是健保很大的貢獻。且就肝癌治療成本來看,篩檢仍是最具效益,早期發現治療,可以省下高昂治療費用,降低健保負擔。預計今年8月起,國民健康署將試辦以糞便抗原檢測胃幽門螺旋桿菌(HP),相信未來有機會消除HP感染,降低胃癌發生主要風險因子。他相信透過早期篩檢,肝癌及胃癌發生率都會逐漸降低。國健署為配合國家明年消除C肝目標,協助民眾及早發現是否感染B、C肝炎病毒,109年9月28日起,放寬B、C型肝炎篩檢補助年齡為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終身享免費篩檢一次。肝癌總人數逐年上升65歲以上最多 男為女2倍「肝如果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廣告詞深植人心,早年肝病號稱國病,而肝癌曾多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直到20年前被肺癌超越。衛福部統計,112年死於肝和肝內膽管癌人數達7,724人,排名第二,僅次於肺癌;健保署統計,近五年來,肝癌就醫人數逐年上升,自108年到112年,共增加3,420人。肝癌病人常合併B肝、C肝及肝硬化等,民眾仍不可輕忽肝癌威脅。好發族群隨年齡增加,男性明顯多於女性。依健保署統計,肝癌就醫人數108年5萬3,920人、109年5萬4,670人、110年5萬5,660人、111年5萬6,540人、112年5萬7,340人,就醫人數上升幅度達6.3%。健保署表示,肝癌屬於慢性疾病,每年就醫人數會慢慢增加。進一步分析發現,肝癌好發族群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多於女性。112年統計發現,44歲以下約850人,男性520人、女性330人;45到64歲有1萬8,660人,男性1萬4,440人、女性4,220人;65歲以上有3萬7,840人,男性2萬4,090人、女性1萬3,750人。男性肝癌人數約為女性的二倍,65歲以上占比逐年增加。肝癌共病前三名分別為B肝、肝硬化、C肝。112年肝癌病人共病第一名為慢性B型肝炎、第二名為肝硬化、第三名為慢性C肝、第四名為慢性肝炎、第五名是高血壓。其餘共病還有糖尿病、原發性肝惡性腫瘤、胃食道逆流疾病併食道炎等。肝癌病情嚴重,病人就醫檢查檢驗常選擇醫學中心。健保署統計,108到112年,肝癌病人檢查檢驗件數約介於23萬至24.6萬件,50%以上為醫學中心執行。肝癌檢查項目方面,主要有異常凝血酶原檢驗(PIVKA-II)、甲型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其中PIVKA-II篩檢為健保署於109年9月1日新增的給付項目,因此,109年至112年篩檢件數持續增加,112年達到2萬多件;108年至112年甲型胎兒蛋白檢查件數為1.4萬至1.6萬件,腹部超音波檢查為4.2到5.2萬件,而109年到111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檢查件數略為降低。免疫藥品合併標靶成主流,列入晚期肝癌第一線用藥。肝癌治療上,目前免疫藥品合併標靶藥品療法已慢慢成為趨勢,但使用人數上,仍以標靶藥物蕾莎瓦為多。以112年來說,蕾莎瓦使用人數1,824人,使用免疫合併標靶藥品人數為546人。健保署於去年8月宣布,將免疫藥品(癌自禦)合併標靶藥品(癌思停)療法列入晚期肝癌第一線用藥,為患者省下每年3百萬藥費。台灣肝癌醫學會秘書長、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懿宬表示,肝癌病人致病原因約90%為罹患B型或C型肝癌,其餘為酒精性肝癌,雖然早年有食用遭黃麴毒素汙染的食物所導致的肝癌病例,但現在已較為少見。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肥胖人口增加,脂肪肝患者也須提高警覺。李懿宬說,衛福部為達到2025年根除C肝,持續推動C肝防治計畫,病人已大幅減少。至於B肝防治,1984年政府開始推動免費B肝疫苗接種,目前40歲以下民眾均有接種疫苗,肝癌盛行率低於1%;相較40歲以上罹患肝癌人數仍較多,盛行率約10%到15%,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根據他臨床觀察,肝癌患者就醫時,診斷為中晚期的人數占比約四成,顯見B肝、C肝、肝硬化等肝癌高風險民眾,常輕忽定期追蹤的重要性。約四成確診已中晚期,B、C肝等高風險群務必追蹤。肝癌治療上,李懿宬說,病人目前使用免疫及標靶藥物治療的反應率、存活率,相較過往使用的蕾莎瓦好,已成為治療肝癌用藥的首要選擇。但健保給付有限制,如治療後經連續2次評估病人腫瘤沒有明顯縮小,但也沒有持續惡化,也就是穩定控制時,就必須自費治療。他呼籲,健保應比照國外使用條件,用藥後於腫瘤出現明顯惡化時,才停止給付。肝癌除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也是選項之一。北榮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周書正說,病人於術前先接受完整影像檢查,評估腹腔腫瘤大小、位置、數量,以及肝、心肺功能等,以便手術時一網打盡。目前肝癌手術方式多元,如達文西機械手臂、螢光腹腔鏡,以及傳統腹腔鏡及開腹切除手術等。術後需完整追蹤,一旦病情出現變化,可以立即處置,避免病情惡化後,延誤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