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租屋者
共找到
5
筆 文章
-
-
2024-04-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不夠弱勢」的老人家排不到社會住宅!高齡申請社宅,須比弱勢積分
中年的你,可能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卻從未擁有過人生第一棟房,為了老後安居的保障,開始考慮買房。但買房是大事,即便有些資金也有許多要注意的重點,年約五十才買房,應該注意些什麼,才不會「窮得只剩下房子」?聯徵中心統計房貸族變多 中老年近2成根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二○二三年卅五歲以下房貸申貸件數約為六萬件,相較二○一九年增加一萬五千件、增幅卅二%;二○二三年卅五─五十歲房貸申貸件數約為九萬一千件,相較二○一九年增加一萬七千件、增幅廿三%;二○二三年五十歲以上房貸申貸件數約為三萬五千件,相較二○一九年增加四千多件、增幅十四%。由此可看出,房貸族不斷增加趨勢下,雖還是以年輕族群居多,占了三成以上,但中老年族群也不少,占約十八%。高齡申請社宅 須比弱勢積分許多數據都顯示,在台灣,人老之後很難租得到房子。根據長期為弱勢者租屋的崔媽媽基金會,歷年接觸一萬八千名房東調查統計,僅萬分之四十五房東「考慮」租屋給獨居老人。在民國一一一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中,六十五歲以上大約為四分之一的租屋者遇到租屋困難。老後租屋難,成為許多人年屆中年開始思考買房的重要原因。但也不是想買房的人都有買房的餘裕,對於相對無屋弱勢的高齡者,有可能入住社會住宅嗎?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林育如指出,目前台灣社宅興建完工的量不到一%,相較日本約五%,南韓約六%,英國約十六%,荷蘭約廿九%,遠遠不夠。台灣社宅的比率與數量已遠低於其他國家,其中提供給弱勢族群(老弱病殘窮)的只有四十%,弱勢者申請入住社宅是評點制,每項弱勢條件都有積分,當需要居住的弱勢者多,但可以提供的社會住宅少,就必須比積分,「不夠弱勢」的老人家是排不到社會住宅的台北市前副市長、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則直言,台灣談到社會住宅時,多是向年輕人喊話,但他認為這是不公平的,社會住宅應該重視其社會性,更高比率照顧弱勢者,甚至百分之百都開放給弱勢也是合理的,去照顧無能力移動的弱勢、貧苦無房的老人,讓他們在生命最後有處可安居。而關於年輕人的居住正義,張金鶚認為,年輕人會因為工作、生涯四處移動,讓他們在租屋市場中找房子,再給予租金補貼,是更為合適的方式。崔媽媽社會發展處長張偉瑜則呼籲,住是身而為人的基本需求,不只弱勢族群,即便是一般受薪階級也需要在一個地方穩定居住。房子不應該被市場拿來炒作到大家都買不起,政府也應該有合理的居住政策,讓所有人到老之後,不需要擔心無處可住。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06 退休力.理財準備
弱勢族群想老年安居!不只要有房,還要兼顧4安全配套
無屋可住是大問題,但是有了房子,就沒問題了嗎?崔媽媽基金會強調,房子要讓弱勢老人能夠安住,社會發展處長張偉瑜及弱勢居住扶助部主任馮麗芳提出,還需要兼顧以下四點。老年安居兼顧4安全配套 第一是確保安全:包括走路動線安全、用電安全、人身安全、跌倒之後有沒有人知道,基本安全需求,可以透過修繕、安裝輔具、扶手、緊急救援系統去打造。第二是生存需求:住進去後,如何維持基本生理需求,例如三餐怎麼來?需要送餐嗎?天冷時需要找棉被或其他禦寒物品,還有物資的提供,提供基本溫飽,讓他能夠穩定的生活。第三是社會安全網:視其身體機能連結長照資源,像是長照2.0會評估其需求,補足安全和生存的需要。崔媽媽有一些盟友,像是「萬華協力聯盟」的協力組織,會有待用餐券、物資,可以領給需要的老人,透過互相協力,把居住安全網做得更綿密。社會連結:社工訪視或照服員送餐時,會聊天、問候,適時補上家人的角色,也會依其身體變化,評估還能不能獨立生活?過程裡又會出現各種狀況,例如案家的體力退化,連爬二樓都吃力,可是他還想要繼續自己生活,就必須討論評估其他可能及資源。老屋翻修兼顧3要素「若晨室內裝修」專案經理徐宛菱曾當過長照單位的個管師,為許多長輩做過居家環境改造,她認為,「房子」之所以能成為「家」,必須兼安全、個別化及溫度三要素,因應個人生活習慣或是疾病做的個別化調整,也要兼顧室內美感,與家人互動連結的巧思設計。一個人會隨著生命不同階段,對房子有不一樣需求,而且房子也會老會舊,若要住在屋齡已久的自宅養老,就會需要空間的重新思考、整理。徐宛菱整理了關於房屋修繕、安全維護的可用資源。一、長照2.0服務中,有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三年四萬元補助上限。適用於有房屋所有權狀者,租屋者則需要取得房東同意書。二、各地方政府會有老人住宅修繕的計畫,通常需要低收或是弱勢等福利身分,可洽戶籍地區公所。三、內政部有住宅修繕貸款,最高可貸八十萬元,可查詢「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四、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或更換熱水器也有補助,可洽轄區消防局。五、許多社福團體也都會幫助貧困弱勢老人修房子,例如:竺樂種子基金會、慈濟安美計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31 焦點.元氣新聞
房租費用佔收入比例越高越早死 研究作者稱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CNBC報導,一項發表在「社會科學與醫學」(Social Science & Medicine)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指出,房租負擔過重的租屋者可能面臨更高的早死風險。普林斯頓大學與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指出,在2000年,房租佔收入50%的人與房租佔收入30%者相比,在未來20年內死亡的機率可能提高9%;與此同時,將收入70%用於支付房租者,死亡機率恐增加12%。該研究主要作者、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助理研究員葛雷茲(Nick Graetz)表示,他們對房屋支出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之大感到意外;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因有很多人受到房租上漲的影響,而且這種情況並非特例。房租上漲速度遠超過薪資增加幅度,使得一般美國租屋者要為住房付出收入的30%或更多。2019年,收入低於3萬元的租屋家庭中,每5戶就有4戶感到負擔沈重。葛拉茲說,住房是美國家庭的主要支出,隨著房租上漲,家庭會削減其他開銷,包括會影響健康的生活必需品。例如,將收入30%至50%用於支付房租的有子女貧困家庭,與類似無房租負擔的家庭相比,在醫療保健上的支出減少了57%,在食品上的支出減少了17%。除了負擔不起房租的後果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即使是受到驅逐威脅,死亡率也會增加19%,而收到驅逐判決則可能與死亡風險增加40%有關。研究指稱,租屋者被驅逐,是一連串痛苦的開端,不但將使醫療補助等社會安全福利遭取消,還可能導致失業與其他一系列負面結果;遭房東驅逐,會使個人長期處於居住不穩定狀態,包括無家可歸及壓力劇增,進而導致身心健康受創。此外,遭到驅逐也可能增加罹患傳染病的風險,這類情況在新冠疫情期間屢見不鮮。即使只是有被驅逐的記錄,也會局限未來獲得安全、穩定住房的機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2-01-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聯醫連環爆! 中興院區定序出爐 仁愛院區未外擴
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大增,專責病房也陸續傳出醫護人員因照顧確診者染疫。除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出現兩名護理師確診,仁愛院區也有一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其中,中興院區的護理師病毒基因定序出爐。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兩名護理師的定序相同,均為感染Omicron變異株,且與案17570曾照顧過的一位病人序列相同。張上淳說,案17570護理師於專責病房照顧曾五位確診病人,當中四位病人已定序出皆為Omicron變異株,而護理師與其中一位的序列相同。因此推測是案17570照顧病人時經由某種原因得到病毒再又傳給同事案17571,至於案17570的男友,案17572,則仍在定序中,但預測應相同。目前為止案17570匡列宿舍同寢室採檢密切或非密切接觸者等,除少部分擴大篩檢還在檢驗中外,其餘檢驗都是陰性,未新增個案。而兩位護理師的病況良好,都已退燒且無其他特別症狀。另外,今天新增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的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張上淳表示,這名護理師過去已接種兩劑疫苗,11日上午進行第三劑疫苗施打後,下午即出現發燒、流鼻水、肌肉酸痛、喉嚨痛等症狀,1月12日一早至篩檢站採檢,下午驗出陽性,Ct值為16。目前針對個案專責病房單位共有25位同仁都已匡採檢隔離,目前並無新增陽性個案。此外個案友人和同租屋者,也都匡列採檢,部分檢驗中、部分陰性。另外,個案者曾去的便利商店員工以及施打疫苗採檢站的同仁也都採檢,這些非密切接觸者目前39人,36位陰性、3位代採。除了25位單位同仁都送到集中檢疫所隔離,其餘病人則移轉到空病房由新團隊照顧。至於護理站和環境採檢,也都是陰性。目前仁愛院區只有一個個案,尚無外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