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羅真
共找到
395
筆 文章
-
-
2020-03-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造成腎衰竭? 張上淳:未從我確診者見此現象
近期中國有臨床案例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不僅會傷害肺部,還可能攻擊腎臟,造成急性腎衰竭,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我國確診個案中未見此現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 表示,我國50多例個案中,除最新確診個案暫時沒清楚資料外,其他個案都沒看到腎衰竭,其中一例則是本來就腎臟不好,目前其他個案沒有因新冠肺炎造成腎衰竭現象。
-
2020-03-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疫情增溫 醫師憂不升旅遊警示恐「回馬槍式掃回台」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千餘病例散布於全美46州與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數個地區陸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國內醫師呼籲政府盡速提升對美的旅遊疫情警示,至少列為第二級,否則近日疫情可能因著國際交流,將回馬槍式地掃回台灣。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截至當地時間13日下午4時,全美確診病例數為1629人,疫情蔓延至46州與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其中華盛頓州確診病例達457例、紐約州有325例,均較前一日增加百例左右;加州有224例、麻州有108例。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表示,美國人口多且幅員遼闊,可能優先評估提升疫情較嚴重的三個州別的旅遊警示,也就是華盛頓州、紐約州與加州,後續還須與外交部共同研議。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認為,美國的疫情現況至少應列為旅遊疫情建議的第二級。依美國的醫療條件與病例數發展情形,日後疫情嚴重程度不會亞於歐洲,但我國可能考量政治與經濟因素而遲至今日未頒布旅遊警示。「政府應加速腳步,否則近日疫情可能回馬槍式地掃回台灣」。針對我國政府優先考慮評估升級三州的旅遊警示,李明政認為此舉效益不大。他說,旅美民眾可能在州與州之間移動、卻未必有轉機等註記,回台可能形成防疫破口,因此對美的旅遊疫情警示仍應以全美為單位作提升。歐洲疫情也持續延燒,李明政認為,歐陸國家像是一個大國,各國間交通便利、往來頻繁,未被宣布旅遊警示的國家仍然有風險,國人應將之視為疫區,前往旅遊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
2020-03-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兒童口罩剩一堆 2622家藥局今起停配三天
口罩實名制昨天上線,預購人數瞬間癱瘓健保署APP以及口罩預購網站,實體銷售口罩的藥局,其銷量昨達到頂點,被解讀為「不會3C的長輩怕買不到而到實體藥局搶口罩」,衛福部食藥署解釋沒這回事,一切都是巧合,每周四都是買氣的高點,不過兒童口罩買氣差,今起停配2622家藥局兒童口罩至3月15日。口罩實名制2.0試營運第二天,民眾仍以運用健保APP預購為最大宗,截至今天下午一點為止,透過APP預購已達60萬人次,而eMask平台為12.2萬人次,累計為72.2萬人次;而實體藥局、衛生所販售口罩的量,也在試營運首日達到高點,賣出521萬片。食藥署企科組組長許朝凱表示,實名制試營運首日恰逢周四,為口罩購買周期的第一日,每周四都是藥局、衛生所販售口罩的最高峰,並不是實名制影響實體販售的銷量,一切都是巧合,而實體販售口罩的低峰在周日,主要是多數藥局周日未營運,販售家數少,銷量也會變少。目前可販售口罩的實體藥局及衛生所,總計有6000多家,每天配發600片成人口罩、200片兒童口罩,但兒童口罩近期出現「過剩」情形。許朝凱表示,從今天起到15日,將停止配送國內171區域內,總計2622家藥局或衛生所的兒童口罩,業者將持續販售過剩的口罩,15日將依照餘額評估是否要持續配送。許朝凱表示,實體藥局、衛生所陸續出現口罩販售過剩情形,因此下周將會提出停止配送的口罩餘額額度,只要剩餘口罩達到標準,就會停止配送。另外,近期有網友反映買到壞掉的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究組副組長吳秀梅表示,民眾若是購買到壞掉的口罩,可以撥打1919聯絡更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口罩掛耳若是鬆掉可以自己縫一下,如有破損可以來換。
-
2020-03-14 科別.精神.身心
家屬轉吳宗憲的話批憂鬱患者 醫嘆:烙印就是這樣印上
藝人吳宗憲日前在節目中,對於來賓自我揭露有失眠、憂鬱症時,脫口說出憂鬱症源於不知足等語,引發汙名化爭議。有醫師見到憂鬱症網友留言,留言提到母親拿吳宗憲的話來教訓她,醫師感嘆,烙印與詛咒離我們並不遠,正是如此貼附於患者身上。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昨晚發布聲明澄清,憂鬱症是一種持續、嚴重需要治療的情緒疾病,而非懦弱的表現、不需要羞恥。外界對憂鬱症患者說「你就想開一點!」,跟對著坐輪椅的人說「你就站起來啊!」,其實是一樣的。張家銘說,吳宗憲作為公眾人物應謹言慎行,他的歧視言論造成很大傷害,舉例來說,有憂鬱症患者在網路留言表示,家人轉這報導給她,告訴她「妳不要不知足,比妳悲慘的還多的是」,一個個污名、標籤、烙印、詛咒,其實就是這樣貼上來的。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表示,吳宗憲的言論是社會縮影,社會容易究責身陷憂鬱的人、容易期待給予他人指導並見到他人立即改變。然而,每個人走出低谷的適用方式不同,吳宗憲以為提醒知足就可以翻轉他人憂鬱情緒,但卻不知道有部分的人可能需要藥物與諮商介入,憂鬱症就是如此。李玉嬋表示,面對憂鬱症患者,不應期盼他立即改變,甚至以「不知足」、「只會哭」、「怎麼那麼沒用」等責怪式的語言表達。一個人要從情緒低谷走出來有時並不容易,有時需要長一點點的時間,因此旁人宜多點耐心傾聽他,偶與他分享自己也有過類似經驗、與他聊聊解方,可適時助他多多自我鼓勵。
-
2020-03-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被問新冠肺炎恐傷男性器官 陳時中速把麥克風遞石崇良
中國大陸近日一篇論文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肺臟和免疫系統損害為主,但理論上新冠感染還可能造成睾丸損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上,被問到覺得該理論是否合理,陳時中直接把麥克風遞給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石崇良也只是簡單回應,秉持客觀態度。面對新冠肺炎是否可能會影響男性生殖能力問題,牙醫師出身的陳時中也不知如何給出最適當的回答,只把打麥克風遞給別人,面對突然遞到面前的麥克風,身為急診科醫師的石崇良也只能在回答前說句「指揮官把麥克風遞給我...」,滿滿無奈之意。石崇良說,畢竟新冠肺炎是新興傳染病,需要很多實證、依據,才能證實它會造成哪些傷害,是否造成傷害達不可復程度等,都要進行研究。對其它國家發表的論文,都會秉持客觀態度
-
2020-03-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預購一人就是一份 陳時中:重複登記是「白費工」
口罩實名制2.0昨天上線,瞬間湧入大量使用者,一度造成系統不順,衛福部健保署昨天緊急加大健保存摺的CPU以及後台平台網路流量後,預購人數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口罩預購問題排除後,至今累計量達到47萬,分別是從APP預購有36萬、eMask平台有10萬片,他呼籲大家不要重複登記,即使重複登記一人也只有一份,大家不要一直去嘗試,這樣是「白費工」(台語)的。口罩實名制2.0,民眾預購管道包括「eMask口罩預約平台」網站及「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開放民眾預購成人口罩,每7天3三片、每片5元、民眾自付運費7元,首批開放3月26日到4月1日期間的口罩額度,3月19日將以簡訊通知付費。陳時中表示,口罩預購閃退的問題會愈來愈少,會不斷修正,目前口罩的資訊上的問題已經逐漸排除,根據統計,預購累積量達到47萬。
-
2020-03-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實名制2.0 大當機反掀排隊潮
口罩實名制2.0昨天上午九時上線,提供無法到藥局排隊的上班族網購預約口罩,但試營運首日狀況頻傳,一開始就全台大當機,「健保快易通APP」頁面不斷閃退;許多民眾嘗試多時仍無法成功,感嘆「比搶高鐵票還難」,部分不會上網的民眾擔心搶不到口罩,藥局排隊人潮反而暴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首波口罩預購額度為七百萬片,可供兩百卅三萬人預購,預購時間為期一周,截至三月十八日晚間八時,如預購數量超額,將抽籤處理;預購並非先搶先贏,民眾請勿心急,我國是資訊大國,相信頻寬不足、當機等問題很快就能解決。首輪線上預購,民眾可以「健保卡/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認證預購,由於前者需要讀卡機,大部分的人選擇後者,截至昨天晚間十時,健康存摺使用累計人次超過一百五十五萬,透過健保卡預購口罩人數多達卅三萬人,其中透過APP預購人數就有廿六萬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李伯璋昨天表示,一般電商通路網路流量規格為十G,但昨天第一階段僅委請中華電信協助將健保署網路流量從原有一G升級至四G。對於民眾質疑網站壓力測試失真,李伯璋表示,單日網站流量躍升廿倍,超過預估負荷量,將持續優化並與五大電信聯繫改善。另外,昨天藥局反而湧現搶購潮,主要是部分民眾不諳網路操作,擔心口罩被網購搶光。陳時中澄清,藥局販售量不變,目前藥局每天供應五百廿九萬片口罩,只會微調未售罄販售點供貨量,無需擔心口罩受網購影響,不想使用線上預購的民眾仍可至健保特約藥局或衛生所購買。陳時中強調,線上預購主要幫助有口罩需求卻不方便排隊者,但同時也必須考慮避免囤積。
-
2020-03-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飛機上哪裡最多病毒?陳時中:這個地方可能比較危險
新冠肺炎傳染力強,長時間與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待在密閉的機艙中,染病風險非常大。飛機上何處可能最髒、最多病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廁所可能比較危險,強調手摸到的地方他都擦乾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病人停留時間越長、症狀越厲害、病毒量越多,對環境的汙染機會越大,長途飛機本就有風險。但張上淳也表示,仍要看此人到過哪些地方,此人周遭是最危險的,如果有搭飛機回到國內,一般會認為前後兩排是比較危險的,需要追蹤和必要時的採檢。對於機艙內環境的採檢,目前沒有看到相關報告。陳時中表示,在飛機上,凡是手摸得到的地方,如洗手間的門把等,比較危險。如果是他自己搭飛機,所有手或摸到的地方他都會擦乾淨,另外,手部的清潔都要注意。
-
2020-03-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新冠肺炎破千例! 我國擬分州警示 專家批不利防疫
新冠肺炎病毒陸續蔓延至亞太以外國家,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目前確診病例突破千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可能以州為單位評估是否提升旅遊疫情建議等級。不過有醫師表示,從防疫觀點來看,美國州間交通便利,病毒可能快速散布各州,分州警示並不妥當。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天上午,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確診病例數累計有1135例,死亡數32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副組長莊人祥表示, 不排除提升美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但由於美國面積過大,因此未來可能採逐州提升警示方式,而非全美提升。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表示,我國考量歐洲多國往來互動頻繁、昨日一舉提升26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但遲至今天未提升美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可能考量政治與經濟因素,在防疫與民眾期待折衷之下,才提出分州警示的想法。他說,就防疫角度而言,分州警示並不妥當,因為美國州與州之間的往來是國內往來、更加便利,病毒可能快速散布全國。由於美國醫療可近性相對不高、檢驗與治療均昂貴,特別是沒有醫療保險的輕症民眾可能不願就醫,估計新冠肺炎疫情將迅速竄升。因此提醒計畫旅美民眾,赴當地應加強自我防護。我國近日陸續傳出國人旅遊返國後確診的消息,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說,台灣疫情能否控制住的最大關鍵在政府對於旅遊管制措施限制程度,若限制寬鬆甚或放寬,可能提升日韓、歐美國家疫情反撲台灣的風險。
-
2020-03-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新制28萬試用人次 僅2萬人次順利點擊預購
被稱作「口罩實名制2.0」的口罩網購新制上午9時起試營運,不過頻傳卡關。截至上午10時半,每100人次的使用者當中,只有七人次順利點擊預約口罩,有民眾反映「流程繁複」,盼政府在口罩產量充足的前提下,考慮一次提供民眾購買四周以上的口罩量,民眾與物流工作者都便利。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午10時30分,網購使用人數為10萬1810人、使用人次為28萬480次,其中多數人透過手機認證,手機認證人數為2萬3223人、健保卡認證人數只有1288人。在成功認證的近2萬5000人當中,口罩預約點擊次數為2萬111次。這些數據顯示,有許多人使用後未能順利認證,認證後也因故未能順利預約。健保署10時許發布新聞稿表示,APP人多擁擠、正在全力搶修中,請民眾改用網頁版。衛福部健保署李伯璋說,昨日已請中華電信協助加寬頻寬、改善防火牆等工作,盼能讓民眾網購更順暢,但今早仍出現「塞車」情形。目前已請相關廠商協助增加容量,稍晚會愈來愈順暢。任職文書工作的王先生反映,即使網頁或手機APP運作順暢、順利登入,但網購流程略嫌繁複,手機一度按哪個鍵都不確定,更別說是讀卡機插健保卡購買。任職保全的林先生說,政府在口罩產量充足的前提下,考慮一次提供民眾購買四周以上的口罩量,否則三片、三片預購、交易、至便利商店輸入序號與取貨,對民眾與物流工作者都麻煩。對此,李伯璋回應APP流量塞車問題紓解後,民眾的使用經驗能改善,能多加利用手機購買。至於政府是否考慮讓民眾一次購買更多周的口罩分量,有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討論決定。
-
2020-03-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網購新制流量大APP當機 健保署請民眾改用網頁買
被稱作「口罩實名制2.0」的口罩網購新制上午9時起試營運,不過疑似流量過大,遲至10時仍有不少民眾登入失敗,有民眾感嘆「比高鐵票還難搶」。衛福部健保署發新聞稿表示,健保快易通APP人多擁擠、正全力搶修中,請民眾先改用網站版或請稍後再試。從事保全業的林先生平日工時長,沒時間去藥局排隊買口罩,「我住萬華區、萬華區老人家多,好不容易到假日,長輩卻都比我早起,導致手邊口罩不夠用、一個口罩要戴十天」。他樂見口罩2.0政策,今早與同事一同研究哪個APP可預購、如何使用,結果耗費一個多小時仍無法成功登入。從事百貨業的顏先生同樣是工時長且難以外出排隊買口罩的族群,今天特別早起趕在上班前預購,結果不斷重新登入,畫面一直轉圈圈,就是無法登入,只好放棄。陳小姐用APP則是直接被退出、跳回主畫面,等五分鐘就放棄。口罩實名制2.0今天上午起試營運,預購方式分為電腦版與手機版,電腦使用者可進到網頁(http://emask.taiwan.gov.tw)持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以及讀卡機進行認證與預購,手機使用者可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並進到健康存摺欄位中進行預購。本次線上預購是購買3月26日至4月1日當周的成人口罩額度,一人三片、每片五元,物流費則為七元。不想使用線上預購的民眾仍可至健保特約藥局或衛生所購買。保全業林先生說,在國家生產量充足的前提下,政府應考慮一次提供民眾購買四周以上的口罩量,否則三片、三片預購、交易、至便利商店輸入序號與取貨,對民眾與物流工作者都相對麻煩。
-
2020-03-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實名制2.0 上午9時開放線上預購
口罩實名制2.0網購今天起試營運,今天至3月18日試營運期間,透過電腦連接預購網頁(https://emask.taiwan.gov.tw/index.html),或以手機使用健保快易通APP進行預購。若不想使用線上預購或不想等候太久的民眾,仍可至健保特約藥局或衛生所購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口罩實名制2.0」今天上午9時起開放首輪線上預購試營運,為確保訂購、取貨流程順暢,經與四大超商業者(7-11、OK、全家、萊爾富)討論,調整取貨方式,最新預購流程如下: 1、使用健保卡/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快易通APP進行認證預購。2、成功預購者將於3月19日收到繳費通知簡訊,於繳費期限內以 ATM轉帳、信用卡方式完成付款,手機APP預購只能用ATM轉帳付款。ATM轉帳通路都包含行動銀行、網路銀行、網路ATM及實體ATM。3、交易成功後,簡訊發送取貨序號。4、民眾接獲取貨通知簡訊後,持序號及訂購人證件(身分證、健保卡或駕照),至指定取貨超商的Kiosk服務機台(如:ibon、FamiPort、Life-ET、OK‧go)輸入取貨序號及身分證字號後,列印取貨單(小白單)。5、持小白單至超商櫃台領取口罩。 指揮中心指出,本次線上預購是購買3月26日至4月1日期間的口罩額度,民眾可於3月12日至3月18日試營運期間,透過電腦連接預購網頁( http://emask.taiwan.gov.tw ),或以手機使用健保快易通APP進行預購。若不想使用線上預購或不想等候太久的民眾,仍可至健保特約藥局或衛生所購買。
-
2020-03-10 新聞.食安拉警報
好市多進口草莓農藥又超標 去年至今同品牌違規7次
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本周邊境查驗不合格清單,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南韓草莓再度上榜,去年至今同品牌違規七次。本次檢出我國未准許用於草莓的農藥賽派芬,千餘公斤的草莓已交由好市多自行決定退運或銷毀。衛福部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位於高雄市前鎮區的好市多公司2月初自韓國進口「JOON INTERNATIONAL」品牌的草莓,經檢出殘留農藥賽派芬0.04 ppm,我國未准許這款農藥用於草莓,因此本案違反「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1020公斤的草莓依法不得輸入我國,目前已交由好市多公司自行決定要退運或銷毀。好市多公司進口這個品牌的草莓已非首次違規,衛福部食藥署邊境檢驗不符合食品資訊查詢資料顯示,其違規紀錄為14次,近期違規次數更頻繁,去年至今違規次數共有七次。陳慶裕表示,根據我國規範,一般邊境抽批檢驗所抽的比率是2%至10%;如同個進口國的同項產品被檢出一次不合格,我國將加強抽批至20%至50%;如同個進口國的同項產品連續兩次違規,我國會啟動逐批抽驗,就是百分百抽驗。陳慶裕表示,我國邊境目前針對好市多進口的這款韓國草莓已採取逐批抽驗,如這款草莓半年內累積達三次違規,北區管理中心會將資料轉至食品組,請食品組同仁評估是否請韓國官方回應。
-
2020-03-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皮膚容易乾癢且四肢冰冷?中醫師教你按摩這些穴道
Q:皮膚乾癢,按摩有效?A:近來乍暖還寒,不少人在乾冷時候容易發生皮膚乾癢情形。這類型的搔癢好發於血虛體質的人身上,因為這群人的體內血液虧虛、無法濡養皮膚表面,特別在天冷、人體皮脂腺分泌減少之時,容易生風、化燥、搔癢及脫屑情形,頸部、腰部、手肘、小腿前脛及腳踝等皮脂腺較少處尤其容易發生。血虛體質者容易發生乾癢,且容易有四肢冰冷、面色蒼白、毛髮乾枯易斷等情形。這群患者發生乾癢時,只在患部塗抹藥膏往往治標不治本,因此中醫經常透過藥方補血潤燥,同時也建議患者可自行按壓穴道。血海、風市、太谿有助養血止癢的穴道像是「血海」,這個穴位屬足太陰脾經,由於脾統血,因此適度按摩有助血液循環之效;「風市」屬少陽膽經穴道,適度按壓可祛風止癢;「太谿」屬足少陰腎經,適度按壓可順氣血、補陰防燥。要避免乾癢發生,日常生活中有些小習慣要留意,像是避免以高溫水洗澡或洗澡洗太久,以免過度清除皮膚表面油脂,反倒更易出現搔癢情形;洗完澡後,可在肌膚乾燥處適度塗抹乳液,以鎖住體表水分。飲食上可適量補充海帶、白木耳等富含膠質的食物,或是核桃與黑芝麻等較油的食物,如此將多少有滋陰潤燥之效。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
2020-03-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每場記者會擠150人 陳時中下周一開始和記者保持距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起陸續發佈集會指引集氣要相關規範,現在也要管制指揮中心記者會人數,據指揮中心統計,每天舉行1至3場的記者會,參與人數平均為120至150人,最多時達180人,目前規劃從下周一開始,媒體將砍半64人,指揮官座位及記者區位置都需再向後移。指揮中心記者會人數眾多,因新冠肺炎具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可能影響指揮中心每天對外新聞發布工作,也會對我國防疫造成重大影響,今發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辦理方法調整方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曾表示,下周開始,指揮中心記者室將重新安排,如攝影記者需往後移、記者席往後移、適當間格等,類似作為媒體工作指引,讓其他單位辦記者會參考。因應疫情,他也提醒,「不是替政治人物講話,但近期記者盡量避免堵麥。」目前記者會場地約48坪,現行參加記者會人數約150人,每坪約站3.1人,初步設計實施「媒體採訪人數減半」方案後,媒體人數須降至64人,以一文字記者及一攝影記者為一組。現場桌子需梅花座,每張長桌只能坐兩人,請媒體固定入座。同時,改變堵訪方式,記者會後由指揮中心官員,坐在台上回答媒體提問,保持距離;禁止有發燒媒體記者參加記者會,有呼吸道症狀記者鷹配戴口罩、使用乾洗手,與他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
-
2020-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張上淳:患者長時間接觸的環境 馬桶桌子都有病毒
隨著全球疫情升溫,各國對於新冠肺炎病毒也逐漸認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證實,新加坡觀察確診患者待在負壓隔離病房中,病房內多處皆有病毒的陽性反應,包含床頭櫃、床欄杆、長桌、洗臉槽、馬桶等,但短時間接觸的區域,包含走道等就沒有病毒反應。顯示患者長時間接觸的環境,就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因此消毒以及手部清潔是最重要的。張上淳再次強調「手部清潔非常重要」,他昨晚又看到新加坡發表文章,針對負壓隔離病房作病毒採檢,分為兩部分,一間為清潔後再做採檢、另一間為沒有清潔過就採檢。結果發現確診個案的病房內,有多處檢驗新冠病毒陽性,像是床頭櫃、床欄杆、長桌、洗臉槽內外側、廁所洗臉台與馬桶等,不過,負壓隔離病房的前室與走道室,採檢病毒則是呈現陰性。這代表病人住過的房間當中很容易有環境汙染狀態。因此日常清潔消毒,就可以把這些病毒清除掉。他說,台灣也有做病毒的採檢,針對某醫院的急診環境採100多個點都沒病毒,但病室床欄杆、床墊、浴室等,也檢到有病毒存在。採檢結果跟新加坡發表的結果類似,停留時間長久,環境中可能累積汙染,因此手部清潔非常重要。張上淳說,這代表大家習慣戴口罩,但更重要的是手部清潔,因為新加坡額外檢測醫護面罩、口罩、隔離衣,全部都沒有驗到病毒。反過來,醫護人員短時間接觸還不見得有病毒存在,空氣也沒有病毒存在。環境反而較可能較有病毒存在。新冠肺炎讓你很焦慮?加入元氣網粉絲團快速掌握疫情!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3-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籲減少購物、外食不面對面 醬油等共用調味料也別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頒布公眾集會活動指引,然而,還有許多社區活動場域同樣是對象不特定、人際間距近而使感染風險較高,如新增的第43名病例就疑似與第39名病例同上插花班、坐對面就遭到感染。類似這樣的接觸模式在社會上還有很多,醫師提醒,全民要有抗疫持續一段時間的心理準備,留心可以如何在生活中減少遭傳染的機會。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表示,從第43例新冠肺炎疑似上插花班就染病的例子可知,無論大型或小型的集會、聚會或餐會均可能有感染風險。即使小型課程活動,同儕間仍可能有近距離的對話接觸。另像到餐廳用餐,也可能與陌生人面對面一同吃飯、共用調味料罐與湯匙,可能不慎使病毒悄悄靠近。李明政表示,未來也許是兩三個月或更久的抗疫期間,民眾應盡量取消非必要、會在密閉空間待上逾15分鐘的活動。不得已要參加這類群聚活動時,應配戴口罩、攜帶消毒液或勤洗手、返家後立即更衣洗澡。要盡量設想如何降低可能遭到傳染的機會,舉例來說,這段期間應減少上賣場的次數,需要的生活用品一次買齊;盡量在家用餐,外食族進餐廳選座位時盡量避免與陌生人面對面,餐具使用前自己清洗過一次,至於人人摸過的辣椒、烏醋、醬油瓶罐等,就暫時別用了。高雄醫學大學熱帶醫學暨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表示,新冠肺炎病毒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眼睛、口腔、鼻腔等有黏膜的地方,民眾除了赴人潮密集處應配戴口罩,同時應隨時注意保持手部清潔、避免手到處摸過後再接觸眼口鼻。不過,並不需要瘋搶酒精、消毒液,以肥皂勤洗手就很足夠。新冠肺炎讓你很焦慮?加入元氣網粉絲團快速掌握疫情!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3-06 科別.婦科
子宮肌瘤藥特定成分 恐傷肝
不少女性有子宮肌瘤,部分需要開刀或用藥。過去陸續傳出治療子宮肌瘤的「ulipristal acetate」成分藥品可能引起嚴重肝損傷,衛福部食藥署已要求藥廠三個月內制定藥品風險管理計畫書。婦產科醫師則建議,患者用藥前應評估肝功能,再決定是否用藥。振興醫院婦產科主任石光興表示,育齡女性常有子宮肌瘤,絕大多數不需要治療,半年追蹤一次即可。部分患者出血量大、肌瘤體積大或生長速度快、不孕風險高等,才要考慮進行切除手術,大多數患者則會視情形給藥。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指出,ulipristal acetate是一種具口服的活性合成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因子,可抑制細胞增生與誘導細胞凋亡,以縮小纖維瘤體積。子宮肌瘤患者如果想在術前就將肌瘤縮小,或是有出血量大等症狀卻不想開刀時,自費使用這種藥品是選擇之一。不過,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歐洲藥品管理局曾接獲數件通報,有患者用藥後發生嚴重肝損傷,其中有個案發生肝衰竭而需進行肝移植,因此歐盟曾進行效益風險評估,同時提供民眾多項建議,像是用藥者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並於停止治療後二至四周再檢查一次;治療期間若肝臟酵素(轉氨酶transaminase)檢測值超過正常值上限的兩倍,應立即停藥。在臨床上,郭安妮與石光興尚未碰過用藥後引起嚴重肝功能損傷的患者,但建議用藥三個月後作一次肝功能檢查,石光興則建議在用藥前也先檢查一次,以對照用藥前後的肝功能變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建議用藥民眾事前應評估肝功能,並確定了解預計用藥時間長、用藥效果與用藥風險等,再開始吃藥。
-
2020-03-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部分藥品傳8月短缺 食藥署:仍有替代藥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牽動中國原料藥供應全球情形。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國內藥廠盤點發現,如果中國大陸端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最快今年8月左右,國內的解熱鎮痛、抗生素、甲狀腺亢進藥將會短缺。目前食藥署積極協調同成分的替代藥品供貨情形,民眾尚不用擔心無藥可用。為避免新冠肺炎防疫期間的藥品供應出問題,衛福部食藥署2月初發函醫界與藥界,請醫療人員或藥商發現藥品需求增加,或因飛機船舶運送延遲導致原料,以及藥品短缺等現象應盡速通報,至今近一個月已初步接獲消息。衛福部食藥署科長張連成表示,許多國內藥廠考量原料藥價格及運輸成本,會選擇自中國大陸進口原料藥,粗估我國有三成學名藥的原料藥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有停工情形,牽動其原料藥供應全球的狀況。張連成表示,國內藥界公會集體盤點發現,如果大陸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預期今年8月、9月可能因供應鏈斷裂,導致部分藥品的原料藥斷貨而發生短缺情形,目前已知含有普拿疼成分的解熱鎮痛劑、部分抗生素與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品可能面臨危機。張連成表示,當國內傳出可能缺藥,食藥署會先確認品項、臨床用量、替代品項等,並協調替代品項的供貨情形;如果國內沒有替代品項,則視情形啟動專案輸入計畫。目前已知,上述三種藥品有多種同成分、不同品牌的替代藥品,後續經官方與藥界公協會協調,應不致造成市場上供應不足,換句話說,需要這種成分藥品的民眾屆時應有替代選擇,不用擔心無藥可用。如果國內藥廠計畫自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尋求原料藥,可能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藥品許可證,並提供新的原料藥品質資料等。張連成表示,如藥廠有需求,食藥署將會加速作業流程,促其及早生產供應,避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
-
2020-03-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中國原料藥短缺 我國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傳八月恐斷貨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牽動中國原料藥供應全球情形。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國內藥廠盤點發現,如果中國端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最快今年8月左右,國內的解熱鎮痛、抗生素、甲狀腺亢進藥將會短缺。目前食藥署積極協調同成分的替代藥品供貨情形,民眾尚不用擔心無藥可用。為避免新冠肺炎防疫期間的藥品供應出問題,衛福部食藥署2月初發函醫界與藥界,請醫療人員或藥商發現藥品需求增加,或因飛機船舶運送延遲導致原料或藥品短缺等現象應盡速通報,至今近一個月已初步接獲消息。衛福部食藥署科長張連成表示,許多國內藥廠考量原料藥價格及運輸成本,會選擇自中國進口原料藥,粗估我國有三成學名藥的原料藥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有停工情形,牽動其原料藥供應全球的狀況。張連成表示,國內藥界公會集體盤點發現,如果中國的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預期今年8月、9月可能因供應鏈斷裂,導致部分藥品的原料藥斷貨而發生短缺情形,目前已知含有普拿疼成分的解熱鎮痛劑、部分抗生素與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品可能面臨危機。張連成表示,當國內傳出可能缺藥,食藥署會先確認品項、臨床用量、替代品項等,並協調替代品項的供貨情形;如果國內沒有替代品項,則視情形啟動專案輸入計畫。目前已知,上述三種藥品有多種同成分、不同品牌的替代藥品,後續經官方與藥界公協會協調,應不致造成市場上供應不足,換句話說,需要這種成分藥品的民眾屆時應有替代選擇,不用擔心無藥可用。如果國內藥廠計畫自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尋求原料藥,可能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藥品許可證,並提供新的原料藥品質資料等。張連成表示,如藥廠有需求,食藥署將會加速作業流程,促其及早生產供應,避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
-
2020-03-03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免疫新藥延長給付 使用有效最長給付兩年
我國去年4月將癌症免疫新藥納健保給付,部分患者期盼延長給付時限。衛福部健保署今天公布,用藥12周後疾病呈穩定者,可再使用12周藥品;具療效反應者的用藥期程則延至最長兩年。癌症免疫新藥自去年納健保給付至今,審查同意使用名額數達1670人。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初,在可進行分析的760名本土個案中,有24.2%的人用藥後完全或部分反應, 5.9%的人病情穩定,22.5%的人惡化, 13.8%的人加速惡化, 2.9%的人無法耐受毒性,10.2%的人因其他緣故未繼續用藥,其餘人則死亡。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部分患者期盼延長給付時限,2月召開的「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中,使用癌症免疫新藥的本土真實世界證據進行討論,會後決議將具有醫療效益的給付項目擴大給付範圍。一是用藥12周後疾病呈穩定者,可比照具療效反應者再使用12周藥品;其次,具療效反應者的用藥期程延至最長二年。對於癌症免疫藥品反應率低的晚期胃腺癌及肝細胞癌,健保署將與藥廠就這兩種癌別,與藥廠協議還款。如果廠商與健保署達成協議,才會開放新患者申請用藥;已經核准用藥者則不受協議影響,按原給付規定持續給付。蔡淑鈴表示,由於新興癌症藥品費用高,但在療效與安全上仍有很大不確定性。為了解病患的實際治療效益,健保署表示會持續蒐集患者用藥情形,期望能利用真實世界資料落實精準醫療,將費用花在真正有效的病人身上。衛福部健保署今天同時公布,2月召開的藥物共擬會議通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新藥給付,治療EGFR突變的新成分新藥泰格莎(Tagrisso)將納入健保給付。蔡淑鈴表示,健保署後續將依藥物共擬會議決議,在管控藥費財務衝擊於2億元內的前提下與廠商協議。如果談判順利,最快可自4月起開始給付,屆時將有近850名肺癌患者受惠。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聞眼/加強查緝非法移工? 防疫恐弄巧成拙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第卅二案是名非法移工,不但讓國內注意醫院陪病者感染風險,更意外映照出看護人力不足、主管機關卻長期漠視,造成差點又用「查緝、掃蕩」的舊方法處理問題,而可能讓防疫弄巧成拙的結局。案卅二疑似在照顧案廿七時染病,就在政府宣布她確診的隔天,媒體發現非法看護身分的特殊性,他們貼近病人翻身拍背、扶抱移位、以衛生紙取痰、處理排泄物等,但連配發口罩的資格都沒有。數家媒體記者在當天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中輪番提問如何讓這群「非法移工」獲得與醫護同等的防護,指揮中心一律回答「這屬勞動部權責」,甚至一度跳過提問。指揮中心指揮不了勞動部的窘態畢露。翌日,指揮中心關注陪病者的感染風險高,宣布將建置陪病者登錄資訊系統,要求醫院造冊,並強調這套系統能分辨合法或非法身分,更請醫院發現非法看護時,應通報移民署。隨後就引起外界撻伐,憂心非法移工因此躲得更遠,出現疑似症狀時更不敢現身就醫,反成防疫阻力。昨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終於坦言,打擊醫院非法移工的看護可能造成照顧人力缺口及醫護負擔,不贊成醫院檢舉。因為是沉痾,所以很難下決斷,所幸陳時中及時「接地氣」,理解病家苦人多,急踩煞車。這也讓移工團體、需要看護的病家、醫護都大大鬆了一口氣。不過,要做的事還很多,四、五萬名非法移工成為防疫隱憂,該如何提供他們防疫與就醫上的支持,是一項挑戰。同時也要提醒在防疫緊急時刻還不顧後果宣稱要「加強查緝」的勞動部,該醒醒了!
-
2020-03-01 新聞.長期照護
注意長輩用藥!9成初次拿精神藥物非醫師處方
許多長輩就醫看慢性病時,順道告訴醫師自己焦慮或難眠,同時拿精神藥物,從此長期吃下去。年過六旬的秋月(化名)就這樣持續用藥數年,日前才在家人建議下赴精神科接受評估。三軍總醫院精神部兼任醫師楊聰財詢問發現,秋月有高血壓與退化性關節炎,腳跟體力都不好,平日長時間在家帶孫。但其實,她並不很想帶孫不敢說,經常看著鄰居退休後四處遊玩,自己卻走不出去,感到沮喪。秋月並非單一個案,國內一項針對近4萬人的研究發現,超過九成的高齡患者首次拿精神藥物並非由精神專科醫師處方,換言之,他們未經評估心理疾病、失智症或睡眠失調問題就開始用藥。上述研究去年12月刊登於美國臨床老年醫學領域期刊(JAMDA),由台灣大學、長庚大學與陽明大學等學者合作完成。研究團隊利用健保資料庫進行回溯性世代追蹤,找出2004年間初次被處方精神藥物的高齡長者,檢視他們五年內每月的精神藥物用量,以及用藥後一年與三年內的住院率與全因死亡率。結果發現,有7.7%的人持續高量用藥,12.1%的人逐漸適度增加藥量。這群人的住院風險顯著高出不常用藥者三至四成,死亡風險高出兩成五到三成二。持續高量用藥者平均年齡較大、有多重慢性病,其中高達八成六的人使用兩種以上的精神藥物、近四成五使用三種,當中多為苯二氮平類與Z類安眠藥。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解釋,這類精神藥物可能增加暈眩、走不穩與跌倒,以及嗆咳與吸入性肺炎等風險,因此用藥越多越久,住院率與死亡率均越高。「許多高齡患者的焦慮與失眠源於孤單,部分人則源於憂鬱症或早期失智症」。陳亮恭表示,針對前者,家屬除了陪伴,還可盤點長照2.0或社區活動資源,問問看長輩是否有興趣嘗試結交朋友。如發現長輩情緒低落致影響生活、嚴重失眠且安眠藥越吃越多等,要考慮可能罹患憂鬱症。如長輩健忘頻率變高、判斷力漸漸降低、講話越趨不靈光等,則應考慮可能失智。楊聰財建議,若在其他科別拿精神藥物逾一個月卻不見症狀改善,應至精神科接受專業評估。秋月後來在心理諮商協助下開啟與子女的溝通,減少帶孫時間且重新安排生活,情緒症狀便獲得改善。
-
2020-03-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明明沒有吹到風卻頭痛了?醫師說跟這些原因有關
Q:沒有吹到風,怎麼頭痛了?A:頭痛的可能原因很多,中醫依據頭痛原因之概分為外感型與內傷型,外感型頭痛是指由外邪侵犯頭部造成的不適,其中所指的外邪包括冷風、天氣悶熱或潮濕等,內傷型頭痛則源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成瘀。因此,沒有吹到冷風,也可能因著外在環境或自身體質造成頭部不適。在冬天,由吹到冷風引起的風寒頭痛,患者可能頭部緊痛、陣發抽痛、肩頸僵硬、全身痠痛等,平日裡怕冷的寒性體質者較易發病。夏季悶熱時,熱性體質的人可能容易發生風熱頭痛,患者可能頭部脹痛、眼睛與面部泛紅、喉嚨痛與便秘等。濕氣重的天氣,可能讓脾虛體質的人因體表濕度高、不易流汗而悶逾體內,造成濕氣上犯頭部、頭重頭昏,是為風濕型頭痛。在內傷型頭痛方面,工作勞動多,流汗量大的人可能產生腦絡頭痛、月經經血量大的婦女可能產生血虛頭痛、過度節食的人可能產生氣血雙虛頭痛。上述內傷型頭痛患者的症狀多為隱約疼痛,時而伴隨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疲憊等症狀。至於血瘀頭痛則多出現在頭部外傷過後,或是上述的各種頭痛許久未癒,久而久之造成局部氣血不通而有瘀象,這類型的頭痛表現多是定點刺痛或鈍痛,同時伴有面色與嘴唇偏暗、舌頭上有瘀斑等。有鑑於頭痛原因多元、對治方法不同,因此如果不適難癒,建議別自行買成藥服用,而需就醫接受評估。在日常生活中,古書《黃帝內經》嘗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換句話說,體內正氣虛弱,外邪就容易侵犯人體,因此平時應養成規律作息,保持睡眠充足,且要適時紓壓。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
2020-03-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院內感染破口 張上淳指出關鍵原因恐是「手」
我國證實出現院內感染,北部50多歲婦人(案34)確診新冠肺炎,傳播給3名護理人員以及1名清潔人員,其中被傳染的清潔人員傳染途徑啟人疑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護理人員在接觸患者過程中皆有做好防護措施,護理人員以及清潔人員應是接觸患者或物品後,未做好手部清潔、消毒,而接觸到口鼻後而導致感染。案34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包含糖尿病、心臟衰竭等,2月14日因低血糖就醫住院,21日出現咳嗽症狀。張上淳表示,醫院護理人員都有做好防護措施,第一時間患者送進急診時,情況相當危急,一度出現心臟衰竭,護理人員急於照顧,恐忽略確實清潔手部,過程中也可能會碰觸臉部等,導致不慎接觸到鼻腔、口部等。張上淳表示,清潔人員也可能是因為在清理急診病床時,沾染到病毒,也未清潔好手部,而導致感染,不過目前仍需要更完善的疫調才能確定。
-
2020-0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男遊大阪確診新冠肺炎 專家籲提升日本疫情等級至三級
日本的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數逾200例,而我國第33例確診病例上周亦有大阪旅遊史,指揮中心對日的旅遊疫情建議是否應拉高警示,受到關注。有專家認為,日本呈現明顯社區傳播,而旅遊是社區活動,因此我國應立即將對日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三級。我國第3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一名北部男性,年約30多歲,上周一至周六(2月17日至2月22日)與另外21人跟團赴日本大阪旅遊,返國後於25日出現咳嗽、喉嚨癢等症狀。於26日至醫院急診就醫採檢後返家,昨日確診。目前在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接受治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這名個案在日本受到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外交部昨調升日本旅遊警示為黃色,代表特別注意旅遊安全並檢討應否前往,北海道地區進一步調升為橙色,代表避免非必要旅行。不過指揮中心對日本旅遊疫情建議仍是二級警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評估對於世界各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應聚焦該國是否有明顯的社區傳播情形。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日前將南韓、日本等多國列為發生社區傳播的國家,媒體報導中也可見,日本防疫作為稍嫌粗糙,像是鑽石公主號首批檢出陰性的乘客一下船便就地解散,社區間的人際傳播風險高。王任賢表示,旅遊是一種社區活動,我國第33例的確診更凸顯赴當地旅遊受到感染的風險高。因此,我國應立即將對日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三級,呼籲國人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這也是超前部署的作為之一。此外,針對我國陸續出現找不到感染源頭的確診病例,王任賢表示,民眾應假設台灣已發生社區傳播情形,積極落實個人衛生習慣。於探病、看病、進電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赴人口密集處時應配戴口罩,且應勤洗手等;如發現有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
-
2020-02-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當年和平醫院逾一成陪病者染SARS 名醫籲速補防疫漏洞
家屬與非法看護相繼在照顧過程感染新冠肺炎,反映台灣的防疫政策恐怕忽略了陪病者。目前政府僅管控入院人數,要求住院病人只能有一名陪病者且需登記,走過抗SARS經歷的前和平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裕泰認為,這還不足以降低風險,醫院應進一步向陪病者進行防疫衛教,外籍看護則盡量應以母語溝通。張裕泰淡淡細數,2003年SARS肆虐台灣,當年和平醫院內就有超過百名疑似病例,後來72人確診,其中包括31名醫護或醫事人員、19名病人、6家屬、6名看護工、3名工友、3名行政人員等,當中陪病者就占了一成七。當時有多名家屬與看護工因為全天候陪病,近距離照顧接觸而不幸染病;廣為人知的劉姓洗衣工因遊走大樓各處值勤,不但染病,更成為超級傳播者。他說,如果醫院未做足非醫事人員的風險管理,照樣可能發生院內傳染。眼看野火可能燎原,和平醫院在當年4月24日無預警宣布封院,約莫千人受影響。封院第一天、第二天仍舊一團亂,第三天起才慢慢顯現秩序,第五天才有足夠的防護衣送達。醫院慢慢將疑似病例分散至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長庚醫院等設有負壓隔離病房的醫院,同時政府也讓國軍松山醫院騰出隔離病房,後來多數染病者都送至國軍松山醫院。和平醫院將病人轉出期間,院內的醫護人員或其他工作者會被送至國軍替代役訓練中心休息睡覺;完成一定時數工作任務者,則被送至基河國宅等四、五處,與外界隔離兩周再返家。醫院終於在5月8日完全淨空,接著消毒、焚化床單枕套等大量物品,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張裕泰說,和平醫院付出沉痛代價,在疫情平息後實施許多新的感染管控措施,其中在看護管理上,一律要求院內看護必須來自醫院合作的合格仲介業者,如此才能確保這群人有作足衛生教育訓練。這也是現在許多醫院的措施,但仍難以避免民眾自己找了非法看護、再帶進醫院。「非法看護的存在是回應民眾需求,但他們可能缺乏系統性的、關於自我保護與保護病人的衛生訓練,或者可能因語言不通而難以跟醫護人員有效溝通,這絕對是我國防疫上的死角」。張裕泰表示,目前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限制進入醫院的人數,已要求每名住院病人只能有一名長時間陪病者,像是家屬或看護,且需向醫院登記,不過這還不夠。張裕泰認為,醫院應把握這個造冊登記時機,向陪病者進行防疫上的衛教宣導,對外籍看護則應提供其母國語言的衛教宣導單張,最好是請翻譯志工協助醫護人員進行詳細指導,避免照顧過程中不當衛生習慣帶來的風險。張裕泰也提醒民眾,現階段如需要臨時聘請看護,要事先確認看護在照顧過程中有良好且正確的衛生習慣,如發現不合宜,應立即請仲介協助指導或換人,以保護移工也保護自家人。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外籍看護趴趴走 醫界:可能從家庭群聚跑到社區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國內昨再新增1名第32例確診個案,為第27例者的印尼女外籍看護,該起群聚事件已有6人確診。專家表示,目前本起群聚新確診個案都與指標個案有明確接觸史,暫時可將其定調為「家庭群聚」,但由於此看護也曾到其他醫院服務,且暫時無法確認院外的接觸者,因此除看護工與照顧者感染風險較高外,疫情也有傳播到社區的可能。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目前本起群聚確診個案都與指標個案有明確接觸史,有明確的傳播鏈,暫時可將其定調為家庭群聚,但由於此看護除了在第27例的醫院擔任看護外,也同時到另一間醫院照顧患者,目前第二間醫院的接觸者,及她在2月16日至2月24日的院外活動史接觸者都仍待調查,故疫情也可能脫離家庭傳播鏈、跑到社區。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崔可忠表示,看護工與照顧者可能需要替病人翻身拍背、以衛生紙接取咳痰、清潔口腔或在耳邊說話,在醫院陪伴時更睡在病床旁,長期時間與被照顧者距離一公尺以內。倘若被照顧者受到新冠肺炎等病毒感染,看護工與照顧者就有很高風險遭受傳染。崔可忠表示,政府應考慮在醫院發放多國語言的衛教宣導資訊。一般來說,看護工與照顧者在陪伴有疑似症狀的被照顧者之時,應配戴一般外科口罩,口罩數量充分時應頻繁更換;有眼鏡或護目鏡時應在照顧時佩戴上;接觸被照顧者前後都應正確洗手;自身一有呼吸道症狀或發燒應立即就醫。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第32例確診為非法移工 反映出台灣防疫缺口
內政部統計,台灣截至去年上半年有近五萬名失聯移工,我國第32例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正是一名非法看護。她的確診,帶出非法移工防疫遭忽視的議題。專家表示政府應盡速補破網,如在非法看護宣導方面,應積極印製各國語言的防疫宣導單張,由里長提供給使用看護工的家庭,或發放至外籍移工常聚會的活動據點等。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聯會副理事長吳第明表示,失聯移工是防疫上較難觸及的一塊,他們散布在醫院、家庭、工廠、路邊攤、山上茶園等許多地方,但不是每個工作場域的雇主都有能力落實防疫教育、提供其自保指引。因此,政府應盡速補破網,如在非法看護宣導方面,除了在移工仲介端布達防疫指引,還可考慮透過里長進行里民防疫宣導,因為里長較能掌握街坊鄰居誰家有請外籍移工。另外,還可在外籍移工常聚會的小吃攤、公園、車站等活動據點發放傳單等,以將防疫資訊有效傳遞。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照顧家庭所需要的防疫教育資訊,適用於家庭成員也適用於移工,不過須考量移工閱讀資訊會有語言門檻,因此政府應設計多國語言版本的衛教宣導品。衛福部疾管署初步在官網放置多語的、教導正確洗手的宣導單張,但整體而言,多數官網上的宣導海報、單張、手冊、多媒體均以國語為主。對此,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在實體宣導品方面,將與疾管署討論是否印製不同外勞輸出國的語言版本,以利移工以母國語言吸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