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
胃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份,在上腹部中間偏左的位置。胃病是胃多種症狀的統稱。
- 症狀: 溢酸 打嗝 噁心 嘔吐 胃痛 胃脹 胸悶 腹脹 腹痛 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腹瀉 便秘 吐血 黑便 血便
- 併發症: 消化道出血 慢性胃炎 胃食道逆流 胃下垂 胃癌 胃穿孔 腹膜炎 心臟衰竭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胃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份,在上腹部中間偏左的位置。胃病是胃多種症狀的統稱。
失眠指的是一個人難以入睡或無法保持不間斷的睡眠狀態,所導致睡眠不全的症狀。臨床表現有:翻來覆去都睡不著,睡眠週期幾乎處於淺睡階段,感覺似醒似夢而無法深睡,早醒、醒來後難以再睡回去,夢多、感覺徹夜都在做夢,對外界相當敏感、易受干擾而突然中斷睡眠,以及睡醒之後仍感覺睏倦等。 依發病時間的長短又可分為:短暫性失眠(一週內),可能因暫時性的事件譬如考試、出遊所引發的精神緊張、焦慮或興奮,導致失眠,當事件解除後就會恢復正常;短期性失眠(一週至一個月),持續性的壓力,例如較嚴重的家庭、工作或感情問題導致連續性的失眠,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正常;長期性失眠,狀況持續數年之久,甚至終生都有失眠問題,難以治好,也是失眠患者求診中最常見的類型。而失眠問題持續的時間愈長,愈容易誘發其他更嚴重的身心疾病,而這些身心疾病可能反過來加重失眠,惡性循環。
狹義的焦慮症,亦稱為焦慮性精神官能症,這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致使人體神經活動異常,伴隨運動性不安及軀體不適等特徵的精神疾病,多發於青壯年齡,女性比男性高,臨床症狀有:無端緊張、恐慌、焦慮的念頭揮之不去、經常煩躁易怒、坐立難安、搓手踱步、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四肢發抖、無力、噁心想吐、暈眩、盜汗、失眠、腹瀉、頻尿、消瘦等。而廣義的焦慮症在醫學上的界定則包含所有能引發病態性焦慮症的精神疾病,像是強迫症、恐慌症、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等。 原本焦慮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過的正常情緒,但一旦持續時間過長,最後演變成無根據的驚恐和慌張,莫名的、無明確對象的焦慮緊張,以及對現實產生不合理的過度警覺,就成病理性的焦慮症。治療方式會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生活中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改善焦慮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