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搜尋
礦物質
共找到
1130
筆 文章
-
-
2024-06-06 焦點.元氣新聞
月經來不舒服好厭世?OL實測:好喝有感,讓「好朋友」不再鬧脾氣!
每天上班壓力已經夠大,衝業績、拚KPI達標,事情永遠做不完,每個月還會遇到「好朋友」來攪局!每次月經來都好不舒服、氣色好差,無法專心工作,一整個虛累大爆發,如何才能改善體質,讓「好朋友」不再鬧脾氣?根據《噓星聞》職場調查,許多女性朋友月經來的時候,會「肚子不舒服,在床上打滾」、「頭暈」、「腰痠」、「無法下床」……,可說生理期那幾天,人生是黑白的!也有不少女生為了月經不順、不準時、量時多時少、週期不定、經前的悶脹感而覺得困擾。如何舒緩生理期不適?大多數女性都嘗試過貼暖暖包、喝熱飲、熱敷按摩等江湖傳說,認為效果其實有限,很多人乾脆每個月都依賴西藥來緩解不舒服,讓自己能夠維持正常生活,但又擔心長期會增加身體負擔。中藥、四物湯也是常見調理補身的方法,但上班族傾向不要浪費時間排隊看醫生,中藥的口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經期不舒服是長期奮戰,必須從內到外調養。近期有一款專業藥師推薦的「月月私語精華飲」,有多種營養素,對調節女性生理機能很有幫助,不僅在閨蜜圈引發討論,超高回購率更是實力保證!「月月私語精華飲」添加珍貴的聖潔莓,聖潔莓已有超過2千年以上的食用歷史,有豐富的植物黃體成分,被封為「上帝賜給女人的禮物」,能幫助調整體質,舒緩不舒服情況,並找回正常週期和好氣色。黑棗精華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幫助新陳代謝、維持青春活力,並幫助消化與排便順暢。此外,更嚴選好吸收的焦磷酸鐵,幫助恢復紅潤氣色、健康有朝氣,還有葉酸、紅景天萃取物、維生素C、維生素B12等,一次補充多種營養,全方位滋補強身,讓許多品牌鐵粉「一試就有感」!經上班族OL實測,「月月私語精華飲」,沒有苦澀味道,也不會有明顯的鐵味,微酸甜口感、很好入口,讓女性朋友接受度非常高。小小一包,一撕即飲,方便隨身攜帶,或是放在辦公桌上,定時補充喝出健康好體質。「月月私語精華飲」由專業藥廠監製,品質安全有保障,建議在生理期結束後開始補充,一天一包,連續7-14天,幫助下次經期解除警報,擺脫悶脹感,輕鬆搞定大姨媽!幾乎每個女生都有月經不順的困擾,只是程度不一,月經會陪伴女生至少40年,所以女生要對自己好一點,有問題,不要忍,定期補充、簡單飲用,讓大姨媽乖乖聽話。求生欲強的男士們想要「安太座」,家中常備保平安,另一半開心,大家就開心,你的人生也會跟著風調雨順!詳情請見:https://reurl.cc/Rq8WGD
-
2024-06-06 養生.聰明飲食
不讓飲食影響動脈血管健康 醫師建議多吃這類食物
心臟科醫生指出,營養豐富的飲食對於維持並改善動脈健康至關重要,建議以綠葉蔬菜為主要食物,取代碳水化合物,既可保健康,又能減肥。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醫師魯斯曼 (Nicholas Ruthmann)表示,不健康的飲食會造成心臟動脈阻塞、進而導致嚴重且影響層面更大的心臟病發作;相對的,食用對心臟健康有益的飲食可減少糖尿病發病、降低體內發炎水平。魯斯曼醫師建議人們多吃綠葉蔬菜,諸如羽衣甘藍、菠菜、生菜和帶有芝麻味的芸芥(或稱芝麻菜),換句話說就是多吃沙拉;他進一步解釋,綠葉蔬菜的營養成分對心臟健康有極大的好處。魯斯曼醫師說,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和硝酸鹽,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保持動脈暢通。2021 年一項針對 5萬3000多人進行的研究顯示,受訪者當中,食用富含硝酸鹽的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魯斯曼醫師建議用綠葉蔬菜取代麵包、米飯或義大利麵等碳水化合物食品;他說,如果以綠葉蔬菜代替米飯或麵條,所攝取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必顯著減少,久而久之,有助於防止體重增加和罹患糖尿病。綠葉蔬菜富含纖維,可讓人感到飽足。魯斯曼說,多吃葉菜後可能會驚覺,一點也不會想吃富含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研究顯示,白麵包、麵食和麵條等精製碳水化合物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全穀物則可促進心臟健康。魯斯曼推薦健康飲食,但大可不必完全不沾碳水化合物或其他喜愛、相對不健康的食品;他提出的合理作法是讓綠葉蔬菜成為主角,這麼做將降低飢餓感,不會那麼衝動去吃更多不健康的食物。(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6-04 養生.聰明飲食
選購肉品「這些狀況」恐已變質!專家提醒:2部位一定要分開洗
肉類是人類飲食中最重要的主食之一,主要的營養價值是提供蛋白質,同時還提供脂肪及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 肉類選白肉多於紅肉 低脂烹飪法最推薦 常見的肉類包括畜肉的豬肉、牛肉、羊肉,以及禽肉的雞、鴨、鵝肉等。防三高通常建議少吃紅肉、多吃蔬果,就算要吃,也要少吃紅肉、多吃白肉,但是紅肉富含鋅、鐵,以及各種維生素,所以不能都不吃。 只要妥善控制總量,也能吃得健康,首先盡量選擇脂肪較少的部位,如果真的很想吃含脂肪油花的部位,偶爾吃就好,不要把這種肉變成飲食常態,第二步切記採低脂烹飪法,少攝取多餘油脂,同時吃紅肉食物不要過量,利用「分食」做到適量食用,這樣會比較健康。 新鮮禽肉這樣挑 內臟和肉要分開清洗 而在選購雞鴨等整隻的禽肉時,可以先看肉的顏色,雞肉的顏色是淡紅色,鴨肉深紅色,鵝肉粉嫩色,新鮮的禽肉呈現光澤水潤感,不會有失色現象,接著輕按肉品,肉質按壓有彈性。 新鮮豬肉肉質鮮嫩有彈性、淡淡的粉嫩色、油嫩光澤,脂肪顏色為白色,沒有腥臭味,假若看得到肉攤老闆切肉,肉的切口不能滲水,如果經過久放,肉質會變白或黃;至於牛、羊肉肉質呈現赤紅色,脂肪紋理分明,假若肉表面有黏液,按壓不能恢復原狀,甚至有異味或酸味,這種肉則可能已經變質。 在清洗肉類食材時,內臟和肉要分開清洗,保存時可依每次使用份量分開包裝冷凍或冷藏,肉品冷藏也有保存期限,千萬不要以為丟進冷凍庫,食材就可永遠保鮮。建議肉類冷凍前要擦乾水分,可以用廚房紙巾包覆好,輕壓將水分去除,假若購買的是加工絞肉,因為和空氣接觸面大,容易變質壞掉,所以最好一天內用掉,冷凍後至多不超過3日。延伸閱讀 ·小心吃進假油花!原肉塊、重組肉、注脂肉怎麼分? 1招簡易辨別 ·生肉去血水,千萬別用清水洗!毒物專家教「正確處理方式」 很多人一直以來都做錯了 
-
2024-06-03 養生.聰明飲食
廚房配角蔥薑蒜不只幫食物提味 防感冒、抗老化、增免疫…健康益處多
大家都知道蔥薑蒜能大幅提升食物的香味,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三項辛香料富含哪幾種營養成分?說到食材的營養,得先了解「植化素」,營養師許秋萍說,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蔬果中除了主要的營養素之外,食材當中還有近萬種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物質就是「植化素」。 簡單來說,這些提供植物自我保護功能的特別物質,對人體也有不同的功用,接下來,就針對蔥、薑、蒜的主要植化素來做討論。 蔥能增強消化功能、預防感冒蔥的營養非常豐富,就西醫營養學觀點來看,蔥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A、B、C及鐵、鈣、磷、鎂等礦物質;最豐富的植化素是「纖維質」,每100公克的蔥,就含有3.5公克的纖維,纖維質會增強人體的消化功能,所以,很多人吃了蔥料理之後,會感覺排便順暢,就是這個原因。 除此之外,蔥的表皮細胞含有大量有殺菌作用的蔥辣素,蔥辣素有殺菌、預防感冒的效果,俗話說:「蔥辣鼻子,蒜辣心。」蔥的辛辣味能去除腥膻等油膩菜餚中的異味,同時產生特殊的香氣,而就是這種特殊的氣味,可以刺激胃酸分泌,營養素當中的硒,更能增進食慾,對有些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引起食慾特別明顯。 中醫更認為,蔥一身都是藥,除了上述能解熱、通腸,蔥籽還可以養目、溫腎,蔥葉揮發性的辣素,通過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統,也會刺激相關腺體的分泌,讓人流汗或是想上廁所,因此,相關中醫才會記載,蔥具有祛風發汗、解毒、消腫之功效。 薑能抗老化、助減重、加速血循環天冷時,很多人會來杯薑茶,晚上聚會再到薑母鴨餐廳報到,不少人把吃薑變成最簡單的驅寒保暖方法,連營養師都說,薑的攝取方法多變,就「取暖」的方便性來說,簡單喝一口,自動熱上身!許秋萍指出,薑的化學成分相當複雜,目前已發現至少有100種以上的化合物,主要在薑油裡的「薑辣素」會讓薑吃起來辣辣的,薑辣素在預防自由基危害人體造成老化的機制上,有很強的功效,它能能在體內產生抗氧化酶,有效抗衰老。 除此之外,薑辣素還會刺激心臟和末梢血管擴張,使血液循環加速,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汗、利尿消腫,這和蔥的功效類似。更多人注意的是,薑成分同時能促進快速燃燒脂肪,所以,有些瘦身產品會強調含有薑的元素。這和《神農本草經》記載,薑可以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意思就是能治療外感風寒、寒冷腹痛、濕痛、受冷腹瀉、止嘔散寒、發汗化痰、止煩躁等,都是相互呼應的。 在薑的攝取上,營養師建議,高溫脫水的較好,有些人會把生薑曬乾或烘乾,這種做法將會更加提升薑的保溫效果,經過醫學實驗證明,能讓血液變清澈,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血壓、血脂和血糖的控制降低,有著醫學上的實證效果。 蒜能幫助殺菌、溫熱腸胃、增強免疫家庭主婦炒菜時,很愛把蒜切碎爆香,整個炒鍋瞬間香到爆棚,菜餚滋味更加豐富,營養師說起眾人經驗,相信你我都很有感。她表示,大蒜是一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家庭常備提味辛香料,這種地下鱗莖,由多個蒜瓣集合形成的蒜球,在料理上,相對於蔥薑可以高溫料理,營養師建議大蒜最好是生吃或是低溫攝取。 《本草綱目》中提到,大蒜促進消化、溫熱腸胃,使胃的不適情況好轉。營養師指出,大蒜最主要的植化素是「蒜辣素」,具有殺菌、殺蟲、解毒、防腐等功效,能夠輕易殺滅多種病菌,若把一瓣生蒜放在口中嚼幾分鐘,就能殺滅口腔中潛藏的各種細菌,所以你可能看過,有些老一輩的人,在牙齒酸痛時,若無法立即就醫,就會把薑蒜搗碎敷在牙周上來舒緩疼痛,也算是應急的做法。 除了眾所皆知的殺菌作用之外,西醫的觀點中,大蒜含有400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物質,可防止血管內膜受損傷,對調節血脂、平衡血糖、降血壓、預防血栓形成、防癌抗癌、增強機體免疫力具有獨特的療效。 延伸閱讀: ·選購大蒜時,千萬別買到這3種,吊掛在通風處易於保存,2道簡單蒜料理 ·「這5種食物」放冷藏錯了!番茄、洋蔥上榜 尤其這1種壞更快
-
2024-06-01 養生.聰明飲食
「12種早餐減肥必吃食物」吃飽也能瘦身!香蕉選這種顏色,綠茶加入「這一味」更美味
減肥的階段,吃甚麼都會錙銖必較啊!為了瘦下來,最多人都會省掉早餐這個步驟,其實減肥真的不用忽略早餐,只要吃對,不但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還可以幫提升新陳代謝、加速燃脂,以下12種早餐減肥必吃食物,單吃或是隨意搭配都ok,快加入你的瘦身清單吧!12種早餐減肥必吃食物早餐瘦身食物推薦1:雞蛋早餐吃雞蛋是不少人的選擇,研究發現,早餐吃雞蛋能夠增加飽足感,更重要的是還能減少當天晚上的進食量,進而促進減肥!→可以這樣吃:茶葉蛋或是水煮蛋都可以早餐瘦身食物推薦2:香蕉香蕉的纖維含量很高,可以增加飽足感;尤其未成熟帶有綠色皮的香蕉,含有抗性澱粉,避免腹部脂肪的堆積。→可以這樣吃:微帶有綠色皮香蕉早餐瘦身食物推薦3:優格富含豐富蛋白質的優格,是不少人的早餐選擇,其能減少飢餓感,同時避免變胖。→可以這樣吃:無糖優格早餐瘦身食物推薦4:莓果研究發現,吃莓果會減少熱量攝取,草莓、藍莓、黑莓和覆盆子都是好選擇!其營養豐富,且纖維含量高。→可以這樣吃:莓果搭配無糖優格,效果更好早餐瘦身食物推薦5:奇異果富含維生素 C、維生素K、鉀的奇異果,可以降低食慾和幫助減重,更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可以這樣吃:直接吃比打成果汁更棒早餐瘦身食物推薦6:葡萄柚葡萄柚熱量低、水分多,而且纖維豐富。研究發現,飯前吃半個葡萄柚可以顯著減輕體重。不過,如果有服用任何藥物,吃葡萄柚前務必諮詢醫生或藥師。→可以這樣吃:葡萄柚直接吃最好早餐瘦身食物推薦7:堅果堅果的好味道是大人小孩的最愛,含蛋白質、纖維素,及豐富維他命、礦物質。日常纖維素攝取量都不足,也能靠堅果補足。→可以這樣吃:無調味為佳早餐瘦身食物推薦8:燕麥熱量低、纖維高,且蛋白質含量高的燕麥,是最棒的減重選擇。其中燕麥β-葡聚醣,能夠降低膽固醇!。→可以這樣吃:選擇原粒的燕麥或燕麥片早餐瘦身食物推薦9:奇亞籽研究發現,超級食物奇亞籽可以幫助減重、降低食慾和穩定血糖,同時富含蛋白質和纖維。→可以這樣吃:奇亞籽加在無糖優格中,浸泡30分鐘,搭配莓果最健康!早餐瘦身食物推薦10:亞麻籽添加亞麻籽的麵包,比普通麵包更能抑制食慾並增強飽足感!尤其富含可溶性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並降低食慾。→推薦吃法:亞麻籽綠拿鐵早餐瘦身食物推薦11:咖啡每天早餐喝杯咖啡,是不少人每天的必須,其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脂肪燃燒。→可以這樣吃:記得不要添加糖或奶精早餐瘦身食物推薦12:綠茶綠茶裡的兒茶素是脂肪燃燒和燃燒卡路里最佳成分呢,不喝黑咖啡的人,就來一杯綠茶吧。→可以這樣吃:加一點檸檬汁,更美味更健康吃早餐前,先喝一杯溫開水不過,不論你要怎麼搭配你的早餐,從明天起床,還是先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建議早上起床先空腹喝200ml的溫開水,不但有助於消化,又能排除體內毒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1 養生.營養食譜
它不是芭樂!佛手瓜清脆爽口熱量低,避一烹調方式產生致癌物!料理達人教你佛手瓜怎麼吃
說起佛手瓜,你可能會問這是什麼東西?但再說到龍鬚菜,你一定聽過且應該也吃過。但你知道,龍鬚菜是佛手瓜的葉子嗎?而佛手瓜外型其實長得很像芭樂,如果沒有仔細看,你可能會將佛手瓜拿來當芭樂啃。不過雖然一個是水果、一個是蔬菜,但他們其實都是很營養的蔬果。芭樂VS.佛手瓜,哪裡不一樣?農糧署指出,俗稱為芭樂的番石榴是水果,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熱量低、纖維含量高。俗稱為佛手瓜的梨瓜則是蔬菜,其外表微青綠,像雙手合掌祈福般,所以被稱為「佛手瓜」。講到佛手瓜,可能很多人都會說不認識,但佛手瓜的嫩梢,其實就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龍鬚菜。而龍鬚菜,應該就有很多人吃過了。佛手瓜怎麼吃?佛手瓜原產於墨西哥和中美洲,當地人多吃「瓜」少吃「菜」,主要切塊拌成沙拉食用。佛手瓜吃起來清脆爽口熱量低,含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有趣的是,佛手瓜引進台灣後,我們卻大多吃菜,而不是吃瓜。如果有興趣吃吃看,夏天正是適合吃佛手瓜的時節,生的佛手瓜跟黃瓜一樣,微甜爽口,料理達人建議可以跟里肌肉涼拌,或切絲與青、紅椒混合,做成涼拌菜。也可以跟雞丁、紅椒清炒食用。佛手瓜選購的秘訣是要挑選幼果果肩部位光澤及果皮表面縱溝較淺者,並且果皮是鮮綠色、細嫩、未硬化,吃起來會更加美味。佛手瓜入脾胃經、肺經,可以清肺熱、健脾開胃、疏肝止咳,還能夠去風邪,即緩解熱性感冒的症狀,像是咽乾、咳嗽多痰、頭痛等。另外,消化不良的人也適合食用佛手瓜。經常吃佛手瓜易致癌?然而之前有網路傳言指「經常吃佛手瓜會致癌」,醫師黃軒曾於臉書澄清,他指出,佛手瓜本身不含致癌物質,但若透過高溫烹調方式,例如爆炒,可能會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這是一種被列為2A類可能致癌物的化合物。因此,改變烹調方法是降低風險的關鍵。【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29 養生.聰明飲食
助降血壓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5種夏季水果和蔬菜對心臟有益
夏天是許多蔬果盛產的季節,這些當令農產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血壓和支持心臟健康。除此之外,天氣炎熱時還有助身體補充水分。專家指出,吃各種蔬果可以有益心臟健康,並且提供多種抗氧化劑。如果你不常吃蔬果,可以先在一天中添加一到兩種,然後再逐漸增加。番茄番茄是營養豐富的夏季蔬果,富含鉀和維生素C等有益於心臟健康的營養素。番茄也含有葉酸,可以幫助調節血液中同型半胱胺酸(homocysteine)的含量。同型半胱胺酸是一種胺基酸,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另外,研究也顯示茄紅素(番茄中的一種抗氧化劑),可以降低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藍莓藍莓為夏季莓果富含有花青素,這些色素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功效,並可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同時,藍莓是纖維的良好來源,而纖維是心臟健康的一個有益來源。除了心臟健康之外,藍莓還具有其他益處,包括支持血液凝固和骨骼構建的維生素K,以及有助於免疫系統和生殖功能的錳。桃子桃子是富含鉀、維生素C和纖維的夏季核果,這些營養素有助於改善膽固醇、降低血壓並預防心臟病。桃子還含有β-胡蘿蔔素,這是一種抗氧化劑,吃進體內會轉化為維生素A,它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風險。西瓜西瓜富含鉀、纖維和茄紅素,其茄紅素與番茄中的抗氧化劑相同,研究顯示茄紅素可以改善血壓控制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另有研究表明,西瓜含有的一種胺基酸瓜胺酸,可以降低血壓和動脈硬化程度。櫛瓜櫛瓜又稱夏南瓜,為鉀的良好來源,鉀是控制血壓、降低中風和心臟病風險的重要礦物質。櫛瓜還含有維生素C和纖維,有助於健康消化並幫助清除血液中的膽固醇。【資料來源】.These 7 Summer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 Healthy for Your Heart, According to Dietitians
-
2024-05-28 養生.聰明飲食
海膽低卡、蛋白質多!營養師揭「4大意想不到好處」更有性致,但3種人小心吃
你是海膽控嗎?貴鬆鬆真的有比較營養嗎?日料店的明星食材Uni,無論是做成刺身、壽司或是丼飯都超級美味,黑黑刺刺不討喜的外型,卻能有金黃細膩的肉質,果然,人不可貌相,海鮮也是呢! 海膽營養檔案 熱量:120kcal蛋白質:16g脂肪:4.8g(單元不飽和脂肪0.77g/多元不飽和脂肪1.02g)膽固醇:290mg葉酸:360μg(以上為每100g之營養價值) 海膽益處多 4大優點一次看 1、幫助增肌海膽富含蛋白質,可以幫助修復肌肉,有助於健身族增肌。術後也可以多吃優質蛋白質,幫助傷口癒合、加速組織的修復。 2、強化免疫、抗發炎含有Omega-3脂肪酸,可抗發炎、強化免疫系統。 3、保養皮膚&視力含豐富β-胡蘿蔔素,幫助皮膚抵抗紫外線、預防眼部疾病。 4、提高性致含有礦物質鋅,可保持男女生殖系統的健康。 這3種人吃海膽 應特別注意雖然海膽的好處多多,但畢竟是生食海鮮,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還是要注意不可過量,尤其以下這些人,在吃海膽時更要注意: 1、小孩孩童發育不完全,所以殺菌效果較差,生食海膽可能造成上吐下瀉。 2、孕婦生食海膽,若不新鮮會有健康隱憂,恐會危及胎兒。 3、腸胃敏感者生冷食物較容易刺激腸胃黏膜,可能會導致腹痛、嘔吐等不適。延伸閱讀:·吃生魚片沾芥末、蒜薑有殺菌作用?醫解答 1方式才能降低寄生蟲感染風險 ·營養師警告「這1種魚」會影響智力,真的要少吃! 尤其魚皮、魚內臟重金屬最易殘留
-
2024-05-27 養生.聰明飲食
抗菌、防腐、抗發炎 紫蘇葉功效多!鈣含量是牛奶2.5倍
韓劇的男女主角,經常拿一片葉子包韓式烤肉,那片葉子是「紫蘇葉」,又稱「韓國芝麻葉」。紫蘇葉醫食同源,含有多種揮發成分,如紫蘇醛、薄荷醇等,全株都可食用,葉子可以入菜、做染料,種子還能榨成紫蘇油,不過,紫蘇草酸含量高,多吃容易結石,適量即可。1.調理脾胃紫蘇可調理腸胃,是一味流傳千年的藥方。古代華陀看到水獺食用魚類感到不適,爬上岸吃了紫色葉子後很快緩解腹痛,後來遇到一群年輕人比賽吃螃蟹鬧胃疼,派人摘取同樣的葉子,搗成汁讓他們服下,才發現紫蘇治療腸胃不舒服的神奇之處。因為紫蘇的紫蘇醛作用,具有促進胃液分泌、保護黏膜、增進食欲,刺激嗅覺神經的好處,當胃液分泌充足後,腸道自然能活化並提高菌相的完整性,所以有助整腸;紫蘇醛還具有抗菌與防腐的作用,可以幫助消滅食物中的細菌及病毒,所以日本人、韓國人吃生魚片等生食,經常會搭配紫蘇葉,可以消滅食物中的寄生蟲、病菌,還能增添風味。2.視力保養紫蘇的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含量相當高,β胡蘿蔔素是新陳代謝所必需的重要營養,配合紫蘇葉豐富的花青素,保健視力效果更好;協同維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還能降低肌膚細胞受到紫外線的刺激,而造成的老化現象。由於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營養素,須搭配油脂調理,可以幫助身體吸收。3.補充礦物質小小一片紫蘇葉,礦物質含量相當豐富,每100克紫蘇葉,約含250毫克鈣,含量是牛奶的2.5倍之多,也含1.7毫克鐵、500毫克鉀,其中鈣質對骨骼、牙齒的礦化相當重要,鐵質則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鉀則是有促進多餘鹽分排出的效果。4.降低發炎紫蘇最讓人稱奇的是富含木犀草素(Luteolin)。研究發現,這是一種植化素,因化學結構的關係,在體內具有相當強大的抗氧化活性,不僅可以中和自由基帶來的傷害、抑制產生自由基的酵素活性,而且還可以增強體內負責清除有毒物質的酵素系統,發揮抗氧化、減輕發炎的作用,能夠調節身體免疫功能,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改善損傷的心血管細胞,降低動脈發炎,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
2024-05-25 養生.聰明飲食
蜂蜜水「2時間」喝助養生、抗衰老!中醫認證各項好處,但4種人別亂喝
蜂蜜獨特的風味廣受大朋友、小朋友喜愛,從中醫觀點來看,其實也對身體有不少好處,喝對時間也有利身體健康。不過蜂蜜雖然天然,但也並非人人都適合。澄玥中醫徐碧韓中醫師指出蜂蜜的優點,並教大家怎麼喝更健康!蜂蜜不只助潤肺止咳好處多!中醫:還促腸胃蠕動、穩定神經 徐碧韓中醫師表示,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食品,含有醣類、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從中醫角度來看,於《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也早有記載,可見對身體的益處。 蜂蜜在《神農本草經》早有紀載:蜂蜜早紀載於《神農本草經》:「蜂蜜味甘、平,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 《本草綱目》也有紀載蜂蜜:於《本草綱目》也記載:「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以現代的說法來看蜂蜜好處:徐碧韓中醫師表示,以現代的說法來看中醫對蜂蜜的觀點,好處可包括其營養價值比單純的精製糖來得豐富,並有助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還有利消炎殺菌、抗衰老,也有益心血管,另外也有助穩定神經、幫助睡眠等。 喝蜂蜜水最佳時機!基於上述,徐碧韓中醫師也建議可以選在兩個時間點適量飲用,一是在早晨起床時,喝杯蜂蜜水有助促進腸胃蠕動。另一個時間點就是在睡覺前,睡覺之前喝放鬆神經也更有助睡眠。不過切記不可過多、不可當水喝。 蜂蜜助養生,但4種人不宜!特別提醒:蜂蜜止咳是止乾咳。 蜂蜜雖天然,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徐碧韓中醫師指出,像是腸胃虛弱、糖尿病、一歲以下孩童、咳嗽痰多濃稠者就得要特別注意酌量或避免。 腸胃虛弱:注意酌量中醫師指出,蜂蜜性質滋潤、容易引起痰濕,腸胃虛弱、濕氣較重者需酌量,例如容易胃脹、大便黏、腹瀉等族群,這類人喝蜂蜜水就得注意適量,以免症狀加重。 糖尿病友:做好規劃另外,由於蜂蜜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和果糖兩種單糖,單糖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血糖升高的速度也會較快,因此糖尿病、控制血糖者也需注意,食用時須將蜂蜜視為糖類的替代品,納入整體飲食考量及計算範圍當中,和營養師討論適合的分量,以免血糖波動太大。 一歲幼童:避免食用蜂蜜雖是常見改善孩童咳嗽的選擇之一,但一歲以下幼童建議避免。徐碧韓中醫師表示,蜂蜜當中也得留意可能含有肉毒桿菌,一歲以下孩童腸胃道尚未成熟,無法徹底滅菌,可能讓細菌在腸胃道當中繁殖,增加健康及生命風險。因此建議一歲以下幼童避免食用。 咳嗽多痰:不宜食用徐碧韓中醫師指出,蜂蜜雖然常見用於咳嗽時吃,但也具有生痰的性質,潤肺止咳是適用於乾咳,若是在像是感冒咳嗽初期有很多痰的時候吃蜂蜜,恐怕會使得症狀加重。相似的道理也如中成藥枇杷膏,這也不適合在感冒初期、咳嗽多痰時食用。 也提醒,若有咳嗽、感冒等身體不適先檢查,在了解病況後,依著蜂蜜的特性,避開不適合的時機,在對的時間點適量飲用,對於身體健康會更有幫助! 《延伸閱讀》 .蜂蜜、黑糖、砂糖誰健康?營養師揭露顛覆想像! .蜂蜜搭對食物有助健康!有哪些好處?營養師詳解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5 養生.聰明飲食
「3種食物發芽吃」更營養!專家大讚:有助調節血壓、降膽固醇和改善肥胖
大家都知道馬鈴薯發芽會產生有毒的茄鹼,所以不能食用,但有些食物就是發芽的時候更營養!1.花生芽富有萬壽果芽的美名,原因就在於其中富含硒元素和白藜蘆醇,在所有豆芽當中,花生芽含有最高量的多酚物質,且具有最強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發現,花生芽以乾燥重量計算的白藜蘆醇含量甚至可達紅酒10倍至100倍,具有抗氧化、去除自由基、抗發炎及調節賀爾蒙的潛力。營養師瑜萱分享,花生芽可以當生菜食用,也可以使用微波的方式烹調,最能保留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 2.發芽糙米(活性糙米)因糙米中的酵素作用,使發芽糙米更營養,當中所含的維生素K、必需胺基酸、膳食纖維均高於白米和糙米。特別是具生物活性的GABA,大約是糙米的三倍,除此之外,當中的維生素B1也分別是白米和糙米的1.5倍和1.3倍。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發芽糙米具有調節血壓、降低膽固醇和改善肥胖的生理作用!△營養師瑜萱建議,可以選購市售有機認證的糙米,試著在家進行催芽DIY:新鮮糙米清洗後浸泡3小時,再以溫水(<42度)清洗,之後放入用42度水溫浸潤過的紗布中,置於電鍋約15小時,就可以得到長出0.05-0.1cm芽體的發芽糙米!浸泡催芽過的糙米,因為吸收水分,口感較為柔軟好入口,好吃又營養。3.黃豆芽黃豆在發芽的過程中,蛋白質和纖維量提高,適合茹素者補充蛋白質之外,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也因發芽增加,並且產生維生素C。此外,黃豆芽也是喝豆漿會脹氣的救星!如果你是喝豆漿容易脹氣的人,不妨試試催芽豆漿,發芽的黃豆因當中會造成脹氣的寡醣部分被分解,所以比較不容易造成脹氣!(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4 養生.營養食譜
藍莓富含花青素是天然抗氧化劑!2種情況花青素會流失,放冷凍保存最佳
藍莓是極品養生水果,可以延年益壽。研究發現,藍莓含有花青素,屬於天然的抗氧化劑,是對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好幫手。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食材熱量多寡是選擇的一大考量,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100公克的藍莓約含15克碳水化合物,熱量60大卡左右,富含維生素跟礦物質,而不同製程和儲存環境,都會影響維生素或花青素含量。藍莓富含花青素 2情況花青素會遞減藍色、紫色的蔬果都富含花青素,不只藍莓,黑莓、覆盆子、櫻桃、桑椹、枸杞、蘋果、無花果、李子、紫葡萄、石榴、茄子、紫花椰菜、紫地瓜、紫胡蘿蔔等也都是花青素來源,屬於天然抗氧化劑。蔡一賢指出,經常攝取這些蔬果,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保健都有幫助。藍莓怕高溫,如果放在室溫下,花青素會隨溫度遞減,如果放在冷凍庫裡,花青素的保存會比較好,不過一旦藍莓破損,則會流失更多花青素。冷凍藍莓 與海鮮或生肉隔絕蔡一賢說,若是將藍莓放在冷凍庫裡保存,一定要非常注意包裝及儲藏環境,建議使用保鮮盒等容器貯存於零下18°C,並與海鮮或生肉隔絕,避免這些食物交互汙染,吃下肚可能會拉肚子。有些民眾會將冷凍的食品放到冷藏解凍,蔡一賢強調,要將食物放在最高層,否則解凍的肉汁如果滴到,就可能汙染水果,建議由高到低放置順序為水果、生菜沙拉、肉類、海鮮等,還要保持良好通風,存放也不要超過6成滿。藍莓果醬 攝取時注意含糖量藍莓可以製成果乾、果醬等不同食品,但額外攝取的糖分和熱量可要注意了。蔡一賢認為,藍莓製成果乾,經過加熱可能會流失部分營養素,雖然從衛生安全角度,可以保存較久,但花青素可能減少;做成果醬的話,每家品牌的藍莓果醬不太一樣,甚至可能有添加劑、增稠劑等,若是「適量」塗抹果醬都還好,但要注意糖的含量。蔡一賢也很喜歡吃藍莓,建議早上可以泡燕麥,用熱水稍微泡開後,加優格或鮮奶,並撒上藍莓、腰果、紅莓、黃豆、南瓜子等,民眾不用局限在「無糖優格」,早餐也許甜一點點,不過可以攝取到不同的物質及營養。「多樣性的水果加起來,抗氧化性比單吃同一種來得高。」蔡一賢強調,飲食應該要均衡,成人每日應攝取2份水果,可以將份量換算成2個拳頭大小,建議可以選擇不同水果搭配,不要「覺得哪種好,就只吃哪種」。
-
2024-05-17 養生.聰明飲食
「這種澱粉」竟能降低膽固醇!營養師認證4種食物還有助穩定血糖
夏天到了,氣候炎熱食欲差,是減重好時機,「抗性澱粉」不易消化的特性,被喻為助瘦神隊友。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抗性澱粉的作用類似膳食纖維,不會在腸道被吸收,而且進入大腸時,會變成益生菌的飼料,加速蠕動排便,不易便祕。抗性澱粉可有效降低膽固醇研究證實,抗性澱粉可有效降低膽固醇,增強心血管保健,而且抗性澱粉因為消化的速度緩慢,抑制醣類的吸收,可維持血糖的穩定。不過若要當成減重飲食,還是要節制攝取,徐佳靖強調,抗性澱粉的熱量約一般澱粉的7成,非極大的差異性。一般澱粉每公克的熱量:4.0大卡抗性澱粉每公克的熱量:2.8大卡「原型澱粉」更助穩定血糖一般澱粉跟抗性澱粉的熱量相差無幾,不吃澱粉是不是更有效?徐佳靖說,如果極端完全不攝取米飯、麵包,宛如「類生酮飲食」的戒澱粉手段,容易掉頭髮、指甲斷裂、抽筋、疲勞等。有些人不吃澱粉,卻攝取其他精緻加工食品,營養不均衡,反而讓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徐佳靖建議,沒經過加工處理的原型澱粉,保留了最多營養素及纖維質,可多吃馬鈴薯、南瓜、栗子、玉米,這些食物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除了增加飽足感,也對人體有許多好處。徐佳靖說,有些人怕吃澱粉變胖,用大量蔬菜來填飽肚子,但是一天怎麼可能吃進那麼多的量,且蔬果消化快,很快又覺得餓了。不要限制任何食物種類,以「每日飲食指南」為原則,六大類食物都要均衡,未加工的原型澱粉是膳食纖維來源,「與其少吃、不吃,不如選擇好的原型澱粉。」營養師推薦優質原型澱粉.馬鈴薯:煮後冷卻屬於低GI食物,100克的熱量約80大卡,含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南瓜:每100公克南瓜熱量為69大卡,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E等,具抗氧化作用。.栗子:每100公克約131大卡,熱量雖然不低,可補充維生素C、E及抑制膽固醇的多酚單寧酸。.玉米:白玉米每100公克約66大卡,醣分低、脂肪含量低,有維生素A、C、E及鐵、鈣、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
【編者按】:本週以「沒有特定主題」邀請幾位常在醫病平台撰稿的「文膽」將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即時形之於文字,幫忙我們度過這幾年來從未發生過的窘境:「編者清晨驚醒,突然發覺手上還沒有已經三篇『成團』的文稿。」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幾位「武林高手」接到這「廣邀天下英雄」的呼籲之後,居然能即時伸出援手,讓我們即時收到了以「雜牌」成軍的三篇文章。一位負責處理醫院醫療爭議的醫師說出他的心得,「關懷小組透過真心的溝通,讓已經發生的不幸事件,讓病人與家屬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避免誤解而帶著遺憾與憤恨」。→延伸閱讀一位專門負責醫院安寧療護的醫師在接到家屬提出要求停止所有的治療時,說出:「0到1之間是一個連續的照護光譜,根據病人的病況與時光的推移流轉,我們往往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更適切的位置,幫助醫病雙方找到一個最適切的位置,讓每個病人都圓滿,這是作為醫者最快樂的事!」→延伸閱讀一位資深醫師當本身淪為病人時,領會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點醒了醫療團隊互相尊重感激的重要。這次的三篇文章比起過去每週以某一特定主題邀請專家發表看法的深入討論,可能更有活力更能反映時效,我們將再繼續嘗試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徵稿,讓「醫病平台」的深度與廣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說到醫療團隊,立刻使人想到醫護二個核心成員,不管到診所、衛生所和任何醫院,一定會和醫師與護理師直接互動,也幾乎都會碰到藥師、醫檢師、放射師。依照個人病情,也常會需要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放射治療師、聽力師、心理師、社工師等的服務,因此我們很容易想到這些專業人員都是醫療團隊的成員。營養師也是醫療團隊的成員,但是可能比較少接觸。提到營養師,大家立刻會想到的是團體膳食營養的設計、製備和監督執行工作,尤其最近出現幾個餐廳的食安問題,和去年缺蛋相關的團體膳食問題,都會想到營養師的角色。這些年來減重、怕體重增加有關的飲食問題,也讓不少人想要營養師的幫助。我查了幾家醫學中心營養部的任務,可以把營養師歸納有下列五大類功能:一、個別對象健康狀況之營養評估;二、個別對象營養需求之飲食設計和諮詢;三、特定群體營養需求之飲食設計、膳食製備及供應之營養監督;四、臨床治療飲食之設計,及製備和供應之營養監督;五、營養教育和推廣,及營養衛教。住院病人,如果訂醫院的伙食,可能涉及第三和第四項功能。第一、二項功能可能在門診和住院時,經由醫師的轉診照會或個別申請(掛號營養門診)得到營養師的服務。我是注射胰島素三十年的糖尿病人,最近出現腎臟功能受損的跡象,新陳代謝科的主治醫師幫我轉介腎臟科醫師診治,也安排自費在糖尿病照護小組安裝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簡稱CGM),在個管師和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飲食、血糖和胰島素注射量的監測。糖尿病人特別要注意碳水化合物(五穀雜糧水果等醣類,以下簡稱醣類)的飲食種類和量,而腎臟病人要特別注意蛋白質(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的質和量,以及礦物質的質量。而腎功能受損的糖尿病人,要同時注意醣類、蛋白質和礦物質的質和量,要維持體重和身體活動的能量,如何平衡飲食?這是大學問,需要專家來處理,因此我以自費去掛了營養門診。一個小時的門診時間,營養師很詳細評估我的健康狀況,包括糖尿病和腎功能檢查的資料,以及過去的飲食、運動、工作和一般活動的習慣,開了飲食處方:減少及限制每日、每餐蛋白質的量,略微增加每日、每餐醣類的量,增加每日、每餐油脂的量來維持足夠的熱量。營養師也提供資料告訴我們什麼是優質的蛋白質、醣類、蔬菜、水果和油脂。糖尿病照護小組的營養師整合了腎臟病營養師的處方,在裝了連續血糖監測器起,要我依照時間詳細記錄每天24小時的藥物劑量、食物名稱烹調方法、重量,和活動量。我們特別去買了以克為單位的食物秤來秤並記錄食物重量。這個秤很容易使用,把空盤子放上去,可以按鍵使盤子重量歸零,往盤子裡放入食物就會顯示食物的重量。經過幾餐訓練之後,記得一碗白飯是160克4份醣,一碗炒綠花椰菜120克2份蔬菜,一塊蒸傳統豆腐是80克1份蛋白質,二根手指大小的煎鮭魚是30克1份蛋白質。然後就是追蹤飲食量、胰島素注射量、活動量和CGM血糖變化,根據這些資料來調整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以我自己來說,早餐如果照最初營養師處方的3份醣(二片土司)和速效胰島素注射量,早餐後60分鐘血糖超過250(目標不超過180),持續二小時才略微下降到200。如果我出去快步走,走30分鐘就會下降,有一次上坡階梯多走二次,走的時間90分鐘,居然CGM響起低血糖(低於70)的警訊,讓我趕快吃二顆糖使血糖上升不至於在路上昏迷。之後個管師和營養師繼續指導我如何調整食物的量、吃的時間,藥物劑量,和運動量。這樣的互動中,自己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三十年的糖尿病經驗也讓自己知道一些自己身體反應的特點,因此自己也要把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反應給個管師和營養師。尤其是糖尿病照顧小組的任務結束之後,自己和家人要持續的調整,使血糖控制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不致於低血糖造成危害,控制好糖尿病和適當的飲食也能減緩腎臟功能的降低和惡化。我們仍然在繼續努力中!謹以自己的經驗報告,感謝照顧我的醫師、護理師、營養師。也希望這個報告有助於讀者認識營養師這個醫療團隊成員,以及知道糖尿病照顧小組,如何幫助糖尿病人積極處理糖尿病,減少糖尿病的併發症。現在健保署也在推糖腎共同照顧小組,促進糖腎病人穩定、減少洗腎。這些政策和醫療團隊的努力,相信能促進病人得到適當的醫療照顧,提高生活品質。延伸閱讀:5/13 醫病好好溝通,讓傷害降到最低5/15 醫病艱難的拔河——當家屬提出斷食善終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6 養生.營養食譜
茭白筍上的小黑點沒關係,但過多黑點會讓口感變差!專家教「這樣煮」能保留脆嫩口感
天氣漸熱,吃不下沒食欲時,不如吃一點清爽的料理。正當季的茭白筍,水分多、纖維豐富,無論是蒸、煮、炒或烤都很適合。農糧署更教一招,筊白筍連殼一起下鍋料理,更能保留脆嫩口感。「美人腿」茭白筍,其實不是筍!茭白筍是夏季重要的蔬菜,5月開始正是它的產季。但你知道,茭白筍其實不是筍嗎?它算是水稻的親戚,屬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植物,種植於水田裡,又稱水筍。茭白筍除去外殼後的筍肉白皙且精緻修長,因此有「美人腿」之稱。茭白筍殼剝還是不剝?上市場買茭白筍,有的攤子賣的是已經剝好殼的,有的是連筍殼的。農糧署透露,其實筊白筍殼是天然的保鮮盒,就連料理前都「不必特別剝除」,只要以清水沖洗表面,並裁短尾端、切除底部約0.5公分處即可。連筍殼一起料理,可鎖住筍肉的水分與鮮甜,同時保留脆嫩口感。鮮嫩茭白筍怎麼挑?.筍身尾端:避免過綠或青綠部分過多.筍身中段:飽滿筆直,外殼完整.筍頭切面:無孔隙、鬆軟、水傷,切面細緻為佳茭白筍上的小黑點有關係嗎?而茭白筍上常見許多小黑點,有些人以為是發霉或壞掉?其實茭白筍肉中的黑點是共生關係的「黑穗菌」,黑穗菌會釋出生長激素,使茭白莖部膨大、形成筍狀莖,也就是我們食用的茭白筍。如果沒有黑穗菌的寄生,茭白植株則無法結筍。少許斑點對口感及健康沒有影響,但過多黑點會使口感變粗變差。腎病患先燙過再吃茭白筍水分多、熱量低且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兼臨床組組長周育如曾受訪指出,茭白筍含有維生素A跟C,鉀含量豐富,除了高血壓跟心血管疾病患者吃茭白筍,有助於控制血壓外,糖尿病患也很適合食用,但切記烹煮時要清淡,不要煮得又油又膩。唯一要留意的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食用前最好先燙過,降低茭白筍的鉀含量。若想品味茭白筍的原汁原味,推薦以蒸、煮、烤三種方式處理。帶殼川燙後除了直接鮮食,也可以做成涼拌沙拉,搭配鹽巴、沙拉醬、蒜頭醬油等沾料增甜提鮮。或是簡單加入肉絲熱炒也很美味。營養師劉怡里還曾以茭白筍設計一道減重偽麵條料理「茭白筍炒蛋」。因茭白筍高纖高蛋白,很適合作為減重晚餐。將茭白筍切絲偽裝成麵條,實際上是高纖高鉀的蔬菜,可以幫助腸道蠕動,預防水腫;且有豐富的葉酸,有助於提振精神和維護血管健康;還有優質蛋白質雞蛋,含有完整必需胺基酸,可以幫助減重時避免肌肉流失。【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部農業主題館.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15 癌症.抗癌新知
你的體型易致癌嗎?重症醫曝身形符合「2大特徵」罹癌風險更高,高個子也有風險?
你覺得你健康嗎?你知道怎樣的身材容易罹患癌症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身形符合2大特徵者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哪些身材易患癌症?黃軒表示,根據一項33萬人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現不同的體型與整體癌症的發病風險有關。該研究涉及近33萬人,大部分年齡在35歲至65歲之間。研究人員根據他們的體重指數(BMI)、身高、體重、腰臀比、腰圍、臀圍,將他們大致歸納為四種體型:.第1組: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第2組: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第3組:個子高,腹型肥胖(肚子上脂肪更多)。.第4組: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身形符合2大特徵者 患癌症風險更高經過15年的跟蹤隨訪,有超過4.7萬人患上了癌症,研究人員分析這些人的身材,發現有兩組身材患癌風險更高就是:「高個子和大肚腩者」。.第1組: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10%,與10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這些癌症包括:子宮癌、食道(腺)癌、肝癌、腎癌、膽囊癌、胰腺癌、骨髓瘤、乳腺癌(絕經後)、結腸癌、直腸癌。.第2組(個子高,全身性肥胖)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3%。與甲狀腺癌、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腦癌、中樞神經系統癌等5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第3組(個子高,腹型肥胖)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12%。與食管癌、甲狀腺癌、腎癌、胰腺癌等12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此外,這些身材的人還與食管鱗狀細胞癌、口腔癌、咽癌、肺癌等癌症風險有較高的關聯。.第4組(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沒有升高。黃軒精簡了上述研究結果,可發現:1.全身性肥胖(包含大肚腩):罹癌風險升高了10%2.個子高,腹型肥胖(大肚腩):罹癌風險,更升高了13%3.這兩種肥胖身材,只要併有「大肚腩」,罹癌風險就會增加10%以上4.這次研究通過大量數據分析發現,「大肚腩」同時併有「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為什麼身材跟癌症有關聯?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結論,身材中存在這兩個特點「大肚腩和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這可能與脂肪分布、體重指數、腹圍和臀圍等因素有關。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體型對於降低患癌症的風險非常重要。肥胖確實會增加患癌風險,但大肚腩的「腹型肥胖」與癌症風險的聯繫更為緊密。腹型肥胖的典型特徵是大肚腩,腰圍大於臀圍,四肢較細。脂肪主要沈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肚子里的肝臟、胰腺、胃腸道等器官周圍和內部。一項發表在《BMC醫學》上的研究發現,腰圍越粗,患癌風險越大。研究人員對350萬參與者進行了平均8.3年的長時間隨訪研究,發現有超過27萬的人最終罹患癌症。根據這些參與者的數據,體重指數(BMI)和腰圍(WC)與罹患癌症的幾率有很大關係。另一項針對2000多人的研究,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上,同樣得出類似結果,無論男女,身高越高相對患癌風險越高。這些研究結果共同強調了「體型與癌症」風險之間的緊密聯繫,提醒我們重視體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日常3大習慣 有效預防大多數癌症202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刊發了一篇文章,文中詳細列舉了一系列日常習慣,強調遵循這些建議能有效預防大多數癌症的發生。研究顯示,體重管理是預防癌症的關鍵因素之一,過重或肥胖與多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乳癌、大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等。世界衞生組織呼籲,通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來維持適當的體重,對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至關重要!以下是這些建議的體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簡要概括:1.營養的平衡維持健康體重首要步驟是,攝取均衡的營養。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癌症病患在治療期間如果營養足夠,可幫助維持體重,從而更好地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並減少感染風險。此外,適量的體重也能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活力,對身體的復原有著積極的影響。2.運動的重要規律的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還能提高整體健康水平。運動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並且可以直接影響癌症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根據香港大學癌症專家研究建議:癌症康復者,應該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有效控制體重3.飲食的控制除了運動,飲食控制也是體重管理的重要部分。避免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選擇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重,並減少癌症風險。研究表明,減輕體重可以顯著降低某些類型癌症的發生率最後,黃軒提醒,其實很多高風險易罹癌,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肥胖」所導致!我們應該積極維持健康的體重,為自己的身材營造一個健康有益的「防癌環境」。體重管理防癌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透過飲食控制、均衡營養、適當運動,不僅能夠減少癌症的風險,還能提高生活品質和整體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
-
2024-05-13 醫療.消化系統
不要太常吃麵包!飲食攝取不均容易有脂肪肝,營養師推薦5食物護肝
你有脂肪肝嗎?現代人經常外食、飯後配一杯手搖飲,健康檢查常聽到:「你有輕微的脂肪肝。」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在個人YouTube頻道分享,別以為外表看起來過重的肉肉族才有脂肪肝的問題,吃錯了也會讓肝臟內儲存的脂肪含量過高,只要超過肝臟總重的5%,即是「脂肪肝」。營養攝取不均就可能會有脂肪肝李婉萍提到,瘦子也會有脂肪肝,只要營養攝取不夠均衡、吃進過多醣分,就會讓三酸甘油酯代謝異常,並堆積在肝臟。脂肪肝會轉成肝炎、肝纖維化,將來可能變成肝硬化、肝癌。肝臟被喻為「沉默的器官」,輕度脂肪肝不會有異常症狀,進展至中、重度時,要小心肝臟已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形成肝纖維化,也可能有黃疸、全身無力、上腹部脹痛等症狀。雖然脂肪肝與肝臟其他疾病有關,但多數得到脂肪肝的人,最大宗死於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影響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易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二者有高度的關連性,互相影響彼此疾病進程。脂肪肝的元兇是「精緻澱粉」造成脂肪肝的元兇是「精緻澱粉」,李婉萍建議,不要太常吃麵包,這類食物會讓胰島素快速分泌,導致脂肪囤積。玉米、馬鈴薯等根莖類食物屬於「澱粉類蔬菜」,不能夠多吃,另要注意與蛋白質、豆製品、蔬菜等其他食物一起均衡攝取,提供身體正常運作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除了麵包,素食者常吃的百頁豆腐、炸豆皮、花干含有大量油脂,尤其百頁豆腐的油脂含量超過50%,盡量少碰。脂肪肝可以被逆轉,李婉萍推薦苦瓜、山苦瓜、毛豆、蛤蜊、蜆仔,具有保護肝臟的效果,尤其是富含山奈酚的蘋果,能降低肝臟發炎的傷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1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換掉塑膠砧板、不沾鍋 科學家教你簡單7招避免吃進塑膠微粒
近年許多研究都顯示,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正影響人類健康。事實上,它不只存在海洋,從廚房用具到居家用品,甚至兒童玩具,塑膠微粒無所不在。這些人造的微小碎片甚至已進入食物、水和空氣中。科學家曾做過研究,一般人每周可能吃進5克的塑膠,相當於吃掉一張信用卡。研究指出,塑膠微粒與癌症、心臟病、失智症與生育問題相關,但長期的影響仍是個謎。既然它無所不在,在家中如何避免吸入(吃進)塑膠微粒?以下是專家的建議。1.做好居家清潔、除塵即使是縫隙中的灰塵,也可能含有塑膠微粒。2019年,科學家估計,每小時約有16顆塑膠微粒進入我們的呼吸道。不可避免的是,其中一部分來自居家環境,定期除塵有助於減少吸入過多塑膠微粒。【延伸閱讀:避免塑膠微粒傷害 新研究揭一方法有助去除水中90%的微塑膠】2.避免使用人造海綿、超細纖維布做好居家清潔很重要,但要注意的是,慎選清潔工具,以免讓問題變得更嚴重。由人造纖維製成的海棉、超細纖維布和刷具等清潔用品,在使用時會有塑膠脫落。專家建議使用天然纖維製成的產品,例如棉和亞麻。伯明罕大學生態水文學和生物地球化學專家Stefan Krause教授說,纖維種類繁多,有合成的聚合物纖維和天然纖維,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創造出盡可能減少顆粒脫落的產品。3.不要使用塑膠砧板雖然塑膠砧板方便又容易清潔,但卻可能在切碎食物的過程,讓塑膠微粒進入食物,從砧板上的切痕就可證明所言不假。美國化學會2023年一項研究發現,塑膠砧板是人類食物中塑膠微粒的重要來源。科學家測試以菜刀反覆敲擊砧板,然後檢測其釋出的塑膠片含量,他們比較了五個人在塑膠砧板上切胡蘿蔔的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在切菜過程中,每年可能從塑膠砧板產生1400-7100萬件某種塑膠微粒,以及7900萬件的另一種塑膠微粒。Krause教授建議人們改用木頭砧板。4.最好別用不沾鍋不沾鍋除了與危險化學物質有關連,也可能讓烹調的食物沾上數千種塑膠微粒。根據2022年的研究,只是一個鐵氟龍不沾鍋上小小的刮痕,就可能導致超過9000個塑膠微粒脫落。澳洲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演算法,計算日常使用時,這些看不見的小刮痕釋放了多少塑膠微粒。結果估算出如果不沾塗層破裂,烹飪時可能會釋放出多達230萬個微小塑膠碎片。專家建議改用不鏽鋼鍋、鑄鐵鍋或陶瓷鍋。5.過濾飲用水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9年的分析,在歐洲,約72%的自來水樣本含有塑膠微粒;美國的情況更糟,達到95%。把水煮沸或者過濾,是從飲用水中去除大部分塑膠微粒的方法之一。中國暨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將水煮沸,然後用咖啡過濾器過濾,可以去除將近90%與癌症和生殖障礙有關的塑膠微粒。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使用的是硬水或富含礦物質的水時,將其煮沸特別能有效去除塑膠微粒。因為在高溫下,水垢會變成固體,有效地「包裹」塑膠微粒,使它們更容易透過過濾器去除。在這項研究中,使用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159個自來水樣本,其中的129個都含有塑膠微粒。6.少買塑膠商品、化纖衣物日常家庭用品,從衣服到坐墊、窗簾、地毯甚至兒童的絨毛玩具,都含有塑膠材質。雖然人造纖維比天然纖維便宜,但它可能會進入我們我們的呼吸道。普利茅斯大學環境汙染專家Fay Couceiro教授說,接觸高濃度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出現類似氣喘、組織損傷和纖維化症狀,但在製造塑料的環境才可能發生,一般家庭環境不會達到這樣的毒素水平。但他建議,適度換掉家中的塑料商品,可以減少塑膠微粒進入體內。例如,地毯與家中空氣塑膠微粒增加有關,建議換成非塑料地毯或不用地毯。「我們穿的許多衣服也是塑膠,避免穿聚酯纖維和尼龍材質的衣服,也能減少接觸塑膠微粒。」7.避免用一次性包裝生活在現代社會,飲食中幾乎難以避免塑膠,水果、蔬菜、肉類多用塑膠包裝。但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裝,如瓶裝水和即食食品,可能有助減少吃進塑膠微粒的量。既然食物本身所含塑膠微粒難以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吃塑膠包裝食品、少用塑料烹飪器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0 焦點.食安拉警報
林業署教創意料理「玉環塔香酥」油炸荔枝椿象!食藥署:入菜有風險 若販售更將開罰
農業部林業署日前在活動中油炸荔枝椿象,因荔枝椿象非法定食用昆蟲,衛福部食藥署與嘉縣衛生局派人關切並宣導,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會糾正這樣的錯誤行為,不過如果是拿來當作「食材」販售,最高可依食安法開罰2億元。國內可食用昆蟲食材僅蜂蛹、蟬蛹及一種特定螞蟻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4月27日舉辦「呷蟲王者」課程活動,將荔枝椿象轉化成創意料理,帶領學員了解如何利用昆蟲生長繁殖快速的特性,林業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李定忠說,活動初期規畫及行銷雖以荔枝椿象移除後入菜來發想,但課程前皆依法規調整內容,教導學員改以烹飪蜂蛹為主。李定忠說,課程結束前由環教師示範油炸荔枝椿象的方法,並再次說明及提醒學員非法規規範內的昆蟲不能食用,學員也沒有吃油炸荔枝椿象,目前國內可食用昆蟲食材僅有蜂蛹、蟬蛹及一種特定螞蟻。荔枝椿象屬外來害蟲 食用安全性未經確認林金富表示,荔枝椿象屬於外來害蟲,食用安全性未經確認,國人也沒有食用的歷史經驗,在相關安全性未經確認前,呼籲民眾避免食用、以維護健康,食安法第15條規定,這類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違者可開罰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產品沒入銷毀。林金富說,會糾正這樣的宣導方式是錯誤的,也提醒農民,如果將荔枝椿象囤積供農業部收購沒問題,但不能拿來當作入菜的食材,否則會觸犯食安法第15條,會提醒農業單位,未來舉辦類似活動時,要留意相關規定。農業單位過去曾推廣蝶豆花入菜,林金富指出,這同樣會有疑慮,不過後來給為推廣當作農藥染劑就沒問題,「但不能把整個蝶豆花吃下去」。食藥署禁吃荔枝樁象 曾開全台首堂「吃蟲課」教授怒開砲:管太多曾在國內開設第一堂「吃昆蟲課」的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楊平世批評,食藥署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管一大堆,此事件實在是「管太多」。楊平世曾在2014年開設《昆蟲與人生》課程,帶領學生觀看少見的活體昆蟲、昆蟲化石,也教導學生如何食用昆蟲,200位名額的課程立刻被秒殺,後來因太過踴躍,從200人的課變成開放近400人上課。他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指出,昆蟲與人類關係密切,尤其全球面臨糧食危機,食用昆蟲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不僅營養也兼具環保,國內也有不少料理將昆蟲入菜,如用虎頭蜂泡酒等,希望國人不要覺得昆蟲很可怕,若妥適料理也很好吃。楊平世聽聞食藥署禁止荔枝椿象入菜,人在國外的他批評,食藥署應該要先搞懂「什麼是食用昆蟲」,食用昆蟲是人類獲取動物蛋白質的來源之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早在全球推動食用昆蟲,食藥署以食安法提出禁令,實在是好大個官威,台灣山產店販售的炒大蟋蟀等傳統食物,是不是因此要被被取締,食藥署該管的不好好管,不該管的管一大堆,跨部會之間也未妥適討論,也不好好翻書或請益學者,此事件食藥署實在是管太多了。【延伸資訊】.認識荔枝椿象(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10 養生.聰明飲食
精緻穀物、加工肉類及含糖飲料,哪個是你最需要避免的超加工食品?美國30年研究解答
有多項研究指出高度加工的食物與多種健康狀況,像是癌症和心臟疾病等之間存在聯繫,也有科學家提出,食用超加工食品可能與失智症的發生有關。但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真的會導致早逝嗎?一項為期 30年、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與早期死亡風險有關,然而不同的食物有不同影響。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超過10萬名沒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史的健康專業人員的數據。參與者每兩年提供一次有關其健康和生活習慣的資訊,並且每四年他們完成一份詳細的食物調查問卷。研究人員發現,大量攝取超加工食品的確可能會增加過早死亡的風險。除此之外,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死亡之間的關聯因特定食品類別而異,其中以肉類、家禽和海鮮為基礎的即食產品、加糖和人工甜味劑飲料、乳製品甜點和超加工早餐食品與死亡率結果有更強的關聯。不過研究人員也補充,在考慮整體飲食品質後,這種關聯就不那麼明顯了,這表明飲食品質對長期健康的影響比吃超加工食品更大。另外,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得出確切的因果關係。所有超加工食品都不健康嗎?超加工食品包括包裝烘焙食品和點心、碳酸飲料、含糖穀物以及即食或加熱產品。它們通常含有色素、乳化劑、香料和其他添加劑,通常熱量含量高、添加糖、飽和脂肪和鹽,但缺乏維生素和纖維。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和營養學副教授Mingyang Song博士告訴《CNN》,不一定要完全拒絕所有超加工食品,因為它是一個多樣化的類別。Song指出,例如精緻穀物、全麥麵包,它們也被認為是超加工食品,但它們含有各種有益的營養素,像是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但他也建議,人們應該盡量避免或限制某些超加工食品的消費,例如加工肉類、含糖飲料以及可能的人工甜味劑飲料。Song表示,降低死亡風險的最重要因素是一個人的整體飲食品質。如果人們保持整體健康的飲食習慣,他們不需要因為吃了超加工食品而感到害怕或驚慌。換言之,整體飲食模式仍然是決定健康結果的主要因素。為何穀物和麵包是超加工食品?根據「NOVA食品分類(Nova food classification)」,早餐麥片和大量生產或包裝麵包等日常用品可以被視為超加工食品,這是因為它們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添加額外的成分,例如乳化劑、甜味劑、人工色素和香料。此類食品雖然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卻與營養價值較低的超加工食品並列,這也是NOVA食品分類方法遭受批評的原因之一。NOVA的食物分類法將食品和飲料依照加工性質、程度和目的,分成四級:(1)未加工或最少加工食品,例如肉類、雞蛋、飲用水、蔬菜和果實。(2)經過加工的烹飪原料,包括油、鹽、糖,加工目的為了與(1)組合菜餚。(3)加工食品,如蔬菜罐頭、魚罐頭和水果罐頭,通常是(1)+(2)組合成(3)。(4)超加工食品,包括各式各樣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包裝餅乾、加工肉品和魚排、超商量產的包裝麵包、泡麵、冷凍食品(如饅頭、包子等)、微波即食食品(義大利麵、炒飯等)。【資料來源】.30-year US study links ultra-processed food to higher risk of early death.Here are the ultraprocessed foods you most need to avoid, according to a 30-year study.Ultra-Processed Foods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Premature Death.Ultra-processed foods: how bad are they for your health?.國泰醫訊:超加工食品和肥胖
-
2024-05-0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店標配幾乎上榜!台癌揭10大「精神不濟」早餐組合,吃了血糖飆、超想睡
你今天吃早餐了嗎?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顯示,有超過5成國人沒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表示,研究顯示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不過有10大國人最喜愛的早餐組合,恐怕是「精神不濟」的元凶。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可提升新陳代謝台灣癌症基金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發現,國人早餐習慣上,平假日都吃43.1%、平日會吃38.4%、假日才吃8.5%、平假日都不吃早餐10%,高達56.9%的民眾不會每天吃早餐。徐桂婷指出,上午是人體腸道反應最靈敏時段,研究顯示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可提升新陳代謝、控制血糖水平等健康益處,有助於促進代謝及排便,維持腸道順暢健康。有吃早餐亦可增加飽足感,避免後續攝入過多熱量造成肥胖,幫助整日精神及體力維持較佳狀態。常見早餐組合前10名多是「高碳水食物」不過,即使有吃早餐,恐怕會吃到「碳水炸彈」。徐桂婷表示,最受國人喜愛的早餐組合前10名,都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調查統計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前5名早餐組合都是「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僅22%民眾重視早餐健康及營養均衡,但僅8.9%民眾在意早餐中是否有蔬果。高碳水早餐缺乏蔬果 早餐要營養遵循3要點徐桂婷說,高碳水的早餐組合恐怕隱藏健康危機,明顯缺乏蔬果,膳食纖維比例嚴重不足,除了可能在短時間內使血糖迅速升高,導致人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高GI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且早餐缺乏蔬果攝取,整日營養素也較難達到建議量。「早餐營養有3要點,增加纖維攝取、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低GI食物優先。」徐桂婷指出,調查中絕大多數民眾認為早餐最重要的是飽足感和愉悅感,早餐要吃飽、有滿足感固然重要,但同時也得顧及要均衡攝取營養,因此可遵循3要點。早餐營養3要點1.增加纖維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包含全穀雜糧類、蔬菜類及水果類,這些食物除了高纖以外,同時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豐富的食物,能夠促進腸胃健康及維持免疫力。2.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未經加工或只做簡單處理即可食用的食物,如新鮮蔬果、蛋類、地瓜等,保留食物原有的豐富營養素,避免過度加工對身體帶來傷害,也可降低肥胖、三高風險。3.低GI食物優先:食物的GI質受本身纖維含量、精製程度及烹調方式影響,選擇原型食物、均衡搭配,可以有比較高的飽足感、讓血糖維持穩定,也能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徐桂婷建議,趕上班、上學的民眾若要補充蔬果,「香蕉、番茄、奇異果」都是很方便切開就可以食用且攜帶方便的水果,而番茄、橘子、奇異果等都是高營養密度水果,在兼顧方便性與營養需求下都是很好的選擇。
-
2024-05-08 養生.抗老養生
先分切並冷凍有助軟化食材!4道質地飲食調整料理 軟硬適中補營養
母親節將至,您將如何安排與媽媽的聚餐共享天倫之樂?若是家中有牙口不好的長輩,衛福部國健署建議可以「質地調整飲食」,透過食材挑選、烹調技巧及簡易檢測等方式,做出適合銀髮媽媽及長輩們「軟硬度」的多樣化餐點。國健署也邀請台灣廚藝美食協會理事長何育任示範4道美味且符合質地調整的餐點。牙口問題 限制65%長者飲食依據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長輩有72%部分缺牙;22.8%覺得自己的牙齒(包括裝假牙者)功能狀況不好;65.8%因為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的問題,而限制吃東西的種類。「缺牙、唾液分泌減少,會影響長輩食量,易導致營養不良。」國健署長吳昭軍指出,若能夠透過質地飲食調整,即可幫助長輩補充到足夠營養素。吳昭軍說,長輩的身體功能會隨歲月增長,而漸漸退化,如何幫助長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補充到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對預防肌少、衰弱或維持骨骼、心血管及腸道健康等相當重要。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李嘉惠表示,國健署推動「質地調整飲食」,今年首次舉辦「2024銀領新食尚銀養創新料理」競賽,邀請專業主廚、在校學生及民眾等運用質地調整的概念和技巧,設計菜單與烹調美味料理,做出「容易咬、吃得下」的餐點,一起守護長輩們的營養健康。先分切並冷凍 有助軟化食材農業部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啓榮指出,當令在地的蔬果雜糧,新鮮營養又低碳,可將較堅硬的蔬菜或雜糧,洗淨後分切、分袋,裝成適當大小,置於冷凍庫1至3天,就能軟化質地,讓長輩輕鬆獲取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陳啓榮說,台灣諺語:「一午、二鮸、三嘉鱲」,其中的「一午」就是描述排名第一的「午仔魚」肉質細嫩鮮甜,深受大眾喜歡。午仔魚蛋白質含量高且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低,細刺又少,很適合長輩和兒童食用。4道質地飲食調整料理食譜透過質地調整的方法,就可以讓銀髮媽媽們享用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餐點。國健署邀請何育任示範如何使用國產食材和質地調整技巧,烹調出4道質地飲食調整料理,供民眾參考。母愛綠茵卷選用國產豬肉、胡蘿蔔和芋頭,以紫蘇葉包裹製作,不僅色彩豐富,也增添了料理的層次和風味,還能補充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維持肌肉量和促進腸道健康。煦愛午仔南瓜飯以午仔魚、洋蔥、南瓜、黑木耳及糙米為主,採用燉煮方式,除保留食材原味及濕潤度,亦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外,富含抗氧化物質、β-胡蘿蔔素、維生素D、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等,可維持免疫系統,促進心臟健康。綠意擁抱藜麥盤選用國產去骨雞肉,順著雞肉的紋理切,搭配冷凍處理過的花椰菜及切碎的文蛤,文蛤富含維生素B群及鐵等多種礦物質,可預防缺鐵導致的貧血。羅勒之吻烤番茄以牛番茄及豆腐為主,搭配羅勒,香氣十足,羅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能幫助骨骼及血管健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08 養生.聰明飲食
吃完蘆筍後尿尿有怪味,是怎麼了嗎?專家解惑
蘆筍有抗癌蔬菜之王的美稱,熱量低、吃法多,營養價值也很高。婦產科醫師更建議孕婦可多吃,因為其所含豐富的葉酸是孕期重要營養成分。蘆筍對身體好處多 3種人慎吃春天是蘆筍盛產的季節,3月至11月正是國產蘆筍主要栽培採收時間。根據農業部介紹,「蔬菜之王」蘆筍含有較高纖維素、維生素及葉酸,其蛋白質中胺基酸之含量和比例適合人體需求,其中天門冬胺酸含量高,可適度消除疲勞,另富含鈣、磷、鉀、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且含有較高的硒及抗氧化成份,不僅被稱為「抗癌之王」,且被視為具有利尿清熱、增強免疫力之食療功效,也被譽為十大名菜之一。婦產科醫師張瑜芹也在臉書發文指出,蘆筍對身體的好處很多,更建議孕婦可多吃,因為其所含豐富的葉酸是孕期重要營養成分。但蘆筍為高纖蔬果且富含鉀,所以腸胃潰瘍患者、需要低渣飲食者、痛風患者、腎功能障礙患者等4種人不宜多吃。蘆筍對身體3好處1.預防癌症:蘆筍富含抗氧化劑,如視黃素和β-胡蘿蔔素,可以幫助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進而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2.保護心血管:蘆筍中的云香素有助於抑制血小板凝聚,避免血管阻塞、預防腦出血,云香素、檞皮素、花青素都有抗氧化功能,可以防止壞膽固醇堆積在血管。3.有益孕婦、胎兒:蘆筍含有豐富的葉酸,10根蘆筍就能達到每日建議量的一半,葉酸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是孕期重要的營養成分。(資料來源/《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 》臉書粉絲專頁)蘆筍「分段」處理好入口而有些人不喜歡吃蘆筍,覺得蘆筍吃起來「粗粗的」,這是因為蘆筍有些部位纖維較多的關係。建議蘆筍分段處理,不同部位用不同烹調方式,會比較容易入口。.頭段(呈白色的根部,靠近泥土的部位):纖維較多、口感粗糙,不適油炒。主廚建議將蘆筍頭加些冰糖,用隔水加熱法蒸熟,煮熟的水有蘆筍香氣,即為蘆筍汁。.中段:嘗起來爽脆鮮甜,跟肉、海鮮或蔬菜類皆適合,建議炒食。.後段(尖端處):最嫩,用滾水燙熟、吃原味最恰當。吃完蘆筍尿液會有特殊氣味此外,農糧署也告訴大家一個關於蘆筍的小知識,人體消化蘆筍時,會產生甲硫醇與S-甲基硫酯等硫化合物,使尿液帶有一股特殊的氣味,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要以為是出了什麼問題。【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 》臉書粉絲專頁.農業部農業主題館.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08 養生.聰明飲食
吃肉不健康?營養師盤點「牛羊豬雞肉營養圖鑑」,教你肉類挑選「這些部位」少負擔
你是無肉不歡的肉食控嗎?總是對肉類又愛又恨,愛吃又怕對身體有負擔!怕胖的朋友別擔心,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只要聰明選擇「肉類部位」,並且以簡單的方式來烹調,就能大幅降低熱量,讓你吃肉也能大快朵頤一番!肉類熱量脂肪圖鑑愛吃肉的你,喜歡吃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的哪一種肉?有喜歡吃哪些特定的部位嗎?高敏敏盤點「4種肉類脂肪熱量圖鑑」,告訴你要肉要吃哪些部位才是低熱量首選(圖中為每100克之數值)。牛肉脂肪熱量圖鑑牛肉含有大量肌氨酸、維生素B6,對於人體好處多多。.挑選少油部位:菲力是牛腰內肉,此部位運動量少、肉質最嫩,且油脂含量低。.切除肥肉部分:吃肥肉並不會增飽足感,只會增加熱量,所以一定要記得切除。.烹調方式很重要:使用川燙、乾煎、烤等方式,撒海鹽和天然香料就非常美味。羊肉脂肪熱量圖鑑羊肉含有維生素、礦物質、支鏈胺基酸 等等營養 也是冬天鍋物常出現的肉類。.挑選少油部位:例如前腿肉片、腰脊肉,都是相對來講脂肪含量低的部位。.醬料、湯減量:吃羊肉爐經常會喝好幾碗湯,連肉片都要涮上厚厚的醬料,小心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鈉、熱量。.烹調方式很重要:以川燙、乾煎為主,偶爾可使用烤、滷等方式。豬肉脂肪熱量圖鑑豬肉是十分常見的食材,但是含脂量高,怎麼吃得健康不易胖呢?.挑選少油部位:腰內肉、松坂肉等部位油脂較少、熱量較低,避免花字輩(五花肉、梅花肉)。.拒絕加工食品:譬如香腸、熱狗、火腿…等,不僅脂肪量高、鈉含量更高。.烹調方式很重要:使用川燙、乾煎、烤、滷等方式,少用炸、糖醋、紅燒。雞肉脂肪熱量圖鑑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去皮即去油,建議去皮再吃。.挑選少油部位:雞胸肉、雞里肌等部位油脂較少、熱量較低。.去皮更健康:雞的脂肪大多都藏在皮下,像雞翅的熱量就很高,一支快兩百大卡。.烹調方式很重要:以川燙、乾煎為主,偶爾可以使用烤、滷等方式,就是不要用炸。除了上述肉類選擇建議,高敏敏也提醒愛吃肉的老饕客,在外吃肉時盡量以「全熟」為主,多吃其他蛋白質食物來替代高油脂的肉品,建議豆魚蛋肉均衡攝取。總而言之,愛吃肉不是錯,但要記得為自己的健康安全做把關,多挑選油脂較少的部位,烹調方式也建議以川燙、乾煎、烤等方式較健康;除了攝取肉量不要過量,也不要忘記搭配蔬菜水果,這樣才是營養又均衡的一餐,吃肉也可以健康無負擔!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你吃的肉有多肥?一圖看懂豬肉部位營養成分:吃錯熱量差3倍.吃紅肉真的比較不好?每天需要睡足8小時?5大健康信念背後的真相
-
2024-05-07 養生.聰明飲食
控血糖、降體重…偶爾把白飯換成五穀雜糧有這些好處
一日之計在於晨,許多人從早餐的三明治、水煎包、飯糰開始,就攝取了高升糖指數的醣類,午餐訂便當、晚餐繼續在外聚餐,一整天吃下來,熱量和澱粉大爆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呼籲,如果經常外食,建議將主食改為全穀雜糧,一方面增加膳食纖維、一方面預防糖尿病、三高等慢性病上身。精製澱粉屬高GI食物 吃了血糖快速上升營養師楊哲雄在「健康九九+」網站提到,主食族大多受限於白飯、麵條等精製澱粉等選擇,較少機會吃到全穀及未精製雜糧。所謂「精製」,是指經過去除麩皮、胚芽等多道工序製成的食品,例如白米、白麵條、白吐司等,容易在吃下肚後使血糖快速上升,屬於高GI食物。而糙米、地瓜、南瓜、山藥等未經過加工的原型態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咀嚼過程中可增加飽足感,減少吃進過多熱量,有助於體重控制、降三高。未精製澱粉加工程度低,保留了維生B、E及各種礦物質,豐富的營養素可幫助穩定血糖。食用未精製澱粉3好處1.增加飽足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只要吃少量就有飽足感,幫助減重。2.穩定血糖:大多屬於低GI食物,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速度。3.保留營養素:營養成分多存在於麩皮與胚芽中,未被破壞。偶爾換吃未精製雜糧補充膳食纖維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資料,19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需攝取20-38克的膳食纖維,但統計顯示,平均攝取僅達需求量的43-79%。以一碗糙米的營養素來說,約可提供3.2克膳食纖維,比白米高出5.5倍。國健署建議,外食族可選擇地瓜、馬鈴薯等未精製雜糧替代部分白飯;有些餐廳提供糙米、黑米、紫米主食菜單,可偶爾置換。另外,購買麵包時,可用全麥吐司取代白吐司,早餐的白饅頭也可用全麥饅頭取代。未精製雜糧除了澱粉和其他營養素,也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包含豌豆仁、綠豆、鷹嘴豆等,若是吃素或平常豆魚蛋肉類攝取較少的民眾,可利用全穀雜糧食材增加飲食豐富性。外食4招吃的更健康1.早餐食用一顆地瓜、水煮蛋,或是把飯糰換成紫米、吐司或饅頭選全麥。2.午餐便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例如南瓜、根莖類食物,並將白飯的量減半。3.用紅豆湯、綠豆湯取代零食和手搖飲,減少糖分攝取。4.選擇便利商店食物時,參考包裝營養標示,「碳水化合物」的數值越低越好。(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07 養生.聰明飲食
過貓有什麼營養?和龍鬚菜一樣嗎?這樣煮去澀不刮舌!三道過貓料理一次看
一般人俗稱的過貓,其實是叫做一種「過溝菜蕨」的蕨類植物。由於過貓的嫩葉在還沒展開之前,其柄細細長長的,尾端綣曲有如鳳尾,因此又有「山鳳尾」之稱。另外,過溝菜、水過貓、蕨菜、蕨貓等也都是過貓的別名。菇類一樣,蕨類植物也分好幾種,有可以吃跟不能吃的蕨類,台灣目前食用的是過貓是「蹄蓋蕨科」過溝菜蕨屬的多年生植物,可炒、煮或直接燙熟後食用,也可以跟肉類一塊煮湯。過貓有什麼營養價值?根據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過貓含有3.1公克粗蛋白,比起許多蔬菜含量都要高些。它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豐富,每100公克過貓多達2.9公克,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過貓含維生素A、C及B2、B6等,菸鹼酸含量頗高,有助於皮膚及神經系統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礦物質方面,過貓在鐵、鋅及鉀的表現上都相當突出。每100公克過貓,鉀含量就有350毫克,屬於高鉀蔬菜。只不過,很多人以為吃蔬菜就能攝取豐富的鉀,卻忘了鉀離子容易溶於水,烹煮後的蔬菜,其鉀離子會流失到湯汁裡,只吃菜沒喝菜汁的話,吃到的鉀相對有限。另外,過貓的錳含量比一般植物多,錳能促進發育及血紅素生成,有助於預防貧血、抗衰老、抗氧化。過貓如何挑選及保存?過貓全年都能生產,又以五到十月的盛夏時節產量最高。過貓通常種植在陰濕、多水的溝邊,栽培容易,植株生長習性耐熱、耐雨。由於過貓少有病蟲害,農藥量需求少,而且雨水愈多、生長愈佳,是雨季時綠葉蔬菜的好選擇。選購時,應挑選嫩芽捲曲、葉片微微展開,但葉柄容易折取的過貓,這樣吃起來口感會較為滑嫩。若是過貓的葉片已舒展開,則太老不好吃。基本上,顏色翠綠、新鮮為過貓的挑選原則。需要注意的是,過貓生吃有怪味,料理食用前建議先汆燙。至於過貓的保存,建議在買回來後可先洗淨汆燙後瀝乾,裝至保鮮盒中冷藏,每次食用再取適當份量。不過,因為過貓很容易失去水分而老化,纖維快速增加,最好盡快吃完。過貓和龍鬚菜一樣嗎?過貓外型和龍鬚菜有些相似,兩者差異在於過貓頂端有捲捲的嫩芽,葉片較小,而龍鬚菜莖蔓較長,葉片較大。有別於過貓為蕨類植物,龍鬚菜則是佛手瓜的嫩梢部位。口感上,過貓吃起來纖維較少、有黏稠感,龍鬚菜則吃起來纖維較粗、口感爽脆。不過,兩者皆為生命力強、病蟲害較少的植物。三道過貓料理一次看如果過貓沒有處理好.吃起來就會刮舌又苦澀,可在料理前浸泡鹽水5分鐘,再放到滾水汆燙15至30秒,起鍋後放入冰開水中冷卻,就能維持過貓鮮綠又去除不舒服的刮舌感。常見過貓料理方式有涼拌、熱炒、煮湯三種方式,熱炒時,可以多加些薑片增味。XO醬炒過貓材料:過貓8兩、蒜末、辣椒末少許、XO醬40克調味料:沙拉油、鮮雞精少許、紹興酒少許、太白粉少許作法:1.過貓洗淨汆燙備用。2.起油鍋放入蒜末、辣椒末爆香,倒入XO醬與過貓後,以大火快炒。3.最後加入鮮雞精、紹興酒,起鍋前勾薄芡即可。日式燙過貓材料:過貓5兩調味料:白芝麻少許、花柴魚片少許、柴魚醬汁100克作法:1.過貓洗淨汆燙後,去梗備用。2.以壽司用的竹簾捲入過貓、定型。3.將捲好的過貓切成6公分長段後擺盤,灑上白芝麻、柴魚片、最後淋上柴魚醬即可。TIPS:柴魚醬作法/適量醬油、米酒、柴魚、糖加入熱水拌勻後過篩,冷藏浸泡約一夜即可。麵拖過貓材料:過貓5兩、脆粉5兩調味料:沙拉油、白芝麻少許、椒鹽或酸梅粉少許作法:1.脆粉加水後放入洗淨的過貓、白芝麻拌勻。2.起溫油鍋(約70度),加入裹了脆粉的過貓,慢火炸至酥脆(油溫約150度)即可。3.食用時可沾椒鹽或梅粉,增加風味TIPS:1.脆粉水內加入少許沙拉油,可增加脆度。2.切忌油溫過高。【資料來源】.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農業兒童網:生命力強的山間野味美食 過貓.過貓/高纖高蛋白 最佳颱風菜
-
2024-05-06 養生.聰明飲食
「老闆,不要香菜」為何大眾對香菜接受度兩極化?香菜5好處你該吃吃看
韓劇《淚之女王》掀起一波追劇熱潮,金秀賢、金智媛的高顏值組合和揪人心弦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有一幕香菜哽更引發討論。女主角的弟弟為了尋找秘密資金,佯裝不會說韓文的中國人,劇中用中文說了:「老闆,不要香菜」、「請把香菜從我的菜中取走」。有「OR6A2」基因的人對香菜特別敏感有些人完全無法接受,一聞到香菜味就跑開;有些人吃得超開心,香菜加到要滿出來。為什麼大眾對香菜的評語兩極化?台安醫院營養師孫榕表示,香菜的特殊味道是由各種醛類組成,研究指出,帶有「OR6A2」基因的人,對香菜特別敏感,聞起來感覺像泥土、肥皂,完全無法下嚥,沾到也不行。香菜又稱「芫荽」,屬於提味的辛香料,新鮮香菜富含維生素A、C、β-胡蘿蔔素、多酚類、天然黃銅類物質以及鉀、磷、鎂等礦物質。孫榕說100克香菜有72毫克的維生素C。豐富的鉀可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有降血壓的功效。香菜對身體5好處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香菜可消穀,補虛,治五臟。」香菜有多種植物固醇營養素,莖、葉都可入菜,對身體有多種好處。1.抗發炎:天然抗氧化劑對抗自由基,減少體內發炎機率。2.降血壓:鉀、鈣促進身體排除過多的鈉,降低血壓、擴張血管。3.降血脂:植物固醇營養素可降低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4.美白養顏:維生素C可預防皮膚細胞損傷,減緩肌膚老化。5.保護大腦:天然黃銅類物質能增加身體抗氧化活性,清除羥基自由基,保護腦神經。香菜排毒好幫手 腎臟病患不宜過量坊間流傳,把300克香菜洗淨切段,再加1500毫升的清水煮沸10分鐘,煮成的「香菜水」可以幫助身體排毒。孫榕說,香菜利尿,是排毒的好幫手,但一般人適量飲用就好,喝多對健康無益。尤其腎臟病患者不宜過量,恐加重腎臟負擔。(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06 醫療.心臟血管
壞膽固醇LDL濃度越低的人反而死的越早?教授告訴你最新研究證據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在2024-4-19用LINE寄來一篇文章,問我是否可信。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有很多人也在詢問它是否可信。這篇文章既沒有註明發表日期,也沒有顯示作者是誰。由於它是長達1628個字,又分成20個長長短短的段落,所以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把前6段拷貝如下(紅色字):現代醫學之罪!你知道嗎?美國的第三大死因竟是"現代醫學"!一項持續15年,追蹤19,000多人的研究報告表明,醫生們聲稱的“壞膽固醇LDL”濃度越低的人,反而死的越早!這可顛覆你的認知了吧?告訴你一個秘密:有史以來銷售額最高的藥物,就是用來降低“壞膽固醇LDL”濃度的Lipitor,中文名叫「阿托伐他汀」或「立普妥」,這個藥,生產商是輝瑞(Pfizer)公司總共賣出了1,310億美元,賺得缽滿盆滿!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是個大騙局,長期服用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病、癡呆症等症狀。來自食物的優質脂肪和蛋白質有助於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膽固醇的生成。但大藥廠控制了醫療行業默默害人,把明明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貶損為邪惡,誤導人們服用他們的有毒產品!膽固醇高不好?我們都被騙了!美國喬爾·D·瓦拉赫博士(Dr.Joel Wallach)是最著名的錄音帶《死去的醫生不說謊》(自 1994 年以來已發行約 4,000 萬張)的製作人。他說,阿爾茲海默病是醫生造成的,40年前根本就沒有這個病。而現在,阿爾茲海默病已是美國65歲以上成年人的第四大殺手。在討論這六段文章之前,我想先讓讀者知道,台灣有位心臟科名醫是全家都在吃「他汀類」藥物,說是「超前部署」,請看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他汀類藥物保養心臟?。還有,台灣的心臟科醫師們在一個心臟科醫學會裡互別苗頭,看誰的LDL是最低,請看靠吃藥打針來降低LDL是值得炫耀嗎。有關上面的第六段裡提到的Dr. Joel Wallach,我在2018-10-8發表的建議低鹽飲食,應當被處死裡面有這麼說:「Dr. Joel Wallach是自然療師。他除了叫大家要多吃鹽之外,還叫大家每天要吃10顆蛋,每天要吃一條奶油,等等語不驚人誓不休的顛覆性言論。凡是正規醫學所建議的健康之道,他全都要大家反其道而行。他還出書,演講,攻擊正規醫學。那,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呢?他在1997年創立了一家叫做Youngevity的公司,以多層次傳銷(Multilevel marketing,簡稱MLM,在台灣就簡稱為直銷)來賣各式各樣的所謂的營養品。在這家公司的網站可以看到,它要大家每天要補充90種所謂的營養品,其中包括60種礦物質。基本上,化學元素表上面的各種元素,全都要補充。總之,這位自然療師就是鼓勵您要放縱食慾以達三高,這樣您才會心甘情願地去享用他那90種補充劑的驚人療效。」我想,從上面這段話,您應該就能了解為什麼Joel Wallach會說「阿爾茲海默病是醫生造成的」了吧。事實上,第六段裡提到的「最著名的錄音帶《死去的醫生不說謊》」,就是這位自然療師精心編織出來,專門攻擊正規醫學的荒謬言論。我在2024-4-4發表的自然醫學博士的潛在價值有這麼說:『套句Quackwatch 版主Stephen Barrett醫生的話:「自然醫學博士這個文憑有個潛在的價值- 它是一個可靠的信號,表明不應向該人士諮詢建議。」』不管如何,有關「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病、癡呆症」,我們就來看一篇最新(2022年)的研究論文:Statin use and risk of dementia or Alzheimer’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和癡呆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觀察性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結論:這些結果證實了他汀類藥物治療不存在相關的神經認知風險,並表明他汀類藥物具有潛在的有利作用。需要進行特定的隨機臨床試驗來探索這種潛在的神經保護作用。至於「壞膽固醇LDL濃度越低的人反而死的越早」,我們也來看兩篇最新的研究論文:2021年: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lifespa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壽命:孟德爾隨機研究)。結論:此遺傳證據支持較高的 LDL-c 水平會縮短壽命。在沒有心血管風險的一般人群中,降低 LDL-c 療法可能會帶來壽命益處。2022年:Associ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with the risk of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with 1,232,694 participants(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關聯:對 1,232,694 名參與者進行的隊列研究的薈萃分析)。結論:LDL-C ≥ 130 mg/dL 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相關,顯示LDL-C 高的成年人應採取介入措施,將LDL-C 水準調節至低於130 mg /dL 。我在2016-3-18設立這個網站時就在關於本站裡說:「現今網路活絡,手機氾濫,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在瞬間傳遍全世界。像有關養生保健的資訊,往往在沒有查證的情況下,立即就被傳送到無數至親好友的眼前。我當然也常收到這類資訊。遺憾的是,一百個裡面,難得有一個是正確的。」八年多了,這段話猶然如新。原文:壞膽固醇越低死的越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4 醫療.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怎麼辦?該吃什麼鞏固骨本?營養師不藏私分享5種顧骨頭的營養素
隨著年紀增長,骨量漸漸流失,很有可能就會面臨到"骨質疏鬆"的問題!而根據國健署的調查中發現,65歲以上的民眾,至少一個部位出現骨質疏鬆的盛行率為14.1%,相當於每7個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且這個比例還會隨著年齡增加而繼續上升!很多人都會說:「那補鈣就好了啊!」補鈣固然重要,但只補鈣夠嗎?今天《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就來與大家分享學習鞏固骨本的保健營養知識,來預防骨質疏鬆找上門喔!為什麼會骨質疏鬆?在成長的過程中,人體骨骼中的骨量約在20-30歲時會達到顛峰,之後就會隨年齡增加而流失骨量,大家常聽到的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就是骨量流失的一種病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骨質疏鬆症定義為:「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惡化的結果將導致骨骼脆弱,並使骨折的危險性明顯增高。」我們人體的骨骼屬於一個「活組織」,意思就是骨質的分解與再造是不斷在進行的,這個過程主要是由身體內的兩個細胞:分解骨骼的蝕骨細胞(Osteoclast)與再塑骨骼的成骨細胞(Osteoblast)兩者達到動態平衡來完成。當因為老化、更年期,或其他異常的原因,使骨骼分解的速率大於骨骼再造的速率時,就會造成骨質的流失,進而可能引發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高危險族群有哪些?如果你或是你的親朋好友中是屬於這幾類族群的話,可以把今天的文章推薦給他們喔!除了幫助他們對自身的健康有所掌握外,也可讓正確的保健知識傳遞給更多人知道!1.年長者在上一個段落中我們提到,骨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快流失,所以年長者一直都是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再者,老人家牙口不好、胃口也不像年輕時那麼好,當進食量變少時,從飲食中攝取到有助於骨骼健康的營養素自然就減少許多。2.停經後婦女女性的雌激素則可以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但當女性到了更年期後,雌激素分泌大量減少,蝕骨細胞的活性便彷彿像是「掙脫束縛」一般而活性大增,使骨質流失的速度急遽上升。根據統計,女性停經後的5-7年,骨密度會減少約15~30%。3.生活習慣不良者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吸菸、酗酒、挑食、缺乏日曬、缺乏運動…等,這些行為都會從許多面向來使骨骼的健康產生危害,例如加速骨質流失、妨礙身體吸收對骨骼健康的營養素…等。 顧骨頭不只要吃鈣!5大顧骨頭營養素一次看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要顧好自己的「骨」本就得補充到足夠的鈣質,但事實上,還有些營養素能夠和鈣一起相輔相成,讓骨骼更加健康喔!就讓我們接著繼續看下去吧!1.鈣 ( Calcium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有99%的鈣都存於這兩個組織中。鈣除了能維持蝕骨細胞與成骨細胞間的平衡,也是作為成骨細胞製造新骨頭時的重要材料。食物中富含鈣質的有小魚干、牛奶、板豆腐…等。在找高品質的鈣保健食品嗎,Google搜尋:海藻鈣+納豆膠推薦2.鎂 ( Magnesium )鎂常常是在骨骼健康中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營養素,它同樣是骨骼與牙齒的建構成分之一,還能協助進行「礦化作用」,使骨骼更加堅硬而不易發生脆裂。常見富含鎂的食物有:腰果、菠菜、酪梨。3.維他命C ( Vitamin C )除了養顏美容以外,維他命C也能幫助維護骨本喔!它的原理是促進鈣質吸收,以利成骨細胞合成骨質;對抗氧化壓力減少骨質流失;同時也能幫助合成骨骼結構中的膠原蛋白。蔬果中的芭樂、櫻桃、甜椒都是補充維他命C的好選擇。4.維他命D ( Vitamin D )維他命D在人體內扮演類似荷爾蒙的角色,可以調節血鈣的恆定。除此之外,維他命D也能幫助骨骼進行礦化作用,也與骨骼中的一種蛋白質-骨鈣素(Osteocalcin)的形成有關,而這些都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除了透過適度日曬來使身體自行合成維他命D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攝取富含維他命D的食物,如黑木耳、蘑菇、鮭魚…等。5.維他命K ( Vitamin K )維他命K也是一個很常被人忽略的重要營養素!維他命K除了能幫助凝血外,骨骼組織中的兩種蛋白質:骨鈣素與基質鈣結合蛋白(Matrix Gla protein)也需要它的存在來讓鈣質最終形成骨質。維生素K也可幫助鈣的轉化、增加骨骼中成骨細胞的作用強化骨骼,把攝取的鈣填補在骨骼的隙縫中,提升骨質密度。飲食方面可以透過攝取菠菜、花椰菜、納豆來補充。骨質疏鬆症常被視為老年人的一大棘手問題,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統計數字指出,髖部骨折後的一年內,死亡率竟高達20%~24%,比常見的癌症死亡率都還要高出許多!為了守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變成了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課題。看完今天的文章後,相信你一定對預防骨質疏鬆有了更多的了解。若無法從飲食中完整攝取到上面所提及的所有營養素,聰明有效率的你也可以選擇自己信賴的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喔!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