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網路成癮
共找到
14
筆 文章
-
-
2024-05-19 焦點.長期照護
高齡手機成癮1/靠玩俄羅斯方塊健腦 長者竟手機成癮
在「人手一機」的現代社會,3C成癮不止出現在青少年族群,近年也開始往高齡的光譜移動,有長輩為了「動腦」而下載了手機板俄羅斯方塊,整天坐著、食欲與活動力減退,原來已成癮,而孤單、憂鬱、認知功能下降,正是這些「銀髮網癮族」背後的縮影,其中又以孤單最為顯著,甚至可能被詐騙集團盯上。衛福部「111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指出,65歲以上者有使用網路比率,在5年間由26.52%增至50.36%,每天或幾乎每天使用網路者中,高達96.98%會用LINE及臉書和親友聊天、視訊;46.64%會玩線上遊戲、聽音樂、觀看影片,除使用社群軟體外,其餘如休閒活動、查詢資訊、網購、行動支付等,均低於55至64歲者。手機成癮不是單純成癮,背後可能代表孤單、憂鬱、認知功能下降,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指出,患者到門診就醫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焦慮、身體不適等症狀,他們長期將重心放在兒孫身上,卻容易因為「嘮叨」而和家人疏離、變得更孤單。常常是合併認知退化跟憂鬱情形,袁瑋表示,像這樣因為身心症狀就醫的高齡病患中,約有一成會過度使用手機,而「成癮」看的不是使用時間,而是對生活的影響程度,例如整天都不動、不和家人交流、不吃飯一直滑手機,甚至因為家人不喜歡而躲起來滑、被發現時隱瞞使用事實等。滿多長輩因為孤單開始用手機,就像年輕人,滑手機也容易耗掉很多時間,很容易就變成一個行為,袁瑋指出,能邊看邊動手做的影片,如做菜、繪畫等教學影片,因為不是單方面接收資訊,所以不算「成癮」。袁瑋分享,有名近70歲奶奶被女兒帶來就醫,不只食欲、活動力減退,視力也退化,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為了動腦,所以整天都在用手機在玩俄羅斯方塊,幾乎不太動,但「戒癮」並不是直接移除或禁止,而是要用其他豐富的生活、人際交流等,建立新的生活重心,像這位長輩,後來就參加「銀光學苑」的活動,同時合併藥物治療,就不再那麼沉迷手機遊戲了。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老人家跟晚輩之間相處不好的案例很多,治療上絕對不只藥物,還要討論很多現實因素,比起網路成癮,數位落差也許是長輩更常面臨的困境,有些人可能受限於眼睛不好、不會打字、不認得注音符號等,以80歲以上族群很常見。張家銘指出,疫情期間,到處都需要掃描QR-Code、使用相關APP等,很多老人不太會用,以他自己的父母親為例,就不太會使用使用外送平台,不過計程車軟體倒是沒有什麼問題,「能跟上最好」,畢竟現在很多資訊都在網路上,接觸得多就比較不會和社會隔得這麼遠,鼓勵長者持續學習,參加社區大學或日照中心的活動,多接觸人群絕對有幫助。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說,使用過度可能影響生理,所以建議每用每半小時就要休息,原本就有退化疾病的頸椎造成傷害,建議在使用這些產品時,可以搭配支架、留意使用角度、椅子要有靠背和支撐,「要盡可能符合人體工學」,出現痠痛情形時,也可以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如果還是不舒服,建議搭配藥物改善。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理事長吳玉琴說,目前尚未觀察到長輩「網路成癮」的現象,而戰後嬰兒潮的「壯世代」和80歲以上長者,面臨的數位落差不太一樣,前者屬於不陌生,卻又不像年輕族群熟悉,面對進步快速的AI科技等,需要花時間跟上。吳玉琴表示,數位落差可透過課程協助,因為長輩常抱怨,孩子沒耐心教他們,所以透過課程,長者可學習如何使用手機、LINE、臉書等,熟悉3C產品,更上手之後,也許就能自己拍影片、掌握話語權,從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開始。
-
2023-02-16 醫療.精神.身心
網路成癮背後可能是焦慮及憂鬱?醫提醒:治療需先找到潛藏的「身心共病」
北部一名12歲的孩童「雯雯」長期網路沉迷,常常晚睡導致白天沒精神,上課無法專注,母親懷疑雯雯網路成癮並協助就診。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陳文建問診發現,雯雯有注意力不集中及憂鬱的傾向,因此以開立藥物及安排心理師與社工師介入;他建議,家長可透過獎勵方式改善網癮。長期網路沉迷是焦慮及憂鬱傾向?網路世代下不少孩童網路沉迷,雯雯長時間使用網路,常常晚睡導致白天沒精神,上課無法專注,母親懷疑雯雯網路成癮,因此帶著她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門診。雯雯透露,自己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和課業並不良好,打遊戲比較有成就感,另外也喜歡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聊天,讓自己感覺比較不孤單,但有幾次在網友要求下將較為私密的照片分享給對方後,就變得十分不安且經常哭泣。陳文建透過問診發現,雯雯有注意力不集中及憂鬱的傾向,因此開立處方藥物以改善雯雯的狀況,並安排心理師與社工師介入輔導,希望能夠協助雯雯找到調整現實與網路上人際互動的平衡。陳文建指出,網路的使用不像酒精或K他命等藥物會直接對腦部造成生理上的依賴或戒斷,但當過度投入網路遊戲以至於生活功能無法維持時,就可能要考慮所謂的行為成癮。醫師主要視其是否出現失去自制、生活多以遊戲優先、即使有危害仍無法停止等生活功能缺損的情形做為臨床診斷的依據,特別的是,使用時間未必與上癮與否有完全相關性,重點在於是否已經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缺損。網路成癮 治療需先找到潛藏的身心共病陳文建提到,網路成癮除衝動、強迫使用外,背後多有焦慮、憂鬱等情緒,沉迷其中久而久之人際與生活功能退化,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定精神疾患,因此網癮往往是環境與心理困擾的加乘;治療需先找到可能潛藏的身心共病,以藥物或心理治療方式改善,再藉由培養替代的興趣、適當的行為約定。陳文建提醒,寒假期間孩子接觸網路的時間較長,家長可以透過鼓勵、獎勵的方式讓孩子自主紀錄詳細網路使用狀況,並多多安排家庭旅遊等紓解身心壓力的活動,調和親子關係的同時也能協助孩子在網路時代善用網路,健康成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08-16 醫療.精神.身心
疫情減少參與休閒活動恐憂鬱 專家授2招加速恢復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民眾從事休閒活動轉向閱讀或戶外活動,不過體能或運動方面卻減少,專家提醒,遇到重大事件時,如工作挫折、考試、情感或發生災難、意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會影響我們參與休閒活動的動機、減少紓壓管道,建議可以透過「找伴」或「重新建立」2方式維持休閒活動參與,也是一種促進心理健康的保護力。2022年1月發布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研究,由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學者於2021年2月進行,研究對象共503名,平均年齡46.6歲。並以問卷方式評估,要求列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及此項活動的頻率,同時詢問疫情後活動參與度的變化及目前參與狀況與理想的活動量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最受歡迎的是「以在家為主的非網路活動」、「以螢幕為主的數位/網路活動」、「體能或戶外活動」。此外,閱讀、電腦或電玩遊戲等家題活動普遍增加,大多數體能和戶外活動則呈現減少情況;心理健康上,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呈現重度憂鬱症狀,與疫情前比較,無論是參與度或理想參與度都有差距,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如果增加、抱持該活動參與度,其憂鬱症狀則不會惡化。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疫情期間民眾休閒活動改為閱讀或戶外活動,像是登山、露營比例大幅提升,但整體身體活動量卻下降,可能會影響自身情緒,因為運動時會產生腦內啡、多巴胺等物質,讓心情產生愉悅的感覺;同時運動需要專注,能暫時拋開負向情緒;也因改變生活型態,而減少負向思考的時間。徐錦興說,休閒活動是指扣掉工作、生理所需的時間,可以自己掌握、從事喜愛的活動,如身體活動、閱讀或網路相關等,建議可安排「有目的」的休閒活動,除了獲得滿足、也能自我強化,進而累積經驗自我肯定。青少年階段的休閒活動更具正向意義,家長有義務引導孩子規劃休閒活動的設計。他提醒,許多人喜好以螢幕為主的數位/網路活動,但需要學習控制使用時間,避免時間過長,造成網路成癮。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從事休閒活動可以緩解壓力、降低憂鬱和焦慮,提升幸福感,但面臨如考試、工作挫折、情感或發生災難、意外、新冠疫情等重大壓力事件,可能會影響我們參與休閒活動的動機,減少紓壓管道。「平常心,心常平」讓心保持在平靜的狀態,能以不變應萬變。面臨不確定的未知與變化,越需保持休閒活動的參與,是一種促進心理健康的保護力,戴怡君建議,要重拾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找伴」:找能激勵自己或自己有相同興趣的人,請對方分享經驗,聊聊感受,或是約定一起做;二、「Reset縮小或換目標」:重新建立維持休閒的活動習慣,例如失去寫日記的動機,可改用幾句話或圖像紀錄,董氏基金會研製「憂鬱檢測APP」,亦可應用做心情紀錄。
-
2022-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腎臟病能吃清冠一號嗎?使用新冠口服藥有無禁忌?醫詳解腎臟病患染Omicron該怎麼辦
最近COVID-Omicron造成的疫情快速升溫,本土單日新增案例突破8萬5千例,累積確診人數達到98萬1千多例,累積死亡數為1176例。在疫苗施打方面,第1和第2劑施打人數已超過80%以上,第三劑達到63%以上,而第四劑也從5月16日開打,三天來也施打了1000多劑。近期在為多囊腎腎友進行健康講座時,常被問到是不是該打第四劑疫苗注射?清冠一號在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當多囊腎病患者檢驗PCR陽性時,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還有在居家隔離期間要如何做好身心靈的調適?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在本文來為大家解惑!慢性腎臟病族群是不是該打第四劑新冠疫苗?首先關於第四劑疫苗的注射,也稱作第二劑追加劑,目前可以選擇的疫苗包含莫德納(Moderna)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蛋白質次單元之高端疫苗和尚待原廠進口的Novavax疫苗全劑量。若在先前劑次接種出現不良反應,對前述疫苗產生過敏者,才可接種AZ疫苗。政府公告能夠接種第四劑的對象,是18歲以上免疫功能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包含有8類族群,洗腎患者名列其中,其他對象為一年內曾經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或幹細胞移植患者、HIV陽性患者、正接受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6個月內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者,和其他經醫師評估可以接種者。由於在2021年7月醫學報導曾指出施打mRNA疫苗(如Moderna和BNT)曾經出現個案有副作用,發生腎絲球腎炎和腎病症候群的狀況,因此有透析腎友會擔心疫苗不安全而不敢接受第四劑注射。其實根據文獻的報告,這類個案在施打Moderna第一劑時引發T細胞的免疫反應,身體出現水腫且出現重度蛋白尿,後來給予適當的類固醇治療後,可以將T細胞的免疫反應壓制下來,蛋白尿、身體水腫和腎功能異常狀況都有改善,這位病人在施打第二劑時仍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注射後並沒有加重身體不良反應。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第三劑和第四劑的注射時間間隔為滿五個月,我們建議腎友不必過度憂慮疫苗副作用,若身體有不適症狀,可以與您的主治醫師先討論過,確定是在病情穩定下再接受第四劑疫苗。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清冠一號?其次對於清冠一號的中藥方使用,經詢問中醫方面的專家,提到在藥方內並無馬兜鈴酸成分,以腎毒性的角度來看,這個藥方並無傷腎的疑慮。對於慢性腎臟病(英文稱CKD)第4和第5期的病人,平時衛教時多提到要小心不要吃高鉀的食物,而清冠一號的藥方若遵照中醫師指示使用,在目前的臨床觀察並未造成CKD病友的高血鉀狀況。目前中醫師建議清冠一號對於PCR確診陽性的病人,用法為每日20gm,服用10天份。由於清冠一號在台灣有8家中藥廠製造,包裝大小份量不同,大包裝(10gm/包)是一天分2次服用,小包裝(5gm/包)是一天分四次服用。由於該藥方偏寒性,因此有些人會出現輕度緩瀉的情況,可以視訊問診詢問中醫師如何調整劑量。在這裡我要再次強調,清冠一號是一個中藥方,絕對不是保養的藥飲。因此若沒有快篩或PCR陽性者,就當作保養品來食用,這樣是非常不適合的做法。另外,我們也在報紙上看到清冠二號的臨床試驗,它算是清冠一號的加強版,其中有所謂「金銀花」的成分,這個成分用來抗病毒的效果非常好。但請大家注意,清冠二號還未上市,若自行購買來服用的話,恐怕是把自己當作白老鼠,這也是我身為腎臟科醫師不樂意看見的情況,目前還是希望大家要遵照中醫師的醫囑,請大家以清冠一號為主。多囊腎病患者確診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現在有兩種抗病毒藥:輝瑞藥廠的「Paxlovid (帕克斯洛維德) 」和默沙東藥廠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對於PCR確診的慢性腎臟病友來說,若腎絲球過濾率是在60 ml/min以上,便可以使用Paxlovid。但若腎絲球過濾率小於30ml/min以下,相當於CKD第4期的情況,便不能夠使用Paxlovid,而是要使用Molnupiravir。使用Paxlovid要注意會與許多藥物出現交互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禁忌症,若是肝功能異常,達到嚴重肝硬化(C期)的程度,也不能夠使用這款藥物。在目前國外臨床試驗報告中,Paxlovid的治療效果很好,對於減緩病人重症住院的效果可以達到89%以上,而Molnupiravir則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但是,Molnupiravir的好處則是可以使用在腎功能較差的病人身上。因此,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像是CKD第四期及第五期,或是透析的病人,若是可以吃口服藥的話,我們會建議服用Molnupiravir這款藥物。慢性腎臟病友居家隔離期間如何做好身心靈調適?目前疫情這麼嚴峻,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腎友已經快篩或PCR陽性,需要接受居家隔離的情況,也發現有些腎友會出現與家人分開的心理惶恐,因此強化腎友在隔離期間的身心靈之保健其實有其重要性。我在此分享台中榮總提出的「COVID-19病人心理健康策略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辨識災難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相關危險因子,了解之前罹患精神疾病包括焦慮和憂鬱症,不該輕易中斷藥物。要持續給予社交支持,基本上可以透過視訊軟體進行遠距溝通,比如在與精神科醫師在做視訊診療時,醫師會注意到病人的情緒波動,察覺對方是否處在急性壓力負荷的狀況。電子產品可應用於療養院、護理之家、醫院及監獄中,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針對受影響的病人、家人和一般大眾使用電子產品及相關應用提供心理諮商,也要避免出現網路成癮的情況,重要的是透過電子產品增加溝通而不是掉入虛擬的世界。最後對於病人額外的生活壓力,能夠協助其紓壓,可以提供「正念減壓」這些自我調適的方法。狄更斯在雙城記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也是一個懷疑的時期。」我們對於COVID-Omicron病毒越了解,備足該有的抗病毒藥物,不憂不懼遵從醫囑,也對於免疫低下的穩定族群,要鼓勵第四劑疫苗的施打,讓我們摯愛的親人,可以得到最佳防護,相信在各界一起努力下,我們能夠走過疫情海嘯,讓國民生活逐步回到常軌!
-
2021-01-01 科別.精神.身心
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2020年即將結束,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美國研究指出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2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孤獨感網路成癮是徵兆 一昧禁止易有反效果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從好處來看這是1個警訊、1個徵兆,他提醒,當發現小朋友已經有點依賴網路時,父母跟老師應該要提高警覺,觀察及了解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問題或壓力,越早發現並協助其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越容易恢復正常,若僅是一昧的禁止,容易造成反效果。3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 改善現實的不愉快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這個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第1步「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第2步「自我增強」: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第3步「回歸真實」: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07 科別.精神.身心
長時間上網就是網路成癮? 精神科醫師:有3個判斷標準
孩子整天都在家裡上網都不出門?世界衛生組織在2018年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醫師林峯立表示,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相當常見,但提醒家長要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林峯立表示,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服務的這幾年,不時聽到家長詢問,「我的孩子有網路成癮,怎麼辦?」、「醫生,我的孩子是不是網路成癮?要斷他網路,竟然說要死給我看」、「整天都在家裡上網都不出門,這樣會不會有問題?」等擔憂。林峯立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8年6月底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有3個判斷標準,包括失去控制、日常生活受影響、持續一年的狀態,主要是孩子對網路遊戲「失控造成生活失能」的現象,而不是一般認為的「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家庭衝突及緊張的親子互動,跟孩子長時間上網有關嗎?林峯立說,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相當常見,共病包含下列幾種精神疾病,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林峯立提及,網路成癮這個現象其實有積極面的預警功能,可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上述的危險因子或疾病,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需要謹慎完整的評估。不過林峯立也提醒,除了帶孩子就醫請教專家外,家長其實可以謹記一個大方向,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與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更是家人,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釐清,無論是討論生活目標、建立人際關係、加強溝通技巧等,有良好的現實人際關係連結與實體社會活動參與,才是最佳解方。
-
2020-08-18 科別.精神.身心
你的孩子有「遊戲成癮症」嗎?答完量表4題告訴你
手機遊戲已成為大小朋友生活一部分,但過度沉迷不只「網路成癮」,更可能是「遊戲成癮症」。為協助國人理解自己遊戲成癮情況,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天發表全國第一套「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包含「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及「戒斷症狀」等三大面向,回答四題就等同專業醫師初步評估,得分超過十分就有成癮風險。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網路已是每個人生活所需,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遊戲成癮症」列為精神疾病,近年相關研究著重在手遊成癮議題。林煜軒與心理師潘元健、馬偕精神科主治醫師邱于峻等研究團隊參考「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和戒斷症狀」等三大成癮主因,發展出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分為標準版(十二題)與簡式版(四題)。每道題根據極不符合、部分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狀況分別給一至四分,簡式版四題超過十分就要謹慎評估是否過度沉溺手遊。為了驗證評估量表準確度,研究團隊以問卷調查全國一萬零七百七十五名國小高年級學生、國高中生,其中一一三人疑似手遊成癮,進一步安排精神科醫師診斷會談,會談結果跟評估量表具高度一致性,只要回答簡式版四道題目,就等同專業醫師評估。這項研究也發現,手機成癮青少年用手機的時間較長,且消費在手遊的意願也較高,國小生為百分之廿一點四,國中生百分之卅六點三,高中生百分之四十二點二,皆高於一般學生手遊消費情形。林煜軒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沉迷網路世界,或是手遊已有成癮風險,務必尋求醫師及心理師協助,平常應以身作則,減少使用手機時間,多陪孩子並安排戶外活動,協助養成良好手機使用習慣。此研究成果刊登二○一九年十月國際頂尖期刊「網路心理學、行為與社群網路」(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
2020-08-17 科別.精神.身心
國衛院全球首創 4個問題評估手機遊戲成癮風險
遊戲成癮會有身心負面影響甚至增加遊戲消費。國衛院今天發表全球第一套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只要回答4個問題,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需要注意成癮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上午在記者會指出,網路是每個人生活所需,近年已不再討論網路成癮,而是關注手機遊戲成癮議題。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愈玩愈久才能滿足)和戒斷症狀(不玩就感覺不安),都跟傳統的成癮行為很類似。林煜軒、心理師潘元健、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邱于峻研究團隊發展全球第一套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Problematic Mobile Gaming Questionnaire,PMGQ),量表共分為標準版(共12題)與簡式版(共4題)兩種版本。這套自陳式評估量表將提供手機使用者針對最近3個月接觸手機遊戲的情形進行自我評估。研究發現,若是簡式版本的得分高於10分以上,就需要注意可能有手機遊戲成癮的情形。研究成果刊登於2019年10月國際網路心理學頂尖期刊「網路心理學、行為與社群網路」(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Social Networking)。簡易版有4個題目,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總得分10分以上,就需要謹慎評估是否過度沉迷手機遊戲。題目包含「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林煜軒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的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研究結果發現,屬於手機成癮情形的使用者,除了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以外,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跟著提高。研究進一步發現,在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中,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呈現明顯的差別,國小學童為21.4%,國中生為36.3%,而高中生則高達42.2%,都明顯高於一般學生的手機遊戲消費情形,值得家長與師長關注。林煜軒說,要判斷使用者是否有手機遊戲成癮的跡象,除了以手機使用時間判斷外,使用者是否出現成癮的典型反應也是評估的重要指標。林煜軒建議,民眾可以運用評估量表來提早發現手機遊戲成癮的潛在族群,同時搭配由研究團隊自行研發的手機程式「Know Addiction」來瞭解手機使用時間的具體情形,並透過該程式的自動提醒功能,讓使用者進行手機使用的健康管理,建立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若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林煜軒表示,如果有成癮風險,可尋求醫師或心理師協助;家長也必須注意,除了遊戲外,有沒有提供孩子其他娛樂的選擇。
-
2020-06-20 新聞.科普好健康
網路遊戲成癮怎麼救?醫師:首先要避免批評他們的滿足成就
門診常遇到一些父母帶著孩子來看診,這些孩子有幾個共同點,即「晚睡、不讀書、花很多時間上網玩遊戲、對其他事情興趣缺缺」。不過,我們其實常常分不清楚對於事物的熱中和成癮有什麼差別,以至於這些孩子常被貼上「網路成癮」或「遊戲成癮」的標籤,家長也很自然將孩子的問題怪罪於上網時間太長,或遊戲玩太久這些原因。上網打遊戲到無法自拔所謂「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指的是「玩網路遊戲失控,導致生活失能」,而非單純「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沒辦法控制自己導致瀕臨失控的情況,就可能被界定為成癮,也就是說,如果上網打遊戲到無法自拔,讓日常活動的優先順序產生變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平衡的話,就要留意是不是有網路遊戲成癮的狀況。網路遊戲成癮 我高於歐美衛福部公布「2016全國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報告」指出,全台每30名國中、國小學生就有1人呈現高度網路遊戲沉迷的傾向。國衛院與馬偕醫院的研究團隊在2018年以「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台灣8110位青少年玩家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約為3.1%,略高於歐美國家的1%,這項研究成果也刊登在《行為成癮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上。事實上,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成癮症」列入新版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11),即網路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成癮行為(Addiction)之一,值得社會重視。課業或人際關係受挫?從臨床案例來看,青少年的問題常不在於沉迷網路遊戲本身,而是源自現實生活層面的問題,導致他們逃避到網路遊戲的世界。通常看似網路遊戲成癮的孩子,仔細了解後或許會發現,他們可能是因為課業跟不上,或是在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轉而投向網路遊戲世界裡尋求慰藉。其實,在現今科技網路的時代,網路遊戲成癮已變成需要我們了解與重視的課題。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得避免批評孩子在網路遊戲裡獲得的滿足與成就,家長不妨抱著好奇與尊重的態度,以旁觀者的角色去了解網路遊戲吸引孩子的地方,像是喜歡很多人一起玩的感覺,或是玩遊戲的過程中很有成就感等。幫孩子找回生活平衡其次,可以試著提升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獲得的滿足感,並在現實生活中增加一些短時間就能完成的挑戰,就像遊戲世界中給予孩子的成就感一樣,來幫助孩子逐漸找回生活的平衡狀態。例如培養共同的運動習慣,特別是近年運動蔚為風潮,親子之間如果透過共同的運動,既能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也能讓孩子透過運動的過程獲得滿足感,何樂而不為呢。
-
2020-06-19 科別.精神.身心
孩子沉迷3C影響情緒社交與生活 疫情期間求診率上升
當代孩子耽溺於3C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長期沉迷可能影響大腦發育與情緒控制力,對日後社交生活影響深遠,而這個議題在防疫期間再度引起討論。臨床醫師發現,防疫期間取消許多社會活動,孩子待在家的機會增加、接觸電玩的時間拉長,其中,有情緒障礙的孩子更易與家人發生衝突,求診率明顯增加。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近來收治一名16歲的男學生,他過去數月來的假日均在家玩線上遊戲,不僅飲食不正常,且不與家人互動。母親看不下去,一次糾正制止中,反遭毆打而讓衝突鬧進派出所。像這樣網路遊戲成癮的孩子,在台灣並不少。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曾以國際通用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國內逾八千位國小到高中曾玩網路遊戲的學生,結果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率約為3.1%。臧汝芬說,類似的本土研究顯示的盛行率不同,最高可達16%之多 。她說,大腦成長發育過程需要大量且多元的刺激,而長時間耽溺於「刺激-反應」較單純的網路遊戲,可能使杏仁核等情緒調整區塊的發展異於正常孩子;當情緒控制出問題,就連帶影響社交能力、人際關係乃至學習情形,對日後生活影響深遠。原本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大腦神經疾病的孩子,更容易在網路成癮時出現「干擾性情緒障礙」,也就是對任何不合己意的事情毫無容忍力,一周大發雷霆三次以上,甚至伴隨語言與肢體暴力行為。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間正式宣布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臧汝芬提醒,家長應趁孩子年幼時,就與他們約定使用3C產品的時間與內容,上學後的孩子每天不宜接觸超過一小時、假日不宜超過三小時;更重要是幫助孩子培養其他興趣,讓孩子課餘不只有玩電玩這個選項。如果孩子已長期沉迷於電玩、親子溝通有些困難,建議尋求兒童親少年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居中協助。
-
2020-02-03 科別.精神.身心
電腦、手遊 孩子玩過頭…網路遊戲障礙症?
一名少年上高中後就沉迷網路遊戲,積蓄用來買最新配備,放學後或假日都黏在電腦前,睡前躺在床上也要玩手遊到半夜。結果上學遲到、上課打瞌睡、課業落後、蹺課,狀況百出。父母管制玩遊戲時間、切斷網路、沒收手機,少年便情緒失控、口出穢言,好像變了個人。家長嚇到帶他就醫,才第一次聽說,原來孩子得了「網路遊戲障礙症」。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就是因為人手一機的現代人生活趨勢,造成許多過度依賴科技產品的後遺症。網路遊戲障礙症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楊聰財指出,目前「網路遊戲障礙症」在男性盛行率較高,為8.4%,女性則為4.5%。臨床診斷上除了觀察患者對上網打遊戲的依賴程度外,造成日常活動優先順序產生變化,也是重要指標,也就是患者明明知道過度依賴網路遊戲是不好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甚至合併專注力下降、情緒易怒、憂鬱及焦慮、睡眠不足及家庭人際互動衝突等問題。上述症狀持續達一年以上的症狀,才能確診是網路遊戲障礙症。楊聰財表示,確診後除了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也是重點,其中家人的參與是關鍵。透過認知行為療法,協助患者學習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管理等技巧,並引導個案尋找替代的興趣。家人參與「家庭心理會談」,共同面對問題及了解彼此想法,家長也要學習溝通技巧,多使用強調肯定、提醒、鼓勵的「三明治表達法」,有助提升親子破冰、提升溝通效果。
-
2020-01-20 科別.精神.身心
孩子沉迷遊戲嗎?網路遊戲障礙症9大症狀立即檢視
一名少年上高中後就沉迷網路遊戲,積蓄用來買最新配備,放學後或假日都黏在電腦前,睡前躺在床上也要玩手遊到半夜。結果上學遲到、上課打瞌睡、課業落後、蹺課,狀況百出。父母開始管制玩遊戲時間、切斷網路、沒收手機,少年便情緒失控、口出穢言,好像變一個人。家長嚇到帶他就醫,才第一次聽說,原來孩子得了「網路遊戲障礙症」這種病。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就是因為人手一機的現代人生活趨勢,造成許多過度依賴科技產品的後遺症。網路遊戲障礙症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楊聰財指出,目前「網路遊戲障礙症」在男性盛行率較高,為8.4%,女性則為4.5%。臨床診斷上除了觀察患者對上網打遊戲的依賴程度外,造成日常活動優先順序產生變化也是一個重要指標,也就是患者明明知道過度依賴網路遊戲是不好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甚至合併專注力下降、情緒易怒、憂鬱及焦慮、睡眠不足及家庭人際互動衝突等問題。上述症狀持續達一年以上的症狀,才能確診是網路遊戲障礙症。楊聰財表示,確診後除了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也是重點,其中家人的參與是關鍵。透過認知行為療法,協助患者學習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管理等技巧,並引導個案尋找替代的興趣。家人參與「家庭心理會談」,共同面對問題及了解彼此想法,家長也要學習溝通技巧,多使用強調肯定、提醒、鼓勵的「三明治表達法」,有助提升親子破冰、提升溝通效果。*網路遊戲障礙症自我檢測表(楊聰財提供)(1)整天過度專注於網路遊戲 (嗜賭症內的網路賭博除外)(2)當停止或減少網路遊戲時,出現戒斷症狀(例如:焦慮、易怒及悲傷)。(3)耐受性: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網路遊戲上。(4)反覆努力想要控制網路遊戲的使用,卻徒勞無功。(5)除了網路遊戲,對先前的嗜好與休閒都喪失興趣。(6)即使知道心理、社會功能出現問題,仍然繼續過度使用網路遊戲。(7)對家人、治療師或他人欺瞞自己使用網路遊戲的情況。(8)常使用網路遊戲來逃避或紓解負面的情緒(如:無助感、罪惡感、焦慮感)(9)因參與網路遊戲而危及、或喪失重要的人際關係、職業、教育或功過機會。以上於過去十二個月中,出現上面五項(或更多)者,就有遊戲障礙症症狀。確診須由專業精神科醫師鑑定評估。
-
2019-12-02 科別.精神.身心
他們用鍵盤摧毀一條人命!74%大學生遭遇網路霸凌...6招避免成為加害者
網際網路的發達、社群網路的流行,卻也造成了許多網路霸凌的現象。網際網路具有匿名與便利等特性,讓網路霸凌加害者能夠掩飾身分、隨時隨地騷擾被害者,而透過網路所散布的不實訊息,更可能引發網路上不特定多數人幫助參與霸凌。什麼是網路霸凌?霸凌已經普遍影響到校園,甚至是成人的社會,而網際網路的普遍運用,也讓霸凌方式有了新的形式。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台灣社區精神復健發展協會理事、職能治療師李元暉指出,網路霸凌起源於現實生活中的紛爭,被害者與加害者習慣使用網路溝通選項,來發展社交關係與解決衝突,加害者經過選擇後進行霸凌,但卻沒有顧慮到行為後果。網路霸凌是藉由網際網路來進行霸凌,不用傳統的方式霸凌別人,只要隨身攜帶的上網科技產品如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對任何人進行霸凌行為。從犯罪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網路霸凌是潛在的攻擊行為,以網路為媒體在眾人環視之下實施的犯罪,包括偽裝、詐騙、詆毀、排擠,以及騷擾、猥褻、取笑、羞辱、威脅、謠言中傷、誹謗、冒充等為主要形式。現代人網路霸凌現象根據國內資料統計,大學生涉入網路霸凌的比例為85.6%,曾經有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比例為74.6%,其中以被他人盜用帳號及密碼最多,高達59.2%,而網路霸凌加害的經驗中,以男性多於女性。進一步分析發現,過去半年內有51.2%的大學生,有過網路霸凌受害的經驗,其中最常見的是騷擾跟猥褻的形式,網路使用時間、網路霸凌受害程度與憂鬱,都達到顯著正相關。另外,高職生發生網路霸凌行為也是普遍存在的,且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為具有顯著相關,較常發生的前三種霸凌情境,依序為對方講話很白目、對方在背後散布謠言、對方做人做事太過機車等。造成心理創傷,嚴重恐有自殺念頭李元暉說明,大多數的網路霸凌事件未被揭露的原因,是害怕報復與不想惹麻煩。事實上,網路霸凌知覺被害風險與被害恐懼感呈現正相關,如果認為自己遭遇網路霸凌的可能性越高,網路霸凌被害恐懼感也會越高。由於網路霸凌對當事人或是旁觀者,可能造成心理創傷,當查覺自身已無法負荷校園霸凌事件的負面效應時,就容易出現失眠、焦慮、時常哭泣等生心理反應。尤其青少年網路霸凌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受害者常出現身心症狀、睡眠障礙、憂鬱、焦慮、低自尊,甚至會產生自殺的意念。霸凌情緒會受到內在自我價值及社會取向、個人取向所影響,且造成情緒波動大、精神緊繃的心理反應。不過,潛在受害者選擇獨自默默承受的機率逐步下降中,主要是得知尋求協助的情形普遍上升,因此,降低了網路霸凌的發生機率。小心無形之中,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不同性別、年齡、職業及使用網路年資,對於網路霸凌行為有不同的認知。李元暉表示,網路使用時間越多的國中生,其網路霸凌現象越明顯,霸凌動機以看對方不順眼為最高;且網路霸凌行為越頻繁的國中學生,其網路成癮現象也越高。研究發現,不同個人背景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差異情形方面,使用網路年資7年以上的國中生,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上,高於網路年資0~3.99年的國中學生;平均每天上網5小時以上的國中生,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上,高於0~1.99小時的國中生;且國中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容易產生憂鬱的情緒。李元暉指出,不同的性別也會影響網路使用時間長短、網路霸凌、同理心及從眾行為,其中網路使用時間的長短,最為影響網路霸凌的知識、信念、情感、行為;而同理心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的相關最高;從眾行為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的相關最高。另外,高齡者的人格特質中,以友善、嚴謹、開放,與網路霸凌認知最為相關。另外,網路霸凌以不同型態呈現,也會有影響,圖片霸凌會讓受試者針對圖片內容加以回應,回應的方式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影片霸凌則讓受試者較為惶恐不安。6招避免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研究發現,透過網路霸凌信念、情感、同理心與從眾行為,可以有效預測網路霸凌行為,其中,以網路霸凌的信念預測力最強。李元暉認為,網路的高私密性,使監控者無法在第一時間處理霸凌,因此,對青少年網路正當使用的教育與輔導,也就更為重要。1. 網路素養課程藉由從小學習網路素養課程,包含網路認識、網路倫理、網路禮儀、網路法律及網路安全,可以減少網路霸凌的發生。研究發現,接受網路霸凌素養課程的國小生,對於網路霸凌成因、現況與影響的了解,明顯優於接受一般電腦課程的學生,受到網路霸凌之後,也能表現較為合宜的行為。2. 網路霸凌旁觀者反應防治學習系統針對網路霸凌旁觀者反應防治學習系統,多數參與教師在系統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使用意圖方面,給予正面回饋;而且一致認為,系統所提供的操作介面與教學內容是有用且容易使用的,以及願意使用進行防治網路霸凌的教學。3. 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高職學生網路霸凌預防素養,建議未來的課程設計,可以加強網路霸凌相關法律素養,以及個人資料保護的重要程度,內容應將網路霸凌預防教育納入傳統校園霸凌預防課程,強化電視與網路分級制度,以防止兒童與青少年藉由媒體,而接觸到色情與暴力訊息。4. 職前教師網路霸凌防治線上課程職前教師網路霸凌防治線上課程,內容分為預防及診治兩大面向,預防方面包含:網路霸凌定義、類型、判斷網路霸凌準則及相關法律認知;在診治方面則包含:網路霸凌的因應方式、輔導諮商技巧及相關教學資源。5. 正確面對網路霸凌的心態建議網路被霸凌者可以考慮不馬上回應、不重複看霸凌訊息、要保留訊息、要離開網路環境去做其他活動、要告訴別人這個事件、要與他人進行談話,以對自我心理層面進行照護。6. 職能治療可幫助減少網路霸凌歐美先進國家中小學校的學校輔導體系,多強調主動積極預防性及發展性工作,運用諮商、諮詢、統合及衡鑑等基本工作方法,提供學生處理其生活難題所需的生活技巧,而非僅因應學生問題,提供次級預防的回應服務。因此,學生輔導工作應建立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與處遇性輔導的三級輔導工作架構。其中,處遇性輔導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是提供轉介機制、個案管理、跨專業資源整合,與生態系統介入的延續性諮商與處遇措施,透過跨專業資源整合服務,包括諮商與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家庭處遇、職能治療、法律服務、精神醫療,以及召開跨專業個案研討會議等。學校內部應由專責人員扮演個案管理員,負責協調與整合各類專業資源,以提供學生最為適切有效的協助,並召開個案研討會,評估學生的身心復健情形,強化專業輔導效能,以達到三級預防功能。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 當身旁的人深陷失去至親之痛 不打擾不見得最體貼 訓練洞察人心,多讀文學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