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肌無力
共找到
72
筆 文章
-
-
2020-10-30 科別.眼部
換回「炯炯有神」 眼科醫師談老年人的眼瞼下垂!
眼瞼下垂的困擾明明有睡飽、且精神奕奕,卻老被人誤認沒睡飽嗎?感慨年輕時明明眼睛好大顆,現在拍照不管眼睛怎麼撐開,都像是瞇瞇眼嗎?有沒有要貼個雙眼皮貼或是要用手拉一下眼皮才看得清楚的情況呢? 這些都是眼瞼下垂常見的困擾!正常的眼睛黑眼珠會被上眼皮遮住一點點(約1.5-2釐米),所以用瞳孔做為分界的話,從瞳孔到上眼瞼的距離大約4釐米,到下眼瞼的距離約5釐米,但是隨著歲月的增加,上眼瞼的肌肉跟腱膜結構退化鬆弛,不足以維持正常眼瞼抬高的強度時,便會產生眼瞼下垂的結果。而且當精神疲累的時候,眼皮下垂會更為嚴重;為了要讓眼睛張得更開、看得更清楚,眼睛就需要更用力的張開,眼周的肌肉更容易感到疲憊。另外很多老先生老太太會常常挑起眉弓、或是皺起額頭來睜大眼睛,雖然眼睛會變大,但是抬頭紋也明顯增加了。眼瞼下垂的定義與分類眼瞼下垂可通過發病年齡、病因、嚴重程度和提上眼瞼肌剩餘功能的量來分類,依照嚴重程度通常分為輕度(1-2毫米),中度(3-4毫米)或重度(> 4毫米), 一旦嚴重程度到遮蔽到瞳孔,影響到視線,便建議開刀矯正,以改善視線。而眼瞼下垂的原因又分為以下幾種:◎腱膜性眼瞼下垂提上眼瞼肌的腱膜退化與鬆弛是老年人眼瞼下垂最常見原因。受到重力的關係和肌肉力量的喪失,影響提上眼瞼肌及其腱膜的伸展。如果之前有慢性炎症,做過眼科手術,外傷撞擊或戴隱形眼鏡都可能會加劇腱膜的散裂或裂開。◎肌源性眼瞼下垂因為某些疾病的關係而有提上眼瞼肌的功能障礙,常見的疾病有重症肌無力(最常見)、肌肉強直症、面肩胛肱肌失養症、眼咽型肌營養不良症、先天性肌肉病變、慢性漸進性外眼肌麻痺和粒線體疾病。不幸的是,這些疾病通常是漸進性的,並且即使在最初的外科治療之後也經常復發。◎神經源性眼瞼下垂動眼神經、交感神經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或損壞可能導致的上眼瞼下垂。原因包括糖尿病、霍納氏症候群、腫瘤、頸動脈海綿狀動脈瘤和多發性硬化。◎機械性眼瞼下垂通常是因為眼瞼太重而肌肉力量不夠而無法抬高眼瞼,例如眼皮鬆弛、眼眶脂肪脫垂和眼瞼腫瘤。◎外傷性眼瞼下垂在更廣泛的創傷中提上眼瞼肌可能會被插入,並形成了疤痕和繼發性機械性上眼瞼下垂。眼瞼下垂的手術方式決定開刀前應該要讓醫師做整體的評估,包括眼瞼下垂的嚴重程度、剩餘提眼瞼肌的肌肉功能、是否有多餘鬆弛眼皮可以移除、眼瞼閉上的時候眼球生理性的往上旋轉,讓角膜可以被藏起來保護功能(Bell's phenomenon),以及確認眼瞼下垂的病因。◎額肌懸吊手術提眼瞼肌肌肉功能不佳(
-
2020-09-09 科別.骨科.復健
年紀大風險更大?先換左膝還右膝? 醫師解惑老年人「膝關節置換」的多種疑慮
張老先生今年82歲,半年前在本院做了左膝關節置換,7月初再次入院進行了另一側右膝關節置換,術後2周自行過來拆線,不再扶拐,老人對兩個膝關節置換後恢復的狀態非常滿意,現在膝痛消失,又能行動自如了,非常高興。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膝關節在使用過程中逐步磨損退變,當外界出現溫度、勞累等引起關節不適的誘因後,關節疼痛酸脹,最終形成膝關節骨關節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膝關節炎。而對於這樣的患者,在保守治療無明顯好轉之後,我們常常通過全膝關節置換術解除嚴重關節炎引起的疼痛。不過很多患者對膝關節置換術存有一些疑慮。疑慮一:我適合換關節嗎?目前膝關節置換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膝關節病變導致的頑固性疼痛,且患者經過保守治療無效。一般來說,55歲以上,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及骨缺血壞死或腫瘤等病變所致的嚴重疼痛和(或)功能障礙的患者,都適合膝關節置換。對於膝關節不穩,或膝關節僵硬、畸形的患者,有部分也適合膝關節置換。主要適用於年齡較大且活動較少的患者,也適用於有嚴重功能障礙的年輕患者;偶爾適用於由於軟骨鈣化或假性痛風引起的嚴重疼痛,但無軟骨間隙消失的老年患者;特殊情況下適用於老年嚴重髕股關節炎患者。疑慮二:兩個膝蓋都疼,先換左膝還是右膝?對雙側膝關節炎症狀均較為明顯的患者,推薦先進行症狀相對較重的一側的全膝關節置換術。這樣不僅能有效解除患者疼痛,同時對下肢功能恢復也有更大的改善。患者不僅術後可以早期下地康復,而且對下一次進行的對側關節置換影響較小。疑慮三:年紀大了換膝關節是否風險更大?有一些年紀大的患者非常擔心因為年齡大了,換膝關節風險會更大。其實,年齡並不是膝關節置換術的限制,今年已經有兩位88歲的患者在本院進行了膝關節置換術。當然全膝關節置換有一些絕對的禁忌症:1.關節化膿性感染或其他部位未癒感染。2.伸膝功能不完整或嚴重功能不全。3.繼發於肌無力的反屈畸形。4.無痛、功能良好的融合膝關節。5.神經性關節炎。還有一些相對禁忌症包括:骨髓炎、骨質疏鬆、畸形、肥胖、無法麻醉等等。老年人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有幾點注意事項:首先,由於老年人常常伴有多種基礎疾病,所以需做好良好的術前檢查及術前評估,在完善相應檢查並評估相應風險後再進行手術。其次,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需要完善的術後護理、功能鍛煉、以及遠期康復。患者術後需墊高患側下肢,避免壓瘡,防止下肢靜脈栓塞或骨筋膜室綜合徵發生。通常術後第二天鼓勵患者進行踝關節、膝關節主動或被動活動,進行肌肉鍛煉,配合抗凝藥物改善下支循環血運。患者離院後需要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家屬也應了解相關訓練方式,同時應注意避免過度負重或過度活動導致的下肢腫脹。作者:程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骨科行政副主任,運動醫學科主任)(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7 科別.心臟血管
悲傷出現胸悶、吸吸短促 小心罹患「心碎症候群」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若突發壓力事件、情緒極度悲傷時,出現胸痛、胸悶、吸吸短促等情形,小心可能罹患了「心碎症候群」,應盡速就醫診斷及治療。罹患末期癌症而接受手術及化學治療的65歲黃女士,情緒十分低落,在第二次化療期間,感覺胸口疼痛不適,合併呼吸困難,醫師懷疑是心肌梗塞而施行心導管檢查,但檢查發現她的冠狀動脈無明顯異狀,心臟的收縮功能卻非常差,得知她對癌症病情惡化相當憂心,因此診斷她罹患了心碎症候群。經過一周的支持性療法,她的心臟收縮功能逐漸恢復。心碎症候群又稱「壓力性心肌病病變」,是一種情緒或生理上受到強烈壓力會導致急性嚴重心肌無力的疾病。如果有悲傷情緒(家人死亡)、恐懼(得到重病)、極度憤怒和驚訝等各種情緒壓力時,容易發生此病;也可能發生在對身體的許多生理刺激後,如中風、癲癇發作、哮喘、肺氣腫急性發作,或嚴重出血時。患有心碎症候群的病人會有與心臟病發作病人相似的症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心臟衰竭和低血壓。通常病人是在突如其來的壓力下幾分鐘到幾小時後才開始出現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心碎症候群會危及生命,由於涉及嚴重的心肌無力,病人可能會有鬱血性心臟衰竭、低血壓、休克和潛在威脅生命的心律不整。但一般在常規治療下,即使病情嚴重也能很快完全康復。若經常在壓力下出現胸痛或呼吸短促的症狀,應該就醫詢問心臟科醫師的意見,經過初步的身體檢查及心臟超音波影像分析,醫師一般都能很快的做出判斷。若是最近突然經歷一些壓力事件而出現嚴重胸痛或呼吸短促的症狀,可能是罹患心碎症候群,應盡早就醫,以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
-
2020-07-29 科別.骨科.復健
健康保衛站/猛踩跑步機 小心跑者膝上身
喜愛踩跑步機民眾,當心出現「跑者膝」,物理治療師表示,罹患跑者膝,只要一屈膝就疼痛難耐,如果疏忽治療,容易關節退化且演成肌肉乏力等惡性循環,出現相關症狀應求醫,也採伸展、側抬腿或靠牆深蹲這三招減緩不適。一名30歲女子,前陣子因為疫情不常出門,吃太多零食體重上升,在家連續踩一周跑步機,並且啟動高強度快跑模式想快速瘦身,結果才幾天,膝蓋外側就痛到不行,就醫發現罹患「跑者膝」。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培瑜說,跑者膝學名叫「髂脛束症候群」,主要是後膝蓋外上側會產生疼痛。臀部肌群無力、骨盆不穩定的人走路或跑步時,大腿股四頭肌及其他協同的肌群會因為代償而承受身體力量,當地面反作用力傳到膝關節卻無法有效緩衝時,腿肌就會緊繃,造成髂脛束在股骨外上髁反覆摩擦,造成發炎疼痛。久站久走、扁平足、臀肌無力、O型腿、髕骨外翻、髂脛束緊繃及核心不穩定的人,容易出現「跑者膝」。若能及早接受物理治療或體外震波治療,可以有效舒緩,若輕忽治療,膝關節容易退化。吳培瑜也建議三招供紓緩症狀,第一招是先平躺,患肢跨越另一隻腳,以手抓住大腿後側牽拉伸展,每次維持30秒,一天3至5次,舒緩大腿外側髂脛束的緊繃感。再來是單側抬腿8至10次、每次15秒,再交換方向重複練習,強化大腿外展肌及臀中肌的肌力。最後第三招澤是雙腿夾球或毛巾靠牆深蹲1至15秒再起身,每天做三回合。
-
2020-07-11 科別.骨科.復健
女子防疫家中耍廢 跑步機減重卻「跑者膝」慘上身
一位30歲的女性因疫情不出門待在家,卻因吃太多零食想減重,不僅連續一周在家使用跑步機,又求瘦心切的使用高強度快跑,沒幾天膝蓋外側即感覺疼痛,休息也未見恢復,經前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就醫,才發現是「跑者膝」。物理治療師吳培瑜即指出,短時間內增加跑步距離或跑步時間,很容易引起跑者膝,她並示範三招運動來和緩症狀,避免常卡「關」。「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吳培瑜物理治療師表示,患者的症狀是「髂脛束症候群」(ITBS),典型特徵是跑步或休息,後膝蓋外上側產生疼痛,又俗稱「跑者膝」,只要屈膝就會感到特別疼痛。吳培瑜進一步表示,當臀部肌群無力、骨盆不穩定,在走路或跑步時,大腿的股四頭肌及其他協同的肌群,就會因為代償而承受身體的力量,當地面反作用力從踝關節傳至膝關節時,無法有效做緩衝,膝關節軟骨就要承受較大的壓力,使腿部負擔因而變大,讓肌肉便變得緊繃,造成髂脛束反覆在股骨外上髁不斷摩擦、發炎,產生疼痛。但並非只有跑步者才會出現,吳培瑜說,包括,急速爬過多上、下坡、久站久走的人,還有有扁平足、臀肌無力、O型腿、髕骨外翻、髂脛束緊繃及核心不穩定的人也都較易出現。吳培瑜說,幸好這患者及早就醫接受物理治療,並加上徒手運動治療及體外震波治療,放鬆膝部周邊支持帶及周圍緊繃的肌肉,有效舒緩疼痛。她亦提醒,若疏忽治療,當膝蓋長期過度承受較大壓力,膝關節容易退化。膝蓋外側的髂脛束,也會因為長期肌肉緊繃而引發疼痛,陷入越疼痛不敢動,讓肌肉更無力的惡性循環。為幫助緩和「跑者膝」,物理治療師吳培瑜並示範以下三招運動。第一招【髂脛束伸展】,平躺,欲伸展腳跨越對側腳,對側手抓住大腿後側往該方向帶,直至大腿外側有牽拉感。過程中雙側肩膀平貼於床面,每回維持30秒,一天3到5次,可舒緩大腿外側髂脛束的緊繃感。第二招【側抬腿】,側躺,一腳彎曲支撐身體,腰部穩定不動,臀部出力將另一腳慢慢向上抬高到45°,膝關節保持伸直,單側抬腿每回8~10次、每次15秒,換另一方向,重複練習。以訓練大腿外展肌及臀中肌肌力。第三招【靠牆深蹲】,雙腿夾球或毛巾靠牆站,腳離牆面半步距離,沿著牆往下蹲,停10至15秒後起來。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做三回合。可訓練臀大肌、股四頭肌及股內側肌的肌力。
-
2020-05-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重症肌無力 孕婦緊急剖腹產母子均安
新竹29歲李姓孕婦過去有重症肌無力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史,產檢時診斷出妊娠糖尿病,在懷孕30週時因早期子宮收縮合併子宮頸閉鎖不全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住院安胎,又因胎兒窘迫缺氧情形,緊急剖腹產下男嬰,後轉到外科加護病房觀察,所幸李婦呼吸功能恢復正常,母子均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林明緯醫師說明,重症肌無力的發生率,女性是男性的兩倍,且女性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剛好落在20至30歲的生育年紀。重症肌無力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常會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其中又以甲狀腺疾病最常見。重症肌無力常見的原因是病患體內產生抗體,阻礙乙醯膽鹼(神經傳導物質)傳遞運動的訊號,造成病患反覆出現眼皮、臉部、咽喉部、手腳四肢甚至是呼吸肌肉無力情形。林明緯指出,若是病患全身肌肉無力的情況嚴重,已影響到吞嚥或呼吸功能,就稱為「重症肌無力危象」,國外甚至有文獻建議剛發病的重症肌無力女性患者應要避孕一至兩年。據國外統計,重症肌無力本身不會增加懷孕流產率、子癲前症、子癲症等發生率,但孕婦在懷孕過程當中約40%症狀會惡化,甚至恐需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另有30%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症狀沒有變化,剩下30%的孕婦症狀則會改善。整個孕期以第一孕期和產後時期是症狀最可能惡化的危險期。重症肌無力的孕婦應配合神經內科醫師治療,按時服用藥物或調整用藥,切忌不可因懷孕而貿然停藥,重症肌無力病患有許多禁忌藥物,包括產科常用的安胎藥鈣離子阻斷劑,含鎂離子的胃藥、軟便劑和治療子癲前症的硫酸鎂、某些特定的抗生素等,都可能造成肌肉無力症狀惡化。生產時,重症肌無力的孕婦不一定要剖腹生產,若是自然產也可以施打無痛分娩。值得注意的是,重症肌無力孕婦的新生兒由於受到母體乙醯膽鹼受體抗體透過胎盤循環到寶寶體內的影響,約有10~20%新生兒會發生重症肌無力。孩子恐會出現肌張力低下、吸吮能力比較差、眼皮下垂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此,新手爸媽在欣喜之餘,要特別留意孩子。
-
2020-05-18 科別.新陳代謝
影/男突然全身發軟起不來 竟是甲狀腺機能亢進作祟
若忽感全身無力,不一定是肌肉本身出問題,也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所造成;一名50歲男性過去曾短暫無力而無法開車,近期清晨忽然全身四肢無力,無法起身,另名30歲即將升格當爸爸的男子過去從未發生肌無力,這幾天也突然無力不能行走,兩人向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助,經急診醫師與內科部副部長林信宏診斷,發現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低血鉀」所惹的禍。林信宏說,50男子經抽血檢查,發現血中鉀離子只有2.1 mEq/L (正常人為3.5至5.0 mEq/L)。另名30歲男子鉀離子只有1.9 mEq/L。兩人都有尚未被診斷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研判最近恐因疫情壓力與情緒起伏,誘發低血鉀的「週期性肌無力」,兩人在經過鉀離子補充,並服用控制甲狀腺藥物後,都已恢復正常生活。林信宏指出,血中鉀離子過低會引起人體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雖然多數低血鉀症是長期未進食或鉀離子從腎臟流失所致,但少數也和甲狀腺疾病有關,病患可經由尿液和血液檢查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一般甲狀腺亢進以女性較多,易有失眠、焦慮、多汗、體重減輕、心悸、大脖子、眼球突出等症狀,但甲狀腺亢進也可能週期性地引起鉀離子經由細胞的離子通道,快速跑入細胞內部,使血中的鉀離子急速減少,造成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研究顯示,這樣的突發性症狀在亞洲年輕男性的比例特別高,尤其易發生在大量高糖飲食、劇烈運動或壓力之下,這可能和種族、胰島素、腎上腺素與男性賀爾蒙的分泌有關。林信宏提醒,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及門診追蹤,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另外,民眾若曾無緣無故突然四肢無力,也要小心是否為潛在著甲狀腺疾病造成了低血鉀相關的周期性肌無力症。
-
2020-05-14 科別.新陳代謝
眼皮下垂、複視 原來是糖尿病未控制好引起
一名47歲男性某天起床,驚覺眼睛左眼皮下垂,且看東西1個變2個,嚇得他趕緊掛眼科就診,但檢查後眼睛沒有問題,於是轉診至神經內科,經醫師抽血檢驗及核磁共振檢查,診斷是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的動眼神經受損病變。經服藥控制血糖,以及規律生活後,複視情形已改善並返回工作崗位。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惠萱說,這名男性是廚師,平常罹有糖尿病,固定看新陳代謝科,但因為沒有按時吃藥、好好控制,所以才導致這次眼睛神經病變,並對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她說,動眼神經是12對顱神經當中的第3對,主要支配眼球運動,還有眼睛張開的動作,所以一旦產生病變,就會產生視覺上看東西有雙影的複視現象,以及眼皮下垂情形。除了糖尿病,血管瘤壓迫、腦內長腫瘤(如鼻咽癌侵犯到神經)、中樞神經感染、海綿竇發炎或血栓等都會引起動眼神經問題。陳惠萱說,治療上主要是針對血糖控制,且搭配規律生活,讓眼睛多休息,做些適度的運動,也要遠離菸酒及刺激性食物。此外,多補充維生素能幫助神經修復;一段時間藥物調養後,通常可以幫助患者進步。她說,一般人以為眼睛出現症狀,一定是眼睛的問題,要去看眼科。但其實不只有眼睛問題會引起這樣症狀,就像上述提到的動眼神經病變,此外還有甲狀腺引起的眼肌病變、腦中風、重症肌無力等,都可能出現看東西複視的狀況。因此呼籲民眾,眼睛的症狀若檢查並非眼睛相關問題,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相關病變。
-
2020-03-25 科別.骨科.復健
肩痛、手舉不起來 恐是職業病 醫:透過藥物治療與復健可改善
雲林55歲張姓美髮師最近常常右手舉不起來,就診才知罹患「職業性旋轉肌袖症候群」,前往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現在慢慢舒緩症狀,院方也協助她申請職業病相關給付,讓她安心養病。台大雲林分院環境暨職業醫學科醫師李念偉說,職業性旋轉肌袖症,泛指旋轉肌群的肌腱病變,好發族群為45歲以上,工作中反覆上肢不自然姿勢施力、過多上舉或搬運重物。他表示,最主要有無力、疼痛兩大病症,主要臨床症狀是肩部前外側疼痛、做高舉過頭的動作時產生肩痛、睡覺時壓到患側會痛醒或是肩部在外展及前屈時,有肌無力的現象。李念偉提到,很多患者都不自知,都是突然間發覺,好比要曬衣服拿衣架沒辦法上舉,或是抱嬰兒時要舉高,才感到疼痛。他說,最常見罹患此病的包括清潔人員、油漆工、汽車修護人員、醫護及看護人員等行業,目前可透過藥物治療與復健2到3個月就會有明顯改善,嚴重的話可再找醫師評估是否手術。李念偉指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是中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承辦單位,可以提供職業傷病鑑定、重建等服務,患者經過職業疾病診斷、開立評估報告,確認為職業病,可領給付金額按平均月投保薪資的70%給付,給付期限最長為2年。
-
2020-03-23 科別.腦部.神經
搬家工人肩胛骨突出像長翅膀 醫師:注意嚴重神經傷害
一位40歲的搬家工人,長年來雙肩背負重物,雖練就一身壯碩肌肉,卻也使得背上的肩胛骨突出,好像長出「雙翼」。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醫師鄧浩文表示,這不是好事,是「翼狀肩胛症」患者因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萎縮,出現雙臂無力舉高,是較嚴重的神經傷害,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患者表示,他的雙臂漸進性無力舉高已數年,只能到平舉的角度,再往上舉就有困難;除了舉起上臂時略微酸痛,並沒有麻木感,肩關節也沒有很嚴重的疼痛。鄧浩文請患者脫掉上衣,做舉起雙上臂以及雙臂推牆壁的動作時,赫然發現其背後兩側肩胛骨都明顯向後突出,像在背上長出了雙翼,判斷該患者可能因為兩側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無力,進而造成上臂在肩關節的活動受限。經進一步做了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檢查,及胸部電腦斷層,證實患者胸壁兩側的前鋸肌都呈現嚴重萎縮的情形。鄧浩文說,長胸神經從脖子到胸壁,而肩胛骨是靠前鋸肌、斜方肌、菱形肌支撐,其中前鋸肌是受長胸神經支配,一旦長胸神經受損,連結肩胛骨的前鋸肌就會乏力,無法將肩胛靠攏在胸壁上,造成肩胛骨會往後突出,導致翼狀肩胛症;進而因為肩胛骨無法固定,而導致上臂舉起的活動範圍受限。他說,常見的長胸神經受損原因包括了外傷、手術、或其他長期反覆性的拉扯或壓迫,如肩頸負重、重度須甩動手臂的運動、重量訓練等,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在慣用的右手發生神經麻痺。一般,這類患者經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後,雙臂抬舉的角度有機會獲得改善,除非病況十分嚴重才會建議進行手術神經減壓治療。從事重訓、健身、各種需要反覆大幅度擺動上臂的運動員、或者需要長期肩臂負重的人,若有發現上臂舉不高合併推牆時背上會有「翅膀」跑出來的情形時,需盡早就醫,評估是否有長胸神經受損的狀況並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
-
2020-01-15 養生.運動天地
棒式運動夯 姿勢不正確反傷關節
健身已蔚為風潮,不少民眾透過網路學習,其中棒式運動(Plank)在家就能做,大受歡迎,但衛福部南投醫院發現,有些健身姿勢不正確恐適得其反,尤其棒式不是撐著就有效果,姿勢有誤,或手肘、肩膀、關節原本就受傷者進行棒式運動,對關節更造成負擔。南投醫院指出,現代人吃得好、運動時間少,很多人腹肌無力、腹橫肌被拉長、力量部分丟失,肌肉鬆弛變成大、小肚楠;但重新健身,多數從網路學習運動資訊、在家自主訓練,有時反因姿勢不當,易引發運動傷害。醫師就發現「棒式運動」最近很夯,這是藉由前臂和腳尖接觸地面將身體撐起,像一塊板子的基礎訓練動作,又可稱為肘撐、平板撐等,透過持續且循環進行能增強核心肌群,也降低韌帶和關節受傷風險,改善身體平衡感、駝背等外觀姿勢,且因在家就能自我練習,很多人每天做。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吳政軒說,棒式看似簡單,但對關節有一定負擔,因此手肘或肩膀關節受傷者,不適合做棒式。此外棒式自主訓練雖方便,卻也易犯錯而不自知;吳政軒表示,正確棒式姿勢是頭部在脊椎延伸線上,但民眾容易過度抬頭或低頭,手臂過度用力導致上背部往上拱起,誤把全身力量放腰後,出現下背腰後下凹情形,不僅讓訓練做白工,也易傷害腰部或關節。醫師提醒運動要注意正確姿勢,可在鏡子前調整,像椿式手撐地板垂直剛好90度,腹部出力、夾緊臀部、骨盆後傾,注意力放在腰、腹,腳尖併攏與肩同寬,不憋氣且自然呼吸,感受全身肌肉緊繃狀態就對了。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