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糖份
共找到
186
筆 文章
-
-
2022-04-0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年輕人頭暈、頭痛頻繁發作別輕忽,恐是「高血壓危象」!2個面向控血壓
編按:12歲的阿華最近兩週內,上課時常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晚上睡覺睡不好的情況。本來以為是因為升學壓力過大,便不以為意。有一次上課中又發生頭暈、頭痛的症狀之後,到健康中心一量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達190/100mmHg,送醫被診斷為「高血壓危象」須緊急住院控制!12歲的阿華身高已經長到170公分,但體重也是高達95公斤,這樣高達32.9的BMI值,已經是歸類在「肥胖」,必須要積極控制。阿華最近兩週內,上課時常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晚上睡覺睡不好的情況。本來以為是因為升學壓力過大,便不以為意。有一次上課中又發生頭暈、頭痛的症狀之後,到健康中心一量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達190/100mmHg!阿華立刻被健康中心護理師轉送到萬芳醫院急診進行緊急處理。經過醫師判斷之後,阿華被診斷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是指由於血壓過高,導致身體的器官造成傷害,必須住院控制血壓!經過4天住院治療,阿華的血壓相對穩定,可以出院改為用口服血壓藥控制。經過這次的事件,阿華知道了定期測量血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也開始更積極的體重控制,希望在減重成功之後,能夠不用再吃血壓藥了。台灣兒童、青少年高血壓人口10多年間成長一倍萬芳醫院小兒心臟科黃斯煒醫師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間高血壓人口激增已不是新聞,從2000年時每1萬名兒童中,約有2位孩子有高血壓;到了2013年時每1萬名兒童中,將近有4位兒童有高血壓,這10多年間整整成長了一倍之多。而這些兒童中,超過九成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這種「原發性高血壓」就和大人常見的高血壓一樣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像是遺傳、飲食習慣、鹽分攝取過多、壓力、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等。那為什麼有些人會等到20、30歲之後才發生高血壓,有些人卻在10幾歲時就被診斷高血壓呢?體重過重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高血壓逐漸年輕化,年輕人應多注意飲食習慣近年來因為飲食西化的關係,孩子很容易就營養過剩,又愛吃一些高鹽、高油、高糖份的食物。這樣的結果導致過重或是肥胖的兒童或青少年迅速增加,而這些肥胖相關的併發症更是隨之而來,如: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或是高血壓。這些成人常聽到的慢性疾病,在兒童間已越來越常見。如不及時控制,可想而知的,這些疾病會一直跟著孩子到長大成人。也有於發生年紀太小,以長期來看,在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高。「原發性高血壓」不是吃藥就好,減重和飲食控制是關鍵黃斯煒醫師也表示,像阿華這樣的「原發性高血壓」,並不是吃藥就好,減重和飲食控制才是最重要的!過去研究就顯示,每降低1公斤的體重,可以降低1 mmHg的血壓。而在良好的飲食控制之下,也可以降低10-12mmHg的血壓。而使用一種高血壓藥,平均只能下降8-10mmHg的血壓。因此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加上飲食上的控制,才能讓血壓控制更事半功倍!在高血壓的飲食控制上,建議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減少過多油脂的攝取。在肉類的選擇上,可以選擇魚類或是瘦肉,要避免油脂過高的肉類。另外也要減少糖分的攝取和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最後,正確、規律的運動,在高血壓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同樣擁有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私人健身教練執照的黃斯煒醫師說,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由於升學壓力過大,平時又缺乏運動習慣,這樣多吃少運動的狀況,很容易就造成肥胖。不只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也是同等重要而兒童和青少年間的運動選擇,除了像是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類的有氧運動之外,肌力訓練也是同等重要。肌力訓練除了可以消耗大量熱量之外,同時也能增加肌肉量,進而讓基礎代謝率上升,讓減重更加容易!但值得一提的是,肌力訓練有一定的規則及方法,並且有受傷的危險性,從事肌力訓練時,一定要有教練正確指導,才能避免受傷,並且學到最有效率的訓練方式。高血壓在兒童和青少年間已越來越常見。不論是預防或是治療,「體重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當孩子發生血壓偏高時,就需要儘速給兒科醫師做評估,儘早進行控制。如果已經發生高血壓的人也不需太慌張,藉由生活習慣的改變和體重控制,血壓都是有機會能下降或是回到正常的!(本文由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提供)(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4-01 養生.健康瘦身
許瑋甯「66飲食法」超夯!營養師加碼「3不碰法則」,瘦身效果更好
【編按】減重瘦身已成為全民運動,而近來女星許瑋甯為保持好身材所奉行的「66飲食法」,也因其和男星邱澤的喜訊再度被大眾關注。但什麼是66飲食法?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其實66飲食法和這幾年很夯的「168斷食法」拉長夜間空腹時間的原理很相似。但具體該怎麼落實才有效?又有哪些人不適合進行呢?一起來了解吧!了解瘦身關鍵前,先了解何謂66飲食法?其實「66飲食法」的兩個6,分別代表:每餐只吃6分飽+晚上6點後不進食。簡單來說,就是遵守不把胃撐大、不暴飲暴食的原則,並在固定的時間內吃完晚餐,而這點跟168斷食法,拉長夜間空腹時間的原理很相似!在斷食時,身體會進入「分解模式」,也讓平常大魚大肉的外食習慣能有休息的時間、不再增加腸胃負擔,且空腹的時間長也更有利脂肪燃燒。想讓減重發揮成效,3不碰法則也很重要除了遵循以上原則外,想要讓「66飲食法」發揮成效,食物的挑選上落實「3不碰法則」也很重要,以下這些食物不只熱量高、含鈉量高、糖份高及油脂也偏高,都是造成肥胖原因的兇手!簡單的三不碰原則,對現代人來說是有點小挑戰呢。• 不碰加工食物• 不碰油炸物• 不碰冰冷飲料執行66飲食法時,耐不住飢餓怎麼辦?4技巧助緩解1.多喝水:提高喝水量可以避免飢餓感。2.適量黑咖啡: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燃燒脂肪、抗氧化。3.吃低GI、高飽足感的水果:像是蓮霧、蘋果、火龍果、芭樂都很不錯。4.真的餓了就吃盤菜:蔬菜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多多益善。人人都行進行「66飲食法」?有4症狀者不建議嘗試在努力減緩橫向發展之餘,也必須清楚了解自己適不適合各種飲食法、斷食法,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養成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並長保健康。•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易血糖過低、暈眩• 懷孕/哺乳媽:需要充足營養 宜少量多餐、不適合空腹太久• 飲食失調疾病者:暴食症、厭食症患者首重先恢復正常飲食• 青少年/成長中孩童:此時期需要充足均衡的能量營養(※本文由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3-03 養生.聰明飲食
超商咖啡買一送一狂促銷,怎麼喝咖啡因不過量?教你看懂「紅黃綠」標示,咖啡因、熱量一次解析
不少人每天早上都會買杯咖啡醒腦,下午也得再來一杯咖啡提神。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週要喝將近四杯咖啡,而超商咖啡除了快速方便,相對連鎖咖啡店的價格更便宜,就成為上班族與學生的首選。但這麼常喝咖啡的你會不會擔心「咖啡成癮」了?雖然想著不是手搖飲,但一不小心還是可能越喝越胖?以下帶你看懂每天喝咖啡到底都喝進多少咖啡因和熱量,還有咖啡對身體的其他影響和正確喝法。超商咖啡主要品項的咖啡因、糖量、熱量比一比延伸閱讀:7-11咖啡不是鮮奶,是用「冰磚乳」...喝了會傷身?營養師超完整分析「業務用乳」的秘密燕麥奶拿鐵沒有比較瘦!小心咖啡的熱量陷阱超商其他現調咖啡飲品還會額外加入糖漿或可可粉等等,導致熱量和含糖量大增,例如:7-11 的大杯冰脆酷摩卡咖啡,熱量高達311.5大卡;帶有清爽口感的西西里風檸檬咖啡特大杯的熱量其實高達325.7大卡,且總糖量66.3克,咖啡因也有294.2mg,已經和一杯大冰美的咖啡因含量差不多;而7-11也販售近年流行以燕麥奶取代牛奶的燕麥拿鐵,大杯熱量有226.3大卡,幾乎與一般拿鐵相同;中杯熱抹茶拿鐵熱量更高達346.8大卡,糖量有47.8克,而且並不含咖啡因,想減肥的話也得注意。作為對照參考,一碗白飯的熱量約為280大卡,所以營養師 Stella 提醒,有每天喝咖啡習慣的人務必要慎選咖啡品項或平衡飲食,以免不小心攝入過多熱量和糖份。像是如果想喝拿鐵,就可盡量選擇小杯或冰的拿鐵,解口腹之慾之餘也能控制熱量。延伸閱讀:「喝咖啡」竟讓你血管老化、脂肪堆積?荷爾蒙名醫教你:想改善做好「532法則」就夠喝咖啡會骨質疏鬆、手腳冰冷?醫師來解惑咖啡因對身體的影響因個體差異、攝取量與持續時間而不同,藥師吳尚樺指出,通常攝取30-300毫克的咖啡因在休息狀態下可提高警覺性與縮短反應時間。此外,咖啡因會刺激腸胃道平滑肌蠕動,可能有助於改善便祕情況,醫師王姿允也分享實證研究中發現咖啡對減脂跟腸道菌有正面影響。不過咖啡因不利於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婦產科醫師王樂明就提到許多女性因骨質疏鬆怕喝咖啡,但其實鈣質補充不足以及沒有運動才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所以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分享,喝咖啡之餘除了運動並適度補充水份,可以補充鈣、鎂、維生素D3等營養素。他進一步說明,咖啡當中的「綠原酸」具有抗氧化力,有助於保護肝臟、減少二型糖尿病,但喝咖啡也容易利尿,如果一天喝好幾杯黑咖啡卻水份補充不夠,血液比較濃稠的情況下,在冬天可能會讓你越喝咖啡手腳越冰冷。延伸閱讀:咖啡和牛奶一起喝,小心出「這問題」!原來關鍵出在「喝的順序」一天兩杯美式就超標!咖啡因攝取量多少才適當?那到底一天可以攝取多少咖啡因呢?歐盟建議成人每日不超過300毫克,孕婦不超過200毫克;若有心臟病史、腸胃不適、失眠、慢性偏頭痛等問題則應避免或減少。而且除了咖啡以外,茶類、能量飲、巧克力製品、可樂等也含有咖啡因,需注意總攝取量。你可以透過市售現煮咖啡的「紅黃綠」標示看懂咖啡因含量:1. 紅色:一杯含201毫克以上2. 黃色:一杯含101-200毫克3. 綠色:一杯含100毫克以下對健康成人而言,一天可以攝取的咖啡因大約是300到400毫克,所以一般若選擇紅色標示者,當天喝這一杯就差不多了;如果選擇黃色標示者,可以一天兩杯;綠色標示者一天可喝到三杯。劉博仁提醒,喝咖啡最好的時間是早上九點到11點,下午最好則是兩點到四點,但容易有心悸及失眠體質的人下午就要避免喝咖啡。延伸閱讀:早餐配咖啡只會越喝越累!喝咖啡最好的時間點是....如果沒喝咖啡會造成嚴重的頭痛而且超過半個月以上,就必須考慮是不是咖啡成癮了。林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指出,這種「咖啡因戒斷性頭痛」很常發生在停止喝咖啡的幾個小時後或假日比較晚喝或沒喝咖啡時,也會伴隨情緒低落、易怒、噁心等症狀。他建議可以透過降低頻率或以低咖啡因茶飲取代慢慢戒掉咖啡,並將每天的咖啡因攝取量控制在100mg內。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813期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不喝咖啡就頭痛?神內醫師3方法教你戒斷CITY CAFE咖啡因&熱量&糖量表全家 Let’s Café 咖啡因&熱量&糖量表延伸閱讀: 16年後和初戀再續前緣!51歲莫文蔚:「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欲望當媽,從沒覺得缺少東西!」
-
2022-02-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頭暈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可能原因繁多,其中一個也包括了低血糖,低血糖有別於常聽到的高血糖,危險程度相當高,若在發生的當下未妥善應對,將可能出現昏迷,嚴重甚至死亡。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相關症狀,並提醒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 低血糖嚴重恐致命,風險族群小心警訊! 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糖一般定義在血糖低於70mg/dL即符合,血糖是身體各組織、器官、肌肉等重要的能量來源,當血糖過低,整組身體機能都會受到影響,患者自律神經反射會強化,將會視個人出現一系列相關症狀,最常見的如全身無力、冒冷汗、心悸、發抖、頭暈、呼吸困難等,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此時便需要補充糖份,若持續降低,如低至30md/dL時,將可能進入昏迷、神經系統停擺、嚴重甚至死亡,是個危險的急症。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性低血糖者,自律神經反應能力會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敏感。舉例來說,若起初血糖低於55mg/dL出現相關症狀,又持續沒有妥善監控血糖,讓低血糖的情況一再發生,日後會讓身體產生警訊的血糖值將可能在更低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症狀,這意味著警訊越來越晚出現,可補救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直接昏迷、死亡的風險也會逐漸上升,不可大意。 低血糖風險及危險族群,用藥者留意避免「警鈴關閉」。 洪暐傑醫師指出,低血糖的好發族群主要為正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部分糖尿病藥物會較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議民眾在取藥時可多與醫師確認、討論。除此之外,長時間熱量過低者也會容易出現低血糖,例如不當減重者或年長、罹癌等因素食慾不佳,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族群,都在風險名單當中,需多加留意。而空腹運動、運動過度者會大量消耗血糖,也可能出現低血糖。 除了留意風險族群,也需注意危險族群,例如前述一再發生低血糖患者日久不易發現警訊,而身體反應不靈敏的長輩也會較容易無所察覺。另外,獨居者因日常無人照應,在出現低血糖時也會較為危險,這點也需特別小心,特別是許多醫療知識相較匱乏、行動不便、年長等族群。 除此之外,若有服用ß阻斷劑藥物也得留意,這類藥物會降低自律神經反應,是相當常見的藥物,如年長者心律不整需控制心律,或是有時使用於控制血壓,都常見開立此藥。而正如前述提到,低血糖症狀主要出自於自律神經,自律神經阻斷症狀便會不明顯,有如「警鈴關閉」,當低血糖發生時便不容易發現,危及生命風險也就會上升。因此風險族群,若有使用其他藥物,建議確認自己是否也正使用此藥物。 防低血糖致命,風險族群留意4重點。 洪暐傑醫師提醒,低血糖風險族群平時保養,除了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妥善控制血糖,也需多留意避免高強度運動,建議運動以中高強度為原則進行,簡單而言就是會稍喘、但不至於無法好好講話的運動。 日常身邊也應備著糖果、血糖劑、血糖機等,以利症狀出現時測量了解,在確認為低血糖時應快補充糖份,血糖在45~70mg/dL時先補充15克的糖,小於45mg/dL補充30克,補完15分鐘後觀察是否回到70mg/dL以上,若沒有就再補一次,至少回到70mg/dL。而若血糖遲遲沒有回升或症狀持續,又或者不確定是否為低血糖,此情況也可能代表著有其他健康問題正在發生,建議撥打119請求協助,盡速就醫,但避免行車以免發生危險。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5 養生.聰明飲食
元宵吃湯圓!小湯圓熱量較低?營養師揭「隱藏雷點」恐跌破眼鏡
天氣較冷,熱熱的甜湯喝下肚也會有濃濃滿足感,再加上現代湯圓口味不斷轉變,牛奶糖、花生醬、抹茶等創新口味,滿足了「嚐先」的好奇心,然而營養師提醒,湯圓不僅熱量高,澱粉特質與糖份對代謝症候群患者也有一定威脅,強調有「吃到就好」。 4顆包餡湯圓熱量等於1碗白飯 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要小心 馬偕醫院資深營養師趙強表示,隨著時代演進湯圓口味也越來越多,開始有許多非傳統口味,也有強調養生,但湯圓很難逃避熱量高,4顆包餡湯圓熱量280大卡,也有可能到300大卡,剛好是1碗飯熱量,雖然看起來好像少吃1碗飯,就能空出單日熱量所需,但湯圓仍然有必須小心的地方。 趙強解釋,湯圓的外皮是用糯米製作,與一般在來米與蓬萊米不同,糯米是支鏈澱粉,讓口感非常黏,在胃裡比較不容易消化,但是當糯米到小腸時,支鏈澱粉分解會比一般澱粉快,加快血糖上升速度,再加上湯圓餡裡的糖,胰島素必須大量分泌,如果是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患者,就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小湯圓也是很多人喜歡的甜點,冬天來一碗,可以把寒氣敢走,不管是紅豆湯或是花生湯,都很常讓人喜歡,然而趙強提醒,雖然小湯圓不包餡,但是紅豆湯或花生湯也都有很多糖,就像把大湯圓的內餡放到外面一樣,所以比較小湯圓和大湯圓,其實熱量攝取差不多,如果會擔心熱量與血糖,最好還是少吃。 1碗湯圓約3分之2個便當熱量 鹹湯圓當正餐好選擇 新光醫院營養師林靖雅則說,一般芝麻或花生餡湯圓,1顆大概70大卡,豬肉餡湯圓1顆大概60大卡,小湯圓則是10顆70大卡,如果吃1碗4顆包餡湯圓,大概300大卡約1碗白飯,這還不含甜湯的熱量,所以1碗湯圓熱量會在高一些,整碗包餡湯圓熱量大概500大卡,幾乎接近3分之2個便當。 林靖雅提醒,如果把湯圓當點心吃,熱量就是額外吃到身體裡,比較好的方式就是把湯圓當正餐,可是把甜湯圓當正餐,幾乎只有澱粉和糖分,幾乎沒有其他營養,如果吃包肉鹹湯圓,配合著蔬菜,剛好有澱粉、蛋白質、蔬菜,就像吃一般正常飯菜般,比較不容易攝取到額外的熱量。 配合氣氛湯圓有吃到就好 買1碗親朋好友分著吃 趙強補充,冬至想要吃湯圓,仍想要吃甜湯圓只要吃到就好,可以買1碗跟朋友或家人分著吃,如果買1碗4顆包餡甜湯圓,可以4個人分著吃每人1顆。如果1次吃4顆湯圓,正餐可能就不要吃白飯,若吃2顆湯圓就少吃半碗飯,至於小湯圓,林靖雅也建議可以分著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湯圓口味最肥不是花生!「人氣7大內餡熱量」曝光 吃4顆極限了 ·元宵吃湯圓小心爆卡! 一張圖秒懂「TOP5人氣口味吃一顆要運動多久」 
-
2022-02-12 該看哪科.中醫
愛吃火鍋、應酬聚餐避不開熱量怎麼辦? 中醫教餐前餐後補救法,讓你「補瀉」減重不傷身
冬天吃鍋,小心身材胖一圈!冬天氣溫低,總覺得要吃個熱熱的食物來暖身,有些人甚至每周要吃1次火鍋才滿足;然而,小心不忌口的結果,很可能無形中囤積不少脂肪,一個冬天下來體重就暴增10公斤!「增重容易、減重相對較難」,中醫師沈瑞斌指出,選擇健康的飲食方式及溫和的中醫減重,過程中不用挨餓、又能達到減重不復胖的成果。愛吃火鍋小心落入肥胖陷阱 怎麼吃才能減少熱量?常聽到許多人在吃完鍋後第2天出現水腫的情形,沈瑞斌醫師解釋,這是因為鍋物中的鈉含量過高所致。而鈉含量過高容易造成胃發炎、腎臟負擔與心血管疾病,加上重口味飲食容易增加飢餓素,導致吃進更多食物,等同於掉進肥胖陷阱而不自知。那火鍋該怎麼吃才不會發胖呢?建議湯底上可選擇蔬菜、昆布為鍋底的清淡湯頭,進食的步驟可先煮蔬菜、再下肉片。肉類可選瘦肉和白肉,鮭魚及雪花肉片等油脂多,改選雞肉片或鯛魚片為佳;火鍋料也要留意,如1份餃類、豆皮、百頁豆腐等介於幾十至百卡,熱量都不低,這也是讓總熱量飆高的關鍵之一。不吃澱粉、不吃中餐 這些錯誤減肥法恐讓你瘋狂復胖以中醫的觀點來說,減肥首重「顧胃氣」,必須均衡攝取全穀類食物、蔬菜和肉,那只吃單一食物如咖啡、蔬菜、水果等,無法穩固胃氣,反而容易陷入無限循環的復胖輪迴。沈瑞斌醫師提到,臨床曾遇過「健康飲食癡迷症」的1名女性患者,2年下來嚴格控制飲食,只吃川燙青菜、偶爾吃點堅果,低度熱量攝取造成身體代謝異常,引發情緒低落,一到周末假日又破功,體重像溜溜球般上上下下,最後來求醫時比減重前胖了近20公斤。沈瑞斌醫師進一步說明,像近幾年來很夯的168斷食法其實是1種「行為矯正」,將每天進食時間控制在8至10小時以內,吃完2至3餐,其他時間不亂吃零食;飲食上盡量選擇原態食物,如地瓜、玉米、南瓜等或簡單麵食,早餐可選擇吐司夾蔬菜、蛋或起司或三角飯糰搭配蛋、無糖豆漿,蔬菜、雞胸肉沙拉等。而有的人喜歡在早餐吃很飽,中午省去不吃,這是錯誤的飲食觀念,早餐吃的好、中餐適量,晚餐應距離睡前2小時,可採行168斷食法的精髓,三餐應該定食定量。不過對於有胃病、糖尿病或大夜班工作者,168斷食法則不適用。肥胖成因有多種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中醫認為肥胖的成因很多,分成脾腎虛、肝腎虛、荷爾蒙紊亂,或肝氣鬱結、痰濕等類型,其中飲食裡的油、糖份,往往是造成體內痰濕的主因。中醫說的去痰濕,同樣可運用於去脂肪。沈瑞斌醫師強調,中醫減重採用「補瀉」原理,利用參苓白朮散治療脾虛痰濕的肥胖;氣虛者,以生脈飲補氣;女性血虛或脾虛則補血氣;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的腎虛患者,則加強補腎,增強代謝能力。不足用「補」、過多則「瀉」,依照體質不同對症下藥,才不致因亂用減肥偏方,導致掉髮、月經周期亂的情況。應酬聚餐避不開熱量怎麼辦? 中醫提供餐前餐後「補救法」如果免不了吃大餐那該如何控制?沈瑞斌醫師提醒,在應酬、聚餐之後,可藉由常見的仙楂、決明子、荷葉、烏梅及菊花、陳皮等中藥材,不加糖泡水飲用,幫助解膩去油兼消脂。或是於餐前先食用半碗薏仁,有助收縮胃部平滑肌、健脾利濕;另外,何首烏、生地、熟地也有減少食慾之效。穴位部分則可按壓內庭穴或空拳敲打足三里5分鐘,有助減少食慾;按摩耳屏前的饑點和渴點也有抑制食慾的效果。藉由健康飲食減肥法,平均1個月可減去1公斤,若合併1天2小時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1個月可減下2至3公斤。對有些人來說,運動知易行難,那不妨利用飯後散步消耗熱量,如果還是覺得減重成效不佳,沈瑞斌醫師建議,可搭配中藥材或中醫經絡方式如針灸、埋線等方式,增加身體代謝量,1個月就能減下3至5公斤。最重要的是,要進行減重前,應該找專業的醫師或營養師來協助,能健康吃飽又能讓減肥成效有續航力。★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2-09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胖一大圈!7種運動和5種食物,網友熱議瘦身法寶
你今年過年胖了幾公斤呢?年節期間,團圓飯不外乎都是大魚大肉,加上各種涮嘴的餅乾糖果,許多民眾在年假期間體重就這樣不知不覺上升。為了維持好體態,不少人會在年後運動及飲食控制瘦身,而到底網友熱議的瘦身運動有哪些?還有到底要怎麼吃才能瘦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一年內「瘦身」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烈討論的7大瘦身運動及5大瘦身飲食。 靠重訓減脂,跑步瑜珈受歡迎觀察網友熱議的瘦身運動,可發現最受歡迎的便是無氧運動「重訓」,近幾年來,大眾對於瘦身不僅僅在乎體重,更在乎「體脂」,因此許多人開始透過重訓達成增肌減脂的目標,有民眾就分享「重訓減脂以後整個人體態都不一樣了,看得出來是瘦得健康、漂亮!」,並附上自己重訓前後的對比照,讓許多網友直呼「真的差超多!」。 除此之外,許多人也喜歡「跑步」、「瑜珈」等入門門檻低的瘦身運動,有網友就表示「健身房報名還要錢跟喬時間,跑步隨時有空就可去」;另外也有民眾提問「瑜珈減肥真的會比一般重訓有效嗎?」,引發網友熱議,其中有人表示「瑜伽體重不會掉,但是體態會差很多」,並提醒瑜珈的成效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維持,民眾若要求快還是以重訓搭配有氧運動較有效率。減肉多吃蔬果類,增肌別忘蛋白質網友在減肥飲食中,最熱議的就是「水果」及「蔬菜」類,像是有民眾分享自己「減肥早餐只吃蘋果」,引發網友兩極回應,有人附和表示「之前看過分享以後實行,成效還不錯」,但也有人提醒「台灣水果都很甜,糖份快跟手搖飲料差不多,吃多其實根本減不了」,呼籲其他網友還需特別注意;另外,也有民眾分享「減肥真的多吃菜,聽起來很老梗但真的有用」,並表示蔬菜內富含高纖維,能幫助腸道消化,讓減肥事半功倍。 此外,有在增肌減脂的民眾要記得「魚肉蛋類」及「豆類」的蛋白質攝取,有網友就在自己分享的健身菜單中特別強調「要有效率一定要秤好蛋白質份量,要吃夠」;另外,也有營養師特別提醒在減肥中還是需要攝取足夠的澱粉,並可以「全穀雜糧」等原型澱粉為主,才能瘦得健康。延伸閱讀: 。第一口先吃什麼?營養師公開「減肥進食順序」 還要每天量體重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
2022-02-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年節用藥不能疏忽! 按時服用外更須避免交互作用
年節的歡樂氛圍及大吃大喝,常讓有慢性病的長者忽略持續定時用藥,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王平宇表示,有些患者在年節選擇「偶爾」不吃藥、吃美食,其實已經影響健康,而即便按時用藥,民眾也仍需注意藥品是否會與食品產生交互作用,若因此導致降低藥效、加劇藥效、甚至是不良反應等影響健康,真的得不償失。春節期間是長輩們與兒女們團聚的日子,常會準備豐盛菜餚,飯後還有不少水果及甜點等,此時若是有慢性病的長者,卻沒有按時服藥,可能將對健康造成影響,尤其在傳統習俗裡,認為過年不能吃藥,否則這一年將會成為「藥罐子」,然而這樣的情形在醫師及藥師的眼裡看來相當危險。王平宇認為,「不吃藥」是年節最常見的服藥問題,民眾若因傳統觀念而不照醫囑服藥,恐影響復原或使病況惡化。他說明,像高血壓患者都知道,大量高鹽、高鈉的食物會導致水分滯留,造成血壓升高、水腫、心臟衰竭等多重問題,要避免食用,要長期穩定用藥,讓血壓處於恆定狀態,但有些患者會認為一年一次的春節「偶食無妨」,或改選擇標榜低鈉的食品,卻因此影響健康。進一步分析,低鈉即是高鉀,部分血壓藥會抑制血鉀排出,在服藥的狀態下吃高鉀食品,恐致鉀離子過高,導致腎臟負擔或心律不整,而這類情況不只在高血壓患者身上,對於糖尿病患來說也是,尤其年節常見甜品如年糕、八寶飯皆為高糖份的精緻品,病患若晚睡晚起、出遊三餐不固定的情況下服藥,易有血糖波動的風險。王平宇提到,許多慢性病患者即便規律服藥,也須注意藥品可能會與年菜發生的交互作用。他整理可能會碰到的五大類食品及可能造成情況,包含酒精飲料影響藥品代謝,可能使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發生不良反應;含鈣、鐵的食物降低藥品吸收;含維生素K的食物,減輕抗凝血藥物藥效;紅麴具降血脂成分,將加劇高血脂用藥作用;中藥材若「食補」過量或連續服用恐影響西藥藥效。王平宇補充,一般來說食品跟藥品的交互作用不會立刻出現,也不會「只吃一點點」就出現,通常是服藥者因不可避免的社交活動而在飲食上毫無節制,多天食用或過量食用,才會造成影響。他提醒,還是建議民眾要除維持遵照醫囑服藥的好習慣,惟有正確用藥,才能過個健康年,另外三餐正常生活習慣也仍要好好保持,勿因一時的口腹之慾,影響健康,得不償失。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王平宇整理五大類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的食品:1.酒精飲料:酒精會影響藥品代謝,導致藥物濃度過高或不足,也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同樣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上升。因此服藥期間切忌飲酒,特別是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鎮靜安眠藥、抗憂鬱藥、抗生素、降血糖藥、抗癲癇藥、心血管用藥、抗凝血劑等。2.含鈣、鐵食物(如牛奶、優格、鈣片、黑芝麻、紅莧菜、菠菜、紫菜):部分抗生素會與此類富含二價金屬離子的食物螯合,降低藥品吸收,必須避免並用;且這些食物須與制酸劑類型的胃藥間隔至少兩小時服用,以免影響藥品吸收。3.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多為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此類食物若與抗凝血藥物同時使用,會減輕藥效,影響預防血栓的效果。4.紅麴(如:紅麴米糕、紅麴八寶飯):紅麴本身具降血脂成分,與常見的高血脂用藥相同,兩者同時使用會加劇藥品作用,嚴重者會增加肌肉痛、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的發生機率。5.食補中藥材(薑母湯底、麻油補湯、藥燉湯藥等)雖然一般飲食中中藥材分量少,不太會與西藥產生嚴重不良反應,但年節期間許多民眾喜歡「食補」,故服藥者應注意過量或連續多天食用會產生的影響。如:補血、活血的當歸、人參不宜與抗凝血藥品共食,否則會影響藥效;黃耆、甘草會降低免疫抑制劑效果,過量恐誘發免疫疾病。
-
2022-01-08 失智.名人專家
林舜穀/中藥可以預防失智症?高血壓和憂鬱高風險群,中醫師教你遠離失智
我的病人以失智症為大宗,在門診和演講時都會有許多人問我:「應該要吃甚麼中藥才能預防失智症?」或是更簡單的「吃甚麼最顧腦?」面對這樣的問題,我一貫的回答都是:「調整生活作息、減少危險因子、常常鍛鍊腦力最重要,吃甚麼反而不是重點。」也的確有不少預防失智症的運動方法被開發出來,甚至做成遊戲。但是,我內心其實也想知道,是否真的有些中藥可以幫助病患維持認知功能,避免或延緩失智的到來呢?直到近年來新的研究陸續發表,終於初步回答我心中的疑惑。針對罹患高血壓與憂鬱症等慢性疾病的病患,的確有中藥可能減少他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血壓與失智症高血壓絕對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不管是高壓力高時數的工作環境、高油脂高糖份的美食環伺,以及隨之而來的失控體重。都會讓身體不得不提高血壓,以將寶貴的血液輸送到身體的重要器官。但是,長時間高漲的血壓也會直接傷害血管,讓血管變得既僵硬又脆弱,供應的器官也隨之受損,發生在大腦就容易出現出血、梗塞等問題,即使沒有大面積的中風壞死,也會逐步在大腦各處累積小的損傷。長久下來,大腦細胞逐漸死亡、功能也漸漸喪失,當剩餘的大腦細胞再也無法支撐繁重的工作時,就會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精神情緒異常等症狀,走向失智也就變成必然的結局。由陳昆豪醫師主導的研究發現,校正年齡性別等諸多因子後其風險比值(hazard ratio) 為0.65,簡言之,高血壓患者接受中醫治療後,比不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得到失智的風險是0.65倍(亦即得到的風險下降35%)。陳醫師也發現中醫複方如天麻鉤藤飲、加味逍遙散,以及單位藥如丹參、川牛膝、葛根,與其他中藥相比,和降低失智風險的關聯性最大。陳醫師在研究中也發現,當中藥的治療的天數超過180天,預防失智的效果能更好的顯現出來。憂鬱症與失智症憂鬱症與失智症的關係更加緊密,而且在臨床上難以區分。重度憂鬱患者常常會出現表情呆滯、反應減弱、表情淡漠、甚至對他人的話語毫無反應等等症狀,而被誤認為是失智症大腦認知退化的表現;失智患者也常常會有情緒低落、對周遭一切事情提不起興趣等憂鬱症狀,且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甚至有時候不輸真正的憂鬱症。更有甚者,許多失智症早期是以情緒憂鬱和反應低落作為主要症狀。也有研究指出,長期的憂鬱患者有更高的風險,出現不可逆的認知退化情形。因此,治療憂鬱症與預防認知退化,幾乎是所有已開發國家共同的課題。我在2021年與中國醫藥大學賴榮年教授、中山醫學大學魏正宗教授共同發表的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經中醫治療後,失智症的風險相對較少。勝算比(Odds ratio)為0.83。※勝算比是評估失智症風險的數值,比值越高表示得到失智的風險越大,以 1 為界,超過 1 表示風險增高,低於 1 表示風險減少,數值越低則表示風險越低。在臨床治療時,中醫師不會將所有的藥方一股腦的通通開給病人,而是會依據診療當下的望聞問切四診狀態,從中選擇合適的處方,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
2021-12-27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喝了不怕胖!減醣也可以喝的五色拿鐵
正在執行減醣飲食的朋友,擔心果汁糖份很高,不敢喝?別緊張!營養師孫語霙教你製作減醣也可以喝的五色拿鐵,每一杯分別還有護心、護眼、順暢、抗老、助眠作用唷!減醣飲食是廣義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一種,在飲食中適度的減少醣類,可幫助增肌減脂、穩定血糖,也能預防與改善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對健康是有助益的。營養師孫語霙要傳授減醣也可以喝的五色拿鐵,指的是:番茄製作的紅拿鐵、胡蘿蔔製作的黃拿鐵、奇異果製作的綠拿鐵、紫葡萄製作的紫拿鐵、香蕉製作的白拿鐵。五色拿鐵不論是外食族、上班族都非常好施行,讓正在執行減醣瘦身的人也能健康喝飲料,趕快跟著影片學起來!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改善飲食習慣!營養師愛碎念YT頻道:點我看營養師愛碎念YT原始影片:點我看延伸閱讀灰塵會造成肥胖?專家教你斷捨離減肥法減肥不敢吃早餐?一分鐘告訴你這樣吃不怕胖!「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25 養生.聰明飲食
黑巧克力好處這麼多!保護心血管、提升腦力、抗發炎...5大好處+挑選眉角一次看
巧克力幾乎是無人不愛的甜點,也是許多人的 comfort food,一吃就覺得被療癒了,這是因為巧克力成分中的色胺酸可以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不過除此之外,如果正確且適量的食用黑巧克力,還會對人體帶來許多正面影響。研究顯示,可可中含有許多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減少發炎,也被證實有益心血管和大腦健康。以下告訴你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有這五大優點,從身到心全包了!吃對黑巧克力,幫你護心、降血壓、改善大腦認知功能1. 保護心血管:降低心臟病風險、降血壓、增加好膽固醇2020 年7月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會旗下期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研究〈Association between chocola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指出,巧克力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健康。研究發現,與每周吃巧克力不超過一次的受試者相比,每周吃巧克力超過一次或每月超過3.5次則罹患冠狀動脈疾病風險降低 8%。因為黃烷醇(flavanol)可以促進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壓,同時增加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而油酸則可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黃烷醇」是可可中含有的多種類黃酮成分之一。2. 抗氧化、抗發炎可可成分如黃烷醇、甲基黃嘌呤、多酚、硬脂酸可以減少發炎性物質,當中特別是黃烷醇屬於類黃酮化合物家族一員,也是「多酚」的一種,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3. 改善大腦認知功能許多研究表明類黃酮對腦部有益,食物來源包括柑橘類水果、葡萄酒、綠茶和可可。除了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也會增加大腦的血液流動,可增強認知的能力。而可可多酚有助於增加能活化腦神經細胞的蛋白質。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林慶順在〈巧克力能防阿茲海默症嗎〉提到巧克力防阿茲海默症的效用可能很有限,不過「就目前的科學證據而言,巧克力似乎是對大腦有益。」他也提到2017年5月一篇綜述論文〈用可可類黃酮增強人的認知功能〉發表,可見可可及其類黃酮成分對認知功能是被正面看待的。4. 富含礦物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克含85%可可的黑巧克力有14.2克的纖維以及鐵、鎂、銅、錳、鋅等等,以礦物質補充的角度來看,是不錯的微量元素補充來源。5. 抑制糖癮,飲食控制更有好心情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家醫、肥胖、美容、老年、骨鬆等五科專科醫師認證的王姿允醫師曾分享黑巧克力的幾項益處,提到其中含有的色胺酸有穩定血糖、讓心情穩定和抑制食慾的功效,而實驗發現,攝取黃酮類抗氧化物對體重的控制也有潛在幫助。所以,如果嘴饞或心情煩燥時想吃甜食,又想避免「好吃到過量」,不妨來份30g的85%以上、且碳水跟糖含量適宜的黑巧克力。巧克力怎麼挑?%數、可可脂含量⋯⋯成分標示眉角要注意即便對健康有益,黑巧克力的攝取量還是要適當避免發胖,且種類選擇也有許多眉角。林慶順教授提到,只要沒加糖和飽和脂肪,不論生或熟可可,當中含有的營養成分都對健康有益。大原則雖是可可比例越高,對健康影響就越正面,不過還是要先搞懂巧克力「%數」和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等差異,以及個別的標示意義,以免踩到健康地雷。巧克力包裝標示的「%數」,代表的是「可可固形物含量」比例,越高則口味越苦。依照衛福部食藥署標準,「黑巧克力」的可可固形物總量需達35%以上、可可脂與非脂可可固形物分別佔巧克力的18%及14%以上。因此,這就導致就算一樣是85%的黑巧克力,不同品牌的黑巧克力,其可可脂及非脂可可固形物的比例也可能不同,風味呈現亦有所差異。同理,85%與75%的黑巧克力,實際上每單位含有的可可脂可能是一樣多的。「白巧克力」的成分含量規定則是可可脂含量高於20%、添加乳粉後的牛乳固形物達14%以上;「牛奶巧克力」則無可可脂含量規定,但要有25%以上的總可可固形物、2.5%以上的非脂可可固形物及12%以上的牛乳固形物。另外,成分標示中的「代可可脂」是指棕櫚油、牛油樹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若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等字樣,代表代可可脂含量沒有超過產品總重量5%;若品名前加入「代可可脂」則是超過 5%。最後也要提醒,尤其是糖尿病和肥胖族群,需要優先考量市售巧克力產品中的熱量及人工添加物如糖份、牛奶和脂肪。八歲以下孩童、懷孕及哺乳婦女及胃食道逆流患者也要斟酌攝取。而國健署提到,巧克力的鉀、磷含量較高,因此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必須謹慎看待,必要時請諮詢專科醫師或營養師。延伸閱讀:你吃的巧克力是真巧克力嗎?先搞懂巧克力%數,可可脂、代可可脂...專家教你分辨巧克力真偽資料來源: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黑巧克力Chocolate is good for the heart黑巧克力好處多吃巧克力也有好處嗎?巧克力裡的健康成分是什麼?讓營養師替你解答!阿玆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認知功能與飲食營養
-
2021-12-22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減肥,還助防三高、癌症!營養師教彈性素食怎麼吃?
吃素有助健康,也有助減肥,嫚嫚營養師指出,「彈性素食」就被專家票選為第一名的最佳減重飲食方法,且在健康綜合排名當中,為第二名的最佳飲食法,僅次於地中海飲食。有助健康和減肥,且執行也容易,不過相關細節也得留意,如此才會更有幫助。 什麼是彈性素食?有哪些好處? 嫚嫚營養師指出,彈性素食是一種大部分時間以蛋奶素進行的飲食方式,以天然的植物性食物為主,偶爾吃魚和肉。也因為多是原型植物性來源,和肉類相比,不僅熱量密度低,也含有高膳食纖維及水份,可提升飽足感、不易復餓。除此之外,彈性素食也可以大幅減少飽和脂肪攝取及胰島素阻抗,飽和脂肪大多存在於動物性食物,是主要的脂肪來源,過量便會產生提升胰島素阻抗,使得脂肪容易堆積。另外,也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LDL,因爲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動物性食物。 綜合上述,彈性素食不僅有助於減肥,也會間接對身體產生正面的影響,如有助防範三高、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痛風等,且因為彈性素食是以蛋奶素進行,可提供人體足夠需求的非植物性營養,因此在確實執行下,即便沒吃肉也不會有營養失衡或缺乏的問題。 研究分析:彈性素食穩降體重! 嫚嫚營養師指出,曾有綜合12項臨床研究的數據分析,共1100多人,測試4個半月,平均體重穩穩下降約2公斤,而此研究還僅只有改變飲食習慣,尚未確實控制熱量。另美國也有隨機臨床研究實驗,邀請72位BMI值28~40的肥胖族群,執行4個月控制熱量的彈性素食,約每日1500大卡,平均下降了約6.5公斤,且4.3%的體脂。 彈性素食:肉想吃再吃!助減肥、防癌症、防三高! 嫚嫚營養師表示,彈性素食不用求快,可循序漸進的方式增加無肉餐的天數,各階段以一周計算,第一階段可1~2天只吃菜不吃肉,第二階段增加至3~4天不吃肉,第三階段達5天不吃肉。另也可以用餐次來算,一周共21餐,各階段以21餐計算,第一階段一周內6~8餐不吃肉,第二階段9~14餐不吃肉,第三階段15餐以上不吃肉,將不吃肉的餐次視個人生活習慣或喜好分散在一周之中,肉真的想吃再吃就好。兩種方法皆可,看自己適合何種執行方式。例如若只有晚餐才吃肉,早餐、中午吃奶蛋素,就達到階段二了。 若是想要更為彈性的吃素也行得通,例如持續維持在第一階段,一周兩天不吃肉,雖然效果沒那麼顯著,但因為飲食型態出現改變,對減重一樣可行,也有助於健康。而若要以此增強效果,則需更加強控制熱量攝取,如前述研究,建議一天約1500大卡。 彈性素食要注意什麼?嘴饞怎麼辦? 注意食材選擇及烹調。不過彈性素食即便簡單又健康,也還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食材挑選、烹調方式等。嫚嫚營養師特別提醒,飲食期間應以原型食物為主,若選擇的都是如麵包、饅頭等加工食物或精緻食物,會使得容易復餓,不利於減重。而烹調方式若以不健康的方式進行,如油炸類、糖醋類、勾芡類等,不僅減肥效果會大打折扣,對身體健康也是個影響,也應避免。 嘴饞的時候怎麼辦?因此若是減重期間嘴饞,應避免食用餅乾、蛋糕等甜點,即便是標榜蛋奶素,因為這也是精緻食物,建議最好的方式是吃水煮蛋、茶葉蛋等,也可以吃3~5片85%以上的黑巧克力,黑巧克力也是個有助減重的天然食物,糖份及其他添加物較少,可適度的食用。也可以選擇小包的無調味堅果,不僅可提供營養,也有滿足咀嚼的口慾。 部分族群留意。另外,也有部分族群需留意,例如腎臟病、腎功能不佳者較不適合,因為彈性素食是以植物性為主,鉀含量較高。而行經期女性則需要注意缺鐵問題,鐵質吸收較好的來源為紅肉,因此需留意攝取高鐵質的植物性食物,如紅莧菜、紫菜、紅鳳菜等,飯後可吃芭樂、奇異果、木瓜等維生素C較高的食物,幫助鐵質吸收。 減肥最快的方式:慢慢來,習慣成自然。 嫚嫚營養師提醒,減重不宜求快,最快的方式往往就是慢慢來。一般瘦的越快的方式,往往身體越沒辦法接受或習慣,放棄、復胖的可能性就越高,建議減重以改變生活型態著手,先讓自己習慣成自然,也就生活在持續減重的日常中,穩穩地下降體重,不論是對健康或減重而言都是很好的事情。 《延伸閱讀》 .激瘦飲食&常見20種激瘦食物。減重又健康,女星半年狂降19公斤! .真實案例!從118公斤到46公斤,減重營養師分享成功4原則。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04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10大超級護腦食物」出爐! 營養師:還有5種傷腦飲食要少碰
隨著年紀增長,「退化」是必然的,令人擔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未來會不會得到失智症?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每個人腦部退化的時間點都不一樣,但一般來說大腦細胞到40歲「中年」就會開始快速衰老,在年長過程中,飲食方面沒有特別注意時,腦部不僅得不到該有的營養,甚至不小心一點一滴「傷腦」,引發失智風險。夏子雯推薦民眾可採用「麥得飲食」,並且越年輕開始吃越好! 延緩退化、保護心血管 「麥得飲食」好處多麥得飲食,指的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夏子雯說明,可以改善腦部認知功能退化,雖然老化是人類必然的進程,但透過麥得飲食可以讓退化進展的速度減緩,同時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麥得飲食當中,提出了10種有益的食物,以及5種有害食物。 10種有益食物:1.全穀雜糧類:建議一天3餐都要吃到,但麵條跟白米等精緻澱粉,並不推薦,因為營養價值較雜糧根莖類的澱粉低;而五穀雜糧,包括地瓜、南瓜、五穀飯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對於人體有幫助。2.豆類:豆腐、豆漿、豆干等,而鷹嘴豆、紅豆、綠豆等在每日飲食指南的分類中屬於全榖雜糧類,但在麥得飲食中歸類在豆類,份量則建議一週至少3份。3.深綠色蔬菜:綠花椰、萵苣、羽衣甘藍、菠菜、空心菜、芥蘭菜、青江菜等,每天至少半碗,一週6份以上。4.其他顏色蔬菜:彩椒、紅椒、胡蘿蔔、茄子、櫛瓜、甜菜等,有抗氧化的功能,可預防腦部退化。每天至少半碗。5.堅果:一週5湯匙。6.莓果類:藍莓、蔓越莓、草莓,花青素含量高,預防失智效果很好,建議一週2份(75公克/份,約半碗)。7.橄欖油:作為主要食用油,因含有豐富的omega-9,對健康較有益處;大家也可以選用苦茶油,又稱為東方橄欖油,omega-9的比例比橄欖油更高。8.肉類:家禽類,例如雞肉。一週至少2份。9.魚類:鮭魚、鯖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護腦、護心血管也有幫助,一週至少1份。10.紅酒:含有多酚類、白藜蘆醇,也有抗氧化效果。但含有酒精,對身體有害,如果不喝酒的人,沒有必要為此增加飲酒量。 5種傷腦地雷食物少吃:1.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2.奶油3.起司:夏子雯補充,起司是補鈣的好食物,但若是額外添加了人工香料、色素、糖的起司,吃多了也會對大腦、人體造成負擔。4.糕點與甜食5.油炸物和速食食品以上食物都會造成腦部血管的負擔,血糖太高對大腦也是一種傷害。根據芝加哥Rush大學醫學院營養流行病學專家Martha Clare Morris一項追蹤四年半的研究發現:「嚴格遵循」麥得飲食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53%,而偏向麥得飲食的人認知功能退化速度較慢,且大腦較同齡年輕了七歲半。不過夏子雯認為,一般民眾要做到「嚴格遵守」麥得飲食,或是完全杜絕炸物、甜食等地雷食物是很困難的,因此建議精緻糖份的攝取酌量,一天控制在25公克以下,盡量少吃炸物。而關於烹調方式,切記不要太高溫燒烤或油炸,像是蛋白質若用高溫油炸,蛋白質容易分解、變性而產生異環胺、多環芳香烴,引發大腸癌的風險。若是腎功能不好的患者,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麥得飲食,因為全穀雜糧類所含的礦物質鉀、磷會造成腎臟負擔。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你吃的藥會引發失智風險? 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
2021-12-03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或茶加黑、紅、黃、白糖哪種好?營養成分曝光:小心暴肥、糖尿病都來
65歲的王太太自認是飲料中毒者,每天早上都需要喝一杯熱咖啡來當作開啟一天的儀式,因為知道吃太多白砂糖對健康不好,為了美味及健康,所以改用聽說對健康有好處的黑糖,每次都會加上滿滿一大匙的黑糖;三餐吃完飯也會再喝一杯熱茶,晚上飯後會再加碼搭配一碗自製甜湯。近期在子女的安排下到醫院健康檢查,除了有肥胖問題之外,更讓她意外發現自己已有高血糖(糖尿病)問題。黑糖營養成份較高 仍須注意攝取量營養師潘富子進一步說明,市面上可看見的黑糖、紅糖、黃糖或白糖皆是由蔗糖精煉出的精緻糖,不管是哪一種類,都需注意使用份量。而為何有黑糖對身體較健康一說?是因為黑糖在製成過程,精煉程度最少,製成後保留最多甘蔗元素、且含較多的礦物質成分的糖類。而與其它糖類相比,自然是營養成份較高,但千萬不可因為較健康就以為可以多吃無妨!(推薦閱讀: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每日添加糖攝取量 不宜超過總熱量10%潘富子提醒,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上限,根據國健署每日飲食建議,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以每日攝取熱量為2000大卡,添加糖攝取則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為4大卡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換句話說,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62公克,只要喝下一杯就已超過每日糖份攝取量上限。(推薦閱讀:愛喝奶茶小心喝進的全是油! 營養師曝「手搖飲陷阱」:無糖也可能糖分爆表)肥胖併發症多 留意日常飲食攝取潘富子直接指出,體重過重(BMI≧24)及肥胖(BMI≧27)就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由於肥胖的背後因素大多主要為飲食攝取控制不佳,現代人飲食習慣逐漸充斥著大量高熱量、高糖量、高脂肪的食物,而這些食物會影響人體胰島素的分泌以及血糖的控制;加上大多數人運動量較不足,日常消耗的熱量趕不及吃下去的熱量,也就容易造成肥胖或三高等問題。(推薦閱讀: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另外,千萬不可覺得吃某種食物對健康很好就不控制吃下去的份量,日常飲食指南則可以依照國健署的「我的餐盤」,攝取適量的蔬菜、水果、乳品類、全穀、豆類與豆製品以及堅果種子類,可減少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延伸閱讀: ·「糖尿病第一個症狀」非多吃、多喝、多尿! 醫示警:每4位病人2至3位都中 ·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
-
2021-11-14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台南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糖友只能吃不甜水果? 醫師解惑6大常見「糖尿病」問題
糖尿病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現代文明病之一,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名,根據統計幾乎每3分鐘就有1人確診;提醒大家,千萬不可忽略血糖危機!這次健康管家收集了幾個常見問題,希望可以讓大家對於糖尿病有更多了解:1.台南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嗎?大家公認的全糖城市台南,真的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嗎?根據全國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比例最高的反而是在中彰投。而這也顯示,喜歡甜口味和得糖尿病之間也不一定有絕對的關係。2.糖尿病藥物吃太久,會導致洗腎嗎?這是很常見的錯誤迷思,服用藥物並不會導致要洗腎,反而是長期沒有控制好糖尿病,引發併發症,導致腎臟功能退化才會需要洗腎。3.血糖是越低越好嗎?雖然血糖高不好,但血糖過低也很危險。如果血糖低於70mg/dL,就可能開始出現手抖、心悸、頭暈等低血糖的症狀,如果沒有即使補充糖分,甚至會出現抽筋、昏迷的風險,這時就應送醫治療,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4.打了胰島素,一輩子都得打胰島素?如果糖尿病靠藥物仍控制不佳,醫師會建議施打胰島素來輔助。而很多糖友都會擔心,打了一次是不是一輩子都要繼續打?其實這是不一定的,如果能搭配藥物、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只要血糖有恢復穩定,就能慢慢將胰島素減量,甚至到不用注射胰島素了。5.糖友只能吃不甜的水果?糖果甜不甜和所含的糖份不成正比,建議糖友們挑選水果時可以以低GI值的水果作為標準,像是芭樂、奇異果、小番茄和蘋果都可以。6.糖尿病就要「少量多餐」?之前有一位糖友到診間,跟我們說他最近開始少量多餐,但血糖卻反而變高了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執行少量多餐時,沒有控制好每一餐的份量,反而變成「多量多餐」,或是每一餐的營養攝取不均衡,反而讓血糖和體重更難控制。提醒大家,如果出現血糖問題,記得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千萬不要忽視血糖危機。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1-11-13 癌症.其他癌症
一發現就末期!醫點名「胰臟癌7大高風險群」 易輕忽共通點曝光
你也喜歡吃甜食嗎?57歲的曹先生平日工作忙碌,每到午餐時間常以糕餅、零食快速解決一餐,周末假日時也喜歡與家人一起到咖啡館坐著聊天,並點個下午茶甜食套餐來享受周末悠閒時光。從半年前開始,不時有胃部悶痛感,但曹先生自認只是普通的胃痛,自行到藥局購買腸胃藥吃,但持續吃了半年仍無見效,近期體重還莫名減輕,至醫院檢查後,不但確診罹患糖尿病,且同時被診斷出胰臟癌。 7種人都是胰臟癌的危險族群 糖尿病發病風險是一般人3.6~6.8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6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肥胖、慢性胰臟炎、糖尿病、胰臟相關家族病史、或是喜歡高糖份及高熱量食物,都是罹患胰臟癌的危險族群;此外,家族中有一等親罹患過胰臟癌的人,得到胰臟癌機率大於常人3~4倍。此外,根據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Oncology》發表的一項分析顯示: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體重減輕,都與胰臟癌的發病風險上升有關。其中,糖尿病史在4年之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3.6~6.8倍。(推薦閱讀:飲食油膩、愛喝酒會要命! 避開胰臟發炎4誘因) 糖尿病、胰臟癌初期 皆無明顯症狀錢政平表示,糖尿病在初期是沒有特別明顯症狀的,一般人其實很難發現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有不少人都是因為安排健檢才意外發現,不少人等到有明顯症狀常是併發症,如眼睛病變、腎臟疾病、心血管病變等;此外,早期的胰臟癌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若有發生病狀也容易被誤導至其它疾病。(推薦閱讀:「糖尿病第一個症狀」非多吃、多喝、多尿! 醫示警:每4位病人2至3位都中) 預防癌王上身 良好生活型態+健檢是不二法門胰臟癌是一種早期難發現、無特異症狀及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且大部分的胰臟癌患者確診時,腫瘤已是晚期或是遠處轉移,如何預防面對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錢政平建議,應儘快戒除不良飲食習慣,維持良好生活型態與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可疑病灶及控制危險因素,才能安心遠離胰臟癌的威脅。 延伸閱讀: ·「癌王」胰臟癌有前兆? 便便浮油、皮膚變黃、腹痛不可大意 ·胰臟癌初診即晚期,還有救嗎? 醫揭「致命條件」 
-
2021-11-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慢性腎臟病」常用的治療藥物有哪些? 醫師詳解告訴你
因腎臟問題來腎臟科就診的患者中,大多已有數種慢性疾病並服用多種藥物,他們不但擔心腎臟衰退,也煩惱藥越吃越多是否會造成身體負擔,在這篇文章裡,將會簡單介紹腎臟科醫師較常開立的幾種藥物。如果腎臟病尚在早期階段,醫師可能只會囑咐患者調整飲食、轉介營養師、積極控制三高等等,但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逐漸需要服用下述各類藥物,所以一旦有腎臟病,依據醫囑定期回診追蹤,才是保護腎臟的正確方法。【延伸閱讀】>>為何林杰樑需終身洗腎?一表看懂腎臟發炎如何從急性變慢性控制三高的藥物三高就是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三高不但是腎臟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很多研究已顯示,控制血糖及血壓,有助於延緩腎功能衰退,而在醫學上,慢性腎臟病患者等同於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用較嚴格的標準控制血脂。所以初次腎臟科門診時,醫師會檢視患者的三高狀況,予以適當的醫囑及建議。延緩腎能惡化的藥物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及第二型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這類藥物在慢性腎臟病合併蛋白尿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並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但是這類藥物會使血壓降低,在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也有引發高血鉀及急性腎衰竭的風險,所以醫師必須依據個別患者的狀況開立相關處方。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 抑制劑新型降血糖藥,又稱排糖藥,這類藥物會促進糖份從尿中排出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排糖藥在糖尿病腎病變合併蛋白尿患者,已證實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並降低日後需接受長期透析(洗腎)的風險,有些研究顯示排糖藥對非糖尿病患者也有類似的效果。但這類藥物可能增加生殖、泌尿道感染及酮酸血症的風險,使用上也有腎功能的限制,目前健保僅給付腎絲球廓清率30-45 ml/min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使用。酮酸胺基酸低蛋白飲食已證實可延緩腎功能的惡化,有些研究顯示,較之單純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對延緩腎臟衰退可能效果更佳,目前健保僅給付腎臟病第五期的患者使用,而且此類藥物需搭配低蛋白飲食才能發揮保護腎臟的效果。治療貧血的藥物腎臟是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的主要器官,其製造分泌會隨著腎功能衰退而減少,而腎衰竭累積的尿毒素亦會使紅血球壽命縮短,故隨著慢性腎臟病進入第三期之後,患者會逐漸出現貧血的現象。腎臟科醫師會定期檢測患者的貧血狀況、血中鐵質、葉酸、維生素B12的濃度等,並予以適當補充。鐵質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給予,口服鐵劑主要副作用為便祕、腸胃不適及黑色糞便(鐵質顏色),無法耐受者可改用靜脈注射鐵劑,每月一次或兩次給予,惟初次注射時要注意是否有過敏的現象。對於慢性腎臟病第五期合併嚴重貧血者,健保有給付紅血球生成素治療,可以皮下或靜脈注射,門診病人主要使用皮下注射,頻率依劑型及貧血程度、由每週三次至每月一次不等,來院或居家自行注射。控制鉀的藥物鉀散見於各種食物,蔬菜水果尤其含有豐富的鉀,腎臟是排除鉀的主要器官,隨著腎功能衰退,可能會出現高血鉀的現象,血鉀過高會導致肌肉無力,嚴重時可引發心律不整而有生命危險。控制血鉀除了調整飲食,有時還需要服用降鉀藥物,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常用口服降鉀藥物,粉狀,泡水服用,於腸胃道中吸附鉀離子而達到降低血鉀的效果,需和其他藥物間隔至少3小時服用。環狀利尿劑可促進鉀從尿中排出,但是利尿劑中有一種保鉀型利尿劑,反而會減少尿鉀排除,就不適合血鉀高的患者服用。控制鈣、磷的藥物磷廣泛存在於各類食品,慢性血磷過高,會導致肌肉、神經、皮膚及骨骼病變。當腎臟病進入第四期之後,會逐漸出現血鈣下降、血磷上升及骨骼病變的情形,這時醫師可能會開立維他命D、鈣片或磷結合劑,如碳酸鈣、醋酸鈣、氫氧化鋁等,磷結合劑可減少磷在腸胃道的吸收,降低血磷濃度。控制代謝性酸血症的藥物隨著腎功能衰退產生的酸血症不僅影響營養狀態,也和預後息息相關。已有不少研究顯示,矯正酸血症有助於改善營養狀況及延緩腎功衰退,所以醫師會定期檢測並開立如碳酸氫鈉(口服鹼)等藥物,須注意碳酸氫鈉有鈉的成分,在嚴重高血壓、水腫及心臟衰竭患者須謹慎使用。利尿劑腎臟退化、排除水分的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喘,甚至肺水腫及心臟衰竭的狀況,在飲食上除了限制水分及鹽分的攝取,醫師還會依據患者的需要開立利尿劑,利尿劑有許多種類,不當使用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及脫水現象,避免擅自增減劑量。其他Pentoxifylline (小型研究有助於降低尿蛋白及延緩腎功能退化)及克裡美淨(Kremezin, AST-120),於腸道中吸附尿毒素,減緩尿毒症狀等等。
-
2021-11-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丟冰箱不是萬用解 「起司粉、蜂蜜、料理酒」怎麼保存才對
廚房會用到的食材和調味料種類琳瑯滿目,很少人能完全百分之百掌握每樣東西到底該放哪,甚至全放冰箱也未必合適。日本網站「サンキュ」最近就分享一篇文章,教導「起司粉」、「蜂蜜」和「料理酒」這三種容易放錯地方的材料,應該如何正確保存。起司粉在使用起司粉時,是否經常會碰到結塊、難以使用的狀況呢?其實起司粉是可以常溫保存的,未必需要冷藏。許多廠牌的起司粉,也都有常溫保存的標示。蜂蜜蜂蜜其實是個需要避免潮濕的材料,特別是含有糖份的蜂蜜,在濕氣重的地方有可能會逐漸腐敗。因此最好要將蜂蜜放在乾燥的儲藏位置較好。料理酒(米酒、清酒等等)雖然一般料理酒都是常溫保存,但其實為了避免風味喪失,用冷藏的方式較為理想。特別市面上其實有部分料理酒,廠商有標示必須冷藏保存的,更要避免放在室溫環境。另外,如果粉類調味料凝固結塊的時候,其實可以藉由敲打、摩擦瓶底,讓裡頭的粉自然散開,就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來攪散了。
-
2021-11-02 養生.聰明飲食
薄片厚片熱量差很大 營養師曝9款抹醬吐司熱量排行
你是果醬吐司控嗎?喜歡吃厚片還是薄片呢?熱量最高的竟然不是奶酥也不是花生;營養師高敏敏直言,一樣是吐司,但厚片與薄片熱量卻差好多,再抹上各種醬,一個看似簡單的點心就有不少的熱量跟糖分,食用時應特別注意。抹醬吐司 熱量排行榜第1名、香蒜吐司厚片:389kcal 薄片:189kcal第2名、奶油吐司厚片:375kcal 薄片:175kcal第3名、榛果吐司厚片:371kcal 薄片:171kcal第4名、花生吐司厚片:369kcal 薄片:169kcal(推薦閱讀:黃麴毒素會致肝癌! 愛吃2食物最好提高警覺)第5名、奶酥吐司厚片:359kcal 薄片:159kcal第6名、煉乳吐司厚片:318kcal 薄片:118kcal第7名、巧克力吐司厚片:312kcal 薄片:112kcal(推薦閱讀:巧克力小心吃進一堆負擔!專家曝「1種人」下場超慘)第8名、草莓吐司厚片:311kcal 薄片:111kcal第9名、藍莓吐司厚片:309kcal 薄片:109kcal(上述熱量大約都是一片+15g抹醬的熱量)厚片吐司熱量相當一碗白飯 缺乏蔬菜營養不足高敏敏指出,薄片吐司一片大約70大卡(像一般早餐店的那種四方形吐司),而厚片吐司一片270大卡,將近一碗白飯熱量;至於15g抹醬則相當一般飯店或飛機上提供的小盒果醬就是15g、小盒奶油就是10g。(推薦閱讀:「零」反式脂肪就是無反式脂肪? 揭開麵包隱藏3大危機)此外,因為甜口味的吐司通常都不會有蔬菜在裡面,主要是滿滿澱粉加糖份,因此若真的想吃,建議可以多加1份乳製品或蔬果,這樣搭配更營養,但最好還是偶而淺嚐即可。延伸閱讀: ·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 ·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
-
2021-10-19 養生.聰明飲食
吃白木耳養顏?營養師破解迷思:根本沒膠原蛋白
近年來,又名銀耳的白木耳成為相當夯的養生食材,有人天天飲用冰糖銀耳蓮子湯,以為養顏美容,但營養師提醒,白木耳不含膠原蛋白、蛋白質,如果將此當成正餐,可能吃出一堆問題。白木耳本身營養成分豐富 當正餐吃卻會出現大問題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白木耳營養豐富,含有粗蛋白、碳水化合物與膳食纖維,以及鈣、磷、鉀、鈉、鎂等多種礦物質,其中又以鈣、磷與鉀含量最高。劉怡里表示,白木耳屬於高纖的健康蔬菜,主要原因為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穩定血糖、代謝血脂、促進腸胃蠕動等3大功效,相當適合想減重者,以及嚴格控制血糖的糖友食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白木耳並不含膠原蛋白,但許多人認為吃起來口感黏稠,就一定具有養顏功效,因此,幾乎天天食用,劉怡里說,就有1名熟女因此吃出問題,體重52公斤,但體脂率高達38%,健診報告一片紅字。白木耳不含膠原蛋白 市售木耳飲品當心含糖量劉怡里說,該名熟女中午只吃冰糖蓮子白木耳,以為可以補充膠原蛋白,讓皮膚Q彈,還可美白,但白木耳不含膠原蛋白,而蓮子、冰糖含有澱粉與糖份,幾乎沒有蛋白質,營養並不均衡。坊間白木耳、黑木耳等相關健康飲品越來越多,劉怡里建議,購買時應注意糖份,建議自己料理木耳湯品,添加紅棗、水果丁,就不用額外再加糖分,吃起來更健康。此外,白木耳、黑木耳含有豐富的鉀,劉怡里提醒,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應該謹慎食用,不要吃太多。(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吃膠原蛋白會胖嗎?膠原蛋白補充有用嗎? 營養師告訴你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多吃蔬菜有益身體健康? 這5種深綠色蔬菜吃多小心患上腎結石
-
2021-10-1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影響血糖最大因素!營養師:正確飲食控制不是少吃就好
建築工王先生常爬上爬下、滿身大汗、消耗大量體力,平時用餐量大,因認為身強體壯可提升免疫力,便日日加餐加量,中餐買便當加大份量及喝全糖飲料,下午再吃2或3個麵包,晚上吃最愛的水餃一次吃30顆,餐費爆增還認為能吃就是健康就是福氣,這樣吃了逾半年反而還變瘦了,甚至出現頭暈、想吐、視力些微模糊,經抽血檢查發現血糖高達400mg/dl,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 出現「三多一少」快就醫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洪泊儒醫師表示,由於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多半不會有自覺,通常在例行健康檢查驗血時才被診斷,而當身體出現糖尿病常見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症狀時,通常檢驗出的血糖已超標正常值許多。(推薦閱讀:多喝、多吃、多尿但沒變瘦,就不是糖尿病?)飲食影響血糖因素大 少吃不是唯一營養科李佩霓主任表示,飲食是影響血糖變化最大的因素,正確的飲食控制不是少吃就好,而是選擇吃、適量吃,建議以適量全穀雜糧為正餐,如糙米飯、地瓜飯、麥片及薏仁等富含纖維質的未精製榖類,搭配瘦肉、魚肉、蛋或豆腐的蛋白質,可增加飽足感及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為減少過多油脂熱量攝取,也可將主餐中的炸雞腿改以滷雞腿替代。(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 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攝取果汁要注意 一份水果為限此外,李佩霓提醒,一杯240ml的果汁約需2至3份的水果量才能製成,因此即使是自榨果汁,不加糖也會攝取過多糖份,建議將一杯果汁改為一份水果,一份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一天限2份以內;若糖尿病友無法控制想喝果汁的慾望,可自榨一份水果加入蔬菜製成蔬果汁現打現喝,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功用,並補充攝取不足的蔬果量。(推薦閱讀:糖尿病口中飄水果味恐酮酸中毒! 日常照顧「八字訣」防致命)而外食族應依照活動量選擇便當,高活動量可選擇800大卡以內的便當,低活動量者選擇600大卡以內較為合適,避免攝取過多的醣份與油脂,讓營養攝取更加均衡,也可透過營養諮詢評估身體狀況與營養攝取。(推薦閱讀: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 含糖量其實沒差!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延伸閱讀: ·「糖尿病第一個症狀」非多吃、多喝、多尿! 醫示警:每4位病人2至3位都中 ·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
-
2021-09-28 養生.聰明飲食
蓮霧較低糖、顧血管!營養師:一類人最多每日2顆
口感清脆多汁、清爽可口的蓮霧,是夏季前後台灣常見的水果,近日因農產技術發達,各季節也都有機會吃到不同品種的蓮霧。不過蓮霧的好不僅在於味美,簡鈺樺營養師就表示,其好處也包括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且糖分不高,對健康相當有利。 蓮霧低糖又養生,糖友一天4顆也OK! 簡鈺樺營養師指出,蓮霧富含的眾多營養當中,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果膠特別突出,其有助吸附水分,延長人體的飽足感,並且有助降低膽固醇吸收,有利於防範心血管疾病。不僅如此,還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幫助身體排毒,降低腸道和糞便長時間接觸的機會,間接也能減少息肉、腫瘤、癌細胞增長的機會。 除此之外,蓮霧的植化素和各類水果一樣,有助抗氧化、抗發炎,而它也含有豐富的鉀離子,現代人常見飲食不正常,多有鈉離子偏高的情況,長期下來恐增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鉀離子就有助平衡。另外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除了民眾耳熟能詳有利保養眼睛、防範眼疾的好處外,也有助修復腸道等身體各處黏膜,對健康也是相當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蓮霧是屬於糖分較低的水果,對高血糖、糖尿病患者而言相當友善。簡鈺樺營養師表示,蓮霧在一般情況下,糖友等血糖問題者,若只吃蓮霧而不選擇其他水果的情況下,一日可以吃中小型約兩顆,約等於1份水果。若想多加攝取,和常人一樣吃到四顆也沒問題,約等於兩份水果。不過,若超過則需注意,以避免無意間糖份攝取過量。 蓮霧膳食纖維、鉀豐富,腸道不佳、限鉀者酌量!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蓮霧可說是相當親民的水果,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民眾都可以放心的實用,酌量即可,就連常需要謹慎留意份量的糖友也可以稍多吃一點。不過因鉀含量較高,對腎臟病等限鉀者來說,還是得酌量食用,另外也因為膳食纖維豐富,腸道較為敏感、容易腹瀉、腹脹等族群,也要控制量,以避免成了腹部負擔。若一般人一日可食用4顆,上述族群建議避免超過2顆。 蓮霧塗鹽巴防腹脹?營養師:酌量更實際。 至於網路、民眾口耳相傳或習慣,有些民眾在吃蓮霧時會塗抹鹽巴、泡鹽巴水,有得人是出自於口味,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樣的吃法有助防腹脹等腸道不適,畢竟膳食纖維豐富是蓮霧的特色之一。 對於這點,簡鈺樺營養師建議,若吃蓮霧有可能會有腹部不適的問題,建議重點放在多留意攝取份量,而非塗抹鹽巴。因為即便塗抹鹽巴,容易腹部不適的族群一樣還是可能會有不舒服的情況,這樣的作法不僅無法確實的避免問題,反而會增加不必要的鈉離子攝取,增加身體負擔。當然,若是個人口味偏好自然是另當別論,但還是建議避免為佳,以利健康。 《延伸閱讀》 .釋迦有助保養血管、增強免疫力!營養師教2保存吃滿營養!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營養師:有助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15 養生.聰明飲食
龍劭華糖尿病纏身12年!3種飲食方法預防糖尿病
編按:「金鐘視帝」龍劭華驚爆今晚6點多在高雄85大樓突然昏倒,到院前已無生命跡象,享壽68歲。他3年前在2018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記者會表示以往拍戲不忌口,長年疏忽飲食問題,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常常飢餓、1天要吃10餐,不過體重卻反常地暴瘦8公斤,就醫確診得到糖尿病。不過他去年出席活動坦言2009年就知道罹患糖尿病,11年來靠藥物控制,抗拒回診看病,直到因疫情緣故有了空檔,加上家人耳提面命需要回診,一就醫發現指數全面飆高,空腹血糖高達200多、飯後血糖衝破300,嚇到他積極回診。【疾病百科】>>糖尿病分四型 你是哪一種?控制糖尿病情,不需要極端的飲食控制,只要注意食物成分與食用順序就能達成!國外知名健康網站預防(Prevention)提到,減少血糖驟升、導致胰島素急遽增加是第一要務。當您攝取澱粉與精製糖,這些食物吸收進入血液的速度相當快,迅速引發血糖上升,這時您的身體會透過分泌胰島素,將血糖從血液中儲存進細胞中。時間一久,高水平的胰島素會導致肌肉細胞喪失對賀爾蒙調控的敏感度,導致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延伸閱讀:糖尿病有什麼症狀?預防方式是什麼?我為什麽會得糖尿病】3種飲食技巧,透過正常飲食預防糖尿病1. 生菜沙拉來自植物的可溶性纖維能夠吸收澱粉與糖份,就像是海綿一樣在腸胃道中膨脹、吸住澱粉與糖份。但可溶性纖維最終還是會溶解且釋出葡萄糖,然而,這讓葡萄糖滲透進血液中的速度變慢,所以您的身體只需要較少的胰島素來處理糖分調控。而確保您攝取足夠可溶性纖維的方法就是食用生菜沙拉,而且記住,要在攝取澱粉之前哦!2. 吃一點醋任何一種醋都可以,原因是醋可以減緩澱粉分解,醋的高含量乙酸能夠讓分解澱粉的酵素(澱粉酶)去活化、讓澱粉暫時不能分解成糖份。由於醋只作用於澱粉酶,如果您吃麵包或米飯就有效,吃糖果就沒有幫助。另外一個好處是,醋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所以您應該在飯前先吃點醋,而用醋當生菜沙拉的醬料是相當棒的方法,醋可以像鹽一樣帶出食物的風味呢! 3. 添加蛋白質這樣您不會分泌過多胰島素。很特別的是,我們不希望身體在短時間內分泌太多胰島素,但為了做到這點,我們需要在進食時早一點刺激身體開始分泌胰島素,這就像消防隊應付火災,警報越早響起,就只需要較少的消防員就能將火撲滅。即使蛋白質中不含葡萄糖,它依然能夠引發第一階段的胰島素反應,並防止血糖驟升,並且讓身體使用的總胰島素量下降。 【延伸閱讀:全台一半老人患有三種慢性病,與這件事情沒做好關係很大】
-
2021-09-03 養生.聰明飲食
糖尿病如何健康吃水果?把握3時段 營養又健康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兩餐之間,或是有明顯飢餓感、以及運動之後,作為能量和營養素補充。一般也建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應在飯後1小時或睡前1小時,如在餐前或飯後立即吃水果,容易導致餐後血糖過高,增加身體的負擔。 診間常見許多糖尿病患者心急地詢問醫師,到底哪些水果吃了會讓血糖飆高?大家都說水果含糖量高,難道以後都不能吃水果了嗎? 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應遵照營養師的建議,盡量選擇含糖量低、味道較酸甜的水果,例如柳丁、檸檬、火龍果等。 而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兩餐之間,或是有明顯飢餓感、以及運動之後,作為能量和營養素補充。一般也建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應在飯後1小時或睡前1小時,如在餐前或飯後立即吃水果,容易導致餐後血糖過高,增加身體的負擔。 醫師指出,水果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因此即便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糖份,只要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獲得穩定控制的狀況下,依舊可以跟正常人一樣開心吃水果,但仍應以含糖量較低的水果為主,而且每日份量也不應超過200克。如果當天已攝取過水果,主食則應適時減量,避免血糖起伏過大。水果類,例如奇異果、柳丁、橘子、檸檬、桃子、李子、棗子、蓮霧、芒果、蘋果、梨子、芭樂、火龍果、葡萄柚、西瓜、鳳梨、葡萄、櫻桃、香蕉等。 每一份(以 100 克計算)都含有 15 公克的醣類(約 60 大卡的熱量),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食用量應控制在 2 份以內為宜。 另外,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維持穩定的血糖是最重要的!糖尿病患吃水果3個時間點醫師也提醒,糖尿病患者應注意吃水果的時間點,建議應選擇在:1. 飯後或是睡前1小時2. 運動後3. 明顯感到飢餓時 在以上時間吃水果,不僅可以避免低血糖的情況,也不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
-
2021-08-05 新聞.健康知識+
東奧症候群注意 長時間看東京奧運這4種人應小心
四年一度的東京奧運開打,雖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延後一年,但奧運仍然是全世界最矚目的運動賽事。這次的東京奧運賽事有睽違13年重返奧運舞台的棒球,比較可惜的是,台灣也因為疫情而放棄爭奪參賽資格,不過此次奧運台灣舉重選手郭婞淳率先拿下一金,羽球女單戴資穎也已二連勝勢如破竹,相信接下來各項賽事都還會有好消息傳出,令人期待不已! 不過長時間觀看東奧賽事的同時,有些身體狀況也要特別注意,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表示奧運的賽事密集,加上網路發達,不管在台灣熱門還是冷門的運動項目,大多能找到轉播,且單場賽事時間大約都在2-3小時,長時間窩在沙發、椅子上看轉播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尤其是有腸胃問題、三高、痠痛或眼睛易酸澀的朋友,一定要特別注意唷! 想邊看賽事邊大吃大喝,有腸胃問題、三高患者可以這樣做一場賽事兩三個小時,不僅長時間坐在沙發上,還要搭配看賽事的好夥伴飲料、酒類、零食甚至是下酒菜,邊看邊吃好過癮,但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提醒久坐不動又大吃大喝,腸胃問題一定首當其衝,零食、下酒菜多為燒烤、油炸類食物,纖維攝取非常少,同時又久坐不動影響腸胃蠕動,再加上邊看比賽容易不知不覺吃進大量食物,容易便秘、脹氣、消化不良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除了平時多吃益生菌顧好腸道外,也可以提前備好酵素等,幫助腸胃消化,以免腸胃負擔過大。而觀看比賽常吃的酒水飲料、各式點心,對三高患者負擔較大有些甚至是禁忌食物,因此在與世界同樂、觀看血脈噴張的東奧賽事時,同時也要注意情緒波動、食物攝取,即使稍微放縱,也應避免吃太多重油、重鹹、重甜的食物,導致過量攝取鈉離子、糖份、油脂等,而不利病情控制。除了藥物定期吃不能遺忘以外,也建議可以用較健康的零嘴來替代原本觀看奧運賽事的點心,飲料也盡量改喝無糖茶類、風味無糖氣泡水等,滿足口慾的同時也可以讓身體不要有太多負擔。 久看久坐好痠痛,肌肉關節、眼睛舒緩有撇步長時間不動又一直盯著螢幕,肌肉關節與眼睛的負擔可想而知,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提醒民眾,趁著東奧賽事暫停或者中場休息時間,一定要起來伸展身體、稍微閉眼讓眼睛放鬆,觀看奧運的過程中,也可以幫自己的關節、肌肉按摩,甚至可以一邊坐著簡單的伸展運動,一邊觀看比賽,於賽事前後也可以多補充維生素B、C,幫助抗氧化、抗發炎,減少肌肉痠痛的機會。 眼睛容易乾澀的人,要盡量避免室內電風扇或冷氣直吹眼部,最好在觀看比賽前先備好滋潤眼睛的生理食鹽水或眼藥水,以便隨時幫眼睛補水,不要讓眼睛過於乾澀導致不適。觀看賽事的過程中要記得眨眼,時不時的讓眼睛轉轉、看看窗外遠處,也可以按摩眼睛周圍穴道幫助放鬆,以免眼睛疲勞、痠澀。在密集用眼前也可以適量補充對眼睛有幫助的營養素,像是蝦紅素可以幫助睫狀肌放鬆,減少眼睛疲勞狀況,葉黃素、花青素、玉米黃素等,也都是能幫助滋養眼睛的營養素,而多補充魚油、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物,也可幫助眼睛滋潤,減少眼睛乾澀的程度。 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最後提醒民眾,因為疫情長時間無法外出活動,觀看奧運賽事勢必是一件難得且讓大家非常興奮的活動,不過一定要注意避免群聚,自己在家中觀看,可以與朋友用社交軟體在網路上同樂,切勿呼朋引伴群聚室內觀看賽事,以免造成更多的傳染導致成為防疫破口!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吳東穎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8-03 養生.聰明飲食
愛喝奶茶小心喝進全是油!營養師曝手搖飲陷阱:無糖也可能糖分爆表
時序進入盛夏,陽光熾熱,走在路上不消幾分鐘,就汗流浹背。台灣的手搖飲巿場龐大,各品牌手搖飲店到處林立,幾乎每走幾百公尺就會有一家。加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有些人下班就想喝杯飲料舒壓;也有的人工作忙碌,沒時間好好吃頓飯,因此選擇喝一杯手搖飲料以果腹止飢。手搖飲熱量高 精緻糖攝取量易超標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張依如指出,一杯正常冰塊、正常甜度的珍珠奶茶熱量就約等於一大份便當(相當700大卡)、含糖量約等同一碗白飯。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精緻糖攝取量應在總熱量10% 以下,以2000大卡換算約為50公克精緻糖,一杯大杯的半糖手搖飲,精緻糖量就約有50公克,一杯就已經達到一天精緻糖分的建議攝取量了。(推薦閱讀:你會胖可能就是因為對糖上癮! 6個糖對身體的影響...要健康最好少碰)配料含糖量高 天然食材也須警惕雖然許多人已經意識到含糖飲料不好,會選擇無糖手搖飲料,但是卻忽略了配料仍然含有高糖份,無論是常見的珍珠粉圓、波霸粉圓、椰果、芋圓、粉條等,熱量、糖分都大爆表。另外,還有一些強調天然食材的配料,如芋頭、芋泥、紫薯、地瓜等,但在熬煮過程中所添加的糖分,其實非常可觀。(推薦閱讀: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 含糖量其實沒差!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循序漸進喝手搖飲 5撇步顧健康要求愛喝含糖飲料的人突然戒掉是非常痛苦的,若無法完全戒掉手搖飲,張依如建議,可以這樣做來減少對身體的負擔:1、選茶不選奶:選擇紅茶、綠茶或烏龍茶等為基底的飲品,若不加奶、不加糖、不加料,幾乎零熱量,絕對是維持身材、保持健康的首選。2、鮮奶茶比奶茶好:若是愛喝奶茶類,可以選擇鮮奶茶,差別就在於鮮奶茶加的是純鮮奶,而奶茶加的卻是奶精粉,「奶精粉」其實並不是奶製品,而是油脂氫化乾燥後的氫化「油脂粉」,喝進肚子裡的都是油。3、若選擇加料飲品,將正餐主食澱粉類的攝取量減少:若覺得喝手搖飲不加料沒有口感,特別空虛的話,就將飲食中的其他澱粉類減半;此外,除了珍珠粉圓、波霸粉圓外,也可以考慮熱量相對較低的愛玉、仙草、寒天、蒟蒻或小紫蘇等配料,口感也很好。4、大杯改中杯,減少攝取量:將平常習慣的大杯改成中杯,或者點一杯與他人共飲,分擔熱量也不錯。5、漸進式減少頻率:以往天天喝,慢慢改為兩天一杯、三天一杯,漸漸到一週一杯,以此類推減少頻率,讓身體慢慢戒掉依賴含糖飲料的習慣。延伸閱讀: ·最肥的竟不是珍珠! 營養師曝手搖飲配料「熱量冠軍」:你也愛嗎? ·黑糖、蔗糖、蜂蜜多吃無害? 營養師忠告「錯誤認知」:小心得糖尿病
-
2021-07-19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熱過頭死亡率高達30%!尿液5顏色判斷是否中暑:出現這色就太晚了
為防堵疫情擴散,全國持續維持疫情警戒第三級,民眾因減少外出,網購情形也相對增加,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僅面臨送貨壓力更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若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進而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處理不當,更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針對在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以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要訣1、保持涼爽1.裝備選擇‧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可適度搭配透氣輕薄長袖防曬衣物,但勿包覆過多,造成悶熱。‧選擇使用國家標準檢驗合格防曬或涼感產品,挑選商譽良好店家生產、中文標示清楚的產品。須長時間於陽光下活動時,應選擇防曬係數較高(如SPF 30或更高),同時具有 UVA(以★號或PA+號表示)防禦效果的防曬產品。‧選購太陽眼鏡時,應挑選具有商品檢驗及完整標示的產品,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水貨及仿冒品;護眼防曬係數(E-SPF,  Eye-Sun Protection Factor):係數分為5、10、25三類,數字越大效果越佳。另,開車時請勿佩戴顏色過深的深色太陽眼鏡,避免天色昏暗時影響行車視線,才能確保行車安全。(推薦閱讀:太陽眼鏡鏡片愈深愈好? 錯了!一次看懂怎麼挑選)2.身體降溫及散熱‧避免長時間高溫曝曬,應適當安排時間至陰涼通風處或有空調地方,讓身體適度降溫及散熱,並卸下易致身體悶熱物品,例如:安全帽及長袖防曬衣物等,幫助身體儘速散熱。‧可適時在身上噴灑冷水及搧風,加速身體降溫。要訣2、補充水分‧戶外工作者可每小時補充2-4 杯冷開水(1 杯為240c.c.),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大量流汗時可喝加少許鹽的冷水。‧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如患有慢性病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等),因散熱機能較差而不易排汗,對於環境的調節及應變能力較差。依疾病需求,定期量測血壓、血糖等,諮詢醫師用藥及適當水分攝取,並定期回診追蹤。‧可透過檢查尿液顏色來初估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來說,大致可以將尿液顏色分成五種顏色,透明無色、透明黃色、黃色、烏龍茶色、濃茶色,分別代表不同情況:*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單位協助,以吊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要訣3、提高警覺‧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儘量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並做好防護及適時降溫散熱。‧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切勿逞強,應先休息並儘快求助或送醫。‧雇主應加強宣導認識熱傷害的症狀及預防,以提升員工自我保護力。(推薦閱讀:熱到頭昏想吐! 刮痧解暑5件事沒注意超NG)出現熱傷害徵兆 應快就醫避免憾事發生國民健康署提醒,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延伸閱讀: ·吃冰塊、喝冰水可以消暑嗎? 醫列「解暑&上火食物」:吃錯中暑風險反增 ·天熱喝冰水、洗冷水澡易中風? 專家揭「爆血管真相」:2類人要注意
-
2021-07-17 養生.聰明飲食
剛睡醒沒多久就覺得累? 專家:營養素缺乏所致,這樣吃讓你一整日元氣滿滿!
你有過明明剛睡醒沒多久就覺得累、中午不午休就沒有體力撐到晚上或身體靜下來常常不小心就睡著嗎?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表示現代人因生活型態、壓力、飲食、年齡等因素,讓身體長時間因為缺乏某些營養素,而導致精神不濟,常常覺得累。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指出,營養素缺乏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部分營養素容易攝取不足,一類是針對某些功能性的營養強化。部分營養素攝取不足,像是銀髮族、外食族等,在飲食上容易偏食,造成某些必需營養素缺乏。另一類則是像健身族群、減重族群等,這類族群即使飲食均衡,也還需要攝取特定營養素,來強化身體的肌肉或者代謝等,以達到目的。 ◎外食族以外食族而言,要同時攝取到各種足量的營養素可能較困難,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解釋,一般外食很難吃到各類食物,同時還有個人偏好飲食的影響,因此在於胺基酸、膳食纖維或是抗發炎、抗氧化的營養素都可能攝取不足,加上工作壓力大,所以便祕、疲勞、身體慢性發炎等狀況都很容易發生,因此建議多吃各色蔬果可補充膳食纖維、植化素,幫助排便、抗發炎、抗氧化;多吃魚肉、雞肉、豆類等補充優質蛋白質,忙碌的上班族也可透過雞精補充優質蛋白質、必需胺基酸,益生菌則可以幫助改善腸胃狀況與免疫力;薑黃素與各類維生素等,則可以幫助提高身體抗發炎的能力,同時薑黃對於肺部亦有一些保養效果。 ◎銀髮族而銀髮族則需考慮身體衰退的狀況做些補充,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說明以長者來說普遍重視的就是骨骼、關節的部分,不能好好活動除了不方便,也會加速身體機能的老化,這也是常常有人會說「要活就要動」。而許多人認為想要有好的行動力就是顧好骨骼,重視鈣質補充,其實只對一半,不僅是鈣質需要補充,更重要的是維生素D、膠原蛋白以及「養肌肉」的營養素補充。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主要的營養素,若維生素D不足,鈣質吃再多也沒意義。而膠原蛋白則是可以幫助滋養關節軟骨,同時對於皮膚保養也有幫助。養肌肉的營養素補充不僅是蛋白質,同時也需較多種複合營養素幫助,以幫助長者肌肉量維持,避免肌少症發生,骨骼、關節等再強健,也需要有力量的肌肉協助支撐,因此想要有好的行動力骨骼、關節、肌肉缺一不可。 ◎健身族與減重族特定族群像是健身族與減重族,則通常需要一些食物的替代品,來降低多餘熱量攝取,並獲取足夠的營養素,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對此說明,健身者與減重者通常會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因此在於平時需要能量補充或者嘴饞想吃東西時,沒辦法只以碳水化合物或者醣類食物直接補充,這時候則可考慮以營養棒、芝麻粉沖泡等作為補充,不過營養棒需注意糖份與蛋白質的含量,糖份低且蛋白質高者較優。而蛋白質、鈣質是健身族身體需求量較高的營養素,建議可以額外補充。 減重者則需更加注意熱量攝取,所以在平時的飲食,比起健身者會更需要考量飽足感與營養素攝取平衡的問題,則建議挑選營養素較高、熱量較低的主食替代白米飯,若覺得嘴饞則可選擇高純度黑巧克力,以達減脂增肌,身體輕盈精神就會好。 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提醒,食品可以多選擇有機、無調味、無添加,以減少身體的負擔,而且飲食均衡還是營養素攝取的基本,再加上特定營養補充,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素,同時降低多餘熱量攝取,才能有健康的身體與美麗的體態喔!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吳東穎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6-26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可盛產水果,且香甜多汁,然而,夏天到了,一提到夏季的時令水果,不外乎馬上讓人聯想到西瓜、芒果、荔枝等,但台灣的水果真的好甜,攝取糖份過高加上熱量,恐成健康殺手,究竟哪些夏季水果熱量最高呢?水果甜分高 熱量不見得相符營養師高敏敏分享15種夏季水果,同時她也表示,越甜的水果,熱量不一定越高,像是西瓜的熱量還比萊姆來的低。1、釋迦 /99kcal醣份26.6g膳食纖維2.7g2、香蕉 /82kcal醣份22.1g膳食纖維1.6g 3、龍眼 /70kcal醣份17.9g膳食纖維1.8g 4、荔枝 /67kcal醣份17.3g膳食纖維0.8g5、葡萄 /63kcal醣份16.6g膳食纖維0.2g 6、百香果 /58kcal醣份10.7g膳食纖維5.3g7、鳳梨 /51kcal醣份13.6g膳食纖維1.1g 8、芒果 /48kcal醣份13g膳食纖維1.2g9、紅龍果 /48kcal醣份12.3g膳食纖維1.3g10、水梨 39kcal醣份10.7g膳食纖維1.8g11、水蜜桃 /37kcal醣份9.7g膳食纖維1.7g12、李子 /37kcal醣份9.6g膳食纖維1.7g 13、甜瓜 /36kcal醣份8.9g膳食纖維0.5g14、萊姆 /35kcal醣份7.7g膳食纖維1.9g15、西瓜 /32kcal醣份8g膳食纖維0.3g(以上數值為每100g之含量) 影響水果甜度 與這3要素有關 高敏敏解釋,其實會影響水果味覺甜度的關鍵,是水果裡面「果糖、蔗糖、葡萄糖」這三種糖的比例。即使一樣都是每公克4大卡,但是,果糖吃起來最甜、蔗糖第二甜、葡萄糖吃起來最不甜,因此吃起來很甜的水果 不代表熱量一定是最高。不過,高敏敏提醒,吃水果關鍵還是「攝取的份量」,每天2份拳頭大小或正常碗裝8分滿是比較適當的,若是吃過量,再不甜的水果都還是會引起肥胖,甚至還會影響血糖血脂,不可輕忽。延伸閱讀: ·西瓜消暑!紅肉or黃肉哪個好? 營養師解析「兩者差異」:男性補充精胺酸要吃這色 ·喝果汁跟吃水果一樣營養? 研究警告:小心甜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