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胸痛
共找到
861
筆 文章
-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入冬後寒流來襲,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容易讓血管緊縮、血壓上升,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若有以下心臟疾病的徵兆,必須特別注意健康防護、做好保暖工作,或盡速就醫診斷。1.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可能來得突然,尤其天氣多變溫度驟降時,血管收縮功能來不及應變,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或發生粥樣斑塊阻塞,將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如果出現胸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症狀時,有極高機率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撥打119叫救護車送醫,或是由旁人做CPR急救。2.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肌肉受損或負荷過度,導致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供給身體所需而產生的症狀,而天氣寒冷會增加心臟衰竭發作的機率,假若有呼吸困難、容易疲倦、心搏過速、雙腳水腫、久咳不癒、夜晚頻尿、胸痛等症狀,就有心臟衰竭的可能,建議盡速就醫治療,並限制鹽分和水分的攝取量。3.狹心症狹心症為血流供應不足時,心臟肌肉因缺氧產生的壓迫性胸痛或胸悶的現象,當症狀惡化時,可能合併冒冷汗,呼吸困難及左上肢或頸部麻痛。平時要注意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外出,以及情緒起伏過大,以免引發狹心症發作。4.二尖瓣脫垂二尖瓣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主要區隔兩房室間的血液流動,當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會關閉,防止血液逆流至左心房,左心室放鬆時,二尖瓣會打開,讓血液由左心房流至左心室。而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在左心室收縮時,由於二尖瓣無法完全密合,會造成部分血液逆流,使心臟輸出的供血量減少,常見症狀包括:短暫而頻繁發作的胸痛、心悸、暈厥、呼吸急促、手足發抖等,一旦天氣變冷,心臟就更容易產生不舒服的狀況。若有相關症狀發生時,應採規律作息、不熬夜、避免刺激性飲料並到醫院做定期追蹤。5.周邊血管阻塞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在下肢靜脈及下肢動脈,「下肢靜脈阻塞」與血液回流異常、靜脈栓塞有關;「下肢動脈阻塞」主要致病原因在於體內膽固醇過多,使血脂肪囤積在血管壁上,長期下來血管會變得狹窄、血液濃稠,容易形成血栓堵住血流,嚴重時,可能造成下肢壞死,有截肢的風險,不可輕忽。若有傷口久久無法癒合、手腳老是感覺冰冷、間歇性跛行、腿毛脫落、腳部腫脹等症狀,可能是周邊血管阻塞所導致,建議盡早就醫診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患有三高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在天冷時血壓容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務必注意保暖,若有出現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
2021-01-08 科別.心臟血管
今晚K.O「霸王級」寒流!醫師、料理網紅教這樣做
冷空氣襲台,好發心血管疾病,今晚又有新一波「霸王級」寒流到來,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建議,需特別注意「上半身」保暖措施;除注意保暖,料理網紅Amy推薦時令料理「羊肉蘿蔔湯」,適合全家老小溫補身體。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今天至週六(1月7至9日)冷空氣增強,強度接近寒流等級,台南以北及東北部地區低溫僅8至10度,加上水氣偏多,北台灣降雨情況明顯,體感溫度會較實際溫度更低。Amy表示,三高患者不適合吃薑母鴨、藥膳等料理,推薦「羊肉蘿蔔湯」,很適合全家一起溫補身體;羊肉燥熱,蘿蔔偏寒,兩者中和彼此性質,配上「不剔皮的薑片」溫和不上火,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享用,抵禦寒流。當氣溫度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容易造成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人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鍾伯欣表示,前幾日跨年時天氣寒冷,明顯發現平常高血壓控制穩定者血壓有升高趨勢;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提升,不管是急診、門診數量均有明顯提升。鍾伯欣呼籲,民眾大多沒想到有這麼冷,所以忽略保暖重要;如今今晚又有新一波寒流到來,「保暖」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上半身,若頭髮較少,建議一定要戴帽子保暖。此外,男性跟女性最大不同在於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是保護作用在進入更年期之後漸漸消失。鍾伯欣表示,女性55歲以上或是停經5年以上也需注意,因喪失往日保護身體的荷爾蒙,此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已與男性差不多。王英偉提醒,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更年期女性還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提醒,家中若有65歲以上長輩,濕冷的天氣應盡量減少外出,若需外出應結伴而行、注意保暖,避免因天雨路滑跌倒,選擇穩固之防滑鞋底、低且四方形之鞋跟、有充分固定的鞋子,穿著合身的衣物,注意褲管不要過長,減少絆倒風險。吳建遠表示,在寒流期間使用暖暖包、熱水袋做局部保暖時,要避免長時間使用於同一個部位,尤其糖尿病或有週邊血管疾病的病人,對溫度的感覺較遲鈍,使用時更應特別小心以免燙傷;另也要注意居家安全,若在室內有使用電暖器等相關設備時,需要注意通風及用電安全。
-
2021-01-06 科別.呼吸胸腔
男子非高風險族群 卻發生2次膿胸威脅
苗栗縣45歲劉姓男子感冒幾天沒有好,因胸痛到急診就醫,X光與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他的左胸有許多發炎積膿液,確診為膿胸,特別的是他本身沒有慢性疾病,從事勞動工作,因此體力不差,並非是膿胸的高風險族群,但他在3年前就曾發生過一次右胸膿胸,沒想到這次竟換左胸,幸好在接受微創手術合併抗生素治療後,已順利康復出院。苗栗市千綜合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楊絡勝表示,當胸腔內發生感染如肺炎、感冒、吃飯嗆到、久病臥床造成咳痰能力差等,且有肋膜腔發炎反應時,即可能產生肋膜積液甚至積膿,也就是「膿胸」,症狀有胸痛、咳嗽、發燒、呼吸急促等。膿胸的高風險族群多為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高齡、長期臥床病人,像劉姓病患這類病人是少見案例。過去膿胸的治療方式為傳統手術或置放胸管,但傳統手術傷口大、復原慢,且膿胸病人大多身體虛弱或合併多種內科疾病,不適合接受傳統手術,因此以置放胸管治療為主。但研究發現,置放胸管治療的病人,重複再入院的機率比較高,易造成病人負擔。現行微創手術發達,胸腔內視鏡手術有傷口小、恢復快,且可縮短住院時間等優點,可成為膿胸病人的治療選擇之一。楊絡勝提醒,膿胸雖是較嚴重的感染疾病,但如果能及早診斷並治療,大部分病人都可治癒並恢復健康。因此,若有發燒、咳嗽、胸痛等症狀,尤其高危險族群,務必盡早就醫,讓醫師評估及治療。
-
2021-01-06 癌症.肺癌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編按:卅六歲台北市議員鍾沛君4日因右肺異常增生變化接受手術,5日晚間透過辦公室表示手術順利完成,她術前在臉書貼文敘述發現自己疑似罹患家族病史肺腺癌的心路歷程。發現自己有肺結節該怎麼辦?通常我們如果說到「芝麻綠豆般的小事」,都是指事情微不足道,不必為此煩心。然而,若這個綠豆般大小的變化是出現在肺部,有時還會讓人有不少困擾呢?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綠豆般大小的肺部變化是「肺結節」。如果我們接受了胸部X光檢查,或做了胸部的電腦斷層,有時醫師會注意到影像上有一個白影,就稱這個是肺結節。大家最想問的是:「這是不是癌症?」相信任何人如果在門診時若聽到「你有一個令人懷疑的肺結節」這種話,一定會很心慌意亂地想著:「這到底是不是癌症?」其實,平均放射科醫師看個五百張X光,就會找到一張片子中有肺結節。通常會被叫做肺結節的腫塊,大小約在5毫米到30毫米之間,若大小已經超過3公分,惡性的機會就比較大了,我們就不會先稱這個是肺結節。肺結節可以說是一小塊不正常組織,型態上可以是圓形或橢圓形,除了癌症這個可能性之外,肺結節也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或是個疤痕組織。所以當醫師說「肺結節」時,不代表這個肺腫塊就是癌症,其實這是良性肺結節的機會大得多。為什麼醫生說我有肺結節,但我卻沒有什麼症狀?良性的小結節通常不會造成什麼症狀,幾乎清一色都是在做定期篩檢或因其他原因檢查時而意外發現的。現在有不少人會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檢,等於是從各個不同角度用X光捕捉影像,整體的輻射量會比做胸部電腦斷層還要來得低許多,檢查時間也很短,是個挺常見的篩檢方式。不過,如果有持續性的咳嗽、咳出血痰、喘不過氣、胸痛、聲音沙啞、吞嚥困難、體重減輕等問題,一定要告訴醫師,這些也是評估肺結節或決定處置方向的重要資訊。什麼叫做「良性肺結節」?良性肺結節就是一團肺部組織的不正常生長。過去如果有肺結核,或曾有黴菌感染、化膿,都可能會讓肺部出現結節。肺部也可能出現由肺部內皮組織、脂肪、軟骨等組合而成的錯構瘤;從支氣管的分泌腺體長出來的支氣管腺瘤,有時則是纖維瘤、脂肪瘤等良性腫瘤。如果患者年紀很輕,還不到40歲,生活中不曾有抽菸習慣,也沒有暴露二手菸的問題;且這個結節還很小,或裡面幾乎都是鈣化的,或含有很多脂肪的狀況,就很可能不是肺癌。如果有肺結節的話,該怎麼辦?我們要如何分辨這個腫塊是不是癌症呢?!我們先把肺結節當成嫌疑犯好了,當然不是把每一個嫌疑犯都抓起來砍頭,因此不是一看到肺結節就去把它開刀拿掉。我們可以找找看患者之前是否也曾照過X光、電腦斷層,把現在的影像結果和過去的做比較,看這肺結節是新跑出來的問題,還是過去就有了。如果這個肺結節嫌疑犯能維持兩年都沒有任何變化,最有可能是良性的肺結節。如果這個肺結節是真的壞人,是癌細胞組成的,平均來說每四個月體積就翻倍了。因此看到肺結節長大速度快,並持續長大的,就要考慮進一步的動作。如果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嫌疑犯,我們就好好地觀察他的特質!肺結節的大小、形狀、性質都是觀察重點,腫瘤本身愈大的、周邊比較不規則不滑順的,裡面組織很緻密、很實心的,比較可能是癌症。後來追蹤時發現這個結節長大速度快的,也要特別小心。醫師會針對個人年齡、吸菸史、症狀、疾病史(是否有慢性肺阻塞、肺纖維化)、家族史等評估罹患肺癌風險,使用菸草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如果超過55歲,曾有三十年一天一包的菸癮,遇上肺結節就要非常小心評估。如果經常接觸二手菸,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若是第一次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有實心的結節,醫師可能會建議:● 結節大小介於6到8毫米:半年後做低劑量電腦斷層● 結節大小介於8到15毫米:三個月後做低劑量電腦斷層● 結節大於15毫米:安排胸部電腦斷層,並考慮加上顯影劑檢查。或用PET-CT檢查,結果讓人很懷疑肺癌的話,要開刀或做切片化驗。若是第一次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有非實心的結節:● 結節小於20毫米:一年後再做低劑量電腦斷層● 結節大於20毫米:半年後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若有以下狀況,醫師會建議用手術移除肺結節:◇ 結節較大,或長大速度快◇ 患者有與肺腫瘤相關的症狀◇ 在影像結果懷疑是惡性的雖然意外發現肺結節總是令人很擔心,但請先靜下來,跟著醫師建議一步步看是要繼續追蹤,或要加做其他檢查。原文:
-
2021-01-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冬天老年人如何鍛煉?中醫教你養生十八法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退化,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慢性病。強身健體,不少老年人首選的方式便是運動。運動鍛煉對老年人來說本是件好事,但近期天氣越來越冷,考慮到冬季天氣特點以及老年人身體機能,近期做運動時更加需要注意防護,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建議老年人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循序漸進地開展運動,這樣不僅能保證運動效果,還能避免運動損傷。為了幫助老年群眾更好地開展運動,我們列出以下6點注意事項:1.運動強度適中老年朋友要注意,運動量與運動頻率、強度、時間有關。當運動量過小,往往達不到健身的目的;但運動量過大,身體又會吃不消,所以掌握好運動量和強度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推薦老年人運動強度適中為宜,以運動至微微出汗的程度為合適,在個人體能的基礎上漸漸增加,千萬不能認為越累越好。這裡提供一個簡易的方法檢驗強度是否合適,即運動停止後迅速測量脈搏,「脈搏+年齡小於或等於170」,說明強度合適。2.合適的運動項目遵循“因人而異,量力而行”的原則,老年朋友可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輕鬆柔和的運動,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喜歡舞蹈、不喜歡機械化動作的老年朋友可以選擇體操、交際舞;喜歡戶外運動的朋友可以選擇健步走、騎腳踏車;喜歡集體運動的可以選擇網球、籃球。同時,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朋友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放棄不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有膝關節疼痛問題者應避免太極拳、慢跑、爬山、騎腳踏車等項目。3.合理的運動頻率以每週3至5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運動頻率為合理,要注意運動前應該有10分鐘左右的熱身時間,運動後也要及時放鬆拉伸。運動前後應注意身體保暖,運動中不隨意減少衣物,避免感冒。4.正確的運動時間早晨為陽氣上升之時,適合運動,但是要關注天空氣指數是否適合運動;若要傍晚健身,要避開飯前半小時、飯後一小時、睡覺前一小時內進行運動。5.均衡的營養老年朋友在運動前可適當補充能量;在運動中若出現頭暈、胸痛、心悸、臉色蒼白,益汗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止運動;運動後不宜暴飲止渴,不宜大量吃糖,不宜飲酒除乏,不宜吸煙解疲,動後不宜立即坐下休息,不宜馬上洗浴。運動期間要均衡飲食,補充高質量蛋白,綠色蔬菜等。6.經常搓手、搓臉、搓腳常搓手:一方面,雙手拇指的根部在醫學上稱為“大魚際”,是治療呼吸道病症的有效部位,該處脈穴豐富,刺激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流通經絡,增強上呼吸道抵禦感冒病毒侵襲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雙手磨擦生熱不僅增加局部溫度,還能加速血液循環,從根本上預防凍傷和凍瘡。常搓臉:搓臉可使面部血液循環加快,表情肌和麵神經都得到活動和滋養,防止面神經炎、視力減退。作用在眼周時,不僅緩解視力疲勞,也會使視神經的活力增強,而減緩眼睛的退行性病變。作用在鼻腔時,可防止鼻腔過於乾燥,有效預防感冒。常搓腳:每天堅持搓腳心,能起到補腦益腎,益智安神、活血通絡的療效,同時可預防感冒。搓腳心有以下幾種方法:①乾搓。左手提住左腳背前部,用右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達到腳心發熱,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適為宜。②濕搓。把腳放在溫水盆中,泡到腳發紅,再按第一種辦法搓。③酒搓。倒半兩左右白酒杯中,搓腳的手蘸一點白酒,酒槎乾了再蘸一下,按第一種辦法兩腳心各搓100次。老年人運動貴在堅持,切不可逞強,循序漸進即可。要知道,運動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給身體造成負擔,因此當運動後,老人感受到食慾增加、睡眠改善、血壓正常,則說明運動量是適宜的,反之則應根據情況及時調整。中醫教你養生十八法第1式 髮常梳:兩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從頭部前面向後方輕輕地梳髮,反覆做36次。能防治高血壓、頭暈、頭痛,增強記憶力。第2式 目常運:兩眼睜開,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遠近各活動18次,再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視力。第3式 面常浴:兩眼輕閉,先將兩手掌前後搓動24次,隨後將兩手掌面從鼻旁兩側向上按摩到前額,又向兩側分開按摩到太陽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頜,反覆浴面18次,最後兩眼睜開。能防治面部瘡癤,消皺美容。第4式 鼻常揉:用兩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輕輕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第5式 齒常叩:先叩上下門牙48次,後叩兩側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輕輕作響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第6式 舌常攪:口唇輕閉,先將舌頭放在牙齒外面,嘴唇裡面,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慢慢地轉動,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語言能力,增加唾液。第7式 津常咽:當口腔中唾液較多時,要分3次,用意念誘導慢慢地吞嚥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幫助食物消化吸收。第8式 耳常彈:口腔微閉,將兩手掌心摀住兩側外耳道,十個手指放在後腦部,用示指指面壓在中指指背上,輕輕地滑彈後腦部24次,可聽到咚咚響聲。可防治耳病,提高聽力。第9式 頭常抬:頭部由前向後慢慢抬起,反覆做24次。能防治頸椎病、頭暈頭痛。第10式 胸常擼:兩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覆擼胸24次。能防治咳喘症、心髒病、憂鬱症。第11式 腹常摩:兩手掌心重疊放在肚臍中央,先在肚臍周圍按順時針方向小範圍摩腹12次,再大範圍摩腹12次。隨後按逆時針方向大範圍摩腹12次,再小範圍摩腹12次。能防治肝、膽、胃、腸、胰、盆腔諸病。注意:便秘宜順時針摩腹,腹瀉宜逆時針摩腹。第12式 腰常轉:將兩手掌心輕輕地放在兩側腰部的腎俞穴上,指尖朝下,慢慢地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旋轉3次,隨後以脊柱為軸,再向左側和右側各轉腰3次。能防治腰椎病、腰肌勞損、腎髒病。第13式 丹常養:兩目輕閉,兩手掌心重疊放在肚臍下方小腹部,意念輕輕地集中在小腹部約5分鐘。能提高人體的精力、體力、智力、免疫力、活力。第14式 肛常提:吸氣時慢慢地收腹提肛,呼氣時慢慢地鼓腹松肛,反覆做20次。能防治痔瘡、尿頻尿急、小便失禁、大便失禁。第15式 肩常搖:兩手臂由下,向後、向上、向前,再向下搖動做20次。能防治肩周炎、上肢酸痛麻木。第16式 膝常蹲:兩膝稍屈、伸直,上下蹲膝反覆做20次。能防治膝關節炎,增強下肢肌力。第17式 腿常蹺:一側下肢著地,另一側下肢伸直上蹺,固定在一定高度,約5分鐘,兩腿交替。能防治下肢肌肉萎縮,增強下肢活動力量。第18式 跟常顛:兩腳跟慢慢踮起後用力,反覆做7~10次。能防治多種慢性病,提高體力、智力。作者:丁文芳(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中醫康復科醫師)(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1-01 新聞.元氣新聞
寒流低溫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囑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
因應近日低溫寒害事件,南投縣衛生局統計全縣6家急救責任醫院,並未接獲因疑似寒害猝死個案,但昨晚獲報有1名民眾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急診就醫後,已請急救責任醫院做好急診醫療照護及寒害監測,預防低溫傷害病患的照護整備。南投衛生局指出,冬天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當氣溫降低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特別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病患,會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機會,每年寒流奪走國人性命的新聞也時有所聞。竹山秀傳醫院表示,寒流低溫來襲時,「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要注意頸部及四肢保暖,出門前記得先檢查保暖物品帶齊了沒,包括圍巾、帽子、口罩、手套及暖暖包等,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打119盡速就醫。醫院並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有抽菸、酗酒、肥胖、缺乏運動者,以及本身或家人曾有心臟病、中風者都是低溫傷害高危險族群,除規律服藥、血壓監測、定期回診、避免菸酒和飲食控制外,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
2021-01-01 名人.黃軒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台灣寒流來襲才24小時,全台灣,已有28人猝死。相當於每一個小時,都會有人猝死。我們在急診、加護病房裡,尤其在冬季期間,常常有猝死病人送過來。如果是之前沒有任何病史,沒有三高、無肥胖、沒有抽煙、或喝酒,如果是在壯年時期(<60歲),家人通常會問:「怎麼會這樣?」、「剛剛或昨晚才明明好好的?」、「醫生,他健康得很,你有沒有判斷錯誤,他哪有可能會心肌梗塞?」你看到家人健康,不代表他身體健康,我們知道,典型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包括了年長者、三高者、愛抽烟、愛喝酒、肥胖者。典型5大危險族群1.長者2.三高者3.愛抽烟4.愛喝酒5.肥胖但是,那些看起來好好的,看起來很健康的,也是有「5大非典型」高危險族群的。你自己問問,你身邊一定有這些人:非典型(隱藏式)5大危險族群1.暴飲暴食者對於本來就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都應該避免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在冬季,一般好好的人吃太多,吃太撐,又吃更多油的食物,血流會大量增加到消化系統,心臟負荷量忽劇增、忽大忽小的用力幫蒲收縮,容易使心臟感到不舒服,一旦這些心血管液循環不流暢,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的發作。2.缺乏運動者一般而言,成人只要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上班族若低於這些每週運動時間 ( < 150分鐘/週 ) ,其實你已經是「隱藏式」的高危險族群了。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指出身體運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缺乏運動有關,這只是僅次於高血壓(13%)、抽煙使用(9%)和高血糖(6%)之後而已!別忘了,這些「缺乏運動者」族群,佔了我們的上班族很大的部分呢!※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3.酒/飯後泡澡、酒醉者當人們剛吃完飯時,大量血液聚集在腸胃部位,身體的其他器官處於相對的缺少循環狀態。如果在這時候又去泡澡,又是冬季,洗澡水溫度相對較高,因此會導致除了腸胃部位血流量增加,更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心血管液循環負苛量更有巨大的壓力,也容易負苛過量猝死。4.情緒起伏大者情緒起伏大者,主要會嚴重影響睡眠。當你的生活一直感到「有壓力,不睡覺」,你的交感神經一直處於高度的反應中,你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然後也惡性循環,這些壓力會更大,而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睡眠不足者,易引發心血管猝死相關疾病。5.感冒未癒者千萬不要把感冒當成一件小事,普通的感冒也會同樣在冬天引起猝死,什至病毒會侵犯心肌,引起了心肌炎,或誘發嚴重的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如果感冒當下或在1-3周後,有心悸,胸悶胸痛、手脚浮腫或暈厥的狀況,一定要馬上去看醫師。你是不是高危險族群呢?我指的不是,你們大家一般民眾,叫出來的典型高危險族群:年長者、三高者、愛抽烟、愛喝酒、肥胖者。而是,那些「隱藏式」的高危險族群:暴飲暴食者、缺乏運動者、酒/飯後泡澡、酒醉者、情緒起伏大者、感冒未癒者。日常不良習慣其實這些「隱藏式」的高危險族群,才是真正的最令人,不能接受他們會猝死⋯⋯你的朋友,你的家人,有沒有人,長期處於這些「隱藏式」的風險?或具體説:不良日常生活,決定了這好好的人,會不會容易猝死呢⋯⋯※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01-01 新聞.健康知識+
跨年夜如何保暖? 醫師建議洋蔥式穿法減少溫差
今天是跨年夜,又逢寒流來襲,入夜後溫度可能下探攝氏10度以下,如何做好保暖,醫師建議採洋蔥式穿法,穿搭多層衣物,再依室外內溫度調整,圍巾、外套不可少,若開車到活動會場,車內開暖氣的溫度不要與車外超過5度,以免因溫差太大造成身體不適。花蓮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說,寒流來襲溫度驟降,對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病人,這段時間特別危險,因為天氣冷血管收縮,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會變更高,建議早晚量血壓,若血壓高就要趕快回診,並請醫師調整用藥,否則血壓高,發生心肌梗塞、中風、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會提高。此外,天氣冷民眾喜愛吃補,切記吃燉補食品時不要太油太鹹,吃太鹹血壓也會變高,對血脂肪控制也有不良影響,適量即可。黃振銘說,今晚就要跨年,入夜後氣溫會更低,民眾一定要做好保暖,可以隨身帶圍巾、外套,儘量穿暖。有些民眾會開車前往跨年會場,行車時車內暖氣打開暖呼呼,但走出車外遇到低溫,一下子溫差太大,可能造成身體不適,尤其血管狹窄的人,熱脹冷縮可能讓血管突然堵住,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他提醒若車內開暖氣,與車外溫差不要超過5度,也建議採洋蔥式穿法,車內先不穿外套,下車再穿上,讓溫差盡量縮小。參加跨年活動時,若有胸悶、胸痛、甚至突然喘等身體不適,一定要趕快就醫,千萬不要想「跨完年再去看醫生就好了」,否則可能會有危險。黃振銘也建議有晨運習慣的民眾,不論年輕人或老人家,在寒流來襲的這段時間,儘量待在室內運動,減少出去,較為安全。
-
2020-12-31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來襲醫師提醒保暖 出現心肌梗塞症狀要立即就醫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這兩天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心臟科醫師鄧欣一提醒高齡長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作好保暖措施。如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畏寒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或撥打119求助,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時機。衛福部基隆醫院表示,國人死因統計去年共有近2萬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數11.3%,高居第2名。基隆60歲王先生在家中出現胸痛、畏寒症狀,還好及時送醫,在黃金時間施作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心導管手術,順利康復。鄧欣一說,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病情持續進展就會發生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分為左前降枝、左迴旋枝及右冠狀動脈3條血管,當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會減少或無法供應心臟血液,造成心肌缺氧,引起心臟不適,出現心絞痛等症狀。王先生的3條血管就分別有80%至99%的堵塞,未及時治療才會導致心肌梗塞急性發作。心血管疾病5大危險因子分別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及家人有心臟病家族史。當天氣變冷、溫度降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鄧欣一提醒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除了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也要做好血壓監測。鄧欣一建議長者注意頭、手、腳保暖,如須外出可配戴帽子、圍巾和手套。如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畏寒等心臟病症狀發生,請立即就醫或撥打119求助,以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機。基隆醫院表示,醫院心臟科團隊操作急診─心導管室─加護病房標準作業流程,能在不到90分鐘內打通病人心臟血管,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病人預後。有些病人發作前症狀並不典型,不易早期發現,提醒平時避免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的因子,生活起居正常,才是健康管理良方。
-
2020-12-31 養生.生活智慧王
霸王級寒流來襲!怎麼穿? 超實用抗寒「穿搭公式」一次看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今(30日)急遽降溫、風速驟增及跨年前後的嚴寒天氣特別需要留意,在寒風吹拂下,體感溫度會較實際溫度更低,中部以北沿海地區因風速強,感受會更冷。 留「心」健康狀況 禦寒工作不可少寒潮爆發,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心肌梗塞機會大增,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年長者、有慢性病患者留心健康狀況,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並且避免到空曠地區暴露於低溫中,保暖禦寒工作不可少,口罩務必戴好戴滿;對於有心臟病史的人,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 洋蔥式穿法 可加可減最保暖王英偉強調,外出應做好保暖禦寒工作,建議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另外,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 減少暴露於低溫 留心急性促發徵兆此外,若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天冷喝熱飲保暖? 當心身體還沒熱反長胖為什麼天氣愈冷血壓就愈高? 先別急著吞降血壓藥!生活3習慣最好現在開始做
-
2020-12-31 科別.心臟血管
胸悶、胸痛就是心臟病發作?醫師解析,這些非典型症狀更致命!
許多人對於心臟病都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心臟病發作一定是摀著胸口喊痛。事實上,心臟病的範圍極廣,一般人所說的「心臟病」,通常是指心血管疾病,才都會有典型胸痛、胸悶的症狀發生,有時疼痛也會輻射至腹部、背部或是上臂。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簡思齊表示,造成胸痛原因很多,根據統計,因胸痛至心臟科門診者,僅有2~4%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一部分是慢性心血管疾病,另一部分是因為骨骼和肌肉疼痛,而腸胃或呼吸道問題次之。 簡思齊指出,典型的心絞痛會出現胸口像被大石頭壓住般悶悶的感覺,甚至會有透不過氣之感,且持續幾秒鐘到數分鐘,但只要休息即可好轉;上下樓梯、搬運重物、快步健走等過程中,會使胸悶、胸痛狀況更為加劇,嚴重者還會伴隨冒冷汗的現象。 他進一步說明,但因為這樣的症狀非持續性的,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而未就醫。其實,這很可能就是又被稱為穩定型心絞痛(慢性心血管疾病)-狹心症的症狀,建議趕緊至心臟科看診,以釐清是否罹患狹心症。 若有持續嚴重的胸痛,覺得前胸有劇烈壓迫感,感覺緊緊、綁綁的,很像被大石頭壓住般沉重,甚至轉移到下巴、肩膀、手臂、背部等廣泛性疼痛,無法明確指出哪裡痛,並伴隨著喘、噁心感或冒冷汗,則是心臟梗塞發作典型症狀。 簡思齊提醒,如果是胸部突然出現撕裂般的劇烈疼痛,疼痛也會由前胸移到背部上方然後移到背部下方,甚至出現血壓升高變化劇烈、休克、腹痛,喘,即便還可以忍耐,也不應該延誤,要儘快就醫急診,有可能是更危急的情況:主動脈剝離。 不像皮膚受傷,痛在傷處,內臟引起的疼痛是可以轉移的,也就是感覺痛的位置跟實際引發痛的部位,不在同一處,所以,心臟病不是只有用「胸痛」來表現! 正因為會轉移痛,常出現只有其他部位痛的狀況發生。臨床上,常看到有人下顎痠痛,以為蛀牙發作;喉嚨痛,以為是感冒;後頸痠痛,以為五十肩等,就診卻無法改善,最後,才發現原來是心臟血管疾病作怪! 此外,有些人心血管疾病嚴重到產生心臟衰竭,而表現出心律不整的症狀臨床上常以心悸來表現,你會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心臟,正在「碰碰跳」;有些人則因為心臟衰竭,在運動時,需氧量增加,使流到腦部的血液量不夠,出現頭暈、暈眩症狀,甚至昏厥。 簡思齊指出,疲倦也是常見心臟病衰竭的症狀,其發生原因為心臟血液輸出量過低,導致人較為虛弱無力;而心臟衰竭患者病,因心臟射血功能變差,造成水分於身體堆積,可能造成肺積水、腹水甚至造成四肢水腫。 更不能忽略的,是「喘」這個症狀!尤其是發現躺下來休息反而更喘不過氣來,但坐起來就覺得好多了(端坐呼吸症狀),如果再合併出現下肢水腫等症狀,就要懷疑是否有心臟衰竭問題。 簡思齊呼籲,其實,心臟病就是因為表現太多樣化難以判斷了,建議出現難以解釋的症狀,還是早點就醫檢查診斷,應儘速就醫釐清是否為心臟病發作,千萬別因為一時的輕忽造成終身的遺憾。 諮詢專家/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簡思齊
-
2020-12-30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發威頻傳猝死 專家籲跨年嚴防「溫差大」
寒流迅速南下,今天急遽降溫、風速驟增,多個縣市今天傳出猝死個案。國健署呼籲,跨年前後天氣嚴寒,外出建議穿著禦寒衣物,以多層次穿著,方便隨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輔大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哈多吉表示,中風、心肌梗塞、氣喘等跟天氣溫差大有關,至於明晚跨年活動,平時的不織布口罩不保暖,但基於防疫需求仍應配戴,可再加一層布口罩,或是使用高領毛衣照著口鼻保暖。哈多吉建議,如今寒流來襲需特別注意獨居、寡居老人,嚴防氣溫驟降導致血管收縮,當腦部血管收縮致腦部缺血後,恐引起血壓高。因此,哈多吉建議,子女應多關心,可於家中使用暖氣、變熱器等,但須注意用電安全;晚間也能穿個襪子睡覺,早上加件衣物再起床洗漱,避免溫差過大。王英偉表示,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心肌梗塞機會大增,提醒年長者、有慢性病患者留心健康狀況,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並且避免到空曠地區暴露於低溫中,口罩務必戴好。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做好保暖禦寒工作,外出建議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王英偉表示,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衛福部說,注意保暖、記得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別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
2020-12-28 名人.精華區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國人18歲以上高血壓罹患率23.7%,亦即近四分之一成年人有高血壓,心臟病也是國人健康前三大殺手。冬季心臟病猝死高峰期11月至隔年3月是心臟病猝死的高峰期,英國醫學研究期刊指出,冬天溫度每降攝氏一度,未來一個月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會增加20%;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冬季因心臟病死亡機率較夏季高出26至36%。低溫造成血管收縮,周邊血管阻力增加,心臟需更賣力才能將血液輸送出去,負荷變大,血壓就容易升高,當血壓無法有效控制時,嚴重者可能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引發中風,甚至造成主動脈剝離瞬間大出血而致命。主動脈如一條高速公路主動脈如一條高速公路,是人體輸送血液最大血管,結構分內、中、外三層,只有銅板壁般厚度,血壓高時,瞬間大量血流將主動脈像氣球一樣漲大,撐不住時就會爆裂,突然致命,連搶救機會都沒有。有一半幸運者的血液僅衝破內層,血液滲入血管壁夾層,形成主動脈剝離,又稱為主動脈夾層瘤。症狀多為撕裂般的急性胸痛或上背痛,若確診為升主動脈剝離者,需要緊急接受重建手術,否則短時間內仍可能因外層破裂致死。不管治療難度 給付都一樣以主動脈剝離來說,手術可能需要動用三位醫師、麻醉師、護士、助手、體外循環師等,至少9人,一站就是10幾個小時,站到抽筋腳都麻了,還未必能從鬼門關救回一條命。但在健保體制下,健保給付手術費用,團隊裡每個人拿到的時薪可能不如去速食店打工。自從有了健保,醫病關係變差,不少病患自認平日繳了健保費,醫院就該滿足一切需求。健保照顧全民固然可貴,但同時也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不管治療困難度,健保都只會付「同一種價錢」給醫院。重症病患多收一個賠一個再舉例,開心手術一向具高風險性,一位狹心症病患要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並合併有頸動脈狹窄,必須先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但是在健保同病同酬的情況下,只給付「冠狀動脈手術」,也就是說像這類的重症病患,醫院只要多收一個、多開一次刀,就多賠一個。最後重症都沒有醫院要做,全往中大型醫院推,為了救治重症患者,中大型醫院每每虧本在做,給付無法符合醫院的成本及醫療付出,醫院只好壓榨醫療人員,減少人事費用,一場惡性循環的台灣醫療崩壞正在進行中。自行醫以來,最難對患者啟齒的一句話就是,「你開這個刀要自費多少錢」。看著患者與家屬面有難色,總感到十分歉疚,但是誰會知道,那多餘的開支不會落入醫師的口袋,而是醫院必要的成本。健保應大刀闊斧改革全民健保實施多年,為討好多數民眾,給付項目以輕症居多,保險費被小病用光,大病就沒錢了。最近衛福部正審議明年健保費率,呼籲健保應大刀闊斧改革,保大病不保小病,才能將有限的健保資源挹注在更需要的重症患者上,讓全世界引以為傲的台灣健保走得更長遠,這樣才是全民之福。
-
2020-12-28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泡溫泉去寒?心內科醫警告忘記1小動作當心血栓
許多人都感受到濃濃寒意來到,再加上東北部一直都在下雨,在溼冷的天氣下,溫泉就是很舒服的去寒方式。泡在熱熱的泉水裡,身體感覺到溫暖放鬆,然而,幾乎每年都有因泡溫泉眩暈或昏厥跌倒民眾,也有發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或腦拴塞案例,因此慢性病患如果想要泡溫泉,一定要做好身體評估才能去。冷熱交替易暈眩 高血壓患者應警惕身體狀況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當溫泉池在戶外,脫下衣服前往浴池路途中,當皮膚接觸到冷空氣血管會立刻收縮,血壓就會跟著上升,如果原本就有高血壓,也沒有把病況控制好,這時就有機會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危險;郭志東提醒,發現自己接觸到冷空氣,有胸悶或頭暈等症狀,就不要勉強自己。郭志東持續說明,泡溫泉時熱水高溫會讓血管擴張,就像水管加大口徑,血液灌流量下降,會讓血壓跟著降低;當心臟力量不足,沒有辦法把足夠血液打到腦部,就很容易發生暈眩,眼睛的血液量不足,也會突然眼前一黑,臨床上都有人因此就醫,如果不小心重心不穩摔倒,撞倒頭導致腦出血更可能有死亡風險。泡溫泉時間最好在10分鐘左右 補充水分避免脫水郭志東也說,身體在高溫環境不斷流汗,但泡溫泉時不容易察覺,在水池裡身體水份漸漸變少,血液也就越來越濃稠,形成血栓機會也就開始增加,發生心肌梗塞與腦栓塞機會跟著上升;郭志東建議,泡溫泉時間最好在10分鐘左右,起身後最好補充水份300c.c.至500c.c.,補充流失水份。郭志東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泡溫泉要特別小心,溫泉水難免會有微生物,當皮膚有細小傷口,或泡溫泉時皮膚出現輕微破損,如果免疫能力不佳,就有可能發生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有胸悶、胸痛、心口痛、頭暈等狀況,最好不要泡溫泉,以免意外狀況發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天冷泡湯正是時候! 但7種情況還是先打消念頭吧 天冷泡湯身心舒暢! 皮膚科醫師分析對身體的4好處
-
2020-12-27 科別.心臟血管
洗腎嬤四肢冰冷不舒服 就醫發現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新竹一名70歲蔡姓婦人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定期在診所洗腎治療,因四肢冰冷、心臟不舒服由診所醫師轉診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進行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與腳部血管都有嚴重阻塞。另名66歲詹姓婦人也有類似情況,近期走路不舒服,起初不以為意,直到胸痛呼吸困難,經診所做血管超音波與觸診檢查,發現腳摸起來有些冰冷,懷疑下肢周邊動脈有阻塞,立即轉診至台大新竹分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潘恆宇指出,周邊血管阻塞是種漸進式慢性疾病,初期幾乎毫無症狀,後來因足趾傷口久難癒合與四肢末梢疼痛,在許多基層診所反覆求診,最後進展到足趾變黑壞死,才被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洗腎與糖尿病患是高危險群,另外,患有三高、抽菸、肥胖、家族史的中老年人也需特別注意。即便是術後腳部疼痛狀況改善,也要按時服藥與定期追蹤、控制三高、適度的行走復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平日更須留意足底及腳指頭皮膚的狀況,若四肢末端變黑要盡速就醫治療。潘恆宇指出,民眾有腳部傷口難癒合不用馬上衝向大醫院,可先至鄰近心臟科診所經診斷,一旦發現疑似血管阻塞,就可透過「轉診」由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及轉診窗口專人聯繫預約與享有轉診保留號,轉診時,診所檢附腳部ABI值或血管超音波檢查結果,且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調閱資料,了解民眾最近的就醫用藥資料與檢查檢驗結果資料,節省等待醫院作業流程與金錢花費,也降低重複檢查的潛在健康風險。
-
2020-12-26 新聞.科普好健康
食道遲緩不能症、胃輕癱瘓者就不可享美食嗎? 醫:這樣做3個月後能治療改善
「食道遲緩不能症」及「胃輕癱」是相當擾人的腸胃道疾病。罹患食道遲緩不能症者,會有吞嚥困難、胸痛、嘔吐等症狀;胃輕癱患者,則會有乾嘔、上腹脹痛、胃酸食物逆流及嘔吐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營養不良的併發症。術後3個月 重享美食生活一名35歲女性,長年吞嚥困難,經食道高解析壓力計檢查,確診為食道遲緩不能症後,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癒,在術後第二天即開始由口進食且吞嚥困難明顯改善,體重於術後3個月增加10%,又恢復享受健康美食的生活。另一位30歲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女病患,長期接受胰島素治療,飽受乾嘔、上腹痛及飯後腹脹嘔吐困擾,經胃排空核醫攝影後確診胃輕癱,患者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療,在術後第二天也開始由口進食,且上腹脹痛及嘔吐情形明顯改善,配合血糖與飲食習慣控制後,體重於術後3個月增加5%,恢復健康生活。亞東治療 臨床改善率7成一般健康的人進食後,會藉由內臟神經系統發號施令,來調節食道與胃部的肌肉,再經由規律的肌肉收縮,會將食物推入小腸消化並吸收。然而,當食道或是胃的收縮功能因為疾病而發生障礙時,就會導致食物排空功能異常。近年來隨著內視鏡技術的發展與進步,2018年亞東醫院首創利用經口內視鏡幽門肌肉切開術治療難治性胃輕癱的成功案例後,目前在食道遲緩不能症及胃輕癱的內視鏡治療達到技術成功率90%、臨床改善率70%,無併發症及死亡案例。臨床上診斷腸胃道蠕動異常疾病,會利用胃鏡先排除器質性阻塞的可能,再輔以胃部核醫攝影及高解析壓力計來診斷。治療方式會先建議以低纖低脂飲食及少量多餐的方式,並給予促腸胃蠕動藥物進行,不過以往經驗指出反應皆不如預期。健保不給付 材料等需自費在過去,患者常需要接受侵入性外科手術治療,使得手術恢復時間較久,預後也較差。新興的口內視鏡技術可以取代外科手術的括約肌切開術,治療食道遲緩不能症及胃輕癱,文獻報告成功率達70%以上,而可能的併發症包括出血、穿孔與感染,發生率通常低於10%。不過,此項為新穎的微創內視鏡技術,健保沒有給付,關於材料及技術與麻醉費用病患需要自費負擔。
-
2020-12-25 科別.心臟血管
奪命一瞬間!醫師教你如何避免心因性猝死
去年影星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追跑過程中突然昏倒送醫搶救2小時無效,享年35歲;近日更有藝人小鬼被家人發現在浴室倒下,被發現時已回天乏術。每當名人猝死案例一經媒體報導後常造成缺乏對疾病正確認知的民眾人心惶惶,因恐懼而一窩蜂前往醫院就診。時至冬日,亦為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藉此時節,本文將來探究令人聞之喪膽的心因性猝死與心肌梗塞當中的區別。甚麼叫心因性猝死「猝死」依照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及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的定義為:不論原因,在症狀發生後24小時內死亡,稱之為猝死;而其後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修正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都統稱為猝死。而根據統計,在症狀發生後2小時內死亡者,約七至九成由心血管疾病所致,其餘則歸屬於腦部及肺部疾病。在沒有其它潛在致死病因下,因心血管問題所導致的突然非預期性死亡,稱為「心因性猝死」。依據全球相關研究統計,心因性猝死盛行率約0.1至0.2%,推估全台每年有約2萬3000人至4萬6000人因此喪命。常見心因性猝死原因心因性猝死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來自於心室異常放電,不正常的心跳過速使心臟宛如空轉,輸出血液不足造成腦部及身體各器官缺氧,人體陷入昏迷,最終心跳停止,若沒有及時的治療,數分鐘後即可能死亡。常見導致心因性猝死的原因包含冠狀動脈疾病(包含動脈硬化造成的心肌梗塞或先天的冠狀動脈異常,以及冠狀動脈發炎或病毒感染等),瓣膜性疾病(包含主動脈狹窄、主動脈逆流等),心肌病變(包含肥厚型心肌病變、擴張型心肌病變、心臟衰竭等),心肌炎(常為病毒感染),心律不整(有先天家族遺傳及後天因素引起,如WPW症候群、Q-T期過長症候群、Brugada 症候群),或其他像是肺栓塞、心包膜填塞、主動脈剝離、嚴重鉀離子或鎂離子電解質異常等疾病。不同年齡層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機率及原因分布亦有不同。一般來說,隨著年紀增長,發生猝死的機率逐年升高。在青少年心因性猝死的發生率約為每年0.001%,常見原因如心肌炎、心肌肥厚、Q-T期過長症候群,Brugada 症候群及冠狀動脈先天異常。35歲過後,心因性猝死機率約每年0.1-0.2%;而至50歲過後,若合併有心臟疾患,其機率更可能高至每年10-25%,其常見原因為冠狀動脈疾病、心臟擴大、或心臟瓣膜疾病等。運動員因運動激烈,猝死亦時有所聞。在年輕的運動員中,心因性猝死發生率約每十萬人一位到每三十萬人一位之間,以男性較常見。而在年齡35歲以上,慢跑時發生心因性猝死的發生機率升高為約每15,000名慢跑中就有1名,而在馬拉松運動員中則更高(1/50,000)。根據美國及加拿大國家大學體育協會的研究,運動員中,最常導致心因性猝死的原因前六項排行分別為: 1.不明原因:31%;2.冠狀動脈疾病:14%;心肌炎:8%;擴張性心肌病變:8%;主動脈剝離:8%;肥厚型心肌病變:8%。心因性猝死的緊急處理方式心因性猝死的發生往往來得又急又猛,有些病患在致命心律不整開始發生時,可能會感到心跳加速或頭昏,然而在超過半數的個案中,常常事前沒有預兆。若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尚有意識時應立即呼救,立刻撥打119求助。若發生在親友或其他路人突然暈倒而無法叫醒,無法測量到心跳或脈搏時,也應立即撥打119求助。除了打電話求助外,一旦發生心室嚴重心律不整而測量不到心跳脈搏時,急救的重點在於保持大腦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心肺復甦術(CPR)可將病患倒地前吸入殘存在肺部的氧氣,利用體外心臟按摩將其輸送到大腦,直到利用體外電擊去顫術恢復心臟正常的心律和收縮,而現在許多公共場所均設置有自動體外電擊除颤器(AED),若能在4分鐘內盡快施予CPR,8分鐘內能取得AED讓其自動判別是否需要電擊,有60-75%的機會救回患者;但若超過4分鐘才進行急救的話,存活成功率只剩下1%。因此心因性猝死的緊急處理重點便在於即時的CPR與適時的電擊。如何避免心因性猝死由上述心因性猝死原因可知其致病原因大約可導因於冠狀動脈問題,心臟結構問題(心肌或瓣膜),以及心律不整問題。有些起因於家族性遺傳,有些則是後天,特別是冠狀動脈阻塞。因此若家族成員中有人不明原因突發性死亡,或是自己或家人曾發生不明原因暈倒甚至猝死而被救回,更要留心是否有家族遺傳性心臟結構及心律不整的問題。因此要預防心因性猝死應檢視自己是否有以下的危險因子,包含:心臟方面問題、心臟病或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相關家族史、肥胖、健康檢查時呈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或使用毒品等藥物濫用。此外,一些容易誘發猝死的環境因子也應避免,包含: 過冷或溫度變化過大的環境、長期過勞或心理壓力過大、以及高強度及競技型運動。雖然許多心因性猝死並無事前症狀,但若反覆出現氣促、胸悶胸痛、昏厥、心悸、全身倦怠、頭痛等症狀,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進行進一步檢查。減少心因性猝死的檢測方式與適用對象對於成年人最常見心因性猝死的原因為冠狀動脈阻塞來說,應積極控制其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並戒抽,而針對有上述心血管阻塞危險因子的患者,又符合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或家族直系血親中有早發型冠心症者,可進一步檢查其十二導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肌血流灌注造影檢查、甚至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以求早期診斷冠狀動脈狹窄嚴重度及斑塊之存在,加以適當治療,以減少心肌梗塞造成的心因性猝死之可能。而心肌病變、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等,則須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加以評估。心律不整常不定期發作,除了一般十二導程心電圖的基本檢查外,有些利用24小時心電圖檢查就能偵測得到,但發作比率較低時,可能好幾天甚至數月才會有一次的心律不整,用24小時心電圖檢查很難偵測,就需要長天期的心電圖檢查,例如7天或是14天的心電圖才有機會偵測得到。結語心因性猝死就像潛藏的魔鬼,除了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要用心發掘可能潛在的身體疾病,並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方能減少心因性猝死發生的可能。
-
2020-12-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去如抽絲:慢性疲勞的病患知識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做個能幫忙病人的好醫師」,由三位不同背景的學者執筆。一位專攻醫學史的醫師利用幾個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進而探討醫病關係以及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強調醫病良性互動的重要;一位專門研究醫學人文的醫師介紹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做為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可以促成醫學生學會傾聽病人的話,而能夠辨認、聆聽、理解病人的病情,然後受到所聆聽的故事感動,然後做出回應行動的整套臨床技巧。」;一位在醫學院教學的社會學學者介紹史薇特醫師的兩本書,以諸多醫師與病人的互動與照護故事,敘述身體診察、聆聽病人故事、細讀病歷等慢功夫如何成為有效醫療的基石。今年十一月十八日英國《衛報》刊出一則報導,蘇格蘭的家庭科醫師史莫(Amy Small)身體一向健康,每星期慢跑五千公尺三次。今年四月她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六星期後她覺得身體好多了,決定帶小孩到公園走走,結果一段上坡路讓她累到躺了好幾天。六月份史莫醫師恢復上班,結果看診半天使得她接下來臥床十天,甚至有一整天累到無法講話也幾乎沒力氣喝水。 史莫醫師病後這樣的極度疲勞,在這次疫情中不是單獨的案例,有許多受感染者在病毒檢驗轉為陰性之後仍苦於所謂的「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根據美國疾管署網站的資訊,除了疲勞之外,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關節痛、胸痛,乃至於俗稱「腦霧」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憂鬱、肌肉痛、頭痛、心悸等。《衛報》引用美國傳染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的說法:「許多人的後病毒症狀(post-viral syndrome)和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驚人的相似,這很不尋常」。不少醫師與專家也已經注意到兩者的相似性。 長久以來一直有人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爭議性的疾患和病毒感染有關。任教於美國賓州大學的醫學史學者阿羅諾維茲(Robert Aronowitz)本身也是位家庭科醫師,研究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歷史。他指出關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報告出現於一九八○年代,主要症狀類似病毒感染後的倦怠。當時醫界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艾司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所引起,因為此一病毒感染後會潛伏在人體內,慢性疲勞可能是病毒感染症狀反覆發作所致。一九八五年加州太浩湖(Lake Tahoe)發生超過百人的群聚案例,於是美國疾管署進行了調查,卻無法證實是病毒引起,病毒血清學研究也沒有定論。後來有研究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這類病人,效果並不比安慰劑好。由於有些患者是加州年輕高收入人士,因此被懷疑此病真實性的人嗤之為「雅痞感冒」。醫界主流則認為這樣的症候成因複雜,可能涉及身體與心理的因素。 現又稱全身勞力不耐症(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成為一個診斷和實體地位都有爭議的疾病。相較於醫界主流對病因的不確定與重視心理因素,多數病患倡議團體主張這是一種「真實的」身體疾病,強調是病毒感染或是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的病,且強烈反對心理因素的說法。他們使用的病名是「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而不用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詞。社會學家柯林斯(Harry Collins)和聘區(Trevor Pinch)在《科倫醫生吐真言》(Dr. Golem)一書回顧相關爭議後指出,這類疾病在歐美常對醫病關係造成傷害。一方面由於患者很難治癒又易生爭執,因此很多醫師避之猶恐不及,產生「醫療人球」現象。另一方面,由於診斷和病因的判斷有時會涉及補償或保險給付,常導致病患倡議團體與醫界的嚴重對立。倡議團體的激烈態度也讓醫師備感壓力,不敢暢所欲言醫學見解。 這回症狀和慢性疲勞症候群很相似的新冠長期症狀又引發什麼反應呢?由於這次疫情受到史無前例的密切觀察與研究,因此醫界似乎罕有人質疑疲勞等長期症狀與病毒感染的關係。由於兩者很相似,也有研究者重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毒病因說。有意思的是,有些苦於新冠長期症狀的醫界人士從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例子,開始反省相關的治療方法。 《衛報》指出過去英國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指引建議使用「漸進運動治療」(graded exercise therapy),以逐漸增加運動量來進行復健,但有些病患倡議團體反對這種療法,宣稱有許多病患這樣做之後會筋疲力盡讓病情惡化,造成長久傷害。今年十一月英國修改治療指引不再建議此一療法。另一方面,雖然英國當局尚未公佈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治療指引,也曾警告漸進運動治療不見得適用於治療新冠長期症狀患者,但仍有不少醫師建議罹患新冠長期症狀的病人採用漸進運動治療。史莫醫師認為這是因為英國家庭科醫師過去受的教育主張漸進運動治療,而新的指引還要一段時間才會傳達到基層醫療,因此不少醫師還是會勸告新冠長期症狀病人在運動復健「到達極限時再加把勁」。 利物浦熱帶醫學校的流行病學專家迦納(Paul Garner)在罹病後苦於新冠長期症狀,他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網站部落格撰寫的病人誌提到主流醫學知識和患者個人經驗的脫節。他患病後馬上查詢醫學文獻回顧的重要資料庫「考科藍圖書館」(Cochrane Library),卻發現用處不大,雖然當年他是該資料庫創立推動者之一。他的感想是「文獻回顧顯示主流醫學和我的個人經驗嚴重脫節」。迦納反而發現「肌痛性腦脊髓炎協會」這個病人倡議團體成員的解說對他有所幫助。實證醫學專家在自己生病後,回頭重新肯定病患個人經驗和病患倡議團體的觀點,這段不無反諷的插曲令人深思。 也有醫師和科學家認為,新冠長期症狀和慢性疲勞症候群不見得是同一回事,還有許多有待研究釐清之處,而運動復健對許多病人來講還是必要的,不能一概而論。確實,這些爭議與謎題或許還要相當時間的研究才有可能釐清,但相較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爭議史,這次疫情由於有許多醫師與專家罹病,生病的經驗有時會帶來不同的體認。 迦納教授提到一位良師益友給他最受用的建議是:「別試著征服病毒,你要和它和解共生。」他給病友的忠告則是:「若曾有人懷疑你的症狀的真實性,請牢牢記住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是男性,請記得女性有更多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是位醫師,請記住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人遭到這樣經驗已經數十年了。」過去有研究指出女性的病痛經驗在臨床上較易被忽視,這點就像慢性疲勞症候群這類難解而具有爭議性的疾病患者一樣。迦納教授在生病後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自身的疾病經驗似乎讓這些醫學專家更願意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這樣的態度或許是個較為良性互動的開始。
-
2020-12-21 科別.耳鼻喉
天冷、壓力大耳鳴就發作?當心自律神經失調!醫:先看這2科找病因
蕁麻疹腸躁症時好時壞?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警訊 身體常常出現各種老毛病,看完醫生吃完藥,卻又經常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現代人一天當中從起床睜開眼到晚上睡眠,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自律神經進行調節,包括呼吸、心挑、饑餓、排泄都有相關,一旦打亂作息節奏,就可能出現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若未妥善控制,有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大腸急躁症、慢性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等疾病。 王健宇舉例,許多人作息失調又採用錯誤解決方式,更容易導致身體平衡失調,比如為了熬夜喝咖啡,隔天照常上班為了提神繼續喝咖啡,如同一台持續運動的車子,該進廠保養卻不進廠,身體就會有「破口」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以女性而言,壓力大時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機能失調,甚至可能因此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相較之下,因壓力產生的腸躁症,則有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 耳鳴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王健宇:先看這兩科再確定 坊間常有民眾,突發性出現耳鳴卻找不出病因,恐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問題。王健宇指出,耳鳴與自律神經關係非常密切,提醒民眾如果耳鳴時好時壞,當處於天氣冷、心情低落、壓力大的時刻特別容易發生,就是身體處於壓力破口的不平衡狀態下。也可觀察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胸悶、胸痛、皮膚過敏,這些症狀都會反映身體是否處於平衡之中。 王健宇提醒,耳鳴其實是相對難處理的疾病,民眾如果不時發生耳鳴、暈眩,應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倘若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檢查皆無問題,這類耳鳴很多時候歸類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醫師表示,可使用針對耳鳴、暈眩的症狀治療藥物,再搭配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機會控制在7、8成之間。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 先求和平共存找出壓力源 王健宇表示,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或時好時壞的症狀,應保持平常心配合治療,先求與症狀和平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醫師提醒,有自律神經相關症狀與疾病發生時,除應就醫治療外,也建議病人找出造成壓力的源頭,用正確的方式舒解壓力,才能真正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甚至有機會可以脫離藥物。 《延伸閱讀》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耳鳴未必是耳朵的問題,單邊耳鳴等情況盡早就醫! .失眠分3大型態 別單靠安眠藥,睡眠日記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21 養生.運動天地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鐵人三項比賽中,中老年男性的猝死風險高!鐵人三項比賽對運動愛好者是一場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所有參賽者必須獨立完成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極限項目,但這項充滿挑戰性運動真的適合你嗎?依據《美國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一項長期31年研究發現,中老年男性和首次參與者最容易發生猝死的危險,而比賽中的心臟猝死並非罕見事件,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有1.7人死亡。中年男性要注意 游泳階段最致命這項長達31年研究報告,研究人員調查了大約900萬鐵人三項選手,調查了死亡和心臟猝死的關聯。他們發現,1985年至2016年共有135例死亡案例,其中107例是突然死亡,13例的心臟猝死與遺傳疾病有關連,15例則是在自行車賽段發生了意外傷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死亡和心臟猝死多發生在中年男子,而且猝死過程幾乎都發生在游泳階段,後來驗屍發現死者都有潛在心血管風險疾病,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或心肌病變。鐵人比賽愛好者 賽前先評估體質運動心臟病專家Dermot Phelan醫師提醒運動愛好者,鐵人三項比賽前,一定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而適當的訓練很重要。他強調,如果有胸痛、呼吸急促、心絞痛或頭暈,應該積極找尋運動領域的心臟科醫師。呼籲民眾報名參加任何挑戰性活動之前,都要注意任何會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原文連結:Death and Cardiac Arrest in U.S. Triathlon Participants, 1985 to 2016Sudden Death During a Triathlon: Are You at Risk?(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運動中出現這些情況別硬撐! 小心都是身體在喊救命 運動要在早上還是晚上比較好? 研究解密一天之中的「黃金時段」防癌效果更好&nbsp;
-
2020-12-19 科別.心臟血管
開車時發生心肌梗塞怎麼辦? 保命「2動作」死亡機率降
心肌梗塞新聞時有所聞,日前媒體報導,客運司機載客途中胸痛引發心肌梗塞,硬撐1小時險釀意外。而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則造成5.3萬人死亡,已超越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出現中風徵兆 須立即打119快就醫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者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而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須立即「打119快就醫」,千萬別硬撐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其實,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臟病與中風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忽冷忽熱及氣溫驟降等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之一。駕駛時發生心肌梗塞 保命原則這樣做工作執勤時若發生急性徵兆,王英偉說,此時駕駛人應將車輛停到路旁且關掉引擎,並告知乘客自己身體不適,請其幫忙打119送醫;如無乘客,須盡快下車尋求幫忙,勿獨自待在車上,避免心肌梗塞時無人知曉。最重要的是,千萬別逞強,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先顧好自身健康,才能做好稱職工作。 預防心臟病措不及防 日常生活習慣要注意近日冷空氣來襲,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除注意保暖也要適時補充水分,隨時注意相關危險徵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且普遍人也以外食族居多,心血管疾病常來的猝不及防,彈指之間即天人永隔,為避免憾事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王英偉提醒,從健康生活型態開始做起,如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戒菸節酒、控制三高、定期健檢等,即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守門員。延伸閱讀: 每26分鐘有1人死於心臟病! 除了天冷,4危險因子就藏在生活裡 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 什麼都不做心臟會廢掉!醫師教日常保養原則
-
2020-12-1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 什麼都不做心臟會廢掉!醫師教日常保養原則
68歲張老伯是位退休軍人,因心臟血管疾病動手術,剛剛才恢復出院。但張老伯返家後發現,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過去早起到公園運動是家常便飯,但現在連出門都懶,稍稍活動一下就覺得喘,身體負擔很重;回想當年他馳騁沙場身體好得很,相較於現在行動不便,連走路都需要家人攙扶,張老伯很難適應,這一次,真的覺得自己老了。心臟動過手術 皆會造成功能受損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騏竹表示,只要心臟動過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患者的心臟都會有大小、程度不一的受損,因此,術後首要注意的,是讓心臟的負荷減輕,把心臟負擔降到最低為佳。然而,心臟的主要功用是人體重要的「幫浦」,功能在於把全身血液打到人體的各項器官,這個運作馬達若是出了問題,就會影響人體各項功能。因此,患者接受過心臟手術後,主要需要控制水分。術後需控制水分 避免心臟負擔大若平時喝太多水,水分就會蓄積在身體裡,這些「積水」需要使用抽水馬達把多於水分抽走,這時,心臟就扮演「馬達」的角色,把多餘的水分打到腎臟,促使腎臟工作、過濾,形成尿液排出;但手術後心臟功能較弱,平時喝太多水會增加心臟負荷,因為「馬達」必須增加工作量,形成壓力,導致「患者心臟受不了」。張騏竹解釋,心臟術後患者若身體蓄積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會造成水腫,手、腳都會顯得「泡泡的」,且因為心臟衰竭又過度工作,因此,稍稍一活動,就會覺得喘,非常不舒服,這類患者也無法躺下來睡覺,因為原本心臟處於較高位置,水分蓄積在下肢,一旦躺下,心臟與腳一樣高,下肢水分回流回心臟,更增添心臟及肺臟負荷,因此,會覺得不舒服、喘不過氣來。掌握少油、少鹽原則&nbsp; 重新調整飲食習慣因此,張騏竹建議,心臟術後患者應該每天記錄自己的體重,維持自己的體重在日常生活覺得最舒服的狀態,喝水量不要過多與過少,特別口渴時,喝一兩口解渴即可,不能因為天熱,大杯水拼命灌水下肚,造成心臟、腎臟負擔;這類患者最忌諱與朋友一起泡老人茶,三五好友在一起聊開了,老人茶一杯接著一杯,一不小心就過量。飲食也要特別注意,張騏竹指出,心臟術後的患者,切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飲食需維持清淡,醃漬食物、醬瓜、燒烤等重口味食物,都應列為拒絕往來戶,即使要吃,也需要淺嚐則止,否則吃過量,體內鹽分太多、鈉離子升高,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同樣引起水腫,增加心臟負擔。張騏竹說,病友的心臟血管受損,功能也隨之受損,即使手術後復原,飲食也需掌握少油、少鹽原則,否則血液中油脂含量升高,形成高血脂,也容易在血管壁內膜產生斑塊蓄積。若斑塊堆積在心臟血管,就容易心肌梗塞,堆積在腦血管就容易中風,患者要維持健康,一定要從生活習慣開始做起。要改變長久的飲食習慣,多數人恐怕一時無法接受,但「吃習慣就好」,多接受點簡單烹調的天然食材,調味也清淡點,可多考慮攝取高纖維的蔬果,不僅有助清腸胃,還可幫助患者排便順暢。漸進式運動模式 預防心肺功能下降另外,張騏竹強調,不要抽菸、喝酒外,術後身體復原後,也應逐漸增加活動範圍,如剛開完刀躺在床上,身體恢復健康與體力後,會建議開始試著坐在床緣或輪椅上,接下來,可在親友的幫助下,慢慢走到廁所,不論是扶著、牽著都可以,就是一定要動。張騏竹說,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必須漸進式的訓練運動量,等患者逐漸習慣下床後,應該試著慢慢的走出房門,即使坐在客廳看電視,都比躺在床上不動好;當在家中活動自如,不覺得身體太過負擔後,也可嘗試走出家門。不少長輩都有到公園散步、運動的習慣,因此,現在心臟術後患者一旦開始走出家門,也應該漸進式的訓練,從距離近的開始走,可以自己推著輪椅走,或拄著拐杖、助行器行走,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然後逐漸拉長距離。張騏竹提及,很多病友術後習慣躺著、懶得動,會使得心肺功能愈來愈低下,不僅呼吸愈來愈喘,也會水腫,甚至躺太久,皮膚受到壓迫,容易生褥瘡,影響生活品質。因此,一般人所認知的「運動」,心臟術後患者都不能做,建議緩步行走、健行,且應藉由活動身體,逐漸訓練心肺功能,不少「用功」的病患,可將心肺功能恢復到術前的九成以上。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定期檢查、少出入公共場所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盡量不要進出人數眾多、密不通風的公共場所,因為若遭受呼吸道感染、染上感冒,心臟會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所以最好留意不要著涼。平時可戴口罩,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有部分患者因為便祕太嚴重,蹲馬桶過於用力,心臟也會受不了。心臟血管疾病患者的特徵,大多都是55歲以上,肥胖,有抽菸、喝酒習慣者,這些習慣讓血管容易硬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者,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張騏竹建議,有家族病史、50歲以上民眾,最好年做一次健康檢查追蹤,此外,若有胸悶、胸痛、呼吸不順、冒冷汗等症狀,都應該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心臟血管疾病,治療效果會更好。延伸閱讀: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 心房顫動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 5個常被忽略的小毛病都是重要警訊
-
2020-12-13 科別.心臟血管
人體沉默未爆彈!醫師:突發劇烈胸背痛 小心主動脈剝離
54歲黃姓卡車司機,有高血壓病史,沒有規則服藥,因作息日夜顛倒、菸酒不忌,冬日凌晨3時許,突然劇烈胸痛且合併後背撕裂疼痛,同時左腳肢體無力冰冷,因疼痛劇烈,他當下撥打119送醫急救,診斷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合併左下肢急性缺血」,經心臟外科醫療團隊手術、治療一周後順利出院。臺中榮總嘉義暨灣橋分院心血管外科醫師黃暄喬指出,主動脈剝離最典型症狀,即是撕裂般劇烈胸痛,疼痛也會由前胸移到背部上方然後移到背部下方,若出現此症狀,應立即就醫。黃暄喬說明,主動脈血管壁有三層,慢性高血壓又未按時服藥控制,或抽菸患者,血管壁長期承受過高壓力,容易因季節變化或者日夜劇烈溫差,動脈壁產生破口,讓血液進入血管內夾層,形成主動脈剝離,或者主動脈夾層血腫,若侵犯到升主動脈,可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破裂危險,死亡率可高達20%。黃暄喬呼籲,正常血壓應控制在收縮壓120、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民眾平時應注重血壓控制,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抽菸,或年約40至55歲的慢性高血壓患者,特別容易因血管壁壓過高,發生主動脈剝離,高血壓患者應按時量測血壓,積極服藥、控制血壓,秋冬溫差大,更應小心。黃暄喬也提醒,手長腳長「馬凡症候群」患者,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者相較家庭成員顯得高瘦,罹患主動脈剝離風險性較高,需特別小心。
-
2020-12-08 新聞.健康知識+
運動中出現這些情況別硬撐!小心都是身體在喊救命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然而,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運動可以抗老 還能預防8種癌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運動如爬山、有氧活動(快走、慢跑、競走、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跳繩)、重量訓練(舉重)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28%罹癌風險;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運動提升身體新陳代謝 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此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發現,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因為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癌後人生運動好處多 少量多次為原則此外,透過每週3~5次30分鐘有氧或阻力訓練的中強度運動(有點喘但可聊天的程度)強化身體機能活化細胞,可顯著減少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對身體的影響;若太過虛弱無法長時間運動的患者,則可改為每次10分鐘,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建議每週累計運動總量能達到150分鐘以上。運動前健康評估不可少 出現這些狀況應立即停止癌症病人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出現,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生,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建議,癌友應與主治醫師或到復健科門診與醫師諮詢及討論,進行運動前的健康評估建議,依個人的狀況,設計個人的癌症運動處方,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延伸閱讀: 天冷才是一年中最容易瘦下來的時機! 研究告訴你原因 8成發生在50歲以後! 研究證實這8種癌都能靠運動降低罹患風險
-
2020-12-07 科別.心臟血管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動脈硬化?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一名63歲李太太近日與兒子、媳婦反應胸口覺得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還跟媳婦說:「該不會是自己無意間招惹鬼神,自己被鬼壓床了。」日前在兒媳的陪同下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經專科醫師安排進行安裝支架手術。冠狀動脈血管阻塞 多因膽固醇、糖尿病控制不佳所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醫師表示,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蔡聰聰補充,有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若長期控制不佳,未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糖尿病不易發現冠心病疼痛感 冠心症9大族群要當心若有糖尿病問題罹患冠心症的機率是一般人至少2倍以上的風險,男性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且糖尿病患較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感覺,因此不容易發覺自己是否罹病,所以積極預防和定期安排檢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相當重要。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日常生活養成好習慣 出現胸悶、胸痛須留意蔡聰聰提醒,近期正值入冬之際,日夜溫差略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延伸閱讀: 吃膠原蛋白會胖嗎?膠原蛋白補充有用嗎? 營養師告訴你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吃蛋會讓膽固醇過高? 是錯的!營養師告訴你蛋吃太多真正可怕在哪裡
-
2020-12-06 科別.消化系統
改善胃食道逆流 醫師建議從3方面下手
新竹一名50歲陳姓男子事業繁忙經常要應酬,近期感覺胸口灼熱,且此症狀每月都會發生好幾次而到醫院求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胃食道逆流,透過藥物、生活作息和飲食調整後,症狀明顯改善,幾個月沒再復發。榮總新竹分院胃腸科醫師蔡志奇表示,胃食道逆流是國人常見的消化性疾病之一,根據統計,大約每4人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但是因為嚴重程度和發生頻率不一,到門診就診的人只有少部分。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包括胸口灼熱感、胸悶、胸痛,另外,胃食道逆流也可能造成食道外症狀,像是喉嚨痛、聲音沙啞、咳嗽、氣喘等。蔡志奇說,胃食道逆流一般是用臨床症狀診斷,症狀符合就可下診斷和用藥,但也有不少民眾因胃食道逆流去就診而被安排胃鏡檢查,確認是否有逆行性食道炎,以及有無胃發炎、潰瘍、腫塊等情形,且以目前健保規定,要做胃鏡發現有逆行性食道炎才能給付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胃食道逆流除了使用離子幫浦抑制劑外,生活作息和飲食調整也很重要,生活作息方面建議應避免吃宵夜、不要吃完東西後馬上躺下、三餐盡量定時定量;飲食方面則避免過多的甜食、咖啡因類的飲料。此外體重過重也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蔡志奇也提醒,若民眾生活作息、飲食都正常,也有使用藥物,三管齊下卻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話,則需要到醫院做食道酸鹼值檢測和食道壓力測試,以鑑別診斷是否有其它疾病。
-
2020-12-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海外就醫健保核退案銳減 確診新冠僅1人獲退4萬元
全球疫情嚴峻,邊境管制加嚴導致出入境人數銳減,向健保署申請境外就醫費用核退的案件量也比去年少一半。健保署統計,今年共有5萬3400件核退案,常見樣態與往年類似,以呼吸道感染和腎衰竭最多。核退案有大約1%(520件)是新冠肺炎疑似症狀者,共核退314.1萬元,其中2件來自一名新冠肺炎確診女性,她在菲律賓急診和住院,健保署共核退4萬425元。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吳科屏表示,去年1到10月境外就醫核退案件量有9.97萬件,今年同期間僅5.34萬件,銳減五成。常見樣態與往年近似,今年案件量前五名依序為急性呼吸道感染(4500件,核退465.9萬元)、腎衰竭(4200件,454.9萬元)、急性支氣管炎(1600件,核退205.8萬元)、不明熱(1400件,核退219.1萬元)、傷害(1300件,核退609.1萬元)。其中金額最高是一民眾在香港心臟病住院,共核付42萬元。健保署資料顯示,今年的案件中有520件與新冠肺炎疑似症狀有關,接近半數是發燒,還有肺炎、胸痛、呼吸道症狀等,共核付314.1萬元。其中僅兩件申請案是確診新冠肺炎,都來自同一名女性,她在菲律賓急診就醫並且住院,健保署核付其急診1099元,住院3萬9326元。這520件當中有六成來自中國(320件),共核付160萬元,平均一件核付5000元。美國、越南、日本等國件數也比較多。吳科屏表示,不可預期之緊急傷病,在國外就醫後六個月內都可以申請核退,不論是本人或郵寄資料和委託書,請家人代為申請也可以,健保署會進行審查,核付金額以就醫日或出院日當季國內醫院或診所平均費用為上限值。今年最近一季(10月至12月)門診上限為每次1053元、急診上限每次3160元、住院上限每日6042元。申請辦法可上網查詢。
-
2020-11-30 科別.消化系統
醫病天地/胃食道逆流 易誤為心臟疾病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疾病,發作時常有心悸、胸悶症狀,許多人誤以為是感冒或心臟疾病;南投30歲張小姐因感覺頭暈、心悸,醫師檢查心臟無異常,轉介到肝膽腸胃科以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確認是胃食道逆流引起;台中林太太也因喉嚨卡卡不舒服,以為是感冒,後來確診是腸胃問題。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說,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加上飲食精緻化、吃消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食道逆流問題,典型除了胸口灼熱、胃酸逆流症狀,有時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等,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作祟。胃食道逆流除了藥物治療,更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南投醫院中醫師賴卉蓮說,患者可能與脾胃虛弱、情志影響、飲食不節有關,或許是體質不好、過勞導致脾胃受損,有些因心情鬱悶、易怒傷肝導致氣機阻滯,最多見是飲食不節,偏愛煎炸、黏膩食物,或過飢過飽損傷脾胃。中醫治療多使用制酸藥物,或以健脾、養胃中藥修復胃黏膜,最重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如鬱悶加疏肝理氣藥材;飲食過飽或食積者加消食;過食生冷者以溫補脾胃改善,也可按摩內關穴與足三里穴預防保健。賴卉蓮提醒,生活習慣調整很重要,應保持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食物如柑橘類、番茄、辛香料、碳酸汽水及甜點等、糯米等難消化食物也避免,規律運動外,避免熬夜、抽菸、喝酒、吃消夜等。
-
2020-11-28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易誤為心臟疾病 醫師建議這樣做可改善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疾病,且發作時容易感覺心悸、胸悶,南投縣30歲張小姐便因為感覺頭暈、心悸,擔心是心臟疾病就醫,但醫師檢查發現心臟並無異常,轉介到肝膽腸胃科透過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確認心悸、胸悶其實是胃食道逆流作祟。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是肝膽腸胃科專家,他說,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加上飲食精緻化、吃宵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除了典型的胸口灼熱、胃酸逆流之外,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等症狀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症狀。胃食道逆流除了藥物治療,更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南投醫院中醫師賴卉蓮說,胃食道逆流可能與脾胃虛弱、情志影響、飲食不節等有關。脾胃虛弱的人因體質不好或是過勞導致脾胃受損。患者心情鬱悶或易怒傷肝而導致氣機阻滯,影響脾胃消化。或者患者飲食不節,偏食肥甘厚味、煎炸、黏膩等食物,或過飢過飽損傷脾胃。賴卉蓮說,胃食道逆流治療除使用制酸藥物,常加以健脾及養胃中藥修復胃黏膜,再針對胃酸逆流原因治療,如情志鬱悶加以疏肝理氣;飲食過飽或食積者加消食;過食生冷者加以溫補脾胃來改善,也可經由按摩內關穴及足三里穴預防保健。內關穴位於手臂內側中間的兩筋之間,腕橫紋旁開三指寬度的位置,有寧心和胃的功效;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膝眼下四指寬,脛骨外一個拇指寬的位置,有調理脾胃的功效。生活習慣調整也很重要,應保持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柑橘類、番茄、辛香料、碳酸汽水、及甜點蛋糕巧克力等、少吃糯米等難消化的食物,規律運動,避免熬夜、抽菸、喝酒、吃宵夜等,都是預防胃食道逆流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