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社區感染
共找到
637
筆 文章
-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肯定政府監測防疫 何美鄉:建議再抽檢潛在高危險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疑似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彰化白牌計程車司機的浙江台商帶有抗體弱陽性,應是感染源,目前防疫單位正在進行浙江台商疫調。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表示,此次主動監測找出來的兩確診病例(19、24例),僅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之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與其擔心台灣社區感染已開始,不如建議防疫人員檢測一些疑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社區走動,就能更確認是否有社區感染。浙江台商目前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表示已無傳染性,但前天開始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衛生單位已針對與台商同住的父母和弟弟採驗,並針對其接觸過的人地正進行疫調。病毒專家何美鄉在臉書上肯定政府的防疫措施,她說「為什麼台灣現在社區感染的風險仍然很低?」,因為台灣防疫人員「主動監測」,將未曾出國的肺炎病歷回溯性地去檢驗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 在上百個案例中他們只有找到兩個本土 感染的病人, 19例(彰化死亡計程車司機,已找到感染源,且其接觸者都已適當的被追蹤隔離)及24例。依據兩位發病的日期,可知感染日期都在1月24日之前,也就是武漢封城之前,也就是台灣防疫警覺及作為還未完全到位之前。何美鄉對於台灣要求自中國返台人士,居家隔離自我管理的防疫措施,會發揮其防疫的效果具有某種程度的信心。認為這主動監測找出來的兩確診病例,僅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之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她說,若借鏡武漢的經驗,從12月出現第一個非華南市場相關的社區病例,到1月中的數百肺炎病例的疫情流行趨勢圖,可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只要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進入社區,它的傳播性是具爆發性,且不會自動下降的。反觀台灣,若過年返鄉的台胞,有隱形的帶原者在社區,持續為我們悄悄的傳播病毒,那從1月24至今,第一波被感染的人,也應該都發病了,但我們沒有看到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增加。她說,與其一直擔心台灣社區感染已開始,不如建議防疫人員(再辛苦一點),檢測一些疑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社區走動。假如,所謂”新型冠狀病毒的社區感染”,沒有造成有症狀的病人,那也就不用擔心了。何美鄉說,COVID19疫情的本質,顯明社區感染是遲早會發生的,但我們也不需要隨便自我放棄,提早宣布它已發生。社區感染一旦真的發生,我們防疫焦點就要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改變防疫焦點,對我們沒有益處,可能有害。她也說,這病毒很難以「隔離政策」 來杜絕病毒傳播,隔離政策僅能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用以爭取時間,讓我們來研發更有效的防疫工具。假如此時,我們誤判疫情的局勢,過早認定社居感染,那將造成人民焦慮,難以正常生活,讓我們變成一個不具產能的社會,更會引起國際拒絕台灣人入境,讓台灣在國際上更動彈不得。而令人開心的訊息是19病例的感染源已證實為返國台商,何美鄉說,以其血清的抗體來證實。看起來是一個三天的工作,從17開始,19日完成。但故事後面的故事是:這工作所需要的試劑都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自備的。為排除可能因交叉反應所造成的假陽性,他們需要備製6種冠狀病毒的蛋白質。所以他們哪天開始工作?答案是2月7日。沒錯,他們有先見之明,早有準備。他們是誰?現在不說,好讓他們可以繼續安靜的工作,為防疫而工作。不用著急,大家遲早都會知道他們是誰。現在我們也可以在心中默默的感謝他們。何美鄉臉書:https://m.facebook.com/518100102/posts/10162984013295103/?sfnsn=mo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4例確診婦女不公開資訊?柯文哲:不公開恐慌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不斷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24例確診的是北部60多歲婦女,但沒有進一步公開資訊;對於中央應不應該公開資訊,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受訪指出,公開透明是他的政治主張,公開會引起恐慌、疑慮,但不公開不是恐慌更多。對於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向衛福部長陳時中建議,中央應該將防疫等級提升至一級開設,陳時中則回應,照著既定步驟。對此,柯文哲說,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公布跟不公布會影響要不要一級開設嗎?他還是主張公開透明,有些會比較緊張,但不公開,大家每天猜更緊張。至於會不會影響北市一級開設的時程 ?柯文哲說,不會啦,他還是專業處理。媒體也問柯,會不會擔心一直沒公布第24例資訊,會重演鑽石公主號有好幾天的空窗期?柯說,有時又變口水戰,好像收容所,全世界從武漢撤僑的國家,不公布收容地點的國家有幾個?你講給我聽?我們是唯一的?所以他態度是認為,台灣人民的水準夠,收容所擺那,也許民眾還會抗議,但只是一個表態,不會真的去擋,所以他還是主張,公開透明,他也相信台灣人民水準夠,應該還是可以應付至於第24 例源未知,空窗期29天沒有隔離?可能造成社區感染,柯文哲說,他猜現在疾管署應該在追蹤那些人,如果居家檢疫到好幾千人、幾萬人,很快就會超過容忍,也許防疫策略要思考一下,老實講,居家檢疫維持幾百個人還可以,幾千個就很吃力,超過一萬,一定垮掉,超過追蹤能力,還是務實的來處理。媒體追問柯,如何務實?柯文哲說,就是不要幻想完全沒有感染,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這是比較健康的作法。柯說,他以前30年前當駐院醫生,那時候聽到愛滋病好像大家都覺得很可怕,現在好像習以為常,新興疾病一定會出現,出現的時候,也會造成一定的傷亡,但是控制在社會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大概只能做到這樣,不要幻想沒有 ,這個不切實際。就像現在社區裡面,肺結核的多的是,用這種態度會比較健康一點。
-
2020-02-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他咳嗽沒戴口罩」 日地鐵有人按緊急鈴舉報同車乘客
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擴大,恐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日本民眾擔心被傳染,日前還因此造成地下鐵停駛、晚發3分鐘的意外。日本媒體報導,18日晚間8時左右,在福岡市營地下鐵七隈線,車內的緊急通報鈴大響,一名男性乘客通報,「有人咳嗽但沒戴口罩」。電車停靠在最近的車站以後,站務員把咳嗽的男子及通報者帶下車了解狀況。最後兩人達成和解,但列車因此晚發3分鐘。福岡市交通局表示,過去會有乘客因為糾紛按緊急通報鈴,但以這種理由要通報的,還是第一次聽說。應該是對新冠肺炎太緊張了。不過福岡市20日宣布市內有第二例確診,是第一例的妻子,也為日本九州地區的第二例。夫妻近期沒有出國、也沒有在日本國內旅行,福岡市正在調查感染途徑。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煞總指揮李明亮:流行病可以亡國 防疫是國安問題
2003年前,衛生署李明亮臨危受命擔任抗煞總指揮,一句「大家可以過正常生活」,讓大家拿下口罩,臉上多了笑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感嘆,17年前他就發現「流行病可以亡國」,目前大陸處理疫情的棘手可為對照。他表示,防疫是長期抗戰,需啟動國安機制,處理政治、國際問題、物資徵用,讓衛福部長陳時中全心專注防疫。年過八旬的李明亮說自己「退出江湖」,但他其實是蔡英文總統最倚重的醫療顧問。在一場抗煞記者拜會「老指揮官」的聚會中,李明亮表示,曾向蔡總統建議,國安諮詢委員會應針對疫災設有專門委員,若人員編制不足,可採臨時任務編組。如今面對新冠肺炎,李明亮建議,應該啟動國安機制,在國安諮詢委員會針對疫災設有專門委員,若國安委員人員編制有限,可以採用臨時任務編組,兼顧處理防疫的政治與專業議題,政治議題如兩岸包機,此時由公衛專家出身的副總統陳建仁擔任就非常適合,讓指揮官陳時中處理防疫專業議題。李明亮說,是否要接台商回台灣,這樣的問題不是陳時中可以解決的,這屬於政治問題,應該讓陳時中心無旁騖地專心防疫。他坦言,台灣確實沒有能量可接收大量台商回台,接回來之後,將會導致台灣防疫體系也崩潰。從武漢疫情的擴散,李明亮更再度驗證心中所想,流行病確實可能導致亡國,如果一個地區有半數的人民需要管控隔離,一個人民需要三個防疫人員管,醫療體系再怎麼堅固也不可能撐得住,將會變成人都關起來,自然存活下來的才有機會活下去,現在大陸就有點這樣的意味。究竟台灣會不會變成武漢般崩潰?李明亮說,對於社區感染,能圍堵多久就圍堵多久,但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我們失敗的話,很可能是因為老百姓恐慌,自亂陣腳所致。他也表示,陳時中和防疫單位表現可圈可點,但新病毒傳播力強,社區傳播難以避免,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鑽石公主號人人怕!為何李明亮反建議遊輪當臨時隔離所?
17年前SARS疫情時,擔任抗煞總指揮的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指出,目前台灣的防疫團隊按步就班,做得很不錯,但中國疫情混亂難以掌控,而且台灣在中國有百萬台商,防疫政策要更長遠,必需開始思考醫療能量是否足夠。他建議,訓練三千名公衛尖兵應付未來隔離所需,徵召遊輪成為臨時隔離所,甚至發揮台灣科技實力,規畫全民體溫監測雲端系統,才能應付下一階段可能的社區疫情。李明亮在一場抗煞記者拜會「老指揮官」的聚會中,做出上述建議。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認為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雖然我只有零星社區感染個案,但以目前防疫準備能量來看,李明亮確實有點擔心,他表示,目前醫療準備能量足夠,但未來病人若多了十倍,還足夠嗎?李明亮也說,這次疫情我們表現不錯,爭耳到了一到兩個月的準備期,日前機場檢疫缺人力,先有96人前來應徵,但他認為這不夠,要想想未來若有一兩千人需要隔離觀察治療,一個隔離的人需要三個人力計算,至少需要3000名人力才夠,他建議培訓公衛尖兵。李明亮認為,公衛尖兵可以是醫療相關人員,也可以是相關行政人員,經訓練後發給證照,不只針對這次疫情,未來重大疫情都可以徵用;而受訓完成的公衛尖兵,其任職公司也不能拒絕國家徵召這群人,所需的費用可以第二預備金支付,把位階拉高到國家層級,發揮最大防疫能量。至於傳出台灣負壓隔離病房只剩三成,李明亮也多次提出,應思考未來隔離處所。他分析,有人認為徵用軍區,但軍人要挪到哪兒去?而軍營多數都是通舖,糞水排洩系統較簡單,需大規模改造,反而利用海上遊輪,改裝後應可應急。雖然此次鑽石公主號造成大批旅客集體感染,民眾對此很擔心,但李明亮認為,鑽石公主號是未做好隔離及動線區隔,才造成大規模感染,由於遊輪有獨立房間及醫務室,只需徵用靠窗房間,一人一間,中間未有窗戶的房間當成儲藏室,收納人數以原容量的一半即可,再改裝空調系統,就能隔離疑似個案,個案一旦確診,即移往醫院治療。李明亮認為,醫療體系是最重要的防線,台灣也不能像中國十天蓋一間醫院,未來需要隔離治療的人數爆增,醫療院所將無法承受。至於醫事人力,需要醫師代理制度,培訓專科護理師或醫師助理都能讓人力運用更加有彈性,也能避免醫療癱瘓。李明亮更站在公衛的角度,呼籲每家戶都需要有體溫計,全民每天量體溫。他表示,抗煞後期曾舉辦全民量體溫十天的活動,當時全民有百分之七十八響應,這樣的數據在國外演講時,讓常人驚嘆,研究顯示,如此有助於發現SARS患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李明亮建議成立雲端體溫監測體系,呼籲每家戶應準備體溫計,全民每天量體溫,再將數據傳上雲端,與健保卡連線,透過大數據監測異常。對於隔離中的民眾,則要一天量三次體溫,防疫人員也要問對問題,不是問「有沒有發燒?」,而是要問「體溫幾度?」。由於這次新冠肺炎的疑似症狀不只發燒,全民體溫量測系統還能加上其他症狀選項,列入咳嗽、腹瀉等,非常時期,有助傳染病監控,這項長遠的監測系統也能讓全民衛生水平往上提升。此外,李明亮強烈建議,政府應該建立「全民量體溫,資料上雲端」的制度。一家平均三口人,政府出面讓一戶取得一隻便宜、堅固、耐用的溫度計,要求民眾每天量體溫,量得的溫度要上傳雲端系統。當年指揮抗煞的總指揮,如今深居簡出,但李明亮說,他不可以沈默到連提倡量體溫制度都不發言,全民量體溫的制度建立起來,對於台灣防疫工作,將是最方便、最省錢、最可用的方法。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第24案早發病 學者:病毒恐早已進台灣 建議超前部署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不斷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深夜緊急宣布新增第24例確診個案。個案為北部60多歲婦女。婦女近兩年未出國,卻在上月22日就發病,感染源不明引起民眾緊張。有學者表示,由於當時我方尚未對中國採取任何入境限制,病毒恐早已進入台灣,但這期間未有明顯群聚感染,民眾也勿過度恐慌。也有學者建議政府應超前部署到社區感染時的標準流程,包含防疫體系、醫療體系或民眾該注意事項,以免當年SARS事件重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該名婦女上月22日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22日至29日曾4度至診所就醫,後來因症狀加劇,開始呼吸急促,29日晚間送往急診,診斷為肺炎,30日住院,本月10日轉入加護病房,昨日確診新冠肺炎,目前仍在治療中,感染源不明。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第24例個案婦人發病當下,台灣尚未針對大陸展開任何入境限制,新型冠狀病毒早就進入台灣。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名婦女發病至今已過很久,但台灣尚未爆發明顯群聚感染,意味著這名婦女沒有造成明顯的疫情,故民眾不應過度恐慌。施信如表示,目前政府能做的是思考不同的應變方式,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且出現明顯的群聚、重症,應比照新加坡,採取輕症在家休息、需隔離就自主管理而非集中管理的模式。中國附醫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跟世界各國相比,台灣與大陸因婚姻、台幹工作、大老闆經商等,往來交流更密切,但目前國內對新冠肺炎的控制已經不錯,建議民眾不要過於擔心。若前往人多地方、密閉空間,或出現身體不適時,才需配戴口罩,真的不用囤積。前疾管局長、南台科大生技系講座教授蘇益仁建議,不要現在去拘泥於是否有社區感染,而是防疫時一定要超前準備,不是人人都在爭議有沒有社區感染一事。蘇益仁說,社區感染、社區傳播只是不同程度的散播方式,感染源不明就代表具有社區傳播的風險,政府應超前部署,不論是防疫體系、醫療體系或民眾的注意事項,都應公布出標準建議流程,以免當年SARS事件重演。
共
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