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醫療.精神.身心
搜尋
聖母峰
共找到
13
筆 文章
-
-
2023-05-09 醫療.呼吸胸腔
金馬獎導演疑高原肺氣腫驚傳去世!平常健康的人,登高山也會有高海拔疾病?
據新浪娛樂報導,執導過多部藏族題材的影片,代表作有「撞死了一隻羊」、「塔洛」、「老狗」…等,並曾以「塔洛」獲得第52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的著名藏族導演萬瑪才旦驚傳去世,享年53歲。據報導,萬瑪才旦在藏區拍片,疑似突然發生高原肺氣腫,送醫搶救無效。高山症常見三類型許多人登高山後會產生高山症,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旅遊保健資訊指出,高山症即「高海拔疾病(High altitude illness)」,是指人體處在高海拔地區時,因高海拔特殊環境所導致的健康風險。一般而言,海拔3000公尺的氧氣濃度,只有平地的7成左右,而海拔超過2100公尺以上,就可能發生高山症。常見的高海拔疾病分為三類:1. 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因缺氧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噁心、嘔吐、厭食、虛弱等非特異性症狀,多數人到達高海拔地區1~12小時後開始出現症狀,症狀2~3天後會隨著身體適應環境而緩解。通常最先出現的是頭痛症狀(但少數患者沒有頭痛症狀),嘔吐是症狀惡化的重要指標。2. 高海拔腦水腫(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少數發生急性高山病的旅客,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的症狀包括嚴重頭痛、嗜睡、意識不清、運動失調(步態不穩)、甚至昏迷。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出現步態不穩症狀後,若沒有給予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就可能致死。3. 高海拔肺水腫(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缺氧時會造成肺動脈壓上升,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水份外滲到肺部。高海拔肺水腫症狀包括運動能力變差、休息狀態下仍不停喘氣、乾咳、胸悶,隨著疾病惡化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帶血、發紺,發生高海拔肺水腫的患者也可能併發其他的高海拔疾病。高海拔肺水腫的致死率比另外兩種高海拔疾病更高,如果喘氣和呼吸困難的症狀無法因休息而緩解,就要考慮是否出現高山肺水腫,給予氧氣能緩解症狀,但同時一定要立刻降低高度。心衰竭、肺動脈高壓、貧血…高山症高危險群由於高山環境特殊,專家建議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肌缺氧(心絞痛)、鐮刀形貧血、任何型式肺功能不良者,都應先諮詢醫師才知道是否適合上到高地活動。此外,懷孕及糖尿病患也應留意。此外,之前也有病例自身有貧血而不自知,至西藏旅遊雖然事先預防性地服用高山症藥物,但仍出現喘氣、噁心、嘔吐、劇烈頭痛等症狀。書田診所特約主治醫師周明文曾受訪指出,要預防高山症,前往高海拔地區前可預防性投藥,並緩慢、漸進地向高海拔處移動;貧血者應先請醫師評估風險。若不確定是否貧血,可先自行觀察平日是否容易疲累、體力不佳、臉色蒼白、運動或月經時會更不舒服等症狀,並就醫確認。而若仍發生高山症,應儘快向低海拔處移動,同時給予氧氣治療、藥物治療及休息。平常很健康,登高山會產生高海拔疾病嗎?而許多人以為自己平常很健康,擔心到高海拔地區會不會出現高海拔疾病?疾管署指出,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環境就會對人體機能有些許影響,只要沒有適當的安排登高速度,在身體未適應的情形下就到達海拔2500公尺以上地區,任何人都可能出現高海拔疾病,包括平時非常健康的成年人。而高海拔疾病發生與否、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最主要受到個人體質影響,和平時的體力、運動習慣等都沒有太大的相關性。台灣最高峰玉山為3,952m,西藏拉薩高度有3,660m,聖母峰「珠穆朗瑪峰頂」則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86公尺。【參考資料】.快訊/金馬導演離世享年53歲 3月底才殺青新片.衛福部疾管署.貧血不自知 她赴西藏高山症狀超嚴重
-
2022-04-05 新聞.健康知識+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登山是很好的休閒活動,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至於哪些族群或有哪些疾病的人,不適合登高山?彰化漢銘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王律凱特別強調,有心臟病、心律不整、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喘)等患者,都不適合登高山,此外,需長期用藥控制的癲癇患者,也應避免。 年紀並非避免登山的主要關鍵年紀越大是否越不建議?年紀並非主要關鍵,還是要看個別體能狀況,有些60、70歲老人,跑起馬拉松比起年輕人絲毫不遜色,原則上,年紀非最大問題,但要考量的是登高山屬劇烈運動,年紀大萬一在山上發病,送醫較困難,恐引發嚴重後果,若有意嘗試,事前要有更週詳的規劃。避免單獨行動,勿挑戰過於險峻、常出事的高山另外要提醒幾個注意事項:*避免單獨行動,「比基尼登山客」就是自己單獨行動,出事時,沒有同伴的協助,而失去救命機會。*如果初次登高山,最好有經驗豐富的人同行,比較保險。*特別險峻、容易出事、很少登山客攀登的高山,除非本身經驗夠,否則不要輕易嘗試。可以選擇較多登山客攀登的高山,會有步道及繩索,登山過程較為安全。台灣包括玉山、合歡山等海拔比較高的高山,夏天是比較適合攀登的季節,海拔1000~2000千公尺,以秋天較合適。海外登山,先做健檢及體能評估不只國內,有越來越多人想出國挑戰一些大山,但國外就醫不像台灣方便,如果挑戰海外高山,除了先請醫生評估體能狀況之外,最好能做健檢,以了解自己有哪些疾病,以及身體最大需氧量是多少。如果想挑戰像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這類更高的山,除非本身是極限運動者,否則不要輕易嘗試。 延伸閱讀: 。缺乏事前訓練,突然挑戰高山,專家盤點可能遭遇2狀況,危急恐喪命 。和碩前副總裁蔡進國登山喪命,攀登高山之前,專家提醒:先做到這6件事
-
2021-08-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優人物/抗疫不當女神 賈永婕做自己的「人生努力組」
採訪約在近午時刻,賈永婕前一天就告知,早上還要跑一趟三總送醫療器材,結束後趕回經營的婚紗公司化妝、換衣,訪談超過2個小時,因為解封,中間還有兩組客人進來,她是最近大家尊崇的國民女神,也是能幹的老闆娘,精力在她身上,似不曾枯竭。年輕時是成功的藝人,嫁入豪門後家庭幸福美滿,一方面又擁有讓人稱羨的事業,在二分法的社會,她被歸類在人生勝利組,外人只愛在表象錦上添花,而她背後的拚博努力從不被深究。她認為,自己從不屬於勝利、失敗兩組,而是人生努力組,在每一個過關斬將中,從不輕言放棄。什麼樣的環境 教育出鋼鐵娘子8年來,她一直做著同一個夢,夢裡是父親從世界各國不同地方神神秘秘打電話來,開頭熟悉又親切的「丫頭」兩個字總讓她一震,然後告訴她自己並沒離開,而是去出一個機密任務,夢裡她回答,「可是我知道你死了,親眼看到你躺在那裡」,父親問她,妳有來摸過嗎?確認過是真的嗎?妳看到的只是模型,「我是假死」。每年總會反覆這個夢,父親告訴她,「妳放心,我很好,只是不能告訴別人我還活著」,醒來後她深深思索,以為爸爸的話是真的,一次又一次同樣的夢境,電話中父親的聲音清晰宏亮,而且不停換國家出任務,他不知道的是,女兒很想說,「爸,我想念你,年紀大了,可以回台灣別再出任務了嗎?」賈永婕長成在一般的軍人家庭,父親是海軍上校,給她的教育小到吃飯要有坐相,講話時要正眼直視對方,鞋子脫了要怎擺,筷子該怎麼夾,大到凡事要對得起自己,絕不能占別人便宜。規矩內化了,成了她為人處事的方圓,他身教給她的,還有莫名的正義感。有一回,賈父帶著賈永婕的女兒去看兒童舞台劇,台上演到種檳榔樹,他竟氣到不顧正在演出起身大罵,「在小孩面前為什麼要演這個」,然後拎著孫女走人。賈永婕事後聽到他教訓不認識的人,覺得尷尬也不好意思,但這種莫名的正義感其實也在她血裡流淌。賈永婕國中時追星張雨生,在夏日炎熱的二二八公園裡大排長龍等著投販賣機買飲料,一個大媽帶著小孩直接插隊,沒人敢站出來說話,賈永婕走過去面對大媽,「妳好像插隊了」,大媽見笑轉生氣,開始狂飆大罵,她不理大媽,只對小孩幽幽說,「你以後長大,不要像她那樣哦。」然後離開。這樣的例子多到不勝枚舉。有一年她和老公王兆杰去雲南看表演,台上80歲老者表演的段子無聊,身邊一堆外國大學生看不下去竊笑、大聲聊天,她受不了這群人不尊重演出,不斷轉頭用英文示意他們安靜,後來更喊他們丟自己國家的臉,散場後,那群人走出來,算一算超過20個,老公見苗頭不對,以尿尿要她陪為由直接尿遁。去西班牙旅行,錢包被扒走了,她眼尖發現扒手就在路邊,要老公衝上去追,老公看著她一陣猶豫不決,她氣到要自己上去,但低頭一看自己挺著7個月身孕,跑不贏對方才作罷,錢包、信用卡都是損失。幾次下來,老公王兆杰常跟她說,「走在妳身邊,真的會有生命危險」。而這些從爸爸傳來下的家庭教育或是身教,她也不時拿來教育自己的小孩。父親過世時她趕不回來,一切已成定局,也有了夢中他問她「妳摸過我嗎?那是我的模型,我是假死」的對話,8年了,她慢慢看淡,認為人生其實沒什麼不能面對的,只是心中仍留有遺憾。她說,「父親走後,我在他書房的角落發現了一分醫院診斷書,他每年都健康檢查,報告上有說明心血管阻塞狀況,該做手術處理,但他怕家人知道,選擇避談,沒想到一切來得太突然。」女強人的人生沒有放棄賈永婕的個性不能沒有事做,她有事業心,要有生產力,王兆杰深知老婆個性,全力支持她創業開婚紗店,這波疫情重擊各行各業,但天公疼好人,兩年前一個轉念,讓她意外避開了危機。她和設計師搭檔黃淑琦合夥創業,開了C.H Wedding婚紗,那年,黃淑琦猝逝,加上父親離開,她人生受到嚴重打擊,無心工作,暫將事業全交給同事,把心思轉移到運動,不停跑步、游泳,化解心中的情緒,沒想到一回神,公司已從婚紗業領導品牌逐漸褪色。賈永婕說,「人生就是這麼現實,你不花心思、不想用心,它就會讓你知道。今天不是我退步了,而是在我原地踏步時,別人都在進步,婚紗業已悄悄進入網路世代,而我一下被打醒了」。她想過放棄,公司前幾年都賺錢,放棄是最容易的事,止血就好,還能保有之前賺到的利潤,但她也有猶豫。那段時間,她經常愁眉不展,天人交戰,有一天兒子發現媽媽不對,竟走過來跟她說,「放棄?妳在說什麼,妳是好棒棒賈永婕耶,Fighting就好啦」。她精神一振,這也成了她繼續下去的主要動力,「我不想讓小孩覺得媽媽碰到挫折就不幹了。」於是她著手改造公司,過去公司租下大坪數有挑高攝影棚、華麗氣派店面,但東區房租16年來漲太多,她認為網路世代後,門面已不重要,著手搬家,換到二樓現址,把省下來的錢投入網路行銷。以前公司養一批設計師,後來改用接案的方式和設計師合作,雙方再談分潤,而設計師接案的作品不比當員工差,甚至更好,幾個改變大大縮減固定成本。過程中她歷經許多掙扎,不知道抉擇是否正確,事實證明,一年多疫情下來,公司受到衝擊的損失,都在她可控的範圍之內,「永遠不要怕的事,就是改變,有人會說我以前的場地、攝影棚多大、多華麗,但面子的事是最不重要的。至少我生存下來了,如果不能在這個行業裡當老大,做老二、老三也行,重點是努力跟上潮流,如果可以,就引領潮流,如果不能,就跟著潮流走,最怕沉溺在過去的光環中。」人生巔峰在哪裡從一個柔弱的女明星,婚後跟著老公去運動,一開始跑三鐵,記者莫不驚呼;接著,賈永婕在東京馬拉松跑完全馬42公里,媒體認為她已到人生極限了,沒想到那年她跟老公組團赴英國比賽,甚至泳度英吉利海峽,這時沒人再敢猜測她的界限了,但人生有限,要如何兼顧家庭、事業,還去做這麼多刺激冒險的事,記者開玩笑,「不會有一天,妳要去爬喜馬拉雅山吧」。2018年,她真的跟老公花了7天時間,登上5364公尺的聖母峰基地營(Everest Base Camp,簡稱E.B.C.),那晚她又哭又笑摟著老公拍接吻恩愛照。3年後的今天,她說,以非登山專業人士來說,要爬上8848公尺的聖母峰是不可能的,當時確實熱中討論要再上攀6千多公尺高的另一個基地營,雖然只相差1千多公尺,但要過一段冰橋,下面是萬丈懸崖,極有難度,後來疫情大爆發,登山計劃於是被打斷。今年台灣發生重大疫情,她忙著送呼吸神器,接到蔡英文總統加油打氣電話,對她來說,這又是人生另一個高潮巔峰,她永遠在做你料想不到的事,而重點是,她沒有一項是刻意而為,完全順著自己的感覺,順著自己的心在走,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她不是嬌滴滴的貴婦,不想成為撐著洋傘看小孩在游泳池畔玩的柔弱女子,小孩下水時她都在,甚至是她努力讓小孩參與運動,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並從中培養獨立不放棄的個性。有一晚,狗仔跟拍她跑了一整天的醫院,夜裡還換上運動服出門跑步,她笑說,「運動和勞動不同,跑醫院送東西是勞動,回到家,我終於有自己的時間出去跑一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流汗、開心。」雖嫁入豪門 卻勇敢活出自己演藝圈總愛形容女星嫁給富二代是晉升豪門擠入上流社會,王兆杰是德杰建設小開,她婚後不解,為何自己明明是賈永婕,在新聞報導中卻變成附屬別人名字的老婆。而這兩個月下來,她老公跟著她跑醫院,送器材,走到哪,都被叫「賈永婕的老公」、「賈先生」,她大笑終於反轉,不過她仍十足感謝這人生夥伴一路走來的包容與給她的自主空間。她個性天生叛逆,如果嫁進一個家庭成天守著舊習俗,早上請安、下午奉茶,肯定受不了繁瑣規矩離婚,「生活是演不來的,妳要演1年、2年,還是演10年?然後呢」。她的幸福,來自於王兆杰對她全然尊重,知道老婆要什麼才會快樂,所以無論家庭、事業,都在背後默默支持,她說,「因為他知道我萬一沒事做,會有多焦慮,而他會有多慘」。夫妻倆的個性極度互補,她直率想衝敢衝,而他則溫和思慮細密。這波疫情剛開始爆發,她意外得知醫院急需呼吸器,想做就立刻做,因為平時好交朋友,王兆杰建設公司那邊也人脈充沛,兩人登高一呼,原本目標是20台,最後竟募到387台,解決了許多醫院急需,也間接救了不少可能陷入重症的病人。她說,「那些醫療器材我一輩子也沒聽過,在偶然間得知醫院缺器材的訊息,我沒辦法將訊息跳過,然後淡淡說一句不關我的事,說真的,從一開始,就有超過8百個朋友、長輩告訴我,這些都不關我的事,我可以不必那樣,但那我很想問,疫情這麼嚴重,這到底關誰的事?」過去,發生921地震、南亞海嘯、四川大地震,演藝圈在張小燕、張菲、胡瓜、吳宗憲集結各方力量辦大型募款活動,群星聚集、電視直播、數百部電話接受捐款,一個晚上下來,募到的善款差不多就是1至2億元,而賈永婕第一批募到的金額就已近億,拋磚引玉之後,兩個月來金額粗估已超過2億台幣。她一個人奔波、忙穿針引線,精神讓許多人肅然起敬,還為她贏得「國民女神」的封號。網路上開始流行兩句話「政府在做藝人的事(作秀),而藝人在做政府的事(募醫療器材救人)」,賈永婕認為,她只是盡力在做能幫得上忙的事,「疫情嚴重,我身為經營者,婚紗店這麼多同事,每一個都要生活,各行各業都在受苦,如果有方法疫情能盡早結束,一切盡快回到常軌,大家都有飯吃,我最初的想法單純只是這樣。」一切透明公開,為子女留下最好典範兩個多月來,她從送愛心便當,到醫療儀器,跑遍台北各大醫院,曾有媒體去計算她跑了多少里路、送出多少盒便當,數字令人咋舌,而這些,她每一項都仔細記錄,堅持一切公開透明,等疫情結束,明細將全部公布,原因是她要對得起相信自己,一通電話就把錢拿出來的人,而且家庭教育給她最高指導原則,是人品,「我跟朋友出去,寧願多出,也不能占別人便宜,我不會也不能花一毛不屬於自己的錢。」純真率直的賈永婕,在疫情期間成了許多人的典範,其中也有雜音批評她作秀,但她沒想過選舉,當藝人也非她的主業,做這麼多事都出自本心,內在強大的素質不曾讓她有過挫折、打擊,甚至有玻璃心,她其實很清楚所謂的女神光環,短暫如火花,絢爛過後,她仍會堅定地繼續走自己的路。
-
2020-11-13 養生.抗老養生
認真咀嚼能防失智上身!長壽專家白澤卓二:4關鍵讓頭腦清楚有活力
日本比台灣更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現在更到了「百歲」年代。日本熟齡醫學權威,專長研究長壽基因以及阿茲海默症的日本醫學博士、御茶水健康長壽診所院長白澤卓二醫師說,過去大家會把50、60歲退休後的時間,稱作「老後」,但已經有不少人可以活超過100歲,甚至在80歲這個年紀,還能攀上聖母峰!白澤卓二在《今周刊》第四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上,以預錄影片的方式,用淺顯易懂的解說告訴大家,只要做足4件事,就能防止失智、讓自己到100歲都頭腦清楚、活得健康又長壽。 100歲也要活躍於社會 他拿日本「活力百歲俱樂部」當例子,社團宗旨就是100歲也要活躍於社會,所以人生的規劃更要長達100年。那要如何在80、90歲還充滿活力呢?白澤卓二認為,首要就是避免幹細胞在高齡期減少,保持腦部年輕。 有位105歲過世的女士,把她的腦貢獻給醫學解剖研究,而後發現影響記憶力的關鍵中樞「海馬迴」,竟然和年輕人的腦一樣,依舊充滿神經細胞,完全看不出衰退。她在最後的生命階段中,確實維持著媲美年輕人的精力,由此可見,幹細胞較多的人,身體可以非常年輕。 幹細胞多身體變年輕 想要維持幹細胞的數量,白澤卓二認為,可以從這4方面下手。 首先,吃飯時要認真咀嚼,才能刺激腦部。白澤卓二說,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的Calment女士,她活到122歲,晚年雖然眼睛幾乎看不見,但咀嚼力依舊驚人。研究顯示,在咀嚼的時候,21歲年輕人只有運動神經元所在的部分會發亮,但70多歲長者在每次咀嚼時,像是額葉、頂葉、小腦、枕葉等部位,都顯示有在大範圍使用腦部。 由此可知,細嚼慢嚥這個動作,也是一種運動,能夠給予腦部廣泛刺激。另外,維生素B或D補充也很重要,一旦缺乏,會造成幹細胞數量愈來愈少。 第二是打造不枯燥的生活環境,擁有經常挑戰新事物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他說,德國學者Gerd Kempermann利用老鼠進行實驗,研究幹細胞在哪種環境下會增加,得到的結論是,比起只有吃飯睡覺的老鼠,有充分跑步以及生活在有玩具、可活動環境的老鼠,幹細胞數量能增加5至10倍。 所以,退休後要保持興趣參加各類活動,像是擔任志工等,能大幅避免罹患癡呆的機率。另外,做菜、打掃和洗衣服日常事務,對大部分男性來說,也可能是過往不曾做過的事,如果退休後能開始做菜的話,也會使用到腦部以前未用到的部分。 正面樂觀接收新刺激 再來就是每天確實健走,來防止陷入需要受人看護的狀態。白澤卓二認為,除了必須保持認知功能,每天確實健走也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 最後當然要積極面對人生,因為想讓大腦保持認知功能,面對人生的態度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做到,腦部就會不斷接收許多刺激,也能維持幹細胞機能,保持腦部年輕。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病痛不是懲罰,而是祝福!中年後,健康突然亮紅燈的3個自癒處方.父母講話難聽偏激,其實是孤單寂寞!面對負面情緒,用這招聊天,就會有好事發生.生死之事,本來就無法預測!一對夫妻的體悟:面對死亡,可以是一場溫馨的對話
-
2020-10-18 名人.張天鈞
張天鈞/從松雪樓談登山
最近到清境農場的老英格蘭莊園、合歡山、中部橫貫公路的燕子口、天祥、太魯閣和礁溪一遊,留下美好的印象,因而畫了不少圖。其中有一張合歡山松雪樓(見圖),我為畫了此圖而雀躍不已。合歡山位於中央山脈與臺灣全島的軸心地帶;松雪樓則是全台最高的旅館,位於諸多名山之入口,例如標高3607公尺的奇萊北峰。山巒雖美,卻有人因此發生意外,包括我的高中同學,他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但在大學時攀爬奇萊山失溫而去世。另一個意外事件眾所皆知。曾任台新金控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林克孝先生,高中時就是登山社的社長,生前攀登台灣百岳超過七十座,於2011年8月10日發生山難。他的一些話一再被我引用,比如「登山」一文,像極了生前就寫好的訃聞,在文中他提到:「我有時也會獨自上山,也很快發現在任何再安全的地方不小心摔一跤,都可能讓自己陷在別人想找都找不到的地方。所以也會揣摩如果陷入這種困境,我會怎麼想……我暫時回不去,如同我不能回到童年。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我想知道我走後的地球發生什麼事……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此外,他非常喜歡泰雅族歷史,也常常到南澳山上,還寫了一本書,名為《找路:月光.沙韻.Klesan》,最後命喪南澳山中,令人不勝唏噓。記得幾年前有一部好看的電影「聖母峰」,原以為可欣賞美麗風景,雖然確實看到壯闊的景致,但電影描述的卻是山難,而其中也描繪了人的意志力、挑戰極限的勇氣和互助的情誼。今年的PLOS ONE期刊中,有一篇論文研究影響攀登聖母峰成功與死亡的因子。自2006年起至2019年春天,試圖登上聖母峰的登山者,與1990年至2005年間相比,女性人數增多,年齡之範圍也擴大,例如40歲以上之比例由38.7%提高至54.1%。更重要的是,不論男女,近年來登頂成功之機率皆提高,男性和女性成功登頂並回到基地營的之比例,分別由32.2%提高至63.9%、由31.3%提高至68.1%。較令人訝異的是,有無先前登山經驗對於成功率的影響小,而且與死亡率無關。上面講的,都是登山的壞處,那麼,有沒有好處呢?攀爬高難度的山峰有危險性,若是一般的爬山、健行,風險較低,且有健身的益處。一方面欣賞風景、接近大自然,讓心情舒暢,另一方面,能夠訓練肌肉、加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造血功能。運動多,自然食欲好,而且睡眠品質也會提升。此外,適度日曬除了能促進睡眠,亦能使體內生成維生素D,以利鈣質吸收。現代人普遍生活壓力大,步調快、疲於奔命,爬山、健行是一個能讓人調適身心的活動,何樂而不為?
-
2020-07-14 養生.抗老養生
看不下去健檢紅字滿天飛 台大名醫王明鉅開始練輕功
台大前院長王明鉅走路向來健步如飛,但最近他常向朋友捲起褲管,讓人看見他腳踝上綁著「負重綁腿」。原來他最近健檢發現有許多紅字,於是下定決心開始努力減重健身。他參考日人「三浦雄一郎(Yuichiro Miura)寫的書──「愈走愈年輕」,看到他減重與健身的方法便負重走路。三浦雄一郎是聖母峰登頂挑戰者,曾創下最高齡登頂的世界紀錄。王明鉅說:「我完全沒有登任何高山的妄想。」他只想學學負重走路來健身減重。最近幾個月,王明鉅從500公克開始慢慢增加,現在每天戴著每隻腳1.5公斤重的綁腿,開始習慣這個重量,這一個月平均走上12000步,希望一年內進步到每腿2公斤,然後能每天走上1萬步。他說不敢奢求愈走愈年輕,只要能愈走愈健康,就很滿足了。以下是王明鉅臉書全文:約莫半年前,看到健康檢查結果上的紅字,我下定決心開始更努力地減重健身。受到同事身體親身力行的啟發,我決定嘗試用我五年前就知道的一個方法。五年前剛從台大竹東分院院長缷任時,身體的狀況並不理想,除了體重過重血糖與血脂肪都過高之外,臉上有滿臉通紅的「脂漏性皮膚炎」,左腳底是走一步就痛一次,苦不堪言的「足底筋膜炎」。那時看到一本由日本人,三浦雄一郎(Yuichiro Miura)寫的小書,「愈走愈年輕」,看到他減重與健身的方法只有一招,「負重走路」。他在這本書裡面寫到,他六十歲時身高164公分體重88公斤,光是去爬一座小學生遠足常去,500公尺而且坡度平緩的小山都爬不上去,還被比他更老牽著小孩的長者超越。於是他決定開始用負重走路來訓練自己,健身減重。他慢慢增加重量,一年之後,他可以穿著裝有鐵片2公斤重的登山鞋,加上兩腿各3公斤的負重綁腿以及背上揹的20公斤重的背包,在東京街頭走上一小時。我看了他的書再去作了一些研究之後,才知道這位三浦雄一郎先生,是位世界紀錄保持人。他在2003、2008與2013年,在70、75與80高齡,分別成功登頂喜馬拉雅山聖母峰三次。三次都創下當時最高齡的聖母峰登頂者的世界紀錄。這裡有個小小的插曲是,三浦先生在75歲又227天,第二次登頂成功的前一天,他的最高齡登頂聖母峰的世界紀錄就被年齡比他老上一歲(76歲340天)的尼泊爾人謝爾占(Sherchan或譯為舍川)打破。三浦雄一郎在2013年以80高齡,再次挑戰聖母峰之前,他2009年曾經經歷過摔斷腿,以及總共4次心律不整的心導管手術治療(第四次是2013年1月)的各種問題。他在2013年5月23日再度挑戰登頂聖母峰,也要奪回2008年只保持了一個月的世界紀錄榮銜。這一次那位尼泊爾謝爾占先生也再度等在三浦雄一郎之後,準備在三浦之後再次如2008年一樣,打破三浦的世界紀錄,讓自己成為世界紀錄保持人。只可惜這次老天幫了三浦的忙,他在5月23日登頂聖母峰成功後因為暴風雪降臨,謝爾占無法再挑戰三浦的世界紀錄(另有一說是他的文件繳交遲延)。二位80歲高齡老人的世界紀錄之爭的最悲劇性的部份是,2017年謝爾占以85高齡要再次挑戰最高齡登頂聖母峰的世界紀錄,但卻在登頂的基地營中去世。我完全沒有登任何高山的妄想,我只想學學人家負重走路來健身減重而已。而且我還晚了五年才下定決心。這幾個月以來,我從500公克開始慢慢增加,現在每天我可以戴著每隻腳1.5公斤重的綁腿,開始習慣了這個重量,又能如沒有重量時的大步前進了。這一個月我平均走上12000步以上。我不敢再期望穿什麼鐵片鞋或大背包,我希望能在一年內進步到每腿2公斤,然後能每天走上1萬步。我不敢奢求愈走愈年輕,我只要能愈走愈健康,就很滿足了。
-
2020-03-20 橘世代.好學橘
退休校長熱愛體育40年 盼帶給學生終生運動習慣
新北市國小退休校長吳玉芳,今年61歲,她雖在50歲時退休 ,但11年來「退而不休」。從學生時代就愛打籃球,因帶學生比賽,還特地去報考當時市立台北師範學院體育系,又一路考取全國賽等級裁判資格;退休後,她繼續投入體育界,每年有半年時間擔任裁判,重回她最愛的田徑場,她也再接受新北市府聘任督學一職,推廣學生體育,希望更多學子可以喜歡運動,終生受用。「希望學生每天都有120分鐘戶外活動,不一定是運動,走路上學也可以」,吳玉芳說20歲時從師專畢業,就開始教學,從國小級任教師、組長、主任,再考上校長,一路和體育越走越密切。吳玉芳年輕時有開始運動,念師專時打籃球,教書後會帶學生參加各式比賽,自己也越帶越有興趣,之後乾脆報考體育系。吳玉芳說,「體育課不是丟一個球給學生就好,懂教法的老師,不只傳授體育技能、知識,還要讓學生學到體育的態度,不論是爭取更好成績,或是喜歡上運動,成為一輩子的習慣運動,使之對身體有益,終生受用。」吳玉芳從體育系學到球類、田徑、國術、舞蹈及體操5大類運動,懂得教材教法,懂得規則、教練指導法、裁判,帶學生也更得心應手。因參加比賽更要了解賽事規則,又去參加裁判研習,一路從C級地方比賽裁判,考到A級全國比賽裁判。為讓學生愛上運動,吳玉芳當校長時,還訂定全校每周五早晨為體育日,全校師生都要出來,分年級玩跳繩、呼拉圈、跑步、球類運動,除每周三堂體育課,還增加時間讓學生培養運動習慣,對學生視力、體能都較好。為讓學生愛上跑步,她會設計如「馬路小英雄」讓學生自己計圈登記,累積6公里就有迷你馬標章等,採獎勵制,讓學生有成就感、才會養成運動習慣。吳玉芳擔任,每年約半年是賽季。她受訪當天下著大雨,選手們仍風雨無阻地比賽。吳玉芳說,「到田徑場即使遇到下大雨也開心,因為大家是一個team,大家都在田徑場40年,老朋友從天南地北,有的從花蓮或南投來,見面就很開心」。像在世大運看到鄭兆村等人,她內心仍很激動,像粉絲一樣求合照。吳玉芳也接受新北教育局聘任為督學,推行健康促進計畫,她認為,「體能如從小做得好的話,對整體社會健保成本支出可減少」,且多數小學生是從幼兒園就過瘦或過胖,如健康教育能向下延伸,上國小後老師就不那麼辛苦,因此她幫忙完成新北市幼兒衛生保健手冊。「退休後最多的就是時間,還是要自己安排」吳玉芳說,退休前就有自己喜歡的事物,退休後的工作和以前的工作不同,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婉拒不想碰的,心態上很輕鬆。如今她每周和以前同事打球三天,最近因腳受傷,改騎腳踏車,只要天氣好,就從永和住家騎環河到板橋當裁判,一路7公里,欣賞沿途草皮和河景。她也鼓勵退休族要有自己興趣、愛好和朋友,把握學習機會,若認為自己生活圈小,「就要勇敢的踏出第一步,自然就會找到朋友」,「很多機會看你願不願意走出來」。現在她的日子過得很充實,每天遇到的事情也有所變化,是她保持開朗、年輕的秘訣。【精選延伸閱讀↘↘↘】。不要求每場贏!「奧運銀腕」郭李建夫帶隊,練韌性。跑上聖母峰的台灣第一女子 陸承蔚的生活學。3歲到8旬都是她學生 黏土達人:肯學,年齡就無妨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2-29 橘世代.健康橘
理工男vs.文藝女 退休後夫妻關係考驗的開始
莫昭平的臉書上常常出現她和先生古競祥參與各種活動的合照。去年12月,莫昭平才剛分享夫婦12天、1000公里的單車環島,幾天後show出一起擔任熟齡模特兒的照片,月底又分享了兩人耶誕節扮裝照。歷經磨合 才能享倒吃甘蔗結縭43年的兩人,這幾年來攜手做了許多事: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志工、橫越戈壁、聖母峰基地營、遊埃及、遊新疆、跑三鐵、橫渡日月潭……。他們樂於分享彼此生活、創造共同回憶,照片裡的鶼鰈情深總惹來旁人欣羨,說他們是神仙眷侶。聽到這類的讚美,莫昭平笑說:「總算是倒吃甘蔗,『苦盡甘來』,這可是辛苦磨合得來的甜蜜果實!」43年婚姻 退休後摩擦頻繁古競祥2009年從顧問公司主管退休後投入運動,創下許多「豐功偉業」,最為人知的是,他是目前台灣226超鐵分齡冠軍;曾經在觀光局徵選中,從351人中脫穎而出成澎湖吉貝島主。三鐵、爬山、泳渡日月潭、橫渡長江、單車環島等運動都難不倒他。現在是中華台北鐵人三項協會理事。2013年,任時報出版總經理的莫昭平也退休,原本期待退休後可以好好休息,心情愉快地和古競祥遊山玩水。萬萬沒想到,退休後兩人幾乎24小時在一起,出現了43年婚姻裡吵架最頻繁的一段時間。「以前我們都不覺得我們會有那麼多直接而強烈的摩擦」,古競祥說,以前各有各的工作,忙到不行,兩個人都退休後,相處時間變多了,不知不覺地把職場的互動方式帶回家,「主管的樣子都出來了」,兩人同時苦笑。夫妻共處 專業成就用不上吵什麼?「什麼都能吵啊!」例如作息,莫昭平退休後接了5個志工,工作起來總是愈夜愈有勁,每天都立志早睡卻一天比一天晚睡,還要古競祥提醒她。某晚古競祥三催四請地要她早睡,到清晨4點發現她還沒睡,他一氣之下把家裡的電源總開關關掉,莫昭平才驚覺:「啊!4點了!」立即乖乖就寢。古競祥取笑莫昭平「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莫昭平也奚落他:「你對我都很沒耐心,脾氣很壞。」與機器操作有關的事,莫昭平總是學得慢,古競祥教一次不會,教第二次就發火了:「妳都不用心學!」「其實啊,你只要再多講解一次我就學會了!」莫昭平笑呵呵地反駁。古競祥是工程顧問公司退休主管,莫昭平在出版領域也是名人,兩人人生上半場的事業輝煌與專業成就,對於人生下半場的婚姻關係經營並無用武之處。生活了大半輩子,到了退休後才認真學習經營夫妻關係。獨立個體 學會凡事好好講古、莫都坦承兩人是典型「理工男vs.文藝女」的組合,衝突難免。以前情緒來了就吵架,但是慢慢的,他們學會好好講。例如莫昭平最常出現的句子是:「你講的事情沒有錯,我道歉,但我不喜歡你說話的語氣。」古競祥也學著用對的方式表達愛。採訪時莫昭平提到古競祥對她耐心不足時,語帶抱怨:「他覺得我依賴性太強」,古競祥聽完,沉默了兩秒說,夫妻本來就應該是獨立個體,「我們家雖然有長壽基因,但是人生誰會什麼時候走真的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會照顧自己」。古競祥用的是他慣有的低頻聲音,小小聲,莫昭平卻聽得清楚,感動得鼻子酸楚,因為她聽到了古競祥背後沒有直說的焦慮及愛。不怕衝突 有建設性的吵架衝突與吵架是健康的夫妻關係很難避免的日常,但是幾年來,古競祥和莫昭平摸索出一套「有建設性的吵架」的方式,讓兩人個性差異造成的衝突,反而化為提升關係的機會。6祕訣 夫妻學著重新愛古競祥說,人生永遠在學習,很多事是不曾做過的,像是婚姻關係各階段的轉變。莫昭平也強調,美滿和諧的婚姻關係要靠兩人的努力。以下6點是這對「過來人」仍在努力的經驗談。1.建立共同興趣,但保持彼此獨立空間2.有建設性的吵架:對的表述方式、願意為對方改變3.離開原有生活情境去約會、旅遊,創造新鮮感4.不要吝於表達愛,也看懂對方愛的表達。當古競祥在吵完架隔天燒桌好菜,莫昭平就懂這是他的「愛的語言」5.願意感恩和道歉,沒有任何事是理所當然6.允許不同,例如選舉期間不談政治,因為知道彼此的立場不同看更多報導:《橘世代》【更多老派夫妻 婚姻相處學↘↘↘】。名醫鄭丞傑翻滾女人堆 女權妻子王麗容:我有免疫力。名人心法/李昂:規劃退休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老了要更浪漫!他們每天重新為對方戴戒指說「我願意」。3個行動 莫昭平、古競祥為另一半儲蓄愛的存款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24 橘世代.好學橘
跑上聖母峰的台灣第一女子 陸承蔚的生活學
在46歲時成功挑戰聖母峰馬拉松的陸承蔚,她不是職業運動員,而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奔波於工作、生活與家庭之間,從開始跑步到在聖母峰上奔馳,只花了3年,期間還完成人生第一場全馬、戈壁超級馬拉松,以及喜馬拉雅環道等旁人眼中的種種「壯舉」。即將邁入第二人生的她,堅毅地朝向理想生活邁進。陸承蔚表示人生可以退而不休;目前的她,除了原有文創相關工作事業,最大興趣是思考將多年IP品牌發展、授權專業,與熱愛的運動去進行不同面貌產業端結合。挑戰才能激勵自己往前陸承蔚說,自己是個熱愛挑戰的人,不論是在職場或運動,她認為,要有挑戰才會成長,才能往理想中的自己推進。她說當面對一個目標的時候,不會先想說自己做不到,而是會先分析、評估現況,再思考說用什麼方法可以達到,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享受」其中,讓熱情驅使自己向前邁進。如何克服運動的惰性?陸承蔚說:「設定目標後,就會有強烈的動機,再幫自己找到許多可愛的熱忱吧!」以當初練車為例,她認為唯有凌晨3點半起床,利用兒子還在熟睡的時候練車,如此才有辦法兼顧訓練及孩子。一開始她也不要求自己要做到多滿,每天騎20、30公里就好,先查好要去的地方、規劃路線,把每天的練習當作「探險」,漸漸地發現自己喜歡騎車,原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比想像中的多,也開始想要嘗試其他挑戰。運動是為了離理想更近陸承蔚認為,運動是修煉自己、邁向理想生活的工具,無論騎車、跑步還是游泳,都可用來檢視目前狀態,還有哪裡需要調整、進步的空間,這樣才能離理想中的自己更近一步。陸承蔚也不吝分享近來的體悟,她說,一直覺得自己太緊繃,需要「放鬆」,而這點自己則在游泳上獲得驗證與練習。「游泳就是要學習怎麼放鬆,否則無法游得更好、更快,不是嗎?」,陸承蔚說。陸承蔚也表示,過去對「年紀」的感受並不深,然而近期深受更年轉變的影響,經過調整現在是以淡然態度看待,這也是接觸運動的體悟,她期許自己即使年紀大也能活得光彩,因為那會帶給人希望。她說,每一時期訓練會遭遇的瓶頸都不盡相同,會因當時生活、身體狀況及心理因素而有不同的『檻』要過,如同人生不同階段,該如何與自己對話,正向面對挑戰,發掘其中樂趣,並找到方法達成。對於退而不休的第二人生規劃,陸承蔚除了要繼續運動維持健康身、心,她還想學習更多自己以前不常接觸或不懂的事物,譬如:理財、持續創作;甚至將自己喜歡的運動與目前文創事業結合。她說:「這些渴望不只是一張人生清單,它們彼此之間環環相扣,生活對我而言不是平面,它是立體、具象並變動的!」運動讓自己有足夠的體力、腦力去學習,同時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在人生中繼續探索。陸承蔚興奮地說:「我想運用過去文創操作IP品牌、授權的專業與運動結合。這是好玩的事,我想做的事,都是可以累積、做一輩子的!」【延伸閱讀↘↘↘】。以謙卑之心勇往最高峰 62歲丁博慶:「這輩子與山結緣了!」。世界壯年羽球金牌 吳昶潤:還能打到80歲以上。國手翻出新人生 打造兒童體操王國。50歲開始為自己而活!賴宜珊醫療界退休轉舞蹈界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2-23 橘世代.好學橘
46歲成功挑戰聖母峰馬拉松 越跑越勇敢的陸承蔚
「夢想有簡單的嗎?若容易還值得讓人挑戰嗎?」陸承蔚說。她是台灣第一位跑完聖母峰馬拉松的女跑者,那一年,她已46歲。她並非體育科班出身,而是像你、我一樣有工作、家庭、甚至是一位母親;18歲以後的她再也沒有踏進過操場,2013年在朋友的「拐騙」下開始騎車,一個半月後便完成單車環島,從此與運動結下不解之緣,更在2017年完賽聖母峰馬拉松。「樂於挑戰,並享受其中」,是陸承蔚的生活哲學,也是她維持年輕的不二法門。練車後1個半月後環島 運動讓她發現「自己」「運動其實從不在我原先的人生規劃中。」陸承蔚笑著說,而促使她踩上腳踏板,起因於朋友的單車環島邀約,而且一個半月後就要出發;當時是「運動小白」的她,為了不想成為團隊的負擔,她分析扣除工作與家庭之後的可練習時間;陸承蔚說,從拿到公路車後,她每天3點半起床練車,學習適應下彎的把手、如何換檔,而且趕在7點半當時稚齡的兒子起床前到家。陸承蔚表示,練車改變了生活節奏、開啟生活視野。面對目標,陸承蔚不是先想理由阻止自己,而是想方設法去達成它。她說:「只要動機夠強烈,自然就會找到完成方法。」她以自身練車的經驗為例,她會先用Google Map查好明天騎車要抵達的地方、規劃出路線,當作是一場「冒險」,這會讓自己更有動力起床練車。陸承蔚坦言,方向感不好的她,在接觸單車前很少跨出生活圈,練車之後,她每天獨自探索台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快樂。「我們多數時間都是向外『給』,奉獻給小孩、工作和家庭,卻很少有時間和自己相處。」陸承蔚說。她表示,騎車的三個小時當中,她體驗到「完整的自由」,這對身兼職業婦女與母親的自己是如此珍貴,因此她很enjoy在其中,不覺辛苦。渴望自我成長、熱衷挑戰從不停歇從單車環島到戈壁超級馬拉松,甚至是聖母峰馬拉松,為何陸承蔚可以完成一件件別人認為很艱難的事?「與其說喜歡運動,不如說我更熱衷於挑戰」,陸承蔚說。她當初是偶然看見朋友分享「戈壁挑戰賽」的賽事片段畫面,看到一群人站在起跑線,不畏前方的沙塵暴,聽到槍聲便義無反顧地往前衝,她覺得這群人很帥、散發出光芒!後來知道這場比賽是限定兩岸三地商學院EMBA的學生參加,參賽者可能是公司老闆或高階主管,想到這群人除了事業、家庭,必須要投入相當大的心力訓練自己,而且還要達到一定水平才能成為A隊選手站上起跑線,「一想到就覺得熱血!」陸承蔚說,從那時渴望自己有日也能踏上玄奘之路,並成為A隊競賽組選手。為了要成為戈壁選手,陸承蔚展開了自訓,每天10公里、循序漸進地練習,在8個月後完成135公里(錶上實際距離)的戈壁超級馬拉松,也因此,她決定每年都要挑戰一件讓自己成長的事情。2017年,陸承蔚參加聖母峰馬拉松,這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馬拉松賽事,得先徒步登上海拔5364公尺的聖母峰基地營後,再一口氣跑完直線距離相當於一場全馬42.192公里的超高海拔越野路徑,過程除了必須克服險峻多變的地形,還得在空氣稀薄的高山「跑起來」。在此之前,台灣從未有女性參賽者,儘管跑齡不長,陸承蔚仍決定一試。「80歲還要舉啞鈴」 運動讓我離理想的自己更近縱使開賽前因急性高山症發作而差點棄賽,比賽過程中也因支氣管發炎邊跑邊咳,陸承蔚謙虛地說,一路上支持自己跑下去的力量,是大家的愛,若沒有家人、朋友的鼓勵、愛與盼望,她不可能完成這場艱困比賽。最終,陸承蔚克服了生理苦痛、內心拉鋸,與嚮導尼瑪一起通過終點,完成這趟挑戰自我的旅程,也學習到「最偉大的勇敢是愛」。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完成這樣不可能的任務,但陸承蔚希望以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人勇敢築夢、築夢踏實。她說:「只有『想要』與『不想要』,當你很想完成一件事情,就會想辦法去完成它」。如今她持續運動,雖然她已是跨越波士頓馬拉松成績門檻、並達標的「BQ跑者」,她依舊朝著自己內心的夢想成績努力。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她也很清楚接下來的挑戰莫過於伴隨中年後而至的身心變化,但不管未來如何的變化,她會繼續運動下去,因為這是在心中未來理想的生活狀態之一,希望自己七老八十可以舉啞鈴,成為能帶給別人正向改變的人。小檔案|陸承蔚藝術經紀授權專家/作家/跑者是台灣首位完成聖母峰馬拉松的女性跑者,著有《越跑越勇敢:聖母峰馬拉松全紀錄》。【延伸閱讀↘↘↘】。以謙卑之心勇往最高峰 62歲丁博慶:「這輩子與山結緣了!」。世界壯年羽球金牌 吳昶潤:還能打到80歲以上。國手翻出新人生 打造兒童體操王國。50歲開始為自己而活!賴宜珊醫療界退休轉舞蹈界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2-04 橘世代.好學橘
以謙卑之心勇往最高峰 62歲丁博慶:「這輩子與山結緣了!」
「這輩子與山結緣了!」今年62歲的前台南縣政府秘書丁博慶,自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當天退休迄今9年多,他從學生時代就愛上爬山,退休後更有時間瘋爬山,還取得高山嚮導、高山導隊執照,把登山知識的傳承當作畢生志業,曾擔任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副主委的他,這些年來南北奔波演講爬山的好處與注意事項,為機關團體代訓志工。丁博慶大學時加入登山社,在前輩教誨下敬山,尤其對大自然無形力量,更必須保有顆謙卑的心,因為大自然變化無窮,尤其是山區,他提到多年前,彭姓好友一行5人由領隊帶領爬南一段縱走,其中原定2天的行程,計畫在卑南主峰紮營,但因氣候轉變,臨時改以輕裝上山方式,期趕在一天內完成,結果因惡劣,5人都受困。丁博慶說,彭姓友人體力很好,再攻下1、2座山,就可完成百岳,仍不敵大自然,得知友人受困山區,身為南搜隊員的他也搭乘直升機上山搜救,無奈最後包括友人在內共2人因裝備不足耗盡體力死亡,除感到遺憾,更加敬畏大自然的無常。他表示,4、5年前,曾受託踏勘向陽山、魔保來山、溪頭山到關山嶺山路況,但在八八風災後,路徑坍塌嚴重,幾乎都在60、70度坡度橫切行進,且下著毛毛細雨,眾人爭議行徑路線,才能趕往天黑前抵達唯一可住宿溪頭山屋,他不斷向玉皇大天尊及山神祈禱後,突然一陣陽光突破雲層,一條明顯路徑,在他面前展開來,一行人才順利抵達山屋。丁博慶曾任中華民國山難救助理、監事及南區搜救委員會副主委,但大自然教會他在高山前要更加謙卑,他說,「即便你體力、裝備、負重及經驗等都沒問題 ,甚有200%的把握,但入山後,仍得把主導權交出來,對所處的大自然察言觀色,體認它所傳遞的訊息,否則恐怕連性命都沒了。」他入山前,一定都會向山神報告「打擾各位了」,因此,不論是團員後背包卡到山壁,跌倒差點滑落山谷或身體不適、病痛,及早察覺天候變化和狀況,最終總能化險為夷。他強調,「大自然教我們東西,我們必須虛心學習,否則大自然哪天反撲,到頭來受害的是我們呀。」丁博慶雖無心專攻台灣百岳,卻已爬過80多座,第一高峰玉山就爬了20多趟,合歡山更爬了30多趟,日本富士山、東南亞最高峰馬來西亞沙巴神山也盡在腳下。他說,這些年來,陸續前往尼泊爾、印度及西藏朝聖之旅,瞻仰聖母峰也是他畢生的願望,因此,2006年費周章安排到EBC基地營行程,即遇上10年一次的大風雪,地陪認其腳程無法如願,「走多少算多少」他沿途不忘向神明等祈禱,總算推進至5623公尺處,順利的瞻仰聖母峰。他於縣府任職期間,出任台南縣登山協會總幹事,與協會成員協助出版南瀛百岳誌,清查白河大凍山脈、楠西梅嶺山脈、南化南北段烏山山脈後規畫三大登山路線,促成訂定縣府登山月,提升台南登山風氣。退休後的第二人生,丁博慶除協助新營青商會每月辦登山活動外,為傳承安全正確登山知識,北自基隆海洋大學登山社、南到屏東核三廠社團,不問代價奔波演講,更為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規畫為期3天的巡山監測志工課程及實習。丁博慶自行編撰「安全登山手冊」,7年多來已修訂5版、發送1萬3000多冊,傳承登山知識外,他希望,今年6月前完成第6版,更期待每個人面對大自然都能有顆敬畏的心。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1-25 新聞.生命智慧
雙腳截肢挑戰聖母峰!退伍軍人活出精彩第二人生
哈利.布達.馬加爾(Hari Budha Magar)是一個雙腳膝上截肢者,他計畫明年春天登聖母峰,目前正在準備及募款。CNN報導,馬加爾在尼泊爾西部長大,19歲加入軍隊,通過嚴格的選拔過程進入英國皇家廓爾喀步兵團(Royal Gurkha Rifles),該兵團中的一旅由尼泊爾軍人組成,已在英國軍隊服役超過200年歷史。馬加爾曾到五大洲出任務,擔任過狙擊手、秘密監察和軍醫,直到2010年他在阿富汗巡邏時被爆裂物炸傷,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他被美國士兵營救,並且在巴格拉姆空軍基地(Bagram Air Base)進行兩次手術,接著轉送到英國接受更多治療。四年後,他以下士等級退役,那時他才35歲。他說,「受傷之後,我不知道怎麼重新開始我的生活。老實說我掙扎過,因為我沒辦法自己上廁所、無法自己吃飯或洗澡」。不過,馬加爾一步步重建獨立性、大量運動以恢復身體狀態,甚至開始登山。他與友人挑戰4700公尺的高山之後,覺得聖母峰計畫可行,又在2017年登了梅樂峰,高達6476公尺。同樣雙腳截肢的紐西蘭籍登山客英格里斯(Mark Inglis)、中國籍登山客夏伯渝分別在2006年、2018年成功征服聖母峰。不過,上述兩位皆為膝下截肢者,若馬加爾成功,他將成為首位征服聖母峰的膝上截肢者。他說,「膝上截肢跟膝下截肢很不一樣,膝下截肢可以將腿舉上舉下,不過沒有膝蓋的話,就會像企鵝一樣」。馬加爾的諮詢人、On Course基金會創辦人辛普森(John Simpson)表示,馬加爾的聖母峰計畫花費估計約40萬美元。辛普森認為群眾募款可以幫助計畫可行,馬加爾也已開始進行至聖誕節止的募款活動。同時,馬加爾表示他必須繼續前進,實現兵團「努力訓練,輕鬆打擊」的觀念。他說,這是他的第二人生,他希望可以在死之前把人生活到極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